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响健康教育评价结果的因素
影响健康教育评价结果的因素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危险因索、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预防医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一项健康教育活动的成功举行,需要依靠方方面面的努力。因此影响健康教育评价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在健康教育活动中,观察者,测量工具,测量对象的影响是很大的。
1、测量者:(1)自身素质,测量者有过硬的知识基础,开阔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有利于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减少因理解错误而产生的纰漏。同时拥有良好的形象气质和沟通技巧,与测量对象有很好的亲和力,易于获得资料,资料的准确度也会提高;(2)暗示效应:测量者的言谈、态度、行为等使测量对象受到暗示,并按照测量者的希望进行表现,而并非教育干预所致。(3)测量者的成熟性:在使用同样的测量工具测量同样的内容,其前后的熟练程度不同,早期测试结果不同于后期测试结果;(4)评定错误:测量者对评价标准的掌握情况会受主观愿望的影响,可能使得表现出来的项目效果偏离实际情况。
2、测量工具因素:测量工具包括问卷、仪器、试剂等,其有效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对项目结果的准确评价。
3、测量对象:(1)差异性信息偏倚:由于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各人对信息的表达能力不同,因而收集的信息可能有所误差;(2)测量对象的成熟性:测量对象不断成熟,更加了解项目内容,可能是测量结果好于干预结果。(3)霍桑效应:人们得知自己正在被研究或观察时会表现出医护寻常的反应,影响对项目效果的客观反映。(4)失访:目标人群因各种原因不能被干预和评价,当超过百分之十或是只是其中有特征的人失访时,会影响评价结果。
(二)选择因素。在对测量对象的选择上,应该严格控制选择性偏倚。干预对象的选取应有代表性。设置对照组时,对照组的主要特征指标与干预组的特征应保持一致性,发挥对照组的作用,克服时间因素、测量因素、回归因素对项目效果的影响。
(三)时间因素
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或评价期间发生重大的、可能对目标热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产生影响的因素,如与健康相关公共政策的出台、重大生活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等。它可以对目标人群的行为、健康状况等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直加强或减弱健康教育项目本身的效果。此外,当健康教育周期较长时,历史事件如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等也会作为时间因素影响到对项目真是效果的确认。
(四)偶然因素
个别被测试对象在测试时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之后又恢复到实际水平的现象。偶然因素不易识别,可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
第二篇: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及整改措施分析
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及整改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日趋严重,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血常规检验质量。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整改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98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69-01
血常规检验指对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的计数检测分析,是临床常用的三大检验常规之一。随着医学不断的发展,对血液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要求也日益增高。但在实际操作中,程序复杂,检验结果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人为因素,仪器因素等。另外,对于不同生理状态,也会有较大差别,如下午略低于上午,休息时低于运动状态,餐前低于餐后。并且,检验准确性也受到患者的配合,护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把握好检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影响因素
1.1 仪器因素。由于全自动血细胞仪分析时间短,检验数据准确性高,能指示异常结果,易于标准化,常作为血常规检测的首要方法。为保证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常需要对每台仪器进行校准。在其分析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血样容量对分析结果至关重要,若倍数过高,会导致血细胞数量太少;而倍数太低,又会使细胞通过传感器聚集而使重合缺失。
1.2 生理因素。体检者的年龄,性别,活动情况,精神状态,生活习惯,药物使用情况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血液采集前,是否有剧烈的运动,是否休息正常,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血常规检测。正常人在一天之类,体温会有所波动,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等都有一定的波动,这都将对最后的分析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不同生理状态也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新生儿的WBC会普遍偏高,进食后,血液稀释,Hb检测就有所降低。
1.3 人为因素。
1.3.1 标本采集。末梢毛细血管和静脉采血是常见的两个采血部位,但手指血的血小板计数偏低,白细胞计数略高,可重复性较差。对于血液的稀释和凝血情况也要关注,这都会对血样检测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1.3.2 不同时间测定标本。若分别于采血后0min,30min,1h,6h内检测血样,1h内健康体检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血样检验结果即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数等参数差异不显著(P>0.01),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h后,不同时间组的体检者的血样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1]。整改措施
2.1 注意抗凝剂的选择。血常规中常见的抗凝剂为K2-EDTA,但该抗凝剂会加快血小板凝集,出现血小板假性低下的问题。因为EDTA抗凝时,血小板相互聚集,出现卫星现象,仪器无法正确计数血小板,因此需严格按照医学规定对血常规进行分析检验。
2.2 选择合适的采血量。若血液与抗凝剂之间的比例不合理则会导致血样质量变化,如凝集后某些蛋白变性。采血量尽量充足,需要有20-30微升的剩余量,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有效性。
2.3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静脉血为最好的采血部位,手指血稳定性较强,是末梢毛细管血与静脉血中差异最小的。据临床显示,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均有较大缺陷,血小板计数偏低(-8%),白细胞计数明显偏高(+7%)[1]。
2.4 注意血样的保存,运输及测定时间。不同的测定时间对血样相关检测参数有较大影响。标本采集后,应该及时派专人专车派送,且在运输中需要完好保存样本防止其变性等。为避免蒸发,血样需储存在密闭容器中,严格控制低温,延长保存时间,但严禁冷冻,常在4±2℃条件下保存。另外,当样本数较多时,需要分类放置,避免混淆或者弄错标本。为得到高准确度的检验结果,应在血样采集后尽快检测,预稀释样本在10min内检测;EDTA抗凝末梢血应在15min后测定;EDTA抗凝血应在30min后8h内测定。资料显示,样本收集5-30min后,8h内室温检测最佳[2]。
2.5 加强对仪器的操作能力。检验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熟悉仪器(如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功能,操作步骤,基本修理和维护。尽量做到定期保养,及时除掉腐蚀的线板,擦拭干净,避免由于仪器老化或者故障带来的检验误差[3]。结论
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采集血液样本前,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和预期准备工作,设计合理有效的操作方案。这就对检验人员提出较高要求,必须熟悉采血的整个流程,且对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在采血前期,亦需要对体检者进行常识指导,进行合理的饮食和准备,排除其他生理状况和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如患者的活动情况,服用药物情况,吸烟状况,性别,年龄等诸多因素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4]。
在检测方面,首先必须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操作过程的准确熟练,把人为因素降到最低,消除过失性误差,减少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手动检测需要时刻关注仪器状态,自动进样也需要定时观察,确认仪器正常运行,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5]。后期的数据处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运用软件时,需要掌握其使用条件,并进行多次复核,以免偶然误差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芳建.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2010,25(1):86
[2] 马双双,王红艳,杨俊.提高血常规检验质量的方法[J].临床误诊误治,2009,19(11):79-80
[3] 徐金华,游其勇.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5):134-137
[4] 刘月霞,师金洲,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分析[J].大众健康(理论版),2011,112(23):131
[5] 于广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15-20
第三篇:血气分析 影响结果的7大因素
血气分析 影响结果的7大因素
动脉血是临床实验室中最为敏感的样本之一[2],分析前阶段(错误的患者评估、检测申请、样本采集、储存运输等)的操作更容易造成样本中的相关检验结果的偏差。统计结果显示,46%~48.2% 的错误检验结果是分析前处理不当引起的[3]。针对血气分析项目,分析前处理不当造成的错误占总差错率 74.5%[4]。错误的检验结果会给医院和患者双方带来不必要的医疗损失。
根据 Sol F.Green 的研究,在所有因不合格样本所增加的成本中,使病人增加的额外治疗成本占 80%,其次是重采的时间和人员成本,而问题原因查找、采血耗材和机器成本综合不到 10%[5]。因此,错误的血气分析结果远比不检测的后果更为严重。
为提高动脉血气分析前质量控制和血气报告结果准确性,国内外指南和文献均对动脉血气分析样本分析前处理变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指导性建议[2,6-17]。
一、采血器材质对血气结果的影响
目前注射器材质分为两种,玻璃和塑料。玻璃材质能够较好地防止气体的渗透,因此,一个活塞密封得较好的玻璃注射器能保证样本内的气体在2小时内基本不变。塑料注射器由于材质本身的特性相对比玻璃注射器具有一定的气体透过性,因此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可通过针筒筒壁和针栓末端,塑料注射器中氧气透过率是玻璃注射器的 4 倍至 150 倍。因次,为了避免管壁塑料材质透气性对标本气体交换的影响,最好选择管壁较厚、材质坚韧的高密度塑料材质。由于 pO2 和 pCO2 会逐渐改变,比较务实的做法是在采血后的 15min 内立即上机检测。
二、肝素的影响
液体肝素对样本有一定的稀释作用。会下降的指标包括电解质、HCO3-、CO2、血红蛋白,而 pO2 和 sO2 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上升,因为肝素溶液中的氧分压约为 150mmHg。尤其是电解质变化最明显,因为血气分析仪所用的电极-电位差法所测的是血浆而非细胞中的电解质。
实验证明,随着肝素对血液比例的加大,血气分析结果中,pH、pO2 随之增加,pCO2 随之降低。因此合适的肝素浓度非常重要。如果是使用固态肝素,那么必须保证采血器能够帮助血样与肝素快速完全的混匀以免抗凝不充分。为了使误差最小化,可容忍的注射器死腔中的溶液量应小于 5%。但由于一滴水的体积已达 0.05ml,很难做到稀释影响的最小化。因此,应尽量使用干式抗凝剂。
由于肝素具有与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等阳离子的结合的特性,使得与肝素结合的电解质不能别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得,导致最终检测检测结果偏低。这种效应对于血液标本中的钙离子尤其明显,导致检测结果偏差。如果肝素的浓度每增加 100,000IU,分析结果中盖里浓度将会将降低 0.13mmol/l。IFCC(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指南提出,肝素浓度超过15000IU/L,必须使用钙平衡肝素锂以避免钙离子与肝素结合造成结果的假性降低。
三、血气样本采集的采血不当的影响
血气值可能会因紧张造成过度换气、屏气、呕吐或哭泣而发生短暂改变。病人情绪不稳时采血,测得的 pH 会升高,PaCO2 会降低。应以愉快和令人放松的方式向患者解释将进行何种操作。患者应保持舒适的姿势全身放松,平躺在床上或坐在舒适的椅子上 5分钟以上或待呼吸平稳。门诊患者可能需要5分钟以上的时间来达到平稳状态。
患者接受外源氧气时样本采集时应有足够的时间保证达到“稳定状态”。除紧急状况和马上需要结果的情况(如属于“编号范围”的病情或昏迷状态)外,样本未在稳定状态下采集可能影响对报告结果的解读。
所有采集前条件,如要求的FiO2、通气设备以及机械通气设置均应得到满足。如果 FiO2 发生变化,应在采样前等待至少 20-30 分钟以达到稳定状态。这种方式对于慢性肺病造成异常通气/扩散比率的患者尤为重要。病人吸氧时采血,测得的 PaO2 会升高。
在病人循环不良部位采血,测得的 PaCO2 会升高,pH、PaO2 会降低。
在病人输液侧采血,测得的 pH 会受病人所输液体酸碱度的影响。
四、气泡的影响
在采集标本是如果混入气泡,应立即排除。如时间过长,可使测定结果发生误差,具体表现为 pH、PaO2 升高,PaCO2 降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空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与血液中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弥散原理,若血液中混入气泡,两相间的氧和二氧化碳必然发生交换,平衡后的结果就会出现 PaCO2 降低,而 PaO2、pH 升高。
五、标本溶血的影响
标本送检过程中,如果溶血或凝血,将直接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凝血的标本会堵塞仪器的管道系统。血液如果溶解,会使得血气结果中的 pO2、pCO2 升高,pH 值降低。这是因为动脉血红细胞内的 pO2、pCO2 高于血浆,pH则低于血浆。并且溶血也会造成钾离子检测结果的假性升高,因为人体 95%的钾离子在血细胞内,血细胞破裂,钾离子浓度就会上升。产生溶血的原因来自于四方面原因,第一是采血器针尖过细,第二是若使用非自动充盈的动脉采血器,针栓抽吸过程中,有可能由于抽吸动作过快,导致血细胞破裂,从而溶血。第三则是血样采集后混匀是时动作过于剧烈。第四则是在标本运输中受到剧烈震荡,造成标本的溶血。
六、标本没有摇匀的影响
标本分析时是否充分摇匀,也会影响血气检测的结果。这主要是因为空针注射器前端死腔中有肝素,而肝素的 pH值为 6.56,没有和血液完全混匀,可直接导致测定的结果偏酸。Hb值可能因血液分层的不同而波动,而 pO2、pCO2 变化不大。
七、标本放置时间的影响
标本一般要及时完成测定,如果不能及时完成分析,在室温条件下(25摄氏度以下)放置不得超过 15分钟。15分钟内不能完成测定,应该在冰水混合物(4摄氏度左右)保存,但不得超过30分钟。否则,所测得的血气结果会发生偏差,即测得血气结果中 pH、pO2 会降低,pCO2 会升高。标本不能放在冰箱冷冻室中保存,否则标本复温后,红细胞会溶解,从而使测得的血气结果(尤其是K+)出现误差。对于乳酸、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或特殊检测(如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或“分流”研究),应在采样后立即或 5分钟内检测。
根据 CAP(美国病理学家学会)的实验室和 POCT管理经验,不合格血气标本的主要原因包括:采血量过低、气泡和未冰浴保存或延迟上机。需通过规范培训,让动脉采血人员对动脉穿刺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有(相较静脉穿刺)更充足的技能储备,通过专业体系以防止标本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换,拒绝和记录不合格样本,并不断改进质量控制流程。对于不合格的样本,在医生的要求下仍可以被检测和报告,但其结果是不可信的[18]。
参考文献:[1] ISO 15189:2012.Medical Laboratories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and Competence [2] CLSI H11-A4 Procedures for the Collection of Arterial Blood Specimens Approved Standard, fourth edition [3] Errors in clinical laboratories or errors in laboratory medicine? Clin.Chem Lab Med 2006;44(6): 750-759 [4] 李铁民,梁淑新,王淑仙,丑广程,朱珊珊,杨超。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检测准确性因素研究,河北医药,2014;36(9)1368-1370 [5] Sol F.Green The cost of poor blood specimen quality and errors in preanalytical processes, Cli Biochem.2013;46(13-14):1175-9 [6] Approved IFCC recommendations on whole blood sampling, transport and storage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H, blood gases and electrolytes.Eur J Clin Chem Clin Biochem 1995.33.4.247 [7] 现代临床血气分析,钱桂生主编
[8] 临床血气分析,毛宝龄、郭先锋主编,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5;59-87 [9] 血气分析仪PCO2测定系数误差校正的实验研究,医疗卫生装备,1996;(1):18-19 [10] 动脉血标本隔绝空气放置半小时前后血气指标的观察,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赵自强,郭先健,钱桂生等
[11] 血液标本稀释和肝素容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蒋鸿鑫,文燕,李廷,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2,15(4);225-227 [12] 不同肝素液对血气酸碱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的影响,黄日安,袁汉尧,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2;9(3);191-192 [13] 操作方法对血气结果的影响,赵志强,钱桂生,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26(4):216 [14] 医学检验实验前后质量控制的剖析,万本愿,吴茂红,熊玉根等,江西医学检验,1999;17(3);169-171 [15] 血气分析质量控制工作的一些体会,李欣,王勇,张振琪,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6;11(4);247 [16] 血液气体分析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及质量管理点滴体会,段克宇、马虹宇、李毅竹,医疗设备信息,1996;11(1);26-27 [17] 血气监护仪,危重症患者监护的新手段,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夏前明,钱桂生,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6;16(4):203-206 [18]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Program(LAP)Checklist CHM04062006, Chemistry and Toxicology
第四篇:浅析影响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因素
浅析影响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因素
摘 要: 运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 针对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对主要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关注和重视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对策, 以期为学生体质与健康教育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教育策略。
关键词: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体育;因素;对策
一、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查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随着营养状况的改善基本呈提高趋势。如低血红蛋白及心血管等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生长水平继续呈增长趋势;低体重及由营养不良引发的疾病几率基本得到控制,2005年学生人群中蛔虫感染率继续下降,如7岁、9岁乡男、乡女粪便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8.14%、8.38%和6.5%、7.29%,比2000年分别下降了2.6、1.3和2.3、1.3个百分点。但由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生活方式及城市化生活所带的“新陈代谢低下”“肌力衰退”“神经衰弱”“运动缺乏、营养过剩”等所引发的疾病不容忽视,学生中近视眼率和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学生体育调查发现:我国学生体质方面存在着很大问题,如学生身体素质和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另据调查发现,大约有65%的中小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学生的锻炼行为的养成率和巩固率很低,且不同地区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二、影响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因素
1、经济发展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影响
自解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解放初期即50年代—60年代的萧条阶段,70年代—80年代的经济复苏阶段及90年代以后的经济繁荣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不一样。在一阶段,由于“东洋人”骂我们是“东亚病夫”,我国的学校体育均趋向于军事体育,认为“要强国,必先强身”!但因为经济基础太差,中小学生的体质和健康并无多大改观。在第二阶段,人们发现“要强国,必先发展经济”,于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然,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一样,需要以经济为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改观,中小学生的运动竞技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均迎来了春天。我国第一次开展了“农村千名优秀体育教师”和“一百个体育先进县”评选活动,并第一次提出了“全民健身”的口号。这一阶段是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又呈现了新的问题。
2、城市化居住人口所造成的恶化环境对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影响
地球上60亿左右人口中,大约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和城市建筑的激增,造成了日照与新鲜空气及绿化面积的减少,土壤流失、大气中烟雾、废水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逐年增多,严重损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又加至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大大减少了人们出行的机会,电气化和半自动化的家用电器,又减轻了家务劳动的强度,但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越来越多。因此,直接威胁中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
3、片面追求升学率,对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影响。
虽然我国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众所周知: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则必须提高升学率。也有人提出:生源就是财源,质量就是生命。对于没有优质生源的普通中小学校,要提高升学率唯一能想的办法就是:加班加点,勤能补拙。因此,学校不断的挤时间,压缩课间休息,挤掉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因此,校园里学生的欢歌笑语没有了,学生体育场上的呐喊声不见了,这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 的体质与健康。有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中由于学习压力过大,精神病发病率和自杀率上升了。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落后的体育设施设备及管理制度对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影响 由于对学校体育投入的严重不足,致使学校场地器材短缺,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加之因体育安全问题的制约,以及一些学校在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中存在误区,即过分强调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对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的培养。致使学生不愿参加运动量较大的和危险性较高的体育项目,也因为体育设施设备的严重不足,体育教师也无法完成科技性较强、危险性较大的教学任务。又加之有些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过于拥挤,卫生条件差、学生膳食、营养和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不达标,对中小学生的营养、卫生状况的检测、指导不得力,对常见病、流行性疾病的预防监控没有做到日常化和制度化等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
5、网络游戏对中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的影响
虚拟的网络世界对中小学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有些学生整天沉溺于网吧,网吧的空气质量差,环境相当恶劣,严重影响学生是心身健康。他们自制力差,无心学习,无心参加体育锻炼,这大大影响了中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
6、家庭因素对中小学生的体质于健康的影响
在农村学生中,有近80%的家长(父母双方)在外打工,所以他们爷爷奶奶便成了其监护人,隔代监管很不利于孩子成长:一是相互沟通的代沟太大;二是爷爷奶奶过分溺爱,使有些学生出现性格内向、容易激动、怕吃苦、依赖性强的心理特征。还有些家长不愿让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生怕孩子受苦,认为孩子没病就是健康,对如何从小培养孩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没有认真思考。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那么如何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与 健康呢?
三、增强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对策
1、转变观念、全民动员
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认识到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严重性,认识到改变现状急需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好社会氛围,加强对中小学生健康知识教育。提倡“每天锻炼两小时,健康工作四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
2、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3、切实落实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切实开足、开齐体育课。依法保障学生睡眠和体育锻炼的权利。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不少于9小时,学生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并依照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设相应的与体育密切联系的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其身心健康认知水平。同时树立健康教学观念,增强体育课安全意识。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增进学生体质健康。
4、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评价制度
建立学生体制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体检,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完善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要将学生日常体育成绩、体质健康状况、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作为重要评价内容。把学校体育工作状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是国民健康的基础,他们应该茁壮成长,阳光地生活,其健康状况应倍受社会关注。
参考文献:
(1)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N].中国学校体育,2006,(10):7-8.(2)中国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 年中国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瑞雪.教育部公布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最新监测结果[J].中国学校体育,2003,(6):74
(4)李中文.孩子的身体素质何以下降[N].人民日报,2004-01-15.(5)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第五篇:职业健康安全因素影响一览表
职 业 健 康 安 全 因 素 影 响 一 览 表
项目/部门:清华大学大石桥学生公寓A08-A13工程编号:001
编制:审批: 日期:日期:
职 业 健 康 安 全 因 素 影 响 一 览 表
项目/部门:清华大学大石桥学生公寓A08-A13工程编号:002
编制:审批: 日期:日期:
职 业 健 康 安 全 因 素 影 响 一 览 表
项目/部门:清华大学大石桥学生公寓A08-A13工程编号:003
编制:审批: 日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