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学生社会化成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操作思路
《高中学生社会化成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操作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个体人格定位为前提,通过16人格测试明确每个人的个性弱点;以《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为导向,“五做”为价值观的具体内化;以创设与参与活动为条件,以道德认知冲突(道德“两难”问题)和自我教育为抓手,建立个案本,以提高个体道德认知力,学会学习,学会处世,学会做人,促进社会化成熟为目标。我们首先选择试验班进行16人格测试,使学生对自己的人格特征有所了解并进行定位,然后从中选择出与社会化成熟相关的指标,如乐群性、敢为性、独立性、自律性等,让学生对这些指标进行自我判断,找出哪些方面是有所缺陷的,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对于16人格测试结果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结果进行比较,找出符合与不符合之处,并对其性别、成绩、经济状况、家教家风,是否关心集体等因素进行比照分析,看看有无关联,试图从中发现这些因素对学生的社会化成熟的目标有无影响。
为了将社会化成熟的目标具体化,我们将《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作为参照,制订出“五做”指标,(1)做家庭的帮手(2)做社会的标兵(3)做群体的伙伴(4)做社区的卫士(5)做自己的主人,然后要求学生去寻找发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上自己身边的“两难”问题,组织同学展开讨论,要求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想现状,讨论中出现的不同观点不要回避,只有通过争议才能有助于对道德认知的思考和提示,在次基础上提出正确、有效、有创造性,符合“五做”的处理意见,从而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两难”的问题的选择中,要求能针对自己的人格弱点,通过有争议的讨论、思考,在群体的帮助下提高认识,以促进人格的进一步完善,以达到社会化成熟的目的。
第二篇:《高中学生社会化成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研究思路
《高中学生社会化成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研究思路
对于我们正在从事的教育改革来讲,“学会做人”即人的“社会化成熟”(包含人格的成熟与发展)总是灵魂和根本。尽管在观念上人们对此问题已有足够的认识,但在策略和操作上仍需创新。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已普遍感觉到高中学生生理成熟的超前和心理成熟即社会化成熟滞后的现象,这一现象已逐渐成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障碍。本研究根据国情和校情,以《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为依据,通过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来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包括道德情感和意志),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核心,增强其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意识并努力去改变自己,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学会做一个品德高尚、事业有成,有益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中国人。
对于社会化成熟我们把它界定为即心理成熟的社会化,指的是个体适应社会要求,在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内化社会文化,学习社会角色,形成自己个性的过程。以往的社会化的理论对个体社会化往往只是理解为个体必须适应社会,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个人的社会地位确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和行为方式。而现在不仅强调个体适应社会,同时还注意到人在适应社会和被社会塑造的同时,也会发挥人的主观性和创造力,根据自己的要求去从事改造社会的活动。人在改造社会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
为了达到学会做人即社会化成熟的目标,研究中我们选择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入手,而道德认知又可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我们选择了价值观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对学生成长有影响的价值观的确立,来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我们以《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为价值观的准则,提出“五做”指标,即:做家庭的帮手,做社会的标兵,做群体的伙伴,做社区的卫士,做自己的主人。研究中我们以此“五做”为准则,把先进的理念与操作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寻找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两难”问题,在班中展开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冲突,引发思考,提高认识,从而作出符合道德规范的价值判断,达到“学会做人”即社会化成熟的目的。
第三篇:安徽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现状与对策研究[推荐]
安徽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现状与对策研究
《安徽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乃至个人、家庭带来的影响,寻找适合国情、省情的养老社会化模式,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着力探索的课题。本课题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给传统养老服务体系带来了新问题、新影响,必须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指出,最近几年,安徽在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方面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初步改善了老年服务硬件设施、培育了一批养老服务示范城区、催生了一批民办老年福利机构。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群众参与度不高、服务设施相对落后、养老服务社会化政策操作性不强、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为加快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本课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政府主导、制定发展目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投入主体多元化、推动运行机制市场化、加强专业服务队伍建设等建议。
所谓“养老服务社会化”主要是指以构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其他养老方式为补充的运转协调、服务高效的新型老年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模式,具有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等特点,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满足众多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安徽省是人口大省,也是老龄人口大省,人口老龄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九位。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养老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必须围绕如何更好地解决新时期养老服务问题,深入研究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推进举措。为此,安徽省老龄办、省社会保障研究会联合安徽省政府研究室、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社科院、安徽大学等有关专家学者,于2008年2月至7月,对安徽合肥、蚌埠、六安等地及江西、福建等省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安徽省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安徽未来的养老方式和发展的目标模式
加快养老服务社会化是由人口老龄化现实及其对养老保障体系的影响所决定的。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及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安徽未来养老方式和目标模式将呈现新的格局。
(一)我省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现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2000年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649.94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44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11.02%和7.59%,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分别上升2.45和2.18个百分点。安徽省自1998年起,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呈“老年型”,比全国提前两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并向人口高龄化发展。按户籍人口统计,2007年, 全省总人口为6675.7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00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29.4万人,分别占我省当年常住人口的13.48%和9.42%。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据测算,到2015年可达1031万人。全省约有3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城镇。我省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日趋高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即“未富先老”以及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明显特征。
(二)人口老龄化挑战我省传统养老服务体系
人口老龄化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既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现出经济、社会正处于良性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它给家庭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直接冲击比较脆弱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我省社会保障体系是上世纪80年代逐步建立起来的,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我省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主要靠家庭自我保障和养老,这种养老体系难以适应人口老龄化需求。二是加重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由于需要社会赡养老年人口多,用于退休职工养老金、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等开支将迅速上升,从而使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日益加重。三是挑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解决老有所养的主要模式,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的一对夫妇要供养4个以上的老人,不论是家庭收入,还是一对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凸显出这种养老模式的滞后和失效。四是“空巢”老人养老难度加大。当前,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工作、学习或生活,“空巢”家庭呈继续上升趋势,独居老人不断增加;另外,一些独立意识较强的老年人即使有条件,也不愿意依附年轻人养老,形成另一类“空巢”老人。“空巢”老人的增多,进一步加剧了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这一部分老人的晚年生活照料问题也将逐渐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
(三)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应对我省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
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应对我省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今后20年,是我省实现奋力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及其对传统养老体系的挑战要求我省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加快构建适应人口老龄化需求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深入推进养老服务社会
化进程,这对于应对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对于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我省传统养老方式的变化和未来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目标模式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意义上家庭养老功能将逐渐弱化,养老方式将从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社会化养老方式为主,且养老方式更加趋于多样化。占老年人总数95%左右的身体健康、低龄、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可生活在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的家庭之中,即居家养老方式;约有5%的身体欠健康或残疾、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可以生活在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中,即机构养老方式。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末从主要兴办老年服务设施养老到90年代初开始回归社区、回归家庭的转变,更加注重亲情,以及老年人的精神慰藉。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预计在未来十年内,我省将基本实现城镇社会化养老服务全覆盖的目标。其模式大体是:
机构养老,在一定规模上趋于规范。乡镇敬老院在确保五保供养对象为重点的同时,逐步扩大养老服务功能,从单一的敬老院转向敬老院、老年公寓、多功能的社会福利中心相结合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少数向有儿有女的老人开放。在城镇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积极兴办老年公寓等老年服务机构,每一个城区兴办一所200张以上的养老床位,已有养老机构的要完善和充实其服务功能,争取到2020年,老年人床位达到城镇老年总人口的3-5%,其中省辖区达到5%以上,辖区和乡镇达到3%以上。居家养老,逐渐替代传统家庭养老而成为主流养老方式。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将更加完善,基本达到每一个城市社区有1所不低于300平米的老年活动设施;有一个能容纳30人的老年活动场所(日间照料室、托老所);建立一支比较稳定的养老专业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和由低龄、健康老人组成的“自我养老”队伍相结合的社会化养老队伍。从而使所有城镇社区中的每一位老人家庭户均享有功能齐全、比较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
二、我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现状
我省养老服务社会化是和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同步发展的。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历经近十年来的探索,我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特别是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已初见成效,初步呈现出持续推进、稳步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益明显的良好发展态势。我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做法和成效主要体现为:
(一)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
十多年来,我省已陆续制定了老年福利服务发展目标和相应的优惠政策。2000年,为深入推进城市社区服务业,提出了社区要达到包括老年服务设施在内的“四个一”的发展目标。2006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发展养老服务业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为目标,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建立适应我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满足各类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服务体系。全省各地也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别是出台了一些激励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如合肥市人民政府为了推动各类老年设施建设,于2008年8月,出台了养老床位补贴办法,对14个服务领域进行优惠政策扶持,其中对于社会新办老年福利机构,按照规模进行一次性补贴。对于新建床位超过100张以上的养老福利机构,经市民政部门认定,在正常运行一年后,按照每张床位2000元给与一次开办补偿;超过500张以上的,每张补助3000元。马鞍山市补贴每张养老床位600元。这些政策的贯彻执行,对于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兴办老年养老服务设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初步改善了硬件设施
近年来,我省各地针对人口老龄化现状以及城镇中“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收入来源”的“三无”老人情况,通过加大地方财政的投入、征收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等措施,不断加大城镇养老服务硬件设施建设力度,使我省社会养老硬件状况有了一定改善。2004年至2006年,通过推进“社区养老福利服务星光计划”项目,中央和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共投入达1.6亿元,兴办了1230多个遍布城乡社区的图书阅览、日间照料、简单医疗诊所、康复健身等小型多样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初步缓解了老年人活动设施不足的问题。据民政部门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政府或者民政部门举办的老年福利机构65所,床位3100张,入住3000多老人,入住率接近100%(含“三无”老人和自费老人)。连同社会兴办的养老机构,全省各类老年福利机构达222所,拥有床位8758张。
(三)培育了一批养老服务示范城区
为进一步落实民政部推进的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结合实际制定了我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城区评定标准,坚持政府引导,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社会参与,老人受益的工作思路,共评定命名了合肥市瑶海区、蚌埠市禹会区、芜湖市镜湖区、马鞍山雨山区等8个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城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城区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居家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的发展。
(四)催生了一批民办养老机构
民办老年福利机构逐年增多,截至去年底已经达到157所,床位5658个,入住3374位老人,入住率达60%。蚌埠市民办福利机构实行成本化管理,收费低,服务态度好,质量高,还解决了一批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与此同时,合肥、芜湖、马鞍山、天长等市的民办老年服务福利机构也发展较好,已出现了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省养老压力。
三、我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我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从还处在起步阶段,与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的养老社会化、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不相适应,与我省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养老保障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一)群众参与度不高
现阶段我省城镇养老服务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据一项调查表明,仅有不到5%的老人,因为自己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或工作繁忙难以照料日常生活,才有选择机构养老的愿望。而绝大多数老年人,特别是需要生活照料的老人,目前还没有形成选择机构养老或社区生活照料的自觉意识。其主要原因是,舆论宣传力度较弱;有些地方领导对养老服务社会化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到位,致使养老服务社会化处于自发、无序发展状态;居民群众参与社会化养老的积极性也不高,一部分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养老新模式不适应而不愿“走出家门”,一些子女因怕背“不孝之名”而不同意老人进入社会养老机构,导致老人社会化养老参与率较低。
(二)服务设施相对落后
目前,我省老年福利设施主要由国家包办,依附行政部门特别是直办直管的做法没有根本改变。福利机构服务对象仍然以传统的社会救助对象为主。养老服务设施、床位数依然较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据统计,我省在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规划结束后,全省养老服务床位数仅仅达到0.8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的发展目标,老年服务设施缺口达50%以上。由此可见,养老机构中的床位数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有些地方由于老年福利设施管理不善,缺乏部门协调和服务资源整合机制,且各自为政,从而造成本来就比较有限的服务资源又大量闲置、浪费现象。
(三)政策可操作性不强
具体表现在:国家和省财政目前还没有投入养老服务社会化的专门工作经费;由于老年设施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有一定的风险,银行不愿贷款用于老年设施建设,致使养老服务社会化存在融资难的困境;土地和经费等依然存在政策“瓶颈”的制约。一些地方的养老服务社会机构(企业)难以享受到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园区的土地优惠政策;政府为老年人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单一,除了70岁以上的老人乘车(没有被承包的公交公司)免费,为老年人免费开放的公园外,其他公共娱乐、保健设施不多;兴办养老服务设施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收费种类多,手续繁琐。据调查了解,社会办老年公寓需要缴纳“城市建设大配套费”(据调查,每平米配套费达到340元),包括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异地建设费、新墙体发展基金、建设行业劳动保障统筹费、白蚁防治费、工程质量监督费、工程定额测定费等近10项收费项目,涉及的部门包括建委、人防、白蚁防治、税务、工商等部门;资金量大,仅仅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每平方米就达200元。蚌埠市焕荣老年公寓在筹建过程中,前后用了近一年时间,盖了上百个印章,而省政府出台的有关水、电、气优惠价格按照居民价格收费,在当地至今还没有落实。对于经费不充裕又缺乏资金筹集渠道的社会力量而言,兴办老年服务机构,可谓困难重重。
(四)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
现有养老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普遍老化,服务理念落后,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由于全省养老机构管理相对水平低、设施设备较落后,专业服务人员缺乏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入住率偏低。据了解,我省组织参与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业培训仅有2次,共6人。本省民政部门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联合为城市养老服务机构组织举办的养老职业专业资格培训仅2期,培训80人。合肥市依托福利院兴办的老年公寓,一线服务人员40人,取得省厅和劳动部门颁发养老护理员初级证书的仅10人,占服务人员的25%,管理人员平均文化程度大专。规模在合肥乃至全省也是最大的老年公寓“九久夕阳红老年城”,服务人员147人,仅有50人参与专业培训,占从业人员的34%。大专学历占10%,中专高中学历占20%,其余都是初中以下。阜阳市最大的民办老年公寓“颍州老年公寓”,90名服务管理人员,取得初级养老服务职业资格证书的仅6人,占从业人员的7%;取得养老护理中级职称的没有1人。
(五)社区养老服务力量薄弱
基层社区目前普遍存在着服务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窘境,既要组织居民开展民主自治,又要协助政府办事,工作上往往顾此
失彼、流于形式。据民政部门统计,全省共有城镇社区2649个,从事社区专职工作人员14519名,平均每个社区的工作人员还不到6人。但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平均达41项。最高达176项。平均每人要担负7.5项工作,甚至有少数社区工作人员平均要承担32项工作,1人数岗,不堪重负,在社区几乎没有专职从事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同时,社区资源有限,办公经费捉襟见肘,调查表明,全省91%的社区月办公经费不足1000元,其中约有25%的社区月办公经费不足500元。由于经费紧张,工资待遇低,难以吸引专职人员和专业人才从事养老服务。
四、我省发展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
一是把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切实纳入民生工程。从各地经验看,政府的推动和引导,必须作为这项工程的初始动力,并贯穿于发动、规划、组织等各个环节和过程。政府要从宏观规划、管理到舆论宣传、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二是逐步形成制度化的财力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政府性资金投入的机制,加大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发挥政府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业中的引导作用。要从宏观规划、管理到舆论宣传、政策制定予以引导支持,更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不断加大对这一事业的投入,对这一事业的财政投入增幅不低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幅。
三是建立由省老龄办牵头的联系会议制度。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不仅需要政府各部门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更要密切配合、实现整体效应。民政部门负责老年事业发展规划、老年事业相关政策制定、规范老年服务业行业管理;卫生部门要把医疗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在社区层面搞好民政福利服务资源与卫生健康服务资源的整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从单位转到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开辟社区为老服务公益岗位,为社区养老服务和就业提供政策支持;文化体育部门要加强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财政部门要在财力和政策上给予扶持;各级教育部门、妇联、共青团组织要持久深入地开展敬老助老爱老的传统教育,组织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参与基层包括为老服务在内的社区服务。在政府的主导下要整合现有的福利服务资源,将原属各单位的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对社区老人开放,实行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现有设施的功效,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二)制定发展规划
省政府及各相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未雨绸缪,根据老龄化的程度、养老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制定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要坚持把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部门据此在各项事业发展规划中加以细化、量化,制定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推动我省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养老服务迈向新的台阶。建议在城乡规划、建设和旧城(村)改造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老年人口数量增长和养老需求提高的要求,将老年公寓、养老院、敬老院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养老机构建设纳入规划,落实建设用地或提供相应的场所。上海“十一五”发展规划就明确把居家养老的服务量化,并列入了指标体系。
(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1、实行土地优惠政策。政府要优先安排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凡投资建设为老服务机构,或是政府划拨或低价提供土地,或是把养老机构用地视同于工业园区用地。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用地,经有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采用划拨方式优先供地;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以协议出让方式供地,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按工业企业对待;对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建设养老服务机构的,可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免收土地管理费、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等行政事业性收费(证照费除外);乡(镇)村公益性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经依法批准可以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兴办民间养老机构还可以通过对旧厂房、民用设施改建扩建的方式,经规划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审批,采取多种形式来解决。我省蚌埠市采用这种办法,解决了民办养老机构的用地问题。
2、认真落实减免对养老机构的收费政策。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通知》(皖政办〔2006〕68号)规定的我省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给予照顾等优惠政策,在执行中确保贯彻落实。
建议免收或减收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的城市建设配套费用。免收或减收的城市建设配套费用包括建设养老服务机构的征地管理费(市留成部分)、重点建设统一征地预备费、工程定额测定费、白蚁防治费、绿化费、供水工程建设资金、人防建设费、城镇垃圾处理费。
3、严格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97号)规定,我省制定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落实。鉴于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机构的兴办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建议在兴办和运作之初的5年内,一律视为非营利的机构,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4、加大金融机构扶持力度。民办养老机构在社会化养老大趋势中,已经成为一支很重要的力量。建议金融机构对民办养老机构及
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并提供优惠利率。对于规模较大、前景较好、市场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财政部门应给予必要的贴息贷款并配合做好担保机构的协调工作。
5、实施政府补贴。建议对民办养老机构安排财政资金按床位规模或床位入住率分或一次性给予资金补贴。要在降低准入门栏的同时,以切切实实的措施和看得见的物质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机构建设,帮助民办养老机构得以生存和发展。这也是外省市普遍的、行之有效的做法。
(四)促进投入主体的多元化。
发展养老服务业应充分调动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性,除了各级财政作为养老服务机构的投入主体以外,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投资、承包、租赁、托管、股份制等形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1、以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创办养老服务机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规范管理,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服务团体及社会中介组织,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快速健康发展。
2、通过募集社会慈善捐赠拓展资金渠道。尊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对这一传统美德和炎黄“孝”文化的传承和升华,理应受到社会各界、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理解和支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树信誉、立品牌,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募捐、认养、认供、认捐活动,即满足了有识之士的爱心表达,也拓展了养老机构的资金渠道。
3、进一步发挥福彩扶老、养老作用。中国福利彩票具有“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应当充分发挥福利彩票的社会养老作用。建议提高福彩公益金的“扶老”资金使用比例。近几年,青岛福彩注入养老资金1.2亿元,建立了集养老、护理、医疗、教育、休闲娱乐、艺术进修等为一体的航母级综合养老机构,构筑了青岛市社会养老事业高中低档的全国知名服务品牌。江西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四年投入4亿元,集中力量支持了农村“敬老工程”的需要,促进了农村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
(五)推动运行机制的市场化
1、深化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内部管理方式改革。通过对用人、用工和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社会福利养老单位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的改革,依法将经营权以承包、租赁、出让、委托经营、参股等方式转给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以及外资等市场主体,由其按照自主经营、自负营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原则为老年人提供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逐步实现由政府举办养老服务机构为主,向由政府与社会力量多元化投资主体兴办转变。
2、调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以老年人为对象的老年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简单就医、水电维修、紧急求援等,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创办家庭养老院、托老所,以创业促就业,并积极提供各种服务。鼓励和支持慈善机构民间组织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外资企业进入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产业,以形成多种力量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的新格局。
(六)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
社会化养老服务涉及生活照料、精神慰籍、心理调适、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从业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同时,社区组织要倡导、引导广大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化养老服务活动,变消极、被动养老为积极养老,建立老人自我养老服务队伍,因此,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必须实行专业化队伍、志愿者队伍和老人自我养老服务队伍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
1、要引进专业人才,注重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和储备。要利用我省现有的相关院校社会学专业,培养、培训高素质的社区为老服务管理和服务人才。要打通高校毕业生进入社区工作的通道,通过招考、招聘和定向培养,吸收一批年轻优秀的人才充实到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同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服务标准,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2、专业人员队伍要与再就业工程相结合。通过招聘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和陪护专业化服务,满足老人的不同需求。
3、整合社区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当地共青团、妇联组织和大专院校的支持下,通过开展和谐社区、共建家园等活动,努力造就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等组成的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社区志愿者队伍。
4、建立起一支老人自我养老服务队伍。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结成助老服务对子,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这是变消极、被动养老为积极养老、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重要途径。建议社区积极组织由低龄老人和中龄健康老人为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服务的队伍。社区可采取一定的方式,将老年人养老服务活动作为“养老储蓄”记载下来,待其本人到达一定年龄后,可以免费享受相同的服务时间,形成一种“人人付出,人人享有”的良性养老服务循环机制。同时还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加社区管理服务工作。
养老服务社会化,还需要加大社会宣传,创造一个全社会参与、人人关注养老服务的良好氛围。并充分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手段,在我省城镇社区都能搭建一个功能齐全、服务完善,能够满足社区所有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安徽省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
课题顾问:朱维芳
课题指导:侯世标 戴培昆
课题组长:辛朝惠 严方才
课题组成员:凌宏彬 段贤来 何宏葆 高勇 夏波 常小美
二〇〇八年九月五日
第四篇:农村养老社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农村养老社会化问题与对策
一、养老社会化概念
养老社会化是对老年人的赡养方式由家庭向社会的转化过程及所产生的结果。内容包括:劳动就业和收入保障,医疗保健和生活服务,以及社会参与和生存意义创造等多个侧面。根据不同标准,按照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可以把养老制度分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以及处在两者之间的社区养老和集体养老等。其中,家庭养老是通过社会习惯和习俗约束的非正式制度,社会养老是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约束的正式制度。养老社会化是养老从家庭走向社会,从非正式制度走向正式制度的过程【1】。养老社会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养老资源供给者的社会化,养老资源由家庭提供转化为由社会提供 ;二是养老职能承担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由家庭承担转向由社会提供。
二、农村养老社会化现状、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其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尽管2014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在其试点覆盖范围内,对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看似农村老年人口养老已普遍社会化,但由于经济、人口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养老社会化还存在诸多问题。1.现状。
(1)农村老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养老。中国农村自古有着养儿防老的传统,而调查结果显示99%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且其生活费来源和日常生活照料主要依靠子女,而部分靠自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和交往以家庭为主,街坊领居为辅,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把养老寄托在家庭上。
(2)农村养老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农村社会养老的形式主要有社会养老保险、五保户、低保,但是,这些社会养老保障的形式只有很少一部分农村老人享受,且保障水平低【2】。2.问题。
(1)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政策执行力不够。一部分生活处境窘困的老人实际上因基层官员裙带关系而未真正享受低保政策,养老保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发生变质甚至未被有效落实。
(2)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受地缘限制,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跟不上城镇化发展,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养老社会化带来很大困难,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乡镇企业职工、被征地农民以及纯农民面临的养老问题受到巨大的限制。
(3)农村养老投入不足。农村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只是低水平的,只能满足最低层次的生活需求,未能完全解决中国农民的后顾之忧。
(4)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农村社会化养老参与率低。2014年新农保出台新政策,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但一些年轻的农民因参保自己要缴纳一定的费用而不愿参保。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除极少数“ 五保 ”老人实现了集体养老外,其余绝大多数老人的养老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主要由子女或家庭赡养的形式,家庭养老仍是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方式。
三、农村养老社会化对策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和农村空巢老人无人照养等问题的现实,农村养老社会化发展势必成为农村养老的必然要求。而如何解决农村养老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成,就需要在坚持“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下,不断结合当地农村发展现状适时调整政策以促进农村养老方式向社会化转变。
1.完善农村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依法制定相关的农村社会养老的地方性法规,形成法律体系,将农村养老社会化政策纳入法治轨道,强化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严格执法。
2.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与农业政策的结合。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充分考虑农村的社会养老问题,使农业政策促进养老社会化。根据我国实际,一是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纳入农村税费改革过程统筹考虑,在取消农业税后收养老保险税; 二是通过调整现行政策,将国家的财政补贴转向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农民,以创新农民补贴的特殊方式承担制度建设的财政责任;三是把建立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与改革现行的土地政策结合起来,农民工一经放弃农村土地使用权,就可以直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四是对于失地农民应鼓励其利用征地偿安置费来缴纳养老保险。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3.社会养老方式多样化,坚持“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对老人而言,白天有人照顾、中午可以做点饭、有病可以到社区医院、在社区医院还能建立档案等,这样就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中国式养老模式。但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社区服务尚不现实,因此要发挥农村卫生所的功能,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养老服务中心,鼓励老人到社区养老。
4.转变观念,消除对农村养老问题的片面认识。目前中国很多老人观念上还 没有 转变,还不能接受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特别是农村老人,在他们看来,自己有儿有女,老了自然由儿女来养老送终,只有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才需要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子女应积极了解社会化养老政策并积极响应政策的执行。政府应加大对社会化养老的公益性宣传,增强农村老人对社会化养老的认识,使之认识到社会化养老的利处,不断提高农村老人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水平,并以此提高社会各界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为社会化养老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宋健.中国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养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3.【2】周云,陈明灼.我国养老机构的现状研究【J】.人口学刊,2007,(4):19-24
第五篇:国防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国防生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国防生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满足中国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在当前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地方高校选拔和培训国防生是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依托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为军队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在国防生的管理上,一定要抓住其特点,认清军事化管理和大学校园生活对立统一的关系。根据大学校园的实际情况,通过准军事化管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纠正其不足使其长处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国防生、管理、大学。
一、国防生的基本含义及发展现状
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有关单位依托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符合条件的保送生也可申请成为国防生。国防生与军队有关单位签订协议后,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国防生完成规定的学业,参加统一组织的军政训练,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
其实西方国家早就有这依托国民教育为军队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了,如美军利用地方大学培养军官的思想和实践早在十九世纪初即已产生。美军认为,要提高军官的培养质量,单靠军队自办的院校是远远不够的,必然依靠地方高等教育,借助地方名牌院校的实力,采取军地共育的办法,从而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军官学员,把国家范围内最强阵容的教学科研力量用于培训军官,达到培养出一流军事人才的目的。美军一般选择与军种专业对口并有权授予学位的工程技术或文理科院校设置后备军官训练团,主要任务是使青年学生志愿者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新军官的任命要求。参加后备军官训练团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完成正常大学的课程,另外每周要进行数小时军事训练,每年夏季还要参加军事演习,经过2-4年时间学习,毕业后陆军和空军学员授预备役少尉军衔;海军学员授正规军官少尉军衔。
我国的国防生是开始于1999年,是由江泽民主席提出来的,其实地方大学生入伍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了,历史上有两次大的地方大学生入伍高潮,其中现在就是一次。我想之所以提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有其中几个原因:1军队需要改革,这就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而大方大学生在思想上比较活跃,做事有激情;2未来战争是高科技的信息化战
争,这就需要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的高科技人才,而仅仅靠军校来培养是远远不够的;3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教育的资源上,地方大学有着先天优势。
国防生政策原至于西方,但是我们不能照搬过来,因为我们的国情、历史传统、生源等都有不同之处。正因为这,我们的这一政策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在招生人数上年年在变,在校国防生的训练也不统一,每年的暑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安排等等。而且先前的国防生在进入部队有很多不适应部队的生活,大多都被淘汰,这就给许多部队的领导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从而就有了抵触的情绪。虽然这一政策有许多的不完美的之处,但我觉得这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也是部队改革的很大的动力,是必须长期实行的政策。
就现在各个大学的国防生现状来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在培养发式上更是如此,而且我认为高成领导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因为,就我们学校来说,我们学校是二炮招收的,在我们去基地训练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北京总部过来召开的座谈会,从他们的交谈中,我了解到,领导招收我们有很大的一点原因就是我们有知识,有与军校学生不一样的活跃的思想,所以如果在学校把我们按照军校学员一样来管理,那样就会限制了我们的思想,阻碍了我们的创新思维,但是这样也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当我们进入部队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不适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很大,因而许多人就离开了,被淘汰了。但是现在也有很多人提出来应该实行部分的军事化管理,如每周出操,听讲座,坚定报国从军之志等等,而就这想法的实行的程度如何,效果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我们都在探索中,我也相信肯定能够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之道。
目前我们招收的国防生大多是技术军官,所以条件相对军校生要低多了,招生对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2001]政联字第1号),志愿从事国防事业,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
(二)品德优良,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三)年龄在二十周岁以下
(四)身体健康,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
坦白讲在实际的招收过程中,条件可能会比这要低一点,因为现在人的价值观跟以前有很大的不一样了,单纯讲奉献国防的思想已经不多了,所以加入国防生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
下面我就我们学校来谈谈我们学校的训练状况及由此了解到其他学校的情况,我是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我们学校在训练方面是我了解到的学校中是比较宽松的,我们每周日早上要训练一个小时,一般是先绕400米的操场跑三四圈,然后进行一些简单的队列训练,一周就训练一次,负责训练我们的是研究生,而且就这样也经常有人不去的,特别是到了大四了就更松了,那时候的实习也比较多了,加上又有很多考研的,所以大四一年我一年大概就去
了八九次吧,我相信别人也跟我差不多了。但是据我了解到的有的学校的训练还是很多也挺正规的,所以到毕业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国防生毁约的还是很多的,我想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因为平时松了,也不经常进行思想教育,所以献身国防的热情,决心也谈了,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了。而且我们那一届的国防生还不是住在一起的,到我们下面的就住在一起了,平时跟别的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不少他们思想的影响,在这点上我是深有体会的,周围的人会认为去部队有很多的不好,无形之中就在动摇你的思想。所以,现在让国防生都住在一起是很明智的决定,在思想少受别人的影响,不过说到底还是自己的信念,别人的影响都是次要的。说到国防生住一起我也了解到,在这制度的实行上各个学校也有松紧之分,有的学校会实行查房制度,而有的学校就根本没有这一制度,好多的学生跟本就不住在那,在外租房住或者不住那,所以说制度是好的,但是实行起来效果大不一样,关键要看管理者的能力及态度,这只是我的一点个人想法了。
二、国防生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具体对策研究
1、制定统一的军事基础教育训练计划
虽然关于国防生的训练计划已有出台,但是并没有多少学校去严格执行,而且很多国防生都不知道有这一计划,即使知道了,也没有多少人会知道具体的内容,所以说这一计划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全面的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我认为在这之前还应该对整个国防生的身体素质等还应该做一个全面的摸底调查,这样有利于制定出更好的计划来,在这基础上我认为还应该有一个相应的考核标准,有了标准就可以去督促国防生去锻炼,可以让他们尽快去适应部队的生活,应该在毕业的时候有一个正规的考核,就象军校里面的学员毕业体能考核一样,同时把这一成绩如实反映给部队。
在基础教育训练计划上,我认为应该加强思想教育的比例,因为就象我上面说的一样,思想教育对我们坚定献身国防的信念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应该以加入这一行列而感到自豪。大学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是价值观形成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多变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而在这一时期的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这时期的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课程设置上还应该有一些简单的在部队能用到的课程,如:军事理论、军事地形学、军兵种知识等等,让我们对部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会出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太大,同时有了这些课程的学习,也让我们现在在军校学习的一年将精力更多的放在别的方面,而这些本来应该是在地方大学就应该学到的。
现在的国防生都实行的是四加一模式,四年大学本科上完再去军校学习一年,我认为想法是好的,但效果却是不仅如人意的,首先在培训的目标上没有明确,其次在培训的方法上各个军校也不同,最后就是国防生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想培训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因为很多的国防生在来训练前还没去过单位,即使去了也不知道未来自己从事的是什么岗位,需要什么,所以我觉得在这培训这一快上还有待改进。
2、建立对口协作单位教育训练机制
现在国防生毕业进部队前都会有一段集中训练的时期,但在这训练期间,各个军区各兵种训练的内容是不同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训练的时间上也有长短不同,我认为在时间上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内容上应该具体点,主要去训练什么。
在校国防生每年都有寒暑假,一般大学都会利用暑假去训练,一般是为期15天左右的夏令营,但是每个学校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学校只在大三结束的那个假期去搞夏令营,别的假期都是正常回家的,而有的学校是每年都会组织夏令营,就夏令营的地点各个学校也不一样,有的是去部队,有的是在军校里面,刚开始我们也想到部队去感受一下真正的部队生活,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去成,结果就在合肥的一所军校里面进行了为期不到15天的训练,内容主要是队列方面的,体能很少。不过我的感觉是,时间虽短但是印象很深刻,从刚开始的极度不适应,到后来慢慢适应,到最后离开的时候竟然还有点舍不得,其实环境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所以,我认为夏令营应该每年都组织,最好是去部队。
3、建立起军地院校协作教育训练机制
军校与地方大学各有自己的特色,有各自的优势,所以应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尤其在国防生的培养上,例如可以组织国防生利用假期去军校体验军校的生活,同时也可以邀请军校的教员去地方大学做一些报告,讲讲国防知识,增加大家的国防意识,而这应该是可以对所有的地方大学生开放的。
其实在培养国防生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工作要做,我们也是在摸索一条正确的方法,但是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一套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以上的观点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恳请老师给予多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