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固安县建设局五措并举 提升城市形1
固安县建设局五措并举 提升城市形象
固安县委九届三次全会及县“两会”召开后,县建设局及时组织干部职工传达会议精神,针对“城市形象提升年”的具体要求,就2009年的工作统一思想,周密部署,从五个方面入手,确保城市形象的全面提升。
一、抓龙头,科学规划。
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完成10平方公里的城市总体设计;编制新中街等重点街道改造设计方案;实施县域空间布局规划;协助部分乡镇实施总体规划;加强规划审批管理,严格“一书两证”发放程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
二、抓重点,完善功能。
对106国道城区段两侧100米范围内进行全方位设计翻新,打造高标准城市客厅;为新中街“穿衣戴帽”延伸扩展城区东、南、西南三个出入口绿化、美化工程;加快影剧院、扬水站公园建设及新昌东街、农兴路和玉井路改造工程。
三、抓精细,强化管理。
对市政园林公共设施实施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修补;实行养护效益与经济挂钩;对城区所有公共绿地进行全面整修;严格建设项目绿地审批与验收,加大处罚力度。
四、抓规范,提升水准。
强化建设工程和工程质量监督,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管理,推进建筑工程太阳能热水系统与民用建筑一体化技术,贯彻落实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政策及审批备案管理;做好安全生产督察,完成建筑企业“三类人员”培训,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发放制度,做好资质证等各种证件的年检培训,做好文明工地创建管理及清欠工作;狠抓评标专家管理,细化项目考核,规范招标代理行为,加强中标后合同跟
踪管理,完善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城建档案的管理工作;建筑稽查做到建设工程质量全覆盖,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全覆盖。
五、抓队伍,提供保障。
以“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做到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走出去参观学习与请进来专家培训相结合,提高现有人员素质与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相结合,全面提升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
第二篇:五措并举,提升作文教学水平
五措并举,提升作文教学水平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通常存在这些弊病,可以概括为“两个三条”,学生觉得是“三个没有”:一是“没有词语”。面对文题恰似无米之炊,想出上句没下句,只得生编硬造,作文如同“榨文”。二是“没有兴趣”。从小学写到初三文题如出一辙,单调、呆板、乏味,不少学生往往用中学的题,套小学的文,作文好象再版。三是“没有劲头”。写了几次看不出什么进步,信心便不足;教师也不太得法,归纳起来也是三条;练习少,发得慢,讲评不够。怎样改变这种局面,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呢?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提升作文教学水平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初中作文
在教学的第一线,农村初中作文教学通常存在这些弊病,可以概括为“两个三条”。学生觉得是“三个没有”:一是“没有词语”。面对文题恰似无米之炊,想出上句没下句,只得生编硬造,作文如同“榨文”。二是“没有兴趣”。从小学写到初三文题如出一辙,单调、呆板、乏味,不少学生往往用中学的题,套小学的文,作文好象再版。三是“没有劲头”。写了几次看不出什么进步,信心便不足,甚至编出顺口溜:“作文课真没劲,不如拿纸写封信。”教师也不太得法,归纳起来也是三条;练习少,发得慢,讲评不够。怎样改变这种局面,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呢?
本文认为,初中作文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或环节来探讨。
一、开源导流,读写听说并举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也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延续和效果的体现。二者相互为用,不可分割。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力求“五个坚持”、“四个结合”、“三个必求”。
五个坚持:
1.坚持改单篇教学为单元教学,突出一个“导”字贯穿一个“练”字。
2.坚持两下转移:把课前自学转移到课内,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把课后作业转移到课内,成为信息反馈。课堂教学要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注重培养能力。
3.坚持研究学情,指导学法。
4.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交还主动权,使之“身”人生活,生活是源。
5.坚持开展第二课堂,号召学生多读有益的书,多听广播,多看有益的影视节目,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扩大信息量,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有用。
四个结合:
1.读说结合。如今的信息社会,口头交际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每学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用简明的语言来概括该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那样写?以说促读,以读导说,以说促写。
2.读与听结合。要学会在各种场合中的听,能听出中心、层次及表现方法。
3.读与写结合。每读过一些有代表性的范文后,就用仿、改、续、扩、缩、读后感、评析等方式进行练习,不断提高写的质量。
4.读和观察生活、积累材料结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联想、概括、创造的能力,实现在课内学法,在课外受益。既“导流”又“开源”。
三个必求:’
读文章一定要——求线索,求思路,求情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之,要在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中,让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读书,深人生活,勤于动脑,以提高作文的素质和能力。
二、增加作文次数,创设练笔形式
现行课本中每个单元后各有—次作文训练,其中写为6篇,听说为2次。从培养表达能力看,我认为次数是不足的。学生写作水平低,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练得少。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平时我让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有的在课上写,当堂交稿。有的在课下写,写好再交。这样,每学期作文在15篇左右。那么多的作文训练,阅读教学还有无保障?几年的实践证明完全可以。办法就是要靠“五个坚持”、“四个结合”和“三个必求”,真正实现读写听说四字并举,讲读与作文教学相互为用。此外,我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创设了“练笔”。要求初一要天天练,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主要是养成习惯。初二要隔天练,要有适当的命题训练。初三每周练,字数500左右,内容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也可以从单元作文训练中选题。这样不仅弥补了作文次数不足的缺陷,也培养了勤于动笔的习惯。
三、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和兴趣
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没有动机任何学习都不会发生。如果学生对写作不能产生“需要”,那么他就很想写出好文章来。
我常用“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力求写作训练贴近生活,让他们感到有话可说,甚至有不吐不快的感觉。当学生有了那种强烈表达要求时,文章就写好了大半。
例如:每当新生入学或每接一个新班时,学生都特别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帮助,每个人都有一种表现欲。我就请他们把自己的性格、爱好、专长、优缺点及对老师的希望一一告诉我,以便师生精诚合作,题目叫《老师,我对您说„„》。师生虽初次见面,但都敞开心扉,情真意切,写得具体、生动、形象,有的惟妙惟肖,读了实在让人高兴。
又如,每过一段时间,我就发动学生为我的语文教学工作评头论足。当大家以诚相见,又有许多话不吐不快时,我便适时写出文题:《说悄悄话》。
激发兴趣,因材施教,也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途径。“树榜样”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李俞锦、易玲、杨晓花等人在去年的全国中学生书信比赛中均获佳作奖。学生杨叶、杨甜蓉等人的习作先后被“寻梦文学”采纳。这些活生生的事例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写文、改文的兴趣,人人都有了一种跃跃欲试之感。
此外,我还经常利用举办优秀习作展,辑印自演课本剧等活动,让学生从各种角度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不管程度如何的学生,每当自己的成果被展示出来了,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都绕有兴趣地努力练下去了。
诸如此类的练习,学生们感到: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感情表达清楚,把自己的意思述说清楚。动机和兴趣都有了,再写起来就会感到得心应手,从而更自觉地投入和顽强地练习。
四、注重思维训练,建立作文常规
学生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因此,我在作文训练中十分注意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具有概括性。善于概括的学生往往是写作水平高的。为了突出这个训练的目的,我经常结合课文组织一些比较阅读,然后由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见解。如《梁生宝与郭全海》、《范进与孔乙己》等。我们也时常把学生中的一些热门话题引进作文,如《谈“美”》、《也说“下海”》、《话“钱”》等。
学生通过对一些课文内容或社会现象的剖析,既提高了语文知识水平,增强了概括力,也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受到了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维还具有逻辑性。逻辑,主要指思维的规律。我常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如学了《死海不死》的命题方式后,结合课文《愚公移山》、《人民的勤务员》、《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课文,写
《愚公不愚》、《傻子不傻》、《生活富了,还要艰苦奋斗》等,让学生在分析中,逐步学会辩证思维的思维方法。
作文是思维的过程,应有一个较合理的思路。它有助于克服作文中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为此,我为学生制订了“作文常规”,其主要内容如下:
作文要注意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此外,要抓以下环节:
(一)审题。从命题或所供材料中揣摩命题意图,找出文眼,确定好习作的着重点和感情基调。
(二)立意。确立一个鲜明的、有时代气息的、健康的主题,作为全文的统帅和灵魂。角度要秒,挖掘要深,境界要高。
(三)选材。围绕中心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要点面结合,注意广度和深度。
(四)组材。要以一定的事物为线索,按合理的顺序
把材料组织好。详略得当,剪裁要巧妙,要嵌入细节。
(五)结构。究竟怎样开头,主体部分怎样安排,层次之间怎样过度,最后怎样结尾,都要精心设计,力求首尾呼应,条理清晰,中心突出。在此基础上列出较详细的写作提纲。
(六)动笔。腹稿打好之后,要一气呵成,保持文章思路流畅。
(七)自读、自鉴、自改。成文前的设计固然重要,成文后的咀嚼推敲也绝不可忽视。要仔细品味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八)誊稿。一定要字迹工整,格式正确,卷面干净,标点清楚,少写或不写错别字。此项专列一条,以示重视。这是语文素质之一,无论将来深造、就业都十分重要。
上述常规要循循善导,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发现薄弱环节,要因势利导,给予强化。
强化训练,要有针对性,不达目标,决不罢休。如,学生作文有时盲目性很大,更不愿打腹稿,列提纲。对此,我除了讲清“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以外,专门强调其中1-5条.要求誊稿时,一定要先抄上写作提纲,再抄正文。评判时,要把作文与中心思想是否一致、作文与写作提纲是否吻合、提纲设计是否合理当作讲评的内容之一。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品质,还养成了严谨的学风。
五、改进批改方法——少批快发,重在讲评,注重实效
叶老在给上海《语文学习》编辑部的一封信中指出:“精批细改要有前提,一是老师一定要比学生高明,二是老师一定有精力,有时间,三是学生一定能细心揣摩老师的批改,四是学生一揣摩老师的批改,一定进一大步,其实这几个前提都不甚可靠。„„课堂内共同讨论,老师当主持,插几句话,说几句总结语,比精细批改或许有效„„分组互相讨论也比专请老师批改好,好在哪里?好在让学生主动,好在集思广益。学校领导迷信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实在有损于学生的是: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这是最大的损害。„„打破精批细改的迷信很不容易,于是,老师只好永远做这劳而少功甚至徒劳无功的事了。老师辛苦了,学生吃亏了。”鲁迅先生也说过:“好文改中来。”先辈们的教诲告诉我们,修改文章的主动权不在别人而在自己的勤奋。老师是包办代替不了的,那么我们的责任不仅要教会学生写文,还要让学生学会改文,在不断的自我修改中提高思维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系统工程的重要一项,万万不可忽视。
多年来,我对此感受颇深。过去,作文从写好上交到老师精批细改之后再发下去,往往是两个星期,等学生在拿到作文本时,早已时过境迁,情意淡化,加上老师的批语总是周而复始的几句套话,学生根本不爱看,最多关心一下分数而已。怎么改变这种学生被动、老师徒劳的局面呢?我认为要少批快发,注重讲评,讲究实效,不做表面文章。
首先要明理导法。学生往往误认为写作文是自己的事,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因此写完就交,从不动手修改。为了转变观念,我反复深入浅出地讲解老教育家、文学家的有关论述,先让学生明事理、懂利弊,再教给修改文章的具体要求、步骤和方法。
常用的形式有:
(一)典型引路。
作文本收齐后,老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浏览一遍,分出等级类别,不写评语,不打分数,但要
做各种符号,找出共性和个别问题,做详细笔录,确定讲评重点。再找出两三篇各具特色的好文章,从字词、句、篇、语、修、逻、标点、书写、行款等方面做细致的评析。然后在课上讲评,老师示范后,再由学生自己评改。评改后再交,表扬进步快的,帮扶不得法的。
(二)齐评共改与自改结合。
从作文中选印一篇中上等水平的作文,发给大家,老师当主持,同学们一起评改,老师适当点拨、小结。其余文章,老师讲些优缺点,举些例证,发给大家自己修改。修改后一定再交再阅。
(三)互评自改。
老师把浏览、记录过的作文交换发给学生。先由评改者找出其优缺点,写出“评析”;再想出修改办法写出“建议”;然后送交作者本人;作者要认真考虑评改人的“评析”和“建议”;有不同意见时,可以交换意见,待心耳气和后,作者自己动手在原文上修改,直到个人认为满意了为止。最后要把个人修改文章的心得体会写成后记,抄在作文本上再交。
课上,老师也可以抽出两个有代表性的同学先读作文,再找相应的评改人说出“评析”和“建议”,师生共同评析,达成共识。课后老师再次浏览,既看评改人“评”得如何,又看作者“改”得怎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再讲评”。
每次讲评都要有一、二个重点,讲评要切中要害,不搞面面俱到。在实践中,学生评改作文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他们读得认真,评得仔细,建议也比较妥帖,改得也较恰当。双方都有了提高和进步。此种方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再教育,再提高,有百利而无—弊,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总之,作文教学必须勤抓巧改,灵活运作,以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整体素质。但毋庸置疑,科学的教学理论还有待于同行的共同努力和进一步完善。
第三篇: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五措并举”
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五措”并举
为企业保驾护航
为确保园区企业的发展、稳定,上饶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紧紧围绕园区特点、特色做文章,在“爱商、护商、安商”下功夫,采取“跳出园区保园区”的方法,牢固树立“管理不是目的,服务才是根本”的理念,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服务意识,通过“五项举措”,使队伍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有新的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有新的增强,公安形象和群众满意度有新的提高,真正成为守卫企业的哨兵,服务企业的“门神”。
一、重点企业联系牌。为进一步方便企业、服务员工,保持24小时“零距离”接触,分局特意制作了50块重点企业联系牌,悬挂在厂区门卫室外墙上的醒目位置,牌子上面印有辖区民警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进出企业的员工一眼就能看见。与以往的“警民联系卡”有所不同,原来的虽小便于携带,但是以开发区企业几万的用工人数来说,想发到每个人手中肯定不现实,现在有了“警企联系牌”,每个人都能看到,一目了然,入心、入脑,真正起到了警心、民心的“连心桥”作用。
二、服务企业网。分局在深入开展“三项重点工作”
以及“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中,从实际工作出发,将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到日常治安管理工作中,通过实地调研和反复论证,依托互联网功能,推出了“服务企业网”,开展了“实时交流、网上办事、温馨提示、法律法规”等功能,实现了警企联通互动。
三、法制进企业。分局结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主动深入企业,广泛征求治安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重点企业,用工密集型企业,由于员工数量众多,人员情况复杂,素质掺杂不齐,社会背景不明,常诱发不稳定因素,不和谐的声音,很多企业强烈渴求公安分局在加强打击防范的同时,对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进行培训。分局在晶科、大自然等企业举办法律教育讲座,各企业共有3000余人参加了法律讲座,讲座受到企业主和企业员工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四、驻企警务室。为进一步密切警企关系,分局以“三项建设”为落脚点,坚持“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精细管理、廉洁高效”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驻企警务室建设。在重点单位、重点企业先后建立晶科、大自然、新华龙等6个警务室,并选派精干人员担任警务室的负责人。努力把警务室建设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预防违法犯罪的第一道卡口、服务群众的第一个平台”。
五、警企联系会。为提高园区各企业的内部安全防范意识,督促各企业不断完善自身安保措施,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分局每个月深入各企业召开联系会。联系会的形式丰富多样,既有现场观摩学习、经验交流讨论,也有法律知识讲座、安保业务培训。通过联系会,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经验,取得了明显效果。联系会在密切警企关系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企业间相互联系、学习、交流的平台,基本形成了“警企联动、共抓共管”的治安防控格局。
第四篇:五措并举快速崛起
五措并举快速崛起
——加快邵阳发展之管见
北塔区茶元头乡乡长孙先礼
邵阳是一座有着25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这里人杰地灵,人文荟萃,资源丰富。曾经也是战略要地,商贾繁荣。然而,历史上的辉煌掩盖不了今日的落后。这些年来,我们自己与自己比,发展和进步了不少,成绩较大,但横向比较,特别是与外省、外地相比,却是相差甚远。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与全国、全省一些地市基本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缘何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被人家远远地甩在后头?这一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全市上下深入思考。邵阳,当痛定思痛,是我们下决心努力奋发赶超的时候了!
笔者先后在邵阳经济开发区、区委宣传部、乡镇基层工作多年,所闻、所见、所感、所想初步凝成了一点粗浅的体会,认为邵阳当务之急是从五处着手,加快实现暂新跨越。
一、集思广益、因地制宜、绘就蓝图、一以贯之
1、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定好邵阳在未来三十年乃至五十年、一百年的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要充分听取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不同层次的社会公民等各方面意见,综合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发展规划,重点是功能区域划分、三个产业布局、县域特色经济等。要提出一个响亮的建设口号,而且不能朝提夕改,换一
届领导就换个口号,要让这个建设目标一直在广大群众中响亮下去,深入人心。
2、要整合资源、集聚资金、集中力量、打造特色。邵阳目前在建的园区定位不高,功能交叉,产业不明。如邵阳经济开发区的重点到底在哪几个方面?邵阳工业园区具体做那些特色工业?站前开发区、佘湖新城开发等似乎在群众心中就是搞房地产开发。邵阳人都不明白这些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到底是打的什么仗,似乎都在打乱仗,恶性竞争,重复投资。这些年我们争取的国家政策、资金扶持不少,如开行贷款、贴息贷款、城建投融资平台,都没有集中整合,资金分散,建设遍地开花。造成大家内部都在抢资金、抢项目,一个有意到邵阳投资的客商今天这个区请其考察,明天那个区邀其洽谈,客商无所适从。如果明确产业定位,各有重点特色,市里就可以直接召集哪个区进行对接,减少程序和环节,扩张邵阳的知名度。如北京的中关村、长沙的高新区,有意入驻的企业自己可以对号入座,形成“硅谷”似的产业园区“洼地”。
二、做大城建、扩宽质量、三区鼎立、树立形象
1、要扩大城区面积,加速区划调整,储备城市发展空间。九十年代中期,邵阳曾经提出要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目标,而后却止步不前,丧失了发展机遇。近些年来,我省一些城市纷纷扩大城区,将周边县市纳入城市建设范围,实践证明此举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扩大,为土地
经营、市级财源、产业集聚提供了活力源泉,城市扩张是大势所趋,邵阳要抓住时机,借鉴外地经验,将城区周边的卫星城纳入囊中,远期规划是将邵东、新邵、邵阳县全部融入,近期是将毗邻三区的部分县的部分乡镇分别划入三区。特别是面对区域面积太小,发展空间有限的北塔区,要迅速采取得力措施,将新邵、邵阳县的部分乡镇划入,有利于北塔区在争取资金政策支持、经营城市土地上不出现“短腿”困惑,三区要形成三足鼎立,并驾齐驱的发展局面。
2、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要把水、电、路、桥、等等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抓好。重点布局建设城市二环、三环路。邵阳以前建设的城区道路又窄又弯,许多都是盲肠路,要避免在走这条弯路,要高标准、大手笔建设未来发展的道路,使二环、三环路成为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要规划好田江苗儿桥、雪峰桥、桂花桥建设,使每一座桥建成后,都能形成一条经济增长带,产生“桥头堡”效应。此外,城市配套功能要完善,如车站、医院、学校等建设要同步跟进。如目前东站、南站、西站、北站布局很不合理,必须外延至城市二环线以外,特别是北站,8年抗战未能成功,即使今年4月通车,今后发展仍成问题,魏源西路没有拉通,不利于车辆运行。未来还可能再次搬迁,又是重复建设。
3、要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提升城市形象。邵阳提出了“五城同创”,实施几年来效果明显,但是总体评价是喜忧
参半。脏、乱、差现象仍非常严重,占道经营、乱停乱摆、垃圾横飞比比皆是。特别是东风路、红旗路、城北路、邵水东路、西路等繁华地段拥挤不堪,夜晚油烟四起,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市民怨声载道。公交车破烂不堪,出租车随意宰客,摩的四处摆放,私家车乱停乱靠,交通十分混乱。城市环境就是我们的一张脸,而我们目前这张脸是灰头土脸,污秽难以见人。为此,必须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让城市干净起来,靓丽起来。财政投入要充足,队伍力量要加强,管理措施要严格,树立起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
三、优化环境、筑巢引凤、重拳整治、维持稳定
1、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软环境,吸引客商眼球,寻求广泛合作。邵阳目前区位优势并不明显,要让客商感兴趣,政策上须高人一筹才行。只有加大争取中央、省的政策扶持,纳入政策扶持的笼子才有后发赶超的动力。在全省比较,我市仅纳入武陵山片区集中连片开发这一顶帽子抢眼,在全省最为落后。为此,市委、市政府须认真探索,以前瞻性眼光谋求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千万不能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政策机遇稍纵即逝,只会垂青于有所准备者。
2、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重拳整治社会环境,维护大局和谐稳定。邵阳在八十年代初以乱闻名,现在还存有阴魂不散的坏影响。要下大力气铲除社会黑恶势力,打掉背后的“保护伞”,特别是经济建设领域的强买强卖、恶意阻工,滋事生非行为要坚决打击。要开展一系列教化活动,形成风
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气,要认真研究解决转型阶段出现的各种社会遗留问题,特别是解决一些已经形成团体的上访事件,疏通渠道,顺应民意,促进和谐。
四、加大投入、改善民生、缩小差距、力促公平
1、要改善贫困地方的条件,关心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邵阳整体来说是个贫困地区,其贫困地方、贫困人口比比皆是。目前有200多万人口仍未脱贫。重点是要改善这些地方和群体的基础设施,加大扶贫济困帮扶。要集中资金,突出重点,一年解决一个穷地方的问题,而不是撒胡椒面,年年扶贫年年贫。
2、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上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继续完善正在实施的有关社保、低保、医保、新农合等政策,扩大覆盖面,应保尽保,稳步推进有关医疗救助和生产生活补贴制度,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五、重视基层、选贤任能、强化队伍、提升素质
1、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防止出现软弱涣散和被地方黑恶势力把持的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目前在乡镇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社区党组织中存在着软化、弱化、老化的问题,在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中存在着以贿选、黑恶势力操纵等方式上台等问题,不可小视。共产党的基层政权组织若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是执政能力的巨大危险。对个别地方的村居党组织和村(居)委会成员公然与地方政
府对抗,我行我素的歪风必须坚决打击和纠正。对以不正当方式上台的黑恶势力要坚决铲除,否则无法推进该地的经济建设,造成民怨四起,悔之晚矣。
2、要提升干部队伍素质,选贤任能。路线方针确定后,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一是要有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把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让他们有舞台、有机遇、有前途,用好一个人、致富一方人。二是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市、县区、乡镇要多层次交流,多个岗位锻炼,多个舞台成长。同时,流水不腐,也有利于干部严格要求自己。三是要破除“论资排辈、跑官要官”陋习,全面开展竞争选拔。不靠关系靠能力,不凭条子凭卷子。卷子总比条子好。赛场选马,防止出现个别“伯乐”总喜欢在“圈子”中选马的现象发生。四是要多选拔一些技术型人才。外省外地纷纷从著名高校中选拔专业技术领域拔尖人才,博士、研究生、北大生、清华生召之即来,来之能用,而我市近年来未有举动,机关干部队伍中夸夸其谈的“万金油”干部大有人在,而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型干部少之又少,一些干部只会照着单子“开中药”,却不会拿起刀子“动手术”。要不拘一格,八方揽才,为邵阳崛起提供人才保障。
第五篇:建设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建设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
“三讲三提升”活动
为扎实推进“三讲三提升”活动,建设局党委,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不断将活动推向深入。
一是围绕锤炼党性,进一步强化党性教育。围绕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局党委计划由党委书记赵鹏带头上党课,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同时,邀请离休老干部作优良传统报告会,弘扬组工干部公道正派、坚持原则、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政治品格。
二是围绕提升能力,进一步深化学习培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采取选派组工干部带班外出参加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丰富组工干部阅历。通过业务知识辅导、专题导论等形式,提高组工干部业务水平,努力做组织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
三是围绕完善机制,进一步规范化机关管理。建立局机关管理制度,对组织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分级负责,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提高干部执行力,确保全年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四是围绕查摆问题,进一步优化组工队伍。坚持开门搞活动,通过座谈走访、问卷调查、设立信箱、召开民主生活 1
会、谈心交心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刻查摆问题,着力解决在政治坚定性、品德纯洁性、行为先进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组工干部落实“三勤三实三高”要求(即:勤学习、勤思考、勤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真正把建设系统的组工干部队伍打造成为一只经得起考验的党的过硬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