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孙晓华:社会责任民企如何担当
孙晓华:社会责任民企如何担当关键词:尊严做人像“信义兄弟”那样担责
记者:近年来,民众对民营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孙晓华:这是一个大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两个事例:一个是在几天前举行的《情系玉树 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特别节目》中,全国共有163家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晚会上捐款,总数是10.1亿元,占到了整个晚会募捐总额的近50%;另一个事情是,1994年由10位企业家发起的光彩事业,15年间在全国兴办了有一定规模的光彩项目19188个,实际投入的资金有1864.68亿元,培训了442.29万人,吸纳540.39万人就业,同时还带动1012.86万人实现了脱贫。
这两个事例非常典型、非常生动地展示了我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历程和现状。事实就是这样,随着民营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在不断提升,行动普遍趋于积极自觉。
目前,民营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60%,民营企业数量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另据统计,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以上、85%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源于民营经济。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有力推动下,民营经济的活力得以极大激发,潜力得以巨大释放,他们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也将会越来越大。
记者: 说起民营企业家的责任,最近,“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的感人事迹在中华大地广为传颂。全国工商联发出了向他们学习的通知,并专门召开了座谈会,为何这么做?
孙晓华:“信义兄弟”的事迹的确非常感人,“接力还薪”不是一个简单的欠薪还钱,它不仅体现了做人的良知和品格,更反映了我们当前非常需要的东西:社会信义。诚信缺失现在已经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对国家形象、对企业发展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孙氏兄弟的事迹,就好像在冬季里洒进的一缕阳光、一片真心,的确令人震撼。
我们倡导学习“信义兄弟”,主要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力量,包括做人要有尊严,也要维护别人的尊严。同时还要向他们学习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使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关键词:诚信做事首要是发展生产力
记者: 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孙晓华:一个突出现象是个别民营企业信用低下,集中表现在企业在处理内部或外部利益相关群体时相互关系上存在对立。比如,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失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失信、企业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失信等等。另一个是部分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仍有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倾向。只关注企业的利润,对节约能源资源、搞好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对员工关心、爱护不够。
当然了,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事物,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不可能现在就达到完美无缺的程度,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企业不讲诚信的问题也时有发生,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就是明证。
记者:有人把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参与公益事业简单地等同起来,也有人认为,只要把企业搞好,照章纳税就等于承担了社会责任。那么您认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什么?
孙晓华: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也可以说是一个大的课题。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从理论层面讲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强制性的,即法律政策规定必须要做的;一类是道德层面的,即主要靠企业家的道德自觉履行。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扩大生产、创造财富。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增加税收、增强国力提供来源。只有企业不断做强做大,才能使经济得到切实地发展,才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安排就业、促进稳定。劳动力就业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必须解决好的关乎社会稳定的头等民生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就业矛盾突出,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也在千方百计解决。事实上,就业岗位主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提供的。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9月,我国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5亿,其中城镇
新增就业的90%以上都是民营经济解决的。企业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民众在企业中有了基本的生活条件、收入来源,社会才得以保持相对稳定。
诚信经营、传承文明。诚信经营应包括善待员工,为员工创造较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包括始终如一对消费者负责,坚持生产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不造假、不伪劣,把产品质量视作生命。弘扬中华民族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的传统理念和美德。在我国法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诚信经营既是一个企业遵纪守法的表现,也是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做久的重要保障。
此外,还有多行慈善、支持公益;提供产品、繁荣市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自主创新、科技进步;重视安全,珍惜生命,争取公平的责任等等。
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别委员联组会时,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他对非公有制企业提出三点明确要求:要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有更大作为,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有更大作为,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民营企业应该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社会责任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要求。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关键词:公益为要展现企业和人生的追求
记者:如何履行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呢?
孙晓华:我认为首先是要养成一种理念,就是说企业家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体现人生和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作为展示精神境界和良好品行的有效载体,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其次是培养成一种能力,就是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增长、增强的。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如果仅仅是为了有“好名声”去做义事、行善举,而企业并未办好,是不可取的。换句话说,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首先要增强企业实力。
然后就是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就是说在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的前提下,逐步地、不断地去做,从中感受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有益性,“尝到甜头”,养成习惯。同时,要根据国家、社会的需求来履行社会责任。比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国家提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大多数民营企业就做到了尽最大努力不裁员、不减薪,为国分忧,为民解难。
记者:在和部分民营企业家接触的过程中,感觉到他们其实还是很重视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只是缺少一个承担社会责任的平台,缺少有关部门的引导。我们该如何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呢?
孙晓华:的确是这样,促进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氛围激励、政策支持、机制推动。
很多民营企业家想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比如多做一些慈善活动,但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环境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导致他们无法去做更多的事情。政府应该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以形成企业、社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合理关系,政府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要充分发挥舆论媒体和民间团体的作用,企业也应当将社会责任纳入发展战略规划。
目前,还需要尽快做好一件事情,就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引导。全国工商联正在和有关部门、有关方面合作,进行尝试和探索。
第二篇:孙晓华演讲稿
《种好心田——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
莱阳市横岭口小学 孙晓华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种好心田——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 转眼间,踏上教坛已经10多年了,回首走过的岁月,是书籍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华秋实的美好岁月;是书籍给我带来了智慧和力量,在我教师成长的路上不断为我“加油”。一路走来,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进步着,收获着,快乐着!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爱读书,喜欢与书相伴,在文字中享受温暖的阳光,在阳光中收获人生的真谛。回首几年来的从教之路,读书,使我单调孤寂的生活变得丰富生动,在书中,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书的底气。读名师的书,看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艰辛,追求的快乐,可以激励自己奋发有为。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智慧和班主任工作被一线教师们奉为圣经,他的相关著作也广受欢迎。同是教育者,陶继新却握住了魏书生的思想精髓,他这样解读魏书生:“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折腾,一心一意地种好自己的心田。”
种好心田,便能做好教育?教育对话录《种好心田——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幸福教育》一书,从人生经历、教学、管理、心灵修炼等多方面,深入挖掘了他们的成功之道与心灵修炼之道,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细细品读。魏老师说任何岗位都光辉,不要互相攀比。停止攀比,回归内心,超越自我,种好心田,敬业乐业,尽职尽责,才有很幸福可言。他结合自己坎坷的经历告诉我们,教育做到心里那是一种享受。读完《种好心田》这本书就会知道,病由心起,一切阻挠自己成长障碍的最终祸端是自己,是因为自己没有一颗宁静的心。心浮躁,必不能专注;心抱怨,必不能长生;心不静,让自己难以畅快游走人生。
魏书生说,我们当老师的要守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不懈怠,不动摇。用公家时间锻炼自己,把上班当做走进乐园。他使用频率最多的词汇就是“松、静、匀、乐”,他强调时时事事都要想到这四字方针。“松”就是身体要放松;“静”就是心灵要宁静;“匀”就是呼吸要均匀;“乐”就是情绪要快乐。他强调,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多么平淡,都可以把它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条不紊,从从容容的。重要的是“停止攀比,回归内心,种好心田,敬业乐业,超越自我,尽职尽责。”“大的事你想通了,就容易放下自己说了不算的事,看得开,想得透,出得来,放得下。要收缩成本,回归内心,超越自我,种好心田。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眼前的事情,尽到眼前能尽的责任。这样,你就把自己有限的成本,都投资在了你说了算的土地上,而不是投资在人家那个地上,当然,你就会快乐。”魏书生在学校上课整整35年。他只喜欢上课,喜欢看到他的学生。魏书生只要一说学校上课的事儿,他就浑身都快乐!他是一位踏实、不作秀、骨子里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教育人。“如果把工作当做兴趣,那么人生就是天堂。”魏书生做到了,他是把工作当兴趣事对待,所以他坚持上课,即便是当上了教育局长他还照常兼职上课,他始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所以他把转化差生当做人生最大的成就和快乐。
他本真做事,深入研究教育,发展教育,看淡名利,遵从自己的心灵,以好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生活、对待自己的人生。“生命靠不断吸收营养来维持,健康靠长期坚持锻炼来巩固;合理的膳食、良好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锻炼,造就旺盛的生命!”
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着成熟心态的成年人。但事实上,有些教师的心态不够积极明朗,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充溢了太多的抱怨、批评与指责。这样的情绪不但影响到教师自己的幸福指数,也影响到他们面对学生时候的心态,他们会容易唠叨、生气。魏书生老师有16个字的幸福秘诀:“收缩成本,回归内心,超越自我,种好心田”。简洁的短句,铺陈开去,无非就是敦促大家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好眼前的事情,尽到眼前能尽的责任。这些话并无新意,道理人人能懂。然而,真正数十年如一日遵从并执行的又有多少人呢?唯有把教育做到心里,才算是真正的教育。我们真应该清醒,振作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锻炼身体,让健康身体支配自己的灵魂;主动调节心态,让平常心态支配自己的心情。进入角色、全力投入、踏实工作,工作是我们生命的主旋律,把工作当做一种享受和快乐,回归内心,超越自我,种好心田,敬业,乐业,天天就会很幸福。心灵的宁静才是是最幸福的。幸福即可外取,又可内求。不能外取,就要内求,要自得其乐。人一辈子永远不要拿工作开玩笑。
“有得就有失是一个生命准则:得的越多,负担也越重;甚至得的越多,失的也越多。无论外界的生活多么光彩照人,只有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内走,才会发现外界的贴上标签的幸福并不特别重要,只有心灵的力量才是生命的魂兮所系。所以,我们应当以最纯净的态度去对待生命的本然状态,“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因为得失在人生中总是相互转换的,我们没有必要自己丢弃本然的快乐。“(陶继新)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 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 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 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 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 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种好心田”,简单的四个字,正所谓大道至简。读书就是这样,让你“眺望着理想的高地”,让你学会感受幸福,捕捉美好。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教师生涯变得幸福,请你现在开始把握自己读书的方向,热爱读书吧!让我们轻松地工作,乐观地对待生活,如果说一朵桃花唤醒了春天,那么这本书改变了我对教育与生活的态度,唤醒了沉睡在我心中的教育的春天。让我们静心阅读,读书将在我心灵的原野中绽开鲜艳的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孙晓华致辞
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孙晓华致辞
2009年04月18日10:56 [我来说两句]
来源:搜狐财经
2009中国管理创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管理学院奖”颁奖典礼于4月18日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北大商业评论》杂志联合主办。搜狐财经作为网络独家战略合作伙伴从现场发回如下精彩:
孙晓华(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
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在春暖花开,气侯宜爽的美好季节,在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们相聚上海,相聚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共同见证一个将会对中国企业发展和管理进步产生积极影响的美好事件,也就是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所以感到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现在,我代表工商联合会对上海大学中企院的成立表示诚挚的祝贺。
孙晓华(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
管理是人类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自从人们开始组成这个群体,实现个人化达到的目标以来。管理必不可少,成为提高组织的协调水平和运作效率的关键因素。管理是企业运作当中更为重要的方面,或者说是重中之重。
企业能够创造财富,安排就业、增加税收,源源不断的提供了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产品也包括一些精神产品。一定意义上讲,重视企业管理,优化企业管理,对于我们管理科学本身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企业的效率如何,经济效益怎么样?不仅关系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可以说关系到国家的强盛与繁荣。
今天在座的很多是专家,自从上一世纪初,随着工商活动的日益繁荣,各类企业大量的涌现,管理也由经验型逐步成为一门科学,管理理论不断的形成与发展。大家比较熟知的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思想与方法,以亨利法耶尔为代表的程序管理思想。后来出现的人际关系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等等,这些理论现在还被广泛应用,指导着企业管理的实践。说到中国的企业管理,在旧中国的时候,也是讲管理的,因为全国工商联1953年成立之后,当时主要的成员是一些老工商业者,民营企业家,他们有很多管理的经验,但是真正得到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何院长接触当中,特别与王院长交谈当中,都谈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企业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应该到了认真总结中国企业管理的经验。创新企业管理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己的管理理论的时候。刚才王院长和何院长也介绍了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设想规划与发展愿景。要向使我们其跌管理不断进步,使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形成,的确需要很好的总结企业发展的历史。也专门邀请了吴晓波先生,因为吴晓波写了很多名著,研究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希望通过回顾、总结历史、剖析案例,进一步指导我们管理的进步,形成我们自己正式的管理理论。所以我觉得研究院的成立对中国企业发展和管理进步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非常值得可喜可贺的。全国工商联目前主要的联系对象主体是我们国家的非公制企业和非公人士。对于“非公”这个词,我们有时候讨论也未必贴切,本身多少带有点歧视性的味道。叫非公,我经常跟他们讲,他们讲话中有时候把非公有制人士简称“非公人士”,有点不尊重和滑稽的感觉,但是目前只能这样叫,我们更多是用民营企业来说我们的服务对象。民营经济、民营企业,这是我们目前比较好的称谓。有所改变的话,从一定意义上讲,可能是要中国所有制理论的突破或者发展。
结合我们企业改革发展,主要是民营企业的情况谈谈如何进一步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粗浅的认识。
谈到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也要谈到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三十年来,主要是“改制,重组,走出去”几个步骤。现在国有企业可以说是越来越大,现在工商银行成为世界第一的银行,由于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其他银行倒闭缩水等等,进入世界五百强的我们大的企业多,这是好事。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目前来看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个问题与我们目前整个防御架构和制度方面有。
现在企业主要依照企业法和《公司法》,就是双轨制。母公司往往按照企业法注册登记,子公司又可能按照公司法来注册登记,是并行的。这样一来,由于法律依据不足,运作也不足,这是一个很矛盾的地方。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应该尽快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先解决法律层面的问题,或者叫制度层面的问题,然后再解决其他具体的操作。现在国有企业所谓的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怎么样按照有关法律进行科学优化的治理。有的董事会形同虚设,还是一二把手说了算,有些决策出现失误,要是真正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这个决策往往会科学一些。
有些国有企业的作为也需要进一步探讨规范的问题。比如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很多国有企业开始捐款捐物,这个情况怎么看?作为民营企业,按照目前的说法是老板的或者个人的,或者哪个家族的,他有权利或者有资格提出来捐款、捐物等等。什么叫国有?应该是人民所有,现在本身也不太清楚,国家是出资人,是国资委,但是谁来决定它很多行为,哪些它能够做,哪些它不能做等等这些问题也需要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解决。
要使企业管理进一步提升,还需要从理论层面、政策层面推进。我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时候,有关领导讲,国有企业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础,这个话一听,好象没法说不是基础,可是这样说就容易有个误导,那民营企业是什么呢?这话怎么说呢?就没有往下说了,实际上理论上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在中央党校学习之后,我就跟一个孙副校长讲,有一次刚好有一个饭局我参加了,我说校长同志,恐怕在中央党校的讲台上要讲两个毫不动摇,不能只讲一个。应该讲讲民营经济、非公经济,他说谁来讲,我说我来讲,结果我真去讲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问题,下面坐着发改委的同志,原来的公信部长、省委副书记、副市长。应该讲两个好处,不能只讲一个毫不动摇。换一个说法也可以,但各地情况不同,比如浙江。现在我们探讨工农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现在的民营经济已经占到浙江的百分之七八十,乃至九十。对于公有制本身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按照传统的说法,现在很多现象都很难解释。
下面讲讲我们的民营企业,发展路径来说,民营企业大体上是六种情况。
一是广大农村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出现的专业户、半专业户。大副提高劳动产业。就出现了搞运输的、做买卖的、共同经营的,在农村出现了一些个体工商户或者私营经济。
二是当时农村的社会企业。由于长期经营不好,所以承包给农村的一些能人来经营。慢慢的便了一个私人企业。
三是像一些人多地少的城镇,福建原来老是对台关系,老要准备打仗,国家投资很少,人又多,地又少,为了生活出路,必然发展个体工商业,家庭作坊,合伙经营等。那边出现了很多小个体经营者,小商小贩都慢慢来搞企业了。而且什么都生产,利润再低也生产,哪怕一个产品挣一块钱,两块钱,甚至几毛钱也都去做,从一定意义上也是生活所迫,不这样就吃不饱饭,温饱问题解决不了。我慢慢走上了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道路。
四是像一些地方开始搞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不断的扩大规模。中国改来改去又改成私营企业。广东福建这些地方,包括港澳的商人到这边搞直接投资或者合资办企业,也发展了很多的私人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个体经济迎来了大发展机遇。由于国有企业改制改革,出现大量的下岗职工,为了安排这些下岗职工,吸纳技术人员投资、入股、兼并、购买,就发展了一些私营企业。
发展路径来说,尽管我们国家很多私营企业有了比较高的管理水平,也出现了很多大的集团公司,但是总体来讲中小企业是占大多数的,到底占多少没有统计,美国中小企业95%以上,欧盟是99%,我们中国有的说98%,有的说99%,90%以上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中小企业是占了绝大多数。普遍来看,管理水平还比较低,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因为规模都不是很大,资金又短缺,人才也比较匮乏,相当多的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自主品牌。很多都是搞贴牌生产、来料加工、仿制某些东西等等,生产能力很强,效率比较低,经济效益也不够好。现在要使中国的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的确确需要提升管理水平。怎样提升管理水平,很多学者也在研究,原来朱镕基同志当总理的时候,他对中国的管理也有很多看法,认为中国的管理确实还比较差,管理水平比较低。刚才周教授说我们和美国的距离到底有多大?我96年看过一个中宣部提供的资料,说中国比美国落后一百年,我看了感觉很惊讶,因为它是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很多指标评价出来产生的结论。不能光看经济总量,还有很多其他的指标,包括人的素质,我在工商联02年开始分管办公厅,结果办公厅主任讲孙主席卫生间手纸是不是不放了,我说为什么,他说开销很大,有时候早上刚放进去纸就找不着了,可能纸被人拿走了,工商联这个机关还这样,到了其他地方也这样,我太太就跟我讲,说电视上播了一个镜头,有一个公园在我们附近,一帮老头老太早晨起来练,练一会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到卫生间很大一盘的卫生纸就这么抽,抽完以后就带回家了。现在我们用的还是西方的管理理论,呼之欲出的应该是形成我们自己的管理理论。管理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
企业必然是要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这是民营企业无可厚非的。现在如果单纯从这个角度考虑我提升管理理念,这是不够的,通过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带给我们的启示,什么样的企业才有生命力。那就应该说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很多企业说现在经济怎么样,好多企业增长100%,还有更多的。去年年底,我们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一个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三十年高峰论坛。结果有一个企业家是深圳的邀请上来做嘉宾,主持人问他你的企业增长怎么样?他说我的企业很好,增长百分之百。原来证监会副主席说赶快让他下来,不是他讲得不对,不是他这么一讲,到时候电视台一播出去,中央领导说企业增长百分之百啊,中小企业哪困难,不困难,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就不会摆在目前重要的位置上,怕误导。
前不久刚去了他的企业看了一下,确实是这样,就说你有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一定要围绕着怎么提高核心竞争力来考虑,在座有很多专家,管理的内容、范围,我不多说了,还有一个需要考核的问题叫风险控制和危机管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为我们企业提供了很好的环境,企业不断的扩大。好多领导到企业去,总是问产生多少,利润多少,你有什么发展目标,企业家就春风得意,我今年销售30个亿,明年销售50个亿,全是那种志向远大的目标,我们需要这样的劲头,没有这样的劲头也不行,可是你要考虑各种各样的条件。角度决定态度,尺度决定成败,高度决定视野,尺度不好,盲目扩张,可能就完了,资金链一断。本身很多企业贷不到款,贷到款的长期贷款,为了企业发展搞长足,一有风吹草动银行赶快催你还,一还就不行了,就资金链断裂出现问题,还要注意风险控制,风险大家都存在的,没有风险不可能,要注意风险危机管理,很多企业只管发展。
我们交谈的时候,他们介绍吴晓波先生前段时间到国外考察,将近千年的企业,人家也不是很大,但是一直做得好。企业首先要考虑做优,才能考虑做大做强,现在没有做优,体格还没有壮就想我要成为巨人,这是不行的。讲到安泰,大家都知道巨人的故事,这也很有意义,我们一定要把企业办得很优秀。
中国企业研究院的成立,今天颁管理学院奖的颁发,已经是第三届了,对管理思想理论的发展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一个是深度的研究,一个采取一种方式去积极推动,形成一种激励机制。
最后我祝贺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越办越好,真正为中国的企业发展,为中国管理理论的形成作出应有的贡献。祝我们评奖活动越搞越好,向我们获奖的企业保证热烈祝贺,祝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第四篇:秦晓董事长论“责任与担当”
秦晓董事长论“责任与担当”
——2008年的危机和衰退是我们走向第三次辉煌进程中的一次挑战,在未来的两三年中我们将会经历一次较长周期的市场动荡、经济衰退和结构调整,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这样一种外部环境中,丧失对风险的警觉、低估可能遇到的困难是危险的,而悲观消极、无所作为、随波逐流也不可取,我们所要提倡的是担当的精神、洞察的眼光和应变的能力。
(摘自《在逆境中续写招商局的故事》——秦晓董事长在集团2009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做人与做事是每个人一生中始终要面对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又是相关的,儒家思想将之表述为:“修、齐、治、平”、“内圣外王”。做事,先要学会做人,两者遵循的“道”是同样的。
做事,是指我们承担的社会角色。角色不同,职务也有高有低,但都离不开态度和能力。态度是责任感和工作作风,能力则表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也是我们对每一个员工和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这几年集团发展态势不错,这与大家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但不能由此而认为我们在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方面就已经做得很好了。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特别是领导者每天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是否有不当、欠缺之处?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那里?
(摘自《均衡与进取,做人与做事》——秦晓董事长于2008年4月8日在集团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集团2006年启动持续降低成本的工作,其目的是强化成本意识,建立持续降低成本的机制,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核心竞争力。成本和费用是生产、经营中最基础的指标,它最具挖掘潜力,同时又最容易被忽视。因而持续降低成本和费用是对管理者和员工责任感、能力、创造性的检验。
……
招商局的故事告诉我们,基业常青的企业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是历史传承的文化底蕴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招商局企业文化的培育、建设就是对这个财富的发掘和发扬,就理念或价值层面讲,责任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要素:责任首先是一种使命,是对国家和企业的命运的担当,是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奉献;责任也是职业经理和企业雇员的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
(摘自《迎接挑战,经受考验,保持均衡发展的良好势头——在集团2008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件很重要的事,也是种现代的理念,符合我们政府所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很重视社会责任的承担工作。我们的理念是:源于社会,回报社会,对股东、员工、客户、社会都有承诺。
(摘自《寻找制衡与效率之间的平衡点——访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2007年12月17日《董事会》杂志 记者严学锋)
——2001年后招商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新的发展期需要新的理念和思维。近年来我们倡导的使命感、责任感、创新、务实、学习、思考、交流、以人为本、和谐企业都是对招商局企业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新的注入,它已为招商局广大员工所认同,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新的再造工程:把招商局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和谐企业》》——秦晓董事长于2007年2月5日在集团2007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北大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对核心竞争力有个解释,他说核心竞争力就是别人仿效不了、偷不走的东西。招商局聚集了一批有责任感、有使命感、有执行力的优秀高管人员和广大员工,大家对招商局历史的传承,对招商局未来的开拓,都有高度的共识,而且能付诸于行动,我觉得这支队伍和这个文化就是别人仿效不了、偷不走的东西,就是我们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摘自《关于竞争力与和谐企业的问题》——秦晓董事长于2007年2月6日在集团2007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企业是一个市场中的商业机构,也是社会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企业的经营不仅要获取商业利益,还要承担社会的责任。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变得日益重要。
(摘自《秦晓论企业文化——“秦晓十论大公司管理”系列专题之五》,《招商局》第83期2006年5月)
——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选择、使用、提拔应注重责任感、对集团战略和理念的认同度、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沟通和协调的能力、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同时要在集团内大力倡导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的风气。
(摘自《在规模扩张和效益两条战线上推进》——秦晓董事长于2006年1月16日在集团2006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5年和未来五年的任务,是我们肩上的一副重担,是我们面前的一座大山,能否在2005年及未来的五年中挑起这副重担,跨越这座大山,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是对我们的责任感和能力、智慧的重大考验,这也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之上,更困难条件下实现规模、质量、效益均衡发展的要求。这是全面的提升,规模、质量、效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失衡;这是整体的行动,任何局部的滞后都会拖住整体的进度;这是全方位的战斗,任何一项基础性的管理不到位,都会影响全局。总之,在一个更高层次、更困难条件下如何贯彻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首要问题。
(摘自《坚持科学发展观,准备迎接新的挑战》——秦晓董事长于2005年2月1日在集团2005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如果我们需要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冷静认真的分析,那么对存在的问题、差距和不足的认识和分析就更为欠缺。我看了一下各经营单位的半年工作总结,也参加了一些单位的考评,我以为大家普遍对不足、对差距的分析不够、不深。今后,我们的企业文化中要强调这么一种理念和思想:要能够高标准、严要求、看不足、比差距、找问题。我想这些首先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作为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我们受托管理这份资产,更应该有这份责任感。希望我们在实际行动中
去改善这个问题,同时也倡导这种文化。
(摘自《用五年时间再造一个招商局》——秦晓董事长于2004年8月26日在集团2004年年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认为企业中优秀人才的基本素质最起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品德、能力、知识、经验。具体地说,有如下这些内容:
a、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职业操守
b、能力——协调、执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c、团队意识——交流、包容、感召、凝聚
d、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习惯)
(摘自《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力,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秦晓董事长于2004年5月20日在集团2004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有些人有这样一种误解,认为官大了,能力也一定就大了。官大了,我们应该首先想到责任大了、压力大了,首先想到的是要提高自已的能力,提高自已的责任感,在这点上我愿意与班子成员共勉。
(摘自《我更关注的是创造好的机制与文化》——秦晓董事长于2004年3月22日在集团领导班子调整宣布会上的讲话)
——我们的工作成效、责任感、能力和水平以及企业的竞争力就是表现在能发现、诊断并解决影响企业利润的瓶颈问题,表现在能不断的开拓提高经常性利润的新的空间。经常性利润提高又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团队的领导和团队的责任感、素质、专业化水平、能力、创新精神、团队的文化都是重要的因素。(摘自《招商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秦晓董事长于2004年2月19日在集团2004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讲思想政治工作也好,讲企业文化建设也好,讲我们的员工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好,我以为责任感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招商局百年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我们所面临的是具有挑战性的机遇。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把企业做得更实了,我们准备用5年的时间把企业做得更强、更大。为此,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同这样一个重要的使命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工作去实现这个目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就是对责任的认识和承担。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提高认识,通过认真履行你的责任,才能真正体现“三个代表”。我们要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我们的工作责任结合起来。
现代公司制度是一个委托代理制度。我们所拥有的权力是与我们应承担的责任联系在一起的。国资委的制度和条例已陆续出台了,出资人正在到位,我们受权经营的认识应该更清楚了。股东权益最大化、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把企业做实做强做大是我们要永远铭记的责任。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用社会,诚信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应成为每一个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于我们来说,首先表现为在工作中恪守职责,承担起应负的责任。追求名利、玩忽职守、违规违法是对责任的亵渎,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碌碌无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是一种失职,应该受到批评;对企业历史形成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有意回避、掩盖,急功近利、短期行为,透支企业的未来资源而不是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条件,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
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企业管理人员应具有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有能力驾驭在不确定环境中企业的运行;正视企业历史形成的结构问题,承担起责任,并付出努力去解决、改善这些问题;注重制度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职工的利益;能正确把握全局和局部、近期和远期的关系。
要做到这样一个合格的称职的管理者,当然还需要其它方面的条件,比如经验、知识和能力,但首要的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在行动上努力去实践责任。这就要求改进我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以上这些想法不是对大家的批评和指责,而是一种期望和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对自己的反省和认识,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摘自《集团工作重点的转移和面临的基本问题》——秦晓董事长于2003年8月11日在集团2003年年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招商局成立的原旨,就是追求民族富强,这使其与生俱来就有着深沉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中国近现代化的100多年间,招商局在许多重大历史关头都挺身而出,站在民族大义的一边,站在历史进步的一边,超越一般企业单纯“取利”的目的,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挥了很少企业所能企及的作用。
(摘自《中华民族工商企业百年历程的缩影:招商局——纪念招商局成立130周年》,《人民日报》2002年10月15日第六版)
——我认为你们都是很优秀的经理人员,很有经验、也很有能力,你们比我们更有发言权,希望你们把你们的聪明才智、能力和责任感都调动起来,把有关人员积极性也调动起来,把各种变量找到去解决这些问题。
(摘自《经常性利润和经营计划管理问题》——秦晓董事长于2002年8月20日在集团2002年年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我想提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概念,突出我们利益共同的一面。大家都是招商局的一员,都承担着国家委托管理资产的责任。只有招商局总体优,才能带来大家的最大利益。
利益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需要公司文化长期的积累、培养,这方面大家也提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如重视人才、建立一套好的制度、发挥创新精神、注重整合思想、注重学习、工作的责任感和务实的精神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种这样的风气、氛围,为集团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摘自《引入系统论的思想方法来认识我们的战略和规划》——秦晓董事长于2001年8月16日在集团2001年年中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第五篇: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责任担当
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责任担当
——张祥云2011—2012学社会实践经历总结
系部名称:2011西班牙语姓名:张祥云 学号:201100070183
责任担当行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个人自我调控行为,它也是山东大学人格培育工程理论的十个重要内容之一。何为责任担当,就是培养敢于担当的精神,就是要把责任意识付诸具体的、实际的行动,用行动担当责任。
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就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所以,责任与担当意识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话题。那究竟如何培养责任担当意识,怎样提升大学生个人的责任品质?答案就是依靠社会实践。一个人唯有参与到社会,参与到实践,在形形色色的群体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的时候,责任和担当才显得如此重要,以至于整个群体的形成和运作,靠的就是责任担当意识的骨架支撑。而大学生还生活在校园这个小小的单元中,接触社会和体验社会的机会较少,培养责任担当意识的平台不够,舞台不深。所以,我们大学生要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真正的锤炼这项重要的人格品质。为此,为了锤炼这一项责任担当的品质,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了多项社会实践活动,既有个人的单项实践活动也有团体配合的实践活动。涉及范围既囊括小小的家庭和学校,又涉及广泛地大社会。它包括家庭角色体验实践活动、关爱智障儿童实践活动和风之队赴东营市大码头镇支农支教实践活动。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我学习到了许多,也感悟到了许多,也深深刻刻的体会到了责任担当的意义。
首先,这一年的寒假里,我体验了家庭角色转换的实践活动。一个月来每天都轮换着体验家长及家庭成员的角色,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包括做家务,带领家人过年,和家人聊天沟通,统筹家庭事务。做家务活,从拖地刷碗到洗衣服、做饭,我体验了家庭保姆、全职太太的艰辛与劳累;从置办年货、布置新年活动到召开家庭会议、招待客人,我又在短短的一个月里感受到了一家之主、家庭重心的责任与压力。总之一个月下来,我对爸爸妈妈以及整个家庭,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有了一个全新的感悟和理解。而这些,都是在这些家庭体验中得出来的。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关于感悟,首先,是对爸爸妈妈的认识。一直以来,我们对爸妈的认识都是停留在表面,认为爸爸妈妈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是对家庭的责任。即使我们大家明白爸爸妈妈的苦楚和心酸,可又有谁会去真正的去帮助我们的爸妈,去分担我们爸妈的压力和重担呢,哪怕是一句问候,一句体谅的话语,都没有。更何况会认识到我们作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年,去尽好对我们所在的一个小团体的责任,去完成自己的应履行的义务。如果在一个如此小小的家庭里都不能担当起来,更如何在为国家为社会担当起来。爸爸妈妈为了家庭为了下一代一路走来承担了多少的风风雨雨,吞下了多少的酸汁苦果。现在正是我们报答父母,感恩父母的时候,是我们承担起责任、挺起胸膛的时候,我们岂能退却?所以,这样短短一个月的家庭角色体验实践活动,感悟的是父母的艰辛,感悟的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感悟的是我们的良心。最重要的是,明白把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是最大的进步,哪怕是干件小事、聊几句话、陪几个小时。
其次,是学期内的关爱智障儿童的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不长,仅仅进行了一天,但活动给我留下了的深刻印象,收获到了深刻的感悟。我们去的是济南的一家智障儿童康复中心,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智障儿童,他们都是祖国的花朵,但是命运多舛,没有得到老天的眷顾,以至于成为残疾人。但是,不可忘记的是,国家和社会从来没有抛弃他们,一直以来都在关心支持帮助这些智障的孩子。也许他们甚至都不能够给长大成人,但是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提供政策和环境,提供关怀和温暖,让他们的生命之花开得灿烂。这就是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有担当的表现,敢于为人类的幸福和利益担当起来。这些责任担当的精神,值得我们去用一生学习!
然后,就是暑假为期十天的赴山东东营支农支教的实践活动了。在这十天里,我们看到了农村地区发展的相对落后,农村资源的相对不均,文化教育的相对贫乏。十天,都是在孩子们的笑脸的陪伴中度过,在孩子们的希冀眼神下度过。快乐的十天,将是我人生中印象深刻的记忆。在这个教书育人的舞台上,我体会到了老师的辛酸,发挥了自己的价值,展现自己的能力和风采。同时最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个老师,一个社会的重要角色,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这个责任与义务,是我们一直都要肩负和传承的神圣使命。责任,是每一个社会人的灵魂所在,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甚至生命去实现它,捍卫它。只有在这十天里,我才明白,责任,担当,是多么神圣和崇高的东西。只有肩负责任,才能把握明天!
这一年的社会实践,可能经历的时间不够长,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但体验绝对是深刻的。今后,我更要把握社会实践这个平台,真正的走进社会,融入社会,洞察社会的一切,感悟社会给我们带来的认知和真理。这一年,我学习和感悟到的是责任与担当,接下来的日子,我相信,我能学习到更多,感悟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