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11:0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第一篇: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郭维刘谊高永百合摘要: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吸引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但由于异国的文化、生活以及经济等与我国的差异,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转变观念,加强和改善外国留学生管理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外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要工作,与政治、经济、外交和科技等工作的关系密切,是我国外交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整盘棋中不可或缺少的内容。如何从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去思考,从跨文化的角度去实施,对加强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留学生教育管理思考

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留学生教育同样遵循普通教育的基本规律,但由于教育对象来自异国他乡,因此留学生教育也有不同性及特殊性。因为首先它是一种跨国教育,教育对象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招生、就业等方面要面对国际市场,这必然要求在教育衔接和教学安排上要适应跨国性的需要。其次,它是一种跨文化教育。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必然有着不同的教育文化背景,这势必要求在教育中求同存异,以促进各类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我们从实际的工作中探讨留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一留学生教育管理面临的一些问题

1.异国文化冲突导致矛盾产生

所谓的文化冲突,是指个人或群体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到另一陌生的文化环境生活、学习、工作而引起的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文化碰撞。由于来华留学生的本民族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冲突、留学生之间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加上语言的障碍,给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外国留学生中,不同宗教信仰、种族之间的文化碰撞难以避免,中外学生之间和留学生与管理部门、社会人员之间的摩擦也偶有发生。特别是在理解、执行学校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方面,外国留学生会很自然地运用本民族惯有的思维模式去认识、理解外来信息,在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中,难免产生认识上的偏差或者理解上的错位,导致矛盾的产生。

2.留学生教育管理不够规范科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来华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多,无论从国别,地区,数量层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高校在留学生的管理制度上并没有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完善,有的甚至一直沿用过去的管理经验和措施,致使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也不利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从跨文化角度帮助留学生尽快了解适应中国文化生活

1.正确认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效沟通

在留学生管理过程中,了解特定文化背景对人的思维倾向和行为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民族特点,总结出有规律的经验,摸准脉搏,找出症结,有的放矢地解决各类文化冲突现象,是我们实施教育管理的重要方法。笔者所在学校有不少印度尼泊尔学生,在与他们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的肢体语言中轻轻摇头是表示“是”、“好的”这样的意思而并非否定。所以管理者与学生需要积极的交流和沟通,双方能够较准确的认知和理解文化差异所在,并通过不断调整各自的视角去理解,适应对方,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文化交流

对初来华者,业余活动对留学生顺利克服“文化休克”,尽快适应新环境作用很大;因此

要鼓励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积极参加运动会、艺术节、班会、学生会和团委等组织的各种学习经验交流会、小型学术会,小发明活动及演唱会、演讲会、歌舞、书法、绘画等比赛活动。比如“汉语角”,给留学生提供学习汉语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他们与中国学生交流,了解中国文化。也可以根据留学生爱好、特长,介绍、推荐他们参加学校大学生的各种业余爱好社团组织,以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留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与氛围。

3.在趋同管理中求同存异

“趋同管理”指的是对外国留学生的教学、研究、生活等趋向于与中国学生相同的管理,是比照教育本身的含义和国外对留学生教育所采用的方式而提出的一种对留学生管理模式。趋同本身的提法就表明了还不相同而且朝着相同的管理方式去努力,表达了管理模式改进的一个目标。有人在论述趋同管理问题时说留学生教育“同”是相对的,“异”是绝对的,这话不无道理。比较中国学生而言,同是学生,进行同样的学习,具有同样的层次,相同的学制和教学计划;但是他们与中国学生又是不同的,体现在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与中国人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的不同,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的不同等等。比如:留学生们大多有宗教信仰,在他们国家有很多重大传统的节日,如“圣诞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这些节日的来临,我们管理者也应考虑到留学生的特殊性,不做“一刀切”,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考虑到他们的需要特设节假日等,随着留学生来华时间增长,可采取方法让他们尽快融入中国并逐渐淡化其宗教信仰最后达到“趋同管理的”效果。对外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中采用同、异相结合,朝着相同管理方向发展是切实可行的。

三制定合理规范的教育管理制度使留学生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

合理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是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推进留学生工作不断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及我国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来我国的留学生无论从国别、地区、数量、层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沿用过去的一套管理经验和措施,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也不利于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的教学质量,为此各有关高校 根据教育部的指示精神,都制定了包括“外国留学生守则”,“外国留学生学籍管理”,“外国留学生出入境、居留、旅行的规定”等规章制度,并配有中英文对照。新生入学第一件事就发给人手一册,和中国学生一样,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还制定了“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试行办法”。凡是留学生违反学习纪律、违反校纪校规,均有相应的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留学生在学习上获得奖励,学校也会以邮件方式告知家长。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得留学生的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由于奖罚分明,留学生都自觉遵守,学风日渐上升,人人暗下功夫,相互竞争。特别每逢考试,留学生们都复习到深夜。

2.因人而异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在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和传统背景,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是有些人概念中的政治思想教育,而应当是一种多数国家、各种社会能普遍接受和遵守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教育。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他们成为掌握一定知识,了解中国,对我友好的人才。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了解学校也是一种思想道德教育。对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应根据留学生的国家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的不同,采取统一与个别,严肃与温和,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的多种方式。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为留学生开设了《中国概况》一课程,课程涉及到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教育等方面,实践证明,这门课程颇受欢迎,以上课的形式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同时也传播了中国文化。在管理者采取各种方法的同时,还应该努力发掘留学生自身管理的积极性,重视和发挥留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指导他们成立自我管理委员会,培养他们自立精神,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件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面临新的形势,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深入研究和勇于实践,一种既接轨国际规则,又适应我国实际的外国留学生管理体制会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将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张美云.关于加强来华留学生教学与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05

[2] 宫兴林.加强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校管理与改革,2006.05

[3] 郭伟.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微观管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7.01

[4] 刘爱军.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J].教育教学研究,2007.03

第二篇:陕西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情况

陕西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情况

陕西是全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也是最早开展留学生教育的省份之一。同时,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吸引留学生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和文化优势。近年来,我省坚持把做好留学生工作作为深化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科教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留学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总体情况

我省从1956年开始接收留学生,当时是教育部分配的3名越南留学生,经过60年的发展,到2015年共有来自141个国家和地区的8944名留学生来陕学习进修,比2010年增加3143名,其中学历生4265名,分布在我省的25所本科院校,占全省本科院校数的32%,人数排名前五名的生源国分别是韩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美国、澳大利亚。现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接收院校10所,2016年获批政府奖学金名额750个。

二、主要做法

第一,设立留学生奖学金。2014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陕西省三秦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同时鼓励各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企业设立奖学金,初步形成了中、省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和高校奖助学金等多层次的留学生奖学金体系,增强对来华留学生的吸引力,扩大留学生规模,提升培养质量。今年起,陕西省更是将“三秦来华留学生奖学金”从原来的330万元提高到1500万元,并向丝路沿线特别是中亚、西亚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倾斜,吸引更多优秀留学生来陕学习。

第二,搭建留学生教育平台。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支持相关高校,先后成立两个中亚学院、两个丝绸之路研究院和“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搭建丝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平台,有针对性地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目前,依托这几大平台,已经形成了丝路沿线特别是中亚留学生教育的培养基地。例如,西安交通大学依托“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开设12个高层次全英文授课项目,其中“新丝绸之路国际法学”项目被列入国家高校研究生奖学金项目;西北大学依托中亚学院,与陕煤集团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设立的独资企业――中大中国石油公司,签署了“千人培训计划”,十年内为吉方培养1000名本土炼油化工专业人才。

第三,创新留学生培养模式。依托培养单位特色学科优势,联合行业优势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与海外院校和机构合作,建立留学生联合培养基地,逐步形成校企联合、订单式、学术导向的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大力培养语言通、专业精的本土化、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例如,西安石油大学与中塔天然气管道等公司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采取“汉语+专业”五年制学习模式,培养当地急需的油气储运专业人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海内外电子信息领域知名企业、院所,建立多个留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实践创新基地,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

第四,加强留学生管理服务。2008年,率先开展留学生教育管理评估,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思想的指导下,组织专家,通过听取学校汇报,现场考察留学生公寓、教室、图书室等方式,从办学条件、管理服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等方面实施评估。通过评估发现问题,逐步加强对高校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宏观管理和实施指导。每年与省公安厅、省外办和西安市公安局召开留学生联席会议,通过会议,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总结经验,共同打造良好的留学环境。编写陕西省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手册。为丰富留学生的文化生活,连续举办9届留学生演讲比赛,支持学校举办留学生文化节、参加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等活动。各高校把留学生教育摆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设立专门的留学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积极开设适合留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加强全英文授课师资队伍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留学生日常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为留学生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环境。

三、下一步打算

陕西地处古丝绸之路?济带起点,也是现在“一带一路”的热点区域,拥有欧亚论坛、上合组织论坛等平台,在来华留学生教育方面,既有很好的基础、优越的条件,又具备重要机遇、广阔空间。今后,我们将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全面落实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把教育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追赶超越”和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优化资源,坚持“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规范管理”,全面构建特色鲜明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体系,力争到2020年留学生规模超过1.3万人,年增长率达到8%,其中学历生超过6500人,占到留学生人数的一半。一是主动走出去,加大留学生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国际生来陕学习;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引导高校、企业设立留学生奖学金,加强全英文授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三是充分利用留学生培养阵地,加大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生培养力度,打造全国丝路国家留学生培养基地。

四、工作建议

陕西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是内陆型省份,是典型的穷省办大教育。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教育财政投入的压力很大。尽管这样,省政府还是下决心大幅提高“三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支持力度。恳请教育部考虑陕西经济弱、高校多等实际,扩大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范围,并在政府奖学金配套名额,尤其是在“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中,加大对陕西的倾斜和支持力度,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高校列入首批丝绸之路留学生培养基地。

此外,希望教育部加大对来华留学生管理干部的研修培训,以及对相关学会建设的支持指导,定期召开经验、教学研讨会,形成长效机制,提高留学生管理培养质量。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潘雅

第三篇:医学留学生来华入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医学留学生来华入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内容摘要:新生入学教育是留学生入校的第一课,入学教育是否能有效开展对留学生在新环境中的自我定位和自适应都具有着重要意义。我校留学生入学教育现在存在时间短,形式过于说教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教育,加强留学生之间朋辈帮扶以及开展专业教育等方式,意在加强入学教育实际效果,完善留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入学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壮大,2012年共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28330名各类来华留学人员[1]。我校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招收外国留学生,现已发展到具有总共1278名留学生的人数规模,其中医学生513名。从2010年至2015年,医学院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人数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从2010年至2012年,临床医学院专业仅招收160人;2013至2015年提升至366人,增幅近200人,他们分别来自尼泊尔,印度,孟加拉,马尔代夫,美国,巴基斯坦等6个国家。然而随着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其产生的问题的日益显现: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态度不够,素质普遍偏低等,这给学院以及学校对留学生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学校在逐年提升管理力度。

新生入学教育是留学生入校的第一课。入学教育是否能有效开展对留学生在新环境中的自我定位和自适应都具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作为我校医学院留学生辅导员,阐述我院在留学生入学教育中所开展的工作,并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以期为高校留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一.医学留学生入学教育现状

1.配合学校国际处,开展校级活动

新生在进入学校处理完入住,学费,签证等问题之后就正式开始了在中国的求学。由于我校除临床医学专业招收留学生外,同时也有其他专业留学生。因此首先国际处以学校名义牵头,联合各学院对所有留学生统一组织一系列的入学教育活动。其一,召开全体留学生开学典礼,并在典礼上为上一获得校级和省级奖学金的留学生颁发证书,以此来激励新来学生刻苦学习,追求上进。其二,开展多场专题教育讲座,包括安全教育,法制宣传,防毒防艾滋病等内容,通过历年来留学生中的真实事例和案例,加深留学生对类似事件的重视程度,以期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其三,组织所有留学生开展新生入学考试,考试内容为国家相关法律和校纪校规,意在强化留学生的规则意识。其四,开展中外学生才艺大联欢活动,该活动既作为留学生的迎新晚会,欢迎新生入校,也为新生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其更快融入中国大学生活。

2.招募中国学生志愿者,提供生活服务

熟悉校园环境是提高新生适应高校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生入校不久,学院通过选拔英文优秀的中国学生志愿者带领留学生参观校园,此项活动已持续多年。此外,学院也开展了带领新生熟悉城市,中外学生联谊等活动。并且在新生遇到因语言交流障碍造成的困难时(例如办理签证,入院治疗等),志愿者也会力所能及提供的帮助。开展志愿者服务留学生活动的好处在于,首先,通过学生同辈之间的帮助可以更好的拉近彼此的距离,加强沟通效果;其次,通过开展诸如参观校园的活动过程中,中国学生和留学生能够进行互动,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2][3]上可以帮助他们加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最后,如果志愿者英文流利,留学生会从心底感受到我校国际化的氛围和对留学生的重视和认同。选拔的优秀志愿者的言行举止代表着学院与学校,当留学生接受并认可了我们为其所做出的服务,他们也就更愿意接受学院的管理行为[4]。

3.宣讲学院相关制度,提供生活指南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宣讲基础上,学院同时也以讲座形式对医学留学生进行了院级规章制度的宣传,包括奖学金、教学计划、医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等。此外,学院也同时安排了生活指导课程,内容包含大量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中国礼节,社会道德,突发事件应对,医疗保险赔付,学生社团参与等方面进行讲述,教导学生该如何尽快的适应中国高校的生活。和大部分中国学生一样,外国学生来到中国求学时也只有18岁左右,心智并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加之跨文化适应,他们更需要专人的正确引导,从而加速其对全新环境的良好适应。

二.医学院留学生入学教育的问题思考

1.入学教育持续时间短

入学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和长期的过程。我校留学生的入学教育一般从每年的11月中旬开始,到第二年初,总持续时间不超过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留学生将接受接近十场的专题讲座和生活指导课程,同时还得兼顾自身的专业课程,压力过大。虽然学校和学院在各类讲座中把重点内容都进行了讲授,看似尽到了告知义务,但学生并不能很好吸收,效果不尽如人意。

2.入学教育形式较为固定

当前我校入学教育形式绝大部分以讲座为主,并且讲座内容大多数为说教性质,虽然讲授者配合以各种真实案例,但由于留学生来到中国存在文化休克[5]现象,因此并不能让学生做到感同身受。加之大部分传授者以讲座为任务,缺乏与留学生的互动交流,留学生更难以理解讲授者的想法。

3.入学专业教育缺失

医学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国际上,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然而许多来到中国学习医学的留学生并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他们对于自身专业的认同感不足,笔者与部分学生谈话过程中甚至发现有的留学生在来到学校之前居然完全不了解医学专业。虽然学院联合学校为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指导和服务,但是在专业教育上做的远远不够。这样的状况,必然会导致产生诸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态度不端正等问题。

三.改善医学留学生入学教育相关对策

1.延长入学教育时间,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教育

我校中国学生入学教育持续一年,虽然同样是大量专题讲座,但由于时间跨度大,学生具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吸收理解。这一点应对留学生应同样适用。并且在一年之内的不同时期里,管理者可以安排具有针对性的讲座,比如新生入住寝室后着重讲解宿舍管理规定;期末考试前重点宣讲考风考纪,以及春暖花开时大力宣传疾病防治内容等。在特定时期指导特定内容可以使留学生对这些内容加深印象,从而提升留学生的吸收能力。

2.培养优秀留学生,加强留学生之间的帮扶

相比于中国的管理者,留学生更愿意接受他们自身国家学长学姐的建议和意见。因此管理者可以利用这点,开展留学生之间的帮扶,从老生中选取优秀学生代表与学生以茶话会、宿舍走访形式,将管理者想说的话通过优秀学生代表讲出,这样更能让新生接受。管理者从侧面提供帮助,例如帮助学生安排会议室,购买小礼物等。但是生活中,新生们也会接受大量其他老生的建议意见,这些内容良莠不齐。因此在此基础之上,管理者需要加以引导,让更多的新生选择听取优秀老生的建议和意见。

3.增加专业教育内容,丰富活动方式

专业教育不仅是简单的专业知识讲解。更重要的,它是一种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院一方面可以邀请专业老师,甚至临床医院医生来对学生进行讲座、互动交流,从而介绍医学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学院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学习,譬如前往医学实验室,临床医院等进行实地参观,让学生们尽早的明白自己将来会从事的职业,培养他们对医学院专业的认同感,以此促进他们在校学习的动力。

4.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留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不断变化,这要求我们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通过进课堂,下寝室等方法,我们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发现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提出对策。在我校,留学生的生活中以前几乎不存在非法乘骑摩托车现象,但如今这种现象逐渐涌现,其中包括许多新生。因此在发现该问题后,我们一方面在整治该现象的同时,另一方面需要将该问题考虑进下一次的入学教育中,做到教育的与时俱进,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四.总结

我校医学留学生占据了全校留学生的绝大多数,是否能够做好医学留学生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全校留学生的管理工作。我院在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工作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原有的教育方法并探索新的途径。入学教育是留学生来到中国以来的第一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学生来说,尽快适应新的求学环境有利于他们更快的成长,提升其综合素质;对于学校来说,做好留学生入学教育可以更好的开展以后的管理工作,推动高校留学生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孙滢,杨文星.浅论留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创新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12):118-119.[2]REDFIELD R,LINTON R,HERSKOVITS M J.Me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1):149-152.[3]余伟,郑钢.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836-846.[4]李家军.试讨论地方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高等教育协会,2013(1):96-98.[5]安然.“文化休克”译释探源[J].学术研究,2010(3):50-54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医学院)

第四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报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报告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校在教育部面向世界办学的方针指导下,坚持“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学生需求为根本,以特色与品牌求发展,向管理与服务要效益”的办学指导思想,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留学生规模与国别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主要学科的国际认知度不断提高。目前,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校高等教育事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成为加速我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部分

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一、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阶段

我校留学生教育从1954年起步,发展至今已历经了50余年。按留学生规模、发展速度与特点,我校留学生教育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起步与缓慢发展阶段(1954-1991)

在建校初期的1954年9月,我校迎来了波兰、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之后,学校又相继招收培养了来自阿尔巴尼亚、日本、蒙古、也门等国家的留学生。至1991年底,我校在校长期来华留学生约30名。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5)

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我校的韩国留学生人数剧增,留学生规模也迅速扩大。1993年秋,我校长期留学生人数达到118人,接待短期进修学者、学生近400人次,并招收了首届攻读国际贸易专业的来华本科留学生。至1994年底,我校半年以上长期留学生人数达到174人,接待短期进修生约427人次。

(三)稳步发展阶段(1995-2002)为了适应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我校于1995年2月成立了留学生部,作为我校专门负责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归口管理机构。在以后的几年里,我校以拓展跨文化交流平台、加速学校高等教育国际化为指针,在学科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留学生规模逐年增加。(见图1)

(四)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发展新阶段(2002-今)

为了确保我校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12月学校组建了国际学院。在学校政策的扶持下,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国际学院、接收院系和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社会效益与办学效益均获得全面提升。

2003年秋季学期,我校正式报名注册的学历留学生与非学历留学生共计953人,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SARS之后我校留学生规模不减反增,比当年春季学期新增加了145人,继续保持了自1995年以来我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我校学历留学生人数达到506人,首次超过非学历人数的447人,这标志着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校留学生教育的突出成绩也得到了教育部、市教委、全国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等上级单位的一致好评,学校留学生教育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2004年秋季学期,我校在学留学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人大关,2005年更是跃上1500人的重要台阶,学历生也创纪录地占到了总规模的55%,为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所制定的留学生发展战略目标夯实了基础。(见图1)

二、我校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的发展状况

留学生教育办学层次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水平与阶段的关键指标。大力发展留学生的学历教育、提高办学层次一直是我校留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1993年我校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留学生,标志着我校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开始起步。1996年经报请有关部门批准,我校招收了首届留学生硕士研究生,1998年又开始招收了留学生博士研究生。现已在博士、硕士、本科不同层次招收与培养来华留学生,开设的专业与学科范围进一步扩大。我校留学生教育的办学层次实现了质的飞跃。(见图

2、图3)

1995年与2005年我校学历留学生与非学历留学生规模的对比

2003年,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依托自身学科和师资优势,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率先推出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项目。2004年9月,来自9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成为该项目的首批学员。该项目的成功启动,标志着我校品牌专业正在逐步得到国际认可。

在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全英文授课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项目的带动下,我校国际商学院、法学院、金融学院也结合本学院专业特色,着手全英文授课硕士研究生项目培养方案的设计和教师资源的整合工作。其中,国际商学院计划于2006年秋季学期正式推出面向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国际MBA课程。与此同时,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全英文授课本科项目。

为保证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国际学院和各接收院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本科生源的选择上,我校的录取率仅次于北京大学。留学生在学期间,由于各接收院系严把教学质量关,同时组织了大量的企业参观、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校留学生的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并使我校在北京留学生教育领域留下“以严著称”的美誉。2003—05年我校学历留学生报名、录取及毕业情况一览表

学生类别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报名

录取

录取率

毕业率

报名 录取

录取率

毕业率

报名

录取

录取率

毕业率

本科生

333 150 45.0% 97.4% 460 150 32.6% 97.7% 450 303 67.3% 93.3%

硕士研究生

40 63.0% 91.3% 60 42 70% 94.7% 49 48 98.0% 96.2%

博士研究生 5 100% 50% 2 2 100% 100% 4 4 100% 无

三、我校来华留学生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状况

多年以来,国际学院以学校雄厚实力和学科特色为依托,大力发展留学生非学历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校非学历留学生教育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体系,招收与培养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短期培训生等不同类型的来华留学生。

为减轻学校编制压力,国际学院一直坚持以“专任教师、全时兼职教师、普通兼职教师三者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来完成我校非学历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各项工作。2005年秋季学期,国际学院汉语教学周课时量达到900余课时,同时还承担了4个一年级本科教学班的基础汉语教学任务。目前,国际学院专任教师仅为5人,他们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以外,还肩负着近700名留学生、70余名兼职教师的教学管理、教务管理重任。2004年,国际学院制定并实施了外聘兼职教师阶梯式薪酬结构,以吸引高学历的优秀师资加盟,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师德高尚、技能过硬,同时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为提高我校非学历留学生教育的竞争力,国际学院不断推出具有我校学科特色的课程项目以吸引生源,提高UIBE在留学市场上的美誉度。

中国商贸文化系列讲座是我校在国内非学历留学生教育领域中首创项目,因其独具特色与魅力,深受广大留学生的好评和欢迎。该项目现开设有国际管理行为学概论、世贸组织与中国、营销学、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法律结构、中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商业伦理学、现代中国经济讲座、中国经济环境分析等系列课程,并聘请校内外资深教授分别用英语、日语和韩语授课。

“强化汉语”是国际学院在全国率先推出的独具自身教学特色的强化汉语培训精品项目。该项目借鉴了北京师范大学普林斯顿项目、英国外交官培训项目以及清华大学IUP项目的成功经验,通过高强度、科学的课程设置和灵活多样的课外辅助手段,使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步。2006年春季学期,“强化汉语”项目将正式启动。多年来,国际学院围绕“入口”——“在学”——“出口”这条主线,实施全方位统筹规划的过程管理。同时,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组织架构,细分各科室责权,以消除工作责任盲区,提高了学院整体执行能力。

2003年,国际学院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了“国商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太子奶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两家留学生实习基地,并已安排近50名留学生参加了毕业实习。

四、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及目前社会地位

“十五”期间,学校坚持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培养并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保持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我校留学生教育在为本校学生创造更多国际交流机会的同时,也为世界培养大批熟悉我国经济、法律、文化和教育的人才,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做出了贡献。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接收院系和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下,我校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也不断提升。2005年秋季学期,我校长期在学留学生规模达到1530 人(不包括休学72人)。其中,在学学历生848人,占总规模的55%,非学历生682人,占总规模的45%,国别总数达到69个。欧洲、美洲及大洋洲生源总数达到276人,占总规模的18%。目前,我校中国学生有6162名本科生、3400名研究生。以此数量计算,我校中外学生之比为6.25 : 1,中外学历生之比为11.28 : 1,留学生占到“三生”总量的13.8%。根据北京市教委的统计,我校留学生规模位居北京高校前五,名列全国高校第九,中外学生规模之比排名稳居全国高校“三甲”,为我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2001年我校成功承办了大型“全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术研讨会”,同年在北京市外事工作会议上,我校应邀就我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做了经验介绍;2002年在北京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评估中,我校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与专家组评为工作先进单位,王正富副校长应邀与北京大学共同在评估总结大会上做了专题经验介绍;2004年,我校成功承办了教育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来华留学生教育”高级研讨会;2004年我校被北京市公安局评选为2001-03北京市高校留学生管理先进单位。

第二部分

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十一五”发展战略

伴随着盛世中国快速发展的铿锵脚步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即将走过“十五”、步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一五”发展阶段。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一所始终站立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高等学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时代要求,抓住发展机遇,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面向世界、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水平大学,实现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质的飞跃。

一、“十一五”期间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目标与定位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考核的关键年份。因此,国际学院、接收院系以及各职能部门必须秉承“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扎扎实实地做好来华留学生学历教育的各项基础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并以此来促进非学历留学生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把评建标准作为日常工作规范,并将其转入长效工作机制,使我校各项留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一)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在实现办学效益的同时,也为我校的教学、科研、基础设施改造以及教职员工福利改善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对“十一五”期间的来华留学生教 育战略规划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狠抓质量和品牌建设;调动各院系的积极性,促进留学生学历教育在全校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源好、效益高的留学生非学历教育;积极开发影响大、有特色的新项目;建设有我校特色的留学生教材体系;到2010年,实现在校留学生2000人的规模。

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提高办学层次,培养市场忠实度较高的生源,2010年我校在学2000名留学生的目标将被细分为:1200名学历生,占总规模的60%;800名非学历生,占总规模的40%;在1200名学历生中,研究生(硕、博)将占到20%—25%。

为规避2008奥运经济过后的风险,我校应尽可能在2008年秋季学期前实现2000名留学生的目标。具体分阶段发展规模如下: 学生类别

05秋季 06春季

06秋季

07春季

07秋季

08春季

08秋季

学历生

848 830 1000 985 1120 1105 1200

非学历生

682 720 740 760 780 800 800

总规模

1530 1550 1740 1745 1900 1905 2000

净 增

210 5 160 5 100

增 幅

13.7%

9.2%

5.3%

注:根据以往经验,每年学历生都将有小规模流失,因此每年春季学期学历生人数将少于上一年秋季学期。

(二)定位

来华留学生作为我校“三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学院、接收院系以及各职能部门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因此,“十一五”期间,国际学院、接收院系以及各职能部门应以大力发展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为己任,发扬“两创”精神——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指导留学生教育的各项工作,通过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准则,努力实现我校留学生教育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综合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稳步提升与发展,并在全国高校中继续保持相对领先地位,在同类院校中树立起“标杆单位”形象。

二、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果把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比喻成为UIBE的一项产品,可以说这项产品正在从高速发展期向相对成熟期过渡,这也是我们集中精力打造品牌、细分市场、培育新客户群的重要时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把我校留学生教育做成一个成熟品牌,将是我们今后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然而,目前我校依然存在大量的制约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负面因素。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统一思想,同心同德,消除影响我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政策和资源瓶颈,实现“十一五”规划2000人的目标将是一纸空谈。

(一)如何实事求是地看待中外学生在语言、文化方面的客观差异

出于服务于国家、服务于外交、培养国际友人、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的目的,我国政府一直提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最近,北京市 政府设立了每年额度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的“北京市外国学生与学者奖学金”,旨在吸引更多优秀的外国学生与学者到北京学习、进修和从事研究活动,培养更多对我友好人士,这对北京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北京政治影响力的拓展,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树立,北京市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等诸方面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对我校而言,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它所带来的高额的经济回报对我校基础设施的改造、教学设备的更新、员工福利的提升等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全球范围内的中国热、汉语热的不断升温,来我国学习汉语、攻读学位的海外学子逐年增多,尤其是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同时,中国政府奖学金促成了一大批非洲以及欧美国家学生来华留学。由于地域、经济、文化、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差异,使来我国留学的生源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校教师普遍认为教授留学生课程困难重重:首先是留学生汉语不过关,其次是留学生基础较差,因此,同样课程,教师教留学生要比教中国学生付出的更多。实际上,这里存在一个盲区:我校的中国学生是千里挑

一、万里挑一选拔上来的,而招生阶段几乎完全市场化运作的留学生教育不可能为我们提供像中国学生一样大的生源选择空间。虽然报考我校学历教育的留学生的淘汰率在北京高校中已非常高了,但依然在整体水平上与中国学生有较大差距。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客观面对这一现实,就无法在我校营造良好的留学氛围,也就不可能形成吸纳优秀生源、不断提高我校留学生教育整体水平的良性循环。

(二)如何调动各院系招收留学生的积极性,开发面向留学生的专业,不断完善培养方案,解决院系留学生教育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 目前,我校的留学生学历教育涵盖了博士、硕士和本科层次,专业涉及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法和企业管理等学校重点学科,规模也由1995年初的23人发展为目前的840余人。虽然接收院系已发展到8个(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商学院、法学院、人文与行政学院、金融学院、英语学院、外语学院、WTO研究院),但招收留学生的本科、硕研、博研专业只有19个,且有65.56%的学生集中在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发展严重失衡。此外,有些招收留学生的专业还没有针对留学生教育的培养方案,现有的培养方案也亟待根据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做进一步完善。

(三)学历及非学历留学生教育的培养质量问题

教育质量是一所高校办学的生命线。随着我校留学生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如何确保我校留学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是我校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关系到我校留学生教育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一套完善、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则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为此,如何进一步协调与整合各方力量,统一并且提高对留学生教育的认知度,加强对留学生教育各方面的投入,强化对留学生管理与服务人员的培训,尽快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而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全面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则是我校各相关院系和职能部门首要任务之一。

(四)留学生管理队伍和非学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学质量,而优秀的师资则是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前提。国际学院非学历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对外汉语教学的水平与质量,而且还影响着我校留学生学历教育的基础与质量。通过多年的努力,国际学院虽然已经建立起了一支比较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但是随着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支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问题是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进度缓慢。专职教师尽管在教学第一线和日常教学管理上发挥着骨干作用,但在对外汉语的教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却无法成为主力。国际学院作为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事务的行政归口管理机构,除肩负非学历留学生的教学、教务管理等工作外,还全面负责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招生宣传、学籍管理、涉外管理,并提供日常生活、心理咨询、住宿等方面的服务。近几年来,为了提高我校的美誉度,国际学院将“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作为日常工作的准则,但面对日益增长的留学生规模,目前这支严重缺编行政管理队伍根本无法将管理与服务工作做细。

(五)招生渠道需进一步拓展,生源结构应进一步优化

几年来,尽管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姜太公钓鱼”式的招生办法,无疑已经不适合我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几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加强与国外大学和留学中介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目前和长远的情形看,我们的招生渠道还比较窄,生源数量很难保持稳定,生源结构也需要进一步优化。这就需要我校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出击,拓展渠道,有选择地争夺生源。当然,学校各相关部门也须通力合作,在惠园内形成良好的留学氛围,这也是吸引海外生源的重要保障。

(六)、投入力度不够,办学基础不实

赴国外参加教育展是拓展生源渠道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家留学基金委、北京市教委等部门有计划地组织了大量的海外教育展览,各高校通过该途径走出国门,直接与外国学生进行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吸引了众多的外国学生来华留学。我校国际学院与各接收院系也相继派人参展,有针对性地推介新开发的留学生教育项目。但由于出国参展成本较高,我校每年都不得不放弃大部分出国宣传的机会。

随着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进,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国际学院仅有2个多媒体教室、6个语音室(其中4个语音室设备严重落伍)可供对外汉语教学使用,这也严重影响我校非学历留学生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留学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这就需要各院系积极开发面向留学生的教学实践和毕业实习基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活动的组织、基地的开发需要接收院系、国际学院在精力和资金上加大投入力度。

目前,由于对外汉语教师需求激增,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为了稳定现有的教师队伍,同时吸纳社会上高水平的教师加盟,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适度提高教师的课酬标准,确保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如何有效发挥学费分成政策的激励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

近几年来,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员工福利的提高,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为摆脱“手中无钱,心中没底”的尴尬局面,学校做了大量的开源节支工作,留学生的学费收益也就成为学校的重要资金来源渠道。但在制定政策时,绝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来解燃眉之急。

三、落实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具体措施

就目前全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状况及综合指标而言,我校很早就进入了 “大校”系列。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留学生教育市场上,“大校”之间比的就是谁的决策失误率低、谁能不断推陈出新、谁能吸纳更多生源。因此,不断强化创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做正确的事,并能通过不断学习,正确地做事,则是我们成败的关键。

“十一五”期间,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将继续采取“主体并进,局部超越,重点突破”的策略,并将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创新与服务水准严格要求各相关部门,不折不扣地完成在学规模2000人的战略目标。

(一)加大宣传力度,广开生源渠道

为实现 “十一五”规划制定的我校留学生教育规模的发展目标,肩负着留学生“入口”重任的国际学院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大力发展各国来华留学中介,建立稳定的生源渠道;

2.加大面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以及北京市招收留学生的中学的招生宣传力度,吸纳优秀生源;

3.有计划、有选择地发展学历教育层次的校际交流与合作;

4.协助接收院系,开发和推广全英文授课项目,吸纳欧美生源;

5.在招生宣传阶段对新专业做重点推广,并通过引导生源,扶持新专业,尽可能缓解院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6.本着服务于外交、服务于国家的宗旨,做好政府奖学金生的培养工作;

7.抓住北京市设立“外国学生与学者奖学金”的大好契机,吸引欧美名校学生来我校留学,鼓励在学优秀学历留学生继续在我校深造;

8.协助学校及各接收院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从中国政府援非项目、巴基斯坦项目中“瓜分”更多生源,以提高我校声誉;

9.大力开发短期团队项目,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培育长期生源市场;

10.不断提高非学历教育的培养质量,为学历教育输送高质量的生源。

此外,各院系及职能部门也应把握一切与国外高校和中介交流的机会,宣传学校品牌,创造交流机会,培养生源市场。

(二)全面推进机制和理念的创新,做好留学生学历教育专业的开发和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学历教育是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目前,我校招收来华留学生的本科、硕研、博研专业只有19个,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满足日趋扩大的留学生教育市场的需求。“十一五”期间,各接收院系需在面向留学生的专业开发工作上做足文章,尽早拿出成熟的专业和培养方案,增加学科点的供给量,给留学生以更大的专业选择空间。在未来几年中,商学院和金融学院将成为我校来华留学生中文授课学历教育的增长点,但根据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应推行“趋同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教学及管理模式,以稳定生源,避免流失。

大力开发全英文授课学历项目,是我校拓展欧、美、澳以及东南亚生源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宣传我校办学特色、弘扬学校外向品牌的重要手段。在“十一五”期间,我校应当形成从硕研到博研的较为完善的全英文授课培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向本科教育延伸,使全英文授课成为体现我校国际化特色的、完整的、高层次的留学生教育产品。经贸学院的“应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项目日臻成熟,商学院的MBA项目2006年9月正式启动,金融、法学硕士项目以及经贸学院博士研究生项目的培养方案也在完善过程中。2006年9月,经贸学院的全英文授课本科项目也将启动。所有这些全英文项目的实施,都必须以一支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强、专业知识水平突出的师资队伍为前提。因此,如何有效整合各接收院系、英语学院以及外聘教师资源,制定学费收益科学、合理的分配政策,将是我校全英文授课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基于留学生群体整体素质现状,学校是否可考虑适当降低学历留学生的培养难度,使更多留学生能在正常的培养计划内完成学业,获得学位。

(三)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学校品牌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教学质量是实现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多年来,我校留学生教育良性发展的事实也印证了我校强调“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的正确性。目前,国际学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留学生非学历教育的质量评估与质量监控体系,对提升非学历教育的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十一五”期间,为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将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历及非学历留学生在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完善留学生辅导员建制,积极推行学历教育“导师制”;

3.落实本科留学生不同年级的汉语水平标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4.做好学历留学生考勤制度的执行工作;

5.定期召开留学生班长、学历毕业生座谈会,以促进院系教学及管理工作; 6.做好我校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工作,激发在学留学生的学习热情; 7.积极组织好留学生教学实践和毕业实习活动;

8.接收院系应有计划地开辟面向留学生的实习基地。

(四)强化服务意识,做好学历留学生的“出口”工作

做好学历留学生的“出口”工作,不但可以树立UIBE的良好社会形象,还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来我校攻读学位。为此,“十一五”期间,各接收院系及国际学院应通过以下举措提高“出口”工作质量:

1.开设毕业生就业指导讲座,增强我校留学生就业面试的竞争力;

2.开辟留学生实习基地,在让留学生了解中国企业运作机制的同时,也为其将来就业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3.搜集在华独资、合资、中资以及海外企业的用人信息,为我校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

4.做好毕业生跟踪工作。通过经常性的信息沟通,在让已毕业留学生感受到母校关怀的同时,吸引毕业生有机会回母校继续深造。

(五)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我校非学历留学生教育的层次与影响 来华留学生非学历教育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一直是由国际学院独立承担的。“十一五”期间,国际学院将在不断突出我校非学历教育经贸特色的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非学历教育的快速发展:

1.不断完善留学生非学历教育的质量评估与质量监控体系; 2.不断优化教学法,更新语言教学设备,提高语言授课质量;

3.利用现有数字化语音室设备,开辟留学生自修场所;

4.积极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力争在短时间内把“强化汉语”做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

5.协同学校有关院系,加大科研工作力度,争取尽早拿出属于UIBE的高水平教材。

各位同仁,在“十一五”第一缕曙光即将普照中华大地之际,我们相聚在此,达成共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在座每一位的辛勤付出。希望大家发扬主人翁精神,同心同德,共创我校留学生教育的美好明天!

第五篇: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

召开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

2017年10月26日上午,长安大学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在学术交流中心第八会议室召开,赵均海副校长出席会议。教务处、研究生院和各学院分管留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西建主持。

赵均海副校长首先肯定了来华留学生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留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各个层面,要统一认识,树立观念,为留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学校办学国际化程度。

赵均海副校长强调,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支撑,要抓住现阶段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落实好各项留学生政策,准确把握高校留学生工作未来发展的趋势。他要求留学生招生和培养工作要注意将数量与质量协同发展,继续扩大留学生规模,优化结构,保证培养质量;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留学生管理工作,各单位通力协作,团结支持,共同做好来华留学生事业;各学院都要共同参与到留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来,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做好学历留学生的培养与教学管理任务,培养更多的优秀来华留学生。

会上,国际学院院长李西建对我校本学期留学生工作情况做了详细通报,布置了留学生质量工程项目启动工作。副院长张伟对留学生招生与培养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留学生教学督导员汇报了上半学期留学生教学听课情况。

参会各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认真听取了留学生工作通报,并就如何共同提高我校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英文授课学科建设等工作进行了讨论交流。

下载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来华留学生管理规定

    来华留学生管理规定第一条 为加强外国来华留学生(以下简称“留学生”)经费的管理,规范政府和学校之间的经费关系,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留学生经费是指按照国家有......

    来华留学生特点与留学生教育管理论文范文合集

    来华留学生的自身差异性、语言文化障碍以及课余生活的广泛性与复杂性都严重影响了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应总结经验,结合来华留学生的特点,形成合......

    非洲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探索论文

    一、非洲来华留学生的特点1.1非洲留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卑感强。根据联合国的相关文献显示,非洲至今仍是世界上最贫困地区,除了南非、摩洛哥等少数几个国家,其它绝大多数非洲国......

    我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与生活。这使得高校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迎来了全新的使命和挑战。本......

    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管理规定

    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管理规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下简称研究生院)受中国科学院委托,负责外国来......

    中国农业大学来华留学生外出证明

    中国农业大学留学生(研究生)外出调研申请表1. 外出学生返校后需向学院、研究生院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报到,当年或当学期未注册者需补办注册手续。2. 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时间......

    对来华留学生地质类课程课内实习教学的思考

    对来华留学生地质类课程课内实习教学的思考 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迫切任务之一,研究适合来华留学生地质类课程的课内实习教学方法对于保证留学......

    来华留学生社会适应调查问卷及访谈大纲

    来华留学生社会适应课题调查问卷及访谈大纲—A组 微观维度--问卷 责任编辑 刘绚/郑诗凝 1. 您的国籍是 A、 亚洲 B、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E、非洲具体国家是_______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