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最新落沪政策看MBA不实宣传
从最新落户上海政策看MBA不实宣传 MBA招生季,一些MBA项目或辅导班为了吸引学员打出了“报读MBA获上海户口”、“读MBA转上海户口”“读MBA直接入上海户口” “免试入学 就读MBA课程,完全在职,转上海户口”,还有帖子说报考上海的MBA毕业后就能轻轻松松落户上海,众所周知,落户上海越来越难,这些宣传无疑令不少想落户上海而不得的人重新看到了希望,然而读MBA真的就能转上海户口?最新的落户上海政策到底是怎样的? 想必很多人想落户上海的人都应该知道“积分制”,也就是上海落户新政策,那么通过就读MBA获得上海户籍到底靠谱吗?根据市教委、市发改委、市人社局联合公布的2014年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生进沪就业申请居住证、申办本市户籍的两个办法。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生申办本市户籍办法首次明确,2014年进沪落户标准分为72分,且用人单位须作为申请主体,不得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其他单位、个人代理申报。中介机构派遣人员不属于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申办本市户籍的范围。
此外市教委还表示,2014年,本市高校非上海生源毕业生人数占比超过60%。上海将继续引导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以申领《上海市居住证》为主渠道,直接落户的方式将更多用于引进上海实施国家战略、建设“四个中心”和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紧缺急需人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从上海高校和外省市高校共引进2013届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3.85万人。其中,直接落户1.85万人,占48%;申领《上海市居住证》约2万人,占52%。办理居住证已成为毕业生进沪就业的主要渠道。从以上相关政策我们不难看出,高校毕业生直接落户的比率不到一半,直接落户的方式将更多用于引进上海实施国家战略、建设“四个中心”和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紧缺急需人才。由此可见部分MBA项目或者辅导机构宣传的读MBA可以直接落户的宣传语与政策存在明显的出入。
实施积分制之后,落户政策达标的标准被拆分为多个要素,其中包括最高学历、毕业学校、学习成绩、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荣誉称号、学术、文体竞赛获奖、科研创新、自主创业等要素,要想达到标准整体分数不能低于72分。有些院校或辅导班所谓的落户通过率100%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但这需要你在就读MBA期间再经过各类的考试,从不同的加分要素入手,提升整体的得分。
对于在职MBA学员而言,在就读之前一定要清楚,大多数高校在职MBA的学生不转户口及档案,全日制MBA学生所谓的转户口是属于“学生集体户口”跟居民常驻户口不是一回事,在毕业以后可以申请上海户口,但面临上海市人事局的审批,审批通过,可以转入单位集体户口、社区集体户口(或者人才中心集体户)或其他可接受落户的地方,审批不通过,拿不到上海户口指标得迁回老家。
所以,想要落户上海的人一定要注意了,就读MBA并不能直接落户上海,在报读之前一定要先查看下最新的落户政策,明确自己报读MBA的目的,如果你是实现能力的提升或者是结交高端人脉的话MBA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篇:从政策角度看村镇银行审计_从政策角度看村镇银行审计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从政策角度看村镇银行审计”,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为弥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银监会于2006 年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于当年开始村镇银行试点工作。近几年来村镇银行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6月30日,全国村镇银行数量达到1101家,剔除支行的数量为731家。村镇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制度本身的深层次问题也显现出来,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需要透过现象看问题本质,以此来引导审计工作的实施,并提出恰当的政策建议。
一、村镇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村镇银行的设立和布局问题。《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要求:“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 10%”,这使得目前作为主发起人的银行在村镇银行的设立和管理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审计中应关注他们大规模设立村镇银行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服务“三农”,还是异地扩张,目前已有部分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很大一部分发起人是出于要实现跨区经营、占据市场、享受政策优惠、提高自身社会形象以及化解竞争等多重目的,村镇银行也有演变为发起人分支机构的趋势。从目前审计实践来看,部分村镇银行完全由发起人主导,其经营模式、经营理念、业务定位与发起行几乎一致,甚至将村镇银行作为开拓当地市场的平台,从而使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初衷落空。
(二)村镇银行的贷款的投向问题。村镇银行的基本政策定位是服务“三农”,其成立的初衷是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然而村镇银行的贷款投向却产生“投偏”现象,表现形式是贷款的脱农化、大额化和短期化,在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村镇银行的贷款脱农化、大额化和短期化程度的同时,应思考其背后的原因,由于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较为多元,大部分股东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如果按照政策要求把贷款投向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从短期看盈亏平衡都很难实现,主要原因是额度小、收益低、周期长、风险大的“三农”信用需求难以与按照现代统一商业金融模式设立的村镇银行相适应,此外由于资本的逐利本性,村镇银行大多会把信贷投放重点放在能够获利较多的领域。因此尽管银监会在《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写明“村镇银行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实际上较难执行。(三)“三农”客户获取贷款的成本问题,该成本是指为获取贷款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贷款的实际利率、担保费用、隐形成本等等所有与贷款相关的费用,由于“三农”客户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物、质押物有限,要求的其他的担保方式如联保、担保公司担保无形中会增加贷款的难度和贷款的成本,另一方面“三农”客户的贷款季节性、时效性较强,不可能等很长时间审批,如果贷款审批速度慢必然会增加机会成本。在审计过程中要关注村镇银行是否存在客户的贷款成本较高的问题,跟当地同业比是否有优势,是否存在银行贷款经办人员“扣点”等潜规则问题,甚至以附加条件额外收取费用形成小金库等问题。
二、解决村镇银行发展困境的主要对策
(一)加大对村镇银行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村镇银行生存空间。村镇银行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实质上涉及村镇银行的定位,银监会已将村镇银行明确定位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但从其肩负的服务“三农”的使命和社会责任看,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性银行应该发挥的作用,带有明显的政策目的,目前国家虽然降低了村镇银行的准入门槛,但没有出台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缺乏差别性政策支持,导致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动力不够。同农村信用社相比,村镇银行没有支农再贷款、贴息贷款、财政性存款、免征所得税和减免营业税等优惠政策,在不良贷款补偿机制政策方面,村镇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否享受国有商业银行的剥离、核销呆账和农信社的中央银行票据置换等政策,仍没有明确规定。村镇银行在发展初期面临较大的困难,特别是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营尤为困难,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关于税收、准备金、再贷款、核销呆账等方面的支持或优惠措施,以不小于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力度扶持村镇银行。
(二)加强对村镇银行监管力度,敦促村镇银行履行职责。目前银监部门对村镇银行采取“低门槛、严监管”的模式,“低门槛”降低了村镇银行准入门槛,有利于社会各种资本积极投入,但是“准入挂钩”政策的强行规定降低了部分村镇银行的效能,表面上增加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覆盖面,相应的“严监管”却没有落实到位,导致部分村镇银行的投入不足、业务发展缓慢以及贷款的“脱农化”。首先,监管部门应制定标准清晰的指标体系,根据村镇银行的特点制定如资本金增加指标、业务发展指标、贷款投向指标等;其次,施行严格的惩罚机制和退出机制,对于长期满足不了监管指标的村镇银行施行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金融许可等多种措施敦促其履行职责,采取“宽进、宽出、严监管”模式。由于金融机构退出可能引发区域性的金融**,退出机制必须考虑到客户、业务的后续承接问题。
(三)加大对村镇银行政策灵活性,促进村镇银行快速发展。一是逐步放宽主发起人资格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股权的多样必然增加经营的灵活性,有利于农村金融的充分竞争。二是积极探索村镇银行的营利模式,适度放宽对村镇银行的部分政策要求。由于部分“三农”客户普遍存在规模小、风险高、担保弱、融资时间长的特点,传统的银行营利模式很难与其适应,可以借鉴风险投资公司的营利方式,要求利润分成,不追求低的不良率和低水平的收益率,保证村镇银行整体上的持续发展,同时监管机构在不良率、收入方式上可以适当放宽。三是积极引导村镇银行创新金融手段。一方面村镇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推出与自身管理相适应、与“三农”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保险、代理、担保、个人理财、信息咨询等;另一方面尝试多种担保、抵押方式,使“三农”客户和村镇银行均达到相互可接受的程度,如林木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保单受益权抵押等。从政策角度看村镇银行审计就为朋友们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
第三篇:从政策角度看村镇银行审计(本站推荐)
从政策角度看村镇银行审计
2013-1-28 8:50 雷华夏
摘要:本文从村镇银行的基本定位和发展方向角度出发,归纳了目前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一些制度带来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审计人员从政策视角审计村镇银行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村镇银行 政策 审计
为弥补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银监会于2006 年公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于当年开始村镇银行试点工作。近几年来村镇银行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6月30日,全国村镇银行数量达到1101家,剔除支行的数量为731家。村镇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制度本身的深层次问题也显现出来,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需要透过现象看问题本质,以此来引导审计工作的实施,并提出恰当的政策建议。
一、村镇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村镇银行的设立和布局问题。《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要求:“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 10%”,这使得目前作为主发起人的银行在村镇银行的设立和管理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审计中应关注他们大规模设立村镇银行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服务“三农”,还是异地扩张,目前已有部分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很大一部分发起人是出于要实现跨区经营、占据市场、享受政策优惠、提高自身社会形象以及化解竞争等多重目的,村镇银行也有演变为发起人分支机构的趋势。从目前审计实践来看,部分村镇银行完全由发起人主导,其经营模式、经营理念、业务定位与发起行几乎一致,甚至将村镇银行作为开拓当地市场的平台,从而使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初衷落空。
2009年银监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提出了“准入挂钩”的规定,即主发起人在全国百强县或大中城市市辖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原则上与国定贫困县实行1∶1挂钩,或与中西部地区实行1∶2挂钩;在东部地区(全国百强县、国定贫困县和大中城市市辖区除外)规划地点设立村镇银行的,原则上与国定贫困县实行2∶1挂钩,或与中西部地区实行1∶1挂钩。显然,“准入挂钩”政策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捆绑,解决发起人不愿意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设立村镇银行的问题。而目前已经有报道村镇银行全国布局的发展失衡,原规划定位于服务贫困落后农村的村镇银行在国家贫困县中却鲜有分布,而且绝大部分的村镇银行都设立在县城,目标客户定位于县域内的企业。从目前审计实践看,一些中小银行设立村镇银行的目的显然并不是为了村镇银行本身,而是为了满足设立异地分支机构的监管要求,某些地方的村镇银行成为应付监管的附带产物,导致发起人对村镇银行的投入严重不足,部分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缓慢。
(二)村镇银行的贷款的投向问题。村镇银行的基本政策定位是服务“三农”,其成立的初衷是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然而村镇银行的贷款投向却产生“投偏”现象,表现形式是贷款的脱农化、大额化和短期化,在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村镇银行的贷款脱农化、大
额化和短期化程度的同时,应思考其背后的原因,由于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较为多元,大部分股东首先考虑的是生存问题,如果按照政策要求把贷款投向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从短期看盈亏平衡都很难实现,主要原因是额度小、收益低、周期长、风险大的“三农”信用需求难以与按照现代统一商业金融模式设立的村镇银行相适应,此外由于资本的逐利本性,村镇银行大多会把信贷投放重点放在能够获利较多的领域。因此尽管银监会在《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写明“村镇银行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实际上较难执行。
(三)“三农”客户获取贷款的成本问题,该成本是指为获取贷款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贷款的实际利率、担保费用、隐形成本等等所有与贷款相关的费用,由于“三农”客户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物、质押物有限,要求的其他的担保方式如联保、担保公司担保无形中会增加贷款的难度和贷款的成本,另一方面“三农”客户的贷款季节性、时效性较强,不可能等很长时间审批,如果贷款审批速度慢必然会增加机会成本。在审计过程中要关注村镇银行是否存在客户的贷款成本较高的问题,跟当地同业比是否有优势,是否存在银行贷款经办人员“扣点”等潜规则问题,甚至以附加条件额外收取费用形成小金库等问题。
二、解决村镇银行发展困境的主要对策
(一)加大对村镇银行政策扶持力度,拓宽村镇银行生存空间。村镇银行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实质上涉及村镇银行的定位,银监会已将村镇银行明确定位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但从其肩负的服务“三农”的使命和社会责任看,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性银行应该发挥的作用,带有明显的政策目的,目前国家虽然降低了村镇银行的准入门槛,但没有出台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缺乏差别性政策支持,导致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动力不够。同农村信用社相比,村镇银行没有支农再贷款、贴息贷款、财政性存款、免征所得税和减免营业税等优惠政策,在不良贷款补偿机制政策方面,村镇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否享受国有商业银行的剥离、核销呆账和农信社的中央银行票据置换等政策,仍没有明确规定。村镇银行在发展初期面临较大的困难,特别是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营尤为困难,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关于税收、准备金、再贷款、核销呆账等方面的支持或优惠措施,以不小于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力度扶持村镇银行。
(二)加强对村镇银行监管力度,敦促村镇银行履行职责。目前银监部门对村镇银行采取“低门槛、严监管”的模式,“低门槛”降低了村镇银行准入门槛,有利于社会各种资本积极投入,但是“准入挂钩”政策的强行规定降低了部分村镇银行的效能,表面上增加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覆盖面,相应的“严监管”却没有落实到位,导致部分村镇银行的投入不足、业务发展缓慢以及贷款的“脱农化”。首先,监管部门应制定标准清晰的指标体系,根据村镇银行的特点制定如资本金增加指标、业务发展指标、贷款投向指标等;其次,施行严格的惩罚机制和退出机制,对于长期满足不了监管指标的村镇银行施行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金融许可等多种措施敦促其履行职责,采取“宽进、宽出、严监管”模式。由于金融机构退出可能引发区域性的金融**,退出机制必须考虑到客户、业务的后续承接问题。
(三)加大对村镇银行政策灵活性,促进村镇银行快速发展。一是逐步放宽主发起人资格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股权的多样必然增加经营的灵活性,有利于农村金融的充分竞争。二是积极探索村镇银行的营利模式,适度放宽对村镇银行的部分政策要求。由于部分“三农”客户普遍存在规模小、风险高、担保弱、融资时间长的特点,传统的银行营利模式很难与其适应,可以借鉴风险投资公司的营利方式,要求利润分成,不追求低的不良率和低水平的收益率,保证村镇银行整体上的持续发展,同时监管机构在不良率、收入方式上可以适当放宽。三是积极引导村镇银行创新金融手段。一方面村镇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以推出与自身管理相适应、与“三农”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保险、代理、担保、个人理财、信息咨询等;另一方面尝试多种担保、抵押方式,使“三农”客户和村镇银行均达到相互可接受的程度,如林木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保单受益权抵押等。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恺萌,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运行初期的障碍与启示,人民网,2008-12-16
[2] 徐小青,樊雪志,村镇银行试点的成效、问题与建议,中国农村金融,2010年3期
[3] 潘林,村镇银行发展的九个两难选择,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11期
[4] 戴薇 边皓 刘新媛,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期
[5] 冯娜娜,村镇银行几何级数扩张 国家贫困县却鲜有分布,21世纪网,2012-7-4
第四篇:从汶川大地震看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
从汶川大地震看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
2008-9-1
2(摘要)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自1980年起实施的“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人口政策。独生子女政策使我国新出生人口大大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同时,在生活成本、教育成本等孩子抚养成本日益提高的今天,独生子女政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负担。然而,一对夫妇仅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也存在大量问题,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暴露出来。过去的大量文献研究和总结了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独生子女本身身心健康、家庭养老、人口结构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故,探讨独生子女政策在给家庭带来的潜在风险。
一、问题的背景
为了尽快控制人口增长,中共中央于 1980年9月25日发布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标志着我国普遍提倡的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正式实施。二十八年过去,我国现行生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它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建国后我国哦第三次人口高峰没有出现比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更严重的人口增长态势,推迟了13亿人口日的到来。它有利于减轻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一个相对较好的人口环境。
然而,由于事物存在两面性,该生育政策也存在着不少负面效应,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暴露出来。独生子女政策导致家庭子女的减少,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加剧了人口性别比例的不平衡,同时,加剧了人口老龄化,导致独生子女负担过重,并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家庭养老功能,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新的负担和挑战。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家庭将所有希望寄托在独生子女身上,导致独生子女承载的希望和负担过多过重,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给家庭带来的冲击成倍上升。一旦意外事故发生,独生子女伤亡给家庭带来的冲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独生子女数量可能超过一亿,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所占比例的不断上升,各种意外事故带来的伤亡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日益增大。2005年6月,黑龙江
省宁安县沙兰镇中心小学在洪灾中105名小学生丧生,其中独生子女占56%。令人难忘的2008年5月12日,是中国无数家庭甚至全体中国人民的灾难之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等地发生了8.0级强地震,地震波及我国北京、上海、甘肃、云南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并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截至5月21日,四川省地震死难人员达4万多人,其中,大量伤亡人员为幼儿园到中学的各年龄段的儿童少年。北川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学校在地震中垮塌,大批学生死亡……天灾带走了许多人的生命,包括婴幼儿、儿童、少年、青壮年还有老人。失去家人的家庭中,其中不乏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对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唯一的孩子的夭亡使整个家庭陷入了绝望和痛苦的深渊。
二、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份类多种多样并具有不同的本质特征,其中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1],一旦遭遇独生子女意外事故,风险家庭将会转为残破家庭和困难家庭。一方面,家庭组成不完整,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心理孤独,缺乏外界支持和帮助,难以摆脱心理和甚至某些经济困境。
从客观方面来分析,首先,孩子本身存在着风险,例如夭折的风险或者生病的风险。据统计,1000个出生的婴儿中5.4%的人会在25岁之前死亡,12.1%在55岁之前死亡,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地区曾有过一个孩子但后来夭折的家庭达到57万。独生子女的生存风险直接影响家庭的生存风险,虽然生命周期早期出现的生存风险可通过补偿性生育得到消解,但是,若大龄独生子女夭折或发生严重伤病残时,对家庭的打击是毁灭性的。面对本次汶川大地震孩子的大量伤亡,许多灾难中幸存的家长伤心欲绝。它给独生子女家庭所带来的感情和经济上毁灭性打击是社会和国家无法弥补的,这些家庭的继承人问题、将来家庭成员的养老问题、家庭成员的精神寄托和安慰问题将会显现出来,并成为灾后的突出问题之一。
其次,独生孩子的成才风险。作为家庭的希望,所有家庭成员均将爱和期望过分聚集在独生子女身上,独生子女家庭孩子的教育和成才问题成为家庭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旦独生子女父母病重、死亡或离异,独生子女的成长将会遭受严重的不利影响。类似于大地震等突发事件中也存在着青壮年的伤亡,对幸存的独生子女而言,失去亲人后的孤独感、无助感将会在他们的人生中造成巨大的风险,并带来心理成长阴影。这种影响在普通非独生子女家庭中也会存在,但是,由于
家庭成员多余独生子女家庭,其影响的毁灭性程度也许会相对小一些。
再次是家庭的养老风险,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功能比多子女家庭小,而且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具有唯一性,缺乏起码的回旋余地,家庭对独生子女的依赖过重。对独生子女家庭而言,与其他任何风险相伴的必然有养老风险。由于我国传统“养儿防老”等家庭养老观念的影响,子女在人们的养老过程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加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各项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均很不健全,不存在社会养老等其他形式的养老支持,人们的养老过分依赖于家庭,因此,一旦意外事故发生,由于作为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人缺乏可代替的家庭养老支持,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抚慰和服务等正常养老安排将会遭受毁灭性冲击。排除意外事故的影响,独生子女的赡养能力、赡养负担、子女家庭的经济状况、代际关系、居住安排等因素也会对父母养老带来不确定性风险。
此外,独生子女家庭遭遇意外事故时将会带来社会发展的风险。独生子女身上所负担和投入的成本不仅来自家庭,还来自社会和国家。独生子女的伤亡不仅是家庭的灾难,也是社会的灾难。对家庭而言,其带来的影响是直接的和毁灭性的,对社会和国家而言,意外事故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从独生子女主观的角度来看,独生子女所承担的社会、家庭成本和负担过重。独生子女独特的地位使其成为家庭几代人的核心和唯一寄托,他们提供的不仅仅是未来的经济效用,更重要的是精神效用。一旦其发生意外,家庭的依赖核心就很可能会丧失。
孩子的出生和培养是有成本的,孩子的净成本等于预期支付的现值加上父母劳动投入的现值减去孩子的预期货币收入现值与孩子劳务收入的现值之和。如果净成本为正,则父母投入的抚养费用达与孩子可能提供的收益,此时孩子是一种耐用消费品,父母从孩子身上得到心理满足和效用。如果净成本为负值,则孩子是一种耐用生产品,父母从其身上得到现金收入。中国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投入是不计成本的,他们更注重的是从孩子身上得到的精神效用,孩子带来的精神效用远远大于过去所期望的劳动收入。
三、我国对独生子女家庭的保障措施有限、水平过低加剧了其突发事故中所承担的风险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7条规定: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
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2004年国家计生委、财政部发布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试行)》规定,满足农村户口、1973年到2001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年满60周岁等,每年直至亡故为止可以领取不低于600元的扶助。但是,尽管如此,即使加上最低生活保障(假设领取人符合保障甄选标准)在生活成本日益上身的现实社会中这对养老而言仍然无法从根本上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
我国的该项计划生育政策只是阶段性政策,1982年《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中,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第二胎的,经批准可以有计划安排……少数民族有其他相对宽松的生育政策。发展至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部分地区已经逐步适当放开。然而,长期普遍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某些风险仍然不容忽视,国家对家庭保障水平的偏低仍然使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突发事故时具有脆弱性。此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公民出现疾病或伤亡后,家庭及其成员所承担的负担过重,其中包括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长期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会导致家庭无法恢复正常状态,进而会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为我国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政策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且现实中我国的人口政策也在进行微调。
大量的精神情感和经济的投入使家庭在面对灾害时时刻面对损失的风险,灾难无情,突发的事故对所有的家庭和人们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无论是任何家庭,面对突然的灾难时能力总是有限的,需要彼此的扶持和精神的寄托。独生子女家庭和所有家庭一样,在灾难面前显得脆弱无力,甚至它比非独生子女家庭更加不堪一击。无论任何灾难和损失、伤亡的发生,对它都是毁灭性的伤害。突发事故过后残破的家庭面可能会对着家庭成员减少、代际结构缺失、经济损失、精神损失,医疗养老等等各种负担和问题的威胁,如何防范甚至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是灾难之前我们必须预先考虑、灾难之后及时反思的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适当的调整、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
立反应迅速及时,行动效率高的社会灾难预警救援机制,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要的措施。只有健全的制度和人口政策保障,家庭才能健康和谐地发展,并逐步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第五篇:从今年新农合筹资看去年政策
从今年新农合筹资看去年政策
2013年安丘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刚刚结束,让我感触很深,新安街道参合率98%,人民群众满意度100%。在街道财政所和关王合管办共同协作下,辖区网上征缴准确率达99.5%。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2012年新农合报销政策。
1.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大幅度提高2.阑尾炎等50个病种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3.参合农民患高血压、糖尿病和精神病等纳入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和重性精神病管理的,报销规定常用药品费用的80%。4.参合孕产妇计划内生育住院分娩的,给予每人次275元的定额补偿。5.2012年内未享受新农合报销的参合农民由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为其免费查体一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