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中考化学溶液的形成溶解度单元预测
2014中考化学预测之溶液的形成、溶解度单元
近年来,中考对溶液知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溶液的概念和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和相互转化、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过滤和结晶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上。
1.根据溶液的概念和特征判断几种物质混合能否形成溶液、区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判断溶液说法的正误等基础题重现率仍较高。对乳化现象的考查偶尔也会出现。
2.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考查,将多以考查概念为主,如判断概念叙述的正误、判断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与稀”的关系、结合具体物质提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等。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是中考的热点,根据溶解度曲线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考查溶解度曲线上点的意义、应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从溶解度曲线中总结相关信息,将是考查的重点。要特别注意的是,利用溶解度表提供的数据作出溶解度曲线并利用该曲线解决相关问题,是中考命题新的发展趋势。此外,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影响固体和气体溶解度的因素也是较重要的考点。
4.过滤、结晶等混合物分离的原理、方法及操作要领等在中考中也将有所体现。
5.结合生产实际的实验方案设计,将溶液知识、化学反应和物理的浮力、压强、电学知识等融合起来命题的理化跨学科试题,将是今后命题的又一趋势。
预测今后的命题仍以以上几个方面为重点,但在题型上、考查面上、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上,会增强题型的多样性、知识的创新性、试题的过程性和开放性。
第二篇:溶液及溶解度专题复习教案
溶液及溶解度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有目标有方向,才会有收获)1.知识与技能:
①巩固溶液的涵义和溶液的组成,加深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相互关系。
②加深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并会绘制溶解度曲线和使用溶解度曲线。掌握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形成良好的解题策略。
③巩固晶体、结晶等概念,并掌握混合物分离的常见方法。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②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概念要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进求知欲,提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进行正确的成就归因。②通过归纳,分析,比较等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上课,同学们好
(班长领读)
同学们,上课的学习用品准备好了吗?
上课的状态准备好了吗?
全力以赴,努力学习准备好了吗?
非常好,请坐。看到同学们准备这么充分,上课的信心这么足,我想同学们这节课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过渡)今天和同学们初次见面,带了点小礼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几种饮料,来缓解同学们学习上的疲劳和补充一些能量,现在同学们可以打开,品尝喝一喝,生说老师谢谢你。(不用谢,只要同学们把你的热情、把你的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展示出来,就是最好的礼物。)同学们在品尝这些饮料时,你想到与我们化学有关的什么知识?喝的这些饮料都是溶液吗?你是怎么判断的?看那组判断的最快。
举手回答
探究一 溶液知识
让学生说说
什么饮料+是不是溶液+为什么?得出溶液的特征:
让同学们看是溶液的饮料标签中的成分,追问:溶液中的这些物质可以分为哪两类?
那请同学们判断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 同学们先做题,板演化学式;(二位同学)在回答,提问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然后投影归纳溶质、溶液的判断
刚才题目中的溶液都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熟悉的,下面请同学们在看2个例子 播放视频 无土蔬菜
改变传统种菜方式并缩短了生长周期,还绿色环保。教师演示实验
硫酸铜+氢氧化钠反应先固体后溶液,二生演示 利用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过渡)有这几个实例,同学们可以感知到人类通过研究、利用溶液,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起到非常着重要的意义。那我们同学们也有责任学好化学,为社会的发展储备知识。那下面我们接着回想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的实例,请同学们看漫画。问:第二杯糖水,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那第一杯糖水,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如何判断? 快乐探究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学生回答
追问:一瓶不饱和溶液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学生去说 投影归纳
(提升)在溶液间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改变溶液的状态。这种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同学们应该慢慢熟悉并会运用。
(过渡)前面我们利用升温、降温的方法对溶液进行转变,其实就是改变了溶解度,那有关溶解度的知识同学们掌握了多少?
下面请同学们判断这些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快乐探究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学生说,对错并说明理由;追问在理解、描述溶解度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总结固体溶解度的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教师在出示
(过渡)因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人们为了直观、形象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引入了溶解度曲线。
结合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 总结:先学生说、补充 巩固练习(提升):把数字转化为图像,能更直观形象、简明清晰地体现出化学知识的本质。图像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知识,弄清这些信息便可循序渐进地依次将问题解决。这也是近几年比较热的题型之一。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道图像题。
例题: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曲线。
(1)在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2)在40℃时,100g水中放入40g碳酸钠,此时形成的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温度从40℃降到10℃时,析出碳酸钠晶体
g.想把氯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看视频 同学们在看视频的时候看到食盐从海水中析出,这是用了什么方法? 点拨结晶的两种方法 解释:其中的道理(提升):结晶可以使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分离方法呢?还有过滤和蒸馏。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结晶是从溶液中分离易溶固体的方法;另外还有蒸馏是根据沸点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等。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我们到了高中阶段在继续学习。
(过渡)通过刚才几个问题的学习,同学们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你能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点用图的形式系统的画出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图呢呢,便于我们去记忆呢? 思维导图:找2个学生画的投影展示
由于对画图还不熟练,很多同学还没有完整的构建好知识,但是这种利用图、线条、符号把知识点进行连接起来,构建思维导图对本节本单元进行整体的把握,可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为以后我们对知识的整合、归纳,有着很大帮助的。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学们要坚持下去。(过渡)下面同学们就作挑战自我,看看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否已完成
学生说出答案并有地讲解
提升:总结通过做题同学们能感觉到本专题的重要知识是溶解度曲线。例如:刚才做的巩固练习题就是今年
中考原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不仅知识上有了新的认识,而且还学会了几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会给你的学习注入新的血液。最后送同学们一句话!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如:多数学生知道海水的滋味,学生们都喝过糖水打过点滴,都品尝过汗水的味道等等。因为学生不仅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溶液,在实验中也多次用到溶液如盐酸、硫酸铜溶液等,所以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既能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溶液的形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进一步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未知知识,并且为将来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与酸碱盐的知识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课。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举和探究的意识,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基于以上目标,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结合对教材的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有关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液质和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对溶解过程的微观认识。
二、学法分析
新课程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的学习对象溶液、浊液是学生最常见的,学生对溶解的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初三学生大多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对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学会如何收集、加工信息,尽而获得新知识,并将这种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个人体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更要考虑学生的学;既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决定采用指导探究、主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探究实验给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深刻体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化学学习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多媒体的使用,可以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舞台,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与交流,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程序
1.创设问题情境,孕育新知
上课伊始,展示四瓶无色液体(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酚酞、硫酸、氯化钡溶液)并设问:“这四瓶无色液体都是水吗?”生若答不是,让其说出依据,若回答“是”,演示“变色”和“无中生有”,然后提问:“水有这个特点吗?”,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和变化入手,有利于迅速集中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也将学生引入到了愉快的学习中去。2.成果展示,感受“存在” 通过上述情景,引导学生:“生活中你遇到过似水不是水的情况吗?”生答:喝过的糖水,又苦又咸的海水,点滴,汗水等等,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体会,体会到了溶液就存在于自己身边,开拓了视野,增强了探究的意识。3.对比实验,获得新知
学生探究一:分别向盛有泥土、植物油、食盐的试管中加水振荡,观察现象。
通过三个实验对比,让学生在做中产生疑惑,产生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溶解的本质。如学生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食盐消失了,而泥土、植物油依然存在?在此基础上(展示学生充分振荡后得到的食盐水)深入一步,上部的食盐水比下部的咸吗?(生答后,扩展)再进一步:如果将此食盐水密封,一年、三年……外界条件不变,食盐水中有食盐析出吗?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转变角度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成因,并以此提出溶液与浊液的区别(播放溶解过程的微观动画)。
4.实验再体验,层层深入,感悟溶液形成过程及特点
步骤1:学生探究二:教师提供:水、汽油、高锰酸钾、碘四种药品,让学生列表设计实验9-2。
让学生通过实验、交流讨论得出:
除了水之外,还有汽油、酒精等很多常见的溶剂;
通过对比实验1和3,实验2和4得出结论: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通过对比实验1和2,实验3和4得出结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能包办代替;是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真切感受:除了水,原来还有很多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即溶剂)。步骤2:溶质一定是固体吗?教师演示实验乙醇溶于水
说明: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溶质不但可以是固体,还可以是液体或气体。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说出气体做溶质的例子,比如: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等等。
步骤3:在乙醇溶于水的实验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说明:这样从实验得出的结论继续发问,引导学生自学教材28页表格下边的内容,主动解决问题,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一般与特殊,开拓学生思维
设置问题:吃饭时,当油渍不小心滴到了你的衣服上,用水无法除去,你用什么方法可以除掉它?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不仅使学生将理论用于生活实际中,巩固溶剂、溶解等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和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探究欲,从而带着好奇积极完成探索实验三即实验9-4。通过讨论、观察与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式多种多样,注意事物一般特点的同时,也要注意充分利用事物的特殊性解决问题。5.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溶液的形成过程总结出溶液的概念、组成、特征及溶液与浊液的联系与区别。借助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得出溶液的用途,不仅达到了深化提高的目的,而且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6.当堂达标,利用新知
问题1:通过学习,你认为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油污,他们的原理相同吗? 问题2:向图中的试管里的水中分别加入硝酸铵、氢氧化钠后,原来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说明:通过学生熟悉的问题1,巩固所学的重点知识,变换形式,通过开放性强的问题2开拓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作业布置,持续学习必做:教材P33 1、2、5。选做: 教材P33 3、4。
拓展题: 在白板上布置作业时,老师误把记号笔当成了白板笔,请你借助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帮助老师除去白板上记号笔的笔迹。
说明:为了适应各层次的需要,布置必做、选做作业,让学生带着化学问题走出课堂。拓展题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化学“在做中学”的特点,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觉地把化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释、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第四篇:《溶液的形成》化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溶液的形成》化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溶液的形成》化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溶解现象,从微观的角度了解溶液形成的两种变化过程和吸热、放热现象。
⑵、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溶剂。
⑶、了解乳浊液的形成,知道几种常见的乳化现象,并能简单地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实验介绍和思考,学会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⑵、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及其和“乳化”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叙述】同学们喝过糖水吗?尝过盐水吗?他们有什么味道?为什么他们和清水的味道不一样呢?因为糖水和盐水中溶解了糖和盐。今天我们来学习“溶液的形成”。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溶液的形成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糖水的形成【回忆思考】生活中大家都喝过糖水,糖水是怎么形成的?你能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过程吗?
【总结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教材中的实验,教师可以简单的介绍这些实验。)
活动二: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讨论交流】生活、生产中你见过哪些有关溶液的用途?(化学实验中在溶液中反应可以加快反应;植物的无土栽培技术;医疗过程中的注射现象;鱼池中的鱼较多时用喷泉的形式增加含氧量等。)
2、乳浊液的形成活动三:认识生活中乳化现象
【讨论交流】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回忆生活中使用洗涤剂的过程,讨论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总结交流】共同总结乳浊液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乳化现象。(用洗涤剂清洗油污)
活动四: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现象
【讨论交流】根据教材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讨论“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有什么区别?
【师生总结】“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扩散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当中所形成的混合物,而“乳浊液”则是一种液体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并不聚成较大的油珠而存在于水中所形成的一种混合物。“溶解”与“乳化”是一种过程,具体区别如上。
3、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活动五:探究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教材第30页“活动与探究”内容,设计实验。
【阅读教材】学生阅读教材中第31页的内容,了解溶解过程中的“扩散”和“水合”过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思考练习】完成教材第33页中的“习题”内容:第1、2、3、5题。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学完本节课,我们知识了哪些内容?
【拓展资料】教材第31页的“资料”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33页“习题”第4题。
2、教材第32页的“家庭小实验”。
《溶液的形成》化学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初步了解溶液的重要应用。
3.能识别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知道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5.探究溶解性的影响因素。
6.激发探究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溶解性影响因素的探究。
[教学难点]
1.溶液概念的建立。
2.溶解与乳化的区别。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品] 实验仪器、药品、用品,教学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由溶液章图切入课题,引入新课(板书: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二、探究活动
1(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
1.学生实验:向实验桌上盛有20mL水的小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或食盐,用玻璃棒搅拌(教师巡回指导)。
2.师生活动1(建立溶液的概念):
(1)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物质“消失”的原因。
(3)帮助学生分析(体验)溶液的特征。
(4)建立溶液的`初步概念。
(5)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几种物质也可以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6)建立溶液的完整概念。
3.师生活动2(建立溶质、溶剂的概念):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3)总结出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1.溶质+溶剂 溶液)。
4.师生活动3(填写表格,让学生掌握溶质溶剂判断的一般方法):溶液 溶质(溶解前的状态)溶剂(状态)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固体)水
碘酒 碘(固体)酒精
稀硫酸 硫 酸(液体)水
稀盐酸 氯化氢(气体)水
5.师生活动4:
引导学生发现——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常见的溶剂;两种液
体(不包括水在内)互溶时,将量多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
三、探究活动
2(探究溶解的影响因素)
1.学生实验:在1、2、3号试管中做三个小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
入到2-3mL的水中。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3.师生活动1:引导学生对比自己所做的三个实验,总结得出——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4.教师实验:将1-2粒碘、高锰酸钾、4-5滴植物油加入到2-3mL的汽油中。
5.师生活动2:对比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媒体)。
溶质 溶剂 溶解情况
碘 水 碘难溶于水
碘 汽油 碘溶于汽油
高锰酸钾 水 高锰酸钾溶于水
高锰酸钾 汽油 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
植物油 水 植物油难溶于水
植物油 汽油 植物油能溶于汽油
总结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板书:影响溶解的因素:溶质、溶剂等]
四、探究活动
3(酒精能否溶于水?)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2.要求学生在所做过的三个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
3.学生交流设计方案。
4.学生实验(在实验前提醒学生:滴加酒精的过程中不要振荡,滴加结束后振荡;要留心观察振荡前后的现象)。
5.教师总结:如果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还会发现酒精和水这两种物质能以任意比互溶。
五、探究活动
4(乳浊液及乳化现象)
1.学生实验:观察3号试管中的液体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现象。
2.学生实验:向3号试管中滴加2-3滴洗涤剂,按照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的顺序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3.比较浑浊液体1和浑浊液体2(媒体)。
第五篇:《溶液的形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节知识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本节知识的学习不仅对前面学生并不十分理解的溶液加以理解,而且对以后的有关酸碱盐的一些知识的学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的某些知识点在考试中也占有一定的分量。同时本节课又是进一步运用探究性学习手段来探究未知知识,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探究课。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学会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举和探究的意识,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有关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液质和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对溶解过程的微观认识。区分溶质和溶剂。
二、学情分析
基于新课程的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是学习方式。本节课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又是比较熟悉的,一些溶液、浊液是学生最常见的,学习起来略显轻松。同时学生又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指导学生采取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感受学会如何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从而获得新知,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个人经验。
三、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采取自主学习、引导—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的模式。
2、学法指导本节课比较系统的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对溶液的形成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学会如何对比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思考,最喜欢什么“水”,学生异常兴奋,争先恐后的回答。教师要及时跟进这些是水吗?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通过以上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刚才说到的这些并非水而是溶液,是我们平常接触很多的一类物质,那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形成的吗?
(板书:溶液的形成)
2、实验探究
(1)向20ml水中加入一药匙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后可进一步设疑:我们得到的糖水上下是否一样甜?此时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①一样②不一样(下甜)据后一种结果,可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杯糖水选取一位学生代表让其品尝上下两部分的糖水比较甜度。该学生回答品尝结果并由学生总结出溶液的特征:均一性。
进一步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杯糖水如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何现象?若将此糖水密封外界条件不变糖会从中析出吗?学生讨论并回答后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成因。总结出溶液的第二个基本特征:稳定性。(板书: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
(2)实验9-
2、9-3学生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及讨论交流得出:水可以溶解物质,它是最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也可溶解一些物质。也可作溶剂。
学生活动①说出上述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②列举生活中的一些溶液并说出其中的溶质和溶剂:汽水、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乙醇汽油(此时学生可能会对其中溶剂和溶质的判断出现争论,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加以引导,举例论证)。
由以上问题引导讨论总结出:固体、液体和气体溶于液体时,它们是溶质,液体是溶剂,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若有水存在,无论量多少一般水为溶剂。
设疑:溶质A溶于溶剂B中请说出该溶液的名称(从此总结出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A的B溶液)出示几组溶质和溶剂让学生说出溶液的名称。
回顾前面所提到的一些溶液的名称(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溶液等)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总结:水做溶剂的溶液名称中省去溶剂水,换句话说没有提到溶剂的溶液溶剂均为水。
4、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5、达标练习:
一杯食盐水中又加入了一些蔗糖并完全溶解掉,此事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6、作业:P3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