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社区建设的理念与实践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15:5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绿色社区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绿色社区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第一篇:绿色社区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绿色社区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文/吴桐雨朱健刚

20世纪末,伴随着社区在我国大量兴起,人们的生活重心由单位转移至社区,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代替单位,逐渐承担起管理社区居民的事宜。这一转变导致长期依赖“单位包管”的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生活中包括生老病死在内的方方面面不再与单位过多联系,而直接与社区服务挂钩。社区因此成为中国城市管理改革,维持社会稳定的关键节点,而提高社区治理能力成为提升基层政府行政能力、党在基层权威的重要渠道。

绿色社区正是这一政治背景的政策产物。目前比较普遍的对于“绿色社区”的界定是“建立了一定的环保设施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社区”(廖晓义,2000)。其中,环保设施主要包括垃圾、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清运系统;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系统;节水、节能和新能源等硬件设施。而环境管理体系则涉及到建立一套能够引导

社区内居民共同建设、分享公共环保设施的治理措施,以及一套引导居民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的教育、宣传体系。

“绿色社区”概念最初是被一个活跃在环保领域的NGO组织“地球村”引进中国的。“地球村”在社区层面上的环保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1996年时只是通过帮助北京大乘巷社区家委会(编者注:和居委会是一个级别,一般是一个单位的家属院叫家委会)建立垃圾分类点,后来发展到向居民介绍、引进垃圾分类法和节能、节水家电的使用方法,编写了《绿色社区指导手册》。其时,“地球村”对于“绿色社区”的实践形式主要集中在倡导社区居民选择“绿色时尚的社区生活方式”,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地球村”坚持在中央电视台制作“绿色文明与中国”节目,并在绿色时尚板块介绍垃圾分类知识。可以说这时候的“绿色社区”概念是一个引起小范围人关注、讨论的专业话题,“地球村”对其进行的实践处在小范围试验的阶段。

到了2001年,“绿色社区”概念由于与政府当时希望将环保推进社区同时加强居民参与的政策目标相切合,得到了政府的认可、支持和推广。国家环保总局号召全国47个重点城市开展创建绿色社区工程,“绿色社区”概念由此演变成为一项广泛性的国家工程,被政府加以政策方式推广出去了。这时“绿色社区”的核心集中在建立绿色社区指标体系上。

整个指标体系既包含对“硬件”设施建设的规定,也包含“对软件”管理措施的规定。“绿色社区”硬件建设主要包括建立垃圾、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清运系统;配置生活污水处理再利用系统;以绿地覆盖面积为衡量标准的社区绿化建设。这是一个高度量化的指标体系,比如国家对于绿色社区绿化覆盖面积就明确规定不能低于30%,这就为基层政府和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了创建绿色社区的基本参考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基层政府和物业管理公司往往一次性注入大量资金实现其设施配备工程。而“绿色社区”的软件部分在于吸引居民参与到“绿色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实践中去,希望形成一个集合社区内居民、志愿者和民间各种力量参与的管理体系。相对于“硬件”指标,“软件”建设的规定模糊,难以通过量化指标衡量其实践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许多社区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建立“绿色社区”的指示,大多选择首先完成较易实现的硬性指标,比如建立指标规定分类垃圾桶数量,废水回收系统。再通过各种实践手段将软件指标量化,比如在社区建有一定数量“普及环保科学知识的宣传阵地”、评选出一定的“绿色文明家庭”,营造一种“家家参与绿色社区建设”的欢闹景象。之后,社区就可以凭借这些“成绩”向国家申报“绿色社区”。这是典型的“自上而下”治理模式,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居民难以感到这些已经建成的“绿色设施”到底与自己的生活能够产生哪些联系,比如,几乎每个绿色社区都会配备分类垃圾桶,但是真正能够将垃圾分类投放其中的居民则少之又少。缺乏居民足够关注及志愿性参与的绿色社区建设工程恰恰体现出社区管理机构应付上级的“交差”心态。

即便如此,“绿色社区”工程仍然为像“地球村”这样的NGO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实践中去提供了一定的机会空间。一些熟悉环保议题的NGO针对社区特点,协助社区制定出更加灵活和切实可行的方案,比如组织居民进行环保义卖,开辟公共的洗衣平台,这些行动无疑更加贴近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利益,更加充分反映了居民的公共活动需要,从而容易引起居民的关注,对于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具有更加持久的推动力,从而辅助社区管理机构在软件方面完成上级任务的可能性。另外,相对于实现硬性指标规定的环保设施配备,它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注入,主要是寻求管理体制上的改进,从而具有低成本的可操作性,这无疑分担了社区的负担,这也是促成社区居委会、物业机构寻求NGO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藉由“绿色社区”工程,NGO的诸多特质和价值得以凸现,从而进一步获得了国家的认可和社区的欢迎,为其进入社区,与居民互动,展开行动提供了机会,这也就为改观社区中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国家的绿色社区运动为民间的各种力量参与提供了机会空间,许多社会组织展开了许多颇具创新意义的实践。其中,寻求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创新就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实践方式。强调绿色社区的可持续性涉及到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一是其更加强调居民参与的内生动力,而不是外部强加的社区实践。这是用参与式发展取代自上而下发展的理念。它源自国际发展学界1970年产生的内源式发展理念,认为发展的核心动力来自于发展的主体而非外界的干预,因而对发展动力的寻求方向从国家转向民众,强调“自下而上的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建设绿色社区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社区居民才是“绿色”的受益人,建立绿色社区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效渠道。作为主要受益人,他们才是绿色实践的主体,理应参与到规划过程中去,同时通过公众参与的方法去分配服务,并发挥民众在地方发展中的作用。社区要想“持续”地“绿”下去,就要通过居民的参与在社区内发展出一套科学的“造血机制”,只有这样,绿色才能通过源源不断的“再生细胞”持续下去。其二是其强调绿色社区建设的系统性,即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将社区经济属性、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融合,绝不只是就环境谈环境。归纳起来,这些可持续性实践应该包括社区可持续的环境建设、可持续的生计和消费方式建设以及可持续的文化建设,从而达到实现有机、平衡和持续发展的绿色社区。在新型绿色社区的实践当中,一些社区开始尝试在社区公共空间分享诸如洗衣机、家电修理器械等设备,以此来减少资源的浪费与污染,同时提升社区的生活水平。以下将通过案例方式分析这些方向的实践如何开始一点点地引导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同时也改变了“绿色社区”自上而下的模式。①

这是一个位于长沙市中心的社区,开发商将他们的楼盘定位在“为商界精英、文化人士提供宜居环境的概念社区”。“富有田园气息”和“贴合自然的社区环境”是开发商最为看重的两个品牌,为了营造品牌形象,社区内推行田园式绿化,营造以桑树、鱼塘和田园构成的小型生态圈,但是这一举措事实上并没有对社区居民或者有意入住的人们发挥直接的吸引力,按照可持续案例研究报告的分析,“其物质及资金投入庞大,加上消费者会为高投入而付出较高的经济代价,脱离经济效益相关太远,从而影响了认同度”(梁町,艾齐奥·曼奇尼,2005)。与之相比,住楼天台建有洗衣服务中心则受到了大部分居民的欢迎。洗衣中心提供住户自助洗衣、干衣、天然晾晒等服务。这个公共洗衣空间不但配备太阳能洗衣干衣设备,同时根据湖南水源流失严重等自然环境问题,尝试设置雨水循环再用系统。这项举措之所以受到了普遍的欢迎,首先是因为它在强调环保的同时并没有忽略经济利益,循环用水,太阳能洗衣都能有效地培养居民节俭的消费习惯;同时,洗衣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与居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获得了大量居民的关注与参与。除此之外,洗衣天台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公共空间,居民在洗衣的同时又可以小聚交流,增强了居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与参与感。

与此类似的是位于广州社区内的“家居维修DIY中心”(DIY——Do It Yourself)。这个中

心的积极参与者是那些平日爱好且擅长修理小家电、家具的人们和那些对于坏损的家电、家具不知所措,最终只能将其废置的社区居民们。“DIY中心”本身的设置则非常简单,只是一个提供了非常有限的维修资源的小活动室,但是它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提供资源,而是提供了一个交流的空间,是可将两种不同类型居民衔接的渠道。事实上,通过这一渠道,志愿提供维修服务的居民往往都是DIY家电、家具的爱好者,他们往往拥有更加专业的维修工具。

需要指出的是,“家居维修DIY中心”还起到了引导居民通过追求“DIY”的时尚生活方式,同时在居民互助维修的过程之中发展了难能可贵的邻里交往空间。

以上案例对于“绿色社区”的可持续实践的重要特色在于他们不仅仅减少了资源浪费与污染,并紧密地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消费习惯联系,同时为社区内的居民们开辟了一个可以停留、交往的空间。同时,它更具创新意义的功能在于,这个空间能够通过人们的互助和彼此之间的相互服务完成以往只能在私人空间进行的工作,如洗衣服和维修家电,这既可以节省出更多的私人空间作他用,也可以吸引人们参与到这种半私人、半公共的活动之中。

此外,绿色社区的可持续实践为居民营造了一个更为主动与志愿的参与氛围。比如北京市朝阳区就为老人们开辟了一个叫做“健康互助园”的活动中心。一开始,社区就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跳舞、做操、打太极的空间。但是,中心并不会有专人准备伴奏的器材,也没有带领大家跳舞的老师。即便这样,这里还是赢得了老人们的喜爱,往往会有两到三个跳得比较好的老人担当领队或者老师的角色,他们不但每天定时来到这个中心,还拿来自家的录音机,为大家播放伴奏。除了这几名带头人,其他居民可以自愿选择进入太极、交际舞、秧歌的队伍,不用排队形,不固定舞伴,也没有人规定是否每天必须前来,一切都以自愿的形式进行。这个实践的源头是中国人喜欢通过打太极、跳舞、扭秧歌等方式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的文化传统。其实即便没有这样一个公共空间,许多老人也会相约到一个地方,集体进行此类健身活动。但相对于立交桥底下和学校前面的广场,人们似乎更愿意选择自己居住社区内的空间,一来省得跑动,二来这里是一个封闭的场所,不受天气的影响,而且毕竟都是同居于此的熟人,打起交道也方便很多。大家跳舞还可以交流一些有关养生保健方面的知识,有的时候还会谈及一些社区最近发生的事情,有些老人还彼此分享拿手好菜的制作方法并且在第二天做一些拿给大家品尝。许多老人在这里成为了朋友,有的老人开始把自己阳台上的盆景搬到互助园的窗台上。社区根据老人们这些参与的特点,将这个中心定名为“健康互助园”,开始在活动中心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养生画报,举办小规模的健康讲座,为老人们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

这个案例中社区治理实践的主要特点在于“健康互助园”在发展过程当中尝试摆脱以往采用的“教育性参与”,即与那些自上而下的社会动员技术紧密相连,带有演出效果的群众参与,如在公共宣传栏张贴告示、以宣传环保意义为目的的演出(阿兰纳·伯兰德、朱健刚,2007)。这里面的大部分活动围绕着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健康。即便还是运用海报的宣传方式,但是介绍的是养生的知识,这里的老年团体也不担当演出的义务,他们参与的目的不是传达某种意识形态和展示某种抽象意义,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绿色社区工程虽然是由环保领域的NGO机构发起的社区实践,但是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自上而下的政府工程。社区为了完成政府的“绿色社区”建设任务,迅速配备“绿色硬件”,虽然工程也希望通过软件标准的规范,强调社区居民的自主参与,但是这种参与仍然局限为由政府、居委会和物业公司担当主角的“操纵性参与”(Manipulation)和“教育性参与”(Therapy)。②

即便如此,近几年对于绿色社区的可持续建设的实践则为绿色社区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可持

续发展观下,绿色建设开始强调进行与群众联系更加密切,涵盖了环境、经济和文化全面“可持续绿色”的社区创新试验。同时寻求在生活方式上的变革,并以此带动已经习惯于被管理状态的公众的参与热情。在这一个实践之中,生活方式的变革被提到空前重要的位置上,人们开始逐渐相信“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他们定居在那里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第二篇:建设绿色社区工作方案

建设绿色社区工作方案范文

创建“绿色社区”工作是我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促进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大举措。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环境管理水平,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镇将从年上半年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现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创建绿色社区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生态平衡;提高环境意识,变革价值观念;提倡绿色消费,共建绿色文明。通过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社区环境管理模式,倡导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道德意识,使广大居民自觉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切实改善我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创建工作,推进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镇政府成立中堂镇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和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环保分局,具体负责协调创建绿色社区各项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张应良同志担任,成员分别从环保分局、宣教办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三、基本内容和条件

绿色社区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环境美化、环境质量、环境意识、环境行为、环境特色等七大部分,既有硬件要求,又有软件要求,具体内容详见《东莞市绿色社区考评标准》。

绿色社区的基本条件为:以已建成的、相对独立的住宅小区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500户家庭或1500名居住人口。小区规划布局合理化,工程质量标准化,建筑材料环保化,能源消耗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公众参与制度化,消费行为绿色化。

四、实施步骤和考评办法

本着“谁条件成熟,谁争先创建”原则,经初步调查研究,我镇确定潢涌村为今年创建绿色社区对象,按照建立机构、开展宣传、组织培训、申报、检查验收、命名表彰和复查的步骤进行。

(一)完善机构阶段:年 月,按照有关要求,成立潢涌村创建绿色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配备专人负责创建绿色社区工作。

(二)宣传发动阶段:年 月,制定可行的创建计划,明确创建目标和工作职责,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绿色社区”创建的社会氛围。

(四)创建自查阶段:年 月初,按照创建“绿色社区”的软、硬件要求,潢涌村落实绿色社区建设工作,加强自查完善,确保各项工作自查达标,并上报镇创绿办。

(五)创建申报阶段:年 月,对照考评标准,协助潢涌村填写《东莞市绿色社区申报自评表》和《东莞市绿色社区考评申报表》,经镇“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查、考评、验收后,报市“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受理公示阶段:市创建绿色社区办公室根据考评标准进行初步审核,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申报单位要在社区宣传栏公告,同时,申报名单将在东莞环保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七)考核命名阶段:年底,市创建绿色社区办公室组织对申报单位进行考评,考评方式包括实地察看、检查档案、问卷座谈等。符合考评标准的,授予东莞市绿色社区称号,并从市级绿色社区中择优向省创建绿色社区领导小组推荐,参加省级绿色社区评选。

(八)长效管理机制:东莞市绿色社区每年评选一次,每3年复查一次。复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撤销命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求创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把创绿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制定计划,落实措施,明确责任,保证经费,确保创建活动正常开展。

(二)建立制度,加强交流。要求创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分阶段分重点报送创建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信息交流,推动创建活动有效开展。

(三)运用媒体,广泛宣传。利用广电站、宣传册子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创建“绿色社区”意义和典型,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并以点带面,推广“绿色社区”创建经验,营造创建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篇:绿色社区建设方案

锡坑村创建“绿色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经村两委会研究决定,在村内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创建绿色社区的总体规划是:到2011年,用2年左右的时间,把锡坑村建成绿色社区。

创建活动分二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9年,按照创建文明社区的要求对社区的各类设施进行全面的升级,使社区居民生活在良好的绿色环境中;第二阶段,2010年至2011年,全面建设绿色社区,在社区构建起自然和谐的绿色环境、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文明健康的绿色文化。

创建绿色社区,就是以人为本,以居民院落为单位,以群众创建为主体,努力构建自然和谐的绿色环境、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文明健康的绿色文化。

1、建设绿色环境。主要以治理脏乱差、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着眼点,以“五化”(社区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文化)为重点,建设生活便利、花草相宜、人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绿色环境。

2、发展绿色环境.首先通过进千家门宣传“绿色社区”市民基本要求、“提倡绿色消费,远离白色污染” 大力宣传创建绿色社区的有关内容及环保生活常识,以此来普及和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创建绿色社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其次发动居民群众和绿色志愿者队伍清除了楼道内和街面上的乱写、乱画、乱帖,开展卫生大扫除、清除白色垃圾活动,发动党员居民种花种草,窗台阳台开辟小花园,同时加强清洁工的管理,划片到人,责任到头,天天检查,时时监督,做到检查有记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果有污染超标,躁声超标的事件发生反映到社区,社区做登记,能解决的协调解决,不能解决的报有关主管部门。

3、建立绿色文化。通过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文体场所和文体设施,组织开展符合社区实际和居民意愿、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居民自觉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讲文明、学科学、守法纪、求发展的新型居民。

第四篇: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文章标题: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乡位于***县城南部,近年来,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三篇文章”的发展思路,乡党委、政府确立了以“核桃产业强乡,民族文化活乡,生态农业兴乡”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施民富、景美、人和的文明村工程,对加快龙潭发展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设绿色生态。**在生态建设中,以“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为措施,以恢复和改善森林植被为重点,以保持水土为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中心,建设多功能、多效益的防护林体系。2002年开始实施以云南松、华山松造林5800亩;经济林造林3700亩;干果基地2300亩;绿色扶贫工程400亩;封山育林2000亩;荒山造林1000亩,退耕还林1000亩。

发展绿色核桃。核桃是**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产业,当地核桃品质好,产量高,乡、村加大核桃生态园建设,强化科技示范。白竹村、密古村、水竹坪村等农户核桃收入上万元。截止2005年全乡核桃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农民收入逐步增加,如今农户房前屋后,田角地埂,沟边山坡种上了核桃。

开辟绿色能源。为实现生态平衡,搞好森林保护,大力实施节能灶太阳能、沼气能源建设,2005年以白竹村为示点组织党员创新带头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个核桃园、一个沼气池、一个菜园、一个卫生厕所、一个太阳能、洗澡间、一个水窖或水池)。通过努力,白竹村已建成沼气池52个、建核桃园82个,菜园41个,卫生厕所56间,太阳能61个,村民投工投劳新修村组公路3条,很大程度上不仅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节约了资源,利用了能源,每年累计节约用电586度,每年节约柴火876m3,从而很好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六个一”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白竹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科技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今年“六个一”工程在全乡推广建设。

开发绿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龙潭乡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一是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发展乌骨鸡、黑山羊为主的养殖业。二是加大投入实施黄牛冻精改良工程。三是着力发展种植树头菜、鱼腥草。四是发展野生菌、药材加工。五是着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

开拓绿色旅游。近年来,开辟了白竹山自然生态风光游,核桃林游,民族风情游,农家乐等度假旅游线。**以打造民族特色旅游为目标,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得以久远流传。全乡有苗族、彝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爱好传统体育运动,特别是苗族的射弩、彝族的山歌对唱、傈僳族打跳,曾分别在“省民运会”、“大现三月街民族节”等比赛中获得过奖励。

总之,通过实施绿色工程建设,我乡步入了青山绿水、山川秀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道路。

《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第五篇:绿色环保理念

绿色环保理念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你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环境正在日益恶化,眼中的绿色正在减少,天空渐渐披上灰色的外衣,河水越来越浑浊。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母亲无私的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类。但是我们人类却做着伤害地球母亲的事。作为地球儿女我们于心何忍?

如果你不想让“白色垃圾”猖狂地漫游在我们校园的每个角落,那么请自觉的捡拾白色垃圾,将垃圾分类处理。

如果想让我们生活坏境日益改善,那么就听听我的建议吧!

1.增强环保意识,不浪费资源。

2.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率。

3.不使用一次性制品。

4.不乱扔垃圾,将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请大家不要小看垃圾污染的危害,也不要浪费水资源。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世界上有12亿人口无法得到清洁的饮用水。

“保护环境”,只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的校园会更美丽。不要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让我们从现在就行动起来吧!

下载绿色社区建设的理念与实践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绿色社区建设的理念与实践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绿色环保理念

    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及体现: 一、依据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建筑设计理念: 人性是人类所特有的共性,它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就是依据人的行为习惯、人体的......

    绿色社区

    绿 色社区策划 书 绿色实践 行胜于言2013年10月 瘦西湖绿行社项目部 绿色实践 行胜于言 第2页扬州大学绿行社 二.提出背景 1.十八大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以此激励国人为......

    以“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以“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

    中国内地社区工作发展与社区建设实践

    一、我国社区建设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倡导社区建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重大任务的提出,各地对社区建设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社区......

    社区党支部阵地建设实践与对策

    社区党支部阵地建设实践与对策方城县城关镇位于县城中心,辖区面积16.8平方公里,辖12个社区,4个农村村民委员会,总人口5.9万人。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排名第七,被建设部、民政部等国......

    社区与社区建设材料

    社区与社区建设刍议一、什么是社区社区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原意为“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通常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社区概念有以下几点基......

    用协调发展理念引导社区建设

    用协调发展理念引导社区建设 作者:邓建志《光明日报》( 2016年10月12日 13版)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区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社区建设问题。早在2009年10......

    绿色建筑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集中实践大全

    绿色建筑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集中实践-专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杨榕自我国提出“绿色建筑”理念以来,这一不仅基于健康环保、低碳节能而且重在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