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更快更好发展

时间:2019-05-14 03:5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更快更好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更快更好发展》。

第一篇: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更快更好发展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更

快更好发展

——红河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激励机制考察培训团赴美国考察报告

岳玉宗

今年3月,受美国三立国际集团总公司的邀请,由省、州外国专家局组织,以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泽祥为团长的红河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激励机制考察培训团一行16人(其中州、县机关12人,省级有关部门4人)前往美国进行了为期20天的人才激励机制考察培训。考察团实地考察了美国的旧金山、华盛顿、洛杉矶,考察了ITNT公司,听了多位教授的讲课、访问了多位政府官员。我们被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繁荣和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印象深深震撼,进一步增强了振兴祖国的责任感,一致表示要学习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振兴中华。现就赴美国考察培训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美国公务员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就是调动人的一切积极性、创造性的机制,目的就是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组织的目标,推动事业的发展。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行政体制是联邦、州、县(郡)三级制,各级有很大的自主权。美国的公务员与我国的公务员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的公务员包括:政府官员、警察、消防人员、保健人员、清洁员、水电工和餐厅服务人员,凡是在政府领取工资的都可以视为公务员。从这个角度说,考察美国的公务员激励制度,也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完善干部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以及企事业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有着普遍的借鉴作用。考察美国的人才激励机制,从公务员的激励机制可见到一斑。人才的激励机制,从大的方面说,包括招聘、录用、培训、考核、福利、奖惩、退休、养老保险等多个环节。在此,着重从介绍美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入手,探讨我国如何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激励机制,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美国的人才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公开、公平的公务员招聘录用制度。美国联邦政府有280万员工,大的郡有8000人左右,小的郡在2000人左右。近50年时间,美国的公务员规模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由于人才流动、自然减员及职位增加,招录公务员几乎每年都进行。招录工作是公开的,事前要通过网站、报刊、电视向社会发布要招录的公务员职位、人数、基本条件、工资待遇等,报考人员填写报考申请书并介绍简历及相关材料,州、郡人事部门进行审核,并提出前5至10人供用人单位进行笔试和面试,确定录用。整个过程都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看背景,不分种族,不歧视残疾人,也没人托关系、打招呼,一视同仁。

2、严格的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美国1978年通过的《文官制度改革法》,按照“因事求才”的原则,对公务员的职位、职系、职级等进行科学的分类管理,明确每一职位的权力、责任、利益,并以此作为考核、培训、支付报酬、职务升降的依据,做到因事设职、按事给酬,避免了因人设职和人事纠纷,保持了人事管理的高效和统一。

3、科学的培训制度。在美国,无论是政府或是企业,都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一个州每年培训公务员的经费在300万元左右。有短期培训、有长期培训,并把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送到高等院校攻读高级管理班。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领导层,重点培训领导技能和如何处理各种内部纠纷等等,每周一天,七周结束,不影响工作。对一般员工的培训则重在专业技能、处理问题的能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因为培训内容科学合理,针对性强,所以大家都乐于接受。

4、严格的绩效评估制度。公务员绩效考评,是用来衡量、评价并影响与公务员有关的特性、行为和结果,考核公务员的实际绩效。美国公务员的绩效管理制度从1883年到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美国公务员的绩效管理制度从制订考评计划开始,确定考评标准,实施考评管理,进行信息反馈,总结和改进工作,以至运用奖惩制度巩固考评结果。美国公务员绩效管理的特点是:考评计划的严谨、利用培训促考评、内容侧重于主要职责、法律法规支持、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体现以评促改、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处罚程序严格等等。

5、优厚的社会福利制度。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制定优厚的福利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到政府机关工作,各郡在不违反联邦及州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以高效服务为宗旨,制订自己的政策,尽量提高公务员的待遇。美国公务员的待遇包括:工资、保险、医疗、养老、教育、通讯、度假等方面。公务员的最低工资在2万美元,最高到10万美元,工作30年以上可以领到100%的退休金。这个工资水平在美国所有行业中排在第3、4位,比企业要低,但社会地位比较高,每3年晋升一次工资,对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旅游度假的奖励,使公务员热衷于自己的工作,为美国的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6、保持中立的政治制度。美国实行政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是分权治理的关系,州政府以下的地方政府从属于州政府,而不隶属于联邦政府。美国公务员从性质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政治任命官员”即政务官,第二类是“职业公务员”即事务官。政务官一般由总统或州长、县(郡)长直接任命,作为对自己竞选支持者的一种政治恩惠,其任期受政党更替的影响;事务官经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一经录用受到公务员法的保护,任期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如本人无重大过错一直任职到退休,但他们必须保持政治上的中立,不允许在竞选中为自己或他人宣讲和拉选票。

7、比较灵活的退休制度。美国的公务员退休有比较灵活的规定,在警察、消防员等一些特殊岗位的公务员年满65岁必须退休,但有些岗位没有严格的退休年限规定,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一直可以继续干。公务员服务满20年以上就可领到退休金,不满20年的,政府给予一次性退休金。联邦公务员退休后,政府一般不再希望他在联邦工作,但允许在州政府、企业和学校工作,政府照发退休金。如果返聘回联邦政府工作,只补退休前的工资差额。这种灵活的退休制度,可以使身体好、有特长的公务员继续为政府工作,既节约资金又发挥了人才资源的作用。

当然,美国的公务员激励制度也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主要是:

1、美国部长级官员随总统变化而变化,领导层很不稳定,且完全凭个人关系任用。州、郡各部门局长也基本由州、郡长一人决定。

2、机构、人员有膨胀的趋势。

3、年度考核有时流于形式化。

4、能上不能下问题比较突出——这可能是世界范围内的通病。在美国如果你考上或以其他方式进入公务员队伍,只要在前2-3年顺利通过试用期,站稳了脚根就很难被解雇。一个 部门某个员工表现不好或不称职,要给予几个月的改正时间,并找其谈话,提出问题,进行非正式帮助。如没有效果,要发一封信给本人,促其改正,这叫正式帮助,仍不称职才给予降职使用。但在保障个人工作权利方面,仍有许多制度可依,他可以上诉打官司,还有工会为其谈判,所在部门要出具足以说明问题的佐证,才能获准。所以辞退一个员工,是比较烦琐的,至少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办结。

二、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才激励机制的思考

我国的人才激励机制正处于新旧交替和创新的时期。由于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新中国建立以来长期以“国家干部”形式笼统管理,形成大锅饭,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普遍,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激励机制。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正在实施人才分类管理,并逐步探索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但毕竟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的时间短,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鉴于美国的公务员制度涵盖范围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对我国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有普遍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人才管理理念。一是要从“成本管理”转向“资源管理”。将人才从财政负担的角色转变、定位为国家人力资源的角色,从资源管理的认识上出发,充分开发利用他们的创造力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减员增效”,走出以往人事改革的循环怪圈。二是要从“权力导向”转向“市场导向”。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公务员制度应以市场取向为指导,贯彻开放、透明、服务的原则,强调法制化、分类化的科学管理,强化对公务员的民意监督。三是要从“官本位”转向“法本位”。《公务员法》的实施和推行有助于提升公务员的实际地位,将对破除“官本位”思想和长官意志、实现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建设起到重大作用。

2.通过改革来实现与时代同步发展。自1993年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2006年《国家公务员法》的正式实施,我国公务员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由于当今时代的变迁速度大大加快,加上制度创立之初存在诸如脱胎于传统干部人事制度母体等先天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与改革来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十多年来,我国公务员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果有: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法制化水平得到提高;包括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已经推行,各级政府机关录用人员都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取;公务员管理的激励机制开始运行,“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正在消除;通过培训教育,公务员素质有较大提高。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了“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路线”等路线方针,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法治”等管理原则,既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3.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些概念及方法。公共部门尽管在性质及功能上不同于企业,但在组织内部的管理中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如追求管理效率、优化配置资源、激励员工制度等。由于企业处于不进则退的竞争性市场环境之中,相对于处于垄断地位的公共部门来说,其管理绩效和组织活力优胜于公共部门。因而,学会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的基本思路来对公务员进行管理、开发以及激励,有可能逐渐将他们的管理纳入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轨道之中。

4.运用先进的分析和评估方法,不断开发公务员管理的技术手段。我们已经充分意识到没有良好、科学的管理操作手段,公务员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政策规定都可能无法实现。当前,人事管理手段是我国公共部门人事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创新公务员管理的技术、方法,是我国公务员制度完善的当务之急。可以预计,随着工作分类与职位分类、人事测评与甄选技术、人力资源规划、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评估、薪酬设计、劳动关系管理、员工法律事务管理等诸多管理专门技术的发展,公务员制度的建设将日趋完善,将为人事管理部门有效地评价公务员的能力与综合素质,评估公务员的潜能提供公正的、客观的、可靠的依据,从而推动我国公务员管理创新。

5、参照公务员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组织目标出发,以时我不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紧研究,积极探索,使之尽快建立健全;二是要准确把握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原则:公平原则、求实原则、适时原则、按需原则、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三是要构建形式多样的物质激励机制,包括:完善人才资本价值的分配激励机制,探索和鼓励科学成果等生产要素参与者分配,完善人才保障措施,探索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等;四是要构建内容丰富的精神激励机制,包括:社会化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感情激励机制等等,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环境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使他们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五是要构建行之有效的补充激励机制,健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及健全有效的约束机制。

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更需要建立特殊的人才激励机制

国家、地区间的经济社会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往往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条件艰苦、福利待遇差,吸引不了人才、留不住人才。人才成为制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在国家人才激励机制的基础上,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建立特殊的人才激励机制,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和智力支持。结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实际,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建立特殊的人才激励机制。

1、紧密结合红河州实际建立人才激励机制。2009年底,红河州共有人口431984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527992人,占总人口的58.82%。全州共有少数民族干部32811人,占全州干部总数的37.01%。其中党政机关少数民族干部9141人,占全州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27.86%;事业单位少数民族干部23566人,占全州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71.82%;企业单位少数民族干部104人,占全州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0.32%;少数民族妇女干部8443人,占全州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25.73%。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数量偏少,与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不符,而且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在党政机关、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企业人才极少,高级人才更是缺乏。州人大常委会民工委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红河州的自治条例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近三年全州少数民族干部成逐年下降的趋势,民族教育形势严峻,边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为此,必需加大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自治条例的力度,抓紧建立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州、全省和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采取特殊办法逐步解决少数民族干部偏少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还不能与内地人才真正相比,同平台竞争。必须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认真落实自治条例关于培养选拨少数民族干部的特殊规定,适当放宽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录人员的条件,在少数民族比例设置、报考要求、户籍条件、特殊岗位设置、笔试面试成绩加分照顾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子女进入各级各类人才队伍,逐步解决少数民族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

3、重视进一步解决边疆民族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的人才问题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目前,要重点解决边疆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解决校舍基础设施和“两基”教育的欠账问题,推动民族地区教育的快速发展;要加强边疆教师队伍建设,在招聘教师时适当向当地主体民族倾斜,以适当增加民族双语教育教师编制,有计划地安排边疆教师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适当提高边疆地区教师的福利待遇,建设教师廉租房,稳定边疆教师队伍;在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的同时,要根据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统筹研究和解决代课教师的问题;适当提高民族学生的生活补助,解决贫困生的生活困难;在基础教育阶段,采取定向择优录取的方式,每年从本地主体民族学生中选送一批学生到内地中学就读,以提高民族学生升学率;在高等教育阶段,采取委托培养方式,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毕业后回到民族地区工作;在校点撤并布点工作中,要照顾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以利少数民族学生就近上学,巩固入学率和提高升学率。

4、建立完善科学的学习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实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各级各部门对公务员以及其他人才培训不断加强,特别是党中央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以来,各类学习培训日趋重视。但是,与美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相比,我们培训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还不够强,学习效果还不随人意,有些学习是属于应付。要提高学习培训质量必须改进培训方法方式,在增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人才、岗位要求,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内容,实施科学、灵活、有效的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缺什么学什么,需要什么学习什么,真正使学习培训有肋于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如高校学习、挂职锻炼、在线学习等等。要严格学习培训结果的考核,避免学习培训的形式主义和应付差事现象。

5、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是人才激励机制的核心,要通过有效的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组织的目标,推动事业的发展。目前,绩效考核形式化、走过场现象较为普遍,这也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难题。怎样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探索的课题。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前提是要科学设立职位、明确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工作要求,能细化要尽量细化,能量化的要尽可能量化,使绩效评估有科学的依据。其次,要始终坚持从重情面向重实绩转变,改变目前存在的以职位高低评优劣、以亲疏定好坏的现象,真正以工作实绩论英雄。再次,要进一步完善评估机构,建立从科室、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到组织人事部门的梯级考核体系,明确各级评价职责,使评价更加公正、公开、公平,尽可能减少绩效评估中的人为因素。在美国,教授给学生的评语,校长也不能擅自更改,学生在校的表现由学校单独作出。学生应聘职位,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只负责审核其条件是否符合岗位要求,然后负责向用人单位推荐人选,由用人单位自己考试决定是否录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样也可以减少我们各类人才招聘中托关系、打招呼等不良现象,有利于吸引和招聘真正的优秀人才。当然,我们在美国的学习和考察是短暂的,也是比较肤浅的,对美国的人才激励机制无法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加之两国的国情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美国的经验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只能结合我国的实际,学习借鉴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探索完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更是如此。如果本报告对进一步建立完善我国及边疆民族地区人才激励机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算我们不枉这趟美国之行了。

第二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重庆日报讯(记者 商宇)日前,市委就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精神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切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巴山春早,重庆花开。3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给重庆直辖10周年带来了最好的“礼包”。总书记指出了重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三大定位和一大目标:“要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通知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就重庆工作发表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重庆直辖以来特别是过去一年改革发展和各项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进一步明确了重庆发展的“三大定位”,科学确立了重庆发展的“一大目标”,明确提出了新阶段重庆需完成好的“四大任务”,并语重心长地强调了领导干部要增强“三种意识”的工作要求,为重庆新阶段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兴直辖市的高度重视和对重庆人民的亲切关怀,具有很强的战略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旗帜和纲领,是推动重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充分调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在前十年“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基础上奋力开创“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的新局面,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把《讲话》精神领会好、把握好、运用好,切实把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要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下功夫,安排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准确把握《讲话》精神实质,特别要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四大任务”的总体部署和对领导干部增强“三种意识”的要求,力求学懂弄通、学深学透。要在结合实际、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紧紧围绕“314”的总体部署,按照“率先”和“加快”要求,坚持把各地各部门的各项工作置于“314”的总体部署下来谋划、来推进,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具体措施,使科学思路和各项措施真正起到推动工作、寻求突破、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实在效果。

胡锦涛总书记为新时期重庆勾画了一幅发展蓝图,提出了“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四大任务”的发展方向。三大定位,即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一大目标,即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四大任务,即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还要求重庆干部群众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率先改革创新。同时,还要求所有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大兴创业兴业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大兴探索创新之风,抓住机遇,真抓实干,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干工作。政府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更多就业政策,帮助城市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再就业。完善居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关注弱势群体,抓好民心工程,将帮扶政策落到实处。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使我县干部群众感到压力大、责任重,我们必须坚定信心,自强自立,加快发展,把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要借助重庆是西部和长江上游的“窗口”、“龙头”地位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巫溪发展。同时,要正视差距,真抓实干,一心一意谋发展,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培育山区支柱产业,为共同建设和谐富裕巫溪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推动文化产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推动文化产业更好更快更大发展

——— 全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6月14日至15日,全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张家口市蔚县召开。会上,4个设区市和10个县(市、区)就如何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作了汇报发言。今天,本报选取部分发言,摘要刊发。

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

石家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孙万勇

近年来,石家庄市制定实施了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发展环境、实施文化项目带动战略,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加强机制建设,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强大合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直21个相关部门一把手共同组成了高规格的领导机构。二是建立项目跟踪督导机制,有力保障了项目落地。三是建立项目招商机制,一方面利用国际化平台宣传推介我市的项目,同时,自2006年以来,连续6年每年举办以文企联姻为主要形式的文化项目招商活动。四是建立考核机制,将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作为考核指标列入各县(市、区)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内容。

二、以动漫和现代传媒为引领,带动六大产业板块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市培育并形成了“现代传媒、印刷出版、动漫游戏、演艺娱乐、民俗产品、文化市场”等六大文化产业板块,并把现代传媒和动漫游戏作为主攻方向,重点打造,成效显著。目前,我市现代传媒产业总收入和动漫业年产值均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稳居第一方阵。

三、打造孵化培育平台,助推文化企业快速壮大

结合省会高校资源多、智力密集的优势,努力打造“创产学研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搭建文化要素聚集平台,着力孵化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有效解决了文化企业在发展初期资金短缺、规模较小、硬件薄弱、布局分散等瓶颈问题。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最优环境

瞄准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的目标,研究出台了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转制企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从资金、土地、技术、人才、项目、管理、运营等诸多方面,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发展动力。

加快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张家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赵占华

张家口市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绿色崛起、打造强市名城”的重要抓手,精心谋划、强势推进、狠抓落实,加快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一、顶层设计、扎实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按照全市确定的滑雪温泉、草原风情、葡萄(酒)品游、民俗精品、历史文化五大区域发展战略,我们精心谋划了153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总投资额达1041亿元。其中,省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17个,实施亿元以上文化产业项目65个。

二、特点鲜明、氛围浓厚,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形成大势

一是政策激励,龙头带动。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等8个文件,各县区也相继制定了各种优惠扶持政策。二是对接北京,优势凸显。连续在北京举办了重点招商项目发布会、与中央直属企业战略合作对接恳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今年,继“大好河山张家口、欢乐迎春嘉年华”之后,又隆重推出“大好河山张家口、欢乐消夏嘉年华”。三是健全机构,强化领导。市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兼任,确定了市级领导“一对一”分包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市级财政每年拨付5000万元文化旅游项目专项资金、1000万元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和500万元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传承项

目扶持资金和艺术创作生产基金。四是氛围浓厚,投资多元。市委、市政府做强硬环境、做优软环境,强势推进文化发展。年初,召开了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千人表彰大会”,158个先进集体和68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目前,在市、县(区)积极谋划、竞相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央企、国企、合资企业主动投资文化产业,大量私企也纷纷加入到文化产业发展大军中。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承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赵险峰

近年来,承德市明确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总目标,围绕山庄外庙、坝上森林草原、金山岭长城三大精品板块,努力推动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

一、精心谋划,全力推动

我们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工业、农业、体育、科技等产业融合对接,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休闲健身和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目前,大型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大型多媒体风情歌舞诗《帝苑梦华》、丰宁大汗行宫等8个项目已建成投入运营,并取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准确定位,多措并举

一是找准城市发展新定位,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互动。市委、市政府把以文化为支撑的旅游服务业作为整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主导产业,大力推动和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全市文化旅游服务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二是全力保护文化根脉,擦亮承德旅游“金字招牌”。我们按照国家确定的实施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要求,把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本体保护列为“一号工程”,还原古城风貌,恢复历史风韵,提升城市价值。三是强化党委政府主导,形成推动产业发展强大合力。市委、市政府将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列入全市重点工程,由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落实,建立起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主管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项目推动机制。四是以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大力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各县区建立健全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抓总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体制机制,形成了重大项目策划

实施“文化立市”战略

唐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于山

近年来,唐山市委、市政府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整合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工业文化特色,打造地域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一、抓特色,明确一个好思路。坚持一地一品,大力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突出、特色产业和县域文化产业逐步兴起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促融合,选准一条好路径。促进文化与第一产业深度融合,提高了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和休闲功能;促进文化与第二产业深度融合,提升企业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文化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以旅游为载体彰显文化活力。

三、重引导,搭建一个好平台。扶持民营文化经济,民营企业参与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组织项目推介招商,通过组织文化产业项目招商推介会和参加深圳文博会等不断加大推介招商力度。推动银企对接合作,分别与中国银行等3家金融机构签署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四、强筋骨,推出一批好项目。目前,我市储备文化产业项目143个,计划总投资1748.43亿元。一批落地项目已取得良好效益,并将在今年继续谋划启动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巩固提升一批。

五、塑环境,健全一套好机制。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文化立市”领导小组和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二是加大投入,从2008年起每年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200万元,各县(市)区也根据财政情况设置了相应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三是政策支持,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

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四是量化考核,已连续两年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县级党政班子实绩考核目标。

打文化牌 走特色路

蔚县县委书记 王志军

蔚县提出并实施“文化立县”战略,整合文化资源,确立主攻方向,主打剪纸、民俗、古建、生态“四张牌”,探索出一条文化产业引领转型发展之路。

一是打剪纸牌,变“文化遗产”为“文化产业”。搭建平台,使蔚县成为世界剪纸集散地和交易中心。推进创新,通过内容、技术、业态创新,使剪纸种类增多、样式革新、功能延伸、市场拓展。二是打民俗牌,以专业化的途径深挖民俗文化内涵,以组织化的方式培强民俗产业,以规模化的效应提升年节文化,变“无形文化”为“有形产业”。三是打古建牌,通过实施工程推动、申报冠名牵动、打造基地带动,变“文化包袱”为“文化财富”。四是打生态牌,增加景区内涵,编制精品线路,提升景区档次,变“自然资源”为“文化产品”。

发挥资源优势 强化品牌打造

迁西县县委书记 白春明

近年来,我县将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局面。一是抓定位,强化思路引领。将文化产业发展融入三次产业发展之中,构建产品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市场要素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二是抓特色,强化品牌打造。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灵山、秀水、长城、栗香”的资源优势,打造板栗文化品牌、长城文化品牌、水韵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三是抓关键,强化项目带动。把项目作为文化产业的硬支撑,以重大项目的突破带动文化产业整体提升。四是抓推进,强化工作举措。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扶持,发挥人才作用,狠抓宣传推介等。

一是“创意+品牌”,提升特色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一方面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另一方面,借脑引智,与清华大学、中央美院等16所高校合作,推动产业发展。二是“项目+市场”,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坚持用推动项目形式推动文化产业,用市场运作的形式来运作文化产业,引导建立了一批大型雕塑集团和文化产业聚集区。三是“宣传+效益”,县域文化产业凸显倍增效应。我县通过举办雕刻艺术节、旅游文化周、元宵文化周、古北岳祭祀大典等系列文化活动,广邀媒体,全方位宣传曲阳文化产业。

近年来,新乐市委、市政府坚持文化兴市战略,深入推进“经济强市、魅力新城、文化胜地、和谐家园”建设,着力打造“文明之源”、“创意之城”、“旅游新区”三张文化名片,文化产业成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

一是坚持文化与历史引领,倾力塑造“文明之源”。通过做研究,传文明史增影响力;办节会,交天下友扬地方名;搞开发,打文化牌唱经济戏。二是坚持文化与市场对接,激情打造“创意之城”。坚持以聚集增效,做大做强创意产业;以技术取胜,做大做强印刷业;以精品立业,做大做强石雕产业。三是坚持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心培育“旅游新区”。精心打造以根脉文化旅游产品为支撑点,以动漫文化旅游产品为重要增长点,以休闲、度假、会展等专项旅游产品为培养点的旅游产品体系。

一是做好保护传承文章,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文化资源调研组,建立健全沙河市文化资源台账和民间手工艺传承人制度,成立了民间手工艺协会、手织布协会、剪纸协会、织绣协会和各类专业合作社,促使文化产业接地气添活力。二是做好龙头企业文章,对能够形成产业的文化种类各筛选1-2家成长性强的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和培育,提升文化产业辐射力带动力。三是做好园区和市场文章,大力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市场建设,助推文化产业扩规模上水平。四是做好融合对接文章,大力发展以玻璃文化创意和玻璃艺术为主的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扩实力增效益。五是做好项目谋划文章,高标准建立文化产业项

目库,谋划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做大规模 拓展领域

永年县县委书记 杜树杰

近年来,县委、政府积极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合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工作突破。

一是政策推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成立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建立持续增长的投资机制。二是园区拉动,做大文化产业规模。依托历史底蕴深厚的太极文化、古赵文化等,谋划建立了广府生态文化园区、佛山文化旅游景区、朱山文化创意园,近年来已累计实施文化产业项目36个,完成项目投资12亿元。三是品牌带动,提升文化产业影响。抓好300年太极传承,打造世界性文化品牌;高奏500年民族神韵,打响中国吹歌第一品牌;展示2000年文字变迁,擎起“中华摩崖石刻鼻祖”历史品牌。四是链条牵动,拓展文化产业领域。支持县内500多名太极拳师办校授拳;大力开发太极系列产品和具有地域风情的旅游纪念品,研发太极养生菜系。

自觉做到“十抓”:抓规划,坚持顶层设计、规划先行,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布局、发展模式和发展举措。抓内容,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文化创意的提升、文化品牌的打造。抓渠道,在用好现有渠道的同时大力拓展新渠道,推动内容与渠道的结合。抓融合,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抓项目,立足促进融合、培育品牌、长远发展谋划实施项目。抓企业,大力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培育催生更多的中小文化企业。抓市场,积极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抓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抓机制,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推动落实机制、考核奖惩机制。抓环境,大力营造“领导重视”的政务环境、“成本最低”的政策环境、“效率最高”的服务环境。会议强调,要把县域摆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分类指导,突出特色,聚集发展,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第四篇:发展现代林业 推动左门乡林业更快、更好发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林业 推动左门乡林业更快、更好发展

左门林业站 周兴明

根据乡党委、政府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为推动我乡林业建设,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和存在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寻求科学发展的对策与措施,实现我乡林业更快、更好和科学发展。本人深入各村,采取看现场、听汇报、走访林农等形式,分别深入到部分村组和林农家中,就我乡林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深切地感受到林改后,我乡林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正处在一个重要关键发展时期,发展现代林业,是广大群众普遍强烈的愿望与期待。现就有关情况

报告如下:

一、我乡林业发展的主要成绩与经验

左门乡位于姚安县西北部,地处大理州、楚雄州、祥云县、大姚县、姚安县“两州三县”结合部,距县城44公里,全乡辖地面积197.3平方公里,有5个村民委员会、47个村民小组、1128户,总人口4619人,彝族人口4223人,占总人口的91.4%。现有林业有地面积225471亩,占国土面积的79.1%。有林地面积221742亩。全乡境内地势中间高,东西低,山高箐深坡陡,海拔差异大,最高海拔2740米,最低海拔1515米,平均海拔2400米,立体气候强,年平均气温13.3℃,霜期125天,年降雨量1100mm,是个典型的高寒冷凉民族贫困乡。

(一)森林资源管护的经验

1、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及制度

乡、村两级都相应设有管理机构,并有完善的制度,两级之间相互监督工作,各天保员与林业站都签有管护合同,林业站办公室对其实行不定期、不定时抽查,对不履行合同内义务条款的,将作出相应处理,每月一次考核。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乡林业工作者都要把思想统一到建设生态林业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提高对当前全乡林业形势的进一步认识,充分发挥林业工作者应有的作用,并认真分析解决好当前林业工作中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一切阻障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3、实行挂点包村负责制

林业站职工每2人一组挂点一个村委会,负责挂点村涉及林业的一切工作,并制定出相关奖惩措施,按照谁挂点谁负责的原则,其村林业工作成效显著与否,与其挂点人员挂勾作为年终考核奖惩依据。

4、掌握林农心理,充分利用退耕还林、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核桃种植等惠民项目,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调动林农参与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5、狠抓落实去冬今春森林防火工作

全站职工按照挂点包村的形式,深入村组进行《森林法》、《云南省森林消防条例》宣传,每年不少于5场次,每年发放户主通知书1400多份,放映DVD碟片进行防火宣传10场次以上,广播宣传35场次以上,书写永久性标语70多条,临时性标语250多条,召开森林防火会议100场次以上,到教学点进行森林防火知识讲座10场次以上,参与人员5000多人次,防火期间每月在全乡范围进行一次火灾隐患排查,火灾隐患排出率达100%,宣传面达100%。对重点地段、山头有专人看管,天保员每天巡山不少于2次。

6、抓好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每年采伐指标下达后,都按照“木材采伐,依法采伐,八定八统一”的原则办理采伐手续,并对整个采伐过程进行认真检查监督,对无证采伐和少批多砍人员进行教育处理,同时加强行政执法力度,从严从重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设置举报有奖制度,鼓励群众提供案件线索。

7、结合新农村建设之机,做好农村能源推广工作

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村组的要求,认真做好农村能源的宣传发动推广工作,转变群众的思想,改变劳作方式,以点带面,全乡普遍推广,特别是针对左门乡大部分处于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情况,制定出多项优惠政策,使群众接受沼汽等新燃料和节柴灶,目前全乡已建设沼汽池192口,安装节能灶68眼。

8、抓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服务好林农

林权改革工作是近几年来林业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是对林业

生产力进行的一次改革,只有搞好这次改革,才能使林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从2007年2月份起,我乡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任务进行分解到各职工,职工下到各村长期住扎,成立四个领导小组,分工明确,保障有力。现已确权到户47个村民小组,1023户,面积20多万亩,宗地7609宗,制证1874本,完成全乡任务的98.8%。

(二)取得的成效

1、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高长,经济林果业迅猛发展,森林覆盖率大幅增长

通过林权制度改革、退耕还林、核桃种植、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等项目的实施,全乡林农护林、造林的积极性高长,林农真正做到了“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每年新增核桃、栏桉、板栗等经济林果10万多株,经济林果发展势头良好,许多荒山如今都已变成幽幽清山,森林覆盖率也从原来的46.7%上升到60%以上。

2、保持连续20年无火警、火灾发生的好成绩

由于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宣传到位,措施扎实有力,20年来已无任何火灾发生。

3、滥伐、盗伐、无证运输等林政案件有所减少

通过对违法行为的从严、从重处罚,有力的打击了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无证运输案件平均每年下降2起,毁林开荒平均下降3起,滥伐林木下隆1起,盗伐林木下降1起,总平

均每年下降林政案件7起,下降率20%.4、巩固了林业产业乡经济支柱的核心地位

通过以上惠农政策项目的实施,群众平均每人每年增加收入1200多元,全乡增加财政收入480多万元,林业产业已成为山区群众长期脱贫致富的经济支柱。

二、林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

调研发现,我乡林业建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绩来之不易,为现代林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生态基础和经济基础,但总体上看,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盼,与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从生态建设上看:左门虽然无山不绿,但森林的质量有待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有的地方还比较脆弱,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侵袭能力不足;村庄、道路、河流绿化水平不高;大面积的低产林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造,矿山开采对生态造成严重威胁;机关和学校绿化管理得不到保证。森林生态建设仍需加强。

二是从产业建设上看:左门林业产业纵向比有发展,但横向与其它发展较好的山区乡镇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林业产值总量小,林产加工业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短,产业集群和自主创新能力弱,没有自主品牌,核桃和野生菌都只有产出环节,初加工都不是很多,而其它地区已打造出自已的品牌,如“大姚三台核桃”,发展林业工业任务艰巨。

三是从保护管理上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

保护难度越来越大,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影响森林资源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加上基层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体制不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运滥挖等时有发生,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森林资源的安全。

四是从体制和机制上看: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根深蒂固,现行的有关管理体制不顺,投融资体制不健全,投入不足、贷款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成为林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家实行粮食补贴,山区林农得到的补贴和实惠很少。林业发展的机制还不活,社会办林业、林业办社会的总体格局尚未形成,同时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组建林业要素市场,实现资产评估、风险抵押等规范性政策措施出台势在必行。再加上人们对林业发展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人存在着“山已绿、树到户、林业部门管秩序”的片面认识,林业的发展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少数村委会领导对林业发展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弱化,没有把林业纳入农业生态建设、农民增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

五是从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上看:我乡林业机构健全,队伍力量过得硬,但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贡献率不高,森林经营的理念还没深入人心,同时林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与新形势下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三、发展现代林业的思路与对策

现代林业就是在现代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

装、用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现代林业的基本要求就是林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发展现代林业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左门乡林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只要全乡上下苦干,使左门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县乃至全州的典型典范,是完全有可能的。建设现代林业,其总体思路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发展现代林业为抓手,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加快林业工业和提升森林质量为突破口,全面打造左门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森林保护管理体系、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和林业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促使林业资源增长、财政增收、生态增优、林业增效,实现左门林业大乡向林业强乡的跨越,加速左门林业崛起。

第一,要更新观念,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现代林业的新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林业建设重要战略目标,也是新时期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森林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文明的标志。在我们这个地区,没有森林谈不上生态,没有林业的发展,生态之乡就没有根基。就左门当前生态状况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在生态体系建设上要着力

对公路沿线村庄和居民点开展绿化美化和环境整治,对山场裸露地段补缺补差,封山禁育,恢复原生植被,建设左门生态长廊。

第二,要加快发展,确立山区“大开发”的新思路

我们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和指导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放在首位,保护是为了发展,发展再次促进保护。林业要紧紧围绕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两大目标抓现代林业的发展,要运用现代林业理论,通过科学的森林经营,搞好森林质量提升行动,促进林分质量的提高,同时要引进立体种植复合型经营模式,林、果、药、菜、苗、菌六业并举,提高林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多渠道着力增加群众的收入。在产业体系建设上,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不破坏森林资源为前提,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林产工业,大力发展核桃和野生食用菌产业,并进一步做好初、深加工,实现林业产品产业化。

第三,深化改革,创新林业“大动脉”的新机制

林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我们要立足农村改革发展,以林改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林业体制,增强现代林业发展动力和活力。要建立与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是组建林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等,及时为林业经营者提供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满足林农在科技、市场、信息、技能培训、政策法律咨询等方面的需求。二是出台配套改革所需的相关政策,制定相关林业中介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三是组建林业要素市场,搭建林权流转平台,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林权流

转中介机构的建设,培育和完善森林资源交易市场。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促进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第四,开发开放,实现林业“大产业”的新发展

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扶持林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增强开发开放的意识,拓宽途径,走林业大产业之路。一要加快林业示范区建设步伐。林业产业要向着集中、聚集,最终走上产业化、工业化。立足“两大产业”,即核桃产业和野生食用菌加工业,积极推行林业标准化生产,鼓励和扶持协会引进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产品品牌化,生产终端产品,打造自主品牌,真正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和产业链的延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蒿桐、油茶等生物质能源,同时要将“林业牧业”、“林业农业”、“林业药业”等开放型的产业发展起来,进而形成全面开放的大林业产业。三要加快林业基地建设步伐。林业基地是培育森林资源的基础,是林产加工业的根本。要围绕“两大基地”,扎实推进经济林基地野生食用菌基地建设步伐,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

第五,要强化领导,优化服务,构建林业建设的新平台

要把现代林业建设作为我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研究和解决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破解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难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林业队伍的素质,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证。要优

化服务,为现代林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五篇:公司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经验交流

公司集团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是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

1、物质激励为主要模式

由于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也是

基本需求,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在我国,由于职工收入较低,所以更是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物质激励主要是改善薪酬福利分配制度使其具有激励功能。

一是用拉开档次的方法,这一点在集团公司的工资改革中已经体现了出来。

二是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者提供报酬(使这一部分的收入占员工收入的相当比例)。

三是完善多种分配机制。对不同类型人员,不同工作性质的单位或部门应该制定不同的薪酬方案,使之能发挥激励作用。比如机关与基层单位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供应、销售与其他部门的人员,高级与一般管理和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与普通工人,等等,他们的薪酬方案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结合绩效考核情况,完善薪酬分配方案,使之适应不同类型人员的需求,发挥薪酬激励作用。

四是管理阶层应把握住企业创新的原动力,采取国际上通行的技术入股、利润提成等措施,通过公平的分配体制,实现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高度一致,使员工感觉到:有创造力就有回报。只有分配关系理顺了,员工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2、重视非物质激励

非物质激励包括职位的迁升、权利的扩大、地位的提高,这些使他们在精神上产生满足感,同时也包括如进修、学习等提高其自身素质和生存能力的培训。

每个人都有对职位、权利、地位等的追求,这是因为人具有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所以当一个人的工作业绩很好,虽然得到了物质激励,仍然有这种对职位迁升、权利扩大、地位提高的需求,如果这种需求长期不能得到满足,必然会严重挫伤其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对员工的这种需求有所考虑,并通过适时的激励,提高其工作绩效。

下载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更快更好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更快更好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