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贫困人口与脱困对策情况调查报告
2020 贫困人口与脱困对策情况调查报告 3 篇 【篇一】贫困人口与脱困对策情况调查报告
按照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扶助贫困群体,建设幸福延安”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县及时安排部署,由县委农工部牵头,扶贫、民政、街道办等部门参与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我县贫困人口情况汇报如下:
一、贫困现状
xx 位于延安市南部,属省级贫困县,总面积 4182平方公里,辖 8 镇 2 乡 1个街道办事处 3 个社区服务中心、240 个行政村,总人口 1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1.2 万人。XX 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5497 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5498元。
1、农村贫困现状
按照省定 1600 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约 2.4 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 19687 人、贫困村数 128 个、辖 320 个自然村;按照市定 1800 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 2.6 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 21090 人,贫困村数 128 个、辖 320 个自然村;非重点贫困村中的贫困人口约 4910 人。
我县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在高塬沟壑、洛河峡谷及支流葫芦河等流域,这些地区生存条件较差,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扶贫难度很大。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占全部经济收入的 90%以上,从事种植业的贫困人口约 85%以上;养殖业占全部经济收入的 2%、从事养殖业的贫困人口为 5%;工资性收入占全部经济收入的 7%,其中从事服务业的占 3%,外出务工人员占 7%。农村贫困人口中 60 岁以上占 24%、45 岁以上占 48.3%、18 岁以上占 88.4%、16岁以上的 89.3%.农村贫困人口中 60 岁以下高中及其以上学历占 5.7%、初中学历占 38%、小学学历占 37.3%、文盲 19%。
农村贫困人口中享受养老保险 8081 人、低保 7140 人、救助 10640 人。XX年以来,移民搬迁 35 处、931 户、4291 人,脱贫 2.152 万人。
2、城市贫困现状
按照生活保障线标准,我县城镇“三无”人员 166 人;有一定劳动能力和不
固定收入,但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贫困居民 2665 户 6653口人,下岗职工 370 人,失业人员 436 人,零就业家庭 46 户,分别占贫困人口5.6%、6.6%、1.7%,因灾、因病生活困难的家庭 292 户,城镇贫困户中经营性收入 26.5%,工资性收入 73.5%。无住房户居民 633 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共有 XX 户,5240 口人。
3、贫困主要原因
目前,我县城乡贫困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原因: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我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塬沟壑、洛河峡谷及支流葫芦河等流域区域。这些地区资源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有近30%的农户用水、吃粮、花钱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暖而复寒、饱而复饥的情况也较为严峻,刚刚脱贫不久的群体抗灾能力弱,稍有变故就可能重新返贫。二是贫困人口多,整体素质差。贫困人口由于知识贫乏,文化水平低,现代科技意识、商品意识不强,自给自足思想严重,再加上大多体弱多病,劳动能力弱,外出务工受限,发展产业项目受限,创收门路非常有限。三是财政投入强度偏低,扶贫成效巩固较难。国家扶贫项目覆盖面偏小,资金投入较少,如今年连片开发的三个贫困村,每村 100 万元的资金量,50%用于贫困户的产业扶持,3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用于村容村貌整治。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资金只有 50 万元,只能用于贫困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年的扶贫结束了,扶贫成效并不明显,一旦没有了国家的支持,现有的成果将很快恢复原状,更难以巩固提高。
城镇贫困人口贫困原因:一是部分企业倒闭,下岗职工增加,并且这一群体大多年龄偏大,职业技能不符合社会需要,再就业难度大,无收入来源。二是城区失地农民,从业难,生活无来源。三是部分家庭因灾因病致使家庭负债,生活困难。
二、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近年来,县委政府十分重视贫困人口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城乡贫困人口扶贫优惠政策,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大病救助等工作,使扶贫、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XX-XX 年,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 3793.08 万元,共启动实施扶贫重点村 72 个,农村安全
饮水 9 处,集雨窖灌 3394 眼;组织实施贫困人口搬迁 931 户 4291 人、危房改造78 户 355 人;投放扶贫贴息贷款 6390 万元,建立互助资金协会 11 个,投入社会扶贫资金 3146.84 万元;组织培训转移输出贫困户剩余劳动力 1036 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4 万多人次,这些有效地改善了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全县贫困人口由 XX 年的 2.63 万人下降到 0.478 万人(按 1196元贫困标准)。二是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城镇居民截至目前共有 XX 户,5240口人纳入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占城镇人口的 3.1%。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723.8 万元,实现了困难居民保障全覆盖,做到了应保尽保。并积极开展了各项救助工作,临时救助 126 人,发放救助金 41.8 万元,大病救助 121 人,发放救助金 72.2 万元。积极组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开展各种职业技术、家政培训,组织引导无业居民再就业。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自然条件差是我县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工作决策、安排资金项目时,首先要优先照顾到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规划,加快农业基本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电、路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条件,这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加快发展老区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整体水平,这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保证。同时,加大小额信贷、互助资金支持力度,重点解决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2、实施移民扶贫,改善恶劣生存环境的人口居住条件。对那些自然资源匮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极差、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人口实施移民搬迁。按照市上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移民搬迁必须向县城、重点镇、社区集中,而我县重点镇、社区主要集中在塬面乡镇,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川道乡镇,计划在洛河峡谷地带规划一些社区,把移民搬迁的重点向川道社区辐射。
3、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教育扶助的力度。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多数贫困人口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为贫困农民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创造条件。对贫困农户子女就读全日制普通
高校的,每学年给予一次性补助或提供助学贷款,以此进一步缓解低收入农户的子女教育费用压力,促使贫困家庭子女改变命运,真正解决低收入家庭的脱贫问题。
4、创造条件拓宽城镇贫困居民的就业渠道。一是招商引资创办工业企业,使下岗职工、失业青壮年开创优惠政策进入厂矿企业工作就业。二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组织培训,使无业人员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劳务输出。三是对确无劳动能力的,做好养老保险、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
【篇二】贫困人口与脱困对策情况调查报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xx 总理指出:“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高度重视,同时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实现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县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脱贫致富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为了抢抓机遇,准确摸清全县贫困底子,找准扶贫攻坚的突破口,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我们组织专班人员,对全县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全县贫困人口的状况与分布
通过逐户摸底、建档立卡,2019 年,按照国家划定农民人均纯收入 2736 元的贫困标准计算,全县共有贫困人口 x 户、x 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 x%。具体状况和分布如下:
㈠从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看,在 x 户贫困户中,人均年现金收入在 1500 元以下(含 1500 元)的有 x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x%;1501—2019 元的有 x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x%;2019—2500元的有x户,占贫困户总数的x%;2501—2736元的有x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x%。
㈡从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看,户均离村主干路 2.1 公里,其中离村主干路5 公里以上的有 x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x%;户均当家田 1.2 亩(人均 0.37 亩),其中无当家田的有 x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x%;饮水困难的有 x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x%;未通广播电视的有 x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x%;住危房的有 x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x%。
㈢从贫困人口分布情况看,xx 镇有 x 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 x%;xx 镇有 x 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 x%;xx 镇有 x 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 x%;xx 镇有 x 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 x%;巡检镇有 x 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 x%;xx 镇有 x 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 x%;xx 镇有 x 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 x%;xx 镇有 x 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x%;xx 镇有 x 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 x%;xx 镇有 x 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 x%。
㈣从重点贫困村分布看,全县有省定贫困村 41 个,其中,xx 镇 6 个,xx 镇6 个,xx 镇 6 个,巡检镇 4 个,xx 镇 4 个,xx 镇 3 个,xx 镇 3 个,xx 镇 3 个,xx 镇 3 个,xx 镇 3 个。此外,xx 镇和 xx 镇为全市重点贫困镇。
㈤从贫困户类型看,全县贫困户大体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暂时型贫困户(因灾、因病、因学和多子女等)。这类群体一般经过 3—5 年的时间,通过政府帮扶和自身的努力可实现脱贫;第二类为资源能力型贫困户(缺土地、资金、技术等)。这类群体通过政府帮扶可以较快实现脱贫;第三类为特殊型贫困户(伤残、智障、无后续劳动力资源等)。这类群体无法通过帮扶实现脱贫,只有通过政府救助或纳入低保才能保障基本生活水平。
二、致贫的主要原因
㈠自然条件恶劣。全县 11 个镇(区)中,有 7 个镇属于高寒山区,耕地少、地力脊、石漠化严重,山洪、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脆弱,农业比较效益低。2019 年,7 个山区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9200 元左右,比丘陵 4 个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少 3300 多元,贫困发生率比丘陵地区高出 11 个百分点。
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交通不便。目前,虽然群众的出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主要反映在部分山区行政村还没有通水泥路,大多数自然村交通状况改善不大,群众行路仍然不便。据调查,全县有 9 个行政村村级公路未硬化,17 个行政村村级公路硬化不彻底(断头路),60%的自然村是泥土路。二是饮水困难。我县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来,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特别是山区饮水难的问题依旧突出。如 xx 镇孙山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畜禽饮水主要靠水窖蓄水,水质极差,遇到天旱,基本上都是买水吃。目前,全县饮水困难的有 2.12 万户、7 万人。三是居住条件差。全县有 3.82 万户、12.6 万人居住在土坯房或石板房中,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户数的 31.9%。这些土坯房大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成的,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已成危房。四是电力供应不足。在实施第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时,我县农村用电负荷设计较低,随着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原有的供电负荷无法保障正常运行,尤其是输电线路末端用电矛盾更加突出。
㈢公共服务不到位。在群众就医方面,据调查,全县还有 170 个村级卫生室不达标。许多村卫生室由于医疗设备不足、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弱,群众除了伤风感冒外,一般都在镇里或县城看病,导致不少村卫生室面临生存危机。在学生上学方面,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学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也造成了上学难的问题。如教学点的撤并,导致很多小学生、特别是山区小学生上学要走很远的路,家长十分担心。一些条件较好的家庭,只好把孩子送到镇里或县城上学,家长陪读。这样不仅造成农村教学资源浪费及城镇教学资源不足,而且由于陪读又造成一个劳动力的闲置浪费。同时,全县还有 37 个教学点需要改建完善。
㈣产业支撑能力不强。一方面,涉农企业带动能力弱。近年来,我县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但整体实力不强,尤其是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尚未真正形成产业链条,“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作用不明显,农户从企业或合作社中得到的实惠不多。另一方面,产业优势不强。要使农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发挥好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我县养殖业、林特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普通产品多,特色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品牌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缺乏竞争优势,市场抗风险能力不强。
㈤资金投入不够。一是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少。由于我县不属于国定和省定贫困县,国家投入的扶贫资金较少,我县每年仅对 11 个村进行重点扶持、整村推进,扶持作用不明显。同时,大部分村长期得不到政策扶持,贫困程度越来越严重。二是行业扶贫资金投入不够。如现在农村建一套砖木或砖混结构房屋,少则需要 7—8 万元,多则需要 11—12 万元。目前,国家危房改造等补贴政策资金大约在 10000 元左右,相对建筑成本而言,这些补贴无疑是杯水车薪,真正的贫困户因缺钱而无力搬迁,从而享受不到国家搬迁扶贫的优惠政策。三是村级投入缺乏来源。近年来,由于争取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都需要村级配套资金,导致许多村负债累累,发展产业、加快建设的能力大大削弱。如硬化 1 公里村级道路,国家补助 10 万元,而实际需要投入 25 万元以上,每修 1 公里路资金缺口达 15万元以上。据调查,全县村级债务高达 1.83 亿元,平均每村达 64.8 万元。四是自身投入严重不足。缺生产发展资金的有 x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17.6%。这些农户一年的收入除了保障基本生活和简单再生产外,没有余钱,他们有扩大再生产的愿望,一部分还有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技术,但苦于缺乏资金,只能“望洋兴叹”。据调查,在 x 户贫困户中,户均欠外债 526 元。
㈥村级党组织“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充分。据调查,一些有烟叶、茶叶、香菇等产业的村级党组织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但也有一部分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严重。如有些村干部思想观念保守,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有些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习惯于张口要项目、要资金,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谋划项目、争取项目;还有少部分村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困难群体无动于衷,每年仅靠民政救济进行安抚,而不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老百姓脱贫致富。
㈦人力资源不足。人力资源不足致贫的有 x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79.3%。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缺技术。这类贫困户有 x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17%。这部分贫困户主要是劳动力文化水平太低,大部分只有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对新技术、新事物、新观念和新的经营理念接受能力不强,缺乏致富技能。二是缺劳力。这类贫困户有 x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18.8%。我县劳动力外出务工已成为许多农民家庭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少的家庭,主要精力用于农活,无暇外出务工,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三是家庭负担重。因病、因残致贫的有 6800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40%;因供养子女上学和赡养老人致贫的有 x 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3.5%。由于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导致这类贫困户家庭负担重,难以实现稳定脱贫。
三、脱贫的对策与建议
㈠坚持改革创新,切实完善扶贫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全县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与省市联网、资源共享和动态管理。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分类施策,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规划和具体扶持措施,细化脱贫标准,集中力量分期分批予以扶持,确保贫困户 3 年时间内稳定脱贫。
二是健全驻村帮扶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以领导联镇帮扶、单位驻村帮扶、干部联户帮扶、镇(区)主责帮扶、社会参与帮扶为主要内容的“五帮”活动,下大气力抓好“五帮”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管理、督办考核和总结表彰等工作,确保每个贫困村有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有帮扶责任人。三是完善扶贫督办考核机制。要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的范围,加大考核力度,适时出台对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检查考核的办法,每半年召开一次督查会议。对各镇(区)的考核,要把减贫指标和贫困村的面貌变化、扶贫产业的培植发展作为考核内容;对县直各单位的考核,要以“五帮”活动的效果为目标,检查深入到所联系的村帮扶活动情况,实行脱贫对象销号制,把每年帮扶脱贫户的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每年年底或次年年初,全县进行表彰,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㈡争取多元投入,全方位筹措扶贫资金。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扶持资金。抢抓当前我县比照享受幕阜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同等政策和将南河流域纳入连片扶贫开发主战场的重大机遇,县发改、财政、扶贫开发、国土资源、林业等部门要加大赴省到市汇报对接力度,积极争取各类扶贫项目资金。二是不断增加地方财政投入。按照《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鄂发〔2019〕12 号)要求,各级财政要建立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精准扶贫相适应的财政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县级财政要逐年增加扶贫专项资金预算,加大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三是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依据《南漳县扶贫贷款贴息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坚持多家联合会审机制,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规模,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㈢整合各种资源,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为了探寻“精准”之道,要想在短期内解决新一轮确定的 41 个贫困村脱贫问题,补齐农村发展的“短板”,就必须走整合资源,合力攻坚之路。各相关部门、各镇要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开展扶贫“大合唱”,把有限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各种资源有效整合,用活用好,发挥作用和效益。一是大力实施“323”脱贫攻坚行动。即实施县、镇(区)、村三级联动;为每个特困村整合 200 万元资金,集中解决饮水、交通、住房、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五
大突出难题”;实行“一名县‘四大家’领导联系一个村、一个县镇工作专班进驻一个村、一批项目资金整合扶持一个村”的工作模式。切实做到项目整合、资金整合、力量整合,努力实现精准到村、扶贫到户。二是与“三万”活动相结合扶贫。针对全县仍有 9 个行政村未通水泥路的实际,要切实采取“争取国家计划和政策扶持一点、县财政预算一点、部门帮扶一点、一事一议自筹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的“五个一点”的办法,整合交通、发改、扶贫等方面专项资金,结合今年开展的以“村村通客车”为主题的“三万”活动,11 个县直部门“一对一”重点包保帮扶,合力破解资金瓶颈,确保今年 11 月底前彻底实现道路“村村通”。三是与政府“十件实事”相结合扶贫。今年全县将筹措整合资金 2.1 亿元,重点解决教育、交通、卫生、养老、法律援助等十项民生工程,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条件。
㈣注重标本兼治,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扶贫开发只有做到标本兼治,才能斩断贫困“穷根”。除了通过提高低保、医保、养老等社会保障和教育、住房、饮水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兜底式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存问题之外,解决稳定脱贫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一是扶持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与生态优势,以“中国有机谷”建设为载体,以“特色、精品、高效”为目标,加快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把各地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培植龙头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发展现代农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形成特色有机产业集群,探索、推广“龙头企业带基地、大户带小户”的办法,让农民收入得到快速增加。二是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培训、“雨露计划”、九年义务教育等,通过务学、务农、务工等智能和技能学习,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三是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在必要的扶持下,贫困户要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自我脱贫。在县直相关部门提供培训、务工、创业信息的前提条件下,贫困户要积极主动就业创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切实提高收入水平。
【篇三】贫困人口与脱困对策情况调查报告
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全村 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256 亩,共有 5 个村民小组、528 户 1548 人。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2014 年农民人平纯收入 9961 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 5 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 28 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 16 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 8 处;新建沼气池 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 4 户、山羊规模养殖户 3 户、特种养殖户 3 户(其中,大鲵养殖户 1 户、山鸡养殖户 1 户、鸽子养殖户 1 户);发展核桃 700 亩、高山无公害蔬菜 200 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该村有村级债务 43 万元,现有贫困户 171 户 333 人,其中低保户 65 户,五保户 14 户。饮水困难 207 户,土坯房 412 户,危房 382 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 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 26 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面上致贫原因
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村内无集体企业,2014 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 5 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条件差。供电网络老化,村内 1/3 的农户用电不达标。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全村 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
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养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养等。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因病致贫是主因。在调查中了解到,黄马河村贫困户 171 户,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 142 户,占贫困户的 83%;缺劳力 12 户,占贫困户的 7%。比如,黄马河村五组的常昌贵,患有癫痫病,妻子患有先天性的精神病,夫妻都是残疾人,儿子读初一,家中无任何经济来源,家庭生活十分困难。
二是观念落后是根源。调查发现,贫困户绝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既无劳动,又无技术,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观念比较传统、保守,守摊子的思想比较突出。
三是保障不足是诱因。在农村,大病救助、灾害救助、农村低保、养老服务等社会保障严重不足,标准不高,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因病因残,极易返贫。
三、黄马河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
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要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代表会,武装骨干,统一思想,提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克服项目争取难、资金筹措难、群众组织难、短期脱贫难等思想障碍,主动适应新常态,提高扶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充分发动群众,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投入到扶贫攻坚的热潮中来。
二是要完善发展思路。根据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重新调整发展规划。在产业上,积极探索发展高山蔬菜和特色养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进一步优化方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减少浪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班子建设,村民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软环境建设。
三是要充分体现精准。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一家一户的脱贫上。根据对黄马河村贫困原因的分析,要在大病救治、社会保障和土坯房、危房的改造上再加力度,再添措施,使每个贫困户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的居所。
四是要精心谋划项目。中央发出精准扶贫的号召后,各级将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要能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就要认真谋划项目,并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力争有较多的项目落地,并产生较好的效益。
五是要保护生态环境。黄马河村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植被良好,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资源环境的破坏,着力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净、房靓物丰、人和家兴的秀美风光,为夷陵区保留一方净土,为子
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四、对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根据在黄马河村了解到的有关情况,现对我区即将展开的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进一步弄清情况。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要在进一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贫困状况,扶贫才能有的放矢。现有的贫困村是根据每年年报上人平纯收入的多少确定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是根据历年减少的脱贫户、人口的基础上确定的,与实际不完全相符。建议对全区的贫困户统一设定标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根据统一标准,对贫困户、人口和致贫原因进行调查摸底,准确识别,把这些基础数据汇总后,根据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比例确定重点贫困村,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精准扶贫工作规划。
(二)进一步完善规划。根据全区贫困人口的分布状况,结合上级关于精准扶贫的相关要求和政策,进一步完善“1 十 N”的精准扶贫规划,即一个总体规划,外加扶贫搬迁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基础设施(水电路网)建设规划、无能力脱贫人口的基本保障规划等,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使全区精准扶贫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均衡发展。
(三)进一步突出重点。本次精准扶贫的重点是贫困人群的脱贫,要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一家一户贫困人口的脱贫上。为此,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通过扶持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增加收入,这是治本之策。
二是增加社会保障投入。调查发现,现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因此要增加医疗救助的投入,放宽大病救助的条件,提高新农合报销的标准,加强基层卫生事业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同时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解决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
三是大力改善基础条件。贫困地区面上的贫困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交通不畅、信息不灵。要下决心集中一定资金,进一步改善边远贫困地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为面上的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四是适度发展养老产业。由于客观因素,边远贫困地区光棍家庭呈增长趋势,未来十到二十年内五保户将大幅增加,乡镇福利院要适当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现在,子女在外打工挣钱或在城镇落户,老人不愿离开农村,农村社会养老也将有一定市场,另外,现在城市居民也有季节性到农村居住的愿望,这将给农村的养老产业带来机遇,应统筹规划,逐步发展。
五是统筹考虑扶贫搬迁。扶贫搬迁无疑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实行搬迁扶贫难度很大,多种原因不愿搬迁,囊中羞涩无力搬迁,有求于人难以搬迁。要做好搬迁扶贫工作,必须统筹谋划,综合施策,核心是三点:①科学合理规划居民点。②加大对居民点基础设施的投入。③结合城乡统筹、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扶贫搬迁的相关政策。做到这三点,然后逐步引导,必有所成。
(四)进一步创新方式。总结以往扶贫的经验,这次精准扶贫在方式上要有所创新,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实效。具体就是搞好五个结合。
1、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政府在做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建专班、强力推进的同时,要充分动员,武装骨干,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脱贫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才有不竭的动力。
2、行政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如在扶持产业发展时,先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利用扶贫资金让贫困户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占有股份,既让贫困户受益,又促成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后,又反过来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此外在资本下乡、社会救助、志愿服务等方面,动员和组织好了,潜力巨大。
3、扶贫开发与城乡统筹相结合。要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在夷陵区全域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中去谋划部署,在产业布局、项目安排、城镇化建设上丰富完善、同步推进,不搞成“两张皮”。
4、帮助发展与社会保障相结合。在过去的扶贫工作中,重点在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生产,这无疑是正确的。有些贫困家庭,因年老体弱、长期生病、智障残疾等原因,通过帮助发展不可能脱贫,需要通过提高保障水平、实施社会救助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在这方面要加大投入,完善政策。
5、经济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在开展精准扶贫的同时,高度关注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新型农民教育、农户评选、宣传正反典型等方式,提升思
想素质,学习创业技能,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文明新风,有效解决在部分贫困人群中存在的不团结、不勤奋、不养老的问题,提振精神,树立信心。
(五)进一步注重实效。新的历史时期的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重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转变作风,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方能取得实效。切忌情况不清,有失精准;切忌一哄而上,龙头蛇尾;切忌好大喜功,不办实事。总之,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第二篇:城乡贫困人口现状调查报告
城乡贫困人口现状调查报告
按照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扶助贫困群体,建设幸福延安”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县及时安排部署,由县委农工部牵头,扶贫、民政、街道办等部门参与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我县贫困人口情况汇报如下:
一、贫困现状
xx位于延安市南部,属省级贫困县,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辖8镇2乡 1个街道办事处3个社区服务中心、240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49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498元。
1、农村贫困现状
按照省定1600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约2.4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19687人、贫困村数128个、辖320个自然村;按照市定1800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
2.6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21090人,贫困村数128个、辖320个自然村;非重点贫困村中的贫困人口约4910人。
我县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在高塬沟壑、洛河峡谷及支流葫芦河等流域,这些地区生存条件较差,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扶贫难度很大。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占全部经济收入的90%以上,从事种植业的贫困人口约85%以上;养殖业占全部经济收入的2%、从事养殖业的贫困人口为5%;工资性收入占全部-1-
经济收入的7%,其中从事服务业的占3%,外出务工人员占7%。农村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占24%、45岁以上占48.3%、18岁以上占88.4%、16岁以上的89.3%.农村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下高中及其以上学历占
5.7%、初中学历占38%、小学学历占37.3%、文盲19%。
农村贫困人口中享受养老保险8081人、低保7140人、救助10640人。2000年以来,移民搬迁35处、931户、4291人,脱贫2.152万人。
2、城市贫困现状
按照生活保障线标准,我县城镇“三无”人员166人;有一定劳动能力和不固定收入,但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贫困居民2665户6653口人,下岗职工370人,失业人员436人,零就业家庭46户,分别占贫困人口5.6%、6.6%、1.7%,因灾、因病生活困难的家庭292户,城镇贫困户中经营性收入26.5%,工资性收入73.5%。无住房户居民633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共有2005户,5240口人。
3、贫困主要原因
目前,我县城乡贫困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原因: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我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塬沟壑、洛河峡谷及支流葫芦河等流域区域。这些地区资源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有近30%的农户用水、吃粮、花钱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暖而复寒、饱而复饥的情况也较为严峻,刚刚脱贫不久的群体抗灾能力弱,稍有变故就可能重新返贫。二是贫困人口
多,整体素质差。贫困人口由于知识贫乏,文化水平低,现代科技意识、商品意识不强,自给自足思想严重,再加上大多体弱多病,劳动能力弱,外出务工受限,发展产业项目受限,创收门路非常有限。三是财政投入强度偏低,扶贫成效巩固较难。国家扶贫项目覆盖面偏小,资金投入较少,如今年连片开发的三个贫困村,每村100万元的资金量,50%用于贫困户的产业扶持,3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用于村容村貌整治。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资金只有50万元,只能用于贫困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年的扶贫结束了,扶贫成效并不明显,一旦没有了国家的支持,现有的成果将很快恢复原状,更难以巩固提高。
城镇贫困人口贫困原因:一是部分企业倒闭,下岗职工增加,并且这一群体大多年龄偏大,职业技能不符合社会需要,再就业难度大,无收入来源。二是城区失地农民,从业难,生活无来源。三是部分家庭因灾因病致使家庭负债,生活困难。
二、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近年来,县委政府十分重视贫困人口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对城乡贫困人口扶贫优惠政策,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大病救助等工作,使扶贫、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2001-2010年,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793.08万元,共启动实施扶贫重点村72个,农村安全饮水9处,集雨窖灌3394眼;组织实施贫困人口搬迁931户4291人、危房改造78户355人;投放扶贫贴息贷款6390万元,建立互助资金协会11个,投入社会扶贫资金3146.84万元;组织培训转移输出贫困户
剩余劳动力1036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万多人次,这些有效地改善了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全县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2.63万人下降到 0.478万人(按1196元贫困标准)。二是城市居民生活保障工作,城镇居民截至目前共有2005户,5240口人纳入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占城镇人口的3.1%。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23.8万元,实现了困难居民保障全覆盖,做到了应保尽保。并积极开展了各项救助工作,临时救助126人,发放救助金41.8万元,大病救助121人,发放救助金72.2万元。积极组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开展各种职业技术、家政培训,组织引导无业居民再就业。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自然条件差是我县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工作决策、安排资金项目时,首先要优先照顾到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规划,加快农业基本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电、路综合治理,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条件,这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加快发展老区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整体水平,这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保证。同时,加大小额信贷、互助资金支持力度,重点解决贫困人口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2、实施移民扶贫,改善恶劣生存环境的人口居住条件。对那些自然资源匮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极差、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人口实施移民搬迁。按照市上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移民搬迁必须向县城、重点镇、社区集中,而我县重点镇、社区主要集中在塬面乡镇,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川道乡镇,计划在洛河峡谷地带规划一些社区,把移民搬迁的重点向川道社区辐射。
3、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教育扶助的力度。加大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投入,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多数贫困人口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为贫困农民发展生产和外出务工创造条件。对贫困农户子女就读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每学年给予一次性补助或提供助学贷款,以此进一步缓解低收入农户的子女教育费用压力,促使贫困家庭子女改变命运,真正解决低收入家庭的脱贫问题。
4、创造条件拓宽城镇贫困居民的就业渠道。一是招商引资创办工业企业,使下岗职工、失业青壮年开创优惠政策进入厂矿企业工作就业。二是根据社会需求,政府组织培训,使无业人员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劳务输出。三是对确无劳动能力的,做好养老保险、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
第三篇:镇坪县贫困人口现状调查报告
镇坪县贫困人口现状调查报告
镇坪县属国定贫困县,为了全面掌握提高扶贫标准后农村贫困人口基本情况,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按照新的贫困标准(即年人均纯收入在1196元以下户和1196---2000元的户),镇坪县政府组织县、乡、村三级扶贫干部对全县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贫困人口数量、文化结构、从业状况、致贫原因等因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调查采取以乡村为单位,对78个行政村的贫困人口进行普查问卷、现场分析、逐户登记造册、逐级审查,并对登记建档的贫困户在本辖区进行张榜公示,如村民无异议后,正式确定贫困户对象,并建档立卡。
一、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镇坪县共10个乡(镇)78个行政村,农业人口为13046户50482人,其中:1196元以下的农村贫困户和1196--2000元的户为3611户、11474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的27.6%、23%。按收入标准划分:收入在1196元以下的绝对贫困户1985户、5663人,分别占全县总户数和总人口的15%、11%;1196--2000元的相对贫困户1626户、5811人,分别占全县总户数的12%和总人口的11.5%。享受低保2092户、6616人,分别占贫困人口的57.9%、57.6%。需移民搬迁的贫困户2045户、6801人。
按结构分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结构层次。年龄结构情况:调查表明,16岁以下2301人,占贫困人口的20%;16--40岁的6825人,占贫困人口的59.4%;40--60岁的2348人,占贫困户的20.4%。文化结构情况:文盲、半文盲人2217人,占贫困人口的19.3%;小学6240人,占贫困人口的54.3 %;初中2705人,占贫困人口的23.5%;高中以上的312人,占贫困人口的2.7%;贫困人口从业状况:在家从事农业5525人,占贫困人口的48%,贫困人口外出打工和从事其它行业的人口2648人,占贫困人口的23%,两项之合实际贫困人口劳动力为8173人,占农村贫困人口的71%;有29%的贫困人口属在校学生或60以上的老人。从整体情况看,贫困人口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其次是外出打工。从贫困户的经济收入结构看:2008年贫困户的平均纯收入在1196元以下的,其中农业收入占50%,外出打工收入占40%,其它收入仅占10%。劳动力结构及因灾、因病、因残情况:调查表明,贫困户实有劳动力,8173个,其中女劳动力3939个,占劳动力的48%。因灾、因病、因残的贫困户有780户、2730人,分别占农村贫困总户数和人口的21%、23.7%。无劳动力的有195户,占农村贫困户5%。
二、致贫原因分析
综上所述,结合镇坪县的实际综合分析,有以下几方面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
(一)因文化素质低致贫。具调查显示,小学以下占农村贫困人口73.6%,初中以上仅占26.4%。因此,贫困户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之
一。在科技水平日异月新的今天,贫困户由于文化素质低,对新技术,新事物,新的管理经验,新的观念接受能力不强,致使现代科技意识差,商品意识不够。特别是一些贫困户子女在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后因没有经济能力上不起高中、大学使这部分人口素质难以较快提高,因此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因素。
(二)因灾、因病、因残致贫。贫困户因灾、因病、因残是导致贫的主要原
因之二,从调查看,在全县的农村贫困户中,因灾、因病、因残的户比重较大,全县3166户中,就有780户,占农村贫困户的21%。主要表现在:一是镇坪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农业县,属亚热带雨林地区,最易发生自然灾害,加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稳定性差,也是导致贫困的的原因所在。如:2005年6月25日,一场特大瀑雨,造成到处都是泥石流,交通中断,使不少农田被冲毁,房屋倒塌,一些农户陷入贫困。若再出现风不调,雨不顺,自然灾害频发,贫困户的基本经济收入和基本口粮就有可能无法得到保障,甚至血本无归;二是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医疗和社会保险机制还不完善,对贫困户而言,如果家中有病人、残疾人、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增收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成了家庭的沉重负担,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镇坪县现有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的人口比重为5%,此类贫困户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就是脱了贫也容易返贫,需要政府和社会对他们进行救助。
(三)自然条件差,无主导产业。镇坪县贫困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沟沟岔岔和半高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落后、自然条件差,加之又无稳定的主导产业收入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之三。从贫困户的收入情况来看,主要有三方面的来源;一是贫困户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收入,镇坪的农业仅限于粮食生产,条件较好的农户能喂上几条猪出售而已,无其它稳定的农业产业收入。而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条件,人努力天帮忙能吃饱,稍有不测很难解决温饱问题;二是外出打工收入,据调查显示,贫困户的外出务工平均收入虽然占40%,但收入不平衡,特别是绝对贫困家庭很少有人外出打工,即使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而且收入不稳定;三是贫困户由于缺文化,缺农业技术、缺资金、加上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在发展产业上受到制约,无法从多渠道增加收入。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反映了一个国定贫困县贫困人口的基本现状,为有效解决贫困、消除贫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开发政策,创新工作思路,统筹兼顾,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高度关注和重视贫困户增收问题迫在眉睫,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新的十年扶贫规划。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镇坪县是山区农业县,受交通、信息、技术等条件的制约,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从提高人口素质入手,加强劳动力资源的技能培训。一是在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大农村小学两免一补政策力度,进而向初高中贫困生补贴延伸,应建立贫困学生帮扶机制,制定强有力的帮扶计划,保障贫困家庭的子女完成学业,实现就业,使贫困户从智力上真正脱贫;二是以“人人技能工程”为载体,在物质扶贫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贫困户的文化、贫困户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采取多种培训方法,来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和本领。依托各级扶贫技术学院,农民技术学校等为培训基地,加大对16—35周岁的贫困人口和未考入在大中院校的应届高、初中生培训力度,建立劳动力输出资源库,实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输出,最终真正达到培训一个,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同时建议国家要在提高人口素质,加大对各类扶贫培训学校,特别是乡村农民技术学校的投入,进一步提高扶贫标准,从根本上解决致贫源头。
(二)拓宽收入渠道,增加收入来源。按照生产发展、产业先行和“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总体思路,在发展主导产业的同时,多业并举,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目前,农民增收困难,收入渠道太窄,主要是因为产业单一,特别是贫困户适应主导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技术要素还有限,加上发展资金欠缺,缺生产技术。因此,各级政府在扶贫政策和资金上应给予扶持,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鼓励引导贫困农民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外出打工就业。贫困农民在发展项目上,要为他们提供致富技术和信息,帮助他们找项目、谋出路,使他们能够至少掌握一项致富技术,找到一个致富门路,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在本人自愿的情况下,适合发展养殖业的搞养殖业、能够外出打工的通过技能培训组织他们外出打工。总之,要因人而宜,适合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通过多种方式的扶贫,帮助贫困户培育一个养老项目,稳定他们收入来源,使他们彻底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
(三)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调查显示,镇坪县农村贫困户中因病、因灾,残疾因素导致贫困的还有相当一部分,这部分贫困户不是通过帮扶就能摆脱贫困,对这样的户通过完善农村福利保障制度,使他们过上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在制度上加强和完善;一是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所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重中之重。二是加快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方向,建立社会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险的财政支出制度。三是要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供给制度,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看不起病的问题。
(四)加大移民搬迁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实施扶贫开发最快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贫困户实施移民搬迁,镇坪县自2001年实施移民扶贫政策以来,使相当部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调查结果表明,全县仍然还有2045户、6801人居住在相对偏远中高山或沟河地带、生产生活条件艰苦,文化、卫生、交通、通信比较落后。实践证明实施搬迁政策,是有效解决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集中安置和在新农村中插花安置等方法,对贫困户实行有计划,分步骤的进行搬迁,彻底解决他们居住难,生产难的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时建议国家随着扶贫标准的提高和物价因素,提高移民搬迁补助标准(贫困户人均5000元,特困户人均8000元为宜)。
(五)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再打一场扶贫攻坚战
要继续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以人为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度,继续高度关注和重视扶贫工作,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开展行之有效的联县联乡帮村包户扶贫工作,从人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予以倾斜,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增加资金投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再打一场扶贫攻坚战,确保新一轮十年扶贫规划取得更大成绩。
(镇坪县扶贫办 田延华 严佑虎 罗品峰)
第四篇:巴中市贫困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巴中市贫困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阳毅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坡,人口400余万,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约为4:1;自然条件以山地为主,占幅员面积的90%,丘陵、平坝占幅员面积的10%;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生活对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依赖性较大;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相对滞后,交通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市无大型的工业企业,农产品、初加工产品等产业链末端的原料供给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落后地区、贫困地区是巴中的真实写照。
一、贫困现状
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09元,仅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64.9%和80.3%,农民人均纯收入4667元,仅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65%和74.8%,且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全省的差距呈不断拉大趋势;巴中的贫困范围大,按照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全市仍有贫困人口87.1万,贫困人口散居于四县(区)的各个乡镇,其中有30.89余万户农户居住在土坯房(危旧房)中、5.6万户居住在安全隐患较多的灾害区、2.8万户居住在高寒山区、2.1万户居住在需要搬迁的沿路沿边地区;城镇化率仅为31.3%,分别比全国、全省低20.4和10.9个百分点。
二、原因分析
(一)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9.1:33.8:37.1,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比全省、全国高14.4个和18.9个百分点,仍然处于低层次的农业经济阶段。二是以城带乡能力弱。工业化、城镇化、交通通行能力均处于较为落后的发展阶段,不能形成汇集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的高地,对农村扶贫开发的带动力弱。三是龙头企业带动乏力。到2011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119家,居全省倒数第三,产业支撑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农民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合同定单的履约率低,导致企业对其失去信任。致使农业产业链条难以有效延伸,以工促农的作用难以发挥。
(二)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现代农业发展缓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全市324.8万农村人口就有137万人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北部高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洪水淹没区等不宜人居、生产条件恶劣的环境中;部分水库、河堤、渠系存在病险隐患;多数塘堰已拍卖给个人,抗旱救灾用水得不到保障,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乡村道路建设滞后,目前全市还有1490个村不通水泥(油)路;农村电网改造不彻底,一些地方存在变压器老旧、电压不稳、电杆歪斜、入户线路老化等隐患。二是传统农业根深蒂固。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难以做到大范围使用先进生产工具,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化经营难以与大市场接轨,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市场风险频发,比较效益低下,现代农业发展缓慢。
(三)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涉农服务绩效不高。一是基层农技力量薄弱。全市至今无一所高等院校和市以上科研院所,现有科技人员仅占总人口的1.2%,科技创新要素严重匮乏。二是农村融资渠道不畅。信用社贷款额度低、期限短,一般最高额度2万,最长期限1年,难以解决规模发展的需要,且银行、信用社限于行业利益,往往贷富不贷穷,对贫困户的资金支持不够到位。三是社会组织体系不健全。多数乡镇没有信息中介组织,乡镇政府主要依靠广播、板报等发布少量信息,造成农民对市场信息反应不灵,用订单指导生产更是稀少。四是农业保险发展缓慢。农业保险的险种、险期设置不科学,理赔手续繁琐,农民的自觉接受程度较差,农业保险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四)因病因灾致贫严重,社会保障保险偏低。一是因病致贫或返贫。尿毒症、白血病等各类重大疾病患者大幅增加,据初步统计,全市有贫困大病患者9万余人,该群体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由于新农合报费比例偏低,个人承担医疗费数额巨大,导致家庭债台高筑,成为贫困家庭。有的家庭刚刚脱贫,无经济积累,由于家庭成员患大病,开支医疗费严重超出家庭收入,成为返贫对象。二是因灾致贫或返贫。巴中素有十年九灾、十灾九旱之称,近年来,全市遭受了洪灾、旱灾、低温冷冻灾、滑坡等各种自然灾害交替袭击,常年受灾人口达40万人次,因灾致贫达6万人次。仅2011年“7.17”特大洪灾,造成19万多人被紧急转移,有6000多户农房全部倒塌,57000多户农房受损。不少农户因灾一贫如洗,成为新的贫困户。
三、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
(一)建制度,力促社会救助与巴中发展同步。一是建立和完善制度。把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作为扶贫帮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及时修订和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相关制度。二是构建制度配套体系。各县区均应出台一系列与社会救助相配套的文件和管理制度,使这些社会救助制度互通、互联、互补,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编织一张广覆盖、高效能的社会救助网络。三是健全医疗救助机制。全面实行新农合补偿与医疗救助“一站式”对接,及时结算。全额资助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参合参保。积极探索三类群体、特殊困难家庭的医疗救助办法,逐步取消医疗救助病种限制,适度提高就医费用报销比例,对特殊困难群众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的救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四是建立临时生活救助制度。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制度的意见》(川办发〔2011〕18号)文件精神,对因灾因病、劳动力缺乏、教育开支过大的贫困家庭实施临时救助,保障相应群体的基本生活。
(二)增投入,力促社会救助与民生需求合拍。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抓住国家支持西部边远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发展的机遇,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省对社会救助和扶贫帮困开发资金的投入,力保中央、省级转移支付资金有较大幅度增长。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民政慈善捐赠、红十字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加强与省外慈善机构的联系,积极争取省内外大型企业和巴中在外工作人员对家乡发展的支持,尤其是对贫困群体的救助支持。广泛开展“一日捐”活动,营造做慈善、帮贫困的良好氛围,充分引导和调动社会力量支持社会救助事业。三是发挥资金聚合效应。坚持将民政救助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聚合起来,捆绑使用,集中用于社会救助和扶贫帮困,形成裂变效应。
(三)促合作,力促社会救助与公共服务联动。一是规范救助资金管理。建立民政、财政、审计、监察、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的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机制,形成“民政部门核定对象和补助标准,财政部门核拨资金,银行代发到人,审计、监察部门监督”的发放模式,实行低保对象专户专折,资金直达低保对象个人账户“一卡通”运作模式。二是建立社会救助联动体系。建立卫生、教育、司法、扶贫、供电供水、慈善等部门多渠道、多领域的救助格局,对贫困群体建档立册,按照部门分片、信息共享、共同帮扶的模式运作,缓解贫困群体的医疗、入学、住房等生产生活方面的经济负担。三是促进社会互助机制的发展。积极推进民间组织、社会公益性团体、企事业单位参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管理的改进和规范、渠道的延伸和拓展,逐渐形成“政策适度倾斜、自身积极发展、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广泛参与”共谋共行的社会救助模式。
四、加大扶贫帮困力度,力促贫困群体脱贫致富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制约发展的基本条件。一是加大构建交通网络。近年来,随着“三纵三横两环一航”交通枢纽体系建设的规划与相继实施,巴中的交通形势已经得到较大改善,但仍然需要加大力度抓好实施正在修建的交通工程,积极争取、规划新的交通项目,在实施交通项目中,优先向贫困群体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以交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贫困群体增收致富。二是以产业园、物流园、商贸园等工业项目为基础,加快推进巴中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以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带动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结合“两地两区一中心”建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变巴中工业发展起步晚、水平低的现状。三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以兴文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各县区产城一体为统筹的城市建设,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实施。稳步推进风貌改造工程,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吸引力、影响力,用城市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群体脱贫致富。
(二)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增强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一是大力发展本土化、特色化产业。立足巴中特色农副产品的优势,中药材产地优势,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网络,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贫困群体经济“造血”能力。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依托光雾山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等特有的生态优势、红色文化优势,用先进的理念、思维方式来谋划、发展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具有川东北特色的旅游附属产业,如特色农家乐,休闲度假村庄等形式的小投入、见效快的旅游产业。三是积极利用民间组织载体发展农村专业协会,以农、林、牧、渔等特色产品为依托,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专业协会+基地等形式,积极吸纳贫困群体为会员,以公司、协会的力量做强农副产品销售网络,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带动贫困群体增收致富。
(三)加大综合能力培训,提高脱贫致富的素质水平。
一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为困难群众、失业人员、下岗工人、进城的农民工等愿意接受培训的人员开辟一条绿色通道。灵活培训方式,按参加培训人员的条件、职业倾向,灵活地进行培训。二是拓展培训内容。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突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市场为导向,以用工信息为指南,大力开展“订单”培训,确保贫困群体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培训、就业有效链接。三是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逐步健全与规范培训信息发布渠道和制度,使培训市场信息与就业市场信息相沟通,增强贫困群体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与工业园、商贸园、物流园进行对接的培训工程,解决技工缺乏的状况。
(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切实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科学合理进行学校布局,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善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建设。二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村卫生室(社区)为基础的县、乡、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深入实施医疗制度改革,解决贫困群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逐步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落实优抚政策,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开展社会养老试点,建设养老敬老院,确保贫困老人“老有所养”;大力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减轻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脱贫致富的压力;逐步扩大各类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困难群众因病因灾返贫的问题。
第五篇:关于贫困人口的调查报告
关于贫困人口的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文明的日趋开放,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正渐渐与强大交轨,而在中华民族步履坚定的迈向万丈光芒时,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却不得忽视她强大的身影背后藏匿的黑洞。关于这个黑洞,这里要研究与调查的是贫困问题。
调查期间,我们通过网络、报纸等途径的到下列数据和事例。
一、关于留守儿童
目前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将近2000万,当中有 84.6% 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顾,15.4%由亲戚代管,有少数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团圆是他们每一个人的梦,而读书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个神圣的理想与渴求,他们的童年,就是在这些痛苦与希望中挣扎而过。贫穷,给他们幼小的眼睛带来了数不清的泪水。
二、关于失学人口
失学人口也称流失生,是指学龄7~15岁因种种原因未在校学习,流失在各级学校之外的人口。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据相关统计,累计到1992年,我国共有失学儿童1.42亿,根据小学入学率的统计资料,仅1995年一年全国就有300.39万小学学龄儿童没有入学,在已入学的学生中,还会有8.83%的人中途流失。在小学毕业的学生中有90.8%继
续升入初中,在这部分人中,又有16.22%的学生辍学,留下来坚持到毕业的学生只有48.3%有机会入高中学习,还不到初中毕业生的1/2。
三、关于艾滋村
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血站着一以救死扶伤、为民服务为宗旨的社会公益事业被一些利欲熏心、谋取暴利的人看中,血站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河南省某地正一度曾有33个血站成立,仅这个县城就办了4个,其中有私营的、卫生医疗部办的,也有行政、企事业单位办,有技术的、有条件的办,无技术、无条件的也办。他们死死拽住了贫困人口急于求钱的伤口。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了摆脱贫困,纷纷加入了卖血者的行列,卖血被当成了一种有效的致富门路。当时,这个县城一个小型血站登记挂号的卖血者竟达到5500多人,血站每天接待卖血者达444人至500人。这一赚钱的方式确实为一些人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是也带来了一场无法挽回的浩劫,艾滋病已悄悄的走近了他们。
这些,就是目前人们关注的贫困问题的一些具体表现。贫穷,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插在数千万人民的心上,留守儿童、失学儿童、艾滋村,这样的名词,我们早已屡见不鲜,可是除了心疼之外,我们又能怎样,单个的公民单个的心愿是不足以解决他们的问题的。经济大潮之中,迫于生活窘迫,农业收入低,种地所获甚至不能满足温饱,低下的生活水平迫使大批的贫困人口留走于各大城市之间,他们的经
济困难,工作时间不定,居无定所,处于生活底层,从事清洁工、保安、建筑工等收入很低的工作,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可是四处的奔走与辛苦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却给社会带来了大批的流浪人口、留守儿童、失学儿童,贫困人口的道路是狭窄的,贫穷的可怕使他们不断的寻觅生活的出路,除了外出打工外,他们走上了卖血、乞讨这一类的道路。
看到这些痛心的现实,阅及这些残酷的数字,试问又有几个中国人民能不痛心呢?因此,我们不得不怀疑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伟大的共同富裕目标是否还存在,这伟大的事业是否还在中国共产党的任务之内?显然,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共产党是强大的,是为中华民族服务的,是为无产阶级效忠的,是人民的公仆,是国家的主力,而作为贫困人口这一真实的无产阶级,凭什么又如此落魄?而存在这样一支贫困队伍,中华民族何以谈得上强大?如果中国需要强大,党的宏伟目标需要实现,贫困问题就必须解决。
关于上述提到的贫困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00个人中间,包括大学生、民工、高薪阶层、小学生、平民各20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
一、大部分人认为贫困人口需要大家的帮助
通过调查、总结,不同阶层的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给予了我们这样的答案,58%的人对贫困人口很同情,并且愿意尽自己的去帮助他们,28%的人认为贫困人口值得同情,但不能帮助他们。
而另外有14%的人认为贫困人口的处境是命运的安排,并不值得
同情。对这一问题的调查,我们设置的三个选项各有不同人数选择,而在不同的阶层中,各比例又不相同,大学生中,选择同情且帮助的有65%,而同情但不帮助的有25%<在不帮助的人中,大部分是由于自身家庭困难>,这说明对社会的责任感方面,当代大学生是很强烈的。另外,在接受调查的小学生中,100%选择同情并想帮助,这是很值得欣慰的。
二、政府和自身素质问提是导致贫困的两大原因
在对“你认为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我们得出以下几种结论,41%的人认为农村人口的贫困是由于他们出路少,种田是唯一的希望,他们自身不敢闯荡或是没有条件去走另一条与种田无关的生路,48%的人认为农村人口的贫困问题是由于政府的失职,农业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大业,政府应该努力扶持和帮助,而不是一味的求工业、商业发展,余下的11%的人则认为农村人口的贫困是必然的,或提出一些比较鲜见的看法,而对于城市中出现的很小数量的贫困人口,70%以上认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上升导致失业和下岗人数的增加,从而导致贫困,而余下的27%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由上述总结,很明显可以看到政府和自身的素质问题是导致贫困的两大原因。
三、解决的方法很多,群众的力量是不可少的有了对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的认识,很容易的,我们就能针对性的找出解决贫困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既然我们认为政府和自身素质问题是导致贫困的两大主要原因,很显然的,加大政府的力量
和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而在这两大方面,又存在很多不同的方法,通过调查,我们总结了如下几种:53%的人在调查中提出了家大农村建设投资,42%的人提出了在贫困人口中开展讲座,给他们寻找致富的道路,34%的人提出靠全民的力量来解决小部分人的问题的方式,即募捐之类的,另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很熟悉的词语,比如湖南卫视的爱心改变命运、以人影响人、洞穴之光之类的,这是很庆幸的,说明人们对社会公益的关注越来越高了,说明一些媒体的带动作用开始生效了。在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很多琐碎但饱含真情的解决之道,也深切的感觉到人心的温暖。
从以上的结论中,我们发现贫困人口这一大军已经引起了社会各 阶层的注意,而在我们选取的据有代表性的各不同阶层、身份的人当中,有86%的人表示对贫困人口很同情,且在社会发展后备军的大学生当中,以及祖国未来的花朵小学生中,分别有90%、100%的人表示很同情,这些数据是很乐观的,从它们当中我们发现贫困问题的解决是指日可待的,从而表明实现祖国的共同富裕是很有可能的。而在更深一层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人们已经认识到解决贫困问题是当务之急,贫困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已被人们发现,比喻影响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对实现国家强大造成障碍,另外,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各阶层人民的安居乐业。通过调查,从大众的观点中,我们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得到了以下几点主要途径:一,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在其懂得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二,加大政府的力量,通过国家的调节和帮助,利用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引导贫困人口、帮助贫困人口。三,依靠人民大众的力量,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中,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国家强大,依靠教育的方式提高全民素质,培养人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捐赠和帮助贫困人口。
通过调查与总结,我们提出了解决贫困的三大途径,这三点,很显然的,是大众的意见,是能被绝大部分的人所认同的,但是,在总结调查结果当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新意的帮助贫困人口的方法,即在城市的多个地方设置捐赠箱,鼓励人民尽可能的自愿的帮助贫困人口,相信这一方法是可取的,一毛钱掉在地上也许不会有人去弯腰捡回的,那么,一毛钱拿在手里,也许就没有人回舍不得捐赠给自己的同胞的,那么,在逛完超市后,把那几个硬币投出去把,也许,你的小善心不能感动什么,但是,全民一起的行动总能感化某些东西吧,那么,心情好的时候,把一些小零钱捐出去吧,也许,你会因为自己的小举动而拥有整天的好心情,那么,希望贫困问题能早日解决,希望大家,包括贫困人口、人民大众、人民政府,能一齐行动,为解决贫困,实现党的目标,实现祖国富强尽自己的努力,人们的生活会更美好,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