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人员基本信息修改办法的通知
关于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
统人员基本信息修改办法的通知
黑人保函[2009]143号
各市(地)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农垦总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森工总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目前,我省各地“金保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人事人才信息系统数据初始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部分地市即将正式使用系统经办人事人才业务。省大集中数据库和统一软件为全省1200多万人提供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使用分布式数据库的地市也在逐渐规范标准和业务流程。在全省各级人事部门和劳动保障各相关部门(包括各级劳动保障信息中心和各级社保经办机构、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各级就业经办机构、解欠办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数据质量不断提高,存量数据中的错误信息逐渐清理,初步做到了唯一基本信息基础上的业务合理耦合。但是由于存量数据比较大,重复、错误、冲突数据仍然大量存在。为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给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全省人事部门和劳动保障各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配合、齐心协力、高效快捷、保质保量地做好数据整理清理工作。现就省级大集中数据库有关个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编号、出生日期、民族、照片、指纹)修改业务流程明确如下,请各地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遵照执行。分布式数据库的地市、系统,请根据本地本系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办法。
附:《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人员基本信息修改办法》。
一、凡是已领取社会保障卡的人员基本信息有误,由社保卡应用地劳动保障信息中心办理社会保障卡注销,并修改其基本信息;跨地区的,由省劳动保障信息中心(以下简称省信息中心)办理注销,并修改其基本信息。已经采集但尚未写入社会保障卡的,由人员信息采集地劳动保障信息中心修改。附加两种或两种以上业务的,还应按本文件
第六条规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二、只有就业业务的人员基本信息有误的,由人员所在地就业经办机构修改。
三、只有单一社保业务的人员基本信息有误的,由管理该人员的社保经办机构修改;跨地市县(系统)的重复或冲突,由共同上级社保经办机构修改。
四、只有解决企业拖欠工资信息的,由该人员解欠企业所在地的解欠办报省解欠办批准后修改;如果附加其他业务,同级业务经办机构审核通过,省解欠办批准后,由省信息中心修改。
五、地市、县级机构改革前,人事人才信息系统人员基本
信息修改暂时采取以下办法:只有人事人才业务的,由人员所在地人事部门修改;与劳动保障系统冲突的,由人员所在地人事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共同确认后,提交省信息中心修改;跨地区人员冲突,由发现冲突的人事部门或劳动保障部门提交省信息中心协调处理。
六、如果人员基本信息附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按以下流程处理:
(一)附加养老保险并轨挂账业务信息的,经省社保局批准后,由省信息中心修改。
(二)附加社会保险补贴信息的,由本人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填写《跨业务人员基本信息修改表》,由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和社保补贴发放机构分别批准后,由当地劳动保障信息中心修改。
(三)附加社会保险信息的,由本人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填写《跨业务人员基本信息修改表》,由社保经办机构批准后,由当地劳动保障信息中心修改;跨地区人员信息有误的,由省信息中心修改。
(四)附加就业信息的,由本人到当地就业经办机构填写《跨业务人员基本信息修改表》,由就业经办机构批准后,由当地劳动保障信息中心修改。
七、社会保障号码(公民身份号码)被占用的,被占用人员提供第二代公民身份证原件,由被占用人员所在地社保
经办机构将占用方社会保障号码前两位改为99,身份证复印件存档备查。如果被占用人员与占用方不在同一属地,由被占用人员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将材料提交到共同上级社保经办机构修改。前两位被改为99的人员,不能在系统中经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直到修改正确后方可恢复经办。如附加两项或两项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的,由市地劳动保障信息中心报省信息中心处理。如果占用方已领取社会保障卡,则应按本文件第一条规定处理。
八、所有人员基本信息修改,均在业务网上通过变更申请单流程办理。需要省信息中心修改的,应将身份证明原件扫描或拍照后作为变更申请单附件,通过业务网提交证明材料或传真、邮寄至信息操作部门。身份证明的复印件,由操作人员签字,并注明对应的变更申请单编号,由信息修改操作部门存档备查。
九、数据库中个人基本信息重复的,应首先按相关政策合并账户和业务。合并的原则是:已经制发社会保障卡的,以社会保障卡信息为准合并到社会保障卡信息中心;没有制发社会保障卡的,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为主合并;其他以养老保险业务为主合并。有并轨、解欠信息的,应经过并轨、解欠原审批部门同意后修改。
合并个人基本信息的,系统中个人编号同时修改,个人编号将作为查询、经办的初始密码。
十、不同数据库系统中的个人基本信息数据,应通过发行社会保障卡等方式进行整合清理,并按全省统一标准,以全省大集中数据库为准,更改个人编号、卡号、社会保障号码,以保证全省数据交换、生存认证、查询经办的一致性。
十一、省劳动保障信息中心负责此办法的解释。人员基本信息修改统一由信息资源管理科受理。联系电话0451-87097610。受理后,已制发社会保障卡的,由社会保障卡管理科负责,未制发社保卡的,由信息资源管理科负责。
十二、基本信息修改涉及的各相关部门,原则上要求在本机构业务受理的2个工作日内办结。
二○○九年五月二十日
第二篇: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1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做好2011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黑人社发【2011】29号
各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农垦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森工总局人事局,省直各单位人事(干部)处:为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做好2011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全省职称评审工作从7月开始启动。高级职称评审时间为8月至9月;中级职称评审时间和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任时间由各地、各部门和直接聘任单位自行安排。高、中级职称核准和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任工作于12月底前完成。
二、计算任职资格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的截止时间为8月31日,部分实行考试的系列(专业),截止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高、中级职称核准时间为9月1日。
三、今年开始正式启用新修订的《黑龙江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积极组织学习,加大解释和宣传力度,严格按照新的《评审标准》做好中、高级职称的评审与推荐工作。
四、切实提高评审质量,合理控制评审数量,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各地、各部门要
加大对申报材料审查力度,进一步完善评价办法,规范评审程序,严格执行《评审标准》,着力提升职称的含金量和公信力。
五、外语和计算机知识是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借鉴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掌握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工具,随着我省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参照国家和外省合格标准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将逐步提高外语和计算机考试省内合格标准。
六、积极探索考试和评审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在教育、卫生、新闻、出版、经济、会计、审计和统计等系列(专业)实行考评结合的评价办法基础上,今年将逐步扩大考评结合范围,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七、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是申报上一级职称的重要条件,参加2011全省统一组织的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并考试合格人员,需提供《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结业证书》。教育、卫生系统和会计、审计、医疗机构外药学专业参加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的人员,需提供本行业规定的参加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佐证材料。
八、各级评审委员会要严格依照《黑龙江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管理办法》开展评审工作,努力提升评审质量;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评审委员会的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和规范开展。
九、各地职称部门要加强对职称考试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规范考试程序,严肃考试纪律,严格证书发放管理,确保职称考试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十、按照“看实绩、重实效”的精神,对业绩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确有专长并获得业内专家认可的,尤其工作在农林牧渔等基层一线的优秀人才,可不受学历、资历、外语和计算机等条件限制,通过“绿色通道”直接申报相应职称。申报“绿色通道”材料时间截止到7月31日。
十一、为进一步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健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专业技术水平评价体系,经研究决定,从2011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审计师、统计师、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试点工作。具体评审办法及标准另行通知。
十二、高级评审委员会组建部门要在评审前3天上报评审方案和拟评审人员名册,评审结束后3天内上报以下核准材料:
(一)评审委员会评审情况报告;
(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评审人员名册;
(三)评审人员信息数据盘;
(四)《评审表》主表一份(附外语、计算机和专业考
试成绩单);
(五)外语、计算机免试佐证材料及《审查表》;
(六)《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结业证书》或相应佐证材料;
(七)《继续教育专业培训证书》(后取得学历且所学专业与申报专业不一致人员提供);
(八)国家考试系列(专业)的资格证书和《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
(九)学历破格人员学历证书和《审查表》;
(十)同级改职和流动人员《审查表》;
(十一)高级职称核准费缴费证明等。
第三篇:南京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定稿]
南京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实施细则公告
市民朋友们:
《南京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办法》(宁政发{2010}254号)已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全是被征地人员的信息采集,身份认定等已全面展开。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身份认定
凡是在1983年8月1日至2004年4月9日期间被国家征收土地,一次性领取自谋职业费或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到2010年12月31日仍在劳动年龄段(男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满55周岁),而且现在的户籍所在地位于南京市十一区的被征地人员,可在今年3月10至4月10日期间,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征地补偿安置协议(或征地花名册)等资料到现户籍所在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的指定地点进行身份认定与登记,即可进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申请。而养老年龄段(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人员,可于今年4月1日起,持本人户口簿、身份证到现户籍所在街道(镇)劳动保障所办理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申请。
二.参保登记
1,1983年8月1日至2004年4月9日期间被征地人员:
至2010年12月31日为劳动年龄段人员,经身份认定后,请于2011年5月1日起,持本人户口薄、身份证到现户籍所在街道劳动保障所办理转缴社会保险费申请。
养老年龄段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下同),请于2011年4月1日起,持本人户口薄,身份证到现户籍所在街道劳动保障所办理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申请。
2.2004年4月10日至2010年12月21日期间被征地人员:
至2010年12月31日为劳动年龄段人员,请于2011年4月1日起,持本人户口薄、身份证到现户籍所在街道劳动保障所办理转缴社会保险费申请。
养老年龄段人员,请于2011年4月1日起,持本人户口薄﹑身份证到现户籍所在街道劳动保障所办理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申请。特此公告。
第四篇: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1年调整工伤人员相关待遇的通知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1年调整工伤人员相关待遇的通知
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级在关单位: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3]42号)的规定,结合国家2011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精神,现就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或伤残抚恤金、基本养老金金,下同)、生活护理费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待遇调整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本次待遇调整的对象为2010年12月31日前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以及按月享受致残补助费的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原临时工(以下简称工伤人员)。本次待遇调整的对象不包含2010年12月31日前已经死亡和按有关规定一次性领取长期待遇终止了工伤保险关系的人员。享受工伤待遇人员截至2011年1月1日仍在服刑、劳教、被判处管制、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和暂予监外执行、假释期间的,不增加工伤待遇。因涉嫌犯罪被通缉或在押未定罪的,暂不增加工伤待遇。
二、伤残1-4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伤人员,每月增加伤残津贴200元。增加伤残津贴后,月伤残津贴不足1050元,增加到1050元。
三、伤残5-6级的工伤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入伤残津贴的人员,每月增加160元;由企业支付伤残津贴的人员,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四、享受生活护理费待遇的工伤人员,其生活护理费暂按原规定标准领取。待各地2010年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颁布后,按照生活完全、大部分、部分不能自理3个等级,其月生活护理费分别调整为2010年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
五、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亡人员供养亲属,每月增加供养亲属抚恤金85元。增加供养亲属抚恤金铂,工亡人员的配偶月抚恤金不足540元,增加到540元;其他供养亲属月抚恤金不足520元的,增加到520元。
六、按照我省《临时工因工致残待遇的暂行办法》按月享受致残补助费的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原临时工工伤人员,其每月致残补助费调整为950元。
七、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发放待遇(基本养老金、伤残津贴或伤残抚恤金)的1-6级工伤人员,在贯彻《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财政厅2011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川人社发[2011]2号)和本通知精神调整相关待遇时,应将两个调整待遇通知规定的标准进行对比,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调整工伤人员的待遇。
八、工伤人员相关待遇调整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所需资金由工伤人员原领取相关待遇的资金渠道解决。
九、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用人单位要抓紧组织实施,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切实做好工伤人员相关待遇的调整工作。各市(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工伤人员待遇调整工作结束后,填报《2011年工伤人员待遇调整情况统计表》于3月15日前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第五篇: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1年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1年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工作的通知
黑人社发[2011]50号
各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农垦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森工总局人事局,中省直有关单位人事(干部)处,各大专院校:
现就做好2011年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关于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535工程”
根据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开展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535工程”建设。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535工程”,即以我省现有的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培育学科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重点学科、专业梯队为基础,在农业、装备、能源、石化、医药、食品等方面,选择10个左右梯队进行培养,打造5个在国际上有较大竞争力的前沿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以下简称第一层次);以现有311个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为基础,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经济、物联网等方面,选择60个左右梯队进行培养,打造30个国内一流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以下简称第二层次);以全省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为基础,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打造500个全省领军的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
进入第一、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的梯队要实施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同时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继续培养,对考核不合格的给予警告,并督促其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对学科、专业梯队科研成果不突出的及时调整,对不符合“535工程”建设要求的予以撤消。对进入培养对象的梯队按照省里的有关政策给予专项人才培养资金支持。
申报第一、第二层次梯队在符合以上条件的基础上,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报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1、拥有学术造诣高、国内著名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如两院院士、国家重大项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学家等专家),有取得突出业绩的中青年学术后备人才,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2、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内容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学术气氛浓厚,学术影响大,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
3、创新能力强,承担着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如国家级成果、高影响因子论文等),近5年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研究成果,或生产的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解决了本领域的重大问题,对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突出贡献。
4、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有的已成为杰出人才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5、一般应以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环境条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并有良好的图书文献和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
(二)申报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1、拥有学术造诣高、学术影响大、国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业绩比较突出的中青年学术后备人才,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团队。
2、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内容处于省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学术气氛浓厚,国内省内学术交流活跃。
3、创新能力强,承担着国家和省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近5年有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研究成果,或优秀教学成果,或生产的产品填补国内、省内空白,解决了本行业的重要问题,对推动我省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4、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5、一般应以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环境条件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并有良好的图书文献和现代化信息保障体系。
(三)申报材料
1、各市(地)、中省直主管部门的推荐报告,报告中要说明申报的条件、理由以及申报的程序。
2、《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535工程申报表》(见附件1)。
3、梯队的主要成果、在研项目原件和复印件(原件审后退回)。
申报材料按A4规格上报,同时附电子版。《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535工程申报表》胶装3份。
二、新建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申报
今年我省以“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为中心,以发展十大产业为重点,围绕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造、新型农机装备、交通运输装备等新建20个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鼓励学科、专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联合申报。
(一)申报条件
1、大专院校的学科梯队要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规定的学科为主,且要求是二级以上学科。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新闻出版以及企业等单位参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表》(GB/T13745-92)所规定的学科、专业,依据我省经济建设需要确定。申报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要求是各地区、各单位(厅级)重点学科、专业梯队。
2、在所从事的领域具有一定科研优势,在国内外、省内外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3、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来有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研究成果,或优秀教学成果,或生产的产品填补国内、省内空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
4、科研内容与我省经济建设联系紧密。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申报的学科、专业要有成果转化渠道,有明确的与企业或其它单位合作或扶持协议,并实现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或有可预见的效益前景,其中企业科研人员在梯队成员中是带头人或后备带头人的优先予以考核审批。
5、申报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应具备一定的规模,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形成以学科、专业带头人为核心,有较合理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的科研群体。
6、学科、专业带头人在省内以至国内、国际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基础理论雄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科研组织领导能力;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及时掌握国内及世界范围内的最新信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善于把握科研发展方向;有显著的科研成果,贡献突出,并善于出思想、出题目;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年龄一般在55周岁以下。
7、学科、专业后备带头人应在省内、国内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并有望在一定的培养期内成为本学科、专业带头人;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忠于科研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科研能力强,基础理论扎实,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善于组织、领导科研工作,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和在研项目。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
(二)申报材料
1、各市(地)、中省直主管部门的申请报告。报告要说明组织选拔的程序、方法,在本单位、本地区公示结果,推荐的主要理由及意见。
2、各主管单位(部门)培养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规划。
3、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管理办法。
4、申报单位提供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全面情况的综合文字材料(限3000字)。要具体说明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工作任务,主要科研方向,在国际、国内和全省的学术地位,近五年的主要科研、教学成果,实现的社会经济经益和开展产学研结合等情况。
5、《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审批表》(附件2)和《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后备带头人审批表》(附件3)。
6、拟申报学科、专业梯队的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主要成果、在研项目的佐证材料及发表的论文、论著原件及复印件(原件审后退回)。
申报材料按A4规格上报,同时附电子版。第1份,首页为封面(附件4),次页为申报材料目录,然后将以上6项材料内容依顺序胶装成册(含佐证材料复印件)。第2份,《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审批表》和《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后备带头人审批表》单独胶装3份。
(三)有关待遇
凡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其相关待遇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三、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的调整
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因超龄、调离或其它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由单位提出调整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申请,接替人选填报《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审批表》或《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后备带头人审批表》(同时附电子版),接替人选的选拔条件参照新建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申报条件。对应调整而未调整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一经发现将随时予以处理,对瞒报、谎报等情节严重的取消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资格。
学科、专业原有两名以上带头人或后备带头人的,按一名带头人和一名后备带头人的结构逐步调整。
四、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资助
(一)对象、额度和使用方向
资助对象重点是与我省“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梯队,以及直接从事经济领域研究的学科、专业梯队。今年拟资助15个,每个资助额度为10万-30万元。主要用于建立和完善重点实验室建设、中小型实验设备和图书室专业图书的购置。
(二)申报条件
申报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资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学科、专业有省部级以上在研项目,重点是有直接从事经济领域研究的在研项目,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学科、专业有从事涉及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科研自选项目;
2、学科、专业梯队设备、资料急需更新、增置;
3、学科、专业具有一定的自筹资金,经资助后,科研条件可明显改善,达到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三)申报材料
1、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各主管部门的推荐报告。报告限3000字,要具体说明组织选拔推荐的程序,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情况简介,包括工作任务,主要科研方向,近五年的成果和获奖情况,在国际、国内和全省的学术地位,实现的社会经济效益,受资助后可预见的发展前景等。
2、填写《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申请表》(附件5)。
3、学科、专业在研项目、主要成果的有关佐证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原件审后退回)。
4、本单位已筹集到位的资金证明(财务或审计部门出具的财务正式票据)。
申报材料按A4规格上报,同时附电子版。第1份,首页为封面(附件6),次页为申报材料目录,然后将以上4项材料内容依顺序胶装成册(含佐证材料复印件)。第2份,将《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申请表》胶装2份。申报材料请自留底稿,初审合格的另行通知增加份数。
五、组织省级重点学科、专业梯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等省级专家国内考察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政策》(黑发[2003]14号文)精神,为促进专家的学术交往,发挥专家参谋、智囊作用,今年继续组织专家学术考察。
(一)参加学术考察专家的基本条件
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符合条件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或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参加者需具有与考察内容相关的在研项目或课题。
(二)考察休假时间、地点、内容及人数
今年的考察休假共两期,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期。上半年考察地点为陕西省,时间暂定5月。下半年考察地点为江西省,时间暂定10月。通过考察学习和交流,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重温建党90周年的发展历程。每个考察团人数30人,行程7天。
(三)申报材料
1、填写《黑龙江省省级以上专家赴国内考察学习审批表》(附件10);
2、结合本单位或本专业实际情况撰写一篇论文。
3、结合本专业特点准备一篇科普讲稿,用于考察期间举办科普讲座,每篇科普讲稿时间在15分钟以内。
4、上报个人履历1份和近期2寸彩照1张,个人履历包括个人简况、工作简历、主要业绩贡献等,要求A4纸打印,版面自行设计(文字+照片)。
5、提交展现个人才艺的作品若干,如书法、绘画、摄影等。
六、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考核备案以及基础情况统计
根据《黑龙江省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管理办法》(黑人保发[2010]123号文)规定,由各主管单位对所属的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的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进行2010考核,按照省级梯队的考核指标自行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以统计表的形式报省人社厅备案(附件7)。
为贯彻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省各级学科、专业梯队的建设情况,今年继续开展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情况调查。请认真填报《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成员构成情况统计表》(附件8)和《中省直、高校、市(县)级重点学科、专业梯队情况统计表》(附件9),并以电子版统一上传至电子邮箱414137333@qq.com。省厅将及时更新和完善全省学科、专业梯队数据库。
七、申报程序、时限和要求
(一)申报程序
1、上述六项工作,由符合条件的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提出申请,国有事企业单位、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按隶属关系和属地原则由各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中省直主管部门审核后上报;各大专院校的学科梯队经学校审核后上报。
2、“535工程”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各单位限报3个。
3、同一单位限报2个新建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每个学科、专业限报1名带头人和1名后备带头人;各大专院校限报2个基础设施资助的学科,中省直各单位、各市(地)限报3个基础设施资助的专业。
(二)申报时限
1、第一期专家考察休假报名截止日期为4月20日,第二期考察休假报名截止日期为8月20日。
2、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考核统计表上报时间为5月4日至5月9日;考核表作为三年一度考核评估的基础数据,以及评选优秀单位的重要参考条件。
3、学科、专业梯队基础情况统计表上报时间为5月10日至5月20日;未及时上报统计报表的单位不受理其所在单位当申报新建和资助。
4、“535工程”第一、第二层次申报自6月1日开始,6月10日截止;
5、新建和调整的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自6月13日开始,6月24日截止。
6、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助自9月20日开始申报,9月30日截止。
(三)申报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切实抓好相关工作。同时加强对学科、专业梯队建设的日常管理,引导学科、专业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使学科、专业梯队发挥应有的作用。
2、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本着“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做好组织申报、审核、选拔、公示、推荐等各个环节工作,各项工作的申报要做到程序规范、手续完善,上报的各类材料要实事求是,符合要求,全面准确,格式统一(表格可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上下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组织专家对申报“535”工程第一、第二层次梯队,新建省级重点学科、专业梯队和申请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基础设施资助的梯队进行实地考察和综合评估,并依据专家组的意见确定拟培养、新建和资助对象。
联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联 系 人:高广宏
联系电话:0451-87130139
附件:
1、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535工程申报表(封面样式)
2、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审批表(封面样式)
3、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后备带头人审批表(封面样式)
4、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申报材料(封面样式)
5、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申请表(封面样式)
6、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申报材料(封面样式)
7、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考核成果统计表
8、省级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成员构成情况统计表
9、中省直、高校、市(县)级重点学科、专业梯队情况统计表
10、黑龙江省省级以上专家赴国内考察学习审批表
二〇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