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路径分析

时间:2019-05-14 15:2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路径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路径分析》。

第一篇: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路径分析

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路径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大学生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是高校加速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等方面起到了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是很明显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确立专业思想、巩固专业知识、适应社会需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素质,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热爱祖国,献身社会,前提是要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充分接触市场、了解社会,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自身的全面素质。也将使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看到城乡差别,感受贫富差距;在与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地感染和体验,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强。

(二)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有利于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课堂学习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学习方式,而课堂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基本上都是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然而,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而且,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的技能才能解决。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使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增加阅历,进一步提高就业竞争力

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走出学校,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适应各种社会关系的要求,逐步从“学生角色”变为“社会角色”,初步实现自身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这是大学生就业和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充分社会化和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拓展综合素质,增加社会阅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主要问题

自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开始在高校普遍实行以来,经过20 多年不断探索和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很好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制约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主要表现在:

(一)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不到位

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和前些年相比, 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还存在不足, 有相当部分高校认为社会实践是一项“ 软任务”,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补充, 意识上没有真正重视, 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表现在: 一是缺乏组织制度, 对全年的社会实践工作汁划性不强, 重点只抓暑期“ 三下乡” 活动, 对学生单独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指导和管理; 二是缺乏专项经费, 组织实践活动之前临时申请, 经费也极其有限;三是缺乏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 对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没有硬性的指标, 对于参与社会实践学生的现实表现、取得成果也没能进行科学的质与量的分析考评, 这样就很难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二)社会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不到位

社会实践的直接参加者和最大受益者是大学生, 同时, 社会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在地区和单位也是受益者。但是现阶段, 社会各方面对社会实践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认为大学生在校光学了点皮毛, 年轻经验不足,对其能不能成事抱怀疑态度, 再加上学生下去实践时间短, 持续性和长久性不足, 也容易给大家造成“走形式、走过场” 的误会。一些地方或单位往往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负担, 而看不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因而不能主动、积极地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三)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程度不到位

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加之没有社会实践考核方面的硬性规定,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即便参与也是一种游玩、观光的态度;另有一些大学生涉世不深、阅历尚浅,面对活动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准备不足,容易打退堂鼓,忘记了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锻炼提高的初衷;有时社会实践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新意,对学生的吸引力亦不足。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路径分析

大学生社会活动实效性影响因素的存在,制约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用的发挥,现阶段,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需要从以下路径去分析解决。

首先,建立组织机制。学校各级领导要加强重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健全机制,保证经费,对大学生社会活动有长期性、可行性的规划和计划,并且要身先士卒,大力支持社会实践活动,动员教师担任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其次,要明确目标,确定主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实践上来。再次,要做到点面结合。由于客观条件限制,相当数量的学生必须回到当地参加实践活动。对这些学生的一是要有过程管理,有组织保障和机制来鼓励和约束他们。

其次,高校应积极探索建立具有激励性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好的评价体系,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进行量化考核,建立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评优体系,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作为每年对该生评优、评奖的重要指标,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并加大权重,将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入工作量,作为其职务晋升、表彰先进的重要依据,切实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以督促和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树立良好的学风。对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社会实践组织部门通过举办社会实践表彰大会及实践成果展等予以重点宣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对照、效仿、学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差的要进行具体指导对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理。

第三,加强基地建设,寻求就业机会。建立和巩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长期开展的坚实基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争取社会认同和支持,进一步挖掘整合社会资源以及创造良好实践环境与寻求就业机会的有效措施。因此,高校应注重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本着共同建设、共同管理、服务社会的原则,建立一批社会实践基地。要加强高校与基地的合作,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拓展合作内涵,以此为载体,组织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和科研调研,实现第一、二、三课堂的联动和良性循环。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在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社会实践新内容,不断探索符合大学生社会实践规律的新形式,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新手段,不断探索灵活、有效的新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境界。

机电工程学院

机自08-1班:段双利2010年5月18号

第二篇:浅谈如何增强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浅谈如何增强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摘要: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各项能力不可或缺的形式。要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整合,安全第一,以及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策略,有序高效地进行指导,以增强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要加强引导,选择合适主题;要创新形式,促进和谐发展,要科学评价,增强参与欲望。要牢牢把握住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和“教育性”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开展,就会促使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学科渗透确定主题创新形式增强欲望科学评价和谐发展

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小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各项能力不可或缺的形式。小学生认识的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都源于社会,只有让学生走出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深入地观察、认识和了解社会,也只有让学生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才能在实践中验证和运用所学的社会知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增强实效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实践活动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有效指导是促使社会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教师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整合,安全第一,以及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策略,有序高效地进行指导,以增强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让学生在文明健康的道德实践活动中体验并享受成功,理解和思考人生,进而迸发智慧、净化心灵,升腾理想、完善人格,促使他们学会关爱、学会进取、学会公平、学会正义、学会诚实、学会宽恕、学会守信、学会同情、学会礼貌、学会创新。宁陕县华严小学雷仕瑛

一、加强引导,选择合适主题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经验性课程,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在初次接触这门课程时,根本不知道如何选题,应该选什么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精心培养学生的选题能力。

1.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寻找活动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中,常常会有一些学生觉得没有研究的问题或没有自己想参与的活动主题,这是很正常的,但又是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大问题。这就像学科教学时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一样,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也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自己所处的村落、社会和学习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体会,细心辨析,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或活动主题。可以通过开设有关活动选题的讲座、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与学生家长讨论、启发学生寻找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和寻找活动主题。如《科学》、《健康教育》等教材中涉及与实践活动有联系的内容;学生日常生活中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内容;学校、村落、家庭生活中人们已习以为常而不易被学生发现的生活问题。

让学生通过收集家乡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经济特色、当地名人等资料,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由于学生参与实践调查的对象就是自己生活成长的场景,涉及到的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所以学生身临其境,有真情实感,就能很认真地选择活动主题。

2.引导学生精心呵护灵感。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异想天开,有时候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老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突发奇想,哪怕它是幼稚可笑的,也要精心呵护。如“交通安全伴我行”这个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提出许多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如有的想去认识交通标志,有的要创作交通童谣,有的要到马路上当一天“小交警”,对于当交通警察这个大胆的想法老师首先给予了“敢于走出校园,进行自主尝试”的肯定,引导孩子们发表各自的看法,让孩子们明白要去当一日交通警察要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才能使体验更具实效。

二、创新形式,促进和谐发展

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就是要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和自然资源的教育

功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融入社会大环境去关注社会生活、生产和大自然,通过参观、考察、实践、采访、调查、搜集资料、制作标本等形式,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活动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从而建立起小学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1.发挥个性特点,深化活动主题。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而且还要有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活动中要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个性,满足每一名学生探究、获得认可和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等。如在开展《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家乡水资源污染探源》调查活动中,我给学生定了多个活动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也可在调查中发现问题,自定活动目标,既可以达到预期目标,也可以通过调查的深入不断生成新的目标,使学生的兴趣不断高涨。随后,让学生自由分组,可以根据自己的活动目标、内容去自由组合,协同完成调查任务。

2.结合身心特点,丰富活动形式。在活动中根据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特点,适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如游戏、表演、采集,以及设计、制作、竞赛、交流等活动方式,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且乐意参与的。这些活动形式,能以最大的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使他们良好思想品德在活动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3.拓展社会功能,服务县域经济。结合“营养计划”工程,利用校园内外闲置土地,组织学生开展蔬菜种植劳动,既解决了学生吃菜难的问题,提高了学生“营养计划”标准,又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建立小组试验田,积极组织开展“小种植”活动,如种植玉米、大豆、向日葵、白菜等,通过让学生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激发了他们“服务三农”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观察、实践能力。

4.围绕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素养。结合五保户集中供养点和敬老院建设,定期组织学生到附近敬老院、五保户集中供养点参加劳动,奉献爱心和孝心;结合学生的情感教育,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谢老师”,通过开展“为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做一件事”、“当一次老师”等活动,点燃同学们心中的激情,促使众多的学生加入到道德长跑的队伍中去;结合学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

明旅游、文明观察等知识,引导学生寻找校园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文明陋习或自己身上不文明习惯,纠正不文明行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文明礼貌素养。

三、科学评价,增强参与欲望

社会实践活动要重视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每一个细节上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主动参与的热情、自醒自悟的感想和独特的见解,在实践操作中,在设计、制作、表演、展示时表现出来的闪光点,以及在劳动中付出的辛苦,都应该得到鼓励、肯定和认可。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爱的星星、笑脸、小红花,水果、动物剪纸等评价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增强他们的创造欲望。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在小组实践、展示交流等阶段,还要采取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交互式评议,教师适时点评等多元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取长补短,不断修正自己的参与行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社会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形成他们的社会意识,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念,熏陶他们的思想情感,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其掌握必要的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和能力。

毋庸置疑,加强社会实践是培养小学生的社会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牢牢把握住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和“教育性”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开展,就会促使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第三篇:增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最终版]

增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从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协调统一的视角

王小萍

关键词: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协调统一实效性

摘要:作为社会关系两大调控系统的法律与道德,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发展时期,二者之间的冲突突出的显现出来,导致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惑与行为选择上的失误,影响了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效果。当前,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过程中,要强调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互促进与相互补充,并以法治为原则,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增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高等学校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法律基础”课“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础观点,了解宪法和有关专门法的基础精神和规定,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1但长期以来,法制教育的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固然存在有对“法律基础”课的认识和教学各环节等方面的问题,但对思想政治教育各门课程在目的与功能上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探讨不够深入,难以将各门课程有效整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合力,是影响大学生法制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法律与道德是调控社会关系的两大系统,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协调统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发展时期,法律与道德二者之间矛盾和冲突的不一致性凸现出来了,并引起了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惑和行为选择上的失误。集中地表现为:对法律的信任程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出了质疑,对一些违法现象采取宽容的态度,如有这样的口头禅:“腐败、腐败,见怪不怪。”这严重影响了“法律基础”课的法制教育效果。要从现实出发,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二者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来促进大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以道德水平的提高作为法律意识和观念增强的普遍社会支持,从根本上增强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法律与道德都是由同一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有着大体相同的价值取向和内容。法律与道德的联系,表现为二者相互转化、相互促进。道德对法律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在 1

立法上,道德既是法律内容的源泉,又是制定法律的指导思想,法律善恶的判断标准;在法律实施上,道德是依法执法行为的内在前提和基础;在守法上,道德是影响守法意识形成的的主观条件,道德水准越高,守法意识越强,就越不会违法。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手段推动一定道德的普及;通过法律实施,惩治违法的严重不道德行为,弘扬一定的道德精神;还以法律的形式摒弃、禁止一些过时的道德规范,推动道德进步。

应当说,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总体上看是一致的,都把实现社会主义正义、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幸福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它们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以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肩负着创造丰富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消灭剥削和贫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这些本质方面的共同性,决定了它们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是一致的,也决定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律与道德的评价是一致的,即法律所允许和维护的,也是道德所肯定和倡导的;法律给予制裁和惩罚的,也是道德所不容和遣责的,反之亦然。

但是,法律与道德属于不同的范畴,它们之间有着根本区别,在调整社会关系时发挥作用的基础、方式和后果诸方面不尽相同。也由于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群体结构变化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巨烈的震荡。具体而言,一方面,与原有的社会经济、群体结构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体系受到冲击,但新的道德观念和体系,一时还难以确立并扎根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另一方面,传统的立法和法制观念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大量新的法律、法规被制定出来,与此相适应的新的法观念也不断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道德与法律由于各自内在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各自观念和体系的不完善,二者联系与相互作用方面,即道德对法律的价值导向作用与法律对道德发展的促进作用难以正常发挥。道德与法律固有的矛盾和冲突凸出的呈现出来了。所谓道德与法律的冲突即对一事物或某种行为,从法律角度进行评价和从道德角度进行评价出现不一致甚至对立的情形。这种冲突的表现形式,除常见的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截然相反的正面冲突、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存在差异的侧面冲突之外,一种突出的形式就是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自身都存在疑义,二者之间更是莫衷一是。例如王海“打假”,曾在大学是生中引起了热烈的争论。就其事实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法律的支持和肯定,但从法律评价的角度看,认为王海的行为违背了立法目的和法律价值追求,给予否定的也不在少数;从道德评价角度看,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这种导致人们在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上或基本一致或存在差异,或相去甚远或无所适从的矛盾冲突,使大学生困惑不解。此外,由于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的错位而导致的道德与法律冲突,也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如考试作弊行为,从法律评价角度是否定的;但从道德评价角度,相当数量的学生却采取了普遍宽容的态度。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考试作弊现象却愈演愈列。这种法律与道德在现实中的冲突,显然是由于道德评价的错位导致的,极大地助长了社会丑恶现象的滋生,也引起了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混乱,严重影响了法制教育的效果。

如何走出法律与道德冲突的两难境地呢?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要实现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协调统一,在法制建设中重视道德建设,坚持正确的道德导向,这是在强调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2时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基本问题。必须看到,现实社会还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只有在法治社会中坚持正确的道德导向,充分注意保护社会的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平,才能使社会稳定有序、文明进步,使二者的矛盾和冲突减少到最低程度,使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基本一致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针对大学生在法律与道德冲突这一问题认识上存在的困惑和行为选择的失误,必须从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协调一致入手,既要培养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理论和知识并形成相应的运用能力,又要要求他们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将法律与道德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时,也要引导大学生认识二者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承认这种情形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在此基础上来审视现实生活中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克服由于冲突在认识上产生的困惑,进而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实现法律能力与道德能力同步增长。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协调统一,是基于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二者内在的一致性,即通过规范或某种原则、观念,相互作用并转化,在社会功能上相互补充、相互凭借。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协调统一,其含义至少包含以下三点:(1)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既要以道德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社会支持,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观念的增强;又要发挥法制教育对道德教育的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更新和进步。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广泛认同的道德支持,法律就会失去灵魂和社会基础;反之,如果没有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法律支持,道德也会显得缺乏力量。正因为如此,必须重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互作用。(2)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互为补充。道德是人们内心确信的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和在这种判断指导下的行为规则,从本质上来说,道德更多地表现为信念和良心。道德教育就是要激发大学生运用内在的力量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实现社会公平与秩序;法律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行为规范,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实现的后盾。法制教育就是要通过大学生对法律原理、法律规范的掌握,树立法律意识,在自觉地以法律规范自身行为中实现社会公平与秩序。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各自发挥着不同作用,二者不可替代、不可偏废,必须互为补充。(3)必须坚持法治原则。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同样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但法律作为道德的体现,由于它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在法制建设过程中,不仅将一些普遍的道德规范直接纳入了法律的范畴,而且其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现实中“德”往往与“亲情”、“友情”相联系,“情”之中似乎包含着道德因素,又博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同;“情”成为向法律挑战的武器,使法处于一种被动境地。因此,在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必须强调和坚持法治原则,以法律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既要注重道德教育对法制教育的促进作用,更要重视法律对道德的引导和导向作用,这是因为:(1)道德观念的更新和法制变革是速率不同的两个社会过程,不可能齐头并进。我国实行政府推进型法制,法制变革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由国家控制,发展速度快;而道德观念的更新却不能忽视破旧立新的渐进过程,其速度远远慢于法制变革。因此,要重视法律对道德的引导和导向作用。(2)法制的发展有其明确的目标和推进的相应手段,而道德的自身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多元化的情形和与此并存的社会人们道德选择的不同。为防止“礼崩乐坏”状况的发生,法律 3

2以其划定明确是非界限,给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的基本价值判断,对道德起到了一种导向作用,并通过自己的强制手段推行社会主义道德标准,以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目标。(3)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社会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物质利益关系有了重大变化,观念差异甚大,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如何来调整这些社会关系?这是整个社会,也是大学生十分敏感的问题。对此,回答只能是依靠由国家制定和认可且具有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在法律调整过程中,推动道德观念的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总之,面对法律与道德的现实冲突,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从道德与法律的相互关系中寻找正确答案,纠正认识上产生的偏差,避免行为选择上的失误。从而提高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增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2 李子彪:《在法制建设中重视道德建设》,《人民日报》,2001年04月7日第七版。

第四篇: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 王成文

摘要: 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 增强问题意识, 找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夯实理论根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坚持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 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方法;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5968(2008)02-0059-0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思想文化多元化难免在思想上产生许多困惑, 他们的理想信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已成为强化大学生精神支柱亟待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

一、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

在大学生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除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原则, 通过课堂主渠道进行系统的讲授以外, 重要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 是科学的和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对当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以及形成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原因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从中发现和梳理一些最为基本的问题, 然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1.改革开放带来的客观形势的发展给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问题。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 大学生越来越直接面对一个全球化的世界, 时刻面临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信仰危机、生存危机和多元化价值观等问题都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方向。这就要求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帮助大学生在多种思想意识中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 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 把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做实、做深、做细, 紧密结合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引导学生认清政治与业务、主观选择与客观需要、个人与国家集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理想信念。

2.大学生思想言行给理想信念教育造成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得到释疑解惑。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趋利性和我国发展的不完善性所衍生出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对部分大学生腐蚀很大。这就要求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在正视利益差异和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的基础上,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 深入研究和回答大学生在成长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 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3.教育工作者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问题。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完成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教师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新理念。这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使学生从被动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 而且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尊重、关心、体贴和激励,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典型引路, 寓教于乐。同时, 还有一个教育工作者自身理想信念的坚定性问题。教师自身要自爱、自尊、自重、自律, 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教育过程中使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 积极做师德的践行者。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不断加强师德修养, 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 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 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1]

二、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性

1.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任何信仰都应有其思想基础并赖以生存发展。科学的信仰的形成和发展, 一般是建

立在人们“知”的基础之上。人们“知”之越全面、越深刻、越肯定,其理想、信念、信仰的确立就越真实、越坚定,反之亦然。[2]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有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只有到了理性阶段, 才会做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仅仅是人们信奉的“主义”的判断。只有努力学习,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质, 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由感性升华到理性, 才能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3]同时, 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关系, 既要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连续性”, 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一以贯之”的, 又要认识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的阶段性。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 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具体历史阶段的一些认识和论断, 也被实践证明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产生种种困惑并不奇怪。要引导广大学生努力学习, 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

2.把握信仰教育的层次性。信仰教育要分层次, 对症下药, 注重实效: 一是在处理信仰所蕴涵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 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确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体地位, 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二是在处理信仰所蕴涵的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方面, 确立其层次性, 理想是对未来的追求,信仰是对现有理论的坚信不移, 信仰一般是对理想的一种把握和认同, 它的作用是在终极价值目标上给人以动力和精神支柱。信仰教育要突出层次性要求: 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要经常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对普通大学生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没有层次的理想信念要求, 或用超前性代替现实性的要求, 或以先进性代替普遍性的要求,必然造成教育目标的模糊, 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或者可望而不可及, 从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3.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要抓住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这个武器, 使学生在科学认识和对待社会发展问题的基础上, 树立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大学生乐于进行逻辑思维和理论探讨,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至关重要的。邓小平同志指出: “我坚信,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 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但道路是曲折的。”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反复地把这个科学睿智的看法灌输到大学生中去, 使之入耳、入脑、入心, 成为大学生观察世界的锐利武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艰苦探索、开拓创新,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通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中, 积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关注、学习和研究这些新的理论成果和新的发展战略, 从而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5]

4.批判西方错误思潮, 坚定理想信念的方向性。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精神折射,反映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阶级和阶层人们的利益诉求与思想倾向。随着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的不断深入,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 并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大学生受到西方社会思潮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不断干扰和侵蚀。因此, 必须批判错误思潮, 使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形成过程中排除干扰, 坚持正确的方向。教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 帮助大学生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形成中的问题, 澄清是非, 划清界限,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 使其树立和坚定正确的思想理论认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当前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R],2007-08-31.[2] 罗石.转型期理想信念信仰弱化原因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3] 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理想信念是核心[J].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04,(12).[4] 包俊洪.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6-12-19(3).[5] 张越.“主旋律”教育重在实效[N].中国教育报, 2006-08-29(3).注: 本文为2007 年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和谐教育视野下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7A011S。

(作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管理处副处长挂职陕西西安710055)

选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

在讲到什么是正确的理想信念时,宋教授首先讲了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含义,理想信念即有关社会、人生的基本信条和奋斗目标,我们共产党人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有关社会和人生的基本信条和奋斗目标。然后,宋教授讲述了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

一、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三、坚

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宋教授从四个方面讲了为什么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第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使理想信念突出出来;第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四,在一些党

员和干部中发生了理想和信念的动摇。

宋教授在讲到怎样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时说,首先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念,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特别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然后要积极关注和深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向社会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最后要学习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夏明翰、贺龙将军、叶挺将军都是很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不拍流血牺牲,不为名利所动,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有的甚至为祖国牺牲了年轻的生

命,这才迎来了新中国,迎来了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基础上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每个党员都要努力学习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理论体系,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当今世界的变化,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通过认识规律保持清醒头脑,把握规律明辨前进方向,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要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共产党员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最集中、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同时,坚定不移地走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性体现在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上,体现在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只有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脚踏实地推进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才能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当前,就是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立足本职工作,创造一流业绩,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要不断增强党性修养。良好的党性修养是引领潮流的星火,是一支内化于心的不灭的航标灯。良好的党性修养,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是三者的统一。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正确把握客观实际,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克服忙于应酬、工作精力不集中的浮躁心态和官僚主义倾向,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基本理论和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掌握的科学思维方法,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路和对策,转化为抓落实的实践过程。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从言谈举止、待人

接物的点滴做起,遵守共产党人行为规范,提高审美意识和鉴赏水平,不断升华人生追求。

第五篇:浅析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

浅析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 ——中学生主体地位地发挥

德育不是一个被动的育人行为,而是学生个体自觉追求德育目标的过程。在社会实践中体现为,学生个体内在地把各种德性的形成、道德人格的发展作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并通过德育活动使这种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本体价值的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德育与个人成才是内在统一的,其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和发展人。

一、中学生主体地位及其特点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成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本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德育工作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德育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体验。告诉学生一个结论是容易的,但真正能够在一个人的头脑里扎下根并影响其一生的人生轨迹,必须通过自己努力探究并获得真实体验才有可能。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又在很大程度上教育了别人,相互影响提高,形成广泛的教育群体。因此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是社会实践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制约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几方面因素

1、学生自身因素。学生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学生被动参与,甚至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甚至宁可整日去游戏厅打游戏,上网也不愿意去深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中,学生遇到的往往不是认知障碍,而是情绪障碍,甚至会出现认识接受而情绪上抵制的现象,这已成了制约德育的瓶颈”在这种状况下,学校德育工作仍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和灌输上,忽视对学生的内心感受的做法,很难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可尝试通过课题形式,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归因分析,不断寻求破解问题的方法,逐步加以控制”德育工作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就要不段研究和创新德育工作”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德育实践研究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巩固和调整,通过德育实践,反思总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制定相适应的德育实践计划”一手抓创新和发展,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提出新思路,与大专院校的德育研究机构或课题组进行联合,共同开展课题,让师生在课题研究中共同提高,推进德育实践的创新发展”。

2、学校因素。学校怕出问题,3、社会因素。当然这跟我们现实的教育状况也有很大的联系,一是怕出安全问题,没人愿意去承担这么大的社会风险。

三、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中学生主体作用

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其德育功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1、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为了更好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要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活动的目的性。通过各种手段,如校报、校园广播、橱窗、海报、演讲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表扬优秀团队和个人,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让全校师生感受、分享他们的实践成果”。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

让学生明白,教育不仅是让人获取知识,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体验创新,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实践中促进人的发展。认识自我,追求学生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中,激发学生积极表现自我、批判自我、展示自我,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充分发展。在认识自我中,不断丰富自己”人”的内涵,完善自己的人格个性。都从社会实践当中获得了巨大的人生收益。正是社会实践四方的人生经历,磨炼了许多杰出人士的意志,开阔了他们的眼界,锻炼了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2、社会实践活动应贴近学生实际。社会实践活动应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中学生正处在多思好问敢于尝试的年龄,他们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对众多的社会问题密切注,对最新的社会变化倍加留意,他们急切地想参与社会的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从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清况反映出,中学生在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消费结构、扶贫帮困、党风廉政等社会热点问题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适时地抓住学生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兴奋点,然后通过一定形式组织他们到社会实践中,自己去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社会实践活动应贴近学生实际,要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活动需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切合中学生的成长特点,结合校情。社会实践活动有许多好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探访福利院,走进农村、工厂、部队等活动,一些活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是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学生群体差异,要不断赋予其新时代的特色”避免那种年年人不同、岁岁花相似的情况”使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更加务实,更加深入,更贴近学生”。

3、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认识到中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并且授以学生正确的方法来处理获得的信息,在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不失时机地在调查方向把握、主题的确立、资料的积募祠泊分析、调查方法的运用等加以引导,使学生克服在选题方向上的盲目性,主题确立的偏差,资料运用的随意性和调查方法不恰当性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碰到了困难,教师就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启发学生,并在情感意志上鼓励学生;一旦学生的观点发生偏颇,教师也没有横加指责,而是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实践中自己找到答案有些教师说:”看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中被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巨大潜能迸发出来了。

下载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路径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路径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内容提要:指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高耗低效。分析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谈了自己的观点和工作中的具体操作:一、......

    关于新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关于新形势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理念”的确立,给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切实增强......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党的17大报告指出: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

    如何增强中职德育教育实效性

    如何增强中职德育教育实效性 摘 要:中职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德育教育对中职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做好中职生的德育工作,它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需要艰辛付出和坚定......

    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发表时间:2008-4-1 8:47:01内容提要:实效性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生命。如何增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就建立分层递进的道德目标,注意德育对......

    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学校的地位与作用、方针与原则,乃至主要内容及途径,党和国家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可以说在理论或指导思想上对......

    如何增强煤矿安全培训实效性[5篇]

    如何增强煤矿安全培训实效性 安全是煤矿生产发展的前提,培训工作是煤矿安全的基础。除人力不可抗拒因素之外,煤矿安全是由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所决定的。但物的安全状......

    浅谈如何增强“四五”普法实效性

    全民普法教育自1986年启动,历经三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尤其是经过第三个五年普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普法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公民、公务员以及领导干部的法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