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山西省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分析
摘要:山西省是我国红枣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以山西恒丰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为代表的红枣加工龙头企业依托红枣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将生产、加工、销售连接起来,初步形成了红枣产业化链条,推动了山西枣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红枣加工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关键词: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
红枣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果品,有着约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国已有133.3
2万hm枣树,主要集中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5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全国枣树共有800余个品种,主打品种为制干与加工品种,其中名优品种上百个,尤以金丝小枣、赞皇大枣、稷山板枣、临猗梨枣、交城骏枣、太谷壶瓶枣等著称。山西省是我国红枣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根据2006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全国红枣总产量为246.308 7万t,其中山西省为50.3万t,约占全国总量的20.4%,位居全国第二位。目前,山西省从事红枣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的企业共有200多个,其中以太原市汉波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山西恒丰实业有限公司、山西天渊枣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天骄食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红枣加工龙头企业依托红枣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将生产、加工、销售连结起来,初步形成了红枣产业化链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山西枣业经济的发展。而技术创新是指一种将新技术、新工艺,或者新的服务引入市场,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过程。它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研究和取得成果的过程,还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应用和实施过程以及这些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的动力之源,也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
没有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带动,就没有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实践证明,在红枣产业化发展战略中,只有以工业化的思路引领红枣经济、用工业生产方式推动红枣产业化发展,才能延伸红枣产业链,全方位提高红枣产业的整体效益。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山西省的红枣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迎难而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上规模、上水平、创名牌、创高效”的目标,增强和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并且有着以下6个方面的特点:①做强做大龙头,增强带动作用;②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加工品质;③加强基地建设,形成产业特色;④不断研发产品,满足消费需求;⑤扩大营销网络,打造枣业航母;⑥投资高科技产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山西省红枣加工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确实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相关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监管不足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条块分割使得涉农部门统一管理存在缺失等方面。
2.1相关政策落实不够到位
促进果品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发展、市场体系建设等的相关资金投入、信贷扶持、人才培养、技术转让等政策落实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枣产业快速发展。而红枣加工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基础不牢固,企业资金需求矛盾日益加剧,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红枣行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加之政府对红枣加工科技投入不足,社会投融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用于科技活动的资金在绝对和相对数额上都极为有限,资金瓶颈现象十分突出,加工企业科技投入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较大的研发效益,致使企业科技实力不强,科研机构力量薄弱、规模小、人员少,最终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现象。
2.2市场开发不足
红枣产业发展的根本希望和制约点都在于市场,其中包括国内外枣产品当前的市场容量和对未来市场的开拓水平。这些年,我国枣产业的发展总体上看是发展数量大有成效,但发展质量急需提高,市场开拓严重滞后。枣产品的国际市场一直局限于华人圈,在有50亿人口的非华人世界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是因为出口的干枣、蜜枣等传统产品不符合非华人消费习惯,而以营养见长具有巨大市场需求的鲜枣和功能性枣食品还没有真正打出去,目前枣产品出口量还不到总产量的1%。有关资料表明,2006年全国红枣出口总值为l0 717万美元,然而早在1996年全国红枣出口总值就达到过12 468万美元。
2.3条块分割使得涉农部门统一管理存在缺失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对农业及其上下相关产业的调节管理是分而治之、各自独立的,红枣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分别由农业、商业和轻工业等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它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所在。调查中发现,涉及红枣产业的部门多而分散,每个部门只管其中的某一方面,要想了解有关红枣的全部内容,至少需要跑六七个部门,而且由于各部门各自为政、分工不清,导致有些职能相互重叠,而有些职能无人问津。显然,这种条块分割、部门分治的管理体制是不利于红枣产业发展的。加快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步伐的建议
通过对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要加快山西省红枣加工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步伐,红枣加工龙头企业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走产业一体化发展道路,在优化品种与产业布局、扩大红枣出口贸易、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建立红枣调控机制等方面狠下工夫。
3.1优化品种与产业布局
因地制宜的适当控制发展速度和规模,加快品种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做大做强鲜食枣产业。扩大中、早熟品种的种植面积,尽快实现周年、亚周年供应;适度控制制干品种规模,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大力开展传统枣产品改造升级和功能性食品开发,实现产业深层增值。要扩大金昌枣、骏枣1号、矮化梨枣、大果梨枣、不落酥1号等优良品种的面积,这些枣的平均单果重都在30 g以上,最大单果重达80 g,而且大小均匀,是我国目前红枣中优良的大型或特大型品种,有着很高的栽培价值。今后应合理调整干、鲜食品种的比例,逐步增大鲜食品种份额,同时注意不同成熟期的搭配。要把技术队伍培养列入议事日程,尽快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红枣管理队伍,不断提高经营水平。
3.2扩大红枣出口贸易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红枣在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胃肠恶性肿瘤等方面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并可使人精力旺盛、延年益寿。红枣加工企业要加强研发,不断推出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新品种,以满足国际市场对红枣产品的需求。为鼓励企业出口,提高红枣加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建立面向企业的进出口银行或在进出口银行中专门设立企业部,切实解决企业国际经营的融资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作用,为
企业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或者通过补贴利率发放出口信贷,减少企业产品出口风险,扩大企业出口比例。检验检疫应及时向红枣加工企业提供国际市场的出口商品信息,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政策引导、信息咨询,包括指导企业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并且派员深入红枣加工企业按照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企业从对原料基地管理、生产环境布局、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的检验、包装、储存、运输等全过程进行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保证红枣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性的同一标准生产、产品的同一质量指标要求成为必然趋势。
3.3加大对科技扶持的力度
在红枣产品的延伸加工方面,历史上中国北方以自然晾晒的干制品为主,南方以加工果脯为主,其他主要红枣制品包括枣酱、枣粉、枣片、枣酒、枣茶、枣醋、枣泥等,缺乏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高附加值是发展方向,但技术瓶颈无法解决。比如枣粉冲剂,可以像咖啡一样速溶。已经有企业开发出了相关产品。但一直无法解决纤维素沉淀的难题。精深加工实际上仍然是有名无实,至于从枣中提炼保健品、药品、胶囊等,都有产品线,但市场对此反应颇为冷淡。红枣加工企业应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设一流的企业研发中心和实验中心,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科技后盾。而作为政府来讲,应加大对红枣加工企业的科技投入资金,建立科技投入机制,加强与科技研发机构的协作,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政府应通过发放技术改进补助金,给予红枣加工企业贷款,提供新技术企业保险;也可通过财政、税收和金融投资等方式,为红枣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优惠政策和风险资本。同时,还应加强对这些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包括为红枣加工企业在专利申报及使用方面提供便利。
3.4建立红枣调控机制
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生产为发端的经营活动,是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农业的特性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农业产业化不能完全置身于市场竞争中。它需要必要的政府调控,但政府的干预也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定。一般来说,在市场发育不足和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应是因势利导地促进市场发育和帮助完善市场,并尽力为农业产业化的潜在参与者提供有关市场前景和供求潜力等方面的预测信息,以利于他们能更全面地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有较多的了解,从而尽早作出恰当的决策。因此。政府应加大调控力度,从总体上、宏观上去认识、规划、处理红枣产业化方方面面的发展问题,找到红枣产业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使各环节得到互相协调,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结束语
红枣是我国特产,大枣主产地是山西,发展大果型枣产业,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把龙头企业基地与农户紧密连为一体,形成区域经济特色优势,定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必将有力地推动红枣生产、保鲜与加工新技术的开发,同时会涌现出新的红枣加工企业。市场的竞争会使企业积极引进先进设备,研究出红枣保鲜与加工的新技术,扩大规模,提高传统产品档次,结合市场需求开发生产出更深、更精的系列产品,实施名牌战略,一批龙头红枣加工企业集团将应运而生。
山西省枣业的未来就寄托在这些龙头企业尤其是枣业“航母”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山西省红枣产业的这些龙头企业及其“航母”必定会抓住历史赋予的机遇,引领山西枣业乃至中国的枣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去实现更加宏伟的目标
第二篇:依托龙头企业,加快肉鸡产业化发展
**广东**家禽有限公司
**广东**家禽有限公司隶属于广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7年9月,总部座落于江苏省**市,是一家集科、工、贸于一体,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民营股份制家禽生产企业。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公司 农户”运作模式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培育适销对路的肉鸡品牌为发展战略目标,先后在江浙两省设立6家正式注册运行的分公司,拥有总资产2.5亿元,年上市规模为8000万羽肉鸡,终端产品销售额达10亿元,成为**在华东区家禽业一领风骚的区域性集团企业。在我国,畜牧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同时也是个弱质行业,承受着自然灾害和贸易风险的双重威胁,加上自身积累能力较差,财政投入较少,良种、防疫、信息、监测、流通等支撑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因素,许多养殖户将此视若危途。如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是突破畜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
一、完善和创新“公司 农户”模式,促进农民增收
****自创办起始终秉承**“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核心经营理念,坚持“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模式,将**独特的经营方式根植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地区,赢得了各级地方政府的悉心关怀和广大合作者的普遍认同,从而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创收致富和农村经济的繁荣。8年来,公司发展迅猛,上市量几乎每年都以超过30的幅度递增,发展专业养户近5000家,合作养户累计增加收入达2.5亿元,有力带动了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
“公司加农户”这一形式有效解决了困扰畜牧业发展的生产组织问题,它是**企业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建立并逐步发展和总结完善的一套[您阅读的文章来源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互联网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经营模式,它的形成既贯穿了儒家的古典思想,成己为人、成人达已,也糅合了相互提携、共同富裕的现代理论,因而深受广大农民合作者的认同和拥戴,这是**模式在广袤的华东地区得以发扬光大的基础所在。
“公司加农户”的特点在于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合作双方的既有资源,公司的优势资源主要在于技术、管理、资金、市场和长期打造的品牌效应,而农民养户则拥有土地和劳动力,在“公司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下,农民最大限度地回避了市场风险,真正实现了增产增收。这样的有机结合避免了传统农业经济合作中由于合作各方责任定位不明,过度追逐单方面利益而容易引发的纠纷,扫清了企业规模扩张和市场拓展道路上的障碍。
在日常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疫管理,统一回收上市的“五统一”,做到100免疫和定时消毒,定期抽检鸡群免疫抗体水平,以规范化的管理方式确保产品的健康性和安全性。
在利润分配上,养鸡户利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饲养成绩的优劣,其饲养过程所需鸡苗、药物、饲料及肉鸡回收价由公司统一制定,基本保持恒定。肉鸡收购价与养鸡户饲养成本之差(即利润)的定位标准是一个具有平均饲养水平的养鸡户通常可以达到的目标。例如,2005年整个****公司肉鸡平均上市率为96,上市均重为1.45公斤,料肉比为2.25:1,处于这个饲养水平的养鸡户年均获利润为1.50元/只,高于此水平则利润上升,反之则降低。在此基础上,公司还通过实行二次分配的方式来平衡专业户利益,例如,夏季养殖由于气温高,肉鸡消耗大,体重增长减缓,这势必影响专业户的得益,公司会根据总体生产情况,从自身收益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对养户贴补。除实行保价收购外,对由于不可抗力因素(水灾、风灾、火灾等)造成的养鸡户损失,公司实行补亏制度,以确保受灾养鸡户尽快恢复生产,确保养鸡户利益。在企业经营的良性时期,公司坚持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当面临突发性行业灾难时,公司则舍弃自身利益,对合作养户采取倾斜保护措施,在03年非典,04、05年禽流感**期间,养户利益始终维持在正常水平,而公司则承担了近亿元的经济损失。
**模式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代表着一种新颖的、先进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已为许多农业合作组织争相模仿。时代在进步,**模式也将不断创新与完善。
二、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打造核心竞争力
拥有强大而高保证的生产体系是****在发展过程中一贯注重的命题,这是作为一个维系着成千上万合作养户利益的集约化生产经营企业[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大=秘=书=网=站]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责任。即使是在禽流感这样的非常时期,在承受着来自市场的巨大压力的同时,公司的内部生产各环节依然保持着一种常态,各方面的运作始终井然有序。广大养殖专业户虽然也经历了禽流感的阵痛,但公司坚持对养户利益倾斜的政策,使他们受到了作为个体生产者在非常情况下所无法享有的利益保障,而且他们都亲眼目睹了危机中公司搏击风浪、勇渡难关的全过程,与公司合作的信心得到了进一
步的增强。这一切都保证了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公司一贯重视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以全国最大的优质黄鸡育种基地——南方育种公司为技术支撑,并长期依托扬州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强大的科技优势,在品种优化、更新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3年10月18日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缔结校企合作联盟,创立了公司科技进步的新起点。
随
着公司生产覆盖面和市场辐射面的拓展,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安全性能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树立**品牌,提高这一品牌的含金量,保持**产品在消费市场的长盛不衰,是**公司面临的中心课题。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公司一方面招募各种有用的专业人员,加紧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发挥技术优势,着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针对性地加强技术和业务培训。公司每年举办除养户常规培训之外的各种类型培训班和专题讲座数十场次,在技术手段的普及和技术层次的深化方面收到了较明显的成效;此外公司还在内部全面推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旨在强化各岗位工序员工的质量意识,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三、实施品牌战略,加速产业链延伸
****致力于地域扩张和产品市场的开拓,在巩固现有生产体系的基础上,有序扩大生产辐射面和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地进行新产品开发并实施产业化。公司先后在苏、浙两省建办起了南郊、金浪、湖州、镇江、衢州和淮安等6家一体化运作分支企业,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一线联结,浙北、浙南遥相呼应的生产销售网络,目前已具备年产成品肉鸡超亿羽的生产能力,在长三角地区家禽行业中独树一帜。
在产品营销方面,公司立足于华东区域,实施以内需型为主的市场开拓战略,洞悉并顺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积极调整品种布局,细分市场,利用产品的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攻占市场,扩大产品营销网络,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稳健攀升。
为进一步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增强对“公司加农户”合作组织的利益保障度,在线型扩张的基础上实现跨行业、多门类产品开发,****还制订了包括启动养猪业、生物制药、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在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拓展,逐步扩大**品牌的产品外延。
**广东**家禽有限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地方各级党政部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支持,这是公司快速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广大农民养户的福祉。公司愿与社会各界一道,一如既往坚持农民利益为先的核心经营理念,逐步扩大在华东地区的影响力,齐心打造行业航母,为发展当地现代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繁荣,造福一方农民作出更大的努力!
第三篇: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安远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梅伟春
近几年来,安远县坚持把发展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工作放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骨干企业,进一步加快了该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带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近期,为全面掌握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我部对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
一、安远县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几年来,我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通过实施产业带动、项目带动战略,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狠抓龙头企业上档升级,使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农产品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我县农产品主要以脐橙、食用菌、生猪等三大产业为主。2009年底,全县果业面积达34.2万亩,其中脐橙面积达30万亩,水果总产量达25万吨,其中脐橙22万吨;全县生猪出栏16万头,生猪存栏13万头;生产各种食用菌5000万袋,其中工厂化生产栽培4500袋。据调查,2009年新增12家脐橙打蜡分级包装销售企业,至此,全县拥有安圣达、赣州王品、养生堂、金丰利、仙人峰、祥源等40家加工企业,40条生产线,日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以上;2009年新增贮藏库、气调库40000平方米,全县贮藏保鲜能力达到8万吨;2009年出口脐橙8.1万吨,出口额达
到5296万美元;全省第一家引进橙汁加工企业—养生堂基地果业有限公司。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以脐橙、食用菌、生猪三大产业加工企业为龙头,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8个,涉及果业、食用菌、生猪等加工品种,其中2个是省级龙头企业,4个是市级龙头企业;据统计,全县8个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年总产值达5.6147亿元、现有固定资产17290万元、2009年上缴税收1389万元、2009年企业利润5657万元、现有职工人数达1543人。目前,全县8个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年总产值达5.6147亿元、现有固定资产17290万元、上年上缴税收1389万元、上年企业利润5657万元。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体水平低。我县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只有小部分经过加工利用转化为经济生产力,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竞争力较弱,装备差,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初级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
2、科技水平不高,科技含金量低,创新力度不够。我县多数农产品企业缺乏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应用程度低,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较少,除深圳中宝农业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属种植、养殖、饲料、屠宰、畜牧业深加工等一体化的公司外,其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属于低层次初加工的企业。同时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影响了加工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3、投入资金不足,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长期以来,当地政府在财政、信贷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倾斜不够,加工企业资金运转困难,加工企业贷款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4、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品牌促销程度不明显。我县“三百山”牌农产品没有成为全国知名品牌,销售途径不大。同时存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小。
三、发展对策
1、加快培育和开发主导产业,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根据安远县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整合各种资源,发挥科技、加工、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做大做强脐橙、生猪、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全县各级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强化产前、产中、产后衔接,实行从品种选育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开发,形成优势区域、优势基地、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增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带动和促进农业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
2、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技水平。通过技术参股、技术转让、买断等多种形式,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开发力度。加强科技和技术改造,加大投入力度,引进先进工艺、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精深加工水平。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加大对生产基地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户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信用意识、质量意识,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益最大化。
3、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严格贯彻“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缺标补标”的原则;二是加大标准化宣传,教育基地和农民认识到标准的重要性,主动把执行的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技术和农艺要求引入基地、农户,按标准化生产管理,确保农产品的安全;三是切实加强安全优质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相关标准的要求,实行产业化开发、企业化运作,实行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
4、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作增强。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探索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二次分配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与农产品基地、农户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优势,让农民在产、加、销等环节中获利,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地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民的辐射带动作用。
5、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在资金上,要制定有关标准和有效措施,加强对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和补贴,兑现奖励政策。在用地上,各相关部门给予农产品加工企业优惠政策,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建用地方面的支持。
6、加强资源整合。一是在品牌使用方面,对同一类型产品打造统一品牌,制订统一的生产标准,严格保证产品品质。在组织形式上,鼓励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或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二是在经营模式上,鼓励农产品食品加工企业延长链条,加强与合作社、市场的连接,加快推广“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社+市场”、“ 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模式,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价值最大值。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远县农工部
第四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农户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临武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三农”工作的大事来抓,同时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优势品牌,努力培植龙头企业,极力组建农业专业协会和农产品营销网络,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临武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总体情况
临武县把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大力发展临武鸭、临武香芋、优质水果、大冲辣椒、草食动物、红薯、烤烟、楠竹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1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产值达到了58200万元,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就达到了53944.6万元,同比增长50.74%,其中:临武舜华鸭业公司的总产值是26250万元,同比增长30.21%、小徐瓜瓜食品有限公司的总产值是15119.8万元,增长188.24万元、鸿源果业有限公司的总产值是3860万元,增长9.66%、临武县土生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总产值也达到了1035万元,增长95.28%,全县市级龙头企业的税收达到了1268.1万元,其中:舜华鸭业公司的实交税金达到846.8万元,全年共建设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18.1万亩,同比增长8.64%,共带动农户79099户,增长7.59%,龙头企业带动基地产值37918万元,增长28.51%。全县有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3个,还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2个。
二、临武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增加到1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临武舜化鸭业公司;市级重点龙头企业9家,分别是:临武金福薯业公司、临武县小徐瓜瓜食品有限公司和湖南鸿源果业有限公司、临武县舜峰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临武县同益春发农庄、临武县土生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临武县金江沙田牛业发展有限公司、临武县舜玉商贸有限公司以及舜丰源芋业有限责任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总产值达到53944.6万元,同比增长
50.74%。一直以来,全县始终坚持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和各种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小型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各农业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户 7.9万户。比如:舜华鸭业公司不仅带动农户养鸭,还带动了油茶、辣椒、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化布局,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全县结合实际,把农业产业化与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来,围绕八大农业特色产业,以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并且实行区域化布局,连片开发,重点抓好了以“三河”沿岸乡镇为主的临武鸭养殖带,以南强、城关等10个乡镇为主的优质水果产业带,以双溪、大冲等8个乡镇为主的商品蔬菜种植带,以花塘、三合等为主的优质玉米生产带,以东山、西山、桃竹山“三山”为主的养殖带,以万水、麦市等乡镇为主的优质烤烟生产带,以南强、花塘为主的红薯淀粉原料生产带,以西山林场、武源为主的楠竹开发产业带等八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建成各类上规模的种养基地185个,同比增长24.6%。另外我们还因地制宜,极积发展种养专业村,比如:城关黄皮山为代表的红心桃专业村、双溪贝溪为代表的商品蔬菜村等等,同时还充分发挥种养能人的带动作用,引导一大批农户走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化格局。
(三)以科技为支撑,产品质量有保证
全县围绕加快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的实施,继续打造舜华鸭业、舜溪香芋、舜峰食品、舜玉米酒、舜桔果业等一批“舜”字号农副产品品牌,并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提高农副产品质量。一是积极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和“三品”认证工作,全县共建立了以脐橙、辣椒、红薯、红心桃、水稻等为主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5个,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二是认真抓好农产品检测工作,建立健全了农业生产档案,实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可追溯制度,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督。大力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切实加强动植物检疫工作,把好质量关。舜华鸭业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制定了一整套的检测检验程序,建立了完整的产品检验标准,产品不仅通过了OS认证,还率先通过了HACCP质量体系认证,并荣获了国家免
检产品资格,使公司在市场准入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三是各个龙头企业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比如临武舜华鸭业公司就推出了以“粽情粽义”“粽情粽礼”为主题文化的临武鸭肉粽产品以及以中秋团圆为主题文化的“舜华鸭月夜”礼盒,近几年,舜华鸭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研发了舜华临武鸭、舜华东江鱼、舜华湘西牛、舜华端午粽四大系列一百六十多款产品,拥有专利产品80多个,极大的丰富了“临武山水鸭天下”的文化内涵,并且“舜华”牌临武鸭连续多年获得多项奖项,其产品标签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成为中南地区鸭类第一品牌;小徐瓜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冲辣椒酱被评为湖南第六届(国际)农博会农产品金奖,以及新开发的产品如东山紫姜、西山辣酱肉、腐乳等,反响良好,很受顾客喜爱;还有金福薯业公司的粉丝系列产品被评为了“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牌”,同时还被授予“国家合格评定质量信得过好产品”。
(四)加大品牌宣传,市场空间不断拓宽
今年,全县加大了农产品的宣传力度,不仅在中央、省市各级媒体隆重推出了各种产品的宣传广告,还在各大报纸杂志也做了宣传报导,同时在各大卖场也做了深度的促销活动,营造了强大的宣传攻势,特别是临武鸭的广告已经享誉全国;另外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让全国各地的每个人都可以了解到临武的特色产品,这样就有效地把市场体系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帮助龙头企业开展市场营销;同地该县还抢抓各地展销良机,精心策划,精品包装,把加工产品推向国家、省市级农博会展,提高品牌知名度。积极地与各省市以及各大客户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在长沙、广东、广西、福建、上海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及销售网点,大大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空间,特别是舜华临武鸭如今在南航和东航的飞机上、在北京西站开出的列车上,以及在北京、深圳、广州、长沙的各大型超市里,都有临武鸭的销售点。
三、存在问题
(一)中介组织滞后,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中介组织是连接各种市场主体的桥梁和纽带,是整个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到目前为止,该县已经成立了4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但是这些中介组织相对来说规模不大、覆盖面小、,对农民吸引力和凝聚力较弱,难以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得大部分农业企业与农户的连接是松散的,不紧密,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二)大量农户缺乏现代化的种养技术。要完善绿色安全种养模式,把好农产品的源头关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而如今该县大部分农户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生产过程中都有是采用传统的种殖、养殖技术,缺乏科学的、现代化种养殖技术,这就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方面上难以得到保证,同时也难以保证我们进行下一步深加工的需要,所以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浪费。
(三)风险共担的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完善。该县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多数是买断关系或合同契约关系,具有明显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期的特征。在买断关系下,农户与企业之间是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并不稳定,价格、质量等时刻影响利益连接的紧密度和双方的行为。在契约关系下,农户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企业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与培训,但这种合同关系并没有改变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和大规模经营的工商企业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农户与企业之间简单组合,还不能说是实现了农业的一体化经营。
四、建议和对策
(一)大力发展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不触动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合作经济形式。它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重要纽带,是形成“公司(龙头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和化解市场风险;有利于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用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护和增加农民的利益。
(二)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农技、农机、畜牧、经管等技术人员,农业企业聘请的专家、顾问、农村土专家、专业种养大户等技术力量,广泛地开展技术培训,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同时还要建立起培训农民的教育基地,不断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和新型种养农民,从而提高农民现代的、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市场风险意识以及市场诚信意识。
(三)继续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必须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本原则。临武县在利益联结方式上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特别是龙头企业,要认真总结本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的经验和教训,虚心听取农户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企业内部、特别是原料收购的规范管理,健全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纠正过去在基地建设及原料收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尊重、爱惜、保护农户和企业的劳动成果,兼顾农户和企业的利益。同时,龙头企业及农户都要不断增强诚信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实现双赢为核心目标。
第五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作者:临武统计局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2-3-30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在经济利益上依据平均利润率的产业化组织原则实施产加销一体化,形成生产和流通利益共同体,把农户和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我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三农”工作的大事来抓,同时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优势品牌,努力培植龙头企业,极力组建农业专业协会和农产品营销网络,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临武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总体情况
我县把农业产业化工作作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大力发展临武鸭、临武香芋、优质水果、大冲辣椒、草食动物、红薯、烤烟、楠竹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1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产值达到了58200万元,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就达到了53944.6万元,同比增长50.74%,其中:临武舜华鸭业公司的总产值是26250万元,同比增长30.21%、小徐瓜瓜食品有限公司的总产值是15119.8万元,同比增长188.24万元、鸿源果业有限公司的总产值是3860万元,同比增长9.66%、临武县土生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总产值也达到了1035万元,同比增长95.28%,我县市级龙头企业的税收达到了1268.1万元,其中:舜华鸭业公司的实交税金就达到了846.8万元,全年共建设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18.1万亩,同比增长8.64%,共带动农户79099户,同比增长7.59%,龙头企业带动基地产值37918万元,同比增长28.51%。全县有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3个,还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2个。
二、临武县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现状及特点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我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增加到了1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临武舜化鸭业公司;市级重点龙头企业9家,分别是:临武金福薯业公司、临武县小徐瓜瓜食品有限公司和湖南鸿源果业有限公司、临武县舜峰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临武县同益春发农庄、临武县土生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临武县金江沙田牛业发展有限公司、临武县舜玉商贸有限公司以及舜丰源芋业有限责任公司),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总产值达到了53944.6万元,同比增长50.74%。一直以来,我县始终坚持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和各种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小型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各农业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户 7.9万户。比如:舜华鸭业公司不仅带动农户养鸭,还带动了油茶、辣椒、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化布局,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我县结合实际,把农业产业化与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来,围绕八大农业特色产业,以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并且实行区域化布局,连片开发,重点抓好了以“三河”沿岸乡镇为主的临武鸭养殖带,以南强、城关等10个乡镇为主的优质水果产业带,以双溪、大冲等8个乡镇为主的商品蔬菜种植带,以花塘、三合等为主的优质玉米生产带,以东山、西山、桃竹山“三山”为主的养殖带,以万水、麦市等乡镇为主的优质烤烟生产带,以南强、花塘为主的红薯淀粉原料生产带,以西山林场、武源为主的楠竹开发产业带等八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建成各类上规模的种养基地185个,同比增长24.6%。另外我们还因地制宜,极积发展种养专业村,比如:城关黄皮山为代表的红心桃专业村、双溪贝溪为代表的商品蔬菜村等等,同时还充分发挥种养能人的带动作用,引导一大批农户走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化格局。
(三)以科技为支撑,产品质量有保证,我县围绕加快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的实施,继续打造舜华鸭业、舜溪香芋、舜峰食品、舜玉米酒、舜桔果业等一批“舜”字号农副产品品牌,并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地提高农副产品质量。一是积极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和“三品”认证工作,全县共建立了以脐橙、辣椒、红薯、红心桃、水稻等为主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5个,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二是认真抓好了的农产品检测工作,建立健全了农业生产档案,实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可追溯制度,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督。大力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切实加强动植物检疫工作,把好质量关。舜华鸭业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制定了一整套的检测检验程序,建立了完整的产品检验标准,产品不仅通过了OS认证,还率先通过了HACCP质量体系认证,并荣获了国家免检产品资格,使公司在市场准入后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三是各个龙头企业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进一步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比如临武舜华鸭业公司就推出了以“粽情粽义”“粽情粽礼”为主题文化的临武鸭肉粽产品以及以中秋团圆为主题文化的“舜华鸭月夜”礼盒,近几年舜华鸭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研发了舜华临武鸭、舜华东江鱼、舜华湘西牛、舜华端午粽四大系列一百六十多款产品,拥有专利产品80多个,极大的丰富了“临武山水鸭天下”的文化内涵,并且“舜华”牌临武鸭连续多年获得多项奖项,其产品标签被评为省级著名商标,成为中南地区鸭类第一品牌,小徐瓜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冲辣椒酱被评为湖南第六届(国际)农博会农产品金奖,以及新开发的产品:东山紫姜、西山辣酱肉、腐乳等,反响良好很受顾客喜爱,还有金福薯业公司的粉丝系列产品被评为了“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牌”同时还被授予“国家合格评定质量信得过好产品”。
(四)加大品牌宣传,市场空间不断拓宽。
今年,我县加大了农产品的宣传力度,不仅在中央、省市各级媒体隆重推出了各种产品的宣传广告,还在各大报纸杂志也做了宣传报导,同时在各大卖场也做了深度的促销活动,营造了强大的宣传攻势,特别是我县临武鸭的广告已经享誉全国;另外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让全国各地的每个人都可以了解到我们临武的特色产品,这样就有效地把市场体系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帮助龙头企业开展市场营销;同地我们还抢抓各地展销良机,精心策划,精品包装,把加工产品推向国家、省市级农博会展,提高品牌知名度。我们积极地与各省市以及各大客户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在长沙、广东、广西、福建、上海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及销售网点,大大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空间,特别是舜华临武鸭如今在南航和东航的飞机上、在北京西站开出的列车上,以及在北京、深圳、广州、长沙的各大型超市里,都有临武鸭的销售点。
三、存在问题
(一)中介组织滞后,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
中介组织是连接各种市场主体的桥梁和纽带,是整个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县已经成立了4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但是这些中介组织相对来说规模不大、覆盖面小、,对农民吸引力和凝聚力较弱,难以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得我县的大部分农业企业与农户的连接是松散的,不紧密,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二)大量农户缺乏现代化的种养技术。
要完善绿色安全种养模式,把好农产品的源头关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而如今我县大部分农户的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生产过程中都有是采用传统的种殖、养殖技术,缺乏科学的、现代化种养殖技术,这就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方面上难以得到保证,同时也难以保证我们进行下一步深加工的需要,所以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浪费。
(三)风险共担的利益协调机制尚未完善。
我县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多数是买断关系或合同契约关系,具有明显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期的特征。在买断关系下,农户与企业之间是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内在联系,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并不稳定,价格、质量等时刻影响利益连接的紧密度和双方的行为。在契约关系下,农户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企业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与培训,但这种合同关系并没有改变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和大规模经营的工商企业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农户与企业之间简单组合,还不能说是实现了农业的一体化经营。
四、建议和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浩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只是一般的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必须要有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针对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大力发展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不触动农民的土地承包权、财产所有权的前提下,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合作经济形式。它是连接龙头企业和农户的重要纽带,是形成“公司(龙头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降低和化解市场风险;有利于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用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护和增加农民的利益。
(二)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要充分利用农技、农机、畜牧、经管等技术人员,农业企业聘请的专家、顾问、农村土专家、专业种养大户等技术力量,广泛地开展技术培训,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同时还要建立起培训农民的教育基地,不断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和新型种养农民,从而提高农民现代的、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市场风险意识以及市场诚信意识。、(三)继续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必须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基本原则。我县在利益联结方式上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特别是龙头企业,要认真总结本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的经验和教训,虚心听取农户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企业内部、特别是原料收购的规范管理,健全服务体系,不
断完善和纠正过去在基地建设及原料收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尊重、爱惜、保护农户和企业的劳动成果,兼顾农户和企业的利益。同时,龙头企业及农户都要不断增强诚信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以实现双赢为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