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监管、和谐稽查
药监环翠分局建立科学监管、构建和谐稽查
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出发点,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目的。药监环翠分局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和谐稽查行动,有力的助推了创建全国城市工作的开展。
一、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为构建和谐稽查,该局首先正确处理监管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公众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关系。明确监管是发展的有效保障,发展是监管的重要基础,以监管推动发展;坚决杜绝以“和谐”为幌子、以“发展”为借口,对被监管者的违法活动听之任之,或者“监管”为幌子、以“规范”为借口,而实际则是以罚款为目的、谋求部门私利的利益化的错误稽查方式,从根本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为构建和谐稽查,创新稽查方式,坚持“以人为本,执执政为民”,营造一个良好的执法氛围。自去年以来,药监环翠区分局在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创新稽查方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一是强化服务理念。提倡“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的服务意识,坚持“以规范餐饮服务和药品市场为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目的”的办案原则,营造和谐的稽查环境。把稽查作为既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又能达到宣传法律知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高效益的结果。二是探索人性化稽查模式。该局要求执法人员做到与行政相对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言谈举止文明;检查时尽量不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检查时要求无关人员回避,维护当事人形象;检查现场不轻易定性,让科学说话;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次数,以免引起群众的猜忌误会;检查完毕后,把药械按原样摆放好;细致讲述相关法律法规,耐心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创造宽松的交流气氛,防止对立情绪;利用礼貌语言,使相对人心服口服的人性化处罚。三是建立协作机制。该局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创办安全手册、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食品药品知识以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能,充分利用
协管员、信息员这一资源,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同时初步建立了与卫生、工商、公安、邮政、铁道等部门的联合办案机制,并认真细致地听取他们对稽查工作的看法,及时采纳合理化建议。通过人性化的执法,稽查工作逐渐得到了行政相对人的理解和配合,获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和信任。
第二篇:树立科学监管理念 着力推进和谐稽查建设
树立科学监管理念 着力推进和谐稽查建设
药品稽查,是药品打假治劣的有效手段,是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一把利剑,同时更是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新创业,共建和谐”,如何用好、用活药品稽查这把利剑,创好事业,树好形象,实现好“两个安全,一个有作为”这一总目标,作为基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必须立足于科学监管,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监管手段,着力推进和谐稽查建设。
一、明确一个目标,为和谐稽查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明确一个目标,即必须明确“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目标,着力体现和谐稽查的“人性”,努力实现稽查与和谐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明确“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是和谐稽查的内在要求,是食品药品监管的立信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围绕这一目标,才能解决好“为谁监管、怎样监管”的问题,才能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基层执法环境,创造性地开展稽查工作。二是要体现和谐稽查的“人性”,即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丰富和谐稽查的内涵。要正确处理好公众利益与商业利益、监督与发展的关系,准确把握稽查工作的定位,认真履行和依法使用手中的执法权力,切实增强药品稽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贯穿于药品稽查全过程,当好人民健康的保卫者,实
现稽查与和谐的辩证统一。
二、营造两种环境,统筹协调好和谐稽查的内外关系
营造两种环境,即营造廉洁高效的稽查内部环境和健康有序的稽查外部环境,着力体现和谐稽查的“理性”,实现稽查与和谐的内外统一。
(一)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稽查队伍。“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和谐稽查的建设,必须要在选好人、用好人、培养好人上下功夫,必须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正派、反应灵敏”的稽查队伍。一是要着力提升稽查队伍整体素质。要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自身道德与人格修养,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提高稽查办案的水平与服务医药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规范执法行为。稽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着装整齐、语言文明、亮证执法,使用规范文明的执法用语,态度诚恳,不滥用职权刁难相对人,对管理相对人不居高临下,不态度蛮横,始终做到文明稽查。三是严格办案程序,公开稽查办案事项,实行“阳光稽查”,充分尊重相对人合法权益,保障行政相对人“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立稽查办案人员轮岗交流制度。要积极探索建立稽查人员定期轮岗交流制度,保证稽查办案的透明、公开,保障稽查队伍的动态稳定,促进稽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稽查外部环境。一是要加强宣传培训。在稽查办案过程当中,要积极向管理相对人大力宣传国家对药品
监管的方针政策及形势,保持与监管相对人的良好沟通,争取其对药监稽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主观上消除相对人的抵触情绪与不配合;要加强对管理相对人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增强法律观念,提高从业意识,从而为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二要强化社会监督体系建设。要形成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块管关系,在稽查办案中,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人大及政协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要密切部门配合,建立与当地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办案的长效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稽查办案效率;要充分发挥农村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作用,增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三是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注重对一些典型案件的曝光,以提高相对人诚信守法意识,营造健康有序的稽查工作氛围。
三、创新三种方式,完善和谐稽查的监管手段
要创新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稽查方式,着力体现和谐稽查的“韧性”,努力实现稽查与和谐的有机统一。
(一)事前监督。一是强化主动服务意识。要坚决抛弃为了稽查而稽查的思想,经常深入相关单位,做好服务,及时解决在药品生产、经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尽量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对那些不是主观故意的,对社会危害程度低,没有造成严重问题的一些违规行为,尽量以规范教育为主,取得相对人的理解和配合,形成良好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要倡导人性化稽查。在药品稽查办案当中,要尽量不影响涉药单位的正常工作;在对案件定
性当中,要尽量避开围观群众,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作为建立和谐稽查的工作模式,变药监稽查与企业的“水火关系”为“鱼水关系”,增强药监稽查的亲和力。
(二)事中监督。一要坚持严格执法。和谐稽查要求的人性化并不是意味着我们要一味的迁就于当事人,任其凌驾于法律之上,而是要求我们严格执法,提高药监部门的执法权威,树立药监部门的良好形象,在打假治劣的同时,既维护了百姓用药的合法权益,又净化了药品市场秩序,实际上就是一种服务。当违法行为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时,我们要坚决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只有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才是最大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二要创新稽查方式,提高稽查效能,确保稽查办案的可操作性。要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假劣药械信息,进行信息化稽查,增强稽查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要充分加强横向联系,利用传真、发函等形式加强与生产厂家及兄弟药监单位的协查,强化对假劣药及票据的核查;要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快检车现场快检及监督性抽验的作用,做到药品检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稽查效率,提升办案水平。三要倡导文明执法。要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在处罚的同时,教育引导相对人自我规范,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做到处罚与规范同时进行;要防止简单粗暴的执法行为发生,避免产生矛盾,导致激化。四要建立协调处理机制。在每件案件的处理当中,要强化沟通,在阐述处理的意见和依据的同时,诚恳地听取当事人的意
见、建议,绝不搞“一言堂”、“一刀切”;要正确使用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对类似案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维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比如我局今年查处的30起一般程序案件,都是通过与处罚对象进行沟通,取得对方的理解后,所有案件均得到圆满解决。通过这种方式,既取得了管理相对人的理解、群众的支持,也充分体现了和谐稽查的根本。
(三)事后监督。一要倡导限时办结制。对稽查案件的查处,要实行限时办结制、快办快结制,提高稽查工作效率,尽量减少对相对人不必要的打扰,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二要倡导回访制度。对所有办结案件,应建立对处罚对象案件定期回访制度,绝不能一罚了之,要认真听取相对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积极宣传相关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消除因处罚带来的不必要误会。
四、健全四项制度,强化和谐稽查的机制建设。
要健全廉政制度、执法监督制度、社会监督制度及考核评价制度,着力体现和谐稽查的“刚性”,努力实现稽查与和谐的权责统一。
(一)健全廉政制度。“公生明,廉生威”,对于稽查办案人员,必须做到廉洁执法,秉公办事,必须做到干干净净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必须严格执行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只有这样,才能敢于碰硬,才能严格执法,才能树立药监部门良好社会形象,这也是和谐稽查最基本的要求。
(二)健全执法监督制度。要完善对整个案件的监督,做到事实要清楚,程序要合法,处罚要适当,每个程序都要有人、有制度去约束,避免张口罚款,闭口要钱;要完善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稽查办案人员的敬业意识、责任意识,对态度蛮横,乱执法、乱办案等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和处理。
(三)健全社会监督制度。要加大对和谐稽查的宣传力度,让药监稽查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主动征求社会各界对药监稽查的意见和建议,沟通情感,拉进距离,听取意见,改进工作,努力打造药监稽查的和谐品牌。
(四)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应建立和完善稽查考核评价机制,在稽查工作效率、稽查工作管理、执法文书制作及案卷管理、药品抽验等项目内容的基础上,细化各项评价性指标,科学设臵考评项目、考评量化分值,只有科学地评价稽查绩效,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稽查工作的始终,才能促进和谐稽查建设,才能全面开创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以科学监管理念指导稽查
以科学监管理念指导稽查
近年来,随着药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药品稽查工作水平逐步提高,药品市 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但是,受利益驱动等因素影响,各种涉药违法行为依然 存在,且变得更加隐蔽,药品稽查工作的难度因此加大。笔者认为,必须以科学 监管理念来指导稽查工作,创新稽查手段和模式,以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具体来 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加快稽查信息化建设。随着违法分子造假手段越来越隐蔽和造假水平越 来越高超,在常规监督管理中发现案情变得越来越困难。如何发现深层次的涉药 违法行为,成为稽查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充分利用各种有用信息提高日 常监管的针对性显得尤为重要。稽查相关信息包括各地公布的假劣药品信息、最 新稽查监管动态、药械鉴别要点等。实践表明,利用相关信息查找案源的效能远 远大于基层稽查人员自身发掘案源;稽查信息化建设能极大地提高药品监管部门 查办案件的效率。
二是加强跨区域协作。药品从生产到流通,往往涉及多个区域,因此,对药 品流通过程的调查也涉及多个区域。对复杂案件的深层次调查,必然考虑证据收 集工作的全面性与真实性,因此,跨区域收集核实证据在现代稽查中越来越普遍。传统意义的外调取证,由于执法成本较高,投入精力较大且存在风险,往往给稽 查人员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案件的深入调查。在今后的稽查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条线管理的优势,建立跨区域稽查协作网络,完善跨区域调查取证 工作机制。稽查部门可通过公文、政务邮件、电话等形式,借助异地药品监管部 门的力量完成相关案件的调查与取证,从而有效打击各种跨区域涉药违法行为。鉴于药品流通活动具有一定的区域相似性,建立周边药品稽查协作网是较为现实 的做法。对于稽查人员来说,及时了解相邻地区药品市场的情况,可以有效地指 导本地药品市场监督检查工作。
三是把稽查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稽查的职能是打击涉药违法犯罪活动,但 是,其最终目的是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确保群众用药安全。因此,基层药品稽查
部门必须转变观念,使药品稽查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要把每一次专项检查视为 有计划、有目的地履行药品监管职能的手段。在日常检查和办案过程中,要逐步 建立涉药单位诚信档案,结合档案记录情况制定稽查部门下一步的检查目标与内 容,必要时公告检查办案结果,促使企业诚信守法经营。稽查部门还可以根据办 案数据对药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达到 有效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目的。
第四篇:牢记科学监管理念
牢记科学监管理念
“为谁监管”,是着力解决思想问题、认识问题、立场问题;“怎样监管”,是着力解决方法论问题。开展“为谁监管、怎样监管”主题大讨论是与作风整顿相一致的,是开展作风整顿的有效载体,开展主题大讨论对于统一认识、端正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为谁监管?这是个立场问题。为谁监管,说到底就是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保障公众的饮食用药安全而监管。这是监管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少数人的商业利益与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站在公众利益的一边,把公众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只有这样,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怎样监管?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食品药品监管全局,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不断开拓监管思路,创新监管方法,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监管效能,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作为执法部门,首先是要依法监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把好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确保执法监督行为程序化、规范化、合法化。其次是要标本兼治,着力从治本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治本的制度和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既要着力解决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又要探索行政监督与企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措施,从源头上堵住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提高预见、发现、化解问题的能力。第三是要善于总结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经验和规律,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实施重点监管,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实现监管工作协调发展。
搞好此次大讨论活动,也就是搞好了作风整顿,这对落实监管责任,搞好监管工作是一个重要举措。“为谁监管”就是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怎样监管”就是贯彻落实科学监管理念,处理好监督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公众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关系。对怎样监管提出了四点要求:要以为民的意识抓监管,以务实的态度抓监管,以开拓的精神抓监管,以清廉的作风抓监管。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是要结合自身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查找差距和问题,提出整改。
我们作为政府综合监督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和主管药品监督的部门,肩负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神圣使命,因此,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积极查找思想政治建设、监管理念、法纪观念、依法行政、廉洁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防微杜渐,不辱使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树立我局依法监管,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我们每个人都要清楚的认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以及队伍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正确分析食品药品监管形势、充分认识监管工作重要性,即为什么要监管的基础上,当前我们应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监管、怎样监管”这个根本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端正监管工作指导思想,树立和实践科学监管理念。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以严格市场监管为主线,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提高队伍监管服务新水平,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新发展,用实际行动解决好“为谁监管,怎样监管”的根本问题。
第五篇:依法行政科学监管.
依法行政 科学监管
大力推进驾培行业管理法制化进程
庆阳市运管处(2007年2月)
近年来,我们在驾培行业管理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依法行政、科学监管”为工作主题,以实施整合战略为突破口,以理顺管理体制为主线,以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牢固树立“服务行业、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进行业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科技化、现代化进程,既形成了行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又实现了行业管理的重大突破。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驾培行业是道路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和运输市场培养合格驾驶人才的重任,驾培行业管理是否规范、驾培教学质量是否有保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多年来,由于缺乏统一的、有力的政策和法律支持,我市驾培行业管理曾一度形成了政出多门、多头审批、多头管理的局面,引发了乱批滥办驾校、市场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低劣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驾培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危害交通安全。2000年4月以前,我市驾培行业尚未纳入交通行业归口管理,全市共有驾校30户,其中交警部门批准的14户、劳动部门批准的16户,国有驾校5户、个体私营驾校25户,隶属于交警部门的驾校7户,劳动部门与个人 合办的驾校2户;共有教练车辆108辆,有教员、教练员58人、教学设施24台(件)。全市有半数以上的驾校临时租一块地、两间房,购买或租用2至3辆老旧汽车,到交警或劳动部门办个手续,就招收学员,开班培训。各驾校之间为争抢学员,竞相压价,使省物价、财政部门批准的2600元培训收费标准曾一度跌至1500元。由此造成教学质量无保障,学员基本素质、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低下,被群众戏称为“马路杀手”。
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迎难而上,依靠国家政策和行业法规,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推进驾培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使全市驾培行业管理转入了正规化的轨道,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局面。目前,全市共有驾校11户,其中二级1户、三级10户;有教练车辆146辆,均达到二级以上技术等级;36名教员中,工程师3人、讲师12人,76名教练员中,高级技师17人、中级技师59人;拥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50多台(件)。与市交警支队共同投资建设了驾培中心,为各驾校提供标准的办公场所和先进的教练场地、教室、教学设施,培训考核实行统一管理。
二、主要做法
抓住“一个关键”,尽力理顺驾培管理体制
国阅〔1993〕204号、国务院办公厅发〔1994〕29号 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驾培行业正式纳入交通行业归口管理。这两个文件出台后,交通部和省政府根据文件精神,相继制定了驾培行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办法。1997年,《甘肃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为理顺驾培管理体制,实行交通行业归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国家政策和行业法规的具体落实中,不断出现“梗阻”和“断层”的问题,驾培行业原有的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理顺管理体制,从体制上根除弊端、破除障碍,而理顺管理体制的关键是落实国家政策和行业法规。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组织人员,集中利用1个月时间,对全市驾培行业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掌握了驾校数量、审批单位、隶属关系、分布状况、后续监管、教学管理、培训考核等方面的情况,依据国家政策和行业法规,积极向上汇报,反映情况,争取支持。全市驾培行业管理情况调研报告上报市政府后,引起了市政府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2000年4月,市政府召集交通、公安、运管、交警、劳动、工商等有关部门会议,就全市驾培行业实行交通行业归口管理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进一步明晰了各职能部门在驾培行业管理中的职责,并以市政府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规定:“各级交通主管部门是驾驶员培训行业的主管部门,运管部门具体实施管理工作”,“驾驶员培训经营开业,必须持有运管部门核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工商部门方可受理办理营业执照申请。”这次会议,使我市驾培行业管理工作进入了政府工作范围,由部 门行为变成政府行为,为驾培行业管理工作转入正规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按照这次会议的决定,在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按照交通部规定的开业条件,对全市30户驾校逐一进行了审查,为16户驾校办理了《培训许可证》,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了公示,迈出了驾培行业纳入交通行业管理的第一步,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我们根据国家和省上有关文件精神,在市政府及市交通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与市交警支队协调,就驾驶员培训市场管理工作达成了一致意见,于11月份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驾驶员培训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驾校的审批权限、管理职责、教学培训、考核发证等各个工作程序和环节进行了规范。至此,全市驾驶员培训行业管理体制基本理顺。
突出“两个重点”,大力规范驾培市场秩序
一是以清理整顿为重点,创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2000年以来,全市共开展驾培市场专项整顿工作6次,其中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整顿1次,运管部门与交警部门联手开展整顿2次。2000年6月,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安委会、公安、交通、交警、运管、工商、劳动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市驾培市场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专向整顿工作。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整顿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协调一致,紧密配合,破除阻力,冲破困难,强行查封了不符合开业条件的12户驾校,使一些长 期以来非法经营、严重扰乱驾培市场秩序的非法驾校退出了驾培市场,极大地净化了市场秩序,为进一步加强驾培市场管理肃清了障碍。这次清理整顿,使全市驾培市场管理向规范化迈进了一大步,但交警部门创办的驾校,对运管机构实施行业管理工作形式上接受,实际上抵制,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极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对策,将驾校的法制化、社会化作为驾培市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一方面通过积极向上汇报,取得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发了相关文件,要求交警部门与所属驾校脱钩;另一方面与交警部门交涉,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并按照循序渐进、逐步规范的原则,利用3年时间,使交警部门所属的7户驾校全部实行了社会化管理,使我市驾培行业管理工作步入了一个新阶段。2005年,国家和省公安、交通、农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机动车驾驶员队伍整顿工作的文件和实施方案,我们以此为契机,与市交警支队联手,开展了驾驶员培训市场集中整顿工作,取缔非法驾校5户,通过兼并和重组,将其他驾校整合为11户,清退学员3000多名,退还报名费近500多万元。联合物价部门,对各驾校的收费行为进行了整顿和规范,有效地解决了一些驾校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问题,驾培行业各项收费基本足额到位。
二是以科学监管为重点,建立运作规范、透明高效的管理体系。从建立健全对驾校的管理体系入手,借鉴外省、市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驾校管理、考核、奖惩的具体办法和相关配套制度,从资格条件、教学设施、教学质量、内部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明确规范,形成了科学合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管理体系。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各驾校现场办公,指导驾校制定和完善了企业章程、发展规划、诚信服务承诺、文明办学公约、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了各个专职管理机构,统一了各项管理台帐、基础资料,实行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服务质量信誉度考核制度,半年集中考核,年底综合评价,并将服务质量考核情况作为驾校等级评定和业务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在服务质量考核中不达标的驾校进行限期整改或降级处理。坚持定期不定期召开驾校座谈会,开展调查研究,帮助驾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年来,共协调和帮助各驾校解决各类问题30多件,形成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和工作建议8份。注重实施典型带动战略,大力扶优扶强,对内部管理好、竞争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驾校,从发展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支持,培育行业“骨干”和“龙头”,带动行业发展。先后2次组织各驾校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赴外省进行了参观学习,带动了驾校管理水平的提升。重视抓好驾培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每年开展文明驾校、技术能手、行业标兵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适时组织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使全市驾培行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进、行业形象不断改善,为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不顺,行业管理的法规和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驾校盲目发展,驾培市场呈现出“多、小、散、弱”的局面,多数驾校无固定的办公场所、无训练场地、无教学设施、无合格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一直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徘徊,这是迫使我们一直苦苦思索和探讨的问题。2003年,我们组织考察组,赴大连市考察学习了驾培行业管理、驾驶员培训中心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在认真分析研究、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向省局提出了建设驾驶员培训考试中心的想法,得到了省局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2004年5月份,省厅翟副厅长、省局王局长莅临庆阳,就这个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同意先期立项建设。在项目的考察论证阶段,为了确保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营和发挥效益,我们在与市交警支队协调的过程中,形成了两家合建的思路。《项目建议书》、《可行性论证报告》、《设计方案》、《开工请示》得到省厅、局批复后,该项目于2004年6月开工建设,2005年6月完成一期工程,2006年10月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1860万元,占地面积165.5亩,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由教学办公区、桩训桩考区、道路训练区和学员生活区构成。教学办公区设置电教室、术科教室、模拟教学室、教具室等18处,驾校办公室12处,可同时满足500名学员培训和10所驾校办公;道路训练区建设了全长7公里的大八字形路、小八字形路、盘旋路、蛇形路、直角路、坑洼路、坡道、单边桥、双边桥等各种模拟 路段和障碍物绕行、侧方位停车、限宽门等设施,可容纳50辆车同时教练;桩训桩考区设桩台18个,配备先进的全封闭式电子桩考仪4处,对学员考试实行自动化管理;学员生活区建有学生公寓、餐厅等各项生活服务设施。在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与市交警支队联手对全市驾驶员教练场地进行了清理,强行关闭不符合标准的教练场地11处。项目建成后,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离的原则实行企业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和运作,接受行业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管。从2006年1月1日起,全市各驾校全部进驻驾培中心,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教学、统一培训、统一考核。自2005年圆满完成兰州军区预征驾驶员培训任务后,2006年共培训驾驶员5460名。驾驶员培训考试中心的建成和投入运营,不但有效地解决了我市驾校教学培训无场地、教学质量无保障的问题,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使全市驾培行业实现了规范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彰显了良好的运输安全效益、市场整合效益、节约成本效益、节能降耗效益、带动发展效益等社会效益,而且在投入运营的第一年就创收265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开门红”。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提升培训教学质量提供人才支撑。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培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驾培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投入了大量精力,做了大量工作。2004年,按照交通部对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教练员资格条件的规 定和要求,对全市各驾校教练员的“三证”(身份证、驾驶证、技术等级证)进行了审核,对其经营行为、职业道德、驾龄及驾驶经历进行了综合评审,对职业道德差、教练技术差、教学水平差、社会反响差的21名教练员取消教练资格。严格落实教员、教练员持证上岗制度,目前全市教员、教练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坚持每年对各驾校管理人员、教员、教练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将培训考核结果作为教学资格管理、先进个人评选、驾校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坚持每半年对各驾校教员、教练员进行一次全面考核,通过笔试、口试、现场教学、民主则评等方式,从理论素质、教练技能、授课水平、教学质量、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达不到相应条件和标准的,吊销教员、教练员证,取消教学、教练资格。2006年,对全市106名教练员上报省局进行了考核,经考核合格的76人,对考核不合格的,取消教练资格。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全市驾培师资力量有了较大提升。
三是加强教学设施建设,为提升培训教学质量提供硬件支撑。驾驶员教学培训的高质量,必须依靠设施设备的现代化。近年来,我们以资格评定和审验工作为契机,督促各驾校及时淘汰落后的教学器具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教练车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全市各驾校累计投资120多万元,更新和新增教练车146辆、添置教学设施设备30多台(件)。驾驶员培训考试中心建成后,为了适 应现代、科技化、信息化教学的需要,我们先后投资290多万元,购置和安装了透明教具、示教仪器、教学软件、模拟驾驶仪、投影仪、桩考仪、无纸化考试系统等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全市驾培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落实“四项制度”,全力规范驾培教学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进场审查制度,把好源头关口。各驾校进驻驾培中心实行统一管理后,我们通过实行了进场审查制度,从整个教学培训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严把关口。每期开班,各驾校先凭学员报名册向运管机构提出开班申请,运管机构审查备案后,发给开班通知书,各驾校再凭开班通知书进入驾培中心开展教学培训,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个别驾校买证卖证的问题。
二是严格落实培训记录制度,规范教学行为。我们把严格培训记录和教学日志的填写作为规范各驾校教学培训行为的主要手段。各驾校在教学中必须按要求填写培训记录和教学日志,培训记录经学员、教员、驾校负责人签字后,由运管机构审签意见,改变了用印章代替签名的做法;教学日志由教员和教练员分别填写所用学时、评价意见并签名,由学员签字确认,纠正了学员代填代签的做法。通过严格落实培训记录和教学日志制度,保证了各驾校按照交通部新的编制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开展教学。
三是严格落实培训结业证制度。各驾校教学培训结束后,我们在核发培训结业证时,与培训记录配套审核,加注 教练人员、准教证号、教练车号、结业证号。对审查合格的,发给培训结业证,各驾校凭培训结业证方可参加交警部门组织的考试考核。同时,从道路运输市场准入方面加强驾培管理,驾驶员办理从业资格证时,须持身份证、培训结业证、驾驶证方可报名。
四是严格落实教练车辆管理制度。对各驾校教练车辆逐车进行了检测审核,清退达不到二级以上技术等级和相关要求的教练车辆31辆。统一了教练车辆的标志标识,核发了内置式教练牌。严格落实教练车辆定期维护和检测制度,确保了教练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障了教练安全。
三、几点体会
(一)依靠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理顺驾培行业管理体制的根本保障
驾培行业管理涉及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的执法依据、管理职能、管理标准、管理目标各有不同,在政策的落实中,容易造成互相掣肘的问题,严重制约驾培行业的管理效能。因此,建立统一协调、步调一致、程序严密、畅通有序的管理体制,是实现驾培行业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只有取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依靠地方政府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态势,协调和统一相关部门的管理行为,才能形成各部门之间既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的良好局面,才能保证行业法规和政策的落实,才能为驾培行业的提速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保障。我市通过将驾校收归交通行业管理、取 缔非法驾校和整合市场资源、进驻驾培中心实行统一管理三个阶段的工作,破除了驾培行业多头审批、多头管理的局面,理顺了驾培行业管理体制,主要得益于市政府的充分重视和大力支持。
(二)运管部门与交警部门的密切配合,是实现驾培行业管理规范化的关键所在
驾培行业的管理职能重在运管部门和交警部门,运管部门主要负责对市场准入的源头管理和对培训活动的过程管理,交警部门主要负责考试和发证。只有两者的管理工作紧密衔接、互相配套,才能保证驾培行业整个经营过程管理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因此,运管部门与交警部门的合作关系在驾培行业的管理中至关重要。我市推进驾培行业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也正是运管部门与交警部门的管理从相互脱节向密切配合转变的过程。
(三)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驾培行业提速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市场主体多、实力弱、层次低是西部地区驾培市场的客观现实、也是制约驾培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只有实现了市场主体从“多、小、散、弱”向集约化、规模化的转变,才能提升行业的发展效益,才能实现提速发展、科学发展的目标。我市按照发展与规范相集合、整合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大力实施整合战略,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结构调整,将全市原有的30户驾校整合为11户,并以驾培中心 为基地,实行统一管理,有效地节约了原来分散经营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和驾校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实现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使行业整体竞争实力显著增强。
我们在驾培行业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果说有成绩,主要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应归功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和亲切指导、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归功于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和务实创新。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深感,所做的工作还很不够,与上级的要求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比,尤其与我们的愿望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就驾培行业发展现状看,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今后,我们将按照省厅、局的总体部署,团结奋进,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大干快上,我们也有信心、有决心把行业管理的职责履行好,把党的要求落实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努力开创驾培行业培育发展和依法监管工作的新局面,全面推进驾培行业有快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