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凯旋珠宝了解时代脉搏 掌握时代潮流新时代创新发展
凯旋珠宝了解时代脉搏 掌握时代潮流新时代创新发展
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反映在时尚中就是消费者对于珠宝艺术的追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珠宝制造商更加了解时代的脉搏,掌握时代的潮流。香港凯旋珠宝经过近十年的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珠宝设计生产经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能够不断创新,实现凯旋珠宝的国际旅程。
凯旋珠宝就切实的做到了这一点,了解时代脉搏,掌握时代潮流新时代创新发展,现如今凯旋珠宝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当然凯旋珠宝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它强大的团队。资深的珠宝设计与制造团队,国际的视野,潮流的触觉,专业的计、生产、质量控制团队,精工制作,质量一流,二百多名员工,二百多个睿智的大脑,在时尚前沿的设计理念引导之下,设计出新颖、独特、高雅的珠宝首饰产品,为凯旋珠宝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凯旋珠宝严苛要求珠宝品质,除在世界各地搜罗优质天然钻石外,对所有原材料、意大利金饰制品的订购、质量有极严格要求,行内信誉超着。在设计上,黄金,白金,玫瑰金将是凯旋珠宝品牌未来珠宝设计的主线,但由于金价的攀升,设计师们开始减少珍贵宝石重量的运用,而更是把重点放在与众不同的设计上,凯旋珠宝聘请资深珠宝设计团队,拥有国际视野,深谙潮流之道,设计新颖、独特、高雅。在生产工艺上,凯旋珠宝以百年卓越珠宝传统工艺,亦锐意技术开发,将科技适当地溶入于商品之上,款式推陈出新,首版严格监督,直接监控质量,货源、质量、成本皆能保持穏定及达致国际要求,质量保证。
凯旋珠宝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它最顶尖的仪器。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凯旋珠宝始终牢记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不断引进世界顶尖的机械化生产仪器,使生产过程更具科技含量,把镶嵌珠宝首饰的技术与精确完美的融为一体,产品质量完美无暇,堪称经典,为凯旋珠宝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无论是欧美、中东、东南亚,还是中国、香港、澳门,也无论是深圳、重庆,还是日本、加拿大,多伦多,凯旋珠宝的的足迹早已遍及海内外。仅仅是不到十年的征程,凯旋珠宝就以香港为源头,伸展到了四面八方,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然而却又在情理之中。凯旋珠宝用时尚,品质和企业经营的人才科技战略打造成一颗冉冉升起的世界之星,成就凯旋珠宝的辉煌未来。
第二篇: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共1
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共振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人才,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我作为一位母亲,一名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为了追随时代的足迹,为了改变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我最近读了一部王宏的教育著作《中国新教育风暴》感触颇多,深思不已。现将自己体会浅谈如下::
一.让孩子在宽松、快乐氛围中学习。
开发学生乐学的天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在小学实行“愉快教育”是一个好办法。变为学生乐学的天地。要改变僵化的课堂教学状况,教师需从多方面下功夫,努力拓宽学生乐学的路子。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要广泛运用鼓励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当学生对学习取得成功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即使学生答错题,也要耐心诱导,鼓励再思考,摈弃“一槌定音”的做法,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该多加鼓励。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视和关注,使自我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这种思想 在学生身上,便体现为希望自己的些许成功能够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在教学中,教师应 注意正确、恰当地肯定和表扬学生,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对 激发其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帮助的。《中国新教育风暴》一书中指出:没有成功感,就没有自信心。“成功感”是“自信心”的基础。如果学生失去了自信心和成功感,就会表现 “厌学”。所以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应注意给学生发挥的潜力创造条件。我给各个层次的学生充分的机会,让他们踊跃表现自我,发挥特长,三.减少学生的压力
压力就是动力,但是过大的压力只会是百害而无一利。目前中小学生普遍感受到学业压力大,心理负担过重,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都感到有压力。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正确地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学会用积极的热情对待事物、对待他人,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探测他们的内心世界。
书上说:许多父母遇到孩子叛逆的态度时,大都会摇头大吐苦水,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他们为什么都不告诉我?如何打开孩子的心门,探一探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是为人父母者需要探究的课题。许多父母虽与孩子朝夕相处,却对他们并不了解。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就很有效地与孩子沟通。父母首先得亲近孩子,取得他的信任,他才能倾诉自己的想法。要想取得孩子的信任,首先一定要以信任的态度对待他,和孩子进行朋友式的谈心和交流,和他们说话时,以亲切信任的目光看着他,达到真正的心灵沟通,创设良好的氛围。
第三篇:中华古典诗词必须反映时代脉搏才有生存发展空间
中华古典诗词必须反映时代脉搏才有生存发展空间
一、中华古典诗词的定义
唐朝以前的诗,称为“齐梁体”,也称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列为古体。近体诗主要是指唐宋以来的绝句、律诗。虽然格律诗起源很古老,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但发展到唐才完善、成熟。所以,站在唐朝和宋朝当时的角度上理解,就称之为近体诗。格律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
词,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与音乐融为一体,起源于民间。由于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如果说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词牌大全》收集1667个词牌,实际上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左右。
本文把唐之格律诗和宋之格律词统称之为中华古典诗词。
二、中华古典诗词的文学艺术价值 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出现最早的文学体裁,并贯穿于整个文学发展过程,但只有到了唐代,诗才真正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如果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那么诗歌当之无愧地代表了整个唐代文学发展的潮流。上至王侯将相、后宫嫔妃,下至名媛僧道、村夫樵子,写诗吟诗蔚然成风,诞生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独具艺术风格、且成就卓著的诗坛大家,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妇幼皆知的名篇佳句,使唐诗在漫长的诗歌发展史中独领风骚,正如康熙皇帝所说“诗至唐而众体悉备,亦诸法毕该”。因此,称诗者必视唐人格律为标准。
词只有到了宋代才自成一家,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令人刮目相看,出现了苏轼、辛弃疾、柳永等词坛大家,也为后代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章佳作。所以,填词者必须以宋人词牌为依据。
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史,唐诗、宋词在其中占有极其光辉的一页,没有这一页,整部中国文学史将黯然失色。
三、中华古典诗词的继承首先,必须继承中华古典诗词的艺术美。中华古典诗词在物象选择、写景、抒情、意象营造、语言锤炼、典故运用、修辞方法运用和哲理阐述诸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顶端,其文学艺术美成为后人学习模仿的典范。
其次,要继承中华古典诗词的音韵美。汉字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这四种声调在古典诗词中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音韵美。就像音乐节奏美一样。我们知道,节拍是指音乐的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节奏是指在节拍的基础上,由各种不同的音符组成的多样化状态。古典诗词的格律根据文字音符表意的要求正好形成了这种音乐美。这种根据汉字的四个声调形成的平仄声调音乐美,是汉语方块字本身固有的,是世界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具备的。正是这种独立的方块字和四声调的音乐美才孕育、发展、形成了古典格律诗词的格律。
中华古典诗词的文学艺术美和音乐美像中国的水墨画和中国汉字书法艺术一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国宝,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个性特色。所以,具有民族性。任何一种艺术,只要具有民族性,就具有世界性。很显然,中华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文学艺术的瑰宝,必须继承发展,必须传承千秋万代。那些想要改变和废除古典诗词格律的想法和做法显然是违背民族意愿,不足取。
四
怎样发扬光大中华古典诗词 任何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和内容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并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都必须表现时代发展的特征和需求。否则,这种艺术形式就会自行消亡,或成为历史的垃圾被人们遗弃忘记。中华古典诗词也是如此。
从形式上看,中华古典诗词是从《诗经》、《离骚》等古体诗词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根植于中华大地土壤。从内容上看,深刻反映了唐宋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思想内容,紧跟那些时代脉搏,具有那些时代特征,满足了当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需求,深受当时和后人的欢迎。如果我们今天依旧用古典诗词的形式去表现那个时代的人文风貌,古典诗词的表现形式就会被人们厌倦,就会失去读者,就会逐渐被人们遗忘,丢到历史的垃圾堆中。
所以,我们必须用中华古典诗词这种优美的文学形式表现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人文风貌,与时代脉搏一致,才能赢得读者,才能继承、发展、光大古典诗词这块艺术瑰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要用新韵读写古典诗词
新韵就是普通话。普通话已经在中华大地推行了60多年。现在,从大、中、小、幼学校课堂用语和内容,影视新闻媒体话语,到正规群体会议,都必须使用普通话。汉语使用普通话已经分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使用汉语拼音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国家先后多次修订出版具有国家标准意义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汉字普通话的发音和意义都可从这两本经典著作中查找到依据。
有人说,要继承古典格律诗词就一定要使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古典格律诗词的原汁原味,才是真正的继承。这种观点咋一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起来就会发现十分荒谬。
《平水韵》和《词林正韵》是清朝的产物,是从唐宋到那个时代的格律诗词创作和朗读的的语音标准依据。众所周知,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用同一种文字,说不同的话,吴音越语,南腔北调,不是同一地区的人很难相互交流。因为同一个汉字,不同地区的人发音不一样。《平水韵》和《词林正韵》在前人的基础上,统一了写诗词常用的汉字发音标准。然而,这种统一不是标准化的统一,而是调和式的统一。即把吴音越语和南腔北调杂糅到一起。换一句话说就是把各地方言的语音杂糅到一起。在那个时代,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因为统一了写诗词人的语音认识,不必为某一个汉字的发音吵架了。
普通话的汉字发音标准像书写标准一样全国统一。《平水韵》和《词林正韵》中的方言入声音在普通话中已经废弃了,南北各地同义的不同音的字已经在普通话中得到了统一订正。普通话把汉字发音统一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这就是说,普通话和《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发音标准不一样了。继续推行《平水韵》和《词林正韵》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了,会误人子弟,甚至成为笑话。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今天依旧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读音(假如你知道怎样读))读起的韵味一定是来南腔北调,就像相声演员用方言说相声一样,岂不是荒唐可笑吗?据说,现在有的专家学者正在发掘《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发音方法,在某些所谓国学课堂上摇头晃脑的朗读,美其名曰体现“原汁原味”,听起来真是怪怪的,这不是复古吗?当然,若是为了研究保存又当别论。
(二)不要附庸风雅,咀嚼古人唾液
这种发问确实有道理。古代诗词作者大多数是士大夫出身,他们的经历和思维方式和我们今天诗词作者的身份、经历和思维方式已经大不一样了。然而我们还亦步亦趋的看图索骥,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脱离生活实际,贻笑大方了。今天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巨变。从日常生活到科技发展无不变化。生活变富了,住房富丽堂皇如宫殿,衣食无忧,退休老有所养。出门有自家小轿车。电脑、手机,信息四通八达。飞机、高铁、高速公路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绕地球半圈也就十来个小时,还怕山高路远吗?当然,今天我们也有忧愁事。我们愁什么呢?有人愁丈夫常年外出打工不归;有人愁老公花天酒地,找情人,搂小三。青年学生毕业愁找工作,找对象,老年人愁儿女远离身边,空巢孤单。家长愁孩子选学校、升学、就业。身体不健者愁看病就医,贪官怕赃款败露,等等,等等。我们为什么不去描写这些紧贴时代脉搏跳动的题材呢?
所以,我们不要一味重复写古人写烂的题材,嚼古人嚼过的馍,搞审美疲劳,还美其名曰“原汁原味”。古人都嚼过啦,还有什么味?即使写古人写过的题材,也要创新,注入时代的汁味,才会感人,才会有读者。
风花雪月、伤春、悲秋、闺怨是古人常写的题材。有人说,在中国古代上千年间,先后出现了诗、词文学形式,但是内容上总是来来去去的那一套?比方说,一写到想家,要写大雁,要么是看见大雁从头上飞过啦,要么是听见大雁的叫声啦。再比如说写闺怨,为什么总是写一个少妇啦,喝酒啦,流眼泪流得妆都花啦。为什么一看到月亮圆缺,就想到悲欢离合?一看落花,就伤春,都成了林黛玉。虽然这些题材的创意是不错的,但是那么多人千百年来反反复复地写,一个思路,没有任何创新,难道不会产生审美疲劳吗?还会有读者吗?
(三)不要脱离现实,刻意复古
有一种主张,回避现实社会,远离大众群体,完全置身于个人的桃花源,自我陶醉,对当前社会的事物一概采取冷漠质疑、排斥和批判态度,甚至打着“恢复中华文化”的旗号,穿起唐装宋服,放弃简化字,重拾繁体字,提出要“回到唐宋”的口号。这种倾向完全是盲目复古倒退。中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先生说,历史上任何成功的复兴或复古都是改革,而不是倒退,回到原来。中华古典诗词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一样,不可能回到唐宋,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
(四)不要故弄玄虚,寻找古字,用僻典
有一种人喜欢到《诗经》和《离骚》等古典诗词中去寻找生僻词汇和典故,喜欢到唐诗宋词寻找今天普通话中已经不用或意义已经变化了的词汇。写的诗词别人看不懂,自己也说不清楚。
例如“浅”,现代汉语就是“不深”的意思,很少用其表示“流水声:浅浅(发音:尖尖)”。“胡笳”,是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像笛子。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滴漏”,古人用于计时,现在早已被钟表替代啦。“危楼”,出现在李白诗中,意思是“高”的意思,现代汉语就是“危险的楼”,与“危房”同意。“可怜”,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值得同情的;悲惨的”.而古代的意思是“可爱”,出自白居易“可怜九月初三日,露似珍珠月似弓”句。“熏风”,古汉语是现代汉语“和风”的意思,出自《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用这样的词汇,不能说明有学问,只能说明无知,增加现代读者阅读困难和阅读疲劳,不值得推广提倡。
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都是通俗易懂的。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先生已经精辟地指出: 细数流传千古句,皆从平白语中来。
如果我们仔细回顾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真都是平实的白话。例如: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之三)。
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欧阳修,《蝶恋花》)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唐宋诗词大家在使用古文的时代竟然写出这样明白如话的诗句,真是了不得。正因为如此,才流传千古。在举国上下都使用普通话的今天我们却要去寻找诘屈聱牙的字句去写古典诗词,岂不是反其道而行之,把古典诗词引向歧途,误国误民。
(五)避免标语口号、政治俗语过多
当今时代,国泰民安,国富民强,节日假日多,日常生活中,政治术语多,退离休人员多。有些人写有关节庆和纪念题材的诗,常常将事件、政策术语、标语口号和套话写进诗词。这样容易生“豪言壮语”,但是却容易成为苍白无力的“伟大的空话”,有人戏称之为“盛世诗病”和“老干体”。李树喜先生认为“政论可以如此,报告可以如此,外交辞令可以如此,但写诗则断不可以如此”。可是,当前这类作品较多,甚至出现在一些大赛获奖作品中。为什么不可呢?不要忘记,中华古典诗词主要靠形象思维说话,靠物象表达意境。不是靠抽象逻辑思维,写科技政论文献。例如,网上流传这样一首《七律》:
军休干部党性坚,理想信念志不偏。三个代表知行践,两个务必永承传。遵章守纪廉政倡,求真务实伟业镌。老骥壮心葆先进,盛世修身谱新篇。
此诗内容健康,语言通俗,对仗工整,紧跟时代,有真情实意,宣传正能量。但是,语言直白抽象,缺少物象,没有意境,虽然押了韵,却少诗味,犹如一杯白开水,顺口溜。
一首好的诗歌,没有物象,不能形成境界;有了物象,境界才能得以开拓;模写物象,能产生实境,而创造意象,才能产生虚幻无穷的境界。这是古典格律诗词的灵魂。
五 结束语 有的学者指出,笔墨当随时代。一种文学艺术体裁有无生命力与能否为大众接受,在于能否反映时代生活。于右任老先生说,诗词应当“一,发扬时代的精神;二,便利大众的欣赏。盖违乎时代者必被时代抛弃,远乎大众者必被大众冷落”。他又说,古典诗词,“非少数者悠闲之文艺,而应为大众立心立命之文艺。”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先生强调说:从传说尧时代的“卿云”发端,经过《诗经》、楚辞、汉魏古诗,以至唐诗宋词元曲,诗词绵延两千多年,一路走来,一路变化,一路创新,虽有曲折,但从来没有消亡和停滞。在中华民族和社会复兴的今天,中华诗词出现了复兴和繁荣的趋势。成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部分,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我们应当看到,时代进入21世纪,作为传统文化的中华古典诗词,反映时代的脉搏是古典格律诗词生命之源泉。现代人写古典诗词必须反映当代的脉博,是有识之士的共识。我们应该团结一致,广泛达成共识,为中华古典诗词的继承、创新、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2010年河北中考思想品德试卷评析:感受时代脉搏体现继承创新
2010年河北中考思想品德试卷评析:感受时代脉搏体现继承创新
2010年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集教育性、生活性、综合性、导向性于一体,落实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彻了学科说明的基本要求,渗透着对学科教学价值和时代生活的深刻理解,突出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感受时代脉搏中体现学科的育人功能 1.选材时效性强,材料鲜活可感。
如国庆庆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双百”人物评选、选举法的修改、新农保试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低碳生活、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召开等均成了试题情景。2.主题反映社会前进的步伐,符合时代潮流。
如全球气候变化、个人信息的保护、促进社会公平、践行低碳理念、民主监督的作用、民生的改进、民主法治的发展等话题均成了试题主题。整张试卷多侧面地传递了时代的气息,反映了时代生活。这样做意在引导考生关注人类命运、关心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考生在理解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社会的发展,思考自己的行为,感悟人生的价值,唤起自己的责任感。
二、在生活化设计中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以生活化的情景,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要求。
如,以小燕不浏览手机黄色信息、小丽游览世博园、小亮家搬新居等生活细节入题,以生活情景反映社会背景,使考生去体验、理解生活背后所包含的价值观因素,在体验、理解的基础上分析、思考,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如
可避免学生对时政的机械记忆,引导学生重视对重大时政的理解和思考,将时事的学习与教材结合起来。
2.在情景材料与问题融合性上的发展。
进一步加大了情景材料在解答问题中的作用。问题基于情景材料,问题来源于情景材料,回答问题结合情景材料是今年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如:
第五篇:品牌策划走入创新发展的新营销时代
品牌策划走入创新发展的新营销时代
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任立军
新媒体层出不穷,新消费人群逐渐成为主流消费群体,移动互联网已经使人们之间的距离和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过去被认为是虚拟的,如今谁还敢把这些称为虚拟,它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北京立钧世纪营销策划机构首席专家任立军认为,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不可逆转之势,创新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从来没有一个时代这么需要创新,各种新兴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培育了大量的创新土壤,创造了大量的创新需求,不创新就是对于新生代消费群的漠视。
正在人们高谈阔论80后90后时,身为70后的笔者似乎忘记了自己已人过中年。身后边的90后已经走出大学的校门,而80后们也已经不再年轻,开始步入而立之年。不得不承认,80后90后们从此将成为商业社会极速增长的新兴势力。但是,“90后”独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让商家有些茫然,品牌策划专家任立军指出,传统的营销方式在“90后”面前面临失效的风险。企业必须深谙打动“90后”新消费时代的营销之道。
当然,我们丝毫不怀疑商家的营销水平和营销能力,因为很多商家都是在研究70后、研究80后直到现在研究90后,他们已经拥有充分的能力和经验来接受和实践营销新思潮。
品牌故事
如果你还在以权威、生硬的身份出现,想把某种消费观念强加在“90后”头上,那么,你已经OUT了。对“90后”的营销传播要娓娓道来,为赤裸的营销穿上一件美丽性感的外衣。
讲故事最容易贴近人性,并使得冷冰冰的商品更有情感,建立品牌与客户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品牌故事是在商品同质化的年代,最能使商品差异化的一种工具,树立品牌的个性,迎合消费者的价值观。
日本商人吉田正夫有一次去菲律宾探亲,他看到海边石头里有一些成双结对的小虾。细问后才知道,这些自幼钻进海边的石头缝中,在里面成长无法出来的雌雄虾,共同度过一生。在当地,这些小虾作为玩物出售,生意比较平淡。吉田正夫认为,这些小虾不应该不好卖,关键是所卖的商品缺了点什么。他想:这一对对从一而终,爱情不变的小虾,不正可作为夫妻永远美满的象征吗?于是,他给这些对虾融入了永结同心的爱情故事,并取名为“偕老同穴”,很快成了畅销的结婚礼品,连开分店,仍供不应求。
体验式营销
“90后”更注重消费和使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追求产品或服务与自己情感体验的一致性。因此,互动式体验营销更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引导消费,刺激消费。功能体验:通过对产品的试用体验,将使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有更真实的感受和认知。SONY建立品牌体验店,成立SONY梦工厂,为年轻消费者提供不一般的视听享受,大大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
娱乐体验:“90后”喜爱娱乐、追逐娱乐。企业可将产品或品牌的理念特质融入到娱乐之中。江中亮嗓赞助娱乐选秀节目“红楼梦中人”,根据江中药业(600750,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方面的资料显示,自节目播出以来,亮嗓在全国范围内的品牌认知度达到了40%以上。
五感体验:“90后”是注重感受的一代,给予他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的综合感受,才更能让他们感觉到酷、有意思、好玩。Stefan Floridian Waters是作为新加坡航空形象一部分而特别设计的香味,并已经被注册成新航的商标。为了能闻到那独有的香味,许多人就会选择新加坡航空。将五感营销运用在终端店,给消费者以综合的感受,相信消费者都会流连忘返。在体验经济时代,“感受”才是让消费者慷慨解囊的利器。
稀缺营销
什么样的产品最酷、最值钱?当然是稀缺的产品。对于崇尚自我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90后”来说,得到一款稀缺产品该让他们多么的疯狂、炫耀。运用稀缺营销,让“90后”疯狂去吧。如何制造稀缺?
第一是限量。耐克将限量策略运用到了疯狂的境地。耐克Pigeon Dunks推出,使得数十位争抢的骨灰级耐克迷在耐克销售店发生冲突,直到警察赶到才解决了问题。物以稀为贵,限量制造疯狂。
第二是限人。英国滑板品牌西拉斯&玛丽亚的东京店,消费者每次只能进20人,其他人需要站在门外等待。在前一批购物者离开之后,货架上的产品会重新更换。消费者乐此不疲,将进入“限制范围”作为自己个性的体现和身份的象征,实现了情感沟通。
网络圈子营销
宅在家里上网,是众多“90后”的写照。商家自然也要把营销战场摆到了网络上。相较于网络广告,网络“圈子营销”似乎更能深入的影响消费者。
“90后”追求自我的同时,又有很强的群体主义意识。QQ圈子、博客圈子、MSN圈子、开心网圈子……大行其道。在这些圈子里,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的体验,也乐于接受别人的经验,进而作为自己消费的依据。影响圈子内的一部分人,进而形成圈子内的口碑传播,或者企业去建立一个圈子,打造圈子的知名度,都是高效的营销手段。随着微博和微信的迅速崛起,移动终端和新媒体成为新生代消费群不可或缺的生活部分。企业同样可以自己创建一个网络圈子,旨在通过口碑促进销售。比如,对于化妆品企业,可以建立一个“美容群”,以视频、文字等形式教授美容、化妆技巧,选购化妆品知识,让群友之间相互交流美容心得。
游戏植入营销
不会玩网络游戏的“90后”会被他们视为异类。将产品、品牌融入到游戏之中,或者根据产品特性为其设置开发专门的小游戏,这样的游戏营销自然也魅力无限。
将营销传播融入游戏之中的植入营销,大多企业已在运作,比如在网络游戏中及开心网上出现的那些品牌。但企业需牢牢把握的一点是,植入营销要植入得巧妙,与植入载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90后”不排斥略带商业行为,却深深讨厌硬梆梆的广告推销。就像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其中生硬的植入广告让观众大呼:横看成雷侧成,真是一场流星雨,打了一片“雷”。
根据产品特性设置开发的小游戏似乎更加受欢迎。比如佛山移动结合众多本土特色文化,推出了名叫“黄飞鸿之宝芝林传奇”的动画游戏,它以黄飞鸿这一大众熟悉的古代“明星”为依托,赋予其现代人的性格,并使用当代人的数据业务,让人在轻松诙谐的游戏场景中了解、学习中国移动的各种数据业务。与此同时,它还设置了不同的游戏流程和不同的故事结局,吸引玩家一玩再玩,形成有效传播。
独特卖点营销:利益转换
“90后”有自己的消费特征—专家型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再介绍他们已经知道的信息已变得毫无意义。
只有找出一个独特的卖点,并成功地实现利益转换,即将产品独特的功能卖点转换成对消费者独特的利益价值点,这样才能吸引他们选择你的产品。
独特的卖点可以是很漂亮的产品外观,如LG推出的巧克力手机,以其独特漂亮的外观迷倒了不少人,那一句广告语“I chocolate you”更让人陶醉;也可以是产品的一个独特功能,如可以旋转的笔记本电脑,能更方便的分享;也可以是一个个性、好玩的名字,如一个大学生借助09年春晚上火起来的“这个可以有”这句话,在学校门口开了一家“这个可以有”小饰品店,结果这个店比小沈阳还火。
总之,深入挖掘90后的消费特点和个性化元素,并将这些个性化元素与企业的营销密切融合,才能拥有未来的强大主流消费群体市场。
结束语
时代在变迁,市场元素也在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对于市场变化最为敏感的企业才有机会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信息,然后进行科学有效地分析处理,创新出更加有效的市场营销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的变化。面对如今日新月异的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结构的变化,企业切不可沉浸于往日的成功和传统营销模式中,应该时刻保持站在市场的最前沿,观察市场的每一个动态变化,时刻准备着,为广大的主流消费群体服务。
与时俱进是品牌营销策划不得不面对的课题,现代的OTO营销模式使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消费者甚至可以参与到产品和品牌的创建过程中来,消费者也有可能为企业的整个市场营销活动呐喊助威,各种各样的粉丝群体应运而生,粉丝经济似乎在新消费时代渐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