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秘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出路
第32卷第2期
2010年3月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秘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出路
肖生福,杨锋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我国高校秘书专业教育从专业意识、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人才培养途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质量等视角看,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专业意识培育、人才培养目标理性定位、人才培养途径多元化、专业师资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学科形象强化等途径来改善秘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现状。
关键词:秘书学;专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秘书专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从中职到高职到本科的人才培养体系。经过20多年的秘书专业教育,我国高校为培养国家建设所需秘书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冷静地审视,我国高校秘书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揭示和分析这些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出路,有利于我国高校秘书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一、当前秘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问题
对于秘书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现状,我们可以从专业意识、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人才培养途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质量等视角进行考察。目前来看,我国秘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专业意识较薄弱,不能顺应秘书实务工作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是搞好秘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前提。受教育者在学校接受教育,首先是一种专业意识的培养、熏陶和教育,其次才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J然而,考察我国秘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现状,可以发现,当下秘书专业教育的专业意识比较淡薄,专业敏感度和自觉程度都不理想。如对具有26,年秘书专业教育历史的广州大学秘书学系的调查反馈意见表明,学生存在专业意识不强、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情况。如在问题—— “请问您选择秘书专业的初衷是?”的答题结果中发现,尽管有50.89%的同学是因为“秘书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而选择秘书专业,但是也有近41.96%的学生是由于“不喜欢其他方向的专业”而选择秘书专业,希望以后从事秘书专业的学生仅仅只有8.93%。又如在问到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的时候,有70.54%的学生都认为是自我学习态度的问题。L2】这种状况表明,对秘书专业学的持续性的专业意识指导迫在眉睫。
(二)培养目标、标准及模式定位不清
秘书专业本科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复合型高级秘书人才为目标。从目前来看,不少高校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复合型秘书应用人才”,但非常缺乏一些细化的标准。事实上,各高校对于专门人才的具体质量标准或规格要求则往往很模糊,对复合型、高素质的定义也不清楚,缺乏可测量的指标。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的模糊会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含混。是采取“拓宽基础、淡化专业”的宽口径培养模式,还是“专业化”、“专门化”的培养模式呢?还是有别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上往往无所适从,导致最终“无为而治”。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改革
目前我国面临着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在这种现状面前,如何既保持我国秘书学应有的特点、体现中国特色,又能顺应国际秘书专业教育的发展潮流,必将成为当代中国秘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然而,就全国高校来看,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我国秘书专业教育普遍存在课程设置老化、陈旧、课程内容交叉、重复,重理论、轻实践,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学科理论基础薄弱,学科视野狭窄,未能跟上国外学科发展的步伐等弊端。究其原因,与秘书学专业至今没有得到教育行政机构的认可也即未能写入教育部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有关。秘书学本科专业没有为官方认可,所以至今没有形成规范的、系统的秘书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只是按照开设方自己的理解来设置,导致教学内容分散、落后,针对性不强。就秘书专业所学的公文写作而言,一直以来主要是讲党政机关的几十个文种。而目前秘书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是去企业就职,虽然企业也有请
示、报告之类管理性文书,但更多的是运营性和商业性文书。由于教的“文种”大多不适合企业需要,所以,在企业当秘书,秘书专业学生“办文”的能力并不比其他专业的强。此外,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教学方法上的局限性。在教学方法上,我国秘书教学中大行其道的仍然是课堂讲授法,不少教师采取课堂上满堂灌输枯燥理论的方式,不重视加强与学生互动,也不重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秘书专业是综合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践教育。然而,反观我国秘书人才培养途径,基本上只有教学这一途径,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等其他途径,太过单一化。总体来说,我国高校秘书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学校学习理论,相当多的秘书专业学生对于实践锻炼的机会并不重视。而从实习单位来看,对实习生的培养也不太重视,有些部门认为实习生只会给部门带来麻烦而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有些部门则是迫于无奈才接受实习生,常常不提供工作岗位,不安排具体工作,或只安排做些打杂工作,缺乏秘书专业综合技能的锻炼。这样的实习太过表面化,流于形式,实习的真正目的难以达到。由于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脱节,使得秘书专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专业敏感性不强,专业创新意识弱,这应当引起我们重视。
(五)人才培养质量欠佳,就业竞争力不强
众所周知,现在教育主管部门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晴雨表。而根据我们对秘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方即用人单位的实际调查,秘书在其对口的岗位上竞争力并不强,尽管目前该专业的就业率基本稳定、而且还很高。以广州大学秘书本科专业为例,2005届秘书专业学生共101人,就业率为98.91%;2006届秘书专业学生共71人,就业率为100% ;2007届秘书专业学生共69人,就业率为90.52%;2008届秘书专业学生共67人,就业率为100%;从往届的就业去向情况来看,往届毕业生的去向基本是85%是去到私营和民营企业,而这其中能去到知名企业的比例几乎为零,12%是去到国企以及考上公务员,还有3%是考上研究生的。J从以上的数据可以做出这样的分析:在不考虑就业质量的情况下,该专业学生平均就业率可达到97.36%,最低不会低于84.80%,如果单从这些数据
来看,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可以说是相当高。但是深入分析,就会发现秘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不高,这是因为:其一,去小型企业的多,而进那些管理规范、对员工素质要求高的企业极少;其二,小型私企和民营企业是秘书专业就业的主要流向,而即便进入到这些企业的毕业生也主要是客服、销售、跟单和业务员等工作岗位,从事本专业对口的秘书岗位不是太多。这也说明用人部门中适合秘书毕业生的岗位对专业的要求具有较大的“可替代性”,也说明秘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差,专业优势并不明显,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改善秘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对策
上面的分析表明,我国秘书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那么如何改善秘书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现状呢?由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各有差异,无法提出一刀切式的建议。这里只能提出一个初步设想。
(一)加强秘书专业意识的全程引导和培养
近年来我国秘书教育界在培养学生的专业50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意识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加强实现专业意识。为此,除每一位专业老师在专业课堂教学中重视对所有学生的专业意识加强引导和培养之外,对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培养应在整个大学四年全程投入,并采取分阶段逐步深入的方法,达到全员全程培育的效果。在大一的初步学习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发放《专业手册》等对专业进行介绍和引导,也可以举办师兄师姐的专业经验交流会,还可以适当的进行小范围的师生交流,激发他们对秘书专业的兴趣。在经过大学一年级的前期引导,学生对本专业产生了兴趣产之后,到大
二,可以采取开办秘书专业内刊和秘书专业网
站、开办“秘书节”、开设秘书专业讲座以及定期的师生交流会等措施,适时地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的方向不断发展,加强他们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自觉。到大三,在强调自主学习加强基本素质培养的情况下,要强调专业敏感和专业自觉的培养,使学生建立一种对秘书专业的良好感觉。这个阶段,可以慢慢渗透关于就业实习方面的相关信息,如可以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也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秘书实务工作者进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沟通交流,还要安排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并鼓励学生进行实习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工作。进人
大
四,就进入专业意识培养指导的“收官” 阶段。
这个阶段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毕业择业和就业等环节进行专业意识的升华和检验。总之,在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专业意识的引导和培养都不容放松。
(二)进一步对秘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进行理性定位
要科学合理的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结合学科、专业本身的特点,并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定位要准确,还要考虑总体目标一致性的情况下各高校的具体目标要有所差异性和特色性。由于秘书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秘书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我国的实践需要,以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就全国总体而言,各地区和各高校还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和需要在培养目标上体现特色与差异。进一步说,就全国而言,秘书专业总的培养目标应该有一致性,那就是培养既具有较深厚的秘书理论知识,又能单独处理具体秘书事务的,能胜任秘书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各个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培养低端秘书人才,也可以培养高级秘书人才;可以培养政府组织的秘书人才,也可以培养非政府组织的秘书人才;可以培养公共部门秘书人才,也可以培养企业秘书人才;可以培养内资企业秘书人才,也可以培养外资企业秘书人才。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定位,各个学校应该根据本地区
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予以确定。在明确目标定位之后,接下来的就是培养模式的选择问题。是选择“宽口径”培养模式还是选择“专门化”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是,在允许多样化的前提下,“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强化素质与能力”的宽口径模式应该作为秘书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主要理由在于,宽口径模式符合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秘书学科本身的跨学科和综合型特性。更重要的是,在毕业生“继续深造、考公务员、进企事业单位”三分天下的情况下,宽口径模式符合社会需要并有利于就业。
(三)采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多
元化途径培养秘书专门人才国外对秘书人才培养的要求很高,特别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法国,国家行政学院设有5年制秘书本科专业,相当重视秘书实务能力,并实行淘汰制,可见对秘书的要求非常之高。相比之下,我国秘书人才培养途径太过单一,秘
书的实践教学、社会实习的环节被忽视。针对这种情况,参照国外做法,结合秘书专业特点,我们应当拓宽人才培养途径,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如挂职秘书锻炼、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提高秘书专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有效举措是组建秘书专业实验室,配置秘书职业环境所需的设备,让学生提前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禽 力。当然,从人才培养途径的完善来看,尤其是要重视秘书专业毕业实习。秘书实习是对学生秘书理论和技能进行基本培训的实践环节。通过实习工作有助于学生把秘书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秘书实践结合起来,巩固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办文、办事、办会等秘书必备技能,达到学习社会、接触社会、从思想品德到专业知识的全面培养锻炼,使之更能适应社会要求。为此,我们要多方设法争取政府和企业支持,建立实习基地,拓宽实习渠道,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实践成材的舞台,让他们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才干。而大学生在实习中应结合秘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目的地积极参与到秘书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善于学习善于总结,以
提高自己的秘书实际能力。
(四)加强秘书专业师资建设,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各校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引进、培养、聘请等措施。引进,即引进新的师资力量,尤其是注意在国内外、境内外获得博士学位的新教师。培养,即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和中青年赴国内外名校进修。聘任,即聘任国内外、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及政府、企业秘书实务工作者来授课。由于我国秘书专职教师大都缺乏秘书经验,我们应大力聘请秘书实务工作者做兼职教师,同时还可选送部分教师到有关部门挂职锻炼。在这方面有些高校已做了可贵的尝试,例如,暨南大学率先开设了“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而授受暨南大学开办的秘书硕士教育的学生拥有两个导师,一个是暨大中文系教授,另一个则是来自广东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办公厅的一线政府工作人员。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同时,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目前,课堂讲授法仍然是我国秘书主导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唱主角,很容易忽视与学生互动,这种教学方式的实际效果并不好。我们应该多尝试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多与学生互动,加强
师生交流,使学生在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还可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设计一些秘书工作过程中常遇到的情景,让学生扮演具体的角色,根据秘书活动的程序和原则来处理问题,以此训练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改革和完善秘书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而教学主要是课程的教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安排直接和教学质量相关,而课程内容的载体又是教材,所以,搞好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实际安排上,我们应该改造秘书专业旧的课程体系,尤其应特别考虑到用人单位对秘书专业人才的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要求。虽然从理论上看,用人部门对秘书工作人员在工作能力和知识结构方面的要求可能是个较模糊或较复杂的问题。但从总体上看,当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要求秘书工作者掌握宽厚的秘书学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办文办事的能力、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参谋咨询与辅助决策能力、准确预测市场行情的能力和快速应变能力等等。【4J另据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秘书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还是相对明确的。例如广州大学秘书学系曾丽慧同学主持的课题小组通过对4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访问,课题小组分析得出用人单位对新时代的秘书人才有一些普遍性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礼仪、责任心、处理问题能力、交际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这几个素质、能力方面。课题小组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能力要求方面,沟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都以40%的比例排在第一位,其次便是办公室管理能力、文字写作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在素质要求方面,责任心以60%的比例占据第一位,其次是礼仪、进取心以及良好的心态。同时,综合能力项与素质项,再进行一次重要性的排序,得出用人单位最为注重的三个方面是:第一,责任心,所占比例是80%;第二是沟通协调能力,所占比例是40%;礼仪、进取心以及心态都以较接近的数据20%排名第三。L5 J既然用人单位对秘书毕业生的要求相对比较明确,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秘书专业教育中就应重视对相关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也应特别加强配套教材建设,形成顺应用人单位要求和适应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秘书人才需要的专业教材系列。
(六)加大我国秘书学科的宣传力度,拓宽就业渠道
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全社会每年对秘书的需求量约l4万人,排名一直保持在各类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前10位,正在进行大开发的西部及中部地区对秘书人才的需求量更大。Io 当然这是就整个社会宏观需求而言。而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秘书专业毕业生来说,情况并不尽然?由于秘书学专业迄今依然没有被写进教育部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秘书学本科专业地位和秘书学学科地位至今仍没有取得应有的“合法性”。秘书学科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比较差,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常受质疑,而社会对秘书专业也甚不了解。据调查,用人单位对秘书毕业生的工作评价中在缺点方面往往也是主要强调专业性不够强。加上秘书专业所适应的工作具有较大的被其他专业替代的“可替代性”,这使其很难成为用人单位的“最需要”的专业。为此,我们要利用各种形式推广秘书专业,增加社会对秘书学科的了解。研究表明,曾录用了秘书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更有可能对秘书专业毕业生产生需求,而随着更多的秘书专业毕业生进入各用人部门,社会对该专业有更多的了解,秘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更光明。我们的毕业生进入各用人部门本身就是推广该专业的过程。所以在人才培养制度方面,建立“已工作的毕业生定期回校交流制度”。这可以加深在校师生对毕业生的工作状况以及用人部门的实际工作的了解,同时也是扩大秘书专业的社会影响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此外通过建立网页,开设论坛也是扩大秘书专业对社会影响的一种有效手段。总之,所有管理者和教学人员应利用各种渠道宣传秘书学科的重要性,扩大社会影响,有利于提高秘书毕业生的就业率,提高秘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结语
我国高校秘书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途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反映出我国秘书学科发展的不成熟。目前,我国秘书学正处于学科发展转型时期,秘书学作为一门学科并没有实现其自主I生和合法性。因此,面对我国高校秘书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困境,我们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为了改善我国高校秘书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现状,我们全体学人必须共同努力加强秘书学科建设,也必须切实按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把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郭小聪,陈瑞莲,蔡立辉.中国当代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析fJ].中山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3(4):98.102
[2] 曾丽慧广州大学秘书专业建设构想[D】.广州:广州大学,2009:3.
[3] 汪慧兰.关于本科秘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D].广州:广州大学,2009:6.
[4] 罗风,余保林,蒋红梅.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和基本构想[J】_秘书之友,2006(10):30-38.
[5] 曾丽慧.社会用人单位对秘书的要求【D].广州:广州大学,2009:2.
[6] 明卫红.谈高职秘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JJ.秘书之友,2006f1):40.46.
O11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Secretarial Professional Education
XIA0 Sheng-fu.,YANG Feng
(School of Humanities,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 1 0006,China)
Abstract:The essay presents the issues and problems with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secretaries in terms of specialawareness,objectives,specifications and models,training approaches,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contents,quality,etc.It,therefore,puts forward correspondent solutions to deal with these issues in an efort to improve the status of secretarial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Key words:secretary;professional education;talent cultivation;problems;outlet
第二篇:论我国高校秘书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我国高校秘书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高等教育秘书专业概况
我国高等教育秘书专业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上海大学文学院首先招收秘书专业学生为标志。由于秘书专业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到1985年全国设秘书专业或秘书学课程的高等院校已达120多所,到90年代达到300余所。2005年,仅安徽省设置秘书专业的高校就达37所,占全省高校总数的一半以上。秘书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近十年来,全国又有近50所院校陆续将秘书学专业从专科提升到本科层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秘书人才。
与此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上海、广东等沿海省市先后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设置了秘书专业。199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将“秘书学”列为全国自学考试常设专业。此后,全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在职文秘人员和青年学子通过自学考试接受秘书专业教育。
二、高校秘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新学科,秘书专业教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有的是一切新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共性问题,有的则是秘书专业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存在的特殊问题。
1、秘书学的本科专业地位有待确认
虽然自学考试和成人学历教育部正式列有秘书(文秘)专业,但“秘书学”到目前为止没有被教育部列入全日制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全国虽然有不少院校开设了秘书学本科专业,但通常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学方向)”的名义招收本科生的,因此无法在本科教育基础上招收秘书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但是,一般高等院校(包括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通常又将硕士学历作为师资引进的前提条件,这就造成秘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难题:秘书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不是秘书学“科班”出身,他们不仅没有秘书学硕士不历,而且绝大多数不具有秘书专业本科教育背景,因此难以形成一支既符合学历要求又热爱秘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基本队伍。这一现状如果不解决,将严重阻碍高等教育秘书专业的发展。
2、有些院校秘书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一些院校主要根据本校师资条件设置秘书专业课程,而不是根据现代社会对秘书的知识、技能要求来安排课程和课时,结果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安排了过多的与秘书工作没有直接联系的课程,如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现代汉语等等,而对至关重要的秘书实务、秘书写作、办公自动化、行政管理学、企业管理学等课程则是有的不开,有的虽然开课但只是象征性的。例如,有一所“211”重点大学的秘书学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为“面向21世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企事业单位高级秘书及管理人才”,而开设的主干课程则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文献学、中国文化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秘书学、应用写作、外国文学等。又如,华东沿海某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学方向)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为6门(括号内为课时数):现代汉语(96)、古代汉语(64)、中
国文(340)、文学概论(87)、秘书学概论(57)、秘书写作(87)。这6门主干课中,秘书专业课课时仅占五分之一不到,而且该计划的“非主干课”中竟然没有“秘书实务”这一至关重要的课程,“办公自动化”则仅仅安排了38个课时。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使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胜任秘书工作的要求。
3、秘书学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虽然二十多年来出版了不少质量较高的秘书学教材,但多数教材所阐述的秘书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工作规范以及对秘书个人素质的要求等等,仍以党政机关秘书为主,这远远不能适应目前高校秘书专业主要为工商企业输送秘书人才的要求。例如,有一本国家级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秘书学教材在当时看来体例合理、适合教学,是一本优秀教材,但这本教材在2002年2月第12次印刷的版本上仍然保留着“我国从事秘书工作的都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即公职秘书”的陈旧观点。按照此观点,目前高校秘书专业培养的主要对象——商务秘书都不是秘书!像秘书学这种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应用性学科的教材,居然十几年不修订,即使当年算是很优秀的教材,也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4、秘书学专业师资严重缺乏
由于我国几乎没有秘书学专业硕士点,也就无法正规增减秘书专业高校师资。目前各高校秘书专业课教师一般都由其他专业教师转任或兼任,这些教师缺乏秘书工作实践经验,上课也谈不出多少切身体会,学生听起来自然就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有些学校虽然也聘请有实践经验的秘书工作者兼职任教,但由于他们本职工作较书记,没有充足的时间备课,又缺少教学经验,上课虽能结合工作实际谈出一些体会,但往往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况且兼职教师课余没有与学生共处的机会,也难以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给予具体指导。近几年高校扩招后,各高校陆续招聘了一些其他专业的硕士生充实秘书学教师队伍,但这些青年教师缺少秘书专业本科教育背景,原研修专业与秘书专业差别很大,其中多数人不安心秘书专业教学,有的准备考博,有的希望转岗,将主要精力用于原修专业研究,因此通信班以提高秘书学专业课的教学水平。
三、解决高校秘书专业存在问题的对策
在西方国家,秘书是从业人数最多的职业之一。在美国,秘书与教师、医生等从业者的人数不相上下,是律师的十几倍。美国在1990年设置秘书学系(或专业)的高校达1300多所,主要是两年制的大专技术学院或商学院,但1990年四年制大学毕业获秘书学学士学位的也有2178人,与我国现在秘书学本科生的培养规模相当。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越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秘书人员在总的从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高,秘书学高等教育也越发达。
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2005年10月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企业总数已达787.8万户(《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1月1日第二版)即使每家企业平均只有一名秘书,全国的企业秘书也应该有800万人。而党政军群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存在着文秘人员更新和业务素质提高的问题。根据社会对秘书人员的需求,我国高校的秘书专业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要解决以上所列举的制约秘书专业发展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确认秘书学的专业地位
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目前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是1998年颁布的,当时我国高校本科秘书专业还不多。近几年来,秘书学(本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高级秘书人才的需要而创办起来,并且已经形成规模,因此建议教育部在下次修订专业目录时将“秘书学”列为“文学(05)——中国语言文学类(0501)”下的一个子学科,与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等并列。考虑到秘书学的管理科学性质,秘书专业也可列为“管理学(11)——公共事业管理类(1103)”的子学科,与公共事业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并列。与此相应,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专业目录中亦应增加秘书学专业。
在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秘书专业地位的情况下,高校可以采取变通的办法确立秘书学实际上的专业地位。例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就设有与中文系并列的“编辑出版与高级文秘系”;苏州大学也设有文秘系,与中文系、新闻系、广告系、对外汉语系并列。这些都是十分妥当的变通办法。
2、优化、调整秘书专业课程的设置
秘书专业不同于中文专业,也不同于管理专业,它的课程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必须按照胜任中等以上企业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秘书工作的要求来设置,不能采取仅仅在中文专业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加上两三门秘书学课程的办法。秘书专业不京戏将中国文学、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等作为主干课程。笔者认为,假如要列出本科秘书专业最重要的十门主干课程,它们应该是: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秘书写作、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文书学、档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企业管理学、中国秘书史(对于以增减中小公司文秘人员为主要的职业技术学院的秘书专业,可将后三门课程换成市场营销学)。而文学、逻辑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演讲与口才、社交礼仪常识等等,也应该作为秘书素质教育课程来开设。
3、与时俱进地搞好秘书学教材建设
在秘书学教材建设方面,秘书学教学和研究者已经作了很大努力,出版了多种优秀著作。但是,由于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高校普遍使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甚至把“是否使用国家级出版社教材”列为教学证明估的一项指标,这就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使用一些十多年前出版又没有修订的内容相对陈旧的教材,给秘书专业教学带来了极大不便。我们认为,要改变教材内容陈旧的现象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取消“使用国家级出版社教材”的限制,让多种教材并存竞争。出版教材的出版社级别高并不等于教材质量高,尤其是那些内容明显陈旧的教材即使在刚出版时很优秀,十几年不修订也难以保证其先进性。优胜劣汰是学术竞争的规律,在自由造反的情况下最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就是最优秀的教材。现在连中小学教材都放开了,为什么要把“是否使用国家级出版社教材”作为高校教学评估的一项指标呢?
二是国家级出版社不能躺在政策保护的温床上不动,应该增强竞争意识,积极组编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教材,至少也应该对十几年前出版的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否则必然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秘书专业是应
用型专业,秘书学是应用性学科,其教材修订的周期不宜超过五年。如果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确实优秀,且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即使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倾斜人们也会考虑优先选用的。
4、解决秘书学师资队伍不稳定的问题
目前秘书学师资队伍不稳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专业不对口。即新引进的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全部是其他专业的硕士,他们想深造考博(正规高校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是必然趋势)就不可能安心于秘书学教学,因为秘书学连本科地位都没有得到确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可能有博士点。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教部的重视,应该首先承主本科秘书专业的地位,然后设立秘书学硕士点,身先士卒到条件成熟时再考虑建立秘书这的博士点。二是职称晋升难。提职称要在正规刊物上发表论文,目前秘书学只有四家公开发行的杂志,且这些杂志发表的文章大多为秘书工作者所撰写,秘书学教师发表的理论文章不多。而秘书学由于没有取得本科专业地位,一般高校学报和综合性学术期刊很少刊用秘书学理论研究的文章。因此秘书专业教师要想晋升高级职称真是何其难哉!解决的办法是:提升秘书学的专业地位,扩大秘书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影响,增加秘书学文章在人文社科类综合性杂志和学报上发表的机会。同时我们建议几家秘书学杂志增加理率研究性质栏目的容量,开辟“高校秘书学教学研究”园地,为高校秘书学教提供更多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阵地。
第三篇:红色旅游的问题与出路 - 副本
【摘要】本文对悄然兴起的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把红色旅游作为当今奖励旅游、社会旅游和修学旅游的主要形式,改变红色旅游的现状,使其向多样化、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 红色旅游 奖励旅游 社会旅游 修学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近几年来,红色旅游正在悄然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12月底颁布的旨在推动与促进红色旅游业发展的《2004-2010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动了红色旅游的升温。
一、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为死板,吸引力不足。旅游开发活动多为橱窗展示、静态观光内容居多,这直接导致了游客的参与性较少,而且缺乏新奇感受,实际上对于处于和平时期的当代人来说没有很大的吸引力。旅游消费者到红色旅游地旅游,经历的都是千篇一律的主题和形式,虽然红色旅游和感受革命历史是高尚的,能够吸引一定的回头客,但红色旅游毕竟首先是一种旅游,倘若形式和内容过于单调肤浅,是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的。现代旅游已经越来越强调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只有游客充分融入其中,才会感到“不虚此行”,也更容易吸引回头客。因此,红色旅游景区应加强红色旅游的参与性与趣味性。
2、红色旅游景区低层次开发和重复建设较严重。相当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较为肤浅,没能深入发掘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与老区的历史文化脱节,政治色彩过重。旅游活动内容较狭窄,不少红色旅游景区由于地理区位、知名度和开发深度不够等原因,陷入了一种低层次重复建设的循环之中。目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相对较为简单和普通,少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旅游项目。与此同时,在很多红色旅游景区“红色”两个字却不突出,大量现代建筑环绕,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同时,开发的盲目致使有些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不到位,主要是因为各地为了在红色旅游潮中分一杯羹,也为了响应先进性教育,而忽视各地的实际情况,盲目的投入财力、人力、物力,求全求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
3、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与红色旅游景区低层次开发和重复建设相伴而来的是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不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一直都是红色旅游区面临的难题,加之近年来红色旅游的迅猛发展,这一问题就更显得棘手。发展旅游业所必须的可进入性、住宿、区内交通等配套环节跟不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必然而且已经在制约着老区红色旅游的长远成长,并最终影响到老区的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加强红色旅游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
4、红色旅游景区“各家顾各家”,缺少统筹规划。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地没有主动地把自己置于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发展大环境中,因此,即使上级旅游部门做了一些统筹规划,但如果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的观念没有转变,这样的规划其效果或执行程度就必然要打折扣了。可以想象,一个旅游景区如果不能真正地站在一定的高度看自己,那么其主打路线的选择、旅游品牌的树立、旅游项目的策划、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就很可能缺乏大局和长远的战略,甚至与其他红色景区雷同,从而使自身的竞争力减弱或消失。
5、游客类型相对单一,消费水平普遍不高。目前,各红色旅游景区都是传统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基地,观光游览或疗养的旅游功能相对不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的类型是一种限制,主要是国内游客,而且青少年占了不小比例,再加之多数是团队旅游,消费能力和预算有限,造成红色旅游景区旅游人次不少,但收入不高。另外,由于旅游开发不完善,旅游者在景区停留的平均天数较短,进一步限制了景区的收益。
6、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由于不同红色景区的地理区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开发红色旅游的时间也不同,造成了红色旅游区发展的不平衡。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的问题主要是在对景区管理中权利的横向与纵向分配问题。第一是在红色景区的行政区划上存在“一区多治”的现象,这导致了不同的行政区之间为争夺各自利益而疏于合作,造成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许多问题,例如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双方共有资源争夺、客源市场的恶性竞争等,极不利于红色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其次是一个景区中各个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划分不清,造成“好处大家抢,责任互相推”的管理混乱局面。
7、红色旅游政府“买单”的现象较普遍。按照中央部署,“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以全体党员为对象,在党内,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都只是其中普通一员。那么我们的“红色旅游”是不是应该包括全国近7000万党员呢?如果包括,谁来买单?如果不包括,怎么体现全体党员接受教育的这一理念?仔细看看谁在进行“红色旅游”,就可以发现出发的多是一些领导干部。要知道,仅仅从接受教育这一点考虑,千千万万普通党员更需要机会。
二、红色旅游的出路
1、作为奖励旅游的形式。奖励旅游,英文为“incentive tourism”,其实更确切的翻译是“激励旅游”。奖励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项目,是为了对有优良工作业绩的员工进行奖励,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加强单位的团队建设,用公费组织员工进行的旅游。但这种旅游又不单纯是观光休闲,一般企业会通过专业性的机构在旅途中穿插主题晚宴,以及“惊喜”、“感动”的一些小创意活动,以弘扬企业文化,传达对员工或经销商的感谢与关怀。奖励旅游让每一位参与者都享受一回“VIP”的体验,成为其“生命中的经典之旅”,激励范围广、时效长。企业以此激励他们不断为公司创造价值。今天它已经成为企业促进业务发展、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把红色旅游作为奖励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既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塑造企业文化,又能让员工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另外,还能给革命老区带来经济收益。
2、作为社会旅游的一种形式。1980年发表的《马尼拉宣言》中明确指出,旅游活动也是现代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之一。为了使旅游活动同其他社会基本需要一起协同发展,很多国家将国民旅游纳入国家社会发展的内容之一,使旅游度假真正成为人人享有的权利。但是,在许多国家中,毕竟还有相当数量的的社会下层。这些家庭的经济收入之低,使其无论怎样节俭恐怕也难以挤出可用以旅游度假的开支。对于这些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这便是所谓的社会旅游(Social Tourism),亦称社会补贴性旅游。我国2003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大众化旅游的到来。但从社会学方面来说意味着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能为低收入的家庭提供资助或补助。把红色旅游作为主要的方式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3、作为修学旅游的形式。修学旅游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学生收获最多的是体会异国他乡另一种文化氛围。“游学”,也叫“修学旅游”,最早起源于英国,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游学本意指在校学生学习期间,为了配合课堂及书本所学,弥补其不足而开展的以丰富知识、增长见闻、扩大视野、培养素质、增进交流以及学科实践等为目的的旅行活动,是学生接触世界、增长学识、感受异国文化、加强人际交往的有效途径。“修学旅游”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旅游形式。在发达国家,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出游的修学旅游十分盛行,并被认为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修学旅游是旅游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修学游作为新兴的文化旅游产品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修学游不仅让学和玩两不误,而且让教育和旅游两个产业和市场也相得益彰。但我们却发现修学旅游已逐渐发展成为富人的游戏,已日益成为旅行社的宠儿的现象。借助红色旅游的东风,我们把青少年修学旅游和红色旅游结合起来,既能满足青少年学和玩两不误,又能实现红色旅游的核心的意义,让青少年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和提高爱国心。
另外,进一步把革命老区作为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时把红色旅游与“农家乐”旅游相结合,集接受教育、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为一体。改变红色旅游的现状,使其向多样化、深层次发展。为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第四篇:中国农村教育:问题与出路
中国农村教育:问题与出路
1,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问题
自两年前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遭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这一含糊的语义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是,在15的人口——大约为1亿8000万人——所居住的区域还远没有普及,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第二,正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为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弄虚作假”这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的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如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失学率的反弹。两年前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1242个县中,失学率超过5的有209个县,超过10的有63个。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而湖南省有关部门今年夏天对6个县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其中小学为39.7,初中为20.0),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达92.1.第三,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2000年实现“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间,总计有1亿5000多万少年儿童完全没有或没有完全接受义务教育。这其中包括未入小学的近3200万人、小学阶段失学的3791.5万人、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的5000多万人,以及初中阶段失学的3067.6万人。这一庞大人群的一部分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示着他们的存在:从国家今年公布的“8500万青壮年文盲”,到各地以种种暴力手段威胁着社会的低文化层青少年犯罪。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镜子。
2,城乡教育对比:差距究竟有多大
农村教育问题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同城市的比较。这方面的直观感受往往会让有良知的人痛心疾首:从北京市某所花费3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小学,到贵州、甘肃乃至于距北京数十公里内存在的“危险校舍”;从城市的“中产阶级”或“白领”们每年要花费数千元去培养其子女的“综合素质”,到农村那些尚未实现温饱的家长们要为筹集数十元的学杂费而一筹莫展;从城里重点小学或“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到“新马泰”去度假旅游,到广大农村里的多数教师领不全他们每月的薪水……新世纪的天空下“农村中国”与“城市中国”的两幅图景,的确显得“光怪陆离”,让我们看到城市教育的虚假的繁荣和农村教育的真实的危机。
不过,仅凭直观感受来评说城乡教育差距可能会被一些“权威人士”指斥为以偏概全。为此我这里提供两个系列的重要数据,即城乡各教育阶段升学率的差距和城乡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以此来进行全面的观照。
就教育机会的差距而言,在小学阶段,除了因高度残疾而无法入学的极少数情况之外,几乎100的城市学龄儿童都进入了小学,而农村每年尚有100万左右的儿童没有入学。在初中阶段,在《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与城市的小学毕业生几乎全部(升学率为101)升入初中相比,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只有64,其中贵州、广西和西藏三省区农村不到50.到1999年,农村的升学率上升到了91,但低于90的省区仍有15个,其中贵州和内蒙分别为72.4和75.7,西藏更只有38.1.全国则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到了高中阶段进一步扩大。从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来看,城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降到18.6,两者的倍数差从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从17.7个百分点扩大到36.8个百分点。而许多省区内部的城乡差距要大于全国的情况:1999年,城乡差距超过3倍的省区达15个,超过4倍的有5个。安徽和贵州省的城乡差距都在3.6倍(分别为55.7:15.4V.2:15.4),湖北达到3.9倍(71.4:18.4),山东(72.3:16.8)和河南(57.4:12.9)则分别达到4.4倍和4.5倍。在上述省区,城市的升学率都超过了全国城市的平均数,而农村的升学率则低于全国农村的平均数。
关于大学阶段的城乡教育差距,可以用学生的城乡分布来对比。据对1989全国高校录取的61.9万名新生的统计,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总数的44,城市的占56.以各自出身的人口母体为基数来换算,可知当年大学阶段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为4.9倍。而随着高中阶段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和近年来高等教育“高
收费”的影响,相信这种差距90年代末之后进一步扩大了。不过,由于缺少全国的数据,我们难以给予量化。而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1999年招收的5080名本科生的情况来看,来自农村的学生只有902人,占总数的17.8,这与同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形成鲜明对比。通过计算可知,在这两所生产“精英中的精英”的著名学府,城乡之间教育机会的差距,若以城乡高中毕业生的数量为基数,可以量化到7.7倍;如果以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为基数,则可以量化到10.3倍!
让我们再来看看城乡之间因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所造成的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它在相当程度上涉及教育质量问题。
就全国范围而言,1993年,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476.1元,农村为250.4元;城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941.7元,农村为472.8元。差距分别为1.9倍和2倍。到1999年,两者的差距都扩大到3.1倍,绝对金额分别为1492.2元:476.1元和2671.2元:861.6元。
如果将比较的单元下放到省级行政区,城乡之间的极差将更加突出。1993年,上海市(包括所属郊区)小学生的人均经费高达879.2元,而安徽农村只有125.6元,相差7倍;北京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2157.7元,贵州农村仅为214.1元,相差10倍以上。至1999年,极差进一步拉大,小学生的城乡差距扩大到11倍(上海市3556.9元:贵州农村323.6元),初中生的城乡差距则扩大到12.4倍(北京市5155.2元∶贵州农村416.7元)。
而同一省区内部城乡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巨大差距。以贵州为例,在整个90年代,其城乡小学生的人均经费差距都在3倍,初中生都在4.2倍。郑州市1999年小学生的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河南省农村平均额的5.9倍,相当于滑县农村的14.7倍;关于初中生的情况,最高的新乡市与全省农村的平均数相差5.9倍,与最低的延津县相差11.4倍……
3,教育财政改革:“以县为主”的局限
应当看到,城乡之间的巨大教育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是城乡经济差距的结果。但同时也必须承认,它是教育资源的汲取和分配制度即“分级办学”制度的必然归结。
自1985年实行的以乡镇为主的“分级办学”制度,作为一项至为重要的公共政策,未能起到统一调配资源以确保全体适龄人口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作用,而是在单纯强调发挥地方“办学积极性”的逻辑下,将应该由政府、社会和家长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主要转嫁给了农民,将理应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责任主要转嫁给了乡镇和村。其结果是,不仅给广大的农村和农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1985—1999年间向农民提取的“教育费附加”总额超过1100亿元,1993~1999年间向农民征收的“教育集资”超过516亿元;乡镇财政则普遍成了“教育财政”——,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教育制度。它不是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教育层面上缩小,而是将其扩散和放大,从而造成了农村教育的迟滞和城乡教育差距的扩大,农村少年儿童的失学和教师工资的大面积拖欠也随之变成了几乎不可逃脱的“宿命”。
所幸的是,在“分级办学”制度运行了16年之后,它的弊端终于得到了承认——虽然是一种谁也不负责任的默认——。去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今年4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强调要实现两个转变,即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5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又在相关文件中对“以县为主”作了详细规定,其核心是县级政府负有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即通过调整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合理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做好“三个确保”(即工资发放、公用经费、危房改造及校舍建设),而乡镇不再承担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的重压。新体制运行一年之后,据新华社的报道说,全国已有75的县市实行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今年内则要求全部推行到位。
上述转变应该说是一个较大的改进。在县这一级更大的行政区域内调度教育资源,较原来的制度有利于提供农村教育资金,有利于减轻乡镇政府和农民的负担,也有助于缓和乡镇政权因向农民摊派教育经费而造成的紧张和冲突。不过,进一步的分析会使我们发现,县一级财政的实力决定了这一新的制度的先天缺陷,由此不能抱过大的期望。
在现有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财政所占份额很小,加上乡(镇)级财政也只超过全国财政收入的20(中央政府占51,省和地市两级占27)。在现有的2109个县级行政区域中,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不足600,包括574个国家级贫困县在内,财政补贴县多达1036个(均为1999年数据)。大部分县连维持“吃饭财政”的水准都困难,一些县全年的财政收入甚至不够用于教育的支出。
基于此,绝大多数县级财政显然无法担当教育经费投入主体的责任。进而言之,“以县为主”仍然没有摆脱教育上城乡分割的格局,因为县级行政区域仍然属于“农村”,从乡镇为主到“以县为主”,只是在农村内部调整教育资金的汲取和分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教育的基础条件,缩小近20年来越拉越大的城乡教育差距。从对这项制度的最大预期来说,“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可能缓解一县之内教育上“贫富不均”的情况,但却难以改变一个市或地区内部、一个省区内部、以及全国范围内极端“贫富不均”的局面,无法消除城乡之间教育的天壤之别。
中央政府似乎试图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对贫困地区教育援助的力度来解决“以县为主”后农村教育财源不足的问题,但迄今为止,努力远远不够:“十五”期间总的投入额度只有330亿元,包括总计50亿元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资金;每年50亿元用于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的专项资金;30亿元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资金(2001-2002年)。这些资金只相当于数年之前国家和地方政府一年内对农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的收入。而即便将所有资金——不再出现中途截留——都用于国家级贫困县,每县每年能够分得的部分也只有1000多万元,最多能解决“吃饭”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采取更大的举措来加以调整。
一是从教育平等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理念出发,限定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水平和生均公用经费、教学设备的最大差距,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条件的改善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差距的缩小。参照目前的现状,生均公用经费差距在全国范围内不应超过2倍,在同一省区内不应超过1倍,教师工资水平也应以不大于上述倍数为宜。当然,确定最大差距并非要将城市中小学的现有条件和教师收入砍下来,而是大幅度提高和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
二是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将过去十多年间颠倒了的权利义务关系彻底扭转过来,明确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投资主体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以县为主”。中央应承担义务教育投入的50左右,省和地市两级承担30,县乡两级承担20(其中县承担15,乡镇承担5)。中央政府承担的份额是就全国范围而言,省和地市两级也是就各自管辖的行政区域整体而言,并不意味着平均分配,而是结合前述第一条原则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
应该承认,在传统的城乡分治的思维和制度空间内,并不容易做到这两点。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调整城乡之间和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依然在老框框里做小幅度调整,也就难以彻底改变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以及它同城市之间的令人感到残酷的差别,并且有可能拖垮普遍贫弱的县级财政——就象已经“拖垮”了的乡级财政一样。(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五篇:复合型秘书人才培养方案探讨
随看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秘书专业的需求量一直在各招聘热门职业的行列之中。因此,关于秘书教育层次、秘书专业建设和秘书培养模式的探讨已成为各高校纷纷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拟就复合型秘书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社会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的秘书人才
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社会分工的细化,对秘书的行业要求越来越明显。早在1989年,美国布什总统在秘书节的贺信中称:本年庆祝的主题是“任务变化中的预见”,明确表示秘书职业的进化现象。加拿大总理在其贺信中说:“工业技术发展引起的变化,使秘书的许多职责正在呈现崭新的变化。”
从世界范围看,秘书是一个从业人数最多的职业之一。据美国劳工局统计,XX年美国全国有390万名秘书及行政助理,有890万人在从事各种行政支持工作。在加拿大,有50万名行政职业人员,包括49万名秘书,1万名行政助理,另有9万名各种职员及监督人员。英国从事行政管理及秘书工作的人数也占到了全国就业人数的31%。可见社会需求多元,从业范围广泛。
美国的高级秘书人员大都具有双学历,英国三分之一的秘书都获得了由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主办的icceb秘书证书(它是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之一)。如在我国二滩水电站工作的外国专家的秘书们,多毕业于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水利学院、建筑学院,大都具有双学历,可使用双语或三语和不同国籍的工程师们直接交流,工作效率很高。
就我国而言,目前从事秘书职业的人员大约有2300万人,遍布在社会的各个行业。最近智联招聘网和新浪伊人风采频道针对关于“您认为秘书需要专业背景吗”的问题进行了联合调查,有40.41%的人认为好的秘书最好具备本行业的专业知识背景;34.30%的人觉得具备专业知识的秘书更有出路(新浪网《秘书专业背景影响职业前景》XX年4月21日)。从人才市场及招聘报上的招聘信息来看,和以往的大学本科、形象气质好、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文笔好、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熟练使用电脑及各种办公设备要求比较,现在的招聘要求除了学历、工作经验等要求外,更强调业务背景。秘书招聘启事中大都注明“有相关专业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如生产部秘书职位要求有化工或理工科背景;资深秘书职位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或高级口译证书者优先;公关部门秘书职位要求具备公共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各种行业大都需要综合型、全能型的秘书。
二、高素质、复合型秘书人才知识构成 今天的秘书人才,更趋向专业化、职业化的特点。仅就专业化来说,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秘书。如行政秘书、法律秘书、商务秘书、经济秘书、医药秘书、教育秘书、旅游秘书、新闻秘书、信息秘书等,还有临时秘书、私务秘书等。要求秘书通晓会计学、经济学、金融信贷、保险、税务、销售、证券、企业管理等,还要具备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等。
高素质、复合型秘书人才的知识由哪些部分构成呢?
163网站的教育频道对秘书知识概括为:
秘书知识的广度=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本行业管理知识+电脑应用等技能+社会交流技能;
秘书知识的深度=秘书专业知识技能+辅助对象相匹配的技能
这就是说,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上看,秘书的知识储备中都具有与工作相当或相匹配的行业知识。
董汉庭先生在《埋论要与时俱进,工作要开拓创新》(《当代秘书》XX年4期)中论述秘书与秘书工作未来发展变化时,将这种变化概括为几点:开放型、智慧型、专家型、多元型、科技型、公关型。
现在也有一些新的提法,如管理型、全能型、创造型等等。
这种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秘书,可以包括经理助理、办公室主任、人事部主管、公关部主任、高层次管理人才等,不仅要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大视野、多触角、高起点的要求,还要起到助理、参谋、顾问、智囊、协调、管理、策划等作用。
可以说,今天的秘书培养,应该是杂家加专家,专才加通才的培养,也就是说,应该是一种t型知识结构。
“t”的上面一横指知识面宽,具有广博的知识,有利于思维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向度转为多向度,避免因受专业和个人特定环境的限制而造成的片面性和局暇性。“t”的下面一竖指精深的纵向知识。即单科专长,是内行不是外行。秘书人才在当今知识普及化、密集化的形势下,应自觉适应整个知识系统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及其客观要求,才能为领导者决策提供比较内行的参谋和咨询,才能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的服务。
综上所述,我国秘书工作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特征明显。社会不仅需要能适应各行各业工作的专业秘书,也需要掌握各种技能的全能秘书,更需要高层次的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高级秘书。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秘书人才已成为市场的迫切要求,也为秘书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而且由于秘书的特殊地位(领导的助手,行政的枢纽),今天的秘书将成为明天充实企业、公司各个重要岗位的高级管理人员。这种对秘书人才的高标准、高要求,值得我们思考,高校应该如何面对社会的挑战?
三、复合型秘书人才目前解决办法及利弊分析
由此可见,高素质多技能的复合型秘书是当今社会急需的人才,但“有资料显示,我国公司、企业秘书80%以上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福州秘书网XX年4月10日),都不是“专业户”。归纳目前的解决办法,有几个途径:
1、高校培养拼盘型
(1)各高校秘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注意增加管理类、经济类、金融类、法律类、外语类等课程,力求培养复合型人才。
(2)在秘书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增加实训课,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们动手能力。
目前各高校的秘书专业大都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培养模式,在教改中注重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以便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市场需求。
这种思路无疑是对的,是我国秘书工作职业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但在三至四年的大学阶段,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复合型秘书这一目标难以实现。由于时间所限,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不仅有缺陷,而且缺乏融会贯通阶段,我们所培养的秘书专业毕业生大多数只能是秘书专业知识加拼盘式其他知识。
2、自学提高充电型
有一对我国现行秘书原所学专业情况的调查:学中文的占18%,学法律的占9%,学行政管理学的占8%,学财会的占5%,学计算机的占2%,学农的占3%,其他专业占46%。在大多数人看来,“任何能阅读和能写作的人,都可能成为文书和秘书扩充的对象。”(秘书科技网站《当今国外发达国家秘书工作发展情况》)许多企业宁可选择技术人员兼任秘书,也不愿选择一个秘书专业素质较高但不懂行业知识的秘书。这就使已从事秘书工作的人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开始自学充电,参加各种培训和认证,补充秘书专业知识或行业知识或管理知识等,弥补自已的先天不足。
这种自学成才的方式是就业压力、社会需求下产生的,是一种自我调整,自我适应。但其只能在短期内满足一般企业对初中级层次秘书的要求,若要成为一名高层次的秘书人才要经过长期的自我培养、社会摔打、工作磨练,所花的时间和代价很大,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今天。
3、资格培训快餐型
目前另一种流行的培养方式就是各种资格认证班、职业培训班、短期训练班等。在社会对秘书的需求前景看好的情况下,各种机构纷纷加入,遍地开花,追求短平快效益。培训渠道不同,学习方法多样,培训层次不一,评价标准各异。因此形成几种情况:
(1)有的单位只认证不认人,招聘秘书必须有秘书职业资格证,以其为上岗证。
(2)有的单位不认可秘书资格证,以秘书学历证或秘书经历为聘用标准。
(3)认证市场竞争。各有关部门从不同的角度设置秘书工作资格证书,分别进行培训,各占一山,各执一词,缺少统一的标准。
(4)将资格证当成就业的敲门砖,或当成广开财源的好路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重证书轻能力,重考试轻培训,重结果轻过程,重金钱轻道德的现象日益增多。有些管理机构虚管,考点纪律混乱,考生作弊严重,真假证书并行。因此,秘书资格证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目前对秘书人才的培养方式与社会所需相差甚远。
四、复合型秘书人才培养方案
为达到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秘书专业人才目标,笔者提出以下培养方案。
l、定向培养3+1方式
高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采取定向培养方式,在学校学习3年,另1年到政府或企业学习与实践。按照企事业单位所需人才定向进行培养,以提高职业技能为目标,尽快缩短学校与社会距离。
2、本科2+2方式
目前有些本科院校已准备开始尝试这一。培训模式。在本科一、二年级打好秘书专业基础,三、四年级根据市场需求分别开设不同行业类别的相关专业课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培养目标调整与定位,增强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
3、专接本3+2方式
“专接本”是目前为解决专科生继续深造的一种升学方式,但由于秘书专业未上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因此本科秘书专业很少招“专接本”学生,秘书专科毕业生只能接“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法律”等有限的几个专业。而其它有志于从事秘书工作的各专业的毕业生又不能报考本科秘书专业。
可以尝试从其他专业的专科毕业生中录取本科秘书专业学生,文理工管经都可,经过“两年秘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强化训练,培养应用型、综合型秘书人才,实现秘书人才专业化的目标。
4、双学士4+2方式
高层次、高标准的秘书人才需要高规格的培养模式,可以采用本科双学历的方法,培养秘书专业知识+行业知识的人才。在本科应届或往届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中招秘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生,实行不同专业的嫁接,通过1年半的秘书专业强化学习和半年的社会实践,培养复合型、专业型秘书人才。一方面可以满足人才市场对具有综合能力的专业型、素质型、技能型的秘书通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本科毕业生就业较难的压力,还可提高人才的培养层次,解决本科后学历再教育问题。
5、高级训练班方式
利用高校资源,面对社会,招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秘书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和强化,培养高层次的秘书人才。如高级文秘培训班、经理助理班、外语能力培训班等,通过较专业、较系统地充电培训,拓宽知识领域,增强对外沟通能力,实现新技术、新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优化整合。
6、研究生4+3方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秘书任职资格测评与国际接轨,高级秘书人员的国际化流通也会成为必然。研究生知识框架、学术视野、理论修养等方面都高于本科生,在这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优势。因此可以采用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现”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造就一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前沿的专业知识,功底扎实,横跨学科的复合型高级秘书人才和秘书教育人才。
7、规范秘书资格培训
根据秘书职业特点及发展规律,规范秘书职业资格,制定职业行为标准,由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并执行,严肃职业资格考试。将高校秘书专业教学与国际的秘书职业资格考试联系起来,拓展秘书专业建设的视野,实现秘书专业教学与国际接轨,从整体上不断提高秘书人才的职业技能和工作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高级秘书已成为人才市场的珍稀资源。因此,培养高层次、高索质的秘书专业人才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