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普及基层群众
“城市网格化管理”成为热词的现实意义
2011年,一个名词骤然成为热词,它就是——“网格化管理”。“网格化”本是图形编辑软件中的一种功能。后来延伸为“网格化管理”,即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在网格单元之间实现有效地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资源,最终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是指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单元网格,加强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
***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绝不能全盘否定过去,另搞一套。要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借鉴国外有益成果,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强调,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要完善居民身份证制度,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提高对实有人口的管理服务水平;在经济组织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要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机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在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管理方面,要建立联合管理机制,保护正当交往合作,依法加强管理;在互联网管理方面,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综合管理格局,促进健康发展;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要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社会治安方面,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既加大对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的防范打击力度,又着力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要建立社会诚信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在精神卫生方面,要建立预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成员的心
理问题,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按照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公
民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政策综合平衡,形成权责一致、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社会管理新体制。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尽可能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协调,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管理,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坚持条块协同,加强基层管理和服务资源整合联动,推进网络化管理。
第二篇:落实分类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落实分类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街道办事处按照“属地管理”、“行业管理”、“职能管理”、“层次管理”原则,各单位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单位、村(居)委会按照村(居)民(员工、家属)的日常表现划分“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
对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积极配合村(居)工作的村(居)民(员工、家属)大力弘扬表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对没有违法行为,致富能力欠缺,通过做工作配合村(居)工作的良好村(居)民(员工、家属),通过培训、教育、引导等措施,促使其向优秀村(居)民(员工、家属)转化;
对没有明显违法行为,但不配合村(居)工作的村(居)民(员工、家属)要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处罚、教育、管理等综合措施,迅速使其转变。
对有违法行为尚不构成刑事处罚或已经受过刑事处罚没有彻底转变的高危人群,要从严管理,该打击的一定要从重从严打击,严防其做大成势。各职能部门按照本单位职责,对本单位管理的“特殊人群、高危人群”区分类别,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严格管理,严防其危害社会。
第三篇: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救助制度(上报稿)
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救助制度
--榆社县低收入人群“一站式”服务情况汇报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根据民政部、卫生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对参加新农合的贫困农民在住院治疗并履行新农合报销手续之后,由民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患病农民进行医疗救助的制度。
一、实施背景
榆社县位于太行山西麓,全县总人口1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万人,农村五保户1508人,农村低保8994人,属省级贫困县。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后,由于新农合报销程序与民政救助程序之间的衔接过于繁琐,审批环节多,患病农民在办理过程中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增加了办理救助的经济负担。从2010年开始榆社县卫生局借助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十一项目的支持,对此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经过与民政局协商,由榆社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民政救助“一站式”服务制度。
二、实施办法
“新农合报销+民政救助”的“一站式服务” 补偿模式就是指符合民政救助救助对象条件(主要包括农村低保、五保和住院新农合报销后剩余部分超过6千元的边缘人群)的,在全县各医疗机构治疗出院后,在得到新农合补偿的同时即可获得医疗救助补助,定点医疗机构对贫困人群实行先行垫付医疗救助补助金
额,救助对象只需支付经新农合报销和民政救助后个人自付部分金额。这样简化医疗申报手续,并能及时给予救助,极大的方便了群众。
在这种模式下,定点医疗机构按月将报销基金和民政救助基金汇总后分别报县合医中心和县民政局,经审核无误后报县财政局审核结算,再由县财政局将资金直接转到医疗机构账户。
三、实施效果
通过“一站式”服务,整合两个体系,构建一个平台,理顺一个程序。
“整合两个体系”,通过“一站式”服务,整合新农合报销与民政救助审批两个工作体系,推动部门信任合作,由新农合报销窗口代理承办农村医疗民政救助申办事宜,两项申办审批合并进行,合并办理流程,减少办理环节。
“构建一个平台”,是指通过“一站式”服务,构建起了统一的农村医疗报销救助承办平台,实行平台共享、资源共享、流程合并,一个窗口全流程办理新农合报销与民政医疗救助手续,完成新农合报销与民政救助的申报、受理、审核和结算。
“理顺一个程序”,是指通过“一站式”服务推行之后,改变了以往卫生、民政、医疗机构各自承办、各自审核、各自结算、各自给付和多个环节审批的工作模式,变为一个窗口承办、审核、结算全流程办理,变以往由“农民跑着办”为“部门合作办”,将以往由患病农民承担的繁琐的办理成本转移到相关部门之间,不仅办理变得简便快捷,让患病农民免受奔波之苦、少花来回之费,而且实现了“先看病、后掏钱”,大大减轻了贫困农民的看病负担,受到了广大农村贫困农民的真心欢迎和拥护。
榆社县从2010年开始实施“一站式”服务以来,截至2012年年底,三年时间共救助农村贫困患者2328人次,发放救助金额499万余元。粗略估算三年来仅“一站式”服务就为贫困农民节约办理成本六余万元。
新农合和医疗救助这两个制度都是当前我国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通过 “一站式”模式,将原来分属卫生部门与民政部门的工作合并实行“一站式”服务,使贫困农民在新农合补偿的同时就可享受到民政救助,从而达到了“三满意,一便捷”的目标,即:政府满意、农民满意、医疗机构满意和患者补偿方便快捷。
第四篇:基层审计机关管理机制的创新
试论基层审计机关管理机制的创新
【摘要】审计管理作为审计与管理交叉融合产生的重要分支,作为运用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管理技术手段对审计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重要载体,必须跟上审计事业发展的要求。“免疫系统”理论是当前对审计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它要求审计机关不断创新审计管理机制,保证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审计管理机制
基层审计机关现状
完善与创新
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组织在实现管理目标过程中的活动或运作方式,它涉及到组织机构、管理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不同管理目标的实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来保证。
刘家义审计长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上,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理论。这一理论既是对审计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对审计工作目标给予的新的定位。随之而来,对审计管理机制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审计管理、计划、考核、激励、促进和保障体制机制,才能保证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认清基层审计机关管理现状,解决管理中存在的与“免疫理论”要求不相适应的深层次问题,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免疫系统”论要求不断创新审计管理机制
过去25年,审计工作围绕什么是审计监督、怎样监督、建设什么样的监督体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免疫系统”论,不是对审计本质是监督的否定,也不是对“看门狗“理论的否定,而是对审计本质认识的深化、创新和发展:审计监督的本质不仅仅是对国有资金的监管、看护、守卫,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警示、预警、防范、抵御和建设的作用,从根本上维护经济深化的安全运行,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
用“免疫系统”理论来认识现阶段国家审计监督的作用,除了监督约束、查错纠弊、批判揭露作用之外,国家审计机关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全局性作用、服务性作用、建设性作用、前瞻性作用。然而从当前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审计计划管理、审计质量控制、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等审计管理机制来看,都还存在着与“免疫理论”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二、当前基层审计机关管理现状
(一)基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现状。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和审计工作水平为核心,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审计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由于现行人事制度的缺陷、考核激励机制的缺失、审计文化的缺位,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力量严重不足、干部队伍明显结构不合理等想象制约着审计队伍的发展,而审计转型理念未到位、审计人员宏观思维欠缺、现代审计技术方法运用不够等新问题的出现又制约着审计转型的步伐。
(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现状。审计计划管理工作是审计业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化程度关系到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是否高效。当前基层审计计划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自主性较差,署、厅等上级审计机关确定的审计计划和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审计任务一起上,往往造成审计人员穷于应付、审计风险大、项目质量难以保证的局面;二是封闭性较强,审计计划管理的统筹、协调、综合能力较低;三是系统性较差,计划执行缺乏有效控制,对项目进展、资源和力量整合、质量和风险控制以及目标的实现疏于管理,项目完成后质量评估、绩效评价、经验总结等也不能实质性跟上。
(三)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现状。审计质量控制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按照确定的审计目标,运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对审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实施审计全过程质量的控制,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按照审计实施过程划分,审计质量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事前控制中存在审前调查不充分、审计目标确定不够科学合理、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质量不高等问题;事中控制中存在审计组对审计实施工作质量控制不严格、审计机构对审计实施缺少必要的质量监督等问题;事后控制中存在对审计发现挖掘不够、审计报告层次有待提高的问题。
(四)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现状。绩效考核是审计工作的指挥棒,是实现奖优罚劣的重要举措。当前相当一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尚未制定科学、完整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审计人员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成果、素质能力无法充分衡量,也间接地引发了部分审计人员思想中“工作干多干少无所谓、干好干差一个样”,“多干不如少干”等不正确认识。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多数审计机关缺乏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的结果得不到反馈和提升,加重了审计人员的不信任感,进而妨碍了考核的指导教育作用;二是未实现考核指标的量化和细化,对审计人员的考核往往成为领导及人事管理部门的主观评价,以至于考核结果不敢公开,更谈不上绩效面谈和反馈,因此很难取得审计人员的信服;三是执行过程中考核指标的调整比较频繁,一些审计机关指标设置缺乏系统性,甚至公平性,在考核过程中出现较多的不满、纠纷,为了平息冲突,不得不调整指标的设置、指标的权重等,影响了考核的权威性与导向作用;四是审计人员在考核过程中的有效参与不够等。
三、完善与创新基层审计机关管理机制的建议
针对以上基层审计机关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与“免疫理论”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应在几下方面完善和创新:
(一)探索现代审计人才管理机制。
按照“免疫系统”理论的要求,在人员编制不在审计部门手里情况下,要立足基层审计队伍建设现状,重新审视审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积极探索现代的管理机制,向管理要资源,向管理要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实行审计人才纵向交流制度,基层审计机关可分批选派优秀人员到上级对口处室挂职锻炼,增强业务认知能力,拓展宏观思维;上级审计机关也可下派业务能力强、有一定领导能力的干部到基层审计机关挂职,在丰富干部基层工作经验的同时,推动基层审计机关加快审计转型;实行基层审计机关内部轮岗制度,加速现代审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大审计人才的对外引进力度,积极争取引进高层次的审计人才,输入新鲜“血液”,增强队伍活力。同时,要主动改变地方上由于审计部门业务技术性强,所带来的审计干部对外交流率低、流动性差的状况,对那些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综合素质高的同志,积极向组织、人事部门推荐,使其提拔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工作。
二是审计人力资源整合制度。整合审计人力资源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基本目标就是优化人才配置,产生1+1大于2的效应。积极开展审计机关内部组织机构适当变革、及多项目“一体化”审计的探索,采取集中力量、统一协调、成果共享的方法,有效整合审计资源,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建立各类专业人才库,在大型的审计项目中实现联组审计,发挥部门人才的共有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人才的协同效应;实现机关体制外的人才借用,充分借助社会“外脑”资源为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服务。
三是审计创新培养制度。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安排各方面的工作,使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协调、审计管理创新与审计业务创新相促进、审计内容创新与审计方法创新相配套、审计与审计调查相配合、真实合法性审计与效益审计相辉映。要善于抓住一定时期影响审计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研讨会、审计论坛、下达审计科研任务等各种形式,重点突破,营造审计人员创新的氛围,积极培育审计人员的聚合式思维、发散式思维,勤于思考,善于研究,并注重创新途中的支持和理解,最大限度地激发审计人员的创新热情,激活审计人员的创新潜能。
(二)建立审计计划管理新机制。
一是建立审计项目征询机制。制定审计计划,需要熟知党和国家财政经济政策的落实进展情况,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而要掌握这些情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建立审计项目征询机制,通过征求审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走出去向被审计单位和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征询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提高审计立项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设。
二是坚持积极主动、留有余地原则。“积极主动”,就是改变等待上级机关下达审计计划,地方审计机关处于配套、附属地位的工作状态,认真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做出自己的计划安排。“留有余地”,就是计划安排不能太多太满,要考虑地方党政临时交办任务的完成,要安排足够的时间抓好审计人员政治、业务的培训学习等,确保工作安排的主动性。
(三)推行全面审计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要完善制度,严格管理,健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体系。首先,要加强审计规范体系建设:作为基层审计机关,要在准则规范的细化方面下工夫,增强审计准则的可操作性;要善于根据地方审计的特点,把实践证明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制度化、规范化,甚至通过立法程序,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制订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并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适时予以调整和完善。其次,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制度建设:以审计质量责任为核心,建立和完善以审计复核审理、审计检查考核和审计责任追究为内容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体系。第三,要严格审计过程管理:将审计准则、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和制度落实到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审计的各个环节,把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
二是要科学考评,明晰责任,强化审计质量监控应对机制。应加大事前、事后控制力度:审计组和所在部门要重视审前调查,编制好审计方案,为审计项目的高质量创造好的前提;同时,要加强事后控制,重视开发利用审计项目成果,不断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应确保审计记录清晰、完整:各类证明材料要真实、可靠,报告修改依据要准确、充分,所有审计公文送达回证签署内容要完整无误。应运用外部监督方式,促进审计系统整体质量控制水平和审计质量的提高:适时组织上级对下级质量检查、系统内同级交叉检查观摩和政府法制部门评议等质量检查活动。应运用激励措施,开展优秀审计方案评比、优秀审计报告评比、优秀审计成果评比等活动,调动审计人员重视审计项目质量的积极性。应完善审计质量问责制:规范界定行政首长、分管领导、法制机构、审计组所在部门、审计组长、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责任,是建立问责制的前提,要通过规范审计过错追究行为,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制约机制。
三是要改进方法,创新手段,推进审计质量控制的信息化。切实发挥好审计质量控制的作用,必须适应审计工作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借助现代管理理论,创新审计质量控制的理念、制度和手段、方法。
(四)建立、实施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一是遵循设计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可理解性原则:考核方案能够被全体审计干部恰当地理解;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代表着可行性,考核体系必须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否则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成本效益原则:在考核过程中需要对获取的信息的有用性和获取信息的成本进行权衡,如果获取的成本太高,则只能放弃;权变原则:各个审计机关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特点要求设计考核体系。
二是注意协调绩效考核与其他人事管理、审计管理之间的关系。绩效考核制度与审计机关的质量控制制度、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制度等其他审计管理领域既有明晰的边界,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共同构成审计机关的管理大厦。绩效考核制度必须服从于机关整体管理活动,才能发挥出效能。从绩效管理的角度看,绩效考核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审计机关在对审计人员实施绩效考核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机关整体绩效的考核。
三是激发审计人员参与绩效考核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要实现通过绩效考核持续提高审计人员工作成效的目的,以及消除绩效考核中审计人员不配合的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让审计人员充分参与,从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考核指标的设定、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过程的运行都要充分听取审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相信审计人员最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对如何考核工作成绩最有发言权。考核的结果出来后,要及时反馈给本人,通过推心置腹的谈话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同时听取他们对绩效考核的不同看法。广大审计人员不仅仅是各项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而且也是实现科学管理的智力源泉。
第五篇: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问题及对策
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问题及对策
作者:程艳敏 孙海英
【摘要】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在社会管理方面付出努力,以维护社会稳定,这是世界化进程中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 社会管理 机制创新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过去的三十年间,我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主动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强力实施改革开放,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多,社会关系复杂程度加剧,社会管理体制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不可避免地引发更多的问题和矛盾。在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中,国际间的交流与往来不可避免地会彼此产生影响,改革开放打开了我们朝向世界经济的大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一些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社会问题和矛盾增多,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化。例如众所周知的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就对全世界的经济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样的世界经济背景下,我国也难免被波及到,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长步伐放缓、就业群体压力增大、通货膨胀,物价走高,居民生存压力增大。而这些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背后隐藏着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危险因子,必然会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都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社会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民群众也对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也强调,社会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因其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在社会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当前,只有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加大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力度,才能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不断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民生规划和预算制度不健全。民生工程大部分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的主体是公益性公共服务项目,民生工程的实施,标志着社会事业的发展进入了规模有序推进的阶段,这就对财政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我国部分地区还存在经济实力不强、弱势群体数量比较大、城市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依靠过去那种临时性、短期性安排资金或在预算外追加经费“办实事”的做法,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但还远未达到健全的程度,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不仅存在社会保障体系整体覆盖面不全的情况,而且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城镇居民基本能被划入社会保障范围之内,但诸如农民工等城市外来人口、农民以及失地村民却徘徊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而他们恰恰又是目前我国最需要保障的人口。
利益协调机制存在问题。社会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因此,社会管理要最贴近人民群众的需要。而我国目前的社会管理机制中,人民群众的需要却被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尤其是底层社会群体利益往往因表达渠道不畅通而难以实现。现实生活中频频出现的侵犯农民工群体的利益,侵犯失地农民的利益,城市拆迁中的强拆现象等等,这些弱势群体因其文化程度低、维权意识淡薄、法律维权成本过高、找不到或找不起利益诉求渠道等等而不得不忍受自身利益的丧失。同时,不同的社会阶层和集团之间特别是强势社会群体和弱势社会群体之间缺乏集体协商和沟通的有效平台,由此导致利益分配格局的进一步失衡,富者更富贫者更贫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导致社会不安定的事件必将频繁出现,势必会影响到社会有序管理的实现。
社会应急体系建设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国的社会应急体系建设还只处在初步阶段,主要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负主要责任,群众更多的是被动配合,对社会应急事件缺乏了解,没有必要的防范知识,往往造成难以有效应急对社会应急事件的局面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应急体系的建设存在问题,比如信息公开性不足、信息传达渠道不流畅,群众因不了解必要的信息而盲目行动,也致使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参与严重不足。同时政府的应急管理方式有待改善,政府的科层化管理方式束缚了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削弱了重建复原能力,这些都成为构建科学有效的社会应急管理体系的障碍。社会中的矛盾、摩擦、冲突、风险时刻存在,只有正视社会应急体系的缺点,才能更好地处理好突发事件。
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途径
当前,我国即将跨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又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对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要抓住重点,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破解各种难题,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力争早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机制。因此,我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创新管理理念,推进职能转变。坚持“民生为先、高效便民、公平正义”理念,筑牢“执政为民”思想基础,以正确政绩观检验工作成效,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顺应时势,优化完善机构设置,理顺社会服务管理机制,规范创新社会管理,推进职能转变,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社会管理工作成效更多惠及普通民众。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谐社会也难以构建。我国现在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基数庞大,但社会财力不足,因此,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高福利,我们的社会保障非常有限,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但是整体社会保障只处于初步阶段,远未完善。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在遇到生活或工作的挫折时,很容易滋生对社会和他人的怨恨与不满情绪,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只有重视和维护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密切的、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才能使人心稳定、消除不稳定因素,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在符合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有我国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争取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等各方面均能更多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同时要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形成社会服务网络化的新格局。
创新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诉求表达机制。良好的社会管理的实现,离不开对不同利益群体正当利益诉求的满足。利益诉求既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是引发社会矛盾的最终根源。社会越是发展,越是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因为他们表达自身权益的机会和渠道相对有限,获得的社会资源相对欠缺,他们就越需要获得关注。唯有如此,人民群众才会感觉到社会的温暖,才会感觉的社会公正的真正实现,才能尽可能地减少社会矛盾,降低社会不安定事件的出现。因此,要建立健全包括利益导向、利益表达、利益约束、利益调节、利益补偿等内容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畅通、有效的诉求表达渠道和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形成一种维护社会和谐的常规性的社会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创新社会应急机制。要构建严密的社会应急体系,以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这就要求我们要增强对社会危机事件的敏感性,及时发现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征兆,以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事件等应急事件,做到有备无患,临危不乱。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和传达机制,使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渠道畅通,在应急事件出现时,要做到信息公开,使群众心中有数,不盲目行动;要加强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在应急管理上,不仅要做到科学有效,行动迅速,而且要重视社会的自我管理及自我救助能力,同时要动员社会非营利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企业以及各级群众积极参与,改变传统由政府全面主导负责、群众被动配合的应急管理体制。要加强善后恢复的能力建设,以保证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社会秩序不会因此陷入全面混乱的状态,这一点,“日本强震”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不仅要加强政府的能力建设,而且要加强群众的应急事件恢复能力,从而保证在灾难等应急事件面前,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人民群众心中安定。同时要加强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必要的服务。(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2011人文社会科学指导项目《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会公平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2514036,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