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银行业监管的问题及完善
我国银行业监管的问题及完善
我国银行业监管的问题及完善
摘要: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业在金融业中又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对于银行业的监管问题在我国的经济活动中就显得分外重要。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银行监管面临新的形势,更加多样的监管对象。而现今,金融全球化不断发展、信息科技迅猛进步,更高标准的监管目标按国际惯例办事与国际金融业监管标准接轨,同时保护并促进中资银行业发展,故银行监管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金融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此在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我国银行机构业监管意义重大。
关键词: 银行业监管银行业监管的现状对策
一、银行业监管的概述
自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所享有的五年过渡期已经在2006年年底结束。目前,以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为代表的外资银行已经开始在我国国内开展了人民币业务,中外资银行将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随即展开激烈竞争,加之我国国内本身银行业监管的法规建设滞后、监管角色的错位等缺陷的存在,使得我国银行业监管难度明显在加大,问题也日趋显著。因此,加强银行业的监管成为我们金融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银行业监管的含义
当今的商业银行业务极其复杂,这就使得银行业监管也有着极其丰富的含义。
1.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监控
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货币稳定角度看,银行业监管是指对银行业的监控。
2.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监督
从银行非现场检查与监督角度看,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监督,促成一个迅速、准确反映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信息系统。
3.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检查和审计
从银行的现场检查角度看,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检查和审计。银行业检查是指的银行业监管部门依法进入现场对银行业进行业务和财务状况的检查,这种检查侧重于对银行的评价,不参与银行的内部管理决策。银行业的审计是指的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会计年度终了,对公司组织或银行的财务状况作一个全面的检查。
4.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管理
从银行业法律和规则的角度看,银行业监管是指的对银行业的管理。也就是对银行经营活动加以法律与规则的约束,也即法律制度对银行业务活动的影响。
(二)银行业监管的经济学原因
1、政府失灵与银行业监管
银行的很大部分的资产是来自于随时都可能被储户提取的存款,而且存款的提取遵从先来先得的服务原则,这就必然使得银行在遇到流动性危机时将很难再获得外部融资的机会,因为这不仅要求银行已有的储户暂时放弃提取存款的权利,并且寄希望于储户能和潜在的投资者一起享有银行的债权,这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讲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银行都会谨慎经营,尽量避免出现类似危机局
1面而导致倒闭,但是,政府有充足的资源和有效的激励措施来保护我们的问题银行,而且也不会对其袖手旁观的,这就破坏了银行业的稳定机制,这就是我们所称的政府失灵。而银行业监管便是在这么一种政府失灵的情况下的制度安排。
2、市场失灵与银行业监管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一般认为市场失灵的原因会有四点:
一、市场垄断,二、信息的不对称,三、商品的外部性,四、公共物品的存在。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
(1)银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制建设可以说是历经了确立、完善,到形成体系3个阶段。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国和人民银行法》和1995年5月1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下简称《商业银行法》)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初步成形,也成为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2003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这都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正在逐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使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制建设成为一个法制体系,同时全国人大第六次常务委员会对《商业银行法》进行了修正,这些都对中国银行业监管起着补漏查缺的作用。至此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基本的框架。
(2)我国银行业监管在走向一个规范化、明确化的轨道
1995 年《中国人民银行法》从立法角度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金融监管职能是我国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1998 年金融业监管部门重组, 更明确地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监管的主体地位, 同时人民银行开始实行跨省设置分行,更为这一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以下简称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因此由新设立的银监会行使,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监管在走向一个规范化、明确化的轨道。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1)监管法律体系不太健全
我国的金融法律目前有15部,金融法规约有40多部,中央银行已发布的银行业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约有1000多件。仅从数据上看,我国银行业监管法规似乎稍显冗繁,但事实上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比较滞后,甚至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法律空白、短缺、模糊、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如《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对“贷款”定义的界定就不是很明确,也因此使得各商业银行对五级分类资产涵盖的业务口径不太一致,同时由于风险分类标准的笼统,信贷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对风险分类的标准把握度就不是很高;再如《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不能对企业进行参股投资,但事实上“债转股”作为商业银行重组不良贷款的方式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已在运用。
(2)监管队伍专业技能水平有待加强
不管是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分析,还是对监管政策的把握,都需要一支精通监管知识和业务的监管队伍作保障。而只有监管人员熟练掌握了银行具体业务
操作和风险点,甚至要精于被监管的对象,才能检查出问题所在。
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管队伍的银行业务水平离金融监管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过去只重视日常的行政监管,监管队伍的业务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监管理念也没有得到更新,这些都难以适应金融创新和发展的需求。
(3)监管内容不够全面
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内容主要是银行经营合规性的审批,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日常的经营风险性监管则相对较弱, 对市场退出前的监管则接近空白,监管内容显得极为狭窄,在现行的监管中, 还存在重审批、轻管理;重国有银行、轻其他银行等问题,在市场准入的监管中, 又过于注重对数量上的控制, 而忽略设立严格的标准与程序, 审批条件或宽或严,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都给我国银行业的稳定性造成了隐患。
(4)现场监管效率性亟待加强
现场监管是指在贷款的时候现场检查你的经营状况,项目情况等,是监管人员发现核实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现场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监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现场检查往往都是运动式的检查,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来,这也正是目前我国现场检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5)非现场监管不够全面和系统
非现场监管则是后期监管贷款资金的流向,检查是否按照贷款合同中约定的那样使用,是各国对银行业监管的另一重要手段,但我国银行业的非现场监管在有效评价银行经营状况和实现风险早期预警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仅仅起到统计作用)。首先,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设计又欠合理,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是1996年制定的,这并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甚至于部分数据指标的计算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其次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的分析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和经验判断,这都难以起到早期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的作用。
三、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对策
(一)不断健全监管政策法规体系
一是积极参与国际监管标准制定,结合国际最佳实践和我国银行业实际,不断完善监管法规体系框架,提高立法的科学性。二是注重事前结构化限制性监管安排,推动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建设,形成有序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三是完善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扩大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增强市场约束。四是加强法规实施,以及执法监督效果的后评价和修订完善工作。
(二)持续改进监管方法,提高监管能力
一是强化市场准入监管,提高非现场监管能力,改进现场检查流程和手段。二是不断完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和现场检查系统,进一步推动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和市场准入的联动,形成合力。三是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推进监管资源集成,进一步完善监管激励机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三)逐步优化风险监管指标体系
以参与国际监管标准制定,以及同步实施第二版、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为契机,完善现有框架,形成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主要风险类型,具有前瞻性、逆周期特征的审慎监管指标体系,准确衡量银行业风险水平、变化趋势、风险管控和抵补状况,切实提升银行业风险识别、计量、评价、监测、控制、缓释和预警能力。
(四)加强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维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关注金融服务公平与效率,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推动健全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和公众教育服务综合体系,形成由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和社会各相关领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提升居民金融素质,增强针对金融风险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积极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增强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防范、应对、处置机制。继续发挥好各种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功能,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改革和建设进程,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监管改革中的话语权。通过签订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和组织国际监管联席会议等各种方式和机制,加强与母国、东道国之间持续、有效的信息沟通交流。推进与国际组织和境外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积极防范风险的跨境传染,促进建立全球性金融危机应急和救助机制,提高共同应对危机的能力。
四、结束语
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讨论是一个经济学中一直在讨论的话题,被称之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弗里德曼说:“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对政府的需要。相反地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市场做的事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的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与竞赛的程度。” “看得见的手”就是指在市场失灵或者有严重的个体违规行为的情况下由政府出面干预的举动,市场上“看不见的手”就是指市场个体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则运行,不越轨出线,以及自动修复市场中出现的问题。
在此定义基础之上,论文中的关于银行业监管问题也就可以得到一个事实可行的依据了,银行业监管就是也是政府行为的一种,这也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正在探索的一条规律,认为政府的参与是必要的,问题只在于一个度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银行业监管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近阶段我国银行业的监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有待改进,要解决此问题还有待于更加的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找出一条适合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的路子来。
参考文献:
[1]石磊.《银行业监管》[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韩复龄.从银监会的成立看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改革[J].中国网,2003(3)
[3]邓晓荣.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企业经济,2005(6)
[4]李涛.《商业银行业监管》.2006
[5]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第二篇: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金 融 专 业 论 文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论文名称:关于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问题的研究综述 学号:156040016
姓名:张美娜
年级专业:11级金融学 指导教师:傅颖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于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问题的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特别是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已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本文综述了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分析,包括银监会监管、市场准入监管、市场退出监管,归纳了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相关监管法规不完善、监管人员素质问题、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建立健全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体系、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来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如何加强对我国银行业的监管,确保我国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
关键词:银行业监管,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1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分析
1.1银监会监管
南方指出,目前,我国银行监管机构主要有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审计署和证监会等。其中财政部对银行的监管主要表现为修改银行会计、财务制度;国家审计署主要负责对国有银行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证监会主要对上市商业银行依据《证券法》进行监督。中国人民银行监督管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银监会是我国银行监管的主体机构。[1]
1.2市场准入监管
南方指出,在我国,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设立银行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符合规定的银行章程。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设立的银行机构为例,公司章程包括银行的名称、住所、经营范围,有符合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方式、股份总额、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发起人的名称、认购的股份;股东的权利义务;董事会、监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公司利润分配办法;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等;有符合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额。其中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城市合作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农村合作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1]
1.3市场退出监管
南方指出,首先,在处理有问题的银行时,我国通常采用接管或撤销的方式。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的利益时,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对该银行实行接管。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金融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予以撤销。其次,商业银行因分立、合并或者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需要解散的,应当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附解散的理由、支付存款的本
1金和利息等债务清偿计划。[1]
2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存在问题
2.1 相关监管法规不完善
梁森认为,金融立法在某些重要领域还是空白, 尤其是随着金融电子化、网络化就发展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传统的以有形金融为调整对象所建立起来的金融法律法规受到了严峻挑战。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大多未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 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条文也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应进行适当的修改。关于市场退出的问题和法律规范研究不够, 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3]
乔飞鸽认为,监管法规缺乏规范性文件的系统理念。缺乏系统性使得行政法规或规章相互之间或与法律之间有大量重叠的条文。商业银行监管规章制定的目的在于弥补法律、行政法规的缺漏或者对有关法律内容作出操作性的解释.绝不仅仅在于重复强调法律法规的某些内容或者仅仅是宣传法律、法规。此外,立法者对已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之及时修订、废止工作未予以足够重视。[5]
何忠丽认为,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银行业机构市场退出法制。1998 年我国关闭了几个银行机构,它们分别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托投资公司、海南发展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在金融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退出市场是必然。但是,由于我国银行机构的退出缺少法律依据,依靠的是行政命令,关闭中的银行机构债务清偿原则、清偿顺序、有效资产的承接等程序没有法律的依据,银行机构退出市场如果都需要通过行政命令来执行,就会增加银行机构的退出成本。[6]
2.2监管人员素质问题
梁森指出,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及人员素质与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基层监管部门, 大部分监管人员没有经过正规高等财经教育,缺乏系统的金融理论基础, 对国际金融知识知之甚少, 加上缺少高水平的管理法律、会计、审计、计算机和外语等相关专业人材, 基层监管很难跟上银行发展步伐。[3]
南方指出,我国的监管机构在人员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对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监管人员不仅要熟悉被监管银行的产品结构、业务流程、内控机制、计算机系统,还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这些监管内容不是一个监管人员能够独立完成的,需要一支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②我国尚没有建立实用有效的监管人员培训机制,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监管人员制定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监管人员的知识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1]
2.3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南方认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强调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向市场披露银行财务业绩;
2财务状况(包括资本金、偿付能力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战略和措施:风险暴露(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8大风险);会计政策;业务、管理和公司治理等6个方面的信息。虽然《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有关于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又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从整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还是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缺陷:(1)是信息披露不统一、不规范。(2)是信息披露范围过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内容应该包括:.机构的信用等级、经营状况、资本实力、风险状况、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工具措施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等。[1]
梁森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存在较多问题:信息披露内容不够深入和全面。年报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对外披露信息的主要载体, 但是除上市银行外, 其他银行的年报向社会披露信息的范围较窄, 一般存款人和利益相关人基本上看不到银行的年报。同时, 各商业银行披露信息的内容、方式、程序都不够规范。会计体系不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需要借助于完善的会计体系予以实现, 会计标准直制约着信息披露的质量。[3]
3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完善对策
3.1建立健全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体系。
李忠林认为,首先,加强立法的整体规划。围绕监管目标,设计科学的监管法律框架,建立合理的法律体系和创新机制。其次,完善银行业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疏理现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避免、消除监管法规和规章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整合一部权威性的金融法规汇编。最后,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监管权行使机制。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监管制度,通过建立现代化公司制的治理结构来完善商业银行内控监督制度,实现法律框架下的行业自律。[4]
3.2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乔飞鸽认为,监管主体中工作人员素质建设应上升到制度层面上来.严格规范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对金融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商业银行法制及其实施机制的熟悉等要求。应建立商业银行监管业务知识资格考试和职业道德评价等制度。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和多样化的金融风险需要具有金融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履行监管职责。[5]
梁森认为,要完善培训机制, 对现有监管人员加强培训。风险监管要求监管人员熟悉金融法规、商业银行业务及经济金融形势, 能够结合区域金融特点对银行经营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化解措施及建议。因此, 监管人员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补充所需知识, 提高监管工作水平。[3]
3.3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刘晓勇指出,1.银行会计体系和会计财务信息披露。非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向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靠拢,上市商业银行的会计准则向国际标准靠拢,最终实现会计报告国际化。2.加强风险披露。风险披露主要包括资本信息、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的信息披露。3.强化表外信息披露。一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确定的框架原则基础上,建立统一的表外业务风险衡量标准和风险检测体系。二是完善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方法。要求表外业务项目应以资产负债表附注形式或附表形式反映出来。三是强化信息披露真实性要求。对在银行表外业务披露中的重大虚假披露事件的当事人应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适当的时候可以引进社会权威信用中介机构,对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加以审计。四是强化表外业务信息披露的同时,要强调表外业务向表内业务的转化,能在表内核算和表内披露的项目应首先在表内核算和披露。4.监控制度。信息披露监控机制应包括三方面。一是日常监督机制。应该针对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行为特点,进行有效、稳定的信息披露监督,使其能自愿、真实、及时、准确地按照市场规则披露信息。二是惩罚机制。信息披露后如果不符合要求,必要时可要求增加披露的内容甚至重新披露。三是监管当局的责任。法律赋予监管当局的责任愈大,监管者的能力愈强,揭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动机就越强烈,商业银行在信息披露上造假的动机愈小,就愈有可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11]
参考文献
[1]南方.我国银行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03.01
[2] 郭亮.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监管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3]梁森.我国银行监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20-22
[4]李仲林.论我国现行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J].南方金融,2011,(11):36-38.[5]乔飞鸽.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现状及其政策选择[J].浙江金融,2006,(8):24-26.[6]何忠丽.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7] 马克英.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8]胥小芳.简论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之窗,2010,(3):767-770
[9]邓连生.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2,(8):128
[10] 魏静.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风险及监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11]刘晓勇.中国商业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05.01
[12]严周武.浅析我国政策性银行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4(8):155-157.[13] 李金.我国网上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2,(27):455-456.[14] 舒莉,吴艳.我国银行业监管问题研究[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4):112.[15] Qian Ying,Qiu Mohan,Long Wei et al.Grassroots Bank of Emergency Plan System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C].//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ehavior-based safety and safety management.2011:275-279.
第三篇:浅谈“十二五”时期我国银行业监管
“十二五”时期我国银行业监管浅论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十二五”期间银行业改革发展与监管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十二五”规划,坚持支持实体经济科学健康发展,推动银行业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以发展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坚持深化改革,逐步解除阻碍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推动提升金融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银监会将根据《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和我国银行业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管建设长效机制。
一、不断健全监管政策法规体系
一是积极参与国际监管标准制定,结合国际最佳实践和我国银行业实际,不断完善监管法规体系框架,提高立法的科学性。二是注重事前结构化限制性监管安排,推动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建设,形成有序的市场化退出机制。三是完善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扩大信息披露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增强市场约束。四是加强法规实施,以及执法监督效果的后评价和修订完善工作。
二、持续改进监管方法,提高监管能力
一是强化市场准入监管,提高非现场监管能力,改进现场检查流程和手段。二是不断完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和现场检查系统,进一步推动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和市场准入的联动,形成合力。三是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推进监管资源集成,进一步完善监管激励机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三、逐步优化风险监管指标体系
以参与国际监管标准制定,以及同步实施第二版、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为契机,完善现有框架,形成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主要风险类型,具有前瞻性、逆周期特征的审慎监管指标体系,准确衡量银行业风险水平、变化趋势、风险管控和抵补状况,切实提升银行业风险识别、计量、评价、监测、控制、缓释和预警能力。
四、加强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维护广大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关注金融服务公平与效率,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推动健全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和公众教育服务综合体系,形成由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和社会各相关领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提升居民金融素质,增强针对金融风险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积极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增强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
风险预警、防范、应对、处置机制。继续发挥好各种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功能,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改革和建设进程,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监管改革中的话语权。通过签订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和组织国际监管联席会议等各种方式和机制,加强与母国、东道国之间持续、有效的信息沟通交流。推进与国际组织和境外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积极防范风险的跨境传染,促进建立全球性金融危机应急和救助机制,提高共同应对危机的能力。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型银行监管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监管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不仅推动大型银行初步构建起现代公司治理框架,成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引导大型银行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型银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第四篇:完善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构想
完善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构想
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是实施银行业监管的基础自从《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形式授权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以来我国银行业监管由此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依法监管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法》为核心、《商业银行法》为基础、各种银行监管规章相配套的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加强银行监管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保障银行业合法、稳健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关于银行业监管的规定较少且较为原则随着银行业迅猛发展和业务不断创新现有的银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和规章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对银行业监管的需要为此有关部门表示将有计划地补充制订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管理、审慎银行监管、市场退出等领域新的法律、法规和审慎监管规章填补立法不足形成较为完整的有效银行监管法律法规框架因此要建立健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律制度规范银行业务创新确保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权威性和执法的独立性与严肃性确立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监管职责自1984年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
1中央银行职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就肩负着对银行业监督管理的职责《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地位通过法律的形式被确认近年来随着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强化监管职能加大对银行业监管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加快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进程提升货币政策和银行业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将货币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职能与银行业的监管职能分离由银监会行使银行业监管的职能统一监督管理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银监会将与中国人民银行各司其职、互相促进确保金融机构安全、稳健、高效运行对银行业的监管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授权通过立法赋予监管机构必要的监管权力并为其行使权力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随着银监会的宣告成立银监会行使银行业监管的职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适度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对此应作相应的规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确立银监会的法律地位迫在眉睫
为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应明确银监会对银行业监管的职责具体职责包括负责制定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草拟银行业监管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提出
制定和修改的建议;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审查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存款类金融机构紧急风险处置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国有重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另外为确保银行业监管机构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独立性和有效性监管机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在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中应予以明确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和多样化的金融风险需要具有金融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来履行监管职责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银行业与国际接轨银行业监管工作人员的责任更加艰巨其素质也就更有必要作出更高要求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违反法定程序或滥用权力的监督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影响银行监管的效率因此对银行业监管机构负责人及其他工作人员应具备的金融业务知识、技能和熟悉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律制度等提出具体的要求;为平衡监管机构的权力和义务确保依法对银行业的监管要明确其向国家权力机关定期报告工作和接受质询的义务健全银行业内部控制法律制度银行业内部控制是银行业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
施和程序的总称银行业内部控制是银行业监管的基础和前提指导、检查和督促银行业加强完善内控建设是银行业监管机构的基本职责银行业内部控制和银行业监管机构监管的有机结合是我国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的重要保证为确保银行业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地控制风险应当按照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及独立性原则建立健全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法律制度
《商业银行法》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条款过少、内容过于原则对内部审计制度未作规定与《商业银行法》配套的有关内部控制的法规、规章不够完善削弱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为健全银行业内部控制法律制度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在银行业监管中的作用保证银行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发生应在《商业银行法》中规定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内容建立和健全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各种业务经营活动性质及功能建立合理的授权分责制度要按照业务工作程序和授权健全完善各种审批手续;按照规范化监督制约、账务核对、安全谨慎原则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制度;在健全资本金制度、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基础上围绕防止和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
制度;对计算机系统的项目立项、设计、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整个过程实施严格管理建立科学的金融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制度完善对银行业监管的法律保障制度银行业监管目标的实现要依靠监管的保障制度我国法律对银行业监管着重市场准入审核、报送稽核等方法的运用且规定过于原则对于非现场监管、信息披露、强制性监管措施等缺乏明确的规定从监管手段上看现代银行业正从现场监管向非现场监管转变由于非现场检查是在单个和并表的基础上对银行的报告进行收集、检查、分析、审核监督检查依据的是银行的报告为进一步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对银行报告尤其是强制性报告的内容、信息准确性的要求及报送的程序和时间在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中必须作出规定确保非现场监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信息披露是风险监管的保障是提高监管效率、防止监管失灵的有效措施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为规范信息披露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今后应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规定金融活动信息披露的义务人、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信息披露的原则和标准并明确规定不应当披露的信息强制性监管措施是监管机构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被监管的对象及其直接责任人员的违法行为所作的处罚目前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银行监管强制措施主要有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赔偿损失、罚款、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责令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停业整顿、接
管、吊销经营许可证、撤销等其中罚款是在实际执行中用得最多的监管措施这些监管强制措施确保银行业合规经营是必要的但在控制风险、减少风险、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方面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法律、法规设定强制性监管措施不仅要体现使违法者得到应有的处罚而且应防范违法行为造成的风险为发挥强制性监管措施的作用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应明确谅解备忘录、限制高风险业务、限制机构扩张、限制分红派息、强令撤换股东和高层管理人员等督促性措施保障银行业稳健发展
第五篇:我国目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2012级法律硕士(法学)学号:2012021501姓名:吕晓敏
一、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一)银行业监管的概念。银行业监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讲,银行业监管,是指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织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总称。广义的银行业监管不仅包括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或他律监管,也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或自律监管。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银行业监管法是调整在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织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三部银行法已于2004年2月1 日起施行,意味着构建我国银行业法律体系的三部基本大法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法律框架初步形成。此外,还有一系列的金融法规和金融规章涉及了银行监管法制问题,如《借款合同条例》、《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贷款通则》、《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律制度有待健全和完善
1.我国的金融法律目前有15部,金融法规约有40多部,中央银行已发布的银行业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约有1000多件。仅从数据上看,我国银行业监管法规似乎稍显冗繁,但事实上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比较滞后,甚至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法律空白、短缺、模糊、不适应银行业发展等问题。如《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对“贷款”定义的界定就不是很明确,也因此使得各商业银行对五级分类资产涵盖的业务口径不太一致,同时由于风险分类标准的笼统,信贷管理人员和监管人员对风险分类的标准把握度就不是很高。
2.监管法律的整个体系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的地方,各监管部门往往站在自身角度制定监管规则并去推动执行,并没有考虑到整体的国民经济利益。目前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尚不健全,基本上处于分兵把守、各自为战的状况。银行业的监管部门同其他有关部门,如税务、财政、监察之间也缺乏有效的协调,政策措施相互重叠或者相互抵触的现象时有发生,重复监管和缺乏监管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也造成不少监管漏洞,银行能够借助宽松的监管环境或利用不同类型的机构的监管差异来获取利益,即为银行提供了监管套利的可能性。如有些金融机构违规超范围开展某些金融业务,由于监管机构之间缺少协调机制,致使对一些违规行为处于想管而不能管或 管不了的被动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监管措施无法落到实处,降低了监管的有效性,导致金融秩序混乱。
3.银行监管法制在适应银行业国际化方面尚有差距。银行监管法制与 WTO 的要求存在诸多不协调之处:一是在跨境服务和新金融服务方面,现有的法制在银行、证券和保险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非居民金融服务提供者及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性规定;二是在非歧视措施方面,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对外国金融机构的直接进入或外资机构的市场准入均有限制性的要求,也面临协调一致的问题;三是在国民待遇方面,从监管法制设置方面来看,现有法制对内、外资金融机构作了严格的区分,从国民待遇限制标准来看,现有的法制对国民待遇限制具有很强的行政性、不确定性。
(二)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差,问责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银行监管透明度差。
1.监管机构独立性是指监管机构能够独立自主地履行监管职责,不受政治层面和被监管机构的影响和干扰,表现在监督独立性上,我国虽然在法律法规上明确了如许可证的发放和吊销、强制性制裁和干预等权力,但现实中存在政治干预和行业俘获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银行监管机构独立性;还有就是机构独立性,所谓机构独立性是指监管机构从政府的行政和立法部门分离出来的状态。中国银监会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直接向国务院报告;采用集体决策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作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2.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国家先后成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以加强对各自领域的业务的监督,从目前整个金融市场而言,三部之间的工作协调远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个不知将业务的协调,从而更好的发展金融市场;从问责制的第二方面来看,我国已初步建立了金融监管人员问责制度,《银监法》中对监管人员的职责及处罚办法做出了规定。但是,实施严格意义上的问责制需要一整套制度和措施的支持。
3.银监会成立后,在加强监管透明度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外部条件的不充分制约了透明度建设步伐,主要表现在:监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存在不足。目前银行业还没有实行国际通行会计标准,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影响了监管信息的准确性;缺乏高速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以及有效地机制来保证银行能够自觉根据监管当局公布的信息调整经营行为;广大社会公众和金融消费者的监管信息、金融信息获知意识不足。
(三)监管理念更新滞后,监管内容不够全面,监管方法有待改进。
1.我国银行业发展和管理的特殊历史背景,使银行业监管始终抹不掉政府行为的影子。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快了银行业商业化改革和银行业监管改革的步伐,但由于对银行业风险管理和监管理论研究滞后,监管的理念没有及时更新,监管政策缺乏前瞻性。银行业监管绝不仅仅是传统理念中简单的行政管理,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稽核问题。它是一种包含金融学、管理行为学和信息经济学等多学科的问题。没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就很难感悟监管政策的潜在效应和我们应该遵循的监管政策取向。事实上,银行业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方面风险的特殊性,相对银行内部人而言,外部人不可能完全掌握其风险问题。银行资产的不透明性,决定了外部监督管理作用是有限的。银行业监管虽然是一种强制的政府监管行为,但在强制的背后,却更多地隐含着激励相容的监管理念。强制监管只有通过一些激励机制,充分激励银行机构在风险规避方面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把强制的监管政策和行为变成银行机构的一种主动意愿,才能使监管发生效力。
2.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内容主要是银行经营合规性的审批,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日常的经营风险性监管则相对较弱, 对市场退出前的监管则接近空白,监管内容显得极为狭窄,在现行的监管中, 还存在重审批、轻管理;重国有银行、轻其他银行等问题,在市场准入的监管中, 又过于注重对数量上的控制, 而忽略设立严格的标准与程序, 审批条件或宽或严,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都给我国银行业的稳定性造成了隐患。
3.现场监管是指在贷款的时候现场检查你的经营状况,项目情况等,是监管人员发现核实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现场检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在监管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现场检查往往都是运动式的检查,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来,这也正是目前我国现场检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4.非现场监管则是后期监管贷款资金的流向,检查是否按照贷款合同中约定的那样使用,是各国对银行业监管的另一重要手段,但我国银行业的非现场监管在有效评价银行经营状况和实现风险早期预警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仅仅起到统计作用)。首先,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设计又欠合理,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是1996年制定的,这并不能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甚至于部分数据指标的计算标准已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实际状况;其次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系统的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价模型和预警系统,对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的分析也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数据汇总分析和经验判断,这都难以起到早
期预警和指导现场检查的作用。
(四)监管队伍专业技能难以适应金融创新和发展的要求。
不论是非现场监管分析、现场检查、日常监管审批,还是监管政策把握,都需要有一支精通监管知识和业务的监管队伍作智力保障支持。监管理念的更新,不是务虚的口号,是基本理论修养和业务技能在实践监管工作中的具体化,是实实在在的体会。只有监管人员熟练掌握了银行具体业务操作和风险点,甚至要精于被监管对象,才能检查出问题的症结,评价一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性。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队伍的金融业务水平,特别是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业务操作和财务分析方面,与金融监管的要求还存在很大距离。其主要原因,是我们过去只重视日常行政监管,监管队伍的业务技能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监管理念的更新和风险的防范控制,需要一大批精通金融业务的监管人员来实现。只有监管人员既精通被监管对象的业务经营、财务状况和内控制度,又熟悉被监管对象相关业务的经济政策、行业运行和市场变化等,才能比较准确地掌握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及相关市场变化可能对金融机构带来的潜在影响,真正发挥风险预警、识别和控制的监管作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