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税收流失的有效选择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17:4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堵塞税收流失的有效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堵塞税收流失的有效选择》。

第一篇:堵塞税收流失的有效选择

堵塞税收流失的有效选择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当前税收流失的现状,简单分析了税收流失的原因及其危害,然后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分析税收流失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呈现某种均衡状态。从而提出按照科斯定律利用市场机制防止税源流失、打破税收流失严重的均衡,以及完善《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税收流失科斯定律

decreasing the lost tax by the invisibe hand

(Finance and Tax Department of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 this thesis simply analyses the reasons why tax is lost and the harms brought by lost tax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s.and then gives a mathematicalanalysis on that the equilibrium of lost tax is always seen under certain social contitions.Thereby, 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a conceivement to perfect the measures of encouraging reportor on cases transgressed against the tax law and break the severe equilibrium of lost tax and prevent tax from losing by using marketable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Ronald H.Coase.Key words: lost taxthe law of Ronald H.Coase

一、税收流失的现状、原因及主要危害

税收流失一直是困扰我们财政经济的一大难题,其实情确令人担忧。

二00三年九月至二00四年一月,中国审计署对十七个省(区、市)税源比较集中的三

十五个市(地)税务机关二00二年至二00三年九月税收征管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重点抽查

1了七百八十八户企业的纳税情况。在审计中发现,七百八十八户企业中有一百六十九户

偷逃税,税收流失二十七点六亿元。审计显示,大量企业存在会计核算、纳税申报不实现象,导致国家税收严重流失。

国家审计署发布今年第四号审计结果公报的10月16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表示,“有些事情比目前公布的还要严重”。2我国的税源流失之严重由此可管窥一斑。

税收流失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

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市场利益驱动。利益主体为使本经济主体或本部门、本地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税收上面做文章;二是税率因素。高税率导致高利润的冒险空间,刺激了经济主体借助偷税款来增加利润。三是成本因素。在税收上逃偷关税、增值税和所得税等,造成其成本低,具有价格优势,能够吸引广大客户,进而容易进入市场,占有份额。四是其它因素。如经济税源信息不对称,纳税人偷逃税代价,税务机关对偷逃税的查获率,稽查处罚率和执行手段,纳税人的行贿与政府公务人员的“寻租”,社会上存在的“厌税”心理,等等。

主要危害:

1、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有很大影响。税收流失使资源配置有利于税收流失部门和产品,导

致资源配置的决策失误。税收流失对收入再分配也有很大影响。由于税收流失的存在,可能12004年09月17日07:23 中国新闻网2004-09-22 14:33:33网易新闻中心

使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被严重扭曲,从而使税后分配比税前分配更不公平,加剧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公。这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使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2、公平竞争弱化

税收的流失,就会使经济主体之间出现不公平竞争,偷逃税者在竞争中将处于一种有利

地位。长时间就出现市场垄断,使竞争的作用下降。一旦企业获利依赖于垄断地位,竞争与技术进步就会受到抑制。

3、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税收流失严重影响财政收入,税收流失虽然会产生类似减税的效应,但由减税效应而扩

大税基增加的税收收入一般不足以弥补税收流失导致的财政收入的减少,税收流失导致财政困难,影响公共产品的提供。这样会导致公共产品生产的滞后与社会成员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

二、科斯定律的应用

(一)科斯定律的内容

科斯定律是被后人从科斯一九三七年发表的《论企业的性质》和另一篇一九六0年发

表的《论社会成本问题》中概括而来。前者提出了概括为“交易成本”的概念,并用它分析了企业与市场的差别与联系;后者则强调了“产权”在经济问题中的重要地位。产权不明确,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交易成本无穷大,任何交易都做不成;而产权界定得清楚,即使存在交易成本,人们在一方面可以通过交易来解决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选择最有利的交易方式,使交易成本最小化。按照科斯定律,在明确了产权的前提下,如果使交易成本最小化,税收流失问题完全可以靠市场机制----群众自发监控来解决。

(二)科斯定律在税收征管中的运用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1.对税收违法行为举报的可能性

税收违法行为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也损害了社会利益。所以构成了税收违法主体遭到

举报的动机。具体地说,直接动机是举报人和偷逃税者之间因有积怨或矛盾,为报复目的而对偷逃税者进行举报,或作为“经济人”的举报者为了获得税务机关的奖励而进行举报;间接动机是在生产和消费负外部效应的作用下,作为社会一分子感到自已的福利水平降低了,于是就对那些破坏整体社会福利水平的偷逃税者进行举报,或是作为守法的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和偷逃税者相比之下由于处于一种不利的竞争地位,为占据市场的需要,对偷逃者进行举报。总的说来,无论是因间接动机还是出于逐利目的,举报者在明确了产权的前提及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作为“经济人”的社会成员会和政府部门或偷逃税主体交易,交易成功与否取决于对成本收益的权衡。

2.税收违法案件受理及稽查选案现状分析

举报人和偷逃税主体可以进行交易吗?交易可以,但很困难。因为一是这种交易是违法的。举报者向偷逃税者索要财物是属勒索行为,有被法律制裁的风险;二是交易成本高难以成交。因为一是举报者和偷逃税者可能出现扯皮现象,二是举报者也可能招致恶劣的报复,三是偷逃税者会担心有第二个甚至更多的敲竹杠者,四是偷逃税者主动到税务机关补税接受处罚的成本小于同举报人交易的成本。当前实行的《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是国家税务总局和各级税局自1999年1月1日后陆续出台的。《办法》规定:“税务违法举报案件经查实并依法处理后,根据举报人的贡献大小,按照实际追缴罚款数额的百分之十以内掌握计发奖金,每案奖金最高数额不超过人民币十万元。对有重大贡献的举报人,经省级税务机

1关批准,奖金限额可以适当提高。”1 国家税收总局文件:国税发[1998]21

1《办法》的出台虽然使举报人同税务机关的交易中的产权得到明确,但是具有举报动

机的多数潜在举报者因同税务机关交易的隐性成本过大而放弃了这种交易,因而现实中举报案件数量相对较少而同时税源流失严重。

举报人的交易费用包括信息成本和非信息成本。信息成本是举报人收集偷逃税主体信息的耗费。信息成本是举报者本人可控制的。举报人的非信息成本是除信息成本以外的成本。包括因举报行动带来的各种潜在损失。如举报人可能招致极大的报复,在人身、财产安全及竞争经营中会存在极大的损失风险。非信息成本对于举报者来说是其本人不可控制的,由于存在个别“寻租”现象等,这种损失由潜在化为现实的可能性非常大。《办法》规定:“ 举报奖励对象原则上限于实名举报人;但对匿名举报案件查实后,税务机关认为可以确定举报人真实身份的,酌情给予奖励。”“举报人领取资金时,应当在《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付

1款专用凭证》上签名,并注明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的号码及填发单位。”这些为举报

人日后身份的暴露,招致秋后算账留下了“伏笔”。按照科斯定律,要促使交易完成,就需减少交易成本,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举报人对税收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税收流失将会处于较低均衡水平。

税务稽查选案现状

税务稽查对象一般通过以下3种方法产生:

(1)通过电子计算机选案分析系统筛选;(2)根据稽查计划,按照征管户数的一定比例

筛选或者随机抽样选择;(3)根据公民举报、有关部门转办、上级交办、情报交换资料确定。

前两中选案方式由于税务部门在同税收违法主体的博弈过程中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境地

而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后一种选案方式受较大的举报成本影响使举报案件的数量及质量在现实中大打折扣。

三、税收流失水平的均衡分析

假定税源监控等其它社会条件不变及举报人的情报准确前提下,税务机关、偷逃税经

济主体和税收违法案件举报人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举报案件数与个人边际举报成本成负相关系。偷逃税收户数越多,个

人在收集被举报经济主体的情报、资料时相对容易,所耗费的边际成本就愈少。偷逃税收户数越少,个人在收集有关偷逃税情报时受到时间、空间、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相对就越来越多,个人举报的2、举报人所获得的举报奖励和税务机关受理举报查处的税收收入应成正比关系。举报人举报的偷逃税案件越多,税务机关受理查处的税收收入就愈多,举报人所获得的奖励就应该得到更多。反之,税务机关查处的税收数额小,举报人从中获取的奖励也就越少。

3、税务机关对偷逃税款户的查处率愈高,税收流失愈小,反之税收流失就愈大。

4、举报案件越多,税务部门对税收偷逃案件的查处率就会提高。稽查部门有的放夭,对偷逃税不法经济主体的打击的准确性高。同时减少了税务稽查部门人、机选案的盲目性,减少了稽查成本,提高稽查效率。反之,举报案件越少,对偷逃税案的查处率越低。

5、当举报人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趋向相等时,这时举报案件数和税收流失将处于相

对稳定的水平,我们且称之为税收流失动态均衡状态。当举报人的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入时,举报人对税收偷逃案件的举报趋于减少,偷逃税户会因此而增多,反之,当举报人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入时,举报人对税收偷逃税案件的举报趋于增加,这样偷逃税主体因惧怕被举报受到查处而减少。

四、完善举报奖励办法的初步构想 1国家税收总局文件:国税发[1998]21

1(一)成立专门的情报评估机构。为确保情报的准确性,税务机关应由专职人员对情

报的价值大小及准确性进行评估,有的放矢地为稽查选案提供依据。同时便于保护守法经济主体的合法经济利益,保证税务机关及时、准确、有效地给予真正偷逃税者严厉惩处。

(二)在设置举报电话、信箱的基础上增设举报电子信箱和网址,使举报人能够安全、迅速地对税收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三)修改《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增加使举报人感到较为安全得到奖励的细化的条款。如在举报人将详细的举报材料交给税务机关时,税务机关在征得举报人同意的前提下决定采取实名受理或匿名受理。对待实名举报的可仍按现行规定执行。对于受理的匿名举报案件,受理机构可发给举报人一张限定有效期的银行现金领取卡,税务机关将所受理的举报案件查结后,将查处结果通过一定的形式通报给举报人(如制作网页公告栏或采用电子邮件方式)。举报人可以凭税务机关所给的现金领取卡的密码登录该举报案件的公布网页等,及按照《奖励办法》规定在有效期限内通过现金领取卡获得举报奖励。

(四)对举报同一经济主体的不同的举报人实施奖励时应考虑受理举报案件的时间先

后和举报者贡献的大小。对已查结的举报税案,有举报者根据新的、确凿的证据再次进行举报的,税收机关应重新受理此税案,不能使故意偷逃税者一劳永逸,让偷逃税者的成本加大

到足以使多数潜在偷逃税者望而却步的程度。

参考书目:

1、中国财政政策实证分析与选择孙文学、齐梅鹏、付伯颇著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52、税收政策与管理文集马国强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4、中国的财政政策―――税制与中央及地方的财政关系罗伊·鲍尔著,许

善达等译。中国税务出版社。

5、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R.科斯 A.阿尔钦 D.诺斯 等

6、经济解释张五常

7、当代西方财政学刘宇飞

第二篇:税收流失现象浅析

税收流失现象浅析

所谓税收流失,是指各类税收行为主体,以违反现行税法或违背现行税法立法精神的手段,导致实际征收入库的税收收入少于按照税法规定的标准计算的应征税收额的各种行为和现象。这里所说的各类税收行为主体,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及作为征税人的税务部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税收流失主要表现为以下种种现象和行为:1.偷税2.逃税3.漏税4.骗税5.抗税6.欠税7.避税8.非法的、任意的税收优惠和减免9.征税人违规导致税收收入减少。

一、我国税收流失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新的税收制度的贯彻实施,税收已广泛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税收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改善综合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轨期,国家法制尚不健全,人们的税收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诚信纳税的意识还远没有得到树立,各种偷逃税现象还大量存在,税收流失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所以,加强对税收流失的研究,对税收流失进行有效的治理,最大可能的减少税收流失,增加税收收入,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前我国引起税收流失的主要原因

我国目前的税收流失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混合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税收流失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利益关系是引起税收流失的动因。我国现阶段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国有、集体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都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而现阶段,国家与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主要是通过税收的形式来进行的,税收直接参与社会剩余产品的再分配,这种分配形式的主要特征是无偿性。因此,税款的多征与少征,直接影响到生产经营者的收益。使得一些生产经营者在处理国家、企业、个人的物质利益关系时,为了使自身收益最大化,便会采取各种手段偷逃国家税款,造成税收流失。

2.税收法律体系不健全、不规范,税收执法力度不够是税收流失的政策原因。

1994年税制改革后,我国的税收制度进一步改进,但是现实生活中,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建设仍不够完善,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主要表现在:1.法律体系内部存在重大缺陷。现行税法形式体系不完善,没有一部税收基本法,也没有相配套的税务违章处罚法、税务行政诉讼法等。2.现行税法立法档次太低,许多税种都是依据国务院颁布的暂行条例开征,税收立法呈现立法行政化趋势,税法的权威性和透明度不够。3.现行税法存在不合理之处,操作性较差。如增值税的视同销售的规定、关联企业转移定价的规定等在实际的税收征管中操作难度都相当大。同时,税务机关的执法独立性较差,《征管法》虽然有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的规定,但由于需要工商、银行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这些规定往往得不到落实,使偷逃税现象不能得到有效制止,造成税收流失。

3.税收征管体制不完善,税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较低,是产生税收流失的体制因素。首先,税收征管体制不完善,征管质量不高。1997年以来,虽然逐步建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新模式,但从几年来的运行情况看,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出现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税务机关内部岗位职责不清,管理任务不明,淡化了税收征管的一些基础性工作,而重点稽查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税收征管的质量,造成了税收流失。其次,税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当前,知识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拥有现代知识,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的因素。近年来,为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税务干部队伍不断壮大,但纵观税务干部队伍的现状,却十分令人担忧。一是专业型人才不足。二是复合型人才缺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复杂的税收工作需要,造成了税收流失。另外,税收征管手段仍显落后,税收信息化建设步伐亟待加快。近年来,税务系统大力加强了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但由于资金、技术、人员、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全国的发展不协调,没有在全国形成网络。同时,由于没有与工商、银行、海关等相关部门联网,无法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使计算机管理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地下经济规模巨大,是税收流失的重要因素。各种数据和信息表明,目前我国地下经济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影响,由于地下经济活动几乎完全脱离了税务机关的监控和管理,税收基本处于完全流失的状态。

三、税收流失的治理对策

1、提高立法层次,加大税收立法执法透明度。制定颁布《税收基本法》,对税法的定义、原则、税务机关的组织机构和权力义务、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税收司法、税务争议、税务中介和代理等进行明确的界定,使其真正起到税收领域的“母法”的作用;提高现有税法的法律级次,增强税法的法律效力:对于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等经过修改后较为成熟的就按照法律程序尽快提请国家立法机关审议通过,使之升格为正式的法律;强化税收执法,确立“严管重罚”的治税思想。在严格遵守《征管法》规定的处罚幅度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对各类税收流失行为的处罚力度,并按税法规定严格加收滞纳金,增加偷逃税者的风险预期和机会成本,减少税收流失;强化税务机关的独立执法权。应考虑建立包括税务警察和税务法庭在内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使税务机关可以进行独立执法,不受其他部门干扰,增强对各种税收流失行为的威慑和抑制作用。

2、改革完善现行税制。改革完善增值税,充分发挥增值税优势:尽快实施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加速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将其扩展至建筑安装业、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完善个人所得税,随着征管环境的改善和征管手段的现代化,逐步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并最终向综合所得税制过渡,降低名义税率,减少税率档次,简化税制,加强征管,并且建立科学的费用扣除标准。

3、立足现实,着眼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建立税收征管新秩序。首先,要在全社会树立起依法纳税的遵从意识,强化公民对税法熟悉程度和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其次,坚决堵塞会计信息失真的漏洞。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严惩虚假错误信息的披露者。再次,要加大税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税务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征收管理水平。最后,要继续完善和推进税收征管改革,改革落后的征管手段,提高税收效率。

4、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打击地下经济。国家应尽快建立打击地下经济活动的有关制度,增强对走私、造假、盗版等破坏性、危害性较大的地下经济的打击力度,从制度上不断压缩地下经济的生存空间,减少税收流失。

第三篇:加强xxxx管理堵塞漏洞、防止税款流失

随着新税制的全面实施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xx的改革日益深入人心。xxxx的使用和管理日益为各级税务机关所重视。经过几年的实践,在xxxx的管理方面也不同程度地暴露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利用xx偷税案屡屡发生。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我们至今对xx案件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还不能将利用发票偷税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的xx大案,导致的不仅仅是社会物质和国家利益的巨大损失,而更深远的是精神上的损失。可以想象,当屡屡发生的xxxx案件,对人们心灵的震撼从最初的触目惊心,到司空见惯,不以为然,这种心态发展下去,丧失的不只是人们心目中的“税法”观念,而是法律的公平与公正。因此有效地遏制利用xxxx进行偷税犯罪活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xx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虚开现象严重。所谓虚开是在无任何商品交易行为(购销行为)的情况下,利用所持有的xxxx,采取无中生有或以少开多的手段,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或介绍他人虚开xxxx。

(二)人为的调节进项税额。造成零申报、负申报。由于xxxx不仅是纳税人经营活动中的主要商事凭证,而且是兼记销售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抵扣税款的重要凭证,该发票不仅具有较强的以票管税作用,更重要的是xxxx将一个产品从最初生产到最终销售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形成链条,体现了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抵扣制度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因此,一些人千方百计在扣税环节上动脑筋,作文章。其主要表现一是,根据销项税确定进项税。纳税人月末进行核算先将当月销项税额计算出来,然后再设法开具同等金额的进项税票,于是出现了怪现象之一“零申报”。本市某外资企业98年人为调节进项税达7000余万元。二是,非法索取进项税发票,多多益善。月末一次性抵扣,造成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于是出现怪现象之二“负申报”。

(三)人为调节销项税。在开具销售发票时,采取上下联次、内容、数额均不相等,或大头小尾分别填开办法,其目的是缩小销项税额。达到偷税目的。

(四)骗购xxxx。当前骗购xx现象十分严重。偷税分子多采取编造假姓名,利用假身份证、假经营地址,骗取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骗购xxxx,以“开票“为主要经营项目,一旦败露,迅速逃离。甚至有的偷税分子一次注册几家,十几家公司,进行犯罪活动。

(五)开具假发票。开具假发票一般为合伙经营。犯罪团伙以私英盗窃、收售假发票为主要经营手段,私自刻制有关公司图章,经营地点不固定,流动性很强,不易抓获。市稽查局于98年6月6日与天津市公安十七处配合查获了一起开具假发票的犯罪团伙,犯罪分子与其团伙(浙江人)在天津、北京、秦皇岛等地进行虚开犯罪活动,先后为二十几家企业虚开发票,办案人员搜出空白假发票216本,犯罪分子4人被逮捕归案。

xxxx违法问题,直接影响税务机关依据发票控税、计税、征税、查税。xxxx的链条作用被冲淡,形成管理上的失控,使国家税款严重流失。我市国税稽查机构自94年8月机构分设到99年末,共检查各类纳税单位157266户,其中有问题户76843户,占补户数48.46%。查出应补税款为189226万元,查补税款数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什么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千方百计在xxxx上大做文章,达到其偷税获利目的,且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仅从以下几方面剖析。

二、xx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现行抵扣制度与征管程序不相适应。现行xx管理比较复杂,特别是抵扣税款制度为征管流程设置了障碍。目前,征管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原来由几百名专管员负责的管理事务,集中在管理科二十几个干部来完成,因而,大量的抵扣发票的审核、监督不到位。留下的问题,后移到稽查部门,致使税务稽查任务越来越重。征管流程堵塞,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了税收收入。

(二)xx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标准上掌握不严。国家税务总局对xx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有些企业经营规模未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为取得增税xx,到处托人情、拉关系、骗取一般纳税人资格。目前,对新开办的企业,采取认定为临时xx一般纳税人。这部分企业大部分是商业性公司,经营部、个体户。从实际情况看很多企业一旦得到xxxx,几个月后便不知去向,很难查找和监控。近几年90%以上xx案件出现在这部分企业中。

(三)抵扣在前,申报在后,使征管工作被动。现行抵扣制度,全部实行购进扣税法。企业当前购进货物不论多少,均可在当期销项税中一次性全部抵扣,且先扣税,后接受税务机关审查,形成事后监督和制约。税务机关工作处于滞后、被动局面。相反,企业则享有相当大的主动权和随意性。由于征管不严,客观上留有缝隙,容易被偷税分子利用。

(四)税收执法不严,对偷税、逃税查处不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有违反其规定的,要严格依照该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但是在具体执行时,由于受到种种干扰,缺乏刚性和力度。稽查人员一进入企业,就有人出面说情,查出问题后更是兴师动众,企业托人说情,要求稽查人员“高抬贵手”。稽查人员要抵挡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些部门默许和纵容,使偷逃税有了较大的生存空间。造成了税务机关查处的偷税案件越来越多,逃税现象愈查愈烈,严重影响了依法治税。

下面我们仅就如何加强xxxx管理,堵塞漏洞、防止税款流失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

三、防范利用xx偷税的建议和措施

(一)强化xxxx管理,应成为当

前税收征管工作“重中之重”。

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的中心环节,特别是xxxx,有着特殊的以票计税,以票管税的重要作用。因此,管住了xxxx,也就管住了销项和进项税。具体做法:

一是,在发票领、购环节实行监控。发票领、购环节是关键,必须对发票的领购数量,纳税人的经营状况,发票使用情况,违纪问题做详细记录。严格执行验旧售新制度,克服就票审票,借助其他资料,对企业有无虚开,有无代开和编购现象进行严格审查,对领购数量严加控制,克服过去的重发售、轻审核、轻管理,监督不力现象。

二是,在申报环节进行监控。取消专管员管户制度,实行纳税人主动申报为基础的新的征管模式后,各基层税务机关建立了征收大厅,但从实际情况看、纳税人主动申报,如实申报的情况很不理想,xx纳税人依法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提供财务报表及其他资料,是其应尽的义务,税务机关对申报资料有责任进行审核,这种审核在严格意义上讲也是一种书面稽查,这同进户检查一样,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同样可依法对纳税人自我界定的税收法律责任进行调整和追究。为规范纳税人的申报行为,建议在征税大厅建立纳税辅导站,从帮助纳税人正确计算应纳税额入手,利用发票、帐雹各种报表及营业执照等资料,重点检查企业发票所列产品有无超照经营项目、检查进项税票产品项目是否企业经营所需。对办税工作不熟悉、核算水平较低的人员进行重点辅导,对带有普遍性、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辅导,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逐渐提高纳税申报质量,达到主动申报、如期申报、如实申报。

三是,建立纳税监督员。实行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以来,对纳税人实行日常监督显得相对薄弱。一些基层单位正在尝试实行纳税监督员办法。监督员不同于过去的专管员,而是主要承担对企业纳税情况的日常检查与监督,通过有关资料的审查和实地考察,随时掌握企业发票使用和经营情况,使防范关口前移,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加强税法宣传力度。近几年税务机关在税法宣传上力度不断加大,宣传的主题也不断变换。但实效性较差,宣传仍停留在一般水平。应将税法宣传渗透到税收征收、管理、稽查各个环节,寓税法宣传于优化服务之中。可将征收大厅作为主要宣传阵地,设立税法宣传专栏,定期公布税收政策及发票管理规定。我们在稽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因缺乏税收知识和发票知识,特别是受票方缺乏对真假发票的鉴别能力,在接受进项税xx时被违法受罚现象普遍。如:河北省南宫税案涉及我市350家企业的662份xx存在有违法问题。这说明,当前发票监控的社会化程度低,纳税人对假发票防范能力、防范意识较差。可利用征收大厅建立税务咨询站,免费咨询电话、纳税光荣榜等。还可对偷税大案通过播放录像的方式进行宣传,对纳税人切实起到警示作用。促进纳税人自觉守法,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三)完善新办企业临时xx一般纳税人认定和征税工作。

一是建议国家税务总局改变xx纳税人认定方式。先让企业经营一段时间,如一年或半年,待其销售收入额达到标准,财务核算比较规范、健全时再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即先达标,后认定。

二是,对临时xx一般纳税人实行“代管监开”的办法,即在临时xx一般纳税人期间,纳税人使用的xxxx由税务机关代管监开,有利于对纳税人进行考核和监督。

(四)采取销售实耗扣税制度。目前,企业在同时期内购进货物与销售的产品比例不均衡。采取购进扣税法,使销售与抵扣不配比,不利于税款及时、足额、均衡地组织入库。按会计上的配比原则,采取销售收入与税款抵扣相配比的方法,即在同一纳税期间内,进项税额的抵扣不得大于或等于销项税额。可以防止出现异常申报。

(五)取缔大量的现金结算办法,与金融监督形成一种相互关联的监督机制。纳税人实现销售、开具xxxx,税务机关在审核进项税xx时,必须与纳税单位银行对帐单核对,经核对无误,方允许抵扣。这个办法既有利于加强xx进项发票的监督又减少了大量用现金结算带来的弊端。

(六)完善法制,制定《发票管理法》。目前,涉及我国税收的法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三个法。这与我国税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现有的税收法规刚性不足,缺乏权威性、规范性和稳定性,效力低于税收法律。就国家和全社会而言,发票的作用以远远超出其原来固有的交易结算作用。因此应尽快制定出一部《发票管理法》、对发票管理的各个环节、消费者对发票的索取以及违反发票管理法的刑事犯罪量刑标准等详细作出规定,以便有效地发挥依法管票、以票计税、依法治税的作用。

(七)加大处罚力度,堵住假发票供销渠道。对利用发票违法犯罪处罚力度不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以往我们对偷税案件查了不少,但处罚措施不力,执法力度不够。以征代罚,以罚代刑、以言代法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无法有效地遏制纳税人逃税获利的膨胀心理。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税务稽查部门的职能作用,有效地惩治偷税行为。首先,稽查要以虚开、代开xxxx违法犯罪为重点,严查重罚,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适时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该暴光的暴光,该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及时立案移送。突出税法的刚性和强制性,使税法成为不可触摸的“高压线”,一旦触及,便伤筋动骨,不可治愈。其次,稽查要以促进纳税人主动申报为目的,善于发现发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达到以查促管。稽查工作要克服轻发票检查、重帐薄检查的问题,扩大稽查的覆盖面和稽查深度。定期开展发票专项检查,对长期出现零申报、负申报、低税负的企业开展重点检查。另外,对制造、销售假发票的犯罪团伙,依法予以严惩,与公安机关配合,对贩假、制假、盗窃xxxx大案坚决予以打击。规范办案程序,排除各种干

扰,从重从严处罚,形成良好的治税环境,堵住假发票供销渠道,铲除虚开xxxx的生存土壤。

(八)加速推进计算机管理化进程,逐步实现地区、区域以至全国联网,信息共享。从目前查处的发票案件分析,多为跨地区、跨省市,涉及面较广的案件,单靠一个地区的稽查力量很难将案件彻底查清。全国已建立了案件协查制度,对于查处大案要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在发票管理上我国还处于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的状况,虽然一些地区正在加速实现微机管票,但大部分地区尚未摆脱人工开票办法,为解决xx管理上的问题,重要的是发挥计算机储存量大,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将xx一般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税号、票号以及发票领购,使用情况输入微机,供全国各地税务机关通过微机联网查询,既有效地防止虚开xx现象,及时反馈信息,又可大大提高税务稽查部门查处发票偷税犯罪工作效率。

第四篇: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堵塞漏洞、防止税款流失

随着新税制的全面实施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增值税的改革日益深入人心。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日益为各级税务机关所重视。经过几年的实践,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方面也不同程度地暴露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利用增值税发票偷税案屡屡发生。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我们至今对增值税发票案件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还不能将利用发票偷税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的增值税发票大案,导致的不仅仅是社会物质和国家利益的巨大损失,而更深远的是精神上的损失。可以想象,当屡屡发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对人们心灵的震撼从最初的触目惊心,到司空见惯,不以为然,这种心态发展下去,丧失的不只是人们心目中的“税法”观念,而是法律的公平与公正。因此有效地遏制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偷税犯罪活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增值税发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虚开现象严重。所谓虚开是在无任何商品交易行为(购销行为)的情况下,利用所持有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采取无中生有或以少开多的手段,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或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人为的调节进项税额。造成零申报、负申报。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是纳税人经营活动中的主要商事凭证,而且是兼记销售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抵扣税款的重要凭证,该发票不仅具有较强的以票管税作用,更重要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将一个产品从最初生产到最终销售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形成链条,体现了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抵扣制度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因此,一些人千方百计在扣税环节上动脑筋,作文章。其主要表现一是,根据销项税确定进项税。纳税人月末进行核算先将当月销项税额计算出来,然后再设法开具同等金额的进项税票,于是出现了怪现象之一“零申报”。本市某外资企业98年人为调节进项税达7000余万元。二是,非法索取进项税发票,多多益善。月末一次性抵扣,造成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于是出现怪现象之二“负申报”。

(三)人为调节销项税。在开具销售发票时,采取上下联次、内容、数额均不相等,或大头小尾分别填开办法,其目的是缩小销项税额。达到偷税目的。

(四)骗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当前骗购增值税发票现象十分严重。偷税分子多采取编造假姓名,利用假身份证、假经营地址,骗取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骗购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开票“为主要经营项目,一旦败露,迅速逃离。甚至有的偷税分子一次注册几家,十几家公司,进行犯罪活动。

(五)开具假发票。开具假发票一般为合伙经营。犯罪团伙以私印、盗窃、收售假发票为主要经营手段,私自刻制有关公司图章,经营地点不固定,流动性很强,不易抓获。市稽查局于98年6月6日与天津市公安十七处配合查获了一起开具假发票的犯罪团伙,犯罪分子与其团伙(浙江人)在天津、北京、秦皇岛等地进行虚开犯罪活动,先后为二十几家企业虚开发票,办案人员搜出空白假发票216本,犯罪分子4人被逮捕归案。

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问题,直接影响税务机关依据发票控税、计税、征税、查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链条作用被冲淡,形成管理上的失控,使国家税款严重流失。我市国税稽查机构自94年8月机构分设到99年末,共检查各类纳税单位157266户,其中有问题户76843户,占补户数48.46%。查出应补税款为189226万元,查补税款数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什么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千方百计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大做文章,达到其偷税获利目的,且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仅从以下几方面剖析。

二、增值税发票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现行抵扣制度与征管程序不相适应。现行增值税管理比较复杂,特别是抵扣税款制度为征管流程设置了障碍。目前,征管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原来由几百名专管员负责的管理事务,集中在管理科二十几个干部来完成,因而,大量的抵扣发票的审核、监督不到位。留下的问题,后移到稽查部门,致使税务稽查任务越来越重。征管流程堵塞,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了税收收入。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标准上掌握不严。国家税务总局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有些企业经营规模未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为取得增税专用发票,到处托人情、拉关系、骗取一般纳税人资格。目前,对新开办的企业,采取认定为临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这部分企业大部分是商业性公司,经营部、个体户。从实际情况看很多企业一旦得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几个月后便不知去向,很难查找和监控。近几年90%以上专用发票案件出现在这部分企业中。

(三)抵扣在前,申报在后,使征管工作被动。现行抵扣制度,全部实行购进扣税法。企业当前购进货物不论多少,均可在当期销项税中一次性全部抵扣,且先扣税,后接受税务机关审查,形成事后监督和制约。税务机关工作处于滞后、被动局面。相反,企业则享有相当大的主动权和随意性。由于征管不严,客观上留有缝隙,容易被偷税分子利用。

(四)税收执法不严,对偷税、逃税查处不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有违反其规定的,要严格依照该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但是在具体执行时,由于受到种种干扰,缺乏刚性和力度。稽查人员一进入企业,就有人出面说情,查出问题后更是兴师动众,企业托人说情,要求稽查人员“高抬贵手”。稽查人员要抵挡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些部门默许和纵容,使偷逃税有了较大的生存空间。造成了税务机关查处的偷税案件越来越多,逃税现象愈查愈烈,严重影响了依法治税。

下面我们仅就如何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堵塞漏洞、防止税款流失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

三、防范利用增值税发票偷税的建议和措施

(一)强化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应成为当前税收征管工作“重中之重”。

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增值税专

第五篇: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堵塞漏洞、防止税款流失

随着新税制的全面实施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增值税的改革日益深入人心。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日益为各级税务机关所重视。经过几年的实践,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方面也不同程度地暴露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利用增值税发票偷税案屡屡发生。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我们至今对增值税发票案件还没有十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还不能将利用发票偷税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全国各地不断发生的增值税发票大案,导致的不仅仅是社会物质和国家利益的巨大损失,而更深远的是精神上的损失。可以想象,当屡屡发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对人们心灵的震撼从最初的触目惊心,到司空见惯,不以为然,这种心态发展下去,丧失的不只是人们心目中的“税法”观念,而是法律的公平与公正。因此有效地遏制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偷税犯罪活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增值税发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虚开现象严重。所谓虚开是在无任何商品交易行为(购销行为)的情况下,利用所持有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采取无中生有或以少开多的手段,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或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人为的调节进项税额。造成零申报、负申报。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是纳税人经营活动中的主要商事凭证,而且是兼记销售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抵扣税款的重要凭证,该发票不仅具有较强的以票管税作用,更重要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将一个产品从最初生产到最终销售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形成链条,体现了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抵扣制度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因此,一些人千方百计在扣税环节上动脑筋,作文章。其主要表现一是,根据销项税确定进项税。纳税人月末进行核算先将当月销项税额计算出来,然后再设法开具同等金额的进项税票,于是出现了怪现象之一“零申报”。本市某外资企业98年人为调节进项税达7000余万元。二是,非法索取进项税发票,多多益善。月末一次性抵扣,造成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于是出现怪现象之二“负申报”。

(三)人为调节销项税。在开具销售发票时,采取上下联次、内容、数额均不相等,或大头小尾分别填开办法,其目的是缩小销项税额。达到偷税目的。

(四)骗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当前骗购增值税发票现象十分严重。偷税分子多采取编造假姓名,利用假身份证、假经营地址,骗取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骗购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开票“为主要经营项目,一旦败露,迅速逃离。甚至有的偷税分子一次注册几家,十几家公司,进行犯罪活动。

(五)开具假发票。开具假发票一般为合伙经营。犯罪团伙以私印、盗窃、收售假发票为主要经营手段,私自刻制有关公司图章,经营地点不固定,流动性很强,不易抓获。市稽查局于98年6月6日与天津市公安十七处配合查获了一起开具假发票的犯罪团伙,犯罪分子与其团伙(浙江人)在天津、北京、秦皇岛等地进行虚开犯罪活动,先后为二十几家企业虚开发票,办案人员搜出空白假发票216本,犯罪分子4人被逮捕归案。

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问题,直接影响税务机关依据发票控税、计税、征税、查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链条作用被冲淡,形成管理上的失控,使国家税款严重流失。我市国税稽查机构自94年8月机构分设到99年末,共检查各类纳税单位157266户,其中有问题户76843户,占补户数48.46%。查出应补税款为189226万元,查补税款数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什么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千方百计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大做文章,达到其偷税获利目的,且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仅从以下几方面剖析。

二、增值税发票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现行抵扣制度与征管程序不相适应。现行增值税管理比较复杂,特别是抵扣税款制度为征管流程设置了障碍。目前,征管力量相对薄弱,特别是原来由几百名专管员负责的管理事务,集中在管理科二十几个干部来完成,因而,大量的抵扣发票的审核、监督不到位。留下的问题,后移到稽查部门,致使税务稽查任务越来越重。征管流程堵塞,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了税收收入。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标准上掌握不严。国家税务总局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有些企业经营规模未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为取得增税专用发票,到处托人情、拉关系、骗取一般纳税人资格。目前,对新开办的企业,采取认定为临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这部分企业大部分是商业性公司,经营部、个体户。从实际情况看很多企业一旦得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几个月后便不知去向,很难查找和监控。近几年90%以上专用发票案件出现在这部分企业中。

(三)抵扣在前,申报在后,使征管工作被动。现行抵扣制度,全部实行购进扣税法。企业当前购进货物不论多少,均可在当期销项税中一次性全部抵扣,且先扣税,后接受税务机关审查,形成事后监督和制约。税务机关工作处于滞后、被动局面。相反,企业则享有相当大的主动权和随意性。由于征管不严,客观上留有缝隙,容易被偷税分子利用。

(四)税收执法不严,对偷税、逃税查处不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有违反其规定的,要严格依照该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但是在具体执行时,由于受到种种干扰,缺乏刚性和力度。稽查人员一进入企业,就有人出面说情,查出问题后更是兴师动众,企业托人说情,要求稽查人员“高抬贵手”。稽查人员要抵挡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些部门默许和纵容,使偷逃税有了较大的生存空间。造成了税务机关查处的偷税案件越来越多,逃税现象愈查愈烈,严重影响了依法治税。

下面我们仅就如何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堵塞漏洞、防止税款流失提出如下建议和措施。

三、防范利用增值税发票偷税的建议和措施

(一)强化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应成为当前税收征管工作“重中之重”。

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的中心环节,特别是增值税专用发票,有着特殊的以票计税,以票管税的重要作用。因此,管住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就管住了销项和进项税。具体做法:

一是,在发票领、购环节实行监控。发票领、购环节是关键,必须对发票的领购数量,纳税人的经营状况,发票使用情况,违纪问题做详细记录。严格执行验旧售新制度,克服就票审票,借助其他资料,对企业有无虚开,有无代开和编购现象进行严格审查,对领购数量严加控制,克服过去的重发售、轻审核、轻管理,监督不力现象。

二是,在申报环节进行监控。取消专管员管户制度,实行纳税人主动申报为基础的新的征管模式后,各基层税务机关建立了征收大厅,但从实际情况看、纳税人主动申报,如实申报的情况很不理想,增值税纳税人依法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提供财务报表及其他资料,是其应尽的义务,税务机关对申报资料有责任进行审核,这种审核在严格意义上讲也是一种书面稽查,这同进户检查一样,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同样可依法对纳税人自我界定的税收法律责任进行调整和追究。为规范纳税人的申报行为,建议在征税大厅建立纳税辅导站,从帮助纳税人正确计算应纳税额入手,利用发票、帐薄、各种报表及营业执照等资料,重点检查企业发票所列产品有无超照经营项目、检查进项税票产品项目是否企业经营所需。对办税工作不熟悉、核算水平较低的人员进行重点辅导,对带有普遍性、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辅导,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逐渐提高纳税申报质量,达到主动申报、如期申报、如实申报。

三是,建立纳税监督员。实行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以来,对纳税人实行日常监督显得相对薄弱。一些基层单位正在尝试实行纳税监督员办法。监督员不同于过去的专管员,而是主要承担对企业纳税情况的日常检查与监督,通过有关资料的审查和实地考察,随时掌握企业发票使用和经营情况,使防范关口前移,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加强税法宣传力度。近几年税务机关在税法宣传上力度不断加大,宣传的主题也不断变换。但实效性较差,宣传仍停留在一般水平。应将税法宣传渗透到税收征收、管理、稽查各个环节,寓税法宣传于优化服务之中。可将征收大厅作为主要宣传阵地,设立税法宣传专栏,定期公布税收政策及发票管理规定。我们在稽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因缺乏税收知识和发票知识,特别是受票方缺乏对真假发票的鉴别能力,在接受进项税专用发票时被违法受罚现象普遍。如:河北省南宫税案涉及我市350家企业的662份专用发票存在有违法问题。这说明,当前发票监控的社会化程度低,纳税人对假发票防范能力、防范意识较差。可利用征收大厅建立税务咨询站,免费咨询电话、纳税光荣榜等。还可对偷税大案通过播放录像的方式进行宣传,对纳税人切实起到警示作用。促进纳税人自觉守法,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三)完善新办企业临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和征税工作。

一是建议国家税务总局改变增值税纳税人认定方式。先让企业经营一段时间,如一年或半年,待其销售收入额达到标准,财务核算比较规范、健全时再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即先达标,后认定。

二是,对临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代管监开”的办法,即在临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间,纳税人使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由税务机关代管监开,有利于对纳税人进行考核和监督。

(四)采取销售实耗扣税制度。目前,企业在同时期内购进货物与销售的产品比例不均衡。采取购进扣税法,使销售与抵扣不配比,不利于税款及时、足额、均衡地组织入库。按会计上的配比原则,采取销售收入与税款抵扣相配比的方法,即在同一纳税期间内,进项税额的抵扣不得大于或等于销项税额。可以防止出现异常申报。

(五)取缔大量的现金结算办法,与金融监督形成一种相互关联的监督机制。纳税人实现销售、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税务机关在审核进项税专用发票时,必须与纳税单位银行对帐单核对,经核对无误,方允许抵扣。这个办法既有利于加强增值税进项发票的监督又减少了大量用现金结算带来的弊端。

(六)完善法制,制定《发票管理法》。目前,涉及我国税收的法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和《个人所得税法》三个法。这与我国税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现有的税收法规刚性不足,缺乏权威性、规范性和稳定性,效力低于税收法律。就国家和全社会而言,发票的作用以远远超出其原来固有的交易结算作用。因此应尽快制定出一部《发票管理法》、对发票管理的各个环节、消费者对发票的索取以及违反发票管理法的刑事犯罪量刑标准等详细作出规定,以便有效地发挥依法管票、以票计税、依法治税的作用。

(七)加大处罚力度,堵住假发票供销渠道。对利用发票违法犯罪处罚力度不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以往我们对偷税案件查了不少,但处罚措施不力,执法力度不够。以征代罚,以罚代刑、以言代法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无法有效地遏制纳税人逃税获利的膨胀心理。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税务稽查部门的职能作用,有效地惩治偷税行为。首先,稽查要以虚开、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犯罪为重点,严查重罚,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适时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该暴光的暴光,该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及时立案移送。突出税法的刚性和强制性,使税法成为不可触摸的“高压线”,一旦触及,便伤筋动骨,不可治愈。其次,稽查要以促进纳税人主动申报为目的,善于发现发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达到以查促管。稽查工作要克服轻发票检查、重帐薄检查的问题,扩大稽查的覆盖面和稽查深度。定期开展发票专项检查,对长期出现零申报、负申报、低税负的企业开展重点检查。另外,对制造、销售假发票的犯罪团伙,依法予以严惩,与公安机关配合,对贩假、制假、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大案坚决予以打击。规范办案程序,排除各种干扰,从重从严处罚,形成良好的治税环境,堵住假发票供销渠道,铲除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生存土壤。

(八)加速推进计算机管理化进程,逐步实现地区、区域以至全国联网,信息共享。从目前查处的发票案件分析,多为跨地区、跨省市,涉及面较广的案件,单靠一个地区的稽查力量很难将案件彻底查清。全国已建立了案件协查制度,对于查处大案要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在发票管理上我国还处于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的状况,虽然一些地区正在加速实现微机管票,但大部分地区尚未摆脱人工开票办法,为解决增值税发票管理上的问题,重要的是发挥计算机储存量大,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税号、票号以及发票领购,使用情况输入微机,供全国各地税务机关通过微机联网查询,既有效地防止虚开增值税发票现象,及时反馈信息,又可大大提高税务稽查部门查处发票偷税犯罪工作效率。

下载堵塞税收流失的有效选择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堵塞税收流失的有效选择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

    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和对策 【摘要】税收流失的治理一直是世界性的大难题,并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因此,世界各国无不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税收流失,对税收流失行为进行惩罚。本文从偷......

    财政学论文税收流失(五篇材料)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 财政学 》课程论文 班级:09国贸2 姓名: 陈喆 学号:2009524231 成绩: 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 摘要 税收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税收领域的......

    征纳博弈模式的选择与税收流失治理的实证分析[最终定稿]

    征纳博弈模式的选择与税收流失治理的实证分析 只要税收存在,就有税收流失。税收流失做不到根除,只能减少。减少税收流失始终是税收工作的主要目标。当今世界各国的税收管理都......

    如何有效规避美容院员工流失

    如何有效规避美容院员工流失 人才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毋庸置疑也是最具竞争力的财富。而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体制可以无形中为人才的稳定性提供保障。 美容行业人员流动较频繁......

    有效降低员工的流失

    有效降低人才的流失 作者:朱贤 一个稳定的团队是公司取得不断前进的重要保障,但是如果员工尤其核心员工的大量流失,不仅可能造成客户资源流失,人心浮动,而且还可能造成公司核心机......

    税源管理和遏制税收流失论文

    一、税收流失的症结是税源管理(一)税源管理薄弱是导致我国税收流失的主要原因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的确立,实现了由管户向管事的转变,使征纳双方的权力......

    当前税收流失亟待引起重视

    当前税收流失亟待引起重视(一)税收制度不合理导致税收流失。一是税制体系不合理导致的税收流失。现行税制体系以流转税为主体,而流转税尽管在征收管理方面简便易行,但由于大量地......

    浅析我国税收流失法律控制制度

    浅析我国税收流失法律控制制度 时间:2011-01-11 08:40:36来源:2010年11期社会与法作者: 张晶——河北经贸大学研究生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6[摘要]税收流失不但弱化了政府的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