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17:4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第一篇: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文章标题: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依法行政,是法治观念和制度对现代政府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而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在大力倡导依法治税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税收执法环境。因为,税收执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一、税收执法的内涵

税收执法环境,是指与税收法治活动相关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税收执法活动的环境因素,它决定了执法的难易程度和落实税务决定难易程度。

从我国的实践情况中看,税收执法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地方党政领导对税务执法重视和支持程度;公民的法制观念;有关部门对税收执法的配合状况;税务执法机关的地位和外在形象,法律规范及各种内部机制的完善程度等。

改善执法环境,重在改善社会环境。这就要通过制度完善和创新来加强执法人员人格塑造,以克服那些不利于税务机关公正执法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改善执法环境,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改善执法环境,内外环境应当并重。在税收执法环境诸多要素中,执法机关领导和执法人员素质是内部环境要素,执法的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组织保障属于外部环境要素。人是内部税收执法环境中最具决定性因素,优化税务执法环境,必须从优化税务机关内部环境和改造税收执法的外部环境入手,双管齐下。其中,优化内部税收执法环境的核心在于提高税务执法能力和税务执法水平。

二、当前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

(一)税收立法欠缺。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税收立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认为,当前税收立法与市场经济需要相比,主要有这样“五个不相适应”:一是市场需要的税收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建立起来。如在实体法方面,一边是随着入世、外资的不断涌入、急需制定统一企业所得税法;但另一边却是依然故我,继续执行过去制定的有关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使得其成为阻碍外资进入、影响外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瓶颈”,又如:出口退税,因没有正式的程序法,均按红头文件操作,且变动频繁,使得在纳税人的印象中,税务机关不是按税法征退税,而是按红头文件征退税。加之这方面的文件,只发至税务机关,纳税人并不知道,故造成执法困难。二是一些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税收法律法规没有及时废止。以地方税制为例,现行的15个税种中,除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外,其余10个税种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致使地方税收的征收越来越难,地方税源缺乏,地方财政收入越来越难以保证。这些税法制度应当尽快废止,比如个人所得税就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其工资薪金所得采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级距过多,个体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负太轻,对于体现这些东西的有关规定必须尽快废止。三是立法层次不高,《立法法》与税收法定主义不协调。目前我国已开征的税种中,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暂行条

例,暂行办法等低层次的法规上,且这些法规草案和规章处于经常增补、修改和变动之中,显得刚性不足、柔性有加,既缺乏税法的严肃性又不具执法的稳定性。真正通过全国人大立法的税收法律不多。税收基本法酝酿多年,至今尚未出台,使税收立法缺乏根本依据。四是法律体系不完备。一个国家的税法应该由多种涉税法律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不仅要包括不同税种的税法,还应该包括《税收立法法》、《税收征管法》、《税收计划法》、《税收行政复议法》、《税收行政诉讼法》以及税收司法体系(如税收法庭、税务警察等)。特别是税收立法权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就现行税制而言,中央税和全国统一实行的地方税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地方对税收立法没有空间和可能。但客观地讲,地方如果享有一定程度的税收权限,运用税收手段调控地方经济,从而使地方通过合法途径取得与实现其事权相适应的财力,对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强化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效力,实现依法治税,以及防止腐败都有积极的意义,也符合集中统一领导与调动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宪法原则,不会导致统一税法被肢解,所谓开了正门,“歪门邪道”就会减少或者禁绝,在税收执法上“动脑筋”的情况就会发生好的变化。因此,我国目前税收法制建设任重道远。五是现行的某些税收法规不够规范,弹性大,变化多,法律责任界定模糊,可操作性差,惩罚手段单一,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难以界定。

(二)税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内部环境差距。当前,税

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内部环境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税收执法环境中的领导因素,主要表现为领导理解国家法律和政策方面存在偏差,对依法行政是约束,挫伤积极性。改革就要闯法律禁区,符合自己利益就执行,不符合自己利益就不执行。从本位利益出发,忽视国家利益

。在观念误导下,把法律、政策上公开搞“变通”,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严重。政府对税收执法干预过多,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随意变更税收执法。二是税收执法环境中的执法人员因素。目前税收执法从中央到地方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依法治税的需要,特权思想和权力本位观念支配下,认为管理就是整人,执法就是处罚。忽视了税收执法中纳税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居高临下、作风霸道、语言粗暴、恣意妄为。个别执法人员廉政执法的意识较差,用国家赋予的税收执法权作为交易、送人情、捞好处,接受当事人宴请,甚至收受贿赂,进而在税收执法中丧失原则、私自变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助长了违法行为,而且还破坏了税收法规的严肃性,损害了税务机关形象。执法人员运用法律水平不高,对法律和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习惯于用传统方式执法,应对新型法律能力不强。缺乏学习,应变能力不强,遇到问题无从入手,直接影响税收执法。三是执法手段、技术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在信息、交通、通讯等方面,税收执法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税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外部环境差距。税收执法

环境与法治要求外部环境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干预税收执法的现象,经常是口头上要求严格执法,而实际上是以达到环境宽松为名而疏于执法。二是政府部门对税收执法不配合、或协助不力,或讲条件,司法部门要经济支持、工商、公安等部门不理不采等。三是公民与纳税人的法律意识不强,缺乏纳税的自觉性,更缺乏利用税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从而增加了税收执法难度,如此等等,既不利于税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更不利于纳税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有意或无意不遵守税收法律,偷、逃、骗、抗税时有发生。

三、如何推进税收执法环境的改善

改善税收执法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和规定,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建设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执法质量、能力、水平等内容,都是改善税收执法环境的重要保障和措施。

(一)完善税收立法。首先要加快税收立法的步伐,大力推进税收基本法的出台,彻底取消与税收法律不相适应的条例和规章,使税收法律不断准确和完善;其次是提高主体税收的层次,特别是主体税源和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内外企业所得税合并等;三是完善税收法律空缺和税法与行政机关不衔接之处;四是规范税收法规、规章及相关文件。

(二)提高税务机关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建立依法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并做出依法行政的规划与计划,落实依法治税,做到每年有规划、年度有安排,全面实施税收执法责任制,将税收执法责任制细化、分级次、分岗位、做到人人有岗位、岗位有职责、有目标、考核有标准,一个阶段一个时期有税收执法结果;二是建立税收执法考核制度,加强税收执法的规范、制约与监督,在税务系统分解层次责任、明确权限、实行岗位责任制、对照考核标准每月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评定税收执法效果,与行政、经济责任挂起钩来;三是建立定期税收执法报告制度,推行领导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四是充分发挥法制部门的作用,承上启下,按专业化要求配备人员,常抓不懈,促进依法行政。

(三)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责任心。税收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了执法行为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一是要求税务执法人员结合实际多学习,注重学习法学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如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赔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高屋建瓴、触类旁通;二是完善法律培训制度。按照不同的职位,学以致用,按因需施教的原则,加强人员培训;三是建立税务执法责任制考核制度。依据考核内容、原则、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察,将执法考核质量作为奖、惩、培训、辞退和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的重要依据。

(四)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和

权利意识,为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依法维权创造条件,培养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并加强税收宣传、增强服务意识,通过提高税收执法行为的公信力,吸引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其次通过完善税收执法程序及相关制度,降低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风险。

(五)建立纳税人诚信纳税意识。一是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税收法制观念,创新新形势下税务协作法制化的途径,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公安、司法机关和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共筑依法治税的坚强防线,营造一个执法、守法、护法良性的税收环境;二是建立执法公示制,政务公开制,从纵向、逆向、横向等方面构成立体社会监督网络;三是严格执法、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严格控制欠税,建立诚信纳税制度。

综上所述,税收执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税收法律法规的准确实施;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的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权利与合法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对税收执法环境给予高度关注,必须有的放矢,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只有全面整治税收执法环境,才有可能大力推进依法治税。

《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fZR

。在观念误导下,把法律、政策上公开搞“变通”,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严重。政府对税收执法干预过多,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随意变更税收执法。二是税收执法环境中的执法人员因素。目前税收执法从中央到地方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依法治税的需要,特权思想和权力本位观念支配下,认为管理就是整人,执法就是处罚。忽视了税收执法中纳税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居高临下、作风霸道、语言粗暴、恣意妄为。个别执法人员廉政执法的意识较差,用国家赋予的税收执法权作为交易、送人情、捞好处,接受当事人宴请,甚至收受贿赂,进而在税收执法中丧失原则、私自变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助长了违法行为,而且还破坏了税收法规的严肃性,损害了税务机关形象。执法人员运用法律水平不高,对法律和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习惯于用传统方式执法,应对新型法律能力不强。缺乏学习,应变能力不强,遇到问题无从入手,直接影响税收执法。三是执法手段、技术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在信息、交通、通讯等方面,税收执法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税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外部环境差距。税收执法

环境与法治要求外部环境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干预税收执法的现象,经常是口头上要求严格执法,而实际上是以达到环境宽松为名而疏于执法。二是政府部门对税收执法不配合、或协助不力,或讲条件,司法部门要经济支持、工商、公安等部门不理不采等。三是公民与纳税人的法律意识不强,缺乏纳税的自觉性,更缺乏利用税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从而增加了税收执法难度,如此等等,既不利于税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更不利于纳税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有意或无意不遵守税收法律,偷、逃、骗、抗税时有发生。

三、如何推进税收执法环境的改善

改善税收执法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和规定,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建设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执法质量、能力、水平等内容,都是改善税收执法环境的重要保障和措施。

(一)完善税收立法。首先要加快税收立法的步伐,大力推进税收基本法的出台,彻底取消与税收法律不相适应的条例和规章,使税收法律不断准确和完善;其次是提高主体税收的层次,特别是主体税源和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内外企业所得税合并等;三是完善税收法律空缺和税法与行政机关不衔接之处;四是规范税收法规、规章及相关文件。

(二)提高税务机关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建立依法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并做出依法行政的规划与计划,落实依法治税,做到每年有规划、年度有安排,全面实施税收执法责任制,将税收执法责任制细化、分级次、分岗位、做到人人有岗位、岗位有职责、有目标、考核有标准,一个阶段一个时期有税收执法结果;二是建立税收执法考核制度,加强税收执法的规范、制约与监督,在税务系统分解层次责任、明确权限、实行岗位责任制、对照考核标准每月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评定税收执法效果,与行政、经济责任挂起钩来;三是建立定期税收执法报告制度,推行领导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四是充分发挥法制部门的作用,承上启下,按专业化要求配备人员,常抓不懈,促进依法行政。

(三)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责任心。税收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了执法行为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一是要求税务执法人员结合实际多学习,注重学习法学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如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赔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高屋建瓴、触类旁通;二是完善法律培训制度。按照不同的职位,学以致用,按因需施教的原则,加强人员培训;三是建立税务执法责任制考核制度。依据考核内容、原则、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察,将执法考核质量作为奖、惩、培训、辞退和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的重要依据。

(四)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和

权利意识,为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依法维权创造条件,培养法律意识、权利意识;

并加强税收宣传、增强服务意识,通过提高税收执法行为的公信力,吸引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其次通过完善税收执法程序及相关制度,降低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风险。

(五)建立纳税人诚信纳税意识。一是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税收法制观念,创新新形势下税务协作法制化的途径,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公安、司法机关和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共筑依法治税的坚强防线,营造一个执法、守法、护法良性的税收环境;二是建立执法公示制,政务公开制,从纵向、逆向、横向等方面构成立体社会监督网络;三是严格执法、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严格控制欠税,建立诚信纳税制度。

综上所述,税收执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税收法律法规的准确实施;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的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权利与合法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对税收执法环境给予高度关注,必须有的放矢,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只有全面整治税收执法环境,才有可能大力推进依法治税。

《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第2页)。fZR

第二篇: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文章标题: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依法行政,是法治观念和制度对现代政府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而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在大力倡导依法治税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税收执法环境。因为,税收执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一、税收执法的内涵

税收执法

环境,是指与税收法治活动相关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税收执法活动的环境因素,它决定了执法的难易程度和落实税务决定难易程度。

从我国的实践情况中看,税收执法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地方党政领导对税务执法重视和支持程度;公民的法制观念;有关部门对税收执法的配合状况;税务执法机关的地位和外在形象,法律规范及各种内部机制的完善程度等。

改善执法环境,重在改善社会环境。这就要通过制度完善和创新来加强执法人员人格塑造,以克服那些不利于税务机关公正执法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改善执法环境,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改善执法环境,内外环境应当并重。在税收执法环境诸多要素中,执法机关领导和执法工作人员素质是内部环境要素,执法的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组织保障属于外部环境要素。人是内部税收执法环境中最具决定性因素,优化税务执法环境,必须从优化税务机关内部环境和改造税收执法的外部环境入手,双管齐下。其中,优化内部税收执法环境的核心在于提高税务执法能力和税务执法水平。

二、当前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

(一)税收立法欠缺。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税收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认为,当前税收立法工作与市场经济需要相比,主要有这样“五个不相适应”:一是市场需要的税收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建立起来。如在实体法方面,一边是随着入世、外资的不断涌入、急需制定统一企业所得税法;但另一边却是依然故我,继续执行过去制定的有关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使得其成为阻碍外资进入、影响外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瓶颈”,又如:出口退税,因没有正式的程序法,均按红头文件操作,且变动频繁,使得在纳税人的印象中,税务机关不是按税法征退税,而是按红头文件征退税。加之这方面的文件,只发至税务机关,纳税人并不知道,故造成执法困难。二是一些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税收法律法规没有及时废止。以地方税制为例,现行的15个税种中,除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外,其余10个税种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致使地方税收的征收工作越来越难,地方税源缺乏,地方财政收入越来越难以保证。这些税法制度应当尽快废止,比如个人所得税就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其工资薪金所得采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级距过多,个体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负太轻,对于体现这些东西的有关规定必须尽快废止。三是立法层次不高,《立法法》与税收法定主义不协调。目前我国已开征的税种中,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暂行条

例,暂行办法等低层次的法规上,且这些法规草案和规章处于经常增补、修改和变动之中,显得刚性不足、柔性有加,既缺乏税法的严肃性又不具执法的稳定性。真正通过全国人大立法的税收法律不多。税收基本法酝酿多年,至今尚未出台,使税收立法缺乏根本依据。四是法律体系不完备。一个国家的税法应该由多种涉税法律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不仅要包括不同税种的税法,还应该包括《税收立法法》、《税收征管法》、《税收计划法》、《税收行政复议法》、《税收行政诉讼法》以及税收司法体系(如税收法庭、税务警察等)。特别是税收立法权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就现行税制而言,中央税和全国统一实行的地方税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地方对税收立法没有空间和可能。但客观地讲,地方如果享有一定程度的税收权限,运用税收手段调控地方经济,从而使地方通过合法途径取得与实现其事权相适应的财力,对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强化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效力,实现依法治税,以及防止腐败都有积极的意义,也符合集中统一领导与调动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宪法原则,不会导致统一税法被肢解,所谓开了正门,“歪门邪道”就会减少或者禁绝,在税收执法上“动脑筋”的情况就会发生好的变化。因此,我国目前税收法制建设任重道远。五是现行的某些税收法规不够规范,弹性大,变化多,法律责任界定模糊,可操作性差,惩罚手段单一,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难以界定。

(二)税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内部环境差距。当前,税

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内部环境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税收执法环境中的领导因素,主要表现为领导理解国家法律和政策方面存在偏差,对依法行政是约束,挫伤积极性。改革就要闯法律禁区,符合自己利益就执行,不符合自己利益就不执行。从本位利益出发,忽视国家利益。

在观念误导下,把法律、政策上公开搞“变通”,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严重。政府对税收执法干预过多,不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随意变更税收执法。二是税收执法环境中的执法人员因素。目前税收执法从中央到地方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依法治税的需要,特权思想和权力本位观念支配下,认为管理就是整人,执法就是处罚。忽视了税收执法中纳税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居高临下、作风霸道、语言粗暴、恣意妄为。个别执法人员廉政执法的意识较差,用国家赋予的税收执法权作为交易、送人情、捞好处,接受当事人宴请,甚至收受贿赂,进而在税收执法中丧失原则、私自变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助长了违法行为,而且还破坏了税收法规的严肃性,损害了税务机关形象。执法人员运用法律水平不高,对法律和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习惯于用传统方式执法,应对新型法律能力不强。缺乏学习,应变能力不强,遇到问题无从入手,直接影响税收执法。三是执法手段、技术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在信息、交通、通讯等方面,税收执法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税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外部环境差距。税收执法

环境与法治要求外部环境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干预税收执法的现象,经常是口头上要求严格执法,而实际上是以达到环境宽松为名而疏于执法。二是政府部门对税收执法不配合、或协助不力,或讲条件,司法部门要经济支持、工商、公安等部门不理不采等。三是公民与纳税人的法律意识不强,缺乏纳税的自觉性,更缺乏利用税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从而增加了税收执法难度,如此等等,既不利于税务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更不利于纳税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有意或无意不遵守税收法律,偷、逃、骗、抗税时有发生。

三、如何推进税收执法环境的改善

改善税收执法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和规定,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建设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执法质量、能力、水平等内容,都是改善税收执法环境的重要保障和措施。

(一)完善税收立法。首先要加快税收立法的步伐,大力推进税收基本法的出台,彻底取消与税收法律不相适应的条例和规章,使税收法律不断准确和完善;其次是提高主体税收的层次,特别是主体税源和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内外企业所得税合并等;三是完善税收法律空缺和税法与行政机关不衔接之处;四是规范税收法规、规章及相关文件。

(二)提高税务机关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建立依法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并做出依法行政的规划与计划,落实依法治税,做到每年有规划、有安排,全面实施税收执法责任制,将税收执法责任制细化、分级次、分岗位、做到人人有岗位、岗位有职责、工作有目标、考核有标准,一个阶段一个时期有税收执法结果;二是建立税收执法考核制度,加强税收执法的规范、制约与监督,在税务系统分解层次责任、明确权限、实行岗位责任制、对照考核标准每月考核、季度考核、评定税收执法效果,与行政、经济责任挂起钩来;三是建立定期税收执法报告制度,推行领导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四是充分发挥法制部门的作用,承上启下,按专业化要求配备人员,常抓不懈,促进依法行政。

(三)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责任心。税收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了执法行为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一是要求税务执法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多学习,注重学习法学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如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赔偿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高屋建瓴、触类旁通;二是完善法律培训制度。按照不同的职位,学以致用,按因需施教的原则,加强人员培训;三是建立税务执法责任制考核制度。依据考核内容、原则、标准、程序和方法,对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察,将执法考核质量作为奖、惩、培训、辞退和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的重要依据。

(四)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和

权利意识,为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依法维权创造条件,培养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并加强税收宣传、增强服务意识,通过提高税收执法行为的公信力,吸引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其次通过完善税收执法程序及相关制度,降低公民、单位和法人及相关组织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风险。

(五)建立纳税人诚信纳税意识。一是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社会的税收法制观念,创新新形势下税务协作法制化的途径,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公安、司法机关和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共筑依法治税的坚强防线,营造一个执法、守法、护法良性的税收环境;二是建立执法公示制,政务公开制,从纵向、逆向、横向等方面构成立体社会监督网络;三是严格执法、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严格控制欠税,建立诚信纳税制度。

综上所述,税收执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税收法律法规的准确实施;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的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权利与合法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对税收执法环境给予高度关注,必须有的放矢,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只有全面整治税收执法环境,才有可能大力推进依法治税。

《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第三篇: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文章标题: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依法行政,是法治观念和制度对现代政府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而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在大力倡导依法治税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税收执法环境。因为,税收执法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一、税收执法的内涵

税收执法环境,是指与税收法治活动相关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作用于税收执法活动的环境因素,它决定了执法的难易程度和落实税务决定难易程度。

从我国的实践情况中看,税收执法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地方党政领导对税务执法重视和支持程度;公民的法制观念;有关部门对税收执法的配合状况;税务执法机关的地位和外在形象,法律规范及各种内部机制的完善程度等。

改善执法环境,重在改善社会环境。这就要通过制度完善和创新来加强执法人员人格塑造,以克服那些不利于税务机关公正执法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改善执法环境,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改善执法环境,内外环境应当并重。在税收执法环境诸多要素中,执法机关领导和执法工作人员素质是内部环境要素,执法的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组织保障属于外部环境要素。人是内部税收执法环境中最具决定性因素,优化税务执法环境,必须从优化税务机关内部环境和改造税收执法的外部环境入手,双管齐下。其中,优化内部税收执法环境的核心在于提高税务执法能力和税务执法水平。

二、当前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

(一)税收立法欠缺。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税收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仍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认为,当前税收立法工作与市场经济需要相比,主要有这样“五个不相适应”:一是市场需要的税收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建立起来。如在实体法方面,一边是随着入世、外资的不断涌入、急需制定统一企业所得税法;但另一边却是依然故我,继续执行过去制定的有关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使得其成为阻碍外资进入、影响外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瓶颈”,又如:出口退税,因没有正式的程序法,均按红头文件操作,且变动频繁,使得在纳税人的印象中,税务机关不是按税法征退税,而是按红头文件征退税。加之这方面的文件,只发至税务机关,纳税人并不知道,故造成执法困难。二是一些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的税收法律法规没有及时废止。以地方税制为例,现行的15个税种中,除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外,其余10个税种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致使地方税收的征收工作越来越难,地方税源缺乏,地方财政收入越来越难以保证。这些税法制度应当尽快废止,比如个人所得税就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其工资薪金所得采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级距过多,个体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负太轻,对于体现这些东西的有关规定必须尽快废止。三是立法层次不高,《立法法》与税收法定主义不协调。目前我国已开征的税种中,绝大多数还停留在暂行条

例,暂行办法等低层次的法规上,且这些法规草案和规章处于经常增补、修改和变动之中,显得刚性不足、柔性有加,既缺乏税法的严肃性又不具执法的稳定性。真正通过全国人大立法的税收法律不多。税收基本法酝酿多年,至今尚未出台,使税收立法缺乏根本依据。四是法律体系不完备。一个国家的税法应该由多种涉税法律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不仅要包括不同税种的税法,还应该包括《税收立法法》、《税收征管法》、《税收计划法》、《税收行政复议法》、《税收行政诉讼法》以及税收司法体系(如税收法庭、税务警察等)。特别是税收立法权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就现行税制而言,中央税和全国统一实行的地方税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地方对税收立法没有空间和可能。但客观地讲,地方如果享有一定程度的税收权限,运用税收手段调控地方经济,从而使地方通过合法途径取得与实现其事权相适应的财力,对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强化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效力,实现依法治税,以及防止腐败都有积极的意义,也符合集中统一领导与调动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宪法原则,不会导致统一税法被肢解,所谓开了正门,“歪门邪道”就会减少或者禁绝,在税收执法上“动脑筋”的情况就会发生好的变化。因此,我国目前税收法制建设任重道远。五是现行的某些税收法规不够规范,弹性大,变化多,法律责任界定模糊,可操作性差,惩罚手段单一,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难以界定。

(二)税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内部环境差距。当前,税

收执法环境与法治要求内部环境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税收执法环境中的领导因素,主要表现为领导理解国家法律和政策方面存在偏差,对依法行政是约束,挫伤积极性。改革就要闯法律禁区,符合自己利益就执行,不符合自己利益就不执行。从本位利益出发,忽视国家利益

第四篇:我国税收流失的表现 原因 对策

浅析我国税收流失问题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姓名:冯曼

学号:20101805010048

浅析我国税收流失问题

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事关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税收流失目前是我国面对的严重经济、社会问题。税收流失不仅造成经济运行秩序紊乱,破环了公平竞争机制,而且造成国家财政紧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甚至威胁主权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就我国当前税收流失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采取的主要对策,从而达到有效的防范和抑制税收流失,确保及时足额的税收收入,以便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关键词:税收流失;原因;对策

一、我国税收流失的现状

(一)偷逃骗避税现象尤为突出

1、偷逃税是税收流失的最大方式。近年来曝光了不少偷逃税的大案要案,如刘晓庆及其所有的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刘晓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自1996年以来,采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等手段,偷逃税款高达1458.3万元;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及其有关联企业常州鹰联钢铁有限公司、常州市三友轧辊厂,在2001-2003年间共计偷逃税款2.94亿多元。

2、骗税现象有抬头趋势。骗税主要是骗取出口退税,与出口退税制度有着密切联系。近年来骗税已从高价值、高税率的产品发展到普通产品,骗税人员从少数出口企业发展到专业骗税团伙,骗税手段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每年国家因被骗出口退税的损失是巨大的。

3、形形色色的避税问题。近年来外商避税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主要是外资企业通过资金转移、费用转移、成本转移、利润转移等避税手段达到推迟进入获利不交或少交所得税。

4、抗税行为时有发生。抗税作为我国税收征纳矛盾的现实表现,主要发生在城乡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中,如一些土法炼油、个体采矿等行业,在农村还存在着集体抗缴农业税的问题,每年税务战线因暴力抗税而牺牲的事件总有几次。

(二)居高不下的欠税

近年来,企业拖欠国家税款现象日趋严重,每年年末欠税金额均在500亿元以上。从税种分布看,欠税主要集中在“两税”上。如昆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银行存款余额超过8亿元的情况下,欠缴2002年应交税款1.53亿元;石家庄新乐国人啤酒有限公司2003年9月末欠缴“两税”1.33亿元;湖北省红安卷烟厂2002年12月底欠缴“两税”高达2.23亿元

(三)滥用税式支出问题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税基变窄,宏观税负趋于下降。据估计,全国每年减免税达1000亿元,有的地方的减免税额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0%以上。近年来的减免税又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政策性减免税越来越多,税基受到严重侵蚀;二是各地对扶持性和困难性减免的审批尺度不一,操作上随意性很大。

(四)以费挤税日益膨胀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应有的分配制度不健全,各地方和部门为了局部利益,千方百计截留国家税收,对企业搞“包税”或变相“包税”,再通过其他途径转化为制度外收入,并人为使收费刚性大于收税刚性,以费挤税,导致财政分配中非税收入大于税收收入。过多过滥的收费,加重了企业、个人负担,使税源减少,使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受到打击,造成税收大量流失。

(五)大量的隐形收入与地下经济的存在隐形收入与地下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现象。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税费负担的增加和政府管制能力的不足,加之法制、法规的建设不够健全,给隐形收入与地下经济大开方便之门,走私贩私、无证经营、制假售假、色情贩毒、现金交易等活动,偷逃国家大量税收,造成了巨大的税收“真空”。

二、我国税收流失的主要原因

(一)纳税人追求经济利益,纳税意识淡薄

造成税收流失的直接原因是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我国现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国有、集体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都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由于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养成缺乏传统的积累,以法治为核心的公民意识还未建立起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个人,其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由于税收本身所具有的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就使得这种被分配产品的所有权从纳税主体手中强制的、无偿的转移到国家手中。这无疑是对纳税人的一种剥夺,导致纳税人利益的减少,所以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少缴税或不缴税,尽可能多的增加税后利润。

(二)税制结构存在缺陷,使税收流失趋于越大

税收制度的不合理是导致税收流失的法律原因。随着经济形式不断的变化,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的许多规定已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无论是实体要素还是程序要素上都存在着若干缺陷,阻碍了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尽管税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对经济起了一定促进作用,但却明显具有阶段性、过渡性的特点。

税收法律和法规是国家立税的法制依据,是税务机关征税的唯一标准,也是纳税人纳税的唯一依据。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否与税收流失有着直接关系。然而我国没有一部税收基本法,也没有相配套的税务违章处罚法、税务行政诉讼法等,许多税种都是依据国务院颁布的暂行条例开征,税收立法呈现立法行政化趋势,税法的权威性和透明度不够、操作性较差。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知识经济的兴起,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入世后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现行税制的许多规定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大量的税收流失。

(三)税务部门征管不力,造成税收大量流失

税收流失与税收征管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彼此在相互抗争中达到均衡。当前税务部门征管不力,导致税收大量流失。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征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税收

工作的要求。二是部分税务机关擅自扩大优惠政策执行范围,或变通政策违规批准减免税。近年来,我国税务部门虽大力加强了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但由于受资金、技术、人员、设备等条件的制约,我国发展的不协调,没有在全国形成网络;同时由于没有与工商、银行、海关等相关部门联网,无法实现信息的交流、沟通和共享,使计算机管理的效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导致税务稽查率低。

(四)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不实,导致税收严重流失

一是企业违规核算,少计收入多列成本,少申报和缴纳税款。如200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油分公司,采用少计收入、多列成本的手法,少计增值税、所得税款共计1471.52万元;南京市玄武区城镇建设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4户企业,截至2003年9月未及时结转已完工项目利润,少缴纳企业所得税4500.97万元。二是有的企业与税务部门、地方政府相互勾结,利用税务部门与地方政府联合出台的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少缴税款。

(五)地方政府干预税收政策,以费挤税现象严重

在局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权代法、轻税重费、藏富于民、越权减免等现象,造成税收流失。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越权制定减免税政策,扰乱了正常的税收程序,使税务机关执法不到位,税款大量流失;二是行政干预税收收入,不切实际地下达税收任务,迫使税务机关收过头税、预征税款,强压企业贷款纳税,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三是费多税少,以费挤税。既有政府行为不规范,实行“税费一站式征收”,化税为费,截留税款,也有职能部门巧设名目,侵蚀税基,导致“费挤税”现象及纳税人“先费后税”等扭曲行为,加重了生产经营者的经济负担,造成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的税款流失到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纳税单位甚至个人的口袋中。

(六)缺乏诚实守信,依法纳税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工作却没有相应的跟上。为了追逐利润而践踏法律,有损社会主义公德的现象大量出现,人们诚实守信、依法纳税的意识十分淡薄。

三、治理我国税收流失的对策

(一)树立公民的正确纳税理念

树立公民正确的税收理念,是治理税收流失的基本前提。税收理念的更新和税法意识的增强,是减少税收流失的重要出路之一,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很难一蹴而就,需要税务人员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并且税务机关应将其列入长期工作计划中,注重在税收立法、税收执法中,渐进式地提高全民纳税意识。

税收宣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持续、稳定、系统地开展下去,而不能仅局限于一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要达到“为税收工作创造良好环境”的实效,而不是搞不实的“空架子”,只有取得了实在的效果,税收宣传才有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地、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税收教育宣传,应把税收的基础知识编入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将公民的税法宣传从小抓起,并贯穿于成长的全过程。如在中小学将税法宣传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在大学税法应成为法律课的重要部分,把纳税义务教育作为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内容,使国民从小就树立“纳税光荣”的观念,使国民从小就知道社会主义税收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还有在税收宣传时,不同的税种宣传上也要有针对性,注重宣传实效。另外,还需要增加税款使用的透明度,纳税人如知道其交纳的税款的详细用途,会减少其“厌税”的心理,增强其纳税意识。要奖罚结合,对纳税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表彰,对偷、骗税和虚假发票的要严惩不贷,并进行广泛宣传,对全社会起到警示作用。

(二)进一步完善现行税制,稳步推进税制改革

首先,要加强税收立法,确保法律的严密性。建立以税收基本法为母法,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相应配套的税收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税收基本法》统领下的各单行法律、法规,其相互之间的法律级次、隶属关系应当理顺,形成科学的体系。在完善税法本身的同时还要加强税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的衔接和配合,如票据法、商业银行法等,可以将银行等部门配合税务机关执法的规定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增加对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其次,规范税收执法,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加大税务执法的力度,大力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度,以减少偷逃税款的预期报酬。优化税务执法环境,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使税务机关独立履行职能,不受任何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干预,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的法制素质和业务水平。

再次,健全税收法制保障体系。应建立税务警察,加大侦查力度,制止和打击税收犯罪活动,强化税务执法刚性,维护税收秩序,同时成立税务法庭,提高税务司法水平,使税务纠纷和税务犯罪案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判处理。

(三)改进税收征管手段

税务机关应改进征管办法,强调专业化分工,按登记、征收、检查三大系列设置税务机构,并采用计算机对税务征管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加快税收征管现代化进程,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以实现信息资源沟通与共享,尽快形成一个以“金税工程”网络技术为基础、高效、迅速的信息和管理网络,充分发挥计算机在税务工作中各个环节的作用。将人工稽查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提高稽查质量,实现征管方式的现代化、信息化;同时通过与海关、工商、金融、企业等部门的计算机联网,加强信息交流,防止偷、逃、骗税,降低税收征管成本,提高征管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

(四)提高税收队伍整体素质

税收管理也应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起崇高的税收管理理念。为此,必须不断提高税务干部的业务素质,加大税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强化税务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加强财务、税收、计算机技能等业务培训,使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税务干部的综合素质,以加强税务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税务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激励税务人员依法征税、文明服务,严肃查处以税谋私的行为,加大税务人员违规风险和机会成本,堵塞税收流失的内部漏洞,从而提高征收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左卫青.我国税收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初探 《财会研究》2011年21期

[2].王娜.我国税收流失的根源探究[J].商业经济,2004,(10):28-29.[3].白云霞.我国税收流失现状及治理 《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4].沈婧.我国税收流失现状及原因分析 《时代经贸》2008年第S1期

第五篇:2012年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及对策

2012年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及对策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4月13日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8.1%,创11个季度以来的新低,而同时三月份CPI指数同比上涨3.6%,较二月份环比增加0.4%,物价进一步反弹。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在2012年的运行仍存在较大的风险和压力。

根据长期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幅度已经连续11个季度放缓,主要经济指数都处在回落趋势,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幅度更加明显。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有很多,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外需、消费同时遭遇困境,投资难以扩大、外需无法恢复、消费难以撬动。出口增长难以达到今年水平。发达经济体结构调整无力,受主权债务危机拖累,财政刺激空间压缩,而私人部门需求迟迟不能接替公共需求,经济增长失去动力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仍不明朗。这其中外部环境一时难有起色,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仍在扩大,造成欧元区震荡,市场一时难以恢复信心。美国经济陷入高负债,高失业率的困局。中东局势持续动荡,能源供给会受到很大影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体经济一时难有起色,在当前紧缩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外围紧缩环境向国内市场传导,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

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形式不容乐观,2011年因为世界性债务危机和抗通胀的因素中国采取了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信贷,造成企业的资金短缺和经济增长的放缓时间延长,特别是国内中小企业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另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主要是我国经济深层次的一些重大比例关系失衡,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国内三大产业比例失调,服务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缓慢,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仍然在快速发展;城乡城区发展不平衡,城乡消费和收入水平差距在逐渐拉大,虽然近几年做出来一些努力,但长期不平衡造成的基数差距过大一时难以扭转,投资与消费不协调,大规模投资虽然是在逐渐减少,但国内的消费需求一时难以撬动,在家电下乡政策退出后,消费的增长明显放缓: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现在一时难以改变,近年来旱涝灾害频发,应该发挥作用的中小水库不能及时发挥作用;还有原来改革掩盖的社会矛盾逐渐开始显现,国内的房地产泡沫化,一些房地产发展引发的拆迁和价格问题在扩大;物价上涨过快引发的民生问题等等。

上述问题中,国际经济环境在得不到大的改变时,外需仍然会保持不振,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更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促进三大产业合理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兴行业和信能源;同时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政府方面可适当贴息,同时扶持新兴行业如物流新能源行业;解决好城镇居民的就业和社会服务问题,加快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减少相关支出,同时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这方面可与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结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农业基础设施问题,发展农村水利事业,提高农业的抗自然灾害能力,确保粮食的增产增收,加快农业土地承包权的流转,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稳步提高;抑制一些发展不健康、不协调的行业,着重解决能源高和环境破坏程度高的行业,同时要促进民生,调整房地产行业,大力建设廉租房社会保障房,提高房源数量;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抑制物价过热过快上涨,建立物价上涨联动机制。

总之2012年保持中国经济的增长的压力依然很大,但我们也要认识到经济的快速增长阶段已经过去,如何保持经济水平的平稳增长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议题。

下载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响我国税收执法环境的主要原因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

    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和对策 【摘要】税收流失的治理一直是世界性的大难题,并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因此,世界各国无不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税收流失,对税收流失行为进行惩罚。本文从偷......

    我国近期物价上涨原因及对策

    我国近期物价上涨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物价上涨原因对策 文章摘要本文通过写2010年我国第三季度物价上涨的原因 影响及我国所采取的措施,指出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种现象最近,由于......

    税收执法风险成因分析及对策

    税收执法风险成因分析及对策 税收执法风险是指因税务机关或税务人员执法不当、执法错误或行政不作为而引起的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以及导致国家税收损失而被追究刑事、行政责......

    影响大理生态环境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大理生态环境的原因及对策 大理山高箐深,沟壑纵横,白云悠荡,流水淙淙,有诗情画意般的意境,然而谁也想不到这么美丽的地方会连续四年大旱,大理承受着大地域变化小地域受灾的苦......

    浅谈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浅谈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马克思主义学院09级思想政治教育3班加永勒登*** 【摘 要】在近100多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由此导致的各类问题......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合作学习行为方式的原因分析 新课改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课堂效率,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扎实掌握更多的知识。让课堂教学更有时效性。有实效性的教学......

    我国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当前由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农村中小学始终存在着教师流失的问题,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流失,农村教师的流失加重农村学校教师短缺、学科......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政治经济学读书报告之浅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研究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它的发展直接关系我国经济能否进一步提升。然而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这类企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