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管系派员参加“产教融合+实践育人”教学改革研讨会
经管系派员参加“产教融合 实践育人”教学改革研讨会
6月27至28日,应北京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邀请,经管系派员参加在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举行的“产教融合 实践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暨经管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李海东主任从教育视角阐述广东职业教育试点省建设与职业教育标准研制实践探索;广东财经大学雍和明副校长从院校视角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郭延生从企业视角讨论企业实践育人经验与探索。
最后,与会人员观摩了跨专业综合实训基地——“现代公司实战中心”。
财经与管理系李志文
2014年6月30日
第二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情况汇报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情况汇报
枣乡市山乡区职业中专是我区唯一一所国有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坐落于山乡经济开发区牛角岭路北,学校占地面积190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一座办公楼,五座教学楼、六座宿舍楼、两座餐厅、一座实训楼,一座学术报告厅,除学术报告厅外,其他2018年投入使用;投资1.7亿,实训、实操设备总价值2200万元。学校现有学生1897人,在职在编教师72人,专任教师62名,双师型教师15人。现开设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动漫设计、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健康管理、医护、医药、现代农艺技术等多个专业。
山乡职业中专立足山乡本土,围绕山乡经济社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学校专业优势,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发展作出了努力。
一、学校做法
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促进中职学生本地就业。学校利用坐落山乡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定期组织学生到厂矿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实地感受企业发展的现状。三年级学生每年的实习,学校首先安排驻地企业前进实业、金进电子、晴云科创园、马电科技等企业进校对学生进行实习宣传,学校、企业和学生家长签订三方协议书,安排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驻企业进行实习,由企业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培训。每年毕业季,学校联合区退役军人局和驻地企业等深入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毕业生双选会和校园招聘会,让学生直观感受本地企业,搭建企业和学校毕业生的平台。通过多平台的搭建,企业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有了基本的了解,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状况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达成就业意向,促进了学生对口就业。合作企业普遍反映,学生整体素质高,专业强,希望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2021年,我校有多名学生被山乡国企等录用。
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不足是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瓶颈,尽管区里拿出指标进行招聘,但很多岗位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近两年来,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搭建的平台,让一批上进心强,专业进取精神足的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和带领学生到企业实训的机会到企业实地考察、学习、实践锻炼,学校教师深入企业,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研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参与技术改革,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发展动态,更新知识技能。通过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实践,教师找准了企业需求与课堂教学的契合点,丰富教学案例,提升专业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在校企合作中,从合作企业发现引进人才,引进专业师资,作为学校专业兼职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产教深度融合,促进专业发展。学校原来开设汽车维修和运用、机电技术运用等专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专业远远不能使用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山乡马电科技主要生产各种新能源电动车,这与传统专业有较大的区别。学校与企业交流合作中,依据企业用人实际,设置了水电焊、氩弧焊等专业实训课程和新能源电路等理论和实训课程,满足马电企业新能源发展需要。学校在与企业不断深化交流中,学校依据企业用人要求和人才成长规律,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在模块化、主辅修制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重视市场、服务企业、行业和产业的意识;此外,结合山乡的康养产业,学校依托枣乡乡村振兴学院,积极参与养老护理的社会化培训,2021,累计培训养老护理员300人次,取得了省人社厅颁发的养老护理资格证书。
二、存在主要问题
1.产教融合存在校热企冷现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推动,双方主动融合的自觉度不够;
2.多数安排到企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得到系统的生产培训,学生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专业技能和知识得不到提升。
三、建议意见
1.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
2.优化实训前教育,保证实训前的有效指导。
3.落实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有关财税政策,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和企业参与办学。
第三篇:产教融合心得体会
产教融合感想体会
最近我阅读、并且了解了了产教融合的相关要点,据我所了解的产教融合,主要的内容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把学校办成及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相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这一体系有助于保障跨界合作,协同育人,专业共建的构成,培养未来年轻人的能力、以及可发展力。
以我看来产教融合的最主要性关键在于实体项目,学到最后的成果积累的够不够丰富,以及被学者是否积极配合产教融合内容,并且是否有累计一定的经验。这一体系对于构建专业发转方向提升专业品牌、提高就业质量与精度、提升专业技能推动项目建设、融入地方与文化传承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现在基本只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才更加适合。或者说只有小部分专业才能进行产教融合。若是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在先进的产教融合的知识下达成共识,是在这一体系中最只要的一个环节是我们在产教融合里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认为产教融合的专业性领域再大大拓宽是有必要的。
产教融合主要是将人为的目的,以及团队的组织相结合以最终收获成果为最终效果的一项有水平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活动主要以质量和效益为衡量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意义在于以模仿为主的技能的实训实习,它是在真正的环境下认真的、真实的工作和学习、不仅仅是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
产教融合心得体会
今天,我了解了产教融合,我了解后的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相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及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这一体系有助于保障跨界合作,协同育人,专业共建的构成。
我认为,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实体项目究竟到底能不能让学生在实习中又能学习到东西,并且累计一定的经验。这一体系对于构建专业发转方向提升专业品牌、提高就业质量与精度、提升专业技能推动项目建设、融入地方与文化传承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目前学校存在的几个校企合作都是比较好的,但能影响到的专业太少了。基本只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才更加适合。或者说只有小部分专业才能进行产教融合。但是,学生与老师的共同协作、达成共识,是在这一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将他的专业性领域再大大拓宽。
除此之外,应为产教融合的意义在于以模仿为主的单项技能的实训实习,它是在真正的环境下认真的、真实的工作和学习、不仅仅是教学计划的组成部分、他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要求的教学活动,最终是以质量和效益为衡量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所以。我认为,产教融合当然是在学习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但是发展路线相对宽泛,是后续学习更加优秀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第四篇:牡丹区职业中专产教融合工作总结
牡丹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总结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上升到国家基本制度的层面,提升了产教融合的内涵,而且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对我们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作出了最高指示。多年来,我们牡丹区中等职业学校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有关指导,更新我们的办学理念,理清我们的办学思路,规范我们的办学行为,在产教融合工作中做了积极的探索。
一、建设一支适应产教融合教育新常态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在校生达3147人,在编教职工306人,其中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186人,专业课教师有84人,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42人,其中具有与专业相关的技师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中级以上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执业资格)教师13人。专任教师全部取得了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11人。雄厚的师资队伍能保证教学实训的有序开展。
学校还非常重视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根据专业设置的要求,积极吸收高校优秀毕业生来校工作。同时,鼓励中青年老师参加各类培训或进修,鼓励中青年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多名老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学校还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几年来,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拥有了一支基本功扎实、专业素养较高的专业教师队伍,为产教融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职教集团助力产教融合工作。
牡丹区职业中专已经申报了菏泽市服装设计和电子商务等两个职教集团,职教集团内部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为学校与企业合作,产教融合搭建了良好平台,也明确了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自的职责。以我校服装专业与菏泽英姿服装有限公司合作为例,未组建服装职教集团的时候,学生到服装厂上实训课,服装厂生产紧张的时候,学生实训就受到影响,老师有意见,学生有情绪,服装厂也有理由。组建职教集团后,集团内的学校都和服装厂成了一个整体,学生的实训实习和服装厂的生产一体化设计,服装厂生产淡季,就多安排学生实训实习,做到了生产教学两相宜。
三、大学合作补短板,拉长产教融合工作链。中等职业学校对有些专业的学生培养有它自身的短板,因为,有些专业我们对学生只能进行专业基础培养,这离学生成为这一专业的合格人才尚有很大差距。我们针对这样的专业我们采取与大学合作,拉长产教融合工作链。我校在15年就创办了航空服务专业,我们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从大学拿到企业用人要求,我们完成中职阶段的专业人才培养,再交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接着按照校企培养方案对学生继续提升培养。这样就形成了中职+大学+企业的产教融合新模式。经过三年探索,这种模式已经成熟,我校15级航空班的同学已经完成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学习任务正参加在韩国的公司培训。目前,牡丹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正与山东职业学院就汽车维修高层次人才培养签署合作意向。明年即可实现招生办学。
四、企业入校,联合办学规模初现。
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我们16年与广东心连心惠众集团联合招生机器人专业班,18年与山东丁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招生建筑可视化设计师特色班。企业人员进学校,专业培养企业化,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授课模式都融进了企业特色,目前,16级机器人班已经完成培养课程即将走上工作岗位,17级机器人班,18级建筑可视化设计师特色班都实现了两个班的规模。
由于我校17年之前,校舍面积小,办学条件差,基础薄,教师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使得我们在产教融合工作上步子迈的小,所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有限。今后,我们会利用目前已经搬进新校区,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投入加大的好条件,积极探索,力争创新,注重实效,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做好产教融合工作。
第五篇:《设计史》产教融合工作总结
《设计史》产教融合工作总结
艺术学院
设觉传达
设计史课程就其实质上来说,就是帮助学生发掘其人文内涵,在不同民族的艺术审视、比较中,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确立学生对艺术中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艺术理念的形成。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注重理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对其专业学习有所启发,甚至从中找到艺术创新的依据。
由于设计史是理论类基础课程教学创新,为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思路方面有如下总结;
1、课堂教学中,围绕教材的重点内容和对学生具有启发、借鉴意义的部分展开讲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对重要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阅资料进行延伸,培养他们提高阅读量、撰写读书笔记和独立、理性思考的习惯。
2、教学研究中,适时调整学术研究向当代转移,重视对国内外新的设计现象的研究。当代国内外设计家和史论家究竟关心什么,设计的未来如何发展,设计的民族性是否能保持下去等。这样对艺术的研究就超出了自身的价值,以发掘设计史的内涵,形成对设计新的人文理解和观念。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设计史学习研究的魅力,明白课堂学习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3、重视具体教学过程。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把学生平时的读书笔记、论文及课外作业都体现到学生的成绩考核中,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为考试而学的行为,转变学习风气,更好地发挥史论课教学的实质作用。
4、设计史是随着艺术设计的发展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的子学科,让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了解母学科——美术史,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既可以拓展他们的文化艺术视野,也可以弥补学生人文素养、设计理念及表现语言的欠缺。
5、将最新的国内外大型艺术展览的信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开展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讲座等形式分析、解读相关艺术信息,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和感受,使他们体验到设计史学习与专题研究的魅力和价值。
以上是对设计史的教学思路进行的总结,下面对设计史的教学创新进行一下总结:
1、授课内容与时俱进,重点突出纵观设计史,所包含的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时间跨度比较大,文化、地域差异比较大,在有限的课时里,授课教师需要精炼教学内容,删繁就简,重点突出,留下对未来设计实践有帮助的、应用价值高的设计理念与应用实例。视觉传达专业的设计史课程重点在于从分析设计的发展过程,研究和分析各个不同时期的设计观念。设计史的授课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由于科技、文化、经济、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创新,设计也在发展和进步。设计史的教学不应该仅仅从设计的发展史上简单的将词汇进行解释、将理论进行阐述,要求授课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国内外最新的设计动态和设计的发展趋势,合具有时代特色和借鉴意义的设计实例,通过分析和讲解,启发学生学习历史和设计作品背后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想法,使得设计史可以鲜活的得以传承。
2、发挥专业特色,构建实践教学设计史课程一般来说都是考查课,授课方式也就是纯理论教学为主,结课方式一般以论文为主,所以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授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构建视觉传达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发挥视觉传达专业专业特色,结合设计内容展开对具体设计风格和方式演变的历史的学习。其次,改变过去“满堂灌,一讲到底”的授课方式,建立老师跟学生之间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从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见解,发挥他们的潜能。最后,加强课堂的实践教学。
设计史不仅向学生提供基本的专业知识,也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提供新的看法和参照。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良性学术互动交流,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他们新的人文思想,形成与时俱进的大设计的观念,这才是这些课程应该给予学生最好的关怀和启发。相信在学院“艺术、技术、人文”办学思想的指导下,艺术设计史的教与学定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