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科学教学的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19-05-14 08:3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初中科学教学的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初中科学教学的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第一篇:基于初中科学教学的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初中科学教学的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方案)

富阳市永兴中学蒋旭华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要不断增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帮助中小学生认识、理解生命的意义,进而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现特对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阐述如下:

一、在科学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通过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在科学课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加深广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帮助学生走出成长、发展、学习、交往中的困惑,从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有利于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泽载物的优良传统根植于中小学生心中,培养中小学生勇敢、自信、坚强的品格和身处逆境坚韧不拔的意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自律意识以及在日益开放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应对能力。开展生命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竞争力的基本要求,是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文明社会、全面奔小康的重要举措。

(三)当前,社会环境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学生伤害事故和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和青少年成长需要不相适应的方面;随着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一些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问题常常对学生造成困扰;在学校教育中,仍有一些学校素质教育实施不彻底,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重视不够。受这些不利方面影响,部分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观上容易产生偏差,不能正确处理的各种矛盾,缺乏直面挫折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有些甚至走上危害自身、危害社会的极端。在此情况下,大力加强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远离伤害,掌握应对困难和危险的方式方法,懂得生命的可贵,明了生命的价值与内涵,进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四)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审视、反思我们的教育实践,教育演化为工具的教育,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过分地强调智育,强调“快餐文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班级成为竞争的“战场”。现行具体的教育不乏对学生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理想的教育,也有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但这些内容相互分割、无系统甚至倒挂,教育的内容空洞且教育途径单一,教育缺乏整体和实效。本课题通过对科学课堂、专题教育和综合活动课的实践,从生命教育内容、有效途径及课堂模式等方面入手研究。旨在真正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创建生命课堂,渗透生命教育。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台湾教育界人士认为,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生命教育目标的确定与细化;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教材的编制;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育等等。生命教育的推行是全方位的。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有综合课、渗透式及社区教育的参与。

综合课。台湾学者认为:生命教育课无疑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重要途径,但由于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环境教育、心理教育等的交叉关系,在内容上容易出现与其他学科课程的重叠。另外,也不利于发挥学校生命教育资源的合力,容易使非生命教育课教师忽略其推行生命教育的责任。综合课的开设正好可以整合学校生命教育资料,形成合力。所谓综合课,是将生命教育作为综合课程里的一个单元进行教授,如“生存教育”、“生命美育”,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能与其它跨学科课题(如德育、环境教育等)联系起来实施。

渗透式。所谓渗透式,是指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学校的其它活动中实施。主要通过教学、课外活动来实施。生命教育内容广泛,通过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各科目讲授生命教育知识,可调动学校教师参与和关注生命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生命教育资源,增强生命教育效果。生命教育实践性极强,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掌握生命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生命意识。此外,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社会的事情,社会各方面必须密切配合,共同担负起公民教育的责任。学校、家庭、社会机构、政府机构等部门,应组成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综合体。

学校要善于把渗透式与独立设科或综合课结合起来,通过学校的全部教育活动实施生命教育。这样,既能保证学生获得集中的生命教育知识,又能充分利用学校生命教育资源,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教师确立“一切为了生命”的崭新育人理念,为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建构生命教育—--当代基础教育理论体系而努力奋斗。具体分解目标如下:

1.在育人目标上,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原创的创新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责任感、竞争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的新型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一代新人,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2.确立“生命教育是教育元基点”的理念,重点构筑在初中科学课堂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探索有效教育途径等。

3.建构生命课堂,提升师生在课堂中的生命价值。

4.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通过“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的行动研究过程,努力探索“生命教育”实施途径,丰富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5.通过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从实践与理论上证明当代基础教育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科学课中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研究

科学新课程标准将生命科学领域划分为五个主题: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命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与进化,人、健康与环境。通过对该领域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命世界的基本事实、基本规律和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获得有关健康生活模式的概念。理解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关注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个人生活和整个社会的作用。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落实是构建科学生命课堂的关键所在。

此外,生命教育的内容规划,如果单纯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应该从两个角度来着手: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教师层面主要是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教师应该在重建和反思自己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的基础上,努力成为自觉创造教师生命的主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自我主体。只有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才能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激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学生层面主要要让每个学段的学生实现独特的生命价值,从而实现一生的生命价值。其内容可包括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发现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激扬生命、完善生命。涉及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五个方面。

各年级的具体内容需要结合学生认知、生活经验和当地的课程资源进行建构。因此,我校开设的综合时间活动课也是对科学课中生命教育的内容的一个补充和延伸。

初中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

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具体如下:

1、了解人体的构造与各器官的功能、分娩过程,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现象,认识性差异。

2、认识友情与爱情的区别和联系,学会健康的异性交往,控制性冲动,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性伤害,防止性骚扰;学会拒绝别人的性要求,初步了解避孕的基本原理。

3、懂得克服不良嗜好,学会拒绝烟酒和毒品;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能够正确应对敲诈、恐吓等事件。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成长、学习、发展中的困惑与问题,增强抵御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自我认同观、自我评价观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5、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理解与尊重父母、师长;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培养协作精神。

6、了解环境、爱护环境,维护社会公德,具有初步的法律意识。对生态危机有清醒的认识,理解生态伦理,自觉参与环境保护。

7、掌握防灾和应对灾害的能力,在灾害发生时既能保护好自己,又能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人等。

(二)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研究

生命教育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有机渗透到各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一方面可加强学科教学,以学科渗透为主,在课堂领域落实生命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可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还要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更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重视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人际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1、学科教学

2、专题教育

3、社会实践活动

五、课题研究的假设与理论根据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建构主义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的指导下,通过开设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等课程的实施模式、符合生命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人性化的校园文化创设等途径,以实践中学、体验中学为主要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就能使学生获得集中的生命教育知识,使

其具有丰富的生命涵养,能够与他人、社会和自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和幸福之人。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

(一)“教育元基点—生命教育”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四)生活教育理论

本课题想在生命教育课堂模式研究上取得一定研究成果。课堂是一切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生命教育也不例外。如果课堂教学中不关注学生的生命存在、不尊重生命,那么课堂外做得最好也是低效的。新课程、生命教育要让传统的知识课堂转变成生命课堂,使课堂成为生命生长的苗圃、生命享受的乐园、生命创造的天地。需要探索合符生命教育价值理念的生命课堂模式:

1、生活化的课堂模式

2、主体性的课堂模式

3、创新性的课堂模式

4、“绿色”的课堂模式

5、合作化的课堂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安排

(一)研究对象:全校7-9年级学生。

(二)研究的具体方法:具体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实验法等,使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三)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06.2—2006.7):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中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尤其是对落实三维目标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课堂教学调查:帮助任课教师总结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所存在问题的诱因,制定整改措施,提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对策。收集有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确定研究主题;制定课题计划;组织课题成员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组织实验教师培训;对课题总框架进行设计;确定课题的总体目标、具体目标,并对这些目标进行分解。

(2)实施阶段(2006.8—2008.4):各成员根据方案进行具体运作,做好数据的量化与统计工作,进行必要的问卷调查;改进教学模式,培植生命课堂,举行课堂观摩与研讨;核心小组经常进行研讨和反思;实验教师写教学反思;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和教材。

(3)总结阶段(2008.5—2008.7):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等,成果收集。上报教科室对成果进行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本课题已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流程、操作策略已具雏形,并已开展了相关的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素材。部分子课题已经结题并在有关部门组织的评审活动中获奖。如本课题研究的成果之一的由蒋旭华老师主持的《自然科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的研究与实践》曾获杭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本课题一个研究方面即生命教育途径之综合实践活动课,我校专门在每周三下午开设此课程,在时间上得到了充分保证。

课题组成员和顾问中,既有经验丰富的基层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又有实践于一线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骨干;特别是我们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氛围浓厚,这些都是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我校是浙江省城镇示范性民办初中,具有一流的教育技术装备和雄厚的办学资金,能为课题研究提供资金支持,课题承担人员曾在北师大研究生课程班培训结业,并承担过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和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可以胜任这一课题研究。

八、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主报告;

2、相关课堂案例;

九、参考文献:

1、于安廉,和学新主编.主体性教育的教学策略探索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学习策略课题组.学习的策略红旗出版社

3、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4、陈琦、张建伟 “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教育研究》

5、陈时见主编《课堂学习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第二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晋江二中

林黎坤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先学后教,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害怕记忆词汇”的心理障碍,以求激发学生记忆词汇与应用词汇的积极性;探讨如何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英语课堂,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障碍

先学后教

合作探究

提高课堂词汇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词汇教学一直都是困扰中学英语教师的一个难题。同时,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也令人担忧。首先,初一英语老师总是认为初一的词汇量少,让学生死记硬背就行,因此,忽略了一系列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只有少数初中英语老师重视国际音标的教学,同样的,只有少数的教师重视“划分音节”记忆单词的方法。多数时候,为了赶教学进度,在课堂上只教课本上出现的词汇,没有联系生活实际,没有适当的拓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词汇,学生记忆单词以背诵为主,这种单一的、被动的教与学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久而久之兴趣没有了,或是干脆放弃了。在最近一次初二学生“词汇记忆问卷调查”中发现:26%的学生害怕记忆单词,英语考试从来没有及格过(有明显的心理障碍);38%的学生很想记忆单词,但是特别容易遗忘,英语成绩徘徊在及格线上;46%的学生渴望有一套记忆的法宝(记忆方法),他们渴望能轻松愉快地学好英语了;54%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重视词汇记忆的方法指导,他们对记忆单词感到压力很大、负担较重。

调查问卷的结果反映学生依赖教师的教,英语教师的“教”在很大的程度上确实影响了学生的“学”。如何教词汇,如何让学生积极学习积极记忆单词成了教师应该探讨的课题。我们必须承认: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时候,教师的 “词汇教学”让学生无所适从,我们只注重单词拼写、词组搭配和句型结构的教学,对这些知识,反复讲解,反复操练,不厌其烦,只想让学生在考试时能取得高分。对于词汇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却一点也不重视,认为词汇并不需要教学,只要教会学生去读这个单词和理解它的意思,课后让学生自己去背,最后,给学生测试听写就完成了词汇教学。我们教师的不重视必然导致了学生对词汇的轻视与麻痹大意,这是失误,值得我们反思与改进。

二、研究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目的与教学实验。

(1)研究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目的。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词汇的积累至关重要,最近,对初二学生的“词汇记忆问卷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落后,或干脆已经放弃了英语学习,就是因为他们从初一开始就懒于记忆单词,或是害怕记忆单词。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害怕记忆词汇”的心理障碍;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信心与兴趣;为了了解“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是如何使得学生在单词方面做得 “先学”以及老师该如何把握“后教”环节等问题,本人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开展教学实践工作。

(2)实践“先学后教,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思路、手段与方法,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口头上落实到了实处。“先学后教”的含义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学生的“学”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先学”就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后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是有的放矢,也是因材施教。“先学后教”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因为“学习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省。”

三、在“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如何学习词汇。

(1)学会国际音标,音与形相结合,有利于单词记忆。国际音标对学习外语的人来说很重要,如果掌握了国际音标,不但可以做到无师自通,而且还可以准确分析语音音素,很好地区别易于混淆的音素。国际音标可以说是绝好的工具。比如目前国内出版的英语词典,无论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都是用国际音标注音的。通过词典的注音,我们可以准确地发音。

(2)学会划分音节。要记住一个单词,首先要能够根据音标和音节来朗读,其次是拼写,利用音节划分,把单词分成若干音节,第三,归纳总结元音字母在开音节和闭音节的拼读规则以及相同字母组合在不同单词中的发音规律来帮助学生正确拼写单词,这样记忆单词就有规律可循。例如,capital,从理论上来说,你可以把它划分成ca-pi-tal /keipitl/ 三个音节(重音在第一个音节),学生只要会准确朗读就能正确拼写了。

(3)利用分类、归纳、联想对比等方法学习词汇。我们指导学生把单词进行分类,例如,分为同义词类、反义词类,再利用联想法对比的方法来寻找规律。如,street , tree , interesting , interest , interested , staple,apple 等, 本来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通过联想,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记忆了。

在教学中,我们没有忘记告诉学生:学习词汇不能靠死记硬背,学习词汇要寻找规律,学习词汇是大脑的一种智力游戏,然后鼓励学生记忆尽可能多的单词,并在“合作小组”内展开词汇竞争比赛,看谁联想能力最强,谁能说出最有创意的记忆方法。学习热情被激发后,学生往往是激情四射,跃跃欲试,争先恐后。

四、提高课堂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方法。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来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词汇。

(1)指导学生“先学”,重在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在接受教师的预习任务后,自主阅读课文,对于生字要利用国际音标尝试着朗读,至于拼读规律要先自主摸索,然后,在次日上课的时候拿出来与同小组的同学共享。“后教”,旨在查对学生的预习效果,并且针对学生的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和纠正。在这个“后教”过程,教师要及时鼓励,及时表扬,但是,在学生表现很不好的时候,一定要克制自己的不满情绪,对于学生,宁愿多鼓励少批评,目的就是:创造好的轻松的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2)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在小组内组织学生听写训练。“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人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人格完善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这种“小组合作”课堂模式中,我们教师经常安排学生分小组听写单词、词组和句子。具体操作如下:每一小组的一号同学(最优秀的学生)根据“导学案”(导学案旨在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导学案提出了“预习任务”,导学案还提供了每一section 的重点单词、词组和句子),扮演小老师的角色,组织全组听写单词,翻译词组,默写句子。反之,我们还把机会

给予六号同学(每组最差的学生),六号根据“导学案”,念出汉语意思,一号至五号默写出英语词组和英语句子。在这样的时候,六号同学往往乐意奉献,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差,但是,他们的合作精神合作态度是很好的,因为他们需要证明自己在人群中、在合作学习中是有价值的!

(3)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鼓励学生在大量的应用中掌握词汇。最近的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多数学生背诵单词之后,没有及时学习对话,也没有及时阅读课文。这种背诵单词的意义不大,单词遗忘率很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集备组给学生开讲座,告诉学生“学以致用”的道理,鼓励学生在背诵了单词之后要积极学习对话与课文,并在语境中积累词汇。此外,我们还指导学生及时补充课外阅读材料,这种靠课外去完成的任务,只有让学生明白它的重要性,学生才会自觉自愿的去完成。

(4)阅读的时候,让学生养成猜测词义的习惯。在“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组织学生上阅读课,在限定的时间内读完4至5篇阅读文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词全部划线做记号,然后,分工合作一起猜测词义。本来是一堂乏味的枯燥的辛苦的阅读课,结果却因为“小组合作”的模式与热闹的气氛而变得趣味盎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个别后进生浑水摸鱼、偷工减料,但是,他们会被这种气氛感染得跃跃欲试,他们会偷偷的打开字典,虽然,他们违背了“猜测词义”的游戏规则,但是,他们确实为本小组做了贡献并且是积极地参与其中。这种气氛就是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拓展词汇。

(5)让学生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源于课本,超越课本”,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达到的境界。在课堂上,只要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联系的词汇,我们都不吝教授。本来以为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可是,实验的结果却证明:只要教师授课生动有趣,课堂气氛热烈,很难记忆的单词,因为生活中“有用武之地”,所以学生竟然记得比书本上的词汇还要牢固!至于在阅读过程出现了生词,我们有的时候会鼓励学生允许学生把所有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并在练习课上开展查字典比赛,这样的比赛不仅活跃了学习气氛,而且使得学生养成了翻阅字典的习惯。

五、实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词汇教学在这种模式中占有优势。《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学目的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本该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思考、猜测、归纳和总结的词汇规律,都由老师代替完成了,教师只是注意自己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和主体地位。然而,在“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我们发现: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可以攻克“害怕记忆单词”的心理恐惧感;“先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摸索规律的习惯;“合作探究”模式可以实现学生的异质互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降低学习压力,减缓心理障碍;同时,“合作探究”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发现、归纳出词汇的记忆规律。

研究“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给予了教师反思的机会、不断自我改善的机会。虽然,该模式有它自身的缺点与局限性,但是,“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正在焕发出它的光彩,它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典范,学生的“学”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课堂的主体地位。更可喜的是,多数学习态度好的后进生进步很快,因此,词汇不再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拦路虎”了,他们从中学到了规律,学到了乐趣。因为乐趣是最好的奖赏,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

参考目录: 《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杨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探究。3 《外语教学法》 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三篇: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使作文课堂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如生活,以课堂作为生活情景的集散地,提供写作素材,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趣,从而激活写作教学的一种课堂模式。作文教学要回归生活,学生就应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作文教学目标上,把写作确定为学生与人沟通,表达思想感情,满足生活的需要。作文意识上,让学生在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和运用作文表现生活的本能,积累丰富的情感、思想。作文内容上,把能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经历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关键词】初中 作文教学 生活化 观察

生活化作文教学是通过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又富有刺激性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它是一种与社会、校园、家庭紧密相连的作文教学,它从头至尾都笼罩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描写真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它的整个实施过程实际就是呼吁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脱离出来做生活的主人,它是解放学生思想,解放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

农村孩子的语文基础差,但农村是一片广阔的世界,有城市没有的无穷无尽新鲜事。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如何让学生回归到为生活而作文的状态上来,让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是老师应该负的责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采用‚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法。

一、作文内容生活化,写独特新鲜的事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作文内容生活化一方面指作文内容来自于生活,要反映生活,要围绕生活广开作文之‚源‛。我引导学生观察充满泥土气息的农村事物,搜集写作素材,然后选择学生自己最感兴趣的所见、所闻、所感。如:阳春三月,叫学生跟随父母到田间劳作;秋收季节,让学生到麦田拾麦穗,地里挖萝卜;双休日,养家禽,种蔬菜;......为此,我经常在周五布置学生同家长到田间劳作,如种蔬菜,养鱼、养花等,并要求学生写劳动后的体会,种蔬菜、养鱼还要求对蔬菜、鱼的成长作记录,在班级里交流经验,然后再进行写作,每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感受,说起来滔滔不绝,写起来生动形象。

二、作文活动生活化,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本身是丰富多采的,是作文的源泉。农村学生写作觉得无话可写,是因为缺乏鲜活生动的、刻骨铭心真实生活。他们往往提笔总是不知所云,经常‚啃笔头‛。唯有让学生置身于生活之中,切身感受生活五彩斑斓的一面,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而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和爱心的人,才会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因此,我们要教学生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生活去‚爱‛——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爱手工制作;还有爱种植,爱采摘,爱参观访问……只要孩子们有了爱,他们的情感一定更丰富,头脑中储存的东西也就更多了,写起作文必定是信手拈来,下笔如有神。在我校的感恩教育活动中,当我要求学生写妈妈的爱时,告诉孩子们,回家时,一定用心观察妈妈平时生活中是如何忙忙碌碌地度过每一天的?妈妈煮饭、炒菜时,是如何做的;洗衣服时如何挥动手臂;教你做作业时,是如何耐心教导。果然,一个星期后,由于孩子的认真观察,加上对妈妈充满深沉的爱,所以平时看起来普通得再普通的这些生活细节就给孩子们写活了。而在指导学生描写大课间时,由于他们对细节仔细观察,加上他们对大课间活动深深的喜爱,所以他们写起来就觉得是轻车熟路了。

这样在农村这乐趣无穷的‚天堂‛里,让学生感知生动鲜明的形象,指导学生练笔,让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

三、作文意识生活化,对生活充满想象和激情

文学形象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概述性反映。作文教学心理研究表明,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引导他们想象,这样会使意境更加广阔,认识和感受更加丰富。为了使学生认识想象对深化观察、丰富作文内容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教育学生时刻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话说出对世界的看法。但是仅靠自己的眼睛的观察还是不够的,学生收集作文素材,教师除了重视学生的表象积累外,更不可轻视想象的训练。为了指导学生的想象能力,我一般鼓励学生先说后写,然后采用从‚小组交流‛到‚全班展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相互启发,诱导想象。在展示过程中,我总会不断肯定学生新颖独特、别出心裁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虚拟世界。

在一次作文活动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O‛,要学生仔细观察后,然后问他们想到了什么。结果,有的学生说它好像好吃的烧饼,有的学生说它像神奇的飞碟,有的学生说它像自行车的车轮……有的学生还从‚O‛中得到启发——‚我们做事都要从‘O’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往前走。‛甚至还有学生想到——‚‘O’就像一个放大镜,让我看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帮助我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向前进。‛你真的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想不到这么一个‚O‛,居然让学生想到了这么多!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个性,鼓励想象是学生作文的动力,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拓宽思路,自由想象发挥,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四、作文评改生活化,多种形式相结合

过去的作文评改,老师经常找出一大堆优点,指出一连串毛病,在学生作文本上写满红红的一大版,这样改完一个班的作文,老师累得半死。然而,作文本一发到学生手中,学生打开作文本,看一眼分数,扫一眼评语,对于老师其它的修改意见置之不理。这样评改作文,老师累得要死,学生得不到半点收获。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批改方式。采取面对面的一一批改,批改以后,要求学生再写一遍,然后再批改,直到他写好为止。当然,老师的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不可能每次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批改所有的文章,但是我们可以依照学生作文的写作层次分组,每次面对面地批改一个组的同学的作文,其他同学的作文可以采取自评、互评、老师简单评改等方式。保证一个学期每个同学都有一次机会面对面的批改,不要求学生一个学期硬要完成多少篇作文,只要他们能真正地提高作文水平就行。

五、作文评价生活化,采用主体多样化

曾经看过生本教育的作文教学课,‚生本教育就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特别欣赏其中的点评手段,它主要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教师评和社会评来进行。(1)自评。学生是作文的主人,让学生自评是教师肯定学生权利的一种表现,同时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经过思考肯定清楚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经过自评提出自己的问题有利于别人参考,进而提出意见解决问题,这种做法是对学生勇气和接受能力的一种挑战值得发扬。(2)互评。互评主要通过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方式来进行。俗话说:‚旁观者清。‛自己的东西自己不一定最了解,有些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他人的眼光,听取别人的宝贵意见,或许你会顿时豁然开朗,同时大家在读文、评文的过程中,渗透了对以往生活的理解并且使学生在比较中不断成长。

(3)小组评。即选几篇较好的作文印给学生,做比较分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评析作文标准的方法,还可以在评析中学习别人的优点,借鉴别人的优美语句,激励自己以他人为榜样同时提高自己批改作文的水平。

(4)教师评。很多人认为教师不应该作为学生作文的点评者,一怕挫伤了学生自尊,二怕打击了他们的习作兴趣。就我看来教师永远是学生的引领者,他必须参与到学生的点评中来,学生毕竟是学生,经历浅学识薄,学生的点评不一定中肯,因为教师生活阅历比较丰富,在学生点评完后给予适当的补充能弥补这种认知差距。

从生活中来,到写作的课堂。只是被动的感受。从课堂到生活中实践才是主动的体验。让体验深入生活。使学生真正将心灵放飞,真正将心门打开,融入生活并改变生活,写作就不只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理性的生活了。学生往往将某种感情挂在嘴上,缺乏真切的体验。未赋新辞强说愁,没有情感的体验何来情感的认知,只能闭门造车了。教师此时,让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带着任务去。观山则情满于山,览物则情动于物。写孝心不妨让学生为父母洗脚,或做一顿饭。从中感受父子亲情。从实践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就使生活中的情味自然行之笔端、汨汨而出了。

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写作的规律。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更是作文课堂教学的规律。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学生一定能写出语句流畅,感情真挚,令人动容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柯孔标.作文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张微素.浅论作文教学生活化[EB/OL].

【4】衡南县咸塘中学.张煜恒——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体会[EB/OL].【5】柯孔标.作文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88,119

第四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与生命教育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与生命教育

摘要:我们的英语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注定我们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书的同时不断渗透生命教育,激励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帮助每位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并引领他们走向美好的人生。

关键词:英语教学 生命教育 理解生命 一 生命教育是什么

生命教育乃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生命管理,把生命中的爱和亮点全部展现出来,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二 生命教育与英语教学结合的原因

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力求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培养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但目前的英语教学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学习感受;注重结果评价,忽略形成性评价。注重分数,忽略英语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结果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均衡发展,综合运用英语能力低这一现状。另一方面初中阶段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键期.英语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要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从某种意义而言,我们应结合日常英语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1 更新教育理念,创建新型师生关系

树立生命化的教育理念,与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师生关系,应将其转化成为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关系。教师的教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宝贵的情感体验,发展了个性,完善了人格。并且师生这一新型关系促进了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解放了思想,打破了禁锢,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广阔,自主,融洽的空间,让学生的生命自由绽放并再此过程中体验,实现生命的意义。2 多角度出发进行生命教育

1)从常态课堂入手

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的主要场所,因此这是走进生命化教育的第一步,我们往往错误地追求环环相扣,一切尽在掌握的课堂。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所遇到的学习困难,忽略了因为积极性,自主性被调动起来后,迸发的天马行空,忽略了课堂的实际状态。环节愈紧密,过程愈流畅,我们忽略的就越多,这不是真实的课堂。相反地,学生在课堂上时而沉思,时而欢呼,教师在课堂上应对自如,处处呈现着课堂的原生态,这样才是常态的课堂,以人为中心的课堂,时刻关注人的存在的课堂,是引领生命自由健康地发展并实现个人价值的课堂。2)从教材内容入手

在英语教改之前,英语课堂讲什么,无非单词、句子与课文。单词会默写了,句子、课文背熟了,再多做些练习,成绩自然不会差。但这与英语课程标准相违背,这势必丧失了英语教学最本真的意义——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英语作为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包含大量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等题材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生活、关注安全、珍惜生命、重视自然等意识的教育。所以我们要从课堂出发,从分利用好教材这一载体,帮助学生体验情感教育,提升学生对自我,社会,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同时、体验并感受到人生智慧,从而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

如人教版“Unit7Will people have robots in the future?”的话题紧紧围绕prediction展开。我让学生运用一般将来时借助There will be句型结合more fewer less去做出对未来预测.学生在课堂上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了预测诸如: There will be more people and cars.There will be more pollution.There wii be less fresh air.There will be fewer trees.我以此为契机,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提出低碳生活概念,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并让学生从现在起就心怀忧患意识,去学会担当。这样的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深入人心。

人教版英语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在进行Sectiong B 阅读课文教学时,我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结合教材,多方面诠释感恩节,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出发,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父母亲人对他们养育的恩,师长对他们的培育的恩,以及深处困境时他人对他们的帮助的恩。并在最后提出在感恩节这天为父母做一道食物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再如,七年级下Unit 5 Why do you like koalas?中我紧扣教材,进行阅读材料Elephants的讲解,向学生直观介绍泰国大象的生存条件及现存问题,抛出议题:怎么改变大象和一些濒危动物的生存现状,开展小组讨论,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We shouldn’t kill the animals; We shouldn’t cut down trees.We should plant more trees.通过小组讨论,不仅有效强化学生爱护生命的意识,形成爱护动物,爱护自然的理念;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保护环境,爱护动物,属于当代学生应尽的责任。同时英语口语也得到相应提高。3)从教学过程环节入手

在多种多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获得英语生命化教育。1)在Greeting 环节与孩子的互相问候,鼓励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多练习口语,让学生学会了礼貌待人。2)在口语操练环节,根据层次设计操练内容,力争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明白只要付出只要努力才不会后悔的人生道理,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展现,学会尊重与包容。3)在合作探究环节学会与他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在设计作业环节时,我们可以分层设置作业,让每名学生都有事可做。学生在进行英语的教育过程中,获得英语知识的同时还获得了丰富的生命涵养,且获得了这一心理暗示:我是幸福的人,我是有用的人。

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英语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注定我们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书的同时不断渗透生命教育,激励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帮助每位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并引领他们走向美好的人生。

第五篇:生命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生命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为了学生自身的成长,其职责是不断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塑造一个丰富的灵魂。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时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阶段。对生命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进行研究,探索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生命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研究进行生命教育的新方法,对初中阶段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命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阶段:实践研究

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2007年1月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凋查分析报告》显示:每五个中学生就有一个曾考虑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做过自杀计划的占6.5%。这项调查数据令人看了尤为震惊。目前初中阶段学生不重视生命的事件呈上升趋势,网上一个个的案例令人触目惊心。初中阶段作为学生人生的重要时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生命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教师对开展生命教育重视不足

如今部分学校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将分数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在考试中并不重要,这便造成学校领导及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普及程度不足。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众学校虽然对外宣称素质教育,但对内为提成绩,仍然走应试教育之路,将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学生都施加过重的压力,也导致学生自身对生命教育缺乏足够认识。这都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道德与法治课开展生命教育的进行。

(二)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内容不完整

本文通过对中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的调查发现,教材中分为自然生命教育、社会生命教育、精神生命教育三部分,但其中性知识教育内容较缺乏。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中阶段学生逐渐出现早熟,早恋现象呈上升趋势。中学生自制力差,缺乏性知识教育,无法正确处理男女之间关系,由于易冲动的个性容易出现不良现象的发生,对自身及他人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初中阶段加以性知识的教育对中学生是极为有利的。

(三)开展生命教育方法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道德与法治教师多以讲授法和演示法开展生命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初中阶段的学生注意集中度较弱,道德与法治教师如果不针对学生需要开展教学,会使生命教育效果降低。教师机械的讲授课本知识,学生的集中性便难以长久保持,再加上教学进度的加快,更加无法激发学生对此课程的兴趣,使得学生学习生命教育的积极性降低。因此,为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的开展生命教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去改进教学方法。

二、道德与法治课开展生命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学校、教师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关键是需要教师及学校对生命教育给予必要的重视。为提高生命教育的开展度,教师自身应加强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从各方面了解生命教育的知识,为开展生命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学校也应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校园期刊、校园报等对生命教育进行宣传,使校园充满生命的气息,让生命教育深入教师、学生的内心,慢慢熏陶着学生们的心灵。再者,可在校园图书馆增加一系列生命教育的书籍,鼓励学生去主动阅读,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增强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重视。

(二)完善生命教育的内容

本文在以上内容中提到过,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缺乏性知识的教育,以及自然生命教育中求生教育内容也较缺乏。初中时期是学生的青春期,早恋现象的出现使得加强性知识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若性教育引导的不足,可能会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好影响。因此,初中阶段加强性知识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其次,初中阶段除了要加强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教育,对学生开展求生技能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的意外事件层出不穷,家庭中用水、用电、用气、安全上网等,都需要教师教授学生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出现意外情况应怎样避险。行走在马路上交通安全知识,也需要教师教授给中学生。遇到突然发生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学生该如何自我保护,这些都需要安排进生命教育的课程中,让学生重视自己生命的同时学会自救白助。

(三)加强对教师生命教育培训

道德与法治教师作为讲授生命教育的主体,对生命教育开展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加强教师生命教育的培训尤为重要。通过对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的培训,使教师能结合自身经验对生命教育产生正确的认识,并能形象的将生命教育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正确认识开展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在意义。同时也能使道德与法治教师不将自身负面情绪带入课堂,尊重学生生命,尊重学生间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四)开展多样的教学方法

生命教育本身是较为一个枯燥的过程,因此,为激发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生命教育。可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对话教学法: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可多加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从而激?l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运用对话教学,使得生命教育课不再枯燥。让学生与教师加强沟通,也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尊重与关心,课堂气氛不再紧张,学生身心也得到较好放松。

创造情景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为提高生命教育开展的有效性,教师应多加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得到亲身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体验。通过逼真的情景模拟,使学生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从而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更加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三、结束语

初中是学生认识生命价值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教师应多加给予教育,在这阶段生命教育的开展也变得尤为重要。虽然目前国家逐渐对生命教育给予重视,但生命与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着重考虑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望学校、教师及社会多加重视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的开展,使中学生健康安全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田长美.初中生命教育探索:问题与对策[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3(2)

[3]胡文国.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命教育探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7)

[4]印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四所中学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5)

下载基于初中科学教学的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初中科学教学的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教育教学改进与实践措施

    初中教育教学改进与实践措施 【摘要】 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初中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初中......

    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教育也在顺应社会不断跟进。如今的初中生对学习方面的要求和需要并不是相同的。想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进一步发......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新课改的要求导致传统的按大多数人水平授课的方式已经相形见拙,分层教学这种更加人性、先进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实验推广,本文主要简述自己......

    中小学生命教育实践探索研究(5篇)

    中小学生命教育实践探索研究》课 题 阶 段 总 结专题教育开展生命教育工作近两年来,我们区的专题教育工作已经初见体系,除了各校已经初步形成的系列化专题教育活动以外,我们区......

    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罗楚春 [摘 要] 教育从其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为人类社会的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服务的,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忽略了教育的......

    信息技术与初中科学教学整合策略的研究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信息化,而科学教学的改革也得益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促使当前的初中教学发展中,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呈现已经成为初中教育发展的趋势,其在提......

    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论文

    [摘要]科学教育学是国际上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历次科学教育改革中诞生与发展的、具有交叉性质的一门教育科学。科学教育改革与科学教育研究密不可分。科学教育改革需要科学教育......

    基于生命成长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生命成长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摘要:生命成长观是人类社会意识觉醒与形成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是人们对万事万物的一种生活态度,是人类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