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对中医之“气”的理解中的思维方式
摘 要: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中国古代的概念,难免会出现偏差,将气定义为物质就是一典型范例。其原因在于对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的定义过程中完全抛弃了中国哲学或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方式。通过运用中国古典的非对象的、唯象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典哲学中气的考察,中国之气与西方之物质的比较,以及中医学典籍中有关气的分析,容易看出,气是物质运动之象,在中医,气则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从而得出结论,在当代,对中医学中基本概念的理解,不能只站在现代的角度,而应穿越思维空间,去经历古人的思维历程,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准确而实事求是的结论。
关键词:思维;概念;气;物质;象
气的思想充斥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切中华民族的瑰宝中无不气韵流动。且不用说在文学、艺术中有“笔气”、“墨气”、“灵气”、“豪气”等,在社会生活中有“天气”、“才气”、“口气”、“神气”等,单就中医学中所用到的气就有诸如:“清气”、“浊气”、“寒气”、“热气”、“食气”、“谷气”、“酒气”、“药气”、“邪气”、“毒气”、“恶气”、“乱气”、“厥气”、“郁气”、“积气”、“聚气”、“经络之气”、“脏腑之气”、“真气”、“精气”、“阴气”、“阳气”、“水气”、“木气”、“火气”、“金气”、“土气”、“卫气”、“营气”、“血气”、“胃气”、“脉气”、“正气”、“动气”、“形气”等数十种之多,气对中医学更是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石。古人从未,似乎也从不需要为“气”或以上数十种气下定义,“如人饮水”,其个中滋味古人似乎能很好的意会。然而,世异时移,现代的我们已无法与我们的先辈们心灵相通,或是在一片要求中医学“现代化”、“客观化”的呼声中,我们不得不给气下一个定义。如此,就产生一个两种研究视角转换的问题。很明显,既然有为气下定义的要求,正说明现代人是站在不同于古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的。随着西方科学日益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的视角、我们的思维方式几乎已经完全被西方同化。而许多中医界的同道们为了中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力求证明中医的“科学性”。这样,为气下定义,无疑是要用西方哲学的语言或者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解释中国古代的概念,其所得的结论无疑是要符合西方哲学或现代科学的概念标准及思维习惯,如此就要求该定义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并逻辑严密,推理清晰。考察现代中医学教材对气的定义,也是本着这一初衷的。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大多数中医学教材中对气的定义仍然不尽如人意,无法达到上述要求。就其内涵归纳起来约有如下数端:
(1)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2)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3)气是有很强活力的物质。
“物质”一词在西方哲学中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是对不同形态的物质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所作的最高概括,“物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外延最广的范畴。在这一意义上,是不能用作对具体事物进行定义的,因为那将导致此定义毫无意义,如上文所讲的“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即可以理解成所有人体的基本客观存在都是气,这样的定义非但无意义,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错误的。在现代科学中,“物质”通常是指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即可测知的客观实体,包括宏观物体、微观粒子、电场、磁场、射线、引力场等等。这与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的“物质”的含义基本一致。查看各中医学教材中相关章节的上下文,也是取此含义。既使这样理解,上面所说的“基本物质”、“精微物质”、“有很强活力的物质”仍然没有给出气的明确的内涵和外延,而仅仅让人感到气同目前现代科学所发现的所有物质都不相同,是一种特定的物质,或者是几种物质的集合,或者是人体的所有物质。问题在于,若以某种物质作为气的定义,上述如此多的气是同一种物质,或各有其物?同一种物质显然是不合情理的;若各有其物,籍以区别其内涵的当是“清”、“浊”、“寒”、“热”、“食”、“谷”、“酒”、“药”等定语,那么“气”这种物质是怎样在不同的场合变成不同的物质的?更着实令人难以理解。
上述对气的定义之所以不如人意,问题就出在定义者总是试图用现代的、西方的观念、角度、价值取向考虑古代的问题,即用现代的思维模式思考中国古代的问题。西方哲学或现代科学与中医学在思维方式、研究手段、认识途径、判断标准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要用前者的语言解释后者的概念,就如同将中文翻译成英语,或是将古诗翻译成白话文,既使翻译得再精确,也不能再现原有的韵味。因此,翻译才被称作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对于文学来说,不能再现原有的韵味,或加入译者的理解和修饰倒无关大局,而对中医学,在某些情况下则有可能导致越定义越不明白,越定义越远离原意,甚至出现错误。这正是为什么读外文书要读原著,对英语专业的学生重点在于培养其英语思维,而不是汉语思维的缘故。所以,要对气进行正确的理解,我们就必须沿着中国古人的思维历程,把握气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内涵,明确中国之气同现代所说之物质的区别,以及中医学在吸收古典哲学中气的概念后的具体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对气有较准确的把握。中国古典哲学中气的内涵及思维方式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对气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气是“中国先民们对于自然界云烟等的直接观察,或对人自身的嘘吸等的直接经验,是象形的直觉思维。”[1]这种直觉思维通过先秦哲学比类取象地演化到哲学领域,即失去了具体的形质,而变得抽象起来。虽然在《国语》、《左传》、《孟子》、《管子》、《庄子》、《荀子》等典籍中关于气的论述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点只有一个,即在于气是运动变化的,是世界万物的活力源、原动力。最典型的论述在《管子·内业》中:“一物能化谓之神”,“化不易气”。这就是说,事物时常在变,但总离不开气。并对气作了以下描述:“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山。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说明气代表的是事物无所不在、微妙至极的运动变化,且“不可止以力”,“不可呼以声”,即非有形实体。《庄子》则明确地将气与形区分开来,他说“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由以上论述可知,古人是取气之象来描述世界万物永恒运动的特性的。这时的气和同一时代出现的阴阳、五行一样,已经脱离了物质的含义,而只有指象的意义了。虽然阴阳、五行、气三者都是对世界本源认识的学说,? 庵侄员驹吹奶教植⒎窍蠊畔@叭艘谎游镏嗜胧帧V泄湃怂溆行奶角笫澜绲谋驹矗次抟庥谖镏适堤宓难芯俊U缭凇吨芤住分校淙挥梢跹舳素裕臁⒌亍⒗住⒒稹⒎纭⒃蟆⑺⑸蕉既∽钥凸凼堤澹淠康娜丛谟诠畚锶∠螅魍蛭锏慕桓斜浠庖舱橇呢员怀莆韵蟮脑颉S秩缭凇逗榉丁分性蛎魅分赋觥八蝗笙拢鹪谎咨希驹磺保鹪淮痈铮岭技陴!狈胗牙妓担骸昂河锏摹小郑庵竧o act(行动),或to do(做),所以‘五行’一词,从字面上翻译,似是five activities(五种活动),或five agents(五种动因)。”[2]这既是活动,就是不具体事物,就可以运用于各种事物的描述,就是象。充分表明了五行的指象作用。与此相对应,则不难理解气的指象意义。
西汉后期,在对天人宇宙原始性的探求中,设定了“元”的概念。也把“元”作为气之始,把元气设定为具象世界阴阳二气所具有活源力的根源。元气生阴阳,与《易传》中的太极生两仪,礼乐中的太一生两仪相对应。这时,对于宇宙生成论有较系统的认识,《广雅·释天篇》说:“太初,气之始也,生于酉仲,清浊未分也。太始,形之始也,生于戌仲,清者为精,浊者为形也。太素,质之始也,生于亥仲,已有素朴而未散也。三气相接,至于子仲,剖判分离,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中和为万物。”可见在生成论中,气不同于形质,而又贯通于形质之中,成为形质运动变化的根据。形质始于气,又包含或继承了气的特性或要素,即永恒运动变化的特性。张衡在《灵宪》中论述天体的起始曰:“太素之前,幽清玄静,寂漠冥然,不可为象。厥中惟虚,厥外唯无。”把宇宙生成的拫源置于形而上的本体——“无”中。在这一由无而气而形而质的过程中,其内在的罗辑关系又是如何的呢?张衡的亲近友人王符在《潜夫论·本训篇》中说:“是故道德之用,莫大于气。道者,气之根也。气者,道之使也。必有其根,其气乃生;必有其使,变化乃成。”“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万精合并,混而为一……。”之后,元气 “翻然自化,清浊分别,变成阴阳。阴阳有体,实生两仪。”这里的“道”即是“先天地生”的世界的本源,即上文所说的无。作为道之使的气,其主要特征在于“变化”。道与气是体用关系,而气则可以“翻然自化”,运动是其内在本性,成为产生形质并推动形质变化的原动力。
到了宋代,气的观念有了新的发展。张载提出关于气的较详理论,认为:“太虚即气则无无”,(《正蒙·太和》)“凡象皆气”,(《正蒙·乾称》)将具象世界及元气之前的“无”统一于气,建立了较明确的气一元论。并强调气的运动变化,说:“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正蒙·太和》)又说:“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汤,升降相求,絪缊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申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说明了运行不息是气的内在本性,并不需借助丝毫外力。只有朱熹似乎将气当作“器”来看待,他提出了理与气之辩:“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认为理是气的根椐,不承认气的“自动性”。
后世多有发挥张载学说者,如王廷相、方以智、王夫之、戴震等人,在阐发气在天地间无所不在的同时,更强调了其运动性。
纵上所述,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对气的理解占绝大多数的看法是相同的,即气不是指具体的物质,而是以象会意,用以描述事物永恒运动的特性。当我们经历了古典哲学中气的思维历程,可以看出,气是基于一种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而形成的。中国古人从未将人与自然万物分隔开来,天人合一是其根本思想。天地与我同心,万物与我并生的老庄哲学,反映在认识过程中就是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中国人是在有诸内必形诸外、由外而知内的理论前提下,通过直觉“领悟”,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注重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及运动,并且要求在认识过程中达到人心与道相合,即这种领悟过程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事物保持充分的一致性,对事物进行直接地把握。这使得其理论体系必然不是确定、客观的,也不是重实证的。相对于西方科学,在非对象性思维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医学是一种意象性的理论体系,关于气的理论也是如此。它明显地区别于西方科学,与西方哲学也难以融通。它不重视物质结构,它的概念并非通过解剖手段得来,故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其所代表的意义是可变的、模糊的、抽象的。它的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不是依靠逻辑推理,而是通过直觉领悟来对人与自然、人自身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进行把握。正所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领悟之所得乃系难以言传,只可意会。然而,为了极不情愿的表达的需要,它多采用了意象性的比类的方式。中国之气与西方之物质间的不同
不是所有东方和西方的东西,现代和古代的东西都能一一对应的,虽然关于气的学说同阴阳、五行一样代表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但就此认为中国古代的“元气论”也象古希腊的“元素说”一样,将气作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客观物质实体或基本单位,则未免牵强。
诚然,不能离开物质来谈运动,而中国古人却是在探求运动的过程中引入物质的,(而非象西方那样先分析事物的结构,再去认识事物的运动特征。)这是中国古人特有的认识过程。他们关心的不是事物的肉眼看不见的细小颗粒,而是其气势磅礴的交感变化的相互关系。不同结构的事物的运动特性可以是相同的,这就是对事物运动进行认识的基础。古人只不过取气、阴阳、五行之象来说明事物运动的特征。同时,不同于古希腊,中国古人有其特殊的思维方式。他们不象欧洲人那样,将主体与客体严格区分开来,用分析还原的对象性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将自己融于这世界之中,用非对象性的思维去领悟这个世界。所以他们只会是注意事物交感变化的运动现象,通过直觉感悟它,而非是分析事物的基本结构。另一有别与西方的特殊之处是中国古人对这种运动规律的描述,他们不是运用抽象的概念、定义、逻辑推理,而是用比类取象的手法。所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古人取气之象,用来说明事物运动的虚无无形,遍流万物。正如汉字一样,通过形象的字形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正是基于以上三个有别于西方的特殊方面,我们在理解气这一概念时,不能将其机械地等同于古希腊的“元素说”,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粒子。张岱年认为:“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形、质有层次之别。质是有固定形体的。(此质不是今日一般所谓性质之质。)西方古代哲学所谓原子,用中国传统哲学的名词来说,应云最微之质。而中国古代哲学则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非形非质的贯通于一切形质之中的气。这气没有不可入性,而具有内在的运动性。”[3] 这说明气并不等于物质,而是表明一切物质的运动性的范畴。中医学中气的指象意义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当气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医学之时,同阴阳、五行一样,仅是取象的意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用“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的阴阳关系说明人体运动的不同状态。五行学说用五脏应四时、五色来说明人体生理功能运动的相互联系。而关于气,《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医和的言论云:“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显然,此处之气并非指物质实体,而是指示了具有不同特征的物质运动之象。《灵枢·决气》中岐伯在解释气的含义时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更为我们描绘出了人体生命运动的生动画面,而不见丝毫形质可言。
应该承认,古人用词常是一词多义的,没有精确的概念,即使给出了定义,也会衍为它用。《内经》中也有诸如宗气、营气、卫气、邪气、气道等概念描述,似乎确有这么一种物质存在于人体之中,但细究起来却不难发现其似是而非之处。首先,从其描述中可见,虽然似是在描述某种实体物质,然而仍从运动处取意。如“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灵枢·邪客》)此处对于营气的描述并未从分析其结构、形态、组成等处入手,让人无法确切知道营气倒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而重在描述其运动变化的规律,给出一个具有某种特性的运动变化之象来。其次,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没有走一条分析、解剖的道路。中医学理论中的解剖学基础极其浅显,而且没有被重视,在这极简单的解剖学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极庞大复杂的理论体系源自何处呢?很显然来自“黑箱方法”,由外知内,从人体外在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象来研究人体。如藏象学说,其重点只在一“象”字,简直不能将中医学中关于“肝”的理论与能用手术刀切下之“肝”相对应。因为藏象中的“肝”实为一组有密切联系的人体功能活动的象,而非有形实体。同理,我们就不难理解古人用气来描述的那一系列如元气、六气、邪气、正气之类的名词,本非确有实体,而是同种功能活动的概称,取其运动之象。如果古人权且将其作为一种物质实体看待的话,那也是对“黑箱”内部的推测。而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对能触可及、能用刀切下的活生生的肝脏都不屑一顾,更何况一气乎? 气是物质运动之象
正如气一样,象属于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同时也是一个不能被现代西方哲学摡念所代替的范畴,所以我们只能直接引用。这里的象不是一般所讲的形象的象,形象之象是完全客观的物体的外部特征,而这里的象虽然在客观世界中有其根源,但决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不是指具体的事物,没有具体的形态,却代表某一类事物的共性,这一共性并非是形态结构的共性,而是运动变化的共性。它是事物的运动、联系、变化被人的头脑加工过后形成的整体感受。是认识主体对事物的内涵、相互联系、特别是运动变化有充分理解之后所产生的对事物的一种综合把握。我们认为,象的形成过程有别于西方式的概念形成的过程。西方的思维是一种对象性的思维,在这种以分析还原为特征的对象性思维过程中,主客体永远处于对立的方面,感性认识必须经过感觉、知觉、表象、演绎推理等过程,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得到一个符合逻辑的理性概念,这一概念的全部意义是由这个演绎推理过程中的各个假设所指定的。而象的形成源于真觉感悟。中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重在对运动变化的把握,对事物的这种永恒而又微妙的运动的体悟,便形成了一个个综合的象,中国的道、阴阳、五行、八卦、太极等都是象。在中国这种以整体性、运动性为特征的非对象性思维过程中,直觉感悟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完整性,而不必,也不可能产生逻辑推理等理性过程,其得到的结论只能是综合的象,而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概念。在这一点上不能说气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概念,而是直觉感悟的象。
至此,在经历了古人的思维历程,对中西方思维方式作过比较之后,我们不难给出气的较为准确的定义:气是物质运动之象。
这里的物质同样也是取现代科学中通用的含义,即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能被感知或测知的客观实体。气不等于物质,而是表明一切物质的运动性的范畴,是认识主体通过直觉感悟,对事物的运动变化表现出的征象充分理解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把握。值得指出的是,正如上文所说,西方的对象性思维方式使之过于注重物质的结构,故而看不到或忽略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只有在非对象思维中才会有气这一注重运动的范畴,而运动本身就代表无时无刻的变化,不象结构那样易于观测和数学表达,就更难于把握,非逻辑思维所能胜任。在现代科学中,每种物质都有其结构和层次,如果我们假定某物由A,B,C,D四个部分构成,每一部分所对应的运动规则的集合分别是a,b,c,d,传统科学对该物的研究从结构入手,一般认为该物的运动规则的集合是a+b+c+d,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为一个整体,该物的运动集合有可能是ab+cd+ac+bd或abcd或其它的可能,而唯一不可能的就是a+b+c+d,因为当A、B、C、D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时,它们之间很强的相互作用及信息交换使这一整体的运动出现了“突现现象”,即物质的结构可以叠加,而运动不可以叠加,正如约翰·H·霍兰所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使我们对绝大多数物种的活动进行了分类,我们还远远未能认识生态系统中种种变化之效应。”[4]这是现代科学正在观注的复杂系统理论,并为其理论的建立而大伤脑筯:“为CAS建立理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CAS是整体行为,不是其各部分行为的简单加和,CAS充满了非线性。非线性意味着,我们通常使用的从一般观察归纳出理论的工具,如趋势分析、均衡测定、样本均值等等,都失灵了。”[5]而这一突现的运动特性正是中国古人在整体观念下观注的对象,上述“ab+cd+ac+bd或abcd或其它的可能”就体现了事物运动的特性,表达这一运动的范畴即是气。在为复杂适应系统建立理论方面,中国古人为约翰·H·霍兰作了很好的解答。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并不是说静止的物质就不可以从“气”的层次上加以描述,因为静止是从一定关系上考察运动时,运动表现出来的特殊情况,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故这一定义同样适用于相对静止的物质。而在哲学意义上,由于“物质”一词代表了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运动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所以我们说气属于物质范畴,但这与将气定义为物质是两个概念,应当注意区分。
在中医学中,气的含义应该是人体生命运动之象。而人体生命运动又具有多重特性,包括如精、津、血、脉、营、卫等各方面的生命活动,故《灵枢·决气》中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在《灵枢·营卫生会》中又有“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即精、气、津、液、血、脉及营、卫等都是气之下的范畴,这些名词在中医学中绝不仅仅是一个个的实体名称,它们还代表了生命活动的一定形式或状态,其外在表象也是气。结语
将气作为一种物质是目前中医界公认的。然而,这一理解是极其有害的,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明显的阻碍。不但形成了中医学和西医学难以沟通的主要障碍,而且阻碍了中医学自身的深入研究。例如,在理论方面,如以气作物质论,则上文所讲的精、津、液、血、脉等中医学名词更加难以理解。又如,在对经络实质的研究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中,却进展甚微,其主要原因就是古人在观察到经络时是观察到经气流动这一现象,而非以解剖为基础。实际上,同一个人体,西医看到的是组织器官,中医看到的是生命运动,并不存在特殊的与经络相对应的实体组织,正如中医学中的“心”在西医中没有一实体器官与之相对一样。故而一味的寻求经络的解剖结构或物质基础往往陷入困境。归根结底,是在对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的定义过程中完全抛弃了中国哲学或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方式,抛弃了这些概念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而以另一种视角进行重新定义,这样难免会失去其原意。
无论是西方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还是中国古代的非对象性思维方式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二者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也都是人类文明的硕果,我们不能试图以一种代替另一种。若非要以一种取代另一种,则有可能造成很多人类文明成果的丧失,当此之时,悔之晚矣。将气定义成物质运动之象,可以说是站在现代的角度,充分吸收了中国古代的思维精华,为中医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作的一次尝试。事实上,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共存于同一个人的头脑中,也可以共存于同一概念的定义中,且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将二者有机的融合是我们所倡导和追求的。作为遗传算法之父和复杂性新科学的先驱者之一,约翰·H·霍兰非常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我并不是故意削弱西方传统中基于规则的方法。2500多年前古希腊初期米利都的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就开始引入坚实的化身,这确实是令人惊叹之事。从那时候起,我们就开始寻找宇宙间‘合法’的东西。自泰勒斯开始,我们沿着演绎、符号数学和科学理论的方向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然而,这些方法对激发创造性过程的隐喻想增加了约束,正如格律和韵脚对西方诗歌起了约束作用一样。……真正综合两种传统——欧美科学的逻辑-数学方法与中国传统的隐喻类比相结合.参考文献:
[1] 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40.
[2](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5.[3]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8.
[4](美)约翰·H·霍兰著,周晓牧、韩晖译,陈禹、方美琪校.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4.
[5](美)约翰·H·霍兰著,周晓牧、韩晖译,陈禹、方美琪校.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6.
[6](美)约翰·H·霍兰著,周晓牧、韩晖译,陈禹、方美琪校.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中文版序
第二篇:领导干部在不断改进思维方式中
领导干部在不断改进思维方式中
提升领导力
----学习《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有感
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魏洪军
所谓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在一定的观念、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形成思维过程中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总和,是一种思维框架,它本质上是我们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反映。所以,思维方式与一个人日常工作生活、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长期的学习和总结积累息息相关。我们作为领导干部,其思维方式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我们在实践工作中能否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直接决定了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
在日常的工作与学习中,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对内,还是对外,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和移位思考是我一以贯之倡导的观点。我们领导干部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不同的层面观察、分析和判断是与非,以防止走入种种思维方式的误区,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给企业和职工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不断地改进思维方式,提升领导力。
第一,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果不这样的话,就容易犯主观主义错误。目前我们有些领导干部有着较好的知识水平和素质,但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不能从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的实际生活与工作出发,习惯于从已有的书本知识出发,或完全依照我们过去的经验来判断现实事态,这种思维定势如不及时改变,势必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程度不同的失误。所以,用历史的、间接的知识和经验主观的套现实的、具体的实际工作或生活,然会导致脱离实际,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潭。
第二,要有大局观念,防止步入片面式思维方式的误区。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只强调单一的分管面的工作,根本不关心周边与之紧密相联系的政治环境、文化氛围,甚至忽视了企业各生产服务环节的连续性、依存性,忽视了事物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011年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创新驱动、富民惠民“四大战略”和要把济南建设成“实力济南,魅力济南,宜居济南”,这对市政公用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我们热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审时度势、顾全大局、开拓进取、形成合力,就会在新的发展形势面前束手无策。从大处讲,不利于热电企业的发展;从小处看,对自身来说,再高的专业水平、再好的技术特长也只会是让你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才,而不是一个合格的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领导干部。
第三,既要善于观察现象,更要在观察中思考本质。目前,我们企业领导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只会看到错综复杂、变化多样的自然和社会现象,而不会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这就必然影响到其思维深度,影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我们要善于观察现象,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还要学会“怎么办”。现在城市集中供热热化率不高,供热企业发展、热源的建设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远不能满足日益长高、长大的城市需求;热用户的服务诉求日益提高、维权意识的加强和供热企业服务滞后的矛盾日渐凸显,如何化解矛盾?化解矛盾点的关键在哪里?责任市政、放心市政、满意市政的要求摆在我们的面前,直接提出了供热企业如何转变工作方式、调整工作思路、实现超值服务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善于观察、围绕工作目标,不断地改变思维方式中去研究解决。
第四,要不断的学习、开阔视野,转变思维。在现实生活中,领导干部既要重视学习,更要重视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弥补不足。要通过学习交流来转换我们的思维角度,通过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出路,通过学习找出破解热电诸多难题的办法,从而营造一个团结、勤奋、务实、忠诚、学习氛围,成为学习型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各级的一把手,要通过学习交流开阔视野、转变思维、更新观念、寻找差距,为企业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创造条件。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回眸热电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变革,服务对象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工作目标及角色的转换,审视着变化中所隐含的信息以及目前我们企业领导干部中由于受种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因此,我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撰写的这篇《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式》理论文章介绍给大家,以共勉,并提醒我们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在中国快速适应并深深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必须要具备开放的思维能力,打破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桎梏,改变旧的思维方式,充分体现出多样性和思辨性的统一的规律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而为我们热电事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抉择!
2011年2月22日
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思维方 刘家义
每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的领导同志,在从事领导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矛盾和挑战。然而,不同的人采取的处理方式不一样,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坐而论道,有的退缩回避,有的则积极应对。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解决矛盾,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提升领导能力、升华思想境界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应努力做到“十个坚持”、“十个防止”,处理好“十种关系”。
(一)坚持群众观点,防止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时时、处处、事事想着群众。当好表率,以身作则,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其次,带领群众去克服困难、解决矛盾,不能做群众的尾巴,无原则地迎合一些落后观念。该带领群众去干的事不敢干,怕得罪人;该批评的事不敢批评,怕丢选票,从大的方面讲是一种失职,从小的方面讲是在坑害干部,是典型的自私表现,进而也可以说是不廉洁的表现。
再者,对上对下应当一致。有个别同志,对上捧,对下哄,害人也害己。作为正职,要包容、宽厚,胸怀大度,处理问题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对一些事情要举重若轻,对有些问题又要举轻若重。作为副职,应尽职不贪功,尽责不揽权,到位不越位。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防止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首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狭小经验出发,从个人的固有观点出发。
第二,应从解决现实问题出发,而不能从形式出发。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文过饰非,掩盖问题,就会使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积越大。当然,也不能只看到问题,看不到成绩,看不到工作主流,这是不符合辩证法的。
第三,应从过程出发,不能从本本、条条和框框出发。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分清阶段,分清轻重缓急,渐进式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个人的作用,否定主观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工作,不断适应客观环境的要求。
(三)坚持辩证思维,防止片面性,处理好绝对与相对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看问题、处理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往往会出现一成不变、顾及一点不及其余的绝对化倾向。比如,谈到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就忽视了动力,好像天马上要塌下来了;看社会,要么无比和美,要么一塌糊涂;看人,要么好得没毛病,要么坏得不得了。这样就会把问题绝对化。而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而且是相互转化的。任何时候对待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防止绝对化、主观性和表面性。
(四)坚持全局观点,防止从局部出发,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对全局看不清楚的,对一个地方和一件小事也是看不清楚和处理不好的。为此,首先必须从全局着眼,准确把握局部的地位和作用。考虑任何问题,处理任何事情,完成任何工作,都要站在全局高度。其次,必须立足全局,服从全局,调整和做好局部工作。没有全局,局部也不可能做好。例如某一领域,上游只管发展经济,污染物向下游排,从局部看眼前发展了,从全局看则得不偿失。应从全局需要出发,不断提高局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五)坚持长远观点,防止短期、短视行为,处理好长远与当前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要放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去考量。若仅从某一剖面、某一断面去看,可能会想不通,继而心里产生压力,最终影响心理健康。每个过程又有若干个阶段,每个人都必须把所处阶段的工作做好。
首先是从长远出发,来考虑和确定当前的目标、方向、重点和方式,否则会迷失方向。对于关系长远发展的大事,必须努力去做、去推动,逐步加以解决。
其次是做好当前的工作。走好当前的每一步才能有长远发展,把当前的工作做好才能放眼长远。这就是当前和长远的辩证关系。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的。
(六)坚持原则性,防止随意性,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做人做事,对人对事,都得讲原则。一方面,敢于坚持原则,遇事先问法;另一方面,善于坚持原则,讲究灵活性。
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要研究问题发生了应该怎么看;第二,应该从什么角度处理;第三,今后应该怎么办。讲原则性,是必须依法办事,依法处理;讲灵活性,是依法由谁处理和处理到什么程度更有利。原则性不是死框条文;灵活性不是随意性、想当然。原则性与灵活性都不可少,必须紧密结合融为一体。
(七)坚持创新性,防止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创新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反之,只会僵化守旧,必定无所进取、停滞甚至倒退。创新不等于否定一切,不等于一切从头来,更不等于瞎折腾、天天变,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首先是继承和巩固。对已有的经验应进行总结和更好地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加以巩固和升华。应敢于和善于否定自己、否定过去,找出不足。不敢于、不善于否定,实质是思想僵化、夜郎自大,既不能继承,也不能发展。
第二,因势利导,增强预见性,保持相对稳定性。要稳中有变,变中求稳,这样才能使工作有预见性,才能够把握它的本质、趋势和规律,适时提出新的目标和思路。
第三,善于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寻求新抓手。同时,还应防止“三俗”问题。现在有些人在讲某个人或某件事时,尤其是讲上级时,无不竭尽吹捧之能事。这是一种媚俗、庸俗、低俗的现象。
(八)坚持抓重点,防止四面出击、顾此失彼,处理好全面与重点、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现在有些同志,不管是讲话、写文章、汇报工作、部署任务还是讨论事情,都面面俱到,无分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有人说这是“周密、细致和完整”,其实这是思维方式不健全、能力弱化的一种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考虑问题、酝酿和研究任何事情,都应反复掂量、多谋善思,分清共性是什么,主流是什么,本质是什么,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其次,分清原因,对症下药,把共性、主流和本质的东西找准了,还应分清形成的表层、深层原因是什么,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既学会弹钢琴,又善于抓重点。
(九)坚持精益求精,防止作风飘浮、粗枝大叶,处理好粗与细的关系。
在考虑问题、处理工作的标准、态度和方法上,不要总是讲差不多、过得去。
比如,廉政问题,就必须细,不留任何缝隙;勤政问题,必须忠实勤勉、永不懈怠;学习问题,必须坚韧不拔,究根问底,永不满足;工作问题,必须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人言问题,有的应一听了之、一笑了之,有的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的则应重视。
又如,我们在现场审计时,对于每一个重大事项的来龙去脉、形成的原因、违背国家规定的情节、客观结果和处理方式,必须要细,涉及到人,更要细,粗了就会出问题。特别是对那些涉及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必须细上加细。
(十)坚持深入思考,防止盲目性,处理好务实与务虚的关系。
现在,有些人是人云亦云;有些人对问题的理解、对文件的学习囫囵吞枣、食而不化;有些人对现行的看法就一根筋、钻牛角尖;有的是浮于表面,深入不下去,看不到问题实质。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务实不够,就是没有深入进去,不能了解事情发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没吃透问题的根源,只知一点不看全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是务虚不够,就是拿到一个问题后,没经过自己的大脑深加工,没多问几个为什么;下功夫不够,总结分析缺乏;理论功底不足,无法深度思考。
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处理好动手与动脑、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积累与发挥的关系,形成实践总结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作风。中国有句成语叫“厚积薄发”,还有一句话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都说的是积累的重要性。积累是什么?就是务实与务虚的结合,在务实中积累经验,在务虚中提高能力。(作者为国家审计署审计长)
第三篇:对“用哲学的思维引导工作”的理解
对“用哲学的思维引导工作”的理解
阅读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的《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进一步加深了“用哲学的思维引导工作”的理解。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的智慧在于能武装我们的头脑。领导干部需要一个有智慧的头脑,需要哲学来武装。哲学的精髓就是运用辩证思维方式,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全面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提供事物发展的价值导向。
韩庆祥教授在《哲学思维方式与领导工作方法》中,关于领导干部的工作,归纳了五个方面,而这五个方面都与哲学息息相关。第一是把握与贯彻上级的意图;第二是做出科学的决策;第三是选好人用好人;第四是科学管理;最后是服务群众。
吃透上情,把握政策,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我们的工作要求。所以我们要处理好自己所面对的各项工作,一点儿也离不开哲学。要用哲学的思维引导工作。
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客观的理解贯彻上级指示精神
1、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要把握上级的意图,这里面就需要透过现象来把握本质,因为上级的一些精神,一些思想,一些观点,它的精神实质如何理解呢?这里面有一个哲学的思维方式,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书本理论也好,上级政策也好,往往是反映一般性的东西,共性的东西,可能和我们工
作的个性有一点出入,有一点差距,甚至有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态度应该是立足于客观实际,来丰富书本的理论,来完善我们上级的政策。用哲学的思维方式理解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和处理实际问题,切不“可惟命是从、唯命是听”,不切实际。
2、跳出眼前,从长远看眼前工作
力戒坐井观天,要跳出局部,从全局来看局部,要跳出眼前,从长远来看待眼前,我们都是在自己的那个部门工作,是一个局部,很容易只看到我的局部的问题,而没有把这个局部的问题放在整个大局来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做出一个片面的认识。人的眼睛来看待问题,总是具有局限性的,因为人的视野只能看到他能触击到的地方。我们要跳出眼前,从长远看眼前,对事物达到一个全面的认识,要力戒坐井观天,井底之蛙是难以观看整个蓝天的。
3、换位思考,吸收他人的认识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我们力戒自以为是,提倡换位思考和双向思维,要注意吸收他人的认识成果。人有一个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往往认为自己的观点总是对的,别人的观点有可能有片面性,这种自以为是就影响到我们对这个事物全面的认识。如果领导不能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来看问题,问题的解决群众就不会满意。只有换位思考、双象思维,才能有效沟通,有助问题解决,愿意考虑不同意见和建议才能增进理解和互信。
4、要多角度、全方位看待事物
力戒从一个角度看待事物,要多角度、全方位来看待这个事物。
力戒把重点变成唯一,要全面的看问题。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思维分析问题、看待问题
1、以转化的眼光看问题
要把握事物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以转化的眼光来看问题。当我们处在不利的情景时,要利用我们的智慧和不利的情景提供我们的资源,来转危为安。不要仅仅从不利看不利,应该认识到目前处于不利,它也会给我提供很多,使我将来成为有利的思想资源和其他资源,利用这个资源来转化。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说明了这一点。
2、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要了解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30年前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我们能过上现在的生活,社会变化是那么快。特别对这个人一定要用发展眼光来看问题。每个人都要经过不断的成长、成熟、成为有用之人的过程。
3、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要分析事物存在的历史条件,以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老年人回顾历史时都会说这是命数,其实所有的历史事件都与当时的历史现状和环境有关,要客观的分析历史条件,认识历史事件。要以史为鉴,注意用历史眼光来看问题。
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落实到行动中
1、行胜于言
李克强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李总理回答某记者关于改革方面的提
问说到,“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垂范,出台“八项规定”,以“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实干精神为全国上下开了好头带了好头,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总书记提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了通俗的解释。
2、把心动变成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在任何一个领域里,不努力去行动的人,就不会获得成功。就连凶猛的老虎要想捕捉一只弱小的兔子,也必须全力以赴地去行动,不行动、不努力,就捕捉不到兔子。“说一尺不如行一寸。”任何希望,任何计划最终必然要落实到行动上。只有行动才能缩短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做好每件事,既要心动,更要行动。只会感动羡慕,不去流汗行动,成功就是一句空话。有哲人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做得好就是行动。
第四篇:浅议思维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议思维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齐河县焦庙镇中学
周延英
张丽
【摘要】本文结合日常教学的实践和方法,让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是教学成功的一半,这样才能给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 思维方式转变
创造力
学生的主体作用
思维方式是人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认识、改造世界的 出发点、原则和方法的总和,是人们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统一 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能在用我们过去单向思维,因为那都是“一对一”地观察分析事物,往往割断了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千丝万缕的联系,把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一个新结论的得出,简单地归结为是一个原因引起的、一个观点证明的结果。而发散思维就是是一种不依常规,而寻求变异的思维方式。与人们正常的习惯性的思维相比,发散思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流畅性。思维敏捷,能够抛弃习惯性思维快速思考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树上有五只鸟,用枪打掉一只,还有多少只?马上就可能回到四只。二是变通性。思维灵活,可以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得出不同的答案。如一只也没有。三是独特性,思维奇特,能够克服一般思维定势,用新异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人们熟知的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一例。
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发散思维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人们创造力的重要指标。所谓创造力就是人们对感知的客观事物进行思索,认识和运用规律的主观能力。用比尔盖茨的话说,有点新思想,新意思,新
主观,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它是创造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传授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一样,都是教学活动所需要实现的目的,特别是当今“信息更新、知识爆炸”,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时代,前者显得更为重要。而加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因此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曾在中小学尝试设立“思维训练”课程,有的作为基础课,有的作为选修课,有的作为特别课,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国现行的中小学里,还没有专门安排思维的课程,但在各门的基础课中都渗透着发散思维的训练,需要我们教师深透挖掘。
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实际情况看,忽视发散思维训练的问题比较突出。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师,往往习惯于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传统教学模式,认为这样省时省力,课堂教学进行顺利。岂不知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闭合保守的被动式思维方式习惯,束缚了思想,弱化了独立思考和提问问题的能力,限制了潜在的思维积极性的发挥,对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十分不利。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首先,要根据所教学科的内容、特点预先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题目和方式,启发引导学生多方位的思考问题。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分析课文时如果是记叙文就提问学生怎样把喜剧性结局变为悲剧性结局 或者把悲剧性结局变为喜剧性结局,使他们开拓
思路,标新立异,陈述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回答不能求全责备,只要言之成理或者多少有点新意就应该充分肯定,给予鼓励,何况现在的考试大部分都沿着这个方向发展。
其次要通过帮助学生完成习题作业,教会他们解释疑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生在完成习题作业时会经常遇到攻不破的难题,其原因就在于按正常思维走向死胡同,又不会利用发散思维另辟途径,这时教师就应该帮助他们从其他角度去分析,去考虑,来找出解决的方法。但是要注意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作业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怎样运用发散思维,具体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事而异,灵活运用。
再者,就是要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自由的心理环境,培养他们创造力的个性品质。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除了以发散思维为核心的智力因素外,还有情绪,动机,独立性,坚持和忍受挫折的能力等个性品质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优良个性品质,对那些自信心,好奇心强的,凡是都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生要大加赞赏,鼓励他们不唯师,不迷信书本,感想,敢说,敢做。特别是要善于从调皮学生超越常规的举动中捕捉其思想火花,发现其与众不同的优良个性,品质,及其他,充分给予肯定,使其能够不受妨碍的得以发展。
总之,发散思维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重点研究的课题,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肩负培养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人才重任的人民教师,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强
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使其成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激活灵感》
王静波
甘肃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在学习中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在学习中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关键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都对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加强领导、服务发展、服务人民提出了新的要求,革新执政理念、转变思维方式势在必行。思路决定出路,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领导干部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路和方法。
一、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以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更是改造领导干部世界观、方法论的必然途径和方法。要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坚持不断的学习,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用新的发展成果改造自己,提升思辨能力。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的过程,不是理论知识的简单填充过程,而是一个有机地理解消化、生长形成自已的理论思维的过程,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已的认
识武器、思想武器的过程。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潜心思考,领悟贯穿在理论中的基本思想,科学态度和根本立埸,并经过吸收和消化,变成我们自已认识、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二、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践也是检验领导干部思维方式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开启“十二五”宏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每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作前导,用科学发展的立场、观点进行分析、思考,联系实际拿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办法。切实摒弃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束缚,用辩证的眼光和发展的观点,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在实践中把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变成自已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使之成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理论素质,从根本上解决联系实际不够自觉的问题,加强我们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三、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强调的优良作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同志想问题、办事情不实事求是,一味个人主义想当然,一叶障目瞎指挥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就起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没有把科学理论转变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把学习理论简单化,庸俗化。没有做到真正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滑向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同时也损害了科学理论的科学指导性。因此,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把科学理论变成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形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辩析是非,用科学的办法解决改革开放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