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沟头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1

时间:2019-05-14 01:3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沟头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沟头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1》。

第一篇:大沟头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1

大沟头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

大沟头小流域地处通辽市奈曼旗土城子镇西北部哈日干图村境内,属大凌河中游水系牤牛河支流,属黄土丘陵与沙化漫岗结合地貌。大沟头小流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半干旱地区,多年平均降雨343.3mm,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年平均气温6.4℃,年蒸发量1750mm,蒸发量为降雨量的5倍,≥10℃积温为3151.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52.2小t,无霜期150d。该流域流域总面积26.74km,有一个行政村,治理前的1992年有农户179户,850人,劳力264个,人口密度31.8人/km,人均耕地0.72hm,森林覆盖率仅为18%,全部为坡耕地,土地地力较差,过去长期处于“以粮为主、广种薄收、自给自足、生产经营粗放、靠天吃饭、结构单一”的格局,自然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大农业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1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

该流域进行结构调整,利用水平梯田和沟坝地等措施,以发展高效农业和经济林果为突破口,结合水源工程、舍饲措施,开发渔业、副业、农区畜牧业,发展立体种植和养殖。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经济。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实行草、灌、乔结合,提高植被覆盖度;采用雨水集流、节水灌溉,推广普及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修筑塘坝水库,发展养鱼,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

1.1梁峁顶建立水源涵养林

山顶坡度大于25º,土壤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林木覆盖率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建立以水源涵养为主要目的的生态林体系。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鱼鳞坑等高布设,坑呈半圆形,长径1.5m,短径0.75m,坑深0.6m,坑距1.5m,行距4m。树种选用当地自然条件、抗逆性强、郁闭快的当地高效树种,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树种选用杨树与柠条混交,一行杨树,一行柠条,立体栽植。以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配套来蓄水保土,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配套,最大程度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1.2梁峁坡布设防护林带

主要布设在山坡上中部,坡度在15º~25º之间,立地条件较差,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层较薄,含水率较低,采用大犁开沟等高布设林带,设计12行为一带,行距5m,带距20m,带间种草或农作物。林带为南北走向,与主风方向夹角为75º,这样的布设,首先是坡度较梁顶缓,大犁开沟节省人力物力,可操作性强,提高了工程治理标准和效率。大犁开沟改变了土壤的通透性,土壤由硬固板结而变松软,由于大气循环和光和作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生长。其次,在土层较薄,土壤含水率较低的地带,采用随开沟随造林的方式,结合使用保水剂,可使土壤水分不易蒸发,保证造林的成活率。第三,大犁开沟深为0.5m,宽为2m,行距3m,能够满足20a一遇最大24t降雨。第四,带间种草和农作物即能蓄水保土,还可充分利用和调节土壤有限的水源,来保证林木的生长。1 222

这样的布设即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又能达到通风通气透光,形成了小气候,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拦蓄了降雨径流,促进了林木及农作物的生长。

1.3缓坡坡面栽植生态经济林网

主要布设在坡度为5º~15º之间的缓坡地带,立地条件较好,土层较厚,采用机械大犁开沟整地建设生态经济型林网,设计规格为200m×200m,由四乔三灌围成,乔木行距5m,灌木行距3m,网内栽杏树,杏树栽植的规格为株距3m,行距4m,840株/ hm,产杏核1260kg,产值2520元,现在流域内杏树规模已达到1万亩,而杏树行间又可种草及经济作物,形成了套栽套种。草的品种主要有沙打旺、紫花苜蓿。小杂粮和经济作物品种主要有荞麦、大豆、绿豆、打瓜等。由于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土地类型为Ⅲ类地,土壤侵蚀为中度侵蚀,风水复合侵蚀,面积较大,营造防护型乔灌混交林网,灌木林涵养水源,围封保护乔木林生长,防止人畜进入林地,促进植物自然生长封育。而主副林带乔木林不但保持了水土,还起到防风作用,保护了大面积农田,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了小气候,使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质变得越来越肥沃,农业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形成了既有生态防护功能又有经济增长功能的立体式生态经济型林网模式。

1.4缓坡的坡脚发展梯田高效农业

主要布设在距村屯较近、土质较好、土层较厚,面积较大且相对集中连片,坡度在5º—10º左右,交通方便的坡耕地,梯田田面宽度控制在8~10m。坡改梯工程和水源工程相结合,利用水库资源修建高位水池,建设低水高调梯田管灌工程。基本农田建设上突出小片水地,向节水高效型方向发展。梯田内种植玉米、葵花、豆类、芝麻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埂上栽种黄花菜。利用农业新技术,选择新品种,生产多种绿色产品,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经济型种植业体系。现流域内基本农田面积人均0.35hm2,坡耕地面积已全部达到梯田化。

1.5沟道综合治理开发

选择水土资源较好的沟道,修建水库、塘坝,留住天上水,利用地表水,发展多种经营。在水库两岸建果园,水库下游改河造田,开发水稻,建立育苗基地。沟坡上修建台地,利用水库引水自流灌溉,种植蔬菜及经济作物。水库发展养鱼、虾、鹅,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1.6种草发展舍饲养畜

在流域内通过植物措施的配套建设,特别是人工种草,大力发展养殖业,通过饲料基地、饲草基地建设及饲草与秸杆的加工转化来发展舍饲养牛养羊;这样就把种植业、养殖业及生态资源的利用结合在一起,促进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现流域内养牛重点户3户,发展养牛24头;养羊重点户5户,发展养羊180只。

根据上述六项综合治理模式开发建设内容,大沟头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可归结为:以大规模生态经济林网和梯田节水灌溉为主导,“梁峁顶,水源涵养林→梁峁坡,生态经济防护 2

2林网→缓坡坡脚,经济林草、高效农业→沟道塘坝,上游水产、下游苗木基地→村屯,舍饲养畜,立体经营”。

2治理模式实施的新技术

2.1草瓜套种技术

大沟头流域现有草田林网219个,有人工草地368.4 hm,整个流域土壤较贫瘠,不经人工培育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要求。多年来,当地群众探索了一条草瓜套种的种植模式,即能达到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又能种草养畜发展畜牧业,同时能在短期内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实现草瓜双丰收,达到了水保综合治理的最终目的。

具体方法:在播种草籽的同时,将打瓜籽混播在垄中,采取株距40cm,行距40cm留打瓜苗,每穴留一棵,一垄草一垄打瓜套播。

2.2杨树枯立木平茬更新技术

由于近几年持续干旱,致使大沟头小流域内的速生杨林成片干枯死亡,为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通过探索与实践,逐步发现通过对杨树的平茬复壮,不但可以逐年对枯立木进行更新,另外将当年生的萌条剪成插穗进行扦插育苗,可以产出较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实践,一棵枯立木平茬后第二年春可发5~8支萌条,保留3条做为预留主杆,其余2~5条可以剪下做为插穗,可剪成成品插穗10~25根,以20根计算,出苗率为80%,则可以产成品杨苗16株,每株杨苗价格为0.20元,单株枯立木可以取得额外效益3.20元,每亩地枯立木为65棵左右,可发挥出额外效益208元。另外市场上每棵枯立木价格在7.00元左右加上育苗所得,每亩地就有655.00元的经济收入。目前流域内有近200hm2类似的林场。通过上述方法逐年改造,不但可以将低产林转化成正常林,而且为荒山造林提供了充足的种苗。对枯立木的平茬更新,萌条扦插育苗,不失为流域治理特别是枯立木资源的再利用的一条好途径。

2.3山杏高接换头技术

大沟头流域有较为丰富的杏树资源,总面积666.7hm2,但山杏杏仁产量低,经济效益不明显。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较好的途径就是对山杏进行就地稼接,换成质优丰富的仁用杏品种,即俗称“高接换头”,这种办法适用于:砧木过粗,且各大枝均有较好骨架时采用。高接大树改接前,10年生山杏仅产杏果5~10kg,改接后株产大扁杏果15kg,提高产量1.5~2倍。达到了结果早、成型快、收效快的目的。改接前没有效益的杏园在高接成功后,两年可实现亩效益400元左右。

高接换头的优点:可以利用原有骨架,高接换头的接头多,能迅速扩大树冠,提早结果;可以充分利用树冠内部的光秃部位插枝补足大量生枝,结果面积大,提早丰产。一般来说,第一年换头,第二年可以部分成花,第三年可以丰产;可节省培育砧木的时间,建园快、长势旺、早丰产;可灵活采用多种办法稼接。

3治理成效

大沟头小流域经20年的综合治理与巩固提高,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3

2创建了奈曼旗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成功地将生态效益与当地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广大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群众致富达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水土流失程度明显降低,蓄水保土效益显著。该流域在综合防治上既注重工程措施,又注重植物配套,从山头到沟边,从沟边到沟道内,层层设防,节节拦蓄,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侵蚀模数变为951 t/ km.a。

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栽乔植灌种草,满山皆绿。树成网,草成块,田成片,林草覆盖度为85%,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加形成生态结构良性循环。

经济结构呈多元化,社会效益显著。大沟头小流域在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同时,注重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建立了万亩山杏(扁杏)生产基地,饲草饲料基地和小杂粮生产基地,发展多种经营,形成了立体式的生态经济结构,小流域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冰箱、彩电、摩托车、三轮车等已走进了流域的农家,购买汽车、农用车跑运输搞生产的也大有人在,住房砖瓦化程度达90%,村上新建了村部,成立了农贸市场,购买了小汽车,开通了夜宿班车,极大地繁荣了市场经济,同时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一定的辐射效益。2

第二篇:县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经验交流

好范文原创投稿

创新进取 建管并举

努力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再上新台阶

**水利局

****流域位于**镇东部低山区,袁公河上游,总面积35.6平方公里。流域内有15个村,1.34万人。水土流失面积21.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1%。自2008年起县水利局与**镇一道抓住该流域被列为中央

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契机,按照连片开发、平行推进的原则,对该小流域进行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被国家水利部和国家财政部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流域”。近年来,县水利局与当地政府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按照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的方针,紧扣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这一主题,突出生态和清洁两个核心,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对该流域进行了连续不断治理,先后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整个流域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山变绿、水变清、景变美、民变富的人水和谐景象。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明确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方向。

针对流域内“森林覆盖率低,沟道治理程度差,水资源短缺且得不到有效利用,农业产业效益低,群众增收步伐缓慢”的实际。县乡水利水保部门在全面规划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小流域治理带动生态文明村建设、小流域治理推动水资源优化配置、小流域治理拉动农民增收的“三动”规划建设思路,以扩大建设效益。基于这一规划建设思路,科学的制定了“山顶松槐山腰果,山脚梯田山沟坝,路边河边林网化”的立体布局模式。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治理的任务目标:建成坡面防护体系和沟道防护体系二大防护体系;实现 “流域内生态防护林达到一万亩,经济林达到一万亩,坡改梯建设完成一万亩,夯实生态清洁型流域治理的基础。

二、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努力破解工程建设资金瓶颈。

在该流域治理时,上级资金投入额度较小,相比于工程建设任务,资金缺口较大。我们充分发挥政府投入资金的引导作用,用市场化的理念去谋划和破解资金瓶颈,采取了“民建、民有、民管、民营”的措施,建立了三种资金来源渠道。

(一)发挥群众投入的积极性。长期以来,该流域的群众饱受水土保持之害,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强烈,迫切改变现状。我们引势利导,实行多干多补的原则,使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释放,纷纷投资投劳。该流域的**村共486口人,自开展流域治理以来,全村群众踊跃出钱、出物、出力,以惊人的投入和速度建设袁公河护岸1800多米,硬化村前文明街370米,石砌防渗渠100米,修复扬水站一座,在袁公河上修漫水桥一座,解决了该村及相邻3个村涉水过河,交通不畅的问题。该村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站在桥上说:“我们盼了多年的事终于办成了”。

(二)实行股份制的方式。该流域的**村实行股份制办水利,吸引股金52万元,建扬水站一座,解决了全村1000多人吃水困难,发展管道灌溉500多亩。

(三)实行民营大户治理的方式。**镇民营业主***,在该流域承包荒山1000余亩,已先后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建立了丽青生态园,实行生态养殖和种植,共绿化荒山800余亩,建设中药材和核桃基地200余亩。为防止园区道路冲刷,对长达4公里的园区道路进行了硬化,并建设了沉沙池12座,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

(三)综合施治,扩大效益,切实增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实效性。

按照小流域治理推动水资源优化配置、小流域治理拉动农民增收、小流域治理带动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三动”规划建设思路,连片开发,平行推进,逐步构建起了坡面防护体系和沟道防护体系两大体系,极大地提高了生态清洁型流域治理的水平,扩大了建设效益。

(一)坚持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拉动拉动农民增收。以建设万亩生态防护林、万亩经济林和万亩坡改梯工程为目标和抓手,按照立体布置原则,在山头、岭头植防护林,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在山坡上半部沿等高栽植经济林,形成环状经济林带,在下半部对顺坡地和坡式梯田进行改造,成为水平梯田。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梯级蓄水保土系统。治理以来,全流域共建设生态防护林1.1万亩,经济林1.2万亩,坡改梯1.18万亩,使林草地面积达到2.64万亩,占宜林宜草面积的99.6%,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27%提高到49.5%,蓄水保水能力提高近200万方,人均增加基本农田0.42亩,达到0.72亩。同时,对流域内所有道路全部进行整修,其中新修与拓宽道路53公里,在袁公河和板石河上建设交通桥6座,流域内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据调查,流域内,年均增加经济收入700多万元,人均收入增加450元。

(二)坚持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推动水资源优化配置。针对流域内侵蚀沟发育程度和缺水的实际,采

第三篇: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谷坊工程施工与管护:

浆砌石谷坊施工包括清基、放线、砌石及勾缝过程。

浆砌石工程的地基在施工前应做清理及处理,在非岩基上应除去淤泥、腐殖土,直至坚实土壤。砌石之前应进行施工放线,定出基础范围、伸缩缝的位置,以及砌石时必需的样板、准绳等。

浆砌方法。在工程中常用挤浆法砌面石,以保证砌体的形状,而内心填砌。挤浆法是边铺浆边砌石的一种方法,其施工步骤是先将石块干摆试放,然后移开、铺浆、再行砌石,并用小石填紧卡稳,将灰浆挤满。此法砌石质量较高,用灰少,工效随石块加大而提高,一般低于灌浆法,常用于重要的砌体,以及灌浆砌体边缘的成形砌石。为了保证石块能与砂浆结合牢固,在砌石前应用钢刷将块石上的泥污物刷净。另外,块石刷净后,在砌筑前应淋水浸湿,在炎热的气候下施工更易被忽视。

对砌筑好的坡面用高压水冲洗块石表面及缝隙,清除杂物及污泥。然后对于砌石缝隙灌注强度等级为C20的一级配混凝土,混凝土的抗冻标号为D20,最大骨料粒径为20mm,砂的细度模数不小于3.O。

浆砌石谷坊修好后,要在每次有较大降雨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如发现谷坊四周发生侵蚀时要及时覆土踏实,如发现谷坊损坏时要及时给予修复,以保证谷坊正常使用。

水土保持造林工程施工方案 栽植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场地→定点放线→整地挖穴→选种→运苗→栽植苗木→施基肥→施保水剂→踩实→浇水→覆土→养护管理→验收

1、整理用地:

整地时间主要安排在雨季之前,整地方式则根据项目区不同立地条件和树种确定,其中鱼鳞坑整地规格为50×30厘米。整地时表土和心土分开放,回填时先填表土,后填心土,活土层深度大坑35厘米、小坑25厘米。要求坑内无杂草、石块、灌木根等杂物。

2、放线:

严格根据图纸标出种植地段、位置及品种的轮廓并进行放线,定点放线严格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明确,标记明显。定点放线后由设计和监理工程师验点,合格后方可施工。

3、挖坑:(1)种植穴规格:树穴直径和深度,根据苗木情况决定。乔木树穴直径和深度,应根据土球的直径加入40cm,深度至少70㎝,或根系底部距坑底深20㎝;灌木坑应按根系和土球的直径加大一倍,有足够深度,土球或根系底部距坑底深至少15cm。

(2)施工工艺:挖种植穴应垂直下挖,穴槽壁要平滑,上下口径要一致,底部水平,挖出的表土、河底土分别堆放。穴底留一层活土。

4、起苗:

(1)号苗:所有植物应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以鱼生长有丰满干支体系和茁壮的根系,无缺损树节、擦破树皮、受风冻伤害或其它损伤,植物应生长健壮,能承受上部及根部适当的修剪。

A.乔木的质量标准:树干挺直,良好发育的枝杈,不应有明显弯曲,无蛀干害虫和大于直径20cm未愈合的机械损伤。树冠丰满,枝条分布均匀、无严重病虫害危害,移植时根系或土球大小为树木胸径的8—10倍。

B.灌木的质量标准: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严重病虫危害,灌丛匀称,枝条分布合理,从生灌木枝条至少在4—5根以上,有分干的灌木主干应明显。

(2)起苗:

A、裸根起苗:要求尽量保留主根,保持须根完好,根系大小为干径1.3m处的8—10倍,尽量缩短根部暴露的时间,根系掘出后喷保湿剂或沾泥桨,用湿草包裹。

B、带土球起苗:要求土球保持完好,并用蒲包和草绳妥善包装。土球直径一般为干径1.3㎝处的8—10倍,土球高度一般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

5、运、卸苗:

(1)装、运、卸和假植苗木和各个环节均应保护好苗木,轻拿轻放,必须保证根系和土球完好。

(2)装裸根苗木应顺序码放整齐,根部朝前,装时将树干加垫、捆牢,树冠用绳拢好。(3)长途运输应特别注意保持根部湿润,一般可采取沾泥桨、喷保湿剂和用毡布遮盖等方法。

(4)装土球苗木,应将放稳、固定好,不是其在车厢滚动,土球应朝车头,树冠拢好。(5)运输过程应保护好苗木,要配备押运人员。

(6)卸车时按顺序进行,按品种规格码放整齐,及时假植,缩短根部暴露时间。(7)装卸苗木时,必须保证土球完好,拴省必须拴土球,严禁捆树干吊树干。

6、栽植前修剪:(1)树木移植时要平衡树势,提高苗木成活率,应进行适度的强修剪。修剪得剪口必须平滑,不开裂并注意留芽位置。超过2cm以上的剪口,应用刀削平,涂抹防腐剂。

(2)树木的根部和高大落叶乔木树冠的修剪,应在散苗后种植前进行,一般剪去劈、裂、断根、断枝、过长枝、徒长枝和病虫根、枝。

(3)灌木、造型修剪得树木,除根部修剪在种植前进行,树冠部分在种植二遍水扶植后进行。

(4)常绿树木一般不修剪,只剪去病虫、枯死、劈、裂、断枝和疏剪过密、重叠的轮生枝。剪口处留—2cm的小模橛,不得紧贴枝条基部剪去。

7、散苗、假植:

(1)散苗:根据施工进度及时散苗,散苗是根据苗木规格进行分级,是相邻地段种植的苗木规格大体一致。散苗时轻拿轻放。将苗木按定点的标记放置穴内或穴旁,散苗后再与设计图纸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假植:已运来但未能及时栽完的苗木,存放在阴凉潮湿处或展暂时假植。裸根树种应将包打开,放在沟内,根部暂盖壅土。

(3)保持湿润:带有土球及草袋包装的植物,用土、稻草加以保护,并保持土、稻草潮湿。

8、树木种植:

(1)种植标准:种植的苗木品种、规格、位置、树种搭配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种植苗木的本身应保持与地面垂直,不得倾斜;种植时应注意苗木的主要观赏面应朝主要视线方面;种植苗木深浅适宜,比在苗圃的种植深度加深20—30cm,种植带包装的土球时必须保持土球完好,并取出包装物。

(2)种植的程序和方法:

A、裸根树种植:先将表土放在坑底,松散厚度约150mm,散布250有机肥,在肥料上覆盖50—100mm回填土层,是根须接触肥料,将裸根植物放在树坑中央,将根部舒展、铺平,不得窝根,随后填土并捣鼓至1/2处,将树干向上提动,使根与土壤密接,沿穴壁踏实,再按每层土厚150mm填土至地平压实,植物四周再由土围成与树坑大小相同的浅盆型凹穴蓄水池,深约150mm。

B、种植带土球苗木:树木入穴后土球放稳,树干直立,随后拆除并取出包装物,在土球周围回填土并捣实,使根与土壤密接,沿穴壁踏实,在将土填至地平,土球上部的土应松开并摊平,做好蓄水池。C、开堰:种植后应在树坑四周筑起高5—20cm的灌水土堰,土堰内边应略大于树穴10cm。筑堰用细土筑成,不能漏水。

D、支架:种植后需要支撑的树木,在树高1/2—1/3处,采用三柱支撑法,支撑要坚固,支柱立于土堰外,深埋30cm以上,将土夯实,支柱的方向一般均迎风。树木捆绑处应垫软物,严禁支柱与树干直接接触,支柱立好后树木主干应保持直立。

9、浇水:

(1)树木浇水:新址树木栽后4小时内浇第一遍水,此时水量不宜过大、过急,三日内浇第二遍水,十日内浇第三遍水,此两次水量要大,应浇透,以后转入后期养护。每次浇水后均应整堰、堵漏、培土、扶植树干,第三遍水后可封堰。

10、四季养护管理方案:

根据本工程绿化施工特点及一年中植物生长自然规律和自然环境条件的特点,苗木一年中养护光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分四个阶段:

(1)春季阶段:三月、四月,气温、地温逐渐升高,各种树木陆续发芽、展叶、开始生长,树木开始返青主要养护管理工作:

A、水:树木进行灌溉工作,满足生长的需要。B、施肥:结合灌溉,施入有机肥料,改善土壤。

C、植保:在冬季的基础上,进行剥芽去蘖、拆除防寒物,不知缺株、维护巡查。D、松土保墒:每20天松土一次,松土深度5cm。

(2)夏季阶段:五月、六月、七月、八月气温高、温度小,树木生长旺盛,主要养护管理工作:

A、追肥:以速效肥为主,可采用根灌或叶面喷施,注意掌握用量准确。B、除杂草:在绿地和树堰里及时除去杂草,防止雨季出现草荒。

C、灌溉:地被开始返青,树木抽枝展叶,需要大量水分及时灌溉补充水分。夏季浇水次数应在12次左右。

D、修剪:对乔木进行修剪,并对乔木进行剥芽,去除干蘖及根蘖。E、病虫害防治:平均20天左右打一次药,以预防为主。

(3)秋季阶段:树木大部分落叶,土地封冻前普遍充足灌溉;珍贵树种,重点地块在树木休眠后施入有机肥料;拔除树周围杂草,进行松土保墒两次:对乔木进行整形修剪,剪除枯枝,防止火灾;打第一遍杀虫、杀菌药,消灭害虫的幼虫及刚萌动的病菌。九月、十月、十一月气温逐渐降低,树木将休眠越冬。A、施底肥:在此阶段应保证底肥的供应,增施磷、钾肥促进树木生长,延长绿色期。B、灌溉:浇水次数可适当减少。具体情况视土壤墒情而定。

C、修剪:常规的修剪在九月底已结束,留草的高度应适当提高,以利于草坪正常越冬。D、病虫害防治:打药消灭过冬的害虫、病菌。

(4)冬季阶段:防治病虫害:以消灭过冬虫卵为主;修剪:针对落叶乔木在发芽前进行一次整形修剪;植保:对不耐寒的树种分别采取不同防寒措施,如挡风障、缠草绳、树干涂白、确保树木安全过冬;下雪后及时堆在树根上、增加土壤水分,要及时清理常绿树上的积雪,减少危害。当年十二月至次年一月、二月植物休眠期住哟养护、管理工作:

A、灌溉:进行冬灌两次; B、修剪:苗木修剪一次; C、施肥:坚持少施、勤施的原则;

D、植保:本季节主要是清除病虫残枝及落叶,并对其进行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病原物,减少来年侵染源。

柠条撒播施工技术:

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Pall.)Lam)俗称小叶锦鸡儿、牛筋条、雪里洼。为蝶形花科,锦鸡儿属的落叶灌木。抗严寒和酷暑,耐瘠薄,耐旱能力强,育苗和造林较易,是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水土 保持和固沙造林的重要灌木树种,也是良好的薪炭林、饲料林树种,深受广大农牧民喜爱。

一、形态特征

落叶灌术,高1~3m,常多数丛生。幼枝具棱,灰白色,后变绿色,木质化后黄灰色。托叶硬化成刺状。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有灰白色柔毛;小叶 5~10对,先端小叶成刺状,倒卵形,或近椭圆形,长3~10mm,全缘,尖端具刺,幼时两面均有绢毛。花单生,稀2~3簇生;花梗长2~3cm;花冠蝶 形,黄色。荚果扁,条形,长4~5cm,有急尖头。种子小,肾状圆形。

二、分布

水平分布:在我国的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均有分布。垂直分布:多在海拔 1000~2000m之间的沙漠绿洲或黄土高原地带,在海拔3800m的高山(祁连山)也能生长。在甘肃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北部干旱草原和荒漠地区野生分 布极为普遍。

三、用途

1.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柠条枝叶茂密,贴地丛生,枯枝落叶层和与其共生的其他地被物覆盖着地面,能减轻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减少地表径流,具有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据测 定:8年生高达1.5~2.0m的植株能覆盖地面4m2,减少地表径流73%,减少表土冲刷66%,拦截流沙0.15m3。因此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优 良树种。

2.牲畜的良好饲料

柠条平茬后萌发的嫩枝鲜叶,富于营养,是牲畜特别是羊的重要饲草。在冬雪盖地、春草未发、夏季雨后地草沾水挂泥的时候,更是良好的牧草。

3.可营造薪炭林

柠条是很好的薪炭林树种,热量大、易燃烧。据测定,每千克含热量4.6千卡,比沙蒿、沙柳等20多种灌木热值都高。其树皮又有蜡质,干湿都能燃烧。

4.可作绿肥

柠条是优质绿肥植物。据测定,柠条枝干叶含有丰富的氮、磷、钾,每吨干枝叶含有氮29 kg,磷5.5 kg,钾14.3 kg,相当于硫铵145 kg,硫酸钾28.6 kg,过磷酸钙27.4 kg。施用柠条绿肥一般可增产粮食13%~20%。因此,是价值较高的绿肥灌木。

5.其他用途

柠条种子含油率高达13%,是工业的上等润滑油,油渣可喂羊,也可做肥料。枝条可供编织,树皮是较好的纤维原料,花为蜜源,根、花、种子均可入药,为滋阴养血、通经、镇静、止痒等剂。

四、生物性特征

耐寒,也耐高温,在−32.7℃的严寒,冻土层深达1.28m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夏季能忍耐55℃的地温,不见日灼。但当年生幼苗一般怕晒而耐冻,喜光性甚强,在上方遮荫下生长不良,结实甚少,甚至不结实。

极耐干旱瘠薄,是干旱草原、荒漠草原地带的旱生灌木。在黄土丘陵地(峁顶、山坡、沟岔)、沙盖黄土地、砾岩、花岗岩、石灰岩的山地(阳坡、顶部)、河 谷阶地和松沙质、硬土质、砾石质的丘间低地以及固定、半固定沙地上均能正常生长。适于在沙壤土至粘壤土、棕壤土、黑垆土和栗钙土上生长。在黄土丘陵地多单 独成丛;沙盖黄土地多与白草或油蒿组成群丛;固定沙地常与油蒿、猫头刺构成群丛。当流沙变得干旱和坚硬、走向稳定后,柠条继油蒿之后成为优势种,更替流沙 上的先锋植物。

柠条虽耐干瘠,但也要求一定的湿润条件,在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适宜时才能速生。例如地下水位3m左右的丘间低地上的柠条就比干梁上的生长好。但水分过多,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生长不良,积水常引起死亡。

根系发达,直播出土后半个月的幼苗根长为苗高的7~10倍。当年生苗木根深达0.7m。在干燥的固定沙丘和深厚的黄土坡,垂直主根特别明显,7年生主根长达4.49m,同时也有发达的水平侧根。沙土层中含水率较高时,根系往往只向水平方向发展,超出冠幅甚远。主根穿透力很强。有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态氮,增加土壤含氮量,有改良土壤的作用。萌芽力很强,平茬后可从伐根上萌发出大量枝条,夏季嫩梢被啃食后,可再长出新梢。由于这种特性,柠条常丛生,一丛枝条可达10~30根以上,最多达50余根,因而固沙保土,防止冲刷的作用很大。

一般4月上、中旬萌芽,5月开花,花期15~25天。种子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成熟。11月上、中旬落叶。一年之中5~7月份生长最旺,8月份生长减退,9月以后生长逐渐停止。幼苗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第2年生长加快,第3年后生长量显著增大,3~4年即开花结实。

五、育苗

(一)柠条大田育苗技术

1.采种

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母树林进行采种。6月中旬至7月上旬种子陆续成熟,当荚果由暗红色变为黄褐色,由软变硬时及时采摘。将摘下来的荚果自然曝晒,并用小木板轻轻拍打,使荚果自行开裂,种子散落出来,然后继续晒种,直至干硬。

2.圃地选择

多年的育苗试验表明,柠条在光照时间长、质地疏松、水肥适中的土壤中生长最好,因此在选育苗地时应选择交通便利,半阴半阳,且僻风的缓坡耕地,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墒能力强的地块育苗,尤以长期使用农家肥的耕地为佳。

3.整地作床

在前1年的秋季,对所选苗圃地进行1次深耕翻晒。深翻半个月后,再犁地1次,结合犁地,施基肥,每亩施入过磷酸钙50kg,犁后将地面耙平、耙实。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土壤浅耕,并施入45kg/亩尿素与10kg/亩的混合肥,然后作床。床面宽2 m,长度视田面而定,并在易积水的地方挖出20cm深的排水沟。

4.种子处理

在作床的同时可进行种子处理。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小时,捞出再水浸24小时后,铺在芦席上置于温热的室内进行催芽。在室内可生火加温,并不断洒水,搅拌,待种子有50%露白芽时播种。

5.播种

4月中下旬,在作好的床面上,用锄头开沟条播,播幅3~4 cm,开沟深度1~1.5 cm,播后覆土并轻轻镇压,每667 m2播种量20~25 kg,播种后要经常检查床面的干湿程度和种子发芽情况,如果床面干时,可于傍晚在床面洒水,直至幼苗出齐。6.田间管理

苗高长到4~5 cm时,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疏苗,拔掉病苗、弱小苗,保留500株/m2左右的壮苗。及时防治病虫害。幼苗期用0.5%的硫酸亚铁喷洒苗木,防治苗木立枯病。中华鼢鼠是柠条幼苗的大敌,它可将幼苗根系从地下部位咬断,且危害连片。根据其生活习性,可采用地弓、地箭捕杀和洞内投毒的办法预防。追肥应根据基肥的数量,根据土壤的肥力和苗木的生长情况确定追肥量。一般在5~6月份撒播农家肥,若遇降雨时追施尿素及叶面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7月下旬应停止追肥,以免苗木贪青陡长,影响木质化,不利于苗木越冬。

封育治理措施: 围栏工程施工方法:

封禁宣传碑施工:

1、土方开挖

1)土方采用人工挖土。

2)挖土时严格控制标高,不得超挖。

2、浆砌石基础 1)原材料

砌石体的石料均现场验收,浆砌石材质应坚实新鲜,无风化剥落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外形规格,摆放时整齐,最小重量不应小于25kg。规格小于要求的毛石,可用于塞缝,但用量不得超过砌体的10%。

砂料现场验收。选用质地坚硬、干净、级配良好的天然砂,粒径不大于2.5mm,含泥量不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大于3% 水泥和水: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符合规定,到货的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分别堆存,受潮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用水标准为适宜饮用的水均可使用,不应影响混凝土、砂浆强度的增长,水的pH值不熔物,可熔物,氯化物等含量符合规范要求。

2)砂浆

a)砂浆的用量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用量必须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需要改变胶凝材料的用量时,应重新试验。

b)拌制砂浆,应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制。机械拌合不少于2~2min。c)胶凝材料随机选用,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实验确定。在运输过或储存中发生离析或泌水时,砌筑前应重新拌合,已初凝砂浆不得使用。

3)浆砌石砌筑

浆砌石工程应在基础密实的砂卵石基础上,经监理验收及结合面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砌筑前放样立标,将砌石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铺浆厚度宜在3cm~5cm,随铺浆随砌石,砌缝需用砂浆填充饱满,不得无浆直接按贴靠,砌缝内砂浆采用扁铁插捣密实;严禁先堆砌石体再用砂浆灌缝; 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砌体外露面应平整美观,外露面上的砌缝应预留约4cm深的空隙,以备勾缝处理;水平缝宽应不大于2.5cm竖缝宽应不大于4cm;

砌筑因故停顿,砂浆已超过初凝时间,应待砂浆强度达到2.5MPa后才可继续施工,在继续砌筑前,应将原砌体表面的浮渣清除;砌筑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体;如设计有要求勾缝的部位勾缝前必须清缝,用水冲净并保持缝槽内湿润,砂浆分次向缝内填塞密实;勾缝砂浆标号应高于砌体砂浆;应按实有砌缝勾平缝,严禁勾假缝;砌筑完毕后应保持砌体表面湿润做好养护;

砂浆配合比、工作性能等,应按设计标号通过实验确定,施工中在砌筑现场随机制取试件

砌石体采用铺浆法砌筑,水泥砂浆沉入度应为4~6cm,当气温较高时,适当增大沉入度。在铺砌灰浆前,石料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砌筑时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芯的砌筑方法。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或片石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间不应相互接触。

当最低气温在0~5℃时,砌筑作业应停止砌筑。遇大雨应立即停止施工,妥善保护表面,雨后应先排除积水,并及时处理受雨冲刷部位。

4)操作要求

铺浆(坐浆):采用水泥砂浆作为胶结材料,坐浆厚度约为8cm左右,事石料安置后有一定的下沉余地,有利于灰缝坐实。逐块坐浆,逐块安砌,在操作时认真调整,务使坐浆密实。以免形成空洞。

摆放石料:在已坐浆的砌筑面上,摆放洗净的湿润的石头,并用铁锤敲击石面,使坐浆开始溢出为度。石料之间的砌缝宽度应严格控制,采用水泥砂浆砌筑,一般为2~4cm。

竖缝灌浆:石料摆放就位后,及时进行竖缝灌浆,并振(插)捣密实。振实后缝面略有下沉,可待上层平缝铺浆时以并填满。

振捣:水泥砂浆砌缝宽度较小,采用人工插捣方法,常用的插捣工具有钢钎或特制插捣钢板。

二次砌筑时间:每一单位砌面铺砌完成24~36h后(视气温、水泥种类、强度等级不同而定),即可进行清理冲洗,准备上一层的铺筑。

5)砌筑质量达到一下要求:

平整:同一层面应大致砌平,相邻砌石高差应小于20~30mm 稳定:石块安置必须自身稳定,大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平稳。错缝:同一砌筑层内,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不得存在顺流向通缝,上下相邻砌筑的石块,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必要时,可隔一定距离。

6)养护

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18h之间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水泥砂浆砌体的养护时间,超过14d。冬期水泥的水化反应较慢,初凝时间延长,砌体,一般不宜洒水养护,而采取覆盖麻袋、草袋、草帘、朔料膜、锅炉加温的保温方法防冻措施。

7)砌石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浆砌石不密实

现象:已砌筑部位有缝隙,拆开检查可见砂浆不饱满。原因:砂浆填筑不饱满;灰缝宽度不够;没有分层卧砌。

预防措施:采用人工铺浆法施工,两块石头之间填浆饱满;分层卧砌,内外搭接;每片砌筑作业区安排专职质检员旁站检查,保质量保进度,负责到底。做好现场记录出现问题追究质检员的责任。

8)水泥砂浆抹面

9)油漆

清理表面→磨砂纸打光→满刮第一遍腻子→砂纸磨光→满刮第二遍腻子→细砂纸磨光→涂刷第一遍油漆→细砂纸磨光→涂刷第二遍油漆→细砂纸磨光→涂刷第三遍油漆→水砂纸打磨退光→打蜡→擦亮

10)写字:按照施工图要求用指定书写材料写出所要求的内容。

封禁警示牌施工:

基础施工→警示牌加工制作→现场安装(立柱→横梁安装→面板安装)→现场清理、撤离

1、警示牌基础

⑴基础采用人工开挖。现浇砼时,基础砼模采用木模拼装,小型基础可不立模板,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要求。

⑵立模、钢筋制安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规定,预埋的地脚螺栓和底法兰盘位置要正确。浇筑砼时,应保证底法兰盘标高正确,保持水平,地脚螺栓保持垂直。

⑶浇筑好的砼基础应进行养护,安装支柱前完成基坑回填夯实。

2、立柱制作、安装

⑴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选购材料,所有钢板(管)按设计文件要求必须有材质证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方可加工。

⑵钢材按设计文件尺寸进行切割,型材用气割切割,钢板用轨道式切割机切割,切割好的钢材,用打磨机打磨,需拼接的部位,一定要切割成焊口。

⑶焊条必须选用设计文件及国标要求的材料,焊缝厚度必须达到设计文件要求,焊好后材料应检查焊缝厚度及平滑度。

⑷将焊好的结构进行酸洗处理,必须洗干净,以确保除锈的彻底性。⑸将酸洗处理的铁件,浸放在热镀锌槽中,镀锌要均匀,必须保证镀锌厚度。⑹将镀完锌的支柱用麻绳包好存放或运到工地。⑺支柱须待砼基础强度达设计75%以上时方可安装。

⑻支柱通过法兰盘与基础连接。清理完底法兰盘和地脚螺栓后,立直支柱,在拧紧螺栓前应调整好方向和垂直度,最后,拧紧地脚螺栓。悬臂梁可在安装支柱前与支柱拼装完后一起安装。

3、警示牌制作、安装

⑴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先取材料,所有材料必须附有材质证明。标志结构、标志板加工制作必须正确,字符、图案颜色必须准确。

⑵铝板按尺寸及技术要求进行剪切,弯边用弯边机弯边,用铝铆钉进行铆接,然后将铝板洗干净并保持干燥,最后用粘膜机将底膜贴在铝板上,再按设计文件要求的字、图,将其用转移纸贴在底膜上,将贴好反光膜的标志牌包装分类存放在干燥的房内。

⑶支柱安装并校正好后,即可安装标志牌。滑动螺栓通过加强筋中的滑槽穿入,通过包箍把标志板固定在支柱上。⑷警示牌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板面平整度调整和安装角度调整。

⑸警示牌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板面清扫,在清扫过程中,不应损坏标志面或产生其他缺陷。

第四篇:庆阳市合水县药王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庆阳市合水县药王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恢复项目合水县康家沟小流域治理保护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甘肃省合水县固城川实施区2013年北沟小流域实施方案》

梯田建设方面

第五篇:新安江跨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跨流域生态补偿要闯几道“关”?

2012-02-04 11:10

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浙江省千岛湖属于深水型水库,一旦遭受污染极难修复。黄庆摄

新安江是我国实施跨省大江大河流域水环境补偿机制的首个试点,面临着上下游之间利益如何平衡、监测指标和标准如何制订、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如何搭建等诸多“瓶颈”

青山隐隐水迢迢,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涛。去过千岛湖的人们,大都会沉醉于烟波浩渺的美景中不知归路。

就是这颗明珠,近些年来却开始蒙上了阴影。在浙江和安徽两省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压力下,千岛湖的水质正在由贫营养化进入中营养水平并向富营养化转变,为蓝藻暴发提供了物质条件。特别是在2010年5月,部分湖面曾出现了蓝藻异常增殖现象,这为千岛湖的生态状况敲响了警钟。

为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机制,以及保护好千岛湖这盆清水,2008年以来,财政部会同环境保护部积极推动建立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机制试点工作。

2010年12月,两部门正式将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作为全国跨省大江大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的首个试点,当年拨付启动资金5000万元,并于2011年3月正式实施。

跨省流域水环境保护,往往涉及行政、经济、法律、社会管理和水利技术等多方面问题,面临着诸如上下游之间利益如何平衡、监测指标和标准如何制订、资金来源如何确定、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如何搭建等诸多‚瓶颈‛。

在2011年11月召开的由国家相关部委、上下游省市相关部门参加的‚千岛湖水资源保护‛对口协商会上,激烈的辩论现场和焦点问题的交锋发人深思。

千岛湖现状:清澈湖水暗藏重重隐忧

在千岛湖所在地的浙江省淳安县,人们这样描述千岛湖:千岛湖源于黄山之巅的一滴露珠,万千露珠汇聚成溪,形成了新安江,而千岛湖就是新安江上那颗最璀璨的明珠。

千岛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自力更生建设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新安江水电站1959年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位于浙江、安徽两省交界处,68%以上的水来自安徽境内新安江流域。

千岛湖既发挥着重大的防洪、供水、发电和旅游功能,又承担着作为我国大型水库、湿地所具有的压咸补淡、调节小气候、降解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目前仍然是国内水质最好湖泊之一的千岛湖,自1998年以来频遭蓝藻侵袭。近年来,千岛湖水质营养状态为中营养水平,并呈加剧之势。

与此同时,千岛湖入境水质也呈缓慢恶化趋势。

据监测数据显示,浙皖交界断面水体总氮、总磷指标值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受总氮超标影响,2001年~2007年,入境断面街口的水质以Ⅳ类为主,2008年已转为Ⅴ类,个别月份总氮指标曾达到劣Ⅴ类。

从反映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的总氮、总磷、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和透明度5项指标看,2008年,街口断面总氮浓度为1.52mg/L,较2001年上升了34.5%;总磷浓度为0.026mg/L,同比上升了44.4%;叶绿素a浓度为9.4ug/L,同比上升了14.6%;高锰酸盐指数为2.10mg/L,同比上升了18.0%;透明度243厘米,同比下降了18.5%。

2010年年底,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赴浙江进行了专题调研。

随团进行考察的全国政协委员卜漱和在新安江的皖浙交界处,也是上游新安江的水流入千岛湖的接口处进行查看后告诉记者,虽然千岛湖水质总体上较好,但要让这颗明珠永放光芒,现在就要开始‚严防死守‛。

千岛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已引起了各方的极大忧虑。

全国人大、政协和各方有识之士纷纷吁请将千岛湖列为国家战略水资源加以重点对待,要千方百计保住这一湖得天独厚的好水。但由于新安江流域覆盖两省,利益多有落差,水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至今未见设立,湖体水质恶化趋势依然如故。

在记者采访中,一些专家预测,千岛湖属于深水型水库,一旦遭受污染极难修复。如果不加强预防,再过几年,千岛湖将会受到严重污染,其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跟随调研的人们乘船行进在千岛湖中,映入眼帘的是清澈如镜的盈盈湖水,记者很难想象,这片美丽的水域下竟暗藏着隐忧重重。关注焦点一:上下游之间利益如何平衡?

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看来,新安江流域是重要的战略备用水源,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随着新安江上下游地区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千岛湖保护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指出,正是上游地区安徽省黄山市与下游地区浙江省杭州市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导致利益关切也不尽相同。而正是这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加大的态势,使得新安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

对位于新安江上游的安徽省黄山市来说,其经济社会发展明显落后于下游的浙江省淳安县和建德市,而淳安县和建德市又是浙江省内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都非常繁重和紧迫。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在‚千岛湖水资源保护‛对口协商会上介绍说,‚十一五‛期间,尽管千岛湖及新安江流域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总体来看,工业规模偏小,在各辖区内所占比重较低。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黄山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0户,占全省的4%左右,实现增加值101.6亿元,仅占全省的2%左右,居全省后三位;绩溪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6亿元,在其隶属的宣城市位次偏后。

而位于浙江省的淳安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8家,工业销售产值196.9亿元;建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3家,工业销售产值337.6亿元。这两个区域与杭州市其他地区相比也都有不小的差距。

在当前周边其它地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效应下,这些地区如何在保证完成千岛湖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重要任务前提下,实现流域地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010年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曾率队赴浙江省就千岛湖水资源保护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关于千岛湖水资源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千岛湖水资源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此后,中央领导同志将调研报告批转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研究,并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牵头研究提出千岛湖水资源保护的综合规划。按照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安徽、浙江两省对调研报告进行了认真研究,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指出,从以往湖泊治理的经验来看,作为一个跨省界的湖泊,要做好千岛湖的保护工作,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及上游和下游之间的关系。

由于新安江上下游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落差,上游地区产业层次较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发展愿望迫切,且受财力所限,维护水质安全的压力较大;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对上游来水的水质、水量要求较高,导致浙皖两省的诉求不同、期待值差距较大,上下游区域联动、综合管理、共同保护的格局尚未形成。

另外,由于我国生态补偿政策仍很不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和重视,现有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没有涉及生态补偿的条款,无法遵循共同的原则和法律法规,来指导和约束流域上下游的经济和社会行为,实现共同发展。

有专家指出,流域生态补偿实质上就是流域上下游地区政府之间部分财政收入的重新再分配过程。国内外生态补偿通行的做法是财政转移支付,而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是分灶吃饭,财政转移支付只能纵向实施,横向支付受到制约。但流域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常常是跨区域性的,即使确定了补偿的标准和额度,由于财政体制的限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资金的筹集、调配、运作和统一管理实施难度较大。

安徽省新安江流域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抢抓发展机遇尤为迫切,但是流域严格执行资源节约和环保准入门槛,放弃诸多发展机会,导致发展不足,经济总量规模偏小,与下游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据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张学文介绍说,近期,财政部出台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规定,资金分配范围的重点包括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解决生态补偿的法律地位、明确有关税收、财政转移支付和补偿资金筹集、调配、运作和管理等政策方面的问题也成为当务之急。

在‚千岛湖水资源保护‛对口协商会上,与会专家建议,应依法制定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明确流域上下游地区责任、权利、义务和利益,规范各类涉水行为,建立流域资源共享、生态共保、经济共赢的流域管理机制。

另外,要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的公共财政政策为主要抓手,强化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补助、专项基金等财政政策的主导地位;加快构建生态补偿的产业扶持政策,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积极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生态补偿和环境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机制;以建立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为主线,着重解决流域上下游水质保护与受益分离的问题。

生态补偿要做到‚利益共享‛

原二军周群锋

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来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生态补偿实践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时至今日,尽管一些地方的试点取得了成功,如河北省实施的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试点,但由于上下游生态补偿只在本行政区域内得以实施,运作较为便利,但切实可行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依然步履维艰。

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不顺畅,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跨区域所带来的实施上的诸多不利,但根源在于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调整相关方利益关系的机制体制,没有真正做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以跨区流域为例,所谓利益共享,即源头和上游区域为保护好流域的生态环境放弃了许多发展机会,付出了机会成本,下游区域从中受益,而为了全局的长远发展,源头和上游地区应该与下游地区共享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责任共担,要求下游不能仅仅享受上游付出巨大牺牲换来的优良环境,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来。如果仅享受了利益而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上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将越来越大,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也难于建立。

因此,要从根本上破解跨流域水环境保护方面以往‚说的多、做的少‛的生态补偿困局,就必须正视流域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建立起一个基于‚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跨流域生态补偿新模式和新机制,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一条惠利于上下游之间的双赢之路。

作为我国实施跨省大江大河流域水环境补偿机制的首个试点,新安江流域已经为探索基于‚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跨省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新模式和新机制迈出了重要一步。

试点在实施过程中制定了专门的实施方案,并确立了‚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地方为主、中央监管,监测为据、以补促治‛原则,不仅明确了皖浙两省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对于补偿资金的来源、补偿范围、补偿标准、水质评价、考核方法、后期监管等都进行了制度层面上的规定。从而确保了位于新安江上游的安徽省为护送一江清水到浙江省而付出的牺牲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而这种回报也有助于促进新安江水环境保护。

生态补偿‚知易行难‛,贵在行动。在新安江进行的跨省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就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相信通过试点,建立起切实可行的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新模式和新机制,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问题,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跨区域生态保护中‚我花钱植树种草、他免费乘凉享受‛的不符合市场规律现象,确保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下载大沟头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沟头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监理规划

    1.工程概况 1.1 工程位置及规模 (1)工程名称:蒙山县玉孟冲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2)建设性质:河流域水土保持治理 (3)建设地点:蒙山县 (4)建设内容:综合治理项目区工程......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编写提纲(★)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提纲(试行) 本提纲针对以县为单位,按项目区进行编制的实施方案。包括多个项目区时,实施方案可由多个项目区汇总而成。 具体设计应以小流......

    新疆水土保持特点及治理模式五篇

    水学生:学号: 土 保 持 学 论 文 1 新疆水土保持特点及治理模式 冉龙强 2010510196 摘要:新疆地貌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山区、冲洪积扇区、平原区、沙漠区逐级过渡。其决定了不......

    新时期防治型流域向经济型治理转变调研报告

    新时期防治型流域向经济型治理转变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活动调研报告 隆德县水利局水保站 二〇一〇年九月 新时期防治型流域向经济型治理转变 ——隆德县水保站实......

    ××古城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定稿)

    ***古城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 ..................................... 22 一、工程概况 .................................

    小流域治理工程整改方案

    ****小流域治理工程整改方案 ****年**月**日,****人民政府和**村委会、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三方到小流域治理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计量、查找问题并提出整改方案。 一、 存在问......

    鄞州区小流域治理对策措施

    鄞州区小流域治理对策措施 摘要:为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高山区小流域山洪防御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村的公共安全,本文根据鄞州区小流域现状存在问题调研报告,提......

    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摘 要:生态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当坚持人本理念,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的治理目标。本文主要对当前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