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公安机关把改革农村警务作为加强

时间:2019-05-14 01:2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三明市公安机关把改革农村警务作为加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三明市公安机关把改革农村警务作为加强》。

第一篇:福建省三明市公安机关把改革农村警务作为加强

福建省三明市公安机关把改革农村警务作为加强“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在全力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的同时,扩大派出所工作职能,创新工作方法,有效提升了驾驭控制社会治安局势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一、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增强农村基层所队实力。一是按照做大做强派出所的要求,改变以往一乡一所的布局模式,对全市农村派出所进行整合撤并,建立中心派出所,其中撤销编制机构11个,保留编制机构合署办公28个,全市基层派出所由原来的158个整编为119个。二是充实警力。派出所警力由831人增至924人,5人以下的派出所由72个减少到21个。同时积极开展机关民警下派锻炼工作,每年从市局机关下派一批民警到基层所队,协助基层民警工作。三是是改善派出所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全市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为基层派出所配备了一大批机动车、电脑、路障、民警个人防护装备。四是提高基层民警待遇。部分县(市、区)派出所所长、指导员和刑侦大队长解决了高配正科级,派出所副所长和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解决了高配副科级问题。一些县(市、区)规定农村基层所队民警每月比城区民警多发100元补贴。明溪县政府将农村派出所民警岗位津贴300元纳入县财政预算,并决定由所在乡镇为农村派出所每年补拨办公经费不少于2万元。

二、深化改革,理顺机制,提高警务效能。设立农村警务站,推行民警驻村制、巡防制、包片制等警务模式,增强保一方平安的能力。在不设派出所的乡镇设立警务站,中心派出所每周派出民警轮流到警务站驻点,警务站民警以常驻的方式接受群众报警,负责办理户口、接待群众办事。各地充分利用派出所调整后警力增加的有利条件,集中兵力,对治安复杂的地区开展重点整治,并对派出所民警收集情报信息、实有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等职责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明确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在整合撤并周边乡镇派出所的基础上,实现警力的集中,分别在沙县、大田、泰宁的基层派出所试行“三队一室”的警务运行模式,使派出所真正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职能。

三、抓住根本,选准载体,提升基础业务水平。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千警入万户”活动,以此为载体推动全市公安基础业务工作,巩固开门大接访的成果。“千警入万户”的重点是做好八项工作:即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搜集掌握与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有关的情报信息;开展防范宣传,推广安装防盗设施;做好实有人口登记管理,“以房找人”,摸清房屋出租户和租住人员、寄宿人员、暂住人员和境外人员底数;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掌握,对劣迹青少年积极开展帮教活动,预防和减少犯罪;积极物建治安耳目,强化重点控制;加强对出租车、机动车的摸底调查,堵塞销赃渠道;通过入户发现逃犯的落脚点,动员逃犯投案自首;虚心征求群众意见,密切警民关系。各地先后推出了入户访查划定户数包干法,农村派出所民警驻村入户法、入户追逃法、入户台帐统一登记法和实行弹性入户访查工作制等,并把“千警入万户”活动与建设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乡风文明的治安环境。

四、扩大职能,延伸管理,优化服务质量。把110报警服务延伸到广大农村,同时在农村广泛开展创“平安乡镇”、“平安村”、“平安家庭”活动,积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整治治安隐患。针对近年来农村交通、火灾事故增多等问题,赋予农村派出所部分交通管理和消防管理职能。一是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任务分解到农村基层派出所,年终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进行考评。二是授予农村派出所部分交通安全管

理权限和消防监督检查处罚职权,使边远地区的交通违法者可以就近接受处理。三是充分利用农村乡镇墟日的有利时机,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活动。

第二篇:福建省公安机关警务公开工作规范

福建省公安机关警务公开工作规范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切实加强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有效监督,促进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推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公安部政务公开工作办法》等规定,结合我省公安机关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警务公开,是指公安机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向社会或公安机关内部公开警务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

警务公开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并接受社会各界和民警的监督。

第四条

警务公开工作应当按照“谁制作、谁保存、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警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确保信息公开安全。

第五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建立健全警务公开协调机制,警务公开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与有关行政机关协作开展信息的比对、确认,保证与其他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第二章

警务公开的内容 第六条

警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向社会公开的警务信息和向公安机关内部公开的警务信息。

第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主动向社会公开的警务信息:

(一)本单位机构设置及职能、领导成员、办公地址、办公时间、邮政编码、办公电话、传真号码等;

(二)办事窗口的办公地址、办公时间、工作人员、监督和举报电话;

(三)与本单位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执法规范性文件;

(四)行政、刑事案件管辖范围,受理、立案标准和办理流程;

(五)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六)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申请行政许可的途径、方式、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格式文本以及办理结果;

(七)报警、查询的途径和方法;

(八)重大警务工作部署、警务工作制度、警务工作纪律以及服务承诺、便民利民措施;

(九)本地区社会治安动态;

(十)对公众安全感有较大影响或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案件和事故侦破、处理情况;

(十一)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及应急处置情况;

(十二)需要以公安机关名义说明或澄清的事项;

(十三)其他应当主动公开的事项。

第八条

省公安厅、设区市公安局除公开本规范第七条规定的警务信息外,还应当向社会公开以下警务信息:

(一)代表省、市政府与港、澳、台等地区签署的关于加强警务执法合作的文件及重要外事活动情况;

(二)由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发布的通缉令等。第九条

除本规范第七条规定的内容外,各级公安机关业务部门还应根据各自工作内容和特点,及时向社会公开警种的相关警务信息。其中:

(一)治安(户政)部门应重点公开户籍、人口、特种行业、公共场所、危险物品等方面的治安行政管理政策以及重大案(事)件的处置、办理情况;

(二)刑侦部门应重点公开重大犯罪案件的侦破情况,当前犯罪活动的主要规律、特点及防范措施;

(三)交警部门应重点公开机动车、驾驶证管理方面的政策以及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处理、交通管制等方面的信息;

(四)边防部门应重点公开边防管理方面的政策,群众前往边境管理区、办理边防管理证件的须知事项以及海上治安信息;

(五)消防部门应重点公开公众消防安全须知事项,消防行政处罚、监督抽查、火灾事故调查和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方面的信息;

(六)出入境部门应重点公开出入境管理政策以及公民办理出入境证照的有关信息;

(七)监管部门应重点公开羁押人员伙食费标准、加餐代购物品收费标准和取保候审、保外就医、暂予监外执行、假释、会见(探视)、请假、通信、治病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

下列警务信息不应公开:

(一)属于国家秘密的;

(二)属于警务工作秘密的;

(三)属于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权造成不当侵害的;

(四)属于商业秘密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商业秘密被泄漏的;

(五)正在调查、讨论、审议、处理过程中的,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或者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的;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信息。第十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可向公安机关申请获取相关警务信息。依申请可以公开下列警务信息:

(一)申请公开的警务信息中虽含有不应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可公开相应内容;

(二)第十条第(二)项所列的警务信息中,权利人或相关当事人同意公开的,或公开后的公共利益超过可能造成的损害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公开的;

(三)第十条第(三)、(四)、(五)、(六)项所列的警务信息,如果公开后具有明显的公共利益并且不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

第十二条 依申请公开的警务信息由各级公安机关办公室(指挥中心)统一受理,并按申请内容交有关部门办理。承办部门应按照《福建省公安厅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法》,提出具体的答复意见。

第十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向内部公开以下警务信息:

(一)公安机关干部人事政策及可公开的执行情况;

(二)公安机关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及管理情况,建设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情况;

(三)经费预算及具体财务收支情况,但属于保密经费的除外;

(四)涉及民警切身利益重大事项的决策;

(五)其他应在内部公开的事项。

第三章

警务公开的形式

第十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开警务信息的基本形式有:

(一)公安机关门户网站;

(二)新闻发布会;

(三)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四)声讯电台、手机短信;

(五)公告、通告;

(六)设置警务信息查阅点、警务公开栏、公告宣传栏,制作警务公开手册、服务指南、宣传单、标语、横幅及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

以上形式可并行采用。已公开的信息或事项如需进行变更、撤销或终止的,应由原公开机关在原公开范围内及时公布并作出说明。

第十五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条件,确定本单位警务公开的必要形式,其中:

(一)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及其业务部门的警务信息必须通过公安机关门户网站的形式予以公布;

(二)基层单位的警务信息必须通过设置咨询服务台、警务公开栏、公告宣传栏等形式公布。第十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还应通过定期召开警情通报会、特邀监督员座谈会等形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和广大群众及时通报社会治安动态、重大案(事)件处理情况、便民利民措施等。

第十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对内公开警务信息的基本形式有:

(一)公安机关内部网络系统;

(二)定期召开会议;

(三)张贴公告、发文公布;

(四)其他适当的方式。

以上形式可并行采用。其中,本条第一款第(一)项为公安机关对内公开警务信息的必要形式。

第四章

警务公开的程序

第十八条

应当主动公开的警务信息,按照以下程序予以公开:

(一)审定。省公安厅及其业务部门制发的各类文件,依照《福建省公安厅公文类政府信息公开审核办法》执行。市、县级公安机关制发的文件,参照该《办法》执行。应当公开的其他警务信息,按照保密规定,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公开;属于重大事项、本单位难以作出决定或者上级文件有规定的,报上级公安机关审定。

(二)发布。通过公安门户网站或新闻发布会公开的,由各业务部门提交所属公安机关办公室(指挥中心)统一发布;通过其他方式公开的,由各业务部门内设综合科室统一发布;本单位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三)时限。本单位制作、产生的信息,从警务信息生成之日起不得超过20日公开;非本单位制作、产生的应当予以公开的信息,应在有权部门做出公开决定后10日内公布。

第十九条

依申请公开警务信息的程序,省公安厅及其业务部门依照《福建省公安厅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法》执行,市、县级公安机关参照该《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规范性文件对警务信息公开程序和时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章

职责分工

第二十一条

纪检监察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定本单位警务公开工作的具体办法;

(二)组织对本单位警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和评议,落实责任追究;

(三)聘请特邀监督员,设置监督电话、投诉信箱等警务公开举报器材,畅通监督渠道;

(四)受理涉及警务公开工作的投诉、举报、控告等事项。

第二十二条

办公室(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编制本单位警务公开工作制度、警务信息公开指南、目录手册和警务公开工作报告;

(二)对本单位拟公开的警务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三)汇总本单位主动公开的警务信息;

(四)受理、组织办理和答复对本单位警务信息公开的申请。

第二十三条

法制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收集整理法律法规、执法规范性文件以及行政许可、审批等信息资料;

(二)承办因本单位警务公开工作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第二十四条

政工、督察、装财、信通等部门根据工作职责,配合做好警务公开的宣传推广、监督检查、后勤保障以及网络维护等工作。

第二十五条

其他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收集整理本部门警务公开资料,编制本部门警务信息公开目录;

(二)按规定对警务信息是否公开进行审定或送交有权部门审定;

(三)协助纪检监察、办公室等部门做好警务公开的监督、检查、考评以及警务信息的日常更新、维护等工作。

第二十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内设各部门应加强协作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警务公开工作。

第六章

第二十七条

本规范所称指挥中心,是指未设办公室等综合部门的县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

第二十八条

本规范所称基层单位,是指各级公安机关基层科、所、队和边防工作站。

第二十九条

警务公开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单位预算。

第三十条

本规范由省公安厅纪委监察室负责解释。

第三篇:福建省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察报告

福建省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国内兄弟城市医改做法和经验,2013年9月16-18日,市政府副秘书长、卫生局局长林枫随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北京大学医改考察组一行赴福建省三明市考察调研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在三明期间,听取了三明市做法工作介绍,与政府相关部门、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现将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做法

三明市是福建省西北部山区的地级市,所辖12个县(市、区),人口273万。2012年以来,三明市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其改革思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改革的原则,即兼顾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提高医疗资源效率、留住卫生人才与患者,既缓解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又不明显增加财政负担。二是改革的主要目标,即“公立医院回归到公益性质、医生回归到看病的角色、药品回归到治病的功能”。三是改革的基本手段,即“公立医疗机构硬件投入依靠政府、软件和日常管理依靠医院自身、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运行效率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其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1.取消所有公立医院药品(器械、耗材)加成。从2013年2月1日起,三明市实行县级(含,下同)以上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器械、耗材)加成。医院由此而减少的差价收入,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服务价格、医保付费、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消化等措施进行弥补。同时规定,财政增加的补贴不与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差价直接挂钩,以彻底切断通过多开药获得医院利益的链条,使药品回归应有的功能。三明市取消药品加成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全市所有22家县级以上医院同时执行。二是器械和耗材的加成与药品加成同步取消。

2.推进公立医院药品招标采购改革。一是规范药品和耗材采购行为。按照“用为而购、去除灰色、价格真实”的原则,严格实行“一品两规”、“两票制”和“药品采购院长负责制”,根据各家医院上报需用药品品种的通用名确定药品采购目录,共1565个品种,其中非基药996种,基药520种569个品规,个别病种需用药超出采购目录的,实行备案采购。二是实行药品价格调节机制。药品价格随市场行情不定期进行调整,如有价格更合理的企业,将适时对供货企业进行调整,允许医疗机构自行采购低于统一购价10%的药品。三是实施重点药品监控。把福建省第八批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目录中的129个品规(主要是辅助性、营养性、高回扣药品),列为全市第一批重点跟踪监控品规(厂家)目录。要求使用监控目录内的药品的医疗机构必须执行采购备案制(院长审批、开具处方医生、采购数量等情况)并报送市药品采购办。四是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对被发现有回扣品种的药品生产企业,取消该生产企业所有药品在三明市公立医疗机构的供货资格。对为该品种承担配送任务的经营企业,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停止向该经营企业进货1至3年,从源头上遏制药品生产企业向医务人员行贿行为的发生。

3.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和监督。一是明确政府对医院的投入。明确各级政府承担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的责任。按照“硬件投入靠政府,运行管理靠医院”原则,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公立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并逐步化解2011年以前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债务和大型医用设备购置债务。二是控制医生“大处方”。严格控制人均次门诊费用和住院患者医药费用,分别对不同等级的医院门诊平均人均次费用和平均每一出院者医药费用进行了控制。严格控制医师处方权限,明确普通门诊一次处方的限量,防止医生为拿回扣而开大处方。三是控制“大检查”。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控制在70%以上,三级医院控制在75%以上,三级医院全年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用占医疗总费用控制在5.5%以内,二级医院控制在3.5%以内。

4.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一是实行院长年薪制。在全市22家县级以上医院实行院长年薪制,由财政全额支付院长年薪,院长年薪和考核结果挂钩。二是强化对院长的考评。对院长工作的评价,专门建立了一套包括5大类34项指标的考评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与日常考核相结合方式,从医院服务评价、办医方向、平安建设、医院管理、医院发展等方面对院长进行全面考核,引导医院提供合理医疗服务。三是强化医院内部考核。核定的医生工资总额和医院的考核挂钩,总额与院长考核结果挂钩,使院长一人的考核责任变成全院员工的共同责任;分配和医生考核挂钩,对医生的考核依据医生对院长制定的医院内部运行细则的执行情况,形成政府激励院长,院长激励医生,各方利益一致。5.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需求,三明市与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合作,2013年定向为全市基层卫生院培养医学紧缺人才200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市财政全额支付每个学生每年学费6600元。由于信息闭塞,山区医院很难招到医生,沙县和福建省的医学院校合作,允许沙县医院带着编制去学校招聘。沙县政府还主动为引进的高技术医学人才解决住房问题,对服务满一定年限的医务人员奖励住房。

6.统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一是统一三项医保经办管理部门。2013年6月,提出“整合市县两级三保基金管理机构”,成立市级统一管理的全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各县(市、区)相应成立分支机构,实行条管,中心隶属于市政府,暂由财政代管,由一个经办机构直接与医院发生医保结算关系。大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协调管理效能。二是三个医保基金实行全市统筹。为了提高基金风险分担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统一全市三项医保政策,从而为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医院考核体系、考核指标,同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创造条件,2013年起,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实行全市统筹,各类基金自求平衡、互不调剂。三是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一体化。自2013年6月起,将梅列区、三元区、沙县、大田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并轨整合。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参保范围,统一筹资方式和缴费标准,统一医疗“三目录”和补偿政策,统一基金管理,统一服务监管,统一信息管理。二、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主要成效 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半年左右的时间,预期的改革成效开始逐步显现,呈现了患者、医生、医院、医保和财政的多赢局面。

1.患者经济负担显著下降,次均医药费用增速放缓。首先,药品费用显著下降。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药占比2013年上半年下降到30.78%。2012年在门诊人次增长11.64%、住院人次增长11.74%的情况下,药品收入下降7.53%;2013年上半年,在门诊人次增长5.6%,住院人次增长6.5%的情况下,药品收入下降了21.97%。其次,次均医药费用增速放缓。2012年二、三级医院人均门诊费用实际值分别比2011年下降3.14%和11.83%。县级以上医院2013年上半年次均门诊费用实际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8%,出院者平均住院费用下降3.33%。2013年上半年住院病人实际报销比例平均为73.67%,同比上升7.2%,自付费用平均为1079元,同比降低283元。再次,“挂床”等现象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三明市入院人次数同比2011年下降3.05%,出院人次数下降3.26%,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下降2.04%。2013年 1-5月,全市22家县级以上医院住院率5.49%,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全市乡镇卫生院住院率7.35%,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

2.医院实际收入显著提高,医疗技术和设施显著改善。首先,由于调整医疗收费价格、增加医疗服务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措施,增加了医疗机构的医务性收入,加上财政补贴的增加,医院总收入有所增加,尤其是医务性收入显著增加。2013年上半年,县及以上公立医院总收入(含财政补助)10.86亿元,同比增长8.91%;医药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6.55%;医务性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26.9%。其次,由于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大型设备购置的投入,明显改善了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2009-2012年间,与中央投资相配套的县级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共12个,新增面积173457平方米,新增床位835张,完成投资4.41亿元。截至2012年底,三明千人均床位数4.33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6张。第三,医疗行为得到规范。改革后,通过指标控制与单病种付费,整个诊疗更加规范了,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不适应,但逐渐是可以接受的。

3.财政负担没有显著加重,医保基金扭转了收不抵支。三明2009-2012年间的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平均占到当年财政支出的8%-9%。相比之下,2013年初药品零差率、三保统一、院长医师年薪制改革以来,财政卫生支出力度并无额外增加。2013年上半年,财政预算内对医保与医院卫生院运营补贴为2.24亿元,同比增加7800万元。其中: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基金补贴1.16亿元;补贴乡镇卫生院1.12亿元、医院运行0.9亿元,同比增加0.74亿元。2012年底统筹基金由2011年出险8000多万元扭转为结余2632万元。2013年1-5月,全市39.8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结余3281.25万元。职工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的状况得到扭转,一方面是公立医院的费用增速放缓带的效果,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医院的服务能力上升、医疗环境明显改善,市内县内就诊率提高的效果。目前三明市的县内就诊率达到95%。三、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我市的启示 三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既验证了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正确方向,也对我市今后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对医疗集团、医院、科室、医务人员的层级绩效考核制度,加强绩效考核结果在政府财政投入、医保分配及院长年薪、聘用及医务人员奖金等方面的应用,稳步提高医务人员“阳光薪酬”,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强化对公立医院的规划建设、资产管理和财务收支预算监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大检查、大处方、重复挂号等过度医疗行为。

2.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补偿机制。深化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加强对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实施情况的监测,建立价格改革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调整并理顺医药价格关系。加大财政对公立医院投入,落实规定财政政策,充分履行政府办医职责,积极探索化解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历史债务。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结算指标体系,充分发挥医保结算激励约束机制。

3.进一步深化医疗药品招标采购改革。加强“阳光采购”,以医疗集团为单位,推进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集约经营管理,进一步降低药品加成;完善“阳光账户”,医疗单位将合同外相关资金汇入帐户并按规定返还,严禁科室、医务人员收受回扣;强化“阳光用药”,推广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不良处方院内公示及点评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检查、开单挂钩。4.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影响我市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加强重点医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要创新编制使用、人才招聘和管理方式,着力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得进、留得下、用得上的用人机制。此外,可以探索与医学院校合作定向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医学紧缺人才的模式。

5.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和基本医疗保障能力。加快丹阳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轨,全市加快统一政策、统一待遇、统一结算步伐。优化统账结合医疗保险结构,提升统筹基金能力。拓展个人账户功能,发挥健康促进作用。

第四篇: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动因、目标与路径

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动因、目标与路径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王传宏

【摘要】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动因是综合性的、复杂的,宏观上与国家的政治生态、社会转型相关,中观上与地方公安机关维稳压力、部门利益冲动和绩效竞争联系,微观上依赖警务信息技术进步。社会转型背景下,地方公安机关改革需要从警务理念变革、警务体制调整、机制创新和技术革新方面适应国家与社会的安全需求。

问题的提出

2015年,中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以此提高社会治安治理水平,提升公众的安全感和对警务活动的满意度。该《意见》提出了包括完善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完善和规范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等在内的七大任务,并推出了100多项具体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对今后公安机关改革做出了总体的规划和部署,是指导公安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如何落实这些改革举措是各级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中心任务。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地方公安机关已经开展了大量的警务改革试验,既有体制上的调整,也有机制上的创新。同时,理论界对警务改革的研究多属于及时性的回顾与解读,将研究聚焦于警务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或领域,对地方公安机关改革缺乏总体上的发掘和深度研究。而研究警务改革必须综合考量其现实的需要和最终的目标,探索其合理化的路径,构建一个总体的框架。

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动因

警务改革动因是综合性的、复杂的,宏观上与国家的政治生态、社会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观上与地方公安机关维稳压力、部门利益冲动和绩效竞争有紧密联系,微观上与警务信息技术进步有实际联系。

宏观上,国家政治统治方式变迁是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主要动力。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公安机关的警务工作变迁,其政治统治特性十分明显,这与我国国家政体和政权结构具有密切关系。正如有学者指出,任何国家政府的管理职能总是随着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必须与政治生态保持某种一致性。回顾公安机关发展历史,其中心工作一直围绕着国家政权稳固和建设展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公安机关中心任务是镇反、平匪、锄奸、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文革期间,公安机关虽然遭受严重冲击,但依然通过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基本的社会稳定;改革开放后,公安机关从国家政权的中心工作出发,通过打击违法犯罪,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从国家政权组织结构形式而言,公安机关属于国家政权组织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整体国家机关的体制和机制变革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地方公安机关警务体制与机制变革往往受到国家顶层设计的影响,与其保持一致。

社会转型有力推动了地方公安机关的警务改革。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财、物等各生产要素配置,令社会基本处于静止状态,人们的行为失范较少。随着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变革、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乡村人民公社开始解体,户籍制度出现松动,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在城市允许单企业破产,自谋职业,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贫富差距加大,违法犯罪率快速上升,而城市建设和企业大规模发展带来的征地、拆迁以及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社会矛盾不断累积,群体性上访、极端暴力事件和治安事件频发、高发,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迅速上升的社会矛盾和违法犯罪案件对地方公安机关传统的警务体制和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工作难题,各地公安机关开始建立应急警务机制,以情报信息和问题为导向,建立警务研判机制。此外,警务工作开始向基层拓展,大力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建立警民沟通机制,争取通过基层社区警务化解社会矛盾。因而,社会转型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催生地方公安机关的警务改革。

中观上,由于“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地方公安机关既要回应本级政府的维稳压力,还要从部门利益出发,解决警力不足、职级待遇低的问题,面临着同级地方公安机关的绩效竞争。

一方面,囿于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地方公安机关人事决策与财务权限掌控在同级地方党委和政府手中,而且新世纪以来国家对地方党委政府政绩考核中,维稳实行一票否决制,而维稳的压力主要落在地方公安机关头上。公安机关为了维稳,将其警务机制和工作重心进行了局部调整。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作为行政主体,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性,迫切希望部门自身发展得到满足,增加职级待遇,提升警务效能。因而,从地方公安机关自身逻辑出发,如何回应政府维稳要求,维护和提升部门利益,并能够在绩效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成为其工作的重要考量。

微观上,警务信息技术进步是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推力。职业警察初创期,警务技术落后,警用器械装备简陋,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主要依靠人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发展,警务技术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对警务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推动着警务工作机制不断变革。随着技术革新,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犯罪出现智能化、信息化等特点,迫使公安机关不得不大力推广新兴技术,以更好地应对违法犯罪。如110报警制度建立、勤务指挥系统建立、“金盾工程”实施、网络安全警种设立、“天网”工程的实施及区域警务协作制度的建立都与警务技术,特别是与警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关系密切。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目标

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方向在于探寻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治安治理道路,构建一整套符合地方实际的现代警务体系。现代警务体系是以市场经济和法治公安为前提,以警务体制协调和警务机制高效为支撑,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以公众社会为基础,合力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形成的多方参与、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的体系。

现代警务的构建与我国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公安构建这一宏观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快速积累,违法犯罪急剧上升迫使地方公安机关形成高效的警务运行机制,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与执法能力,提升公众的安全感。

其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上要求构建现代警务制度。从治理理论出发,警务属于公共事务,并非警察的事务,而是一个秩序维护活动。现代警务要求国家和社会合作维护社会秩序,公安机关作为专业化的预防和打击犯罪的机构,其主要任务在于主导治安秩序维护的进程,动员公众参与治安秩序维护活动,而非一力承担这些事务。这就要求在警务机制设计过程中,注重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警务活动中,为公共安全产品的供给提供多种渠道。

最后,法治公安建设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推进法治建设,坚定执法规范化的道路,这是现代警务的本质要求。从这一要求出发,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必须要对警察权力重新分配并予以规范,其基本价值取向应当是寻求警察权的规范行使与社会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平衡。

总之,现代警务是一整套的警务理念、制度和器物的有机组合,是警务工作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逻辑展开,既要回应构建现代国家的关切,同时要与整体社会转型相适应,还要在体制和机制上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路径

构建现代警务,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革新警务理念,其次应当理顺警务体制和机制,最后是加快警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地方公安机关的警务改革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出发: 首先,要革新警务理念。构建现代警务,必须在理念上树立现代警务的思维。现代警务是以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为基础的,其终极目的在于通过法治的方式维护治安秩序,提升公众安全感,更好保护人权。在我国,传统的管制型的警务思维模式是防范一切,甚至将国家与社会对立,对社会处处设防。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潜力被激活,国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如果还秉承传统的警务思维和理念,显然与时代发展趋势悖逆。市场经济的法制性要求建立法治国家,构建基本的人权和产权保护制度,形成现代的国家治理模式。循此观点,地方警务改革的基本路径是革新警务理念,将人权保护和法治公安构建结合起来,从公众的安全需求出发除旧布新,这也是任何一项现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应有之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基于此,地方公安机关在警务改革中,必须明确警察权力的边界和范围,规范警察权力的行使,在具体管理和执法过程中,增加法制考核与监督,将规范执法和保障安全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公众。

从国家关于警务改革的整体思路看,特别强调要“提高公安机关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从政策上、制度上推出更多惠民利民便民新举措,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这说明,国家顶层设计已经将现代警务的理念纳入其中,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要与这一理念适应,结合地方实际,推出更多相应的便民服务措施,提高公众满意度。警务工作还要摒弃对整体社会设防的旧思维,树立大警务格局,从治安治理的理念出发,发动社会参与到警务工作中,重视社会组织和公众在治安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创新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培养公众社会责任和安全意识。

其次,要构建适合现代警务需求的警务体制和机制。从地方公安机关警务体制和机制的试错性改革可以看出,其改革遇到了多重阻力,极容易出现反复。警务体制是指公安机关整体行政层级设置、管理权限分工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在我国主要体现为同级党委政府对其组成部门的公安机关的组织领导,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业务指导。这种体制的弊端,集中表现在地方政府违法行政,或是由于发展的冲动所造成的维稳压力可能直接转嫁于地方公安机关。实践中,由于管理体制所限,地方公安机关不得不参与公安部明令禁止的非警务活动,既浪费了大量的警力,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同时造成警民关系恶化。警务机制侧重于公安机关内部职能分工,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高效的警务机制其目的在于提升警务运行效率。当前警务机制运行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信息难以共享,重复建设导致警力与资源浪费;二是基层警力不足导致的工作困境。在具体分工上,民警倾向于选择压力小、待遇好、晋升快的岗位,导致机关成为人员流动的集中地。这使得基层警力不足,工作难以开展。

因此,地方公安机关警务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在于理顺管理体制。要加强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事权的控制。因而,在具体改革中,应当通过修订《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加强省级公安机关的事权,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加强省级公安机关对下级机关财权的控制,地方公安机关考核由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地方党委政府共同实施。通过制度升级,有效缓解地方党委政府给公安机关摊派的各种非警务活动的压力,确保公安机关内部的政令畅通。在警务机制改革方面,要结合地方实际,压缩行政层级,实行职级待遇差别化,引导警力向基层流动。同时,单独依靠投入方式提升警务活动效率总会出现管理学上所谓的“力有所不逮”的情形,因而,应当向综合用警和精细化管理要警力,通过内涵式发展提升工作效率,通过情报信息预警判断,科学布警、精准用警,提升警务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还要通过引导、培训和监督等方式,将社会力量纳入整体警务工作的规划中,有效弥补警力不足。简言之,警务机制改革要摆脱传统的主观型、经验型、粗放型、警务运作模式,向警务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方向前行。

最后,推动科学技术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网络违法犯罪大量滋生并急剧上升,警务工作已不仅局限于实体社会的管理,还要回应虚拟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安全需求。这就要求地方公安机关在警务改革中要主动重视新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创新应用,将公安机关的专门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提升现代技术在警务工作中的效用。同时,还要在组织机构管理方面给予回应,如一些地方公安机关成立专门机构开通微博、微信为公众提供点对面的安全引导与服务,还有一些公安机关结合视频技术发展成立视频防控和机构,提高了防控水平和破案的效率。

结语 地方公安机关是警务工作的主阵地,是整个国家警务工作运行的实体,承担了转型期违法犯罪治理的重任,是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安全的支柱。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成效关乎整个公安改革的成败,其警务运作的实效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众的安全感构成直接影响。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在当前公安改革的整体框架下,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应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其在改革过程中的试错应得到更多支持与谅解,其改革发展的成效应当更多地被认同和推广。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地方实际的治安治理道路,才能真正构建起中国的现代警务。

(作者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第五篇: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动因、目标与路径

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动因、目标与路径

【摘要】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动因是综合性的、复杂的,宏观上与国家的政治生态、社会转型相关,中观上与地方公安机关维稳压力、部门利益冲动和绩效竞争联系,微观上依赖警务信息技术进步。社会转型背景下,地方公安机关改革需要从警务理念变革、警务体制调整、机制创新和技术革新方面适应国家与社会的安全需求。

【关键词】警务改革社会治安治理动因

【中图分类号】D631.1 【文献标识码】A

问题的提出

2015年,中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以此提高社会治安治理水平,提升公众的安全感和对警务活动的满意度。①该《意见》提出了包括完善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完善和规范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等在内的七大任务,并推出了100多项具体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对今后公安机关改革做出了总体的规划和部署,是指导公安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如何落实这些改革举措是各级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中心任务。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地方公安机关已经开展了大量的警务改革试验,既有体制上的调整,也有机制上的创新。同时,理论界对警务改革的研究多属于及时性的回顾与解读,将研究聚焦于警务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或领域,对地方公安机关改革缺乏总体上的发掘和深度研究。而研究警务改革必须综合考量其现实的需要和最终的目标,探索其合理化的路径,构建一个总体的框架。

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动因

警务改革动因是综合性的、复杂的,宏观上与国家的政治生态、社会转型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观上与地方公安机关维稳压力、部门利益冲动和绩效竞争有紧密联系,微观上与警务信息技术进步有实际联系。

宏观上,国家政治统治方式变迁是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主要动力。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方公安机关的警务工作变迁,其政治统治特性十分明显,这与我国国家政体和政权结构具有密切关系。正如有学者指出,任何国家政府的管理职能总是随着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必须与政治生态保持某种一致性。②回顾公安机关发展历史,其中心工作一直围绕着国家政权稳固和建设展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公安机关中心任务是镇反、平匪、锄奸、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文革期间,公安机关虽然遭受严重冲击,但依然通过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基本的社会稳定;改革开放后,公安机关从国家政权的中心工作出发,通过打击违法犯罪,为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③从国家政权组织结构形式而言,公安机关属于国家政权组织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整体国家机关的体制和机制变革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地方公安机关警务体制与机制变革往往受到国家顶层设计的影响,与其保持一致。

社会转型有力推动了地方公安机关的警务改革。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财、物等各生产要素配置,令社会基本处于静止状态,人们的行为失范较少。随着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变革、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乡村人民公社开始解体,户籍制度出现松动,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在城市允许单企业破产,自谋职业,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贫富差距加大,违法犯罪率快速上升,而城市建设和企业大规模发展带来的征地、拆迁以及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社会矛盾不断累积,群体性上访、极端暴力事件和治安事件频发、高发,给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迅速上升的社会矛盾和违法犯罪案件对地方公安机关传统的警务体制和机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工作难题,各地公安机关开始建立应急警务机制,以情报信息和问题为导向,建立警务研判机制。此外,警务工作开始向基层拓展,大力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建立警民沟通机制,争取通过基层社区警务化解社会矛盾。④因而,社会转型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催生地方公安机关的警务改革。

中观上,由于“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地方公安机关既要回应本级政府的维稳压力,还要从部门利益出发,解决警力不足、职级待遇低的问题,面临着同级地方公安机关的绩效竞争。

一方面,囿于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地方公安机关人事决策与财务权限掌控在同级地方党委和政府手中,而且新世纪以来国家对地方党委政府政绩考核中,维稳实行一票否决制,而维稳的压力主要落在地方公安机关头上。公安机关为了维稳,将其警务机制和工作重心进行了局部调整。另一方面,公安机关作为行政主体,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性,迫切希望部门自身发展得到满足,增加职级待遇,提升警务效能。因而,从地方公安机关自身逻辑出发,如何回应政府维稳要求,维护和提升部门利益,并能够在绩效考核中取得较好成绩成为其工作的重要考量。⑤

微观上,警务信息技术进步是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推力。职业警察初创期,警务技术落后,警用器械装备简陋,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主要依靠人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发展,警务技术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对警务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推动着警务工作机制不断变革。随着技术革新,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犯罪出现智能化、信息化等特点,迫使公安机关不得不大力推广新兴技术,以更好地应对违法犯罪。如110报警制度建立、勤务指挥系统建立、“金盾工程”实施、网络安全警种设立、“天网”工程的实施及区域警务协作制度的建立都与警务技术,特别是与警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关系密切。

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目标

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方向在于探寻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治安治理道路,构建一整套符合地方实际的现代警务体系。现代警务体系是以市场经济和法治公安为前提,以警务体制协调和警务机制高效为支撑,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以公众社会为基础,合力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形成的多方参与、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的体系。

现代警务的构建与我国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公安构建这一宏观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快速积累,违法犯罪急剧上升迫使地方公安机关形成高效的警务运行机制,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与执法能力,提升公众的安全感。

其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上要求构建现代警务制度。从治理理论出发,警务属于公共事务,并非警察的事务,而是一个秩序维护活动。⑥现代警务要求国家和社会合作维护社会秩序,公安机关作为专业化的预防和打击犯罪的机构,其主要任务在于主导治安秩序维护的进程,动员公众参与治安秩序维护活动,而非一力承担这些事务。这就要求在警务机制设计过程中,注重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警务活动中,为公共安全产品的供给提供多种渠道。

最后,法治公安建设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推进法治建设,坚定执法规范化的道路,这是现代警务的本质要求。从这一要求出发,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必须要对警察权力重新分配并予以规范,其基本价值取向应当是寻求警察权的规范行使与社会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平衡。

总之,现代警务是一整套的警务理念、制度和器物的有机组合,是警务工作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逻辑展开,既要回应构建现代国家的关切,同时要与整体社会转型相适应,还要在体制和机制上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路径

构建现代警务,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革新警务理念,其次应当理顺警务体制和机制,最后是加快警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地方公安机关的警务改革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出发:

首先,要革新警务理念。构建现代警务,必须在理念上树立现代警务的思维。现代警务是以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为基础的,其终极目的在于通过法治的方式维护治安秩序,提升公众安全感,更好保护人权。在我国,传统的管制型的警务思维模式是防范一切,甚至将国家与社会对立,对社会处处设防。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潜力被激活,国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如果还秉承传统的警务思维和理念,显然与时代发展趋势悖逆。市场经济的法制性要求建立法治国家,构建基本的人权和产权保护制度,形成现代的国家治理模式。循此观点,地方警务改革的基本路径是革新警务理念,将人权保护和法治公安构建结合起来,从公众的安全需求出发除旧布新,这也是任何一项现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应有之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⑦基于此,地方公安机关在警务改革中,必须明确警察权力的边界和范围,规范警察权力的行使,在具体管理和执法过程中,增加法制考核与监督,将规范执法和保障安全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公众。

从国家关于警务改革的整体思路看,特别强调要“提高公安机关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从政策上、制度上推出更多惠民利民便民新举措,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这说明,国家顶层设计已经将现代警务的理念纳入其中,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要与这一理念适应,结合地方实际,推出更多相应的便民服务措施,提高公众满意度。警务工作还要摒弃对整体社会设防的旧思维,树立大警务格局,从治安治理的理念出发,发动社会参与到警务工作中,重视社会组织和公众在治安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创新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培养公众社会责任和安全意识。

其次,要构建适合现代警务需求的警务体制和机制。从地方公安机关警务体制和机制的试错性改革可以看出,其改革遇到了多重阻力,极容易出现反复。警务体制是指公安机关整体行政层级设置、管理权限分工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⑧在我国主要体现为同级党委政府对其组成部门的公安机关的组织领导,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业务指导。这种体制的弊端,集中表现在地方政府违法行政,或是由于发展的冲动所造成的维稳压力可能直接转嫁于地方公安机关。实践中,由于管理体制所限,地方公安机关不得不参与公安部明令禁止的非警务活动,既浪费了大量的警力,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同时造成警民关系恶化。⑨

警务机制侧重于公安机关内部职能分工,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高效的警务机制其目的在于提升警务运行效率。当前警务机制运行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信息难以共享,重复建设导致警力与资源浪费;二是基层警力不足导致的工作困境。在具体分工上,民警倾向于选择压力小、待遇好、晋升快的岗位,导致机关成为人员流动的集中地。⑩这使得基层警力不足,工作难以开展。

因此,地方公安机关警务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在于理顺管理体制。要加强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事权的控制。因而,在具体改革中,应当通过修订《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加强省级公安机关的事权,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加强省级公安机关对下级机关财权的控制,地方公安机关考核由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地方党委政府共同实施。通过制度升级,有效缓解地方党委政府给公安机关摊派的各种非警务活动的压力,确保公安机关内部的政令畅通。在警务机制改革方面,要结合地方实际,压缩行政层级,实行职级待遇差别化,引导警力向基层流动。同时,单独依靠投入方式提升警务活动效率总会出现管理学上所谓的“力有所不逮”的情形,因而,应当向综合用警和精细化管理要警力,通过内涵式发展提升工作效率,通过情报信息预警判断,科学布警、精准用警,提升警务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还要通过引导、培训和监督等方式,将社会力量纳入整体警务工作的规划中,有效弥补警力不足。简言之,警务机制改革要摆脱传统的主观型、经验型、粗放型、警务运作模式,向警务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方向前行。

最后,推动科学技术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网络违法犯罪大量滋生并急剧上升,警务工作已不仅局限于实体社会的管理,还要回应虚拟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安全需求。这就要求地方公安机关在警务改革中要主动重视新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创新应用,将公安机关的专门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提升现代技术在警务工作中的效用。同时,还要在组织机构管理方面给予回应,如一些地方公安机关成立专门机构开通微博、微信为公众提供点对面的安全引导与服务,还有一些公安机关结合视频技术发展成立视频防控和机构,提高了防控水平和破案的效率。

结语

地方公安机关是警务工作的主阵地,是整个国家警务工作运行的实体,承担了转型期违法犯罪治理的重任,是维护国家稳定、社会安全的支柱。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成效关乎整个公安改革的成败,其警务运作的实效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众的安全感构成直接影响。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在当前公安改革的整体框架下,地方公安机关警务改革应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其在改革过程中的试错应得到更多支持与谅解,其改革发展的成效应当更多地被认同和推广。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地方实际的治安治理道路,才能真正构建起中国的现代警务。

(作者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已经中央审议通过”,新华网,2015年2月15日。

②夏美武:“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研究―基于结构功能分析视角”,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③徐春燕:“我国公安机关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④左卫民,马静华:“论派出所解决纠纷的机制―以一个城市派出所为例的研究”,《法学》,2004年第9期。

⑤林辉煌:“法治的权力网络―林乡派出所的警务改革与社会控制(2003~2012)”,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⑥[英]罗伯特?雷纳:《警察与政治》,易继苍、朱俊瑞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⑦李小波:“多元逻辑视角下的警务改革―一个分析的框架”,《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⑧赵炜:“公安机关体制改革论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⑨公安部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调研小组编:《第20次全国公安会议专题研究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⑩赵炜:“结构改革:公安改革的新趋势”,《公安教育》,2016年第3期。

责编 /王坤娜徐娟(实习)

下载福建省三明市公安机关把改革农村警务作为加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三明市公安机关把改革农村警务作为加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