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烤烟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04:2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县烤烟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县烤烟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第一篇:某县烤烟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烤烟是**县的黄金产业和富民产业,烤烟生产是**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2005年,**县种植烤烟20.3万亩,实现烟叶收购总量59.56万担,收购总值2.45亿元,税收总量实现治理发愣功1.73万元,再创产量、质量、效益三大历史新高,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烤烟生产环境得天独厚

**县海拔高度在839-3919米之间,境内属中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全县地势北高南低,气温、日照、降雨等自然条件有利于烤烟生长。全县烤烟大田烟叶成熟期平均气温在20℃以上,除海拔超过2000米的少数地区外,其余地区气温均属烤烟生长最适宜区。全年降雨量960-1130毫米,年均日照2388小时。1986年,《全国烟草种植规划研究报告》称:“**属(VI)西南部烟区,(VII)滇西山地烤烟晒烟区”;《四川省烤烟种植区划研究报告》指出:“**属西南横断山(凉山)亚热带烤烟最适宜区”。1987年,世界著名烟草专家、美籍华人左天觉博士到**考察,确定了**属于云南清香型优质烟区。1987年,中国烟草学会以洪琪琨教授为团长的专家考察团,对**的土壤和气候进行考察后,论证了**属云南型优质烟区。

二、烤烟生产经验系统丰富

**县烤烟生产历史悠久,民国36年(1947年),已有人种植烤烟,并开办了华康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收购烤烟销往云南昆明。1997年,全县种植烤烟20万亩,总产烟叶53.65万担,总产值达2.53亿元,地方特产税收入达6893万元,出现了种烟以来的第一个高峰年。2004年,全县种植烤烟15.58万亩,烟叶收购46.7万担,各项税收8000万元以上,收益创历史新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县总结出了一整套烤烟种植生产技术。选种方面,根据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土壤性质,全县选用红花大金元、云烟85和云烟87作为基本品种,并统一由厂家消毒包衣加工和供种。育苗方面,根据不同的区域气候采用不同的育苗时间;育苗方法上由一般播撒发展到营养袋育苗、工厂化育苗和漂浮育苗。移栽方面,总结出了不同地区移栽的具体时间、完成时限,移栽的深浅、定根水浇灌要求及地膜覆盖等。施肥方面,总结出烟苗生长过程中施肥的原则、要求和方法。田间管理方面,提出了科学可行的管理要求、方法和标准留叶数,规范了常见病防治方法。采收和烘烤方面,提出最佳成熟度和采摘时期、标准化烤房建造和“三段式”烘烤技术。

三、烤烟生产基础坚实牢固

烟水配套工程日趋完善。全县现有水利工程2880处,总引蓄水1.48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8.13万亩,其中田14.85万亩。1988年以来,为了解决烤烟移栽期少雨抗旱问题,烟区开展了水浇地地下微水池工程建设,到2005年,共建成微水池15.2万口,可蓄水365万立方米,基本上保证了烤烟小苗的抗旱问题。烤烟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按照提升烟叶质量的总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双控”政策,建设优质烟叶基地15万亩、国家替代进口烟叶和精细化科技示范园地5000亩、省“金攀西”优质烟叶项目50000亩。形成烤烟生产配套体系。全县现有烤房42500座,其中标准化烤房32000座;有烟叶收购站6个,点73个,其标准化烟站1个,标准化烟点30个;防雹点37个,“37”高炮17门。

四、烤烟生产形成产业规模

**县种烟区域已遍及全县43个乡镇,年种烟面积稳定在13-15万亩,年产烟叶38-45万担,烟农年收入1.5-2亿元,年税收达6000-8000万元,烤烟生产已经成为**主要经济支柱。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已建成的四川省三益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1.69亿元,年加工烟叶60万担,公司的生产主要以**烟叶为加工原料,有效地解决了**烟叶的存储和销售问题。在烟农队伍、烟技员队伍、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已具有一定数量、规模并基本上掌握了优质烟叶生产经营的方法。全县种烟区有劳动力19.5万人,种烟积极性高,并有较丰富的生产经验;全县有烟技员444人,有农技员近200人;县烟草专卖局设置有烤烟生产技术科,各烟站下设烤烟技术推广站,并配备有较充足的技术人员;县烟草学会有会员300人,有乡村级烟草协会45个,会员2500人。

五、烟叶经营市场优势明显

**烟叶的需求定位为主料烟,评吸认为:“香气质为较好-好,以清香型为主,香气量较足,刺激性较小,杂气较轻,余味舒适,烟气浓度和劲头适中,烟叶燃烧性较好,灰色灰白-白”。**是全省优质烟叶生产第一大县,被国家列为“全国优质烟基地”、“全国优质烟叶储备基地”、“全国十大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县”,还被确立为“金攀西”优质烟叶开发项目的主产县。2003年,在全国烟叶样品检测中,评吸得分在85分以上的有5个样品,其中**占3个,得分最高的为**样品(87分);80-85的有39个样品,其中**占22个;唯一一个达到清香型偏中间型烟叶标准的样品就是**烟叶。近年来,凭着优良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烟叶已进入上海、武汉、常德、兰州、青岛、石家庄、成都、什仿等国内大中型烟厂,打通了市场销售渠道,现在能做到当年烟叶当年销售完毕,实现零库存。

六、突破产业发展临界点,争创全国烤烟第一县

**烤烟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烤烟生产的硬件设施还比较薄弱,抗灾能力差,加之受生产技术水平的制约,烟叶质量与发达国家乃至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存

在着差距。为此,**烟草生产经营必须在质量上下功夫,在科技上求突破,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突破产业发展临界点,争创全国烤烟第一县。

(一)调整生产布局,改善烤烟发展环境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烤烟。根据气温和土壤特性,把烤烟种植生产向最适宜区、向好田好地、向大户能手转移;在分配生产计划时,重点向产量高、质量优、效益好的地区转移。二是坚持烟田和烟地轮作。采取对烟田和烟地进行轮作或者休耕的措施,以保护土壤和减少病虫害。轮作要做到:旱地隔两年才能种一季烟,水田一年种一季烟,轮作时要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至于部分地区由于耕地较少,不具备轮作条件的,则应采取客土、小春作物轮换、水旱轮作等措施。三是加强土壤改良。对酸性土壤,采用石灰和秸秆还田(地)来调整土壤酸碱度;合理施用油枯、圈肥和猪牛羊粪等有机肥;通过换土来改变土壤质地;对坡地进行“坡改梯”和“薄改厚”。四是加强水利建设。要因地制宜修建小型水库或“山湾塘”;对集中成片的烟田和烟地则修较大的蓄水池,抽水蓄水以备浇灌用;坡烟地则修地下“微水池”,使之达到一亩多池。

(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烟叶科技含量

一是提高烟农文化素质。编一些有关烟叶生产经营的科技书籍无偿地发给烟农;办一些有关烤烟生产种植、烘烤知识的培训班;组织部分烟农到外地或者本地搞得好的地方参观学习;特别要向烟农传授有关施肥配方、病虫害防治、烘烤技术等知识。二是提高现有烟技员的水平和增加烟技员的数量。就烟技员的数量来说,烟草部门所配备的烟技员与种烟的面积不成比例,应增大投入,按一定比例配备。另外,应强化现有烟技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着力解决知识不够全面和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三是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革新。要积极研究烤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制造适宜当地生产种植的种子、研究适宜当地生产种植的生产方式、研究土壤的改良措施、研究病虫害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运用,推进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革新烘烤技术,提高烟叶产出质量

一是要解决“种出了好烟,烤不出好烟”问题。要加快烤房建设力度,逐步完善标准化烤房建设和对原有旧烤房的的改造;要积极开展对堆积式烤房、散叶式烤房建造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要制定配套的烘烤工艺技术,彻底改变落后的烘烤观念和陈旧的烘烤技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烟叶烘烤专业技术队伍,在烟叶烘烤期间,技术人员要逐户对烟叶烘烤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使烟农烤出好烟。二是要妥善处理好购销矛盾。要突出解决“种、烤出了好烟,卖不到好价钱”的老大难问题。要充分发挥烟草协会的指导和协调作用,协会负责组织会员生产烤烟,重点解决生产技术服务问题,并负责指导烟农分级扎把,实施烟叶预检,带领烟农交烟。要招聘以村社干部为主的烟叶预检员,实行入户指导烟农分级扎把、预检烟叶。烟草收购部门要规范收购程序,严肃收购纪律,杜绝违规收购现象发生。

(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经营收益最大化

烤烟生产经营是市场经济行为,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正确处理企业与烟农、政府与烟农、政府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建立好企业与烟农之间的合同关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烟草公司与烟农采用意向性合同式进行种植与收购。合同规定一定的数量、质量和价格,保证烟农能种“放心烟”。烟草公司与烟厂也应签订意向性合同,解决“种出了烟买不出去”和“种出了好烟买不到好价钱”的问题。二是烟草公司要加大投入,合理增设收购站(点),方便烟农卖烟;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以合理的价格进行收购;同时大力开展生产资料的反哺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烟农的生产积极性。三是要发挥好政府的服务、指导和监督作用。要充分发挥党政干部,特别是科技副乡长和乡农技员的作用,指导烟农抓好烤烟生产;要按照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要求,搞好水利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协调好公司与烟农在收购上的矛盾,协调处理好烟农、企业和政府三者的利益关系,抓好烤烟平稳收购,实现烤烟生产收益最大化。

第二篇: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我国学者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从中我们能够看出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要和谐发展,这一种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国家或民族与别的国家或民族之间的和谐、本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和谐,这不仅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初衷也是我们人类发展的任务;另外一个基本点就是我们从现在就要开始行动,切实落实可持续发展,而不能等到人类发展遇到发展危机和瓶颈的时候才进行这一场关乎人类未来的战略行动。因此现在对于我们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有几点思考:

第一,从国家层面来说必须从战略高度来看待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完善环保立法,从立法政策上对于环保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给予全力支持,并结合国情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加大对环保领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和投入;深入推进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充分利用联合国等国际平台加强环保领域的国家合作,一起应对挑战,共同推进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加大对于环保预防、污染治理等环节的投入和支持

2、加大环保监督和惩罚力度,对于环保不达标、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3、加强环保执法队伍的建设,对于污染企业坚决取缔、污染个人坚决处罚

4、对于环保企业、新兴企业加大财税扶持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转型

5、加大环保普法的力度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促进全社会形成环保理念和共识,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6、加强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履行国际环保义务、携手应对挑战

第二,从企业、公民个人层面来说是加强环保意识、积极行使环保权利,履行环保义务

1、企业应提高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环保法律,在生产发展环节中自觉做到环保生产、环保发展,并积极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2、公民个人在生产生活中要做到增强环保自觉性、做到不污染环境,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做一名环保守护者

3、在做到自律的同时也要履行监督义务,促使全社会投入环保事业,共同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已经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实施,我国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的工作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也都有了保护环境本来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认识,并且进一步发展丰富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所以我国一直都在推进落实“可持续发展”,虽然其中还有很多不足和缺点,但是至少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并且正在不断加强和落实。在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直面问题和挑战,不惧艰难,以果断和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来推进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关于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题目:关于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要】介绍了世界环境现状,分析了环境恶化成因,指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恶化原因。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日益遭到破坏,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对环境破坏进行了成因分析,深入研究环境变化的特征,分析环境问题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达到遏制环境污染的目的,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可靠地理论依据。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的发展的规律。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要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遵盾这些客观规律,自觉的改造世界。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绝也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展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造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句话蕴涵着一定的必然性,然而滔滔江河水是泛滥成灾还是造福人类,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作为。人们可以拦河筑坝,发电灌溉,可以植树造林,既美化三川,又防止沙尘肆虐。因此我们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的思想。

二,世界环境现状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我国环境状况 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环境污染概述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四,环境恶化的成因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 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从内容上看,可持续发展不是孤立的指某个单一要素,而是指诸多要素全方位的协调发展,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个单一要素的统一运行;从时间上看,它是长期恒久的;从代际关系上看,它不仅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要求,而且也同样能满足子孙后代的发展的需要;从涉及的范围上看,他指的不是个别,局部的问题,而是整体的全局问题,它不仅是个别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是更多区域的,甚至是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六,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1一方面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应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工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针对各地区、各行业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积极研究,因地制宜地开发或引进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筛选、评价和推广环境保护适用技术。加强环境科学研究 应加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总量控制及过程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技术支持系统;加强生态设计与生态建设的研究,支持和鼓励建设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示范工程;研究开发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污染防治的最佳实用技术,支持和鼓励建设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的绿色示范工程。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为了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污染防治能力,必须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中国的环保产业起步较晚,力量薄弱,必须把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领域,开发和推广先进实用的环保装备,积极发展绿色产品生产,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环保产品质量。另一方面 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排污收费;对污染治理、“三废”综合利用和自然保护等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项目,给予必要的奖励和信贷、税收、价格优惠等经济手段的运资源有偿使用 根据环境的资源观、价值观理论,大气、水、土地、生物、环境自净能力、空间等都是资源,而资源是有价值的,要有偿使用。而环境成本核算 为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要把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全部代价计入成本。企业要降低成本,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必须降低环境代价。○2一方面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是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特别是提高决策层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能力,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战略措施。另一方面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 中国的实践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境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健全管理机构,依法强化环境管理是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有效手段。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发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建立使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严格执法、强化环境管理“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环保主管部门要在政府支持下,严格执法,强化环境管理,并不断提高队伍素质,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要尽快由末端环境管理过渡到全过程环境管理;由以浓度控制为基础 最后,我希望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国家制定明确政策保护环境,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在保证环境质量及资源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社会上加大力度宣传,提高公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公民自身要守法懂法,遵守相关法律,并坚决与违法之的现象作斗争。

第四篇: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主题:关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第二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第三部分,结合会计专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具体内容如下: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在思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之前,我认为应该先思考为什么会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可以归为一下三点:第一,人与自然的分化。这主要是通过劳动实现。第二,人工自然的出现。这有别于天然自然的概念,人工自然主要是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产生或变化。第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全球性问题的提出、全球性问题的实质以及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途径等三方面。这里的全球性问题重点指能源危机。能源危机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能源短缺,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因为能源短缺或能源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主要是指石油等自然资源短缺带来的负面经济效应。我认为造成能源危机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本身的稀缺性以及人类对能源等自然资源的索取过度以及破坏。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与此同时,地球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也是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产值和商品增加的同时,也在任意地、无度地消耗着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来实施高投入、高消耗的生产方式。这使得人类的发展处于面临多种危机的恶性循环状态。面临着资源与环境形势的新特点,人们开始反思。20世纪70年代,“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被提出。在1987 年召开的“地球的未来”国际会议上,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递交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为了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实际行动轨道,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各国首脑或政府总理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和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准则。会议通过的一系列纲领和文件,详尽而深刻地阐明了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丰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为人类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完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从此,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在21世纪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第一,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发展空间

具有全球性。其目标是全球性经济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往的“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和“协调发展观”都是以一国或一地区为研究对象。第二,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时间具有持久性。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的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第三,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是指经济、自然、社会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这要求人类不仅要建构一个既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又有利于公正和公平的社会体制;而且要从当代人和未来人的需要出发,从环境资源的供给能力出发,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第四,可持续发展所包含的一个全新的价值追求,是实现社会的公平发展。这种公平包括了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第五,可持续发展迫使当代人类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不仅要遵循人类已经发现的经济发展规律,更要遵循生态自然演化规律,按照物质循环、再生、生物多样性共存互生等规律,重建人类与自然之间循环制衡、生态经济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决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会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

三、结合会计专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会计专业中对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主要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重点强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会计这一新兴学科最能体现从会计角度来审视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国外将利用货币工具对环境问题进行管理的范畴统称为环境会计,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环境会计主要着眼于国民经济中与自然资源和环境有关的内容,是运用物理和货币单位对国家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行的计量,因此,也常被称为“自然资源会计”。微观的环境会计主要反映环境问题对组织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及组织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一般分为环境差别会计和生态会计两大类。

除了新兴学科的建设能从会计专业来体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也有学者也通过严谨的分析,从会计角度来分析企业与自然的关系。

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MA)的研究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服务有60%已处于退化或不可持续利用的状态,近2/3 的自然资源消耗殆尽,要拯救生态危机,人类观念的转变是第一要素。企业作为地球上居支配地位的机构,应该正视这些困扰人类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而要承担引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思考如何统筹经济、环境、社会之间的利益要求,其核心问题是对企业利润获取逻辑的彻底变革,更为本质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解析。

企业是与自然环境互动作用最为频繁且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组织。如果说

企业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直接产生的经济体,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统一,人类是否按照自然法则来规范行为,企业就成为最主要的责任者,它承担了维持自然契约稳定性的义务,而这种义务是企业在实践中追求利润的重要约束机制。

工业文明主导下利润计量目标的本末倒置,以及前提假设的逻辑悖论给企业留下了生态寻租的空间,企业以花费成本为代价,换取了污染自然环境的权利,保护的速度远远不及破坏的速度。成本的补偿仅仅从弱化负面影响出发,真正的利益主体没有获取应得报酬,反而在社会各级组织发育程度非均衡的制度背景下,演变成了强势利益主体寻租的潜在途径,更为严重的是在生态危机利益矛盾的化解过程中,具有沉没成本性质的谈判和制衡会使人类贻误修补生态危机的机会。生态寻租的本质是转嫁环境成本,是对人类共同财富的浪费,从根本上造成自然资源代际间使用权利的不公平。

为了使生态寻租归零从而延续代际利益,股东权益需要有限化、合理化,企业需要认可自然权利,承认自然界隐性的利益诉求,并自觉地予以满足,将获利导向由经济利润转变为生态利润,使企业的环境管理从被动约束走向自觉自为,有意识地引导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环境管理,实现企业从资源的消耗者转变为资源的创造者,延缓逼近生态阈值的时间,通过创造生态拐点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有学者提出了生态循环会计等式,是对传统会计等式在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一种完善。生态循环会计等式:生态利润=生态收入—生态成本,即:和谐度=社会生产收入+生态生产收入+正面生态影响—负面生态影响。进而从社会意识形态层面、价值层面、利益相关者层面、生产流程层面以及学习与成长层面来体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利润计量是对人类与自然互动作用在不同时空范围下各个层次的系统演化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信息流的整合反映。按照能值分析理论,人类与自然环境活动的基础均来自于太阳能,可以将人类与自然界活动的各种影响转化为太阳能进行通约,为生态利润计量提供新的基础。传统会计计量体系以货币计量为核心,无法有效地将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纳入其中,从根本上影响了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能值是真实经济财富的度量标准,也是衡量自然和人类经济系统行为的客观标准。通过能值分析,有效地解决了人类与自然环境活动中的计量问题,不仅有效地反映企业活动对自然产生的影响,也为社会评价企业的生态活动提供了基础,从而使计量体系实现自然计量与市场计量的有机结合,实现能值计量与货币计量的有效统一,为企业会计计量基础、社会统计,以及市场评价机制等提供了基本的计量工具,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管理实践的核心问题。

生态利润计量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是自然契约与社会契约的统一。但是其计量成本以及计量难度是导致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这需要今后更多的 学者进行探索和完善,使其能真正的协调企业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首先,我想说明对两组概念的理解误区。

提到可持续发展,经营者的脑中最先展现的可能是“环保”、“责任”等等,理解为企业要以放弃一部分当前的利益为前提,被动承受成本上升、风险加大的事实。然而,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涵盖的精神有所不同。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研究整个经济体系面临的发展瓶颈,并主动调整经营模式,让企业从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中研究出新的商机;而社会责任则强调企业应当了解并尽量满足利益相关方的相关诉求,要根据社会的观点和需求调整改进产品和服务,提供相对短期的生活方便。两者在创新的精神和效果方面,前者更趋于主动、长效,后者更被动、短化。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另一个理解误区在于对节能减排项目执行时间的选择上面。大多企业看到了金钱的时间价值,选择在国家布置了这项强制执行的作业后才来执行,而没有提前预习或是提前完成,但是节能减排项目自身也有与之连带的价值,长远来看,这些连带价值可能要比提前执行所带来的时间价值的损失要更大。可见,节能减排从长远利益上对企业是增值的,并不是只有当前看到的大笔资金的投入,利益的牺牲。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治标不治本”,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要“根治”。我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对“基”的治理。我主要从“基层”和“创新”两个角度举例说明我国企业为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战略。基层组织建设是企业基业长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层活力能促使员工在企业平台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下面以中国移动的班组建设为例来说明。中国移动从2009年开始班组建设,目前已进入深化年,在这期间取得不错的成效。其主要是建立三横N纵的工作机制,以集团、省、地市为三级平台,结合N纵即按职能分线条管理,将班组建设的管理工作扁平化、精简环节、提高效率的同时开展论坛、博客、沙龙、跨地域交流以及班组结对子等活动,还成立了班组建设理论研究组开展课题研究用以指导实践。这种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以及班组文化建设,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基层班组作为企业组织“细胞”的活力,班组建设解决了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提升员工素质的大问题。“创新”的理念要求企业站在产品整个寿命周期的角度,不断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从根本上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变污染控制为防治。环保的压力经常促使人民想出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技术创新常常创造奇迹—成本大幅下降、功能大大增强。以海尔集团为例:近年来,海尔集团一直致力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视角贯彻“绿色设计-制造-经营-服务”的清洁生产思路,生产过程当中不断减少资源、能源的输入,加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积极采用生产节能改进措施,并投资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示范项目,资源再生利用方面成果非常显著。另外,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主持或参与了23项国际标准、152项国家标准的制定,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行业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

所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只是短期的利益牺牲,它可以在降低成本、管理竞争对手,提高企业形象等方面带来诸多好处,是企业适应全球化的必修课程。

下载某县烤烟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县烤烟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剑阁烤烟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剑阁烤烟产业发展的思考 贾剑生 剑阁烤烟种植已有23年历史。发展到近两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6万多亩,产量15万担左右,产值1.2亿以上,实现税收3000多万元,种烟农户户均收入近......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摘要:根据江西近年红色旅游开发的实际情况,明确将红色旅游与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的指导思想,遵循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5篇)

    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摘要:可持续建筑已成为新世纪发展的重点,它不仅使建筑业具有可持续性,而且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地域广阔、......

    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摘要: 可持续发展观是相对于旧发展观而提出的人类发展观的新思维,它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马克思指出可持续发展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和谐,......

    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郭元镇郭元初级中学沙春华 作为人类对社会漫长发展历程的一种深刻反思,作为人类对自身发展条件提出的新的展望观,“可持续发展”这一推动社会继续......

    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树立核心理念,把以人为本落实和贯彻到文化产业......

    浅谈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浅谈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关键词 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 我国正处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过渡时期,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林业发展的核心理论......

    衡阳县烤烟生产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衡阳县烤烟生产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周新铭近日,县价格成本调查队与县烤烟办的同志一起,深入走访栏栊、库宗、金兰等乡镇的部分烟农和9户烤烟登记户,对广大烟农普遍关心的烟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