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规范中介组织取得积极成效(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3 22:4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理规范中介组织取得积极成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理规范中介组织取得积极成效》。

第一篇:清理规范中介组织取得积极成效

湖北省鄂州市清理规范中介组织取得积极成效

[发布日期: 2012-11-08 ]本文已被浏览过 129 次

2012年以来,湖北省鄂州市围绕促进行政审批提速增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开展中介组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与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相关的市直审批部门所属中介组织及具有中介性质的事业单位进行清理和规范,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初步成效

一是提高了审批前置中介服务质量效率。中介服务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的现象得到明显好转。各中介组织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规范执业行为,主动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目前,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时限比整治前平均缩短25个工作日。二是规范了中介服务收费行为。中介服务收费标准不透明、收费过高以及乱收费的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共清查出中介违规收费100余万元,已对相关中介组织进行整改处理。各中介组织将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标准以及收费依据、举报电话予以公开,明确收费档次,降低收费幅度,避免人情收费。目前,中介服务收费与整治前平均下将20%,下降最明显的主要涉及工程咨询、环境评价、规划勘测、防雷、防震等方面的中介服务。

三是斩断了主管部门与中介组织之间的利益链条。通过推进管办分离、规范财务管理等措施,主管部门与中介组织利益关联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清查中发现的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办中介企业,其工作人员在中介组织兼职或从事中介业务;主管部门在下属中介组织或中介事业单位收取管理费、列支费用以及借用车辆等问题进行整改。

四是形成了竞争有序的中介市场环境。放开中介服务市场,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行政相对人可自行选择中介服务。规划、防雷、防震、征地、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环境评价、工程咨询等中介服务,彻底改变了原来由审批部门指定服务、少数中介组织垄断经营的局面。各中介组织主动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比服务更优质高效、收费更合理,改变了原来那种不择手段招揽业务、承接了业务又不守承诺的无序现象。

五是构建了中介组织综合监管模式。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市直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建立健全中介组织综合监管常态工作机制,构建了齐抓共管、左右协调、系统推进、高效运转的综合监管模式,改变了以往部门监管单

一、难以发挥监管效应的局面。

二、主要作法

1、开展集中清查,抓整改处置。围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争当全省审批项目最少、时限最短、收费最低“三最”城市的目标,将整治中介组织突出问题作为畅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在全市部署开展了清理和规范中介组织工作。由市监察局牵头,从市编办、工商、物价、财政、审计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重点对与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相关的26家市直部门所属的40余家中介组织及中介性质事业单位,采取查机构编制、看有无人员混岗的情况,查经费来源、看有无靠收费养人现象,查收费情况、看有无超范围或超标准收费问题,查财务帐目、看有无利益关联和违规违纪问题,查业务开展、看有无利用主管部门行政审批权力开展指定中介服务,查办公场所、看是否与主管部门分开办公等“六查六看”的方式进行集中清查,摸清了被清查单位的现状。经过梳理分析和调查核实,主要存在管办不分、人员混岗,违规收费、财务混管,指定服务、利益关联,部门保护、垄断经营以及中介组织服务质量不高、办事效率低下等方面的问题,有60余名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在中介组织兼职或从事中介业务,12家主管部门在行政审批中指定中介服务,18家中介组织办公场所未与主管部门分开,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开办中介企业21家,中介服务违规收费80余万元,主管部门在下属中介组织或中介事业单位列支费用70余万元。

坚持问题导向,实施整改处置。按照“管办分开、职能剥离、竞争有序、收费规范”的原则,主要采取以下处置措施:一是对纯中介性质事业单位,注销事业法人资格,实行脱钩改制,完全推向市场。二是对其行业在本市难以形成市场竞争,且改制成本大、人员分流难的中介性质事业单位,剥离行政管理职能,要求与主管部门脱钩,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可暂不改制,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三是对具有政府垄断性质或在运营上有很强法规性,不宜进入市场运作的中介性质事业单位,可维持现有管理体制,主管部门对其中介服务加强行业监管。四是对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开办的中介企业实行脱钩改制,使其真正成为面向市场的中介组织。同时,市清理和规范中介组织工作办公室已分别向被清查部门和单位,就各自存在的突出问题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对不能如期完成整改目标任务的单位实行问责。

2、抓住关键环节,促规范行为。从清理规范中介组织的关键环节入手,理顺关系、完善制度、规范行为,有效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一是抓住脱钩改制环节,斩断利益链条。按照组织人员、业务开展、资产财务和办公场所与主管部门“四分开”的要求,注销3家中介性质事业单位的事业法人资格,对10余家条件成熟的中介企业实行脱钩改制。同时,将5家中介组织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上收至主管部门或归并到本部门其他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专项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中介组织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割断主管部门与中介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系,严禁主管部门占用中介组织资产资金或在中介组织报销费用。二是抓住公平竞争环节,规范行政审批机关的行为。市监察局出台《禁止行政审批机关干扰中介服务行为的规定》,对禁止索取、收受中介组织钱物,为中介组织牟取不正当利益,禁止行政审批机关指定中介组织提供相关中介服务,禁止行政审批机关人员在中介组织中兼职等八种行为作出硬性规

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问责处理,以促进中介组织公平竞争、阳光运作。三是抓住市场监管环节,打击中介组织违法违规行为。市工商局、市物价局分别出台《市场中介组织管理办法》、《中介服务价格监管暂行办法》,加强对中介组织执业行为和经营性收费情况的监管,认真查处商业贿赂、借用资质、提供虚假报告和自立项目乱收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价格欺诈等行为。四是抓住市场准入环节,加强中介组织管理。市政府法制办编制《鄂州市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项目目录》,统一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行政审批机关将中介组织出具的技术性审查、评估、鉴证、咨询报告或意见书作为审批前置条件的,必须是《目录》规定的项目,不能私自设置中介项目。市行政服务中心制定《进驻中心中介组织遴选办法》、《考评管理办法》和《中介服务窗口管理办法》,放开中介服务市场,加强中介组织管理。按照部门推荐、信息公开的原则,市行政服务中心引入160家信誉好、实力强、服务优的市内外中介组织进驻中心中介服务窗口,建立中介组织数据库,将其从业人员基本情况、资质等级、业务范围、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时限、办理流程、收费标准、执业纪律、投诉电话等编印成宣传册,并在中心网站、电子显示屏予以公示,供行政相对人查询、选择中介组织;通过日常检查、星级评定、绩效考核等方式,强化对进驻中心中介组织的监管,将信誉度低、服务质量差、严重违规从业的中介组织列入“黑名单”,退出中介服务窗口。五是抓住行业自律环节,规范中介组织执业行为。市直行业主管部门督促指导中介组织尤其是与行政审批前置相关的中介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内控机制,主动公开服务承诺、优化办理程序、公示收费依据及标准,提升服务水平,接受社会监督。

3、加强综合监管,建长效机制。一是实行部门负责制。成立中介组织综合监管工作协调小组,对市监察局、编办、物价、工商、财政、审计、民政、政府法制办和行政服务中心等九个成员单位的职责作出规定,明确各自责任分工和工作任务。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中介组织综合监管由市监察局牵头抓总和督办检查,其他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共同参与,形成统一指挥、整体联动、部门协作、快速反应的一体化联动机制,改变了过去靠行业主管部门单一监管的局面。三是建立案件联查机制。将中介组织运行情况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网络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范围,及时受理企业和群众对中介组织收费、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投诉举报,及时纠正和查处中介组织违规问题。2012年,市监察局联合物价、工商等部门查处涉及中介组织服务的投诉举报件30余起,查实办结26件,收缴违规收费资金100余万元。四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监察局先后召开了5次由成员单位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参加的清理规范中介组织联席会议,会商工作情况,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研究处置措施及整改意见。(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

第二篇:清理中介组织表

附件3:

中介机构检查基本情况登记表

(二)行业主管部门:填表日期:年月日

附件4:

中介机构检查基本情况表

(三)行业主管部门:填表日期:年月日

被检查单位:

填表人:

第三篇: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二)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工业效益持续增长。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0.7亿元,同比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达到203亿元,增长12.3%。主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有色金属冶炼、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石油加工炼焦、煤炭开采洗选、石油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七大行业合计完成增加值662.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4.8%。重工业完成增加值728.5亿元,增长19%。重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增长6%,洗煤增长

1.2倍,原油增长4.8%,天然气增长15.9%,水泥增长30.5%,焦炭增长29.1%,电解铝增长15.3%,多晶硅增长1.7倍,碳化硅增长41.7%,铁合金增长18.9%,铝合金增长32.6%。

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实施“双百”行动,大力发展和培育工业十大优势产业。金鼎耀华360万重量箱优质浮法玻璃、聚阳能单晶硅等项目加快建设,开工建设德令哈宜化氯碱、10万吨电解铜、60万吨高精铝板带、高倍聚光电池组件、255万平方米地毯纺纱、万吨枸杞深加工等项目。建成肯德可克铁矿开发、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平安高精铝板带、万吨级高档电解铜箔、西宁特钢200万吨改造升级等项目。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三大工业园区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420亿元,同比增长28.8%。园区经济成效凸显,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5%左右,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积极推进“123”科技支撑工程,新实施60个“123”科技支撑项目,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西宁开发区的生物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康普青藏高原沙棘开发实验室等3个项目被授予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认真贯彻落实支持工业发展十大综合措施,积极应对工业增速回落的新情况,一次性投入资金10亿元,撬动银行、企业增加投入,在帮助企业战胜当前困难的同时,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牢牢把握了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结构调整取得成效。非公有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258.7亿元,增长29.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1%,比重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376.2亿元,同比增长12.9%。科技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总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7%以上,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2%。全省轻工业完成增加值52.2亿元,同比增长19%。在轻工业产品中,小麦粉产量同比增长1.25倍,饲料增长43.3%,饮料酒增长8.3%,制帽增长19.4%,手工地毯挂毯增长21.1%,机制地毯挂毯增长1倍。

循环经济稳步推进。安排专项资金12亿元对47个循环经济项目给予了引导扶持。实施德尔尼尾矿综合利用、金属镁一体化等重点项目,有力带动了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比重达到

70%。成功举办“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苏州)项目推介会”,组织参加2011年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49个,签约金额达559.2亿元。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和全社会节能行动,分解下达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协调实施节能减排工程121项。加快推进湟水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西宁历史遗留铬渣治理等重点工程,17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营,西宁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积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我省正式纳入绿色合作伙伴计划。

第四篇: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根据国务院部署,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五部门公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了16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各地也选择了37个省级试点地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启动近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形成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医院多方努力、综合改革和单项改革相结合的工作格局,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积极开展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探索

各地按照“四个分开”的原则,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的各个方面涌现丰富多样的做法。

(一)在实行“管办分开”、改革管理体制方面。试点城市逐步形成了四种具体模式,鞍山、潍坊、七台河、芜湖、鄂州、株洲、遵义等市设立市政府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北京、洛阳市成立了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镇江、宝鸡市直接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上海、马鞍山、昆明市在卫生行政部门之外设立公立医院管理机构。这些探索强化了政府的办医职能,大大加强和改善了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治理,提高了公立医院的运行绩效,同时绝大多数地区注意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注意维护卫生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连贯性。

(二)在实行“政事分开”、改革治理机制方面。各地围绕明确政府办医主体、合理界定所有者与经营者职责、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和激励约束机制等环节进行了大量有建设性的探索。潍坊、深圳市采取签订委托管理合同或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形式,北京、潍坊市构建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或院长考评体系,镇江、深圳市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些改革将放权、选能与问责更好的结合起来,既增强了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发挥了医院院长的聪明才智,又保障公立医院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的各种公益性功能。

(三)在实行“医药分开”、改革补偿机制方面。各试点城市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创新政府投入方式,提高投入管理水平。北京、上海、鞍山等市对新建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大型医用设备投入由政府保障;北京市对离退休人员费用给予全额保障,芜湖、马鞍山市采取由政府投入将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化养老保险;北京市建立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财政补偿政策,对公立医院政策性亏损予以合理补偿;陕西省子长、府谷县级医院人员工资由政府全额预算保障;鞍山、马鞍山市和陕西省子长县探索逐步化解公立医院的历史债务。上海市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共调整了2859项临床诊疗大类项目的收费标准,同时适当拉开二、三级手术收费标准;安徽省向试点城市下放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权,提高了护理收费标准。在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方面,各地探索形成了支付方式改革(如镇江市)、预算管理(如陕西省子长县)、设立独立药品管理中心(如芜湖市)、通过增加财政补助(如鞍山市)、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或设立药事服务费(如深圳市)降低甚至取消药品加成率、实行差别加价(如北京、鄂州市)等5种具体方式,减少用药行为的扭曲,控制医药费用的上涨。

(四)在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分类制度方面。上海等地方探索剥离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功能。

以上这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在点上已经触及最深层的根本问题,展示了改革的多种可能途径。这些探索为进一步比较、评估和总结,最终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和广阔的选择空间。

二、大力推进医疗服务体系调整重组

各地按照中央部署,根据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针对区域、城乡、结构等医疗资源配臵不均衡情况,采取各种方式促进医疗资源的调整重组,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一)加强薄弱区域和薄弱领域的能力建设。北京、上海、鞍山、深圳、芜湖、洛阳、宝鸡等地采取中心城区控制发展、整合资源、搬迁重建,郊区、新区、卫星城区新建、改扩建、举办分院等方式,优化公立医院地区布局,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减缓中心城区的医疗服务和交通压力;同时,通过制定振兴规划、增加政府投入、完善调控政策,加强儿科、妇产、精神卫生、老年护理、康复等薄弱领域的能力建设,满足群众的医疗保健需要。

(二)优先发展县级医院,统筹城乡卫生发展。中央财政投入300多亿元,支持2000多所县级医院进行标准化建设,改善县级医院就医环境和条件。全国普遍开展城乡对口支援,1100多所三级医院与2139家县级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城市三级医院为县级医院培训6000多名骨干医师,明显提高县级医疗管理和服务能力。各地采取招聘专业卫生技术人才、选派到城市大医院进修培训等方式加强县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陕西、江西等省和子长县、府谷县等县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增加政府投入,改变以药补医机制,维护了医院公益性,带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发展。

(三)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方面。各地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着眼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市大医院与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三个领域,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有效机制,形成了签订长期协作协议、托管、组建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实行院办院管等不同形式。镇江市依托江苏康复、江苏江滨两大医疗集团,将城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加入并实行一体化、紧密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和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率显著提高,2010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门急诊量占全市门诊总量的54%。芜湖、马鞍山、鞍山、洛阳等试点城市也探索组建医疗集团,促进资源共享,实现集团内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纵向流动和业务分工协作。深圳、厦门等地探索采取“院办院管”的方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了群众的认可度和信心,实现了资源纵向流动、服务上下联动,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各地贯彻落实并不断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壮大医疗资源,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合理分流公立医院病人。厦门、昆明等市给社会办医留出发展空间充裕,用地用房、财税、医保、人才等支持政策齐全有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快速。厦门、宝鸡市注意鼓励发展上规模、上水平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厦门长庚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台资合作医院、厦门眼科中心成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宝鸡市吸引社会资本全额投资近6亿元建设宝鸡高新医院,医院设臵床位达到1000张。

三、全面加强惠民便民措施推广实施

各地根据公立医院改革工作部署,围绕群众关切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突出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看得准、见效快的惠民便民措施,让群众尽快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增强对改革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一)在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有1200所三级医院建立多种形式预约挂号平台,实行预约诊疗和分时段就诊,缩短了群众看病就医等候时间。有4964所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21个省在辖区内所有三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家属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降低,患者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医患关系变得密切和谐。绝大部分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地区在医院实现了住院费用即时结算,减轻患者垫支、排队和跑腿问题。

(二)在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方面。在全国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试点,有效控制了治疗费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自负比例,3000多名儿童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北京、镇江等市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加强医院财务监管,控制医疗成本。上海、厦门市出台了控制医药费用的综合措施,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上涨。

(三)在不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到2010年底,制定的临床路径累计达到22个专业222个病种,全国有30个省(区、市)共计1383家医院的8292个临床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累计收治临床路径管理病例36万多例。遴选25个省的96家医院作为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在上海、厦门、无锡市开展全面试点。开展2010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工作,共评估236个建设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8个医院。

北京、上海、潍坊、七台河、鄂州等地的惠民便民措施内容丰富、措施有力,得到群众和社会各界肯定。北京市三级医院就诊患者的初诊预约比例为22%,出院病人复诊预约比例整体达到59%,产科复诊预约比例整体达到92%;在三级医院全面启动无假日门诊和预约诊疗,目前有27家地方三级医院(包括所有21家市属三级医院)和12家部队医院开展了双休日全天门诊,日均门诊量达到工作日日均门诊量的44%。上海市提出方便群众就医、配药、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改善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服务、加强监管和宣传等五个方面共27项改善医疗服务的具体举措,全部36家三级医疗机构均已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工作,部分医院的专家门诊预约比例已达到专家总号源的65%。潍坊市推出20项便民利民的优质服务项目,逐一制订服务路径,确保落实实处。七台河市实施“十免、十降、十提高”三大惠民措施,全面实施“868”人民满意工程。鄂州市推广“冬梅护理”品牌,开展“感动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实行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网合一”,各医院设立城乡医保审核大厅,实现窗口服务当天结算。

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各地围绕广大医务人员关切的工资待遇、职业发展、执业环境等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努力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理解改革、投身改革的积极性。一是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上海市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010年全市招录1830名住院医师进入39家培训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天津、深圳、镇江、潍坊等也开展了全科医师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高医生临床能力。二是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深圳、马鞍山、鄂州等市创新编制管理方法,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解,使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与医院功能定位、工作量等实际情况相符合。三是实行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各地普遍实行岗位设臵和全员聘用,建立科学的人员绩效评估制度,实施岗位绩效工资。鞍山市适当放开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和工资总额的限制,对医院的特殊人才和引进的高端人才可实行年薪制或协议工资制;芜湖、鄂州市规定医院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技术骨干倾斜,其中学科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年收入不低于院领导年收入。四是增加对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投入。洛阳、遵义、宝鸡、西宁等增加了招聘人才、培养人才或奖励人才的投入,推进学科而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五是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各地普遍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全面推进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厦门、七台河、马鞍山、洛阳等市建立了有效的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臵机制、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六是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昆明、北京等地积极探索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卫生人才合理流动,充分发挥作用,其中昆明市办理多点执业人员接近1200人。

总体来看,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宏观方面看,试点地区医疗资源配臵开始向好的方向调整,公立医院布局结构开始调整优化,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公立医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需求、城镇化发展的一致性、协调性在增强;从微观方面看,随着一系列看得准、见效快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公立医院在服务、安全、质量、成本、效率等方面开始改进,人民群众开始享受到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好处。各试点城市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丰富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政策措施和策略方法,为进一步推进改革积累了经验;试点探索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能力和水平。这些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中央确定的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方向和主要内容是正确的。

改革试点工作形成了一些经验。一是必须坚持公益性的改革方向。事实证明,坚持公益性的改革方向,符合医疗行业的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的公共性就越突出,公立医院就越要坚持公益性。二是必须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多方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涉及重大利益调整,涉及组织、人社、编办、财政、发改(物价)等众多部门职责,只有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才能有效推进改革。实践证明,哪里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搞得好,改革工作推进就十分顺利;哪里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不到位,改革就容易停滞不前。三是必须坚持从全局高度统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必须服务于、服从于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全局工作,同时从中获得强大的推动力量。要善于以公立医院改革为核心或抓手,统筹推进全面医改工作。四是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着眼长远制度建设,推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又要考虑群众当前关注的突出问题,推广实施惠民便民措施;同时,努力促进两者的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相向而行。五是必须坚持中央确定方向原则,鼓励地方大胆探索创新。各地要坚持中央确定改革方向、原则和顶层设计,同时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推陈出新,探索新的做法、新的经验。六是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同区域、类别、层次的公立医院,各有其特点和要求,应该分类指导;改革的任务复杂多样,改革的过程漫长曲折,必须根据环境条件,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循序渐进,分步推进。(卫生部医管司提供 2011年3月21日)

第五篇:宁波市江北区劳动保障民生服务取得积极成效

宁波市江北区劳动保障民生服务取得积极成效

2010年,宁波市江北区以服务民生为突破口,实施“劳动保障民生服务360度”项目,通过开展就业阳光“3计划”、社保惠民“3通道”、医保便民“3服务”、欠薪预防“3走进,切实推动为企业解难、为百姓排忧、促社会和谐,取得了积极成效。2010年,全区劳动监察案件同比下降20%,调处劳动纠纷案件数和涉及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8%和9.6%;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0100人,实现100%社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97%村成为“充分就业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达到100%全覆盖。主要做法:

一、就业阳光“3计划”搭建求职用工便桥。一是实施“百万联通计划”。组建区就业援助服务队,按照每个社区失业人员总数的1.5%配备就业“联通员”,聘请了167位社会热心人士为就业“联通员”,通过上门走访万个家庭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为辖区内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提供“一条龙”就业帮扶服务。二是实施“百企助力计划”。对全区百家重点企业开展用工动态监测,通过举办招聘洽谈会,扩大劳务合作,提高劳务对接工作成效。三是实施“千万圆梦计划”。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举办分行业、分群体特色专场招聘会。到目前,全区组织城乡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7415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91%;举办各类招聘会63场,推出就业岗位9.6万个,实现就业1.45万余人;全区已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全部实现就业,统筹城乡充分就业基本实现。

二、社保惠民“3通道”打造便捷参保渠道。一是打造快捷“简e”通道。扩大社会保险网申报范围,实现千家企业网上申报“e”点通。积极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新政策,对新增参保对象的登记录入等参保手续实行基层社区直接申报,街道、区级经办机构互动联网审批办理。二是打造直联安全通道。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的群众,只要在转出地社保窗口申请一次就可以,其余手续则在两地社保经办机构之间通过挂号信、传真、互联网等手段完成社会保险的个帐安全转移,实现了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人性化和谐处理。三是打造自由转接通道。按参保人自愿申请原则,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等险种的相互衔接、转换与并轨。2010年,全区有1800家企业开通社会保险网上申报业务,申报人数达12万人;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业务468人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4459人。

三、医保便民“3服务”探索标准服务途径。一是推行“十分钟参保圈”服务。全区共8个街道(镇)设立89个居民医保参保点。各参保医保经办机构通过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延长窗口办理时间、运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通知短信等,实现城乡居民可由居住地步行10分钟便能享受到居民医保参保征缴便捷服务。二是推行企业证卡预约服务。对当月参保新增30人以上的单位,可通过电话预约报明单位全称和医保号后,医保所即开始制作职工医保卡,制作完成后再电话通知预约单位,预约单位

派人取件即可,大大节约了企业的办理等待时间。三是推行异地结报服务。在区医保服务大厅,建立余姚市医保结报服务点,余姚市的参保人员可按规定在江北医保所申请医疗费零星报销,极大地方便了余姚市参保人员的医疗费零星报销。2010年,已有42家企业享受电话预约服务,领取职工医保卡1563份;累计异地结报1194人次、报销金额170.4万元。

四、欠薪预防“3走进”化解劳资纠纷苗头。一是走进企业。推行“红黄蓝绿”四色滚动晋级管理制,将辖区企业分为ABC三类,C级和谐企业分别为劳动关系融洽型、社会责任型、和谐文化型等五项,只要创建单位达标其中一项即可;B级和谐企业要求在创建中综合指标考评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且各项指标中80%达到80分以上,A级和谐企业要求综合指标平均分达到90以上且各项指标中90%达到90分。二是走进社区(村)。将惠及民生的社保、医保、就业、劳资维权等政策印刷成宣传版面发放到辖区所有社区(村),同时设摊开展咨询。三是走进员工。搭建“1+1”法律援助平台,对文化程度低、维权有困难的员工联系区法律援助中心给予法律援助;对欠薪农民工开展快立、快审、快结“绿色通道”,实行简易仲裁程序,减少讼诉时间;在街道(镇)设立劳动争议受理点,方便员工投诉;开通维稳维权服务“直通车”,承诺企业、个人发生劳资纠纷,劳动保障部门在30分钟内上门服务。2010年,全区创建级C(及以上)和谐企业4000家,占全区企业的90%;进社区(村)开展咨询38场次;

共调处劳动纠纷634件,为3561名职工追发工资及补偿1392万元,案件数和涉及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8%和9.6%。

下载清理规范中介组织取得积极成效(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理规范中介组织取得积极成效(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清理市场中介组织的通知

    【发布单位】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发布文号】工商企字[1997]第76号 【发布日期】1997-03-19 【生效日期】1997-03-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

    中介组织规范监管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兴庆一分局辖区从事中介机构与日俱增,辐射的行业也越来越细化,主要有公证性、代理性、技术服务性中介机构三种类型。中介机构的监管任务也越来越重要。由于......

    盘县农业现代化取得的成效

    盘县农业现代化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发布日期:2011年4月19日来源:盘县农业局作者:一、盘县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成效 (一)盘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 近年来,盘县大力......

    国企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国企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提供以下四个例子供选择) 1.以山东威海国资办深化国企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为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威海国资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全面深化改革......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的成效情况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的成效情况一、元至5月份,全县共有到位资金5.5亿元,同比增长35%。二、元至5月份,共有签约项目6个,协议引进资金5.3亿元,同比增长18%。已开工项目3个,准备开工项目......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唐县供电分公司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唐县供电分公司:“一问责八清理”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根据省委和省市公司“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统一安排部署,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唐县供电分公司“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

    清理规范工作方案

    XXXXX〔2011〕 号 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 关于印发《XX县开展事业单位 清理规范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各直属事业机构: 《XX县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