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行精细化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精细化管理对于基层农发行而言,不仅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也是农发行构筑现代银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长宁支行围绕“精”、“细”、“严”、“实”、“高”五字目标,由点到面,逐步深入加大推进精细化管理力度,取得一些成效,促进了内部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业务的有效拓展,综合目标考核名列全市前茅,“四无”目标得以实现,但离打造现代银行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当前基层农发行精细化管理的难点及对策谈点肤浅认识。
一、难点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是建设现代银行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它存在于日常管理的具体实践之中,作用于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精细化管理必须与各项管理工作全面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才能真正发挥效应。在精细化管理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误区和倾向,影响了其效应的发挥,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六重六轻”。
(一)重强力实施,轻认识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认识到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干部职工在没有充分认识到精细化管理重要意义的情况下断然实施,必然是本末倒置,其结果也必然是效果不彰。认识上的不到位,把精细化管理看成是“吹毛求疵”,认为精细化管理与过去的日常管理没什么区别,只不过现在给“管理”冠个好听的名罢了,对精细化管理真正的含义理解不透,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认识上的不到位,必然会带来行动上迟缓和管理行为的弱化。
(二)重制度建设,轻严格执行。经过几年来的制度建设,我行已基本建立起覆盖业务经营及内控管理方方面面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基层行也结合实际,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但各项管理制度要落到实处,离不开人的执行。要知道,雄韬伟略的战略家中国自古有之,但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更是不可或缺的。在很多时候,一些设计非常精良的精细化管理细则,却难以得到良好的实施,问题是:一方面精细化管理其操作性设计得不尽合理,难以得到良好的实施:另一方面执行人怕得罪人,怕麻烦,不愿意认真执行,最后导致精细化管理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故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加强政策调研,不断总结完善,以利于规范操作,更离不开各部门和一线广大干部员工脚踏实地的精细化执行,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成效。
(三)重步骤精细,轻效率优先。精细化管理的宗旨要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在于落实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使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均能准确到位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把管理成本降至最低,从而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其中就存在管理的“度”难以把握的问题,容易出现“效率陷阱”现象。为了追求精细化,往往一些可以省略的步骤就变成不可缺省,有时候这是好事,但凡事都有两方面,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精细化导致效率降低的极端现象出现,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精细化“度”的把握上,还在于决策者的卓识和能力。
(四)重各个系列精细化,轻系列之间精细化。从目前情况看,基层行各个部门都采取了大量精细化管理措施,成效也十分显著。但是,涉及到各个部门之间的事务衔接问题则不那么严密和精细。工作人员对于岗位职责中明确的事项基本能做到位,但对于界定模糊、新增事项却易熟视无睹或推诿扯皮。这其中有许多客观原因,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的事务衔接要比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自身的事务完善难度大,困难多。但是不少问题往往就出在这些边缘地带,这也正是精细化管理的重心所在。“一室二部”只是基层行内部对业务的分工,它们既是相对独立的管理环节或部门,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一旦脱节,势必影响整个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各个职能部门、岗位之间只有既各司其职,又加强沟通,相互配合,信息共享,形成有机的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管理链条,才能切实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五)重考核项目精细化,轻非考核项目精细化。目前基层行存在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倾向就是列入综合目标考核的工作和事项基本都能认真对待,精细化管理,而未列入目标考核的工作和事项往往得过且过,粗放式管理,目标考核制度成了左右日常工作的指挥棒、风向标。对于非考核项目给予必要的关注十分必要,只不过在时间、精力、人力、财力等方面要有所侧重、合理安排。
(六)重先进管理理念引进,轻融会贯通持续改进。我们昨天大力推行规范化管理,今天全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先进理念的引进无疑有效地促进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然而,我们往往热衷于从一座管理理论的山峰奔向另一座山峰,而无暇深思这种管理理论的真正内涵,深入细致地进行融会贯通持续改进。殊不知,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我们今天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是要抛弃昨天的规范化管理另起炉灶,恰恰相反,而是要将这些管理思想和方法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
二、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态度决定一切”。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先要从思想根源上培养大家追求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氛围,采取各种形式向全体员工灌输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加大精细化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仅要让所有管理人员都能正确认识、全面了解,主动把握和积极参与精细化管理,而且要在全体员工中真正形成共识,做到全员参与,使管理工作由少数人掌握变为多数人的自觉行动,这就要求上下同心,一级管理一级,员工要做到管理好自己,工作日清日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的做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取得管理成效。
(二)杜绝制度盲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不论做什么都要有规则,管理更是如此。精细化管理其核心在于精抓细管上,这就要求不仅要有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要全方位的覆盖管理范围,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没有“盲区”,这样才能使精细化管理工作达到精细的管理目标。倘若有些制度相对滞后,则必须及时补充新的实施细则,若有些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则执行人及时反馈、整改,以便及时解决,杜绝管理上的“盲点”或“盲区”。
(三)实施“人才兴行”战略。金融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农发行要发展,必须加强对人才的管理。目前,我们员工队伍的营销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水平等都与精细化管理要求不相适应。人力资源管理从粗放式到精细化,是当前基层农发行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短缺人才,另一方面要盘活人才存量。把教育培训作为推进支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作为应对更加严峻挑战的战略举措,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培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银行、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使全体干部员工的素质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相适应。
(四)认真抓好落实。实施精细化管理重在责任落实,而落实的最终效果则体现在考核上。因此,严格考核,按规章办事是督促落实的重要手段。在深化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严格的考核措施,并要建立一支铁面无私、公正执法的专兼职考核队伍。坚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下不为例,通过严抓细管来实现管理上的零缺陷,达到工作效果最佳。从长宁支行的实践来看,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按月检查,(即各部门各岗位在月末最后一周逐条逐项按照相关制度和规定对本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在此基础上,行领导带队进行抽查,并在次月第一周星期一的行务会议上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一周整改完善,行领导及时对整改情况进行督办检查)逐步使员工养成了按规操作的习惯,使支行出台的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促进了支行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最具战略性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小胜靠技巧,中胜靠机遇,大胜靠文化。所以,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细化管理有机结合,把它作为促进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好。一是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的约束机制,使广大员工把政策要求、制度规定、岗位规范和操作要领转化为自觉行为,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从而推动全行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要全面加强专业文化建设。专业化是精细化的重要途径,做专才能做精。按照现代银行和核心理念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培育具有各专业特色的良好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渗透和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形成符合现代银行要求的客户服务文化、信贷文化、内控文化,从而促进整个管理水平的提升。
(六)循序渐进推进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要有阶段性目标,循序渐进,不能要求一步登天,而只能是步步为营,把精细化管理的迈进步伐夯实了,才能形成坚实的基础,才不会半途而废。还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宜,运用不同的手段,采取有效的方法,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
第二篇:基层国税干部队伍管理难点及对策
基层国税干部队伍管理难点及对策
基层国税干部工作在税收的第一线,是各项税收工作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加强基层国税干部队伍管理是促进国税事业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成各项税收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尽管各级国税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的教育整顿活动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新形势下当前干部队伍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干部队伍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问题和薄弱环节亟待解决。
一、难点及成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干部队伍建设与新形势要求相比,部分干部思想状况不容乐观,基层干部队伍管理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应运而生,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从被管理者角度来看,“人难管了”。一般干部职工是基层国税的主要管理对象。近几年来,随着税收任务的不断增长,工作压力加大,部门差异、地区差异和岗位差异明显,普遍存在大机关、小基层,大市区、小县城,“油水肥厚”区域、“清汤寡水”区域。在这种情况面前,部分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思想消极,工作怠慢现象不断出现。
1、工作信念不坚定。有的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忘记了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在思想上存在四种不良情绪:一是政治上存在厌倦冷漠情绪。少数基层干部认为,讲政治是论大道理,学政治是学老套套,枯燥无味,对政治学习、廉政建设、公益活动感到厌烦,对税事国事天下事,事不关己,漠不关心。二是工作上存在紧张压头情绪。近年来各地普遍推行机构调整、人员分流、竞争上岗、考试培训,狠抓执法责任过错追究以及征管质量、岗责体系考核等,干部普遍感到潜在的压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少数同志面对工作压力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三是对先进的管理模式存在困惑抵触情绪。少数基层干部特别是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的一些同志,留恋权力,厌烦服务,对于电子报税、一窗式管理、一站式服务等先进管理模式的学习运用,消极对待,工作应付、推诿、拖沓。四是生活上存在盲目攀比情绪。部分干部存在“不平衡心理”,存在不正常的“攀比心理”,不比工作奉献,只比待遇高低,不尽心尽职,只管岗位好与差,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努力干,体现不出一名国税干部应有的觉悟,混同与一般群众,甚至连一般群众的思想境界也达不到。少数同志从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经受不住社会上腐朽思潮的侵蚀,人生天平出现失衡。有的沉湎于花天酒地、玩牌赌博,享受所谓的新生活,还有个别人为满足一己私利,干出违法违纪勾当,损害国税形象。
2、工作态度不积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消极等待型”。一部分年龄为50至60岁的干部,税务工作年限长,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由于临近退休,对工作热情不高,“船到码头车到站”是他们的指导思想。知识老化却不愿积极学习,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跟不上税收信息化管理的步伐。二是“无所作为型”。一部分年龄为40至50岁的干部,有知识、有经验、又有精力,本来应成为税收工作的主力军,但因制度或者职数编制的原因,提升无望,便将工作精力转向私人事务,工作责任心淡漠。三是“热情减退型”。一部分高校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税务单位,成了基层干部队伍的主体,给各项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工作之初,这些干部劲头十足,但业务不精。时间一久,业务逐渐熟练,却由于制度原因长期停留在一个岗位,热情被磨灭,自我感觉才能无法施展,对工作采取了冷漠的态度。
3、工作创新不主动。部分干部对自身要求不高,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上进心和进取精神不足,工作学习得过且过,认为“无过就是功”,没有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工作能力上存在四低,即执法水平低、服务水平低、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运用水平低和管理水平低。部分干部学习热情不高,特别是对新的税收业务知识、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产生畏难症、恐高症,靠老本吃饭,凭经验办事,加之日常工作中长期以税老大自居,导致自身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服务质量、管理能力长期停留在浅层次、低水平上,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需要。
4、工作作风不扎实。部分干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官爷”作风。以“税务老爷”自居,对纳税人盛气凌人,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缺少与纳税人的联系和沟通;部分干部工作不负责任,思想作风不踏实,效能建设各项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科室之间、岗位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推卸责任,办事效率低下,导致办税人员多跑路、跑冤枉路等问题,纳税人投诉情况时有发生。
(二)从管理者角度来看,“管人难了”。基层国税的管理者主要包括局领导和中层干部。
1、管理者制约权力相对削弱。由于税务机构人事和税务经费改革的不断深化,城乡工作差别消失,基层税务大征管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同时税务经费已经实现了县局机关大统一,科室已经没有经费的独立支配权,因此,基层管理者特别是中层领导干部对一般干部职工的管理制约权力相对减少,导致干部激励制约机制难以顺利执行,从而在干部职工当中出现了“为领导或为科长做事”的错误认识。管理者无形之中臵于被动管理的状态,许多管理者只能凭借自身的魅力和与干部职工平时建立的人际关系来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
2、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一是真抓实管不够有力。有的基层领导,害怕管严了会得罪人,影响关系,不愿管;有的领导,对自己要求不严,自身不正,扶正祛邪底气不足,不敢管;有的领导重业务工作,轻思想教育,不擅于甚至不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导致少数管理者真抓实管,守土有责落实不力。二是管理意识不够科学。一些管理层尤其是中层干部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片面认为管理就是考核、扣分和处罚,总以为运用经济处罚手段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常常以工作考核代替日常管理。少数基层领导平时工作缺乏预见性、前瞻性,只满足于对具体人、具体问题的具体处理,不能做到由点及面、点面结合、防治结合,管住手脚但管不住头脑的问题较为突出。三是管理制度落实不够到位。有的管理者缺乏全局观念和组织观念。存在着上级布臵什么就做什么,缺乏全局一盘棋的思想,有利的事积极干,不利的事消极干,做“好人”的事努力干,做“遭恶”的事让着干;有个别管理者甚至对单位、对同志不负责任,有意见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喜欢搬弄是非。
3、管理机制有待健全。一是干部教育机制不够到位,致使部分干部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学习上抓得不够紧,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二是干部管理监督机制不够落实,存在制定得多,落实得少,制约机制不够健全,对干部管理考核不够严密,表现在奖励得多,处罚得少。三是干部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原动力、培养力、约束力、考核力均显得不够足。由于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化和受上级局在机构设臵、科级干部配备职数上的限制,优秀干部要进入科级队伍比其他机关部门来得更困难和竞争更激烈,在实际工作中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区别不大,导致部分干部进取心不够强,安于现状的思想也逐步漫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国税部门的生机和活力。四是干部管理模式不够合理。突出表现为重考核结果轻管理过程,重管理形式轻管理内容。有的基层管理层对管理结果的评价、考核和处理关注较多,而对管理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拿不出强有力的解决措施。有的基层领导脱离本部门、本单位、本时期的工作实际,队伍管理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措施不得力,盲目追求管理花样,形式主义较为突出。
二、建议及对策
要想改变当前基层国税干部队伍管理现状就必须全面提高国税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建立健全各项监督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管理水平。在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国税干部队伍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正确思想教育干部。想法决定做法,态度决定力度。做好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解决干部队伍思想问题的前臵条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根本性、管长远的工作来抓。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把政治思想工作渗透到税收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为税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当前,在干部队伍中之所以出现部分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乏力。近年来,我们在抓国税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重机关、轻基层,重领导干部、轻一般干部的现象,使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在干部队伍中得不到落实。走过场、图形式,说教空洞、言之无物、苍白无力,导致了干部职工有思想问题长期得不到及时、合理、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因此,进一步强化对干部的思想教育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二)用有效机制约束干部。坚持把教育管理的原则和内容渗透到具体工作中,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办事,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凡是法规制度有明确规定的,不折不扣地抓落实;凡是法规制度有原则要求的,具体细化抓落实;凡是法规制度相对滞后的,研究探索抓落实。要针对国税干部教育管理的特点规律,建立操作性强的制度机制。一是健全分析讲评机制。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干部教育管理中的倾向性问题,定期对全体干部的学习、工作及守纪情况进行讲评,认真登记,作为年终考评、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健全谈心帮教机制。要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关心下属和基层干部的思想、生活、工作。尤其对工作出现问题、家庭出现变故、个人受到挫折的干部,做到及时谈心,组织专人帮带。三是健全选人用人机制。要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法规制度和基本程序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考察、识别、了解、认定、评价干部。对那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脚踏实地、业绩突出的国税干部要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那些不思进取、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要坚决给予惩处,予以“换岗”或“下岗”。要将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通过竞争上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坚决反对任人为亲、论资排辈的用人导向。
(三)用严格奖惩激励干部。干部竞争激励机制是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的有效手段。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及奖惩办法,做到明确考核标准,明确考核办法,明确奖惩措施。将政治思想、业务学习、本职工作等工作分解量化,在明确目标任务职责,层层签订责任状的基础上,制定绩效考评实施办法。通过实施绩效考评有效解决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现象。考评的形式也应多样化,不能因为名额的限定,就否定了另一部分干部的工作成绩,积极开展评先活动,弥补考核优秀人数有限的不足。除了荣誉激励机制,也应通过提供各种待遇激励干部努力学习、钻研业务、勤奋工作,如职称考试与相应工资职级相挂钩;能级考试与相应工资职级相挂钩;工作好,思想正的老同志退休时可考虑在职务上提升一级以提高工作待遇,使广大干部工作起来有奔头。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仁县国税局
地址:湖南省安仁县城关镇五一北路 邮编:423600
第三篇: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园林绿化施工难点与管理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多,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通过对园林绿化施工难点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有利于园林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难点;管理对策
1.园林绿化施工难点分析
1.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混乱
我国的园林绿化工程飞速发展,绿化工程越来越多元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于绿化工程项目的审批很难全面掌握。特别是针对市政住宅的小区绿化工程,对于提出的绿化标准,房产开发商容易投机取巧造成资源浪费,不仅影响景观建设,更为市政绿化管理方面带来混乱。另外,由于园林绿化施工团队的管理能力较差,直接影响了工程管理的质量,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
1.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设计理念相背离
园林绿化工程一直坚持与自然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大量使用不同绿色植物,并且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及功效,根据设计方案建设绿化工程,很好地将园林与自然相结合,体现出和谐之美。但一些园林绿化施工队伍并没有认识到园林绿化的重要性,认为只是简单的插花种草、铺设草地等工作,没有更多的技术性,对于绿化设计方案也不够重视,最终导致园林绿化工作未按设计方案进行,园林绿化施工人员缺少对植物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的了解,致使施工后的植物死亡甚多。另外,多数人认为园林绿化工程相比建筑工程更加安全,一些工人或个体队伍大量涌入园林绿化施工行业,导致园林绿化施工行业的人员混乱,管理工作难以展开。施工单位参与绿化投标,中标后支付招标单位一定的管理费用,然后自行组织施工队伍并进行管理。但组织的施工团队并不懂得施工程序、注意事项及基本规范等,因此很容易对前期完美的园林绿化设计理念有所影响。
1.3园林绿化工程缺乏专业的监管机构
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的监管工作一直处于落后阶段,对于监管体制的不专业、不完善、不科学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我国颁布的《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强制性管理条例较少,多数由施工单位自行衡量,这便容易使一些施工单位钻法律漏洞,从而出现一些不良后果。例如,绿化施工单位对绿化地区的情况没有充分地了解,组织的施工团队也不具备一定的技术性,认为能栽能种便完成了工作,不考虑后期的景观效果与植物的成活几率,最终导致园林绿化植物的大面积死亡,加大了后期的养护管理难度。
2.加强园林绿化施工的管理对策
2.1明确施工管理规范制度
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和目标的实现,我国的园林绿化工作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园林绿化对城市环境及社会生活的影响性。因此,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更加规范、明确。针对强化实施园林绿化工程的管理可以通过以下2方面进行:
2.1.1实施绿化工程施工审批程序。在进行绿化工程施工前,需要向相关绿化管理部门提交绿化审批报告。绿化管理部门对绿化工程的特点、目的、景观性和实用性进行考察,并且对设计方案、周边环境和申报单位的实力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不满足申报标准的单位予以驳回。绿化施工单位在通过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及施工标准开展工程。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的整体布局。
2.1.2实施市场准入机制。市场的运转规律会对园林绿化工程单位进行调节和控制,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一定实施资质方可从事园林绿化工程工作。而对于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单位,政府相关部门需要有效调控,不允许其开展绿化工程活动。
2.2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目前来看,绿化工程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园林绿化施工单位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加强园林建设的培训,保证整体施工队伍掌握基本的绿化知识。施工过程中,在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与设计师的高效配合下才会顺利完成绿化工程的施工,并且能够保证绿化工程的景观效应。
2.3提高施工现场工作流程的科学性
目前在多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实际施工与设计之间未达到有效衔接,这便使施工结果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的反差。因此,在施工前需要与设计师进行有效沟通,设计师和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共同作业,由设计师对现场施工进行指导,确保施工效果与设计方案一致。另外,施工方也需要对设计方案充分了解及掌握,对于有问题的地方及时与设计师沟通,切不可盲目施工。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集实践性、科学性、技术性为一体的管理工作。这项工作既需要掌握前期的工程原理,还需要具备指导能力;既需要管理者和设计师及时、有效的沟通,还需要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积极配合。只有全方位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够提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将园林绿化的艺术性、技术性进行有效结合,建设出美观、经济、环保、实用的园林工程。
第四篇:浅谈基层组织工作精细化管理
浅谈基层组织工作精细化管理
来源:长沙晚报
时间:2010-10-20
基层组织工作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在基层组织加强精细化管理,是构建“大党建”、“大组织”工作格局的积极手段,尤其有利于乡镇党委在基层组织建设管理中运筹帷幄。
一、坚持精细化管理三个原则,实现三大转变。注重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是精细化管理的三个原则。加强基层组织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切实贯彻这三个原则,从而实现三大转变。一是由“浅”到“深”的转变。乡镇党委要做好细节的梳理和提升,使每项党建工作都有标准、每项党建业务都有流程、每个工作岗位都有要求,普遍推行“流程管理、环节控制”的链条运行模式,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从“虚”到“实”的转变。细节不是全部,更要专业。乡镇党委要坚持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成果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目标完成情况由党员和群众来评判,评判结果与干部待遇挂钩,真正实现虚功实做。三是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要从经济、政治、社会效益等方面建立健全组织工作对发展大局的支持度指标体系,要求党务干部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上水平;既注重工作过程,又严把具体环节;既坚持抓平时、平时抓,又坚持抓长远、长远抓;更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
二、把握精细化管理四大特征,达到“五化”目标。“精细化管理”,不是单纯的细节管理,概括来讲它具有精、准、细、严这四大特征。乡镇党委只有把握好这些特征,才能使基层组织建设达到“五化”的目标。一是强化设施建设,做到基础配套标准化。二是改进组织设置,做到制度落实日常化。要从实际出发,调整理顺党组织设置,大力推进设岗定责、依岗承诺,不断完善党小组阵地建设,丰富党小组活动内容,创新党小组功能定位。三是规范党的活动,做到工作开展规范化。重点抓好发展党员、党费管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理财和民主议事决策等党内工作,以规范化的管理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四是完善工作流程,做到工作责任具体化。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执行依据、职责权限和程序步骤,使每项工作、每项任务都实现具体化、程序化,确保不被延误和不在运行中脱节。五是健全考核体系,做到档案整理规范化。本着“凡事有规定、规定必执行、执行必考核、考核必奖惩”的原则,对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进行量化细化,每个细节都进行严格把关,逐步建立起基层党建工作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
三、强化精细化管理执行落实,打造全新组织。一是坚持“流程再造”,让执行落实有章可循。围绕执行依据、职责权限和程序步骤“三明确”,乡镇党委要对本级实施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梳理、重组、发展和更新,对重要工作流程进行分解细化。尤其是要完善好村干部践诺奖惩、发展党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议事决策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工作流程。二是坚持“全质管理”,让执行落实有标可超。也就是说,对于每项工作,不但要通过全面的标准管理体系来实现整体提升,还要有更高的标准要求来达到创优目的。三是坚持“量化管理”,让执行落实有的放矢。对工作目标考核,坚持多用“数学”少用“语文”,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作者系望城县委常委、黄金镇党委书记)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同时也是社会分工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目前,为提升全省高速公路安全保畅、公共服务、应急处置、行业创新“四种能力”的有力举措,把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高效的管理形式被广泛应用到高速公路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全面推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本人现对党建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更新思想,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要素多,对管理层、执行层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层面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首先是管理层的观念问题。要通过不断加强学习培训,使领导者了解重视精细化管理在日常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必要性,才能有效地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做法结合到党建工作上去。其次是执行层的观念问题。在执行层中强化贯彻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将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与工作任务的布置和考核结合起来,促进其主动学习新知识,增强综合素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二、关注细节,建立一套高效的运行系统。
(一)细化流程。健全工作流程是工作职责能否落实到位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特色工作和党群部门工作流程,对党建工作流程再细化、再规范、再设计。具体细化到党的自身建设工作流程和党群部门日常工作流程以及特色工作流程。
(二)精细管理。针对党员队伍政治素质差异化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加强对党员管理。我们对党员队伍进行了精细化管理,一是对党员进行了分类,就党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发挥作用等方面,对党员提出“思想觉悟高于群众、业务技术精于群众、完成任务优于群众” 的要求和目标,并对照此标准对全公司党员进行了细化分类,经过细化分类,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二是结合定期上党课、民主评议等阶段性教育管理,加强对党员日常化的 “过程管理”。每位党员每人手持一本积分册,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对照个人管理标准,每完成一项指标就及时记录在积分册相应栏目。各支部确立专人作为积分汇总记录员,每月将积分情况与党员个人记录核对并公布,年终根据积分评定考核等次。考核优秀的,在评先进、培训、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不得参与评先评优,同时党组织确定专人帮助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整改。
(三)引导党员“看先进、学先进、赶先进”。通过简报、宣传栏等多种媒体宣传党员先进典型,同时,重点提出了对党员最基本的“底线”要求。如提出党员不参与赌博,自觉抵制邪教,不违法乱纪等“底线”要求,明确规定党员 “哪些事做不得”。对有苗头性问题或触及“底线”被扣分的党员,党组织通过个别谈心、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等组织手段加强警戒教育。
三、严格考核,确保精细化管理取得实效。
考核历来是管理工作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党建工作的难题。精细化管理在党建工作中的运用能否取得实在效果,考核是关键。一是制定考核细则。在《公司精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绩效考核细则》,制定了《公司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体系考核细则》。二是实施人性管理。注重以人为本,平时检查实行一次友情提醒,二次警示教育,三次检查通报的人文化管理。无论是上缴材料,还是机关学习,全部形成考核机制。三是科学运用结果。年终评先评优,不再采用传统的无记名投票,领导平衡,而是采用“比先进”的办法,比哪个党支部业绩多、贡献大,哪个支部就是先进。
以上是我在党建工作运用精细化管理的经验,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内涵很深,包括的范围也很广,要在每一个细节中体现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把推行精细化管理作为改进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每个党务工作者长期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尝试。(杨清平作者单位:晋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第五篇:城市管理难点与对策浅析
城市管理难点与对策浅析
程小平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提升,城区面积不断扩张,各种生活习惯的人们涌入城市。而受政策、资金、传统等因素的影响,重建轻管的问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城市管理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如何破解这些难点,使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城市管理部门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我们要转变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适应新的形势任务需要,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
一、城市管理的难点
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关系到千家万户,大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小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城市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矛盾和问题无时不在,主要表现在:
(一)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屡禁不止。一些违法者根据城管执法工作的规律,采取“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迂回游击战术,与执法人员打“时差战”。也有一些违法者针对城管执法中的薄弱环节,钻执法空子,采取“打擦边球”的战术,在商店门前摆放的三轮车上卖物品等,城管来了就暂停经营,“老鼠躲猫”的“拉锯战”屡见不鲜。
(二)对违法事实拒不承认。在具体的工作中,城管执法人员往往不是违法者实施违法行为的第一见证人,这给调查取证工作增加了难度。现场的群众由于是熟人或是害怕报复或是同情违法当事人(大都为弱势群体)或是仇视城管等感情色彩原因,往往不愿意作证甚至还为违法者帮腔。执法人员虽然知道违章者在狡辩,但就是拿他没办法。
(三)“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在日常劝导教育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一些小商贩或商店经营业主在违法事实真相面前,摆出一副可怜相,道出要养家糊口等各种充分理由,并虚心接受执法人员的教育,给人唯一的感觉就是认识错误的态度非常好,但换个地点又“重操旧业”。
(四)违法建设现象难绝。《城乡规划法》修订实施后,法律赋予了城建监察部门更大执法权,目前沿街的违章搭盖基本得到控制。但一些小区或城乡结合部的居民私自占地或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未拆的违法建筑“步步为营”扩大建设规模,在屋顶上违法建设搭盖现象依然严重,影响了建筑物整体景观和空中美景。
(五)监管力度不够。缺乏大城管意识,公安、工商、城管、卫生等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大局意识、协作意识不够,对职能交叉的问题无人“抱养”,相互推诿,削弱了城市管理力度。
二、城市管理难点的主要成因
(一)既得利益驱动。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是市场规律的产物,流动商贩占道摆摊设点逃避各种税费,以低成本赢得经营成果。商店经营业主店外经营,以获得经营场地和烘托浓厚的商业气氛,赢得额外利润。部分市民的私利心态重,“只顾小家不顾大家”,在房前屋后擅自违章搭盖饲养家禽家畜或出租收取租金,污染环境卫生和破坏市容环境,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二)市民素质良莠不齐。随着我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民进城定居,外来农民工、下岗工人及残疾人等城市底层的弱势人群占相当大比例。客观上使这类人群通过违法乱搭乱建,改善居住条件,占道经营摆摊设点,靠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维持生计。部分市民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差,乱扔垃圾、乱倒垃圾和随意乱停放车辆的行为习惯成自然,始终保持着对自己的行为犯不了大法观念,法律意识淡薄。
(三)部门配合不力。由于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又因我国法律体系复杂,职责分工存在交叉和划分不明确,从而制约、弱化了城市管理的职能,由此而使相关部门你推我、我推你,其结果是大家都不管,或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争着管,没有利益的事,大家都不管。
三、城市管理的几点对策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县城市管理需要科学、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一)实施人性化管理。一方面要根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张贴现象,严管,规范次干道,加强城区主次干道、社区、居住小区小市场建设和管理,如利用好天晟市场。另一方面又要照顾残疾人和下岗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后顾之忧,协调民政、残联、社区居委会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渠道,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资开办福利厂吸收弱势群体就业,切实解决其生活出路,使其不再从事违法违章经营等。
(二)强化集中整治。营造严管重罚声势,形成高压管理态势,震慑违法当事人,遏制违法行为蔓延势头。随着我县建成区的扩大和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部分人为在拆迁改造中获取政府的巨额补偿,乱搭乱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城郊村,执法人员在强制拆除时易遇到围攻和暴力抗法。为打击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应组织国土、房管、建设、公安等部门集中拆除违法建筑和违法搭盖,展示出行政执法队伍的声威。县城管局立足标本兼治的原则,集中执法部门力量,拧成一股绳,重点治理反弹严重的“顽症”,将整治与日常化管理纳入双轨管理机制,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三)强化城管队伍建设。一是强化队伍素质教育,提高执法技巧,规范执法程序,不断提高队员的执法水平;二是实施量化考核,明确路段、明确人员、明确标准、明确责任、明确目标;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管好、用好城管干部,要逐步建立起城管人员优胜劣汰、能进能出、交流轮岗等制度;四是政策倾斜,充实执法力量,城管人员参照公安民警提高福利待遇和完善执法设备,提高执法科技含量。
(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要依靠社区、学校和新闻媒体作用,积极引导从自身做起、从娃娃抓起,广泛宣传城市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形成浓厚的城管氛围,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宣传部门要开辟专题栏目,进行全方位报道,对破坏环境和破坏公共设施的不文明行为要及时曝光,提高广大市民自主管理、自我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导市民关心、支持、理解、配合、参与城市管理工作,为城市管理工作和行政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五)树立大城管理念。因城市管理工作的广泛性、经常性、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管理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所以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出发,坚持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联合执法机制,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理解、齐心协力、多管齐下。城管局要着眼调动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的协作能力,推行违法违章行为“抄告”、“责成整改”制,当好“转换器”,将掌握的问题及时下达给有关职责部门处理,建立良好的城管运作网络,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