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地理整体性与差异性讲义
(一)整体性与差异性
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陆地环境各要素(地气水土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要素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水易被扰,地不易被扰)。
2. 2.1 植被带:
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受水分和热量(气候要素)的影响最大。熟悉自然带分布图。对应气候去熟悉,对中国的植被带必须完全熟悉,对世界的注意典型就好。
2.2 水平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的递变规律,受热量因素主导。典型景观变化: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苔原冰原。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递变规律,受水分因素主导。典型景观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2.3 垂直地带性:
从山麓到山顶的递变规律,水分和热量共同作用,一般而言热量作用更明显。
山麓(山脚)处的植被带和山麓所在平地区域植被带相同。从山麓到山顶类似于从赤道到两级。雪线高度:降水越多,雪线越低(雪是降水的一种);温度越高,雪线越高(雪融化);地形越陡,雪线越高(雪不容易沉积)。
某特定山的雪线高度受以上三个要素影响,但具体哪个因素影响大要看具体情况,一般降水影响大。
2.4 非地带性:
海陆分布: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因为该纬度缺少陆地。
水源:沙漠中的绿洲(地下水),尼罗河、印度河在沙漠中形成绿色走廊。
地形:东非高原因地势高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青藏高原是高寒植被区;南美安第斯山西侧(40S-60S左右)迎风坡降水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气候),东侧背风坡降水少为温带荒漠景观(温带大陆气候)。
洋流:秘鲁的热带荒漠延伸到赤道附近。欧洲的温带落叶阔叶延伸到北极圈以里。
3.3.1
3.2 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起伏。
3.3 气候类型;气温特征(整体温度热量、季节变化、温差);降水特征(降水总量、季节分配、年际
3.4 3.5 3.6 3.7 答题详略得当,看分数知道答题要点,再作答。一定挑重点的,特殊的作答,详略得当。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节的教学设计及点评
高中地理教学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节的教学设计
及点评 冯雪峰
一、课程分析
本节课作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的最后一章,它在对前面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总结的同时,也利用之前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等知识对地理环境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旧知识启发学生思考,以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
本章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两节内容一个从能量转化和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说明地球整体的循环过程,并呼吁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对地球环境进行保护;另一个则从地球各部分的地形、气候等条件的差异性来分析地球环境的多变,进而引导学生掌握其变化的规律。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表现;通过日常经验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并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及其分异的规律。2.能力目标
通能够过读图、析图解释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以及表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相关知识,分析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现象。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地理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合作精神;在整体观的指导下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差异性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四、教学难点
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用地域分异规律来解释垂直分异、水平分异以及局部分异的表现和原因。
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设计 1.新课引入
教师利用地球仪和电子地图让学生回答问题:地球上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系统中包含哪些要素?这些要素间关系如何?
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在知识回顾中了解了自然地理环境都是由土壤、气候、水文、生物、地形等要素构成的,而这些要素通过生态循环实现相互联系与制约。2.教材指导
首先,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生物联系了有机世界和无机世界”这张图,以初步了解生物循环的规律,并让学生在回答“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生物活动对陆地水、地形地貌等地理因素变化的影响。
其次,跟着教材进入活动,让学生观察书中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并通过合作讨论回答“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这几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课件图示对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的讲解与总结,以引导学生对气候与水文之间、水文与地貌之间、土壤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理解。
再次,教师联系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功能,学生通过总结得出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两种,而教师根据这一结论,一方面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解释各生态圈之间完成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对这一模块活动中的藏羚羊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用平衡功能,解释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这一现象。
最后,教师先通过对之前知识的总结,来明确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的原因及表现,然后引入书中黄土高原和东北林区的案例,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来表明其演化的过程、原因及表现。3.教学拓展 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自然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状态,同时根据今年肆虐全球的“厄尔尼诺”现象进行分析,即对于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干旱,森林火灾不断的现象,以及我国等西太平洋沿岸国家降水不断,洪涝灾害严重的强烈反差进行整体性分析。
六、《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教学设计 1.新课导入 1.1问题导入
教师利用复习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以及整体性的表现。1.2图片导入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两幅反映不同地域特点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回答图片中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1.3观点导入
教师提出一个观点: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然后让学生在接下来了的学习中对着一观点进行验证,以判断其正确与否。2.教材分析
2.1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教师将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通过对热量和水分的影响将地球划分为自然带之一内容绘制成知识导图,并详细解释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的差异,导致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同,不同地区所接受的热量不同,而热量会影响降水,热量和水分决定一个地区的气候,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决定了不同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由此,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构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最后教师通过幻灯片放映呈现整个地球自然带的分布状况,并让学生讨论其变化规律。
2.2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师先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中这一部分的内容,并迅速找出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的陆地自然带的名称。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绘制地域分异规律的表格,从而保证学生对这些地理分布规律能够有一个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最后教师先解释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等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和特点,并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尝试解释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内容,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2.3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生先阅读教材中这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完成课件上的表格,表格中对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依次更替的形成基础,水分变化的原因,从沿海到内陆干湿状况的差异的原因以及地表景观的变化,自然带更替以及延伸方向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完成表格后,教师引导学生以亚欧大陆为例,综合之前学过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对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其呈现出来的自然景观进行分析。
2.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在阅读过教材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对书中图例“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进行解释,其中对于山脉南坡从常绿阔叶林一直到积雪冰川的变化情况进行探究,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即由于垂直水热条件的变化,高大的山脉,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水热差异大,进而形成垂直气候带,而自然景观也出现了垂直分异规律,最后让学生运用该规律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变化进行解释,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运用。3.教学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热量与水分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总结,并归纳出热量是影响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水分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水热条件共同影响了地域垂直分布的差异,而这三种地理环境的差异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七、教学点评
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调动了课堂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情境创设、问题引导等方式来优化课堂流程,调节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对地理知识的学习;
二、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衔接与总结,基于本章节在整本教材中的位置,教师采用总结归纳的方式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例如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中,教师就利用问题,让学生对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要素进行了总结,然后有通过要素之间关系的作用来理解整体性的含义,而在差异性的教学中,教师又利用不同模块的学习层层推进,不仅对地理环境三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知识融合,还对之前学的整体性知识进行了巩固,从而提高了学生知识掌握的深度;
三、体现了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始终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的地位,而自己则成为了教学引导者,例如在案例引入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环境变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还通过引导、鼓励等方式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从而让学生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形成地理思维,并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
当然在教学设计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即针对该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师应尽量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例如在差异性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组,一组学生研究“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一组学生研究“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一组学生研究“山地的垂直分异”,且每一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教材的帮助、组内的讨论完成地域分布规律、主导因素、案例分析等任务,进而实现提高学生合作精神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立峰,王向东.基于地理学“整体性”思想的中学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08:101-106.[2]杨光宇,马同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湘教版)[J].教育教学论坛,2016,01:234-235.
第三篇:高中地理学习思维整体性研究
新课程下高中地理学习思维整体性研究
新课程改革成果已经卓见成效,高中地理教学更重视了学生学习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正如地理教学大纲所指出的:“在教学中,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积极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何为学习思维整体性,我理解成就是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对某一知识点或者是知识模块进行再加工,使得知识之间不再是独立的、片面的,而是用联系的整体性思维运用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论述更加有条理性。
李接君的高三能力专题复习课,从试题的答案整体分析切入,理出一条思维路径,破除思维定势,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体和差异并存的整体性原理。
我理解:教会学生建立完整的具有整体性思想的知识结构,是现代教育学在探索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时所提出的最有价值的见解之一。它的提出对优化现代学习过程的意义也是颇为深远的。在传统的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偏重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把握。由此而带来的直接的危害便是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所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可靠基础。现代地理教学中更多地侧重于引导学习者以一种发现或探究式的态度去掌握一定的知识结构,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综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从而为自身认知结构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营养。教育理论的研究已经深刻地表明,建立知识结构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知识更有价值而知识结构的建立,绝不是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所能够奏效的,它必须以学习者的探究式学习为基础。正是根据这样的认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地理知识网络。是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完整的高中地理知识网络,有大的知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线索,形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陆地环境、海洋环境的完整的知识网络。
第四篇: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教案(模版)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2)、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
(1)、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差异性(2)、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教学难点:陆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具准备: 自制电脑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整体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各地区又存在地域差异。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板书】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幻灯片展示景观图片】我国炎热的南方、温凉的北方、多雨的东南沿海、干旱的西北内陆,感知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学生讨论列举与生活和生产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感性认识
【教师介绍】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其中,我们熟知的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比全球性地域分异的尺度小。
【幻灯片展示归纳】五带分布图、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板书】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思考】陆地自然带的成因和特点。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过渡】陆地上有哪些自然带呢?(引导学生读图5.6,)【板书】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北半球为例)
【游戏探究】假设同学们座位区域内是陆地,靠边同学以外的地区为海洋;靠门两行同学为大陆东岸(或西岸),靠窗两行同学为大陆西岸(或东岸),中间两行同学为内陆地区;横排中间行为赤道,其余横排同学自己推出大致的纬度。(尽量按下图排列模拟最好)
【多媒体演示】以亚、欧、非为例,演示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大陆中部,引导学生探究
【过渡】为了更容易掌握自然带的分布,我们把这个图简化一下
【多媒体展示】陆地自然带分布简图,引导大家对号入座,注意对应的纬度是多少,以及位于大陆东岸还是西岸或是大陆中部。(图略)【讨论问题】
(1)请将板图中符号与你所在的自然带“对号入座”,提问扮演自然带的同学,说出所在的纬度和海陆位置,或者说出所在区域的特征(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等)。分析该自然带的成因。
(2)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总结】
【游戏互动】在上面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根据景观图判断自然带并进行空间上的排列
1.我国从南往北的景观排列,提问排列的思路,自然带分布的成因?
2.我国从东往西的景观排列,提问形成这种景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为下面讲分异规律作准备)
3.怎样最直观地看出各地的差异?(观察植被状况:因为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指示作用)
4.给出自然带分布图,在图上完成对象的拖放。(起归纳巩固作用)
5.说说我们家乡的自然带
【课堂小结】略。影响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多媒体展示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图。
【课后作业】熟练记忆自然带的分布。
【课后思考】世界上的自然带分布有无规律呢?
第五篇:关于《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研讨》的学习心得
关于《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研讨》的学习心得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在必修1、2、3的教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了必修1第二、三、四章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大气、水、地貌,并在此基础上,讲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地理环境作综合分析,从整体来认识地理环境,所以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阶段总结。看了山东济宁市第一中学王东峰老师的《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研讨》,很有启发,受益匪浅。
1、运用探究问题的思路引领教学
创造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能力,可以通过调动学生主动性,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增强学习效果。
2、培养综合的地理观点
地理学是综合性学科,就是要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观点,发展观点,全面观点。组成地理环境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这就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让学生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以系统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能力。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另一显著特征,区域
内的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形成区域特征,区域的组成有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三部分地理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抓住这一点,可综合的分析区域特征,并找出其主导因素。
3、教学要敢于创新
学习课程中讲到了关于适合地理教学特点的实验方法,比如热力环流,比如河流冲刷等等,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一些实验得到直观认识,既丰富了课堂,也增加了教学乐趣。
4、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构成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主要要素。地理教学更要侧重用基本原理和观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分析判断比较评价及反思能力、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运用知识分析、解释等能力。学以致用,方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