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简介(推荐)
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简介
张万生
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全面铺开,从2003年秋季开始,武威市凉州区和部分县重点中小学也全面启用新的教材,新的课程标准也发放到每位教师手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打好基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接受新课程对我们每位的挑战,是当前的主要学习任务。
在基础教育的新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从生活世界中自主选择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主动探索的过程。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构成,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之际,研究性学习以其日益凸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价值倍受人们的关注。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根据教育部,各有关师范大学对研究性学习的阐述为参考,谈点自己浅显的认识,请全体老师们指正: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和必要性
近年来,有关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呢?这需要一种很好的媒介,或者手段去实现,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有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落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此上海市教科所于1998年组成课题组开展研究,并于1999年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阐述了研究的思路和框架。此后上海市教委着手进行了“研究型活动课程”的研究和教材编写工作,首先为高中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供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指导,1999年10月,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上海介绍了近年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认识,得到了肯定。2000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规定研究性学习于本年度秋季在十个省市的普通高中试行,首先在发达地区逐步展开试点,真正的“课程”还未开设,同时初级中学和小学开展并试点。从2002年秋季开始,全国所有的高中都将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那么在2003年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在我们初中和小学也将逐步进行,因此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和学习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那么学习这门课程对我们学生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研究性学习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现有的学科课程有着不可取代的优越性,优点是它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缺点是各科之间缺少联系,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学生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虽然能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但由于各学科之间的分隔,使各学科之间很难建立联系,很难建立各学科和周围世界的联系,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点,把学到知识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最终服务于实践。
其次,开设研究性课程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正应用而生。置身在这样一个数字化,全球化为特征的时代,一切都将变,一切都在变,新的世纪,新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
人才必须具有的能力有:(六条)
三、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课题的选择确定----2、课题的研究实施----3、课题的完成与成果展示。
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分析加工所收集的资料----提出论点或假说----撰写研究报告----自我评价。
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步骤:
确定研究课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和验证假设----实验并记录数据的现象----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自我评价。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流程为:(11个步骤)
1、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个人选择题目,同学自由组成课题。
3、小组选举组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题论证。
4、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共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5、专题报告,通过方案课题,研究方案评审。
6、小组独立开展研究,教师负责监控,指导。
7、教师组织课题组之间交流,推动课题研究。
8、撰写研究成果,进行个人和小组总结。
9、班组展示,同学评议。
10、答辩会、年级报告会。
11、教师评定成绩,总结。
其具体的实施中,(见武南铁中《研究性学习》的“目录”部分)有相应的“选题意向表”,“研究活动记录表”,“实验记录”,“访谈表”,“调查情况记录表”,“外出活动申请表”,“课题组成员考勤表”等。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学习过程。
四、研究性学习中几个方面问题的说明
(一)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与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归纳起来有四点:①综合性②开放性③探索性④实践性。它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要解决的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具有以下六个主要目标:
⑴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⑵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⑷学会分享与合作。
⑸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⑹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以上六个主要目标中,最能体现出来的一点,也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会做人”,这也是研究性学习产生的一个重要结果(或目标),因为在研究性学习中,许多课题的实施需要进行外出调查活动,外出调查研究是研究性学习必须经过的过程,从而搜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而在 “学会做人”中通过外出调查学生有“十个学会”;
1、学会自信
许多学生害怕面对陌生人,在公共场合不能应对自如,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个性的压抑,即所谓“克已”有密切的关系。而调查研究对此提出了挑战。通过调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实例略)
2、学会坚强
外出调查,学生们会体会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很多人是怀着愉悦的心情出去,却带着满肚子苦水回来,几乎每位学生都会有失败的经历,但在失败中学会了坚强。
3、学会理解
调查中学生会看到别人的冷脸,亲身体验请求别人的艰难,体会到受到热情帮助时的愉悦,因此知道了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要善待他们。
4、学会坚持
旬子在《劝学》中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这说的是坚持的重要性,我们许多学生都是因为缺乏坚持到底的韧性而半途而废,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在研究性学习中只要将课题做完的都是有这份体验。
5、学会协作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小组研究,因此培养团队精神是它的重要目标,只有主动与他人沟通,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会与他人分享才能完成一个课题。
6、学会反思
在调查过程中会遇到种种挫折和失败,因此学生们学会了承受,也学会了反思,体验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很重要的。
7、学会谦让
与人相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学会谦让,学会道歉。让学生明白怎样处理与他人之间的矛盾,也是人生的一门学问。
8、学会沟通
现在的世界越来越小,一个人再也不可能不与别人发生联系,因此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也就越来越重要。虽然与人沟通不可能一下子学会,但学生们至少得到了锻炼,其中不少人必须向自己的习惯挑战。
9、学会思考
10、学会自制
在研究性学习中,许多活动靠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否则是完成不了课题的,因为外出时会遇到各种情况,有时还会遇到网吧,游戏厅等的诱惑,这都需要自制。
当然,研究性学习也有许多问题,实施起来难度大,如外出的教育,外出的安全等。外出调查会遇到各种情况,因此低年级学生的调查要控制,教师要全面掌握。
(二)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常规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它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的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这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学生和教师角色的改变,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成为学习活动中真正的主体,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被动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有时甚至是与学生一样的学习者。这种变化,促进了民主、平等、合作,互相帮助的新型的亲密师生关系的建立。在这场变革中,从某种角度说,学生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教师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因此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业务、心理素质都亟待提高,真正成为复合型的教师。
(三)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
根据以上师生关系的转变,在研究性学习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作用呢?
1、启发思路,引导质疑探究。
2、在学生遇到困难,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3、指导学生写好日记,研究情况记录及个人体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4、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信息和建设,并在选题、资料收集,方案设计、形成结论等阶段给予重点指导。
5、组织作用。每周的小组组织一次研讨,促使小组活动能经常化、序列化,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
五、面对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做哪些准备?
“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对教师和学校都提出了挑战。
(1)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
(2)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
(3)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从分科走向跨学科。
以上是挑战,但也是机遇,在教师被学生选择的同时,教师也在选择学生,从而师生一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另外教师也从个人孤军奋战,到与其它教师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教师的生存空间也无形中扩大了许多。从这一点上说,我们应该以一种欣喜、轻松的心态走进研究性学习。
针对挑战,做为我们教师应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意识,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呢?
(一)要加强学习,更新思想观念
观念指导行动。教师不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就很难担当培养新型人才的重任。当前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现代课程论》、《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课程设计与组织》,《素质教育手册》等。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研究性学习是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的一种学习,科学研究要求新求变,所以教师要增强这种意识。我们讲课要比昨天有新的突破,问题要比昨天的思路更新,语言要比昨天更吸引人,表情要比昨天更使人愿意接受,姿态要比昨天更自然,与学生的关系要比昨天更融洽。这种求新求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对学生会产生很好的影响。
(二)要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如前所述,研究性学习类似于科学研究,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研究的更多的是教法和学法,这显然还不够,还需研究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查找研究资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从茫茫书海中找到很多有用的书,并搞取到有用的资料决非易事,所以要了解资料检索的一般程序。(a选择好检索工具书;b确定检索途径;c建立检索方法;d利用检索工具书提供的线索进行查找,并用条目去索取该文献,e阅读文献,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
另外还有一些科研方法也需要教师了解和掌握:如怎样选择研究课题?怎样写专题报告?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怎样分析课题研究的信息?怎样设计调查问卷?课题研究的思维方法是什么?怎样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等。这些都是在研究性学习中要用到的方法,教师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才能指导到位。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四个方面)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开放式的学习,所以选题范围没有任何限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天文地理选题范围广,综合性强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1)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
(2)要注意文理交融、相互渗透。(如:文学、历史、政治、数、理、化、的基本原理等,对指导研究性学习会得心应手)
(3)要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加强这两方面知识的学习。
(4)要了解新的科技文化知识,这对指导研究性学习是必要的。
(四)要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为中心,存在着严重浪费学生时间的现象。如本来三五分钟就看明白的东西,教师偏要讲上十几分钟,重复、乏味的讲解占去了学生积极思维的时间。所以,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抛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装的旧式教法,用诱思探究式等先进的教法取而代之。
课堂上应当以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动,并在适当时候互换角色,形成互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师巧妙的设疑和适当的点拨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来完成。少留机械重复等难、偏、怪作业,多留精心选择的,对培养学生能力有应用价值的好题,在此基础上向高层次发展,把现在课堂上的学科教学变成研究性课程学习,让学生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去学习学科知识,每位教师应当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对教师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教师提高自己,展示自已才能的极好机会,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的介绍结束,耽误大家时间,谢谢!
注:研究性学习课题选:
1、学校学生明星崇拜的原因探究
2、武威职中校园规划的演变
3、凉州旧城改造与故建设保护的调查
4、现行热水器的缺点与未来热水器的展望
5、电脑与生活
6、公共交通与个人
7、森林的保护
8、报纸是怎样做成的?
9、人为什么要吸烟?
10、关于武威市白色污染的调查
[1]第二篇: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实践研究
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课题的来源
人类迈入了一个知识和信息占突出地位的新世纪,信息决定着我们的生存。这一重大的社会变迁必将导致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不再是传授固有知识和技能,而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为紧迫。2000年1月国家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提出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各校、各地区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探索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信息时代的人才。正是在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追随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大背景下,“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突破口,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符合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崭新课题。
如何开展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当前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
立足于课堂教学,以语文课为载体,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和教学模式,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带动计算机网络与研究性学习在文科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学模式。
研究的意义:
针对当前语文课教育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开展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改变原来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
一、教学渠道封闭、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注入式的状况,树立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索科学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建立开放性的教育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实现从“教”的单向活动到“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以此促进语文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学生的思考深度、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本论文的研究将提出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和案例,在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有应用价值,并为其他学科教学提供参考和经验。
(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与实施,是当代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挑战,国际社会比较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最早可
追溯到20世纪初。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尤其是理科教学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明确提出了“探究学习”。他的倡导者生物学家、教育家施瓦布主张以“探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方法”来培养“创造力”。
在我国,研究性学习在上海起步。1998年上海成立课题组开展研究,1999年初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此后,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逐渐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但研究性学习的首先开展,是在理科教学中,取得较为突出成绩的,也是自然科学的教学。如何在社会科学尤其是语文学科,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讨,将是当务之急。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学习,不应当忽视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不应当忽视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这一重要因素对学习方式产生的重大影响。目前,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已有应用,但多停留在资料查询阶段。这只发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很小一部分作用。而开展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也势在必行。
从目前掌握的研究资料看,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较多,对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也有一些,多集中在探讨学习模式上,对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甚少,这正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对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更少,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创新所在。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本文从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这一视角出发,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探讨计算机网络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整合,从研究主题的确定与选择,信息化资源的设计与管理,教师角色转换,研究成果的展示设计,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和教学流程的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并对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为语文教师开展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操作模式。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从理论层面说明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基本特征、优势及面临的挑战。
第二部分是分析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是阐述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第四部分是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分析。
三、尚待解决的问题:
1、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怎样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
2、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怎样更好的协调。
第三篇:校本培训(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
独田中心学校《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培训实施方案与要求
一、组织机构:
成立独田中心学校《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培训领导小组。组长:苏剑波
副组长:戈国军杨志远李怡华
组员:各备课组长
成立独田中心学校《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培训专家组。组长:苏剑波
副组长:戈国军杨志远
组员:李怡华苏明杨仕如谭自红
负责指导和验收工作。
二、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本次培训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副组长:落实校本培训的具体工作;戈国军副校长负责指导初中部的工作;杨志远副校长负责指导小学部的工作;李怡华主任负责总体培训工作。
组员:谭自红、苏明负责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各备课组组长负责收集、检查本组成员的各项材料。
三、培训时间及安排
1、培训时间:2011年10月17日——12月24日
2、学校组织不少于10学时的讲座,具体由到昆明参加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培训和鄂嘉中学参、大庄小学观学习的教师主讲,分别是:苏
剑波李怡华戈国军杨志远谭自红杨仕如苏泽东 杨军才王存梅普文生苏明彭发昌李秀芝彭发明戈国艳余艳郭兴宇等教师。
3、学习时间的安排:(1)、集中培训时间:利用教师例会和晚自习时间集中培训。(2)、培训形式:a、外派教师经验交流;b、各备课组组观看杜郎口教学光碟(4次)。
4、自学阶段:2011年10月17日——12月24日;各教师完成计划、读书笔记(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设计。
5、检查验收:
各备课组第一次:2011年11月5日——11月11日;第二次:2011年11月25日——30日;第三次:2011年12月20日——24日。专家组:2011年12月25日——28日。
6、整改提升:2012年2月——4月
四、培训要求:
1、每位教师要写1份不少于1000字的学习培训计划。
2、完成5000字学习培训的读书笔记。
3、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培训总结或心得、反思。
4、完成一个1课时的教学设计。
5、各备课组在学习期间对本组教师进行三次督查并进行批注和评定。
6、专家组对每位教师进行三次总体评价。
独田中心学校教科处
2011年10月10日
第四篇:实践与外联部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学生会文件
政法学院学生会实践与外联部
政法学院学生会实践与外联部始成立于2006年,隶属于政法学院团委。是一个对内以丰富广大同学课余生活的实践性为宗旨、对外以与社会各界形成良好合作关系的外联性为目标的综合性部门。自成立以来,我部在团委的领导下,在学生会各兄弟部门的支持协作下,不断完善创新、锐意进取,在政法学院面向学生和面向外界的各项活动中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在学生会主席团及秘书处的领导与带动下,努力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意识,同时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同时,外联人也在实践中丰富和提高自己,始终坚持为同学和学院服务的部门理念,形成了“先做人后做事”和踏踏实实的良好风气。
实践与外联部是学生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承载着为政法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各项活动筹集资金的重要使命,为学生会每一次精彩赛事和晚会提供最基础的物质保障。
(1)实践与外联部的主要职能
(一)认真贯彻执行实践与外联部的方针政策,努力完成上级分配的工作;
(二)积极配合院团委学生会其他部门,共同做好学生会工作;
(三)联系赞助商,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并负责联系各种讲座,为学员开展活动提供一定得资金和技术支持;
(四)对内开展辩论赛,提高广大同学的德思辨意识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2)部门的组织结构:
实践与外联部旗下有两个发展方向:实践与外联
外联:倾向于在进行各种学生活动时,主动联系社会上的商家或凄其他组织,以寻求资金、人力、设备等方面的赞助为院学生会举办的一切活动和竞赛提供资金保障。实践:倾向于活动创意、项目开发,组织和策划实践活动,进行外联培训,开展提升实践能力的辩论赛。(3)特色活动:
(一)实践与外联部的主要日常工作是拉赞助,以学院丰富的广告形式为他们宣传产品,树立形象,从而获得活动的资金赞助。
(二)举办政法杯辩论赛。政法杯辩论赛自开办以来就受到广大同学的一致好评,对于提升广大同学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广大同学的课余文化生
政法学院学生会
实践与外联部
年10月10日
2009
第五篇:“学习理论、指导实践读书征文”
读书《复兴之路》心得体会
由邱敦红同志著、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复兴之路》,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际,紧扣当代中国发展与世界若干重要问题的好书,是作者几十年来潜心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及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结晶。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节目组编写此本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出版。因为此书的内容都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关,所以作者将此本书命名为《复兴之路》。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得崎岖而曲折,但是,正像一句名言中说的那样:“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遭受了帝国主义的凌辱。孙中山先生向国人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并在1911年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但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彻底消灭封建制度,也没使人民彻底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仍是一片渺茫,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才得以根本改变。但也正如作者所说的,“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大国进行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没有使中国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于是,于1978年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恢复高考制度,这对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全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国力大为增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使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发生了重大改变。随着中共的成立以及在党的领导下,民族复兴之路在人们眼中也开始逐渐明朗了起来,而当我们步入21世纪后,这条伟大的复兴之路更是清晰可见。
2011年的来临,标志着21世纪的第10年完满的划上句号。这一年,“九一八事件”将走过第80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将经历第90年风雨;这一年,辛亥革命将迎来百年庆典。中国现在的辉煌,中国共产党功不可没。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作为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从此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带领着中国走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继而奔向了社会主义社会;引领着中国人民走出了剥削和压迫,奔向了自由幸福的新时代。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目标,开拓创新,团结奋斗,不断推动贵州经济加快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西部大开发的纵深推进以及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到来,贵州省在发展特色经济的进程中已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策: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新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常抓不懈;抢抓机遇,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对现行产业结构进行专业化整合,加速支柱产业的规模化,大胆淘汰市场竞争力弱小的产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增加特色经济的支撑力,扩大名牌效应,实现从名牌产品到特色经济的跨越;提高特色经济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创新,开发出一批一流特色产品,提高科技对特色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用
好国家对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如对地方特色产业、产品的扶持政策,不失时机地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前景的产业,增强本地区在区域分工格局中的协作配套能力;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界资金和人才,促进本地资源比较优势向产业竞争优势转化。
贵州特色经济发展能否最终形成鲜明的特点,这些应对之策能否助贵州特色经济“越坡过坎”,人们翘首以待。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就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二、集中力量抓好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
三、深化体制改革,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五、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奋斗。这些建议的提出,明确了我省经济的发展方向。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我们,是否做好了将这个新时代建设的更加美好繁荣的准备呢?是否能将贵州省经济推向新的阶梯呢?是否能助贵州特色经济“越坡过坎”?是的,我们正用行动证明着,我们不是垮掉的堕落的一代。浩瀚的自愿者队伍中有我们活跃的身影,自主创业的人群中有我们奋斗的汗水,同时我们正努力地改正自身的缺点。2011年,在这个众多历史事件都将迎来周年庆的时候,我们将继续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勇前进。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
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我坚信:在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共同奋进,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满怀信心,真抓实干,奋发图强下,定能助贵州特色经济“越坡过坎”,从而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纵观历史长河,中国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由此可见,中国前进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蜿蜒曲折,坎坷重重,举步艰难。但是,面对这些逆境,在中共领导下,我们坚定信念、努力奋斗,为成就今天的繁荣扫除障碍。当我们辞旧迎新,展望未来时,我们依旧生活于历史的影响下,现在必将倒影过去,现在必将预示未来,因此,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们将坚持不懈的为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而奋斗。
总而言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领导是根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历史的结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是现实和时代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特定的世界历史环境和中国历史条件下的伟大创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切实领悟党的理论思想,将之作为发展我省经济的理论基础,实现我省经济跨越
性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