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国有煤炭企业论文范文
谈国有煤炭企业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及处置方法 摘要:随着国有煤炭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不良资产和资产损失集中暴露出来,国有煤炭企业大量的不良资产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国有煤炭企业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处置国有煤炭企业不良资产的方法。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不良资产原因处置方法
0 引言
多年来由于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决策程序不规范、控制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国有煤炭企业产生了相当数量的不良资产。随着国有煤炭企业全面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国有煤炭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进程的加快,国有煤炭企业对不良资产采取何种处置办法和对策,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国有煤炭企业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1 不良资产的定义
企业不良资产是指企业资产中处于呆滞状态、缺乏流动性、使用效能差,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收益的经济资源。它虽然以资产形式存在,但由于技术、市场经济等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其实际价值已低于账面价值。因此,不良资产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它具有资产的特征:
1.1 不良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只是这种资产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明显变小,或基本上推动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1.2 不良资产是为企业所接拥有的,或者既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只是企业拥有或控制这种资产的程度明显减弱,或者已基本上不能拥有和控制它。
1.3 不良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不良资产是现实的资产,而不是预期的资产.总之来看,不良资产是相对开一般资产而言的,它仍具有资产的三项特征,是一种特殊的资产。2 国有煤炭企业不良资产的主要存在形式及成因
从2002年、2003年清产核资的情况来看,不良资产几乎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既有外部体制原因,也有内部管理原因。概括起来,国有煤炭企业不良资产的具体存在形式表现为:
2.1 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结构所形成的不良资产。如企业办社会的非生产经营性资产:俱乐部、职工大食堂等,大多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医院、学校等所占资产,也影响着主要生产经营成果。
2.2 缺少有力的制约机制造成的不良资产。在一些单位缺少内部的控制环节,在资金的预审核、使用等方面把关不严,盲目地发展多种经营、第三产业和重复建设,投资项目失败、低产、低效,形成资产流失或损失、闲置等。
2.3 缺乏法律意识和市场经验而盲目投资所形成的不良资产。比如,一些单位的领导出于好意以投资来赢得更多的收益,但是仅凭感觉办事,不仅缺少经验,而且“嫌麻烦”不愿意调研论证,因而形成了对外“长期投资”的呆滞状况。
2.4 搞投资产权关系不明晰,投资时的资产评估不合理,没有专家的论证,造成资产的流失或损失。
2.5 非法行为导致的不良资产。例如,有的经营承包人在承包期内,在财务核算中弄虚作假,非法调拨资金、搞账外账,经营的收入倒入个人的腰包、肥了自己,亏损了企业,损害了国有企业的利益。
2.6 “人情”借资担保所形成的不良资产。比如,有的个别领导为了所谓的“人情”,违背规定程序,盲目借出款项、盲目对外担保,出现严重的风险,造成极大的资产损失。
2.7 资产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岗位责任不明确,缺乏领导责任追究制度,造成重复购置、超前购置,提前报废等现象;管理混乱,长期不核对、不清查,家底不清,造成资产的流失等。
2.8 闲置不用而形成的资产贬值和减值。以固定资产形式存在于企业中的闲置生产设施、建筑物和房屋,以及未使用、不需用的机电设备;同时还有一些因技术进步或市场形势变化而使企业固定资产贬值“、无形资产”减损部分,也是不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9 “递延资产”“、待摊费用”中的不实或虚增部分所占用的资金。比如,部分企业利用“递延资产”的特殊摊销政策人为地扩大费用,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也是形成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
2.10 以存货形式存在于煤炭企业的残次、变质、型号淘汰、待报废的物资储备、抵销账要回的企业不需用物品、多种经营企业的滞销产成品和配套销售的“外购商品”等资产。包括质次价高、超储积压和设备呆滞物资。
2.11 长期拖欠的应收回而无法收回的销售货款等应收账款。尤其是逾期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对方客户已破产、倒闭、解散的欠款等已形成了事实上的坏账损失。
2.12 “备用金”及长期借用不还的内部职工欠款等其他应收款。不良资产存在的危害
3.1 造成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低下,有效资产比重小,经济包袱沉重,生产经营困难,财务费用负担过重,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下岗人员增多,经济效益差,直接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3.2 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抗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国有企业无法实现轻装上阵和保持优良的资产状态,其结局只能是失败和被淘汰。
3.3 影响企业的财务资金状况,危及企业的资金支付能力,进而严重制约企业的资金支付能力,进而严重制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
3.4 企业“虚盈实亏”,利润不实,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不但损失企业形像和名誉,而且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持续经营“后劲”。
3.5 于企业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陈旧杂设备不能及时淘汰,新的生产工艺流程无法及时引进。
3.6 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推行信息化建设。
3.7 于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国有煤炭企业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消化和处理多年来历史形成的不良资产。
3.8 于企业深化改革和转机建制。大量的不良资产如果不进行评估、剥离、重组、处置等运作,要深化改革,落实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对多种经营产业推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探索,无疑于缘木求鱼。国有煤炭企业处理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市场环境错综复杂,企业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决策失误和管理漏洞,也难免会形成一定数量的资产损失。存在不良资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不良资产管理不能引起足够重视,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改进管理和堵塞漏洞,防范和减少不良资产。
4.1 要加大不良资产清欠、清理和追索工作力度。从2002年、2003年清产核资清出各类资产损失来看,其中许多已经形成事实上的资产损失,也有不少还未形成事实上的资产损失。从这些资产损失的构成情况看,主要有3部分,第一是企业应收款项的呆坏账损失,约占资产损失总额的40%;第二是企业因实物资产管理不善发生资产盘亏、毁损报废以及技术淘汰等造成的固定资产损失约占30%;第三是企业因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对外投资监管不力等造成的各类投资损失约占15%。这些资产损失中,可清理和可追索的债权、投资和实物资产损失所占比重较大,如果追索措施得力,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收回的。如果按照可收回20%~30%计算,清欠还是可观的。
4.2 要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责任制度。从集团公司本部到各级子企业,从企业负责人到各级员工都要有明确的资产管理职责。要落实领导责任,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总会计师、纪委书记要切实担负起责任,领导并亲自参与企业不良资产管理工作。企业内部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明确分工、齐抓共管。企业财务、审计、纪检监察、人事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提高不良资产管理工作的效能。要建立和完善企业不良资产账销案存管理、不良资产日常监管、资产损失日常处理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等制度,层层落实资产管理的工作责任,构建企业不良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
4.3 要建立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要认真落实资产损失责任,对每笔资产损失都要弄清事实,查明原因,认定责任。对因违法违纪以及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等过错行为造成的资产损失,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做好责任认定工作,并确定责任人应当承担的责任。要坚持过错必追、违规必究的原则,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建立起不良资产管理的约束机制。
4.4 要同步开展效能监察。要将纪检监察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建立不良资产管理制度、落实不良资产处理责任,开展不良资产管理的效能监察工作。加强对清产核资核销不良资产的后续管理工作进行跟踪检查。
4.5 加强财务资金管理,提高控制力。财务资金管理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是企业形成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要加强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内部投融资决策、大额资金管理、预算管理、采购销售管理等制度建设,增强控制力和执行力。要强化信用管理,加大应收账款清收力度,加快资金回笼,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规范会计核算,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真实客观反映企业不良资产状况,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
4.6 加强风险防范,提高监控能力。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忽视经营风险控制,是企业形成不良资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要对从事高风险投资业务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规范管理,涉足高风险业务的企业,应建立专门机构,专职负责各项高风险业务的监管工作和实时监控,通过内部审计等方式对企业开展的高风险投资业务建立定期核查和报告制度。
4.7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决策失误。长期以来由于国有资产出资人缺位和多头管理,缺少有效行使出资人职责的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也是企业决策失误造成重大资产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规范董事会运作,完善决策程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决策失误造成的资产损失,为加强不良资产管理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4.8 积极推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落实谨慎性会计原则,加速消化不良资产。新的会计制度做出了一系列的有利于消化不良资产的规定,如:对于待处理财产损失,企业应于年度终了结账前处理完毕;对于各项资产的减值,企业应进行合理预计,计提八项减值准备等。
4.9 遵循市场规律处置国有煤炭企业的不良资产。采取拍卖、出售、转让等一系列形式来处置国有煤炭企业的存量不良资产。对于愿意收购不良资产的单位或个人,应有统一的处置标准,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可以说,处置不良资产不仅是一个资产的变卖过程,也是一个资本价值发现和转化的过程。
4.10 建立健全和完善企业资产管理责任制和对外长期投资密切追踪、限期收回或股份转让制度。严格落实固定资产、存货定期盘存和调剂闲置、处置毁损的措施,力求根本上解决一方面因企业资产闲置过多,而另一方面因先进的、技术进步的设备十分短缺,使企业资源未发挥作用的问题。
4.11 要加大企业内部“在用物资”的管理力度,把回收复用、修旧利废作为一项制度严格规定下来,充分挖掘“双增双节”的经营潜力,节约新的设备和存量资产的追加投入,既避免新的不良资产的再生,又节约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12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决策管理的科学性、及时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只有充分发挥现代化、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手段,随时掌握和发现资产存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实现资产存量的优化动态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存量资产管理到位、有效和得到充分保障。结束语
国有煤炭企业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加速处置的时候,对企业的不良资产,应力求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只有通过实现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不良资产的变现和激活,才能充分发挥国有煤炭企业的使用效率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才能促使国有煤炭企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使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基于环境会计的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分析
摘要:环境会计的产生是改变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的需要,是改进传统会计的需要。煤炭企业进行环境成本控制,要开展煤炭企业环境预评价,作业成本管理控制,延长煤炭企业产业链,把环境成本的外在化与内在化相结合起来。
关键词:环境会计;煤炭企业;环境成本
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环境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环境成本,它的确立,有利于加强解决煤炭生产环境问题的成本意识,有利于分析、评价环境保护工作的业绩,有利于我国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煤炭企业环境成本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很好地结合煤炭行业的实际情况,也没有一套完整的相对成熟的核算体系。因此,针对煤炭行业生产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方法以及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一、环境会计产生的必然性
1.环境会计的产生是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经济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大,但受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国民素质等各种的制约,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非常严重,这些问题正越来越制约我国的发展。因此,消除环境污染、恢复生态平衡,使人口、环境、资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追求的目标。建立环境会计使会计突破仅仅对经济活动进行的反映和监督,对大量环境以及生态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2.环境会计的产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各种灾害也让人们感到了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要性。全民性的环境意识觉醒并逐渐提高,绿色革命浪潮不断掀起,并更加关注企业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情况及其作出的贡献。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应当注意自己的环保形象。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存在着各种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对这些活动需要进行反映、监督、管理,环境会计也就得以产生。
3.环境会计的产生是正确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高速增长是以自然资源的高损耗为代价换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约束我国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正确衡量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造成的环境影响,需要有合理的系统机构对其作出记录,并予以披露,这样,环境会计的产生是必然的。
4.环境会计的产生是改进传统会计的需要。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传统会计并没有把环境支出与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没有对环境项目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没有提供生态效益方面的信息,而是把会计主体局限在没有生态的环境之中,资源和环境的消耗没有计入成本。原会计核算体系已面临严峻的挑战,将环境项目纳入会计成本核算体系已成为必然。
二、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构成与影响因素
(一)煤炭企业区环境成本的特征及构成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是指一种“补偿性成本”,煤炭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地表塌陷、水体污染、瓦斯积聚、煤尘和烟尘污染、有害气体排放、粉煤灰、噪声等各种污染。这就决定了煤炭在开采过程中,既要支付煤炭开采本身所必须的成本,又要对所造成的各种环境问题进行补偿。
根据煤炭生产的特点,煤炭环境成本的构成可归纳为:环境管理费用、环境监测费用、排污费用、环境影响赔偿费用、污染现场的清理和保洁费用、地面塌陷赔偿、矿山占用土地、复垦复田费用、村庄搬迁费用、地下充填费用、防治措施费用、耕地占用税、降低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职工环境保护教育费、植树及绿化等费用。
(二)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影响因素
1.煤炭开采条件因素。煤炭开采条件很差,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大,相对应的环境成本也很高。因此,煤炭开采条件与环境成本密切相关。
2.经济发展水平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煤炭资源的需要也愈来愈多,煤炭资源开采量和生产量越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越大,环境污染也越严重,为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支出也越来越大,环境成本也随之增大。
3.技术创新因素。技术创新对于矿区环境成本的影响表现为双重性:一方面技术进步使得开采深度加深、产量增加,造成三废排放量越来越大,环境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煤炭环境污染的保护技术、洗选技术等越来越先进,这将使煤炭环境成本不断降低。
4.矿井开采年限因素。随着矿井开采年限的不断增加,矿井开采的范围越来越大,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将加深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地表塌陷面积增大、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增加、空气污染程度加大等,致使环境成本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5.煤炭生产量因素。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开采一吨就会少一吨。过度的、不当的开采利用,会加速煤炭资源的枯竭。根据有关理论研究表明,环境系统的资源供应量存在一个阀值,这就是环境系统自净力。一旦煤炭资源开采量过大,超过环境的阀值,就会使资源过早衰竭,引起环境质量的退化,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6.环境标准和环境意识因素。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于生产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的约束增加,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致使环境成本越来越高。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环境治理的呼声也越来越大,这些都将使得环境标准日趋严格,进而使得环境成本不断增加。
三、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对策
1.开展煤炭企业环境预评价
环境预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煤炭企业实施环境预评价,对煤炭企业环境成本事前控制起重要作用。事前预评价综合考虑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把未来可能的环境支出进行分配并纳入产品成本预算系统,提出各项可能的生产方案,然后,对各项可能方案进行评估,从各种可行的方案中选出环境支出最少的方案来实施,以达到控制环境成本的目的。这种方法在企业有能力获得环境信息以及企业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合作的基础上,优化设计生产流程,提高环境支出的可控性,减少环境维护成本、环境损失成本,从而达到减少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目的。环境预评价能对环境成本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2.进行作业成本管理控制
作业成本管理,通过作业层次上对环境成本产生的动因深入分析,有效地追溯环境成本的来龙去脉并对之实施控制,不仅可以通过减少这些环境成本的动因来减少成本,还可以通过消除不增值价值的作业、改善必要作业的效率、加强对短期内无法消除的不增值价值作业的控制,从多个不同的作业链中选择其中最佳的作业链。企业应结合环境成本和其他成本进行权衡,选择最低成本的设计策略,增强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即作业成本是成本控制可执行手段,有很强的实际操作价值。
3.延长煤炭企业产业链
煤炭产品生命周期环境成本控制,要延长整个煤炭产业链,从产品生命周期设计开始,强调对污染的预防;紧接着在生产阶段,强化环境负荷的抑减机制,进行清洁生产,加大对资源循环利用;最终在消费、使用阶段,建立废料残渣回收体系,通过再利用、无害化的废弃物处理环节,大量减少处理后的排放量。
4.把环境成本的外在化与内在化相结合环境成本内在化,是指把企业的环境成本计入到生产或交换成本中,从而反映在价格机制中。通过“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污染者要付费,通过环境管理政策对企业的行为制约,对企业造成的成本增加都累积在生产成本中,反映在最终的产品价格上,进而通过价格机制调节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市场控制环境污染状况。
环境成本外在化,就是让企业与环境责任脱离开来,从而建立一个独立的环境产业集约化治理环境。环境成本内在化之前是被外在化着,但是,内在化之前的环境成本外在化,是资源被无偿使用,环境被无偿污染的外在化,而环境成本外化,是资源被循环利用,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外在化。
我国现今普遍要求各企业建立与生产配套的环保措施,而很多企业建立环保设施的成本可能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难以收回,造成企业经营的不经济性。但可以通过增加我国环境产业的方式,由环境企业向生产型企业收购污染、废弃物等,利用专业的回收再生技术和设备,对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再生,产出有价值的新资源卖给生产型企业,从而创造利润。在此过程当中,生产型企业能够节约大量环境治理成本,只需支付更少的费用去购买环境企业的产品,从而实现了双赢。
参考文献:
[1]刘金平.矿区直接环境成本评估[J].能源环境保护,2003,(1).[2]甄国红.基于作业管理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理论,2008,(5).[3]项晶.浅谈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J].中国矿业,2009,(2).[4]李秀香,刘俊文.论环境成本内在化与外在化[J].生态经济,2007,(3).[5]濮津.煤炭环境成本构成与变化规律分析[J].煤炭学报,2004,(2).
第二篇:浅谈国有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浅谈国有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宋洋洋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内容摘要: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
位。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煤炭都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工业的发展,事关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改革开放以来,煤炭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资源浪费严重、结构不合理、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发、环境治理滞后等突出问题,这些已对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制约。鉴于我们所面临的世界性的能源紧缺状况和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它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因此我认为对整个煤炭行业特别是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更具特殊意义。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煤炭行业
一、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不同机构和专家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多种表述,但这些定义的大体方向是一致的。一个较普遍的定义可以表述为:“在连续的基础上保持或提高生活质量。”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1991年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中提出的定义是:“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的《里约宣言》中对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述为:“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后世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我国的几位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专家认为,可持续发展一词比较完整的定义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我们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解为:在法制的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下,运用科学的手段,尽可能合理、有限、科学、节约、环保地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使其对社会和环境的负效应降到最低程度,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煤炭行业是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国有煤炭企业在我国煤炭行业当中又占有相当的比重,起着绝对地支配指导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近两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在新的市场需求下,受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国有煤炭企业的利润大都也在逐年提高。但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煤炭企业的众多负效应也逐渐显现,影响国有煤炭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日渐暴露,有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或制约了国有煤炭企业的生存和
发展,诸如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等。但从目前形势来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没有较经济、可靠的能源能替代它,为了确保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继续开采利用它,为此对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已经是势在必行。
三、制约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目前制约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煤炭行业生产的对象是不可再生的耗竭性的煤炭资源。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燃料,而且也是具有多种用途的有机原料。它在地球上的赋存量是有限的。据估计,按目前消费水平,煤炭最多够用300年左右。根据2002年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煤炭基础储量3340.88亿吨,资源量6860.62亿吨,居世界第一;开采储量达2040亿吨,居世界第二,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均占有量就仅有145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说煤炭资源不可再生性的特点严重的制约着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中国经济时报曾在报道中指出,我国煤炭开采浪费惊人,采1吨扔2吨现象普遍存在。目前,我国的煤炭回采率只有30%,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煤炭在我国能源产业和消费结构中占70%左右,是我国首屈一指的战略性能源。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还是相对贫乏。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煤炭资源浪费却是惊人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原局长张宝明曾痛心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我国从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煤炭资源就浪费了280亿吨。”据了解,目前全国拥有各类煤矿2.8万座,其中国有大型煤矿2000多座,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5%,矿井回采率(开采出来的煤量和可采储量之比)平均只有45%左右;产量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5%的乡镇和个体小型煤矿2.6万座,这些煤矿的回采率平均只有15%-20%。
(三)污染严重。
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及大气资源的破坏是不可忽视的。开采不善能够造成地表塌陷、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对土地资源毁灭性的破坏。据不完全调查显示,我国因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面积达40万公顷,平均每开采万吨煤地表塌陷达0.2公顷。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矿井水、洗煤水和矸石淋溶水等未经完善净化就被直接排放,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煤炭开采过程中所释放的矿井瓦斯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CO[2] 的21倍,使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之一。此外,矸石能自燃释放出的大量SO[2]、CO[2]、CO等有毒气体,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统计我国目前国有煤矿共有矸石山1,500余座,其中长期自燃矸石山389座,严重污染了矿区和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影响着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
据国家环保局统计,目前中国SO[2]污染产生的酸雨危害面积已达到国土总面积的30%,全国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城市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70.6%,我国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我国在2000年CO[2]排放量达30.52亿吨,比1990年排放量增长了33.3%,仅次于美国,高居世界第二位,而其中由燃煤排放的CO[2]量更是高达80%左右,可见燃煤是影响我国CO[2]排放量的最重要因素。CO[2]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加剧了温室效应,日益恶化了全球变暖的趋势。燃煤排放的煤烟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我国政府及一些部门已经
意识到了煤炭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并且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煤炭燃烧的环境污染。但煤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仍然是巨大的。
(四)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国有煤炭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大有存在,职工素质普遍偏低,有相当一部分职工根本就是文盲,而且人才总量少,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极其匮乏。而目前我国国有煤炭企业的经营者又都基本上是由主管部门任命的,这些任命的经营管理人员也大多出自煤炭行业,对煤炭的开采技术流程较为熟悉但缺少管理经验,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总体来说国有煤炭企业对人才的管理还基本处于”人事出纳“式的管理状态,人力资源的竞争机制不健全,人员招聘与市场机制不适应。
虽然由煤炭资源的特点和众多的因素导致了它的不可持续性,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规划,对我国的煤炭资源进行合理的开采,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应用,以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煤炭是初级产品,原煤生产利润空间有限且非常得低,由于受到煤炭赋存条件的制约,特定煤炭企业的煤炭产品品种相对稳定,且调整余地不大。要想长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对原煤进行深加工。煤炭的产业链很多很长,如煤-电-高能载体产业链,煤-焦(气)-化产业链,煤-油-化产业链,煤-路-港-航产业链。可以做成:以煤炭产业为龙头,形成以煤为主,电力、焦炭化工、建材建筑、机电修造、商贸服务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建成”煤-电-材“高耗能产业链;”煤-焦-化“高附加值产业链;”资源-产品-废物利用“的环保型循环经济链,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二)大力发展相关产业,推进资源回收利用
在做大做强煤炭主干产业的同时,还可以围绕煤炭来生产各种配套产品和服务,如锚杆、重介质粉、浮选剂、油脂、胶带、大量消耗性产品以及机电修配、机械加工等行业。同时对整个生产和生活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以及垃圾进行科学回收利用,兴办废物和垃圾资源利用的工厂,真正实现”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使所有的原料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真正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积极探索发展接续产业。
接续产业是煤炭企业的二次创业。煤炭企业发展接续产业,必须把握好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第一要做好市场调查研究,找准行业切入点,注重行业的长期发展,避免急功近利的投资和是乱投资;第二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推进老企业技术更新、振兴和发展新兴的电子、制药、畜牧、粮食深加工、绿色食品开发等接续产业;第三要坚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内部潜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努力争取国家的支持。第四要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研究政策,统筹谋划,加快实施铁、刚才和煤气发电、矿渣水泥、煤矸石发电和发展绿色农业等循环经济项目。
(四)制定合理的人才聘用办法,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企业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今后经济的发展必将对煤炭等重要资源有一个很高的要求,因此”拉长资源产业链条"、提高煤炭附加值、吸引优秀人才、发展技术创新应是煤炭企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点。当前应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加快采矿设备更新改造,增加原煤入洗率,实现采矿的现代化。变卖原煤为卖精煤,提高产品附加值,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有效货运量,而且也有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生态环境与安全建设。
要坚持持续性煤炭开采就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我国有许多煤炭城市或企业,由于只看重短期经济利益,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空气中粉尘浓度很大,煤泥水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尤其是对工作面的地压、水压及瓦斯等的预测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地方过度开采,造成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等不良后果,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得资源浪费严重。煤炭行业要大力倡导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建立生态小区,绿化矿区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要坚持“安全大于天”的思想,在安全上要加大投入,减少矿井事故发生率。此外,还需进一步整顿矿业秩序,坚决取缔非法的小矿,为大型矿山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五、结束语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创新。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企业就无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也无法保持企业永继发展的能力。因此煤炭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上面的几点内容外,还要不断的在科技的创新、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企业文化的创建等各个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水平,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麟/李永平:《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中国煤炭杂志
[2]陈利兵:《对我国资源性城市转型的探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卷第一期,第66页
[3]武华太:《煤炭企业多种经营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百度网页2004年8月11日 [4]中国经济时报:《我国煤炭开采浪费惊人 采1扔2现象普遍存在》2005年12月13日
[5]李秀丽:《旅游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聊城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第69页
第三篇: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目 录
【内容摘要】………………………………………………………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1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1
(二)财务风险和企业信用意识薄弱……………………… 3
(三)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观念落后……………………… 5
(四)忽视金融形势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5
二、针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6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6
(二)加强对于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6
(三)煤炭企业领导者必须建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重视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7
(四)建立起以防范财务风险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理念…… 7
(五)加强内部监管………………………………………… 8
(六)加强资金管理………………………………………… 8
三、结语……………………………………………………………8
参考文献………………………………………………………………9
浅析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
【内容摘要】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如不重视并得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着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将着力探讨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煤炭企业 财务管理 现状 对策
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加大了兼并重组的力度,产品竞争向精细化、高品质化发展,太阳能、风能、核电等新能源开发建设的步伐加快,煤炭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企业强化自身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特别要加强财务管理。在新形势下,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是煤炭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尽快的转变观念,从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向决策管理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转变,采用标准的煤炭企业管理模式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抵制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求得生存和发展。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步入发展的新阶段,煤炭企业作为经济形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作用,它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基础经济之一,在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地位,国家对于煤炭等基础能源企业的扶持优惠政策使得煤炭企业即使是没有经营效益也不会面临淘汰出局,因而导致煤炭企业盲目性的扩张规模而不注重生产效率。然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及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压力使得国内的煤炭企业不得不重新认识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加强对于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才能管理好资金的流动方向,分析控制生产风险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具体来讲当前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划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权责利关系的一种制
度,是财务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包括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管理体制和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两个层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是明确集团各财务层级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如何配臵财务管理权限,其中又以分配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财权为主要内容。它属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上层建筑”,对其“经济基础”企业集团的理财活动起着推动、促进和导向作用。当下,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其一,模式选择问题;其二,部分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特别是内控机制建设缺位问题最为突出。
1、存在误区——管理模式选择问题
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在于对集团与分权的有效选择。世界范围内,纵观那些发展历史较长、经营良好的大型企业集团,其财务管理模式没有一家是始终如一的,其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都具有一定阶段性。其常见模式主要有集团模式、分权模式、集团与分权相结合的模式等三种类型。具体到我国现代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当前,我国不少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即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过分集权,并试图一步到位。这一误区直接导致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与企业集团分权程度不匹配的矛盾出现。
2、紧迫问题——内控机制建设缺位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并经大量调研后发现,当下,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各项机制建设中,被广泛忽视和建设最为缺位的是内控体系建设问题。在内控建设方面的意识和积累还乏善可陈,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多见诸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文件中,而真正认清其内涵并付诸实际者甚少,这从客观上导致了当前国内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在内控体系建设上普遍存在如下几类共性问题:内控管理与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内控管理组织建设缺位;管控模式缺乏合理性;内控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内控管理与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在企业集团成长过程中,很多企业集团都将精力过多地集中在追逐市场占有率及注重规模扩张等竞争层面上,风险管理、内控管理意识淡薄,在多元化、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下一味地寻求发展速度。
(2)内控管理组织建设缺位
内控管理意识淡薄,直接引致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内控管理组织建设缺位问题。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内控管理组织不健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就不能有效制衡管理层的强大权力。
(3)管控模式缺乏合理性
内控风险管理组织建设缺位等因素,使得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从根本上没有合理的管控模式,在这一局面下,直接导致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缺乏有效的内控和相互制衡的机制,无法有效控制企业集团财务风险。
(4)内控管理体制不健全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成套风险管理体制,财务管理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和内控体系的执行意识淡薄,缺乏对内控管理情况的检查、分析、监督和提升。
(二)财务风险和企业信用意识薄弱
煤炭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四个方面。相应地,财务风险也就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1、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是指煤炭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煤炭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中国煤炭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人资金。从国有煤炭企业财务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一旦市场销售缩减,很难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资金运转。从煤炭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煤炭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煤炭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中国煤炭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2、投资缺乏科学性
煤炭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煤炭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肓目投资,导致
煤炭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煤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煤炭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问题。一些煤炭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 以增加煤炭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煤炭企业在信用 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一方面,在中国煤炭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煤炭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煤炭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4、收益分配政策不规范
股利分配政策对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分配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投资者对煤炭企业状况的判断,也会影响煤炭企业的声誉,从而影响煤炭企业资金的来源,也可能影响煤炭企业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果煤炭企业的利润分配政策缺乏控制制度,不结合煤炭企业的实现情况,不进行科学的分配决策,必将影响煤炭企业的财务结构,从而形成间接的财务风险。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中国煤炭企业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一方面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另一方面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中国煤炭企业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
所适从。
(三)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观念落后
一些煤炭企业简单的将财务管理定性为会计管理,忽视了财务管理的内容和重要性,而且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更偏重于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生产技术及煤炭产品的销售,对于财务管理往往在不了解其重要性的前提下只重视财务目标的完成。某些煤炭企业将财务管理归结为记账加报表,财务控制和分析几乎是一片空白。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千变万化,因此煤炭企业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下一系列的分析、考核、核算、预测、控制工作在形成最终的有价值财务报告中作用。
大多数煤炭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的企业管理模式影响以静止的观念管理财务,没有形成一套动态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未加强对于财务状况的有效监管。而实际上财务管理需要对于煤炭的成本、资金运营进行模拟分析,所以财务管理必须在动态模式中进行调整、分析,唯有这样财务管理才能够在企业发展中突出其重要作用。比如一些煤炭企业长期以来持有的错误观念之一是只重视产量而忽视企业的投入—产出比率。企业的财务部门掌握着健全而庞大的财务信息库,而许多企业却不会运用这一优势进行会计和统计信息的收集、分析,只满足于一般的财务和记账的指标考核,忽视信息分析工作的重要性。理论而言,财务是会计信息、统计信息的综合体,是一种信息管理,如果煤炭企业能够依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煤炭行业在市场中的分配比例、市场份额及政府对于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指引,采用积极的投资策略就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立足并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忽视金融形势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大多数煤炭企业没有将市场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仅仅是以自身的对于当地市场的消化情况为生产基准,隔断了企业与整个宏观的经济和金融环境,把财务管理局限于企业内部,割裂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治的联系。
市场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种经济个体都是整个经济链条的一个组成部分,换言之经济个体是受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的。煤炭企业不可能脱
离大的经济环境而自成一体,它也时刻受到金融形势和宏观经济走势的影响。如果不能够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于煤炭企业的调控就很有可能偏离经济既定的发展轨道。
二、针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国家经济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也逐步步入正规化道路,并且经过学习国际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新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逐渐形成。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必须通过资金的流动来实现,从资金的投入到回笼到再投入是一个不断获得的循环的盈利过程。建立健全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是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有效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才能够为企业的再生产再投资提供可行性渠道。因此十分有必要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一方面,以企业集团的利益目标为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集团内部建立以集团公司为中心的集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分出层次,各个层次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涵盖筹资、投资、使用、收人、分配等各方面的财务管理内容。另一方面,企业集团还要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加大财务监管的力度,以保证各项财务制度的贯彻实施,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力度,提高财务监督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对于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转是企业进行再生产的保障。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低下必然严重阻碍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执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重视人员继续教育成为企业不可避免的实施措施。所以对于企业中优秀的、业务能力强、有进取精神的年轻人应予以栽培,让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以提高企业的团队精神,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运营目标。财务管理涉及的知识面极广,包括计算机网络知识、数学知识和统计、会计知识等,它对于财务人员的综合水平是一项极大的考验,因此煤炭企业必须注重对于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考核以期他们能够胜任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定执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加强
职业道德修养,营造一种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良好氛围。对坚持准则、爱岗敬业、真诚守信的执业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敢于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的执业人员要予以表扬和鼓励,以弘扬其守信守规的精神。建立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培训和考核制度,要选择合格的培训师资和场所,以提高人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执业水平。要性
煤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于市场信息的把握和资金的回笼利用,好的煤炭企业发展经营模式总是会最快的捕捉市场新动向、最大限度的融资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更新技术设备、引进高科技人才。煤炭企业的领导在经济一体化的大的经济环境背景下想要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更新观念,特别是财务管理观念,要摒弃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观念,肯定财务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并赋予他们一定的管理地位和决策权,一切与煤炭企业经济财务相关的决策都必须结合财务人员的建议。一定要将煤炭企业中的会计核算机构和财务管理机构区别开,设立独立的工作机构。增强全体职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建立它的企业管理中心地位.首先,领导者要起到领导的作用,积极的领导各个管理阶层和职员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使得员工意识到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强调技术而忽视管理,从而逐步确立它的中心地位。其次,财务部门人员跟要对自己的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知道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重要性,财务人员要积极的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来,以高度饱满的热情来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四)建立起以防范财务风险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理念
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使得一些企业着手加强对于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以便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减少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企业资金运作风险。煤炭企业必须 建立起以防范财务风险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要素之中,结合经济学、法学、金融学的专业知识对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进行充分的评估,为企业的经营投资项目提供合理建议并根据市场评估报告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完整的预防机制。
(三)煤炭企业领导者必须建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重视财务管理的重
(五)加强内部监管
由于财会人员是单位负责人领导下的员工,其经济利益直接由单位负责人决定,财会人员无法真正行使其监督职能。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从根本上说来,是对国有资产负责,而不是对某个具体的总经理负责。目前国有企业实行财务主管下一级的制度是行之有效的。直属企业的财务负责人由上一级主管部门、企业直接委派,其组织关系、工资福利在上一级单位,这样他就能无后顾之忧地行使财务监督作用。诸如这一类的财务监督机制,还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逐步完善起来。
(六)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是影响企业运作的重要因素,资金管理的恰当与否决定了企业能否正常生产。有些企业的资金严重短缺,只有借助银行贷款才能解决财务资金困难,最终导致企业集团整体银行贷款金额居高不下,财务费用有增无减,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集团企业内部的下属企业大量闲臵各种资金,使其得不到合理使用,这些都容易使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无形中加大了资金的管理成本。如何解决好资金管理中的问题,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当务之急。当然,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首要之举;其次要通过短期筹款和投资来调剂资金的余缺;再次必须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和形成新的“三角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着财务管理意识缺乏、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暴露了当前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漏洞,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是可以得到弥补的。煤炭企业应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对企业实际管理水准作出实质性的改进并加以落实,进而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臵系统,促进企业切合实际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应改进管理机制,树立财务管理预控风险意识,加强信誉观念,并采用新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我国煤炭行业统一管理水平,以保障企业在外部多变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煤炭经济研究会.煤炭经济研究.北京:煤科总院经济与信息所.2004.[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北京.2000.[3]科学技术部.计算机应用文摘.重庆: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2003(22).[4]薛忠臻.财务管理——企业的神经中枢.全国煤炭企业改革与管理优秀论文和调研报告.2002.[5]许天戟.国际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6]薛宏.强化石油企业资金内控管理的初探.财经界.2010(12).9
第四篇: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途径
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途径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煤炭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我国煤炭企业迎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工作环境。面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动态,煤炭企业需要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思想政治的成效,存进煤炭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煤炭企业;思想政治;网络
一、前言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性能源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煤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撑。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着特殊性。首先,煤炭企业员工工作环境差、强度大,煤炭工人经常在数百米的地下劳作,高温、高湿和煤尘等给工人身体带来严重的伤害。煤炭开采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其次,煤炭行业大多采用班组作战和单兵顶岗的工作方式,员工被分配在不同的工作面和掘进头,与生活区距离较远,环境比较偏僻,信息比较闭塞,缺乏娱乐设施和活动。由于长期的远离家人,缺乏家庭的温暖,很多煤炭员工感到枯燥和无聊,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受影响。最后,在计划经济时期,煤炭企业员工的平均薪酬位居全国各行业的前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煤炭企业改制的进行,煤炭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迅速下降。调查显示,在49 个行业中煤炭行业的平均工资排名倒数第二。除此之外,煤炭企业改制带来大量的工人转岗或者下岗,员工安置和劳动保障问题是难度最大、涉及面最广的问题。这些内外部因素给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压力和挑战,稍有不慎,就会影响煤炭企业安定发展的大好局面,甚至会带来严重的群体性事件,新时期加强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刻不容缓。
二、创新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姆曾经说过,任何社会要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都要向社会成员灌输有利于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思想。可见,加强政治理论的灌输和熏陶是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共产党作为先进的执政党,一直以来,坚持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些思想是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成功的法宝。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文化联系日益紧密,各种披着“民主”、“普世价值”外衣的西方社会腐朽思想趁机渗入国内,对煤炭企业职工带来巨大的思想冲击,部分政治立场不坚定的企业员工产生了信仰危机,盲目相信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树立错误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动摇,这是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挑战之一。革命导师列宁同志曾经说过,任何科学理论都不会自发的产生与群众之间,必须由社会先进力量将其注入到群众中去,因此对煤炭企业员工进行先进政治理论的灌输,是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提高煤炭企业员工政治觉悟、树立坚定政治立场的重要措施。
2、优化政工队伍结构
优化政工队伍结构是加强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一是严格把关,煤炭企业要严格选拔政治坚定、作风正派、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到政工队伍中,尤其是那些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要优先录用。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挑选适合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选。另外,针对目前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年龄普遍偏大的现状,煤炭企业要从思想政治工作的长远发展考虑,大胆选拔那些政治素质过硬、有责任感的青年干部充,完善党建工作队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使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年龄结构形成梯次。二是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工人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拓宽政工人员知识面,提高其业务素质。具体措施包括请高校中的马列专家到企业举办专题讲座,让广大政工人员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也可以选拔优秀政工人员到基层进行锻炼,了解煤炭企业基层的实际情况,培养政工人员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挥信息网络阵地作用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已超越报纸、电台、电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第二空间”,煤炭企业尤其是青年职工花费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利用电脑和手机来浏览信息、获取资讯。但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全面的、海量的信息,拓宽了煤炭企业员工的视野,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但同时,网络上信息纷繁芜杂,充斥着大量的腐朽反动的信息,给煤炭企业传统的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冲击。因此,煤炭企业政工人员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积极占领网站阵地,例如煤炭企业可以在企业网站首页上,设立党员交流园地、精神文明建设栏目、共青团建设栏目等,宣传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也要及时发布党和国家的政策,尤其是涉及到煤炭企业转制改革的一些政策,争取获得广大煤炭企业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煤炭企业政工人员充分运用现代信息传媒手段和网络技术,积极利用QQ、微信、微博等媒介,弘扬社会主旋律,让广大煤炭企业员工树立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
4、强化人文关怀、紧贴员工的实际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其实就是做人的工作,煤炭企业的政工人员要摒弃坐等上门的服务观念,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煤炭企业的生产第一线、员工宿舍等场所,与广大企业员工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倾听员工的心声,了解员工的困难和想法,将人文关注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煤炭企业作业场所往往在野外偏僻的地方,工作比较枯燥,环境比较艰苦,员工们长时间远离亲人,思想上感到空虚和无聊,工作上存在消极和懈怠的情绪。为此,政工人员要积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同时积极为员工排忧解难,力所能及的帮助员工解决老人生病、配偶工作和孩子上学等困难,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最终用真诚来打动员工、感化员工,达到“真情动人、增进了解、融洽感情、凝聚人心”的目的。另外,煤炭企业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生活习惯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政工人员与员工进行交流时,要注意用员工能够理解的、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让员工了解并支持国家关于煤炭行业转制改革的一些政策和方针。特别是针对部分工作转岗、升职受阻或者被处分的员工,政工人员要循循善诱、诚恳真挚,帮助这些员工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三、结语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是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尤其在煤炭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对各种新情况和新形势,煤炭企业应该正确把握新形势,从满足职工不断提高的需求出发,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以人为本,突出实效,为煤炭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职工在煤炭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营造出全民参与、公平正义、激励上进的工作氛围,促进煤炭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姚桥煤矿党工科)
参考文献:
[1] 刘纯新.改制企业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交通企业管理,2007,22(7)
[2] 徐红梅.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改进.党建与思想工作,2008,01(20)
[3] 张剑敏.借鉴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中国职工教育,2006,11(12)
[4] 梁英.国有改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增大的原因分析.改革与战略,2005,26(4):
[5]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出版.2005
第五篇: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再思考
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再思考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是国有煤炭企业的独特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想取得企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新常态下,煤炭企业职工思想观念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在新常态下闯出一片生存发展的新天地,已经成为国有煤炭企业党组织研究的难题。笔者认为,在严峻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导企业发展,并使企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国有煤炭企业是个经济组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结合企业的工作实际,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大体上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国有煤炭企业内部管理方面
要保证企业内部管理具有实效,就需要企业内部沟通顺畅,职工认可企业经营理念。只有企业内部认识一致、目标一致,企业才有凝聚力、战斗力、职工才有积极。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地将职工的需求、建议反馈给企业管理层,使管理层能在制定企业目标、决策和管理实施的时候参考,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及时地向职工做好宣传,把企业制定的目标要求和战略意图传递给全体职工,使得职工能了解企业的远景目标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这样就能实现职工与企业协调发展。
(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方面
生产经营工作时每个国有煤炭企业的头等大事和主要任务,这也是企业发展的物质前提。生产经营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既需要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充裕的原辅材料等物质条件,更需要企业干部职工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观念认识。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认识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素。企业干部职工的素质、经验、水平直接决定着生产工作的有效程度。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调整企业职工的心理状态,激发企业全体员工的生产主动性,使得大家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引导广大职工明白自己努力工作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物质利益,更重要的是为实现集体和国家利益,实现自身价值,从而提高职工对工作的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二、新时期国有煤炭企业思政工作的创新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为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提供了新的视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进一步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养
国有煤炭企业作为国家的经济支柱,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发展。当前国有煤炭企业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的重任。为此,国有煤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必要坚持对职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加强职工的爱国教育,帮助职工树立社会主义主义荣辱观,坚定职工的爱国主义的立场,激发职工对国家的热爱并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实创新
人的思想是活动,教育的内容就应是实的,实在一点,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思想教育要实,要做到理论会,用得上,干得了,这样才能增强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也才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比如,在反腐败教育方面,我们一方面要学习焦裕禄、吴大观、沈浩等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另一方面对一些反面案例进行剖析,从正反两个方面教育干部职工,使大家清醒的认识到腐败分子是极少数,只要懂真格抓,就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二是思想教育要管用,要为职工群众解疑解惑。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引导,深入分析因果关系,要切实解决职工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三是实话实说,讲实理。要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回答职工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能文不对题,教育一定要切合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的文化水平,充分考虑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构建公平公正的环境
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企业要谋发展,讲效益,就需要促进企业内部的公平正义,赏罚分明,形成公平公正的企业环境。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国有煤炭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公平公正出发,通过妥善协调职工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职工与社会、职工与企业、职工与家庭、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切实维护和实现职工的各种利益。二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职工处在相对弱势地位,这就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保证国有煤炭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最大利润,确保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更要监督企业的管理者不要侵害职工的合法利益,在做出各项决定特别是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时,要充分考虑职工的权益,维护公平与正义。
(四)思想政治工作要目标明确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是为经济工作服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工作开展才有生命力,才能转化实实在在的效益。
要以科学理论武装职工头脑。正确的理论是凝聚人心的灵魂,是解疑释惑的“金钥匙”。针对职工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思想保证。要以企业规章制度规范职工行为,切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到实处,使职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以良好的风气引导职工加强学习。经常开展各种竞赛、专业技能比赛等,以活动引导良性的竞争风气,培养职工踏踏实实、严谨求实和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要以先进文化培养职工情操。企业文化在锻炼职工能力、陶冶职工情操和促进职工成才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重视和加强职工文化建设,通过积极、健康、文明、高雅的企业文化活动,使职工达到道德、知识、技能、情感和人格的升华。要以道德建设促进职工成才。全面加强职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使精神境界的升华、道德情操的陶冶、内心世界的自省、行为举止的规范、躬行实践的自觉成为企业职工成长成才的不竭动力。
(五)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情感人
真心实意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动力,我们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必须与职工建立深厚的情感,以“关心”“暖人心”,“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让对方切实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你为他好”。要放下“我是来教育你”的架子,以平等的姿态去交流。要学会换位思考,倾听不同的意见,只有设身处地,以心换心,才能真正理解人、说服人,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要科学
思想政治工作时做人的工作,人的思想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不能奢求一说就行,一抓就灵,既要允许思想变化转变反复,又要坚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在思路上要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在内容上要由单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转变;在形式上要由集中、统一、大型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只有灵活多样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灌输式”教育与“渗透式”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外请教授辅导讲课的基础上,党支部主要领导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定期辅导,促进思想教育,使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有形化。二是理论学习教育形式多样化,做到“四个结合”。即党支部与一般干部学习结合,党支部学习吸纳班组长干部参加,带动党支部学理论的风气;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结合各单位、个人实际,有针对的学习,达到学以致用。三是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能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生动活泼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做活,是干部职工思想在活动中受到启迪、教育。
三、结束语
虽然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探索和创新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国有煤炭企业政工人员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煤炭企业进入发展新常态形势,广大职工家属思想异常波动,思想政治工作也相应进入新常态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要紧密联系实际,积极开拓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努力开创一个生动活泼、扎实有力、促进企业长久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