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税源监控

时间:2019-05-14 17:4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税源监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税源监控》。

第一篇:谈谈税源监控

全省国税系统税源建设课题研讨论文

也 谈 税 源 监 控

无非

税源监控是税务机关掌握应征税款的规模与分布的综合性工作。如果税源监控不力,则申报核税、帐证管理和稽查审计等都将失去依据,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税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使作为税收征收管理基础的税源监控显得尤其重要。

一、目前税源失控的几种表现

(一)漏征漏管个体工商户居高不下。据有关资料表明,当前漏征漏管现象的存在不是个别地区的问题,而是实行集中征收后产生的一个普遍且难以根除的问题。今年7月份以来,某某市国税局在工商部门及城区政府的配合下,组织了100多人次对市区建筑装饰材料市场、水果批发市场、海鲜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以及大型集贸市场进行税务登记专项检查,在检查的7548户纳税户中,就有900多户有税务登记违章行为,查出漏征漏管户460户。补税罚款6万余元。另外,据某某市工商局提供的资料反映,今年5—7月,该局共办理工商登记2254户,其中应办理国税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为1834户,但截止8月25日,仅有1306户前来办理税务登记证,办证率为71%。

(二)商业一般纳税人税收流失严重。

今年7至9月,按省局部署,某某市国税局对全市使用防伪税控系统的商贸企业265户进行了专项检查,通过帐证、帐实结合的方法,查出61户企业存在多种偷逃税行为:购进货物未付完款即抵扣进项税,利用预收帐款、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科目隐瞒收入,私设金库进行帐外经营,将购进货物或自产、加工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发生非正常损失不作进项税转出等。共查补税款728.94万元,滞纳金214.31万元、罚款232.47万元。

(三)部分小规模纳税人尤其是私营企业借帐证混乱偷逃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数量逐渐增多,规模越来越大,国家从私营企业取得的税收也不断增加,但私营企业会计工作仍相当薄弱,随意性比较大,增加了税务机关查帐征收的难度。有的税务机关图省事,对应建帐核实征收的企业干脆实行定额征收。由此造成税收大量流失。

(四)工业企业利用灵活的经营手段转移、逃避税收。目前,在某某市的一些工业企业,特别是一些大集团公司纷纷采取所谓“直销”、“联营”、“专卖”、“总代理”等经营方式,使经营该企业产品的商业企业以近于甚至低于进货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然后由厂家将利润另外以各种方式返还给商业企业,造成利润转移,逃避增值税或导致增值税在行业间、地区间发生非正常的转移,使局部地区增值税税负降低。

(五)企业利用电子商务逃避税收。在当今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以及产品价格日渐降低的情况下,微机正逐渐走进办公场所和普通家庭,从而使电子商务从无到有,到日益兴隆。据报载,我国今年电子商务交易可达8亿元,2002年预计可达100亿元。这一商业活动的“交易场所”是企业在互联网上开设的网站,顾客只要将钱存到商家指定的帐号即可,商家通过邮寄,或者通过设在顾客所在地的经销点或货仓直接为顾客送货上门。这使税务机关面临难以认定企业常设机构、难以认定销售性质、难以有效开展税务稽查等问题。这样,电子商务越兴旺,税收流失将越严重。

二、造成税源失控的几个因素

(一)新征管模式的缺陷,使税务机关管理难以到位。1996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征管模式突出了申报、服务、征收、稽查等特点,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办税效率。但它却忽视了税收基础的管理。尽管近年来我们采取增加检查次数、征管查部门互通信息、推行代征代管等办法努力堵漏补缺,但由于这些办法基本属于治标性质,虽一时奏效,却无法从根本上遏制部分纳税人,尤其是个体经营户通过频繁变更名称、地址等手段恶意偷逃税款的行为。

(二)理想的税收政策与现实征管方式及手段的冲突。目前的增值税政策是只要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货物,取得进项,就可以申请抵扣税额。一些私营企业利用税务机关人力少,难以进行库存商品清点核对的弱点,进货时均索取专用发票抵扣税额,销售时如果对方是个体消费者,往往不开票不入帐。城市中大商场、超市,经营品种成千上万,要准确核查其存货几乎不可能,故这类公司也存在极大的税收隐患。而部分有“兼营”和“混合销售”行为的纳税人,为尽可能减少税收负担,故意混淆征税范围,人为地将税款在增值税和营业税之间非法流动,达到少缴税目的。此外,由于收购发票由买方自己开票,税务机关缺乏有效的监控约束,故部分从事农副产品、废旧物资收购的企业虚开发票现象也比较普遍,使原本毛利率及税负率较高的所谓“高征低扣”企业,其税负率却明显偏低。

(三)一般纳税人企业变动大,税收管理不到位。例如,目前某某市国税局管辖一般纳税人企业3224户,今年1—9月,新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96户。另外,对一些未按规定或不符合要求的一般纳税人也予取消资格,1—9月共取消369户。在一般纳税人企业变动频繁,商业活动日趋复杂多样、经营手段更趋灵活多变的时候,税务机关却面临着这样的两难:一是人事改革,人员精减,征查力量不足,而且素质参差不齐;二是对一般纳税人认定过程、认定后缺乏一套规范严密的管理办法。力量不足,使税务机关容易出现“抓大放小”现象,侧重于大、中税源企业的征收检查,忽视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加上有的稽查、稽核人员业务不精,检查浮光掠影,致使一些涉税问题未能及时发现,一些涉税违章问题悬而不决,积重难返。而管理措施不规范严密,导致了一些租赁场地经营的商业企业在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经营一段时间之后,如无生机或为了逃避税收,往往趁机连货带票征、ic卡及设备席卷一空,造成税款流失。

(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率降低。近几年来,国民经济虽稳定增长,但由于消费市场相对饱和,商业领域已由传统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企业利率普遍偏低。故多数纳税人采取薄利多销、降价处理等手段促销,毛利率极低。一些由于经营不善,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出现亏损经营的企业这时往往打税收主意。如一些商业企业随意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间转换“身份”,在税负上避高就低:假如由于税收政策或者税务机关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定额偏低,使实际税负偏低,则一些精明的一般纳税人在利益驱动或市场竞争的压力下,由向小规模转变;如果由于政策或者税务机关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严格,“双定”到位,使小规模纳税人税负高于同类经营的一般纳税人,则一些小规模纳税人将努力按一般纳税人的标准去经营,千方百计争取一般纳税人资格,寻求避税、逃税港。

三、解决税源失控的几个方法

(一)提高对税源监控重要性的认识。税收管理实践反复证明,税收管理的基础只能是税源监控。离开了税源监控这一“地面基础”,税收管理中的各种“上层建筑”也将站不稳脚。现行税收征管模式把税收管理的基础定为纳税申报和优质服务,这是不足取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纳税申报的方式将不断地朝多样化发展,而纳税人申报表上的数字是否可靠将取决于我们做多少有效的征前工作,也即取决于税收征管基础的坚实程度。如果我们在这一问题上不能给予充分的认识和肯定,那么大量繁杂的征后堵漏工作将使我们应接不暇,疲于奔命。

(二)完善“三员”管理制度,使之更加行之有效。

1、建立和完善驻厂员、联络员制度。目前我省国税系统真正派驻企业,与企业员工一起上下班的干部仍属个别,更多的是联络员。由于税务机关与企业之间没有法定的一套规章制度,明确驻厂员的权责,使这“两员”难以有效开展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由于一些驻厂员、联络员综合素质较低,在企业经营方式、手段走向多、广、深、新的情况下,也显得力不从心。笔者建议如果要从此“两员”入手管住重点税源企业,那么首先应该考虑选派综合素质突出的干部担任这一角色,并且与企业有关领导一起协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在现行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为“两员”争取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知情权”。

2、建立起专职调研和清理个体私营“双漏”的职能部门。在一些税源较充裕的城市中,个体私营税收往往被看作“零散”税源,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如果真正把它们管住管好,难保它就是一块“肥缺”。特别是在专业市场不断形成,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一个专业市场的潜在税收也许能敌一个欠发达县份的全部税收收入。笔者建议在一些商业区或大型专业市场内建立起这样一个税收职能部门,这一部门的税务人员,也就是“片管员”。他们不负责税收的征收,而主要对管片内的业户进行税源的调查摸底、税负的精确测算,应纳税额的准确核定和及时调整,并落实管户联系责任制,经常对业户进行查访,对群众举报的偷逃税行为进行快速有力的查处。

“片管员”除负责日常的调查稽核,还应该对纳税人税务登记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辅导,建立起对纳税人在登记前后的教育性走访制度和长期对纳税登记的复核追查制度,并将有关信息进行整理、修正、立档和输入微机,做到户户建档、全面监控、新办注销跟踪到底。同时,充分利用新征管法创造的有利条件,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制度,定期将管户情况与工商局有关部门进行核对。通过信息分析比较,对无证经营户进行及时有效的查处。

通过实施这样“人管人”措施,相信即使管片内业户频繁变换,税务机关也能对管户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管住易动易失的税源。

3、要建立健全税务干部岗位责任制,将规范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一是要配合机构改革,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定岗位、定人员。做到以职定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促进科学规范管理。二是严格考核,奖惩兑现。要尽量做到按规范管理,按制度运行,按程序操作,按章程办事;职能简化、工作量化、考核细化、奖惩硬化。

(三)利用信息化网络对税源信息进行有效监管。

在技术日趋成熟的条件下,可以考虑以推广电话、电子申报为标志的进一步的集中征收。而从税收信息化进程中节省下来的人力,可以专心从事计算机数据信息的充实完善和分析管理,对征管对象建立起以销售额、进、销项税额、增值额及税负率等各项指标为对象的调查、统计、分析系统,为征管稽查部门提供实用信息。另外,通过机内信息进行税源分析预测,对各类纳税户进行全面评估,从而随时掌握税源的变化,及时为上级部门提供征管中新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为了保证源头信息的真实可靠,还必须加强对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财会的管理。建议:(1)申请办理私营企业的纳税人,必须设置持《会计证》的财会人员,如实记帐。税务机关要对弄虚作假企业的业主及财会人员一并进行行政及经济处罚,使此两者均不敢在帐上作文章。(2)对不愿单设会计人员的企业,责成其选择税务代理。无代理者不予办理营业执照及税务登记。(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通过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活动,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计量、检验、凭证等基础工作。同时,强化外部监督。一是强调年度会计报表须通过注册会计师查证,对其规范性和真实性做出评价,方可作为工商、税务部门对企业报表合法性的鉴别依据;二是将私营企业列入税务稽查重点,至少做到每年一查。

(四)加强发票使用的管理。笔者认为应该从奖罚两方面对发票进行持久性的强化管理。奖是对举报发票违章者进行奖励。同时长期举办发票抽奖活动,激发广大消费者索取发票的热情,从而促使厂商领购开具发票。某某市国税局两年来坚持每月开展发票抽奖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在发票发售量逐年大幅增加的同时,个体、商业税收也直线上升。今年1至9月,该局共组织商业税收入库49195万元,同比增加8003万元,增长19.43%。扣除经济增长因素,通过加强发票管理,进而掌握多的营销信息,也成为税收增长的来源。另一方面要严罚,对违反发票使用规定者,严惩不贷。今年1—9月份,某某市国税局对群众举报销售不开发票的有90多起税务违法案件进行严肃查处,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达百万元之多。通过“罚”,有效扭转了商家以种种借口拒开发票的不良现象。

第二篇:重点税源动态管理监控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管理水平,实现税源管理精细化,提高重点税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根据省市局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局征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重点税源企业是指年纳税额数额较大,其生产经营活动变化对本级税务机关税收收入总额影响较大的纳税人,以及根据税源结构情况认为应纳入重点税源企业管理的其他企业。

第三条 重点税源管理应遵循依法、信息化加专业化、诚实信赖、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四条 重点税源企业由征收、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监管。

第二章 确定标准

第五条 重点税源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入库税金:上一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合计100万元以上。

2、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需要监控的其他重点企业。

第六条 重点税源企业的确认,原则上应在每年一月底前进行,按照税收会计、统计资料,通过专题调查后确定。

第七条 对已被确定为重点税源管理的企业连续两年达不到重点税源管理标准(主要指应纳税额)的,可以转入非重点税源管理。

第三章 管理形式

第八条 根据本地重点税源企业、行业和征管实际状况,重点税源企业原则上由各税源管理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施税收管理。

第九条 建立“采、评、控、管”四位一体的监控机制。

第四章

岗位职责

第十条 各税源管理科应至少确定一名税收管理员作为控管范围内重点税源企业的重点税收管理员。

第十一条 从事重点税源企业管理的税收管理员应当择优配备,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熟悉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知识,具有较高的税收专业知识水平;

(二)熟悉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财务管理和计算机基础等知识;

(三)具有比较丰富的税收征管实践经验。

第十二条 收入核算科工作职责主要是:

1、彻落实市局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工作任务,负责对本局重点税源监控管理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和协调工作;

2、根据上年税收收入完成情况和税源变化情况,确定重点税源管理的范围;

3、贯彻落实市局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工作任务,建立满足市局要求的本级重点税源数据库,按时汇总、审核、上报重点税源企业数据,确保重点税源数据的准确性。

4、建立重点税源分析报告制度,按照重点税源管理办法的要求,完成我局综合性的税源分析和收入分析报告;

5、定期测算重点税源企业税负情况,并根据市局下发的行业税负预警,对本级监控管理的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筛选,将税负异常企业转交税源管理单位调查落实并反馈企业税负异常原因和处理情况,同时上报市局。

6、及时总结重点税源管理工作经验,推广监控管理成果,不断提高监控管理水平。

第十三条 税源管理单位在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基础上重点落实以下工作职责:

1、监控重点税源企业应缴税金的核算和缴纳情况,确保征足收齐,防范税收风险。

2、贯彻落实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工作任务,按时汇总、审核、上报重点税源企业数据,确保重点税源数据的准确性。

3、负责重点税源企业基本信息的采集工作,主要包括企业登记信息、组织机构信息、工艺流程信息、关联机构信息、报备信息等。

4、定期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巡查,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税源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照同行业税负及其预警指标,发现异常问题,及时提出采取管理措施或稽查建议的报告。

5、结合“一户式”管理有关规定建立重点税源企业分户管理档案。

6、全面掌握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

7、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日常税务检查,强化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日常管理。

8、及时了解重点税源企业有关涉税情况,按照要求开展、落实重点税源企业普查、调查。对年应纳税额100万元以上企业每月最少调查分析一次。

9、定期了解和掌握辖区内市局及本级监控管理的重点税源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税源变化情况,及时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收入进行分析和预测。

10、根据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及其他信息应用系统的重点税源信息和日常管理中掌握的信息情况,按季编制《重点税源分析报告》,分析重点税源和税收的变化情况,揭示存在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第五章 工作内容及要求

第十四条 重点税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税收政策的宣传咨询和辅导,采集涉税信息与税源监控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约谈,纳税服务,日常检查,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等。

第十五条 重点税源税收管理员应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的基础信息、物流信息、资金流信息、关联交易信息等信息的采集,全方位掌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并运用纳税评估等手段,强化物流信息和资金流信息的监控分析,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防范关联企业税收转移,科学预测税收收入,提高纳税申报质量,堵塞税收征管漏洞。

第十六条 采集涉税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档案信息,企业各税种申报与清算、稽查信息,发票开具与使用等相关税务信息,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核算信息。收集与监控的重点是企业原料购进、生产经营、产品销售、关联交易等环节资金周转、材料物资流动、关联企业交易和跨区经营情况,以及生产经营各环节变动情况等。信息分析主要包括:运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增值税防伪税控报税、认证等子系统产生的数据以及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核算资料和市场信息,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的涉税信息的分析应用,提高税收预测水平。涉税信息可以通过各类信息应用系统,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人工采集方式取得。凡是信息应用系统采集到的信息,人工不重复采集,并提高应用效率。

第十七条 对年应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应逐户出具《重点税源分析报告》。税源分析报告的编写应具有时效性、准确性、针对性、逻辑性。《重点税源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重点税源企业本期的税负及其变化情况,影响其应纳税额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综合运用日常检查和纳税评估中的一些技术手段进行纳税分析和预测;

(二)重点税源企业的营销策略、市场前景、资金回笼状况及国家宏观政策对其经营的影响;

(三)其它情况。如重点税源企业的欠税管理、企业重大资产处置情况,对企业的纳税宣传与政策辅导落实情况等;

(四)有关工作建议。

第十八条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有关纳税评估办法规定的基本程序,积极开展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评估工作。要把纳税评估作为重点税源企业监管的主要工作方法,建立健全纳税评估工作机制,提高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管理水平。

第十九条 建立税务约谈制度。普遍开展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税务约谈,建立重点税源企业在接受税收管理过程中的自我纠错机制。

第二十条 建立重点税源管理工作联系制度。

1、主动与地税、工商、财政、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情况,以利于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税收管理。

2、每位局领导应根据各自工作分工情况,明确联系若干户重点税源企业,定期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分析和掌握重点税源动态。

3、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重点税源企业联席会议,听取和研究重点税源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一条 实行重点税源企业重大经济事项报告制度。税源管理科应及时掌握涉及企业相关政策变化、市场变化、重大经营决策调整、重大资产处置、重大经济纠纷、重大经济事故等情况,及时向局领导做出书面报告,并分析其对重点税源企业税源变动发生的影响。

第二十二条 逐步完善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征管档案管理制度。税源管理单位应充分利用现有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和实地调查情况,整理积累、科学分类、合理使用各类涉税征管资料及采集的各类信息,实现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征管基础档案资料的“一户式”管理。应于年末将当年所有资料装订成册,归档保存。电子信息资料应定期备份。

第二十三条 归档保存的重点税源企业资料除采集的数据指标、税收分析、调研预测报告和税负评估分析外,还应包括各类台帐,申请报告、批复和检查结论等相关资料。

纸质资料的保存期限为10年,电子信息资料永久保存。

第六章 监控内容

第一节

基本信息监控

第二十四条 调查核实企业登记信息,重点了解企业组织机构形式,包括:经营方式、运行机制、行业类型、核算方式等内容。采集关联企业信息,掌握关联企业的名称、生产经营地址、管理控制关系、享受优惠政策情况,综合分析企业的组织关系、关联关系、投资比例,形成企业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第二十五条 掌握生产经营流程信息,主要包括生产装置、设计生产能力、生产工艺、主要原料、主要产品、生产经营控制等。分析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年生产能力、生产工艺等特点,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状况和进销渠道,形成完善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和进销结构图。

第二十六条 核实企业报送、备案的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及使用说明、银行账户、财务信息传递形式等信息。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核算软件,及时采集企业财务信息。根据企业财务信息传递形式,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内部生产经营控制方式,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凭证、资料的传递、汇总方法。

第二十七条 企业基本信息原则上每年采集一次,并根据调查或巡查情况,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完善。

第二节 物流监控

第二十八条 通过对存货、待处理财产损失、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折旧提取等物流信息的定期采集,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物流信息,从而对其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计税依据进行全面分析,及时发现问题。

第二十九条 按月统计企业的存货(库存商品)、产成品、半成品的增减变化,全面掌握当月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的耗用情况,分析投入产出是否正常。

第三十条 税收管理员对所辖重点税源企业按月进行以下物流信息分析:

(一)存货去向信息指标分析:根据存货去向判断是否用于应税项目;

(二)存货率信息指标分析:根据存货率大小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虚增库存、账外经营,隐瞒销售或迟记收入等情形。

(三)存货周转率信息分析:通过对存货周转率监控,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强弱,监控销售收入变动率与存货周转率变动是否匹配。

(四)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信息分析:监控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情况。

(五)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信息分析:监控购进固定资产或用于在建工程货物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情况或应税固定资产销售未计税问题。

(六)产品耗料信息分析:通过计算单位产品平均耗料数量,分析材料发出和应产产品数量,监控非生产耗料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及完工产品不入库直接转出未计增值税销项税额情况。

(七)产品(商品)发出信息分析:通过对产品销售量和产品发出量比较,监控产品发出未计增值税销项税额情况。

第三节 资金流监控

第三十一条 按月对企业资金运动情况进行监控,重点加强对企业资金来源、资金使用、资金归还等信息的采集,防止出现资金帐外循环、帐外经营,综合评价企业税款缴纳能力的。对内部设有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的重点税源企业,应全面掌握其资金调度及流向。

第三十二条 按月或季对企业报送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相关栏目与企业账簿进行核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第三十三条 强化资金来源监控。以企业近三年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为基础,充分考虑销售额增长与资产增长和权益增长的关系,进而确认企业融资因素。重点采集资金来源渠道信息和来源方式,及时掌握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担保、抵押、拆借等情况。

第三十四条 强化资金用途监控。从分析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项目招标、工程进度及预决算情况入手,对照其资金拨付和折旧提取记录,核实其是否有真实的资金应用、资金应用是否匹配、固定资产价值是否正确核算以及折旧是否正确计提。对流动资金,分析企业资产负债表,看其各项流动资产占用资金及结构是否合理;从较大金额业务入手,根据其银行对账单和银行余额调节表,对应分析其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看其资金流动记录是否吻合、是否隐瞒开户银行账户以及是否存在帐外核算情况;根据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况,采用抽查法,对应核实其银行付款记录和材料入库记录,分析其材料购进和应付账款是否属实。

第三十五条 强化资金归还监控。根据企业融资合同或协议,监控其资金是否按期归还以及逾期归还原因。根据企业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净流入量和生产销售规模、利润率及计付股息、利息、占用费等情况,分析其归还资金的能力和筹措资金的合理性,并进一步监控其筹措资金是否纳入正常核算。

第三十六条 税收管理员对重点税源企业按月进行以下资金流信息的分析:

(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信息分析:根据现金流量与企业经营成果的对比,监控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二)收益比率信息分析:收益比率是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对收益比率指标的分析,监控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三)资本结构比率信息分析:监控其偿债、税款缴纳等能力;

(四)流动比率信息分析:流动比率是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两项内容。通过分析监控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税款缴纳能力和近期财务风险状况;

(五)应收账款周转比率信息分析:评价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管理效率和营运能力;

第四节 关联交易监控

第三十七条 根据企业的组织管理、投融资结构、生产经营特点等企业基本信息,核实确认企业关联关系,按期采集企业与其关联企业间在购销业务、融通资金、提供劳务、转让财产、提供财产使用权等关联交易信息,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分析企业间关联交易定价的合理性及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为收入预测和跟踪管理提供依据。

第三十八条 要求企业按月向主管国税机关报送《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情况申报表》,分户申报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交易的交易类型、交易内容、交易日期、交易数量、产品规格、定价标准、定价原则等。

第三十九条 监控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有形财产的购销、转让和使用,包括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机器设备、工具、商品(产品)等有形财产的购销、转让和租赁业务;

(二)无形资产的转让和使用,包括土地使用权、版权(著作权)、商标、牌号、专利和专有技术等特许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或实用新型等工业产权的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的提供业务;

(三)融通资金,包括各类长短期资金拆借和担保、有价证券的买卖及各类计息预付款和延期付款等业务;

(四)提供劳务,包括市场调查、管理、行政事务、技术服务、维修、设计、咨询、代理、科研、法律、会计事务等服务的提供等。

第四十条 企业间关联交易的分析

(一)购销业务的分析:评价关联交易销售收入和成本列支的合理性;评价关联企业是否存在通过转让定价的方式由盈利企业向亏损企业或者由所得税高税率企业向低税率企业转移利润问题。

(二)融通资金的分析评价:评价关联方借贷利率水平高低的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企业间通过融通资金或无偿占用关联方资金转移利润进行避税的问题。

(三)提供劳务的分析评价:评价关联企业间劳务收入定价的合理性;

(四)资产转让的分析评价:分析转让条件、转让成本、转让者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等劳务价值、资产转让利润率是否符合一般性营业常规或使转让企业获利。

第五节 财务处理及优惠政策监控

第四十一条 按月对重点税源企业的财务核算情况进行监控,监督企业是否按照报备的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进行会计处理。

第四十二条 按月核实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期间的生产经营及财务核算,监督企业是否达到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标准,并对享受税收优惠的额度进行统计、分析。

第六节

税负分析

第四十三条 将重点税源企业的主要税收指标分别与上年同期、全国、全省、全市同行业宏观税负进行比较。重点监控重点税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实现税收、入库税收的增长速度及总体宏观税负水平和经济税收指标情况。

第四十四条

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经济税收弹性分析。按季分析重点税源企业增值税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弹性系数(增值税增幅/主营业务成本增幅),按企业增值税和生产成本的弹性系数排序,筛选出疑点企业,跟踪分析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税源监控质量标准和绩效考核

第四十五条 重点税源管理列入我局目标管理考核。终了由局办公室根据征管质量考核的要求进行单项考核。

第四十六条 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应当以有效管理为核心,全面提高重点税源企业税源监控管理质量。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应当达到以下质量标准:

(一)重点税源企业监控应当涵盖所有税种;

(二)落实上级加强重点税源管理任务及时、措施有力;

(三)分户建立的重点税源管理档案完整、规范、有效;

(四)监控信息采集及时、准确;

(五)监控程序合法,文书使用规范;

(六)重点税源企业的申报质量有明显提高,申报准确率要达到95%以上;

(七)各项征管质量考核指标均达到规定标准以上;

(八)税收收入因素分析透彻,能够为税收收入合理调度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九)上报各类重点税源数据、分析、报告、资料完整、及时、准确。

第四十七条

各分管局领导、科室负责人对重点税源企业税源监控管理负有连带责任:

对年应纳税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由各分管局领导按照分管范围督察监控,承担连带责任;对年应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由各税源管理科负责人督察监控,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十八条 监控结果的奖惩:

(一)通过监控,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税收情况变化能够及时掌握,分析透彻,预测准确的,予以加分;

(二)在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工作中,捕捉、提炼的有较大利用价值的有关信息资料被采纳的,予以加分;

(三)按照检查互查制度在各种专项检查、专案检查或所得税汇缴检查中,查补税款占税款所属分税种全年应纳税额5%以上的,扣减实施日常管理的税源管理部单位检查当年的重点税源管理目标考核分数;

(四)企业生产经营和税收实现、入库情况有重大变化,应发现而未发现,或已经发现没有及时上报,造成工作被动的,当年重点税源管理目标考核不得分,并落实执法责任。

第八章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税源监控岗位主管述职报告

税源监控岗位主管述职报告

卸下包袱、轻装前进,用坚强意志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杂乱的思绪一直在脑海里窜动,怎么也难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往事如烟,是那逝去的××年,核心征管系统的推广、内外网建设、指纹考勤系统集成商的一次次谈判、制定本科的网站和绩效考核体系等等,在我的印象里,可能除了大系统的推广时期我有这么紧张过、忙碌过,可那也只不过是区区各月的时间,而今年我是在近乎一整年的紧张中度过的。这其中,有过成功带来的快乐,也经历了失败和疏忽为自己带来的隐隐阵痛。

我的述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人生的转变

我一年所做的工作

我的缺陷和不足

今年树立的新目标

一、对人生看法的转变

记得去年述职的时候,我写的是一篇散文诗,而且在那时,我就已经在揣摩今年的述职了,记得我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对信息科的爱与不爱”。我想把我喜欢他的理由和我不喜欢的理由都倾诉给大家,爱是要褒扬信息科的优点和长处,不爱是指出他的缺点和不足,爱与不爱相互对应,将不爱告诉大家是为了以后更爱。但是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最主要的是自己的懒散以及日常事物的繁杂,所以一直没有能坐下来深入思考。

今年的两件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巨大,他是我认真的看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第一件事就是所谓的泄密事件,第二件事就是这次的竞争上岗。也许有些同志会心里这样想,述职就是要将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成果汇报给大家,你一上来就接疮疤,对你自己评选先进等等有

什么好处?在说了,竞争上岗没有入闱已经很汗颜了,还要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讲给大家,有些迂腐。其实我到认为我所感悟到的都是曾经却确确实实给我棒击我并与我阵痛的,一个人连自己的缺陷都不敢正视,只能说明他暗藏着虚伪,讲出来给大家听,让大家监督以获重生,或者给大家心里也投下一枚小石子,哪怕是泛起一些涟漪也是好的。

关于泄密事件,局里早有定论,确实,我们负责外网的同志,一天要更新多万字,难免会挂一漏万,但我认为除了我们的政治敏感性不强的外,也在实质上暴露出了我在管理中存在的只重宏观,缺乏精细;制度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的问题。实质是什么,就是不注重细节,大家可能看过汪中求写过的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在书的封面有这样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一个小的细节的疏忽导致了这项工作的满盘皆输是

多么令人惋惜。

关于竞争上岗,我一直以为作为我这个年龄段的屈指可数的正牌本科毕业生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和考场磨练,应该不成什么问题。但是幸运之神却给我开了玩笑,我在失落之余有的是更多的反思,假如自己平常勤于积累而不是躺在本科的学历上税大觉,假如自己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假如自己深入工作,更加敬业……,假如……

也许就不会出现在考场上手足无措的情形。

其实,竞争上岗与否,对我已不重要,但通过这两件事,使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使我对人生有了一番更加深刻的思考。人生需要在不断进取中实现升华,人生就是一次成功后的又一次炼狱,没有炼狱就不会有成功。浮华是我们社会的一种通病,但浮华一定失去内涵,只有对你所从事的事业孜孜以求,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才能收获丰收的喜悦。

二、我一年所做的工作

一、我局的信息化工作。

×年,是我局依靠自主力量,信息化发展进程最快的一年。是我局将“用信息化覆盖、统领、服务、支撑北京地税各项事业”的税收理念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一年。我们在主管局长徐局长的领导下,以有效执行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政务公开为目标,充分利用我局的内外网,全面带动我局的各项工作,无论是局领导、各中层干部还是每一位员工都为我局信息化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也都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内网在工作中给大家带来的诸多便利,同时核心征管系统成功上线,外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综合考试系统的顺利运行,这一切都代表着我局的信息化建设迈出了的坚实步伐。

(一)、正如王纪平局长所讲的,北京地税核心征管系统的上线推广是今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核心征管系统于今年月日上线运行,标志着以“四网一

库加安全防风险”为总体框架、以数据和应用大集中为主要特点的北京地税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成功并进入正式应用阶段。信息化管理科作为此项工作的牵头科室,我又做为核心征管系统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任,在张艳春、张志霞等推广主力遭遇车祸的情况下,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合理安排核心征管系统切换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系统推广的各项工作。

⒈虚心学习、吸纳试点局推广经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核心征管系统技术含量高,信息化程度高,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是对我们现有人员素质、计算机设备、工作体制的一次综合检验。为此,在我局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徐坡局长的带领下,我组织信息科、征管科、计会科先后赴崇文、海淀、和西客站三个试点分局学习,熟悉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并根据这些经验结合我局实际按日期、分阶段、分小组、分负责人制定了我局的上线的项工作,每项工作都详细标注完成情况。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加强了科室间的沟通与协作,为我局新系统顺利推广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⒉制定各类方案和计划,统一全局上线的步调和行动。

我作为核心征管领导小组成员,全程参与了新系统上线方案制定、协调沟通的各项工作。共制定了包括“上线计划”、“应急计划”等在内的项方案和计划。共万多字。还记得当时差不多每三天徐局就要我起草一个方案或计划。那时真是有时中午连饭都顾不上吃。加班加点更是常事。现在想起来,觉得虽然疲惫辛苦,但确也其乐融融。正是有了周密的方案和计划,才使得推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⒊组织全局计算机人员全面清理全局计算机设备,做好计算机设备和软件的升级工作。我们分别在××年的月份和月份,专门抽出了由名计算机专业人

员和各所计算机管理员组成的设备保障小组,对全局的计算机设备和通讯线路进行了逐一检查,以保证核心征管系统上线后网络的畅通。

⒋动员所有科室,做好核心征管系统上线前的业务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核心征管系统的顺利上线,我与各个切换小组的成员多次开会商议、布署各项工作,并多次与开发人员沟通,及时发现核心征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核心征管系统的特点,指导、协调大家做了大量的业务准备工作,包括:数据的核对、不规范数据的整理、数据备份、报表数据备份、票证的结帐和上缴、票证核对,保证票证帐实相符和帐帐相符、汇总分局票证报表、打印备份整理会计帐表、补录各种减免税批文、尽快办理网上税务登记、整理未结案案件及文书清单,等等。

⒌牵头成立新系统推广指挥中心,成为新系统推广的中坚力量。

针对核心征管系统上线过程中可

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为了做好市局与全局各单位的及时沟通,月日,徐局授意由我牵头组织部分科室的业务骨干成立了系统切换工作指挥中心。成立之初,我根据指挥中心的特点,制定了问题反馈、值班、每天个人日志上报等项制度。抽调各科室业务骨干,负责每天业务和技术解答与反馈工作。每天我点半准时召开晨会,布置当天工作和统一解释口径;每天晚上下班后总结一天工作,并在每晚点半前将总结通过内网公布。指挥中心自月日成立至月日,共收集、解答各科、室、所、中心上报的问题个,接到各科室所电话咨询问题个。

⒍组织开发核心征管系统推广专题网站,为核心征管系统成功上线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我深知,推广这么复杂、庞大的系统,没有一个连接各部门的、畅通的沟通平台是行不通的,为此在我主持下开发了核心征管系统专题网站,我负责了专题网站的栏目规划工作及发布的岗位

分工工作,要求大家及时发布推广动态信息、相关文件,在线解答推广中的各类问题。推广过程中,“核心征管系统推广专题网站”收集并解答的问题个,采编的信息条,发布指挥中心文件个,可以说专题网站的开通走在了其他区县的前面,有效地保证了核心征管系统的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⒎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由于我科的非战斗减员,同时又面临着全市的统一步调。我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推广期间,我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妻子小产,可是自己却没有给妻子做过一顿饭,此时正值年过九旬患哮喘多年的老父亲过班,是拖着虚弱的身体的妻子天天给岁的老父亲和女儿做饭,最终妻子全身浮肿,手脚关节炎的病痛至今没有痊愈。整个上线工作期内,我加班超过天,用披星戴月可能有些过分,但早来晚走却也成了家常便饭。

(二)、内网建设在全局全面铺开,取得重要成果。×网站改版成效显著,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类业务及应用的推动,包括政府机关在内的很多行业和部门都围绕网络化、信息化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了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全局内部办公管理的现代化,在徐坡局长的领导下,我局今年成功建设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内网系统,目前我局内网初步实现了动态信息随时更新、各类资源高度共享、内部管理高效规范的总体功能。同时,外网也成功实现了改版,各项指标居各区县前列。

我局内网建设开始于月日,由于新系统刚刚上线,各项工作还处于磨合和不稳定状态,每天需要解答大量本局和纳税人的问题。我们在一共五人的情况下,抽调人开始了内网建设的论证和建设。月日正式向全局推出。通过三个多月的运行和总结,我们又对内网进行了全面改版,无论是从技术实现上还是栏目设置上都较原有网站有了较大突破。月日正式向全局推出内网第二版,同时

颁布了新的内网管理办法。

在内网的使用过程中,先后有密云、昌平、西站、大兴、房山等局信息化管理科同仁和我区信息中心、区发改委等多家单位来我局学习和交流内网建设经验,通过想互交流和沟通,我们对内网不断完善和更新,大家普遍反映我局的内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务公开;形成了形成资料共享平台,方便了大家的日常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帮助,加强了各部门的内部管理。同时加强了各单位之间的相互交流,达到了工作上相互促进的目的。对外网日常更新和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内网建设取得初步成果的同时,月日,我局外部网站即×纳税服务网站改版完毕,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纳税人面前,无论从颜色搭配、栏目设置还是服务理念、实用程度都较原有网站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次改版极大推进我局纳税服务工作。实践证明,改版后网站的各项指标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月份统计数据

显示,我局网站单月访问量为人次,单月自行更新信息条,达字。我局外网工作,也从市局年初的后三名上升到目前的前八名之内。

工作中,我与大家一起研究栏目设置和制度建设和解决办法,近一切可能为大家提供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及时敦促各项工作的如期完成,同时,我也为我们有这样一只善打硬仗的队伍而感到自豪。

(三)、开拓创新,不断完善我局的《综合考评管理信息系统》。

⒈就在核心征管系统顺利上线的同时,由我局自己提出需求、自行组织开发商开发的“综合考评管理信息系统”也于月日正式运行。此系统从××年月初开始立项,由人教科、监察科、基层工作科、后勤服务中心提出需要纳入开发的实际需求,由我们和相关科室一起对需求进行了技术修改。通过与开发商的认真沟通,共同努力,月日,全部模块开发完毕,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月日

起,整个系统在我局正式投入使用。不仅规范并强化了日常的各项管理工作,初步实现了日常办公的科技加管理,提高了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制度和工作流程得到了细化,而且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考核和管理工作的影响。在管理上实现了公平、合理。

工作中,我积极协调开发方和相关科室,从开发公司的选型到谈判,为我局节省了大量资金。在开发经费不足的情况下,积极说服开发方继续为我们维护和修改这套系统,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年我局的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平谷区信息办的高度重视,被评为“电子政务建设先进单位”。为我局赢得荣誉。我科的内网分站也在我局的两次评比中都力拔头酬。

二、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今年,我科的主要工作是围绕新系统、内、外网的建设展开的,对于日常 的各项管理工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和去年有所不同的地方。

⒈坚持每周一例会、每周五学习制度,从××年月日起,我就给自己订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除非人员减少太多,都要在周一将上周工作进行总结。把本周工作进行安排。遇有月初和季初要总结本月或本季工作。同时,遇有临时工作随时召开会议,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

⒉坚持和副手通气和协商,始终保持口径和工作协调一致。每次开会前,均要和副手通气,同时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只要是大家说的有道理,决不固执己见。

⒊建立了本科的较为详尽的绩效考核体系,根据信息系统的特点设置、岗位。岗为主要岗位,岗为次要岗位,一项主要岗位承担者(既岗)不在岗,岗也就是次要岗位承担者必须及时补充进来,以确保本岗时时处于有人职守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⒋建立模型和指数,科学合理的配置计算机设备。

计算机设备的分配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尤其是在将要实现人手一机的情况下。为此,我们根据岗位的重要程度和部门配置的机型等因素综合考虑设备配备。将各单位设备配置情况及时刊登在我科内网“系统维护”栏目中,力争均衡负载。达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我的缺陷和不足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能够真正的把握住了自己,并执着的朝着自己设计好的目标前进。总结过去,实际上就是为了总结过去的得失成败,成者扬之,应该肯定。败者弃之,为了更好前行。

×年,因为工作头绪较多和自身的水平所限。在工作中和思想上还存在以下不足。

⒈每天忙于事物性工作,没有仔细总结工作的得失成败,政治理论学习和

税收业务学习不够。尤其是对政治的敏感性还不强。

⒉面对新形式,没来得及仔细思考我局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各科室所计算机管理员的作用及发展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⒊工作的协调性、积极性、主动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⒋对科室所的计算机管理力度上有弱化趋势。严格管理上还需要琢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⒌目前运行的各系统工作有重复现象,人为的加重了大家的工作负担。在信息化的应用与税收业务结合不够紧密,除自身需要进一步学习以外,应加快我局应用的日常办公系统、税收业务系统与我局内网的系统的整合。另外,对于核心征管系统在认识理解和应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信息系统复合型人才队伍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壮大。

⒍信息化管理科对于我局未来信

息化建设思路还需要进下梳理,对于信息化建设缺乏前瞻性研究和探讨。

四、今年树立的新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我想下一步我们的工作还非常繁重,如何将“四个一”的治税理念深深根植于信息化建设中,如何将“有效执行”和”能力建设”有机结合,提高我局信息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将是我们今年我们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⒈今年,要进一步搞好信息化建设前瞻性分析和研究,并依据市局总体规划,整理、设计适合我局特点,具有平谷地税特色的—年信息化建设年总体规划。

⒉做为我局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我对核心征管系统和税收业务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入,需要投入更多精力进行学习、研究和整理。今年我想我们将以内网为依托,提升内网建设深度,深入开发和利用核心征管系统,将内网建设与核心征管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二期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考评信息系

统和核心征管系统的整合步伐,更好地满足我局人员的日常工作需求,科学合理地利用我局的数据资源。

⒊实现我局计算机设备管理达到“人手一机”的总体目标,并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要利用信息科内网这一公开、公正的平台,确保部门之间达到计算机设备配置的最优化。

⒋在完成二期办公自动化系统优化的同时,依据安全保障中心制定的信息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具有本局特点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照信息系统管理准则,保障我局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⒌加强自己意志力的锻炼,加强自身的修养,完善自我、勤于沟通,做一个有内涵而不浮躁的人。

最后,我衷心的感谢诸位领导和同时们一年来给我的关怀和支持,衷心的感谢我的副科长付强同志,一年来与我荣辱与共,并肩战斗。也衷心的感谢徐坡局长,使我懂得了很多珍贵的道理。

我想用我刊登在我们科内网上的我给大家的致辞作为我××年述职的结束语来与大家共勉:

每个人都不能离开自己人生的方位,否则就会偏离成功的目标。我们最欣赏的成功人物之一,就是世纪中期在美国和西班牙军队交战时挺身而出的送信者中尉罗文。他选定了最艰难的任务,把信成功送给了加西亚,从而也成为美国人最尊敬的中卫。因为,在他的脚下始终有完成行动的心理方位。

谢谢大家!

第四篇:加强税源监控的几点建议

加强税源监控的几点建议

一是充分认识税源管理的重要性。新征管模式下的税源管理,是在网络信息技术支撑下,税务部门依靠自身并借助社会力量对税源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实施有效监控的活动。只有核实和控制了税源,征管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主观性和稳定性。在征管中,任何与依法治税原则相悖的主观行为都会造成税源的萎缩。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都应高度重视税源管理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从经济到税收的观念,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税源管理上来。在工作方式上,要积极开展经济与税收内在关系的调研,搞好税收预测,为税款征收和税务稽查提供充足、可靠的信息,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向税源监控管理倾斜,共同构建起一个“管理科学、职能明确、控制有力、服务有效”的税源监控体系。

二是建立税源动态管理机制。新的征管模式实施,即推行专业化管事制度后,在克服旧征管模式下存在的专管员管户产生的执法不严,为税不廉,责任不清的主要弊端的同时,又出现了征管人员坐等纳税人上门办税的被动的静态管理情况,甚至出现对涉税事项缺位脱岗现象。在新、旧征管模式转换过程中,割裂二者联系的绝对做法,会导致管事制在运行上缺乏人对税源进行动态的跟踪管法,产生了脱离属地

管理后这样那样的漏管现象。因此,我们在强调“集中管理、重点稽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旧模式下几十年来所创造和积累的税源控管经验。当务之急,应当把它作为新征管模式下专业化管事的有效补充。

三是加速推行税源管理的电子化进程。加快计算机网络建设,在依托CTAIS(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完善上下级机关联络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监控的同时,还应加强横向部门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加快纳税评估专门软件的开发,积极推行各种税控软件及装置使用范围,积极开展发票有奖销售活动,跟踪问效,加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四是完善对税源监控绩效考核机制。基层单位要把申报率、入库率、处罚率等相关指标作为考核征管单位工作的主要依据,进一步强化户管责任制,将制度落实到人,执行到位。同时要完善税源监控质量指标的考核机制,避免对收入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因工作怠慢,致使税源预测与实际征收数额差距较大,造成领导决策失误的,要严格考核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以此杜绝基层部门税源不清或刻意隐瞒现象的发生。

第五篇:税源企业监控管理的思考

重点税源企业监控管理,是组织税收收入的“牛鼻子”。在当前税收收入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发挥重点税源监控管理的作用,促进税收收入的平稳较快增长,已经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的共识,但在各级税务机关也存在重点税源监控管理质量有高有低、重点税源监控管理效果有优有劣等现状。如何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如何有效发挥重点税源监控管

理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形势下一个迫切需要面对并要解决的课题。江苏省扬州邗江区国税局着力运用新理论,打造新机制,采用新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研究了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管理的措施,重点税源企业监控管理实现了提质增效,重点税源企业2008年实现税收93439万元,比2007年增加23602万元,增长33.8%;重点税源企业2008年税收收入占全区国税收入的比重达到71.55%,比2007年增加1.05个百分点;重点税源企业2008年增值税税负达到2.87%,比2007年增加0.33个百分点。重点税源企业管理也促进了税收收入稳步增长,2008年全区国税收入13.06亿元,增长33.16%;促进了征管质量明显提高,2008年全区国税宏观税负达到5.73%,比2007年增加0.85个百分点;促进了征纳关系进一步和谐,2008年政府和纳税人对国税机关满意率达到97%,比2007年增加2个百分点;促进了整体工作的争先进位,2008年被扬州市国税局评为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列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第一名。

一、着力运用新理论,为重点税源企业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在重点税源企业管理中,该局充分吸收并且成功导入了一些现代管理理论,成为科学管理重点税源企业的理论指导。一是导入联动管理理论,着眼税源管理部门,解决各个部门各自为战、孤军奋战的问题,实行分析、监控、评估、稽查各部门各环节联动管理,切实提高重点税源企业管理整体合力。二是导入风险管理理论,着眼重点税源企业,积极开展规划、识别、排序、应对,切实提高重点税源企业纳税遵从水平。三是导入差别化管理理论,着眼重点税源管理的主要方面,明确各个层级的管理内容,切实提高重点税源企业的分析监控水平。四是导入层级化管理理论,着眼重点税源管理职能的主要承担者,实行分级管理,切实提高重点税源企业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五是导入过程控制理论,着眼重点税源管理的重点过程,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节点的衔接,切实提高重点税源企业全过程管理水平。

二、着力打造新机制,为重点税源企业管理构建了良好的工作平台

依靠科学的理论指导,该局在重点税源企业管理上创新了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成为重点税源企业管理良好的工作平台。

一是打造联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4+1”税源联动管理机制,明确了以计划统计部门牵头开展的税收分析为龙头,计划统计部门参与的税源监控为抓手、纳税评估为重点、税务稽查为促进,监督考核为保障。

二是打造风险管理机制。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明确了以计划统计部门牵头开展的税收风险分析排序为基础,采取风险应对措施。并且明确了“在目前风险管理的起步阶段,风险管理机制和‘4+1’税源联动管理机制并行,积极探索风险管理的”阶段性目标。

三是打造差别化管理机制。建立了差异化管理制度,明确了计划统计部门为区局重点税源分析监控主体和二股为分局重点税源分析监控主体以及管理员为责任区重点税源分析监控主体的差异化管理内容。

四是打造层级管理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明确了区局、分局、责任区的重点税源企业,特别是将总局、省局、市局监控的重点税源企业作为重中之重。

五是打造专业化管理机制。创新税收管理员制度,在城区所在分局专门设立一个股,把重点税源企业分为工业类重点税源企业和商业类重点税源企业2个责任区,明确专门的税收管理员,实行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

三、着力采用新方法,为重点税源企业管理选择了实在的路径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依托新机制形成的工作平台,该局在重点税源企业管理中采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基层重点税源企业管理实实在在的路径。

一是采用数量质量双重指标法扩容重点税源范围。根据总局、省局、市局重点税源的“企业上年销售额逾2亿元或增值税、所得税超过300万元”的标准,将72户市局级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作为区局级重点税源企业。在此基础上,将上年增值税入库超过80万元以上、政府关注和拥有集团关联关系标准的企业列入区局级重点税源企业管理范畴,将上年增值税入库在30-80万元标准之内的企业作为分局级重点税源企业,将上年增值税入库在5-30万元标准之内的企业作为责任区级重点税源企业。同时,将投资额在一千万元以上的新增税源企业、连续三个月税负异常企业、连续三年亏损但连续增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列入分局级重点税源企业。目前,重点税源企业数量达1536户,占全部企业的21.98%;重点税源企业2008年销售305亿元,占全部企业销售的72.62%;重点税源企业2008年税源总量93439万元,占全部税源的71.55%。

二是推行一线工作法调查重点税源情况。为了解全区税收总体走势,把握重点税源企业变化趋势,对上年入库税金(不含利息税及车购税)300万元以上、或年销售2亿元以

上的所有企业推行“一线工作法”开展重点税源调查,由管理员深入企业一线和企业财务人员“面对面”,调查企业预计销售、出口销售、拟购进设备、销项税金、进项税金、优惠政策、利润、应征增值税、应征所得税等指标;由分局负责人和管理员、企业负责人“面对面”,调查核实指标;由区局领导、计划统计部门和分局负责人、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抽调部分企业,调查分析各项指标的预计情况及原因,切实减少了预计的偏差度,提高了税源调查质量。

三是实行层级差异化分析重点税源趋势。按照“统一、减负、明责、增效”的原则,对区局、分局和责任区三级税收分析工作的项目、内容、方法、时限、报告、档案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归口整合,实现了三级税收分析在分析主体、分析项目、分析内容、分析方法、完成时限、分析报告质量要求、分析档案资料要求等7个方面的差异化管理,在该局上下形成了实施层级差异化管理强化税收分析工作的合力。分析主体差异化,更加突出明确责任;分析项目差异化,更加突出明晰职责;分析内容差异化,更加突出减轻负担,区局税收分析的内容侧重全区宏观经济税收的综合分析,相关分析内容直接指到分局(乡镇);分局税收分析的内容侧重分局所辖区域中观经济税收的特色分析,相关内容直接指到责任区;责任区税收分析的内容主要是企业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变化情况、产业政策变化情况、税收政策变化情况、产品工艺流程变化情况、市场变化情况等因素及其对税收收入影响的个案分析,相关内容直接指到重点税源企业;分析方法差异化,更加突出简便实用;完成时限差异化,更加突出时间价值,根据月度、季度和报告的价值取向,分别对三个层级的完成时限作了差异化设置,从时间上保证各个层级税收分析的有用性;分析报告质量要求差异化,更加突出实用明了;分析档案资料要求差异化,更加突出统一规范。2008年下半年实行该办法后,重点税源分析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分析发现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25户,重点税源企业税负异常的56户,对重点税源企业纳税评估70户,对重点税源企业稽查7户,共计补交税款、罚款及滞纳金502万元。

四是试行动态预警法监控重点税源指标。认真试运行重点税源预警分析软件,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信号,去年8月份,根据该软件显示,该局43户企业中正常企业21户,异常企业22户,根据其风险系统显示,列入黄色预警企业7户、列入橙色预警企业8户、列入风险程度最大的红色预警企业7户。异常企业22户中增值税税负率显示为红色预警的企业7户,占异常企业的31.82%;利润率显示为红色预警企业17户,占异常企业的77.27%;销售收入差异率为红色预警的企业16户,占异常企业的72.73%;销售收入比对异常企业1户,占异常企业的4.55%。该局从这四项异常指标中发现,异常企业中利润率指标为红色预警的是出现异常企业的主要原因。对此,通过税源联动管理办公室研究后,分别采取了税收分析、日常检查、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等风险应对措施。4户企业因生产经营情况发生了客观改变,预警信号得到排除;15户企业存在滞后销售等问题,经评估、稽查共补缴税款320万元。

五是采用工作小组法调研重点税源状况。2008年,根据服务性调研“寓管理于服务”的宗旨,专门抽调了3名业务骨干成立了服务性调研工作小组,根据一户式资料和江苏征管信息系统以及决策监控系统,详细了解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认真分析税收缴纳情况、税负、销售收入、销售利润、投入产出等主要指标的变动情况以及可能找出的重点、疑点和风险点,通过案头分析发现疑点61处,在此基础上,先后20多次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12户次。一方面排除疑点,确定问题;另一方面宣传政策、落实政策、积极建言献策,也得到了重点税源企业的欢迎和好评。通过对21户重点税源企业的服务性调研,增加税收收入250万元,调增外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580万元,发现征管存在的问题16个,提出加强征管的措施19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152万元,税法宣传和税收政策解读21次,提出合理化建议27条,移送评估1户。

六是采用联审联核法维护重点税源数据。2008年把提高总局、省局、市局监控的重点税源企业数据质量作为突破口,采用“税企联核、上下联审”的方法,由责任区管理员代表国税机关和重点税源企业财务人员在事前进行联合核对,保证重点税源企业直接报送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和纳税情况等数据的真实性,同时要求管理员不得擅自对数据进行人为调控和改动,尽力保持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由分局和区局计划统计部门监控人员共同对企业填报的数据进行联合审查,一方面及时与ctais2.0系统中同期企业申报情况进行逐户核对,另一方面,通过tras软件进行逻辑性、合理性等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性。同时对重点税源企业相关指标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评价,形成简要文字分析一并报送有关领导,使其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全区重点税源情况,从而保证重点税源企业数据上报及时性、准确性得到落实。通过联审联核,重点税源企业数据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差错率明显减少。

七是采用讲评法会诊重点税源管理质量。2008年下半年开始,借鉴兄弟县市局的做法,在全局开展税源管理讲评活动。管理分局管理员对某个具体的税源管理内容进行“讲”,管理分局负有税源管理职能的人员对该管理员的“讲”进行互评,计统、征管、税政、稽查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联合方阵,对该管理员的“讲”集中进行点评,对管理分局的税源管理质量进行会诊。目前来看,各个管理分局税源管理讲评的对象主要是重点税源企业和重点税源行业,税源管理讲评实质上就是对重点税源企业管理的讲评。到目前为止,全局对5户重点税源企业管理进行了讲评,对 2个重点税源行业管理进行了讲评,讲评中发现了6个问题,推动了重点税源管理质量的提高。

八是采用高层沟通法通报重点税源情况。在重点税源管理上,还利用每季度区财税办公会的机会,及时和区政府、区人大财经委、区政协财经委主要负责人及时沟通汇报重点税源企业情况。该局努力克服条块基础信息不匹配的困难,自觉“走出去”,向统计局、经济发展改革委员会等地方经济管理部门学习了解情况,把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行业和企业等有关基础信息“请进来”,积极调整税收分析的视角,把握地方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主动对接产业立区的发展战略,做好产业经济税收分析,不仅一如既往地开展第二产业的税收分析,而且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税收分析;主动对接工业第一的方略,做好工业经济税收分析,在一如既往地开展工业经济面上税收分析的基础上,去年三季度首次应用地方口径开展了汽车船舶及零部件、机械制造、旅游日化等3个重点骨干行业和服装服饰纺织、新能源、医药及医疗器械等3个传统特色行业的经济税收分析;主动对接优化产业布局和推进板块经济双手齐抓的重要措施,做好板块经济税收分析,去年三季度应用地方经济板块口径,首次开展了全区6个板块经济税收分析和各镇(街道)税收分析;主动对接地方党委政府对宏观经济税收政策调整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密切关注,适时开展经济税收政策分析,去年,开展了出口退税率调整、两税合并、民政福利企业税收政策调整、房地产宏观政策调整对地方经济和税收影响的分析,同时,也结合地方经济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和建议;主动对接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开展新增税源和潜在税源的分析。去年开展了2005年—2008年投资逾千万元的新增税源分析和近3年已办理税务登记未实现税收的潜在税源分析。

下载谈谈税源监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税源监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楼宇经济税源监控管理系统

    楼宇经济税源监控管理系统一、系统简介 楼宇经济税源监控管理系统,是坚持“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税收”的治税理念,依托信息化加强税收管理的有效手段。该系统通过显示直观的......

    税源分析监控实践与探讨大全

    近年来,随着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重点税源监控在税收征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成为影响税收任务完成的“定盘星”。作为市直地税征收管理机关,*市地方税务局直属......

    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的实践与分析

    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的实践与分析 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的实践与分析2007-12-14 22:50:4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的实践与分析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的实践与分析(2)所谓税......

    浅谈加强税源监控的有效途径[精选合集]

    浅谈加强税源监控的有效途径 摘 要:税源监控是税收管理的核心,贯穿于地方税收管理的全过程,也是地方税务机关征管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税源监控就是指税务机关尽可能利用各种......

    对强化税源监控管理的几点思考

    对强化税源监控管理的几点思考一、强化税源监控管理的现实意义税源监控管理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对纳税人纳税情况,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规范的、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对......

    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的实践与分析

    所谓税源监控,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有关法律、法规,通过系统规范的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对税源进行全方位监测、管理和信息跟踪,并分析预测税源发展变化趋势,有效防止税款流失的一系......

    重点税源企业监控管理岗位职责(共5篇)

    A岗 1、在处长和分管副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负责贯彻执行总局重点税源企业监控管理办法,制定全系统重点税源监控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微观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研究开展系统重点......

    强化重点税源分析监控的途径和方法

    强化重点税源分析监控的途径和方法 重点税源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力,其经营状况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地方税收收入的变化,且影响力是持续和较稳定的。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