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意义(精选)
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意义
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原名大厂区,位于长江下游扬子江畔。一直以来,她立足于工业,成为南京较为重要的工业基地。沿江区的工业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于此建立了远东第一大厂——永利铔场,大厂区也是由此而来,时至今日,沿江区仍有一广场名为“范旭东广场”。新中国成立以后,沿江工业开发区的工业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继永利铔场开拓发展成南化公司以后,国家又投资建设了南京钢铁公司、扬子石化、南京热电厂、华能电厂等大型工业企业,至此,沿江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便建造完成了。进入21世纪以后,扬子石化公司又与德国巴斯夫公司合资,新成立了扬子巴斯夫公司,沿江区的工业再一次的得到了跳跃性德发展。
但是,长期的工业发展给环境带来的极大的污染,矗立的一座座烟囱是区域的空气质量每况愈下,人居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同时,由于产业设备的落后、管理体系的不合理、体制方面的缺陷等等问题使南京沿江工业开发区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掣肘。而绿色经济、环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现代主题更使沿江区陷入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境界。
第二篇:沿江工业开发区第十一届教学年会活动安排
沿江工业开发区第十一届教学年会活动安排
年会主题:聚焦有效教学 提升课堂品质 推动校本发展
活动时间:2009年3月23日-2009年4月10日
主要活动安排:
一、全科活动(通知另发)
㈠ 专家讲座(吴永军 谭顶良)
㈡ 主题沙龙
㈢ 校本研修工作会议
㈣ 有效教学科研联盟活动
㈤ 年会征文
二、分科活动
中学
学 科主题时间内容主持人、授课人地 点参加对象语文优化学习方式
提升课堂实效4月2日(周四)
下午1:30-5:001.研究课:《雪》/《阅读指导语言赏析》
2.讲座:《打造富有活力的三一五语文课堂》金叶/吕雪
朱智强南化二中初中语文教师4月9日(周四)
下午1:30-5:001.初三专题复习课:《诗歌鉴赏》/《作文指导》
2.讲座:《聚焦有效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徐海燕/汤治
赵东明南化二中数学加强课堂教学研讨
提升课堂教学实效3月24日(周二)
下午1:30-5:00 1.研究课:《圆锥曲线》/《概率》
2.专家点评邱安国/董纪琴
薛大庆大厂高中高中数学教师3月31日(周二)
下午1:30-5:001.研究课:《四边形》/《因式分解》
2.讲座:《打造富有活力的三一五数学课堂》刘文涛/吴小芹
袁新兵南化二中初中数学教师英语有效复习语言基础知识促进综合语言能力提升3月30日(周一)
上午7:50-11:00 1.初三复习研究课:《8A单元复习》《阅读专项复习》
2.研讨交流
3.讲座:《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复习课的教学实效》殷薇薇/周琼
任杰
南化二中初中英语教师物理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提高复习课效益3月20日(周五)
上午8:30-11:00讲座:《教师课堂观察能力的培养》史献计区教研室初高中物理教师4月3日(周五)
上午8:30-11:001.研究课:中考专题复习
2.研讨:《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南化二中物理组南化二中初中物理教师化学从中考缺失性研究看复习课堂中的“三主一线”的教学设计3月31日(周二)
上午8:00-10:30 1.研究课:《专题复习》
2.名师论坛:《巧用复习策略 提高复习效率》
3.专家讲座:《中考缺失性研究与初三化学复习》郑欣
赵林刚
杨剑春旭东中学初中化学教师生物课改背景下生物初高中教学的衔接3月24日(周二)下午1:30-4:301.研究课:《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2.说课:《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3.专家讲座: 《课改背景下生物初高中教学的衔接》蔡永刚
潘广龙
程莉君大厂高中初高中生物教师政治提高课堂教学
和复习工作的实效3月19日(周四)
下午2:10-4:50 1.研讨课:《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2.研讨交流王玉红
王健扬子中学初高中政治教师4月2日(周四)
下午2:15-4:50 1.研讨课:《初三复习解题方法指导》
2.初三复习计划、经验交流章圩勤
初三备课组长旭东中学初中政治教师历史提高课堂教学
和复习工作的实效3月19日(周四)
上午8:30-11:00 1.初三复习研讨课:《近代化的探索》
2.研讨交流尹克勇
王健九龙中学初中
历史教师4月2日(周四)
上午8:30-11:00 1.研讨课:《初三历史复习方法指导》
2.初三复习计划、经验交流宰兆勤
初三备课组长扬子一中地理提高课堂教学
和复习工作的实效3月20日(周五)
上午8:30-11:00 初二复习专题研讨及复习计划、经验交流初二备课组长区教研室初中地理教师4月3日(周五)
上午8:30-11:001.研讨课:《中东》
2.研讨交流杨玲
王健南化二中体育优化教师课堂语言
激发学生学练动力4月2日(周四)
上午9:30-11:30 1.研究课:《帮助成长》
2.研讨交流徐乐/芮玲
张庆怀南化二中初高中体育教师信息
技术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生活元素3月27日(周五)
上午8:301.研究课:《数据图表与分析》/《给网页添加动感效果》
2.讲座:《课堂中“生活”的常态化》李李
王少峰明发滨江中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劳技挖掘课程资源
提升课程实施水平3月31日(周二)
上午8:40-11:001.《快乐的水果吧》/《立交桥》
2.研讨交流严杏村/姚丽
余怀君扬子三小初中劳技教师人防优化有效教学设计
实现课堂品质提升3月23日(周一)
下午2:00-3:30研讨:《民防知识》第五讲宋伦章/叶鹏飞 区教研室人防教师美术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3月30日(周一)
上午8:30-11:30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竞赛预赛优胜者待定初高中美术教师音乐聚焦音乐课堂 提升教学技艺4月9日(周四)
下午1:30-3:30 音乐学科教学年会专场音乐会申屏娜扬子中学全区音乐教师及部分领导、教师
小学、幼儿园
学科主题时间内容主持人、授课人地点参加对象幼教提高课堂效率
促进课程生活化4月7日(周二)
上午8:00-11:30 1.研究课:《分享阅读》
2.专家讲座
3.研讨交流陈筱珍等
金琴华待定幼儿园教师4月9日(周四)
上午8:00-11:00幼儿园特色建设展示吕莹等
金琴华九村幼儿园语文明晰年段目标 着力难点突破 提高课堂实效4月2日(周四)上午8:00-11:251.研究课:《识字8》/《木兰从军》
2.讲座:《浅谈语文教师课堂朗读指导的技巧》李慧/袁菲
梁公立
(全国朗读一等奖)扬子二小低段全体语文教师下午1:30-5:00全区低年级学生古诗文诵读比赛陈宁扬子二小参赛学生以及带队教师优化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4月3日(周五)
上午8:10-11:301.研究课:《广玉兰》/《月光启蒙》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点评杨静/谢玉琴
赵勇
胡福如南化四小中高段全体教师4月9日(周四)
上午8:20-11:401.研究课:《鸟语》/《鸟语》
2.特级教师课题研究汇报王天山/卓荣中
林春曹信大附小中高段全体教师数学打造有效数学课堂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月31日(周二)
上午8:00-11:30
下午2:00-5:00 1.研究课:《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2.研讨交流余志远/林苏东/董刚区赛课优胜者
林长龙/王宗琴待定全体小学数学教师英语研讨不同课型
实施有效教学 3月26日(周四)
下午1:30-4:301.研究课:3L/6B Unit 6 BC
2.研讨交流李想/郑敏
黄斌育英二外
小学部全体英语教师4月2日(周四)
下午1:30-4:301.研究课:6B Uint6 BC/4B Unit8 BC
2.研讨交流翟丽华/孙洁
黄斌扬子四小体育优化教师课堂语言
激发学生学练动力4月16日(周四)
上午9:10-11:00 1.研究课:《帮助成长》
2.研讨交流邱石/吴燕妮
张庆怀育英二外
小学部小学体育教师品社构建活动课堂4月7日(周二)
下午2:00-5:00 1.研究课:《有多少人为了我》/《做事不拖拉》
《媒体连着我的你》
2.研讨交流颜笑露/张震萍
刘伟
宋锡成扬子二小全体品德教师信息技术引入网络文化
拓展教学资源4月3日(周五)
下午1:30 1.研究课:《博客的使用》
2.讲座:《教育网站的运作及规划》
3.研讨交流秦晶
马杰
王少峰扬子二小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美术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3月30日(周一)
上午8:30-11:30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竞赛预赛优胜者待定全体小学美术教师音乐聚焦音乐课堂
提升教学技艺4月9日(周四)
下午1:30-3:30 音乐学科教学年会专场音乐会申屏娜 扬子中学全区音乐教师及部分领导、教师劳技挖掘课程资源
提升课程实施水平3月31日(周二)
上午8:40-11:001.研究课:《快乐的水果吧》/《立交桥》
2.研讨交流严杏村/姚丽
余怀君扬子三小劳技教师科学科学标准化课堂研究4月9日(周四)
下午2:00-4:301.研究课:《预测》/《摆》
2.研讨交流
3.讲座:《科学标准化课堂的研究》余向辉/孔庆平
鲍翠萍信大附小全区科学学科教师
第三篇: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型与途径
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型与途径 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前途和未来,新疆地理位置及气侯条件决定了新疆地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盲目追求经济目标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该文分析指出新疆农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领先大开发与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思维方式,改进发展思路,挖掘资源潜能,增强发展能力,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与机制。通过科技先导,充分发挥区域综合优势,从根本上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新疆;途径
前言:
在现代化进程中 ,随着经济发展 ,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可持续发展作为谋求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持续协调问题的唯一途径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1]。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由于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协调 ,较好地实现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结合 ,近年来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力关注。不仅发展中国家 ,即使发达的石油农业国家 ,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理解也不断加深。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2]。
新疆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区,属荒漠绿洲,一方面水资源不足,一方面农业灌溉的水资源利用率仅为50%。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旱,自然条件独特,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特点对干旱区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弃耕地面积达33.4万平方公里,潜在弃耕地面积达40万~50万平方公里。有关专家统计分析,人类自己造成的作用率为85%以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改善灌溉条件的途径中不尊重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没有把整个农业看成一盘棋,各自为阵、急功近利。近年来,新疆各种灾害频繁、危害日益严重[3]。2009年,塔里木河、叶尔羌河和提仔那甫河流域出现严重缺水,导致部分农业大户绝收或放弃种地。同时,由于在病虫害防治中过多使用化肥农药等,而忽视了农防和生防,农田病虫害频发,毒害了野生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支撑生物多样性的能力。生态系统是复杂的系统,需要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为支撑。但目前农业生态理论研究滞后,系统研究更少。因此,新疆农业生产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更是提高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新疆农业的发展现状
1.1农业生产资源的破坏日益加剧
新疆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本来就极其脆弱,加之长期以来人为地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超载过牧等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全区农业生产资源的严重破坏
[4]。主要表现为:
1、沙漠化趋势加快。目前新疆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99.5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2%,其中沙丘地43.04万平方公里,戈壁占32.64万平方公里。据资料,近40多年来,全疆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大了5万多平方公里,87个县(市)中已有53个直接受到沙漠化的影响和威胁。
2、森林植被锐减。新疆是我国森林面积最少的省区之一,森林覆盖率为1.68%,仅相当于全国森林覆盖率的1/8。天然林中平原荒漠林所占比例最高,然而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和破坏,使分布在北疆准噶尔盆地的荒漠灌木林和分布在塔里木地区的胡杨林,到80年代末的30多年中分别减少了68%和84%。全区平原荒漠林与河谷次生林减少了23%,森林的锐减,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异常,许多珍稀动物面临灭绝。
3、草场退化严重。目前,全疆草场严重退化面积达1.3亿多亩,近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20%,草场鼠害、虫害面积从1982年的1.31亿亩发展到近年的2亿多亩。90年代同50年
代相比,新疆天然草场鲜草量减少了40%,草原生产力普遍下降30%~70%。
4、水资源时空配置差,而人类利用中的不合理不协调更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新疆绿洲生命之源的水资源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水资源从总量上看是丰富的,但水资源的分布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新疆土地资源的利用。其二,目前全疆地表水引用已超过480×108m3,引进程度并不低,但由于灌溉工程不配套,防渗条件差,平均渠道利用系数大多为0.35~0.45,亩均毛灌定额800~900立方米(不少地区高达1000~2000立方米/亩),比作物生育期实际需水量约高2倍,水资源损失浪费十分严重。其三,流域内水的利用不公平。由于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上游过量引水必然造成下游绿洲萎缩、河流缩短、河谷林衰败、湖泊干涸、绿洲周围土地沙漠化[5]。
1.2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农业上过量地施用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化学物质造成的污染。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跃居世界第一位,1997年新疆每亩耕地平均用量达39.7公斤。但由于化肥不合理使用,化肥有效利用率极低,只有25%~35%被作物吸收,大量残渣存留在土壤中,致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酸化现象日趋严重,造成地力衰退。“八五”期间新疆每公顷耕地平均用药量2公斤左右,近年来施用量逐年增多,特别是牧区灭蝗,使很多农畜产品中农药含量严重超标。由于地膜已由瓜果、蔬菜向粮食作物扩展,故地膜的使用量逐年上升,1997年地膜覆盖面积达37.7%,但地膜回收量却寥寥无几,使大量碎膜残留在土壤中,因难以分解导致土壤通气透水性降低,甚至使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二是来自农业外部。由于城市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牧区蔓延,各工厂矿山和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量也大幅度增加,使生态环境由点污染向面污染转变。大量的“三废”一时还难以有效地治理,将增大对生态环境容量的压力,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致使许多重污染工业区周围的农田和草场因工业“三废”污染而失去了农用价值,许多矿区也因不合理的开采而引起沙漠化和地力衰退,直接影响着农畜产品的产量增加和质量提高。
1.3 人口快速增长给耕地、环境资源带来沉重的压力
新疆素以“地广人稀”著称,“地大物博”也曾是新疆人的自豪和骄傲之所在,然而,在这片164×104hm2的广袤土地上,沙漠、戈壁、荒漠的面积占到60%以上,可供各族人民繁衍生息的绿洲经济区仅为7×104hm2,分布在两大盆地边缘。95 %的人口集聚在占总面积4%的绿洲上,按绿洲面积计算的绿洲人口密度约为277人/平方公里,是按全区土地总面积计算的人口平均密度的26倍,比全国人口平均密度13人高出264人,其中部分城市,如:喀什市、石河子市、乌鲁木齐市等绿洲人口密度高达千人以上。由于生产力水平和水资源的限制,新疆耕地面积自1960年以来始终在310万公顷左右,虽经历年不断垦殖,也只抵消非农占用耕地之所失,没有明显的增加。随着人口递增,人均基本农业生产资源量持续下降。全区人均耕地占有量由60年代的0.4 公顷,减少到目前的0.18公顷,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一些人口密集的绿洲,如吐鲁番、和田地区人均耕地分别由1960年的0.26公顷、0.28公顷下降到0.09公顷、0.14公顷。
另外,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很低,也是制约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据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全疆12岁以上人口的文盲半文盲率为15.5%,6岁以上人口初中、小学人数占80.4%,高中、中专人数占14.6%,大专以上仅占2.6%,这种文化构成将严重影响先进技术、先进知识的传播和接受。
1.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基础脆弱,缺乏后劲
据统计,农业基本建设投入在新疆基本建设总投资中的比例,以1978年为最高,达15.58%,1994年下降到2.3%;又如新疆财政支出构成中,1981、1982年农业比重分别为23.65%、17.68%,而1995年和1996年为8.8%和8.4%。农牧民个人由于收入水平不高,再加上农牧业比较效益低而缺乏投入的积极性,将农业生产要素逐步向高效益的非农产业转
移。由于农业投资减少,造成农田水利等设施老化失修,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干旱与洪水交叉、交替出现成为影响新疆农业生产的心腹之患[5]。构建生态农业的实践模式
2.1治理开发型
这是一种通过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因地制宜、利用“ 四荒 ” 改造 ,实行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相结合 ,达到全面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代表类型:新疆沙漠绿洲生态农业 ,青海省民和县生态农业建设 ,江苏省海安县生态农业建设等[6]。
2.2 示范引导型
这是一种通过建立农业生态示范园(场)区 ,吸收传统农业精华 ,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以多种技术类型装备农业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合理组织生产的农业生态系统。
代表类型:新疆“ 红色生态农场 ” 模式、城郊型生态农业模式、旅游观光型生态农业模式等[6]。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片面注重经济效益 ,忽视环境效益 ,因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为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未来农业发展的道路。各种替代农业生产方式,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农业等相继提出[6]。
“生态农业”一词最初是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1年提出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M.K.Worthingt on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系统[3]”。此后美国又提出持续农业的概念。1991年联合国粮食组织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上通过了“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宣言提出“持续农业发展”(SARD)的新概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 ”大会以后,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在不同的水平和层次上进行研究与实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7]。
我国农业的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我国传统的有机农业中就孕育着生态农业的雏形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就是生态农业的实践[4]。中国的生态农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8]。
加强环境保护是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从目前情况看,新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少数地区矛盾尖锐,已经严重影响着新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走综合治理的路子,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第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牧区环境保护执法监督机制,强化环保执法,加大执法力度,把农牧区环境保护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第二,有效控制城市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要加强资源与环境的动态监测与管理,坚决控制新的污染源,实行新上工业项目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老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限期治理和关闭那些工艺落后、管理不善、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而有效地遏制环境污染由城市向农牧区扩散的势头。第三,搞好水源、森林、草场等保护,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加强农用地膜使用和回收管理工作,减少“白色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组能力[9]。
综上所述,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钟甫宁.农业政策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2] 黄志斌,吴椒军,张本照.当代产业的知识化与生态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0.[3] 汪卫民.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J].生态经济,1998(6):5.[4] 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5] 阿德力汗.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初探.新疆农业, 2007.[6] 陈贤银,胡家英,韩正清.论可持续农业的制度障碍和创新路径[J].生态经济,2005(5):9559.[8] 万伦来,黄志斌.绿色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生态经
济,2004(6):25-27
[9]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第四篇:橡胶工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橡胶工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简要论述了我国在橡胶工业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橡胶;环保;防治;可持续发展;节能 引言:
随着全球总体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 环保问题也越来越显得突出和受到关注。而橡胶工业的环保与其可持续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据世界环境卫生组织统计,世界废旧轮胎积存量已达 30 亿条,并以每年约 10 亿条令人惊诧的数字增长。如何有效解决堆积如山的废橡胶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缓解和改善地球村环境污染压力,保证橡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严重面临的、亟待突破的共同课题,也已成为目前世界性科研难题。
一、橡胶工业的环保
近几年我国橡胶工业的环保和节能问题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入世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的橡胶环保规范以及法律法规对我国的制品形成了“绿色壁垒”,橡胶工业是耗能较大的行业,面临能源日趋短缺,橡胶企业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必须进一步加强节能环保问题。换一个角度讲为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以及减少橡胶制品对环境的破坏,我们也要加强环保。
橡胶工业的环保主要包括两个课题:一是使用环保的原材料,二是降低橡胶工业生产中公害对人与环境的危害。橡胶制品原材料的环保
要求生产出来的橡胶制品不含有超过限定值的有害物质,而且不使用禁用的危险物质,以免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致癌物质。
合成橡胶生产原料中的重金属,加工油,硫化剂,促进剂等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我们在下面橡胶制品材料对环境的影响里会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1.1 重金属
胶制品原材料的型号、品级都会影响重金属的含量。因此,要注意避免或减量使用含铬和镍的原材料。模具和骨架的镀铬层也会将铬元素带到胶料中来,因此要开发镀铬新技术。胶鞋行业要注意纺织物和皮革染料的重金属限制值,限用含铜、铬、镍的金属络合染料。橡胶制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并不只来源于一种或两种重点的原材料,是所有的原材料(包括生胶)重金属含量的总和。有些原材料虽然重金属含量极微,但亦要留意“积少成多”。
1.2 加工油
橡胶加工油包括芳烃油、石蜡油和环烷油。芳烃油因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而不能用于有环保要求的橡胶制品,这也限制了充高芳烃油的充油橡胶的应用。虽然我们已开发出较低多环芳烃含量的充油橡胶,但它们所含的多环芳烃的种类和数量均未见报道,能否符合欧盟环保要求尚未可知。石蜡油和环烷油中,因产地和加工工艺不同,其多环芳烃的含量也大有差别。此外加工充油合成橡胶时会散发大量油气,应在有关场所设置抽、排气装置。
1.3 硫化剂 硫载体型硫化剂常用于无硫配合,典型例子是 TMTD、DTDM。有机过氧化物硫化剂主要用于耐热配方 , 其要害并非毒性而是易爆, 故防护等级列入 B 级 ,须存放于 <30°C 的阴凉处,习惯上与惰性填料混合以降低其活性。它在加工中易散发烟气 ,故需加强通风排气 ,在空气中的浓度应限定为 1 mg/m3。
1.4 促进剂
次磺酰胺、秋兰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几类促进剂 ,它们在硫化中都会产生致癌物(亚硝基类化合物),涉及的促进剂品种有 TMTD、NOBS、BZ、EZ 和 DTDM 等。德国工业标准规定, 橡胶企业工作环境中亚硝基胺的每平方 m 的质量浓度不得超过 11000 mg , 另一类致癌促进剂是非硫调节型氯丁橡胶常用的NA-22。橡胶工业中公害的防治 2.1 公害源
烟气:这是橡胶加工中污染大气的主要形式 , 在炼胶、返炼、压延、挤出、硫化等工序中都会产生,其中又以硫化最为集中。炭黑厂的烟气形成量更多。治理炭黑烟气的措施包括完善收集系统 ,使尾气中的炭黑粉尘浓度低于18 mg/m。充分利用尾气的热能, 降低有害可燃气体对大气的污染 ,净化处理排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硫。再者 ,还要完善炭黑的湿法造粒系统,使车间粉尘浓度低于 6 mg/m。
粉尘:它是橡胶厂普遍存在的公害形式 , 生成于炼胶加粉及喷涂隔离剂的时候。由于大部分助剂为粉体 ,且粒径向细微化发展,加大了飞扬程度。国外对无机填料的 TLV 规定为 10 mg/m , 但实际上远低于此,习惯上控制在 2.5 mg/m 以下即可。以上是对 A 级而言, 对毒性为 B 级的粉体材料而言, 用口服量 LD50 来控制。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吸入体内, 长期积累后导致矽肺。
溶剂:溶剂的公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导致职业病害。集中在胶浆制造和刷浆两道工序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氯丁胶浆,一则应用面广, 我国光是鞋用胶粘剂年产即达 20 万 t ,而且使用芳香烃溶剂或氯化溶剂。前者如苯、甲苯、二甲苯:后者如二氯乙烷。这两类溶剂的毒性都较大 ,工人长期接触后易得慢性病 , 最严重的会患上癌症、白血病及损害神经系统。芳香烃溶剂按毒性大小依次为苯、甲苯、二甲苯 ,人与它们长期接触后会感觉乏力、头痛、昏沉等慢性症状。(2)起火和爆炸。常用溶剂因燃点低, 除氯化烃外 ,都极易燃烧, 另外, 易爆也是成为公害的原因。当空气中的溶剂挥发浓度达到爆炸范围(即爆炸温度的上、下限之间)时 ,任何火种均可引爆。
噪音:橡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声、动力性噪声和电磁噪声,会使工人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目前降低噪声有两个途径:一是改进橡胶机械和动力机械设备结构、提高加工精致和装配质量,并采取减振措施;二是采取隔声消声措施,如在密炼机、开炼机、压片机部位装上可拆卸的隔音罩,加工设备顶部设置排风系统,可将噪声降至80dB(A)左右。
332.2 防治对策与治理
橡胶工业生产中的公害有碍于企业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橡胶工业的公害易被忽视 , 所以应采取主动的防治对策。(1)摸清楚各种橡胶原材料与环保相关的性能数据 ,统一制订各种原材料的毒性指标, 采取主动的防治对策。
(2)企业要强化环保机制, 执行机制, 责成专人负责 ,确保厂内的环保质量符合要求。(3)加强职工的环保意识, 灌输事故排除和紧急处理的知识。
(4)加强劳动保护措施 ,在存放有害、有毒物料的车间、仓库 , 要安装有效的抽风循环装置。加强对有害、易燃、易爆等原材料的管理 , 各种箱,盒、桶等容器的外面必须标明内装物料的成分、数量及保管要领。
二、橡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废旧橡胶发生量国家之一,废旧橡胶的利用形势日趋严峻。2004年我国废旧橡胶产生量约272万吨,其中主要是废旧轮胎,据测算约有1亿条,产量为 149.6万吨,占比 55%,非轮胎类产量为 111.5万吨,占比41%,工厂废料(指橡胶制品生产中的边角余料及废品,按产品的 4% 计算)10.9 万吨,占比 4%。据2005年统计,再生胶和胶粉总产量为 167万吨,其中再生胶145万吨,胶粉22万吨。全国废橡胶资源利用率在 6 5 % 左右,但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达到 8 0 % 以上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外废旧橡胶的利用除了轮胎翻修外,主要是制造胶粉应用于建筑材料和燃烧热利用,而我国目前主要是生产再生胶、胶粉和进行轮胎翻修。根据橡胶消费测算,到2020年,废旧橡胶的发生量将达600多万吨,如果不改变目前的废旧橡胶的利用结构,废旧橡胶的利用形势将更加严峻,废旧橡胶制品污染环境的问题会更加突出,严重阻碍我国橡胶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废旧橡胶制品的回收利用,达到废旧橡胶制品发生量的减量;通过大力推进轮胎翻修和胶粉的制造应用调整废旧橡胶利用的结构,提高废旧橡胶资源的利用率。因此为了保证橡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实施循环经济政策。
1.进一步调整橡胶材料结构。随着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橡胶材料的消费必然随着增长,要开源节流,尽量扩大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产量,增加品种,并且要不断扩大其他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2.应用高新技术调整橡胶产品结构。应用高新技术大力调整轮胎等橡胶产品结构,是在生产过程中从根本上实现橡胶工业循环经济的措施,以此提质降耗,延长产品寿命,降低废旧橡胶产品的发生量,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3.重点抓好废旧橡胶的综合利用。(1)动员全行业,采取切实措施,拓宽再生橡胶、硫化橡胶粉的应用范围,搞好深加工。(2)大力提高轮胎翻新率和翻新次数,轮胎生产、销售、使用、回收以及翻新各个环节要密切地配合和协作,新轮胎质量、合理使用、翻胎技术等环环相扣,要加强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特别是加强新胎企业和翻胎企业的合作,提倡新胎企业开展翻胎业务。
4.建议国家继续予以政策支持。(1)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废旧橡胶回收利用的优惠政策,对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的试点方案。(2)坚决禁止以任何理由进口废旧轮胎等洋垃圾。(3)坚决取缔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废旧轮胎土法炼油。(4)尽快出台“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5)切实加强橡胶工业循环经济链条的科学运转,促进翻胎行业与橡胶工业建立密切联系。
结语: 橡胶工业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产业,我们必须努力解决其所面临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使我国不仅成为橡胶大国,更要成为橡胶强国。
参考文献:
[1] 赵光贤.橡胶工业的环保问题及其治理[J].世界橡胶工业.第33卷第2期.2006.[2] 谢忠麟.关于我国橡胶工业环保和节能问题的思考[J].世界橡胶工业.第34卷
第2期.2007.[3] 范仁德.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促进橡胶工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投资.2007 年03期.[4] 范仁德.废橡胶的综合利用技术[M].北京:化工出版社,1989.[5] 刘曾元.创新促进废橡胶产业节能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J].橡胶科技市场.2006 年第22期.
第五篇: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结课论文
途径
专业:环境工程
学号:1304014126 姓名:杨晋茹
指导老师:秦胜东
题目: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完成日期:2016年5月10日
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1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实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什么,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更是迫在眉睫。环境可持续发展更加强调在发展过程中注意环境承载力,保障对环境利用的可持续性。
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世界环境从区域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扩展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从少数工业城市扩展为全球,包括城市和乡村;环境问题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从第一世界扩展到第三世界,成为全世界所有人共同面临的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当人们对一些经典概念和模式,如经济最优化模式、生态最适模式、最低安全标准、承载力概念等提出疑问之后,环境与发展规划的方法论也随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于: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自人类迈进二十一世纪以来,开发新能源成为全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共同出路。与化石燃料相比,新能源具有可再生、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更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中,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和潮汐能,是开发较早的新能源,已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一度被人们看好的核能,有着极高的能量值,可是其高额的研究经费和潜在的巨大危害,令世界大多数国家望而却步。而作为新能源中“排行”靠后的生物能源,却在最近几年内忽然人气锐增,势如破竹,被看作是“新能源家族中可实现度最高的未来能源”。建筑和建筑环境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回顾人类的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之所到今天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快乐和舒服的同时,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也摆在人类的面前: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采,建筑活动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等。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于是绿色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于我国而言,人口数量巨大,年新增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被形象地称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尤为重要。
目前环境问题的成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活动的盲目扩大,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最为严重 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大气环境、水环境、水生物环境以及城市噪声都产生了相应的污染。极大程度的改变了大气组成成分,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循环,导致地表供水紧张,而且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原生态,使一些适应性差的生物被现实环境所淘汰,生物多样性锐减,更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
2·人口的急剧增长是环境急剧恶化的另一个原因
目前环境人口已经超过了60亿,而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新增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增长总数的90%这些地区人口多属于人口素质低、资源开发状况差、经济贫困的国家,是世界人类与环境矛盾较突出的地区。二战以来,世界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现在世界城市人口已超过了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较快。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从1980年的243个增加到2001年的390个。因此,人口的急剧增长所带来的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导致城市环境自净能力降低,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3·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对环境污染加剧
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比传统农家肥料含量更纯,作用见效更快,但同时化学肥料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造成土壤板结,土壤生机下降,土壤微生物减少,长期使用导致土壤“死亡”。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和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胁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展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物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是以消除贫困,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给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作了如下总结: 1·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
城市的布局涉及到自然、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必须统筹规划,综合平衡。首先,城市布局要考虑地形、气息、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城市污染严重区一定要布置在下风向。工业布局还要密切注意河流走向、流量、泥沙流的规律以及水利承载力。城市内部布局也应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土地实行有偿使用,以地租地价来调节土地需求,就可以使城市既具有凝聚力,又具有排斥力。有偿使用土地,可以杜绝多占地、占地不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土地需求膨胀与供求短缺的矛盾,减少了盲目向外扩张的需求。
2·适当控制人口增长
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鼓励控制生育,实行计划生育,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同时大力普及教育,提高人口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生产力布局的可持续发展。
3·实行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
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能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实施制度创新,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由粗放式生产向集约型生产进行转变,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控制环境污染,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发展。
4·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具体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设计保持环境系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的延续,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在全民中开展有关环保知识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树立“保护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使企业树立“清洁生产观”,使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共同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进步。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这种权利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度;人又有义务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是以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和谐为提前的。如此,才能保证环境的可持续。
规划不可能是绝对的、唯一的,既非经济决定论的,也非环境决定论的,规划是多样化的、可替代的和可选择的。但同时,环境会对某项发展强加某种“最终”或是“绝对”性的限制,对此规划必须执行。虽然各国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同,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共同面临挑战,达成共识,才能使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的发展达到共同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京平.环境生态工程[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2]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3]马光,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戈峰.现代生态学(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李晟.饮食界油烟污染及净化技术探讨[J].能源与环境,2008(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