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创建幸福村居夯实宜业基础工作方案

时间:2019-05-14 02:5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创建幸福村居夯实宜业基础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创建幸福村居夯实宜业基础工作方案》。

第一篇:广东省创建幸福村居夯实宜业基础工作方案

广东省创建幸福村居夯实宜业基础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为农民提供适宜创业、发展的环境为目标,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完成全省影响面较广、综合效益好、群众急需的重点中小型灌区和中小型机电排灌工程改造任务,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示范镇和现代化标准农田建设,基本完成相对集中连片的“小山塘、小灌区、小水陂、小泵站、小堤防”(以下简称“五小”水利工程)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扶持现代渔业产业化基地和渔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完成实施沿海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议案,带动渔民创业就业,实现渔民脱贫致富、渔区和谐稳定。

二、工作内容及考评标准

(一)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基本完成重点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按照整体推进、分级负责、限期完成的原则,对全省列入规划范围内影响面较广、综合效益显著的重点中小型灌区内各级渠系全面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现各级渠系相互配套和田间工程配套,形成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发挥灌区改造综合效益,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大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中型灌区提高到0.65以上,小型灌区提高到0.75以上。

(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基本完成相对集中连片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按照集中资金,连续投入、成片建设,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通过分批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示范镇实施建设,实现区域范围内山塘、水陂基本达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10%-15%或达到60%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

(三)中小型机电排灌工程改造。

基本完成重点中小型机电排灌工程改造任务。对全省列入规划范围内综合效益显著、群众急需的重点中小型机电排灌工程实施改造,基本解决主要农田内涝问题,圩区排涝标准不低于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一天排除;农田排涝标准不低于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三天排除。

(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基本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整体推进的原则,实行连片大面积、整村整镇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十二

五”时期基本建成151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有效提高农田排灌能力,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提高农田产出率和抗灾能力。

(五)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落实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法规,按照示范先行、分步推进的原则,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实现示范县、示范社所在地有效灌溉面积达90%以上,其他合作社所在地达到60%以上,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实施滴喷灌。通过先行解决示范县、示范社灌溉问题,带动全省合作社加快发展,实现全省合作社每年增加2500个以上,合作社成员及带动农户数超过全省农户总数的50%,成员年收入比当地生产经营同类农产品的非成员增收20%以上,全省60%的合作社统一良种良法率、生产资料统一购买率、农业标准化生产率、农产品统一销售率分别达到80%以上。

(六)渔民转产转业。

稳步实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议案,着力解决渔民生产生活突出问题。采取政府集中或渔民分散建房等方式,切实解决“连家船”、茅草房、沥青纸房、土坯房及危房等特困渔民安居问题。鼓励渔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渔船”、“公司+基地+养殖户”、“公司+批发市场+渔民”等多种经营模式,建成一批健康养殖基地、良性捕捞基地、先进加工基地、现代流通基地和休闲渔业基地。引导渔民按照“自愿联合、民主管理、沟通信息、发展生产、提高效益、互助互利”的原则,创建渔民专业合作社,完善运作带动制度,增强其凝聚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年内计划解决渔民安居3000户,建设60个现代渔业产业化基地和120个渔民专业合作社。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启动实施阶段(2012年12月前)。分批启动和实施53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88个农田水利示范镇建设;实施第二批中小型灌区改造试点、面上32宗中型和山区县100宗小型灌区改造工程建设。同时,实施12个水利示范县建设,整县推进一批前期工作成熟、地方积极性高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农村中型及重点小型机电排灌工程等建设。完成2011年列入我省计划新建渔民保障性安居房1374套的建设任务,组织实施2012年计划新建渔民保障性安居房1093套。建设20个现代渔业产业化基地和40个渔民专业合作社。

(二)重点推进、加快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4年12月)。围绕农田水利万宗工程规划建设内容,继续推进农田水利重点县、水利示范县、重点中小型灌区和中小型机电排灌项目建设,力争农田水利万宗工程建设任务完成过半。跟进2012年渔民保障性安居房建设进度,确保任务如期完工并验收;下达并组织实施2013年渔民保障性安居房任务约1000套。建设40个现代渔业产业化基地和80个渔民专业合作社。

(三)全面推进、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1月—2016年12月)。基本完成重点中小型灌区和中小型机电排灌工程、相对集中连片的“五小”水利工程等水利设施建设任务。2014年6月前验收2013年渔民保障性安居房。总结渔民转产转业议案实施五年来的渔民保障性安居房、现代渔业产业化基地、渔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基本完成促进发展、带动就业、维护稳定的渔民转产转业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水利、农业、海洋渔业等有关部门参与的协调机制,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加强沟通,统筹联动,强化督查、考核和评价,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建设管理,健全管护机制。坚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规程开展项目建设,确保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明确农村水利设施的公益性质和产权归属,完善县(市、区)、乡(镇)、村三级水利管理网络。落实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管护责任,管理能力和水平适应农村需要,为农民发展农业及其他合适产业提供必要条件。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由淘宝保暖内衣_内墙涂料整理,(打印请删除这段)

第二篇:广东省创建幸福村居改善生态环境工作方案[推荐]

广东省创建幸福村居改善生态环境工作方案

一、总体工作目标

通过5年的努力(2012—2016年),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省50%的村居建成生态村居,村居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村居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

二、阶段性目标任务

(一)农村生活垃圾管理。

到2012年底,每个自然村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收集点,全省30%以上建制镇建成一座以上生活垃圾转运站。

到2013年底,全部建制镇建成一座以上生活垃圾转运站。

到2014年底,全省普遍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

到2016年,全省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一体化。

2012年—2016年,每年将省内县(市)的2—3个镇建设成为卫生保洁优秀镇,建成一批卫生保洁示范村。

(二)农村环境整治。

到2013年,建成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30个以上、生态村60个以上,建成市级生态村镇300个以上;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15个,完成“以奖促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00个。

到2016年,建成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60个以上、生态村120个以上,建成市级生态村镇600个以上;完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30个以上,完成“以奖促治”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00个。

(三)村村通自来水。

到2015年底,全省完成30个县(市、区)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任务。从2016年开始,开展其余63个县(市、区)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到2020年完成全省93个县(市、区)建设任务,实现行政村村村通自来水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

(四)生态景观林带建设。

到2013年底,全省完成23条生态景观林带主要路段、节点主体建设任务,建成10000个以上林业生态文明村。

到2016年底,全省完成23条生态景观林带营造林建设任务。

到2020年底,全省完成10000公里、805万亩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任务。

(五)农村卫生创建。

到2016年,各县(区)均有省级卫生村,新增3000个省卫生村和一批市级卫生村。稳步推进健康镇村建设。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8%以上,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

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普及国家卫生镇。卫生镇、卫生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50%、70%、90%。

三、实施措施

(一)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整治。

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的统筹先导作用,编制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可实施度高的村庄规划。做好道路、管网、线路等专项规划与村庄规划的衔接工作,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对于村居布局、项目选址等内容,要充分征求村居群众的意见,把村庄规划作为创建幸福村居各项工作的统一平台,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形成集中力量建设幸福村居的合力。

按照“省管到县,市管到镇,县管到村”的要求,从群众诉求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以“五改”(改水、改厕、改房、改路、改灶)为重点,辅以“三清”(清理垃圾、清理池塘、清理乱堆放)、“五有”(有村庄规划、有文体活动场地、有一片成荫绿地、有垃圾收集屋、有污水处理简易设施)等内容,继续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切实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二)全面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

以县(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为中心,运输距离在30公里以内的,统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超出范围或运输难度较大的,可以区域中心镇为节点,组团式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做到连片治理,区域共享。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的建筑形式应相对统一,规范标识。

——各地要根据实际,聘请专业保洁公司或本地劳动力进行保洁。采取保洁人员上门收集或村民自行投放的方式,将生活垃圾从户集中至村收集点,从村收集点集中至镇转运站,再转运至县(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运输全过程采取密闭方式,防止出现滴漏,造成二次污染。保洁人员应定期清扫村庄公共区域,做到村庄路边、河边、池边无垃圾,村容整洁。

——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应采用卫生填埋、资源化利用等工艺技术。县(市)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建设。以区域中心镇为节点建设的处理规模小于100吨/日的镇级填埋场,可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标准》要求,填埋区采取人工防渗处理,垃圾渗沥液运到或排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采用堆肥处理、沼气利用等综合处理技术,要做到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在国内有成功适用的先例。

——做好垃圾转运站通风、降尘、除臭、消杀、清洁等工作。站内垃圾应日产日清,各项清洁设施齐备,污水应统一收集,统一运到或排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充分利用已有的垃圾收集桶、收集箱、收集屋等设施,统一收集生活垃圾。要注意做好垃圾的密闭管理和渗沥液处置措施,鼓励采用地埋式收集箱。收集点垃圾应日产日清,落实卫生保洁措施,每周至少清洗两次,并定时喷洒消毒及灭蚊蝇药物。

(三)认真实施农村环境整治。

以生态示范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提高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积极推进各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对于布局分散、人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且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可采用庭院式小型湿地、污水净化池和小型净化槽等分散处理技术;对于布局相对密集、人口规模较大、经济条件较好或旅游业较发达的村庄,可推广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集中处理技术。对于符合市政污水管网接入要求的村庄,可采用城乡统一处理模式,将污水纳入邻近的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针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问题突出地区开展集中连片治理,围绕东江等重点流域和新丰江、南水水库等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湖库周边,积极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国家级生态市、生态县的生态示范建设工作,加强生态村镇创建等基础工作及污水处理等基础工程建设。各地要充分发挥本地生态自然优势,开展各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

(四)大力建设村村通自来水工程。

加强统筹规划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自来水管网,通过管网延伸供水、镇级中型水厂建设等方式实现连片、跨区域供水,在县域内形成具有高保证率和统一供水标准的农村供水网络。

——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升级为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在现有农村供水工程的基础上,通过扩网、改造、联通、整合和新建等措施,形成村村通自来水网络。

——采用示范建设和面上推进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工程实施。示范建设通过公开竞标确定名单,以整县推进方式实施,省按规定给予补助;面上推进采取由省按规定标准给予补助,各任务县包干完成的方式实施。

(五)积极推进生态景观林带建设。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注重建设城乡一体连片大色块特色的森林生态景观,粤北地区要注重建设具有山区特色的森林生态景观,粤东、粤西地区要注重建设海岸防护特色的森林生态景观,整体优化提升我省生态景观质量和安全防护功能。

——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立体、复合的生态景观林带。“点”是指对沿线分布的城镇村居、景区景点、服务区、车站、收费站、互通立交等景观节点进行绿化美化园林化,形成连串的景观亮点:“线”是指以高速公路、铁路两侧20至50米林带和沿海海岸基干林带作为主线,建成各具特色、景观优美的生态景观长廊:“面”是指将高速公路、铁路和江河两岸1公里可视范围内的林地纳入建设范围,改造提升森林和景观质量,形成主题突出和具有区域特色的森林生态景观,增强区域生态安全功能。

——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要以现有的绿化和森林为基础,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在宜林荒山荒地、采伐迹地、闲置地、裸露地进行人工造林;对疏林地、残次林进行补植套种;对已经绿化但景观效果不理想的林分进行改造提升;对景观效果较好的林分进行封育管护。

——抓好村内道路、公共场所、农户庭院绿化和农田林网化,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每村建设一处绿色景观点、栽植一条绿化带、营造一片风景林(果林或竹林等),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农村绿化美化新模式,实现村庄四周有风景林,入村有绿化景观路,围村有绿化带,村内主次干道两旁植有行道树,农户房前院内种有树木花草,形成路有树、街有景,四季常青、花果飘香的村居生态环境。

(六)全面开展农村卫生创建。

通过卫生创建和改厕项目的带动,争取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和着力点,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狠抓农村改水改厕、垃圾收集处置、公厕、市场等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完善卫生创建标准,充分发挥已创建地区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科学指导,不断扩大卫生创建工作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农民受惠。

——继续认真执行“重大公共卫生农村改厕项目”,争取更多国家资金补助,加大农村改厕的投入与宣传,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改厕的积极性,推动全省无害化卫生厕普及率不断提高。

——宣传健康环境理念,着力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大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群众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了解行为习惯与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的关系,逐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保障身体健康。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部门责任。省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明确工作目标,加强沟通协作,指导本系统齐心协力完成改善村居生态环境的各项工作。

(二)整合建设资金。要依据村庄建设规划,整合各渠道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引入市场经营机制,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集中力量改善村居生态环境。

(三)强化技术支撑。省有关部门要及时制定各项技术指引,规范村居生态环境改善工作。以各级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各专业协会和经验丰富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单位为技术支持主体,为改善村居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指导和业务咨询。

(四)加强检查考核。对改善村居生态环境工作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根据工作进度安排开展考核,作为下一安排相关财政资金的重要依据,并通报考核结果。

由淘宝保暖内衣_内墙涂料整理,(打印请删除这段)

第三篇:创建宜居宜业新家园

创建宜居宜业新家园

文明是人类进步的精神之花,卫生是人类健康的基本需求,园林是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营造一种文明的社会风气,创建一个卫生的生存环境,构造一座美丽的园林城市,是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提升城市品位的呼声也越来越响。因此,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优美人居环境,努力把龙南县建成独具魅力的赣南次中心城市。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园林城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开展“三城同创”,就是要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文明有序、整洁靓丽、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生长在龙南,生活在龙南,龙南是我们幸福的家园。我们人人都是创建的主体,个个是创建的先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创建一个文明卫生园林的城市而努力。

一、开展“三城同创”工作的背景

1.城市园林绿化缺乏规划、建设、管理上的统一机制。我县在搬迁建设中,一直都是先搬迁,然后插空绿化,整个城市园林绿化缺少合理的规划性,绿地分布不均衡,老旧城区、中心城区、商业区等绿地不足,与市民的要求仍然差距较大有的街道根本没有考虑绿化,没有留出绿化空区,如人民大道路段、商业街几条居民小区街道。流动板车、流动菜担占道兜售屡见不鲜,自行车、摩托车修理、看相算命占道经营问题严重,特别是城区各类市场的进出口和周边路段到处是占道经营的摊贩,市场秩序仍然较为混乱。缺乏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养护管理全过程的专业化管理与指导、服务,整个园林管理工作呈现的是:管理不到位,专业人员缺乏,技术力量薄弱。

2.卫生城市建设管理手段有待创新。近两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对

城区卫生管理不是很满意,乱倒垃圾仍然比较普遍,一些单位和市民不按指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投放垃圾,一些门店垃圾桶仍然没有配齐,市民素质还参差不齐,乱泼污水、乱吐痰液、乱扔废弃物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3.市民素质提升需要强化教育引导。市民素质提升的宣传方式单一化,教育引导方式要多样化。人们谈起文明城市创建时,经常说到的就是市民素质低下,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应该说低素质的市民是极少数,关键是市民文明素质的教育引导力度极为不够,真正深入到每家每户、深入人心的教育活动极为不够。三城同创工作、城市文明宣传要进一步加强。

此外,乱堆乱占、乱搭乱建、乱停乱靠等现象屡禁不止,占道经营、交通不畅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与“三城”创建工作的标准格格不入,不但影响市民的工作和生活,还成为城市品位提升的最大障碍,有损龙南的整体形象。因此,开展“三城同创”,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关于“三城”创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带领下,城市建设和规范管理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龙翔大道、龙翔广场、体育公园等建成以后,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县容县貌和居住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人口不断集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城市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我县“三城同创”工作处于2011年的第二阶段(对照标准,组织实施阶段),对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县城的标准,我们要做的工作有很多。

(一)积极落实四大工作

1.做好文明综合整治工作。要本着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以净化、美化为目标,下大力解决好县城主要街道、广场以及繁华地段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摆乱设、广告乱贴乱画、垃圾乱倒乱丢等问

题,进一步改善县城脏、乱、差现象,力求做到县城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清洁,下水道无垃圾堵塞现象,废物箱和垃圾收容器配置齐全,沿街没有临时、违章、破旧建筑物,街牌、站牌、广告牌匾等各种标志性设施规范统一,主要街道两侧整洁美观。特别是对于蔬菜、水果等露天摊点,要统一划区经营,集中管理;客运、出租等车辆要按照设定的停车场点进行统一停放;主要街道餐饮摊点实行限时经营,规范管理。

2.做好公共卫生和行业卫生整治工作。要按照《国家卫生县城建设标准》,下大力抓好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医疗卫生机构、农贸市场、餐饮场所、旅店、美发美容以及超市等公共场所的行业卫生整治整顿工作,确保公共场所卫生达标。对于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以及其它公共场所、农贸市场周边的小吃摊位,要坚决予以取缔。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做好县城园林绿化的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级园林县城绿化标准要求,坚持增加绿量,突出特色,创建精品的原则,整合资源,大力推进。要突出重点抓好105国道、滨江大道、金水大道、县城住宅小区、周边企业的绿化,滨江广场、龙翔广场等休闲娱乐公园绿化建设。同时,要继续推进拆迁还绿、拆违还绿、拆围透绿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确保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等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彻底改善县城生态环境。

4.做好其它基础设施配套工作。要围绕市场、交通、环卫等,下大力搞好县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努力提高县城服务功能。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通过建设集贸市场、便民市场、街道市场,规范市场管理,逐步取缔“马路市场”。要积极搞好停车场、交通站点等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交通运行管理秩序。要加快环卫设施的更新

配套,积极推进县城垃圾处理厂和公厕建设,确保环卫设施符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各项标准要求。

(二)紧抓市民素质提升工作

市民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创建能否成功的关键。提高市民素质,是“三城同创”工作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要常抓不懈,毫不放松。建议要以提升市民整体素质为抓手,努力提升县城文明档次。

1.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增强教育的广泛性、实效性,一是各教育部门把市民素质教育纳入幼儿教育,小学、中学教育范畴。以文明素质课,礼貌用语和市民文明行为守则课等形式以强化文明素质重要性认识;二是请专家、教授编写适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学习的教育手册,规定其学习时间,强化其文明市民素质;三加大对文明市民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的功能,广泛、持久的宣传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先进作法。同时也要以法制教育为重点,普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强化市民法制意识、道德责任,依法办事、依法诉求、依法维权,塑造民主法治的良好形象。

2.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三城同创”的过程对每个公民来说,既是思想上的净化,又是行为上的洗礼。广大市民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觉纠正不文明行为。大力度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市民”、“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示范街”、“文明单位”等评选活动,通过评比引导广大市民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文明市民,共创文明县城。

3.树立文明典型,弘扬文明先锋。要培育和挖掘各行各业的文明典型、文明标兵,开辟多种宣传渠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开展学习典型活动,弘扬文明

先锋。大力宣传在“三城同创”中涌现的典型先进事迹,通过多种形式对典型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学有榜样,做有行动。

三、实施“三城同创”的保障措施

实施“三城同创”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既涉及经济发展又涉及社会发展,既涉及政治建设又涉及文化建设,既涉及政府能力又涉及市民素质,既涉及经济社会又涉及自然生态,体现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全县上下必须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细化措施,扎实推进,确保“三城同创”目标的如期实现。

1.深入宣传,广泛发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要继续大力实施“三城同创”和文明礼仪知识“四进”活动(进基层、进社区、进学校、进村组),组织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结对创建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创建工作需要广泛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有效调动全县人民的积极性。要利用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创建目标和任务,及时向广大人民群众通报进展情况。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市民增强环保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和文明行为意识,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2.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提高对“三城同创”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得力人员,由一把手牵头成立专门机构,按照各自职责任务要求,做好创建工作,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在方案制定、组织实施、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亲自参与,抓紧抓实,确保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办公室要担当起参谋、组织、指导、协调、督导、考核等职责,确保工作落实。要进一步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城建、环保、林业、卫生、工商、城管等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管理,确实加大对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资源违法行为、社会不文明行为等现象的执法力度,增强广大居民维护城市环境和社会秩序的自觉性。

3.加强领导,积极落实。为确保“三城同创”工作的顺利推进,我县已经专门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第一副总指挥,县委副书记任第二副总指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常务副总指挥,县城建、卫生、林业、环保、城管、公安、法院、检察院、工商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城同创”总指挥部,组织、领导、协调全县“三城同创”工作。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宣传创建工作组、文明城市创建组、卫生城市创建组、园林城市创建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组、优良秩序创建组、诚信环境创建组、文明社区建设组、经费保障组、工作效能监察组、创建工作视察督导组等“一办十一组”,具体负责日常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推进。

开展“三城同创”工作,是塑造城市良好形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惠及百姓、顺应时代潮流的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我们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团结一致,为早日实现“三城同创”目标,为打造“经济发展强县、宜居宜业新县、文化旅游大县,和谐平安名县”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1.“三城同创”活动调查问卷

附件2.“三城同创”调查报告

第四篇:创建幸福村居调研报告

关于新环村创建幸福村居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幸福村居的决定》,2012年10月13日,市海洋渔业与水务局领导到斗门区白蕉镇新环村进行调研,对接挂点,掌握实情,并结合环境宜居要与欧美国家相媲美的要求,提出珠海创建幸福村居的相关设想与建议,特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新环村,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斗门港附近,是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核心区,也是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全村占地面积2.87㎞²,现有常住人口2553人,其中农业人口1660人,水产养殖面积约3300亩(其中养殖南美白对虾804亩、罗氏虾62亩、海鲈275亩、红鱿403亩、黄花339亩、黄骨229亩、其它优质鱼107亩、四大家鱼853亩、其它水产品122亩)。,村收入主要是池塘租金,塘租金平均约1600元/亩,年塘租收入近528万元,土地由生产队发包,塘租由各生产队收入再分配。目前,村集体收入只有近8万元,主要是由厂租、村集体鱼塘租(村只有10多亩土地)组成。村中现有低保户18户共70人,退伍军人55人,残疾人口21人。村现生产队十个,其中8个生产队有土地,2个生产队没有土地。

目前,村支委3人,党员60人,今年发展党员2人,列为积极分子2人。到目前为止,村委欠干部工资100万以上。

2011年本村的工农业总产值为9641万元,比2010年增加188万元,增幅1.98%。其中工业产值3967万元,比2010年增加51万元,增幅1.3%;农业产值5674万元,比2010年增加136万元,增幅2.4%;农民人均收入7525元,比去年增加104元,增幅1.4%。

新环村是为水产养殖专业村,主要养殖海鲈、红鱿、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品种。其中红鱿是村最主要、效益最好的品种,全村养殖红鱿近800亩,亩利润达12000-15000元,村民梁华德是全市杰出的党员科技示范户,养殖面积58亩,主要养殖海鲈、红鱿、黄花鱼等,近十年来通过养殖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单2011年纯收入近40万元,村民郭耀文养殖面积52亩,主要养殖红鱿、黄花鱼,2011年纯收入近54万元。

1999年,以新环村为中心的水产养殖区域被确立为广东省农业示范区,上级领导部门对示范区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新环村委会办公大楼,修筑了示范区道路,整治了示范区水利,开展了部分绿化工程,示范区的格局初步形成。2009年6月,新环村被评为珠海市生态文明示范村。2011年初,新环村被确定为珠海市党员科技示范村,上级部门投入资金

建设了党员科技示范专门办公室和专门示范点,“一村多品、一塘多品”的养殖格局初步形成。

二、存在问题

1、村两委与各生产队独立经营管理、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存在隶属关系

目前,新环村经济体制是“双轨制”,即新环村的土地和其他财产部分属于村集体所有,部分属于各生产队分别所有,村委会和10个生产队均在白蕉镇农村财务管理中心开设有独立的账户,双方各自独立经营管理、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双方在经济方面不存在隶属关系。

现属于新环村委会管理的集体财产包括3栋破旧的工业厂房以及面积合计不超过5亩的零散分布的鱼塘、农用地,通过上述财产产生的收益用于新环村各项办公经费后已寥寥无几,村集体缺乏资金整合资源、进一步扩大示范区的规模;现属于各生产队所有的虽然是大面积的鱼塘,但由于鱼塘均被各生产队成员分散承包养殖,各养殖户的养殖科技水平参差不齐,除个别养殖户发家致富之外,大部分的村民及党员仍无法享受资源整合和提升后的收益,新环村村民整体富裕程度仍然不高。因此,如何争取资金,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示范区规模,提升养殖科技水平,始终走在科技示范的前列,让广大村民享受到科技致富的成果,是新环村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口。

2、需要积极回收和实现债权

斗门县兴业房产公司于1992年与新环村委会签订土地转让协议,购买新环村面积3万平方米的土地,转让总价款为300余万元。该公司支付了100万元后,余款至今未付。该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权之后,又将土地使用权抵押与工商银行申请贷款,后因无力偿还贷款,该土地使用权已被工商银行申请法院查封。2009年,新环村委会对斗门县兴业房产公司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新环村委会胜诉,新环村委会可回收的债权总额约430万元,该案已进入执行阶段。因斗门县兴业房产公司至今未就涉案土地向国土部门交纳土地出让金,涉案土地无法拍卖,故该案中止执行。新环村集体债权须由新环村委会、工商银行、斗门县兴业房产公司、国土部门四方充分协商、平衡关系后方能实现。

3、合作兴建新环村农药厂欠缺资金

2009年11月,新环村委会与珠海市绿宇生化技术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约定新环村以工业厂房出资、研究所以技术出资,共同兴办新环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新环农药厂。该研究所研制的14%百枯净产品在治疗植物枯萎病方面效果显著,且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农药临时登记证,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筹建农药厂的资金尚不到位,资金缺口约50万元。

三、发展思路

9月2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创建幸福村居大会,珠海市迎来了创建幸福村居的发展春天。为更好地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新环村发展思路与计划是:

1.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新环村作为省级农业示范区、市党员科技示范村,是水产养殖大村,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大力加强水产运输道路建设,改善交通条件。近年来,受各种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新环中心路、新环港口路等示范区主要运输道路遭受严重破坏,现多处低洼不平,每逢下雨则水浸严重,而示范区鱼虾塘河道的淤泥、生产生活垃圾等不断堆积,河床升高,宽度变窄,水流量逐年减少且水流缓慢,严重制约了示范区的生产发展;此外,新环村尚有2座危桥,建成至今将近40年,桥面狭窄且多处出现裂缝,险象环生,已经不适合载重车辆行使,急需重建。新环村目前的基础设施以及交通运输条件已严重制约本村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上述道路、桥梁的维修整治乃是重中之重,但是,上述工程的总造价在300万元以上,新环村积贫积弱的集体经济,难以承担维修整治费用。

2.大力提升党员科技示范水平

新环村将牢牢把握作为珠海市党员科技示范村的历史机遇,急需加强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示范户养殖

科技水平,积极探索科技养殖的新方法,以便更好地发挥党员科技示范作用,预计约需启动资金50万元。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基础设施经费100000元,用于购置示范基地办公室桌椅、电脑、空调、书籍、显微镜、水产养殖药品;第二、培训学习经费100000元,计划用于聘请水产专家作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安排示范户外出交流、学习等;第三、示范户启动经费10万元,新环村共确立党员科技示范户10户,计划安排每户10000元,由各示范户自行完善养殖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购买书籍等;第四、科技试验经费200000元,计划由3-5名养殖经验最成熟的示范户在各自的养殖基地开展“一塘多品”养殖新技术试验,在同一鱼虾塘养殖黄花鱼、罗氏沼虾、海鲈等多个高价值水产养殖品种,定期总结,形成书面报告,并邀请专家现场指导、交流、培训,积累成功的水主养殖经验并推广。

3.减少产品流通环节,增加养殖利润

新环村计划与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协会、区委、区政府、当地镇委、镇政府沟通协调,与当地资金相对雄厚、信誉高的水产品收购中介签订合同,保障党员养殖示范基地的产品能够及时按照正常市场价格销售,尽可能降低因遭遇恶劣天气或人为破坏因素而导致中介恶意压低价格、养殖户损失惨重的风险,保障养殖户获得不断增长的利润,提高农户从事水产养殖的积极性。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积极整合资源,建立新环村水产品购销中心,由村办集体企业统一收购本村的水产品,保障本村养殖户的利益。

4、大力招商引资,改善现有工业厂房的租赁条件,增加厂房租金收入

新环村现有的工业厂房因地势低洼、年久失修,已不具备出租条件,现亟需填土抬高厂房地面,修补裂缝,更换门窗,预计维修整治费用为30万元。

5、与教育部门协商,充分利用闲置的原新环小学教学楼。2008年,教育部门决定包括新环村在内的周边五个行政村的小学生合并到新环中心小学上学,原新环小学教学楼被闲置下来。该教学楼占地面积广,原先由教育部门和新环村集体共同出资兴建,若改变其功能用于兴建市场或者其他商业用途,则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新环村拟与教育部门协商折价补偿的事项。

四、创建设想

结合新环村的实际情况与当前问题,市海洋渔业与水利局就近期新环村创建幸福村居的工作提出以下设想:

1、按照《创建幸福村居的决定》,围绕着创建幸福村居的六大工程,做好创建幸福村居的规划,形成符合本村实际的特色产业、特色品牌和竞争优势。

2、帮助新环村筹集资金,建设泵站和排灌站,以提高应对水涝灾害能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和水涝灾害问题,促

进生产发展,使创建幸福村居工作见成效,出效果。

3、帮助新环村筹集资金,今年动工建设水隆围桥,确保农业产品运销顺畅,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提高效率效益和生活质量。

4、利用农业科学技术,帮助新环村提高养殖水平,创新海鲈养殖方式,使用海鲈能够适应咸淡水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业养殖效益,发挥广东省农业示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

5、使用政府资金与鼓励力量,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升农业产品经销水平,成为农村专业合作社示范典型,发挥引领作用。

6、坚持“一村一产”和“一村一品”的思路,做大做强养殖产业,使养殖产业提升到新高度,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7、结合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要开展探索农产品流通经济,通过流通顺畅与快捷,节省成本,全面发展农村养殖经济。

8、立即着力搞好幸福村居的环境卫生,使村容村貌在近期迅速改善,提升珠海环保生态的形象,让珠海幸福村居彰显干净美丽的独特魅力。

珠海市海洋渔业与水务局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六日

第五篇:夯实文明创建基础 提升文明创建功能

夯实文明创建基础 提升文明创建功能

――仓埠财政所2010年文明创建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所在区财政局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文明办的支持和帮助下,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文明建设总揽全局,以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己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财政工作大力推进,财政任务年年完成。先后获得了区委、区政府“文明单位”、“最佳文明单位”、“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区财政局“先进单位”;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先进党支部”、“先进工作单位”、“红旗单位”、“立功单位”和“有突出贡献单位”;共青团新洲区委“新长征突击队”;新洲区巾帼建功活动协调领导小组、新洲区妇女联合会“巾帼文明岗”;武汉市委、市政府“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以人为本,从严治队,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在创建中,我们通过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文明创建工作是财政部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队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树立良好财政形象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本所实际,根据区局的总体目标要求,制定了《仓埠街财政所创建目标规划》,并且根据总体规划,每季召开一次创建工作会议,每半年安排一个主题创建,使得文明创建工作既有远景目标,又有近期措施,形成了“创有目标,赶有方向,学有榜样”的创建工作思想。

1、加强班子建设。所党支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顾大局、讲团结、相互支持配合,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合力;率先叫响了“向我看齐、向党支部看齐”的口号,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好,要求干部职工不做的,领导坚决不做,充分发挥了干部表率带头作用。

2、以德育人,提高干部职工道德水平。我们采取专题辅导、座谈讨论等形式,坚决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奉献财政、服务社会的思想,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活动,共捐助资金5000余元。

3、以建设财政文化为载体,增强干部职工的文化修养。根据区局的统一部署,积极在所内开展财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团队精神,大力弘扬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良好风尚,在所内形成争创“业务能手”、“共产党员示范岗”、“巾帼文明示范岗”氛围,切实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

4、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重点,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开展了建设学习型领导、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家庭,形成了领导带头,家庭共建等多种多样的团队学习格局。

二、提升服务理念,健全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首先,全面提升服务理念,我们确立了“以服务促管理”、“以服务促发展”的观念;其次,建立财政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本着“以人为本、依法服务、精细管理、公正透明、注重实效、持续改进”的原则,把服务群众、服务经济、服务社会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第三,健全财政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采取“听、看、控、访、查、评”相统一的评价方法,采取内部考评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日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专项与临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使服务质量评价更具全面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同时,把考评结果与奖惩、待遇挂钩,切实调动了干部职工高效服务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考核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都从根源上剖析原因,举一反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并根据这些问题和形势发展要求,及时修订完善服务质量管理的目标、内容、标准,实现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了服务层次。

三、抓住重点,着力解决文明创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结合我所实际,抓好文明创建工作,必须紧紧抓住“规范管理、优质服务”这个重点做文章,为了强化优质服务,我所明确提出“服务在财政,满意在社会”的服务理念,努力提升财政服务质量,认真进行整改,切实抓出实效。

一是规范“四仪”。对财政人员从“言、行、容、礼”四仪进行统一规范,要求干部职工“美文明之容、言文明之语、行文明之礼、为文明之举”,练好服务“内功”。

二是追求“四零”。要求在服务过程中,做到“零距离”、“零缺陷”,在征管过程中,实现“零投诉”、“零诉讼”。

三是落实“五制”。在为人民群众服务过程中,严格挂牌上岗制度,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服务制”、“延时服务制”、“预约服务制”的服务方式。通过“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开展,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得到了领导的赞扬,为财政形象增添了光彩。

四、健全机制,巩固文明创建工作的成果

近年来,我所积极探索文明创建工作的长效管理办法,不断健全和完善文明创建的工作机制,巩固和发展文明创建工作的成果。

1、健全文明创建的教育机制。重点开展以“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为基本内容的财政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在全所形成奋发有为、团结奋斗的良好风尚,树立财政部门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帮助干部职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使财政人员具备较高层次的科学知识结构和具备较强的业务操作技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工作需要。

2、健全文明创建的宣传机制。加强对文明创建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专栏、会议、座谈等方式,大力宣传创建工作的正反典型和先进经验。及时反映、交流创建工作的新做法、新成效,为推进创建工作的蓬勃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密切关注其他兄弟单位创建和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注重学习、借鉴他们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我所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3、健全文明创建的监督机制。主动向社会公开办事制度,机关办事程序和各项服务承诺,骋请社会监察员和建立行风监督员队伍,虚心接受社会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寻找薄弱环节,积极落实整改,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4、健全文明创建的考证机制。将文明创建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强化目标责任。建立财政内部、服务对象以及社会各界对各项工作全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奖惩机制,定期对干部职工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进行量化考核,奖惩罚劣。

5、健全文明创建的投入机制,将创建工作所需经费,进行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为落实各项文明创建任务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五、协调推进,促进财政事业的全面发展

我所把文明创建工作与财政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谋划,协调推进,共同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1、与组织财政收入工作相结合。组织财政收入是财政部门的基本职能。文明创建,完成财政收入任务是硬指标。几年来,我所将文明创建渗透到组织财政收入的各项工作之中,坚持依法征税,文明征税,保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并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2、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我所坚持以加强队伍管理,提高人员素质为保证,优化管理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使我所的文明建设一年一个台阶。

在干部教育方面,我们着眼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学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类文化知识学习,参加业务技能培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还全力推进“一把手”工程,认真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两务必”和“八荣八耻”,较好地解决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性党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文明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们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狠抓落实,抓制度建设,抓预防教育,抓案件查处,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我所坚持不懈地以党风廉政建设为阵地,加强教育预防,与党员干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和措施,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全面落实了“两权”监督。从监督的内容、方式、机构以及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细化,狠抓监督的关键环节,注重监督的全面性和操作性,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其次与区局、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紧密配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的监督和制约,有效地解决了看得见,管不着,看不见,管得着的难题。

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我所文明创建工作总体层次还较低,与形势的发展、与上级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今后,我们将根据上级的要求,对照成绩找差距,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将继续贯彻“巩固、规范、创新、提高”的方针,全面建设“市级最佳文明单位”的新目标。强化品牌意识,着力打造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努力开创文明创建工作的新局面。

下载广东省创建幸福村居夯实宜业基础工作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创建幸福村居夯实宜业基础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建幸福小区工作方案

    创建“幸福小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为指导,围绕建设人民幸福城市的新要求,适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树立“让社区更美好、让居民更......

    创建安全标准化班组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创建安全标准化班组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自2010年4月15日发布实施以来,我公司在宣贯过程中,参照其中涉及班组安全管理的相关条款,结......

    夯实安全基础 创建本质安全生产班组

    夯实安全基础 创建本质安全生产班组我矿锅炉班建于2008年,现有司炉工13名,水质化验工5名,主要担负全矿采暖和浴池热水供应及其他一些检修工作。我班组人员虽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宣......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安阳县安丰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汇报材料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种信息时刻都在冲击着干部群众的思想,干部群众的思想受不同信息的......

    夯实基础 因地制宜 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范文合集

    夯实基础 因地制宜 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 ——谈销售公司平安创建工作建设随着“两会”的胜利召开,在创建综合治理这一块儿,就明确提出社会的稳定是国家进步、发展、繁荣的基......

    天长奋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城(范文大全)

    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城 ——天长市强力推进新一轮城市建设 连日来,在天长市千秋大道路桥工程的施工现场,来自中铁二十四局的施工人员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

    深化卫生城市创建 打造幸福宜居之城

    实施“3010”行动计划 深化卫生城市创建 打造幸福宜居之城 新乡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近年来,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乡以建设中原城市群强市为目标,城市规模不断壮......

    “四个注重”夯实学校美育文化创建基础

    “四个注重”夯实学校美育文化创建基础近年来,XX小学按照校园治理工作新要求,注重对美育文化创建的顶层设计,在“三层面一抓手”创建基础上,按照新时代、新挑战和新要求,及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