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业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共五则)

时间:2019-05-14 17:1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藏农牧业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藏农牧业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

第一篇:西藏农牧业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

2011年,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按照区党委、政府对农牧科技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狠抓科技项目申报立项、科技创新、农牧科研平台和创新条件建设、科技扶贫、农牧民科技培训等各项工作,使西藏农牧业科技创新取得了新进展。

以科技项目为抓手,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截至2011年底,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90多项,落实各级各类重点科技项目163项,项目经费达1.2亿多元,比2010年度增长28.5%。

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夯实工作基础。去年,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狠抓三大领域的科技创新。一是重点加强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创新。二是加快推进农牧业特色产业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三是狠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西藏站点建设。扎实推进青稞、油菜、马铃薯、大宗蔬菜、食用菌、燕麦、牦牛、绒山羊等13个西藏综合试验站的各项工作。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切入点,引领“一产上水平”。围绕建设“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的目标要求,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先后派遣170多名科技人员,采取建立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等方式,依托国家和自治区科技、财政、农发等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实施了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山南农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日喀则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技术示范”、“金牦牛科技工程——那曲地区牦牛高效繁育技术示范”等,建立持续高效的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示范区20个,示范推广了38个农牧业新品种和45项先进实用技术,充分发挥了农牧科技的引领带动作用。

以科技产业为着力点,增强发展活力。稳步推进农作物种业发展,巩固和建设了良种繁育基地,加工农作物良种30万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大拉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入园企业孵化力度,拓展服务功能;加快蔬菜原种繁育基地建设,生产马铃薯、大白菜等蔬菜原种15万公斤;积极推进西藏濒危藏药材种苗工厂化生产与示范,建立示范基地2个。

以科技服务为己任,狠抓科技扶贫、科技培训。积极开展科技扶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至目前,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向自治区相关部门申请并落实科技扶贫项目资金606.2万多元,在对口扶贫的聂荣县色庆乡实施了抗灾饲草料基地建设、牦牛良种繁育、牦牛育肥、羔羊育肥、乳品加工、牧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等科技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和通俗易懂的方式,集中培训农牧民技术员216人,完成了尼木、当雄、扎囊、仁布、江孜等县10多个乡镇2690名农牧民的培训任务。同时,加强了农村远程教育和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加快推进农牧区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第二篇:中药发酵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药发酵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随着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生产,疾病的发生也呈泛滥趋势,由疾病造成的死亡及用药投入在逐年增加,给养殖业带来惨痛的损失。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病菌不断变异,耐药菌株层出不穷,抗生素的有效性不断下降,并导致动物免疫力低下,同时病害反复发作。形成了无药可用的局面。由于药残严重,又给人类的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如何应对这一难题已刻不容缓。

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历经十年科技攻关,共同开发的中药发酵制剂,秉承中华传统医学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既提高了中草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又提高中草药物有效性,同时也发挥了微生物制剂调节自身菌群平衡,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充分体现了治于未病,防患于未然的科学理念。

中药发酵制剂经吉林德大有限公司、秦皇岛正大集团有限公司等全国几家大型养殖使用,产品效果显著,并在众多养殖场产生强烈反响。该制剂的绿色安全,标本兼治的实用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养殖场所信赖。

利用微生物发酵中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具备了发展的有利条件,实时机也日趋成熟。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并成功开发出一系列中药发酵制剂,市场推广的速度逐渐加快。可以预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发酵中草药物对扩大中药治疗范围、机型改进、创制新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中药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提供新途径,给中药研究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为中兽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起着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微生物发酵中药必将成为中兽药研究的新领域。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人民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近代,我国在中药现代化方面进展较慢,除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不能很好地接轨外,研究手段落后也是原因之一,使中药未能被国际社会充分接受。中药的加工处理手段的现代化也应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如中药非常讲究炮制,通过炮制达到提高药效、改变药性、降低毒副作用等目的。微生物有着非常强大的分解转化物质的能力,并能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生命活动来炮制中药,可以比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炮制手段更大幅度地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适应症。由于真菌在微生物中具有种类多、次生代谢产物多、培养条件比较简单等特点,因此应当是发酵中药的主要功能菌。

1、微生物的药用历史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真菌防病治病的国家,早在东汉年间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灵芝、茯苓、猪苓、雷丸等药用真菌分别列项论述,这些药物至今沿用不衰。从这些真菌中药中已经分离到相应的纯菌种,有些已实行人工种植物代替野生品,不能人工种植子实体的,也可以通过培养菌丝体来代替,充分满足了医疗用药的要求,也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近5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药用微生物分类、化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制剂学及遗传育种、栽培驯化、发酵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微生态制剂、灵芝菌、虫草菌、蜜环菌、阿氏假囊酵母、竹红菌等在保健品和药品开发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由于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各种各样独特的化学结构及生理活性,因此受到化学工作者和药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2、发酵也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如片仔癀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的微生物发酵物,建神曲、沉香曲、淡豆豉、半夏曲、红曲、麦芽也都是通过发酵而形成的药物。从某种意义上说,虫草是蝙蝠蛾幼虫经虫草菌、僵蚕是家蚕经白僵菌感染发酵而成的。这些经典药物都是经微生物发酵后产生了新的药理活性,其中虫草是非常名贵的中药。但这些品种都是利用自然界天然的菌种发酵的,一般多为霉菌、酵母、细菌等,由于菌种不纯,针对性不强,不能利用现代研究成果定向改变药物的性能或有意识地根据药物之间的特性进行有目的的组合,同时接入的微生物种类范围受到了极大限制,也不可能根据需要将几种微生物组合接种在一起;另一方面,对那些在自然界中不占优势、生长条件要求比较严格的微生物来说,就不可能在药物上生长起来。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微生物的作用。另外,是否会落入有害菌也不明确,所以微生物在药物中的潜在效能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微生物是发酵炮制中药的有力工具,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物质,并易于组织工业化生产。现代工业中许多生物产品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如各式各样的酶、抗生素。酶是一切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它可以使复杂的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迅速完成,如米曲霉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单宁酶、酯化酶、酰胺酶、淀粉酶和糖化酶等,酵母在发酵时可产生蔗糖酶、淀粉酶、脂肪酶、酒化酶等,这些酶中既有胞内酶,也有胞外酶;既有合成酶,也有分解酶。有些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分泌几十种胞外酶到培养基中去,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产生的胞内酶更是有成百上千,这些丰富而强大的酶系是中药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基础,可以将药物的成分分解转化形成新的成分,这些新成分就是新的活性药物筛选的物质基础。这就是微生物可以用来发酵炮制中药的理论根据,如酶法已成为中药炮制的一种方法,据马田田等报道,提取小檗碱之前,药材经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后,可以提高小檗碱的收率<3,4>。另一方面,由于微生物也会形成丰富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有些本身就是功效良好的药物;或以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为前体,经微生物的代谢可以形成新的化合物,或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和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可以和中药的有效成分发生复方、协同作用。微生物在中药的特殊环境中也有可能会产生新的代谢反应,因为中药的物质可能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有促进或抑制作用,从而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从而形成新的成分或改变各成分的相互比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可能将中药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分解,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如菜籽饼、棉籽饼经微生物发酵后可以脱去有毒物质,从而用来饲喂牲畜;也有可能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原来不易消化吸收的物质变得易于吸收,如动物血经微生物发酵后,消化吸收率可以成倍地提高。由于微生物生长主要消耗的是动植物的蛋白质、糖等常规物质,有可能对有效成分有浓缩作用,如发酵法提取薯蓣皂苷就是通过发酵去除薯蓣中的淀粉。就微生态制剂而言,有益菌本身就是很好的药物,如双歧杆菌。微生物容易诱变,可以根据需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微生物进行改造,使之更适合中药发酵的需要。现代生物技术首先在微生物体中得到运用,也是基因工程等技术最成熟的领域。

4、微生物类群为中药发酵提供了充足的选择余地,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能产生抗细菌、抗病毒产物的微生物仅真菌就达200余种,抗肿瘤的真菌200种。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药用真菌有41科、110属、298种,占藻类、菌类、地衣类等同属低等药用植物467种的63.8%,是低等药用植物中种数最多的一类。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菌株,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特性,可能在中药发酵中具有不同的效果。但不同的微生物有时会产生大体上类似的生理活性物质,如人们已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出多达几百种真菌,但它们所产生的冬虫夏草的效果都是类似的;不同的培养基经同样的微生物类群发酵处理后也会产生药性的差异,如发酵淡豆豉时,用桑叶、青蒿同制的,药性偏于寒凉,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证;用麻黄、紫苏等同制的,药性偏于辛温,适用于外感风寒之证。

5、微生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微生物中发现的活性成分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已成为发现新药的重要领域。现在,除了抗菌、抗肿瘤等抗生素外,非抗微生物生理活性物质的发现越来越多,如:免疫抑制剂、降血脂、抗氧化、受体拮抗剂和特异性酶抑制剂等。毒菌也是一类含有对人有强烈作用效果的菌类,极其少量的活性物质就可引起人的剧烈反应,若用这些菌类发酵有关中药,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毒蝇鹅膏菌含有神经毒素,能引起人的精神幻觉,在欧美还有食毒蝇菌的嗜好。采用这类毒菌发酵相应的戒毒中药,有可能对开发戒毒类药物有所帮助。

第三篇:江苏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最终版)

江苏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今年以来江苏改革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按照《江苏省2009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要求,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改革财税分配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健全民生保障机制等关键环节,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各项改革都有新的进展。

一、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强化规范管理,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探索,认真搞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省三大合作上半年新增入社农户数为75万户,完成目标任务数62万户的120%。今年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目标任务数为300万亩,上半年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为285万亩,完成目标任务数的95%。

二、抓好省属企业改革重组,推动企业加快资源整合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

布置推动省属企业资源整合工作,指导省属企业制定内部资源整合方案。大部分省属企业已制定内部资源整合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责任、工作措施和时间进度。农垦集团计划将二级控、参企业由51户整合到42户,国信集团确定了24户子企业、4户参股企业的清理重点范围,华泰证券吸收合并信泰证券工作进展顺利,已经上报国家有关部委审批。支持省属企业积极稳妥地清理退出劣势企业。做好协调服务,鼓励省属企业通过合并重组、产权转让、清理注销等多种方式,加快清理退出四级企业、劣势企业、低效参股投资。截止6月底,开元集团、海企集团、丝绸集团等省属企业已完成6户企业的清理退出,其中三级以下企业3户,劣势子企业2户,低效参股企业1户。

三、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加快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将新增中央和省投资计划项目纳入新一轮规划统筹安排。《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待进一步征求意见后,上报国务院审批。13个市的规划大纲已基本编制完成,正按程序组织审查论证。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影响的项目,继续采取直接点供安排的办法予以保障。积极实施“万项良田建设工程”试点,目前全省已有16个市、县提交了试点申请,申请总建设规模达30多万亩,今年内将建设集中连片耕地10万亩以上。

四、财政体制继续深化

实施好增值税转型等税费改革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严格执行取消和停征12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的规定,重点实施好增值税转型改革、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措施,从严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审批,规范收费行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财税环境。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258亿元。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开展省政府《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基本完成了研究报告的起草。继续推进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效。

五、银行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创新。指导常州市5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试点组建省辖市级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南京、南通市辖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合并工作。睢宁农村合作银行获准开业。扩大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批准溧阳、通州、铜山3家村镇银行开业,全省村镇银行数量达到7家。

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稳健发展。江苏银行深圳分行、南京银行北京分行已开业,6家城市商业银行县域支行获准设立。支持符合条件的省外城市商业银行在省内设立分支机构,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南京分行、宁波银行苏州分行、徽商银行南京分行获准开业。

推动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沙钢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的申请已上报银监会。批准苏州信托和国联信托以固有资金开展股权投资业务的资格。推动中山财务公司重组工作,华西集团重组中山财务公司和新财务公司开业申请已上报银监会。

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指导菲律宾首都银行总行和南京分行的筹建工作,保证江苏首家外资银行法人机构的顺利设立。南洋商业银行无锡分行、东亚银行苏州分行获准筹建。

六、就业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城乡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积极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优先解决困难对象的就业再就业问题。1—6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4.7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4.4%;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19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6.83万人,均已提前半年完成全年目标;帮扶389户城镇零就业家庭中的534名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在过去5年持续回落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6月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7%,比去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坚持一手抓常规的社保扩面工作,一手抓特殊群体的充分保障,努力使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惠及更广大的城乡民众。截止6月底,全省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三大险种参保人数分别达1252万人、1538.1万人和1020.5万人,比上年末分别增加84.6 万人、102.3万人和5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186.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8.5万人,参保率达96%,提前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确保参保率达到90%的目标;《江苏省农民工权益保护办法》出台实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得到更加有力地推动,6月末全省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均超300万,分别达到315.8万人、337.7万人、365万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今年1月1日起再次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183元,保持并巩固了连续七年按时足额发放的成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全省已有4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保制度试点,参保农民达213.1万人,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围绕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全省系统部署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年”活动,着力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上半年共为42.39万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为44.38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3.65亿元,督促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1.45亿元,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和

社会稳定。

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入测算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相关测算数据。牵头成立专门的实施意见起草工作小组,起草省委省政府贯彻实施意见,报省医改办。认真抓好配套文件起草工作,同时,积极参与相关部门牵头的全省卫生资源配置规划、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等文件的起草工作。

改革新农合基金拨付方式。为保证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到位率,按照中央财政补助政策,调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政策,拨付方式改为年初预拨,年底据实结算。目前,全省新农合参合人口共4390万人,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各市、县(市、区)参合率都达到95%以上;全省人均筹资139元,其中苏中苏北全部达到100元以上,全省最高达到425元。已预拨全省补助资金151005万元。

八、环保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1、太湖流域环境资源区域补偿情况。2007年11月,省政府批准实施《江苏省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办法(试行)》和《江苏省太湖流域环境资源区域补偿试点方案》,当时在太湖流域确定胥河、丹金溧漕河、通济河等7条入湖河流的9个补偿试点断面。经过1年多的摸索,今年2月,省环保厅、水利厅、财政厅正式出台《江苏省太湖流域环境资源区域补偿方案》,将补偿范围从9个断面扩大到30个断面,涉及21条河流,包括太湖的主要入湖河流、苏南运河、重要的清水廊道以及主要出省跨界河流,实现全覆盖。

2、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情况。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坚持环保优先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2008年1月9日,省物价局、财政厅和环保厅联合下发了《江苏省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收费管理办法》。8月,财政部、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在无锡联合举行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启动仪式。11月,我省制订出台《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方案细则》,对试点的范围、内容及保障措施作了进一步细化,要求各类新、改、扩建项目排污单位新增的排污指标必须从完成当地减排任务后的余量中有偿获取或通过交易获得。对于年排污量超过该申购核定指标的排污单位,将依法实施处罚。根据试点方案,今年上半年,我省又制订了试点实施方案以及排污指标核定和申购等配套办法,加快推进试点工作。目前,无锡等地已已有600多家企业完成排污指标申购,金额达1386.7万元。

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新进展

全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意见》(苏政办发[2008]50号)、省政府办公厅《清理审核省级行政权力实施方案》(苏政办发[2008]87号)的要求,组织完成了省级行政权力的审核确认工作。纳入清理审核范围的省级59个部门报送行政权力8209项,经审核,减少或合并行政权力10

21项,依法确认行政权力7188项。专门编制《省级行政权力总目录》,初步形成了省级行政权力数据库。起草并由省政务公开办印发了《编制省级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编制要求、方法步骤、配套措施等。

深入推进城管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上半年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省政府批准了徐州市新沂市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省政府审查批准了宜兴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向建制镇延伸。召开了全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座谈会、省辖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法规处负责人座谈会,对全年工作进行部署。起草了《江苏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办法》规章草案,目前正进一步修改论证。组织开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三规范”(规范行政执法文书、执法标志、工作服饰)专项检查。目前,我省已有13个省辖市、26个县(市)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积极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创新。一是继续组织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在部分省、直辖市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

[2008]71号)等文件要求,制发了《关于在部分市、县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试点范围、试点内容和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组织召开了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座谈会、试点城市研讨会,五个试点市中,苏州、江阴、海门、宜兴试点方案已报当地政府批准实施,泰州试点方案也已经制定完成,待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在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中,海门市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由市行政复议委员会统一受理申请、审理案件、作出决定,市公安、工商等行政复议机关不再行使行政复议权,这一做法受到了国务院法制办的充分肯定。

二是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行政复议听证办法》。对重大复杂、群众关注的案件,通过公开听证、当面核实等多种方式,增强行政复议透明度和公信力。采取公开听证方式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是推动“阳光复议”、“复议为民”的创新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办案质量的提高。

积极推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研究、规范中心和审批项目名称等密切联系人民生产、生活的审批事项为切入点,研究制定了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十项具体措施,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作了具体部署。为加强与行政服务中心的沟通和交流,下发了《关于加强与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联系的通知》,初步建立了与行政服务中心的信息交流、情况通报等工作联系机制。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四级便民服务网”建设和运行情况,下发了《关于开展对“四级便民服务网”建设情况的调研通知》,对当前全省便民服务网络运行情况进行深层次分析和研究。

认真开展依法行政考核。组织起草了2009省辖市政府、省级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考核实施细则。统一设置了依法履行职责、科学民主决策、加强制度建设等七个考核项目。在“严格行政执法”部分,把国土、交通、房管、环保、规划等部门是否存在涉企收费,征地管理、拆迁安置和食品安全领域是否存在执法不力,是否存在环境和安全生产监管不力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考核重点。

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进展

苏州市委、市政府上报了《关于要求将苏州市列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的请示》。今年1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的请示》。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的批复》。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南京市和无锡市先后向省政府提交了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方案。宿迁市的改革方案正在制定。

第四篇:汶上县新型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汶上县新型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截至目前,汶上县新型社区建设累计完成建筑面积368平方米,新增市级新型农村示范点15个,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2018亩,配套完善了18个市级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工建设社区小型污水处理站5处,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覆盖示范单位”,正在积极争创“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综合利用示范县”工作。年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0处、特色村3个,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一是继续抓好市级示范点建设,今年申报市级示范点25处,通过市验收17处,预计可获市级奖补资金935万元,示范点数量及奖补资金额度均位列全市第一名。二是抓好城边村社区建设。阳光巴黎、东和园、西和园等一批城边村社区顺利开工建设,其中阳光巴黎社区对城郊西门、姬沟、林庄等5个村实施整体改造,建设回迁楼73栋,完成建筑面积40.52万平方米,可容纳回迁居民3520户、12154人;主要以小高层、高层住宅为主的东和园社区建设进展顺利,将成为我县社区建设的又一大亮点。三是抓好压煤搬迁村社区建设。义桥镇以3个压煤村搬迁为契机,对周边8个村实施整体搬迁,建设了金桥新城社区,建设回迁楼66栋、21.5万平方米。四是抓好乡镇驻地及特色村社区建设。南旺镇观音阁社区紧抓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机遇,对涉及的2个村庄进行了整体拆迁改造,一次性拆迁1000多户,15万余平方米,建设回迁楼58栋、26.78万平方米,可容纳回迁居民2056户、6990人。五是抓社区产业园建设。坚持“一区一业(园)”原则,旧村拆迁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预留不低于20%的面积,用于发展社区产业项目,促进社区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全县已在新型农村社区周边新建特色产业园10处,入园项目50多个,吸纳农民就业2.6万人。

第五篇:队伍建设 过硬政法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六个方面晒晒成绩单

过硬政法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本报记者 田海军

建设过硬政法队伍是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政法队伍建设作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指示,阐明了新形势下政法队伍建设一系列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政法机关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一手抓突出问题整改,一手抓长效机制建设,政法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纪律作风等方面发生了可喜变化,推动过硬政法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成绩1 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重要举措】

举办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

组织开展“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专题教育,努力净化政治生态。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提振政法队伍精气神。

切实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警先锋模范作用。

成绩2 履职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重要举措】

举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提高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岗位练兵、实战实训、技能比武等活动,提高了业务素质和实战本领。

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高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履行职责的能力。

定期举办学习讲座,帮助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增强本领,努力建设学习型队伍。

成绩3 管理制度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重要举措】

以完善司法责任制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扎实推进,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正在形成,优秀人员向办案一线流动趋势明显,办案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开展执法勤务警员职务序列和警务技术职务序列改革试点,实施人民警察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完善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符合公安机关性质特点的公安管理体制正在形成,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成绩4 职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重要举措】

制定实施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及配套工资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研究制定法官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职务序列及配套工资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完善人民警察工资待遇保障体系,为建立符合政法职业特点的职业保障制度奠定基础。

建立伤残特困政法干警救助制度,完善政法干警抚恤优待政策,努力解除政法干警的后顾之忧。

推动完善政法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健全政法经费全额保障、正常增长机制,改善基层工作条件。

成绩5 纪律作风发生可喜变化

【重要举措】

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切实加强政法队伍作风建设。

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完善铁规禁令、行为规范,符合政法队伍特点的纪律条令体系正在形成。

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置工作,提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

出台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依法纠正冤假错案。

开展违法违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久押不决等专项治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

深化执法司法公开,改革完善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执法司法渠道。

依法依规查处、集中通报政法干警违纪违法问题,形成从严治警氛围。

成绩6 执法司法环境逐步改善

【重要举措】

制定实施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记录、通报和问责制度,出台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创造良好环境。

深入开展政法宣传舆论引导工作,为政法机关依法履职营造良好氛围。

(本报北京4月26日电)

下载西藏农牧业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藏农牧业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超高压公司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超高压公司标准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11月16日,乌北750千伏变电站顺利通过超高压公司变电站标准化建设验收,这是超高压公司2011年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企业标准化工......

    浅谈对于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浅谈对于西藏农牧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西藏经济 农牧业发展 县域问题 [论文摘要]农牧业是西藏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西藏农牧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

    全国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小编整理)

    全国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王黎)记者19日从中央组织部了解到,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机关干部653.7万人,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不含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管理人员)529万人,......

    关于农牧业科技下乡的调查报告112

    关于农牧业科技下乡的调查报告随着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以草定畜工作的深入开展,去年,在天帮忙、人努力的情况下,城川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3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而且涌现出了......

    西藏自治区2018农牧业科技计划项目

    西藏自治区2018年度农牧业科技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一、农牧业重大科技专项 (一)青稞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 重点开展青稞优异种质发掘与创制、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

    科技特派员助力农牧业现代化

    科技特派员助力农牧业现代化近年来,呼和浩特地区的农牧业现代化进程,有了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总数500人的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他们活跃在首府的田间地头,活跃在各类种养殖......

    农业经纪人制度促进西藏农牧业发展

    农业经纪人制度促进西藏农牧业发展 【摘 要】 农业经纪人队伍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市场中介,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一支重要力量。西藏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制约因素需......

    当前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取得哪些新进展

    一 当前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取得哪些新进展?大学生在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中应担当什么样的角色 两岸各项文化交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