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工作如何适应素质教育
班主任工作如何适应素质教育
李明萱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史上一场深刻变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总趋势。作为班主任,要适应素质教育的步伐,就必须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从“保姆”型向“引导”型转变
很多班主任管学生,重点抓的是学习、纪律、卫生,教导学生如何循规蹈距。一天到晚不辞辛苦。被日常琐事所缠绕,学生不出现问题便是好的。事实上很多情况下,班主任成了学生的“保姆”。难怪有学生说,我们的班主任就是一位“好警察”,时时看管着我们。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保姆”型的班主任工作不利干学生主动、和谐、活泼地发展,更谈不上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应是学生的引路人,应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引导学生愉快健康地成长。
二、从“独断”型向“民主”型转变
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推崇“师道尊严”,导致班主任工作存在独断专行弊端,对学生表现出一种“威严”,迟到了罚站,作业做错了罚抄无数遍,答不出问题罚背书„„如此等等的严格要求实乃出格了。班主任应民主、平等、友爱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积极性,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放下威严的架子,改变独断的方法,以自己工作的艺术性赢得学生的尊重。
三、从“专业”型向“全面”型转变
勿庸置疑,教学水平低的班主任,班级工作是不会出色的。学生最尊重有知识的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以“专业”型的标准来选择和评价班主任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了。素质教育要求班主任具有多种知识和能力,唯有全面型的班主任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要求。学生生活在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改革开放时代,他们渴求的知识面广、渴望在科技、文学、艺术、摄影、音乐、公关等方面皆有所涉猎的“导师”,倘若班主任只能教书本上的那点儿精华,情趣单一,又如何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呢?
四、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
在多年传统的教育中,班主任的工作大多是以经验型为主,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工作方法。而今,素质教育已向班主任工作提出了“科学”型的要求,也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如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都提供了理论依据,各级各类有关报刊都提供了新的信息、新的经验。班主任要提高自身
科学素养,成为科学型的班主任,就应当努力学习有关科学,并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指导育人,冲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力创班主任工作特色。
第二篇: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学班主任工作模式构建探索
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学班主任工作模式构建探索
摘要: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学班主任工作模式主要有五种:“四位一体、全面渗透”的德育模式;“兴趣组合,面向全体”的活动模式;“自我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条件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四指导、促发展”的生活指导模式;“激发独立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性评价模式。
关键词:素质教育;构建;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6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3)03-0056一0
3班主任在班级中的地位与作用、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其劳动性质决定了他们处在素质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中。根据班级工作的经验和需要满足的条件,适应素质教育的、较为完备的中学班主任工作模式应由以下相互联系的几个部分有机构成:
一、班主任主导下的教育合力班主任主导下的教育合力是以班主任的工作为主,通过班主任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争取班内、班外各种教育资源协同起来参与班级教育教学活动,共同参与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共同实施素质教育。班主任在教育集体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计划要根据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教育方针,学校教育任务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育目标。目标要始终定位在学生的健康发展上,应有针对性,充分体现班级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工作的安排要系列化,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段的学生特点的不同,工作的内容、侧重点和要求也要不同。
三、中学班主任工作五种具体模式(一)“四位一体、全面渗透”的德育模式1.在学生互相教育和自主教育方面,班主任在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基础上,制定《班级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考评标准》,建立学生操行自我鉴定和小组评议制度,在班级中开展文明小组百分竞赛评比活动,制定“先进生”、“三好生”、“特长生”和“进步生”等评选条件和民主。
评议制度,同时依靠学生干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通过班级讨论会讨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的具体问题、尤其是结合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解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增强学生道德活动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在学校教育方面,班主任要重视学校、年级、班级物质和精神环境的教育作用,强调学校、年级、班级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德育作用,以及以校风和班风为主的德育环境作用,从而形成优良的德育环境,充分发挥其在道德培养上的渗透、熏陶的作用。在实施德育中,班主任有必要把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内容上互相补偿,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提供信息,从而使德育更有针对性。当然,其他各种教学也要以德育为主线,体现德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教育。此外班主任还要充分利用讲演会、报告会、班会、团队会、升旗仪式、晨会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3.在家庭教育方面,作为班主任,要通过建立“教师、家长”互访制和交流座谈会制度,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和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密切与家长的联系,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争取家长的主动有效的配合,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道德修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4.在社会教育方面,班主任在发http:///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的同时,努力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拓宽德育领域,创建德育基地,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建立与社会相互协作的教育形式,积极争取社会团体和各种力量的支持。通过“学、警、民”共建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法律意识。还要加强对学生进人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的管理,尽可能消除不良影响,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
自己的实践主动地掌握社会道德规范。
第三篇:素质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也谈谈素质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小市小学苏桂娴
有人说,教育是超前性的投资,滞后性的效应。这话不无道理。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站得高,还要看得远,要在今天教育的同时,想到未来。如今提倡素质教育,我认为素质教育要从道德教育入手。这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以“创教育新环境,育全才为己任”为指导思想,努力践行 “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六法”教育的思路和教育的技巧,甚为有效。
“一则”就是一条教育原则——“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教师要用爱的教育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用严格的要求去指导学生的行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呢的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
“二感”就是责任感和使命感——即“对自己本职的责任感,对教育事业前景的使命感”。作为教师,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有着极强的敬业精神,又要具有教育的超前意识,为未来培养人才。这样,我们就能够做到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
“三言”就是把三句话作为我工作的座佑铭。在对班主任工作上,我要求自己做到“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在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上,我要求自己做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于如何评价自己的教育
1效果,我借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教师最大的乐趣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把这三句话时刻记在心中,用以指导我的教育工作。
“四通”就是在四个方面有所通晓,一是通晓班主任工作;二是通晓学科教学工作;三是通晓有关学科的知识;四是通晓教育科学。有了这四方面的通晓,我就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做到精益求精,做到触类旁通,做到事半功倍。
“五心”就是做到以下五点:对学生要有爱心,对自己要信心;对教育工作要做到专心;对遇到的困难要有恒心;对周围的人要虚心。
“六法”就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六种教育方法。一是优良环境的感召效应法;二是虚功实做的导行效应法;三是三位一体的互促效应法;四是捕捉兴奋点的磁性效应法;五是抓住教育时机的功倍效应法;六是自我教育的内趋效应法。
具体地说,“优良环境的感召效应法”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感染和召唤学生。包括自然环境、听课环境,人系环境等,实际上,校园就是家园,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高一新生入学时,我都要开始为他们创设一个新颖独特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心吸引到学校来,吸引到集体中来,吸引到老师和同学的身边来。通过平时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感受学习之美,享受学习之乐。新时代的学生有理想有追求,不再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苦行僧,当置身于良好的学风学生就会自觉体会到生活的充实和学习的踏实。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第二是“虚功实做的异行效应法”,主要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而实行的一种做法。教育心理学指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一种半儿童半成年的意识,他们模仿的能力较强,不喜欢空洞的说教,对那些没完没了的大道理极其反感。而思想教育往往又是一种“虚功”,即空洞的说教,很容易造成费力不讨好的结果,所以如果把“虚功”变成“实做”,把空洞的说教变成形象生动的寓教于乐,教育就会深入人心。比如学生入学后,教师要进行理想教育,要让学生从入校一开始就能学有理想,学有目标。
第三是“三位一体互促效应法”就是将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相互协作的关系,同时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以达到相互配合、共同教育青少年的最终目的。比如我曾想,一个班主任的力量往往是单薄的,怎样才能动员起学生家长的热情,让他们也能主动自觉参与到教育中来,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为此,我特别重视每学年召开一次的家长会,并加强平日里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与学校联手、共同教育学生。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社会知识,丰富了他们的大脑,增进了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第四是“捕捉兴奋点的磁性效应法”,就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可以产生一种磁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我曾经发现学生特别喜欢过
生日,每到某个要好同学过生日时,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着赠送礼品,把生日当成一种交易,结不少同学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为了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生的价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抓住生日这个热点,提出由集体给每个学生过生日的建议,得到学生的欢迎。我设计出了若干项过生日的内容。①准备一个5分钟的生日演讲;②自愿赠送自己制作的生日礼物;③同学代表致生日辞;④全班同学一起拍手唱生日歌。这些内容很有吸引力,每次都让大家感到非常愉快,而且过生日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礼物的价值,给了人深刻的启示。
第五是“抓住教育时机的功倍效应法”,就是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是“自我教育的内趋效应法”,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的自我教育,使学生产生一种向上的内在趋动力,形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教育”,也就是隐形教育。亦即古人所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高中生的教育管理采用围追堵截的方法即让老师苦不堪言,也令学生非常反感。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能明辨是非,自我加压,自我激励。我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特别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成长,而不是在老师的呵斥中学乖。
尽管有人把班主任说成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我仍觉得在这个岗位上所发挥出的作用,或许是这世界上最重要的,因为无论什么工作,也比不上培养未来人更为重要。
第四篇:班主任工作与素质教育之一
班主任工作与素质教育之一
班主任工作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圣洁工作。它要根据德育大纲内容要求,结合素质教育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组织和建设好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尤其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要为当今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捕捉与获得信息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自己的各种需求与认识思维品质的能力,自我调节与反思的能力,与人交往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与承受挫折、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要完成素质教育目标所赋予我们的任务,班主任工作首当其冲,尤为重要。而躬耕于教育阵地前沿的班主任,要出色地完成教育人、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重任,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合格的班主任,就要讲究方方面面的工作方法,刻求心理科学的工作艺术。
在十几年教育生涯中,担任了近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冬去春来,岁月流逝,品尝过辛酸苦辣,领略过满园春色;经历过失败和痛苦,分享过胜利和喜悦。可以说成功和失败相伴,经验和教训同行。今天将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写出来,以期与同仁们探讨并予指正。
培养班级凝聚力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全体学生学习、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汇聚而成的一种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一旦形成,对本班学生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能保证班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就“班级凝聚力”的培养描述如下:
(1)目标激励
目标是形成群体意识泊首要条件。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前进的动力。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制定出“事事争创一流,人人有一手绝活”的班级管理目标。通过目标激励,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学生又根据班级管理目标,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教师具体指导,监督检查。通过目标的激励作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为形成稳固的班级凝聚力奠定基础。
(2)教师示范
教师是思想工作的直接施教者,良好的班级凝聚力来自于班主任的直接示范。为形成牢固的班级凝聚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例如:要求学生作业书写工整,自己讲课时板书就一丝不苟;要求学生按时到校,自己就努力做到不迟到。教师的率先示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牢固的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3)骨干带动
班级凝聚力的树立必须借助骨干力量。为发展班级骨干的带头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首先要注重班干部队伍的建设,使班干部都能够为实现班级的群体目标起带头作用;其次注意特长生特长的发挥,使其聪明才智在班级内自觉形成榜样。
(4)强化诱导
心理上强化诱导是德育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以语言行为诱因,来诱导学生做出相应的反应或采取相应的行动方法。培养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同样需要强化诱导。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寻找伟人的足迹”等来培养学生坚定向上的品格,诱导学生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精神。
(5)情感凝聚
培养牢固的班级凝聚,必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凡是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切身体会:亲切而不失尊严,严格而不苛刻,学生就把你作为知心朋友。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才能使班级管理目标更好地实现,从而为形成牢固的班级凝聚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6)鼓励攀比
所谓攀比,就是一种在贡献、进步、地位、待遇问题上的一种攀高附比的心理倾向。攀比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因素。在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中利用其积极的一面,鼓励学生攀比谁进步最快,谁为班级贡献最多,谁的成绩最优秀,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方向,赶有目标,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7)氛围感染
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唤起学生向上的动力。在外部环境上,强化监督检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在内部环境上,注意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学生感受到班级生活的美好。
(8)优缺点列举
只有时时总结,才能有助于培养牢固的班级凝聚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根据管理目标定期召开班会,总结一个时期班级工作优缺点,通过优缺点列举,使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生活中的努力方向。
成功的人总是在找方法,失败的人总是在找借口,让我们从传统的在学生面前绝对权威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常想想学生心灵的娇嫩,常压压那恨铁不成钢的激愤,在教育学生时,少些武断,多些耐心;少些莽撞,多些理智;少些冷酷,多些热情与爱心。播下你希望的种子,培养你理想的果实,这就是本人对多年来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对班主任们的深情呼唤。
第五篇:谈中学语文教学怎样适应素质教育
谈中学语文教学怎样适应素质教育
南昌市湾里二中
曲凤霞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原先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必然摒弃。传统的中学教学模式比较单
一、死板,教师采取一味的灌输,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至于消化知识、运用知识,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必须在三年内去适应教师的教法。其结果造成有的学生能适应,有的不能适应。
对教师的教法能适应的学生,可能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成绩较好;有的学生不能适应,就会对学习产生厌恶、被动,久而久之,形成心理障碍,导致成绩差。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其自己鲜明的个性,对语文的感情有差异,接受能力也有强弱。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条适应学生、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在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尽量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师的教法。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采取多种灵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学得轻松愉快,这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语文素质的关键。
一、教学目标的适应性
教学是为一定的社会服务的。语文教学有一定的目的性、社会性。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要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它的任务是除向高一级的学校输送合格的生源外,另一方面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因而,中学语文教学应培养过目成诵、入耳不忘,能言善辩,出口成章,妙笔生花的语文人才,这是其一。
文道结合,这是语文学者的宗旨。通过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社会道德教育,历史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等,使学生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优良品德,这是其二。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在确立语文教学目标时,就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重点。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篱,树立大语文观点,把初中语文教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家庭和社会,与祖国和民族紧密联系起来,把初中语文教学与为人处世、奋发图强联系起来。在制订语文教学目标时,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结合市场经济。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刻苦耐劳,具有开拓精神、自强自立的一代新人。
二、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法受应试教学的制约,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的被动、学得枯燥、学得厌倦。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了消极的管、卡、压的办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潜力得不到挖掘,智力得不到开发。学习好的同学充其量起到了录音机的作用,学习差的学生整日昏昏欲睡。学生对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缺乏兴趣和新奇。学生厌学,教师只好采取强制手段,迫使学生无条件的服从,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被抑制,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课堂上宝贵的四十五分钟被教师的天花乱坠占用去了,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造成这种课堂局面,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结果。
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首先,注重每一节课的开端。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堂课的开端要精心设计,恰到好处,如讲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散文时,我先让学生诵读孟郊的《游子吟》,以此作为这堂课的开头,并用“三春晖”比喻母亲,形容母爱的伟大,从而理解作者未能报答母亲深思的感情。
其次,教师讲课感情要亲切,语言而有信要平和,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学生之中,造成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是受教师情感影响的。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只有进入最佳状态,才能上好每一堂课。
最后,是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久而生厌,因而可一课一法,一节一法,视课文的目的和重点而定,如导读法、分析法、图表法、阅读法、训练法等。
如讲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春》时,就可用导读法和朗读法,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个画面去诱导学生朗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于春天的美好。青少年朋友们正处在春天的美好时期,应该把握自己。
又如讲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已》时,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孔乙已有哪些坏习惯?他为什么会养成这些坏习惯?孔乙已不争气,假如他放下读书人的身份,靠自己的劳动能改变他当时的状况吗?为什么?作者对孔乙已持的是什么态度?通过这些思考题,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认识当时的社会,认识孔乙已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手段的适应性
教学方法确定之后,还必须有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课堂的指挥者,教师要有驾驭课堂、吸引学生、组织教学的能力。一堂课,几十号学生,要把他们的注意力聚集在课堂这个焦点上,确非易事。我们只有努力做好“新、奇、巧、绝”四个字。
“新”是指教学手段新颖。听、说、读、写不能老一套,要多动脑,多想一些教学上的新招。如讲《黄生借书说》一文时,先让学生解释“汗牛充栋”这个成语,然后说一段与书柜有关的话。再以“借书与买书”为题写一段议论的话。
“奇”就是出其不意,出奇制胜。不同的体裁,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手段。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孟子二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先根据课文的内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是“磨难”。然后引入课文,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番痛苦的磨难。
“巧”就是运用巧妙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既动手又动脑,既学得轻松,又学得有成效。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篇名作,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考题: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背影?这几次背影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哪次是详写?为什么要详写这次?人们颂扬母爱较多,其实父爱同样伟大。
“绝”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一两手绝招,如板书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有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这些都是“绝”。当然,这个绝,还包括课堂教学上的随机应变,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等。
四、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一篇课文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要根据课文来确定教学内容是对的。“教材只有一种范本”,“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课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听、说、读、写,培养学生方面的能力,但是学生接受知识是死板的,而运用知识是灵活的。因此语文教学的内容应着眼于学生运用知识。
语文教学内容不仅是要以本为本,同时还要注重联系社会,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
如讲说明文时,学生知道说明整理、介绍事物、科学小品、解说词等均属说明文类,但电视中的广告是否属于说明文类就有些茫然了。举例“长命牌牙刷一毛不拔”这条广告词,进行讲解,让学生说说这条广告的好处。广告巧妙地运用了“一毛不拔”这个成语,贬作褒用,形象地说明这种牙刷质量好,使用时间长,并要求学生给自己手中的文具写一条广告词,字数不能超过15个字。
又如,在讲授怎样阅读报纸时,除了让学生在课文找一张报纸阅读外,同时还让学生每人办一张“语文手抄报”。
再如,指导同学写议论文时,要求学生把摆事实、讲道理作为论证的重点。以《小事不小》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学生能从现实生活列举许多人们忽视的小事,如不遵守交通规则、经常玩电子游戏机、看内容不健康的黄色书籍、赌博等。这些小事如不注意往往产生严重后果,酿成大祸。这样的作文不仅煅炼了学生的议论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小事确实要引起注意。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