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断完善宣传教育体系 着力打造和谐稳定社区
不断完善宣传教育体系 着力打造和谐稳定社区
——xx路管区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纪实
邪教是人类的一大公害,近年来邪教势力在世界范围内滋生蔓延,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一股逆流,构成了对国家和社会的严重损害。邪教具有极强的欺骗性、顽固性和破坏性,他们不仅编造散布歪理邪说,制造思想混乱,危害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盘剥信徒钱财,非法牟取暴利,还勾结投靠敌对政治势力,伺机乱政夺权。大量的事实充分证明,邪教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处理打击邪教,使广大社区居民认清邪教本质的重要手段。
xx路管区是xx市防范处理“法轮功”邪教组织重点地区,自1999年国家确定“法轮功”为邪教组织并予以取缔以来,xx路街道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防范和处理邪教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结合社区实际,积极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作斗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特别是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和总结分析,深入扎实地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占领社区文化阵地,并于2006年建立了反邪教宣传教育基地,形成了反邪教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使人民群众从思想根源上认清邪教本质,自觉的远离邪教、抵制邪教,选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市、区有关部门的肯定。
一、积极应对处理,迅速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国家确定“法轮功”为邪教组织之后,xx路街道党工委迅速组织派出所、社区居委会认真研究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思想,统一认识,成立了由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直接负责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严密的工作方案。一是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第一线,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对管区内的“法轮功”练习者进行彻底的摸排,及时掌控“法轮功”练习者人数、主要骨干分子情况、活动地点、联络方式及思想动态,做到底数明、情况清;二是联合公安派出所,组成一支由管区综治办牵头,公安民警、社区居委会干部共同参与的队伍,对管区内的重点区域实施监控,防范“法轮功”练习者串联闹事,收缴非法宣传品,形成一张全天候、全方位防范“法轮功”非法活动的天网。同时由街道党工委领导亲自带领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深入“法轮功”练习者家中,宣传国家政策,阐明邪教危害,劝导其脱离邪教。对顽固不化,破坏社会治安、公共秩序的重点人员、骨干分子,配合有关部门坚决予以打击处理;三是积极组织各社区、单位通过科普宣传栏、板报、横幅以及入户宣讲、座谈会等方式加强群众性宣传教育工作,向人民群众讲清真相和政策,远离邪教、反对邪教,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和辨别力。
二、不断探索创新,加大宣教力度,丰富宣教手段
xx路街道党工委对管区第一阶段的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认真地总结。通过总结我们看到,由于防范教育领导组织体系还不够完善,反邪教工作人员经验不足,对邪教的组织体系、活动方式、邪恶本质认识不够充分,在教育宣传方面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掌握还不够,工作方法不细致、针对性不足,在教育转化方面成果还不明显。
找到了问题,分析了不足,街道党工委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案,即在扎实推进“四个纳入”“四防五查”工作方法,完善一把手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包基层制度,全面推进“攻坚、巩固和放心”三项工程等监控防范措施的同时,把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作为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使“法轮功”练习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根源上彻底认清邪教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反政府的本质,自觉地与邪教划清界限,远离邪教,抵制邪教。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完善防控宣教责任制度。各科室都对警示教育做了具体的分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了准确无误全面核对管区“法轮功”人员,对“法轮功”人员进行重新摸底登记,各社区重新填写“法轮功”人员情况登记表,明确由社区党委(总支)书记是做好全员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签订了全员教育工作责任书,制定了可行的教育计划。街道党工委把培训驻街单位领导和社区居委会干部作为开展这次活动的重点内容来抓,专门对社区居委会干部、驻街单位领导进行了政策法规学习和系统地培训。
(二)掌握政策,注意方法,认真做好宣传教育感化工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四个纳入”“四防五查”等活动与全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注意把全员教育进行分类,对重点和不放心人员,进行重点教育,采取“多帮一”的方法,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同时,认真了解这些人员在生活工作中的困难,想法设法为其解决难题。xx路社区xxx解除劳教后,根据xxx无职业和无生活来源的实际,我们从生活上关心他,在解除劳教的第二天,安排他到到xx实验小学校办工厂工作,使其十分感动,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立足社区,多方联动,用健康向上的活动
占领文化阵地。根据区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的安排,结合管区实际,开展了“进单位、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各社区也根据各自实际,采取通俗易懂、扎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活动,引导群众认清邪教的本质和危害,增强抵御邪教的能力,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把这一工作落实到实处。各社区居委会在橱窗宣传栏更换了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的宣传画,举办了反
邪教图片巡回展和收缴的“法轮功”非法活动实物展,营造警示氛围。驻管区各大、中、小学校也积极开展了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特别是xx十三中、艺校等学校在主题班会上对1750余名学生进行了专题宣传,增强了中小学生识别抵制和防范邪教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原“法轮功”练习者充分认识到“法轮功”邪教危害社会的政治性,残害生灵的邪恶性,反对科学的愚昧性。
三、建立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开创反邪教工作新局面
通过开展防邪教警示教育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未能充分利用社区内的资源,活动方式分散,活动地点不固定,未能真正占领社区文化阵地。针对这些工作中的不足,为使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经常化、长期化、制度化,结合街道实际,在xx区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的指导协助下,街道党工委依托管区科普大学这一有利平台,建立了xx路管区反邪教宣传教育基地。
(一)明确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突出“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的主题,以科学的无神论为武器,以科普知识、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为主要教育内容,以逐步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识别和抵制邪教的能力为目的,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二)完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加强对管区反邪教工作的领导,成立了xx路街道反邪教宣传教育基地工作委员会,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主任,分管党政、综治工作的领导为副主任,成员由综治办、司法所、政工科、妇联、团工委等负责同志和各社区书记组成;聘请社会、法律、心理和医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为教师,负责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建立完善基地工作职责、学员守则、教研活动制度、卫生安全制度等,购置电脑、反邪教宣传品、科普书籍、光碟等教育宣传资料,建立长效机制。
(三)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围绕反邪教主题,以管区居民群众为对象,有所侧重地开展反邪教知识培训、教育和活动三项工作。
(1)加强反邪教知识培训。以街道机关工作人员、社区书记主任等干部和社区党员为对象,进行时事教育,及时了解反邪工作特点及动态的变化,把握方向,指导实际工作;加强反邪教专业知识的教育,基本掌握宗教与邪教、科学与迷信、气功与有害气功的区别;加强对政策法规的教育,熟悉党和国家对处理邪教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传授教育转化、防范监控、宣传揭批等实际工作的方法和经验,把他们培养成反邪教的骨干,肩负起基层反邪教工作的重任。
(2)认真做好反邪教教育转化工作。以社区居民、原 “法轮功”练习者为对象,以学习科普知识为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举办系列科普知识讲座,吸引群众,争取群众,凝聚群众。通过长期的科普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法轮功”人员逐步认清邪教和封建迷信的危害所在。我们还以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为主体,发动社区内理论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热心助人的共产党员成立了社区帮教志愿者队伍,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法轮功”人员教育转化工作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团结、教育、挽救”的方针,用科学启迪愚昧,用事实揭穿谎言,用真情唤醒良知,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转化工作,最大限度地挽救那些顽固痴迷者,做到教育一个,转化一个,并做好转化后的巩固工作。对已转化人员要继续给予关怀和帮助,使他们真正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来。xx社区将xxx作为重点对象进行教育,社区民警和社区党总支书记与她结成“多帮一”对子,多次登门与她聊天,针对她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通过平等的对话、情感的交流,苦口婆心规劝,循循善诱开导,消除她的对立情绪和仇视心态,构筑了彼此间沟通的桥梁,还热心为其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在社区书记的鼓励和帮助下,xxx还加入了登南的社区秧歌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社区工作者持之以恒的感化教育下,原先一直闭口不语的xxx渐渐愿意与人交谈了,并终于认清了邪教“法轮功”的本质,与“法轮功”彻底决裂。xxx的转变使其他“法轮功”痴迷者受到很大的震动,对李洪志的“法轮大法”由迷信到怀疑。帮教干部因势利导,对症下药,通过不断努力,使一个又一个“法轮功”痴迷者醒悟,毅然决然与“法轮功”邪教彻底决裂,走上了新生之路。
(3)大力开展反邪教教育文化活动。我们以离、退休人员为对象,以街道社区的各种文体队伍为主,充分利用节庆文化、广场文化和夏日纳凉晚会等形式,融入反邪教的文化活动,活跃社会面上的反邪教活动,其中三月份办事处在嫩江路为主会场,举办了“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为主题的警示教育活动,五月份办事处在xx公园举办了“明诚信知荣辱”和谐社区文艺汇演,积极联系有关单位在开展了社区电影放映周活动,吸引了大量居民参与,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占牢群众健身阵地,培养健身积极分子,推广以“四种健身”活动为主的各类健身方法,倡导棋牌、太极拳、老年舞等自发性的文体休闲活动方式,开办剪纸班、电子琴班、歌唱班等学习班;组织群众到烈士陵园扫墓、参观炮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春游观光等有益的活动,抚今追昔,激发群众爱党爱国的激情,亲身感受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巨变,用事实驳斥邪教的歪理邪说。
通过几年的宣传教育工作,我们的反邪教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居民群众自觉抵制邪教,绝大多数的“法轮功”练习者得以转化。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还有少数“法轮功”痴迷者执迷不悟,教育转化的工作任务还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以满腔热忱,深入持久的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占领社区文化阵地,夺取同邪教斗争的彻底胜利,为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00七年四月
第二篇:着力打造和谐金融生态环境
着力打造和谐金融生态环境 加快推进娄底“两型社会”建设步伐
陈 远 波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和“3+5”城市群建设是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中部崛起、推进富民强省的重大部署。娄底作为“3+5”城市群的重要一员,并被列入“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范围,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和产业基础等诸多方面具备与长株潭对接的独特优势,娄底“两型社会”建设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用日益增大。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但能吸引大量外部资金进入,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血液,而且能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出重大贡献。目前,我市金融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我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增长粗放,产业结构不优,资源型产业和产品比重过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此外,我市资本市场还不够活跃,直接融资比重过小;银行组织体系结构单一;创业投资市场发育不够快;信用担保体系还不够完善;金融体制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总量与结构的矛盾、金融机构本质要求与“两型社会”建设资金需求的矛盾、金融支持“两型社会”建设制度保障与推动的矛盾、金融格局的现实状况与“两型社会”建设金融服务需求的矛盾等方面。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的特殊形势下,如何打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加快推进娄底“两型社会”建设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如下设想和建议。
一、提高金融核心意识,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组织领导
金融是经济的助推器,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金融业的发展也需要地方经济的壮大。因此,要进一步提高社会金融意识,加快形成支持金融业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
1、牢固树立“发展经济,金融先行”的现代意识。要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金融论坛和专题讲座,提高各政策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对发展金融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坚持把金融作为产业来抓的发展观念,进一步形成发展的合力。实践证明,金融是改革的重要推手,通过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和经济调节功能,使国有企业重新整合资源由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金融也是发展的重要抓手,投资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三架马车”之一,每年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建设投资的数百个亿的资金大多来自银行融资。此外,金融还是社会稳定的维护者与和谐社会的促进者。
2、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组织保障体系。首先,要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金融发展规划,成为政府的决策内容。成立市政府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出台有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全方面、多层次、广视角地加强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其次要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要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处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和突发事件。同时还要出台有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考核奖励办法,以创建金融安全区达标县市为契机,建立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县市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评价并以此量化指标实施考核奖励,从而调动各方进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二、加强金融基础建设,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当前,我市金融机构数量较少,规模有限。要打造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必须构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形成以区域央行为核心,国有商业银行、区域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等银行机构为基础,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为此,还要大量建设各类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1、加快新型金融机构的组建步伐。当前新型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资金互助合作社和小额贷款公司。从我市的实际来看,要加快服务农村和中小企业的新型金融机构的建设,就要积极开展组建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目前我市已在娄星区和涟源市成立了二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式挂牌营业。下一阶段要在坚持“试点先行、有序推进,严格准入、规范动作,有效监管、防范风险”原则的基础上,在我市各县市区继续积极筹建小额贷款公司,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开展筹建村镇银行。
2、加大定向金融机构引进力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外资金融机构入驻娄底,以完善我市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增加金融市场交易主体,实现金融市场有序适度竞争。结合我市实际,当前可重点引进招商银行、长沙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来娄设立分支机构。要搞好股份制商业银行来娄发展的专题调研和可行论证,切实加大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工作力度,加强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沟通联络,实施有利于银行落户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其他尚未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的全国性金融机构来娄发展。
3、有效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民间金融是以金融为主体的所有制属性来区分,它是指公办金融以外的个人或组织主体以其自有资金与企业之间的资金融通行为,其目的是弥补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为加快建立多层次信贷市场,要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有效疏导民间资金畅通渠道,促进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的转化,通过引导其依法依规开展融资借贷活动,发挥民间小额信贷功能,满足小额信贷需求。
三、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发展多元融资需求 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各市场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日益多样化。金融机构应适应这种变化,改变过去相对单一的服务方式、手段和渠道。对中小企业要切实推进创新金融服务,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各商业银行要把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作为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全面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水平。改造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和考核机制,简化中小企业贷款程序,构建专门的中小企业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注重现场调查以及纳税纪录、报关信息、工资发放等非财务信息的收集与使用,研究开发适应中小企业的商标、股权、专利等“信用贷款”产品,以提高企业融资产品的“含金量”。要积极发展银团联合贷款、项目融资顾问、现金流量管理等多种业务形式,扩大金融业务范围,提高金融业务质量。此外,要利用建设资金需求信息发布会、银企协调会等方式为重点项目提供融资便利。
四、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娄底”品牌 自2003年起,我市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活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了明显成效,我市已有四个市级金融安全区,冷水江市成为全省第四个省级金融安全区达标县市。但从我市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资金短缺和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要解决这一难题,要从二个方面着手:
1、建立征信体系,改善信用环境。从外部看,贷款难的问题主要是金融服务和信用担保机制不够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缺乏有关。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我市经济的发展必须借助于信用环境对资金的巨大吸引力。要在一个统一主体下,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社会舆论等手段,以及建立健全配套的正向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培养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在加强征信监管的同时,还须大力发展资信评级企业,通过市场行为的评级活动,促进行为主体的信用意识。要切实加快我市信用体系建设,还须规范政府的信用行为,杜绝片面地从政府利益出发而违背信用原则,有必要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全面推进地方政府的信用建设,达到提高区域信用环境之目的。
2、打造信用担保平台,完善信用担保机制。从内部看,贷款难的问题是融资主体自身的原因,是因为其缺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抵押和信用担保,达不到银行的授信标准。因此应该建立和完善我市信用担保机制,提供担保服务为企业缓解贷款难问题。一是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构建由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出资的信用担保平台。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并对所担保的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形成银行贷款、政府监管、企业运作的模式。二是成立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担保机构,按公司法要求组建,实行商业化运作,坚持按市场原则向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三是由中小企业联合组建互助型担保共同体,根据自愿原则在政府引导下,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自担风险为特征,自发组建担保机构。四是成立由政府、社会中介机构、企业和银行四方共同参与设立的非盈利性担保基金。通过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和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探索成立由政府牵头、市场化动作模式的政府贷款担保基金。
五、培育优质融资主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两型社会”建设倡导的“两型”理念,为我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对接融入长株潭,就是要学习借鉴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通过加快“两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促进“两型”、以“两型”带动“两新”,加快建设“两型社会”,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我市要在“两化”上做文章,着力培育优质融资主体,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根本保障,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加大上市企业培育,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实现“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结合;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联合,实现“特色优势”和“规范优势”的结合;三是加强经济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实现“产业生态”和“金融生态”的结合。具体来说,要在实施三大战略上狠下功夫。
1、实施经济转型战略,夯实发展基础。根据娄底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因地制宜,在资源就地转化、产业改造升级方面狠下功夫,如涟钢薄板、金竹山电厂扩建、双峰新化海螺水泥、冷钢改造、华润电力、湖南宜化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投资,使主体产业发展后劲充足。一方面通过高新技术手段改造提升能源、钢铁、有色、化工等传统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基于战略发展要求,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合理、充分地利用区域内能源与资源,打造我市“新型能源原材料中心”的品牌。
2、实施“三产”促进战略,加快发展步伐。按照“强筋骨、抓配套、增功能、扩城区”的工作思路和“不求最大、但求最美”的城建理念,大力实施娄底市主城区“北扩南移”发展战略,狠抓扩容提质工程,中心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市容市貌得到根本的改观。随之而来的是交通运输、旅游、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服务实施的发展完善,打造长株潭的后花园。
3、实施园区拉动战略,注入发展活力。要按照“服务涟钢、依托薄板、拓展产业、发展娄底”的思路,大力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在突出抓好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同时,狠抓辖区五个县市区的经济园区建设,使各经济园区成为我市改革开放的实验园、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城市建设的示范点、展示形象的大舞台。
第三篇:着力打造人本和谐碾张
着力打造人本和谐碾张,全力建设生态特色碾张
碾张乡位于长子县西部,距县城约20公里,地处丘陵山区,辖26个行政村,共有25000亩耕地,15000人口。境内有大小水库5座,11.3万亩山地,皇明湖波光涟滟,顶顶山峰峦叠嶂,贡皇米色黄味郁,环境污染近乎为零,是个有山有水有湖有米、山青水秀湖美米香的好地方。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目标、六大战略”的工作思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打造人本和谐碾张,全力建设生态特色碾张”,全乡呈现出一幅蓬勃向上的喜人局面。
农业产业化迈向新台阶:特色产品石门沟康熙皇贡米被打造成“贡皇”米品牌并推向市场,直接拉动了全乡5000亩绿色小杂粮的种植;大棚产业由零起步,目前拥有50亩以上园区6个,整体种植面积达680亩;小沼气发展成大事业,全乡已有450户沼气的沼气用户,涌现出了西田甫、苗家新村、西里等70%用户用上沼气的沼气村;以鲍家河猪场为代表的规模养殖开始起步,态势良好。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退耕还林、绿化造林常抓不懈,仅2009年上半年,全乡完成了县乡道路13公里林带重植,4公里乡村路段绿化,完成荒山造林1000亩、薪炭林工程700亩、干果林工程400亩;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完成了赵村、碾北、碾 1
南的园林村建设;组建了42人的环卫队伍,规范了垃圾池,实现了定时清理,按时保洁,首次被评为市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乡目前已完成11所高标准村级组织场所、一所寄宿制小学的建设,并投入使用;16个村拥有自己的篮球场,10个村拥有文体广场;计生合格率达93%,在我县召开的全省“计生宣传现场会”上,我乡作为典型做了发言;统计工作荣获省级先进单位称号。此外,新合医,农村低保等工作也得到全面落实。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信访工作细致入微,司法工作有声有色,涌现出了卫玉保这样的省级司法调解员。
碾张乡党委、政府践行的目标是“人本、职责、效率”,奉行的宗旨是“跋山涉水理民事,躬身为民解民忧”。今后,在进一步做大做强贡皇米、大棚、沼气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乡党委、政府将立足乡情,充分挖掘生态环境潜力,引导乡民发展绿色规模养殖,建设核桃干果林基地,开发皇明湖自然资源,拉动第三产业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落实各项惠民工程,建和谐、促和谐、保和谐、使全乡又好又快发展,整体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维护社会稳定 打造和谐乡镇经验总结
维护社会稳定 打造和谐乡镇经验总
结
维护社会稳定 打造和谐乡镇经验总结2007-02-06 09:54:0
5维护社会稳定打造和谐乡镇经验总结
近年来,在粤海市委、市政府及xx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牢固树立“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思想,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指示精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落实责任措施,构筑起覆盖全镇、责任到人的多重维稳网,积极化解不安定因素,妥善处置群体事件,全镇出现了政通人和、和谐发展的喜人局面。三年来,我镇没有发生一起到区、市以
上党政机关集体上访的事件,没有出现一起因群众闹事而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也没有出现一起民事纠纷转化为恶性刑事案件的事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党委重视维稳,做到五个落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现,维稳的任务也越来越艰巨,对此,我镇党委始终坚持把维稳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部署周密、措施得力,工作中做到了“五个落实”。
(一)领导机构落实。维稳工作关键在于领导,在于落实责任,为此,我镇强化维稳工作一把手负责制。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全镇维稳工作总责任人;分管的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镇四套班子成员对蹲点挂钩的村居委会的维稳工作负领导责任;各村居书记、主任为本村维稳总负责人;各村居民小组长对本村居民小组的维稳工作负责。通过分好“责任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维稳工作人人有“责任田”的领导
机制。
(二)基层网络落实。各村、组以干部为结点,织好维稳信息网。建立信息网后,村居干部纷纷走村窜户,熟悉掌握本片区住户的思想动态,一有苗头性问题出现就及时上报。镇综治办、信访办根据村居上报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分解出的每个小项任务,再指定具体责任人、责任单位和协办单位,具体抓落实。对一些影响全局重大疑难问题,镇党政联席会议进行专题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性的意见,之后由分管的政法维稳工作的副书记组织信访办、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相关单位,进行解决落实。
(三)队伍设备落实。抓好维稳工作,要建立一套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队伍。近三年来,我镇不断扩充维稳工作人员,目前,全镇专职综治队员已达147名,成为我镇维稳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提高反应的速度,建立对讲机发射系统一套,配置
对讲机120台,配发综治巡逻摩托车100台,设置治安岗亭43个,全镇形成“点守、线巡、面控”的全方位、多层次社会面防控网络。
(四)工作经费落实。舍得投入是开展维稳工作的保证。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就是要舍得花钱保平安保稳定。为此,我镇坚持做到财政再吃紧,投入维稳综治的经费也不能压缩;政府经费再困难,也不能让政法部门的经费困难;宁可干部职工过穷日子,也不能穷了政法干警,切实加大对综治工作的投入。据统计,近几年,我镇财政(不包括村)投入维稳工作的资金是:2003年投入120万元,2004年投入210万元,2005年投入了280万元。
(五)工作责任落实。明确责任,积极推行维稳工作年终考核制及责任追究制,将维稳工作与经济工作一样,列为干部年终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内未出现集体上访,未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
导及具体责任人,经济上给予年终奖金上浮10%的奖励。对维稳工作不达标的单位,当年不能评为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单位主要负责人当年不能评为先进个人或考核为“优秀”,并且要向镇党委、镇政府做出书面检讨,做到赏罚分明。
二、部门密切配合,发挥五个作用
维稳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一)充分发挥公安部门的打击作用。我镇在市、区政法委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充分发挥公安部门、综治队伍的主力军作用,调动基层治保会、治安联防队、企业保安队等重要辅助力量,组织工商、行政执法、文化、劳动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上下联动,采取打防结合、防控为主的有力措施进行整治,从而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遏制了刑事发案的上升势头。2005年全年共立刑事案件652宗,同比下降了2%,其中立大案288宗,同比下降了%。杀
人、伤害致死类暴力案件3宗,同比下降50%。全镇没有发生政治性闹事事件,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的群体性事件,强奸、伤害等恶性案件明显减少。全镇治安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群众安全感大大增强。
(二)充分发挥司法部门的调解作用。人民调解是化解矛盾、消除纷争的有效手段,是新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去年来,我镇把建立健全镇、村人民调解组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按照规定的条件在全镇选任人民调解员。目前,全镇专兼职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共有87人。同时,我镇还加强了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人民调解工作常用的法律、法规和工作技能。两年来,通过人民调解的方式,我镇共调处纠纷260多起,成功解决192起,有效地防止了矛盾的扩大和激化。
(三)充分发挥信访部门的疏导作用。近两年,我镇信访部门在维稳工作中,积极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及早发现和处理有可能造成集体上访的疑点,对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列出排查表,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一一认真解决。在接待群众来访特别是集体上访过程中,始终能坚持“宜散不宜聚,宜顺不宜激,宜解不宜结”的原则,做到接待热情诚恳,解释耐心细致,调解严密周详,使来访者满腔怨气而来,平心静气而归。两年来,我镇共接待上访群众53宗97批2750人次。
(四)充分发挥纪检部门的监督作用。在维稳工作中,针对群众反映的村组干部“公款大吃大喝”、“村组财务混乱”等问题,我镇还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把教育、预防、监督、惩处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发挥的监督出新体制、新机制的作用。去年我镇某居民小组群众到镇政府上访,反映社区负责人领导不力,工作混乱,该负责人有经济问题。镇纪委接报后,组成了维稳工作小组对居民小组的帐目进行审计,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核查。查明后,对社区主
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对有经济问题的居民小组长作出了党内警告处分并通报批评;对想弄虚作假谋取征地青苗补偿费的副组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妥善化解了这一不稳定社会因素。
(五)充分发挥法庭和劳动部门的仲裁作用。镇劳动所、法庭等部门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重大劳动争议,采取仲裁和信访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做到“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对各种案件及时立案、及时调查、及时开庭、及时结案,2005年共受理劳动仲裁案件29宗,案期内结案率为95%,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持了社会稳定。
三、加强分类指导,突出三个重点
我镇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影响稳定的主要矛盾有“三大类”:一是劳资纠纷(包括拖欠工程款),二是土地使用权纠纷,三是滩涂、山林权属纠纷。2004年至今,我镇调处不安定因素62宗,其中三大纠纷共53宗占%(劳资纠纷35宗,占66%;土地使用权纠纷10
宗,占19%;滩涂纠纷8宗,占15%)。对此,我镇分门别类,突出重点,认真解决。
一是针对当前企业辞工随意化、用工短期化和拖欠职工工资的现象,以及一些建筑企业经常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我们采取了4条措施。第一,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花大力气规范和强化劳动合同的管理。第二,落实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企业欠薪报告制度,对欠薪企业实行重点监控。第三,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对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做到及时受理,积极调解,慎重处理,适时裁决,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第四,加大劳动保障的监察力度,去年来共处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285宗,涉及劳动者2695人次;责令138家企业为3363名职工支付欠薪等费用553万元,其中,处理有欠薪行为的建筑工地个,为875名外来工追回拖欠工资等费用280万元。
二是针对滩涂权属不明、界址不清
及历史遗留问题引起的滩涂纷争。我镇积极配合区农业部门加强沿海滩涂的管理,明确滩涂的权属,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教育村民增强法制意识,依法办事。两年来我们通过进一步依法规范浅海滩涂的管理,协助海澄村、鱼林村、中心村办理了2万多亩滩涂的养殖使用证,把滩涂交给村委会公开发包,优先照顾当地村民发展养殖,每年可为村委会增加收入近200万元,同时又解决了部分村民的生活出路。
三是在征地过程中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利益。一方面我镇在国土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坚持依法办事,制订统一、严格、明确、透明的征地规则,100%兑现农民的征地款,既保障征地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又保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近三年我镇共兑现征地款5300多万元,仅去年就支付了1806万元,有效地保障了群众的现实利益。另一方面,我镇也非常重视村民的长远发展。如:每年从财政拿出300
多万元,扶持各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此政策的带动下,全镇各村(居)新兴建工业厂房万平方米,新建商铺80多间,使各村的工业厂房达到9万平方米,商铺达到240多间,每年物业租金收入就达900多万元。又如,我镇还将部分征地款以折地的方式返还给村集体,扶持村集体发展村级工业园,保证本地农民失地而不失生活出路,使镇级经济与村级经济共同发展,真正实现强镇富民。
四、注意统筹兼顾,实现三个促进
近年来,由于我镇牢固树立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意识,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抓好维稳工作,我镇的社会治安环境和投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良性协调发展。
(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全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近四年,我镇共引进项目300多个,合同利用外资达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工业总产值翻了两番,从2001年的亿元增加到去年 的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翻了五番多,从2001年的2亿元增加到去年的11亿元。200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24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6150万元,外贸出口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352万美元,财政总收入达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154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6930元。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得到解决,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安居乐业。
(二)促进了民主法制建设,群众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全镇依法治镇工作不断深入,形成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良好氛围。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逐渐增强,学法、守法、用法已蔚然成风。人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村(居)委会等基层政权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做到依法治村、民主理财,有效遏制了乱收费、滥开支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三)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全镇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镇多次被评为“粤海市文明单位”。2003年至2005年,我镇先后被评为“粤海市依法治市示范单位”、“粤东省文明镇”、“粤东省教育强镇”“国家卫生镇”、“粤东省严打整治先进镇”、“全国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文明村镇”等,荣获多项国家及省、市荣誉称号。
在上级的大力支持及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的维稳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市、区党委政府及政法部门的要求尚有差距,群众许多比较关心的热心、难点问题仍未解决,镇内一些影响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我们必须进一步保持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增强忧患意识,把维稳工作始终置于重要位置,认清形势,迎难而上,更加扎实地维护好新区的社会稳定,为推进“法治粤海”、“平安粤海”建设做出我们的贡献!
粤海市xx区新区镇委、镇政府
二○○六年二月二十日
第五篇:做好社区群众工作 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做好社区群众工作 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做好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与时俱进,要以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要求,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摆正位置,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为官之要,先存百姓;执政之要,顺乎民心”。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如果我们真正把人民群众看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地为他们解决困难,那么许多看似难乎其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自然也会日益密切;如果把为群众办实事看成是找麻烦,把敢于提不同意见的群众看成是“刁民”,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抱着这样的态度,是不可能做好群众工作的。因此,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认识,摆正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与群众地隔阂感,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石。
二、耐心倾听,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知道群众所想、所盼,了解群众的愿望、要求,摸清群众利益诉求的重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通过与群众直接接触,进行面对面地谈心、对话,交流情况,沟通思想,从而熟悉群众心理,把握好群众的思想脉搏,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信心和针对性,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信访是社区群众表达意愿、诉求的主要手段。面对社区特殊人群多、矛盾纠纷多,处理信访问题难度大的情况,迫切需要建立点面结合,层层接访的工作机制。社区应建立信访接待中心,全天候接访确保群众就近有处信访,表达意愿有人听。领导干部要严格落实接待日制度,定期接待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接待日受理的问题实行跟踪和反馈制度,对所办理的问题,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及时反馈,努力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二是开好居民议事会。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邀请相关服务单位的领导与群众代表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把测评结果作为下一步开展工作的依据。
三是设置民情信箱。在居民生活区悬挂民情意见建议箱,指定人员开箱,把居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分类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在案。社区内部能解决的问题归为即办事项,明确人员抓紧落实;需要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协调解决的问题归为转办事项,邀请有关部门与居民群众代表座谈,尽快解决,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居民群众反馈。
四是记好民情日记。社区领导干部应坚持每月走访居民群众家庭,把每次走访的情况认真记在日记本上,并对每次走访过程中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实行“全程跟踪制”,时时征求办理满意度,确保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三、加强学习,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
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而社区干部面对居民的任务加重、头绪增多,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对于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大胆面对、主动触及、及时化解。所以社区干部要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学理论、政策、法律、社会学、心理学,学与群众打交道的方法艺术,将学习这个良好习惯坚持下去,尽可能拓宽知识面,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工作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在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时,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迫切的问题、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坚持从群众的小事、急事、难事做起,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零距离服务群众,不断增强社区对广大居民群众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群众工作,不仅是密切党和居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也是动员居民群众投身科学发展伟大实践、建设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社区党员干部要结合社区实际不断摸索群众工作的方法,总结群众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本领,努力推动和谐稳定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袁正清 201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