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施农村警务战略推进派出所警务综合改革的思考及对策探讨10(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11:5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实施农村警务战略推进派出所警务综合改革的思考及对策探讨10(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实施农村警务战略推进派出所警务综合改革的思考及对策探讨10(范文模版)》。

第一篇:对实施农村警务战略推进派出所警务综合改革的思考及对策探讨10(范文模版)

对实施农村警务战略推进派出所警务综合改革的思

考及对策探讨

【摘 要】积极推进农村警务战略的实施,构建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村警务机制,对改善农村的治安形势、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农村警务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益于农村警务改革的思路想法,探索一套适合农村警务工作的新模式,为农村警务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思想。

【关键词】农村警务战略 公安派出所 综合警务

当前,加强农村政权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实施农村警务战略,对巩固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实施农村警务战略,将警务从城市移到农村,将警力从机关下沉到田间,正是为我们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整治农村治安乱点,排解大量基层矛盾纠纷,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保护农民合法利益,大力构建公平正义的新农村。受多方面原因制约,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农村警力严重匮乏,农民群众未能享受到该享受的警务服务;农村治安防范流于形式,未形成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对当前农村警务建设得到充分的认识,才能

国各地区农村警务建设之间以及与广大群众之间的联系,将会大大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促进农村警务建设的发展。

2006年9月19日,公安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在全国大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这是公安部党委适应城市社区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公安工作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方针的重要举措。全国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部署,要求公安机关以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警务工作新机制。公安机关全面推进“三基”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努力维护了社区、农村和谐稳定。把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作为推进“三基”建设的重要载体,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各地通过精简机关、整合机构、增加编制等多种途径,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通过实行“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警务模式,重新划分警务区,合理设置警务室,警务室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派出所警务工作机制,确保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发挥最大效能。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建成警务室17.4万多个,其中建立社区警务室5.8万个,农村警务室11.6万个,配备社区和驻村民警21万名。广大社区和驻村民警大力开展群众工作,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切实加强人口管理,积极组织安全防范,有力地维护辖区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近年来,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各地公安机关逐步建立了与基层派出所实际相适应的农村警务运行机制,公安派出所的基础防范和管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并得到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理解、支持及认可。但是,各地在推进农村警务室建设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阻碍、30岁以下127人,31岁至40岁182人,41岁以上131人,平均年龄36岁,中层领导干部平均年龄48岁。

近年来,**县公安局积极推进农社区警务建设,大力实施“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警民携手、共保平安”的农村警务战略,加强对农村警力的投入,通过做好做强农村社区警务工作工作,使农村社会稳定局面得到明显巩固。以该局城关派出所为例,在四年农村社区警务实践中不断创新、勇于实践,逐步摸索出一条以农村社区警务为切入点推行社会化防范的道路,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是划区而治,民警入村种起“责任田”。2003年,**县实行撤乡并镇,原大寨乡并入蓝关镇,撤销原大寨派出所,将原大寨派出所管辖的辋川镇划归城关所管辖,城关所的辖区面积由原来的5平方公里增至现在的136平方公里,下辖2镇、44个行政村,8个社区,常住人口9.4万人。派出所共有民警27人,其中所长1人,户籍民警1人,内勤民警2人,巡逻民警1人,刑警中队4人负责办理一般刑事案件,其余18人分为7个责任区,负责责任区警务工作和一般刑事案件及治安案件处理工作。派出所有驻村警务室44个,社区警务室8个,每名责任区民警管理警务室达到2.9个,管辖区人口平均为5222人,还有上升趋势。派出所要求责任区民警至少每周20小时深入所辖责任区开展工作。城关派出所针对辖区面积广,发案情况分布不平衡的现实,在下派10位富有群众工作经验的民警到各警务站开展实有人口管理、纠纷调解、治安信息收集等工作,并要求社区民警将警务区办公室当作“更衣室”,上班时间一律下基层、进社区开展警务工作。每月由所领导对各警务区民警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其结果与民警绩效考核成绩挂钩,从而督促社区民警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城关派出所警务室在硬件建设、警力配备、工作时间等

导,在本村开展纠纷调处、信息收集以及治安巡逻等群防群治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及时报”。同时,按照《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在全镇28家龙头企业内设立巡防队,将综治工作与企业年终评优结合起来,使企业综治站的建立、运作与企业的实际经济利益挂钩,有效督促了各项群防群治工作的落实。警务工作的“平民化”进一步缓解了农村地区警力不足的困境。

二、农村警务战略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通过实施农村警务战略,广大群众深感实施农村警务改革和发展战略是构建平安农村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安工作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有利于夯实公安基层,盘活社会治安资源,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以**县公安局实施农村警务战略以来的情况看,该局农村警务工作发生了三个变化:

一是警民关系进一步密切。农村警务战略实施后,缩短了基层民警出警的时间,使公安机关对犯罪活动快速反应的能力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缩短办案时间,减少案件发生的空间。农民群众对于农村的治安满意度显著提高,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感,使人民警察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高,密切公安机关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基础的巩固。

二是打防水平进一步提升。实施农村警务发展战略,把警务工作的触角真正延伸到农村各个基层单位,消除社会管理的真空和社会治安防范死角,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实施精确的打击,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进一步夯实公安基层的基础工作,充分调动广大

强、素质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家经济不断地发展提高,农村的经济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剧及对外交往的逐渐增多,农村地区的各类治安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不少基层民警现有的知识已经趋于老化或者不尽合理,加上没有完善相应的培训机制,使得知识无法得到有效地更新,难以适应农村警务建设和日益发展的农村治安形势对民警能力素质的要求。而且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旧有的警务体制造成各类专项行动交叉重复,占用大量的时间,极大浪费警力资源,使得民警缺乏足够时间深入群众,开展群众工作。

二是“警力不足”问题比较突出。当前,基层警力严重不足,以及配置上的不合理,仍旧是困扰派出所和农村警务建设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警务室规范化建设要求,我县应建成520个农村警务室,中心警务室84个,社区警务室8个,虽然在2007年全部建成,但是到现在实际运行的不到90个,运行良好的主要是城区的8个社区警务室和14个派出所辖区的84个中心警务室,其余的警务室实际大部分处于空置状态,实际运行时间不足要求的50%。全县14个派出所,每所平均只有4--5名责任区民警,负责查破案件、群众求助、基础信息采集等辖区所有事务工作,警力不足又使“一村一室”、“一室一警”为主的警务模式无从实现。如果警务室建设的警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警务室建设的深化将无从谈起,甚至连维持现状都将困难。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民警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群防群治力量薄弱,专项斗争、非警务活动占用大量时间和警力资源,使得农村警力的配置上更是捉襟见肘。一些乡镇政府部门在行政工作中遇到困难或者是解决问题时受到阻力和障碍,如违章建筑拆除、工程建造纠纷、计划生育罚款、征地拆迁等问题时,不是从自身工作中找原因和认真细致的做思想动员工作,而是常常把这些棘手的问题推给公安

制,农村警务经费的保障渠道不通畅,更是目前农村警务改革与发展的一道难题。

四是“运行不畅”问题亟待破解。**县公安局在推开警室(社区)建设中,为构建规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警务区民警有足够的时间下警务区开展基础工作,明确规定警务区民警除参加所内值班、会议、学习外,每周均要在警务区开展防范、管理、服务工作2日。同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规范,明确警务区民警工作职责,规范警务区警务工作内容。在运作机制上要求推行弹性工作制。但是,由于警力保障上的严重不足,过多的专项斗争和非警务活动的影响,应付各类检查、考核而对正常工作的牵制,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派出所职能的泛化和自主实战功能的日益萎缩,警务区民警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使得警务室建设难以深入,警务区工作要求、制度和措施难以落实,警务区警务工作的效果难以提升。在警务区警务具体运作中,突出表现为“重形式、轻内容,重硬件、轻软件”;因缺少调查、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使一些工作措施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与实际情况相脱节;因缺少创新意识,工作中因循守旧、照抄照搬,搞形式主义。警务室建立之初对群众的承诺,因警务保障、运作机制等问题的影响而难以实现,使得部分干部群众对警务区工作产生失望和不满情绪,认为警务室是派出所搞的形象工程,而对派出所开展警务区工作不理解、不支持。

五是“考核激励”措施还不到位。实施农村警务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确保这个目标的实现,在推进农村警务建设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必须及时跟上,并发挥其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现行的派出所工作考核机制在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与警务室工作相脱节的情况,对防范、管理等基础性工作的考核还在沿用对打击破案的量化考核办法,1

众,为农村的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做好公安工作。

二是开辟各种渠道,破解警力不足难题。在当前警力不足仍是制约各项警务工作开展的最主要问题,我们必须在现有条件下,立足实际,多措并举,挖掘民警潜力,弥补警力不足问题。第一、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招录一批辅警,协助民警开展工作,缓解民警工作压力。第二、合理划分警务区域。在农村基层设置警务区要根据一个派出所辖区内的人口分布、治安状况好坏、警力数量、范围的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将片划分成若干个警务片区。对于片区较小,治安情况相对稳定的警务,实行一区一警,并以相邻警务区联勤的形式,加强协作,互相配合;对于片区较大,治安情况相对复杂的片区,实行一区多警。第三、制定科学的考核奖励办法。一般要求警务室民警在农村基层服务不少于五年,鼓励和提倡民警长期在农村服务,保持警务室民警的稳定性。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对警务室民警在评先选优上给予政策倾斜,优先考虑;对工作优秀的民警在职务晋升上大力提拔,激发民警工作积极性。第四、建立与农村民警工作相适应的福利待遇制度,提高驻村民警的各种津贴和补贴,改善他们的生活、工作条件,保障他们的物质基础;定期对民警的身体、心理健康进行必要的检查,实行年休假制度,妥善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的效率,为农村警务的改革与发展战略的实施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取得实在的成果。

三是完善经费管理,确保警务工作运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取得飞跃式的发展,虽然全国的农村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仍然有很多农村地区的财政经费仍然比较紧张,而且大部分的警务经费都用于城市警务建设,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花在农村警务上。要使农村地区的警务工作有效进行,首先要有必

络犯罪等严重刑事犯罪的专项打击。要重点完善基层派出所里的人员协作机制,进一步调整基层派出所的战略布局,优化警力的配置结构,组织协调好联勤联动、打防结合力度,发挥其最大作用。整合机关和相关警种的警力资源,精简机关,解决机关机构内部层次过多、职能交叉和基层派出所警力分散、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真正把警力投向一线,投向农村基层,使各区域、各警种、各部门能够得到有效地整合提高,最大限度地消除他们之间的壁垒。

五是开展群防群治,实行社会综合治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推进农村社区的警务改革建设中,实行群防群治,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同时,公安部在《决定》中明确指出开展群防群治是农村警务的重要职责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在农村警务改革建设中,农民群众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警力不足的矛盾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由于农村地域的开放型,如果采用城市的物防、技防、人防等为主的社区管理模式,投入大,收益小,而且农村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经费和警力投入,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也无法普遍实行。只有根据我国国情和农村的特点,走群众路线,充分的发挥村落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群防群治机制,才能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要深入群众,将公安专门工作与群众工作零距离的相结合,同时,可以对举报提供重大情况、见义勇为和参与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等行为给予适度的奖励,充分挖掘利用农村社会治安资源,让群众参与到农村的治安防控工作中,变民力为警力,加强群防群治队伍的建设,防范和控制违法犯罪,维护农村的稳定、和谐;二是要和谐警民关系。良好的警民关系是实施群防群治的保障。在警务活动中必须以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他们

[2] 沈培菊.农村派出所改革浅析[J].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分院学报.2000(01)[3] 王大伟.中西警务改革比较[J].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4]张兆瑞.社区警务论[J].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5]郑

前.论构建和谐的社区警务模式[J].辽宁警专学报 [6]王苏醒.论社区警务与社区治理[J].公安学刊

[7] 邹友常.派出所工作改革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03)[8] 王成,邹行廉.经济欠发达地区派出所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2)[9] 李卫和.派出所推行民警户访制的实践与思考[J].公安研究.2000(02)[10]姜建群.农村地区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思考[J].公安研究.2003(08)[11] 刘振华.加强农村公安派出所改革的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第二篇:派出所“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

*****派出所的“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基层公安派出所的任务不断加重。治安问题的严峻,发案上升,老百姓普遍安全感较低,对警察的信任度和期望一度非常低。2010年初至今,*****派出所开始反思传统的警务模式,探索降低犯罪率的新方法。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论证和学习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该区域特有的警务模式,(“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并加以实施

所谓称为城镇化。首先它有几个名词,以现在最火爆的房地产为例大家会更加直观的了解,国家区域地产财富推动,一般是分为四项;“城市化、逆城市化、都市群化和城镇化”其中城镇化也就是说在都市群、城市带状发展轴、都市圈内部分布着快速成长的城镇,它的特点就是规模的发展依然与农民天然接触,是农村就地城市化得理想区位。

目前,随着***镇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民的精神需求和物质要求也在飞速的提高,所以治安工作也应大步伐的加快,基于此,***派出所提出了以“城镇化社区警务”替代传统的警务工作模式的发展战略,该所的警务工作由此开始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关于“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的理念

社区警务在西方一般被称为(Community Policing),而***派出所所实施的城镇化社区警务,和Community

Policing,有本质的区别,也有相似的类同。“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分为四部分

(一)立足农村区块,直接为群众服务。在这里我们所称之为的区块一般以行政村为例,管理中行政村我们称之为社区。在“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中,警察不再单纯地扮演“社会守护神”的角色,而首先是为群众“提供服务者”。群众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警察的“保护”,而是扮演着既是警察服务的“顾客”,又是警察的合作伙伴的双重角色。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意识一种“服务者”应有的意识。

(二)立足预防犯罪,注重解决治安环境问题。

多年来通过民测表明,***镇的群众对重大犯罪的关注远不如其对扰乱其正常生活的案件的反感和忧虑。而且,群众中常见的一些小问题常常会演变为影响社会治安的大问题。基于此,“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虽然仍要求派出所对犯罪作出快速反应,但民警要做的事情远不止于此,警察首先必须要同社区成员一起识别并设法消除容易诱发犯罪的社区环境中的消极、不良因素。因此,我们侧重的“城镇化社区警务”称之为“偏重解决问题的警务”或者“社区偏重解决问题的民警”。

(三)立足责任共担,寻求与社区结成密切的伙伴关系。***派出所在探索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的实践中普遍意

识到,维护辖区治安不能单纯依靠派出所单枪匹马地、孤立

地去进行,全社会都必须行动起来。为使村(社区)成员与警方共同承担起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注重与小自然村以及镇政府、学校、企业等有关方面建立起互信、互动、牢固而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共同探索、制定并组织实施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应对之策。为此,***派出所邀请村(社区)成员参加。个别时候甚至还打破传统警务工作的禁区,将一些辖区的罪信息和资料向村(社区)成员公开,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犯罪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协助民警制定、实施维护社会治安的对策。

(四)立足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倡和鼓励社区民警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辖区事务。

在传统的警务战略中,派出所因为担心基层警察会犯错误而倾向于只赋予其有限的独立自主权。而***派出所“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则要求民警要根据各个村(社区)的不同情况,独立自主地决定相应的警务工作方式,并根据同一村(社区)或几个村(社区)在不同阶段的特点随时调整预防和打击犯罪的重点和策略,确定某一类或几类犯罪是某一地方某一时期的预防和打击重点,有效地调动和发挥了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关于“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

为适应实施“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的需要,***镇派出所实施了七项变革;

(一)重组巡逻勤务。派出所在推行“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中,对巡逻勤务方式和职责作了重大调整。一方面,除继续保留机动车巡逻外,更多地采用徒步巡逻和自行车巡逻,以增加群众的安全感和警察的亲和力,方便群众与民警和专职巡防队员沟通与交流。另一方面,要求民警和专职队员一起在巡逻中注意发现影响社区治安的问题,并同群众一道讨论首先该解决什么问题,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犯罪。此外,派出所在县公安局和当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还招收一定数量的愿意帮助公安工作的村民、老师、企业保安等志愿者参加巡逻工作。参加的志愿者都经过派出所专门培训后,开展志愿巡逻,由于警力有限在没有民警的带领时,志愿者自发巡逻中一旦发现情况,及时向民警报告,由民警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二)设立驻村(社区)民警工作站。为使警务工作更深入地向村(社区)延伸,同时也为方便社区民警开展工作,实施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后,派出所结合村(社区)增设了社区警察工作站,有的社区民警甚至还应群众要求成为了名誉“村干部”也就是调解员。工作站的设立,使群众感觉到民警天天生活在他们的身边,增加了安全感,也增进了群众与民警的相互了解、合作和信任。

(三)实施邻里守望或街区守望计划。***镇开展的此项计划—邻里守望,其实在西方非常的盛行,美国称为

(Neighborhood Watchor Block Watch),是美国警察机关为了发动市民更多地关注居住地治安状况而把相邻的市民组织起来开展自救、自助的一项重要措施,以利于及时预防和打击犯罪。而***镇派出所实施的方法与其不同的是,在群众中吸纳村(社区)志愿者、治保队员、留守老人参加邻里守望计划,他们还结合传统警务模式“十户联防”措施帮助派出所了解村(社区)治安信息。这些志愿者群众实际已成为警察的“眼睛和耳朵”。

(四)推动村(社区)成立专门组织,并利用村(社区)现有资源,共同关注社区治安问题。在推行“城镇化社区警务战略”的过程中,***派出所还根据辖区存在的影响社会治安的问题,推动村(社区)、企业成立村(社区)“打更队”“企业互助队”、校园治安保卫队等队伍协助警方解决社区治安问题。此外,***派出所还动员学校针对青少年精力旺盛、容易实施犯罪的特点实施放学后计划,开展体育锻炼,办免费兴趣学习班等,使得学生放学后有地方释放其过剩的精力,减少犯罪的机会。与此同时,社区民警通过积极参与其中,与这些村、企、校组织建立起来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定期召开村(社区)会议或责任区会议,共同研究警务工作对策。村(社区)会议或者责任区会议,一般由学校校长、企业主、群众、负责辖区工作的民警以及派出所长、镇长、书记参加。村(社区)内的任何单位、组织和群

众也都可以参加会议。村(社区)会议或者责任区会议在*** 镇通常一个月举行一次。在村(社区)会议上,民警与成员互相交流、通报社区治安情况,共同讨论辖区在现阶段存在的治安突出问题,商讨解决办法,确定下一步警务工作的工作重点。

(六)加强对犯罪易发地区以及人群聚集场所的巡逻和控制。在一些犯罪易发地区和人群聚集的场所,社区民警通常会部署志愿力量加强巡逻,以防止发生各类突发的案件和纠纷,同时也给试图违法犯罪者以震慑。

第三篇:浅谈农村派出所警务机制的改革

浅谈农村派出所警务机制的改革

众所周知,农村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打击农村犯罪、维护农村治安、服务农村百姓、保农村一方平安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是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第一道防线,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和纽带,是整个公安机关在农村工作的根基。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派出所在实际工作中也或多或少村存在一些问题,借着春风,结合翠月湖辖区的实际情况,在此浅谈农村派出所警务机制的改革。

一、辖区现状

翠月湖派出所位于都江堰市东南面,距市区十二公里,地处翠月湖景区,辖区面积近二十平方公里,人口达一万五,辖区内有省道S106线、元中线、聚青线贯通,交通较发达,人口流量大。结合多年来派出所工作的实际情况,其现状有如下几点:

(一)地较广人较分散,警力配置需优化。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辖区面积较大,幅员辽阔,人口较多且流动量大,灾后重建以来,社会治安愈加复杂,加之警力有限,因而在实际的公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些许困难。

(二)软硬件配置较齐全,警务效能较高。近年来,随

着辖区经济的开发,在当地政府、党委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硬件配置趋于完善,加之民警定期的外出学习深造,警务技能和业务素质提高,警力使用效能较以往有所提高。

(三)传统的布警方式和勤务模式,因地因人制宜。为我所民警做好公安工作、解决群众的切身问题、维护社会治安等提供了帮助。为了更好地与时俱进,力争做到解放思想,探索新的公安工作的路子,创新实战方法,以便给百姓造福。

二、问题及原因解析

(一)受当地客观因素的制约,线长面广及经济发展状况的限制,导致警力使用效能较低。

我所属乡村派出所,是处在城郊地区,管理区域大于城区派出所, 经济高速发展带来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人口聚落分散,线长面广,重复巡逻间隔时间较长,管理难度较大。广大农村地区基本无区域照明,夜间多发重案。且辖区内监控、电子报警系统设施较少,社会监控薄弱,发案后侦破难度较大,影响民警接处警的效率。

(二)硬件配置、警力配置及警务保障虽然较齐全,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普遍提高,民警在办公用品、生活用品、交通、通讯、警用器材等警务保障方面有所完善,但由于警察本身是一个社会公认的高危行业,劳累辛苦,鲜有节假日,因而从警人员较少,所以在警力配置上存在缺口,易顾此失彼,这对于“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无疑会降低警力使用效能。

(三)现有勤务模式较传统,有待创新。

在农村地区,传统的勤务模式就是“搭档联勤”,即在“一区一警”的基础上,由领导负责责任分管,易导致责任模糊,分工不明,惰性处警。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及新农村的建设,某些小乡镇在当地产业经济的支持下,逐渐向小城镇发展,或可考虑采用中心所与卫星所的新型勤务模式。

(四)工作成倍增长,配合理解不足。

一方面,在农村派出所,民警需承担各项工作,如宣传、防范、打击、稳控、安保等内容,整日疲于奔命,加上各种行动抽调警力,对于本来人手就少的乡镇派出所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没有充足的警力保证,难以提高警力使用效能。希望在可行的基础上能够增加派出所警力,减少各类总结、报表等大量占用警力时间的工作,做到“实干惠民”。在无法增加警力的情况下,希求由政府招聘文职人员,帮助民警解决报表、总结等文字工作,使警力能够真正的投入到打击犯罪.防范指导等工作中去。

另一方面,警务室数量多于社区民警数量,难以实现“一区一警”的管理模式。额外的村组借用警务室办公,也导致民警办公不便。况且农村地区案件多为邻里间长期矛盾积怨导致的口角、家庭内部暴力纠纷等,民警在排查中很难深入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即便了解因职权也无法根本解决,只能对相关问题进行通报,通报后辖区群众见民警了解之后又不能解决,因此无知群众对民警的信任感逐渐下降,民警越是关心仔细的询问了解,越容易激起群众的反感,因此民警只能在矛盾纠纷化解中发表一些浅表性的观点。

(五)受主观因素的制约,民警传统的布警方式有待完善,目标管理和考核标准的制定缺少针对性。

一般说来,警力及警务室等布置在辖区的人口密集、治安复杂场所,待有人报案报警时,多是从辖区主管的派出所调遣警力,然而事实却是,由于警力部署不科学,群众对社区警务室等的不了解,因此很多小型纠纷也到派出所进行调解,这就导致所内事务繁忙,一方面要落实上级的各项专项行动、任务,另一方面要调解琐事纠纷,精力分散,力不从心,使警务使用效能降低。

在目标管理与考核标准的制定上,本着“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落实工作差强人意。然而,某些所个别民警的业务素质较低,协作精神不强,且由于责任分工不明,考核标准缺乏针对性,又会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懈怠局面,制约了公安勤务目标的全面实现。

三、对策建议

(一)科学布警。本着合理划分警务区、科学配置警力的原则,以2——3个村或3000人为限划分一个警务区,如可在工业园区和较大规模的企业、治安复杂与重点区域、原撤并乡镇政府驻地、教科文卫驻地等重点地区分别设立警务室。并尽量做到警务室与村街、居(村)委会相邻办公,以便沟通、了解、掌握各类动态信息,全力配合基层警务工作的开展。

(二)下沉警力。为解决农村派出所警力不足问题,主要采取了四方面措施:

一是新招录的人员全面充实到基层;二是凡提拔任用的中层干部尽最大限度地向基层倾斜,强调基层经历;三是在非警物岗位上尽量聘用社会专业人员或返聘二线民警,将多余的警力沉入一线;四是分期分批地安排机关民警到基层进行轮岗。

(三)强化保障。为保证新型警务机制的正常运转,在全力保证经费下倾的同时,积极争取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建立了规范的警务室,为警务室民警配备了必要的办公、生活用品、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警用器材,为农村警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后盾和保障。同时,力争每个警务室做到统一驻警时限,统一工作量,统一警务公开,统一考核。

(四)创新机制。根据农村治安的新形势、新特点,积极创新警务机制和勤务模式,以农村警务室为基础和平台,推进了“三建三激活”工作模式:

一是建立一区一室、一室一警、一警多能机制,激活农村治安基层基础工作。二是建立打现行工作机制,激活农村派出所的综合作战职能。三是建立综治巡控机制,激活乡、村综治群防力量。

(五)确保实效。要始终坚持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作为农村警务机制改革追求的终极目标。力争改革后的农村新型警务机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努力提高农村见警率,适时加快出警速度,认真夯实农村基层工作的基础,加强农村的综治工作。

第四篇:实施村级警务战略经验交流材料

××*年10月以来,××县逐步在全县村镇实施村级警务战略,在74个行政村建起了警务室和警民联系点。一年多来,全县74个行政村有69个实现了“无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灾害事故、无越级非法上访、无×××等xx组织”的五无目标,可预防性案件同比去年下降41%,群众满意率在95%以上。农村警务战略的实施,为构建和谐新农村、保持农村治安的持续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主要做法是:

一、搞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村级警务室建设

××县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县,县域面积1377平方公里,人口13.8万,设有11个乡镇74个行政村。XX年10月,该县在2个社区和10个相对偏远、人口相对集中、治安相对复杂的行政村进行试点,建起了标准化中心警务室。每个中心警务室设有纠纷调解室、民警休息室、办公室;统一设置了警民联系箱、宣传栏、公示栏和醒目的警务室外观标识;将驻村民警照片、联系电话、警务承诺等张贴上墙。按照“诚实可靠、办事公道、业务精通、反应敏捷、谦虚心细”的用人思路,选调了23名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强的民警驻村开展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警民关系明显改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在此基础上,该县在其余64个村也都建立了警务室和警民联系点。

二、规范运作,“四项机制”确保农村警务运转畅通

一是工作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警务室工作规范》和《警务室民警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纠纷调处登记簿》、《群防群治队伍登记簿》和《警务工作登记簿》等一整套工作台帐,明确农村警务工作以“入户走访调查和组织治安巡防”为主要形式,要求民警每周驻村工作3天以上,每月走访30户群众和1次重点对象,及时收集各种情报信息,发现治安热点问题,把握工作主动权。二是考评机制。把熟悉辖区程度、信息收集情况、辖区治安状况、群众见警率和群众满意率作为考核主要内容,采取每季一评、半年一考、年终总评的方法,排出名次,并与政治、经济待遇直接挂钩,及时兑现奖惩。三是培训机制。采取集中培训和民警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县公安局领导和相关业务人员轮流授课,让警务室民警真正掌握收集信息、盘问查缉、巡逻防控等实战技能,提高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四是保障机制。全县有23名驻村民警兼任辖区村委会副书记(党员民警)或村主任助理(非党员民警),为警务工作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县财政按人均1.9万元标准落实公安公用经费,基层一线民警人均公用经费达到1.5万元。提高驻村民警津贴、补助标准,配齐警用装备。各乡镇、村也都从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村警务室的建设。

三、注重实效,全面推行“五勤五小”工作方法

驻村民警始终坚持“认门头、熟人头、暖心头”的工作思路,以“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为工作要求,全面推行 “五勤五小”工作方法(五勤,即勤走、勤看、勤问、勤记、勤做;五小,即做小辈、转小巷、帮小企、办小事、进小学),保证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有民警在身边,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积极开展“四个一”活动:每人结对帮扶一户困难群众,每周为辖区群众做一件好事、实事;开展一次为群众上门办、送证服务;在辖区开展一次警情、社情通报活动。村级警务战略实施以来,驻村民警先后走访群众7800多户,和群众谈心24000多人次,结对帮扶困难群众54户,捐赠钱物价值26000余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17件,上门办送证7608件(身份证等),开展警情、社情通报516期,使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民警进村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4月20日,该县仁首镇棠港村发生疯狗咬人事件,先后有8名村民被咬伤,引起群众恐慌。驻村民警发现该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迅速查清疯狗分布情况,在最短时间内,将村内6条疯狗全部捕杀,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辖区群众拍手称快。在近期组织的两次民意测评中,群众对驻村民警工作满意率都在98%以上。

四、整合资源,着力构建“六位一体”的基层治安防控网络

在农村警务工作实践中,该县从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出发,整合村综治工作室、警务室、治保会、调委会、民兵应急分队等综治资源,实行统一办公、统一调配,使之形成合力,初步构建了一张遍布乡村、以“治安、调解、普法、帮教、巡逻、消防”为主要内容的“六位一体”的群防群治防控网络。

一是通过对当地治安实行24小时动态控制,使违法犯罪分子看到警察无处不在,不敢违法犯罪。二是加强对村级“治保、调解”会的工作指导,发动群众落实防范措施,组织开展纠纷排查、治安巡防活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各类案件的发生。半年多来,驻村民警与村“两会”成员一道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5起,收集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深层情报信息16条。协助当地党委、政府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苗头9起,有效发挥了农村警务工作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三是组织指导农村群防群治队伍积极开展活动。驻村警务室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各类巡逻防范活动375次,抓获现行盗窃犯罪嫌疑人6人,擒获流窜诈骗犯罪嫌疑人2人。今年4月初,安徽籍犯罪嫌疑人赵某、冯某骑摩托车流窜至该县中源乡寺下村实施诈骗犯罪时,驻村民警在当地村民协助下,当场将他们抓获,使群众免遭财产损失。四是在边界乡镇建立打防联动机制,布建治安防哨卡11处,做到一方有事四方联动。今年8月15日,在该县三爪仑乡和璪都镇山区公路连接处,发生一起摩托车撞人致死逃逸案,社会影响极坏。为迅速追捕肇事者,全县驻村民警紧急动员,全面布控,进行地毯式摸排,在8月23日历时短短一个星期该案便成功告破。山区群众交口称赞,树立了驻村民警“立警为民”的良好形象,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的和谐安定。

第五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革派出所工作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通知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革派出所工作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通知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按照今年3月、6月全国、全省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成委发[2001]46号,市政府决定全面加强和改革派出所工作,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职能,全面深化派出所改革

派出所是市、县公安机关直接领导和管理的派出机构,是集防范、管理、打击服务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战斗实体。派出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以加强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为重点,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和规范化建设为载体,着力解决派出所在业务工作、队伍建设和警务保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派出所发现、预防、控制、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水平,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以小区域的治安稳定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大治安的稳定。主要任务是:大力加强以人口管理为重点的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夯实公安工作的根基;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大力加强派出所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一步加强派出所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民警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着力解决派出所在管理体制、警力配置、经费投入、装备配备、奖惩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派出所依法充分履行职责。

二、统筹规划,实施社区警务战略

社区警务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以社区为依托,立足社区,依靠社区,优化警力配置,明确工作职责,规范警务运作,切实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警民携手,预防犯罪,减少发案,共创安全社区,逐步建立起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区警务机制,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加强社区警务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按治安状况、地理环境、警力数量、民警素质等因素,城区以一名民警负责管理实有人口1000户或是3000-5000人为标准,合理划分责任区并实行一责任区一民警的形式配置警力。警力不足的,各区(市)县通过新增警力和精简机关加以解决,确保社区的警力要求。二是落实社区警务工作用房,建立规范的社区警务室。为了切实做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使民警在责任区沉得下、留得住、找得到,社区警务室与社区居委会的建设应同步进行。公安机关在治安责任区内要设立警务室,警务室的面积应不少于15平方米。全市各派出所的社区警务室应按市公安局规定统一标识。三是警务工作进入社区后,治保会、治安巡逻队等专业化群防群治队伍办公点应设在社区警务室。工作中社区民警按属地原则,着重抓好社区内治保会、专职巡逻队、保安队、护厂(校)队等专业化群防群治队伍的建设,指导专业化队伍开展治安防控、巡逻守候,建立起辖区专业治安防控体系。四是充分利用和依靠社区资源,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社区警务要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走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道路,充分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治安问题。凡物业管理公司的门卫均应聘用专业保安队员,无门卫、无物业管理的居民院落、城郊结合部民房应采取谁出钱,谁受益的原则,由治保会牵头,与受益人签定责任书,雇请专业队伍开展有偿服务,形成“人人管治安,家家保平安”的群防群治网络,不留安全隐患。

三、强化基础,突出实有人口管理

人口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的基础,科学有效的人口管理,不仅可以为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安排人民生活,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而且对于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发现、预防、控制和打击违法犯罪

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公安机关是履行人口管理职责的部门,人口管理历来是我国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流动人口中潜在的违法犯罪高危人群也不断增多,不仅增加了人口管理难度,对社会治安也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人口管理工作应坚持实际居住地管理的原则,把辖区内居住的实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境外人员)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对常住人口中因街道拆迁、住房搬迁的人员,应将其户口迁入现居住地;对有两套以上住房的人员,应要求将户口迁入经常居住地;对在临时居住地短暂居住的人员,应掌握情况做好登记;暂住人口、境外人员也要进行全面准确登记,弄清底数和基本情况,掌握其动态表现,落实预防控制措施,为打击犯罪服务。社区民警在强化人口管理的基础上,要认真履行收集掌握情报信息、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的五项职责,确保派出所把主要警力和精力用于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

四、保障经费,加大对派出所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切实保障派出所必需的各项经费。派出所是各级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所需经费应按中央要求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其中人员经费必须纳入区(市)县政府财政预算,确保派出所正常运转。同时,各级政府对派出所用房和装备建设,要按照市财政局、计委、公安局转发的《四川省公安派出所、责任区刑警中队用房建设工作实施细则》(川财行[2000]9号)和公安部、财政部共同制定的《公安派出所装备配备标准》公通字[1991]86号文件,制定具体的落实规划,切实加以解决。派出所用房建设应在2005年前全部落实。此外,在公安机关取消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费后,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应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通知》(川办函[2002]66号)关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费取消后,各级公安机关所需的有关经费一律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专项列支,确保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有关经费的标准由各级政府依照本地上年流动人口的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实际水平确定。”的规定,在原有预算的基础上安排流动人口管理经费,并专项列入今后财政预算,戴帽下达,专款专用。社区警务室的办公经费应纳入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管

理。社区治保会、群防组织的经费要明确开支渠道,各区(市)县要从财政、物价、税收政策上支持社区建设,社区居委会应定期公开社区财务帐目,明确社区各项收入全部用于社区基础设施、治安管理等项支出。

五、规范管理,争创群众满意派出所

派出所工作是公安机关重要的基础工作,必须建立起统一、明确的规范,使派出所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达到固本强基的目的。派出所规范化建设搞好了,整个公安机关的规范化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加强公安派出所规范化建设,就必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市公安机关应以等级化评定为载体,推进派出所工作规范化建设,争创群众满意派出所。其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各派出所必须实行等级评定;二是必须执行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三是大力加强公安派出所装备建设;四是建立健全公安机关与公安机关有关业务部门的各项工作协调联系制度。以操作性较强的规定和要求来规范民警的行为,尽可能减少工作的随意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转变工作作风,开拓创新,创人民群众满意的派出所,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更大贡献。

下载对实施农村警务战略推进派出所警务综合改革的思考及对策探讨10(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实施农村警务战略推进派出所警务综合改革的思考及对策探讨10(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福建全力推进综合警务改革创新

    福建全力推进综合警务改革创新本报南平3月27日日电 记者杜勇报道:福建省公安厅今天在南平召开全省公安机关综合警务改革创新现场会。省厅要求,全省城市城区和县城城关公安派出......

    清河派出所五项措施推进农村警务工作

    清河派出所五项措施推进农村警务工作今年以来,清河派出所按照“三项重点工作”、“三项建设”及“三项制度”的要求,不断健全社区收集反馈机制、法制宣传教育机制、治安巡逻防......

    对提升派出所警务实战能力的思考

    对提升派出所警务实战能力的思考 【摘 要】本文对提升派出所警务实战能力进行调研,找出当前派出所警务实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对如何提升派出所警务实战能力提出:认清职业......

    关于派出所实现动态警务的思考

    关于派出所实现动态警务的思考 基层派出所处于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第一线,肩负着打防控的各项具体任务。面对社会信息化和治安动态化的新特点,派出所应如何更新理念,转变......

    推进农村警务建设之我见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推进农村警务建设之我见 作者:陈玉友 来源:《海峡科学》2009年第05期 [摘要] 当前,农村警务在警力下沉和警务管理前移、密切警民关系、情报信息收集和增......

    2021年派出所警务改革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2021年派出所警务改革工作调研汇报材料根据分局主想领导想求和调研具体安排,分局警务改革专题调研组对XX派出所进行了走访调研,与派出所领导班子和民警谨代表进行了座谈,现将有......

    2006.9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

    公安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 (2006年 9月19 日) 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村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细胞。没有社区和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正处于并将......

    论派出所农村警务建设基本做法

    xx县公安局xx派出所成立于xx年x月,地处x县x部,现有民警x名,管辖xx、xx两乡,共有x个村x个村民小组,有机关、企事业单位x家,特种行业x家,公共场所x家,常住人口x户x人,辖区与xxxx、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