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2008年5 月 16日在省政协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论坛上的发言)
滁州市政协主席 江 俊
根据省政协的工作部署,我市政协就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问题,提出如下思考及对策建议:
一、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思考
本世纪之初,蓝鲸咨询在研究了世界主要经济区特点,以及长三角经济区(沪苏浙)经济、地理、社会、行政等资料的基础上,发现更大范围的长三角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将包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全部称作“泛长三角区”,后来又将江西的部分扩展进去,形成当前热议的“3+2”模式。蓝鲸咨询预测,泛长三角经济区将形成扇贝状分布的9条放射状高速增长脊,发育成高成长经济区,成为世界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这与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明天的太阳从安徽和江西升起》一文中的观点不谋而合。中央党校和一些省市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则用区域经济学的“扩散效应”和总部经济理论,从不同角度充分阐释了泛长三角的必然性。滁州在推进东向发展的实践中,将长三角地区作为开展区域合作的主战场,强势宣传,主动出击,大力招商引资,培育支柱产业,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打造长三角加工制造业基地。去年我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5亿元(不含房地产项目),来自长三角的占73.5%,一批长三角地区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我市,已由单向融入向互动融入阶段转变。从滁州融入长三角的实践看,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外延扩张、拓展发展空间和腹地的客观要求,是东部地区解决资源环境要素紧缺矛盾、产业向中部地区梯度推进的必然选择,必将促进区域内各地在大开放系统整合资源、合理分工、协调发展。
二、从滁州看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一是互利共赢的思想亟待强化。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规律,打破行政区域划分,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应该是开展区域合作的指导思想。在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必须把思想解放落实到具体工作和事项上,注重各方利益,否则发达地区就会“抵制我们”,甚至出现“不带你玩”的现象。比如,我们呼应南京跨江发展,在来安汊河建立了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汊河新区,江苏在一河之隔的交界处设置了收费站,严重阻滞了江苏企业到汊河投资。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利益的共享问题,要解决跨省市间的税收分成,市一级政府是无法做到的,只能由省级政府从区域联合发展的高度来协调解决。
二是政府的推动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我市目前开展的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大多是通过招商引资,以市场化引进的项目,通过两地政府间合作直接转移的项目基本没有。去年以来,我市多次到上海市经委产业转移办公室商谈产业转移事宜,上海方面很积极,组织企业家来滁考察,但进展不够理想,主要还是在税收分成、企业搬迁费等具体环节上无法突破。希望能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重视。
三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在调研中,我们了解部分在安徽及滁州的投资者,他们普遍感到安徽的政策环境比长三角地区相对比较严格,尤其在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方面过于机械,在土地、税收、劳动用工政策及行政审批等诸多方面,都没有发达地区宽松。如我市一家企业在上海宝山投资建厂,从提出申请到办理好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只用了3天时间,而且该企业在运行期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内时,实行定额征税,税负大大低于我省、我市的水平。我们如何灵活运用国家的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提高行政效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四是企业融资渠道不够顺畅。目前,我市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赖国有银行和徽商银行,而国有银行的存贷差很大,存贷比与经济增长速度没有保持同幅提升,直接融资一时难有大的突破,担保市场发展滞后,而企业贷款一年一评估又加重了融资的成本负担。这种状况与企业大发展、快发展的融资需求相去甚远,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步伐。
三、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必须要在观念上融入。开展区域合作,观念的对接尤为重要。基层同志反映,有的事情在长三角能办,而在安徽则难以做成;到上级有关部门办事总是存在搬文件找依据,用条条框框去套;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怕被查处,干着看着,等上面表态,等政策规定出台,不敢大胆探索创新。为此,建议在全省上下大力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大力营造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的氛围,冲破等靠要的唯条件论,树立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业在人创的能动意识,拿出改革当先的果敢气魄、打破常规的非凡胆识,从具体事项、具体工作、具体环节上为基层干部的探索实践撑腰壮胆,确保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
第二,要加快构建泛长三角区域的形成机制。要推进泛长三角跨行政区合作,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市场推动、概念推动三种推动因素的合力作用。市场推动是主体,以企业为主角,加强企业之间的直接联系与合作;政府推动应起着服务的作用,搭建城市政府与企业界的交流、对接和论坛平台;概念推动要发挥理论工作者与新闻工作者的力量,形成理论与舆论的催生机制。我们认为,当前政府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省政府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政策建议,促成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意见》,构筑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政策洼地。
二是建立泛长三角经济区高规格的领导协调组织,由沪苏浙皖政府一名副职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明确具体协调部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逐步发展成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区域组织。其主要任务是:从经济区整体利益出发,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研究经济区综合开发规划,确定重大产业与设施布局,解决区域内经济矛盾,协调各行政区之间的经济利益,为区内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
三是省政府要指定部门(如省发改委)积极主动与沪苏浙三省市有关部门接洽,并发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就泛长三角合作的规划、远期目标和近期安排形成一致意见,重点研究解决区域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使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先行接纳我省部分城市如合肥、芜湖、马鞍山、滁州等为会员或观察员,建立与长三角城市的沟通渠道,享受现有经济协调会城市的优惠政策,促进更加务实广泛的合作对接。
四是由省政府与国家某个部委牵头举办一次高规格论坛,邀请长三角企业家、经济学者、政府官员、海内外客商等,对安徽主动融入泛长三角的主攻路线定位,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进行谋划,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五是省政府和长三角省市在我省沿边地区共同规划,建立若干个“泛长三角经济技术合作试验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并对长三角地区国有独资或控股大公司来“试验区”进行产业转移投资的,在企业搬迁费上予以一定补贴,在税收分成方面一定时段内予以一定比例的分成转移,以调动当地政府的合作积极性。
第三,推动泛长三角各城市的联动发展。在泛长三角经济区协调组织领导下,各地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建立开放机制,突破传统的行政区经济的地方保护主义,统一市场准入门槛和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建立区域共同市场,统一政策体制,扩大市场开放,促进区域经济的梯度推进,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要以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为目标,加快泛长三角区域内各城市间的城际交通、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进一步缩短各城市空间距离。要加快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加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建设,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并在泛长三角等更大范围实现联网,共筑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同体;共同推动数字认证和信用体系建设,打造信用共同体。第四,建议省委、省政府帮助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一是滁州进出口总额连续5年居全省第5位,建议省里帮助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在滁州设立海关和商检机构。二是在滁州—南京、天长—扬州、104国道、合徐高速至宁洛高速凤阳连接线等重要省际干道建设上优先安排项目资金,使滁州东向交通对接率先接轨。三是像当年支持叶集镇那样支持滁州东向发展“桥头堡”的来安县汊河新区、南谯区乌衣新区建设,批准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承接带动作用。四是鼓励帮助一些外地银行在滁州建立网点或相关机构,省担保集团整合滁州担保资源,在滁联合建立担保公司,拓展我市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第二篇:农业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思考建议(本站推荐)
当前,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正掀起新一轮热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宁安城际铁路的开工建设,将大大加速**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融合,**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如何抢抓机遇,充分发挥**农业大市的优势,推动**农业更深、更广地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以求在新一轮区域分工合作中,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
市的跨越,关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的契机,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思路对接。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加速融入长三角,首要的问题是要在认识上、思路上对接和融入。要以全市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抓手,下大力气摒除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如小农意识、封闭意识、保守意识,确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理念。一要确立规划引领理念。在农业发展规划上要突出分工合作,体现分工合作,围绕分工合作。要本着“加强交流、促进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政策和诚信为保障,充分发挥我市农业资源、环境、劳动力和区位等优势以及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加工、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吸引沪、浙、苏三省市农业产业化的“大龙头”在我市建基地、办企业,提高我市龙头企业的规模、实力和档次,提高我市农产品深加工的水平。二要确立市场运作的理念。积极开拓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市场,逐步畅通我市与长三角地区间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和完善我市与长三角地区省市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长效协调机制,推进地区间农业和农村经济联动发展。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农业资源基础性配置作用,实现双赢。三要确立服务都市的理念。长三角地区是一个巨大的农产品消费市场,仅上海市,年消费需求约900亿元,自产约200亿元,需从外面输入约700亿元,这为我市农产品开拓上海等等大都市市场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要瞄准东部市场需求,研究长三角城市农产品需求品种、数量、质量、市场运作方式,充分发挥我市农业生产潜力,形成最大的比较效益。
二、搭建平台。一是会展平台。近年来,安徽省与上海、浙江等东部地区农业产业化交流与合作,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自2000年以来,安徽省在上海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安徽名优农产品、绿色食品展示展销会,这也为我市加强与沪、浙等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平台。许多**的农产品在上海市场从无到有,逐步显现出自身的优势。可以预见随着世博会即将在上海举行,这又为我市农产品开拓上海市场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要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农产品会展活动,充分展示推介**农产品。二是设立承接农业产业转移示范区。上海、浙江等发达省市正逐步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向内地转移,**作为农业大市,更是承接这次产业转移的理想投资场所之一。**可选择1-2个有特色、有规模、有品牌的县、区,围绕1-2个龙头企业、龙头产品,建立承接现代农业转移示范区。三是在长三角地区设立名优产品深加工与展示基地。根据我市名特优产品在长三角地区受欢迎程度,与上海、苏州、杭州等地县、区合作,联合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当地种养大户,建立加工与展示基地,实现发展,互动双赢。
三、打造品牌。一是打造产业板块。按照市委、市政府“十一五”期间的战略部署,重点围绕粮、油、棉、茶、畜牧、水产等六大主导产业,强化措施,狠抓关键,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搞好基地建设,以优质粮产业工程、种养业良种工程、测土配方施肥行动等重点项目为支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促进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领农民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政府出台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鼓励政策,在财政投入、土地、税收、金融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给予更大支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企业兼并重组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引进新机制,增加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二是打造特色产品品牌。目前,全市有11个企业12个产品已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5个企业的55个产品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12个企业获有机食品基地和产品认证。4个企业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37个产品获得“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要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标准化生产,实行品牌整合,坚持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围绕水产品、禽类、绿茶、特色蔬菜等主导系列农产品,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打造劳务输出品牌。我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有100多万农村劳动力输出到长三角地区,要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分工的一个分工重要结合点。既要有计划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要大力开发劳动力资源,通过实施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生产技能,使劳动力数量优势转变
为资源优势。四是打造农业强势招商品牌。不断加大面向长三角的农业招商力度,发挥我市农产品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等优势,承接长三角地区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资金等优势,引进长三角发达省市的龙头企业以各种形式在我市建立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努力为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
四、差异发展。一要做好“吃”字文章。我市拥有
一批独具风味的知名农产品,如高山茭白、瓜蒌籽、“皖江”牌大闸蟹、猕猴桃、墨子酥等,深受省内外包括长三角地区消费者的青睐。要继续拓展市场空间,鼓励扶持更多的农产品进入长三角地区的大中型超市,进入更多市民的餐桌。二要做大“饮”字文章。我国茶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茶叶消费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要抓品种、攻品质、创品牌,打造精品茶园,确保茶业增产增收,做大做强茶产业。加大“岳西翠兰”“天柱剑毫”、“桐城小花”等名优茶的开发、策划和营销力度,扩大消费市场辐射面,进军长三角市场。三要做精“游”字文章。以天柱山景区、司空山、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孔雀东南方影视基地等为依托,开发生态旅游、休闲及观光农业产业,建设对应长三角经济圈的“生态园”、“后花园”。加快旅游发展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区、示范点建设,通过开展争创旅游经济强县、优秀旅游乡镇、星级“农家乐”项目等一系列创建活动,挖掘整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镇村、生态农庄生态观光园等农业观光项目,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地区涉农产业的发展。
第三篇: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 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分工合作 促进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安徽铜陵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陈良平
去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我省视察工作时,提出了安徽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战略要求。省政协对此十分重视,围绕参与“泛长”合作,举办专题资政会、召开常委会、提出建议案。市政协在积极参与省政协研讨活动的同时,先后两次开展专题调研,上月底还邀请省“政协江淮行”采访团来铜采访,围绕的仍然是这一主题,省内十几家主流媒体集中宣传铜陵积极融入长三角取得的初步成效和下一步打算。本文系自己参与调研等活动的体会与思考。
一、影响铜陵参与“泛长”发展分工合作的若干因素
作为皖江城市带重要成员之一,铜陵交通及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基础较好,与长三角产业配套性、互补性、协作性非常强,近年来与长三角地区经贸合作日益加深,为铜陵参与“泛长”发展分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铜陵参与“泛长”分工合作的困难因素也不可忽视。从自身看,工业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当繁重,高新技术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重大项目储备不足,资源环境容量有限,行政效率和发展环境还有一定差距。从参与“泛长”分工合作方面看,一方面,长三角主动转移的大多属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龙头企业偏少,难以对铜陵产业结构产生实质性影响;另一方面,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长三角向外产业转移的势头减弱、步伐放缓,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回流”现象,加之各地纷纷瞄准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开展招商,双重压力显现。面对生产要素与经济利益在区域内外的博弈,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合作和竞争,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二、铜陵参与“泛长”发展分工合作的目标定位思考
“泛长”合作的领域十分广阔,但产业合作无疑是最核心最关键也是最深层次的合作。铜陵要突出重点,扬长避短,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主动提供配套服务,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自觉实行错位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与长三角地区经济互动共融、互惠共赢。
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基础材料、新型材料供应和特色加工基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逐步实现增长方式从注重资源开发向精深加工转变。全力打造“千亿铜产业”和千亿元铜企业,在研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特别是发展铜基高新技术材料方面下工夫,建设世界级的铜加工研发中心、铜产品交易中心、废杂铜回收及拆解中心,将有色控股集团公司打造成为安徽工业的旗舰。进一步巩固全国电子材料和纺织基地地位,改造提升化工、建材、能源三大基础产业,把铜陵建成全国重要的硫磷化工基地、水泥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电能输出基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
建设面向长三角的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发展现代制造业,推动产业结构从过去的比较单一向适度多元转变,从处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变,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充分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发展直接面向生产领域、消费领域的整机产品,大力发展工程机械、电工电器、重型矿山机械、交通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加快发展环保产业,主攻固废处理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监测仪器仪表、环保药剂等设备及配套产品;大力扶持发动机、变速箱和汽车电子等汽车零配件生产,拓展品种,形成规模。
建设面向长三角的科技创新基地。铜陵在铜冶炼、铜加工、电子材料等方面,科技实力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已建成国家级铜铅锌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借助长三角地区的人才科技优势,坚持走集约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之路,力争在培育自主创新体系上再上一层楼。以“双试点”市为契机,建成产业链完整的铜加工制造、研发基地;加强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在科研与技术推广上有所作为,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循环经济示范市。立足长远,敢想敢做,着眼新材料、新能源、低碳产业等,实现从依赖资源发展向依靠创新为动力发展的转型。
建设面向长三角的优质特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我省农产品70%销往长三角,随着长三角工业化、城镇
化的推进,农产品市场空间更为广阔。铜陵应把安全、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列为重点工程来抓,加大农业投入,引导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做强现代农业,努力为长三角地区提供特色农副产品。
建设面向长三角的现代服务业联动基地。依托交通优势,加快现代物流业和新型流通组织、物流基地建设,提高流通的速度、质量、规模和效益。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专业市场的转移,同时要着力于资本市场的对接,吸引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到铜陵落户。逐步提高劳务及技术输出组织化程度,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建立面向长三角的劳务培训输出基地。依托旅游中转优势,建设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休闲度假设施,加快发展工业特色旅游,建成面向长三角的休闲旅游基地。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刚性原则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大环保和生态建设投入,建设宜居城市。
三、推动铜陵参与“泛长”分工合作的措施建议
新一轮产业转移有新的特点。从转移方式来看,由过去单个企业、零星产业转移为主,转为联合体、集群化、产业链的转移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生产要素的影响力已经减弱,综合要素成本逐渐成为决定因素。这些,都需要仔细分析,深入研究。
转变观念抢抓机遇,增强参与“泛长”发展分工合作的主动性。参与“泛长”合作,首要的就是观念上融入长三角、思想上接轨长三角,切实消除各种思想观念障碍和体制机制障碍。要认真研究国家相关重要文件精神,准确把握产业转移内在规律,理清思路,超前谋划,确定融入重点和接轨方向,采取有效对策措施,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环境代价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借梯登高,借力发展,把潜在的机遇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发展成果,实现铜陵综合实力整体跃升。
着眼提高工业化质量,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性。承接转移是手段,优化产业结构是目的。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产业集聚这一主线,把自身滚动发展与引进战略投资者、技术密集型企业相结合,致力于解决铜陵重工过重、轻工太轻、产业链短、环境压力大以及服务业相对滞后等
结构性问题,不断增强工业经济的活力和后劲。坚持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不断提高开放水平,通过投资、重组、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加强与长三角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跨国公司、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整体延伸。千方百计拓宽招商路径,采用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有效方式,推进招商引资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重点技术装备,发展高端产业。坚持园区经济、港口经济、循环经济联动发展,推进铜陵工业结构新一轮优化升级。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作用。结合承接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坚定各类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园区道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吸引力和聚合力。借鉴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模式,鼓励投资者参与园区建设,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探索创造产业转移地的发展环境,在具备条件的开发区或工业园内划定特殊区域,设立“园中园”,克隆和创造与产业转移地相近的发展环境,包括政策、生产、生活乃至人文环境等,形成与转移地的“同城效应”,减轻“水土不服”,实现无缝对接。
优化承接环境,增强体制机制和服务方面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改善政府服务,提高审批效率,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完善财税、投资、金融体系建设,设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加大对产业转移的信贷支持力度。在外贸政策方面,扩大皖江城市带口岸与长三角区域通关适用范围,实现与长三角地区通关、检验等贸易监管的一体化。建立健全合作协调机制,借鉴WTO谈判规则,通过实行最惠方待遇的方式,与长三角成员方签署互助共赢的优惠方案,在认真履行泛长三角成员方义务的同时,共享合作发展的成果。
重视区域发展研究,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转移支付、专项贴息、重点项目投资和国债项目支持。争取省委、省政府加大对铜陵做强铜产业和循环经济示范市、国家“火炬计划”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争取享有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等政策支持;加快京福高铁、庐铜铁路、长江二桥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铜宣高速公路恢复建设,尽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进一步适应承接产业转移的紧迫需要,积极争取扩大铜陵行政区域,实现“跨江发展”,增强铜
陵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在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篇:关于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滨海新区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滨海新区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
时间:2014-11-15 9:05:46 作者:东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浏览量:636 为探索区域合作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促进滨海新区化工产业尽快做大做强,我们分析了国外知名化工园区和国内跨区域合作的成功案例,结合滨海新区实际,提出了加强跨区域合作,创新园区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模式,推动滨海新区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世界知名化工园区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知名化工园区的基本情况
1、德国路德维希巴斯夫化工园区。位于德国莱茵河畔,占地7.11平方公里,已有130多年悠久历史。该园区是由巴斯夫化工公司独资建设的一体化特大型生产基地,是巴斯夫公司全球六大基地之一。区内集中了250多家工厂340余套装置,共生产5大业务12大类产品,年产产品8500多种,包括化学品、催化剂、染料、农化产品等,年产量超过1600万吨。原料为石脑油和天然气,没有炼油装置,外购石脑油,蒸汽裂解制乙烯,产能约60万吨/年(估计为烯烃产能),产品为各类化学品,没有聚烯烃。同时,以联运码头(30万吨/年)为基础,形成了具有1000万吨吞吐量的现代物流中心。
2、德国勒沃库森Chempark化工园区。成立于1891年,占地4.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00余家,共生产5000多种化学品,主要为硝化和氯化产品、芳香类产品、精细化学品及硅化学品。除园区内拜耳公司和朗盛公司两家最大企业外,其它企业均以支付租金的方式租用土地、厂房进行生产。园区内高度现代化的比里希废物处理中心可有效处理和利用化学污染的特种垃圾。
3、德国鲁尔工业区化工集群。鲁尔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地区,总面积4593平方公里。该工业区以采煤业起家,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消费量的增加,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炼油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迅速发展,焦炭产量达到全国的90%,硫酸、合成橡胶、炼油等产业均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4、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化工区。毗邻欧共体总部布鲁塞尔,是距离欧洲各主要消费和生产中心最近的港区,港区面积140平方公里,其中化工区面积35平方公里,是一个基础化工区,其中炼化产业居主要位置,区内拥有4家炼油厂,生产能力为4000万吨/年,4套蒸汽裂解乙烯装置,合计产能为246万吨/年,是欧洲最大的乙烯生产中心和化工产业集聚地,可为下游石化产业深加工和产品链延伸提供充足的基础原料。区内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港口条件和高效的仓储服务、便捷的管道系统,形成了符合市场化规律互相分工的“一体化”运营模式。
5、荷兰鹿特丹港化工区。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和玛斯河交汇处,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港口,港区总面积105.56平方公里,其中石化工业区面积31.54平方公里,区内现有5家年产量千万吨级的炼油厂(壳牌、埃克森美孚、BP、科威特石油、道达尔)、43家化工和石化公司、4家工业煤气生产企业、4家食用油和油脂生产厂、6个原油码头、19家独立石油和化学品储罐和分销码头、1500公里管线。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是鹿特丹临港工业中的主导产业,5家大型炼油厂年原油加工能力8500万吨以上,化学产品覆盖无机化学品、有机中间体、聚合物、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等几乎所有化工领域。
6、荷兰切梅洛特化工园区。位于荷兰南部林堡省,地处荷兰、德国和比利时的交叉地带,是荷兰最大最现代化的化工园区之一。该园区有良好的原材料供应资源和公用工程服务,如天然气、合成氨、电力、蒸汽、氮气、压缩空气、给排水和一体化管线系统等,交通设施一流。已入驻众多世界级企业,如帝斯曼公司、沙特萨比克公司、Medtronic、Granental、Eurogentec等20多家公司。区内化工产品年产量超过550万吨,大部分用作园区中联合装置或其他公司的原材料。
7、美国墨西哥湾化工区。以休斯敦为中心,东至路易斯安那州,西至得克萨斯州,是世界第一大化工生产基地,是世界惟一同时具备油气资源、大型炼厂、淡水和港口等四大优势条件的石化产业基地。全美逾45%的基础石化工业活动和全美能源公司200强中有45家在墨西哥湾地区。规划面积约100平方英里,园区企业主要分布在休斯顿航道(美国墨西哥湾地区主要的输油航线)附近。园区内共有逾340家制造工厂和60家跨国企业。工业园内部的化工和塑料生产企业在生产中所需的大量原料,均可通过园区铺设的管线互相传输,形成园区企业之间特有的产品流。
8、新加坡裕廊岛石化园区。由本岛南部的7个小群岛以填海造陆方式连接而成,总面积32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约14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超过150家。在园区发展之初,集中于上游和通用化学品生产,现在大多投资下游领域,尤其是特种化学品生产,并初步形成岛上的化工产业生产一体化,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炼制中心和十大乙烯生产中心之一。目前,区内拥有2家炼油厂,炼油能力约4300万吨/年,乙烯生产企业2家,生产能力420万吨/年,规划能力600万吨/年。区内已有95家世界领先的石油、石化和专用化学品公司进驻,包括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壳牌化学、巴斯夫、埃克森美孚、阿克苏诺贝尔、旭化成、大日本油墨化学品公司、杜邦、三井化学、住友化学、亨兹曼公司、帝人公司、塞拉尼斯和伊斯曼等跨国公司。
9、法国上诺曼底化工园区。位于巴黎西北部,在世界20个最大化学品生产地中名列第15位,是法国主要化学和医药生产中心。该园区在法国医药和化学品出口中占第7位,占法国化学品和医药生产能力10%以上。该园区的炼油能力占法国的1/3,拥有世界规模的石化联合企业和较好的基础设施。拜耳、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壳牌、路博润和道达尔公司在该园区的产品产量占该地区工业总产量的30%。法国60%的润滑油、50%的聚合物和弹性体均在此生产。园区还是法国第三大医药生产中心,聚集了众多医药生产商。
10、韩国丽川化工区。根据韩国政府发展重化工的计划,于1967年开始开发建设,总面积30平方公里,目前已成为韩国最大的炼油和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主要利用进口原料,发展化肥、炼油、乙烯等石化产品,石化产品占韩国的35%以上,现有炼油能力3168万吨/年,乙烯能力275万吨/年。
11、韩国蔚山工业区。位于韩半岛东南沿海,与日本隔海相望,海上距离仅100英里,以连接蔚山湾的蔚山港、温山港、方鱼津港、还有在港口内岸丘陵地带上形成的约1900万坪工业用地为基础,1962年被认定为第一个特定工业区,占地约300平方公里,拥有包括BASF、DuPont、SK、三星等世界知名化学企业在内的120多个精密化学及石油化学企业。
12、日本千叶、水岛、鹿岛三大化工区。日本化工园区集中设在便于大型油轮停靠和原料、产品进出的太平洋沿岸地区,一方面依托东京和关西两大日本主要市场,另一方面便于出口海外市场。其中,日本千叶、鹿岛、水岛三大化工园区,是日本国内石化中心,也是世界知名的石化基地。
(二)知名化工园区的主要特点
1、园区占地规模较大。这些化工园区占地少则几平方公里,多则几十平方公里,适宜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如荷兰鹿特丹工业园,沿江两岸几十公里长,面积31.54平方公里,集聚了几乎世界所有知名化工公司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化工区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为下游产业链续接和延伸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形成了符合市场化规律互相分工的“一体化”运营模式。
2、园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这些化工园区大部分沿江、沿海,靠近深水码头,或靠近原料产地或产品市场,原料供应或产品销售便利,运输成本低,便于原料或产品大进大出、就地转化或销售。如:鹿特丹是世界第一大港,安特卫普港市欧洲第二大港,路德维希港与莱茵河对岸曼海姆港紧密配合,韩国丽川、蔚山港和日本千叶、水岛、鹿岛港都是世界知名港口。
3、园区项目设计、公共服务集约化程度高。基本实现了五个“一体化”:项目设计一体化,利用化工产品上下游关联的特点,形成化工产业链;公用工程一体化,对园区能源供应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一体化的“公用工程岛”;物流传输一体化,通过输送管网、仓库、码头、铁路和道路等,形成园区内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环境保护一体化,园区内设立环保中心,统一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园区管理服务一体化,为驻园业主提供一站式办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4、园区原料供应实现“隔墙供应”。园区内一般都聚集了全球知名的石化企业和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装置,但不管是否同一个公司的化工项目,都按产品上下游关联进行规划布局和建设,上下游化工项目装置之间基本是管道连接,相互配套和谐,生产规模匹配,资源配置优化,确保了生产原料“隔墙供应”,减少了运输、贮存和营销费用,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一举多得。
5、园区企业生产强调供应链管理。化工园区便于化工产业链的形成,利于供应链管理。如:实行产业链装置准时制生产,实现原料的零库存,减少物流成本(增加第三利润源);物料、资金和交易“三流合一”;信息共享等。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共同营造效益环境,规避风险,实现装置系统最优化、生产成本最低化、生产效益最大化。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导致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加强供应链的管理是园区企业需要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6、园区发展有着悠久历史。国外知名化工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大多都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是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改进才取得今天的成就,二、共建工业园区的理论依据与成功案例
(一)“飞地经济”发展模式。“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飞地经济”始于我国沿海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外资加工产业的逐步形成,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日渐成为国外企业的“飞地”。
“飞地经济”发展是由点对点的企业转移转变为区对区的产业转移,由单纯的资金承接转变为管理与项目的复合承接,是保持现有的行政区划、又突破区域分割、实现区域间合作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飞地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一是能够解决投资瓶颈。园区建设投资大,不确定性高,以往的基地建设完全由当地政府进行投资,财政压力大,也不利于市场化运作。由于飞地经济的税收共享,在基地前期建设中也必然引入政府的投资;也更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加入基地建设投资的队伍中来,有利于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形成。二是能够解决招商瓶颈。基地建设完成后,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招商引资,只有以各个项目为依托,基地经济才能蓬勃发展。完全由基地当地政府引资,一方面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有限,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吸引发达地区的企业。“飞地经济”模式的引入,通过利益机制的完善,激发了飞出地政府的积极性,充分借助飞出地政府对转出企业的引导,来解决招商项目不足的问题。三是能够解决管理瓶颈。“飞地经济”工业基地在管委会的机构设置、人员引进中,加深地区的合作,引入先进的基地管理经验,革新服务理念,完善基地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坚定了转出企业迁移的信心,解决了基地管理的瓶颈。
(二)共建园区成功案例。
1、江苏苏州:第一个跨国共建园区。1994年,我国与新加坡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成为我国跨国界发展飞地经济的一个范本。目前,“新加坡苏州工业园”以不到苏州市4%的土地、人口和5%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6%的工业总产值、17%的固定资产投资、31%的进出口总额。
2、福建永泰:“飞地经济”最早表现形式。永泰县是福州山区农业县。2001年,福州市提出在永泰县城关建工业集中区—马洋工业集中区,规定永泰县境内各乡镇引来的项目都得安排在该集中区。落地的新项目,引进投资地与项目落地方实行7:3分成。这种模式探寻了山区经济发展新思路,找到了一种平衡各行政区域间利益的方法。
3、辽宁普兰店:优势互补型的一种“飞地经济”。2005年,土地资源紧缺的大连市海岛县、长海县出资,在隔海相邻的普兰店市购买一块4平方公里的“飞地”,围绕自己的海产品资源优势建设产业园。飞入地和飞出地经济发展水平近似,但各自资源禀赋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
4、安徽皖江:2010年初,安徽在皖江示范区内与长三角合作共建飞地经济园区。安徽与苏浙沪主要采取共建园中园或共管园,利益分享施行一园一策。由安徽方将“净地”交给苏浙沪政府,由其组织开发建设与管理,独立经营、封闭运作。安徽方面则连续6年将飞地园区新增增值税和所得税市、县留成部分全额补贴给园区,并安排不少于1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示范区发展。
5、淄博市:2010年5月,淄博与宁夏石嘴山市政府签署协议,淄博市在石嘴山建设占地1.5万亩的淄博工业园,淄博在石嘴山有偿取得50年的土地使用权,形成以建筑陶瓷、玻璃、冶金、化工为主体的“淄博飞地工业园”。协议规定,淄博市对园区独立规划、建设和管理,实行50年税收分成,分成比例为前10年淄博60%、石嘴山40%,后40年各为50%。目前,淄博市15家企业落户宁夏,已完成投资近60亿元。
三、滨海新区承接共建化工园区的条件
首先,滨海新区具有发展化工园区的一般条件。化工园区的建设遵循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化工产业不会盲目聚集。从国外知名化工园区的发展来看:土地、原料等生产要素供应相对充足、交通运输条件(特别是港口)较为便捷、具有可供化工生产适度排放的环保容量和较强的化工污染物处理能力等,是发展化工园区所具备的一般条件,滨海新区基本能够满足。
(一)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我县利北地区总面积36.18万亩,其中国有未利用地28.64万亩(不含陈庄草场附近4万亩),占全县未利用土地的63.3%,且与全县其它乡镇相比,未利用土地分布较为集中,便于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同时,利北地区3万余亩未利用地已纳入《黄河三角洲(东营)高效生态区未利用地开发规划》,为加快推进未利用地开发建设创造了条件。201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决定全力打造滨海新区,总规划面积207平方公里,前期规划面积64.87平方公里,目前共收回国有未利用地和工矿用地10万亩,包括建设用地2.4万亩,为承接园区建设和项目落地提供了空间。
(二)交通区位优势日趋明显。滨海新区处于全县东北部沿海,处于“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处,临近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和滨州北海新区两个省级开发区,距离东营港50公里,距天津港、龙口港、大连港海上距离都在100海里左右,是环渤海从龙口至黄骅1000公里海岸线上的区域性重要节点,在渤海湾西南岸及山东省港口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全省距离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区域最近的未被开发的沿海区域。其中,距离最近的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目前拥有7020米引桥和1个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1个3万吨级液体化工品码头、2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品码头、2个2万吨级燃料油码头、4个5千吨级兼顾1万吨级精细化工品、成品油码头,成为环渤海地区液体化工品运输的重要港口。目前,连接滨海新区与东营港的河埕路正在进行拓宽改造,规划中的环渤海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连接港口、环渤海及内陆地区的公路运输大通道逐步打通,交通区位优势日趋明显。
(三)石化资源较为丰富。滨海新区地处胜利油田主产区,油气资源丰富,原料供应相对充足。周边地区石油炼化、精细化工产业蓬勃发展,经初步统计周边东营、滨州、潍坊3个地市14个县区29家较大型石油炼化企业情况,原油一次性加工能力共计达到8020万吨,液化气产量373万吨,丙烯产量162万吨。其中,我县利华益集团一次炼化能力达到650万吨,并沿丙烯、芳烃、C4(丁烷)产业链发展下游化工产业;东营港经济开发区500万吨/年含酸重质原油综合利用项目、中海油106万方油库区、万通海欣200万方油库区、宝港精细化工品罐区等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园区内已落地广悦160万吨/年重油加氢、泽丰160万吨/年重油改质等石油炼化项目,为滨海新区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或承接石油炼化工业下游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发展化工产业的比较优势明显。
(四)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滨海新区已形成4纵8横的道路框架,建设道路总里程34.9公里,现用油田水源充足,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处,110千伏变电站正在加速建设,预计明年可建成投用,工业燃气供应企业正在考察洽谈。同时,滨海新区计划明年建设1万吨/日污水处理设施一处,并根据项目落地情况预留扩建空间,适时进行扩建,为发展专业化工园区提供了污染物处理条件。
其次,滨海新区存在发展高水平化工园区的“瓶颈”。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化工生产必须采用最经济的发展模式。从国外知名化工园区的发展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相对充足,项目引进和落地能力相对较强,具有先进的园区规划、项目设计、建设运营、服务管理能力等,是发展高水平化工园区应具备的条件,而滨海新区暂时不具备这些条件。
因此,如果能与国内外知名化工园区合作共建园区,既能取长补短,突破发展“瓶颈”,也能形成产业发展“增长极”效应,促进滨海新区化工产业集聚,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四、促进滨海新区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园区发展定位,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在发展化工园区一般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滨海新区应进一步明确打造高水平化工园区的定位,采取高起点、开放式的区域协作发展模式,立足黄三角、面向环渤海,坚持经济发展与环渤海地区同向,产业发展与环渤海地区同步的原则,针对环渤海地区特别是黄三角地区石油及精细化工产业资源丰富、链长量大的特点,依托港口、土地等优势,重点培育和发展石油炼化和精细化工两大产业,特别是突出发展以石化为龙头的精细化工及后续产品加工产业,力争主导产品的规模和档次要逐步在全国占有一定比例,产业集群规模和档次要逐步在环渤海地区乃至华北地区形成一定的影响和控制力。
(二)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树立区域合作发展理念。多年来,我县园区基本处于规划一片地、建设几条路、配套水电气、随机落项目的发展状态,项目落地较为随意、产业布局不甚合理,招商难、产业集聚发展更难。在“园区化、基地化、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和必然趋势的大背景下,要想实现滨海新区化工产业的集聚发展,必须转变工作思路、突破传统观念,立足原料资源优势、土地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与国内外知名化工园区搞好区域合作,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取长补短,尽快打破发展瓶颈,实现快速发展。否则,在自身条件存在不足,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不甚明晰的情况下,急于招商、仅看眼前的做法势必会对今后长远发展埋下隐患。可以借鉴德国路德维希巴斯夫化工园的做法,由一家具备整体开发实力的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整体开发,也可以招引跨区域合作伙伴分区块开发,同时注重引导乡镇、街道新上化工项目有序聚集到滨海新区。
(三)运用“一体化”模式,打造高水平化工园区。在共建“共建园区”时,要在项目设计、公用工程、物流传输、环境保护中严格按照国外知名化工园区“一体化”模式,制定好发展路线图、高水平编制化工园区规划。特别是要坚持环境保护一体化,力争打造绿色化工、生态化工;要坚持“相互配套协调、生产规模匹配、资源配置优化”的原则,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序聚集安置,力求做到上下游项目生产装置相互配套、通过管线相连、生产规模相互匹配,上游项目产品作为下游项目原料全部被消化,园区统一建设初始原料和最终产品物流区,企业不建设储存罐区,装置不配备暂储罐,整个园区原料供应形成“隔墙效应”,大幅增加企业“第三利润增长源”(企业减少物流成本和储存成本带来的收益),尽快形成化工产业链,促进企业供应链管理,确保装置系统最优化、生产成本最低化、生产效益最大化,加快打造高水平“共建园区,”最终实现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根据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充分发挥“共建园区”的“增长极”效应,带动滨海新区打造高水平化工园区。
(四)创新园区服务管理,促进园区快速崛起。发展专业园区、飞地经济是新生事物,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规律,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完善。要突破传统园区管理模式,按照权限集中、统一高效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配置工作机构和职能,建立适应专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管理体制,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滨海新区成立后,在运营模式上暂由刁口乡管理,人员有限,职能有限,淡化了专业园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和“经济发展先行区”的主题。建议参照国内外专业园区的管理模式,高规格配置园区管理机构和职能,实行独立的财政体制,县直各职能部门下移管理权限,便于园区自主管理和快速发展。在发展“共建园区”时,参照国内外成功经验,按照“资源共用、基础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各合作方要明确各自职责,建立相应的投入、分配机制。当地政府要为“共建园区”搞好全方位服务,不要过多干涉园区的生产经营,力求形成控股方主导、共建方参与的“飞地经济”管理模式。
(信息来源:利津县发改局网)
第五篇: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思考建议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思考建议
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近年来市委市zf的正确引导、积极扶持,我市民营企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综观我市民营企业发展的全貌,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行业分布不平衡
我市有名的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分布格局,第一、二、三产业相关比重为*:*:*,第三产业发展低于全省水平,产业层次较低。在第三产业中,生活服务、交通服务占比高,金融服务占比低。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占有第三产业的比重为*%;交通运输占有第三产业的比重为*%,金融业占民营第三产业的份额为*%。且在众多的民营企业被“两难”顽疾所困饶,这两难分别“融资难”“诉讼难”。
二、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亟待提高
我市多数民营企业经营者经营理念落后,管理知识匮乏,靠拍脑袋,想当然进行企业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拿决策来讲,多数民营企业没有规范的决策机制,基本上是一个人说了算。
另一方面,由于非经济因素的驱动以及对于陌生领域的认识不足,在发展中缺乏相应的人才储备、知识储备、资金储备、信誉储备,经常落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三、主体行业,民营企业弱化
我市民营企业中的龙头企业较少;旅游行业中规模偏小,生态领域的企业竞争力弱。在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我省有*家企业入围,我市民营企业却榜上无名。
为了促进我市民营企业科学健康发展,把我市民营企业推上成长的快车道,建议:
一、充分发挥工商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培育省一百强民营企业
一是强化工商联作用,作为市委、zf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有力助手,工商联要强化其沟通、协调、服务等职能,在产业引导、经营者培训、企业诊断等方面充分发挥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功能,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工商联的组织机构设置应更科学合理,应有相应的专家学者参与,凭借专家学者的特长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把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二是积极打造我市民营企业工匠精神,进一步做强企业产品,丰富竞争实力。
三是推进百强企业扶持计划,我市应出台“民营百强计划和扶植发展纲要”,积极拓宽发展路径,帮助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跻身于全省百强,向中国民企百强前进。
二、积极促成校企联谊,让高校成为企业家学习成长的摇篮
我市应发挥域内各高校和技校作用,定期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开拓思路,转变观念,为企业家开辟一条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
三、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服务
最近,市税务局开展了民营企业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广泛听取企业诉求,解决企业涉税难题,努力为民企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这种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一站式、一卡通的服力方式,应进一步在全行业推广。可以通过举办“民营企业嘉年华活动”或“民营企业酒会”,让服务方、监管方、运营方进行深层次交流,形成互信、共赢的格局。
四、关心民营企业家,特别是知名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建立司法部门与民营企业结对子、交朋友的联系制度,并借助法律援助作用,为发展困难且相对弱势的民营企业服务,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和正当的司法诉讼难问题。
五、加大“卫星型”企业建设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投入力度
要形成一个有成效的民营企业带富一方农民,一个有潜力的增收项目促进一方发展的良型互动格局。这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更是全市人民增产、增收、增值的必由之路。要强化对涉农企业的指导与服务,认真解决其资金短缺等“瓶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