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治理样板(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5 14:5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治理样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治理样板》。

第一篇: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治理样板

结合实际积极探索

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治理样板

大田,别称“岩城”,地处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西侧,自然实体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县土地面积2233平方公里,辖10个乡、8个镇,265个行政村和8个居委会,总人口38.3万人。2011年大田县水土流失总面积265.51平方公里,流失率为11.95%。经过长期的综合治理,已取得明显的治理成效。特别是在矿山水土流失治理上,按照倪岳峰书记在我县调研时提出“大田矿山水土流失治理要在全省乃至全国争创治理样板”的要求,我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初步总结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典型引路、常态管理”的矿山水土流失治理经验。

主要做法:

1.政府主导是有力保障。县委、县政府经常组织乡(镇)、相关部门领导和矿山企业负责人深入我县矿山水土流失重点区域进行现场调研,并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和政府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我县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制,层层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挂包单位成立挂包工作队,做到包宣传发动、包措施落实、包任务完成。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制定出台《矿山植被恢复和“青山挂白”治理工作方案》、《加强辖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主动与福建师大地理学院、省冶金设计院、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和省地质工程研究院对接,编制完成了6个县级矿山治理示范点治理实施方案。

2.企业主体是根本保证。绿色矿山建设不仅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职责,更是矿山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明确矿山企业为矿山水土流失治理的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在政府部门的督促指导下,由矿山企业负责组织实施治理工作。按照“谁开发、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矿山业主、项目业主和群众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县财政每亩给予补助100元,对达到示范要求的,给予追加专项补助。严格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督促企业制订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做到矿山开发规范有序,弃土弃渣先拦后弃、定点堆放,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等。

3.社会参与是力量源泉。发挥群众和社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的广泛监督。在矿区、公路沿线等醒目位置设置大型固定宣传牌,在乡(镇)、村庄张贴宣传标语,在县电视台播放水土保持公益广告,并印发《水土保持法律知识汇编》文本到村到户,做到舆论宣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允许治理开发成果继承、转让,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种植大户等连片治理,鼓励农民群众承包治理。加大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电话宣传,充分发挥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对不履行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义务的矿山企业,采取重点检查、舆论曝光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4.典型引路是有效手段。由于治理上没有成功的先例和经验,我县因地制宜,边摸索、边治理,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矿山水土流失治理。按轻重缓

急,确定了山贵崎、贵竹林等6个县级、17个乡(镇)和部门矿山治理典型示范点,通过修建拦矸坝、防洪沟、截排水沟、污水沉淀池等工程措施以及种树、种草、封禁等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培育县、乡、部门三个层次的矿山治理样板。

5.常态管理是治本措施。转变治理思路,建立长效机制,变事后治理为事前预防监管,实现常态化管理。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权一案三同时”制度和预防监督三项制度,严把项目建设方案编报、措施落实以及设施验收关,特别是对矿山企业未及时上缴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治理不达标的,不予年检开业,确保方案申报率、实施率、验收率达100%,实现开发与保护同步,建设与治理同步。整合水利、国土、林业、环保、安监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能,发挥县生态综合执法局的主力军作用,重点对矿山环境、流域水环境、“青山挂白”等进行专项执法整治。

治理成效:

五年来,全县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56 万亩,总投资1.07亿元,营造水保林、经济林 2.15 万亩,矿山植被恢复6700亩,坡改梯7400亩;查封关闭各类非法矿点 78 个,新修引水渠 23.4 公里,耕作路 31.2 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从65.2%提高到65.5%,土壤侵蚀量比治理前减少91%,年减少土壤流失总量达 4.27 万吨,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同步提高。

第二篇:有效治理打造一个新型政府

尊敬的党组织:

认真学习研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第一次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全新概念。党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这个概念,并纳入未来我国改革的总目标,体现了党中央的政治远见和开放胸怀,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国家发展现代化的大势。

从管理到治理的一字之变

国家治理体系,强调国家权力的合理配置和制衡、权力运行的有序和合规、决策的民主和公众的参与。从管理一个国家到治理一个国家,一字之变,体现了管理主体的多元、共担、共治、共赢的理念,突出了权力的分享、合规、依法、有序和服务,这是一个重大的思想革命,也是一个宏大的改革命题,并为形成一个有效的政府治理铺垫出一篇大的文章。

其中,政府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核心内容。仔细研读整个《决定》框架,我们对深化政府改革的大思路可以用三个层面、四个关系维度加以认识:第一个层面,是最高层面或者说是方向层面。只有深化政府改革,才能在新的改革起点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才能解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个核心问题,也才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带动各个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二个层面,是政府自身改革的制度层面。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代表,必须具有清晰的职能定位,优化的组织结构,高效的行政管理方式和较高的科学管理水平,要通过良好的制度安排成就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进而形成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第三个层面,是政府改革的配套层面。政府改革不是单个领域某一方面的 “单兵作战”,需要有四个维度关系加以保障:一是党政关系维度。这次全会一大突破和一大亮点,就是中央决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二是法政关系维度。法治政府是法治中国的基础。我们的一切执政行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三是政事关系维度。建立一个立法完善、事权明确、税制合理、税负稳定、预算透明的现代财政制度,既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也可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形成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相匹配的制度。四是政社关系维度。一个好的社会治理,能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能降低政府社会交易成本,形成多元联动共赢共治的政府治理的社会基础。

关键是形成行政权力配置的有序化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也是形成有效的政府治理的关键。纵观多年来我国政府改革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破解开来,其实就是三个问题:一个是行政权力边界的问题,一个是行政权力错配的问题,一个是行政权力约束的问题。寻求改的方向和给出改的答案,对政府自身改革来说,归结起来,就是要彻底解决好“放权、分权、限权、接权、管权和养权”的问题,从而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层级之间形成一个可预期的、配置合理的、有序运行的权力关系。

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中央政府带头垂范,通过大力“放权”,将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项下放,市场能办的,就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以此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当然,权力下放多少、要怎么“放”、“放”多开,需要细致研究和设计。另外,“放权”也不意味着全面放松管制,“放”和“管”在制度设计中还需要两轮驱动,做到“该放的要放开放到位”、“该管的要管住管好”。放权之后还存在谁来“接权”,怎样“接权”的问题值得考量,需要把“接、放、管”的文章做好。

在中央政府转变职能的“上篇”加快书写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尽快写好职能转变的“下篇”。中央政府明令取消的,要不折不扣地放给市场、社会,防止明放暗不放、先放后收、虚放实收等行为,还要认真研究放权后的承接主体问题、放权次序问题、放下去后怎么管的问题;地方政府也要有担当、不截留地“接”,有规矩、不藏私地“放”,把地方本级该放的权力切实放下去、放到位;有章法、不卸责地“管”,把该管的管起来、管到位,规范监管行为,克服随意性。

当然,还有一个“养权”的问题。要通过树立良好的政风,营造良好的行政文化,让广大公务员真正树立起永做人民公仆的政府精神,以良好的政风和公信力保持公心、赢得民心和公众的信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把群众当先生,认认真真向群众学习。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三篇:打造全国著名休闲旅游目的地

打造全国著名休闲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鹰潭市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提速发展。围绕认真贯彻落实“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方针,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鹰潭市委、市政府按照 “主攻项目、决战„三区‟,凸现特色、实现跨越”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了“旅游强市”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凸现鹰潭发展特色的“三篇文章”之一,把龙虎山景区作为“决战„三区‟”的主战场之一,进一步整合资源,加速转型。

当前,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十二五”期间鹰潭市旅游业要实现在新一轮发展中“率先崛起”,必须突出“一个定位”,围绕“两条主线”,着力“四个转型”、贯彻落实“十条措施”。具体来说就是咬准打造“全国著名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定位不放松,围绕壮大龙虎山景区旅游这个龙头和大力发展城市旅游这两条鲜明的发展主线,大力推进城(市)景(区)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全市旅游产业规模,完善旅游产业要素,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实现旅游产业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自然景点游向精品景观游转型、大项目引领向园区产业化转型、由绿色生态游向文化内涵游转型这四个转型。全力抓好体制创新、规划建设、产业配套、宣传促销、行业管理“五大任务”。积极贯彻落实十项措施推进旅游强市发展战略:一是牢固树立像抓工业化城镇化那样抓旅游的工作理念,加大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协调力度。二是围绕打造全国著名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和经典旅游景区,高起点编制完善各项旅游规划,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修编。三是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培育新的旅游增长极。四是围绕做旺人气、做强景区,全力推进十大旅游产业支柱性项目建设。我们将全力申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并以申办大会为契机,加快推进寻梦龙虎山大型实景演出等十大旅游产业支柱性项目建设。五是注重彰显道教发源地和祖庭这一特色,打响道教旅游品牌。六是推动赣东北旅游圈建设,提升鹰潭在全省大旅游格局中的位次。以赣东北旅游合作发展规划为引领,推进赣东北无障碍旅游区建设,扩大与三清山、景德镇、婺源等周边景区的合作,主动参与组建综合性旅游集团,共同培育赣东北旅游黄金线路。七是深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激发旅游业发展的市场活力。鹰潭加快了龙虎山景区政企分开,成立了龙虎山旅游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理顺了景区管委会与集团公司的职能。八是大力推进镇村联动,加快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步伐。九是健全政策支撑体系,保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大力开展旅游形象宣传。十是营造“旅游强市”浓厚氛围,凝聚发展旅游业的强大合力。

2014年,鹰潭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我们将紧紧围绕旅游强市发展战略,创新创业、奋力拼搏,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新鹰潭。

打造全国重要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记者严雪丰)昨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对打好旅游业大发展战役进行再动员、再鼓劲、再部署。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统一思想、下定决心,努力把衢州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市委书记陈新,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沈仁康在会上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居亚平,市政协主席俞流传,市委常委、龙游县委书记徐旭等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彭德成主持会议。

会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衢州旅游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到2015年实现“四个翻番”,即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0亿元、旅游及配套项目建设总投资达到500亿元以上、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2万人,均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15%以上。旅游产品体系、旅游接待设施、城市旅游功能、旅游目的地形象均明显提升,把衢州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陈新指出,旅游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绿色产业”,是“兴一业、旺百业”的富民产业。衢州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发展规模不大、精品不多、主体不强、水平不高,综合效益和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一个中心、两大战役”的决策部署,强调要打好旅游业大发展战役,这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转型、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当前衢州旅游业发展正面临着大好机遇,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省旅游局大力支持,全市干部群众热切期盼,机不可失,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旅游业发展趋势,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持之以恒,全力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大跨越,努力把衢州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陈新强调,要全力打造衢州旅游的特色精品,坚持讲特色、重品位、塑精品,以项目化推进为抓手,加快建设五龙湖国家生态度假试验区等各类旅游集聚区,着力推进江郎山-廿八都、开化根博园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努力把特色做优、精品做强、品牌做响,走出一条高点定位、高端带动、跨越发展的新路子。要加快推动旅游业融合发展,牢固树立大旅游观念,把旅游业放在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中来谋划,推动旅游发展与文化繁荣、提升城市能级、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相结合,做好“以旅兴文、以旅旺城、以旅促农、以旅富民”的文章。要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支持本土旅游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旅游,抓紧组建各类旅游投资公司,切实增强市场主体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要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扶持、人才支撑、宣传推介和督查考核,对引进重大旅游招商项目、创成国家4A级以上景区和五星级酒店,以及在旅游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都要给予奖励激励,形成打好旅游业大发展战役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沈仁康指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呈加速发展态势,但横向比差距仍然较大。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旅游就是抓绿色发展、抓转型升级、抓城乡建设、抓群众增收和民生改善的理念,切实按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的部署,举全市之力打好旅游业大发展战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衢州生态、人文和区位优势,实施大项目,拓展大市场,培育大产业,全力加快旅游产品建设,大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着力加强市场营销,切实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推进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型向现代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旅游市场由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城市功能由四省边际旅游集散中心向四省边际中心旅游城市转变,真正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来培育,力争通过十年到二十年的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最大的产业。

沈仁康强调,打好旅游业大发展战役,必须坚持特色发展、科学开发、市场导向、融合互动、统筹创新。要把衢州作为一个大景区、旅游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打造,突出市区旅游,坚持以旅兴城,强化精品建设,加快功能集聚;突出项目建设,抓谋划建设、招商引资和景区创建;突出宣传营销,围绕知名度提升、客源市场拓展、提高营销效果,加强对城市形象和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突出乡村旅游,强化整合提升,丰富游乐内涵,培育经营主体,促进加快发展、提升发展;突出配套支撑,提高交通便捷度,抓好旅游标准化,优化市场环境,努力构建标准统一、要素完备、功能齐全的旅游服务体系,真正做到让游客满意。要切实加强旅游发展的工作保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引领,加大旅游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推动旅游大发展的强大合力。

市委秘书长李锋、市政府秘书长金明等参加大会。开化县、市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柯城区七里乡、衢州新世纪旅行社代表在会上发言。

第四篇:在法官乃至法院干警队伍建设中

在法官乃至法院干警队伍建设中

应再提倡“又红又专”

——阳城法院政治部王生虎

从部队转业进入法院工作大概已有十一二个年头了,期间我说实话心里一直有一个想说的话,但考虑到这话题似乎有点不合当下时令或者说有“土”的嫌疑,故又常常迟疑加懒惰而作吧了。今日偶得《政工通讯》要复刊,而且领导交待我去完投稿的差事,我目前不知这究竟是“艳遇”还是“苦役”,心中踌躇一番,不好拒绝;逐正襟危坐,考虑一下“命题作文”,心里还是冒出了老话题——评价是否人才,“红专”的问题不应“失衡”。

这些年似乎讲人才,除隐规则外,从正面讲红的标准似不太重要,只要不坐牢不受“审查”,主要就是看专的怎样,为人是否机灵等等因素。不说别的,就说我们法院内部,君不见有相当比例的同志想进步“当官”,而入不入共产党无所谓,甚至有相当基层中层干部压根不理这个“茬”。暗中逐摸个中原因,不外乎两条:

一、不实惠怕是最主要原因,反倒要每月多交几十块的党费;

二、考察任用干部政治方面多是虚混一枪,只要无大错就无所谓,上下关系怎样,专材怎样才是重要的。我就常常想,自己作为大千世界中的一员、“蚁民”一个,呐喊几声无异于洪锺下吱喳的雀音,不过有这个机会,我姑且泛这几杂音,倒亦觉无妨。

固然上下关系怎样,专材怎样才是重要的。难倒政治真的就该是虚的,无所谓嘛?难倒是“文革”政治挂帅搞怕了的“后遗症”嘛?难倒“一切向钱看”才是“特色”?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历史和经验反复证明,失掉了民族精神的民族才最可怕。好人无才会不称职,而心地不怎地的人当政却危害一方,坏处不知大多少倍。政治一定层面说就是“德”,千万不可无标准,或标准太低,否则一定可以毁了一个人,甚至事业。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也是处理社会矛盾的最后一道“门槛”,责任之大无需赘言,当然也不能无视“德”、无视政治,没有过硬专完不成人民法院光荣使命、神圣职责,但一定不可偏薄,“德”和政治应同等重视才行。本人认为,在法官乃法院干警队伍建设中应再提倡“又红又专”才行。

第五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打造美丽乡村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 打造美丽乡村

谭明交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从下乡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县许多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状况令人堪忧。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生活污水排放不畅,夏日蚊蝇乱飞,冬日垃圾乱堆。环境脏乱差直接影响农村环境质量和农民生活质量,农民群众改善环境状况的意愿日益强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事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在2005年12月31日发布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协调推进并尽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坚持不懈地做好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显得任重而道远。关键词:环境卫生 治理 美丽乡村

一、目前我县农村环境卫生的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村居环境的建设还相对滞后,村民环境意识相对薄弱。绝大多数农村中的“脏、乱、差 ”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如下:

1、垃圾随处乱丢。由于受传统陋习和落后观念影响,很多村民存在随地乱丢垃圾的不良习惯:或丢在村前的渔塘边,或丢在村前的路边,或丢在屋前屋后的空地上。过去演戏、放电影、开社员大会、打篮球的的空旷地方,现在居然成了倒垃圾的场所,垃圾足有一米多高,日晒雨淋,臭气熏天,村民无不掩鼻而过,这是很多农村的卫生状况的一个缩影。

2、建筑余物乱堆乱放。目前不少农村村民新屋建成后,由于缺乏自觉性,缺乏管理和监督,余物没有做到及时清理,乱堆乱放,有的一放就是半年、一年,有的甚至是几年。既影响村容村貌又阻碍交通,并逐渐成为藏污纳垢之处。

3、露天厕所建在村前屋后。由于历史、习惯、观念的原因,不少农村厕所建在渔塘边或村前屋后,部分还是露天的,虫蛆乱窜,臭气难闻。

4、住宅与禽畜圈舍混杂。目前,除了养猪大户外,多数农户也会养上几头猪,但多数的猪舍都是建在屋前屋后,猪舍的粪便,冲洗猪舍的污水,流出露天排水沟渠,极不卫生,繁殖细菌。部分村个别农户的牛栏也是建在村前屋后,苍蝇乱飞。村民养的狗和家禽(如鸡、鸭、鹅),几乎没有圈养,狗粪和禽粪随处可见。

5、村中坑渠污水横流。据调查,绝大多数村的坑渠都是明渠,家家户户排出的生活污水直排村中鱼塘或小河小溪。有一个村,村边几口鱼塘,家家户户流出的污水,以及塘边堆积的垃圾,致使塘水发黑,不能养鱼。不少村的坑渠,由于疏于管理,垃圾堵塞,臭水长期积压,滋生的蚊虫乱飞,既难看又难闻。

6、现代工业产品的不断渗入,农村的生活垃圾正日益“城市化”,而农民生活习惯却还没有改变。一些老农民说,过去种田,牛栏、猪圈里铺稻草,一年三五回,大家争着挑去放田里当肥料,就是路上见了猪粪也要捡回去当肥料,现在这些活都没人干了,如农家肥、运秸秆,挖淤泥、除草等基本没人干,出现了“家家户户忙挣钱,不问怎么种好田”的局面。农村上述“脏、乱、差”的存在,造成村容不整洁,还滋生“四害”(蚊子、苍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污染环境,严重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这种落后的环境卫生必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根除。民间流行的顺口溜夸张又形象地反映了乡村污染日趋严重的历史:“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饮水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到了今天,癌症灾害。”

二、造成农村“脏、乱、差”的根本原因

1、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差。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以及缺乏宣传教育,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普遍比较差,与城镇居民有一定的差距。村民不但垃圾乱丢,杂物乱放,而且对村中的“脏、乱、差 ”长期视而不见,这种观念和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1、管理机制缺失。一是村级没有公共卫生管理机构,长期无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二是缺少一支公共卫生保洁队伍;三是缺乏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

2、资金投入缺乏。多数村虽然搞了村级公路硬化建设,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村民出行环境有所改善,由于长期缺乏资金投入,“脏、乱、差 ”依然存在。与此同时,县、乡两级政府对农村环境卫生建设长期缺乏应有的资金扶持。

3、极少数乡、村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认为这都是上级政府的责任,与己无关;甚至认为搞环境卫生吃力不讨好,只有付出,没有收益。这些观念就导致表面应付、得过且过,甚至熟视无睹,不愿花大力气改善环境卫生。

三、乡村环境恶化带来的危害

(一)直接导致农村环境质量恶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成堆的垃圾堵塞的河道不仅有损美观,而且一到夏天,蚊蝇孳生、细菌繁殖,导致疾病的传播,直接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另外,长期闻着伴有臭气的空气,接触并使用受到污染的水,时间长了,也会诱发慢性病的发生。中国卫生部官方网站发布的第三次中国居民死亡原因抽烟调查报告显示:癌症已成为中国农村居民最主要死因之一,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肠癌死亡率及其构成上升趋势,其中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分别上升了465%和96%。

(二)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成堆的垃圾不仅堵塞了河道,一些物质在水中腐烂、变质、分解,再加上工厂排放的污水,禽畜养殖场排放的粪便以及田中的剩余农药、化肥的渗入,各种有毒物质汇合在一起。这种水源再灌溉农田,污染了农作物,人们食用粮食,常年累月造成间接中毒,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更为严重的是污水一旦进入水产养殖场,将会造成大量鱼虾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环境问题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强劲的经济支柱为后盾,而环境整治工作同样需要资金投入,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也会有利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许多外商,大小老板将目光投向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环境面貌已成为吸引投资者的第一印象,并直接影响到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进展

(四)不利于各种疫情的预防和控制

农村医疗基础设施薄弱,卫生技术力量不足,疫病监测体系不够健全,农民普遍缺乏必要的卫生防疫知识,防范疫病的意识差,农村存在着“非典”、“禽流感”等疫情扩散的渠道和隐患。特别是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五)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今天我们不注意环境问题,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里,生存将受到严重威胁,这是环境问题带给人们最为严重的后果。

四、对农村环境整治的几点建议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升。长远来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也会趋向于城市化管理方式。政府引导、宣传教育、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创新机制是当下搞好农村环境整治值得考虑的因素。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素质

群众是垃圾的产生者,也是垃圾污染环境的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农村环境卫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不够,文化素质低,卫生意识差,对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考虑得不够。因此,提高人们的总体素质,改变卫生观念是改善环境问题的关键。这需要我们有计划,有耐心地去进行,要常抓不懈。可以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在农村进行大量宣传,加强对乡村环境危机意识的宣传,在村(居)制作悬挂环境卫生保护、健康教育宣传版面及标语,不断提高农民对环境卫生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用以约束规范村民行为,逐步养成自觉的健康卫生习惯。

(二)采取有效措施,狠抓主要环节

1、抓好农村环境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环境的状况,我们应当首先解决原来留下的那些“难题”,即进行大规模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彻底疏通河道,清除农民宅前屋后的垃圾遗留点,确保公共部位有专人保洁,并配备好相应的硬件设施。所以说,农村必须加强卫生村与文明村的创建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软件管理。创建工作必须制定系统的计划、措施、方案,软件管理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创建工作的全过程,使创建工作真正纳入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管理轨道。

(2)硬件投入。在各村的公共场所建造垃圾箱;大型企业、幼儿园等单位内设臵水冲式厕所:村委会、厂区内,办公楼进行改造、装修、美化;公共部位、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等。

(3)健康教育。每进行一次对农村居民卫生评比,并在全镇公布结果,奖优罚差。各卫生室做好防病宣传工作,及时掌握村民的健康状况。教育村民养成不在河内倒马桶、粪便,不用河水洗碗筷、瓜果,不乱倒垃圾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能自觉做到室内外杂物、柴草堆放整齐,场地整洁,鸡鸭圈养等,并做好土井消毒和灭鼠工作,食品店杜绝“三无”产品。

2、加强农村改厕、改水工作

应加强对农村改厕工作以及改水工作的管理,虽说农村已大部分解决了饮用自来水的问题,但还须加强对水源地水质的管理和保护,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农村改厕工作更应加强管理,农村部份老人因水费问题而继续使用马桶,势必遗贸下粪缸,或将粪便直接倒入河中,造成河水污染,并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所以说,改厕工作在农村中留下小尾巴一定要处理掉,应统一取消粪缸,建造三格式粪池,并做好消毒工作。

3、加强水利建设

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思想上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意识薄弱,水利投资强度不够,不能满足建设需要。水利建设的投入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根据“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三级政府三级管理”和“政府投入和受益者合理承担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多元化水利投资体制,使水利产业化。

4、加强农村绿化、美化工程

鼓励农民种植绿化,不仅提高经济收入,同时美化环境、减少污染。另外,农村的各公共场所,主要交通要道两侧更应加强绿化率,农民应当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抓住历史机遇,敢于闯市场,以取得经济与环境美化的双丰收。

5、加强企业排污的管理(1)加强禽畜养殖污染控制

加强对禽畜养殖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例如:有一些养猪场,场主们在费尽心思来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大量的猪粪都进入了河道,河水流淌之处蚊子、苍蝇成群,水质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为此调整养殖场布局,对水源保护区内的养殖场应逐渐关闭。推行农场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禽畜粪尿还田和综合利用是治理禽畜污染的重要出路,必须常抓不懈。(2)集中处理生活污水

根据污水处理厂运行不足的情况,可因地制宜将污水处理厂附近的直排污水通过管道工程收集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在乡村地区,可根据当地情况建立污水处理站,使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河道中。严格控制企业排污制定引导性政策,引导未进行治污的企业对排污进行治理,使企业的污染负荷实现削减。同时做好监督和管理,防止有治污设施的企业为节约成本不运行或者低负荷运行。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乡村环保的工作机制

政府部门要起到引导和督促的作用,而资金投入是最能调动起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所以应该逐步加大用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补助额度。而乡镇、村也要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如争取辖区内厂矿企业的支持,向店铺收取合理的卫生管理费用等途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障和增加农村环卫工作经费,为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而做出积极努力。此外,还可激发民间环保组织投身乡村环保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乡村优美如画的自然环境的诗意写照,倘若自然风景优美,环境卫生却很糟糕,村庄四周垃圾乱倒、污水横流,那就大煞风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之一是“村容整洁”,通过大规模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仅有利于引导城乡居民改变生活陋习,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有助于提升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品牌,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亮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核心是农村。农村面积大,基础设施较差。具体到环境卫生整治,不能仅关注过去那些重点区域,还要关注广大农村。希望我县踏着国家“十二五”建设的节拍,借着国家惠顾三农的大好政策,抢抓机遇、共同进步,让武陵山区部分乡村也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好景象,为共同实现国家十二五各项预定规划目标而做最大的努力和贡献。

(作者简介:谭明交,湖北巴东人,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湖南省龙山县委办秘书室)

下载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治理样板(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治理样板(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 打造美丽乡村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 打造美丽乡村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从下乡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县许多农村环境的脏乱差状况令人堪忧......

    打造常州水资源保护和治理的长效机制

    打造常州水资源保护和治理的长效机制 保护水资源,是改善我国城乡生态环境、提升城乡品位和增加城乡幸福指数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 打造美丽乡村

    强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打造美丽乡村 摘要: 随着社会进步和农村的不断发展,伴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解善,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县农村环......

    加强环境卫生治理 打造高原美丽村镇

    加强环境卫生治理 打造高原美丽村镇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事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

    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简报

    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简报 第(1)期 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举行 按照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要求,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改......

    滨海着力打造全国一流教育基地

    创新理念 提升硬件完善政策 滨海着力打造全国一流教育基地 投资8亿元的5所新建学校、幼儿园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国知名教育机构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在滨海当年落户、当年建......

    打造“和合文化”品牌 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打造“和合文化”品牌 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的美好时节,我们有幸与领导和同志们齐聚一堂,交流文明单位......

    优化安全生产管理 打造全国青年安全示范岗

    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打造全国青年安全示范岗 一、概述 5号高炉车间成立于2005年8月,车间自成立之初始终将青工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在安全生产上搭台子、压担子,培育出一支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