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统筹,养老保险,社保有什么区别

时间:2019-05-14 15:3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养老统筹,养老保险,社保有什么区别》,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养老统筹,养老保险,社保有什么区别》。

第一篇:养老统筹,养老保险,社保有什么区别

养老统筹,养老保险,社保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

意思差不多,叫法不一样。

养老保险,有社会保险(社保)和商业保险(商保)两种。我们常说的社保,包含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共五个险种,只是社保刚开始时只有一个险种-养老,所以人们以为“社保”就只是养老。

社会保险是国家保险,是为了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参保者交的钱(包括单位交的)由国家来统一安排(养老统筹、医疗统筹等等),这其中国家是不赚钱的(非盈利性质)。

商业保险则是保险公司的,它不是统筹的,而是纯商业性质的,因此,理所当然地要赚参保者的钱(盈利性质)。

简单说,社保中有养老保险,养老保险除商业保险外就是社保,社保的养老险是统筹的。

你妈妈已经45岁,现在才考虑买养老险,有点晚了。

社保养老险规定,初次参保的人,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得少于15岁(按男60岁,女50、55岁法定退休的标准来看,你妈妈已经超龄太多了),不过按现在的新政策,好像可以申请延期退休。因为要至少交费达15年才能享受养老金。如果可以,你妈妈现在买社保养老险,那要到60岁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你最好尽快到当地社保中心去问问,看你妈妈能否以个人灵活就业者身份参保。

商保的养老险,我建议不必考虑了。商业保险极其昂贵。不信你到各家保险公司去了解一下,无论是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还是康泰...商业保险公司多得很,随便去哪家问,你妈妈这个年龄,买养老保险要交的钱,会吓你一跳。

比较起来,还是社保的养老险划算多了。

第二篇:城乡统筹基本养老保险

一、“城乡统筹”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是我国进人新的发展时期党和政府的重要理念。2003年10月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五个统筹”思想,并且把统筹城乡发展置于第一位。

“城乡统筹”是在我国的城乡社会发展形成二元结构格局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这是我国在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结果;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我国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转轨时期,统筹发展就是我国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战略抉择。

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城乡统筹”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可以是一种发展理念,是一种工作思路和方法,是合理的政策导向过程,也可以是一种理想状态。城乡统筹是指坚持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理念,按照城市与农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制度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理想。城乡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之一。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把城市与农村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割裂地加以考虑,但是城乡一体化更多的可被作为一种长远奋斗的目标,它强调的是城乡融合的结果,而城乡统筹是要尽力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强调的是走向一体化的过程。区别“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克服城乡统筹的急于求成的误区,树立循序渐进的观念。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下,从城乡开通、联合、再发展到城乡融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是长期奋斗的过程。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是我国城乡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主要部分的社会养老保险在城乡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城镇职工有社会养老保险的依靠,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帐户模式从根本上不能解决占中国人口70%的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养儿防老”依然是农民养老的现实选择。城乡二元化的养老保障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的现实基础。社会养老保障的城乡统筹是城乡统筹的必然要求。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是指在构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坚持城乡统筹的理念和要求,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制度,逐渐打破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分割的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养老保障的城乡一体化。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城乡统筹是长期的过程,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可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是从现在到2020年,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这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是一致的。它强调的是覆盖而不是统一,在承认城乡二元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将继续存在这样一个事实的基础上,统筹的内容、方式和执行标准可以不完全城乡统一,而应该统分结合,并在渐进发展中以统融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步化异趋同。高级阶段是从2020年到2050年,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按照我们国家“三步走”的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到本世纪中叶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那时,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论是在社会保障项目上,还是在区域、群体上,应当实现全面的、多层次的综合衔接,最后,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的措施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城乡统筹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社会的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而且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仅要兼顾过去,立足于现实,而且要着眼于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一,建立和完善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突破口。由于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缴费为主,这项制度所产生的养老金仅相当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而不是国家再分配的结果,而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对国民收入再分配,从这个意义上说,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缺位是制约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的“瓶颈”。

解决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缺位问题,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基金问题,将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失的基础养老金补充上去。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政府应该出资支持。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运行和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困难,就会发现,政府的支持性投入和政府对制度运行的关注程度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成败的关键。我国农民对实现国家工业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国家应该拿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基金”,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然后,整合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设计与城镇企业相同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应统一管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与“做实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这样才能完成养老社会保障的从“无”到“有”、从“有”到“统”的过程。

第二,探索能够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障的新制度是首要任务。能够实现社会养老保障城乡统筹的新制度起码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方面,从现实来看,可覆盖城乡居民,适应不同地区、群体、单位和个人的特点与需求,有效调节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制度的全覆盖;另一方面,从发展来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能够适应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逐步提高缴费和保障水平。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符合这两个条件,中国城镇与农村整合的养老保险发展的终极模式是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

个人账户是建立城乡整合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应逐步提高单位缴费进入个人账户的比例,加快做实个人账户的进程,同时逐步缩小统账账户比例。个人账户待制度运行一段时期后再逐步做实做大。以个人帐户为目标,建立机制统一、有差别、可衔接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这种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可推广的弹性养老保障制度模式,符合社会养老保障城乡统筹的新制度的条件。

第三,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是必须破解的难题。首先,加大政府财政支持。一要建立参保补贴制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政府可通过实行缴费补贴、基金贴息、待遇调整、老人直补等多种参保补贴方式,通过政府补贴,引导和扶持城乡居民普遍参加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要研究将仅仅用于城镇居民社会统筹的资金转为用于城乡居民均等的参保补贴资金的办法,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平普惠的参保补贴制度,实行基本养老金的全国均等。其次,加大政策支持。将潜在的社会保障资源变为现实的社会保障资源,弥补社会保障资金 的不足和缺口。如通过国有资产变现、外汇储备投资、城乡居民储蓄投入、土地换保障等多种方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研究建立中央财政对计划生育家庭等重点社会群体、中西部地区、贫困群体的参保补贴进行转移支付的办法和机制。最后,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应建立个人缴费、单位或集体补助、国家投入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第四,建立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管理体系是基础。为实现社会养老保障内容、管理、服务的社会化和一体化,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来看,应建立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障管理机构,包括统一的业务管理机构、统一的基金运作机构、统一的监督管理和工作绩效评估机构。业务管理机构在对人口总量、人口结构、期望寿命、宏观经济、市场、财政投入和基金收益等敏感性因素进行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家和地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及时进行优化调整,确保决策的化监督管理和工作绩效;基金运作机构确保资金的保值增值;评估机构对决策、经办和基金安全增值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管。管理的主体是社会保险机构和社区组织,建立以社会化管理为主、社区为主要依托、单位管理为辅的管理服务体系。

第五,完善是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的保障。城乡社会养老保障统筹发展的关键是依法调整资源配置,把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社会发展文明成果的思想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在相应的法律条文中。从历史上看,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史上,几乎都经历过城乡非均衡发展的历史阶段。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从城乡非均衡发展到城乡均衡发展的过程是整个国家资源,尤其是经济资源调整的过程,是资源向农业倾斜的过程,而这一过程要依法进行。一种政府行为,应当有其相应的法律依据,否则就很难实施。

第三篇:城乡养老保险论文关于城镇的养老保险的论文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综述

城乡养老保险论文关于城镇的养老保险的论文

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综述

【摘 要】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筹资方式、资金管理、政府责任、法律制定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为我国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设计

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发展不平衡,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分割状态,如不加以调整会进一步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对我国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为我国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一、养老保险模式的选择

很多学者赞成“多步走”的战略规划与“多支柱”的养老保险模式。袁彦东等认为我国应在公平与公正的基础上统筹城乡养老保险。首先用“过渡方案”起步,等财力水平达到实际需求后,再逐步过渡到“目标方案”,过渡方案是目标方案的基础,为实现二者的平稳衔接,过渡方案与目标方案必须在模式上保持统一。武建新认为我国首先应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建立一套适合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的法律制度,规范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过程,确立其原则、性质和组织形式。等到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较为成熟的时候,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制度,使全社会人民最终能够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潘楠等认为我国现阶段应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基于城乡居民全

覆盖的养老保险模式,首先通过改革和完善“农保”制度,建立一个能满足农村不同对象需求的,多层次、低标准、广覆盖的新型“农保”制度。然后逐步推广到农村其他地区,实现“可持续”的终极目标。吴湘玲等提出要消除我国养老保障的城乡分割,必须在反思现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建立新的全民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具有“广覆盖、低水平、可持续、强制性”的特点,目标覆盖对象为全体老年人,通过全国统筹、随收即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柱与自愿性的其他养老支柱相结合,构成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险模式。

二、资金筹集方式

统筹城乡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是核心。资金的筹集无非来源于个人、家庭、集体和国家。其中关于资金负担的比重应如何合理安排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杨东乐认为《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中的资金筹集模式中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共济性差,社会层级的互济性难以体现,无法体现政府在城乡养老保险中的公平性原则,也不利于拉近城乡养老保险之间的差距。

高和荣则认为,这种筹资模式下,国家和集体所体现的社会责任过小,不仅会造成资金来源不足,降低其保障水平,而且会影响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难度,更不利于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发展。

潘楠、钱国荣认为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的建立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自我保障与国家适当补助相结合、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相

适应的原则,建立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充分考虑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差异大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

汪沅、汪继福等认为统筹社会养老保险金是解决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突破口,是统筹城乡养老保险的首要任务。政府应该出资支持社会统筹基金,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然后,整合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设计与城镇企业相同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尹静、高勇等认为整合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设计与城镇企业相同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模式,通过“土地换保障”的方式为收入水平较低下的农民筹集养老保险金,从国有资产中或财政资金中划拨一部分资金用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基金”,以保障农村的基本养老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城乡养老保险资金的统筹。

2009年9月我国出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基础养老金由中央和各级财政补贴,个人账户养老金按国家有关规定计发。这样新农保制度首次明确了个人(家庭)、集体、政府的责任,明确了三者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大进步。

三、资金管理模式

童广印认为首先应建立省、市(县)两级政事分开的管理体制,社会养老基金由省、市(县)共管,省级负责基金管理,县(市)负责基金的收

缴和发放。其次应尽快出台基金运营优惠政策并拓宽基金运营渠道,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再次应加大基金监管力度,建立开放式的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察、财政等有关部门联合组成的外部监督制度,以保证基金安全。高雅认为由于我国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养老金收支的现金流量也不同,养老资金应由有能力的中央政府进行统一调整、统筹安排,即实行全国统筹、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其具体运作机构主要包括征收机关、管理机关和监督机关。养老金的征收机关由国税部门负责,具体发放工作可以委托金融、保险机构或者邮政部门来完成,养老金的监督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政府审计部门负责。

四、法律的制定

从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立法先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德国、日本、瑞典等国都是先立法来规范养老保险的发展的。由于缺乏法律的引导与规范,我国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发展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导致长期处于缓慢发展、甚至是停滞状态。因此统筹城乡养老保险法律保障是必不可少的。汪沅、汪继福等学者认为城乡社会养老保障统筹发展的关键是依法调整资源配置,把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社会发展文明成果的思想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在相应的法律条文中。高雅等认为我国应重建或修改现行法律,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进行立法,使保险的范围直接覆盖到所有的公民,对总的法规政策中有冲突、不协调的部分尽可

能排除,消除不同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性差别,同时按经济发展的水平留有余地。童广印认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的立法应循序渐进,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对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范围,法定权利,各级政府的责任,财政拨款支持的初始额度,社会养老保险机构的设置,基金的筹集、管理、发放,公民享受养老保障的程序,侵害公民社会养老金权利行为的处置等,做出具体规定。在条件成熟时单独制定全国社会保障法案。使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有法可依,改变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一直是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局面。

五、结语

随着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以及部分条件具备的地区对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我国实现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将指日可待,国内学者应在借鉴国外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为我国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政策建议。参考文献: [1]高和荣,《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南方人口》第3期, 2003.[2]高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的几点思考》,《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2005.[3]景天魁,《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思路与对策》,《思想战线》第1期, 2004.[4]潘楠、钱国荣,《我国建立城乡养老保险统筹机制问题探讨》,《法制与社会》第11期, 2008.[5]童广印,《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12月.[6]汪沅、汪继福《,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问题探析》,《税务与经济》第3期, 2008.[7]吴湘玲、叶汉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分割及其对策讨论》,《江汉论坛》第11期, 2005.[8]杨东乐,《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互济性》,《黑河学刊》第6期, 2005.[9]尹静、高勇,《论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消费导刊》第10期, 2008.[10]于秀丽,《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甘肃社会科学》第4期, 2004.[11]余兴厚,《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重庆工商大学报》第5期, 2005.[12]张会丽,《转型期构建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途径分析》,《经济师》第11期, 2005.

第四篇:强力推进养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北辛街道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所关于 2012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工作基本情况汇报

2012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启动以来,在市局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北辛街道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所立足早部署、早宣传、早发动、早落实,“四措并举”有力的推进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截至到6月12日,街道七个社区已经全面启动201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工作,共登记办理3549人,收缴基础养老保险金107.5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1%。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建立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居民老有所养,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充分认识实施和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于街道民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把此项工作作为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抓实抓好,确保201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工作平稳运行。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5月28日,街道党委、办事处组织召开了201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工作会议,成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以街道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制订下发了《北辛街道201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征收通知》,统一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收工作,统筹解决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大宣传,广造声势。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利用街道网站、村居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宣传我市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扶持力度、登记参保时限及参保好处等内容,通过全方位、广覆盖、立体化的政策宣传,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保热情,调动了群众的参保积极性。

四.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各居会计要做好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参保登记、档案管理、统计管理、受理咨询等工作;劳保所工作人员要打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单并督促各居会计将收到的基础养老金及时交到农行,并做好各居统计上报工作,对工作进展情况实行一天一通报,一周一调度,为此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北辛街道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所

二0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第五篇:试析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试析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构筑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逐步解体,以社会成员户籍划分城乡社会保障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已越来越受到所有制和用工形式多样性的变化、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后身份异化和部分地区出现城乡一体化的挑战。目前,许多地方已实施或正在探索户籍制度改革,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实施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却限制了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和城乡人口的融和。因此,统筹或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二元化社会结构的重要推动手段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城镇职工为主要参保对象,并延伸至有缴费能力的城镇居民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探索,日臻成熟和完善,形成了“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多个层次、逐步统一”的制度特征。以农村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由于缺乏经济基础的支撑和政策制度的保障,大部分的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处在探索和试点的过程中,其持续发展的瓶颈仍未突破。从发展理念、保障模式、待遇水平、制度衔接等方面对现行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比较,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从发展养老保险的政府责任上讲

各级政府仍然存在“重城镇,轻农村”的养老保险发展观。从当前政府出台的社会保险宏观规划和有关政策措施来看,主要是解决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同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并负责资金最终“兜底”。而对于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而言,则认为土地和家庭是农民养老保障的重要载体,构建这一制度并不迫在眉睫,当前主要任务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政府在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上,起步比较迟,投入的资金也不多。目前,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已呈现严重失衡的发展态势,这主要是由于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险发展观上普遍存在“重城镇,轻农村”的观念。

(二)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模式上讲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城镇养老保障制度最重要的特征是强制性,其资金来源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制度运行中基金如不足支付时,国家承担最终支付者的责任,这些机制确保了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长久发展。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看,大部分地区农村养老保险采取农民个人自愿参加,基金完全积累的方式,资金来源以个人缴费为主,各地依其经济状况给予一定的补助,这种储蓄制的保障模式,一是在农民收入普遍较低以及增长缓慢的经济状况下,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并非农民投入的首要选择,做强做大养老保险基金难度很大,二是这一制度缺乏统筹调剂、保障功能弱化、保障水平有限,农民普遍注重眼前利益,参保意愿不高,也就没有参保的积极性。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政府财政保障来支撑,缺乏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没有发展的空间和后劲。

(三)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上讲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难以从根本上保障参保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功能就是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确保年老后能安享晚年。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远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已建立了随经济发展适时调高待遇水平的调整机制,使广大退休人员能充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农村养老保险待遇的发放标准,主要依靠个人积累养老保险费的总额来确定,由于缴费水平低,特别是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其待遇根本无法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在一些地方月发放标准只有几十元,尚不足低保水平,有的地方标准更低,较低的待遇水平没有达到国家和农民所预期的保障效果。

(四)从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度衔接上讲,城乡分割的二元养老保障体系没有双向沟通的衔接管道。

人员在不同地区流动,这是社会发展的常态,养老保障制度也须解决基金转移和保险关系接续的问题。当前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对城市居民流动到其它统筹地区的,本人的养老保险关系以及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可转移到流入地,其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金额可以累计计算。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民,在养老保险转移上,一方面农民进城务工后,在城镇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其个人帐户资金不能向农村转移,只能办理退保,无法与以后积累的养老保险费合并计算;另一方面在农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当农民融进城镇成为居民时,在农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不能向城市转移,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只能从头起步。养老保障制度上的城乡壁垒没有互通的衔接管道,已成为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扩展参保范围和加快基金积累的主要障碍。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客观存在,导致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上必然存在城乡差别,但两者应统筹发展,在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不能忽视广大农民的养老保险权益。当前我国农村出现的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和老龄化、土地和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不断弱化和部分地区的城市化,对全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要求更为迫切。

二、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制度建设

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适应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做好统筹规划。一是对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周边农村及大中城市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应通过完善农民工、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与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相衔接并与之相适应的养老保障制度;二是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广大农村,应主要通过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进一步完善农村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为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速,加快其发展,建立较为健全的、覆盖全体农民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因此统筹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一)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转化的必然结果,据不完全统计农民工就业大军全国有二亿多人。农民工从其身份上讲可塑性强,既可融人城镇成为居民,也可返回乡村成为农民;从其工作性质上讲,流动性大,身份变化快。因此不能把养老保险视为城镇居民的专利,也不能不顾现实国情建立同城镇居民一样标准的农民工的养老保障制度。在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应以建立以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制度为主要选择,这样的制度模式既可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也可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相衔接。筹资上以个人缴费为主,单位为辅与城镇职工的缴费水平保持适当的差距,但不能过大。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费全部进入其个人账户内,个人账户的资金专用于本人年老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农民工的个人账户可按规定记息、接续、转移和继承,特别是要设计好农民工个人账户向城镇或农村转移的制度衔接。只有将农民工纳入养老保障体系,其养老保险关系与个人账户资金可随同本人转移(从城镇到农村或从农村到城镇),这样农民工不论是在城镇安居还是年龄大了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都可使其年老后的基本生活得到比较稳定的保障。

(二)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用土地转为非农用地,现累计失地农民在4000万一5000万人之间,已成为非常庞大的社会群体,而且失地农民人数仍在增长,全国每年至少有300万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农民土地被征用后,存在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困境。失地农民是城市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也应成为城市化的受益者,应按照“土地换社保”以及“保障基本、广泛覆盖、共同负担、统筹共济”的原则,将失地农民纳入到城镇养老保障的统筹范围中来。把失地农民纳入城市养老保障体系,要从制度上明确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是今后征地的前置性条件。失地农民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政府和集体应予以支持,合理划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方承担保费的比例和限额;同时应多渠道筹措后备资金,主要办法是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土地储备增值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充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后备基金内。只有通过“土地换社保”,才能真正保障失地农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

(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来,参保农民最多时达8000多万人,但本世纪初农村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实行的是个人帐户完全积累、自愿参加的保障模式,筹资上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这种模式下由于农民收入有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国家扶持不到位,其发展已步履蹒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在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4亩、人口结构又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赡养系数提高的情况下,如不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今后我国在面临老龄化的同时,也将迎来贫困化的高峰期。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上也应采取“多予、放活”的政策。在“多予”上,一是加大对参保农民的政策扶持力度,中央和地方均应投入一定的资金,通过保费补贴引导农民积极参保;二是农民达到男60、女55岁,并缴纳一定年限的养老保险费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如养老金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额部分由各级政府按一定比例补助到位。在“放活”上,一是农民可根据个人经济状况,选择不同档次的缴费标准,相应享受与其缴费水平相适应的养老待遇;二是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融入城镇养老保障体系,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制度。

下载养老统筹,养老保险,社保有什么区别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养老统筹,养老保险,社保有什么区别.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什么是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制度

    什么是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制度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国家统筹型养老老金?其实国家统筹型(universal programs)分为两种类型: 1)福利国家所在地普遍采取的,又称为福利型养老保险,最......

    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保险政策探讨(范文模版)

    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保险政策探讨 孟冬冬 2013-05-13 09:57:46来源:《商情》2013年第8期摘 要:从分析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着手,分析了老龄化问题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提出了应......

    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的区别(五篇材料)

    专注社保代理12年 30家分公司覆盖四川.重庆.贵阳… 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的区别 养老保险作为作为一种社会保险,一直是社会广泛讨论的焦点问题。那么,居民养老保险和职......

    《社会保险法》与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范文大全]

    一、养老保险统筹的理论渊源 在数学上认为:只要实验的次数足够大,则特定事件发生的次数就会越来越接近其理论上的概率值,即符合“大数法则”(TheMajorityRule)。运用在保险理......

    人社部:养老保险最终取消“双轨制”

    人社部:养老保险最终取消“双轨制” 2013年08月05日03:58来源:新京报 据《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社会上对养老“双轨制”议论颇多。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

    财社字[1998]88号--关于清理和移交行业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清理和移交行业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颁布单位】 财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发文字号】 财社字[1998]88号 【颁布时间】 1998-08-28 【生效时间】 1......

    社会办养老机构有关情况报告(精选五篇)

    社会办养老机构有关情况报告 区政府:近年来,全区养老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

    社树居家养老工作交流材料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努力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泾阳县王桥镇社树村居家养老经验交流材料 社树村位于泾阳县王桥镇东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村,现有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