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商业地产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发展商业地产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大连项目公司物业 陆民杰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淀,万达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市场化、城市化发展进程,具有万达特色的,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这就是开
发、建设、经营城市商业综合体。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对企
业来说,可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和资产、土地升值的双重利润,为“百
年企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有利于规避房地产开发同质化的激烈竞争,迎合政府城市化改造和提升的需要,以较低的价格拿到
项目;再次,它能够为当地人民,提供“一站式”购物、休闲,方便
办公、居住集合体的同时,为政府创造就业、税收和城市形象工程,其社会效益不可估量。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随着中国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必然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我们必须抓住机
遇,加快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商业地产呢?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一条生命线”。即:以经营为
中心,管理和服务为重点,招商为生命线。
一、坚持以经营为中心
经营,特别是持续经营,是商业地产永恒的主题,它是商业地产
与住宅地产的本质区别。坚持以经营为中心,就是要从项目选址、设
计规划、施工建造、招商运行等全面考虑项目的满场、旺场、安全和
持续运营,以获取最大和长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要把以经营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一方面,在项目选址、规划设计上要全面考虑市场容量、进出交通、地点显著、物业互补、业态相容、人流动线等要素,以有利于开业后的持续经营。
好的选址、规划和设计是项目成功的一半。另一方面,一定要确保工
程的质量。商业综合体是人流的集散地,如影城之类屋顶跨度大、施
工要求标准高,更需精益求精、慎之又慎。以机电为核心的设备设施
系统是物业的“五脏六腑”,特别是确保消防系统的高质量更是重中
之重。早期加入的物业管理人员应强化责任心、钻研业务,对规划、设计、施工提出有利于经营,方便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同时对商业设
备设施地安装进行跟踪,为物业的安全持续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把以经营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到商业物业运营的全过程。一是要
把经营放在首位。要精心做好市场调查,确定经营定位、业态布局,做好主力店招商和步行街招商。要确保满铺和满场开业,实现“一炮
打响”。要加强宣传推广,包括对综合体的宣传、规模促销活动等。
同时通过齐全优质的商品、合理的价格、优雅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吸
引大量的客流。使不知道万达广场的人知道万达广场,知道万达广场的人来万达广场,来万达广场的人在广场购物、休闲,同时感觉很好,下次再带动别人一起来消费。二是要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客流量多的商场是一个聚宝盆,遍地都是黄金。要在不影响环境,确保安全的前
提下,突出重点,开展全方位的创收活动。三是要控制成本。采取各
种措施,杜绝浪费、规避风险,全面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对空调和照明的管理在满足租户、顾客和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实行科学管理就可以节约可观的能源费。
二、坚持以管理和服务为重点
在坚持以经营为中心的前提下,商业地产的运营必须把管理和服
务作为工作的重点。管理和服务是商业物业持续经营的基础,它好比
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一是抓好经营管理。经营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稳场和旺
场经营,确保租金和物业费的收取,同时不断提升物业的租金水平。
在确定经营定位,经营业态、经营布局的基础上,主要做到“八个统一”即:统一招商、统一租金价格、统一开业和营业时间、统一经营
方向和形象、统一标识和店招、统一商户管理、统一宣传推广、统一
现场布置。对于商业运营管理来说,经营管理是“皮”,其余是“毛”,“皮”之厚实,“毛”才能丰满。经营管理是“纲”,纲举才能目张。
二是抓好物业管理。商场的物业管理对物业的保值和增值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物业管理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应抓好设备设施和安全
管理。设备设施管理是物业管理的核心。除非遇到突发情况,商场的特点就是一旦开业,就不能停业。为此,必须确保设备设施始终处于
良好的运营状态,以满足持续营业的需要。要利用非营业和空隙时间,做好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在确保安全正常运转的同时,延长设
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安全管理是商业物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商场物业
管理人员应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安全第一,安全工作消防第一”的思想。2008年1月2日,新疆德汇广场,因安全管理不落实,至使
大火烧了69个小时,有5人死亡,经济损失近十亿人民币,有关人
员已被拘查。这一惨痛的教训必须认真的汲取。要认真落实“预防为
主”的方针,“未雨绸缪预防在先,亡羊补牢已经太晚”。安全管理的关键是: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制度、完好设备设施、严格安全责
任、完善应急预案、及时控制事态。
三是抓好现场服务。业主、租户、顾客都是广场的上帝,为之做
好服务是我们的天职。要在认真抓好工程维修、保洁保安、秩序维护、信息培训、店铺装饰、行政事务等服务的基础上,抓好必要的特约服
务。要把亲情服务、细致服务、及时服务、个性服务的优良传统融入
到商业物业管理之中,形成稳商、亲商、旺商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以招商为生命线
做商业地产难,难在招商。实践证明,招商是商业地产的生命线。
经过几年的探索,万达创造了“订单式商业地产”的模式,即对预定的业态和主力店,先进行招商,后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取得了
巨大的成功。其理念和案例已经写进了物业经营管理的教科书。同时
集团对正在开发的商业物业采取了“只租不售”的原则,克服了发展
初期由于产权分散,不便于招商和经营管理的弊病。另外,随着万达
商业地产知名度的提升,和城市商业综合体凝聚人气的优势,为招商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进一步优化招商工作。最近
从月刊上看到了朱学伟、黄志刚分别写的《招商几点原则》,和《成都万达广场步行街招商感悟》,笔者十分赞同,并想补充几点:
第一,要注重招商的策略。
1、以点带面。注意选择品牌号召力强、销售力强、符合档次规划的商家,优先在我们预定的范围内选铺,首
先入住,带动其他商家进场定位。必要时给其一定优惠政策,如租金、免租期。
2、行业帮助。注意与零售、服装、家电、家居等权威性行
业协会及组织建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其行业内部影响力
及其广泛的商户资源。
3、事前控制。保留部分好的经营位置,暂不
推出,以备外地或者谈判周期较长的好的品牌进入,同时可以避免因
调整带来的纠纷。另外对同类商品不同商家,进行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控制,营造健康的竞争环境。第二,要注重招商的质量。招商的质量关系到招商的成败,乃至
会影响的整个商场的持续经营。为此在确定经营定位、业态和布局后,必须把优质商户招进商场。优质商户的主要标志是:品牌旗舰店、省
市总代理.;有目标客户群、性比价好、销售力强;有一定的经济实
力、经营经验丰富;声誉好、诚信经营;能带来人气,舍得装修,店
面形象好;有特色和个性鲜明的商品;产品利润较高,能持续经营的商户等。招商人员必须从商场长远利益出发,以高度的责任心,千方
百计引进最优质的商户。
第三,要注重开业后的再招商。招商要贯穿于商业物业运营的全
过程,所谓调整招商就是要在开业后把商场的商品、品牌和商户进行
局部的调整和全面的优化,这是调整招商的目的所在。要通过各种方
法弄清商户的销售业绩,进行末位淘汰。不断充实品牌优、销售旺、声誉好、吸引人气的商户。如大连迈凯乐商店,就是利用扣点形式,掌握各商户的销售量,进行末位淘汰的。未采用扣点或统一收银的商
场,如何掌握租户的销售量,同时取得广大商户的公正评价是一个值
得探讨的问题。有的商场建立了商场经营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各商户的经营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而后进行淘汰,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总之,发展商业地产,开发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认真总结过去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一些局部和环节上的教训,以发扬优长,持续改进,避免问题的重复出现。同时要不断研究商业地产发展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可以相信,随着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董事长提出的“国际万达、百年企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实现。
第二篇:调解应把握的几点问题 Word 文档
调解,作为公安机关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其地位已经日益显现。此项工作做得好,不仅能够营造辖区群众稳定、和谐、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而且对树立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形象都大有裨益。反之,就会枝节丛生,引发各种不稳定的因素,甚至是严重暴力犯罪,牵扯公安机关更多的精力。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三基”建设工作,综合本人和同志们的实际工作经验,我认为做好纠纷调解工作,起码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纪律、体现公平。一起纠纷发生双方当事人被带到派出所后,当事人最常见的表现是打电话,通过各种渠道找相关人员。于是,便造成了双方都在猜疑,认为对方可能找了派出所的什么人,从内心就对派出所能否公正处理产生了疑问。鉴于此,调解民警首先必须要明确调解纪律,通过纪律的约束,体现公平、公正,保证调解工作顺利进行。必要的调解纪律包括:第一,双方当事人应该轮流叙述事情的经过和诉求;第二,双方在调解过程中,不得使用侮
近来,公安部提出最近几年是“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基层基础年,在具体部署上又把“会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民警应知应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公安部党委的一项正确决断,因为“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更是公安工作的“传家宝”,在“举国奔小康,全面构和谐”的新形势下,这一“传家宝”不能削弱,只能加强,更不能废弃,只有做到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使“群众工作”在现阶段不断发挥巨大作用。为此,笔者试从“如何做好基层群众的走访工作”这一侧面,结合本人工作经验,作一简要分析,以期求得广大民警对此项工作的把握和重视。一是走访面要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势必产生人财物的大流动,公安机关原先以户籍地管理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体现其不适应性,就许多警区而言,走访群众不应只停留在走访本地村(居)民身上,“群众”的范畴应该界定为“在辖区的实有人近来,公安部提出最近几年是“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基层基础年,在具体部署上又把“会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民警应知应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公安部党委的一项正确决断,因为“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更是公安工作的“传家宝”,在“举国奔小康,全面构和谐”的新形势下,这一“传家宝”不能削弱,只能加强,更不能废弃,只有做到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使“群众工作”在现阶段不断发挥巨大作用。为此,笔者试从“如何做好基层群众的走访工作”这一侧面,结合本人工作经验,作一简要分析,以期求得广大民警对此项工作的把握和重视。一是走访面要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势必产生人财物的大流动,公安机关原先以户籍地管理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体现其不适应性,就许多警区而言,走访群众不应只停留在走访本地村(居)民身上,“群众”的范畴应该界定为“在辖区的实有人
第三篇:企业文化建设应把握的问题
(一)员工的认同感。企业文化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少人都感觉“虚”,不知道文化建设从哪儿入手,重点在哪里,所以也导致了把企业文化建设与CIS混为一谈。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
(二)员工的培训。企业的发展,根本的因素是人。一个企业若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唯有建立起学习的文化环境,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实际需求对员工不断地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员工,留住员工,培养和开发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方能得以实现。
(三)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目的是正确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只有在适当的激励机制作用下,才能实现“人尽其用”的有效状态。
(四)增强凝聚力。企业要发挥效率,就需要消除管理层与员工的沟通障碍,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
(五)加强领导队伍建设。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的大脑和中枢神经,肩负着建设企业文化,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任。因此,提高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建设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才能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篇: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强党内监督、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重要措施。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根据中央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部署,各地区、各单位都结合实际,组织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通过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制定整改措施,切实解决了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通过组织召开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我们突出感到,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是领导干部党内民主生活的生命所系,没有质量的保证,就没有充分的民主;没有充分的民主,就没有党内问题的解决,党的先进性建设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通过实践我们感到,最重要的是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好征求意见、谈心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这四个环节:
一、思想认识问题
民主生活会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一项重要的组织制度,是加强和改进党内民主的重要法宝。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少数单位和系统特别是个别基层党组织,忽视和放松了这项党内民主的基本制度,准备不充分,议题不集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查摆问题不严肃,整改成效不明显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是思想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形式化的表现,主要是对民主生活会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够,仅仅把民主生活会当作任务去完成,只注重程序和形式,不讲求质量和效果。二是情绪化的表现,主要是民主生活会的组织者包括一把手和组织部门的同志有消极畏难情绪,领导班子成员在生活会上开展批评怕伤感情,会前征求意见时,有的同志不敢讲真话怕打击报复等等。三是简单化的表现,主要是缺乏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生活会等同于一般会议,简化程序,降低标准,该把关的没有把关,该严肃的没有严肃起来,甚至有的用学习会和工作会代替生活会。
对这些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提高各级党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质量为突破口,下力量整改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真正使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要在学习动员阶段,集中组织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学习《党章》和党内民主建设的有关规定,学习关于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有关精神,真正使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制度规范问题
民主生活会作为党内民主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必须体现其严肃性和规范性。没有严格的制度,没有规范的程序,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一些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之所以不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会前组织学习不够,围绕主题安排的学习时间没有达到要求,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二是谈心谈话和发言准备不充分,会前班长和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的谈心谈话不够深入,没有交心,发言材料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去认真准备,随意性较大。三是征求意见不够广泛深入,渠道不多,形式单一,没有严格按照“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的要求去落实。四是查摆问题不够认真,自查问题不能实事求是,没有做到“真、实、像”,存在着谈理论学习多、谈理想信念少,谈工作多、谈思想少,谈努力方向多、谈具体整改措施少等方面的问题。五是开展相互批评不够严格规范,对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只轻描淡写,有的用共性问题代替个性问题,有的甚至用批评的方式表达表扬的意图。六是会后落实流于形式,全部精力用在会上,会后意见梳理、完善整改措施、通报有关情况等不够重视,存在着虎头蛇尾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和表现,必须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的各项制度,并严肃认真地抓好落实。要严格执行关于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各项规定,重点建立和完善三个方面的机制:一是考核评价机制。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实际,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实施细则或指导意见,使其成为本单位、本系统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成为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重要保证。二是指导督查机制。按照一级抓一级的原则,上级党组织应加强对下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不仅要派人参加,而且要贯穿始终,要做到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成员的情况及时掌握,特别是发现会议偏离主题、没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态度不端正等现象,要及时纠正。三是责任追究制度。要把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民主生活会质量作为考察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对下级组织生活会情况要及时通报,对好的要进行表扬和经验总结,对差的要责令其重新召开,有严重问题的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三、能力素质问题
民主生活会的过程,是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以党规党法和党的各项准则为依据,采用民主的方法,通过自我检查、自我剖析、自我认知,通过群众提、上级点、同志帮,达到自我完善、增进团结的目的。期间,通过民主生活会这扇窗口,可以折射出一把手驾驭和把握大局的能力,可以全面了解领导班子成员个人的党性修养和素质,可以直观感受班子内部的民主空气和团结状况。因此,民主生活会反映的是能力和素质,靠的是能力和素质,最终提高的也是能力和素质。个别单位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不高,有的是因为一把手重视程度不够,组织力度不大,会中把握方向、调控火候的能力有限;有的是因为主要领导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表率和示范作用发挥得不好,不愿提醒,不敢较真,只求“一团和气”;有的是因为班子内部民主空气不浓,班子成员之间相互谈心沟通不够,不能真正做到开诚布公、坦诚相见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有关,都是影响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关键因素。
针对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一把手的核心作用。一把手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会前多同班子成员沟通交流,掌握思想动态;会中善于把握方向,适时调控火候;会后认真抓好整改,带头抓好落实,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大家,在班子内部营造畅所欲言、合作共事的民主氛围。另一方面,要借鉴“三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每隔几年在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开展一次思想上的“大扫除”,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使班子成员之间以事业为重,以原则为先,以感情为基,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领导班子建设成民主、团结、求实、高效的战斗集体。
四、整改实效问题
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是一种形式,目的是要通过这种形式,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衡量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应主要看会后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看通过民主生活会,党内民主是否得到进一步发扬,领导班子建设是否得到进一步加强,一些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民主生活会的整改实效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一些单位所忽视,从而使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如有的单位班子成员的自我剖析没有认真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查摆的问题如蜻蜓点水,三言两语,制定的整改措施泛泛而谈,空洞乏味,直接影响了会后的有效整改;有的单位民主生活会虎头蛇尾,会前、会中热热闹闹,会后整改鸦雀无声,没有严肃认真地落实有关规定,没有形成会前、会中、会后三个时期工作的完整过程,直接影响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党政正职要认真担负起制定和落实领导班子和成员整改措施的领导责任,努力把好三关:一是把好制定整改方案关。方案的制定要同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起来,同班子及成员的剖析材料结合起来,同班子成员间的相互批评结合起来,明确每一项内容的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主体等,增强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把好通报公示关。民主生活会后,要及时通报会议的有关情况,有条件的应公示领导班子的整改方案,以便广大党员、群众和社会共同监督。三是把好建立长效机制关。一次民主生活会不可能发现和解决所有问题,要在保证本次生活会质量的基础上,超前思考,着眼长远,针对本单位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对发扬党内民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长期起作用的制度和办法,使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第五篇:建设成都经济区应把握的问题探讨
建设成都经济区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探讨
2011年5月,国务院批复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给成都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与周边城市开展合作是实现这一规划的突破口。在这些合作中,当前应把握好几方面的问题。
一、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
按照《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都将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特色农业。这些产业多数都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特征,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因此,成都的产业定位应该以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化为基点,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在区域层面,一是要促进本土企业高端化,二是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要引进域外高端企业。在引进企业时应从注重投资总额转向注重品牌和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好企业不仅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兼具先进的管理、营销、服务理念,这些要素对于促进本土企业走向高端具有重要作用。在选择具体的产业种类时,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今年7月成都已经被确认为西部国家级航空枢纽,加上成都相对其它三个航空枢纽来说,到欧洲更有优势,因此成都应该大力发展产品需通过航空运输的产业,2010年9月,重庆富士康代工生产的第一批惠普笔记本电脑就由于重庆机场没有国际货运航班,不具备运载能力,只好采用由陆路运送到成都后再通过成都至欧洲的全货机航班运往目的地,可见成都更具有航空优势。二是生产原料离成都近的产业。四川有机硅材料产量丰富,但以前直销外地,产品的附加值低,2007年成都成立了万吨级有机硅密封材料产业园以后,该类产业迅速集聚,说明成都具有发展这类产业的优势。在企业层面,一是要促进生产工艺高端化,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二是要促进产品高端化:改进老产品,推出新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要促进功能高端化,引导企业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如由加工环节向设计、营销、品牌等环节延伸,提高产业附加值;四是要促进链条高端化,引导企业凭借在一条价值链上的知识积累跨越到另一条价值量更高的价值链。
二、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西部物流中心。
交通基础设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十分巨大,它能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各城市间的流动,增强核心城市的积聚力,成都是应该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成都的公路交通十分发达,已经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道和县乡公路为基础的公路网络,境内已经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但是随着成都与周边城市区域合作的加强,主要公路的建设应该与产业规划相适应,成资工业园周边的公路规划就较好地考虑到了园区发展的需要,成都的第二绕城高速将跨过龙泉山脉,修建四十多公里在简阳境内,以方便成资工业园,成简快速通道的规划也注意到了与成资工业园周边公路的对接,这些规划,促进了成资工业园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园区选企业”的良好态势。成都与眉山、雅安等也在合建工业园,与德阳、绵阳、乐山等城市也将会有双边合作,这些项目,有赖于交通的顺畅。同时,随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获批,成都经济区已经进入了客、货运流的高峰期,仅靠发达的公路运输,由于其成本高昂,很难吸引企业,铁路运输由于成本低廉、可修建地域广等优势,可以与公路运输形成有效互补,因此,成都经济区还应该通过修建高速铁路实现城市间的快速直达,从中国发展的最好的三大经济圈的情况来看,各城市间都能够通过高铁实现一小时的快速直达,为产业转移、人才流动等提供了必要条件,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要以形成西部物流中心为目标。因为依靠物流的通达性、低成本、可靠性,能够改善成都投资环境,增强产业承接和吸纳能力,依靠物流的网络优势
和成本优势,能够塑造城市竞争能力,强化与周边城市比较优势,成为国际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后,还能够促进成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沿海传统产业向内地转移过程中,物流成本也是企业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成都要建成西部物流中心,才具有竞争优势。
当前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主要站点的规划滞后于城镇化和产业转移的需要,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衔接不畅,导致乘客和货物换乘换装环节过多,高速公路收费过高、缺乏统一规划,如光华大道的修建由于两行政区域的一冷一热,延缓了通车时间,这些应该成为突破口。
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环境。
在加快推进成都经济区建设过程中,中小企业具有的作用主要有:
1、促进经济增长,中小企业对市场变化、产业调整等反应迅速,能够成为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2、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各类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中小企业活跃在市场的前沿,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按照市场方式参与经济活动,能够为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起到示范效应,提高市场化程度,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
3、中小企业是大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大企业发展需要众多中小企业为之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了,有利于大企业进行合理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
4、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顺利推进统筹城乡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国有企业现在已经为大量冗员和下岗职工所困扰,民营大企业数量有限,因此现实的选择是进入中小企业;
5、中小企业对于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的产品很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些特殊商品开始使用时还需要企业负责安装,将这些企业全部转移出去,势必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
打造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一是要成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平台,近日,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正式挂牌成立,该联盟属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融资、咨询培训、创业支持、产业协同等服务,并要求过程快捷、优质、高效,以促进成都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成都经济区建设的开展,各类服务的内容也要作相应调整,如传统信息服务仅涉及行业发展、专利标准商标、法律法规政策、金融投资税务等内容,而目前企业群体更需要的是市场信息、外贸信息、产业转移信息等。单个企业在决策过程中更需要针对性强的竞争环境、竞争策略分析等。二是为中心企业的融资创造环境,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瓶颈问题,在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该考虑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发展总部经济
作为成渝经济区的一核,成都的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在产业积聚能力提高的同时,其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逐渐减弱,与此同时,成都周边的资阳、眉山等地对承接成都的一些传统产业转移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因此,成都还应该立足于发展以研发、营销和服务为主的总部经济,而将生产基地放在成都周边的城市,在引进完整产业的时候,应尽量将核心产业链留在成都,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成都,也是周边城市的想法,因为周边城市单独引进产业的话,由于不具备相应的人才、制度、市场等环境,困难较大,而建立生产基地或发展传统产业能够利用当地的土地优势和劳动力优势,资阳市发改委的领导就曾表示希望成都将传统产业向资阳转移,这将促进双边合作更实质性地开展起来。
总部经济是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路径,在发展总部经济时,政府的有效调节非常重要,应该严控准入门槛,切实让那些真心实意发展总部经济的企业入驻,防止开发商和企业打着招牌圈地,最后出现商业地产泡沫。政府的科学统筹也十分必要,成都市已经出台了较为完善的工业区发展规划,提出了“一区一主业”的要求,这将促进产业的科学分布,为了适应发展总部经济的需要,可以进一步引导,尽量引进各产业的核心环节和各企业的决策机
构,在整个成都经济圈构建工业梯度发展的新格局。
五、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当前来看,成都市的发展环境已经达到十分良好的标准了,但是《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批复,给成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成都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成都的产业集聚程度增加了,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因此,一是要促进成都本地的高校、科研院所有针对性地培养产业发展所需高水平人才,配合产业发展开展科研,攻克技术瓶颈,总部经济对技术的需求量是极大的,在整个经济圈中,成都应该定位于以研发为主,这一环节的效益无疑是整个生产链中最高的,值得投入。二是要以优惠的条件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优秀的人才资源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纵观国内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无一不十分重视对高水平人才的重视,如苏州的“姑苏计划”,无锡实行的“三个一百”人才引进计划等。这些政策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国家规划了很多经济圈,很明显大家都会争夺高水平人才,成都具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还应该给以一些安家、科研等方面的经济支持,以吸引人才,引进了之后,还应该注重人才的发展,给他们施展抱负的空间,使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以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