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N+i项目理性分析
转载网上n+i评论一篇
近日在枫丹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是谈论关于n+i项目,看后觉得比较客观、中肯,现转载如下: n+i是法国的一个国际项目,对这项目的看法见智见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本人经过多方面的观察和咨询,现将看法谈一下,供参考.1.这个项目不是骗人的,所发工程师文凭是法国国家文凭
2.n+i的费用有点贵(对中国普通家庭而言),因为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暑期和过渡学期的费用(6000欧元)二是收取的学费要比diy明显要高(指录取同一学校)
3.n+i项目的学校录取后,签证率很高,并能保证进正规学校读专业
4.n+i项目适宜理工类学生,若职业志向是科研的不要去
5.语言能力较差的,既使进了学校,学习会有较大困难,因为全法文的授课,将会使你很难理介和完成学业
6.大学期间基础课学得不够扎实的学生(尤其是高等数学),进入学校后在学习上会有不少因难
7.中国学生就读工程师学校在学业上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原先在国内学习优秀的学生(特别是语言学习能力很强的)在工程师学校刀刃有余,在学业上继续处于领先地位,而原先在国内学习上勉强过关的学生,要在工程师学校混过合格也是很困难的,因此要三思而后行,以免以后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8.n+i共有50余所学校,这些学校无论在学校设施、教学质量、社会知名度、与企业界关系等是有差异的,因此在选择学校时要谨慎,这将关系到今后职业发展
巴黎高科和n+i都是由edufrance这个机构负责和组织的,虽然可以认为edufrance丫的就是一中法留学的国际中介,但是毕竟它是得到法国和中国双方政府认可的机构,所以对于n+i可以抱着和巴黎高科一样的完全可靠和信任的态度.相比巴黎高科,n+i的学校的整体质量无论从名气,质量,以及奖学金的申请方面都是基本下降了一个~n个档次不等,所以留学法国,首选巴黎高科,但是鉴于巴黎高科的极其残酷的竞争和严格的筛选,对于那些没有希望被学校推荐参加巴黎高科,而又有志于留学法国的XDJM来说,n+i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了
前面提到学校的整体质量比较差,n+i一共包含了18所工程师学院,但是这18所学院也基本全都是法国top50的工程师学院,其中不乏4-5所可以和巴黎高科的工程师学院相提并论的学校,比如电信方向的supelec, 机械方向的ensam(它也是n+i中唯一一所巴黎高科的成员), 信息技术方向的ENST-B,在法国的工程师学院中的排名基本可以在TOP10之内,如果可以进入这几所学院的相关专业和方向,绝对不会比巴黎高科的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完全可以被列入优秀同济学生出国留学的考虑的行列中
在法国和德国似乎都有工程师学院和工程师文凭,而且在法国,工程师学院毕业的学生的就业机会要比正规university的学生更好,当然工程师学院只招理工科的学生,可以认为类似于中国的职业技术学校...当然,教学水平和公司认可度那个差距是相当的大...工程师学院适合于不想做研究,而仅仅是希望自己的学历可以提高,增加将来工作竞争力的人.因为工程师学院的工程师文凭不是university的硕士文凭,是不能支持你读博士的...个人意见,如果是希望再深造2年就直接工作的,法国的工程师学院是个不错的选择,2年的学制,1.5年的学习+0.5年的法国公司实习,只要你够实力,在法国找到就业的机会还是比较大的,对于那些想回国的,法国的大企业在中国有投资的多如牛毛,如果能在法国找到这些大公司的就业机会,基本就会被派回国内工作,完全可以达成“钱多事少离家近”这一工作的终极境界
工程师学院的课程全部用法语讲授,人家法国不care英国,你也拿他没有办法.不过好歹法语是世界第三大语言,学了是没有坏处的,当你学完法语,发现自己已经掌握了世界前三大语言的时候,牛叉感就会油然而生...所以在工程师学院入学前会有语言学期为时2个月,当然,这样的语言学期和英国的语言学期是一样用来为学校创收的.在入学前只要考处TEF,就可以免掉这个语言学期.然后就是为期半年不到的预备学期,补上一些你没有上过的专业课程,再接下来就是学习+实习的流程了.当然,大家也都知道国外什么都好说的,工程师院校好像也提供给你一个修读Master的机会,只要你有精力是可以申请的最后关于法语授课,只能说一开始肯定比较痛苦,但是坚持下来的话,2年后肯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奖学金的话分为法国国家的埃菲奖和企业奖学金,埃菲奖学校会自动帮你申请,但是如果想申请到,你至少要有被推荐参加巴黎高科的实力才可以,至于企业奖学金的情况比较复杂,暂时未知.一句话,对于n+i不要对奖学金报有太大的希望...传说是2%
学费的情况也暂时未明确,知道的有语言学期的1500欧+预备学期的6000欧,不过好像符合条件都是可以免的,语言学期是过了TEF就能免,预备学期未知.另外,学校跟我们说被推荐的学生是免学费的,不知道怎么个免法...这个要等收到AD的时候才知道了,根据以往自己申请N+I的经验和总结,根据生活的城市不同,消费水平有所出入,但大体2年在2w欧左右.不过我觉得因为工程师学院有半年的法国企业实习,实习是要给钱的,一个月可以有1000-2000欧的工资,所以应该不用那么多,当然前提是你要能找到实习....不管是不是能被学校推荐,自己都是能够通过n+i的官网申请的,无限制,无歧视,无要求,而且被录取的概率极高,毕竟有18所学校在审核你,总有一个学校要你的吧....(所以说eduFrance是中介了)当然传说被学校推荐的是会优先录取的,和n+i合作的中国有个10几所吧,基本是名校,但也有几个我闻所未闻的申请的流程无非是网申+邮寄材料,材料都是统一邮寄到北京的中法中心,然后经过审核,材料都齐全后才会被送往法国.n+i每年可以有四批申请的机会,被学校推荐的参加的是11月份的第一批,会有一个简单的法国人的面试,基本就是吹水,他会给你打分,好像是作为学校录取和申请奖学金的参考,所以也可以认为第一批申请是法国人对待最认真的.然后11月中面试完后,12月中就可以得到ad的消息(这点真是欣赏法国人,真快),然后你就在几个要你的学校当中做个选择,给你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选择,选完学校后要交300欧的保证金(算是以免你不去让他们白忙...)然后就是学习法语,签证,法国了....整个申请过程延续了欧洲一贯的不收申请费的良好传统,而且快递到北京只要20RMB,快速省钱安全,连你邮寄材料到法国的钱都免了....总而言之,n+i适合想去法国,不想做研究又想继续深造,家里又有钱的....不过欧洲的工程师学院真的是不错的,如果DIY自己申的话是比申UNIVERSITY难很多的,走项目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同样适用于像我这种,没有考虑好将来是研究还是工作的,打定主意一毕业就要出国于是想找个AD垫底的.
第二篇:理性分析鸡业市场
野鸡,从广义上讲,应包括除人类远古以来驯化过的家鸡之外的所有鸡种。鸟纲—鸡形目—雉科,鸟纲—鹤形目—秧鸡科,鸟纲—鹳形目—沙鸡科。它们都应统一叫做“野鸡”。人们通常叫的山鸡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大类。
山鸡,英文名:Common Pheasant,学名:Phasianus colchicus,山鸡俗称野鸡,又称雉鸡、环颈雉,属鸟纲、鸡形目、雉科。山鸡共有30个亚种,分布在中国境内的有19个亚种,遍布于中国各地,国内外的山鸡大都是由中国这些亚种驯化或杂交而成。山鸡的分布范围包括西古北区的东南部、中亚、西伯利亚东南部、乌苏里流域、中国台湾等地、朝鲜、日本及北部湾。引种至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及北美洲。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一、科学分类
(一)鸟纲—鸡形目—雉科类,共有:64种。分属如下:
1、鹑属类,共有9种:(1)雪鹑;(2)雉鹑;(3)四川雉鹑;(4)灰山鹑;(5)斑翅山鹑;(6)高原山鹑;(7)鹌鹑;(8)日本鹌鹑;(9)蓝胸鹑;
2、鹧鸪属类,共有11种:(1)环颈山鹧鸪;(2)红喉山鹧鸪;(3)白颊山鹧鸪;(4)台湾山鹧鸪;(5)红胸山鹧鸪;(6)褐胸山鹧鸪;(7)四川山鹧鸪;(8)白眉山鹧鸪;(9)海南山鹧鸪;(10)绿脚山鹧鸪;(11)中华鹧鸪;
3、雪鸡属类,共有3种:(1)藏雪鸡;(2)阿尔泰雪鸡;(3)暗腹雪鸡;
4、石鸡属类,共有2种:(1)石鸡;(2)大石鸡;
5、竹鸡属类,共有2种:(1)棕胸竹鸡;(2)灰胸竹鸡;
6、角雉属类,共有5种:(1)黑头角雉;(2)红胸角雉;(3)灰腹角雉;(4)红腹角雉;(5)黄腹角雉;
7、长尾雉属类,共有4种:(1)白颈长尾雉(2)黑颈长尾雉(3)黑长尾雉;(4)白冠长尾雉;
8、锦鸡属类,共有2种:(1)红腹锦鸡;(2)白腹锦鸡;
9、鹇属类,共有4种:(1)白鹇;(2)蓝鹇;(3)黑鹇;(4)皇鹇;
10、马鸡属类,共有4种:(1)藏马鸡;(2)白马鸡;(3)褐马鸡;(4)蓝马鸡;
11、虹雉属类,共有3种:(1)棕尾虹雉;(2)白尾梢虹雉;(3)绿尾虹雉;
12、孔雀雉属类,共有2种:(1)灰孔雀雉;(2)海南孔雀雉;
13、孔雀属类,共有3种:(3)绿孔雀;(4)白孔雀;(5)蓝孔雀;
14、松鸡属类,共有2种:(1)西方松鸡;(2)黑嘴松鸡;
15、榛鸡属类,共有2种:(1)花尾榛鸡;(2)斑尾榛鸡;
16、其它属类,共有9种:(1)雉鸡;(2)血雉;(3)原鸡;(4)勺鸡;(5)镰翅鸡;
(6)柳雷鸟;(7)岩雷鸟;(8)黑琴鸡。
(二)鸟纲—鹤形目—秧鸡科,共有19种。分别是:
1、花田鸡;
2、红腿斑秧鸡;
3、白喉斑秧鸡;
4、蓝胸秧鸡;
5、普通秧鸡;
6、长脚秧鸡;
7、红脚苦恶鸟;
8、白胸苦恶鸟;
9、棕背田鸡;
10、姬田鸡;
11、小田鸡;
12、斑胸田鸡;
13、红胸田鸡;
14、斑胁田鸡;
15、白眉田鸡;
16、董鸡;
17、紫水鸡;
18、黑水鸡;
19、骨顶鸡。
(三)鸟纲—鹳形目—沙鸡科,共有3种。分别是:
1、西藏毛腿沙鸡;
2、毛腿沙鸡;
3、黑腹沙鸡。
二、共同习性
(一)适应性广:抗寒,耐粗 生活环境从平原到山区,从河流到峡谷,栖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陆地各种生态环境中,夏季能耐受35℃以上高温,冬季零下35℃也能在冰天雪地行动觅食,饮冰碴水,不怕雨淋。山鸡适应性和抗病力强,海拔300米到3000米均有山鸡栖息生存,夏季栖于气候凉爽、通风、食物较丰富的地区,秋后迁徙至向阳背风处。一般临晨出来活动、觅食,野生状态下的山鸡主要栖息于苇塘内、有庄稼生长附近有小丛林的丘陵地及平坦的庄稼地,下雪或大雨天气多在树根下过夜,家养山鸡习惯在地上过夜。
(二)集群性强:山鸡有集群活动习性,群体的规模不稳定,一般以雄山鸡为中心和其它配偶共同组成相对稳定的群体,一般一公配多母,极个别一公配一母,如遇其它公山鸡介入,公山鸡会发生强烈争斗。繁殖季节以雄雉鸡为核心,组成相对稳定的繁殖群,独处一地活动,其他雄雉群不能侵入,否则开展强烈争斗。自然状态下,由雌雉鸡孵蛋,雏雉鸡出生后,由雌雉鸡带领初生的雏雉鸡活动。待雏雉鸡长大后,又重新组成群体,到处觅食,形成觅食群。群体可大可小,因此,人工养殖的雉鸡,可以适合大群饲养环境,但密度过大时,妨碍采食,常发生互啄现象。
(三)胆怯机警:雉鸡在平时觅食过程中,时常抬起头机警地向四周观望,如有动静、遇敌害,迅速逃窜。当敌害靠近时即起飞。逃避时将头钻入树丛或草丛中,顾头不顾尾。尤其在人工笼养情况下,当突然受到人或动物的惊吓或有激烈的嘈杂噪音刺激时,会使雉鸡群惊飞乱撞,发生撞伤,头破血流或造成死亡。笼养雄雉鸡在繁殖季节,有主动攻击人的行为,野生成年雌雄雉鸡常佯装跛行或拍打翅膀引开敌害,以保护幼雉鸡。因此,养殖场要求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动作粗暴及产生突然的尖锐声响,以防雉鸡群受惊。
(四)食量小、食性杂: 雉鸡胃囊较小,容纳的食物也少,喜欢吃一点就走,转一圈回来再吃。雉鸡是杂食鸟,喜欢各种昆虫、小型两栖动物、谷类、豆类、草籽、绿叶嫩枝等。人工养殖的雉鸡,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配以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据观察,家养雉鸡上午比下午采食多,早晨天刚亮和下午5—6时,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间不吃食,喜欢安静环境。喜少吃多餐。山鸡食量小,一般每天吃60~70克,少吃多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仍保留此习性,吃食时往往吃一点走一圈,回头再吃,直至吃饱为止。山鸡采食时先小心接近食物,并极力伸长头颈,啄一下,看一看,一有异常动静,立即后退。
山鸡喜豆类、农作物的种子和茎叶等植物性食物,随着季节的变化,摄取的食物种类也有所不同。春季可以采食植物的芽苞、野草、野菜的嫩芽和植物的根茎,还喜欢刨食豆类种子;夏季是山鸡饲料较为丰富的季节,能采食到植物的根茎、花叶和浆果及籽实,也能吃到蚂蚁等昆虫虫卵动物性饲料,野生山鸡出壳后主要以昆虫、幼虫、虫卵为食物,以后逐步过渡到植物性饲料,人工育雏前期,必须注意日粮中动物性饲料的添加;秋季主要采食籽实、野草及农田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类籽实;冬季主要以籽实和野草为生。人工圈养山鸡采食人工配制的配合饲料,山鸡的食量小,每天约采食70克左右。
(五)性情活泼,善于奔走,不善飞行:山鸡喜欢游走觅食,奔跑速度快,高飞能力差,只能短距离低飞,而且不能持久。山鸡在繁殖期好斗,尤其是雄山鸡。雄鸡为了争得“领主”地位,往往斗得头破血流,强的个体在交配和采食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在繁殖期以雄山鸡为中心组成繁殖群,如有其它群的公山鸡介入,公山鸡间会产生激烈的争斗。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同笼舍的公山鸡间常发生争斗现象,弱者被啄得头破血流。
三、物种价值:
野鸡不仅是世界公认的山珍野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味食品已成为餐桌、宴席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经济价值:山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为28.94%,山鸡的胆、血、内金经过提炼可制成医药制剂,有极高的滋补、药用、保健、美容价值。雄性山鸡毛可制作毛工艺品、还可织成缎、锦制作礼服,鸡皮可制成各种精美的皮具。它是集食用、药用、毛用于一体的珍禽动物,有极高综合利用价值的“特养”珍禽。
食用价值:野鸡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0%,是普通鸡肉、猪肉的2倍,脂肪含量仅为0.9%,是猪肉的1/
39、牛肉的1/
8、鸡肉的1/10,基本不含胆固醇,是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野味食品。野鸡因此成为历代的皇家贡品。每年春节前后,市场上都掀起一股送山鸡的热潮。
药用价值:山鸡含有1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及钙、钠、磺等多种微量元素,而脂肪仅0.9%,基本不含胆固醇。是天然的野生保健食品,对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使肌肤幼嫩、健美等,有多种奇特的作用。中医认为,山鸡具有补中益气,平喘、提神益脑的功效。山鸡有极高的滋补、药用、保健、美容价值,有预防和抗病治疗癌症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滋补保健品。
观赏价值:节日送山鸡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传统,有表达吉祥如意和美好前程之意。同时还可制成漂亮又好卖的标本。用野鸡的皮毛做成的标本,光彩鲜艳、栩栩如生、高贵典雅,每架200多元还畅销各大城市工艺礼品店、旅游景点。野鸡的羽毛别具特色,还可以制成羽毛扇、羽毛画、玩具等工艺品。英国国防部还把它做成最有效的防弹衣。
四、市场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人工养殖山鸡(这里主要指美国七彩山鸡)以来,销售行情一直较好,几乎没有出现过较大的波浪起伏,山鸡项目可称上特种养殖行业中的“常青树”。但是,近一两年来,山鸡市场出现了一些引种盲目、养殖粗放、市场混乱、恶意炒种等不良现象,使得这棵“常青树”部分枝叶开始枯黄。以下面这段炒种广告为例:
收入预测:以引进50组(1公6母/组)野鸡为例,每只母鸡年产蛋按100枚计算(实际产蛋量要高得多),300只母鸡年产蛋30000枚。种蛋合格率按95%计算,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均按85%计算,则年产野鸡为:30000×95%×85%×85%×85%=14585只。饲养3个多月商品鸡可达1.5公斤,目前售价30-50元/只,即使按土鸡价卖,也可卖24元。一年收入:14585只×24元/只=35万元。
成本分析:①引种款2.4万元。②饲料费:每只商品鸡成本7-10元; 14585只约需饲料费14万元;种鸡饲料费约1万元。共计15万元。③水、电费年开支约1000元。④人员工资:平均每人每年按6000元计,2人共计1.2万元。共计开支18.7万元。
真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本人也是搞山鸡驯养的,其间的艰辛、磨难、周折和无奈,在这里是不太好用语言来描述的。真有那么好,这珍禽野味、美食早就进入平常百姓的餐桌了。
那么,这个产业到底能不能搞?回答是肯定。至于怎么搞,本人总结了八个字“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还有一种最直接的、最原始的办法就是——走“林养土鸡”的路子。
这个产业,市场是有的,效益也是有的,但决不能抱着一蹴而就、一夜暴富的思想去干这个事,还是要脚踏实地去真抓实干才行。
第三篇:住宅设计的理性分析
住宅设计的理性分析
建筑理论2005-9-19
住宅设计的理性分析
文/五合国际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中国住宅市场的高速发展。当前中国住宅无论在开发规模的庞大、建设范围的广阔还是在产品类型的丰富等方面,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市场的繁荣一方面体现了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住宅产品开发设计的进步和成熟。但井喷式的高速发展,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隐忧。急功近利的开发指导思想在大多数项目中普遍存在。新鲜的概念炒作和一时的轰动效应,固然可以取得理想的市场业绩,但其中又有多少项目是真正围绕创造良好人居环境这一宏远目标来实施的呢?
开发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设计理念和具体的设计手法,这里所说的设计是广义的设计,其参与者不仅包括建筑师、规划师、影观建筑师、还包括参与决策意见的开发商、策划商等。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的住宅设计也深受开发理念的影响而偏于浮躁,易走极端,在感性与理性的两端游移不定。要么是感性至盲目,把住宅设计当成艺术实验、虚空概念的载体以及设计师狭隘观点的自我宣泄;要么是理性至刻板,斤斤计较于朝向、得房率等琐碎之处,在技术革新上却不敢越雷池一步。在产品外延极度发展的同时,产品内涵缺乏深层的挖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设计手法的多样和技巧的纯熟掩盖不住技术含量的苍白;另一方面是新奇怪诞的概念掩盖不住某些基本观点、认识的陈旧和落后。中国住宅设计的进步有目共睹无需赘言,本文则从另一个侧面来仔细审视其中的得失,以期探寻一条中国住宅设计的自我突破和进一步发展之路。
一、关于规划
单体重于规划的认识误区
在住宅设计中,当规划与单体发生矛盾时,首先被舍弃的往往是规划。关于这一点,也许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目前很多住宅区的规划质量普遍下降这个不争的事实却客观地反映了这种认识倾
向。规划更多的目的是简单满足容积率的需要和平面图案化的效果,当然其中也有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认识水平的原因。消费者更多地关注具体的单体户型而忽略邻里关系,对规划图纸及其创造出的外部空间环境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相应的空间想象力。单体的优劣可以很快作出判断,而规划质量的高低则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而随着人们对户外生活的日益重视,室外环境质量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室内,忽视规划的住宅区,不仅降低自身内部环境空间质量,更对外部的城市空间产生负面影响。
对景观优于规划先行的疑问
景观设计是对外部环境空间质量的优化和提升,但如何正确看待景观和规划、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居住区综合品质营造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在一些项目的设计中,景观设计先于规划进行,这一方面反映人们对景观重要性的认识,但另一方面却暴露出对科学合理的设计程序的违背。因为景观和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其重要性和先后次序也不同。规划要解决的是诸如容积率、交通路网、功能分区、单体布局等偏技术性的问题,理性成分更多;而景观主要解决的是环境空间效果、绿化、小品等问题,更偏于感性。如果景观先行,往往会导致后期规划在技术层面上的诸多不合理,甚至不符合相应的规范、法规,这正如室内设计先于建筑设计一样。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程序才能保证各部分设计的顺利进行。在景观与规划的相互关系上,也应该规划先行,以规划为主导,同时结合景观概念统一设计。
规划质量是影响社区综合环境品质的先决条件
规划质量不高是中国住宅设计的软肋之一。家庭居住标准的改善并不意味着综合居住品质的提高。从社区综合环境品质层面上来看,规划质量的优劣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国外居住区环境宜人、生活气氛浓郁、空间丰富多变,而其中单体建筑物在造型、档次等方面也并非特别突;中国的民居村落、小镇古城也是如此。相反,近年来建造的一些高档住宅区,内部环境空间却让人感到单调平乏。建筑可能会落后、过时,而良好的规划则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对于中国住宅的规划设计,正处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历史时期,需要更多地从城市肌理、历史文脉以及民风民俗等处着手,不仅创造便于人们交流沟通的内部环境空间,同时优化外部的城市景观,才有可能真正营造出良好的社区综合品质。
二、关于户型
创新求变重形式、轻内容
中国住宅设计热衷于户型的创新求变,各种概念及手法层出不穷。从平层到跃层,从错层到一错再错,从阳光室到空中花园,从小户型到空中别墅,无疑户型的创新给人们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丰富的生活空间体验,但并非所有的创新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创新设计偏重于商业宣传和销售的需要,重形式、轻内容,为变而变。如有的户型面积本不充裕,却设计成多个标高的错层,造成每个空间过于促狭,频繁的上下楼也给生活带来不便。有的户型设计了空中花园,其提供人们更多户外活动机会的本意无可厚非,但花园本身在高度、面积、通风、采光方面却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有的户型人为地大大增加层高,在销售时宣传为业主将来可以一层变二层以增加使用面积,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增加的造价还是需要购房者分摊.况变为二层后,其使用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因此,户型需要合理的创新求变,其根本的目的在于真正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居住文化及习惯
居住文化及习惯是影响户型设计的重要因素。从中国住宅的历史来看,不论其地域特点和类型风格的差异如何,其中都有很多共通之处。传统的居住建筑包括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三合院,一颗印;晋商的家族大院;徽州的民居村落;客家的土楼;江南的私家园林;北京的王府花园等等。其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居住文化及习惯的大致轮廓:重礼(伦理道德,长幼尊卑)而缺乏人性关怀;重室外空间而忽略室内的舒适度;重私密性而含蓄、内秀,表现形式多为低层的木构或砖木结构建筑。但是当前中国的住宅除了少数高档的别墅以外,主要是向工业化、集成化、配套化方向发展的多、高层集合住宅,受西方工业革命后的集合住宅影响很大,特别是建国初期沿袭了苏联工业住宅的模式。这些住宅很难真正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和习惯。很多住宅设计言必称是对传统居住文化和习惯的迎合,实际上囿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表现出来的却又是牵强附会的风水和外在的形式的炫耀。传统的观念也应与时俱进,不应该 残首缺。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住宅特别是大众住宅在借鉴欧美、日韩住宅设计经验的过程中,应该求大同存小异,充分反映科学的进步,反映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
生活方式的演变在户型设计中的体现
住宅是包容生活的容器,而户型格局则是特定生活方式的反映。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决定生活方式的因素包括家庭结构、饮食习惯、交友会客、思想观念等等。目前的中国家庭结构趋于简单化,两口或三口之家是基本家庭模式,很难再有四世同堂的家庭出现。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在家就餐的机会大大减少。交友待客的场所也从家里逐步向社会公共场所分流,住宅真正成为家人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更有一些家庭受异域生活观念模式的影响,崇尚异域的生活情调。生活方式强调人性的关怀,也更多样化。中国住宅设计也应该充分体现这种生活方式的演变带来的各种要求。具体表现在房间数量不应盲目贪多;客厅面积不应盲目求大;更应重视人性空间的营造(如家庭起居室、书房、健身等)、卫生间的功能配置,面积指标也趋于采用更高的标准,交通流线也应有更多的变化,而不限于一进门就是客厅、餐厅的惯用模式。因此,在市场需求多样化大环境中的中国住宅设计,不可能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模式,一种户型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其是否表达出来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
三、关于朝向
住宅朝向对舒适度的影响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住宅朝向是规划,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对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通常建筑的主朝向为南向,避免东西向或北向。朝南的房间可以获得更多的日照,冬天气候条件下,无疑在温度、湿度方向具有更高的舒适度,但从影响房间综合舒适度的多方面因素来看,朝向并不是唯一的,因为除了朝向以外,其它如通风、视线、景观,甚至室内功能格局都能对舒适度产生重要影响。大多数时候在设计中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无论如何,朝向都是不敢触碰雷区。其深层原因是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良好的朝向是获得一定舒适度的最为经济的方法。从实际使用角度来分析朝向问题,可以发现其在舒适度营造的多种因素中,并不足以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一方面是现代人们白天在室内的时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房间的景观视线等其它因素也日益受到重视。因此,理性而客观地认识朝向对舒适度的影响,是住宅设计理念和居住理念走向成熟必须面对的问题。
解决不利朝向的技术手段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住宅设计建造手段的革新。先进的技术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由于不利朝向带来的对房间舒适度的负面影响。这也是住宅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保温、隔
热、防晒、遮阳等方面,有很多成熟技术可以充分应用到住宅设计和建造上来。如干挂式外墙板技术,无论在保温、隔热、通风方面较传统墙体都有巨大优势。各种类型的外遮阳幕帘可以极大减少阳光的直射而产生的热量。此外,先进的保温材料、防辐射隔热玻璃、门窗、、墙体防冷桥技术等都可以创造更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同时,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住宅所处的区域气候环境以及外墙所处的东、南、西、北不同方位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其对 适度的提升效果也大大优于仅靠自然朝向的被动适应方式。
打破朝向铁律将是规划及建筑设计创新求变的最大突破口
过度注重朝向,极大地限制了中国住宅在规划及建筑设计方面的自由度和灵活度。我们仅从图面上就可以直观地分辨出国外和国内居住区,因为二者之间在规划形态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往往是前者活泼、灵动,后者单调呆板,甚至以行列式居多,其中的主导因素就是朝向。在单体户型的设计中也由于朝向而导致户型割据的枯燥乏味、千篇一律。设置是交通紊乱。并不是国外的住宅设计无视朝向的存在,而是由于朝向并不是影响房间舒适度的唯一重要因素,再者不利朝向也也可以通过相关技术手段予以解决,更重要的是朝向的灵活带来规划布局的自由,可以充分创造更加丰富的室外空间环境和更加生动活泼的建筑形体,无论是室外环境的质量,还是室内空间的舒适度都能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朝向问题表面上看来是一个局部的限制,将是中国住宅规划及建筑设计创新求变的最大突破口,特别是在国家经济及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情况下,这种突破既有可能也有必要,是本国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四篇:理性分析日本国内右倾化
理性分析日本国内右倾化
日本右倾化的由来:冷战结束以后,日本社会思潮逐渐右转,不仅左派政党和左派人士在日本社会的政治影响力日趋下降,而且,一些左派政治党派和左派人士也追随日本社会右转的大潮而改变既有政策和主张;无论是在日本政坛、舆论,还是社会思想意识中,右派势力普遍得势。牵制右倾化的社会力量日趋减少。左派的民主党在执政以后,严重的右倾化政策表现成为日本社会最近两年来右倾化的集中反映。尤其是从日本执政的民主党实施“国有化”钓鱼岛至今,日本国家整体右倾化越来越严重。
日本右倾化的表现有: 1.大肆渲染外来威胁,紧锣密鼓扩军备战;2.领土扩张野心勃勃,强硬对抗色彩日益浓厚 3.强化国家主义精神,力图摆脱宪法束缚4.各党派竞相显示对外强硬、凶狠、黩武
为什么日本快速走上右倾化道路?这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紧密相关。美国在重返亚太中提出“再平衡战略”,利用各种军演,联合盟国和拉拢一些举棋不定的小国家,妄图挑拨离间,阻止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在战术上,美国采取改变现状策略,鼓励日本“国有化”中国领土钓鱼岛,挑起中日钓鱼岛之争,牵制中国的崛起。在日本经济不断下滑、社会秩序混乱、日本民族失去国家发展方向的情况下,右翼的安倍晋三很有可能尝试推动修改《和平宪法》,这对中国是极大的挑战。日本人在没有彻底反省侵华战争罪行时,又要修改限制日本再次发动侵略战争的《和平宪法》,这是公然对二战时期所有被日本侵略国家的蔑视和侮辱,也是对二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否定,无异于是在国际法领域里对中国的又一次侵略。在朝野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右倾化举动之后,本就因为领土争议而紧张的中日、韩日关系再度紧张。《纽约时报》认为,此举引发了人们对安倍作为一国领导人是否会推动“右转”进程,进一步损害日本同亚洲邻国紧张关系的担忧。实际上,受近期中日钓鱼岛领土争议影响,中日关系已经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如今因为钓鱼岛问题和日本政坛右倾趋势,中日关系果真变为“政冷经凉”的话,两国经济都会受到沉重影响,甚至影响到全球经济复苏。对于日本右倾化我的观点是:日本政治右倾化严重威胁亚洲和平,不仅会使与邻国的外交关系恶化,还会使中国与其他邻国加强外交关系。作为世界唯一未对发动侵略战争进行彻底反省的国家,日本日趋强硬的外交政策和不断膨胀的民族主义情绪,将会给地区安全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把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引向更加危险的境地,亚洲国家应时刻警惕日本右倾化。
第五篇:理性分析:立论的基础2012
理性分析:立论的基础
孙绍振
2012年高考作文题一出笼,应报刊和网站的炒作需求,一些浮躁的、并无真知灼见的,充满胡言乱语的急就章,就照例甚嚣尘上起来。语文考试结束第二天,羊城晚报即刊出了一篇口气很大的《高考作文题为何迷失方向》,对全国十几道命题的优长轻描淡写一语带过:“10多个作文题中,不乏众口称赞的好题目。”但是,众口称赞的题目是什么,却不屑一顾,因为“赞赏命题者并无太大意义”,作者笔锋一转,以罕见的自信,指责今年的命题“平庸”,原因在于在总体上“迷失了方向”。“走进了哲思的歪路”。
“哲思的歪路”是作者立论的基础、推理的前提,起码应该加以全面论证,至少应该阐释一下“哲思”的内涵,为什么是“歪路”?如果“哲思”是“歪路”,那么什么才是“正路”呢?起码的学理规范至少要求从两方面进行论证,第一,权威的话语谱系的根据;第二,历史过程的实践经验。但是,对于这样的立论的学理规范,作者显然茫然无知,一味采取报刊炒作的手法,肆意武断,反正我意如此,信不信由你。这样粗野的文风,必然导致一系列虚妄的评断:
无论是大纲卷‘放下顾虑’,还是上海卷‘曾被舍弃的微光’、湖南卷‘一只手的不同意义’、四川卷‘一滴水的象征意义’,你不觉得都很玄虚、空洞吗?而天津卷‘小鱼不知道水质清澈还是浑浊’,江西卷‘你不要想着你没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辽宁卷‘人要隐没于音乐之后’,更有点云遮雾罩。
作者虽然装腔作势,进行理性的批评,实际上,眉毛胡子一把抓,连理性思维的起码规矩都不管。在对一个复杂对象进行评论时,最低层次的要求,就是分类,这在逻辑学上叫做划分,作者对之漠然,就只能以逻辑学上最靠不住的“简单枚举”的方法,加以全盘否定,在这逻辑上犯了轻率概括的低级错误。其实,认真分析起来,他所否定的一系列命题,与他的论点“哲思”,并不完全统一。只要认真划分一下,至少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他所说的大纲卷“放下顾虑”:孩子和母亲一起挑担感到不胜劳累,母亲看出她心理上的负担:顾忌弄脏衣服和鞋子,让她脱掉,她一下子就感到轻松愉快地胜任了。这个命题带着典型的抒情性质,担子从重转化为轻,唯一的条件是主观的心理(情感)。严格来说,把解决问题的唯一条件归结为主观心理,这是非理性的,很片面的。理性思维的起码要求乃是全面、客观和对于矛盾现象的反思:是不是还存在放下了顾虑仍然挑不起担子的情况呢?这种情况是大量存在还是可以略而不计的偶然呢?揭示了矛盾,而且把矛盾的量度估计进去,才能从感性直觉进入理性思维,才有可能突破抒情的片面性,从而确立理性的论点。湖南卷‘一只手的不同意义’与上述命题有同样性质。命题提供一幅手的图画,说明是:“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这四项提示具有同类的性质:都是奉献的、向上的、创造的、欢乐的。很明显,这样单向的诱导事实上成了透明的牢笼,学生只能作片面的、被动的追随,而这种追随最便捷的途径就是诗化的抒情。其实,只要有起码的哲学思考,这样的提示显然是片面的,手字,在汉字中还有种种与之异质的联想:词汇中有“杀手”“凶手”“罢手”“毒手”,成语里有“心狠手辣”,“一手遮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歇后语中有“棺材里伸手—死要钱”.把这一切排除在外,就从根本就窒息了作者所厌恶的“哲思”。从议论文初级写作原则来说,作者犯了观念与材料不统一的低级错误。
至于作者所指责的另外几道命题,在性质上恰恰相反,不是单向的片面的思路,而是:把矛盾的两个方面提供给考生,由考生去进行理性的分析。这里最明显不过的就是江西卷:“你不要想着你没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考生别无选择的是对“拥有什么”和“没有拥有什么”二者进行分析,得出此等对立在何种条件下转化的立论。与这个命题在原
则上相近的还有福建卷:“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这里提供的双重的矛盾,一个是赛跑:在固定的空间中,尽量缩短时间,一个是人生:在固定的时间中,争取更大的创造空间。这样命题,无论从内涵还是从形式上,都表现出向理性分析进展的历史的进步。本来,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在功能上是选拔性的,着重理性思维的考核,是由高等教育的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突破性的目标决定的。故几乎所有欧美国家的高校作文试题基本上都是提出问题,要求考生作理性分析,抽象出自己的观念,加以全面论述。分析的对象乃是命题中的矛盾,具体分析必然隐含着某种哲学方法,这就是所谓“哲思”。其实,作者所指斥的此类命题,与西欧北美的高考作文模式是大体是一致的。以法国为例,哲学作文是法国毕业会考的必考内容。至于高考,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不管是法科还是医科,命题都以哲学性质的重新思考为特点,如,“若有所悟是否就是对于思想桎梏的解脱?”又如“艺术品是否与其他物品一样属于现实?”其目的很明显,那就是让学生在抽高度抽象的领域中进行解脱潜在陈规观念,进行自由思考。英联邦的A-level水准是英联邦国家相当于高考的一种考试,通过了这个A水准考试,其成绩可以在英联邦国家范围内被认可(等于是留学通行证)。其作文题如:科学提倡怀疑精神,宗教信仰镇压(quell)怀疑精神,你对此认可多少?(Science encourages doubt;religion quells it“ how far do you agree?)英国雅思作文题也是这样,如,“老人的比例在增加,你是否认为这种趋势的利大于弊?”“电影和电脑游戏当中往往含有很多暴力,一些人觉得这对社会是由负面影响的,所以应该完全被禁止掉,可是有些人觉得这个没有关系,这是一种无害的,是一种放松的方式而已,讨论这双方观点,给出自己的想法。”
美国的高校入学考试,考的学生研究能力,SAT作文,可以意译为“研究性,或者批判性写作”,其目的是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分析、批判、说明和说服。题目大多是关于社会和人生的现实问题,考察的是考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智慧和能力。如:“人们一直说,并不是一切东西都是从书本上学到的,请对比从生活经验中获得的知识与从书本上觉得的知识。在你看来,哪一种更为重要,为什么?(“It has been said, ”Not everything that is learned is contained in books." Compare and contrast knowledge gained from experience with knowledge gained from books.In your opinion, which source is more important? Why?”)所有欧美的作文题差不多都是把问题放在矛盾的两难语中境,作文基本上就是分析矛盾的两个方面,在方法论上,带上“哲思”的色彩,是世界教育发达国家共同的取向。
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我们的命题逐渐走向与欧美一致的并不是偶然的。在初期,我们废除了给定主题的模式,以材料和话题诱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形成自己的主题。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直接经验为主。记叙和抒情的美文成为潮流。但是,过度侧重抒情,造成理性思维的窒息。到了近期,有出息的第一线老师发现过度抒情,迷恋于文字的华丽,往往造成滥情,不会写议论文成为通病。而一些重点大学教师则痛感优秀新生虽然文采风流,但抽象概括分析议论的能力较弱,缺乏形成自己独特观念的抽象能力。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的不足,还引起了西方大学某些人士的注意。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曾经指出:“跨学科的广度,是中国教育和中国学生所缺乏的,中国须要创建一种课程以及教学法来鼓励学生的创造力以及独立思维的能力”。这里的关键是“独立思维的能力”,只有思维从现成的权威的、公认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才可能有创造性。而这种能力的欠缺,往往被过度张扬的抒情能力所淹没。据笔者在美国大学工作的经验,美国教授对中国学生作业中的抒情语言甚为困惑。这样的困惑并不能仅仅以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来解读,其最深刻的根源于:情感与理性在逻辑上的矛盾。情感的审美逻辑以主观、片面和极端见长,而理性逻辑则以客观、全面,哲思见长。故科学家不但不能跟着感觉走,而且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和知觉,宁愿相信冷冰冰的仪表上的刻度。正是因为这样,西方大学的入学考试着重理性思维,学历愈高,愈是不着重学
分而重论文。只有个别国家的个别学院,才允许以文学作品代替论文。这种精神还贯彻到毕业论文的写作、送审、答辩的严格程序中去。对于西方的这种观念和体制,我们已经系统接受,只是在入学考试命题方面还相对滞后。
我们当前的命题改革正经历着从重抒情叙事向重议论复归的过程中。表面上看来,我们最优秀的命题,正在向欧美靠拢,对欧美模式亦步亦趋,事实上并不然,我国的科举考试,议论为主的传统更为深厚,除在唐代曾经断断续续有过诗以诗取士以外,一般的命题都是“策论”性质的。以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为例,殿试第一场:史论题目之一:“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科举废除了以后,民国时期,大学入学作文试题,也是以议论文为主的。1932年,北大入学考试,作文试题1·艺术与人生2·科学与人生(选做一题)。1946年北大清华南开度联合招生试题:学校与社会。从这个意义上,与其说,以理性议论和分析为主的题型是对西方的追随,不如说也是对我国传统的回归。
这不等于说,这几年来的实践就没有我们的创造。最明显的就是,第一,我们不像欧美那样,把哲学原理用简明的语言直接提供给考生,而是更着重于把矛盾隐藏在经典的寓言、格言,或者在感性形象之中,考生是否具备从感性直接向理性升华的能力就成为关键。这和我国科举考试要求对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分析的取向息息相通。当前最为出色的命题常常回避日常生活的直接表述,而是借助权威的人士的感性话语来展示。如,广东卷:“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能代表我们未来的命题不但旨在理性的严峻内涵,而且为之提供了感性审美基础。与之相似的还有湖北卷。一方面有杜甫的“家书抵万金”这样的经典,一方面又有当代社会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比之书信更为便捷,手写的书信失去重要性的日常经验。值得重视的是,首先是命题的深邃:科技进步的理性与人性交往感性之间深邃的矛盾,其次是,表述又有经典性与日常性的结合。
第二,近年最出色的命题,提供的矛盾不是单层次的。而是隐含着多层次的矛盾。如被前述文章作者嗤之以鼻的天津卷:“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命题就提示了双重的矛盾:1,最常见的不可或缺和最容易被忽视,2,简单的事情和深层内涵。上述种种命题,显示着我们时代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其中蕴含着历史的进步的信息,正确的的态度是珍视,而不是轻浮地、粗暴地否定。
对于宏观历史发展规律无耐心研究,凭着狭隘的、破碎的、不成体系的知识,哇啦哇啦发议论者甚多。其中包括像于丹这样的传媒明星,往往言不及义,前年她对高考作文题的评论“很当下”就很外行的,以当下热点命题乃命题之大忌,因为最容易被猜,被套,而且很难不为主流话语所拘。但是,外行的随意性,只是在网络上昙花一现,热闹一番,形同过眼烟云,不可能对实践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一些业内人士的信口胡柴却可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造成不可小觑的混乱。
前述羊城晚报上的文章,来自中学教学第一线,作者显然具有相当写作水准,应该拥有一定的成就。正是因为这样,其文章暴露出来的糊涂,就不能不令人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