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定稿]

时间:2019-05-14 16:2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动生理[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动生理[定稿]》。

第一篇:运动生理[定稿]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

脂肪:是细胞能量的主要存储形式,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组成,又称三脂肪酸甘油

或甘油三酯。

ATP化学名称是三膦酸腺苷,由三个膦酸分子和一个腺苷组成。

肌肉的特性包括肌肉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它们是肌肉活动的基础。

肌肉的物理特性指它的伸展性、弹性和黏滞性。

肌管系统:指包绕在每一条肌原纤维周围的膜性囊管状结构。

神经元根据其功能可分为:1.感觉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3.中间神经元

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

器细胞上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受体:是指那些在细胞膜以及细胞浆与核中对待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并与之发生特异性

结合,产生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受体特征:1.饱和性2.特异性3.可逆性。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1.支持和营养作用2.分离和绝缘作用3.参与血脑屏障的形成4.营造神

经元活动的微环境5.辅助神经元迁移6.脑损伤修复作用7.免疫功能。

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

肌肉力量: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客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肌肉力量分为:最大肌肉力量、快速肌肉力量、力量耐力。

肌肉耐力:以一定负荷或速度,能重复的次数或所能坚持时间的工作能力。

有氧耐力: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

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1.氧运输系统的功能2.骨骼肌的特征3.神经调节能力4.能量供应特点 持续训练分为:变速持续和匀速持续训练。

间歇训练:指在两次训练之间有间歇方式的组合训练。

间歇训练的种类:1.短距离间歇2.中距离间歇3.长距离间歇

反应速度: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如短跑运动员从听到发令到起动所需的时间。动作速度: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

位移速度:指周期性运动中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或通过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无氧耐力:指机体在无氧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赛前状态:人体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

第二篇:运动生理、学校体育学(试题总结)

1.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学校体育目的:是表示学校体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应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应达到的结果。

3.学校体育目标: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范围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学校体育目的的具体化,表示学校体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4.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旨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5.学校课余体育锻炼:是指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运动动作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采用多种锻炼方式,以达到增强体质,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6.学校体育过程: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教、学、练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6.体育:是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媒介,以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为本己目标,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的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

6.体育课程:是指在学校指导下,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和经验。这种相互适应的结构化的教育活动的方案及其实施过程。

6.体育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与制约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基本领域。

7.体育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础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

8.体育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产生的结果。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体育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

9.体育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中有关课程设置的规定与要求而制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教学内容的方向、目标、教材范围、教材体系安排、教材比重以及教学要求和考核标准等。

10.体育教学内容:是指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各种体育动作。

11.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的行程。

12.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

14.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总称。15.体育课程资源(狭义):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

16.体育学习(狭义):在学校教育情景中,学生有目标、有系统、有组织地掌握体育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健身能力的过程。

17.体育学习策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

18.体育课堂常规: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工作。

19.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有效利用的各项教学活动、辅助活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

26.课程实施: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7.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础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

28.课时计划:又称教案,是指对一次课的目标、内容及其安排顺序、时间分配、组织教法、生理和心理负

荷等作具体安排的教学文件。

29.课余体育竞赛: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活动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比赛。

20.大众体育:是以健身、健美、娱乐、医疗为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21.竞技体育:是一种借助竞技运动这种形式,而以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为目标的体育活动。22.终身体育:人们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23.体能: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24.运动技能: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 25.综合密度: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30.课的结构:指一堂课教与学的活动安排的合理顺序,各练习之间有机的联系以及时间的分配等。31.专项密度:课中某项活动运用时间与总课时时间的比例。

32.教学手段:是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所使用的物质形式的中介物,如人体模型、教具、媒体或设备。

33.语言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方法,如讲解、口令与指示、口头评价、口头汇报、默念与自我暗示。

34.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35.完整教学法: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动作的方法。

36.分解教学法:将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作技术的方法。

37.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即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和形式上满足学生的需要,或给学生以选择权。

38.基本部分的教学任务:学习或复习教学进度规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技术,发展体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

39.持续训练法:是在较长时间里,用较稳定的60%左右的强度,不间歇的连续进行练习的方法。

40.重复训练法:是不改变动作要素、结构及负荷数据的情况下,反复进行练习,而且练习间歇保证机能能力基本恢复后(心率110次/分以下),再进行下次练习的一种训练方法。

41.间歇训练法:指在一次或一组练习之后,按照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和积极性休息的进行休息,在运动员机体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心率120-140次/分)就进行下一次(组)练习的方法

42.变换训练法:是只在练习过程中,有目的的变换练习的负荷、动作组合,以及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等情况下进行训练的方法。

综合训练法:就是把重复法、变换法、间歇法、竞赛法等结合起来运用的方法,它可以集诸法之长,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1.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门应用分支学科,他是从实用运动生理的角度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技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基础理论的应用学科。

2.能量系统:是指提供ATP在合成的能量供应系统。依据不需氧或需氧方式的份额不同分为三个系统,既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有氧氧化系统。

3.肌电图:是指将肌肉兴奋时的电变化经过引导、放大和记录所得到的图形。

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4.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它支配的那些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

5.脊髓反射:人们把那些潜伏期短、活动形式固定、只需外周传入和脊髓参与的反射活动称为脊髓反射。包括牵张反射和屈肌反射。

6.姿势反射: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这种反射活动总称为姿势反射。包括状态反射、翻正反射和直线旋转正负加速度运动反射。7.牵张反射:定义: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肌肉反射性缩短的反射。

8.屈肌反射:概念:当动物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这一反射称为屈肌反射。

9.状态反射:概念:头部空间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状态反射。

10.翻正反射:概念: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11.内分泌:指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将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激素直接释放到体液中并发挥作用的分泌形式。12.激素: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能分泌各种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激素。

13.应激:机体遇到意外刺激,如感染、中毒创伤、缺氧、高温、冷冻以及进行剧烈运动时,会产生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性综合反应,以增强机体对这些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减轻对人体的损害。此增强抵抗力的适应性变化叫应激。14.应急:在情绪激动、疼痛、创伤、缺氧、寒冷、剧烈肌肉运动等紧急情况的刺激下,儿茶酚胺的分泌剧增,有利于机体与环境作斗争,以渡过紧急状态。这种生理过程被称为应急反应。

15.血液循环:心脏和血管组成了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流动,称血液循环。15.氧离曲线:是表示氧分压与血红蛋白和氧结合的关系或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反映了血红蛋白和氧结合量随氧分压的高低而变化的,呈S形曲线非直线相关

16.呼吸运动:胸廓在神经系统的调解下进行有节律性的运动。他是实现肺通气的动力。17.运动性血尿:正常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看得见的血尿称运动性血尿。18.运动性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以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19.肌肉力量:机体依靠肌肉收缩克服和对抗阻力来完成运动的能力称为肌肉力量。

20.相对力量:是指单位体重、去脂体重、体表面积、肌肉横断面积等表示的最大肌肉力量。21.吸氧量:是指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

22.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的恢复期,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23.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吸氧量。

24.有氧工作能力:是指人的有氧供能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最大吸氧量、维持最大和次最大吸氧量的能力。25.乳酸阈:人体在从事有氧供能的渐增负荷运动中,运动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时的值接近,可是随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逐渐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为乳酸阈。

26.运动性疲劳: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特定水平上进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27.超量恢复: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超量恢复”,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28.运动定向:经过基础阶段实践的观察和检验,挑选各方面条件优越,有发展潜力的儿童少年参加运动项目的专门训练。

29.灵敏素质:灵敏素质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移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多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素质。是指控制动作的力量、时间、空间参数的能力.30.碱储备:Na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碱储备,简称碱储.31.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对抗亚最大阻力收缩的能力。

32.快速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爆发力是快速肌肉力量的常见表现形式。33.运动负荷阈:指体育课或训练课中适宜生理负荷的低限至高限的范围。

34.训练效果:运动训练的本质就是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给予集体各器官系统一系列的生理负荷刺激,使人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积极的适应性变化,从而提高运动能力,这一良好的适应性变化就称为训练效果。

学校体育学

1.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及方向:特征:(1)学校体育整体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低、经费低、受传统文化意思的影响;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差距较大(2)学校体育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区域性:沿海与内地;城乡;校际间(3)科学理论基础逐步形成,但实践中广度不广,深度不深。科学研究十分繁荣,但运用到实践中的不多(4)体育思想多元化。增强体质,运动技能,全面发展,社会适应,健康第一等思想(5)出现了强制性、规范化、制度化。体育教学、课外体育已被列入教学计划(6)竞技功能得到开发,并形成体系。体教结合,小、中、大学里都成立有体育代表队。趋势:目标多元化:价值观念的趋同化;课余体育训练逐步加强。方向: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学校体育教育的自主化;学校体育教育为终身体育打基础。2.什么是个性,举例说明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及基本要求:个性是指个人所具有一定心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有:⑴体育教学能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⑵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能起稳定作用⑶体育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起调整作用。体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基本要求有:⑴善于识别和承认学生的个性⑵辩证处理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新颖教法。

3.简述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身体:(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形态的可塑性较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骨组织的血液循环、骨密质增厚、使骨骼更加结实粗壮,抗折性提高,肌肉收缩更加有力强健,关节更加灵活,这些变化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的正常发育,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另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可能使骨骼变长,对青少年学生的身高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提高机能水平,全面发展体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改善呼吸系统功能,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灵活性,提高大脑综合分析能力。体能包括与身体健康相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相关的体能。(3)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体育活动在严寒、酷暑、风雪等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活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心理:(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大脑的发育和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为智力的开发奠定生物基础。学校体育是一项创造性活动,蕴含着开发智力、培养创造力的内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体育锻炼过程中大脑处于较强的活动状态,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降低焦虑消除忧郁,分散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3)有助于情感发展:由于运动项目的多样性、运动过程的趣味性、运动环境的复杂性,能发展学生愉快、乐观、友爱、同情等多种情感;运动的集体性,可以让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运动竞争性,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奋战的乐观主义精神。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美感和理智。(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在体育教学和运动竞赛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强敌的勇气,磨练意志;在长期艰苦锻炼中使学生坚韧不拔,培养良好意志品质。(5)培养与形成健康个性:体育活动都是学生身心处于动态中的身体活动、游戏及教学比赛。在思维活动与集体活动紧密结合的运动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显示和发展。增强自信与自尊,是个性得到发展,形成良好健康的品质。

4.论述儿童少年心血管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胸廓较小,气道较狭窄,呼吸肌较弱,呼吸表浅,呼吸频率较快,肺容积小,肺活量较小,呼吸调节机能较弱。高中后这些特点均有提高和完善。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均小于成人,到青春期心脏达成人水平,心脏发育不如骨骼肌快,心肌纤维细,心收缩力较弱,心率较快,心脏每搏输出量比成人低。(2)根据儿童少年氧运输系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①活动应以短时间速度性练习为主,不宜采用过多的耐力性、力量性及静力性练习。课程的密度应小一些,中间休息的次数应多些。②为发展心肺功能,12~13岁后力量及耐力性练习的比例可稍增加。15~17岁后,可参加较剧烈的体力活动,可适当进行长距离训练,而超长距离项目训练则建议在20岁后进行。③在练习中必须注意动作与呼吸的正确配合,屈体动作应呼气,挺身动作应吸气,避免作过多的屏气。④要注意区别对待,对心脏发育较差的儿童少年,一定要循序渐进,运动的强度和量都要严格控制;对出现青春期高血压的学生,如经常参加运动,且运动后又无不适反应者,可照常参加,但运动量不可过大,不宜做举重等憋气力量练习,需定期检查,加强医务监督。

5.论述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易变行;关节软骨较厚,关节囊较薄,关节内外韧带较薄而松弛,关节伸展性、灵活性、柔韧性较好,但牢固性较差;肌肉横断面积小,肌纤维细长,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恢复较快。(2)根据儿童少年的运动系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该注意:①要注意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全面身体煅炼,避免一侧肢体或局部负荷过大。②采用负重练习要注意负荷量,注意各肌肉群的均衡发展,在进行力量练习时,要注意小肌肉和伸肌的力量练习,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③在生长发育加速期,肌肉纵向发展,此时宜取伸长肢体练习,弹跳或支撑自己体重的力量练习,此时期避免从事专业性力量练习。

6.依儿童少年物质和能量代谢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儿童少年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①合理安排膳食,加强营养。重视铁、钙等元素的摄取。②应逐步安排一些耐力性练习,以提高体内糖原的贮奋量,增强心脏功能,增加最大吸氧量。但时间和距离应比成人短。

7.依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根据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①体育活动项目要注意生动、有趣,尽量避免单调及静止性活动。②不宜作过分精密、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多安排以游戏和模仿性质为主的各种基本技能的活动,在进行耐力练习时,应考虑要经常变换肌肉的活动方式。③教学中既要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④青春期神经系统的特点,女生的动作不协调尤为明显,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8.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依据):(1)学生的需要: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体,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与需要。从内容维度上看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从时间维度上看学生当前的需要也包括学生长久的需要;从学习性质来看,学生的需要既包括学生天赋的自发需要,也包括学生后天的体育过程中形成的自觉需要。(2)社会的需要: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与德育、智育密切配合。(3)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所谓体育学科的功能是指体育与人的个体、社会相互作用过程,表现出来的相对特殊社会作用与效能。体育学科具有以下功能:增强学生身心、陶冶情操、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

9.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目标: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表现为:(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10.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及其突出特点:主要目标:增强体质,掌握三基,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突出特点:基础性和强制性。

11.学校体育目标的功能:(1)为学校体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2)为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提供依据。(3)为学校体育评价提供依据。

12.体育实践课的学科特点(1)反映“技艺性”特点——身体练习;(2)反映“情意性”特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3)反映“自然性”的特点——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4)反映“人文性”的特点——个体的社会适应。

13.体育课程的本位功能:(1)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特征的知识和技能;(2)提高学生体能、机能和适应能力;(3)促进学生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4)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社会适应。(即知识技能、身体发展、情感意志和社会适应4大功能)

14.手段论体育价值观与目的论价值观的比较分析:(1)手段论体育价值观强调,运动的目的在于运动的过程之外。其特点是认为体育运动手段和社会需要高于个体的满足与发展,强调了现实体育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外延功能。(2)目的论价值观认为,运动的目的在于运动自身及运动着的人本身,即把目标定位于运动本身和运动主体的人的自身,它强调人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满足和实现自身的发展。其特点是始终把人的满足和发展作为体育课程的最高的价值定位,同时它不否定手段的重要性意义,并认为只有个体得以充分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才更有利地促进社会目标的实现。(3)综观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历程,手段论价值观和目的论价值观两种不同的体育观影响了不同时期体育课程的目的、内容、实施和评价。(4)随着教育思想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手段论体育观逐渐向目的论体育观转化是世界体育价值观发展的一个

共同的趋势。

15.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包括:(1)生物学基础:人体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2)心理学基础:特殊的认知领域--身体认知、体育课程对促进非智力因素的特定作用。(3)教育学基础:体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教育改革对体育课程的的导向。(4)社会学基础:体育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保存、传递和重建体育文化。(5)哲学基础:体育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增加了人文关怀,科学承认的是事实,人文成人的是价值,人文所做的是价值判断。

16.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1)关注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轻视教学结果。(2)精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贴近班级学生喜爱练习的氛围。(3)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更能体现人文气。(4)多维评价体系的建立,人文关怀成为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重视综合评价,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7.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4)激发运动兴趣,注重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18.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思路:(1)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标准(2)根据体育课程内容特征确定必修内容(3)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加大运动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4)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设置具体的学习目标(5)根据课程的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19.体育课程实施主要参与者作用:体育课程的实施是学生、体育教师、体育科研员、校长、家长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努力合作的事。(1)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应该以高度的兴趣和热情投入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学生参与并考虑体育是什么和怎样来实践,这本身就是他们真正体验实际课程的一部分。(2)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知识和能力问题是提高体育课程水平工作的中心任务,体育教师要参与体育课程变革活动。体育教师要不断利用教育系统所提供的机会去发展关于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和知识的不同看法,在理智上扩展自己,干预挑战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范围。(3)体育教研员:是体育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的组织与监督者。体育科研员提供方向和指导并确保体育教师具备实现体育课程变革的技能,根据具体情况和参与者来改变策略。他们需要为新体育课程安排更多的会议和在职培训。(4)校长:在推进体育课程实施中具有主要作用,校长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强有力保障,在学校体育环境、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等精神与物质的保障。(5)家长和社区成员:结合社会各团体的不同观点使体育课程实施顺利进行。体育课程的实施需要来自学校外部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了解体育课程进而支持体育课程改革。20.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特性:(1)现实性,体育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境性;(2)适应性,体育课程实施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调适的过程;(3)创造性,体育课程实施是一个再创造过程,体育教师是自己课堂里的体育课程决策者、设计者、开发者。21.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应注意问题:(1)体育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发展。(2)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训。(3)重视发挥学校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作用。(4)构建体育课程改革的网络系统。22.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1)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2)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4)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效果。

23.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新理念:以人为本,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帮助学生学会与课程目标和自己过去进行比较,并在比较中可观了解和评价自己,从而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1)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2)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3)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4)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4.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包括课程内容资源:竞

技运动项目的改造、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发、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场地设施资源:现有器材设备的改造、自然地理资源的利用。人力资源:体育教师是首先是教育者其次才是体育工作者;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利用体育特长生、班干部,让他们帮助指导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其他人力资源如有体育特长的家长、社区指导员、关心学校体育活动的社团、企业和俱乐部。

25.如何开发与利用体育信息资源?体育教学中,对于技能(如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学习,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搜索有关知识,并组织观看背越式跳高动作课件,让他们在欣赏和思索中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的方法。另外,在篮球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里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上篮球规则和欣赏课。在奥运会期间,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里观看并收集有关体育竞赛的情况,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在欣赏和激动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运动员身上学习他们为国争光的情怀,敢于向自己挑战,向困难决不屈服的斗志。

26.课余体育锻炼的意义及特点:意义:1)增强学生的体质 2)发现和培养人才 3)有助于提高文化课的学习效率 4)促进学生体育生活化、规律化,5)巩固体育课的效果。特点:1)规定和自觉相结合2)锻炼的内容的多样化和生活看见的广阔性3)群众性和灵活性 4)普及性和提高紧密结合 5)补偿性与独立性。27.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效果评价:身体训练水平的评价、技战术水平的评价、运动成绩的评价、运动员输送率的评价。

28.论述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三者的关系?答:⑴相同之处:同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都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都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途径或组织形式。三者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育性活动。在活动具体目标上虽有差异,但三者的活动最终指向都在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实现与完成。由于三者同属学校体育范畴且目标(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及基本手段的同一性,三者活动效果也具有一定的同一性。⑵不同之处:①主要目标或任务不同:体育课教学: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课外体育锻炼:侧重复习、巩固、运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体育知识、技能。课外运动训练:侧重提高少数有竞技运动潜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②要求不同:体育课:必修课,具有强制性。课外体育锻炼:多数情况下是自由、自愿,不具有强制性。课外运动训练:只对有条件且经过选拔的少数学生实施。③内容不同:体育课:受体育教学大纲的限制。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丰富多样,一般不受限制。课外运动训练:与运动项目密切相关的身体和技战术训练。④组织形式不同:体育课:课堂教学的形式。课外体育锻炼:灵活多样,一般不作形式上的要求。课外运动训练:按训练计划,以队、组或个人的形式。⑤承受的身心负荷不同:体育课:负荷较为适中。课外运动训练:负荷适中,较明显的个人和项目特点。课外运动训练:较大的负荷,较明显的个人和专项特征。⑥效果评价不同:体育课:方法和标准不因人而变,具有统一性。课外体育锻炼:方法和标准灵活多样。课外运动训练:根据专项技术和相应竞赛规则进行评价。⑶三者的相互关系: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继续、延伸或补充。课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促进因素,可以检验和提高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水平。

29.试论述课余体育锻炼不同于体育课的特点:可从体育课的规定性、同一性、时间场所的局限性展开论述课余体育锻炼各个特点的优越性,及其对增强体质、掌握体育技能、发展个性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30.试论述课余体育锻炼与《全民健身》的关系:学生参加课余锻炼活动,既是《全面健身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又可使学生巩固体育课堂所学,进一步选择自己喜好的运动项目,逐渐形成特长,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发展各自的才能,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生体育打好基础,走向社会后,既是《全面健身计划》的积极参加者,又是开展群众体育的骨干和指导者等方面加以论述。

31.试述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改革:从有利于吸引和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竞赛,促进改革学校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有利于增强师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从竞赛的形式、项目、方法等方面,提出改革意见。

32.重复训练与间歇训练的主要不同点:(1)重复训练法间歇时间充分,间歇训练法间歇时间不长,并有严格规定(2)重复训练法要求在机体达到基本恢复,心率恢复到110次/分以下时进行下一次练习(3)重复训练法强度大,约达90-100%,间歇训练负荷强度可根据训练任务,在30-80%之间调整。

33.采用竞赛训练法应注意的问题?运用时要目的明确;要加强比赛训练的组织工作;及时对运动员进行道德风尚和意志品质教育。

34课余体育竞赛的主要意义有:能吸引和激发师生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积极性;有利于检查、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训练工作,总结和交流经验;有利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竞赛是推动学校体育广泛开展的有力杠杆迷失普及与提高的有利因素。

35.竞赛规程的内容包括:运动竞赛的名称;竞赛的目的的任务;竞赛的时间地点;参加单位及各个单位运动员人数、分组办法;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竞赛办法--确定名次的方法、计分方法及竞赛规则;报名办法:各个项目按规定的参加人数,运动会的报名资格,报名及报道任期;奖励办法,奖励名额及奖励方式;特别规定及注意事项,运动服、各单位队旗、号码顺序和尺寸,运动员资格审定及处理规定等。

36.体育教师特殊专业能力?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体育教师应精力充沛,体魄健壮。体育教师能吃苦耐劳,因为他们的工作量很大。体育教师要情绪稳定,能时刻感染学生。

37体育教师作用:是体育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创作者;是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精心培育者;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忠诚体现者;是培养年轻一代具有锻炼身体习惯的启蒙者和倡导者

38体育教师职业特性:工作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工作的示范性和创造性;工作的艺术性和感染性;工作方式的个体性和集体性。

39.体育教师职责: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搞好课外体育活动;做好教学、训练的后勤工作;加强体育宣传、培养体育骨干。

40.体育教师的全面能力包括: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训练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如社交活动能力等

41.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和提高的方式有:(1)在职自学(2)开展教研活动(3)学术研究活动(4)短期培训(5)函授 42.体育教师的职业技能有:教学设计技能;课堂组织和运用口令的能力;语言表达和动作示范的能力;课外体育组织能力;组织竞赛与裁判能力;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

43.简述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园丁,是青年人健美的设计师。体育教师队伍的质量是组织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1)性格:体育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及良好的心理学品质,热爱本职工作、谦虚好学,活泼开朗的性格品质是体育教师不可缺少的。2)专业知识:体育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底蕴以及良好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具有较强的体育基础知识。应在具备体育专业知识通识的基础上,至少熟练掌握一项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与专项知识并做到与时俱进,保证自己知识结构的完整并符合时代的要求。3)专业能力:体育教师除了应具备一般教师所具备的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外,还应该具备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能力,包括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体育教师应精力充沛,体魄健壮;体育教师能吃苦耐劳,因为他们的工作量很大;体育教师要情绪稳定,能时刻感染学生。上述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各项条件,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根本;全面的业务能力是前提;广博的知识是理论基础;充沛的精力、健壮的体魄是物质基础。44.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1)与体育课程目标相关。(2)有教育价值。(3)目标描述要准确。(4)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5)找到学生与内容的结合点。(6)合理的目标分类。(7)及时调整。

45.试述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及目标之间相互关系:我国体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体育教学的各项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在体育教学中,应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为主要任务,这是由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和功能决定的,是完成体育教学其他任务的基础。只有以传授知识技能为基础,以掌握科学锻炼方法、知识为指导,才能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 探索、自我联系与发现,在大量的身体练习中去加深对知识、原理、技术的理解与感受,不断培养其独立自我锻炼的能力、自我设计与评价的能力、自主学习与调控的能力、组织比赛与裁判的能力、相互保护与帮助的能力,以及对技术的练习、独立串联、运用、编排与创新的能力等。通过培养体育能力使学生今后乃至终生在各种生活工作条件下去自觉坚持身体锻炼,实现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反过来,通过培养体育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体育,促进进一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积极性和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因为要掌握技术、技能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身体练习,因此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这对学生的生理机能、运动素质、技能活动能力都是较好的刺激和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的身体有较好的作用。当学生的体质因此而增强后,再

学习新的、难度大的知识技术,就会减低学习新技术、技能的难度,有利于知识技术的任务完成。另外,由于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娱乐性、教育性、美育性的特点,及教学环境的开发度和自由度大的特点使得学生在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的过程中,他们的心里过程与个性品质、思想品德与作风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与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品质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技术的效果和积极性,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增强体质、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总之,体育教学的目标应在教学中全面加以贯彻。应该从传授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入手,把提高学生的体育认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将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能力贯穿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在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时,可有所侧重。

46.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何异同?答:相同之处是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教育、教养、发展任务的过程。不同之处是:其他学科教学主要通过思想活动来学习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体育实践课则是以师生思想活动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来传授和掌握知识、技术、技能。体育教学有如下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47.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教法有哪些特点?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阶段;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时的教法特点:运用语言与直观方法;注意“分解”、“定位”、“阻力”、“助力”等方法的运用;适宜的运动负荷;注意教师语言和学生本身的视觉监督;尽可能缩短课与课之间的间隔;及时预防与纠正动作技术中的严重错误。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的教法特点:以完整练习为主;注意运用讲解、示范以及“定向”、“领先”等方法的运用;适当加大运动负荷;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适当采用变换联系的方法;注意提高学生对动作技能自我评价能力。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的教法特点:运用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增加运动负荷;加强动作教学与发展身体素质的结合;对学生动作掌握程度进行全面评价。48.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1)体育教学目标:即体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所要得到的效果。(2)体育教学内容:即教什么或学什么的具体内容。其既包括了教师教的内容,也包括了学生学的内容。(3)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是绝对不可缺乏的因素,必须依靠体育教师来发挥主导作用。体育教师除了要具有一般教师的基本条件外,还需要具备一些特殊的技能水平和能力,如较全面的运动技能水平、良好的组织能力等。(4)学生:体育教学活动是为学生而组织的,没有学生就没有组织教学活动的必要和可能,因而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因素。A.认知前提: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信息之前已有的经验储备,如运动技能水平、身体素质水平的基础等。B.学习能力:对知识信息的理解能力。C.情感特性:学生对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作用的程度和情感类型。(5)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的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手段。其广义,包括体育教师在课内和课外所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和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6)体育教学环境:任何体育教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这一定的时空条件就是有形的和无形的特定的体育教学环境。(7)体育教学反馈

49.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⑴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社会制约性规律,认识规律(感知、思维、实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与学辩证统一规律(主导作用、主体地位),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⑵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50.常用体育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有: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A.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方法。如何运用讲解法:第一,讲解的目的要明确,要有针对性;第二,讲解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教育性;第三,讲解的语言要生动形象、简明扼要;第四,讲解要有启发性;第五,注意讲解的时机和形式。B.口令与指示。(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有:示范法、演示法、采用多媒体技术、保护与帮助法;(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有: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分设若干作业点,要求学生在

每一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内容和任务,然后再转到下一个作业点去,作完一轮可再重复下轮练习,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练习的方法。循环练习法的主要作用:有利于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锻炼身体;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如何运用循环练习法:第一,科学设计循环练习的方案; 第二,各练习站的练习内容和手段不宜太难;第三,注意运动负荷的控制。(4)以比赛活动为主的有:游戏法、比赛法、情景法;(5)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有:发现法、问题探究法、小群体学习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与比赛法。

51.简述体育教学中运用示范法的基本要求: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定的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方法要领,以建立动作的正确表现。指导学生进行学练的一种方法。要求: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2)示范要正确、熟练、轻松、优美3)示范要有利于学生观察。选择示范位置和方向时应注意:A.示范应根据学生队形、动作情况、安全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方位进行;B.应避免让学生面向阳光和迎风;C.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示范。D.示范要与讲解结合

52.简述体育教学中运用讲解法的基本要求:讲解是指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要领、方法、要求,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讲解形式有:直陈法、分解法、概要法、侧重法、对比法、提问法、联系法。讲解的要求: 讲解要目的明确并具有教育性;讲解要生动形象、简明易懂;讲解要富有启发性;讲解要注意时机和效果。

53.完整法教学的优缺点?完整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的、连续的进行教学和练习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能使学生完整的掌握动作,不致于破坏动作结构和出现动作节现象其缺点是:不易于较快的掌握动作技术中较为复杂的要素和环节。

54.分解法教学的优缺点?分解法是指把一个完整的动作合理的分成几个部分或段落,按部分逐次进行学习,最后达到全部掌握的一种动作教学方法。其形式:单纯分解法、递进分解法、顺进分解法和逆进分解法。优点 :可简化教学过程,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较快的掌握动作。缺点:易使动作割裂,破坏动作的技术结构,影响动作技能的形成。

55.准备部分的教学内容?课堂常规:整队、教师动员、检查服装、处理见习生、游戏、队列队形练习等;一般性准备活动:走跑练习、基本体操、韵律体操、武术操、各种游戏等;专门性准备活动:根据教学内容而安排,如模仿体操、专门游戏等等。

56.体育教学有哪些特点:(1)学生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2)体力和智力活动的相结合性(3)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4)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动态性(5)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6)体育教学过程具有社会交往性(7)体育教学过程的组织具有复杂性。

57.评价体育课生理负荷的具体内容:运动练习的强度、持续时间、练习密度和数量是构成运动负荷的基本因素。每次课的平均心率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率曲线的变化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课中练习前后心率变化范围大小以及休息间歇是否合理;课后学生心率恢复如何课后反馈如何。

运动生理学

1.简述糖的补充与糖的储备在体育实践中的意义。(1)研究表明,短时间运动不需要补糖,而长于1小时的运动可适量补充糖。因为短时间运动时体内血糖仍保持比较高水平,而长时间运动,由于肌糖原大量消耗,可能出现血糖下降,此时补糖是有意义的,通过补糖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吸取,从而及时补充运动时糖的大量消耗。主要的补糖方式有:基础膳食中补糖(赛前4天,与合理训练相结合效果更加)、运动前补糖(赛前20分钟,液态糖为宜)、运动中补糖(最好为低渗含糖饮料)、运动后补糖(运动后即刻至6小时内)。运动中补糖主要是提高血糖水平,增加运动中糖的氧化能力。(2)正常情况下,肌糖原储量较为稳定,一次性大量摄入糖并不能有效地增加肌糖原的储备,只有高糖膳食和耐力运动结合起来,才能使肌糖原储备适度增加。肝糖原的储备在运动中对维持血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合理膳食与适宜训练相结合,亦可增加肝糖原的储备。肝糖原必须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再供给活动的肌肉持续的能量供给。增加肝糖原和肌糖源储备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 2.简述能量统一体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能量统一体理论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①着重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能量统一体理论提示,不同的运动项目其主要的供能系统是不同的,在

制定教学和训练计划时,应着重发展在该项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供能系统。②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当确定应着重发展的供能系统之后,可根据能量统一体理论选择相适应的和最有效的训练方法。

3.依据影响运动时能量代谢的因素,分析不同性质运动的能量供应。运动时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主要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而两者又呈反比关系。运动强度大,维持时间必然短;相反要维持长时间运动,运动强度一定要小。①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它包括爆发式非周期性和连续式周期性最大强度运动。最大强度的运动必须启动能量输出功率最快的磷酸原系统。由于该系统供能具有快速可动用性特点,因此,首先动用CP供能。当CP供能接近极限时,如运动还须持续下去,必然启动能量输出功率次之的乳酸能系统,表现为运动强度略有下降,直至运动结束。这样的供能运动一般只能维持2分钟左右,以无氧供能为基础。②长时间中小强度运动,该运动由于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相对要小,它适应最大有氧工作能力的范围。如马拉松等,必然以有氧供能为主。由于脂肪氧化时,动员慢、耗氧大、输出功率小等特点,故运动的前期必须启动糖氧化供能,后期随着糖的消耗程度增加而逐渐过渡到以脂肪氧化供能为主。但运动时的加速和最后的冲刺阶段,仍动用糖的无氧供能方式来提供能量。③递增强度的力竭性运动,运动开始阶段,由于运动强度小,能耗速率低,有氧系统能量输出能满足其需要,故启动有氧氧化系统(主要是糖的氧化分解)。随着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大,当有氧供能达到最大输出功率时,仍不能满足因强度增大而对ATP的消耗时,必须动用输出功率更大的无氧供能系统。因磷酸原系统维持时间很短,所以此时主要是乳酸能系统供能,直至力竭。④强度变换的持续性运动,这种运动是以无氧供能为特征,以有氧供能为基础的混合性一类运动(如各种球类、技击对抗类项目等)。其特点是:以CP供能快速完成技战术的配合,间歇时靠有氧能力及时恢复的持续性运动,运动中乳酸能参与的比例相对较小。如果血乳酸含量过高,说明CP供能和有氧快速恢复能力下降,运动中乳酸能参与的比例过大。这是导致此类运动过早疲劳、体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4.为什么说运动技能形成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建立一般的条件反射不同,它是在本能和一般简单的运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复杂的运动条件反射。⑴参与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活动的中枢是由许多个中枢,有视觉、听觉、皮肤感觉、内脏活动中枢与运动中枢联合进行的;⑵所有的运动技能都是成套的动作,动作之间有如连续的链条,前一个动作的结束是后一个动作的开始的刺激信号,使整套动作技能形成一连串的链锁性的运动条件反射;⑶在形成运动条件反射过程中,肌肉的传入冲动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条件刺激强化的因素,没有这种传入冲动条件刺激得不到强化,运动条件反射就不能形成。

5.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意义肌电图:用适当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变化引导、记录得到的图形(1)利用肌电图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神经和肌肉的传导速度可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机能状态,是体育科研常用的电生理指标。(2)利用肌电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肌肉疲劳时肌电活动也会发生变化,可用肌电的肌电幅质和频谱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3)利用肌电评价肌力当肌肉以不同的负荷收缩时,其肌电积分值同肌力成正比关系,即肌肉产生张力越大肌电积分值越大

(4)进行技术动作分析运动中可用多导肌电记录仪将运动中的肌电记录下来。然后据每块肌肉的放电顺序和肌电幅值,结合高速摄像等技术对其技术动作进行分析诊断

6.肌肉的工作形式:A缩短收缩:是指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并牵引骨杠杆做相向运动的一种收缩形式(负荷移动方向和肌肉用力方向一直,肌肉做正功)。等张收缩(非等动收缩);是肌肉在恒定负荷下做缩短说所时,其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一种收缩;(非等动收缩发展力量只有关节力量最弱点得到最大锻炼。)等动收缩:是肌肉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以恒定速度进行同等强度的收缩;(随着关节角度的张力强弱,改变负荷的大小;等动收缩发展力量使肌肉在关节整个运动范围都得到最大锻炼。)B拉长收缩(离心收缩);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小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被拉长(肌肉张力方向和阻力相反,肌肉做负功)。其起制动、减速、克服重力等作用。C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力时,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肌肉没有做功但仍消耗能量,是肌肉静力性工作的基础,对运动环节固定支持和保持身体姿势等作用。

7.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运动训练对骨骼肌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研究表明,肌纤维类型百分组成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加以改造的。即专门性的训练可使慢肌纤维变、为快肌纤维或反之,即:慢肌纤维→快C纤维→快肌纤维。运动训练对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数量的影响:训练可使骨骼肌组织壮大,肌肉功能得以改善。此与肌纤维增粗、肌原纤维增多,即肥大和肌纤维数量增加(增生)。运动训练对骨骼肌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耐力训练明显地使肌纤维中的线立体的数量和体积增大,容积密度增加,从而使线立体蛋白增

加,使线立体中琥珀脱氢酶、细胞色素C等酶的活性增加,提高了有氧氧化能力。训练对无有氧氧化能力的影响为提高乳酸脱氢酶活性;研究认为骨骼肌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可改变肌纤维类型。

8.应用血红蛋白指标指导训练(1)血红蛋白中的亚铁在氧分压高时(肺内)与氧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低时(组织内)分离;也与二氧化碳分离和结合,不断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吐故纳新。由于Hb相对稳定,能敏感反映身体机能状态,训练中常用其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训练水平,预测运动能力。(2)Hb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运动能力。低于正常值,出现贫血,氧和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必然导致工作能力下降;Hb值过高时,血液中红细胞数和压积增多,粘滞性增加,血流阻力加大和心脏负担加重,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一系列不适应和紊乱,因此应保持Hb在最适度。(3)Hb存在个体差异,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评定运动员的Hb含量。

9.根据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剧烈运动后怎样做才能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加速疲劳的消除?(1)单位时间内静脉回流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差,以及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心脏收缩力量、体位改变、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呼吸运动。(2)剧烈运动时,由于血液大部分流向运动的肌肉,为了加速疲劳的消除,就应促使肌肉中大量的静脉血液快速流回心脏,进行肺循环,从而使静脉血动脉化,清除其中致疲劳的代谢废物。(3)根据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剧烈运动后应先慢跑或走一段时间,同时注意加深呼吸,等到机体平缓一些后,可以降低体位或平躺,若是以下肢为主的运动,还可以躺着举起双腿,并抖动。慢跑或走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骨骼肌的肌肉泵的作用,加速静脉血液回流;深呼吸是为了降低中心静脉压,增加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压力梯度,促进静脉血回流;而降低体位或平躺则是克服静脉回流时重力的阻碍作用,使血液回流更容易,举腿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加速下肢静脉血回流。10.有训练人和一般人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不同。(1)安静状态下和从事最大运动时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变化区别是安静时两者的每分输出量相等,但运动员的心率低,故每搏输出量大最大运动时,两者心率都可达到一样高度,但运动员的每搏出量和每分搏出量提高的幅度远大于无训练者,运动员心脏对训练的良好适应(2)经过训练心肌细微结构会发生改变,ATP酶活性增高,肌浆网对钙离子的储存、释放、摄取能力提高;线粒体与细胞膜功能改善;ATP再合成加快;冠脉供血良好,心肌收缩力增加(3)运动不仅使心脏形态与机能产生好的适应,也可使调节机能改善。有训练者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11.运动时如何进行与技术动作相适应的呼吸(1)呼吸型式包括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型式称腹式呼吸;以肋间肌运动为主的呼吸型式称胸式呼吸。(2)呼吸的形式、时项、节奏应与动作技术变换相适应,随技术动作进行自如的调整,这既有利于提高动作质量、配合完成高难动作也可推迟疲劳产生。在运动过程中呼气与吸气要与运动动作相配合,呼吸节奏也要与技术动作互相配合,周期性运动采用有节奏的、混合性呼吸,使运动更加轻松协调,有利于创造好的运动成绩。进行体育运动时在完成胸廓需固定而便于发力的动作(如支撑悬垂、倒立)时,应以腹式呼吸为主;在完成腹肌需紧张的动作(如仰卧起坐、直角支撑)时,应以胸式呼吸为主。

12.何谓心力储备?包括哪几部分?运动对其有何影响? 答:(1)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具有一定的储备能力,称心力储备或心泵功能。(2)心力储备包括心率储备、收缩期储备和舒张期储备。(3)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安静心率,而心率储备是通过增加心率而使心输出量增加的能力,运动训练并不能提高最大心率。尤其是耐力训练降低人体安静心率从而提高心率储备。通常舒张期储备最少,运动时机体主要通过动员心率储备和收缩期储备而使心输出量大幅增加,正因为如此,坚持体育锻炼能增加心率储备和收缩期储备,最终提高心力储备,提高心脏泵血功能。13.什么是运动性蛋白尿?尿蛋白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1)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尿中会出现大量蛋白质,即尿蛋白阳性,经一定时间休息后,尿蛋白自行消失。这种健康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或暂时性的蛋白尿为运动后蛋白尿。(2)健康人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含微量的蛋白质,常规方法检测不出来,被视为尿蛋白阴性;尿蛋白阳性率及尿蛋白量与运动强度、运动量有密切的关系。在运动生理学界常采用这一指标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监控。①评定负荷量和运动强度的大小:负荷量和运动强度大时,运动员易出现运动性蛋白尿,而且尿蛋白量随之增加。②观察运动机体对负荷量的适应能力:机体适应能力差,则尿蛋白阳性率增高,而且尿蛋白量也增加。③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同一个体在完成相近运动量时,尿蛋白量相对稳定。(3)当训练水平提高时,尿蛋白量减少。运动后尿蛋白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不宜在不同人之间用尿蛋白指标来比较其负荷量、训练水平和机能状况;而对同一个体来说,尿蛋白却是一个很灵敏的指标。

14.发展肌肉力量应遵循哪些原则?(1)超负荷原则:力量训练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的负荷,其中包

括负荷强度、负荷量和力量训练的频率。超负荷力量训练能够不断对肌肉产生较大的刺激,从而使其产生相应的生理学适应,导致肌肉力量增加,而采用低于平时负荷则不能有效的促进肌肉力量的增加。力量训练的超负荷训练是一个持续而渐进过程,应保持持续训练、负荷的递增应该循序渐进,负荷递增过快或者过大,容易导致过度训练和肌肉损伤,反而不利于肌肉力量的增加。(2)特异性原则:力量训练过程中的肌肉活动的性质和模式与所从事的运动专项特点不一致,对神经系统协调能力以及局部肌肉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发展肌肉力量的抗阻练习,应包括直接用来完成某一技术动作的全部肌群,并尽可能使肌肉活动的类型、能量代谢类型、肌肉收缩速度、力量练习的动作结构以及时间-动作关系与专项力量和专项技术的要求相一致。例如100米运动员的腿部后蹬力量是在某一关节角度的瞬时爆发力,所以在力量训练过程中需要在膝关节120度时进行力量训练,且在训练过程中尽可能缩短肌肉发力时间,才能较好地符合专项运动的需要,达到较好的力量训练效果。(3)安排练习原则:力量训练是由多种力量练习组成的,而练习的顺序可以直接影响训练效果。一般情况下,在一次力量训练课中,大肌群训练在先,小肌群训练在后。力量训练的强度、运动量和训练频率应符合训练计划和比赛计划要求。在周期计划中,力量性运动项目准备期的力量训练量较大,训练强度较低,以刺激肌肉体积增加;而随后的力量训练期和比赛期力量训练量减小,训练强度增大,提高肌肉力量或者爆发力。

15.试述力量训练的方法。等长练习:肌肉收缩而长度不变的对抗阻力的力量训练方法叫作等长练习。应用此训练方法时,可以使肌肉在原来静止长度上做紧张用力,也可以在缩短一定程度上时做紧张用力。等长练习的优点是肌肉能够承受的运动负荷重量较大,因此是发展最大肌肉力量的常用方法。等张(向心)练习:肌肉进行收缩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练习方法叫向心等张力练习,负重蹲起、负重提踵、卧推、挺举等均属于此类。向心等张力量训练法的优点是肌肉运动形式与多数比赛项目运动特点相一致;在增长力量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神经肌肉的协调性。缺点是力量练习中肌肉张力变化具有“关节角度效应”。离心练习: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力量训练方法叫作离心练习,属于动态力量的训练方法,肌肉在负重条件下被拉长的动作均属于此类。研究发现,肌肉在进行离心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离心张力比最大向心张力大30%左右,因此该力量训练方法能够对肌肉造成更大的刺激,从而更有利于发展肌肉横断面积和肌肉力量。离心力量训练法的不足之处是训练后引起肌肉疼痛的程度较其他方法明显,原因可能是离心收缩容易引起肌肉结缔组织损伤所致。等速练习:等速练习又叫等动练习,它是一种利用专门的等速力量训练器进行肌肉力量训练。进行等速力量训练时,等速力量训练器所产生的阻力是和用力的大小相适应的,只要练习者尽最大的力量运动,肢体的运动速度在整个运动范围内都是恒定的,而在此活动范围内的各个角度上,只要练习者尽全力运动,产生的肌肉张力最大。因此,等速力量训练法事实上是一种可以使肌肉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满负荷”工作的力量训练方法。研究认为,等速力量训练法是发展动态肌肉力量较好的训练方法之一。超等长练习: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训练方法叫作超等长练习。运动训练中常用的多级跳和“跳深”等练习都属于此类方法。目前,超等长练习主要用于爆发力的训练,其生理依据是肌肉在离心收缩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时,可借助肌肉牵张反射机制和肌肉弹性回缩产生更大的力量。研究还发现,在超等长练习之前先进行短暂的大强度负重刺激有助于更大程度地动员运动单位参与随后运动,从而强化超等长训练的效果,这种练习方法称为复合超等长力量训练。

16.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氧供充足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制约有氧工作的重要因素。而运动中氧的供应受多种因素制约。(1)心肺功能 空气中的氧通过呼吸器官的活动吸进肺,并通过物理弥散作用与肺循环毛细血管血液之间进行交换。因此,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优秀的耐力专项运动员在系统训练的影响下,使心脏的形态与机能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内腔扩张,心容积增大,安静时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其表明心脏的泵血机能和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以适应长时间持续运动的需要。(2)骨骼肌特点 当毛细血管血流经组织细胞时,肌组织从血液中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有关。有氧耐力的好坏不仅与心肺功能或氧运输系统有关,而且与氧的利用能力有关。心输出量是决定最大摄氧量的中枢机制,而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及其本身的特点是决定VO2max的外周机制。(3)神经调节能力:长期进行耐力训练,能够提高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稳定性,能够改善各中枢间的协调关系。由于神经调节能力的改善,可以提高肌肉活动的机械效率,节省能量消耗,从而保持长时间的肌肉活动。(4)能量供应特点 耐力性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其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所以,机体 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系统的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肌肉有氧氧化过程的效率和各种氧化酶的活性,以及机体动用脂肪供能的能力。在长时间耐力练习中,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脂肪供能的比例逐渐增大,从而节省糖原的利用。

17.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及要素(1)训练方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高原训练法(2)训练要素(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发展有氧耐力进行的持续性练习中运动强度非常重要。强度过小,则不能充分动员呼吸循环系统的机能潜力,有效发展有氧耐力;强度过大,持续时间必然缩短,供能系统向无氧代谢途径转变。一般以超过本人VO2max50%强度运动是有氧能力显著提高,个体乳酸阈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有效办法。运动持续时间对训练效果会产生明显影响,一般认为,耐力训练产生的效果最低限度时间为5分。持续时间取决于强度,强度低,持续时间长。

18.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无氧耐力、肌肉内无氧酵解供能能力、缓冲乳酸能力)(1)无氧耐力:指机体在无氧代谢时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能力,又叫无氧能力。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称无氧训练。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时,体内主要靠无氧酵解供能,因此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无氧糖酵解供能能力、缓冲乳酸能力、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力。(2)肌肉内无氧糖酵解供能能力与无氧耐力:肌肉内无氧酵解能力取决于肌糖元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3)缓冲乳酸能力与无氧耐力:肌肉无氧过程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将影响血液的PH值,但由于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使血液的PH值变化不大,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机体缓冲乳酸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碳酸氢钠的含量与碳酸酐酶的活性。经常的无氧耐力训练可提高碳酸酐酶活性。(4)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与无氧耐力

19.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1)间歇训练法:是发展无氧训练最常用的方法。发展无氧耐力的间歇训练中应注意练习强度、练习时间和间歇时间的组合与匹配,以运动中能产生高浓度乳酸为依据。因此练习强度和密度要大、间歇时间较短,练习时间一般长于30秒,1-2分为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动用糖酵解供能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无氧耐力。(2)缺氧训练:指在减少吸气或憋气的条件下进行的练习。目的是造成体内缺氧以提高无氧耐力。方法:即可在高原环境中进行,也可在平原特定条件下模拟高原训练,同样可以获得一定训练效果(利用低压舱或减压舱)

20.为什么说乳酸阈比最大吸氧量更能客观地反映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1)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吸氧量。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最大吸氧量反映机体氧运输系统的工作能力,是评价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渐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起点,称为乳酸阈。乳酸阈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通常血液乳酸浓度4 mM/L,大约为最大吸氧量的60-80%。由于个体的差异比较大,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激剧上升的开始起点并不都是4 mM/L,其变化范围大约在1.4-7.5mM/L之间。因此,此时的拐点也称为“个体乳酸阈”。(3)最大吸氧量反映人体在运动时所摄取的最大的氧量,而乳酸阈则反映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没有激剧堆积时的最大吸氧量实际所利用的百分比,即最大吸氧量利用率%(%VO2max)。其值愈高,有氧工作能力愈强;反之,有氧工作能力愈低。(4)由于最大摄氧量受遗传因素影响难以提高,而提高乳酸阈的水平可以改善肌肉的有氧能力,而在乳酸阈强度下训练,肌肉的有氧能力的提高不受最大吸氧量的限制。可能会出现优秀耐力运动员多年训练后,最大吸氧量没有增加,而乳酸阈却明显提高。所以,乳酸阈比最大吸氧量更能客观地反映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21.分析“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形成原因(1)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练习开始后的一定时间内,运动员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主客观变化,这种状态称“极点”;“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稍减慢运动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这些不适感觉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心率趋于平稳,这种现象称为“第二次呼吸”。(2)“极点”是某些运动项目正在进入工作状态阶段中,它产生的原因与进入工作状态原因相似,主要是内脏器官的功能惰性与肌肉活动对它的需要不相称,致使供氧不足,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的PH值向酸性变化,这不仅影响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急剧增强。这些功能的失调又引起动力定型的暂时紊乱,运动中枢抑制过程占优势,因此出现了“极点”。(3)“第二次呼吸”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渐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消除;同时运动速度的下降又减少了乳酸的产生,这样机体的内环境逐步稳

定,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于是出现了“第二次呼吸”。

22.何谓“极点”?影响因素有哪些?产生原因?(1)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练习开始后的一定时间内,运动员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主客观变化,这种状态称“极点”(2)极点反应的强弱和第二次呼吸出现得早晚,与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强度以及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赛前的机能状态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如中长跑极点的反应较明显;训练水平较低,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越强烈,第二次呼吸出现得也越迟。(3)极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大,运动开始时每分吸氧量水平的提高不能适应肌肉活动对氧的需求,造成体内缺氧或氧供不足。乳酸堆积,血液PH值向酸性方向偏移,这不仅影响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急剧增强,这些功能的失调又引起动力定型的暂时紊乱,运动中枢抑制过程占优势,因此出现了“极点”。

23.简述机能评定的常用的生理学指标。主要分别在运动、循环、呼吸、中枢等系统(1)运动系统:肌肉力量、肌电图、关节伸展度、骨骼特征肌肉力量“肌力评定有最大肌力、爆发肌力、肌肉耐力 有等长力量、等张力量和等动力量三种形式 肌电图:利用肌电图进行振幅、频域和时域分析,从而对肌肉兴奋程度、机能状态进行评定关节伸展度:测定受试者相关关节活动幅度,评价柔韧性骨骼特征:骨密度随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增加(2)循环系统:系统指标有心脏形态,结构和心血管功能指标。主要表现在为运动使安静时心率缓慢和心脏功能性增大。力量性运动员表现为心肌的肥厚、而耐力性运动员为心脏容积的增大。(3)呼吸系统和能量代谢指标:通过肺活量仪,气体分析仪测得肺活量、时间活量,肺通气量,最大肺通气量,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呼吸肌耐力。(4)神经感觉系统机能指标:灵活性、反应时、稳定性。

24.准备活动的目的或生理意义(1)准备活动是人为的利用肌肉活动来引起各器官系统发生条件反射性和非条件反射性活动的变化。(2)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运动员在赛前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练习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使大脑反应速度加快,参加活动的运动中枢间互相协调性加强,为正式练习或比赛时生理功能达到适宜程度做好准备。(3)准备活动还能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活动,使肺通气量、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从而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强弹性,预防运动损伤。增强皮肤的血液流和降低泌汗阈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身体过热。使运动员正式参加比赛或训练时取得好的运动成绩。(4)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以及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是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主要因素,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应以体温上升为主要标志。

25.疲劳易产生的部位与判断的生理指标(1)最易产生的部位:大脑、突触、神经肌肉接点(2)判断疲劳的生理指标:肌力测试、神经系统功能测定、反应时、血压体位反射、感觉器官功能测定、皮肤空间阈、闪光融合频率、生物电测定心电图、肌电图等。

26.实践中如何利用生理生化指标判断运动性疲劳?实践中判断运动性疲劳的生理生化指标有:(1)血乳酸:运动时最大乳酸值下降,相同负荷练习后血乳酸升高或清除时间延长是运动性疲劳的征象之一;(2)血尿素:在一次训练课后的次日晨,血尿素超过8.0mmol/L,表明运动量过大,机体有潜在疲劳;(3)血氨: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血氨变化相对较低,运动性高血氨是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4)尿蛋白:在大运动量训练期,如果晨尿中出现蛋白,可能是疲劳或过渡训练的表现;(5)尿胆原:安静状态下高于2mg%,且连续2-3d,是疲劳的表现,应调整运动负荷;(6)HR:定量负荷后,恢复时间延长;基础心率加快是疲劳的征象之一;(7)Hb:大负荷训练日,血红蛋白持续下降或低于正常值是疲劳的征象之一;(8)血睾酮(T):在疲劳、过度训练或机能状态不好时,血睾酮水平下降;(9)皮质醇(C):当运动后血皮质醇仍高于安静水平,就会导致机体分解代谢过于旺盛,较高的血皮质醇水平会抑制机体的免疫机能,使运动员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10)血睾酮/皮质醇比值(T/C):如果血清T/C比值出现大幅度降低,则有可能是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机体有潜在疲劳,不利于恢复。

27.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如何实践恢复过程?(1)运动中恢复: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根据恢复过程的阶段性采取不同的恢复措施。运动时主要是消耗能源物质,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调整好运动的节奏,合理运用积极性休息,避免过早出现疲劳。(2)运动后恢复: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充分利用物理、营养和心理手段促进机体功能恢复。防止疲劳积累。(3)超量恢复: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保持

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积极掌握超量恢复的个性特点和规律,充分发挥超量恢复的生理优势,以获得较高的运动能力。28.结合运动实践阐述疲劳特点:运动性疲劳是一个极复杂的机体功能变化过程。由于运动的负荷和性质不同,疲劳特点亦不同。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如短跑、跳跃等的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如长跑、长泳、公路自行车等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如球类等,其技术动作的不断变化是加深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因素。由于要求精力高度集中以及运动中动作多变,极易产生疲劳。在静止用力练习时,如竞技体操,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持续兴奋,肌肉中血液供应减少以及憋气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是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

29.试述不同能量物质的恢复过程及其实践意义。不同能量物质的恢复速度不同。(1)磷酸原恢复很快。在剧烈运动后,被消耗的磷酸原在20-30s内合成一半,2-3min内可完全恢复。磷酸原的恢复主要靠有氧氧化供能(乳酸能系统也可参与)。根据这一规律,在进行短距离重复跑时,间歇时间应控制在2-3min左右,不可过短或过长。同时,每次跑后可多做些深呼吸,以取得更多的氧量。(2)肌糖原恢复速度受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一个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另一个是膳食。在长时间中小强度运动后,食用高糖膳食比食用高脂高蛋白膳食恢复速度快,因此,应多食用高糖膳食。在短时间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后,无论食用高糖膳食或普通膳食,其肌糖原的恢复速度相同。

30.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动作技能相互间的良好影响促进教学和训练?运动技能之间的影响,各种运动技能在很多基本环节或附属细节方面有着相近或相同的动作,在实践中彼此会产生相互影响,这些影响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可能有良好的作用,也可能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学习中要充分利用良好的影响,而尽力消除不良影响,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1)良好影响: 运动技能之间的相互良好影响,表现为原有的运动技能可以促进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或同时学习几种运动技能可以彼此促进,或新的运动技能形成后有助于原有的运动技能巩固和完善。如在武术学习中,掌握了里合腿的动作,就有利于旋风腿的动作学习,这是由于动作之间的基本环节有相同之处。在学习与原有动作结构相似的动作时,大脑皮质内原已形成的运动条件反射中的基本环节,即可作为新的运动动力定型的基础,只需补充某些附属的环节就可形成新的运动动力定型。2)不良影响:运动技能之间的不良影响是指原有的运动技能妨碍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新形成的运动技能破坏原有的运动技能,当同时形成几种运动技能时相互妨碍。例如,新学蛙泳时,原来所掌握的自由泳双腿打水技术就会妨碍新动作蛙泳蹬水技术的掌握,这是由于两种不同运动技能的动力定型所致,如果有些附属环节相同,而主要环节不同,往往是那些比较容易或已经巩固的动力定型,干扰新的、较复杂的、较不巩固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复杂的。一般来说,为了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可以把基本相同的动作编成一组进行教学,在选用诱导性练习时,诱导练习动作的基本部分要与正式动作接近或相一致,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作用。在教学安排中也应考虑不同运动技能之间的联系,确定合理的教学顺序。如先学前滚翻,后学鱼跃前滚翻等。

31.高原应激对心肺功能影响(1)高原低氧环境会给正常氧运输带来不利影响。海拔高度升高最大摄氧量逐减,使有氧工作能力下降(2)高原时氧分压下降,引起肺通气过度,又会造成过度换气,易发生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因此,高原缺氧时,同时存在通气加快和减慢对抗的两种调节机制,而肺通气的增加是主要的,可以提高肺泡氧分压,利于氧运输(3)高原时由于肺内血氧不足,靠加大循环来代偿。心率和心输出量增加,而每搏出量没增加。每分输出量的增加靠心率的加快,可以补偿运输氧能力下降 32.高原训练对人体产生生理作用(1)肺部及酸碱平衡:肺通气量增加,肾脏排出碳酸氢盐减少(2)心血管: 高原适应后,随着携带氧气能力和对氧的亲和能力提高,最大心率和心输出量均有下降。心输出量下降主要因为每搏出量降低,但心率减慢也有作用。(3)血液成分局部: 骨骼肌的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糖酵解酶活性降低,氧化酶活高耐力提高,运动后血乳酸浓度下降。长期受高原应激,瘦体重和脂肪明显下降,在骨骼肌质量下降同时存在肌纤维变小的现象,这是对高原环境的有利适应,它可缩短氧气从毛细血管扩散到线粒体的距离(4)免疫功能与激素分泌较低的高原训练使耐力运动员的细胞免疫力提高,高原训练会使运动员血清睾酮降低,皮质醇升高。

33.如何根据机能评定结果监控运动量(1)生理指标检查: A 运动训练对人体机能引起的变化,即使大运动量也必须在2-3天内恢复。适宜运动量晨脉变化每分不超过3-4次;血压变化范围在10毫米水银柱内;体重减少不多于0.5公斤。血压明显持续上升或肺活量、体重明显持续下降,说明运动量偏大,有疲劳积累的

征兆B 据高级神经活动的变化评定运动量,用反应深度和建立分化抑制的准确程度来评定皮质机能的恢复情况。如反应速度不变或加快,分化能力不变或提高视觉基强度不变或下降,说明皮质机能恢复良好,反之说明运动量偏大,恢复不好,疲劳未消除C 有些项目,身体局部负担过大,但整体反应不明显,可用肌电图研究肌肉活动潜伏期。未消除疲劳的肌肉,收缩和放松潜伏期均延长,后者突出(2)运动员自我感觉及教育学观察

34.计算运动时的能耗量有何意义(1)运动的剧烈程度(即运动强度)与能耗量呈正相关,因此可用能耗量作为参数来划分运动强度。(2)测定运动时能耗量还可以了解人体工作时的机械效率,单位时间能耗量越少,所完成的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机械效率是人体运动时的能量利用率,也称“运动的经济性”,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工作性质(动力性、静力性)、动作或技术熟练程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3)运动后能量消耗的测定结果通过与基础代谢率的比对,可作为评定运动员恢复与否的一项参考指标。(4)计算运动时的能耗量,依据能量平衡定律进行人体的身体成份控制,已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35.应激反应与应急反应的关系:(1)应激反应与应急反应相辅相成,共同维持机体对包括进行剧烈运动在内的紧急状况的适应能力。(2)交感-肾上腺系统和糖皮质激素对剧烈运动时的人体功能能力的动员和体内稳态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3)二者刺激相同,反应的途径不同,应激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应急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

36.简要说明血液循环的生理功能。⑴血液的运输功能,血液能够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脂肪酸、维生素、水、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把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CO2、尿素、肌酐等运送到肺、肾、皮肤和肠道等排出;⑵能够保持血液酸碱平衡,血液中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对,能对酸、碱物质进行中和,保持pH相对稳定;⑶能够调节体温,血液能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量,并运送到体表散发;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血浆中有多种免疫物质,白细胞能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血小板能防止损伤部位继续出血,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37试述体育运动对血管功能的影响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促进人体心血系统的形态,机能调节能力产生良好的适应,从而提高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心血管系统的良好适应如下:①出现窦性心动徐缓:长期进行耐力性训练可使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强,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减弱,从而表现为安静时心率减慢,可降至36—40 次/分。②每搏输出量增多:经长期训练,有训练者可出现安静状态下心率慢而每搏输出量较无训练者为多,在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有训练者心力贮备潜力大,每搏输出量可明显增加,从而增加心输出量。③运动性心脏肥大:长期从事静力性或力量运动的运动员,可由于超负荷刺激使心肌内核糖核酸含量增加,从而使心肌纤维内蛋白质合成增加,分解减慢,心肌纤维收缩成分增加,心肌粗壮,同时肌肉作长时间强烈收缩,压迫血管,使后负荷增加,产生以心肌增厚为主的心脏适应性增大;从事耐力性运动者则由于运动持续时间长,静脉回心血量增多,使心舒末期充盈量增多,心室容积增大,增加心脏前负荷而肌纤维被拉长,从而出现以左心室腔增大的适应性变化。

38.测定脉搏和血压的意义(1)脉搏:动脉血管壁随心脏的收缩而产生的规律性搏动,正常情况下与心率一致,实践中可用测量脉搏代替心率测定,意义:a 安静时一般人和运动员心脏机能差异不明显。通过定量或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变化和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给于恰当判断 b 心率测定还可检查运动员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对判断其训练水平有意义c 运动中的心率是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的综合反映,生理学中常用其来表示运动强度。(2)血压:也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运动实践中广泛应用,测定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a 清晨卧床时与一般安静时血压较稳定,通过测量可以对训练程度和疲劳的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训练水平提高后安静时血压略有降低。如果高于同龄组15-20%,持续一段时间不复原,也无别的升高诱因,可能是运动负荷过大所致。高于20%左右且持续两天则是机能下降或过度疲劳的表现。b 判断心血管机能,根据定量负荷前后血压及心率升降幅度及恢复状况c 运动时,根据其变化判断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适应情况,运动后合理反映是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适当下降。一般,收缩压随强度加大而上升。大强度负荷时收缩压可达190mmHg或更高而舒张压波动不大。

39.运动性尿蛋白成因及影响因素:正常人在运动以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公认产生的原因是因运动负荷使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而引起的。影响因素如下:(1)运动项目(2)负荷量和负荷强度(3)个体差异(4)机能状况(5)年龄与环境

40.运动性血尿的成因及影响因素:正常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看的间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成因:(1)可能是运动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造成肾血管收缩、肾血量减少,出现暂时性肾脏缺血、缺氧和血管壁的营养障碍,而使肾的通透性增高,使原来不能通过滤过膜的红细胞也发生外溢形成运动性血尿。(2)运动时肾脏受挤压、打击,肾脏下垂造成肾静脉压力增高,也能导致红细胞渗出产生血尿。因此运动性血尿可能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受运动项目、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环境和身体适应能力等因素影a 跑步、跳跃、拳击,球类运动后血尿发生率较多。b 负荷量和运动强度加的过快时如冬训、比赛开始阶段,血尿也多。c 身体适应能力下降,如过度训练也会有大量的血尿产生。d 严寒(冬泳)和高原条件下训练,也容易造成运动血尿 41.力量素质的可训练因素(1)肌纤维的收缩力:训练可使肌原纤维收缩蛋白含量增加,肌原纤维增粗,肌细胞内肌糖原等能源物质大量储备,有关代谢酶活性增加等,这些因素都会提高肌肉收缩力(2)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运动训练能有效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水平,从而提高肌肉力量。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主要通过提高运动中枢同步兴奋能力和运动中枢间机能协调能力来实现的。(3)肌纤维类型:无论训练能否改变肌纤维类型,能使其产生适应性变化。耐力训练能使肌纤维有氧代谢酶活性、毛细血管网数量与体积、肌红蛋白含量、慢肌纤维面积百分比增加;速度、力量训练能使无氧代谢酶活性、快肌面积百分比增加。42.肌肉力量的影响因素(1)肌源性因素:肌肉横断面积、肌纤维类型、肌肉初长度、关节运动角度。(2)神经源性因素:中枢激活、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3)其它因素:年龄和性别、激素作用、力量训练。

43.做准备活动应注意问题(1)准备活动的强度根据运动员赛前神经系统兴奋性高低安排.(2)做准备活动时,先做一些全身性活动,身体微微发热后再做专门性练习,即与比赛或训练相似的模仿练习。准备活动持续时间的长度、强度、大小及与正式参赛之间的间隔长短,应根据年龄、季节、训练水平而定,年龄小训练水平差或温暖的季节中,准备活动不宜持久,与正式参赛之间间隔2-3分较为适宜。

44.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区别(1)赛前状态是各种条件刺激下自然产生的一种反应,不易受人意志控制(2)准备活动是人为的利用肌肉活动来引起各器官系统发生条件反射性和非条件反射性活动的变化

45.如何理解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运动训练是人为的,有目的地按照计划给机体施加系统化适宜的运动刺激,使机体产生预期的适应性变化。

46.人体进入高原的生理反应(1)最大摄氧量:氧分压—最大摄氧量—运动成绩下降;对运动能力影响,耐力项目影响明显,高强度,短时间和技术为主运动无明显影响(2)肺通气量:(3)心血管反应(4)高原反应症状

47.高原训练应注意事项(1)适宜高度:最佳高度为2000-2500米(2高原训练强度:根据训练水平,比赛的强度和机体对高原环境的适应阶段(3)持续时间: 最少3周,最适宜4-6周(4)高原训练后到平原比赛的最佳时间: 耐力项目下高原后4-5天,中长距离为10-14天,短距离为20-26天

48.少年儿童易产生疲劳的原因(1)儿童大脑皮层神经兴奋性高,抑制性差,活泼好动需氧量大,一旦机体缺氧便引起疲劳(2)新陈代谢旺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机能较成人差,能源物质储备少,对缺氧的耐受性和负氧债能力明显较低。一旦机体供氧不足会很快造成工作能力下降导致疲劳

49.赛前状态的人体机能变化:比赛或运动前,人体机能会有一系列变化,表现为:脉搏频率加快、收缩压升高、呼吸频率加快,肺通气量和吸氧量增加,汗腺活动加强,血糖升高

50.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1)运动员面临的比赛规模越大,离比赛越近,赛前机能变化越明显。(2)运动员的情绪、思想、训练水平和比赛等因素。兴奋程度不同,51.赛前状态对人体工作能力影响(1)良好的赛前状态,可使在训练和赛前,预先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克服神经系统和器官的机能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有利提高运动成绩(2)如运动员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常表现过度紧张如急躁、食、睡、肌、咽。如过低,则表现运动员对比赛淡漠、全身无力。上述两种变化都会降低运动成绩。

52.试分析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有一定年龄特征:(1)身体素质呈自然增长:不同素质增长速度不同,呈波浪式非等比增长;同一年龄阶段各项素质发展也速度也不同。(2)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按照身体素质增长速度特点和基本趋势,男子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缓慢增长阶段,稳定阶段;女子可划分四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停滞下降阶段,缓慢增长阶段,稳定阶段。(3)身体素质增长顺序性:自然增长,男子速度、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增长领先;其次是下肢爆发力;臂肌和静力性耐力较晚。女子7—13岁时与男子一致,13—17岁期间速度、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增长领先,其次是腰腹肌力量;臂静力性力量、耐力最晚,且有停滞下降趋势。男女力量和耐力素质出现高峰的时间要比速度素

质晚。

53.氧离曲线的特征及生理意义,影响因素概念与特征:是表示氧分压与血红蛋白和氧结合的关系或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反映了血红蛋白和氧结合量随氧分压的高低而变化的,呈S形曲线非直线相关.特征与生理意义:S 形上段显示氧分压在60-100mmhb时曲线坡度不大即使氧分压从100mmHb降到80mmHb时,血氧饱和度仅降低了2%,该特点对高原适应及轻度技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处。保持动脉血中的氧分压在60mmHb以上,血样饱和度仍有90%,不会造成供氧不足,上升段对肺换气有利。下段显示氧分压在60mmHb以下时曲线逐渐变陡,说明氧分压下降,血氧饱和浓度明显下降,氧分压为40-10mmHb时氧分压稍有下降,血氧饱和浓度会大幅度下降,释放更多的氧供组织换气。该特点对保证代谢旺盛的组织需更多的氧有利。因此,曲线下段对人体组织换气大为有利。2影响因素: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和解离受多种因素影响,会使曲线位置偏移a 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PH值降低、体温升高及红细胞中糖酵解产物增多都会降低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曲线右移,血液释放更多的氧反之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体温降低、PH值升高及产物减少.54.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1)能量耗竭学说(2)代谢产物堆积学说(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4)保护性抑制学说(5)突变理论(6)离子代谢紊乱(7)自由基学说(8)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9)中医理论

55.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1)变化:运动前的呼吸加深加快是大脑皮质对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反应,为运动做准备。运动开始后肺通气量骤升,是由于大脑皮质在发出冲动使肌肉收缩的同时,也发出冲动到达脑干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的变化规律:运动强度低时,主要是潮气量增加。运动强度增加,主要是依靠呼吸频率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线性相关,若超过这一范围每分通气量增加将明显大于运动强度的增加。(2)调节机制:神经因素-运动前的通气量增加是条件反射性的,运动开始后大脑皮质发出时肌肉收缩的冲动同时,液发出动到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强;体液因素-主要是PH、PO2、PCO2他们随呼吸呈周期性波动的幅度和变化率增加,在运动通气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运动时体温升高,提高了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56.影响最大吸氧量的生理因素(1)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2)遗传因素(3)年龄、种族性别因素(4)训练的影响。

57.人体生理机能的主要调节方式及其功能特点(1)神经调节:内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特点为作用迅速、调节准确、范围局限、时间短暂;(2)体液调节:机体细胞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3)自身调节:人体自身的适应性反应,特点为调节幅度小,不灵敏,局限性大。

第三篇:生理实验报告

人体解剖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验 名 称 姓学系组同组姓名 号 别 别 名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

2015年4月23日 实验室温度 实验日期

一、实验题目

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A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阈值和最大幅度的确定 B蟾蜍坐骨神经干CAP传导速度的确定 C蟾蜍坐骨神经干CAP不应期的确定

二、实验目的

确定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1)临界值和最大值(2)传导速度

(3)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

三、实验方法

蟾蜍坐骨神经标本的制作

1.双毁髓处死蟾蜍后,剥去皮肤,暴露腰骶丛神经,游离大腿肌肉之间的坐骨神经干及其下行到小腿的两个分支:胫神经和腓神经,三段结扎,剪去无关分支后离体。注意保持神经湿润。

2.将神经搭于标本盒内,保证神经与电极充分接触,中枢端接触刺激电极S1和S2,外周端接触记录电极R1-R2,之间接触接地电极。

3.刺激输出线两夹子分别连接标本盒的刺激电极S1和S2,插头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RM6240的刺激输出插口;信号输入倒显得红色和绿色夹子分别连接记录电极(绿色夹子在前,引导出正向波形,即出现的第一个波峰向上),黑色夹子连接接地电极,插头接通道1.A.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临界和最大幅度的确定

(1)打开信号采集软件,从“实验”菜单中选取“神经干动作电位”,出现自动设置的界面,各项参数已设置好,界面中只有一个采集通道,对应仪器面板上的通道1(因此信号输入线应连接在通道1)。

(2)确定装置是否正常工作,以及神经是否具有活性。采用较大的刺激强度,1V,刺激时程0.2ms,延时5ms,刺激模式为但刺激。选择“同步触发”,按下“开始刺激”后,正常情况下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双相电位即CAP。(3)快速降低刺激强度,确定CAP的阈电位。记录刺激阈值及CAP幅度(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差值)。

(4)以0.05V或更小的间隔,逐渐增大刺激强度,观察CAP幅度的变化,同时,记录刺激电位及对应的CAP幅度,直到CAP达到稳定,即最大值(神经标本在正常生理活性时,1V以内的刺激强度即可引起最大的CAP)。

B.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传导速度的确定

(1)从“实验”菜单中选取“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界面出现两个采集通道,对应通道1和通道2,因此采用两对引导电极R1-R2和R3-R4,同时输入两道信号。

(2)使用单刺激模式,调整刺激强度,使产生最大CAP。(3)测量两个通道显示的动作电位起点的时间差。(4)测量R1和R3之间神经的长度。(5)重复步骤1-4至少三次。

(6)计算传导速度:传导速度=△D(mm)/△T(ms)

(7)计算几次重复测量得到的传导速度的平均值(Mean)和标准误(SEM)。C.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不应期的确定

(1)采用双刺激模式,刺激条件相同,产生一对幅度相同的最大的CAP。(2)逐渐减小两刺激间隔,直到第二个CAP幅度刚刚开始减小,即进入相对不应期。此波间隔与绝对不应期之差即为相对不应期。

(3)继续减小间隔,直到第二个CAP刚刚完全消失,此间隔即为绝对不应期。(4)重复步骤1-3至少三次。

(5)计算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的均值(Mean)及标准误(SEM)。

四、实验结果

A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阈值和最大幅度的确定

图1.蟾蜍坐骨神经干CAP(当前刺激强度为0.090V)无动作电位发生

图2.蟾蜍坐骨神经干CAP的阈电位(当前刺激强度为0.095V)

图3.蟾蜍坐骨神经干CAP的最大幅度3.9mV(当前刺激强度为0.55V)

表1.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随刺激强度的变化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刺激强度(V)CAP(mV)1.000 0.800 0.600 0.550 0.500 0.400 0.200 0.17

3.90 3.90 3.90 3.90 3.80 3.70 2.10 1.33

实验次数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刺激强度(V)CAP(mV)0.150 0.130 0.120 0.115 0.110 0.100 0.095 0.090

0.83 0.28 0.16 0.12 0.10 0.09 0.08 0.00

根据上表可绘制下图,曲线图能更加直观的显示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随刺激强度增加的变化趋势。

图3 蟾蜍坐骨神经干CAP随刺激强度的变化曲线图

由以上图表可知,当刺激强度为0.095V时,刚好能观察到一个CAP;之后随着刺激强度增大,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越来越大;当刺激强度达到0.55V时,CAP达到最大,为3.90mV;继续增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度就不会增大了,而是一直保持其最大值3.9 mV。

故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但当刺激强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就不再增大了。

结果分析:神经干由许多不同的神经纤维组成,众多神经纤维电活动动作电位的组合即形成复合动作电位。以不同强度刺激作用于神经干,可以观察到动作电位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强到最大幅度。它表明神经干是由各类兴奋阈值不同的神经纤维组成。阈刺激能激活阈值最低的一类纤维,而使神经干中所有纤维都兴奋的刺激就是最大刺激。

B蟾蜍坐骨神经干CAP传导速度的确定

图4.某次神经干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图

表2.蟾蜍坐骨神经干传导时间记录数据

R1、R3电极间距离

传导时间差△t(ms)传导速度(mm/ms)平均值(mm/ms)

标准误 2 3 4 20mm 20mm 20mm 20mm

0.95 0.95 0.75 0.7

21.05 21.05 26.67 28.57

24.335

1.935

由上表数据可计算出标准差为3.87,标准误为1.935,证明各组平行实验间误差并不大,得到的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C蟾蜍坐骨神经干CAP不应期的确定

图5.双刺激下刚刚进入相对不应期内的神经干CAP图

图6.双刺激下刚刚进入绝对不应期内的神经干CAP图

表3.蟾蜍坐骨神经干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的测量数据

Mean SEM

相对不应期(ms)

绝对不应期(ms)

10.0 21.0 19.0 16.7 3.38

1.1 0.5 0.5 0.7 0.20

双刺激时,当第二个CAP刚刚完全消失时,表明该神经处于绝对不应期,由以上图表可得其平均值为0.7ms,且三组平行实验的标准误为0.20,表明各组平行实验间差距很小,实验效果较好;改变双刺激的时间间隔,可得当第二个CAP刚刚开始减小时的刺激间隔平均值为16.7ms,所以相对不应期为16.7ms,但其标准误为3.38,表明各组平行实验间的差距较大,其中第一组数据为10.0ms,与正常情况较为符合,但后两组数据相对不应期均在20ms左右,与正常情况和其他各组同学所得的实验数据相差较大。实验误差可能原因为实验时间较长,未及时将神经标本浸泡在任氏液中,导致神经失活。

五、分析与讨论

1、对比动作电位,分析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CAP)的特点,并解释其随刺激幅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神经干动作电位振幅随刺激电压增加而增高,不具有“全或无”性质。神经干动作电位是由许多这种兴奋性不同的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综合成的复合性电位变化。一根神经纤维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不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但是坐骨神经干是有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时,由于引起不同数目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随着刺激强度增大,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数目也越多,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越大,当全部神经纤维都产生动作电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就不会增大了。故在一定范围内,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2、分析解释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的实验中通道2和1所记录的CAP的不同之处;分析蟾蜍坐骨神经干中所包含的神经纤维种类及其传导速度,判断所测定的纤维类型,分析实验中可影响传导速度数值的因素。(1)通道2记录的CAP的幅度小于通道1记录的CAP幅度。坐骨神经中枢端的神经纤维多,越向外周端神经纤维越少,而通道2电极位于外周端,通道1电极位于中枢端。所以通道2处发生兴奋的神经纤维比通道1兴奋的神经纤维少,所以幅度比通道1小。

(2)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不同,其传导速度主要受神经纤维的直径、内阻及有无髓鞘的影响。蛙类的坐骨神经干属于混合性神经,其中包含有粗细不等的各种纤维,其直径一般为3-29μm,其中直径最粗的有髓纤维为Aα类纤维,它是蛙神经的主要组成部分,传导速度在正常室温下为35-40m/s。蟾蜍的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由实验测得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是24.335m/s,可知其神经纤维主要类型是A类神经纤维。

(3)实验中可影响传导速度数值的因素:

a)分离坐骨神经时不小心使用了铁质的解剖针、镊子等,而不是玻璃分针,导致分离出来的神经的活性不是很好,受到了损伤;

b)离体的神经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干燥,生物活性受到影响; c)神经由于受到连续刺激,活性下降。

d)实验中神经是否剥离干净以及完整会影响其兴奋传导速度 e)环境温度等也会影响神经活性,从而影响其兴奋传导速度。

3、分析不应期之内 CAP变化的原因;

不应期可分为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内,无论给以多大的刺激,CAP都不会改变,而在相对不应期内,CAP仍然会改变,只是所需的刺激强度更大。

绝对不应期产生的原因:钠通道激活后必须首先进入失活状态,然后才逐渐由失活状态恢复到关闭状态,以备下一次激活。它不能由激活状态直接进人关闭状态。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是由钠通道激活导致钠离子内流,所以第一次兴奋后,钠通道由激活状态进人失活状态后,这时无论给予其多么强大的刺激,均不能引起其再次开放,即引起新的动作电位。

相对不应期产生的原因:在绝对不应期之后,Na离子通道部分开放,Na离子内流,细胞的兴奋性逐渐恢复,但仍低于原水平,受刺激后可发生兴奋,但刺激强度必须大于原来的阈强度。而且由于通道活性未达到正常水平,所以第二个动作电位幅度小于会正常值。

4、分析电生理实验中细胞外记录和细胞内记录在方法学、所获信号以及应用方面的不同之处。

细胞外记录是指不用刺入细胞,只放在细胞表面或附近组织即可记录的技术;细胞内记录则是要刺入细胞内部进行记录。由于电极不刺入细胞,细胞外记录不会对细胞造成伤害,对于非常小的细胞以及血压、呼吸活动引起震动较大的在体情况下,难以用细胞内记录时使用细胞外记录是非常实用的。而细胞内记录对仪器要求更加精准,可准确测定膜电位以及记录突触等微观结构的活动。所以细胞外记录主要利用可兴奋组织如神经、肌肉等的生物点现象,观察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病理及药物变化,如脑电图等就是细胞外记录的重要应用。而细胞内记录是生理学发展到细胞水平后,研究神经、肌肉等细胞基本生物特性的有利手段,如利用微电极技术将电极插入细胞膜内,用于测量膜电位、EPSP、IPSP等。

5、分析实验中出现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1)分离坐骨神经时,避免过度牵拉神经,且需将周围的结缔组织去除干净。(2)用棉线结扎神经时,棉线不要留的太长,以免干扰信号;

(3)分离后的神经和肌肉要随时保持湿润,避免用手或镊子触碰神经,肌肉如果太干 燥,又在强烈电刺激下,很可能痉挛,这样不仅损伤了神经和肌肉,也导致实验很难进行下去。

(4)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任氏液湿润标本,每次刺激后应使肌肉休息一段时间,防止连续刺激损伤其活性。

(5)标本盒两电极之间不要残留液体,防止电极间短路。

(6)测量神经干传导速度时神经干要尽可能长,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远,这样得到的实验数据更为准确。

(7)神经要伸直放置,且确保其接触各个电极。另外,测量神经传导速度时,要确保神经与电极垂直,不然会影响实验结果。

六、参考文献

生理学实验(第三版),解井田 赵静,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三版)王玢 左明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人体解剖学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讲义,生理学实验教学团队,2015年3月

第四篇: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实验预习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过程(简单步骤)

四、注意事项

实验一: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名称

一、实验结果或现象(各实验项目的结果或现象需逐项解释)

二、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

三、改进措施

第五篇:生理作业

名词解释

1.Barorecepter reflex(baroreflex)

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管舒张,血压下降,这一反射称为压力感受性反射。2.precapillary resistance vessel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管径较小,对血流的阻力大,且它们在毛细血管之前,因而被称为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管壁含有丰富的平滑肌,平滑肌自身有紧张性收缩,称为肌源性基础紧张,这对维持一定的外周阻力,形成动脉血压有重要作用。丰富的交感神经末梢和各种血管调节因子均可以调节平滑肌的舒缩,从而对器官组织的灌流量进行调节。

3.renin-angiotensin-systerm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素是由肾球旁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分泌后经肾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将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水解为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在血浆和组织中,特别是在肺循环血管内皮表面,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后者在血浆和组织中氨基肽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Ⅲ。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Ⅲ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和肾上腺皮质等细胞的血管紧张素受体。4.vasopressin 血管升压素(VP)。又称抗利尿激素,是由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由下丘脑视上核和视旁核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运抵神经垂体储存,需要时释放入血,随血液循环到肾脏,增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管腔膜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尿液浓缩。

5.central venous pressure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内的血压。正常值为4—12cmH2O,反应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关系。在临床治疗休克等情况下,对控制补液量、补液速度和观察心脏射血功能是否健全等反面有重要参考价值。6.blood-brain barrier 血脑屏障。可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的自由交换的屏障。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星状胶质细胞血管周足组成。可阻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液中,对维持中枢神经的内环境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7.intrapleural pressure 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等于肺内压。在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为1个大气压。实际上是由肺的回缩压造成的。使肺扩张,有利于肺的正常通气,有利于胸腔内腔静脉和胸导管的血液和淋巴回流。8.Specific compliance 比顺应性。肺顺应性除以肺总量得比顺应性,即单位肺容量的顺应性,它可用以比较不同肺总量个体的肺弹性阻力。9.Pulmonary surfactant 肺表面活性物质。肺泡Ⅱ型细胞产生的脂蛋白以单分子层形式覆盖在肺泡液体表面,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系数稳定肺泡内压的化学物质,称为肺表面活性物质。10.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在第1秒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临床上常以FEV1/ FVC的比值做判定,正常值为83%;阻塞性肺疾病患者FEV1/ FVC变小; 限制性肺疾病患者FEV1/ FVC基本正常。11.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 有效滤过压。滤过力量和重吸收力量之差=(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当有效滤过压为正值时,有液体被滤过到毛细血管外,即生成组织液;当有效滤过压为负值时,则有液体被重吸收入毛细血管内,即组织液回流 12.Physiologic dead space 生理无效腔。每次吸入的气体,有一部分留在鼻或口与终末细支气管间前的呼吸道内,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也可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使部分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交换,未能进行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积称为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生理无效腔。健康人平卧时的生理无效腔等于或接近于解剖无效腔。

13.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通气/血流比值。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VA)和每分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比值无论增大还是减小,都表示两者匹配不佳,气体交换的效率均会降低,导致机体缺O2或CO2潴留,尤其是缺O2。14.Oxygen saturation of hemoglobin Hb的氧饱和度。指Hb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通常可视为血氧饱和度。15.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 氧解离曲线。是表示血液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即表示在不同P O2下O2与Hb的解离情况,也反映在不同PO2时O2与Hb的结合情况。16.Bohr effect 波尔效应。pH降低或PCO2升高时,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P50增大,曲线右移;相反pH升高或PCO2降低时,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P50降低,曲线左移。血液酸度和PCO2对O2的亲和力的这种影响称为波尔效应

17.Pulmonary stretch reflex 肺牵张反射。又称黑-伯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萎陷反射。前者加快吸气向呼气的转换,后者促进呼气转换为吸气。

问答题

1.试述心脏和血管的主要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⑴ 心脏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

①交感神经通过去甲肾上腺素与β1受体结合对心脏产生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和正性变力作用如:心率加快、房室传导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心脏收缩力增强 ②心迷走神经通过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对心脏产生负性变时作用、负性变传导作用和负性变力作用如: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房肌收缩力减弱。⑵ 血管受血管运动神经纤维支持

① 感缩血管神经纤维通过乙酰胆碱与α受体结合,可使血管收缩 ②舒血管神经纤维通过乙酰胆碱可使血管舒张

2.保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主要反射是什么?试述其主要机制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反射

机制: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被扩张,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机械牵张刺激而兴奋,分别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至延髓孤束核,与延髓尾端腹外侧区发生联系,抑制延髓头端腹外侧区,使心交感紧张性和交感缩血管紧张性减弱;与迷走神经背、疑核发生联系,使心迷走紧张性增强,导致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下降,该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3.比较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作用的异同 去甲肾上腺素(NA/NE)主要结合α1受体,也可结合心脏β1受体,对β2受体结合能力较弱

1)对血管作用 血管的α1受体,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2)心脏 作用于心脏的β1受体,心肌收缩性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CO增加。肾上腺素(AE/AD)主要激动α和β受体

1)心脏 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β1受体,产生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使心输出量增加,加强心肌收缩性,提高心肌兴奋性。

2)血管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α1受体,血管收缩;作用于β2受体血管舒张。

4.试述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

当肾脏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肾缺血;致密斑小管液中Na+浓度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时,近球细胞分泌肾素。肾素使血浆中血管紧张素原变成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经血浆中转换酶的作用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它再分解为血管紧张素Ⅲ。血管紧张素Ⅱ有很强的缩血管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和Ⅲ,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可促使肾脏水、钠重吸收,循环血量增多,升高血压。5.试述血管升压素在血压调节中的作用

与肾脏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的V2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V1受体,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使血压升高,但仅在高浓度时才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6.试述胸膜腔负压形成的原理及其生理意义

形成原理:与肺及胸廓的自然容积不同有关。胸廓发育快,自然容积大;肺发育慢,自然容积小,由于脏、壁层胸膜紧贴,肺始终处于被扩张状态, 胸廓则处于被缩小状态。在肺的内向回位力和胸廓的外向回位力作用下,胸膜腔内压便降低而低于大气压,形成负压 生理意义:有利于肺的扩张、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

7.何谓氧解离曲线?有何特点及其生理意义?有哪些影响因素。

氧解离曲线。是表示血液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呈S形。分上、中、下三段。上段:60~100mmHg范围,平坦,表明PO2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较小。意义:只要PO2不低于60mmHg,Hb氧饱和度仍能维持在 90%以上,血液仍可携带足够量的O2,不致发生明显的低氧血症。

中段:40~60mmHg范围, 较陡,表明PO2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较大 意义: 是机体安静时动脉血向组织释O2的部分通常释O2 5ml/100ml血液 下段: 15~40mmHg范围, 最陡,表明PO2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很大 意义: 是组织活动加强时动脉血向组织释O2的部分通常释O2 10ml/100ml血液, 是安静时的2倍

影响因素:血液pH、PCO2、温度、红细胞内2, 3-二磷酸甘油酸、CO、高铁Hb等 8.平原地区的居民初到高原地区时,呼吸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

呼吸运动加深加快。因为高原地区空气中的含氧量较平原低,导致吸入气PO2降低,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9.动物实验中,吸入气CO2浓度增加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为什么?

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吸入CO2浓度增加导致PCO2上升,一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通过提高脑脊液中H+浓度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出现肺通气增强的反应;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下载运动生理[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动生理[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长期进行电子竞技运动对青少年生理的影响

    对优秀电子竞技运动者上肢反应时间的研究 文献综述 1前人成果 1概括 2叙述 3不足 电子竞技运动 本身的运动特点决定了有与其他运动有不一样的生理影响 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的......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兔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报告

    (1)吸入增加CO2的氣體→呼吸運動加深加快。 呼吸頻率加快是由於吸入空氣中PCO2增加,使得血液中PCO2增加,CO2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脊液中溶於水,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分解成HCO3- + H+......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之运动系统 (教案)(含五篇)

    《幼儿卫生学》教案 第一章 婴幼儿的身体特点 第一节 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 一、运动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

    生理实验复习资料

    生理实验复习资料2(蓝林) 1.为何肌肉收缩在一定范围内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从阈刺激起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也相应地增大。当刺激强度增加到一定限度时,肌肉收缩也......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

    呼吸衰竭: 1.呼吸衰竭: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降低或伴有PaCO2增高的病理过程。诊断标准为:PaO2低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于50mmHg。 2. 呼吸衰竭指数(RFI): 指PaO2......

    生理课件-消化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目的要求】了解消化道平滑肌特性、胃肠神经支配、口腔内消化、大肠内消化;掌握胃内消化和小肠内消化。 【讲授重点】胃内消化和小肠内消化 【讲授难点】......

    生理健康教育计划

    惠水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度 生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关于学校生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中学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生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认真开展......

    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

    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转载的) 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