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蒙古藏传佛教祭火文化
新疆蒙古藏传佛教祭火文化
(甘肃合作747000)
内容提要:祭火文化是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从产生、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地论述。为藏传佛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为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疆蒙古藏传佛教祭火文化
一、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的历史缘由
按照刘守华先生对文化的诠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祭火”文化是原始宗教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每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我以为既有民族性的特点,又有地域性的内容。如在北美洲,“对于隆重的阿尔衮琴人祭祀的记述向我们介绍了12位居首位的‘玛尼图’,或神:其中最高的是在天上的伟大的玛尼图,然后是太阳神、月神、地神、火神、水神、家神、玉米和四位风神,或东南西北四个方位”。1在藏族医学方面,藏医理论认为,土、水、火、风是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可见,火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在走访中获悉,哈萨克牧民在小孩出生以后,夜间婴儿睡觉的时候,必须在熟睡婴儿所在的毡房点燃灯火,以起到避邪的作用。蒙古人以火神的形式崇拜火,祭火,确保丰年。因而,保护财富和牲畜的使命便落到了火神的肩上,使火成为神圣不可侵犯和应该受到崇拜是蒙古人中最为古老的宗教观念之一。在某种程度上,“祭火”仪式是一种古老的精神文化,它是那个时期人们在经济、生产、生活、信仰、文化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人与自然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我以为火本来是大自然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比如,火山爆发所引发的熊熊大火,由于雷电的天象作用,使地球上的易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天然火。这些野火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人类最晚在50-60万年前才开始用火。然而,原始先民在使用天然火的漫长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火的认识。到了化石智人阶段,开始了人工取火。
自从人类掌握取火的方法之后,火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作用,这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初,火可以用来取暖,满足人们的采暖需求。如将未加工的食物在火上烘烤以后,可以将食物制作成熟食,从而逐渐地改变了传统的饮食习惯,为人体的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后来,人们逐渐地认识到火的重要性,并且把它潜移默化地运用到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方面。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火来进行冶炼金属,以后又出现了青铜器,人们进而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造自然的运动,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荒地,使农业和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某种角度讲,火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火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它逐渐地被人们赋予了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表现在宗教祭祀、供品等方面尤为突出。1 洛斯基尔:《北美的印第安人》,第43页,转引自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由于火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或许是出于人性的基本因素,感恩的缘由吧。人们开始对火产生了无比的敬重,进而崇拜它,供奉它。所以,拜火、祭火习俗就自然地产生了。纵观原始社会高原文化和南亚次大陆,以及中亚西亚的宗教文化现象,他们都有着共性的文化。拜火习俗不仅当时不是哪个民族的文化,而是这个文化圈里共有的文化,拜火习俗普遍盛行于这个文化圈的居民之中。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都有“拜火”、“祭火”之习俗,其中“祭火”之俗在游牧的蒙古族中最为突出。因为他们的生活离不开火,原野游牧需要火,驱兽要火,驱邪要火,取暖要火,炊事要火,他们认为火神创造了天神、地神、日神、月神、星辰神、风雷神、雨雪神、山川神、河流神、湖泊神、森林神等诸神,同时还认为火神是至高无上的,它是一切自然众神的主宰者。
新疆蒙古传统“祭火”文化是新疆蒙古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祭火”文化之表现的形式多样。内容包罗万象,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古老文化。它是新疆蒙古族经济、生产、生活、信仰、文化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人与自然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新疆蒙古宗教性传统节日“祭火”文化与藏传佛教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据史料载,16世纪末随着藏传佛教在漠南,漠北蒙古诸地区的广泛传播,17世纪初漠西卫拉特蒙古在察罕诺们汗满珠西礼呼图克图的影响下同样信仰了藏传佛教。新疆卫拉特蒙古诸部正式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以后,特别是1640年,卫拉特蒙古诸部联盟和喀尔喀蒙古各部封建主制定的《蒙古—卫拉特法典》将藏传佛教格鲁派定为卫拉特蒙古唯一的宗教。从此以后,新疆卫拉特蒙古甚至整个蒙古的民间宗教仪式和传统习俗等文化不同程度地由藏传佛教伦理所代替。
蒙古人以火神的形式崇拜火,祭火,确保丰年,保护财富和畜群的使命便落到了火神的头上,使火成为神圣不可侵犯和应该受到崇拜是蒙古人中最为古老的宗教观念之一。在有关公元13世纪的蒙古统治时期,也存在一些可以证明火神这种地位的文献资料,但后来随着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域的传播发展,其“祭火”文化也或多或少受到藏传佛教的浓厚色彩文化的影响。“祭火”神的活动是在每年最后几天中的一天以一种祭祀仪式举行,在此期间要向火神祭祀一只绵羊的脾骨并诵经赞扬火神。《出使蒙古记》载:“当她们制作完毕时,杀一只羊举行会餐,并把羊的骨头放在火上烧掉”2。新疆蒙古族“祭火”,拜火神时有宰羊请客之俗,吃完羊肉后骨头不能乱扔,放在炉灶里烧掉。因为“祭火”所用的东西非同一般,都是圣物必须火烧。
新疆蒙古人对火的崇拜是很有讲究的。认为,火是至高无上的,炉灶和炉灶中燃烧的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根基。因为,火对他们的繁衍生息带来了希望,他们依赖于火,祖祖辈辈离不开火,火是万能的神,此神就在每家每户的炉灶中注视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由于对火神的不尊和污染了火的纯洁,家庭成员就会生病,甚至会死亡。要使家族的根基更加牢固,要想子子孙孙能够幸福安康,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对家庭的火神要进行祭祀。据史料记载:“新疆蒙古人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每家每户有祭火神的习俗”,据文献资料,新疆蒙古人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每家每户均有祭火神的习俗,其详细记载如下:
1.《土尔扈特部落史》曰:“ 祭火;又称祭灶,又称拜火节,土尔扈特人的传统祭祀,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举行。届时念祭火经,祈祷火神,将肉、奶油放入火中,或供在灶旁。当天晚上还要迎送火神,全家人到蒙古包外面,供上2 [英]道森编,吕浦泽 周良霄注《出使蒙古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10页。
祭品焚香,点一捆柴草,扔进丝线绵羊脯,全家磕头,家长念诵,请火神:“上天奏美言,下地保家安”等祈祷词。土尔扈特人把火神当女神,叫腾格里嘎林额格,即火神母,是光明、幸福、昌盛的象征;是消灾灭难、传承家业,净化万物的赐予者。”3
2.《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发展史》云:“祭火节,又叫火节,蒙古语称‘嘎勒塔克呼’,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这一节日,相当于汉族的‘过小年’。祭火仪式反映了人们对待火的功利性态度,把火视为光明、幸福和吉祥的象征。祭火仪式以祭火拜火为内容,祭献火神,祈求保佑。”4
3.《新疆察哈尔蒙古历史与文化》谓:“祭火蒙古语称“嘎勒塔克呼”,每年农历12月23日为这一节日,相当于汉族所谓的“过小年”。祭火仪式反映了人们对待火的功利性态度,把火视为光明、幸福和吉祥的象征。招福仪式和祭火仪式都以祭火拜火为内容,都殷勤地祭献火神,祈求保佑,其仪式程序也完全相同。区别只是名称而已,而且祭火仪式各户自己过,并由家长主持,不一定有喇嘛参加。如今,招福仪式和祭火仪式已日渐消失。”5
4.《西藏和蒙古的宗教》说:“祈祷火是祭祀仪礼中举行的,在举行这类仪式期间,要焚烧一只披彩带和涂有已融化酥油的绵羊脾骨。在蒙古的某些地区,尤其是在北部,火祭仅仅是在每年最后一个月的二十九日举行。„„火祭只能由家长或其儿子们来完成。”6
5.《卫拉特—西蒙古文化变迁》谈:“祭祀活动可由氏族集体、个人与家庭、定期或无定期地进行,人们认为‘火’与家族兴旺相联系,早期斡亦剌惕人(卫拉特蒙古)家庭中有幼子为家庭‘兴旺之火’的守护者而继承财产,这更是„„‘火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7
6.《内蒙古社会科学》记:“蒙古族祭火仪式是冬季末月23日,24日,25日,30日进行。”8
7.《蒙古语文》载:“祭火时请来三个喇嘛僧人和邻近主要兄弟、亲戚、长辈。祭火户主人宰一只羊以后,拿羊胸祭火,羊肉款待客人。这样喇嘛们念经、祈祷众佛、请来圆满吉祥后,祭火家主人把祭火羊腰子、羊心分给家里的每一个孩子品尝一口”9
新疆蒙古人认为,祭火仪式的祭火羊肉,如羊心、羊腰子等东西都是圣食,因为它们是祭火的供品,凡是品尝到这些圣食的每个人都能得到众佛之大慈大悲和天地之仁慈,同时脱离邪恶,充满吉祥如意。以上是新疆蒙古人祭火的时间、方式、方法和内容。蒙古族除了这种对火的崇拜仪式之外,在比较有限的宗教活动范围内和不同的地方,每年要数次召请火神。
除了这种对火的崇拜仪式之外,在比较有限的宗教活动范围内和不同的地方,每年要数次召请火神,火神具有多种名字,而且也属于不同的历史时代,火神最为古老的名字肯定也是流传最广的那一种:“翰得罕·噶拉罕”,在蒙古语中意为“新生火王”;或者是“翰得罕·噶拉罕·也可”意为“最为年轻的火王母”。火的神化与火本身是很相似的。对火神的修饰语是“红丝绸面庞之母,其酥油是3张体先著《土尔扈特部落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333-334页。武立德等主编《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发展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154页。奥其尔巴特·吐娜著《新疆察哈尔蒙古历史与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第25页。6 图齐,海西希著,耿升译,王尧校订《西藏和蒙古的宗教》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第412页。7 文化著《卫拉特—西蒙古文化变迁》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0页。《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第91页。《卫拉特研究》1995年,第3期,第43页。
主要成份”,“装饰以红色丝绸”;“我的火母,你有许多灼热的火舌,长有带叉舌头的火母,由风助火势”,“像夕阳一样发光的火母,深红铜色”,它具有“奶黄色的面庞”。她又常常被称为“灼热的火母皇后,热量来自黄色的酥油,这是小菌杆植物的黄色„„长有骆驼之头”。火母“有一股穿过云霄的青烟,一种可以穿透地母的热量”。“它发出一股燃烧之气味,直冲九十九层天”,并且拥有“一种可以穿透七十七层地母的热量”10。火母是由“佛教大师所创造,由霍尔穆斯达腾格里天神所点燃”11。
二、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
在藏传佛教的影响下,以及在与蒙古萨满教的纠纷关系中,火神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它变成了腾格里火神和大王。在静修者们对神的宗教表现形式的看法问题上。火神与佛教的规定(成就法,即梵文的Sadhona)相似,神秘的音节“罗摩”从此之后变成了腾格里火神的起源。腾格里火神从此之后便叫作火王米拉扎或米兰扎。它根据密教巫术之道,采纳了一位隐修者的外貌:
“啊!火王米兰扎,由罗摩的音节形成,由隐修者的魔力所体观。
你以纯洁和明显的力气,消耗了一切坚硬物,你照亮了黑暗”12
佛教和密教徒取代了原来火的创造者:“我的火王米兰扎„„你由莲华生上师所创,由强大的佛陀释迦牟尼以火镰而产生”13。从此之后,便有了一种与藏传佛教之神相类似的肖像描述。红色仍在火母中占主宰地位,因为“在腾格里火神和火之间没有任何区别”。14
腾格里火神又被称为“喷发出来的腾格里神”和“强大的腾格里灶神”,其形象如下:“红色的腾格里火神完全是由摩罗音节而生,长有一副脸庞,两只手,骑一只棕色的公山羊。他右手执一条用以计数的细短绳和一些红色丝绸等,而左手则捧有一个火盆。他身上装饰有各种绸条。应召请的腾格里火神在许多同伴的簇拥下向天际的南端走去”。15
腾格里火神又常常被称为“骑去势公山羊之神”16。在对已经藏传佛教化的火神的祈祷经文中,火王一时间又与腾格里隐士之神考证为一体了,它产生于因陀罗天神、霍尔穆斯达天神,财神和玛达希里。腾格里火神此外还享有另一种名称:“黄色腾格里火神”17。
当萨满教和民间宗教思想被镇压之后,又有人把新生火王之母说成是火王和腾格里火神,古老思想和藏传佛教思想有时也会发生混淆。贤禅师睿智喇嘛出生于卫拉特蒙古,曾竭力企图把民间宗教的特点和神的形象纳入蒙古藏传佛仪礼的范畴并使之相混合;他在十八世纪中叶还试图说明这一切与蒙古人近邻中对火的崇拜相类似的情况。他在有关火的祈祷中指出:10
11N·波帕:《蒙古人对火的崇拜》,载《大亚西亚学报》第2卷,第136页。仁钦:《研究蒙古萨满教的资料》第1辑,第14页。
12仁钦:《研究蒙古萨满教的资料》第1辑,第19页。
13N·波帕:《蒙古人对火的崇拜》载《大亚西亚学报》第2卷,第138页。
14N·波帕:《蒙古人对火的崇拜》,载《大亚西亚学报》第2卷,第135页。
15仁钦:《研究蒙古萨满教的资料》第1辑,第18页。
16田清波:《论一卷祭祀火神的祈祷经文》,载《乌拉尔—阿尔泰丛书》第13卷,第195-196页。海西希:《民间宗教》,原版第103-104页。
“极为善良和强大的火王,正直和善良的隐修士腾格里神,在印度人中受到了祭祀崇拜。
至高无上的火神,非常强大的隐修士腾格里神,同样也受到了西藏人的祭祀崇拜。
威严无比的火神,纯洁无瑕的隐修士腾格里神,同样也受到了汉人的祭祀崇拜。
„„”
这里把火王与“隐修士腾格里神”考证为一体了。但藏传佛教仪礼学家们为实现使蒙古人有关火的古***惯彻底系统化的努力肯定还在追求其它隐晦的目的。在古代的各种蒙文赞歌中,并不是仅仅提到一位叫作噶拉罕的火母,而且还提到过“噶拉汗母亲、姐姐和妹妹”。
藏传佛教神学家们依靠藏传佛教万神殿中天女的等级“少女腾格里”,由此而创出了“灶中的七个少女腾格里,她们互以姐妹相称”。此外,还有“少女腾格里”,火神的伴侣。火神腾格里圣母也具有藏传佛教万神殿中凶神的外貌:闪闪发光的白色面庞,两条胳膊,呲咧和露出了牙齿与大嘴。
蒙古族藏传佛教高僧们认为大千世界四个方向有四尊腾格里(即天)圣母火神。其中东天圣母火神为白色,南天圣母火神为黄色,西天圣母火神为红色,北天圣母火神为黑色。为此在蒙古地区产生了祭火时向四面的四尊腾格里圣母火神祈求的祷文,我们在新疆蒙古祭火仪式里不难看出,他们对四方的四尊腾格里圣母火神的高度崇拜,最初新疆蒙古进行祭火仪式时,围绕四尊腾格里圣母火神,向四方敬酒膜拜道:“南方祈祷长寿神,东方磕拜五种畜神,北方请来五稻神,西方迎来财富神”18。由此观知,当初在新疆蒙古祭火者的世界观里四方的四尊腾格里(即天)圣母火神各有其功德和圣能。
三、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的现实意义与社会功能
1、具有传承民间民俗文化的意义与功能。根据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获悉,民俗主要分为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等。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新疆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蒙古族祭火文化习俗,既有古老萨满教文化的成份,也有后来藏传佛教传入以后的文化内涵。它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双重文化现象。开展对祭火文化的研究和发掘,对于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对于研究西域文化和拓宽西域文化研究类型与范围方面具有重要的启发功能。众所周知,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并存的地区,是古代陆路丝绸之路的重要商道和必经之路。在历史上,曾经有拜火教、萨满教、佛教、吐蕃佛教、摩尼教、袄教、景教、天主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活跃这片土地上。西域可以称为:文化的大花园,宗教的博物馆。这些元素为西域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化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岁月的流18 《卫拉特研究》1995年,第3期,第43页。
逝、文化的变迁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原有的文化现象我们不能在故纸堆里查找到,只有通过民俗学的文化现象去加以解释、推敲和揣摩。值得注意的是,祭火文化是历史上西域诸多宗教的文化习俗之一,是西域文化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并非藏传佛教祭火文化所独有。如前所述,随着岁月的流逝与变迁,随着西域许多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西域许多宗教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现象已经融入了新的文化元素,祭火习俗被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民族继承下来,并且得到了发展,祭火文化现象后来又融入了藏传佛教祭火文化体系,使得新疆蒙古族祭火文化趋于神秘化和复杂化。我以为,研究西域古老的祭火文化,必须从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入手,或许会发现好多重要的研究资料和线索。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对于开拓西域文化研究类型和范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3、具有发展旅游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功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是华夏第一州,境内宗教林立、民族众多。同时,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境内的天鹅湖是亚洲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为这里的草原文化赋予了新的内容和精神牧场。每到草原火供节日的时候,善男信女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因为他们是这片草原的主人,是这片草原文化的载体,是这片草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火供节日期间,祭火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最有魅力的展演,您可以感受到古老文明的魅力,萨满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西域古代文化现象与藏传佛教文化的完美整合。伴随着祭火文化的发展,这里的旅游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培养牧民的经济意识和转变市场观念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传统的祭火习俗与旅游经济互相依赖,互相补充,得到了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一方面,传统的祭火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旅游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在祭火的传统节日里,许多经常不能相见的亲朋好友也借此机会相聚在草原,相聚在祭火仪式现场,在互相沟通的同时,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彼此之间的友谊,为蒙古族社会构建和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简介:内玛才让,男,藏族,1977年9月生,新疆玛纳斯县人,法学硕士,讲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现供职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 联系方式:甘肃省合作市知合玛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系
邮政编码:747000
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nnmmcrt@126.com
第二篇:文化祭策划书
大学生社团文化节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在这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由华北水院学生社团联合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社团文化节。此次活动在培养提高社团成员素质的同时为各社团提供一个展现社团文化特点,树立社团新风貌的平台,为社团展示自己,为同学们了解华北水院社团的文化及发展情况提供便利。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展示校园社团风采,促进学校社团更好地发展,同时打造社团品牌,让学校全体师生更进一步地了解社团,走进社团,融入社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我校广大学生的文明修养,经研究,校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决定举办以“丰富文化 我的大学时光”为主题的社团文化节活动。
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学生社团担负着促进校园文化传播、沟通学校师生的重任,同时作为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桥梁,更成为学校总体形象的代言人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我们本次社团文化节分为二个阶段,分别是活动阶段以及总结表彰阶段。活动阶段将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浓缩了大学一年的生活,以此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度,形成一个学校充分重视、学生广泛参与、商家积极响应的大型文化传播活动。
满载着一份份社团情谊,一份份社联人的期望,我们凝聚在这里,为了让梦想能够翱翔天空而努力奋斗着,奉献着。
三、活动主题:丰富文化 我的大学时光(可根据赞助情况适当修改)
四、活动时间:2012年4月 日至 日
五、活动地点: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文体中心(具体参照各社团活动地点)
六、活动主办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团委
策划承办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生社团联合会
协办单位: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各社团
赞助商:待定
参加对象:华水全体师生
七、创意阐述:大学四年中有过进校的迷茫,有过离校的悲伤,之间四年的过程更是让人回味无穷,受益一生。让我们穿越时光,回到我们进校的那一刻。以大学四年为主线,回忆大学生活。
八、活动安排:
(一)“开学典礼”暨社团文化节开幕(第一天)
活动概述:由校团委老师致辞,社联主席表宣誓,宣布社团文化节开幕,并发起“我最喜爱社团”等奖项的投票。活动当天,展示以百年贵大,贵大印象等为主的图片,文字。或将维忽拉之家光棍节活动作为开幕式(活动时间11月11日)
(二)“我的大一生活”
主题:青春激昂 活力无限
活动意义及目的:经历高考的洗礼,刚踏进大学校门,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好奇心使得大一的新生充满活力和干劲。因此,希望用新生的活力感染他人,为活跃校园气氛做出努力。
活动内容:1。轮滑表演
活动概述:由轮滑协会承办,表演内容及时间视社团情况而定。2.外语配音大赛 活动概述:华水英语俱乐部承办,参赛选手可为个人,可为团体。自由选取影视作品片段进行配音,比赛设置初赛和决赛。3.仰望星空
活动概述:由天文爱好者协会承办,内容不限,可以是知识讲座,可以是展板展出,具体内容视社团情况决定。4.电子竞技大赛
活动概述:由电脑协会承办
活动时间:$2至$2(电子竞技大赛的初赛需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决赛可视社团情况而定)
(三)“我的大二时光”
主题:茫然失措 亮一盏明志的烛光
活动意义及目的:大一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逝去。进入大二后,或许会发现实际情况与想象中完全不一样,于是便开始茫然,开始怀疑自己。我该怎么办?想必许多同学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一本好书,一次心理讲座,一部好电影,一首好音乐,都能给你想要的答案。因此,此版块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们重新认识自己,找回遗失的梦想,重新为了目标而振作努力。
活动内容:1.图书交流会
活动概述:由华水读书协会会承办,具体流程根据社团自身情况决定。2.电影放映
活动概述:由光影承办,具体流程根据社团自身情况决定。3.音乐赏析
活动概述:由华水吉他协会承办,具体流程根据社团自身情况决定。(建议做成歌会,根据时代变迁,选择有代表性的歌曲)4.一同话剧社专场
活动概述:由一同话剧社承办,具体流程根据社团自身情况决定。活动时间:$2至$2
(四)“大三这一年”
主题:青涩尚未褪去 成熟悄然沉淀
活动意义及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理解了责任的含义,懂得了感恩,亦懂得了为自己的未来打拼。褪去了浮华,能够沉下心去思考。大三,是想法最多的一年,想要到什么地方就业,想要到什么地方读研,想要去什么国家深造。。这一年,努力与感恩并行,为实现无数想法打下基础。
活动内容:1.“传递温暖,拒绝冷漠”爱心义卖
活动概述:鼓励全校同学参加。将自己的旧物拿出,构成义卖物品。义卖所筹资金捐献给孤儿院等机构。本次活动由公益性社团承办。2.感恩系列活动
活动概述:设置感恩墙,让同学们将感恩语录写在墙上。准备感恩卡片,同
学们将想要说出的感谢话语记录在上面,由社联帮忙在学校范围内传递。3.校园棋牌大赛
活动概述:由棋牌社承办。(或改为品牌策划社的三国杀大赛)活动时间:$2到$2(三国杀大赛的初赛需在规定时间内做,爱心义卖如若效果好,则可以多做几天)
(五)“大四太匆匆”
主题:就此别过 我的未来不是梦 活动意义及目的:大四,颇为感伤的一年。大学时光,即将画上句号。这些年经历过的酸甜苦辣,仍历历在目,于日日相伴的同学,千言万语,只化为一句:珍重。望后的路,能越走越好。
活动内容:1.小德云社专场
活动概述:由小德云社承办 2.“爱的大表白”活动
活动概述:大学是否在为没有来得及说出口的爱意而惋惜?无妨,在大四即将离开之际,利用表白墙,表白树,diy表白作品免费邮(限校内)等传达你的爱意,不让遗憾延续。3.交际舞会
活动概述:由社联举办。详细见舞会策划 4.书画摄影展
活动概述:以“大学这四年”(或者其他应景题目)为主题的书画摄影展。活动时间:$2至$2
(六)“毕业典礼”暨社团文化节闭幕式
主题:毕业歌曲
活动意义及目的:本次晚会主要以毕业歌曲为主线,根据音乐的起伏变化来安排社团与之对应的活动,进而达到与音乐共舞跳动的目的。根据音乐的、“开端—蠕动—柔和—紧张—减缓—结束” 来安排整个活动的流程,根据不同社团的特色来安排与音乐相对应的活动,进而展现各个社团不同的特色与魅力,同时带给同学们不同的 质的感受与视觉上、感官上的不同刺激,进而加深同学们对
社团和音乐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或安静如水,或激情如火,或缓或急,或动或静,正如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嘈嘈如急雨。如诗如画,上善如水,进而满足不同社团,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需求,更好地发扬社团文化,彰显贵大风采。活动时间:
活动安排:详细见附件
九、宣传方案 a.社团文化展示
时间:开幕式前一周开始
组织社团制作宣传展板,将社团文化通过平面设计展示出来,放置于人流量较大的位置。(参展社团自愿)b.主题宣传视频
时间:开幕式前三天开始 c.活动主题海报宣传
时间:开幕式前三天开始
地点:在人流量较大的位置发,在各宿舍楼宣传栏处、教学楼宣传栏处贴等 海报主要分为一下几个部分:
文化节开幕前海报
文化节主题海报(一直放置到活动结束)
文化节各版块主题海报(依据活动进行选择贴放)
文化节各版块具体活动海报 d.学校广播站宣传
时间:开幕式前三天开始篇二:树大---校园文化祭策划书 浙江树人大学校园文化祭
策划书
日语104 夏雨晨 活动主题
学院文化秀
活动背景
我们树人大学总共由九个学院构成,设置经济、管理、文学、工学、艺术等6个学科门类;开设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等26个本科专业。各个院系均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及其文化,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来促进各个学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提高我校学生的行动力与认知层次,特别是大一新生。
活动目的及意义
一、激励广大学生的对自己学科的热情,更好学好本学科的知识,同时也使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丰富增加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能够领略到不同学科的文化特点
三、加强各院之间的紧密联系。
活动安排
1、时间:十月份(具体的待定)
2、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前
3、参加对象:全校师生
4、邀请嘉宾:学校领导、学院老师、社会各界知名校友及校团委、院和校学生会负责人
5、活动形式:每个学院开设一个摊位,展现该学院的文化或者是学科特色,可在其中穿插趣味游戏环节。最后由评委根据实情评出最具人气奖、创意奖等奖项
6、评委人员: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大众评委(学生)
7、赛前宣传:在学院内进行一定力度的宣传(可用高校百事通进行群发),征集有创意且能展现该学院文化的主意,鼓励大家踊跃报名
参加。学校内由校团委牵头主办,各个部门协助,进行海报绘制、前期筹备等事宜
8、赛事流程: a、由主持人做开场白,介绍到场的嘉宾及各学院展位的所在地,宣布大学生文化祭正式开始。
b、各个学院展位正式开始接待师生参观,趣味活动同时开放 c、学院学科风采展示、趣味活动结束,评委进行评分。d、颁发奖品。
9、活动要求 a、各个活动选择:每学院设置一个展位,以展现本学院的个性文化为目的,从而使大家对各个学院的不同专业有所了解 b、各个学院服装整洁统一,最好能展现本学院特色文化。c、能够吸引住看客的眼球
10、评分细则:(总分100分)a、展位主题(20分)
b、选材恰当,符合本次活动主题(5分)c、工作人员与参观者的互动(20分)d、工作人员仪表(5分)
仪表,气质(精神状态),着装,整洁 e、能否充分展现该学院各专业的特色且吸引看客眼球(50分)以上为评委评分
观众投票
得票率第一学院:100分
得票率第二学院:90分
依此类推 总分=评委分数+观众票数
五、奖项设定
一等奖:待定
二等奖: 待定
三等奖:待定
优秀奖:待定
备注:获奖学院还将获得我校颁发的荣誉证书及奖杯一份
六、准备材料:
1、横幅:“预祝学院文化祭取得圆满成功”
2、海报:10张
3、报名表:n张
4、桌子n张,笔,纸,奖品,矿泉水,等。
5、麦克风及音响设备
七、经费预算:
1、宣传海报: 10张: 100元
2、矿泉水八箱: 80元
3、现场布置: 200 元
4、横幅:1条 100元
5、礼品费用:
6、工作餐:800元
八、后续工作
1、整理现场
2、和领导道谢
3、总结活动
九、主办单位:浙江树人大学
(由校团委承办)
附加
一、附加
二、篇三:日语文化祭策划书
日语文化祭策划书
韩山师范学院日语专业20131461班
韩山师范学院2015日语文化祭策划书
前言
作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日本自古借鉴了许多中国的文化、政治制度等的。但又在自己的国度有了不一样的发展。尤其是当下的日本校园文化有着其独特的韵味。本次活动通过设置各种特色摊位和富有日本特色的表演,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认识了解日本风情文化的平台,促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丰富大学生活,营造欢乐青春的气氛。
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向全院学生展现日本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另外也能使大家开阔知识面。而作为承办方也可以使日语专业学生通过此次活动更好的运用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使自身的能力得到锻炼而提升。
二、活动主题: 学园文化祭
三、活动时间:2015年5月17日
四、活动地点:韩山师范学院理科楼
五、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六、主办单位:韩山师范学院2013级日语专业
七、赞助商:
八、活动流程: 萌妹子动感开场舞
↓
主持开场
↓
自由活动(摊位展示)
↓
日文歌曲深情对唱
↓
摊位互动游戏
↓
终极狂欢蛋糕派对
九、摊位介绍:
1、奇趣日本语:日本文字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文字,本摊位意在通过与到场嘉宾的互动交流学习,同学们可以学习简单的生活用语,现场体验日语与汉文化的渊源。参与互动的同学可以根据表现获得相应的奖品。
2、日式料理合集:日本料理以其卖相佳、搭配均衡、口味清淡愈发受大众喜爱,寿司、刺身等被人熟知的日式菜自然不在话下。本摊位将提供现场动手制作日本料理的平台,使大家更为近距离的体验日本料理的满满日本味。
3、动漫专场:这里是动漫迷的专属乐园,各种奇趣的cosplay,漫迷们可以在现场找到知音。参与游戏便有机会获得相应的奖品。
4、纯手工diy:自己动手制作萌萌的蝴蝶结领结等小饰品,小心自己把自己萌哭了哦!
5、日本礼仪知多少:以礼仪闻名与世界的日本,在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体现出这一点,不单单是语言上就有许多讲究,对生活细节也是相当细腻,本摊位将为大家展示日本国民严谨的生活态度。
十:宣传形式及方式
·活动半个月前将在学院各个校区设点进行宣传,印刷宣传单进行发放; ·准备后期将深入到各个班级进行宣传,向各个班级发出邀请函; ·活动当天将在现场张挂宣传横幅,活动主题标语等。
十一:经费预算:
十二:注意事项
1、活动时间为五月份,注意天气问题,提前做好台风等突发天气带来的影响,同时注意防暑相关事宜;
2、活动当日提前做好音响设备等的调试,进行布场的同学要确认场地设备等没有问题;
3、活动结束需清场,注意好垃圾的清理及设备器材的回收。
负责人:罗嘉鸿 ***篇四:文化节策划书(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少数民族文化节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传承中华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
二.活动背景: 三.活动目的:
“民族文化节”活动意在对我校同学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增进各族同学团结发挥积极引领作用,在校内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让更多的同学去关注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让各民族文化在中南大绽放。四.活动时间与安排:
活动时间:2014年3月28日
活动总体安排:第一阶段:各民族文化展览介绍
第二阶段:各民族大型文艺晚会
详细计划:活动时间为一天,白天(7:00-17:00)文化展览:7:00—7:30 后勤部人员布置场地。礼仪队,讲解人员,主持人,影响负责人,展览品看管人,演员以及相关人员务必到场。
活动8:30正式开始。
晚上(17:30—21:00)文艺晚会:17:30后勤人员到达旧体,搭建舞台,做好准备工作。18:00所有演员,主持人到位,更换演出服装,做最后的准备工作,节目负责人进行最后的编排。
19:00礼仪队迎接校领导及其来宾。19:30晚会正式开始。
22:00后勤人员收场完毕。
五.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六.活动地点:五羊广场,艺体中心
七.活动宣传:
媒体宣传:活动通过内外媒体进行前后期宣传,以扩大影响力度 八.活动要求:所有同学必须遵守法律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各工作人员都必须积极负责。
各民族文化活动具体安排(排名不分先后):
藏族:
(一)第一阶段:藏族传统文化展览 1藏族文化展板的展示(①礼俗,②建筑,③佛教习俗,藏文及藏文绘画)主要负责人:仁平,次仁旺姆,德吉白珍等)2藏族服饰展览:将藏族的传统服饰统一在特定局域进行展览,并有专门的讲解人员进行讲解。服饰展览主要包括:①西藏各地区的传统藏装,②藏族的传统礼帽。主要负责人:(拉巴卓玛,旦增旺姆等)3藏族传统饰品展览:主要包括,传统的手饰,项链,耳环,传统的藏式刀具等,并有专门的讲解人员讲解。主要负责人:(旦增旺姆,曲央卓玛)4藏族特产展览:主要包括①糌粑,②干肉,③青稞酒,④奶酪,⑤卡塞。主要负责人:(德吉曲珍,泽旦)
备注:负责活动当天搬帐篷,搬架子,搬展板的同学,七点就到五羊广场,布置活动现场。七点半,所有所有工作必须到场,做好准备工作。活动八点半正式开始,礼仪队到位负责接待来宾。讲解员到位,负责讲解自己的工作。影响负责人到位,负责活动期间的音乐。看管物品的工作人员必须负责到位,以保证其所有人的财产安全。后勤工作者,负责人中午的午饭供应。并且维持现场秩序,应对突发情况。
(二)活动二,文艺晚会。所有负责晚会的工作人员,必须五点半到达旧体,搭建舞台,做好准备工作。六点钟所有演员,主持人到位,更换演出服装,做最后的准备工作,七点,所有工作人员到位,礼仪队迎接校领导及其来宾。负责节目音乐的负责人必须到位,进行最后编排。七点半,活动正式开始,后勤工作人员必须负责到位,包括提醒下一个节目的演员,运送演出工具等,并且维持现场秩序,应对突发情况。活动结束后,善后人员必须负责到位,进行现场清理,保证活动现场卫生状况。
(三)活动经费预算:
演出服装:500元
设计宣传单,邀请函:50元
合计:元
(四)活动主要负责人
负责人:丹增嘎沛,次仁旺姆,展板:任平,德白
宣传:次仁央金,石普
晚会:德央,洛桑顿珠
后勤:旦平,拉巴曲珍
维吾尔族:
(一)活动场地申请: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在活动开始前一天将展览所需的场地和帐篷借好
(二)节目准备
歌舞《青春炫舞》 舞蹈《天山之舞》
乐器表演《民族乐器弹奏》 吉他弹唱
(三)活动当天安排
展览时,多安排一些本民族的同学为前来了解的同学们做讲解
在晚会的时候,负责人和有节目的同学需要五点到场做准备,包括换服装以及调配各项设备,安排一些没有节目的同学在六点做好接待来观看节目的领导以及同学们的工作,表演完节目负责清场的事儿需要提前安排好,还需要一些同学来维持现场秩序
(四)活动经费预算
演出服装1000元
设计宣传单,邀请函200元
参与展示及节目主要表演人员相关餐补 300 展板及展示费300元
合计1800元
(五)活动主要负责人及其参与人员
负责:玉苏甫 *** 穆妮热 *** 策划:玉苏甫 节目: 帕提古丽 音乐: 伊丽姆努尔 物资: 木拉提
附录: 篇五:夏日文化祭策划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花火日语社
夏日文化祭
主题活动策划书
花火日语社
目录
1:活动总述--------3 2:活动单位-------4 3:活动时间-------4 4:活动目的-------4 5:活动详情-------4 6: 注意事项-------9 7:应急措施------11 8:活动时间推进表-12 9:人员分工-------14 10:预算明细表----15 一.活动总述
(一)活动概述:
在文化节中,我们将设有多个环节,前期对日本文化宣传,外场
亲身体验,邀请全校同学共同参与。让同学们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日本文化,对其有更深刻更具体更形象的认识和思考。
(二)活动背景: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花火日语社是各个专业相互接触的平台。在大学中,同学们都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专业,对日本文化的热爱溢于言表。
(三)活动意义:
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外国语学院通过花火日语社提供的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同学们能够有机会了解传统文化,引领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园活动,更好的融入大学校园,丰富大学生活。并通过这次活动,发扬我们的社团文化,在活动中增进彼此的了解,深化友谊,从而达到进一步融洽学校氛围的目的。
二、举办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花火日语社
三、活动时间:(待定)
5月某日-5月某日
四、活动对象: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全体同学
五、活动详情
(一)人员安排
1.前期准备工作共分为4组
①策划组:负责活动的整个流程设计,及现场的负责。②道具组:负责外场道具(装扮鬼屋所用以及女仆服装)及原材料(寿司教室所用)的收集。
③音频组:负责音频材料(鬼屋渲染气氛所用)的准备。
④宣传组:负责对文化节的宣传(海报,喷绘等)。
2、中后期工作共分为5组
①负责组:分管各自小组。
②道具组:负责道具的布置、现场讲解及活动结束后的清理工作。③安全组:负责检查布置道具的牢固性,随时支援各组及对道具出
现故障紧急处理等任务。
④设备组:负责现场拍照、摄像及音响播放等工作。
⑤反馈组:拍摄照片及后期反馈材料(新闻稿)的准备。
第三篇:藏传佛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
藏传佛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
藏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世代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藏族人民,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相对匮乏的自然资源,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因而,注重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追寻生命的真谛便成为藏族文化显著的特点。精神文化是藏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藏族文化真正的价值所在。佛教自7世纪传人藏地以来,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和价值体系作为藏族精神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引导、影响着藏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戒律存则佛法存,戒律灭则佛法终”,藏传佛教戒律既是藏传佛教发展的制度保证,也是藏传佛教思想的具体体现,故而在庞大的藏文化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其影响广泛而深刻。.佛教自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传人藏地后,其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系统和严谨规范的修持仪轨便受到藏人的欢迎,尤其赢得了统治阶级的青睐。虽然经历了与本教争夺主导权的激烈斗争,佛教仍以不可阻挡之势在藏地扎下了根。从此,藏人的伦理道德和统治者的治国之策便都依循佛教的道德观,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佛教化的价值体系。在此过程中,佛教戒律的影响最具直接性。
1.以“五戒十善”为指导思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或称“十善法”)。“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五戒十善”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础。以佛教的观点,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松赞干布依据“十善法”制定了吐蕃立国教民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准则,包括“法律十五条”、“七大法律”和“人道十六则”等合计三十七条。其中属强制执行的法律只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则属社会伦理范畴。据《贤者喜宴》记载,(1)当时制定的“人道十六则”是在戒除“十不善”的基础上加上尊父、敬母、礼待出家人、尊重长辈、知恩图报和不欺害他人等六条而成。后来又进一步演化成更接近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形式,即:1皈依虔敬三宝;2敬重报答父母;3以德回报有恩之人;4不犯上且听其言;5所行效仿贤哲;6潜心学习佛法及文字;7笃信因果,戒绝恶行;8对人莫生歹心,而应有益于人;9行事公正不欺;10节制酒食;11明知羞耻;12借债如期偿还;13升斗斤两禁伪诈;14他人未委托之事,当禁无益之干涉;15做事有主见,遇变不乱;16对所发之誓及保证视如生命。除了“人道十六则”外,其他的法律条文也有诸如褒奖英雄、贤哲和善良之人,谴责懦夫、恶人和违法者等既是社会伦理道德又是国家法制的内容。作为吐曹蕃国后的立国纲要的“基础三十六制”之一的“六大政要”中就明文规定要“奉行十善,舍弃非十善”,可见,上述三十七条法律和行为准则已成为吐蕃上至君臣,下至平民百姓所共同依奉的言行规范。
把佛教的“五戒”、“十善”作为立法之本和道德标准,起到了“对善人予以奖励,对恶人加以惩处,对豪强大族用法律压抑,对贫弱者设法扶助”(3)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有利于巩固农奴主阶级的统治。而这一时期的伦理道德标准中已见不到藏人早期所崇尚的勇武之风,而代之以慈悲、行善、知足、宽容的中庸之道,社会风尚也随之有了明显的改善。
2.“四祥瑞”与伦理道德
1.在指导思想上,以戒律中的“五戒十善”作为立法的主要依据,用以约束佛家弟子的戒律上升为国家大法的强制形式来制约全体国民的言行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宗教政治化的倾向可见一斑。
2.在制定方法上,借鉴了戒律“因犯而制”的方法,以案例作为制定法律条文的来源。
3.在具体内容上,早期的法典如《吐蕃法律二十部》等直接套用了戒律中的“五戒”、“十善”等条文。后期的法典如《十六法典》、《十三法典》等则不再照搬戒律条文,而是将戒律的精神融入了法律的条款中,使法律更适合民情,更有利于统治的需要。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藏族法律无论在内在指导精神还是外在表现形式上,都受到了佛教戒律的直接影响。借助法律这种强制手段,佛教的行为规范在藏族人民身上打下了更加深刻的烙印。一方面,人们逐渐习惯于以佛教思想的好恶来评判一切,从而形成了慈悲为怀、宽容相待、诚实公正的社会风气,“封山封林、禁猎野生动物”的规定使藏地成为一个生态平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未受人为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人们慑于法律的威力,在披着宗教外衣的农奴主阶级的统治之下,只能是逆来顺受,听天由命,而缺乏抗争意识。
三、藏传佛教戒律对藏族民间风俗文化的影响
(一)对节日文化的影响
藏族有许多节日都与佛教有关,其中与佛教戒律有直接关系的有雪顿节。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17世纪之前是一种纯宗教节日,源自佛教戒律“夏安居”的规定。遵照佛教戒律,凡比丘、沙弥在夏天雨季期间要进行长净和夏安居活动。出家人一般都足不出户,在家闭门修习,以免踩伤这一时期多出外活动的虫类。夏安居一般始于藏历三月,持续三个月时间,于藏历六月三十日结束。结束夏安居被称为“解制”。解制这一天,出家人纷纷下山,老百姓要以酸奶敬献。这就是雪(酸奶)顿(宴会)节的最初来源。到了17世纪五世嘉瓦喇嘛时期,为了让整个夏安居期间足不出户的僧人们轻松一下,雪顿节又新增添了跳藏戏的内容。许多民间的藏戏班子都来到拉萨轮流献艺,藏戏渗入到雪顿节的初期,是宗教活动与文娱活动结合的开始,范围局限在寺庙内。先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因此也被称为“哲蚌雪顿”。五世嘉瓦喇嘛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的雪顿节第一天仍在哲蚌寺演出,第二天到布达拉宫为嘉瓦喇嘛演出。18世纪罗布林卡建成后,成为嘉瓦喇嘛的夏宫,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至罗布林卡内,并开始允许老百姓入园观看藏戏。从此,雪顿节的活动便更加完整,形成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今天的雪顿节则加入了文艺汇演、商贸洽谈、物资交易、旅游观赏等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拉萨夏日最隆重的节日。
后藏日喀则地区扎什伦布寺司莫钦默节(意为大观节)是以跳神、跳藏戏、杂技表演、物资交易等内容为主的夏季盛大节日。在九世**时期,这个节日影响很大,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的商人也来参加,还举行军队仪仗表演,甚为隆重。这一节日也是来源于戒律“夏安居”结束后的庆祝仪式。实际上,藏地许多寺院在夏季举行的跳神、跳藏戏等活动多与此有关,只是各地因气候、时令不同而举行时间不同罢了。
(二)对衣、食、住、行风俗的影响
佛教戒律中的别解脱戒对出家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随着佛教的深入人心,出家人的行为规范也逐渐融入藏人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中,成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文仅就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选择一些事例来加以说明。
1.在衣着方面
由于藏地气候寒冷和受本教的影响,藏人的审美观念中偏爱黑、红色等深色,而印度僧人穿着的传统的土黄色在雪域藏地就显得太刺眼。因此,一种折衷的绛红色便成为出家人的专用色。俗民百姓一般忌穿这种颜色的衣裙,而且,对出家人的尊奉甚至演化成了对黄色和绛红色的尊敬。藏族人见到地上有此二种颜色的布片或其他东西,也会自觉地拾起来放在高处。
2.在饮食方面
佛教戒律中大乘菩萨戒规定不许吃肉,以免杀生。而小乘别解脱戒则规定不许吃除“三净肉”以外的其他肉食品,可能是由于出家人以化缘为生,对化缘得来的饭食不可能讲究太多。“三净肉”是指非我杀,非为我杀,非亲见杀之肉食。藏传佛教虽为大乘佛教传承,但是在藏地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物质产品匮乏,经济形式单一,如果戒肉,则势必导致热量不足、营养不良而难以生存下去。因此,藏族僧俗信徒一般不戒肉,除“三净肉”外又加上了不食有爪的和奇蹄动物,如鸡、鸭和马、驴等。
戒律中有“二十一进食聚”,规定比丘进食时不得含食语,饮勿做呼噜声,食勿做吧嗒声,食匆出舌,勿移食于左右腮,腭勿做声,不得摇钵,不得啮半食,不得弹舌做声食,未食勿得张口,断食不宜过大或过小等。在藏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父母按上述规矩要求小孩子。如果有人在众人围坐进食时有不符合上述规矩的进食行为,就会被其他人耻笑为不懂规矩,没有家教。
3.在居住方面
戒律“十三僧残罪”中有一条“小屋僧残罪”,规定比丘建僧舍不得超过长十八肘、宽十九肘半的面积,也不得在多生物、有争之地建房,所用的建筑材料也需清净无染。所以,藏族僧尼居住的僧舍一般都比较狭小,甚至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中的嘉瓦喇嘛寝室也是如此。一般老百姓的房舍多为小开间、多间数,除了选用建筑材料的制约,恐怕也是受此影响。在西藏,不论是贵族高官还是平民百姓,旧时都没有架床而卧和用椅凳的习惯,而是在地上垒起低矮的土炕,垫上草垫和羊毛长垫当做床,垫上草垫或长垫席地盘腿而坐。即使是达官贵人和有钱人家也只是垫的垫子多一些,讲究一些而已(如后藏贵族帕拉家的庄园遗址中的陈设)。这一习俗来源于戒律“近住八戒”中的“不坐卧高床戒”。这一戒条对床垫的高度未做明文规定,但是在“九十单堕罪” 中有一条规定比丘的“床脚高度不可超过一肘”。比丘的床高尚且不能超过一肘,俗人的床垫应该更低一些才能显示出对出家人的尊敬。在现代社会,藏人早已习惯于用床和椅凳等家具,但仍然没有改变不坐卧高床的旧习,藏式床仍比普通的床略低。
4.在行为举止方面
藏人在行为举止上十分讲究谦恭和礼数,其中有许多规矩也源自戒律中的规定。比如,“一百一十二恶作戒” 中规定:不得双手叉腰行,不得举踵以趾行,不得摇身掉臂行,不得比肩行,不得携手行,不得左顾右盼,而应眼睛平视前方一轭木之处等行姿;不得放身猛坐,不得跷膝而坐,不得交勾双脚而坐,不得伸腿舒足而坐等坐姿;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人在高座好座,己在下座恶座;不高声喧哗,而应轻言慢语;不弃大小便及涕唾于水中和青草上,见面合十行礼以示尊敬;不跨越他人而过;男女不得挨近坐等等。受到这些言行约束的影响,藏人普遍具有内敛、自律、谦恭的行为举止特点,卫藏农区尤为突出,牧区和其他藏区因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的差别而略为豪放一些。
。归纳起来,藏族法律受戒律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指导思想上,以戒律中的“五戒十善”作为立法的主要依据,用以约束佛家弟子的戒律上升为国家大法的强制形式来制约全体国民的言行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2.在制定方法上,借鉴了戒律“因犯而制”的方法,以案例作为制定法律条文的来源。
3.在具体内容上,早期的法典如《吐蕃法律二十部》等直接套用了戒律中的“五戒”、“十善”等条文。后期的法典如《十六法典》、《十三法典》等则不再照搬戒律条文,而是将戒律的精神融入了法律的条款中,使法律更适合民情,更有利于统治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藏族法律无论在内在指导精神还是外在表现形式上,都受到了佛教戒律的直接影响。借助法律这种强制手段,佛教的行为规范在藏族人民身上打下了更加深刻的烙印。一方面,人们逐渐习惯于以佛教思想的好恶来评判一切,从而形成了慈悲为怀、宽容相待、诚实公正的社会风气,“封山封林、禁猎野生动物”的规定使藏地成为一个生态平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未受人为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2.李庆宏:佛教的现实意义浅论
很多尚不了解佛教的人可能认为佛教消极避世,虽然其因果报应理论有使人离恶向善提升社会道德的意义,但要论更多的现实意义,比如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等,似乎就有点远了。但事实上佛教除了提升世人的道德外,确实还有着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的积极意义。
单就教人降低贪欲这一条,以前看好像是消极主张,现在看却正适合时代。的确,人欲望过低,也即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需求过低,那么经济是有可能不容易快速发展,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就是以刺激需求为主导的凯恩斯主义解决的。但现在的问题在于:人们不是欲望过低,而是欲望过高了。仔细分析,人们欲望过高,虽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过患却非常大。以佛教来降低人们的贪欲,今正是时。
首先欲望过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为了追求欲望过于偏重发展经济,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而贪欲正是人们向自然过度索取的原动力。贪欲低了环境保护才可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长久。我们不用说中国,像美国,算是很重视环保的了,但美国每年向空气排放的污染却还是最重,为什么?因为人们都想着便利享受,用车最多,消耗能源也最多。贪欲不降,人们对环境的损害将与日俱增。
其次欲望过高,更容易导致经济发展中为一己私利而破坏他人利益 的负面行为,这方面例子实在太多。比如贪建筑工程款而造成豆腐渣工程,又如为节约成本煤矿安全措施不到位,还有各种经济领域中的犯罪行为,或不守商业信用的违约行为,这些几乎都是为了一己贪欲,而最终害人害己。为什么是害人害己呢?因为这些行为在佛教看来,都是属于偷盗行为,偷盗,不但要遭地狱饿鬼之报,并且最终都是要还的,所以即使短期获益,长远看却还是在害自己。现在贪欲降低,明了因果,人们在一定程度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多的开始追求自心的快乐,这种为贪欲铤而走险、自害害人的行为自然就少了,经济发展也会效率更高。
再次,发展经济本身不是最终目的,经济是为人服务的,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人们生活的快乐。以刺激欲望来发展经济,在本末倒臵。因为人欲望高了,就不容易满足,也就不容易快乐。快乐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一种精神状态,并不单纯决定于外在物质条件。最简单的,比如同样得到一千元钱,贪欲轻的人就肯定比贪欲重的人快乐。人通过欲望满足获得的快乐,大致可以用这个公式表示:快乐大小=实际所得 / 欲望大小。降低欲望直接导致快乐增大。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生活在万佛圣城的人快乐度就是比外面的高。而万佛圣城的人要守一些清规戒律,比如不能吃荤腥,也很少有种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娱乐,所以外界看来就非常奇怪,以致在电脑游戏《文明3》的一个资料片中,将“万佛圣城”作为一个能带给市民快乐的“奇迹建筑”看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万佛圣城很多人修佛,开发了自心本就具足的快乐,这个快乐比世俗的快乐更大和长久;另一方面就是通过修佛世俗的欲望降低,即使物质条件低一点,但是快乐却更大。
国内也有调查显示,现在在农村、小城市、大城市三者之间,小城市的人对生活最有满足感。为什么?就是因为小城市人在享受经济发展的同时贪发展不那么快。小城市人见识不广,看见他人的物质享受不那么重,自己贪欲也不那么重,只要经济持续发展,他们就容易满足。大城市,社会丰富,享受也多,人们看见的富人也更多更富,人们的贪欲也就更重,相应地也就更不容易满足。至于农村,因为经济不发达、生活不便利,当然还是不行。另外,小城市经济不那么“热烈”,相应地生活节奏也不那么快,加上贪欲不那么重,所以不那么永不满足地赚钱,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当然也更满足。
第四就是发展经济本身的付出。因为发展经济是要人花时间精力的,尤其现在大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人忙于事,一天属于自己的时间没多少,还谈得上什么快乐呢。
中国圣贤老子所认为的理想社会,就是“小国寡民”,生活简单、俭朴,人心也质朴,这样人其实也最快乐满足。现在社会发展到这种程度了,人心质朴小国寡民做不到,那么可以在适度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提倡清净俭朴的生活方式、重视内存道德的提升和外在环境的保护,这样的社会才能长久稳定发展,人民生活也更快乐满足。
要知人的欲望是无上止境的,人们要是无限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那么永远也不会满足,何况客观条件也根本不空话经济的无限发展。也只有在适当发展经济的同时,调整人心,让人们少欲知足,才是唯一的可行之道。从佛学角度讲,人的快乐在于自心本身,人就是要降低世俗的贪欲,修行佛道,才能感受到自心本就具足的纯净快乐。
之所以要弘扬佛教,当然还有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佛陀所讲述的道理都是绝对真实的,并不是单纯的“宗教信仰”或“道德教化”,而是关于人和自然深奥本质的真实揭示,所以弘扬佛教以提升道德、降低贪欲远高于一般的道德教化。
佛教的高修行人最终是要彻底消除世俗的贪欲,才可能最终成佛的。人世俗的福报,从神性角度看,均在于当事人的“福德”有多大。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福”字,就是神字旁加一口田,人能享福,就是因为以前在福田中种下了福。而这“德”呢德可以说比福更根本更重大。
所以为王者一定要修德,若失了德,位子终究坐不住。国家前些日子提倡的“以德治国”,可谓抓住了重点。处于上位的政治家一定要修德,德大自然位高,并且这依德而得来得的高位,是上合天道,下合民意,利而无咎的,若德不够即使勉强以种种非德的阴谋巧计得来权位,也不能长久,并且后报非常不利。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有的人贪赃枉法、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坑盟拐骗偷、吃喝嫖赌抽,无恶不作,根本没有什么道德可言,却怎么仍然有钱有势呢?或者有的人富贵,虽未作失德之事,却也谈不上出于自身修德的缘故,而是运气好,比如说生于富贵人家,或者抽大彩中奖什么的。这些从佛教的角度看,还是因为他宿世福德的缘故。人能投生于富贵人家,也是他宿世福德所致。包括有的女人长得漂亮,惹人爱敬,也是宿植德本的缘故。比如大家可以看到,经常嗔恨、嫉妒的人,容颜就会越来越难看,就是因为嗔恨、嫉妒这些心理,是很损福德的,相应的修福积德之人则会越来越好看,即使人年老,看上去也舒服,即使长得怪,别人感觉也还不一定差。
《无量寿经》中谈到贫穷乞人与世间帝王为什么差距那么大时指出:“……所以然者,贫穷乞人,底级斯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皆坐前世不植德本,积财不施,富有益悭,但欲唐得,贪求无厌。不信修善,犯恶山积。如是寿终,财宝消散。苦身聚积,为之忧脑,于己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怙,无德可恃,是故死堕恶趣,受此长苦;罪毕得出,生为下贱,愚鄙斯极,示同人类。所以世间帝王,人中独尊,皆由宿世积德所致。慈惠博施,仁爱兼济,履信修善,无所违争。是以寿终福应,得升善道。上升天上,享兹福乐。积善余庆,今得为人,乃生王家,自然尊贵。仪容端正,众所敬事。妙衣珍善。随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所以不要去嫉妒别人有钱、不要去嫉妒别人出生好轻易就得富贵、不要去嫉妒别人长得漂亮,尽管这些从当世看上去他们或许只是“运气”好,但其实还是他们宿世修福德自己挣来的,自己只要勤修福德也能得富贵好运,对方若是造恶福报尽了一样要受罪,对方若是失了德一样还是得掉下来。
当前中国有一个危机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长此下去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弘扬佛教,使人明了富贵贫贱的宿世因果,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个矛盾。贫穷低下之人不要去嫉妒人家富贵,更不可斗争抢夺,而要修福积德,这才是追求富贵的正道,嫉妒嗔恨、斗争抢夺的行为,只是损自己的福德而已;富贵之人也不要依仗富贵,骄慢行恶,而更要勤修福德,以得长久的富贵利乐。
如何修富贵健康长寿、婚姻爱情美满等世俗福报呢?从究竟的佛法角度看,佛教并不特别鼓励人追求世俗的富贵。佛教是无上教法,首先想要让人证入超世俗的圣道,因为那样得的利益更大更究竟。而有句话所谓“贫穷布施难,富贵修道难”,世俗的富贵容易削弱人的道心。从世俗角度看,如果能生生世世修福德,生生世世得富贵倒还不错,但问题在于这很难保证,人今世听闻圣教知道修福德的意义,后世就不一定知道了。有的人虽富贵,却不明道德,而以宿世修来的富贵造恶,结果反而糟糕了。比如最常见的是有钱了就纵情色欲行种种邪淫,这是有钱人最常见的问题。有钱泡美女,只要双方愿意,从人道角度讲本也谈不上恶,关键的问题在于行淫从神识角度讲是一种自性的堕落,遭报可能很重,尤其是行婚姻外的邪淫。地位高的人则更要注意自身的行为,因为地位高的人一举一动可能影响到很多人,若明德向善,则可以在造福很多人的同时为自己造很大的福德,若不明道德擅自行恶,则可能害到很多人并且自己也遭报极重。
佛教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是通过影响个人,提升个人的道德、降低个人的贪嗔痴慢妒等实现的。比如说信仰佛教了,人就要修功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为王者就要多做利益人民的事情,为官者就会奉公守法不敢贪污腐败,为商者就会诚信互利乐善好施,为民者就会勤俭满足生活安乐。这样佛教对社会的影响就完全是有百利无一害。(信息来源:摘自《觉群季刊》).3.)佛教生态思想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我们知道,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缺一样都不可称其为和谐社会。佛教生态思想中不仅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也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它认为人与万物,人与人之间,人自身都应该和乐融洽,相互尊重不相伤害,这样才能使万物遵循生态自然运作的法则,它体现了佛教生态和谐的美,它反映了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的形式。换句话说,佛教生态思想中不仅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而且蕴含丰富的“和谐”理念,它要求人类发展与自然界的伙伴合作关系,呼唤人类的生态和谐审美意识与环境伦理道德修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发挥作用。
五、结语
佛教的生态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保护思想,充满至善至诚的人文精神和生态智慧。佛教生态思想中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经过近2000年的实践,在中国大地上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并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心灵,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潜在意识。
佛教的生态思想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佛家在认识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已达到了相当深刻的思想境界,标志着佛教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飞跃。几千年以来,佛教始终遵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原则,把不伤生灵、保护动植物作为自己的宗教修持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对我们解决目前世界正面临的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是中国普罗大众非常信仰的宗教,“阿弥陀佛”、“菩萨保佑”等惯性用语成为很多的口头禅。而在历史中,佛教也留下过很多光辉的笔迹。从玄奘西取真经到鉴真东渡传道,中国历史一位位高僧大德用他们的高深佛法和慈悲心肠教育和感化着一代代的佛教信徒。时至今日,社会已经与古代大有不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变得异常丰富而多样。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佛教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了,尤其是不受年轻人的欢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是全社会的共识,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个就完全否定佛教的积极意义。下面谈谈我对佛教的积极意义的理解。
一、佛教的本质是向善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佛教在教义中一直强调轮回报应,时刻告诫信徒要处处行善、广积恩德。佛教的这种观念已经深深嵌入的广大人民的思想观念当中,从俗语中我们可以印证这一点。比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多多益善”等等。
行善是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当今社会的文明程度日益提高,佛教的向善的观念也正越来越多地被广大群众所接纳,而且已经延伸到更广的领域,比如慈善、公益、爱心援助等等。从今年的“5.12”大地震后的赈灾行动中,我们看到了全社会、全中国、全世界向善的力量。震后不久,台湾慈济佛教基金会以最快的速度率先发送了赈灾物资并派遣医疗救援队;全国同胞在悲痛中纷纷捐款捐物,火速驰援灾区;各国友邦不论贫弱富足竞相输送钱物,表达关怀和慰问。有人说:经历了这场灾难,我们觉得这个社会进步了,人们变得更有爱心了。我认为其实行善——人们最基本的心灵本质——在这一刻迸发出来了。所以我想不管佛教未来的发展境况如何,向善的理念永远是积极的,永远是要发扬光大的。
二、佛教的处世态度是无争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的教义一直以广博、宽大的胸襟劝慰在世事中苦苦执着的人们早日回头。“人意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佛教教育自己的信徒要胸怀宽广,以一种无争的心态来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当今社会物资生活日益多样,物欲和堕落正在疯狂的蔓延。在这种时风下,人们平静的内心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正当人们手足无措时,佛教给出了清晰的道路。我认为佛教无争的观念是现代人缓解压力、解除心结的一剂良方。当人们被社会上的种种是是非非折磨地身心困倦时,不妨回归佛法,从朴实的教义中领悟久违的淡定和从容。
三、佛教的生活态度的勤俭的。佛教的师院一直被称为清静所在。佛教的僧尼、信徒也一直过着吃斋着素的清修生活,他们一生清苦节约,将多半钱财用于做善事。这种生活态度是绝对积极的。纵然当今社会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日渐增多,但是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却是不变的主题。佛教给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
综上所述,我发现佛教的积极意义远远不止这些,而且很多积极的影响已经在无形中支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一个生活的现在社会的人,我要从经常从佛教的教义中汲取的积极的思想,处处反省自己,把握好人生的航向
第四篇:蒙古酒与文化
课 题 研 究
——蒙古酒与文化
班级:高一九班
学生:张雨缇
指导教师:刘小伟她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她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她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她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她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她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她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她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所以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由流动的液体变成了一种流动的文化,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今天所要介绍的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来自蒙古草原的马奶酒。
马奶酒也称蒙古酒,蒙古语称“萨林阿日喀”,是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民族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它的鲜美受到世人的青睐,也是蒙古人的一绝!
一、萨林阿日喀的酿制
古代,蒙古人过着“居无恒处”、“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长期驰骋于茫茫草原之上,为防饥渴,常在随身携带的羊皮袋中装些马奶。由于整天飞马颠簸,马奶的乳清和乳滓
分离开来,乳滓下沉,乳清上浮并成了具有催眠作用的奶酒。萨林
阿日喀便似腾格里(蒙古人信仰的神)神赐一般由蒙古人创造出来。
“萨林阿日喀”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奶酒”,由战争而生,才显蒙古民族的风格。
每年青草泛青时节是酿造马奶酒的好时节,酿制的时间自夏伏骒马下驹时始,至秋草干枯马驹合群,不再挤奶时止。这段时间被称为“马奶酒宴”期。一般来说并非所有地区都可以酿造的,只在养马业发达并有挤马奶习惯的草原牧区的蒙古人才能进行马奶的生产。每逢入秋,牧草枯黄,肃杀的气氛中也就停止挤奶了,所以马奶酒生产周期较短,产量也不高,大体上是边酿造边喝完。
关于萨林阿日喀,古代的制法较易,将发酵的酸马奶捣七、八天,让白色和混浊一起沉淀,使其无色而透明,腥味消失时,就是马奶酒了。古代向大汗或宫廷赠送的马奶酒就是粗放的这种。而且史料记载当时专门负责供应酒的官吏叫太仆寺诺颜。他们要亲自过问饲养母马和挤奶诸事,制作礼仪十分严格。
马奶酒的传统酿造法是:把发酵的马奶倒人锅中,上面扣一个无底木桶。木桶内侧上端有几个铁钩,将一个小陶瓷罐挂在木桶内侧的小钩上,使其悬空吊在木桶中央。木桶口上放上冷却水的铁锅。烧火煮奶,蒸气不断上升到铁锅底部,遇冷凝聚滴入小陶罐中,成为色清亮如水的液体,这就是头锅奶酒。头锅奶酒度数不高,叫“阿尔乞如”。还可以将头锅奶酒多次蒸馏,使酒的度数逐次提高。二酿的奶酒叫“阿尔占”,三酿的奶酒叫“浩尔吉”,四酿的叫“德善舒尔”,五酿的叫“沾普舒尔”,六酿的叫“熏舒尔”。如此反复变换六次,马奶完全发酵成熟后即可饮用。但就其色、香、味而言,发酵一昼夜的味美,发酵两昼夜的味适中,其“色玉清水,味甘香”,也就是说两次发酵的马奶酒味道纯正浓厚。发酵三昼夜的酸味强烈,成为烈性马奶酒,其酒精度数达到五度左右,因此喝多了还有几分醉意。在酿酒过程中,要是左邻右舍来人,年轻的女主人一定要把新酿的佳酒慷慨相敬。
二、萨林阿日喀的祭祀及供奉作用
白食和红食是蒙古族的传统食品,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羊、马的奶制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食表示纯洁、吉祥和祟高。喜遇生日、周岁、婚礼等,老人都会端着雪白的的奶汁举行祝贺仪式,以求平安、顺利。
萨林阿日喀作为蒙古文化的一部分,于蒙古内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祭祀及供奉作用。
奶酒祭天应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据《蒙古秘史》记载道:一次,铁木真(成吉思汗)被莫尔格德人袭击,躲进肯特山脱了险。他抚胸告天:“我的区区性命是被博尔罕山(即肯
特山)搭救的。日后,我必当常常祭祀此山。我的子子孙孙当与我一般祭祀”。言讫,向着太阳,将腰带挂的脖子上,将帽子拿在手上,屈身拜了九拜,洒奶酒以祭之。此后,蒙古族祭
天、祭山、祭敖包都要“酹奶酒以祭”;“让天灾刘、山神与火神,口尝祭品,保佑大草原,让世代承袭苍天的福荫”。(内蒙古历史文化丛书,《内蒙古少数民族风情》)
柳贯也曾写过“旋卷木皮斟醴酩,半笼羔帽敌风砂”(《后滦水秋风词》)描写的是元代皇帝在上都郊野举行的祭天祭祖仪式。醴酩即指马奶酒。《元史·祭祀志》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世祖(忽必烈)中统二年(1261)四月祭天于桓州西北,依礼洒马奶酒,可见萨林阿日喀的祟高,在蒙古文化中占据着神圣的作用。
史载,蒙古族连新郎新娘举行的拜火仪式,也要往专门垒起的旺火堆里祭洒奶酒,并跪拜叩头。旁侧站立的司仪高声诵念着《火的赞词》:
圣主成吉思汗发现的火石,河额伦母夫人保存下来的火种,用洁白的哈达,奶酒祭祀,民族之火从古到今。
请新郎新娘祈祷吧,神火是你们婚配的见证!
请新郎新娘叩头吧,佛光为你们接代传宗!
(引自《内蒙古大辞典》)
萨林阿日喀还向祖庙奉送,并用于大元朝廷的祭祀中。每年秋天听到雁声之时,在上都行宫避暑的大汗,便率领文武诸臣,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在占卜喇嘛的导引下,大汗亲自向腾格里祭酒膜拜。
祭天之酒的奶酒到了清代,不但是康熙皇帝“赐宴诸蒙古”的御用酒,而且成了敬天子的贡酒。
康熙三十五年十月,爱新觉罗·玄烨在漠南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赐宴蒙古上层贵州时曾共饮奶酒,并作诗以记:
人沾司酒群情洽,乐合羌笳率舞同。
卉服狨裘无老幼,欢然尽识化钧公。
(引自《康熙诗词集注》)
据大清帝国《理藩院则例》乾隆朝内府抄本“贡物”记载:乾隆元年,定“蒙古各旗扎萨克每年十二月各敬奶酒一瓶,著为定例”。《大清会典》称:锡林郭勒盟十旗(今锡盟北部)进贡的数量为“共进三九,计羊二十七只,奶酒二十七瓶,由理藩院查收,交与礼部。”其中乌珠穆沁部、浩齐特部、阿巴哈纳尔部左翼进贡,道由独石口,其余部旗由张家口。„„察哈尔牛羊群明安牧群,每年还为清廷进“贡酒”4927.8斤。(《锡林郭勒盟志》卷八第847页)
三、萨林阿日喀饮法
据陶宗仪《辍耕录·续演雅发挥》记载:“所谓八珍(指蒙古八珍),则醍醐、麈沆、野驼蹄、鹿唇、驼乳糜、天鹅灸、紫玉浆、玄浆也。”醍醐即黄油。鏖沆,獐之幼羔,其肉尤为鲜美。野驼蹄即骆驼蹄,极富营养,与熊掌齐名。鹿唇即犴达犴唇。驼乳糜即酸骆驼奶子,养身补品,治痞疗疾之良药。糜即糜鹿,俗称“四不象”,与黄羊并称为蒙餐佳品。天鹅灸,烤天鹅肉,类似今北京烤鸭。紫玉浆,西域葡萄酒。玄玉浆即马奶子,可酿马奶酒。
萨林阿日喀被称为玄玉浆、元玉浆,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由此位列“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饮蒙古酒风格与汉族的粮食酒迥乎相异。传统的粮食白酒清香纯静、口味醇和,但粮食白酒有很大的缺憾,它在酿造和蒸馏的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是甲醇和铅,这些毒性杂质人体摄入后轻则头痛、恶心、呕吐、重则昏迷、失明,甚至危及生命。而草原鲜奶杂质少,不含植物纤维,用其酿出的奶酒所含甲醇、异丁醇、异戊醇成份极低;铅、汞等重金属不足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甲醛含量几乎为零。故而奶酒饮后不上头,不伤胃,不损肝,无异象,被众多饮者誉为“豪饮不伤身”。所以江南才子暴饮者体弱,而蒙古铁骑豪饮却愈强。
奶酒不仅可以和其他的酒一样单独饮用,在现代生活中它还有无可比拟饮用方法。奶酒可以加咖啡,成为美味的咖啡奶酒;可以加各种果汁,如:草莓汁、葡萄汁、橄榄汁等,成为果汁奶酒;可以和其他白酒加冰后一起饮用,冰凉爽口适宜夏季饮用。还可以像红酒那样加冰、可乐、雪碧和果汁,任意调配为多款鸡尾酒,因此,也被誉为“中华XO”!在品尝美酒的同时,还会感到乐趣无穷,让你体验DIY的好心情!
由于奶酒饮用方法的独特性,同时相应扩大了奶酒的应用范围,更加适合公务、商务、礼仪、宴会等使用。在炎热的仲夏季节,喝上几碗马奶酒,确有一种神清气爽,沁人心脾的感觉。
四、萨林阿日喀药用价值
萨林阿日喀药用价值不容小视。奶酒在酿制过程中,并非破坏牛奶本身固有营养成份,而是将其精练,增加纯度,然后发酵,使所含营养充分生物活化,更易为人体吸收。
据权威部门检测,马奶酒富含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其维生素含量比牛初乳还高;B5是人乳的20余倍;钙、铁、硒等微量元素亦十分丰富;特别是能够促进人体微循环的烟酸含量已达药用水平。
在博大精深的蒙药中,常将奶酒作为“药引子”来治疗疾病。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奶酒确有
祛寒回暖、健胃开脾、营养滋补、治疗风湿的显著功效。故此蒙族人民常通过奶酒来治疗肠胃病、腰腿疼、肺结核等疾病。因此马奶疗法已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疗法之一。
·萨林阿日喀反映的蒙古文化
同蒙古刀、草原狼一样,蒙古酒也是蒙古文化辉煌的一部分。奎曾曾述:“当我们阐述草原文化时,指的是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历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创 4 造的带有骑马民族特点和草原生活特色的多民族文化。”“其内容是以草原和草原主人的眼光和视角,去观察、感知和认识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和现象,并通过特定的文化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草原文化与草原文学》)
蒙古酒即是这一种特定的文化艺术形式,与宗庙内部它沟通大汗与上下近臣的关系,奖赏功臣马奶酒无疑是首选,于《元史·忽必烈传》记载了很多。在沟通蒙古朝廷与南方朝廷的关系上,马奶酒可作为供奉。马奶酒发展历史中,各个部落技术的不断融合,也反映出蒙古文化的包容性先进性。
游牧民族最大的特点是“居无恒处”,到处游动,它们较之祖辈守在某块土地上老死不相往来的农业民族来说,眼界更开阔,胸襟更博大,更习惯于汇纳众长,壮大自己,尤其注意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民族的文化。拓拔鲜卑向南迁徙建立北魏王朝后,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第一次开创了使北方游牧民族的草原游牧文化同中原汉族的农耕文化大碰撞、大交流、大融合的局面。蒙古文化广泛包容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所带来的异质文化成分,从而出现了元朝多元文化融合为一体的极有声势和色彩的景观。
元朝近百年间,蒙古族的草原游牧文化既是作为当时
统治集团的主体文化,必然影响逐步扩大,波及到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另一方面也吸收汉族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文化的因子,不断丰富和壮大自己。我们从元代许多蒙古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人描写草原生活的诗文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变化。例如元代开国名相、契丹人耶律楚材就
推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政策,他自己的诗文既长于描绘北方草原的壮丽景色和狩猎游牧生活,同时又眼界开阔同是元代开国名相兼名将的蒙古人伯颜,善诗文,存有《咏鞭》、《奉使收江南》等绝句,俱大气磅礴,表现出骑马民族的豪放英武的心理特征:“剑指青山山欲裂,马饮长江江欲竭,精兵百万下江南,干戈不染生灵血。”此诗作于灭宋南征途中,既反映了它葆有草原文化的特质,也显示出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蒙古酒文化源远流长、蔚蔚大观,它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世界酒文化的长河里,显现着自己独特的芬芳,请君品尝,如果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定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诚挚之情及民族孕育的自豪。结题报告
一、题目:蒙古酒与文化
二、作者:张雨缇
三、课题的由来: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所以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因此,可以这样说,酒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一种线索,研究酒的历史及文化发展,可以较全面、深刻、简明的总结古代人们不同生存状态、人化状态。
四、课题的目的、意义:通过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酒文化的研究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围绕酒所发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现象,从而促发不断学习与上进的乐趣。
五、方法、步骤:
1.通过阅读史籍,少数民族文化书籍等体悟酒文化的魅力之所在,了解其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必然原因;
2.借助诗词研究古代酒文化的发展状况;
3.借鉴网络资源,从各种独特角度发掘其历史渊源; 4.与他人讨论交流,使所得知识丰富化。
六、研究的结果:中原农耕文化的内涵,早已熟稔于人们的心脑,而“——草原文化”,却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概念。奎曾的论述或可作为一家之言:“当我们阐述草原文化时,指的是包括蒙古族在内的 历代北方游牧民族所创造的带有骑马民族特点和草原生活特色的多民族文化。”“其内容是以草原和草原主人的眼光和视角,去观察、感知和认识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和现象,并通过特定的文化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草原文化与草原文学》)
正如奎曾所述,作为草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北方古代游牧民族观照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狂放艺术,蒙古酒应该说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祖先具有一定生活能力时就诞生了。与汉族的杜康造酒一样,蒙古酒也起源于生活。“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首保存最早的《匈奴歌》,真实地表现了游牧民族的民风民俗和思想感情,是草原生活的真实写照,堪称古代草原文学的杰作。
蒙古酒起源于战争,可以看出,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当民族间的矛盾激化,两个民族处于对立和冲突的状态时,酒作为映照现实的一种手段,就会呈现出激烈的对抗情调,来反映这种民族间的存在状态。酒盛则势强,酒稀则势弱。由此便可以看蒙古铁骑好战,斗勇,极具侵略性的民族特征。
游牧民族最大的特点是“居无恒处”,到处游动,酿造酒类过程也是由于自己活动产生,而并非汉族石岩深处得猿酒亦或桑园的树洞发酵的剩饭。由此反映出他们较之祖辈守在某块土地上老死不相往来的农业民族来说,眼界更开阔,胸襟更博大,更习惯于汇纳众长,壮大自己,尤其注意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民族的文化。这正是草原文化先进性所在。
七、体会:作为草原的传承人,使草原文化发展、充实是我们的责任,马奶酒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与鲜明文化底蕴的文化寄托物,怎么可以于现代社会销声匿迹了呢?于是,经过几星期的查询、收集、整理,与同学交流融会之后,终于写出一篇介绍并论述蒙古特色文化的论文,自己感到内心的充实,精神的饱满。虽然报告完成了,我们的学习欲望却欲罢不能,好像越是深入,发现的问题就越多,看见的天地就越宽。我们这群爱上酒文化的人们,将继续耕耘在中国古代蒙古文化研究这片刚刚开发垦的土地上,为构建新文化社会增添一个美丽的音符。而我们,也将和酒文化一起成长。
八、参考文献:《锡林郭勒盟志》、《蒙古秘史》、《内蒙古少数民族风情》、《内蒙古大辞典》、《元史·祭祀志》、《试论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之关系》。
第五篇:新疆多元文化
一、新疆文化的多元 1.新疆史前文化的起源 2.新疆文化类型及特征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国土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八国接壤。新疆,古称“西域”,是古代联结欧亚大陆的主要通道和枢纽,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新疆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传播和交汇的地区,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要冲,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灿烂,有“世界民族博物馆”和“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交河故城、楼兰遗址、克孜尔千佛洞等蜚声中外。
一、新疆多元文化的历史演革
新疆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多元文化的初兴、发展、交融、确立等过程,具有显著的多元文化并存、交融与互补特征。
据考古研究,距今4000年前,新疆即有人类活动。在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新疆与世界同步进入了青铜文化时代。新疆地形地貌大致为“三山夹两盆”,北有阿尔泰山,南有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天山把新疆分为南北东三部分,天山南坡及以南为南疆,天山北坡及以北为北疆,天山以东的哈密和吐鲁番地区为东疆。生活在南疆绿洲地区从事农业、半农半牧经济的人们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受自然地理条件所限,主要生活在绿洲或山间盆地中。北疆以畜牧业为主的人们有固定的放牧草场,游动放牧业大多是草场的转移,逐水草而居也是相对的。南疆的绿洲和北疆的草原使新疆文化在形成时期即呈现出以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为主的多元特色。这种多元文化的汇集,是新疆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交流的基础。
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是新疆多元文化的发展与交流阶段,以高昌、鄯善、于阗等
文化为代表的绿洲文明凝聚了当地、中原和南亚及中亚乃至欧洲众多的文化因素,使新疆文化在多元中得到发展。在北疆地区,乌孙、匈奴、柔然、突厥等游牧文化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相互影响,使北疆文化在游牧文化状态下也呈现出多元的特色。而随着汉人和吐蕃人的进入,中原文化和吐蕃文化也成为新疆文化的主要构成因素,使新疆文化在众多文化因素的交融中更加绚丽夺目,不断发展。
宋至明时期,新疆文化依然呈现多元的特点,一方面回鹘、契丹、蒙古等民族先后进入新疆,为新疆文化带来了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开始在这里汇集、融合;另一方面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并在传播的过程中对新疆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最终随着维吾尔等民族的形成使新疆文化具有了鲜明的伊斯兰特色。
清代是近代新疆多元文化并存格局的确立阶段,以绿洲维吾尔文化、草原卫拉特文化、满汉文化为主体,包括众多其他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最终确立。
二、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宝贵遗产,是人类为适应特定的地理环境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是导致文化出现的主要因素。
一是地理地貌复杂独特。新疆地势大起大落,气势磅礴的高山雪峰、浩如烟海的沙漠戈壁与低于海平面的低洼盆地相间。在“三山夹两盆”的地形中,中部天山和南部“万山之祖”——昆仑山之间的塔里木盆地中部静卧着世界第二大沙漠、我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绵延数千里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新疆人民的母亲河——塔里木河穿行于盆地内部。北部阿尔泰山和中部天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中部盘居着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新疆绿洲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绿洲面积只占全区面积的4.2%,森林覆盖率2.94%。1.86万条大小冰川及雪水、湖泊等哺育着天山南北2000多万各族儿女。人均耕地3.49亩,有辽阔的草原,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野生植物3500多种,脊椎动物近700种,无脊椎动物约1.5万种,有许多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如蒙古野马、藏野驴、藏羚羊、雪豹、棕熊、白肩雕、藏雪鸡、黑项鹤、白鹤等。还有一些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特有动物,如四爪陆龟、新疆北鲵、塔里木兔、新疆大头鱼等。
二是经济类型多样共存。新疆地域辽阔,环境各异,不同地区适合不同经济形态的发展。分布于南疆塔里木盆地周围及其他盆地的绿洲、河谷地带,这些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因而形成了具有农业特色的文化,如汉代的“城邦诸国”。北疆草原地区适宜牧业发展,因而形成了具有游牧特征的文化,如汉代的乌孙、大宛等。东疆有些地方则适宜多种经济类型发展,因而形成了即有农业特色,也有牧业特点的文化,如汉代的鄯善“少田”、“民随畜牧逐水草”
这些因自然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经济特点的文化,随着屯垦活动的加剧,农业区不断扩大,北疆以牧业为主的地区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北疆文化也因之具有了农业文化的特点。
三是各个民族共存共荣。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新疆历史上多民族共存格局的不断演变和相互影响,多民族的共存发展是多元文化产生的前提。新疆的早期文化是由塞人、羌人创造的,而依据学者对古人类遗骨的研究,史前新疆古人类具有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及两类人种的混合型三个不同的类型。进入汉代以后,南疆逐渐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东西文化交融为特征的高昌文化圈,以佛教文化为主体的于阗—龟兹文化圈,以及东疆两种文化体制并行的鄯善文化圈等绿洲文化。北疆则由于乌孙、匈奴、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的存在和迁入和汉唐时期汉人和吐蕃人的迁入而呈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唐代以后,回鹘人的西迁和伊斯兰教的传入,与契丹、蒙古等民族的迁入,使新疆文化的多元性更加突出。进入清代,新疆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基本确立,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13个世居民族的并存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新疆文化依然具有多元的特征。
四是多种宗教并立共存。宗教是人类历史上古老而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也是至今依然存在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的客观现实。在新疆历史上,曾经有着众多具有不同特点的宗教,原始宗教、萨满教、袄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先后在新疆广泛传播。新疆古代作为联结欧亚大陆的主要通道和枢纽,东西方经济、文化传播和交汇的地区,不同的宗教往往在这里交汇,之后再传播到内地或其他地区。民族是宗教文化的载体,但由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不同,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因而宗教的分布和民族或民族政权的分布存在密切关系,新疆多民族分布的格局由此也导致了多种宗教并存的现象。也正是有了多宗教并存的状况,历史上新疆文化呈现出绚丽夺目的色彩。
五是多种语言共存通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其语言文字也呈现多元的特点。仅仅就文字来讲,佉卢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摩尼文、梵文、汉文、突厥文、回鹘文、回鹘式蒙古文、察合台文、满文、托忒等众多文字都是历史上聚居在新疆境内的民族所使用过的文字。就目前新疆主要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来讲,除汉语、回族、满族通用汉语言文字以外,其他民族都有本民族通用的语言,其中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等民族还有自己通用的书写文字。从语言学的角度讲,这些不同的民族语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印欧三大语系,其下又可以分为不同的语族、语支和语组。
六是民族风俗互尊相融。各个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地理风貌不同,生产、生活方式差异,历史、文化渊源不一,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生活习惯、乡约民规、风俗风情。新
疆民族传统的节日就有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兹节、东归节等等。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美称,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舞、刀郎舞,塔吉克的鹰舞,蒙古族的沙吾尔登舞等精美绝仑。民族音乐、民族史诗、民族乐器、传统体育、古典巨著和民间文学等独特奇绝。服饰、居住、饮食习俗、手工艺、装饰等风情浓郁、特色鲜明。
从而使新疆多元文化具有如下鲜明特征:第一、博大与极致。新疆文化,作为新疆地理空间物质与精神的符号表达,透过广袤的土地,首先传达着一种博大的精神。除了指人文的稀少与地域的辽阔外,更喻示着一种大气、俯视、君临性的自然精神。身处欧亚大陆腹地的新疆,以棕色基调标志的干燥区域,自然精神是极致、简约的,有着直观的纯粹性和极端性,直指本性。第二,严峻与哲思。新疆的冰山雪峰、大漠落烟、浩瀚沙海、辽阔草原等自然景观,及历史上战火纷飞、自然变迁的遗迹,使老百姓的生活呈现出脆弱、动荡不定、受偶然事件支配、生死未卜等特点,因此形成了流浪、不安、忧患、悲壮等人文精神。而平稳时期,那广袤的土地、荒凉的戈壁、距离的遥远、相对的封闭等,也造成人们生活单调,充满没落气息,略显忧伤气质,使人更专注于内心思索,造就人与自然的张力结构,在浅表的、风俗的东西背后,存在着内在的、根本的对人类灵魂深处的、“至上”问题的思考。新疆的宗教与歌舞、民间口传文学、说唱艺术等格外发达。多个民族都有自己史诗般的文学作品,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等艺术巨著彰显原始、高贵、神秘和牺牲色彩,有着鲜明的信仰力度。第三、热烈与忧伤。新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强烈,严寒、酷暑、沙尘等恶劣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负面影响很大,自然风土与沉重的生存累积,形成了人们既积极、热情面对生活,又对自然伟力深怀敬畏的复杂心境。它的欢乐与忧伤、热情与冷漠、沉醉与清醒、现实与梦幻,像起伏不定的波浪在人群中掠过,歌舞艺术的热情奔放、深情忧伤与对宗教信仰的执着、坚定,形成奇妙的结合。第四,保守与开拓。绿洲生活的“孤岛”决定了它的封闭性和孤立性,形成了人们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而游牧生活的迁徙与游居,在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文化继承方面的困难,使人们纽带松散、地缘关系微薄,主要和自己的畜群一块儿过着朴素、孤独、单一的生活。特定的游牧情境不仅是民歌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其它抒情形式得以展开的重要依据。如民歌中那内在心事的咏叹,随意而为的自然泄露,是独自性的生存昭示。同时,新疆有着很长的开荒、屯垦历史,形成了一种开拓者的精神。垦荒者来到这里,远方的血统渐渐淡漠,焦灼的心灵安顿下来,邻居、朋友、战士逐渐代替同乡同族的位置。口音开始改变,不伦不类中产生新的传统,生活习惯发生新的整合,各民族习俗中的吻合点越来越多,扬弃与重生。第五、丰富与诗性。新疆地广人稀,各个民族、文化、语言、信仰上的混杂与多元性质处于支配地位,相异与差别的特征突出。各种文化的接触与影响呈一种自然的状态,具有典型的文化的分散性、差异性、丰富性。民间文化内容
丰厚,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的倾向强盛。诗性中那透着痛楚、牺牲意识和内在忧伤,倾重理想,信仰执著,世俗的快乐与浪漫被蒙上神圣的色彩。当人们听着《塔里木河》的歌声和《十二木卡姆》的传唱时,心灵被深深地震撼着。
三、新疆多元文化的现代化之路
新疆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中的“变压器”和“蓄水池”,有效地传递过非常重要的文明信息。这些信息影响着东西方文明的面貌,自身沉淀多元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民族、宗教、语言和文化的博物馆。自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来,新疆趋于沉寂,繁盛的光景潮水般退去。新疆文化,作为我国西部文化的一部分,与中亚的文化与历史一样,是世界史学界、文化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面对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面对市场化、技术化的发展,面对网络化、虚拟化的时代,新疆文化的民间性、边疆性、乡土性,已然演化为唯美主义、浪漫主义、自由主义的符号表征,如何面对现实而不断发展,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新疆文化的现代化,需要我们以开放的胸怀,以平等的视角,与各种文化形态进行多样的、多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借鉴乃至吸纳其他各种文化的优秀成分,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增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深刻认识新疆文化的优势与潜质,留存新疆文化中健康、自然、开放、多元的文化品质,把最简单与最神奇放在一起,把热情与悲伤放在一起,把生与死放在一起,启迪人的心智,滋养人的精神,使人知善恶、辨真假、明美丑。认识新疆文化,需要有一种对民族感情、民族宗教与民族生活的基本尊重,同时在考虑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我评价中学会尊重、理解、沟通与融合。承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并积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促进新疆文化整体大发展,也是中华文化面对国际社会形成统一的政治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与前提。
3.新疆文化的历史轨迹
二、新疆绿洲农耕文化 1。于阗文化
2。龟兹文化
龟兹古国是古代西域之大国,地处丝绸之路上的中西交通要冲,连接东西方之贸易,传载东西方之文明,在世界经济、文化历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现今这里保存着包含古代印度犍陀罗、龟兹、吐番、中原汉地文明的大量文化遗存,对研究、发掘龟兹石窟的文化艺术内涵,以及对中亚、西亚乃至东亚古代文化渊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早在公元三世纪时,佛教就经丝绸之路传至丝路重镇龟兹,并在龟兹地区广为传布,僧俗造寺、开窟、塑像、绘画、供佛等活动已很频繁。据文献记载,到了公元四世纪时,龟兹佛教已达到十分兴盛的程度,成为西域佛教的一个中心。这一时期,在龟兹还出现了不少高僧大德,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鸠摩罗什便是其中之一。至唐玄奘西行去印度取经途经龟兹时,龟兹佛教已是“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切有部”、“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废俗务,奉持斋戒,受经听法渴日忘疲”。鸠摩罗什(334~413年),又译鸠摩罗什婆、鸠摩罗耆婆,略作罗什,师徒所译经论《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花经》、《金刚经》、《阿弥陀经》、《维摩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及《十诵论》等共74部384卷,在中国佛教翻译史上,因为罗什对龙树中观学作有系统的翻译,中国佛教由此进入了新的境界。总体而说,因罗什娴熟汉语,博学多闻,故其译文采意译方式,重视简练精粹,深达原旨,流畅易读,在译经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是历代最受欢迎的译师,其译本流传最广,后世尊为中国四大翻译家之一,在中国译经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龟兹文化最辉煌的时期应该是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然而龟兹文化经过历史沧桑,遭到的破坏很严重。如今的文化遗存,满目疮痍。从上世纪80年代起,龟兹文化遗产开始得到较为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国家已投入巨资维修石窟和文化遗址。但是古龟兹地域较广,遗产分散,仅龟兹石窟,就分布在方圆100多平方公里内,人员偏少,管理困难。另外,石窟外部维修取得很大成果,但石窟内部的“病害”比较严重。如不加强维护,壁画将有逐渐消失的危险。
3.楼兰一鄯善文化
楼兰文化是罗布泊地区最具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类型,是古西域历史文化典型代表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公元500年左右,古楼兰王国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
楼兰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与敦煌邻接,公元前后与汉朝关系密切。古代楼兰的记载以《汉书·西域传》、法显还有玄奘的记录为基础。《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法显谓:“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毯褐为异。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学”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极其简单的记述“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也。” 楼兰原是一个随水而居的半耕半牧的小部落。通过发现的楼兰古墓及罗布泊地区发现的大量细石器表明楼兰人本为游牧人,丝绸之路开通后,域处文明尤其是汉文明传入楼兰才加速了楼兰人发展城市文明。
4。高昌文化
高昌回鹘文化是古代光辉灿烂的西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是一种沐浴着东风西雨,以游牧与定居共存为显著特征的融合混同性文化。高昌回鹘时期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无不浸透着这一显著特点,高昌回鹘文化的形成和变化极大影响了后来西域文化的演变和走向,对于近代维吾尔等民族心里的形成以及文化的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昌回鹘在吐鲁番盆地定居以后,其发展起来的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的生产,都已基本上摆脱了过去在漠北时期以游牧为主的内容,而具有西域的特点。
在农业生产上,放弃过去在漠北草原上的游牧生活而以经营定居的农业为主,地产五谷,产葡萄酒,在种植棉花并织成布方面有长远的传统,梧桐的树脂称为梧桐泪,可做药用及工业上金属的焊剂。在农业上利用水力,引导天山上的雪水以灌田园,造作水佑硙即水磨,便于粮食加工,因地制宜,用骆驼耕田,也有一部分畜牧业。在手工业上,丝织品有兜罗、锦、纻丝、熟绫。棉、毛织品有斜褐、白布、绣文花蕊布。矿物中有著名的硇砂,是一种氯化钠,为制皮革不可缺少的原料。铁制品中,回鹘人已有镔铁即钢,当时回鹘人手工业操作的各种器械,许多得用钢铁才能制成。
在商业上,从其和内地商业的往来频仍可以看出商业之发达。回鹘人多到辽南京(今北京)做买卖,善于鉴别珍宝。也常到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进行贸易,辽朝特别在上京南城设立”回鹘营“作为居留地。与五代、北宋也进行贸易。向宋的洛阳、开封源源不绝地输送马匹,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元丰八年(1085)将战马24000匹送抵开封。又如棉布(白布)一项,后周广顺元年(951),一次运到开封的就达1329段,这也说明当时内地植棉业还很不发达。
在回鹘文书方面,除零星契约及文书外,主要的有回鹘文的《玄奘传》,原译本为10世纪中别失八里回鹘佛僧详古舍利所译,1930年在新疆出土,现已整理。《金光明经》(汉文译者为唐高僧义净)的回鹘文译本(译者同《玄奘传》),是从汉文译本转译的,另从梵文本添译了好多处,成为研究古代维吾尔语和宗教(佛教)的基本材料。《乌古斯可汗传说》,这是未经14世纪波斯史家拉施特·丁掺入伊斯兰色彩的、维吾尔族最早有关其自己始祖的民间传说。传说写成的时间大约在10世纪,地点在天山南路,为一佚名回鹘人的手稿,现收在拉得洛夫氏的《福乐智慧·导言》之中。
吐鲁番古代各族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中,早有成熟的医药(如唐代的《西州续命汤》)。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高昌回鹘境内龟兹进奉使李延庆等36人到宋朝献香药。元代畏兀儿人军医月举连赤海牙曾在合州(今四川合川)钓鱼山,“奉命修麴药以疗师疫”。
高昌回鹘人在宗教信仰上,先信最早从波斯传来的摩尼教,而后信佛教。所以,在今新疆吐鲁番西的木头沟或吐峪沟的墙壁上或废墟内,已发现大量回鹘人的宗教壁画,表现出与波斯文化融合的倾向。高昌回鹘人“乐多琵琶、箜篌”,“好游赏,行者必抱乐器”。高昌壁画中,经常有天堂中跳舞的画面。塔里木盆地的戏剧表演,在汉代已产生,这由20世纪在吐鲁番、哈密发现的译成回鹘文的《弥勒会见记》抄本的残卷、写本,以及近代在库车出土的有关当时戏剧演出的场面和文物可以证明。
19世纪末,法国人伯希和曾在我国敦煌千佛洞发现几百个属于元朝初年回鹘文木刻活字。据研究,这些回鹘文木刻活字很可能是元朝初年因在敦煌、吐鲁番一带大量翻译佛典,就参考同时代王祯那一套汉文活字印书的办法,用于畏兀儿地区所留的痕迹②。在唐代,已从内地传去七曜历,有十二地支及生肖,这由我国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吐鲁番得到的回鹘文历书残页(现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可以证明。
5.维吾尔文化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高原的回鹘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成现代维吾尔族。
三、新疆草原游牧文化 1.早期草原游牧文化 2.突厥文化 3.蒙古文化
4.哈萨克文化与柯尔克孜文化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她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逐步融合而成。古代塞种、乌孙、克烈、乃蛮等均为哈萨克族族源部族,历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据汉文史籍记载,塞种人原名“允戒”,世居敦煌,后被月氏排挤而西迁,游牧与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到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的广大地区。《汉书·西域传》在涉及到哈萨克族的主要源流之一的乌孙时亦云:“乌孙民有塞种、大月氏种云。”这也说明哈萨克族中有古代塞种人的成分。克烈是今哈萨克族中玉兹的一个大部落,主要居住在阿勒泰地区,另外塔城、哈密、昌吉等地区也有。但克烈部早在蒙古兴起之前,便闻名于世。辽金时期,克烈部游牧于杭爱山与肯特山之间的鄂尔浑河和图拉河流域,西与篾儿乞惕和吉利吉斯部为邻。从此看来,哈萨克族游牧生活历史悠久,在悠悠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转场文化。
哈萨克族作为一个草原游牧民族,一年四季都在不同的时节转场,逐水草而居。但是我们不能将哈萨克族的转场视作简单的换季换草场的举动。哈萨克族人的转场具有独特的文化蕴味,既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转场赋予了人们无穷的精神食粮。也因此,哈萨克族人的转场文化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转场景象由于过于引人入胜,因此讲究转场队伍必须整齐划一。其中,转夏牧场和秋牧场的队伍更是热闹非凡。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骑着骏马,运驼上盖着各色花毡,热热闹闹的转场,远处看去犹如南归的大雁。
部落首长骑着宝马,跨着镀金马鞍,身穿十分华丽的服饰,肩背弓,腰配剑,一手举白肩雕,一手拿金灿灿的马鞭,走在转场队伍前面,颇是威风凛凛。而夫人头带白色盖头巾,身披刺绣长袍,手牵转场头驼。部落首长和夫人身边簇拥着部落里的长者和能人,场面颇为壮观。在转场途中,部分男人负责勘察道路,整理运驼货物平衡;而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们相互戏耍,开着得体的玩笑,时而高声歌唱,时而男女对唱,竞相表演技艺,将枯燥乏味的转场变成了移动的舞台,绚丽多姿,美妙无比……
哈萨克族转场过程中还有这样的传统习俗,当地居住的部落要为转场经过的驼队提供食物和饮品。这种习俗也有自身的讲究,给转场队伍拿饮食的人到了转场队伍跟前时,首先要对转场的人们道平安,之后,将所带饮食提供给带队的首长和长者。首先接过饮品的人口中说着:“布斯木拉依热合曼热合依木”(经文,意为愿安拉保佑一切平安),先对着马鬃滴几滴饮品,后自己再饮两口,再转给其他身边的人饮用。身边的所有人品尝问之后,转给牵头驼的夫人,再转给转场中的其他人员。
如果转场队伍中有年轻的媳妇和妇女,转场队伍在经过古坟或有名望的部落时,她们会下马步行通过。她们双手接过送来的饮品,下马站在地上品尝。送饮品的人返回时,转场队伍中的妇女们往乘饮品的容器内放置银扣等物品,绝不让对方空手而回。转场队伍每到一处扎营地时,当地村落的人们会争先恐后的帮助转场队伍搭建毡房,送来美味佳肴,宰杀牲畜盛情宴请转场队伍。同样,转场队伍进餐完毕后,赠送丰厚的礼物作为回报。从此,可以看出哈萨克族是一个讲求团结,讲求和睦,讲求和谐的豁达民族。
四、新疆屯垦文化 1.汉唐时期的屯垦文化 2.清代屯垦文化 3.兵团文化
五、新疆宗教文化 1.原始宗教文化 2.火祆教文化
祆教是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之一, 至迟在公元前4世纪时,随着一部分信仰祆教塞种人的活动,祆教已经在新疆的大地上开始留下了自己的踪迹。
祆教在新疆各地的流行情况,据《魏书》、《北史》记载高昌国“俗事天神,兼信佛法”;《魏书》、《周书》记载焉耆国“俗事天神,并崇信佛法”;《旧唐书》、《新唐书》记载“疏勒国俗事天祆神”,“俗祠祆神”等;《旧唐书》、《旧五代史・外国列传》记载“于阗国好事火祆神”、“于阗,其俗好事祆神”;《宋史・于阗传》记载:“俗事祆神”。又据《宋会要・蕃夷四》之《龟兹传》记载:“太平兴国六年(976年)五月,西州龟兹遣使易难与婆罗门波斯外道来贡”。《宋史》记载高昌国“复有摩尼寺、波斯僧,各持其法,佛经所诵外道者也”,《宋会要・蕃夷四》之《高昌传》记载:“雍熙元年(984年)五月,西州回鹘与婆罗门及波斯外道阿里烟朝贡。”这里的“波斯外道”、“波斯僧”即指祆教和祆教徒。
新疆各地祆教的情况比较复杂。各地虽“俗事祆神”,但不能因此认为该教已得到广泛普及。因为除祆教外,各地还有流行已久的各种自然崇拜、萨满崇拜,特别是2世纪以后,佛教逐渐在各地盛行起来,各地王室、贵族大都崇奉佛教,并加以推导。佛教已居主导宗教的地位。祆教的流行,主要是在农村和民间,在民间形成风俗。尤其是拜火仪式,引人注目,所以常为史籍所载。各地祆教徒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商而来的波斯人和粟特人,粟特人有一部分已移居各地,他们带来的祆教信仰具有粟特(河中)本土色彩;另一种是受其影响而信仰祆教的当地其他成分的居民,这些人也只是部分地接受了祆教教义,如对祆神阿胡拉・马兹达为最高主神的崇拜思想、向善思想、具有祆教特点的祭火仪式,以及一些较适合当地居民习俗的礼仪、节日等。但诸如“天葬”、“九日濯之礼”和其他过于繁复的礼俗、仪式,并未被吸收。
流行了一千多年,10世纪以后逐渐在各地消失。原因除因伊斯兰教的传播取代了各地祆教之外,也有祆教自身的原因。不传教,不译经,祭司们没有传播教义的义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祆教的传播发展;其次,祆教有极严的教规,教徒若触犯教规,便要受“烧铁烙舌”的酷刑惩罚;第三,祆祠为禁地,外人不许进入,使人不容易了解祆教。第四,祆教礼仪十分繁复,有“仪式宗教”之谓,如欲加入祆教,则更须经过极复杂严格的洁净规定,一般人难以接受。此外,在政治上,祆教并未得到各地统治上层的支持,经济上没有如佛教、伊斯兰教那样的寺院经济作为支撑,所以只能逐渐萎缩,自生自灭,成为民间宗教信仰和习俗的一部分
祆教虽然失传,但由于在民间流传时间较长,并且与各地古代居民崇奉的自然崇拜有许多共同之处,经过长期相互融合吸收,形成某些固有的信仰习俗,有些带有祆教色彩的习俗被保留至今。
3.佛教文化
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克什米尔首先传入信教于阗。不久,又经中亚传入疏勒。此后佛教沿着丝绸之路南北两道传播到且末、若羌、莎车、叶城、库车、阿克苏、焉稽、吐鲁番、哈密等塔里木盆地周围各个绿洲。佛教传入后,新疆正 处于奴隶占有制发展阶段,在天山南北建立了数十个“城郭之国”。
这些所谓“城郭之国”,只是一些大大小小的、互不属统的地方割据政权。他们互相攻伐,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破坏了经济发展,造成社会动荡。匈奴贵族集团对各地的残酷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汉朝政府驱逐匈奴的斗争,虽然给新疆人民带来了休养生息的时机,但未彻底接触战争和阶级压迫给他们造成的痛苦,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激烈。所以,提倡忍耐、安于命运的佛教传入后,很快就受到各地统治者的欢迎。他们希望借助这一新宗教来消除劳动人民的不满和反抗,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佛教大力予以复制和推行。长期遭受匈奴贵族忽然本国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和奴役,生活性爱水生火热中的广大劳动人民,也把改变自己命运、摆脱痛苦的希望寄托在对佛教的信仰上。
佛教传入各地后,受到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底层劳动人民的普遍欢迎,信者日众。因而佛教在各地得以迅速传播开来,并遂最终取代萨满教、袄教。成为各地的主要宗教,从而在新疆形成了一佛教为住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
佛教在各地统治者的大力推行下,发展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佛教鼎盛时期,在塔里木盆地周缘各绿洲,佛寺林立,僧尼众多,还形成了于阗,疏勒,龟兹,高昌等著名的佛教中心。新疆佛教在造像,绘画,音乐,舞蹈,寺院和石窟建筑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国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佛教在新疆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佛教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进入了鼎盛阶段。当时各绿洲地区佛寺林立,僧侣成群,宗教活动规模宏大。
佛教寺院的修建,既是宗教活动的需要,有时弘扬佛教文化、宣传佛教教义的要求,也是信仰者的一项众要的功德。新疆佛教十分重视寺塔的修建。于阗作为新疆佛教的首传之地和佛教中心,不仅佛教佛塔的数量多,而且建筑规模大。晋代西行求法的高僧显在途经于阗时看到,“家家门前皆起小塔,最小者可高二丈许”,还有“不可计数”的大小寺院。据后人考证,当时和田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寺院达4000于所,兰若小塔逾5000个。城内著名寺院有14座,其中法显所具之寺有“三千僧”,可见规模之大。另一座时位于城西七八里的王新寺,规模更大。该寺由三代和天王历时80年才建成,高25丈,雕刻精美,金碧辉煌,气势宏伟。佛教另一中心龟兹,仅城内就有“佛塔千所”。
大规模佛事活动更反映了当时佛教的鼎盛。于阗举行一种名为“行像”的大型佛事活动,从四月一日开始,“成立便扫洒道路,庄严巷陌”。城门上支起大帐篷,国王和夫人及采女就住在帐篷里。行像,在离城三四公里的地方做一个状如行殿,高三丈多的四轮像车,把佛像立于车中。像车距离城门一百步时,国王脱掉王冠,换上新衣,赤足持香,出城迎接。像入城时,梦楼上夫人、采女纷纷向下抛洒鲜花。这种盛大的行像活动,共进行14天,由于阗的14座大寺轮流举行。国王自始至终参加,直到整个行像活动结束,才和夫人等一起返回王宫。当健陀罗佛教艺术兴起的时候,佛教的传播区域也在逐步扩大,从公元前三世纪始,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斯库鲁阿布上游的巴米扬摩崖石窟开始兴建,佛教造像艺术活动也借助于佛教在各个地区的逐渐流行而发展起来。东汉永元二年至建和元年(90-147),新疆库车“森木塞姆千佛洞”开凿。东汉初平元年至唐天佑四年(190-907),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开凿。东汉建安六年至北魏太平真居十一年(201-450),新疆鄯善吐峪沟千佛洞开凿。东汉建安六年至唐天佑四年(201-907),新疆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开凿。西晋泰始元年至唐天佑四年(265-907),新疆焉耆锡克沁千佛洞开凿。西晋泰始元年至北魏泰常五年(265-420),库车克孜朵哈千佛洞开凿。
4.摩尼教文化
摩尼教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源起在波斯,由教主摩尼(Mani)创于3世纪中叶。3—15世纪曾在亚非欧三大洲很多地区流行,吸收了不少东西方宗教思想,形成二宗三际的独特教
义后,又影响了希腊哲学与基督教一些教派,甚至与佛教也有交互影响,但是摩尼教(东方教区)佛教化的程度远过于佛教中吸纳摩尼教的成份。
新疆的古代遗迹与文书中有不少摩尼教的踪迹。考古工作成果可分为两次大的发现,即20世纪初德国人的发现及8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发现。德国人在吐鲁番考察时发现的摩尼教法堂遗迹,最重要的莫过于在高昌摩尼教城发掘的K与α遗址,这两个地方原来都曾是摩尼寺,虽然以后改为佛寺,但仍然发现了摩尼教壁画,出土绢麻纸画以及文献;同时发现还有伯孜克里克石窟第38号(当时编为25号)洞窟,此窟曾被封存的主壁面,原画有“礼赞生命树”,因而俄国人1914年的考察
报告,比定为摩尼教石窟。上述寺窟遗址与交河故城及吐峪沟等处发现的摩尼文献残
件数量上千,且有多种语言形态,如古伊朗语系中古波斯文(MP)、帕提亚文以及粟特文,还有古突厥文,回鹘文、龟兹文及汉文等。同时一时期,在敦煌的藏经洞也发现了汉文与回鹘文的摩尼教译经。50年代在福建泉州发现摩尼教草庵,近年又有浙江苍南、湖北英山的法堂与墓地等。至80年代吐鲁番又新发现了出土文献,是摩尼教徒以粟特文与回鹘文所写的信札,石窟考察方面亦兴起了探查研考热潮。
摩尼教的艺术文化遗迹,集中发现在高昌故城的两个寺址、交河故城、伯孜克里克与吐峪沟石窟。在古城寺址与石窟遗迹中所出土的诸种文献,往往十分精致,不少文献附有插图或卷首扉页画,表现出摩尼教艺术文化的特色,且与摩尼本人善于以画技宣教,作过传教图册的传统相关。
高昌古城K遗址出土过一件写着回鹘可汗的王统世系,背面画着细密画的摩尼教文书,说明其应是回鹘时期的王家寺院。遗址居中的几间斋戒大厅有最重要的壁画,壁面上创始教主摩尼赫然在目,摩尼僧众簇拥在侧(图
1)。摩尼头戴华丽的高冠,身着边饰的宽领衣,长面细目,微髭尖须。头后显示其神圣的项光,是一轮弯月与淡色的红日相结合而画成的。摩尼身后先排列着一列列男教徒,紧随其后的是女教徒,装束均略近于教主,其后又有身着红格花和深灰衣衫的人,衣服为窄袖圆领束腰式。摩尼教信徒分为五个层次,即慕阇(传法教道者),拂多诞(侍法者),法堂主,纯善人,听众。其纯善人以上的四个层级属于“选民”,相当于出家僧侣,都穿着白色法衣;最基层的“听众”仍为俗人,身着俗装,因而此画反映了“僧俗两界”、高低多层的教徒信众。α寺址也是一座出土有摩尼教画的王家寺院。伯孜克里克第38窟的
“礼赞生命之树”壁画,中间三株主干升起,树叶锦簇,异果垂重。树下有各式人物,如戴凤冠、人身象头、肩生翅的守护灵等等,均双手合十或笼袖,十分虔敬地向树或跪拜或立敬(图
2)。此窟年代约定在9、10世纪之交。另外在27号 窟也有类似画面,且与35号可能属于摩尼教原创窟,而发现摩尼教徒信札的新编2号也可比定为摩尼窟。
回鹘为维吾尔族的先民,他们曾在8世纪中至10世纪初近200年时间信奉摩尼教。漠北《九姓回鹘可汗碑》、吐鲁番回鹘文的《牟羽可汗入教记》都明载回鹘族先民改宗摩尼教的事件。回鹘人改宗摩尼,缘于牟羽可汗出兵助平安史之乱后皈依了摩尼教。唐宝应二年(763)牟羽携四位摩尼法师,由洛阳返回漠北鄂尔浑河草原,由此时起奉摩尼教为回鹘的国教。回鹘可汗在803年时就曾由漠北来吐鲁番访摩尼师,此时回鹘势力已至吐鲁番,此前这里聚居的粟特人就有奉摩尼教者。840年回鹘由漠北迁至吐鲁番,建高昌回鹘国初期,摩尼教已很兴盛,吐鲁番地区出土不少回鹘文摩尼教文献可为明证。随后,他们处于既信摩尼教又信佛教的阶段,这可以从摩尼教经典混入佛教内容,佛教经典也掺入摩尼教内容证明。总之,从出土文物等情况推断,摩尼教在此于10世纪上半叶达于鼎盛。至会昌五年灭法后,三夷教(摩尼、祆教、景教)在汉地一蹶不振,摩尼教在会昌三年
(843)就被禁止。但在高昌回鹘,摩尼仍盛,佛、景、祆等并存。至10世纪末的癸末年(983),特勤王子奉阿斯兰毗伽天可汗之命,于旧城毁摩尼寺,改为佛寺,标志此时民族信仰又一次改宗。
现存的纸质书卷插图之中,有一张正反两面画,一面反映可汗皈依摩尼教的场面,另一面画有摩尼教庇麻节内容。归依图中心部位,身着华丽的饰边法衣者———应为承法传道的大慕阇等级人物,与身着铠甲的王者,双手紧握,这应是皈依改宗的象征。可汗身后有着胡须世俗人物。法师慕阇身后为着白衣的
选民僧侣,其前方有象头狮面的护法以及菩萨形貌的人。庆贺庇麻圣节—— —摩尼教重大节日,画面也有中心人物,应是坐在一台座上,着法衣的大慕阇。他的周围有身着法衣的摩尼僧侣成排而列,身后下两排有戴样式色泽不同的帽子的人,或为低级僧侣,或为信众。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其面前的奉献者与奉献物。有两个领头的僧侣,趋向前方,手捧一部经书,前方的台上,有方形大果盘与高足圆果盘,盛满了瓜与葡萄(图3)。还有一些画,也十分精致美观。如描画书写僧的,白色法衣僧侣们坐案前,手中持红色的笔,有人还拿着两支。此图极具波斯细密画的特点,色泽富丽,构图均衡。另外还有麻布幡画上的男女选民等,有趣的是画女选民的幡布,不仅题有诸侯夫人之名,而且两面均绘同一人,或着法衣或穿俗装。
5.景教文化
景教即基督教派别聂斯托里派,是我国对该派的一种称谓。“景”字含有“光明广大”之意,源自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真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聂斯托里即该教的创始人。
景教传入新疆地区的时间,因无确凿史料,也只能作出大致的推测,约在公元6世纪中后期至7世纪初。按照西方宗教陆路传入我国的一般规律来看,应当是早于我国内地,而略晚于中亚诸地。
高昌地区是景教的一个传播中心。在高昌故地的考古发掘曾发现有景教寺院遗址,出土有景教文献。景教在天山北部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轮台(今乌鲁木齐附近)、阿力麻里(今伊梨霍城县境内)等地都建有景教大教堂,并有自己的主教。元初,道教首领邱处机西行至轮台时,有“迭屑头目为迎”,迭屑是元代文献对景教徒的称谓。由景教头目出面迎接成吉思汗的这位贵客,足以说明景教在该地的势力和地位绝非一般。景教在西北操突厥语和蒙古语的游牧部落如克烈、乃蛮、汪古、篾儿惕等部中,都有大量信徒。有些部落酋长和上层贵族也信奉该教,使景教在游牧部落中取得了很高的地位。马可波罗称克烈部酋长王罕为“长老约翰”,由此而在西方基督教界引起了东方有大量基督教徒等各种传说,天主教会纷纷派出传教士来西域传教。据考古发现,在伊梨地区,七河以及其它游牧人活动的地方,有大量画有十字的元代景教徒墓石和刻石出土,证实了景教在游牧民中间确有一个兴盛时期。
14世纪中叶以后,景教在西域整个地区衰落。
6.伊斯兰教文化
10世纪初,伊斯兰教经中亚首先传人新疆喀什地区,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播,到16世纪时已取代佛教成为天山南部地区的主要宗教。伊斯兰教与佛教地位在这一地区的转换,是新疆宗教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不仅改变了新疆传统的宗教格局,也改变了新疆的政治格局,更对改信了伊斯兰教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六、转型期的新疆各民族文化 1.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2.新疆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