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发展岂能竭泽而渔
经济发展岂能竭泽而渔
竭泽而渔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其含义是把湖水排干来捕鱼。虽然鱼到是全捕着了,但是,湖水排干后也就不会再有鱼。可见,竭泽而渔隐喻了一个重要而深刻的哲理:如果违反自然界的规律,急功近利,过度索取,那么看似取之不尽的资源就会用尽。同样,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的发展、消费的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忽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那就等于竭泽而渔。
据统计,全国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达4300余万吨,(其中烟尘约2800万吨,二氧化硫约1460万吨);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沉降重点地区之一;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大城市中,我国占7个。另外,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突出表现为荒漠化、沙化面积扩大和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同时,我国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流失土壤50多亿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方针放到更重要的位置,经济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这将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我们要树立信心、明确措施,大力抓好节能降耗,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是要加大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要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支持,保证环保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二是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环保法制化和法治化建设是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建设的中心环节,我们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及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使环境保护工作能在法律的配合或强制约束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是加大执法与监管力度。要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和环境影响评价,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现有企业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必须依法停产关闭,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
四是改变企业生产观念,促进企业环境成本内化。环境成本内在化是将环境要素纳入整个经济系统要素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人与自然制衡统一生态观的指导下,将原工业经济系统运行中形成的外部成本在新的生产运行系统、居住系统和生活方式中予以“内化”,使生产力在一个更加经济的模式中持续发展。
五是加快节能环保技术进步。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六是要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调整和改造不利于环保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培育环境友好的理念,提高公众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参与水平。
“天地人和,物我为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一种环境伦理观念的普及,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南,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避免“竭泽而渔”的做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更好地造福子孙后代,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竭泽而渔》课堂教学实录
《竭泽而渔》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明确“竭泽而渔”成语的意思。
2、配合第八组课文专题,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竭泽而渔”成语的表面意思和引申义 教学难点
对“竭泽而渔”原文的理解。教学准备 PPT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师:课前我们来继续进行看图猜成语的游戏。PPT出示图片
师:请同学们打开本子,根据图片来书写成语。请同学们注意你的握笔姿势。
生看图书写成语,教师巡视。(3分钟后)
师:很多同学已经猜出来,谁来回答一下?
生:这四个成语分别是雪中送炭、草木皆兵、入木三分、七步成诗。师:这位同学说得对吗? 全体生:对!
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1:雪字的中间有炭字,所以是雪中送炭。生2:草和木字里面全是兵字,所以是草木皆兵。„„
师:请同学们再看看自己的字写的对吗,全对的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小星并写上日期。
PPT出示成语答案:雪中送炭、草木皆兵、入木三分、七步成诗。生检查修改并画星。
师:谁能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和出处。师指答。
生:雪中送炭这个词说的是战国时期,楚国冬天下大雪。楚怀王点上炉火,穿上皮大袄还觉得冷。突然,他沉思一会儿,下令给全国的贫苦百姓和游客送去取暖的煤炭。人们很高兴,非常感动,十分感激楚怀王,这就是雪中送炭的由来。
师:你知道的和真多呀,所以雪中送炭这个词现在多用于什么情景呢?
生:多用于别人急需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师:说的真好,“雪中送炭”这个词出自宋代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师:我们接着看看剩下三个成语的意思。PPT出示成语意思,师讲解。师:“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那谁知道这个成语现在多用来形容什么?
生:这个词现在多用于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师:对吗? 生齐答:对!
师:那“七步成诗”你们知道是说谁的吗? 生齐答:曹丕
师:你们都知道七步成的是那首诗吗? 生背诗。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背的诗和老师出示的不一样啊? 生:发现了。
师:那是因为我们刚才背的《七步诗》是简化后的版本,而老师出示的是《七步诗》的原文。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生齐读。
师:接下来还有一个成语“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我们学过,一起告诉我这个成语是说谁的? 生齐答:王羲之。
师:既然同学们都知道,那么在这里我们就不在多说了。
二、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历史成语——竭泽而渔。师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预习本,说说你从预习中发现了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生1:我想提醒同学们注意“濮”字。这个字读作pǘ,它的意思是濮水,古水名。师:说得没错,那同学们记不记得我们还学过一个成语叫做返璞归真,这个成语中的璞字读作什么? 生2:这个字也读作pǘ。
师:没错,这个字是提王旁,说明和玉有关系,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含玉的石头。而这个濮是三点水旁,说明与水有关系,所以濮水是古水名,城濮在这里是个地名。
生3:我还有一个字要提醒大家,这个字是“寡”,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字的书写,这个字中间是两横。师:这个字的结构的确比较复杂,但是如果我们明白它造字的意图就很容易记住了。师:(PPT出示“寡”字的古文演变过程)同学们看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像什么?
生:这个字好像是在房子里面有个眼睛。
师:没错,房间里面很一个眼睛,表示很孤独,这就是寡的本义。后来人们又在这个字下面加上了“分”字,所以古义里寡还有夫妻分离的意思。这个字慢慢演变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哪位同学能说说带有“寡”字的成语都有哪些? 生1:少言寡语。生2:沉默寡言 „„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我们书里是怎么用“寡”字的。生3:敌众我寡。
师:那么寡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4:寡在这里指的是弱、少的意思。师:你说的真好,这是寡的又一层意思。
生: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字是狐偃的“偃”字,这个字的读音是yǎn。师:那谁能说说狐偃其人呢? 生1:
师:没错,没有狐偃这个人晋文公也成就不了他的大业。我们还学过一个和它很像的字“堰”
(师板书堰),这个字读作什么? 生2:这个字读作yàn。
生:我想提醒大家注意雍字的写法。大家一起看雍字,师提醒注意。
生:我想提醒大家注意“鄄”字的读音和写法。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提醒都非常的到位,可见同学们预习的功课都做得很充分,那我们一起来再读读这些生词,一起看大屏幕。PPT出示生词。
三、深入学文
师:接下来请每组的D同学分段朗读课文。生读文。
师:老师这里有个字要提醒大家——赢。(板书赢字,PPT出示“赢”字的演变过程。)请同学们看看赢这个字的下半部分中间是什么字? 生1:贝字
师:早期金文中这个字像一只像多桨龙舟上面装着大海贝,所以赢的造字本义是乘舟拾贝,满载而归。那谁能说说现在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生2:现在这个字表示获胜,胜利的意思。师:同学们还记得还有一个字和它很相近吗?
生3:我们学过《惊弓之鸟》中更羸的羸字和它很相近。师板书羸字。
师:羸字下半部分中间是什么呀? 生:羊字
师:古义有羊瘦为弱之义,所以羸字从羊,有瘦弱之义。师:这篇文章当中有一句反问句,你们找到了吗? 生1:我找到了,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师:你能把它改成陈述句吗?
生1:可以,这句话变成陈述句是“我们不认为一时之力要比百年大计重要。”
师:你改得很好,一时之利一定没有百年大计重要,那么哪位同学能够说说“竭泽而渔”的故事呢?
生2:竭泽而渔的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晋文公率军在城濮与楚国对峙,他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用狐偃的计策打败了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因为晋文公认为认为一时之利比不上百年大计重要。
师:你概括得很简洁明了,那么,同学们能否找出文中的哪句话能够明确说明“竭泽而渔”的意思呢,老师给大家时间边读边找? 生边读文找句。(两分钟后)
师:那位同学找到了?
生1:我找到的句子是“先把湖泊里的水排干,当然捉得到鱼,但是以后这里就无鱼可捉了。”
生2:老师,我找的句子和他不一样。师:那你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生2:我找到的句子是“‘欺诈’这种战术偶然用一次可以帮助取胜,但以后不能再用,毕竟这不是长远之计。”
师:这里出现分歧了,这两个同学谁找得对呢?
生3:老师,我认为他们俩找得都对,他们一个找得是这个成语的表面意思,一个找得是这个成语的引申义。
师:你的总结式发言很好。我们课文中“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是翻译后的白话文,老师找到了这个成语的原文(PPT出示原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和课文分组讨论一下这段原文的意思。生分组讨论。(3分钟后)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这段文字的意思? 生:这段文字的意思是: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用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现在侥幸有用,以后却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之计。师:解释得正确吗? 全体生:正确。师:(PPT出示原文翻译并加以指正。)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让每个组都一一发言,课下同组的同学可以互相考一下。让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这段原文,读出古文应有的韵味。生齐读。
四、升华主题 师:请同学们想想,“竭泽而渔”这个成语出现在我们这一单元的最后,有什么深意吗?我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生齐答: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师:这一单元都学了哪些课文? 生1:《13.只有一个地球》、《14.鹿和狼的故事》、《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6.青山不老》 师随机出示PPT 师:“竭泽而渔”与这四篇课文有什么联系吗?请同学们他们之间的联系用你自己的话写下来。生写。
(3分钟后)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读你的话。
生1:这四篇可课文都是让我们注意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竭泽而渔也是要提醒我们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一味的开采而不加以有效的保护的话总有一天会枯竭的。生2:„„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鹿和狼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为人类粗暴地干涉了生物世界的自然规律才让原本健壮的鹿变得羸弱不堪,而《青山不老》中那位羸弱的老人却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赢得了一片青山绿水,人类总以为自己是伟大的,可以赢得了天,赢得了地,到头来却因为一时之力而耽误了百年大计(随机板书一时之利、百年大计),类似“竭泽而渔”这样的行为我们不能再做了,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五、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老师这里有两个和这个成语相似的成语。请同学课下查查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同时老师还为大家找到了两个成语故事,请同学们课下认真读读。PPT出示:成语积累:饮鸩止渴
杀鸡取卵
阅读链接: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 师:这节课就到这,下课!
第三篇:哲理故事:切勿竭泽而渔
哲理故事:切勿竭泽而渔
唐太宗李世民堪称是我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开明君主。他即皇位以后,吸取历史的教训,广开言路,鼓励大臣们多提意见,并提高谏官的地位。他曾问魏征,皇帝如何才能保持头脑清醒而不昏庸。
魏征的回答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魏征是一位敢于说话而且善于说话的大臣。
有一年,宰相向太宗建议:不满十八岁的青年男子,只要身形高大、体格强壮,都可以应征入伍。
唐太宗批准了这个建议,但奏章却多次被魏征驳回。
唐太宗非常生气,于是召集众臣,准备当面训斥魏征。
谁知魏征毫无惧色,并说道:如果把湖水淘干,可以把鱼逮得一干二净,可是明年就没有鱼了;如果把森林烧光,林中的野兽就无处藏身,但明年就没有野兽了。现在把不够十八岁的强壮男子都收入军队,不留任何余地,那么以后的租调杂徭将从哪里去征取呢?说得唐太宗恍然大悟,于是接受魏征的意见并重奖了他。
魏征先后500余次向唐太宗提出意见或建议,均得到采纳。大道理:
魏征巧用比喻,一针见血,让唐太宗也心悦诚服,而且对这样的贤臣愈加的敬重。
第四篇:竭泽而渔的文言文翻译
竭泽而渔,抽干池水,捉尽池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竭泽而渔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竭泽而渔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译文:
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用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如今有用,以后却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之计。
相关内容:
雍季是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故事竭泽而渔的主要人物。
狐偃(约前715年~前629年),春秋时晋国的卿。亦称子犯、舅犯、咎犯、臼犯、狐子、狐突之子,晋文公重耳之舅,故又称舅氏。公子重耳(即晋文公)的舅父,亦称舅犯(一作咎犯)。其父狐突,字伯行,为大戎狐氏(今山西交城却波村人)。与晋同祖,是晋支族入主诸戎部落者.狐偃忙于大戎。其姊(或妹)狐姬嫁于太子诡诸(晋献公)后,其父狐突“事晋为大夫”,狐偃即随其父至晋都曲沃(今山西闻喜)。公子重耳少年时期便受教于狐偃,赵衰等。这几个人“实左右之,公子居则下之,动则 焉”,成年以后仍是如此。后来楚成王赞他“广而俭,文而有礼”显然是狐赵等人耳濡目染的结果。献公八年(前671年),迁都绛(今山西新绛,一说翼城),狐偃随重耳至绛。献公十二年,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今山西隰县西北),夷吾居屈(今山西石楼),狐偃又随重耳至蒲。献公二十一年,骊姬诬谄申生有弑君杀父之意,申生自缢身亡。狐偃保重耳“备守蒲城”,一年后出亡。有关狐偃这数十年的事迹,史载不详。据考,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即己成人,狐偃寄人篱下,尽为父为师之劳,不会有大的作为,但对晋后期政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文公染于舅犯,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评价中肯贴切。
狐偃随重耳出亡时,已逾花甲之年,仍不辞劳苦,夹辅重耳,为他出了很多计策,使重耳最终得以返回晋国,宏图霸业。
重耳一行离晋后,狐偃力主去狄。当时,齐国是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北杏盟约后,齐桓公实际上已成为中原盟主。楚国也是南方的经济军事大国。狐偃为何弃强投弱呢?因为他意识到,齐楚千里迢迢,沿途崇山大川,举步维艰,仓皇出走又缺乏给养,即使能免于追杀,也会困死途中。且齐楚是否肯予接纳,也有疑问。而狄近易达,又是重耳母国,纳公子重耳应在情理之中。还有狄晋毗邻,可以观望动静,蓄力待时。可见,这个决定不失为上策。
重耳在狄十二年,狐偃反劝他赴齐。此时戎狄势力大为削弱,己无力帮助重耳“成事”,齐桓公虽年已垂暮,但雄心犹在,欲借晋为助,与秦楚抗衡,维持霸主地位。且“管仲殁没”,“哀而思始”“求善以忠”,定会收留人才济济的重耳一行。至齐后,果然受到桓公的热情款待,对重耳更是深加恩渥。只是由于齐桓公卒,五子争立,诸侯叛齐,内外交困,“子犯知其不可以动”,才毅然决定离开齐国。这时,多年的流亡生活已使重耳意志消沉。他枕于安乐,“遂无去心”,“有终焉之志也”。狐偃又与姜氏谋,“醉而载之以行”。如果不是狐偃机智果敢地迫使重耳离齐,重耳只能在齐国苟且一生,文公霸业将无从谈起,春秋历史形势必会大变。
重耳返国,时值晋动荡之余。十数年间,晋内讧不已,国乱民忧。先是“骊姬之乱”,继而献公去世,里克、邳郑杀奚齐、卓子,荀息身亡,晋惠公夷吾上台后,又杀了掌握实权的里、邳等大臣,弄得人心惶惶,众叛亲离。对外惠公背信弃义,发动不义战争,使晋元气大伤。
然而,从公元前636年文公即位,到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后不到五年时间,文公何以能宣信诸侯,称雄天下呢?《左传》云,文公历游诸国,备尝“险阻艰难”,故返国后,知“励精图治”以求霸。事实上,这是狐偃、赵衰等股肱之臣,帮助文公“蓄爱百姓,厉养戎土”的结果,其中,狐偃更是出了大力。
狐偃等帮助文公革新内政,迅速医治**留下的创伤,从而奠定了与秦楚抗衡的物质基础。主要措施有:—,选拔优秀人才治理国家,多年来,随重耳共度患难的一批老臣都被委以军国重任。二,提倡孝事父母,尊祖敬家,忠于国事,“以厚民性”。三,废除繁重的徭役,减免苛捐杂税,资助无力生活和生产者。四,鼓励农耕,劝有分无,省灭国用,足财备凶。五,“大搜于被庐”,改上下两军之制为上中下三军之制。这些措施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社会生产,推动工商业的繁荣,提高晋军的战斗力,起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使晋国呈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昌盛景象。文公四年,晋军能在城濮大败楚军,一战而成霸业,无疑是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
文公元年(前636年),周室内乱,襄王弟昭叔(太叔带)伙同狄人伐周,占洛邑。襄王避难于郑,派使者简师父,左鄢父求救于晋和秦。文公二年,秦军至河上,将纳王。由于晋大乱之余,百端待举,国力尚薄,文公对勤王事宜迟疑不决。狐偃却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远见卓识,意识到这是晋成为诸侯盟主的天赐良机。当时,整个局势对晋极为不利。远在南方的楚国,自成王继位后,不断向北方扩张领土,公元前656年召陵之会后,楚加紧了北上的步伐,大有继齐桓公之后而称霸中原之势。西秦也不偏安于边陲,一直在觊觎晋国的领土。狐偃当然知道,只有南阻强楚,西扼边秦,才能入主中原。而此时的晋国,积贫积弱,国步维艰,在经济军事方面尚无力与秦楚抗衡。为此,必须首先在政治上取得诸侯的信任,提高晋的威望。况周王室同晋宗室有名义上的宗法关系,不纳则失之于义。狐偃力劝文公:“继父之业,定武之功启土安疆,于此乎在矣。”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文公终于出兵勤王,杀王子带于隰城(今山西汾阳),王入城周(今河南洛阳)。周王设宴款待晋文公,并赐樊、温、原和攒茅等人邑之田给文公。
勤王不仅扩大了晋国的疆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晋在诸国中的地位,为晋入主中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狐偃不仅具有政治家过人的胆识,还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大智大勇。文公三年(前634年)楚胁迫陈蔡攻宋,宋求救于晋。从当时的各诸侯国局势看,晋楚两国的直接冲突已经不可避免。但是,晋军在数量抑或质量上都逊于楚军。面对强敌,狐偃采取“调虎离山之计”,避其锋芒,以智取胜。他提出:“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晋军伐曹卫,取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三月攻占曹国都城,迫使楚军撒出宋国。
当楚军复攻宋国时,狐偃毫不惧色。决心同楚国决一雌雄。他预言:“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打消了晋文公的顾虑。狐偃战赂上蔑视敌人,是以战术上重视敌人为前提的。《吕氏春秋》云:“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曰‘楚众我寡,为之奈何’,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以文,繁战之君,不足以诈,君亦诈之而已。”在城濮之战中,晋军始终贯彻狐偃“诈”的策略。战争初期,晋军“退三舍避之”,使楚军更加骄横轻敌。战争中间,狐偃、先轸命令晋军以虎皮蒙马,马后拖着树枝,扬起尘土,制造逃跑假象,“伐其木以盖其兵”,迷惑楚军,使楚军处处被动挨打,以“败绩”告终。
城濮之战晋胜楚败的结局,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它改变了春秋时期中原的政治格局,确立了晋的霸主地位,从此开始了晋楚争霸中原的百年历史。关于战争的指挥者,有学者认为主要是先轸。事实上,狐偃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是有道理的。连晋文公也盛赞:“偃言万世之功”,给狐偃以极高的评价。
僖公三十一年(前629年),狐偃卒。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可以这样说,狐偃为晋文霸业付出了毕生心血,无狐偃则无晋文霸业,此誉实不为过。狐偃的品行和才华受到各国诸侯大夫的推崇。宋公孙固称孤偃“惠以有谋”;曹大夫僖负羁赞狐偃:“可谓贤矣”楚令尹子至见其卿才,甚至“请上狐偃。”狐偃同其父狐突,其兄狐毛还受到后人深切的怀念。原因是,狐偃具有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和忍辱负重的传统美德。流亡途中,历尽磨难。所经各国,有礼遇,更多的则是冷遇和轻慢,甚至难免乞食,或有杀身之虞。狐偃为了返国大局,忍辱负重,唯力是视,受到时人的嘉许和后人的尊敬。其次,孤氏父子之人忠公体国,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骊姬之乱后,狐突派其二子夹辅重耳,逃出晋国。在秦时,当狐偃听到献公命从重耳亡者返国,不返者“尽灭其家”的胁迫时,他大义凛然,拒绝回晋。其父狐突也仗义死节,伏剑身亡。两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历代皇帝都以狐突忠贞报国为忠义楷模,及至宋代,宋徽宗封狐突为忠惠利应侯。七月十四日狐突诞辰日至今仍为交城一带的传统古节。最后,作为功绩卓著的政治家、军事家,狐偃在春秋发展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晋之卒成霸业,偃之力居多,”而晋文公称霸,遏止了秦楚等生产力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的扩张,动摇了西周宗法统治秩序,有利于中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那么.狐偃的历史贡献则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第五篇:人文精神岂能抛弃
人文精神岂能抛弃
余映潮先生虽是教研员,但他经常上讲台执教公开课和示范课,这是难能可贵的。也不能不承认,余先生对语文教材的“挖掘”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对语言知识熟稔驾驭的水平以及在课堂上滴水不漏的操作技艺是超一流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他基本上是把注意力放在教材中的语言知识和文章的写作技巧上,对渗透在文本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含蕴丰富的人文精神似乎不感兴趣。在他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语文的科学化、技术化体现得极为充分,可以说,余先生把语文的“工具性”展示得淋漓尽致。
我们不妨以余先生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6期上的《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之一)》中的案例为依据,认识其教学艺术的显着特征。他在这篇文章中提供了一幅《夏天也是好天气》的教学蓝图:
1.告诉大家--读妙文。
2.提醒大家--寻雅词。
3.评说课文--品奇字。
4.表现生活--用美句。
这幅蓝图完全撇开了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对于初中生来说,这篇课文在内容的理解上有较大的难度,必须下一番功夫),而是单纯在语言文字上兜圈子。笔者不知道余先生所说的“雅词”是指哪一类词,用怎样的标准搜寻;也不清楚“奇字”是哪一类字,这里的“字”和“词”有什么区别;更不明白如果没有真实的体验,怎能单靠“美句”去“表现生活”。学生整节课都在与字、词、句打交道,对于夏天为什么是好天气却毫无内心感受,这样的语文教学焉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余先生所创造的“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花样繁多,但无论怎样变化,其核心都是“积累语言知识”。黄启东先生在《余映潮老师课型创新艺术例谈》(载《语文教学通讯》A刊2002年第4期)这篇文章中,介绍了“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的两种主要课型:其一是积累课,其二是活动课。所谓“积累课”,就是“老师将课文中最有价值的语言训练的'点'提炼出来,让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积累”。文中介绍了余先生执教《论求知》的教学步骤:
① 识字词。落实字词,听写雅词。
② 背名言。每人选择背诵课文中的3-5条名言,择其一条说说为什么喜欢。
③ 析精段。从不同的角度,品味一段话。
④ 学表达。学习运用一种“三列式”的语言表达方式。
显然,这堂课的四大板块无一不是围绕语言文字展开的。学生按照这种思路学完此文,根本不可能明悟求知的重要性,甚至对文章的基本内容都未能了解,更谈不上与作者产生心灵的沟通了。尤其令人莫名其妙的是,余先生居然发现了一种“三列式”的语言表达方式,那依此类推,是否还有四列式、五列式呢?
让我们再来看看余先生所创造的“活动课”又是怎样的课型。根据黄启东先生的介绍,它和“积累课”似乎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通过“活动”的方式(其实前一种课型也有类似的活动)进行“积累”而已。文章以余先生执教的《短文两篇》为例,介绍了活动的内容:编制一张课文语言积累卡。他要求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整理课文知识:①字音认读;②字形书写;③常用雅词;④成语和四字词语;⑤精妙写段模式。如果说这种“活动课”与“积累课”有所不同,那就是它对文本的内容、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更加不屑一顾,完全阉割了教材中渗透的人文精神。余先生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了积累语言知识的容器,但殊不知,语言文字只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如果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品析,如果离开了思想的熏陶和情感的体验,这样的知识是不可能内化为语言表达能力的。
余先生强调课堂教学要做到“积累丰富”,这本无可非议,但积累绝不只是对一些零散的知识部件的聚集,更多的是对人的发展所必需的情感、思想、精神等内在的东西的积淀。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一方面积累运用语言的知识和能力,一方面接受优秀文化和健康情感的熏陶。那些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也能使我们的精神和思想受到浸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积累不单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而是一种全方位的积累。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始终与思想同行,和精神相伴,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下也始终与思想水平和精神品位的高下密切相关。因此,离开了精神的濡染,片面地强调语言的积累,不可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反倒会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缺失,那些看似“丰富”的语言知识在实际运用中也只会成为一堆言之无物或华而不实的空壳。
当然,余先生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有时也注意捎带一下情感的体验,尤其是近两年对知识积累的做法也进行了一些修正。如在诗歌教学中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读出诗中的情感。但余先生把朗读主要是当作一种“对同学们进行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和普通话训练的语文学习活动”,③而情感体验则位居次席,且大多浮于表层。也就是说,他注重的并非渗透于文字中的内在意蕴,而是情感的外化。其主要目的不在体验情感,而在训练朗读技能。毋庸置疑,朗读在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但它难以走进文本的深处,因而不能替代无声的思考,尤其是意象朦胧的诗歌是不能单靠诵读来打破文本与学生之间的隔膜的。如果学生只是粗略地认定一下作者的情感倾向,而未能沉下心来深入探究,即便读得语速适度,语气恰当,节奏分明,重音准确,在技巧上似乎十分娴熟,也很难真正进入诗歌的意境并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