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倾力打造品牌学生11(5篇)

时间:2019-05-14 05:4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倾力打造品牌学生1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倾力打造品牌学生11》。

第一篇: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倾力打造品牌学生11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倾力打造品牌学生

管理系 苑春茹

10月24至25日,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邵清东先生、哈尔滨旭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萧佳月先生等一行到我校参观、交流并达成了进一步合作意向。

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物流行业的管理咨询、系统开发、职业培训与认证的全国知名高科技企业。基于在物流行业多年的经验和对物流教育的理解,络捷斯特公司在物流教育市场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络捷斯特基于物流岗位群技能,将企业级物流系统转化为培养学生真正技能的物流教学系统,并创新提出物流实验室建设方案。同时,结合目标职业教学改革,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采用先进技术开发了虚拟现实的教学系统和影视课件。近年来络捷斯特公司承担教育部和劳动部各级大赛技术支持工作,以及高教社物流精品课程开发,骨干教师培训的工作;络捷斯特作为国家物流师技术支持单位,支持全国物流师机考相关工作,开发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配套技术资源,并独立承担国家物流师职业技能大赛技术支持和实施工作。

络捷斯特公司今年对08级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接收了十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公司实习、学习,为其提供相应的岗位和工作,并在工作中积极指导学生们,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同时联系物美集团,神舟数码物流公司等,进一步安置了所有的物流专业学生的实习。

24日,在集团领导周英山院长、管理系书记王庆伟等陪同下邵总经理一行参观了校办公楼、校园规划沙盘、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园区、物流实训室等地。邵总经理对我校的基础设施和发展速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实训室的发展及今后的应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邵总经理作为“中国物流教育杰出贡献人物”,同时更是一位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企业家,近几年该公司总计为社会各大院校、学校提供助学款项达一百五十万元左右,今年又在我们集团设立“络捷斯特物流专项奖学金”,为学院物流专业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资助,首期提供为期三年的奖金三万元人民币。

25日,邵总经理为我集团中、高职四个层次的23名学生颁发了本年度一、二、三等,总计10000元的“络捷斯特物流专项奖学金”。学生们尤其是家境困难的同学更加有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邵总经理还为教师和学生做了《如何成为应用型物流人才》的专题讲座,物流专业的学生聆听后,备受鼓舞,同时邵总经理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同学们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就业前景都充满了信心。

之后,邵总经理一行又出席了双方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在仪式上,邵总经理和集团党委委员周英山代表双方签约,并聘请邵总经理为佳木斯职教集团客座教授。邵总经理同校领导、管理系专业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座谈,他表示今后要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在学生今后的就业方面: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开发物流专业真正实用、适用的物流课程体系,包括中、高职,并已与

宅急送等五家大规模物流公司签约,企业每年都需要几千名通过此课程体系培育出的优秀学生。通过此次合作,参与开发和建设,我们将把物流实训室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并真正与教育部、人保部技能大赛接轨,同时在授课内容上将以企业实际的需要为主,一改以往的课程体系与理论知识偏多的状况,最终把我集团建设成为黑龙江省人保部物流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和黑龙江省物流专业企业培训基地,这样,不但解决了我们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还能解决管理系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能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专业和品牌学生,真正改变物流专业的学生大多为装卸搬运等简单的体力劳动者的局面。

总之,我们将用新的理念、国际化的资源,共同培养出更多适合物流主要岗位的职业技能人才,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打造我们校的品牌学生而努力!

第二篇:对接产业发展,推进校企合作

对接产业发展,推进校企合作

——在宜春市职业教育工作会上的发言

高安市职教中心 王华林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与各位在这里相聚,共同讨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大计。根据会议安排,我就高安市职教中心在对接产业发展、推进校企合作方面的情况作个简短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当前,高安市大力发展光电、建陶、汽运、物流和机械机电等支柱产业,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急迫需要一大批应用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我校积极对接地方支柱产业的蓬勃发展,努力做强汽车应用与维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和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大力推进“政府搭台、校企唱戏”的校企合作模式。

所谓“政府搭台”,就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由政府提供政策保障,搭建合作平台。这主要是指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方关系,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办学积极性,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协调,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组织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构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平台。

另一方面,企业积极发挥技术、设备等资源优势,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和选派兼职教师等工作,积极接受学生实习,给学生安排对口专业的实习岗位,确定带教师傅,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等工作,按有关规定和实习合作协议合理支付实习学生劳动报酬和实习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费用,实习结束时优先从实习学生中录用新员工,既帮助学生就业,又为提升人才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同时,企业共享学校场地、设备和教师等优势资源,在学校建立企业研发基地,通过企校合作,建成新产品、新技术的培育孵化基地。

近几年,我校先后与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江西泰豪特种电机有限公司、宜春206汽修厂、新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基本涵盖开办专业,每年都共同培养学生两千多人。

今后,我校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创新办学机制和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办学实力和办学魅力,扩大办学效益和辐射功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我们坚信,有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有职教战线上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职业教育的明天一定会锦绣辉煌!

谢谢大家!

第三篇: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努力开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新局面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努力开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新局面

——教育部在京召开2010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

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于3月18日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主持会议。袁贵仁部长强调,工作的重点是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世界各国的成功做法和有效经验;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民生活更加需要更加公正、更加和谐,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帮助失业人员获得从业技能,支持在岗人员更新技能,提供全民接受更高技能培养培训的机会。因此,继续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是国家需要,是人民期盼。,以就业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制订和实施校企合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的试点范围,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各级教育部门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把职业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搭建平台,创建和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和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的智慧和力量,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中的权利、引导,及时总结校企合作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辽宁、江苏、湖南五省教育部门和中国机工联合会、三一重工集团、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作了交流发言。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研究机构代表,教育和经济界专家约300人参加了会议。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第四篇:积极推进学校管理创新 倾力打造教学质量品牌

积极推进学校管理创新

倾力打造教学质量品牌

宁阳二十中 实施“质量、双高工程”,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是我们现阶段的首要任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完成这一重要任务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我们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探索和研究,在管理中实现了六大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文化的创新,管理评价的创新,质量转变方式的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素质不断增强,教师素养得以提高,教学质量持续攀升,学校特色逐步凸显。

一、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先导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既要有“细听蝉翼寂,遥感雁来声”的敏感,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探索精神。我校在内化传统管理理念的同时,经过阶段性探索,确立了“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和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落实决定结果,方法决定效益的管理策略。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为深入落实精细化管理,我校积极探索精细化管理的新途径,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意识,做到人人、处处、时时、事事都融入科学的管理。把大家看似简单、看似容易的事情明确并细化,做到每一项工作都精心,使每一个环节都精细,促每一项工作都成精品。真正实现教学因精细而生动,管理因精细而高效,后勤因精细而节约,校园因精细而美丽。

态度决定一切。在《易经》里面,我们经常会接触到“遁去的一”,这个‘一’就是我们的心态,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更是我们思考的动力。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应摆正心态,扎实做事,读懂“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的深远意义。为此,我们在尊重教师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发出了“认真就是能力,热爱就是奉献”的倡议,要求广大教职工摒弃一切干扰,满腔热忱的投入到工作中来,以昂扬的斗志,奔放的情怀,严谨的态度做好学校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落实决定结果。俗话说“工作部署千招万招,不抓落实也是没招;规章制度千条万条,不抓落实也是白条。”所以,我们坚持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力求做到:方法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考核落实。我们要求每一位教职工切实做到“守土有责”,把自己的“责任田”耕好种好,学校工作才会出现百舸争流的局面。方法决定效益。“条条大路通罗马”固然没有错误,但总有一条到达的捷径。因此,我们在做具体工作时力求工作方法的科学化,工作效益的最大化。困难的事情,群策群力,共同解决;繁琐的事情,理清脉络,分清层次,科学处理;常规工作,积极探索解决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力求做得更加完美。

二、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学校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管理机制,实现学校工作的无缝对接,是管理效能最大化的根本保证。经过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在教学研究机制创新,教师成长机制创新,德育管理体制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创新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教学研究机制创新。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做到了“三个转移”和“三个走进”。“三个转移”指课题研究前移,课题研究先于课程的推进;教研重心下移,延伸到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科;教研中心转移,从研究教材为中心向研究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移。“三个走进”即走进课堂,进行现场观察和研究;走进教师中间,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和需求;走进学生心灵,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脉搏。教师成长机制创新。“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他们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学校建设的进程。为此,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一体两翼”的师资建设模式,即以教师为主体,着力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针对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心态浮躁、奉献精神不强等问题,适时开展了“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教育活动,开展了师德标兵和学生最爱戴的老师等评选活动,使广大教师深刻领会了“师以德为本,无德无以为师。”的深刻内涵,工作中扎扎实实,生活中光明磊落,学习中积极进取,用自己的言行时时刻刻感召着学生,影响着学生。为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实施了三大工程,即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要求骨干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尽早成长为我市乃至我省教育教学的领头雁;青蓝工程,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教师基本功建设工程,为进一步锤炼教师基本功,提升其基本素养,我们开展了“三字一画一话”、网页制作、课件制作、课堂教学水平展示等训练,利用远程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一部分教师得以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学和建设的排头兵。

德育管理体制创新。我们坚持“成人先成才育人先育德”的原则,实施“优秀品格塑造工程”和“知、励、创”德育教育工程(“知”即在低年级学生中实施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好习惯,使他们能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励”即在中年级学生中实施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感恩师长、感恩他人;“创”即在高年级进行一定的职业教育、理想教育、创造教育,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另外,在德育教育中我们还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规范教育措施到位,抓细节,抓反复,抓个体,巩固德育教育成果;主题教育的开展到位,民族传统教育、理想教育、爱国教育等主题活动做到了布置到位,宣传到位,检查到位,不要短、平、快,要讲实效,重结果。

三纵五横的运行机制。继续完善三纵五横(三纵:即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五横:即三个初中级部、小学部、幼儿园)的管理网络。根据学校实际,不断下移管理重心,进一步增强各年级的管理职能,强化级部在师生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方面的作用。同时针对近来有些部门管理弱化的问题,着力提升各职能部门在业务方面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水平,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督促各部门管理人员深入一线,研究解决教学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形成上下联动,纵横互动,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

三、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学校工作有序运行的根本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三环节”教学的扎实推荐需要管理制度的重建。我们在科学甄别,广泛论证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师生指南》,并印制成册,人手一册。要求广大教师通过撰写理论笔记和学习体会的方式,学习和应用制度,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求每一个学生通过主题班会、“学规章、用规章”知识竞赛等活动,学习制度,领悟制度,不断推进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管理文化的创新是提升办学水平的灵魂

精神是动力,文化是品位。我们在努力构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求真务实、严谨笃学的敬业精神;团结合作、博爱互助的团队精神;以人为本、爱心服务的人文精神”的校园精神的同时,“包容、民主、合作、和谐”的管理文化已初步形成。包容,是尊重个体差异,“海纳百川”;民主、平等,是人本化管理有效实施的双擎;合作,是团结协作,发挥集体作用的前提;和谐,则是人本化管理的丰硕成果。现在的宁阳二十中,处处洋溢着励志进取的活力,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激情。

五、管理评价的创新是加快名校建设的关键

科学的评价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关键。我们在借鉴传统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学校评价、干部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四级评价体系。学校评价内容由“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的考核、对外交流情况、社会满意度”等内容组成,由校委会和家长委员会予以评定;干部评价内容由“榜样示范、工作业绩、民主评议、创新工作”组成,由校委会和工会组成人员评定;教师评价内容由“师德修养、工作业绩、专业成长、民主评议”组成,由教导处、政教处和级部组成人员考核;学生评价由“品德修养、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测评、特长发展”组成,由教导处、政教处、教师、学生代表组成评委予以考核评定。学生的评价重发展性评价,中成长性评价,重综合性评价。

六、质量提高方式的创新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高质量的教育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实现了教育质量提高方式的创新:由加班加点向科研要质量的转变;由题海战术向课堂要质量的转变;由传统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的转变。为此,我们每学期还召开了三个会议,及时改进“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召开由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的教师层面的教学质量分析会;二是召开由全年级学生参加的学生层面的学习情况总结会;三是召开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参加的班级教学工作协调会。三个会议各有侧重,相辅相成,调动了教学工作的各种因素,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三个作用”: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主体作用;改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现代教育的发展告诉我们:有且只有不断的创新管理提高效能,擦亮教学质量的品牌,才能使学校的发展永葆活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后,我们将不断的进行探索与研究,扎实工作,积极进取,为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关于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

赣劳社培[2008]45号

各设区市劳动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各技工院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精神,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度,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是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促进校企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加强校企合作,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实现中部崛起、构建和谐江西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省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探索出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了大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但从总体上看,我省技能人才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省工业园区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用工急剧增加,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激增,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招工难”、“技工荒”的突出问题。而我省技工院校实行校企合作的对象80%以上是省外企业,培养的技能劳动者外流现象严重。据统计,目前我省技术技能劳动力缺口达20万人。用工难问题已成为制约我省工业园区企业生存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我省校企合作仍表现为一种自发性行为,缺乏具体政策指导和制度保障。在校企合作方式上尚处于浅层次、松散型水平。组织化程度不高,合作深度不够,合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因此,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真正把校企合作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性任务来抓,作为谋划企业和学校发展、解决我省技工院校生员不足和企业技工紧缺问题的一项大事抓紧抓好,努力开创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二、进一步明确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互利双赢”原则,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总体要求是: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完善政策、健全制度、搭建平台、加大宣传等措施,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加快培养一支适应需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总体目标:2008年全省重点推进30所技工院校、培训机构与省内工业园区100个重点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每个设区市重点抓好10个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与20-30个工业园区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每个县(市、区)至少抓好1—2所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与6个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到“十一五”期末,全省所有技工院校都与省内工业园区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三、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

技工院校和用工企业要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内涵和模式,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培养高技能人才体系,共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增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为企业输送适销对路的技能劳动者。

1、订单培养。学校与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对学生实施量身订制培养。实施定单培养的班级可以采取冠名制管理形式。

2、工学结合。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实践相互交替,边学习边工作,工学结合完成学业。

3、基地培养。学校为保证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适应企业需要,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作为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就业前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运营环境,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4、校企共融。企业办学校或学校办企业,发挥企业和学校教育资源一体化的优势,培养适应本企业和其他企业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

5、师资互通。学校和企业之间开展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学校要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聘请企业的技师、高级技师担任专业技术和实践教学教师。一方面提高学校教师的实践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打造高水平的一体化教师队伍。

6、在职培训。学校在对在校生进行正规技能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针对企业在职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企业在职职工,培训目的是提升技术技能。

7、校企股份合作。通过企业和学校订立章程,企业为学校提供设备、场地、技术、资金等,或学校以土地、师资等入股,企业以资金、设备和技术入股,建立校企股份合作实体,校企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除以上合作形式外,技工院校和用工企业还可探索其他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途径和方式。

四、强化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政策措施

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是保障校企合作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各技工院校要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深入开展。

1、建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政府投入机制。为保证校企合作管理正常运行和促进校企合作的实施,要建立校企合作的政府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促进校企合作快速发展。把校企合作与解决我省工业园区招工难问题结合起来,设立政府奖励资金和补助资金,凡我省技工学校学生毕业后,愿意到省内工业园区企业就业,由技工学校根据工业园区企业用工专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向”或“校企合作”培训,并实施培训券制度,培训结束后到省内工业园区就业,并签定两年以上劳动合同,经省劳动保障厅审核验收合格后,一次性给予技工学校每人培训补贴800元。补助资金从省本级再就业补助经费中安排。

2、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校企合作评价标准,设立严格的评价体系,把校企合作作为技工院校评估的重要内容。在申报重点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及技工学校评先评优时,对未开展校企合作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制。争取在两年的时间里,所有的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在校生的比例达40%以上,年开展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培训500人次以上。高级技校高级工班在校生比例达30%以上,年开展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培训500人次以上。

3、建立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充分利用政府投入和政府激励两种措施,保护和激发学校与企业参加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对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做出突出成绩的技工学校在项目扶持、资金分配分时给予倾斜。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绩突出的技工院校,优先推荐参评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授予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称号,优先推荐申报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项目。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督促落实企业按规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并用于本企业在职职工技能培养上。

五、深化校企合作教学改革

鼓励校企联合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根据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开设相关课程,允许调整部分教学计划,调整幅度可超过30%。要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技工院校要关注专业领域最新技术发展,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积极探索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六、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努力营造培养高技能人才良好的工作环境

劳动保障部门、技工院校、企业及社会力量要密切配合,互相协调,健全机制,努力形成“部门指导协调、校企主动参与、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省级校企合作协调指导委员会要根据我省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制定推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规划,做好校企合作的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全力打造校企合作服务工作平台,搭建服务网络,加强信息引导和服务。各设区市也要成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协调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加强政策指导,提供制度保障。要督促校企双方积极开展合作,加强业务指导,不断推进校企合作的组织化和规范化。各技工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将校企合作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树立一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先进典型,动员全社会关心校企合作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

下载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倾力打造品牌学生11(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倾力打造品牌学生11(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倾力打造中国铁观音强势品牌

    倾力打造中国安溪铁观音强势品牌 ——访福建儒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顺儒 300多名学子齐上阵,端起香醇的安溪铁观音,敬奉给恩师„„ 2009年9月28日,在泉州市纪念孔子诞辰2560......

    倾力打造高原梨品牌经验材料

    文章标题:倾力打造高原梨品牌经验材料优质梨产业是我县“十·五”期间确定重点发展的一项后续产业,几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经形成......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赢多惠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赢多惠 目前我系与万达、烟台万华、山东胜通、东昌化工等12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取得了可喜成绩。我们应该“趁热打铁”,“推波助澜”大力......

    推进校企合作进程,体验顶级酒店文化(精选多篇)

    推进校企合作进程,体验顶级酒店文化 -------餐旅专业学生赴酒店见习顶岗 为提升餐旅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增强餐旅专业的内涵建设,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餐旅专业人才,餐旅专业学......

    共建三大基地 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共建三大基地 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三木生态园林有限公司开展校企深度合作 陕西三木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是我院生态环境工程系的校......

    兰州市倾力打造“百合计生服务”品牌

    兰州市倾力打造“百合计生服务”品牌 人口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自上世纪70年代全面开展......

    推进校企合作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措施(合集5篇)

    推进校企合作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措施1、以有力的政策推进校企合作与体制机制创新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 号)、《国家中长期......

    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传承创新湖湘非遗

    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传承创新湖湘非遗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传承保护湖湘非遗为己任,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已构建‚人才培养、技艺传承、文化研究、创新研发、传播推广‛五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