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派出所创新工作机制经验材料
为有效发挥信息预警、信息强侦、信息导防、信息促防的实战效能,开原市公安局莲花派出所针对辖区面积大、治安形势复杂的情况,结合“夏季会战”工作部署和集中整治农村突出治安问题专项行动要求,以深入推进社区(农村)警务战略为契机,创新“三级信息研判”机制,将警情信息研判工作延伸到辖区重点社区(村),实现了警务前移,提高了对辖区治安状况、发案原因、防范漏洞的准确掌握,有效提升了社区(村)警务工作水平。
一、结合治安管控实际,突出三级研判机制模式创新
(一)建立警务研判新机制
三级信息研判工作改变了以往信息研判工作由公安机关单一作战的局面,派出所通过大量工作实践与总结,建立形成了政府、公安、社区(村)共同参与的信息研判新机式。即:建立了派出所与镇政府相关领导及部门的月研判机制。坚持每月30日与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针对全镇治安现状与发案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性研判分析,确保了政府与派出所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了与全镇压企事业单位领导与保安队伍及村(屯)干部、治保人员的联席研判机制。进行针对行业单位安全情况、发案情况、村(屯)治安状况等进行分析研判,从而找出安全隐患,制定安全措施。建立每月一次的综合联席研判机制。派出所坚持每月组织一次镇政府、企事业单位、村(屯)领导及工作人员参与的辖区综合治安形势分析,总结当月全镇治安状况,发现规律特点,研究打防措施,制定治安防范工作方案,部署设防重点,切实让“群防群治”扎根于全镇干群之中,为全面夯实基层警务工作找准了切入点。同时,有效降低了警务工作成本,提高了警务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大局的掌控能力。
(二)开创信息研判新模式
在落实上级“三级研判”工作的基础上,莲花派出所创新研判工作理念,针对所内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展开本所“三级研判”工作新模式,使“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进一步根植在民警心中。即:民警每天必须深入到各自社区(村屯)进行信息采集,并进行第一级研判(民警自主独立研判);再组织民警召开工作分析会议,结合当日的警情情况,对各社区民警当日的独自研判材料进行第二级分析研判,找出所有同类信息的共同规律与特点;最后是坚持每7天对本周的第二级研判成果进行同类归纳分析,从而发现重大(重点)安全隐患及深层次信息,实现了对辖区治安的科学化管理。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民警运用信息服务实战的主动性,使信息化运用逐步成为了民警有效开展各项警务工作的重要手段。
二、突出工作重点,拓展信息研判工作内涵
(一)抓党委政府的支持
莲花派出所主动向莲花政府汇报“信息研判向社区延伸”的构想、目的和意义,争取政府、街道办以及社区、行政村领导的支持,以社区(村)警务室为依托,每周三下午由社区民警召集社区主任(村长)、辖区交警、治保主任、综治队员、治安协管员以及治安积极分子、重点发案区域责任人参加社区(村)信息研判会,对每周警情信息及发案情况进行分析研判。通过工作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果,有效赢得了政府及各级领导的强力帮助和支持。
(二)抓规章制度的建设
莲花派出所建立健全了《派出所三级信息研判工作职责》、《派出所三级信息研判工作规定》、《派出所三级信息研判工作督查制度》和《派出所三级信息研判应用奖惩办法》等规章制度,有效规范了三级信息研判例会、信息点评、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通报、辖区治安情况通报、民警信息研判考核等工作流程和内容。有效实现了派出所对辖区治安状况的全面掌控、规范管理程度和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提高。
(三)抓防控体系的完善
莲花派出所依托对辖区各类信息的有效掌握,通过多种形式的信息研判工作,有效掌握了辖区治安管控重点、重点人群等治安信息,并主动与政府、企事业单位、村(屯)领导及负责人的沟通协调,投入资金40余万元,在全镇各重要场所、重点地段、重点涉防地带等处,安装了视频及红外报警器120多处,建立起了一道有效的技防屏障,并有效通过技防设施提供的信息资源展开研判工作,使辖区的治安防范工作月无形转变为有形管控,丰富了派出所对辖区治安防控的内涵。进一步强化了信息对警务工作的主导作用。
三、强化信息应用,突出提升研判服务实战效能
(一)强化信息通报
莲花派出所通过建立机制明确了三级信息研判责任通报,规定社区民警每日向所辖单位、村(屯)通报社区治安状况及发案情况,并对辖区治安形势、违法犯罪活动规律开展分析研判,并提出防范建议和对策;由巡逻队汇报街面的治安状况及巡逻守候工作开展情况;由发案突出点责任人阐述发案原因及下一步整改措施;由社区(村)委员会主要领导对社区民警防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工作建议。
(二)强化信息比对
派出所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比对分析后延伸至社区,通过三级信息研判工作,及时将辖区内发生的各类案件相关现场指纹、嫌疑人基本情况与社区基础信息库信息进行比对,提高了民警主动寻找线索、串并分析、查找治安漏洞的积极性。
(三)强化信息预警
莲花派出所针对“两抢”、盗窃等辖区突出的方面性案件,通过落实三级信息研判工作,准确掌握犯罪规律和特点,指导综治队员、治安协管员以及治安积极份子等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并采用“温馨提示”等方式,及时向发案突出部位的群众通报预警信息,提高群众对当地治安现状的知晓度和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及支持。
通过大量有效的研判分析工作,莲花派出所侦破积案5起,抓逃6人,消除治安隐患12处,有效实现了辖区无新增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和事故,保证了辖区政治、治安秩序的高度稳定与和谐。
第二篇: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指导服务
确保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百色市粮作站
(2005年6月24日)
玉米是百色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全市常年播种面积190万亩左右,占全广西玉米面积的24%左右,是广西玉米主要产区之一。2004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190.08万亩,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9.89%,产量39.76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6.69%,平均亩产209.2公斤。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加大力度,着重狠抓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特别是加强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推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面积12.22万亩,完成上半年计划任务的122.2%,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全年计划任务的61.1%;全市共建立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样板148个片(点),面积3.598万亩,其中在靖西县新圩乡新荣村建立的区、市、县、乡四级联办,连片2000亩的高标准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示范基地,预期目标为年亩产玉米900公斤以上,每亩节支增收120元以上;该示范基地玉米普遍生长发育正常,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示范效果良好,工作成效很大,发挥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达到了预期目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是抓好以下五个结合:
一、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切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突破传统农业思维定势,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以及中央、自治区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百色市农业局党组研究决定,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市农业系统中组织开展‚农业项目联创活动‛,提出了‚农业局抓大亮点,联系大项目;各科、站抓小亮点,联系小项目;党员联系农村中心示范户‛的要求,并将其列入各单位年终考核内容,制订相应的实施意见和有关考核奖励办法,这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参与实施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大家纷纷结合业务工作的开展,深入乡、村,以实施项目为载体,积极创建各类农业先进适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样板。市、县农业局和农技推广部门都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作为开展‚农业项目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行动切实抓紧抓好。
二、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一是调‚优‛品种。我们按照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的要求,坚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采用优质高产、市场适销、高效增收的玉米品种,提高示范基地良种覆盖率。示范基地主要推广近年来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和市场畅销的‚正大619‛优质高产玉米良种,同时还有针对性的引进一些后备品种在示范基地进行试种对比展示,以便进一步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更优良的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使我市的玉米生产强项更强、优势更优、亮点更亮、效益更好、农民持续增收。
二是调‚强‛产业。即以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来促进优势产业做强做大。实践证明,推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减少了耕地犁耙费用,节本增收效果显著;2004年全市推广面积11.38万亩,平均亩产达358.49公斤,平均每亩节支增收84.17元。可见,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是大幅度减少玉米生产投入、降低成本、提高商品市场竞争能力和效益的有效措施。靖西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而玉米又是该县粮食生产的优势主导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靖西县又是百色市玉米生产第一大县,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市首位;2004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41.45万亩,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0.0%,产量9.87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7.79%,平均亩产238.2公斤。今年,我们始终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作为促进靖西县玉米这一优势产业做强做大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是调‚活‛模式。即调整优化生产模式,为示范基地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在原来单一的‚玉米—玉米‛种植模式上创新发展‚玉米—玉米+秋种南瓜‛、‚玉米+鸡‛生态种养等新的生产模式,从而增加复种指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
三、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与宣传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相结合我们始终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作为向农民群众直观宣传农业先进适用新品种、新技术的一个展示平台和窗口,着
重狠抓玉米免耕各项综合配套增产增效增收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扩大了示范效果。一是推广玉米‚正大619‛、密本南瓜等优质高产良种。二是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三是推广间套种技术。四是选用优质高效‚农泰‛、农民乐747等除草剂灭除杂草。五是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早玉米3月中旬播种,晚玉米7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套种南瓜;种植密度玉米‚正大619‛每亩3500株,秋种南瓜每亩600株。六是推广配方施肥技术,重施攻苞肥。施肥N:P2O5:K2O=1:0.5:0.8;在大喇叭口期每亩施攻苞肥碳铵25公斤或尿素15公斤。七是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
四、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与‚零距离服务‘三农’‛、助农增收相结合各级农业部门都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作为本部门服务‚三农‛、培育农民增收新亮点的重要手段,对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并积极努力为示范基地建设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一是市、县农业局都成立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农技站、土肥站、植保站、种子公司等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全力抓的良好工作氛围,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优先安排和倾斜照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层层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制,竖立标牌明示,实行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各级
农业部门领导经常到示范基地检查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了示范基地建设各项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二是广泛宣传,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科技下乡活动、科技赶集活动、有线广播电视、科技宣传栏、网上信息发布、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的同时,还通过举办培训班、播放技术光碟、技术人员讲课、发放免耕技术资料和组织现场观摩等多种方法培训农户。市粮作站编写了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要点在百色农业信息网上发布,并打印1500多份分发给各个技术咨询点,农民在购买种子时免费发放,取得了良好的宣传和培训效果,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县农技推广站也从当地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此外,在建设示范基地整个过程中,市、县农技推广部门组织广大农技推广人员自始至终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与农民加强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提高示范基地各项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确保技术推广的科技含量高,真正达到高标准、高质量。
三是做好社会化服务工作。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抓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同时,积极做好示范基地建设所需的良种、农药、化肥、农地膜、除草剂等配套农用物资的供应工作,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五、把建设高标准玉米免耕技术示范基地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在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首先重点扶持农村党员中心示范户,在每个村屯精选确定3-5户党员中心示范户,加强帮扶指导使他们成为推广应用
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排头兵和领头雁,成为依靠科技致富的先进成功典型,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地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然后通过他们的典型引路和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带动其他农户。
第三篇:创新工作机制
创新工作机制,创立工作载体,创建和谐家园
淮阴路居民区党支部 张龙云
新泾镇淮阴路居民区是一个综合性居民住宅区,管辖10个小区,有常住居民1608户,社区党员130人,在职党员200余人。自从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居民区党支部按照区委和镇党委的要求,确定了以“扬党的旗帜、展党员风采、促和谐家园”的争创主题,以“四个结合”为着力点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同时,按照争创活动的目标责任,党支部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签署了党员公开承诺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机制,强化队伍战斗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创先争优,就是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居民区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中,积极探索,群策群力,把机制创新作为体现党组织先进性的切入点,以楼组党建工作制、见习主任负责制、党建联合工作制三大机制和大众论坛这一有效载体,促进居民区党建工作的实效、高效、长效。
1.推进楼组党建工作制
党支部以楼组党建为载体,制定了“八个一”的楼组党建工作方案并不断在时间中深化拓展,把开创创先争优活动与楼组党建相结合,推动社区党员在社区大五代中争先锋、做表率、展风采、做贡献,以和谐楼组拖动和谐社区建设。随着都组党建的不断深化,在职和退休党员在社区中亮身份、亮责任、亮特长。今年,居民区党支部向党员发放了102张征询表,邀请党员们自主选择为民服务的项目,共有95名党员选择了18个项目,除长期卧病的老党员之外,党员参与率打到了93%。
2.坚持见习主任负责制
将条线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送上后备干部培养的“快车道”,通过6年来的坚持实践,有效提升居民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夯实社区干部队伍基础。
3.加强党建联动工作制
党支部长期坚持与社区单位开展党建联建,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问题共解,通过发挥社区单位、物业公司等各方优势,多次化解了“村改居”小区居民的上访矛盾,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4.创办“大众论坛”
党支部为了深化“一居一特”建设,于2005年探索成立了“大众论坛”。“大众论坛”是淮阴路居民区推进民主自治建设的一个平台,以“大众论坛大家添,人人出力建和谐”为主旨,以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协商对话等形式,邀请社区各类群体共同参与,共商共治小区事务。迄今已举办了十几期论坛,在党支部的引导下,居民区各利益群体通过大众论坛逐渐消除隔阂、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减少了小区不和谐因素,起到了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效果,也得到了居民群众的认可和各级领导的肯定。
二.搭建平台,激发党员责任感,提升小区和谐程度
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结合新形式下的新要求,居民区党支部不断探索怎样才能通过更好地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的心目中树立党的形象。为此,党支部开展了专题会议,邀请了部分社区党员、社区骨干围绕“如何扎实有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议题进行交流。党员们积极建议:“作为一名党员,要牢记宗旨意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多做一些便民利民的事。同时,也希望党组织在搭建平台,给党员提供一个展示的空间,发挥党员带头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党支部在聆听了党员们的心声后,把为党员搭建平台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着重点,经过认真的探索和研究,从居民的需求和党员的实际出发,先后创立了党员服务站,“心声”调解工作室、“烛光”育苗驿站和“云之鹊”健康辅导站四大工作站,以有效的工作载体
第四篇:创新工作机制
**镇创新工作机制
巩固党风廉政建设成果
一是优化服务窗口设置,拓宽项目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提高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整合便民服务事项,统一受理,全程代办。同时,开辟和拓宽项目建设联系的绿色通道,设立服务项目建设的专线电话和电子信箱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二是强化高效优质意识,提升群众满意度。在办理相关手续时,严格按照承诺的时限予以办理,做到能一次办成的决不让服务对象跑第二次,能今天办成的事情决不拖到明天。完善全程代办制,做到专人负责、优先办理、特事特办,切实增强服务窗口办事效能。
三是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缩短办理时间,进一步理顺工作程序。全面推行和落实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责任追究制、一次性告知制、信息反馈制等,并在政务公开栏等显要位置进行公示。对特殊人群实行专责专办,做到专人负责、跟踪服务,优先办理、特事特办。
第五篇:城建部门机制创新经验doc
城建处机制创新经验
随着建设系统的改革,去年年底,成立了市公用事业管理中心,主要负责老城区的市政、绿化养护与管理工作。
现就建立与健全养护与管理机制、加大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运作谈一点深浅的认识。
一、目前、公用中心的养护与管理现状
自去年年底,公用中心成立以来,公用中心所管护的范围是:公园、广场绿地面积64.1万平方米,道路与沿河等公共绿地面积48.8万平方米,老社区绿地42.13万平方米,行道树10482棵。道路维护面积70.5万平方米,路灯维护13119盏,承担着全市最繁华、热闹地带的绿化与市政养护工作。由于人流、车流大,因此,管养难度大。
二、养护与管理机制的建立
公用事业管理中心成立以来,尤其园林绿化总公司改制后,公用中心已初步建立有效管养机制。
(一)建立有效的管养机构
根据工作职责,公用中心承担了公园景点、公共绿地、花坛、绿化带和行道树的养护管理;对道路、桥梁、排水、路灯及亮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地下管线设施所属单位的综合协调,各类管线的维护管理;城市道路地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工作。依据所承担的工作,建立了相应的管理科室。市政(亮化)科:主要管理道路、路灯、亮化的维护工作和市政等行政审批工作。园林绿化科:主要管理公园、沿河和道路等公共绿地、行道树、老居住区绿地的管养和绿地的审批工作;综合科:主要管理环卫及公用中心内部等管理工作。科室成立后,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到既能负其责、各尽其力,又能合力协作、密切配合。管养工作进展顺利,今年又承担了“四边整治”的任务,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中间整治效果。
(二)初步建立了以轻包为主的管养机制
为了使公用事业中心管辖的绿地都有专人负责、专人养护、专人管理。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机制。将公用中心所管辖的112.93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42.1万平方米的老居住区绿地、10482棵行道树划成四块,以轻包和承包的形式,分别将绿地承包和轻包给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中花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鹏宇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吴兴区社区管理办公室等单位养护和管理。这二种形式总体基本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提高了我市城市园林绿化的管养水平。
(三)建立了养护质量的考核督查机制
公用中心依据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以合同管理形式,分别与养护单位签订了协议,并依据合同的养护标准建立了考核、举报、批评等督查机制。例如:每月考核扣1分,罚人民币50元,市民来信与来电、报纸、领导批评的也将扣分;表扬加分、奖励。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增加了养护人员的责任感,提高了养护人员的主动性,正在形成一个人人关心公用事业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了依法办事的机制
今年以来,公用中心十分重视电视台、报纸、简报的宣传报道工作,尤其重视批评报道,对批评正确的意见及时整改,对误会的及时解释,并做好自己的宣传工作,让市民尽快了解公用中心,树立公用中心的良好形象。在此基础上,公用中心认真依法办事,专人负责园林绿化、道路开挖等审批工作。依据园林绿化、市政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程序申报与审批,强化了园林绿化、市政道路的管理。
三、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市政、园林绿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养护资金不足、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存在着亟待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市政、园林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管养经费不足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框架的拉大,创建国家园林的深入,城市道路和绿化面积增幅较大,但城市基础设施维护与管理费用增幅缓慢,目前的养护经费较难适应道路与绿化的养护。
(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比较普遍,对如何搞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和运营,充分发挥其功能效益重视不够,没有建立起责任制和长效管理机制
(三)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公用中心成立后,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引进大学生二名,但目前的管养人才缺乏,还需要引进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已有的养护人员养护技能差,亟需提高人员素质。
四、完善健全养护管理机制的措施
围绕深化改革,健全机制,强化管养的要求。今后,公用中心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健全管养机制,加快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步伐。
(一)树立科学的养护理念 市政(亮化)的维护和园林绿化的养护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必须按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市政(亮化)维护和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树立科学养护的新理念。
(二)形成建设与管理合力,建立有效的建管移交机制 发展公司与中心公司已有大批的道路与城市绿化建成,这些建成的道路和城市绿化,将会陆续移交给公用中心。今年年初,仁皇山新区的绿化采用带资金移交的办法,将仁皇山新区43万平方米绿地,2500棵行道树移交给公用中心管养,这是一种方式,但不是最佳办法。因此,我们将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移交的过程中,将总结出一个较好的方式,并形成固定模式。总之,建设和管理部门要形成合力,建设部门在建设过程中要考虑管理,管理部门要事前参与,形成建设与管理的合力,共同搞好城市基础设施的管养工作。
(三)科学规划,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建设 在市政、绿化普查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城管,积极开展市政与绿化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利用遥感技术对城区道路与绿化逐一进行数字化建库,为城市道路、绿地的规划、养护管理、执法管理、行政许可和古树名木保护等工作提供信息化平台和技术支持。
(四)探索和完善新机制,建立长效的管理体系
市政总公司正在改制,公用中心将依据市政管养要求和机械设备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积极探索市政养护管理的新机制,建立一支喊得动、干得好的养护队伍。园林绿化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轻包养护机制,建立规章制度,探索长效管理的新模式。
(五)完善依法办事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城市道路与绿化的管养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养护和维护技术规范,定期养护维修,提高完好率,要充分协调好与行政执法局的关系,依法查处市政与园林绿化的违法行为。同时,公用中心要依法审批,严格依法管理。
(六)完善考核监督机制
公用中心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思路,从严管理,尤其要完善考核监督机制,要充实考核督查人员,建立考核、督查队伍,制定和修改考核标准,在每月考核的基础上,实行不定期考核,并做到考核与奖罚相结合。同时在考核中,还要发现问题,解决养护管理实际工作的矛盾,并落实责任单位限期解决。
(七)努力提高管养人员的业务水平
公用中心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市政和园林绿化专业技术人员,另一方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现场交流会,外地考察等形式,提高管养人员的业务水平。
(八)建立统一亮化、路灯管理中心
随着路灯的增加,亮化的扩展,我市亮化已形成规模,目前,已建立了亮化、路灯控制中心,为了加强管理,需建立亮化、路灯管理中心,统一集中指挥与管理。
(九)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靠制度。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经费管理与财务审批制度,劳动纪律制度,职工再教育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工作议事规则等等。
第三只眼看待养护经费 编者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自本刊今年第二期刊发《道路养护经费核定期待法定化》一文后,犹如打开了市政养护行业尘封许久的“潘多拉魔匣”,政府官员、企业领导、专家纷纷来信来稿,直抒胸臆,使看似很简单的养护经费问题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第三只眼看待养护经费 □本刊记者 李 汾
6月30日,上海市市政养护企业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政》编辑部,联袂召开了“科学、合理核定养护经费”专题座谈会,应邀与会的各方人士就这一热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今天,本刊特将他们的精彩发言汇聚成篇,意欲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问题
一、正视养护经费逐年下降的严峻形势
上海宝山市政养护维修有限公司 范金祥
上海市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具有良好的国际形象,而要维护好这样良好的国际形象,市政设施的完好是其中的工作之一。而市政设施的优美、舒适、快捷、方便又是建立在其良好的养护工作上的。
多年来宝山区市政养护经费能基本落实,但正在逐年相对减少。如管养分开的2000年以前,是由区建委下达养护经费。如1998年为1300万元,1999年为1260万元,2000年为1096万元。随着管养分开,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市政养护也将进入市场,2001年起,宝山区市政设施量分标段陆续进行招投标,养护经费更加减少。其结果发展下去将势必影响市政设施的养护质量,使我们为维护市政设施良好形象的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宝山区市政道路养护1.4标的范围是我区经济最繁华的淞宝地区。同济路以东,长江以西,蕴藻浜以北,宝钢总厂以南。2001年我公司以每年342万元的养护费中标。投标时我们已下浮8.73%。而在签订合同时,合同价在中标价基础上又下浮了14.12%,总计下浮21.62%,以每年293.73万元作为合同价,每年减少了48.27万元。因三年合同到期,2004年1.4标重新招投标,我公司以每年278万元中标,比2001年中标价下降了64万元,比2001年合同 下降了19.73万元,按《上海市市政设施养护维修经费定额》计算后下浮了20%左右。而1.4标三年内又增加了设备量2万多平方米。
问题
二、养护定额权威性正在逐渐弱化
上海弘路公路工程养护有限公司 黄联锋
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要求,对现在的公路养护的考验越来越高,因此,养护成本的投入必然增加。但是,最新的市政养护定额却并未有所反映,且与老定额相比不升反降,下降幅度达10%。在养护企业中,人工费在总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而定额中的20.8元/天的人工费无影中让企业增加了支出。随着社会对快速养护的需求逐年提高,养护施工中的机械化作业也逐年提高,而在新版定额中支持机械化施工的条款尚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当前,养护工程中对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规范日趋严格,而引发的一系列投入在定额中得不到反映。
有一个现象亟待引起关注,车流量的增加势必造成道路损害的上升,以奉贤区为例,1995年的养路费征收仅3000万元,如今已突破8000万元,加上超载超限车辆的屡禁不止,道路损坏加剧,限于经费的捉襟见肘,不少道路超期服役。
由于养护项目招投标时,业主都希望投标方下浮标的额,以至于养护定额的权威性形同虚设。定额的相对滞后与严峻的现实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
上海市政养护管理有限公司 曾纪骝
当前,呼吁提高养护定额的权威性是当务之急,招投标时标的下浮成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护企业的发展。
令人无奈的是,有些中标的养护项目标的额与投标时的额度大相径庭,为了生存,养护企业还要想方设法自圆其说,将所谓“合理”下浮的理由陈述清楚。
上海市政养护管理有限公司 苏志成
市政养护定额在市政养护为何如此受到关注?关键它是养护企业逐鹿市场的唯一依据。
由于现在定额的可塑性太大,业主方又不太看重定额,致使养护企业中标的项目利润萎缩。为了稳定,企业仍然必须忍辱负重,带着冗员、带着结构不合理的队伍艰难前行。
上海市凯达公路工程公司 贾文南
养护经费的科学核定,主体部分要用市场手段,对非常规部分的作业要计划调节。对一些不适宜等价交换的作业项目,采用经费补贴的办法是否更为妥当。
上海市市政工程(公路)定额管理站 汪一江
市政养护定额作为一种推荐性标准,事实上只是一种参考价。需要说明的是,新版定额按传统作业方式制定,确实未将“四新”技术列入。
问题
三、缺乏后劲使养护企业难以从容不迫应对社会需求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刘继耀
市政养护经费问题近年来反映较多,主要是随着市政设施总量的增加以及经费增长缓慢而产生的。徐汇区前阶段专门召开听证会,对全区的市政设施养护经费给付量听取社会各方意见,最终由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核定划拨。
市政养护行业要发展,上海优美的城市形象要展示,传统的作业方式一定是应摒弃的。而添置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就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否则,缺乏后劲的养护企业是难以从容不迫地应对社会各种需求的。问题
四、设施的增长与经费增长滞后的矛盾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建运处 赵志文
目前,市政设施增加与养护经费在时间上不同步,财政拨付相对滞后,与社会的要求存在差距。如何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社会效能,是建运处的一个课题。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养护定额将只是行业内的参考价,养护企业必须参照养护定额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缺乏自身的报价体系。所以,才会产生设施的增长与经费增长滞后的矛盾。
对此,市政工程行业协会可牵头组织编制养护行业报价体系,内容可包含工作量清单(工效)、非竞争性项目(税率等)、竞争性项目(管理费、利润率)等。
问题
五、国字号企业的用人机制其结果留不住人才,冗员使转制的 养护企业难以快速进入市场发展。
上海沪嘉实业公司 马国兴
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变化带给沪嘉公司最大的影响莫过于人才的流失。
沪嘉公司早在2001年就实现了管养分开,高速公路养护的要求极高,投入的成本更高。作为唯一一条“国”字号高速公路,冗员较多的沪嘉公司职工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往往是胸卡还未做好,人才已被其他高速公路公司挖走。
问题
六、经费在养人还是养设施上产生矛盾
长宁区市政工程管理署 朱民强
我主张养护定额还是要的,这至少可以作为拨款的依据。区人大监督、审议养护经费,划拨时毕竟也要有个参照价。
现在,政府部门考虑要让经费真正用在设施上。但是,事实上大部分费用用在养人上。工务所转制成养护公司后,并未从人员结构上根本解决冗员的问题。
事业编制转入企业编制,人员身份转换的补偿不可或缺,企业只有轻装上阵,才能真正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
问题
七、养护规律与养护经费“缩水”的矛盾
上海黄浦市政养护管理有限公司 王健华
经费是养护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市政养护的规律,才能给出合理的养护定额。2000年前,原黄浦区一年的养护经费达800万元,但如今,经费已锐减至400万元。
现在我们最难的是社会要求养护企业改变面貌,要引入新工艺、新装备,我们近年来咬咬牙投入2000万巨资购买了铣刨机和摊铺机。虽然企业有了起色,但我们清醒地看到的现状是:企业只是在市场上找到了一席之地,要说发展看来还有待时日。
上海雅乐市政实业有限公司 阮静言
养护经费应该由权威部门(如行业协会、定额站等)根据本市道路设施量、真实质量路况等确定一个概算指标,并和建设经费挂钩,同比例上升。
养护经费概算指标应具有权威件,各区财政应按此概算指标和设施量进行招标,投标人可按自己实力进行下浮,但最大下浮率不得大于10%,否则作为恶意投标免去其投标资格。
概算指标应随路况真实质量情况,道路服务比例(或平均服务年限),养护成本变化(主要是人材机价格变化)进行每年调整一次,同时考虑管理信息化、养护机械化、作业文明化、重点区域重点要求等因素,是养护中标企业更好地壮大实力为民服务,改变建设者落后的服务方式、服务工具与服务管理。
问题八:世界性难题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上海市市政养护企业专业委员会主任 李祖耀
管养分开已三多了,现在已到了静下心来总结、分析的时候了,养护经费不足的问题不能久拖不决。
上海市市政工程行业协会 吕勇 养护经费不足是个世界难题。
政府的管理部门应向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反映情况,争取支持。
像市政养护定额这样的一个社会平均值的产物,对不少惨淡经营的企业来说明显不公平,协会拟向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委呼吁,从源头上解决这一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矛盾。
由于养护企业向社会提供两大产品:良好的设施和服务。因此,公益性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有适度的市场竞争,不可能、也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法则去要求养护企业。
不过,养护企业自身也要加强自强自律自卫,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更要强化自律意识,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