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界面视觉要素设计研究论文(5篇范文)

时间:2019-11-05 05:0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互联网电视界面视觉要素设计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互联网电视界面视觉要素设计研究论文》。

第一篇:互联网电视界面视觉要素设计研究论文

1色彩

在互联网电视界面设计中,色彩是超越文字与图形的、给人留下第一印象的视觉要素。色彩对于界面的影响体现在明度、纯度、色相等因素的对比与调和。通过不同层次色彩的搭配起到对界面空间层次的划分,体现色彩对于界面整体性的控制与影响,从而赋予界面空间特定的情感。从色彩的视觉层次来讲,色彩不同的色相、明度、纯度等因素是造成视觉空间与影像空间层次的要素。暖色调使人感到温和,有亲近感,造成空间上的前进;冷色调使人感到冷酷,有疏离感,造成空间上的后退。纯度越高的色彩,越能引起人们视觉上的关注,因此图标往往使用纯色系。纯度越低,越适合做背景,因为背景需要能够衬托前景醒目。在界面的色彩搭配中,并不存在一定的规范,需要设计师根据界面整体风格的要求来进行搭配。如果想要清新活泼的视觉效果,那么就可以选择多用纯度较高的色彩。而如果想要低调奢华的质感,那么选用无色相搭配少量红或金则是常用的搭配。

2质感

质感是指在界面设计中通过对视觉元素的设计与处理制造出与现实世界中相似物体的感受,是在界面设计中制造独特视觉语言的一种表现手法。对于质感的表现其根源是拟物化的设计风格。在电视界面的设计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材质有透明玻璃、高光泽度金属、轻盈的磨砂冰以及布纹、木纹等质感。对于材质的渲染可以提高界面视觉元素的真实性,使用户产生现实场景的代入感。对于初次使用互联网电视产品的用户来说,这种感受可以增加用户使用界面的趣味性与生动感。如果视觉效果创造得当,还可以增加用户对界面信息的捕捉速度。

3ICON

Icon是指数字媒体界面中的数字化图形标志,作为用户图形界面的核心要素,在界面中起到识别和引导操作的功能性作用。在互联网电视的界面设计中,图标可以分为系统图标、程序图标、状态图标等。对于互联网电视界面图标而言,由于主要功能都与播放、观看有关,因此需要将电视用户在观看电视节目过程中的视觉习惯考虑在内。电视用户由于天生具有的娱乐属性,因此更加需要简洁的视觉策略。一屏的图标数量不超过20个,一般在10到15个之间。在图标设计上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可读性:

图标信息传达准确,不会使人产生误解、猜测或者无法理解的情况;

(2)易用性:

用户能够接受图标的样式并习惯于将图标作为引导操作的指示物,且便于用户培养出正确的使用习惯;

(3)个性:

虽然界面中的图标要求风格一致,但是在图标本身的设计中还是需要个性化的设计,以表达个性的视觉阅读和视觉表达;

(4)延展性:

图标在组成系列之后还需要考虑后期界面的维护与升级。因此,确定的图标风格需要能够便于后期延展。

4结语

当今OTT互联网电视行业正处在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对于此类产品的界面设计理论总结还不够完善。通过这段时间对用户体验及界面设计相关理论的分析与研究,结合HG680项目的实际设计工作,对OTT互联网电视界面设计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于此类产品的界面,应当以用户为中心,分析界面设计中的信息架构、视觉风格、视觉元素设计、动态视觉设计等。其目的是为了使产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真正将用户的实际需求与产品功能相结合,创造符合用户审美习惯与操作习惯的界面。

第二篇:视觉设计论文

创新是视觉设计的灵魂

视觉设计是针对眼睛官能的主观形式的表现手段和结果。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异同:视觉传达设计属于视觉设计的一部分,主要针对被传达对象即观众而有所表现,缺少对设计者自身视觉需求因素的诉求。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视觉设计经历了商业美术、工艺美术、印刷美术设计、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几大阶段的演变,最终成为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利用视觉符号表现并传达信息的设计。

创新是设计本质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作为“为传达而设计”的视觉设计,如何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是每一个设计者始终要面临的中心问题。但是,在当今社会,仅仅把传达信息的关键词定位于正确和充分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要把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重视起来,从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和技术表现方式的创新入手,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表现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一个方面。就视觉设计来说,创新同样也是灵魂,是本质要求。不论是纵观历史,还是着眼现实,一幅优秀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对其所表现设计主题的信息进行正确、充分地传达。没有创新的视觉设计,就千篇一律、失去内涵、底蕴,甚至毫无价值。对于视觉设计而言,创新就要做到:创新设计理念、丰富设计语言、美化表现形式、增强感染力,坚持人性化发展方向。唯此,才能赋予视觉设计以内涵、活力乃至生命力,推动视觉设计繁荣发展。

一、创新视觉设计理念

视觉设计的创新的根本是创新设计理念。在现代设计中,视觉设计的主要功能是调动所有平面的因素,达到视觉传达准确的目的,同时给观众以视觉心理满足。视觉传达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发达,设计师在视觉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视觉心理,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接受者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受纳器,而是一个具有积极主动的内驱力的主体,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有关视觉心理的知识之后,才能更好地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各种现代制作技术的优势。其中,观者的视觉经验对视觉信息的准确传达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者应根据观者的视觉经验充分调动观者视觉心理的能动反应,使其“所看”与“所知”同时发生感觉,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设计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之中,让观者通过欣赏与设计者的审美体验相沟通,以此来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

一是对过去设计经验和知识进行创新。视觉设计应以一种开放性思维探索新的经验,以一种全新的观念看待熟悉的事物,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形式。简言之,就是对过去的设计经验和知识的创新。创新根据性质、程度的不同可以理解为继承传统式的创新和激进式的创新,后者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一种否定和反叛,尤其是对于长期以来自我潜意识所形成的一种固定思维框架的否定和反叛。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来看,创新就是事物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在信息时代,人类生存方式上新观念的介入,在思维的引导和情感的表达上,以往贯穿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的法则正逐渐被打破,人类在跨越世纪的里程中力求找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个性化、多元化、民族化、国际化、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怎样才是好的新的视觉设计?视觉设计怎样才能正确体现未来的价值观?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浪潮的冲击,面对设计的平庸化、程式化,设计师不得不面对现实,让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维接受信息化时代的洗礼。设计师只有始终以明锐的目光、独特的角度、多重的层面去观察生活,更深层次地挖掘对生活的体验与理解,在不断肯定与否定的思索中碰撞出设计的火花,并执着地坚持对设计理念的探寻,才能不断地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二是注重视觉设计的冲击力。我们所看到的视觉设计作品都是将各种元素整合在一起的视觉设计作品,然而在实际的设计工作过程中,它却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设计者要将所有创意分成若干个小的创意单元,然后添入图形、文字、符号、色彩等元素来提高其视觉冲击性。随着人们对于视觉设计审美标准的不断提高,设计师在突出视觉冲击性的同时,还应保持广告整体内部的各个组成语素的相互联系。注重突出色彩、形状、姿态之间的细节差异,来体现组成与结构形式的视觉冲击性。比如:如今使用较为广泛的大型户外广告而言,设计师通常更注重突出其视觉冲击性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由于该种户外广告的特殊性,通常还会采用效果显著的表现形式来增强其连续感。在此过程中,设计师会更注重对于文案、图形以及色彩的变化来增强广告的空间层次感,以给消费者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感。

三是追求新颖、奇特的创意。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视觉视觉设计作品都是以视觉美感为基础,然后通过对于各种元素的概括、夸张或取舍来得以实现的。这种形式的视觉语言虽然具有一定的功能美,但在后期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已经对其司空见惯,甚至存在着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现象,这也就使视觉设计发挥不出其应有的功能。但是,如果能够在视觉设计中注入一些新颖、标新立异的元素,如一些与自然规律相悖的元素,便能够更好地吸引人们的关注。这种巧妙地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理,通过新颖、奇特的表现画面来带给消费者微妙感觉的视觉传达方式已经成为现阶段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对于视觉设计的创新,新颖、奇特的创意设计已经成为关键环节。

二、丰富视觉设计语言

视觉设计创新的重要途径是不断丰富设计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传达意义的媒介。从某种意义上讲,视觉设计就是“图形语言化”和“语言化图形”的过程。为了达到信息传达的目标,设计师需要始终不渝地寻找、挖掘并创造出最佳的视觉语言,借以表现传达自我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主张。19世纪和20世纪的很多艺术和设计运动都是以探索视觉语言新形式为基本目标的,一种新的形式往往就是由反传统的艺术通过反对过往时代的艺术而创生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现代主义”、“波普设计”和“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设计运动在形式方面的试验与革命,以及为寻找并获得体现时代特征的形式和视觉语言而进行的探索都说明了这一点。丰富视觉设计语言要做到:

一是找寻时代视觉语言,突出时代特色。视觉设计的各种视觉语言,具有不同的诉求职能,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建立起美好的形色世界,即视觉传达设计关系到各设计语言之间的美学性构成。对于设计师来说,每一种视觉元素都是其表现自己设计作品的功能与风格的基本要素,在选择这些视觉元素来传达信息时,应该突破一般视觉所习惯的东西,力求以简约化、符号化的形式表现最丰富、最深刻的内容。设计师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突出时代特色。经济在不断的飞速发展,设计要适应新环境,就必须丰富设计语言,找出设计语言的最新、最佳、最优设计方法来解决设计中的不断涌现出的问题,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审美、道德、文化、价值等等。因此,探索发现时代的经济、文化、观念的特征,找寻时代的视觉语言,突出时代特色必然成为新时期“好的设计”的着力点,所以要求设计师通过新颖独特的视觉语言和极具创意和内涵的构图秩序传达预想的意义。

二是开发和利用高科技的。视觉设计对于高科技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对于新型材料和高科技技术产品的运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视觉传达的科技水准。如对于全自动化操作的电脑彩色喷绘技术的利用,在增加广告视觉传达表现空间的同时,也使广告所突出的表现元素更为贴切、感人。同时,相关软件的开发和利用也有效提高了关高视觉传达的效果,设计师可以借此设计出图形准确、效果好的二维、三维作品。人类的每一次科技进步势必会给社会各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也必然会给设计师带来更大的创作自由度与空间,从而使视觉设计作品重现出良好的艺术效果与视觉感染力,这也使视觉传达超出了其应有的范畴,从而迈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因此,视觉设计也发生了由原来的静态化、平面化和单一化逐渐向动态、立体化方向发展的转变。同时,新思维、新技术以及新媒体的应用也为视觉传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借此设计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借用艺术视觉语言来反应现实。毋庸置疑,对于高科技技术的开发应用也已经成为丰富视觉设计语言,推动视觉设计创新的重要手段。

三、美化视觉设计表现形式

视觉设计的魅力在于视觉设计表现形式的美化,视觉设计与美学的有机融合。艺术品最终的功能在于重现美感经验,而设计除了捕捉美感,更注重实用与使用的功能。所以设计活动与设计作品,通常比起艺术品更加与生活密切结合,这也是设计中的美学愈显重要的根由。作为“为传达而设计”的视觉设计,如何正确充分地传达信息并将美学融会于设计中,是每一个设计者始终要面临的中心问题。

视觉设计表现形式的美化即视觉设计必须遵循美学的原则,还要坚持创新。第一,是提升美的感受能力以及由此所开拓的技术。第二,事、物、情的感受能力以及由此所开拓的技术。第三,美感与诗意的结合能力及由此所开拓的技术。设计要捕捉美感,特别是视觉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擅以文字、符号、造形来捕捉美感,捕捉表达意象、意念与企图,进而达到沟通与说服的效果,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也可称为商业设计,这层领域还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识别设计、橱窗设计、展示设计、舞台设计等等,主要以传达讯息、注重“视觉”效果,以达说服消费者的目的。另一方面,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对空间设计、产品设计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如舞台、景观设计与之相辅相成,以及同产品语意表达的敏感性等等。视觉设计过程中,除了对造型美的感受能力之外,如何从日常生活事件中,找出“着力点”,这种能力就是心眼的开发。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受到设计的目的性、材料性、沟通性的条件影响,设计者必须具有一种对于事务描述及沟通的能力,称为“心眼”,也就是巧思、想点子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了:文学性、沟通性、两面性、生活性、议题性、语文性等。公益广告、竞选海报、立体包装等运用媒体电视、网际网站等的设计作品之共同因素,第一就是运用视觉媒体材料,第二就是以沟通、说服为目的。所以可以说,视觉传达设计是运用视觉因素来进行沟通、说服,视觉的要素,除了点线面体以及明度、彩度、色相的组合与探讨之外,还须有心理层面与文化知识层面的探讨。心理层面,即是指美感的捕捉,只是不同时期的定义不同而已。文化层面,需要运用受众的文化习俗里熟悉的文化代码来完成美感的捕捉,以实现视觉设计表现形式的美化。

四、增强视觉设计感染力

视觉设计的生命力在于视觉设计作品与受众的共鸣,得到受众的认可。视觉设计元素是否能引起观者视觉经验的共鸣,取决于刺激物的结构所拥有的力量与它唤起的有关记忆痕迹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将视觉设计的视觉表现置于特定文化背景中来感染受众的精神世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视觉设计在体现民族化、地域化的同时,还应利用传统的、地域的图形语言优势来表现现代的精神观念,用解构的民族化图形与现代设计思想相结合,创造一种既有传统文化元素又具现代意识的形象,以独特的个性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国人有对万物祈福的心理,并由此形成了特有的吉祥文化,希望事物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标志设计中有吉祥的寓意就容易被受众接受。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就是针对人们吉祥如意的心理期待,标志中的“中国红”是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情结的颜色,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进一步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就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作品中我们时时发现设计家对简约空灵的水墨语言精妙的阐释,还不时可见中国传统文人智慧与现代商业文明的和谐对话。如果一幅画、一个图形、一种抽象的形式可以唤起观赏者丰富的审美感受,那是视觉“调动”了观者兴趣,产生了共鸣。

因此,创新视觉设计,增强视觉设计的感染力、生命力,设计者必须感同身受,与观赏者所处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以观者的共有经验为根据,充分考虑到观赏者视觉心理的能动反应,与观赏者一道,把与传达信息有关的知、情、意等心理联系起来并统一到“一种经验”中,从而形成互动。

五、把握视觉设计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一是视觉设计要坚持面向大众化。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由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对于视觉设计,尤其是对于广告视觉传达的设计,越来越注重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因消费者的心理观念、消费观念等都会随着社会进程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视觉设计时,应把握住影响消费者观念发生变化的因素,并借此来提高消费者对于广告视觉传达信息的认知程度。因此,对于广告视觉传达的设计应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以其消费心理为出发点,在充分把握消费者消费心理的情况下,积极为他们塑造出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为使视觉设计满足社会不同群体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对广告视觉传达方式选择时,应从不同人群的视角出发,以便于他们对于广告信息的接收和转化,从而使更多的消费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二是视觉设计要更加注重符号化、简洁化。在快节奏的现代化信息社会中,人们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林林总总的视觉设计信息。因长期处于这样一种频繁的信息覆盖氛围中,人们已经疲倦了对于广告信息深层含义的挖掘,唯独等够感觉得到的是来自于感官上的短暂刺激。因此,在今后的视觉设计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采用简洁化的传达方式来准确完成信息的视觉传达。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对于简洁文字、图形符号信息的利用来完善信息的视觉传达,并借助对于简洁图文符号的构建来引发人们对于信息的深入思考。这种简明的视觉传达方式能够有效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官,同时也满足了当前社会环境下对于视觉传播形式的要求。这种将组成语素进行简化的视觉传达方式,能够将相对复杂的物理价值概念转化为简单的视觉符号元素,以实现消费者视觉感官与理性消费观念的有效结合,从而真正达到高效视觉传达的目的。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技术正在重新构造我们的现实,它已经成为一种强大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和决定了社会、经济、文化及其未来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使人们直接面临“数字化生存”,与此同时,它们也冲击着传统的传达方式,视觉设计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的革命。而这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探索设备、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为设计师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提供了不断延伸和扩展的机会。因此,只有主动地迎接信息时代的洗礼,从设计理念、设计语言、表现形式、增强感染力等方面入手,牢牢把握人性化发展方向,才能推动视觉设计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参考文献:

[1]门德来.现代图形设计创意与表现[M].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李砚祖,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尹定邦.设计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end)[4]熊琴琴.视觉传达设计艺术 [J].艺术百家,2005(3).

[5]李砚祖,芦影.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尹定邦.设计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王爱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8]何爽.网络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7). [9]余义虎.视觉传达设计多元特征与表现[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1 [11]朱胜甲.浅析现代广告的视觉传达特点[J].科技信息,2009,(10):223.

第三篇:联觉设计的视觉策略性研究

联觉设计的视觉策略性研究

——以深泽植人“果汁的肌肤”为例

(陈宇飞 江明荟 合肥工业大学 230000)

[摘要] 联觉设计作为新兴的设计手法,在产品营销推广中作用显著,本文通过日本设计师深泽植人的产品包装设计研究其适用性以及策略性。

[关键词] 联觉设计 参与性 营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设计师提出新的要求。人们不再满足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设计,转而强调设计的感觉驱动性。除了视觉上的享受外,更多的是满足综合感官的需要。设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与消费者的“对话”功能。

一.联觉设计的产生背景

设计师是产品与消费者实现沟通的桥梁。著名认知心理学专家诺曼将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本能水平的设计主要指向其外形;行为水平的设计主要指向使用的乐趣和效率,反思水平的设计指向自我形象、个人满意、记忆的方面[1]。消费者在面对产品时通过第一水平的反应到达二三层次水平,从而完成整个产品形象认知。在设计师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设计师的对信息的传送往往和消费者接收到的信息不能完全对应,而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把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装的效果,视觉形象对于理解产品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计师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将视觉传达的渠道拓展到听觉、触觉、嗅觉领域,将视觉作为载体,通过感应、肌理、色彩等处理手段使受众形成通感,各器官共同作用,使产品包装透过视觉形象具有了延伸意义。其次,消费者不再满足传统意义上“被动接受信息者”的角色,更希望通过增加“对话体验”对产品有全方位的把控。

二.联觉设计的人性化诉求

设计元素是设计是通过对产品品牌的了解将产品的宣传理念这一抽象概念外化为产品的外形(包装)的视觉元素传达给受众。根据人脑信息加工系统理论研究,视觉器官在技术的驱动下刺激其他器官联合同步发挥效应并产生电波反馈给大脑。设计师利用这一现象开创了联觉设计,最大程度发挥人类器官的潜能,对产品进行多方位的体验与感受。

日本设计师深泽植人的包装设计“果汁的肌肤”(如图)是联觉设计的突出成果。“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深入人心,最纯净的设计往往是最直指人心的。果汁的肌肤系列包装口味有草莓、香蕉、猕猴桃等,如何能在品牌众多、色彩缤纷的货架上开创消费者购买的专属地是包装要实现的最终目的。果汁类包装要突出新鲜和可口的特征,设计师别出心裁地将各种口味的水果整体还原到包装上,意在消费者头脑中用“形象”建立一个结构。还原水果的色彩、肌理,视觉的熟知感与消费者的生活经验相联系,通过视觉的刺激激活味觉、嗅觉以及新鲜水果的触感,寓意“果汁装在果皮里”,形象地突出该品牌健康、可口、新鲜的形象。同时也强调了趣味性,例如香蕉口味的包装在瓶口侧面的封口处制作了一个类似香蕉茎的设计,将平常不太引人注意的小接口与水果结构同构,细节的处理将整合了整体包装形象,使消费者一目了然了解果汁的品牌理念。

三.联觉设计的实现方法

联觉设计是在充分了解营销心理学、生物学、信息学、消费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与人的的记忆相关。消费者的记忆分为存在于脑中的记忆以及外界的知识,外在的记忆最突出的特征即提醒功能,一旦外界某个符号(信息)与记忆相匹配,通过经验的判断将抽象的要素具体化,实现信息的交互性。要实现联觉设计与消费者信息库对接,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科技与工艺相结合随着电脑等高科技多媒体应用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科技赋予设计更多、更强的表现力和[2]

感受力。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合作使得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与产品的互动性增强,可感知的联觉设计成为主角。同时,在科技的支持下,设计的工艺水平也要与之相匹配,如何更好地体现产品理念,将诉求付诸产品包装的细节设计,让消费者体验生动的感知过程是联觉设计要达到的最终效果。

二.研究用户心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师要用设计赢得市场仅靠科技的强大和工艺的精湛是远远不够的,技术是工具,关键还是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消费市场是消费者和商家的博弈,消费者群的复杂性细分市场成为商家的主要策略。深泽植人在果汁包装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用户心理,将真实水果的外皮复制为整体外包装,将新鲜水果的印象同样复制于消费者的头脑中,并产生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美感,如此包装的趣味性也油然而生。其设计理念是建立在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之上的,其突出的产品理念也是消费者对果汁饮品的认同观点,消费者从而与设计师传达的产品信息匹配并产生购买行为。

结语

先决设计作为设计的手段在消费市场的设计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站在消费者立场创造需要,激发消费者兴趣,如何将心理学、营销学的等学科知识融入形象的设计中去是联觉设计发展之路始终需要探索和为之努力的。

参考文献

1.邬烈炎,设计心理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2.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四篇:电视社教节目采编经营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电视业台网分离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电视节目的创优和创收目标,是一对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统一体现在只有优质的电视节目才能让电视台获得较高的收视率,进而对赞助商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而矛盾体现在当电视节目追求进一步创收时,必然会结合赞助商的要求对节目采编标准进行调整,从而影响电视节目的质量。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笔者在兴化市广播电视台的工作经验,从电视社教节目采编的经营管理角度展开研究,为平衡电视节目创优和创收目标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视节目;社教类;采编;经营管理

一、前言

电视社教节目即以对目标受众进行社会、文化教育为采编初衷的电视节目。现阶段,电视社教节目具体的节目形式较多样,专题纪录片式、议论式、文教式、小品式、采访式等均十分常见,具有题材广泛、创作随意、社会指导等特征。在编辑电视社教节目的过程中,强调寓教于乐、寓教于服务,具有欣赏性、教育性的同时,对象感和亲切感突出。可见,社教类电视节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编的质量,而采编质量与采编经营管理有效性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对电视社教节目采编经营管理方面展开研究对推动电视社教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电视社教节目采编经营管理的主要思路

电视社教类节目的质量和创收与采编部门的经营管理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采编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社教节目强调教育性的本质特征,在提升社教节目的教育性、宣传性和对目标受众的吸引力的同时,创造更大的收益。[1]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大方面进行,首先,实现联办节目创收。所谓“联办节目创收”,即通过与社会力量共同开展节目采编工作,通过缩减社教节目采编成本、增加节目源等,达到提升采编收益的效果。但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由于联办的过程中,相关主体的具体目的可能存在差异,期望的形式可能不统一,这会造成采编工作受到他人的限制,调控力度下滑,影响社教节目的收视率。所以,在具体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措施保证不以牺牲社教节目的质量和教育本质为前提。[2]其次,创新采编管理模式,使采编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自我优化积极性得到激发,进而不断优化社教电视节目的采编过程,不断提升社教电视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为其收获更理想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三、电视社教节目采编经营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联办节目创收电视社教节目在联办的过程中出现采编受制于他人、取材范围过窄、协调环节较多、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大。特别是目前电视台并未将联办节目纳入系统管理体系的情况下,采编人员自身针对联办节目的创优意识较低,更加大了联办节目同时实现优质和创收的难度。在此背景下,本文认为电视社教节目采编经营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不断进行优化:

1.坚持社教节目的宗旨,把握采编主导权。在联办社教节目的过程中,采编部门应注重发挥自身的策划、修改作用和终审的权力,建设一支经验丰富、采编专业能力强、对社教节目本质把握清楚的采编队伍参与到联办社教节目的采编工作中,利用自身的专业性和经验,认真、准确地取舍联办单位的节目方案,预防联办单位试图借用社教节目在宣传、权威方面的优势,传播不利于正确价值观形成、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舆论或理念。

2.注重节目质量与社教节目宗旨、收视对象的要求相一致。在社教节目联办的过程中,应从节目形式出发,树立强烈的节目意识,用采编部门自身的专业性带动联办单位重视节目质量。例如,在联办单位提出节目方案后,采编部门应对其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反复的论证和优化,并向联办单位准确、全面、专业地阐述方案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使联办单位可以走出自身对节目认识的盲区,使联办社教节目可以发挥寓教于乐、寓教于服务的实际作用。[3]另外,考虑到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电视节目在联办的过程中,忽视收视对象分析,造成寓教于服务的功能难以发挥、收视率显著下滑的教训,在进行联办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将联办内容的着眼点与收视对象的关注点有机结合,并在确定节目形式、采编方向等方面尽可能满足收视对象的需求特征,保证联办栏目的对象性和亲切性。例如,本台《法治在线》节目虽然属于联办节目,但在采编的过程中,采编人员走进公检法司的基层现场采访,直接探讨司法改革、法治民生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话题,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

3.准确定位,创建风格。联办节目与自办节目一样,在采编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其具体的受众特征和内容等准确定位,并形成对应的风格,避免因节目特色不突出导致难以提升收视率。这要求采编人员在采编的全过程,注重采编视角的新颖、视觉包装的到位、采编深度的适中,提升节目的辨识度。[4]

4.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挖掘联办的效益。社教联办节目在采编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电视台自办节目考核标准进行,以此保证联办节目的质量;另外,由于联办单位对联办节目的态度直接关系到联办节目的质量和收益,所以采编人员在参与节目联办的过程中,应积极树立“全方位服务意识”。即除记者外,编辑人员、主持人等均应结合社教节目的特点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提升对联办单位和联办节目的服务能力,及时、有效地解决联办单位在节目采编过程中存在的困惑。[5]例如,部分联办单位需要主持人组织知识竞赛,此时主持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就会成为联办单位衡量部门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电视社教节目采编经营管理工作只有全面、高质量地完成以上工作,才能在保证节目质量、坚持节目宗旨的前提下,实现收益的提升。

(二)创新采编管理模式

在社教节目采编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引进现代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管理模式的优化调整,提升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节目质量、扩大节目收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动采编管理模式的创新:

1.优化用人机制。社教节目采编部门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具有人才结构单

一、缺乏经营人才等问题,使节目在形式、收益等方面均不是很理想。所以,应在管理者认识到采编人员结构和采编人员积极性对提升采编部门的运行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的前提下,积极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并结合社教采编人员的业务需要,开展相关的培训,优化人才的培养机制,实现任人唯贤。[6]另外,将考核激励制度引入人才管理中,推动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落实,进而使采编人员形成忧患意识,结合自身的岗位需要,对自身的技能、专业性等方面进行不断的优化。

2.推动边学边干、岗位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社教节目对采编人员的专业、经验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完全依靠培训提升采编人员的能力,不仅效果不直接,而且会使采编人员不能准确掌握重点,产生理论与实际脱离的错觉。所以,在采编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为采编人员提供和创造可以提升其专业能力的实践活动机会。例如,分期分批组织社教节目采编人员异地采访或定期组织采编人员参加社教节目交流研讨会等。只有将理论培训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才能推动社教节目采编人员迅速成长,提升社教节目的质量。

3.从管理要效益。社教节目采编人员要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和教育外,还需要在长时间内一直被全面、规范的制度所约束,避免出现不良行为和思想影响节目的采编质量。所以,在社教节目采编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应按照电视台的节目监审制度、采访制度、岗位制度等,结合社教节目的特征,建立与社教节目采编人员工作特征相匹配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而推动规模化、目标化、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另外,在社教节目采编经营管理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积极落实激励机制,使采编人员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积极进行自我优化。例如,社教节目采编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优秀稿件评选活动,并对表现优异的采编人员予以物质或职称奖励,使采编人员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形成更强烈的工作欲望和积极性。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电视社教节目采编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大创新力度,对推动节目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结合采编工作在社教节目中的地位、特点等,开始探索具体的经营管理途径和手段,这是社教电视节目采编部门顺应时代发展、提升社教节目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应不断地将其完善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管成云.电视新闻与社教节目的品质研制:中部四省例证[J].重庆社会科学,2013(08):49-56.[2]夏倩芳,王艳.公众眼中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现状评价及未来期待[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0):19-27.[3]郝丽婷,王菁,覃继红,邓炘炘.国内部分传统广播电台“互联网+广播”现状调研[J].中国广播,2016(01):5-18.[4]汪永瑚.新闻“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初探[J].当代传播,2004(05):88-89.[5]李孝成.企业有线电视台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发展的思考[J].中国有线电视,2004(22):86-88.[6]柯仙炉.地方电视媒体产业化经营初探[J].广告大观,2000(10):37-38.

第五篇:服务质量要素相对重要性实证研究管理论文

摘 要: 依据Nelson服务分类法,将服务分为搜寻性服务、经验性服务和信任性服务;依据Brady和Cronin服务质量要素分类法,将服务质量要素分为结果质量、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服务质量要素在不同类别服务中的重要性存在差别:在搜寻性服务和经验性服务中,服务质量要素重要性依次为结果质量、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在信任性服务中,服务质量要素重要性则依次为互动质量、结果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因此,不同类别服务企业为提升服务质量和增加顾客满意度应分别采取不同对策。

关键词:服务类别;服务质量要素;顾客满意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服务业产值及其占GDP的比重分别从1990年的5813.5亿元和31.3%增加到2006年的73 547.2亿元和40.2%,虽然这一水平还不及世界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67%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但纵向对比毕竟有了很大发展,或者说我国正在向服务经济社会过渡。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服务业质量还不能令人满意,以至于投诉率居高不下。

我们认为,我国服务业质量水平低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服务本身具有特殊性,致使服务质量难以稳定。正如美国服务营销专家泽丝曼尔(Zeithaml)和比特纳(M.Bitner)所说:“与实际商品购买相比,消费者在评价和选择服务时更困难,部分因为服务是无形的和非标准化的,部分因为服务的消费和生产是紧紧连接在一起的。”[1]二是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措施欠妥当,以至于虽然花费很大努力,但顾客满意度并没有提升。例如,一些饭店提倡微笑服务、鞠躬服务,银行增加自动取款机等,但这些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加顾客满意度。

那么,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究竟应从哪些方面下功夫呢?或者说不同服务质量要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呢?本文拟通过实地调查以了解不同类别服务之质量要素相对重要性,进而为服务类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理论综述

(一)服务及其分类

关于服务的含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仅世界各国营销专家和权威机构给服务下的定义就不下几十个。尽管如此,“一个令人满意的和全面的服务定义还没有出现”。[2]目前为较多人所接受的是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所下的定义:“服务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无形的任何行为和绩效,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它的生产可能与某种物质产品相联系,也可能毫无联系。”[3]

“经济领域的服务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多样性”[4],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服务营销专家曾经依据不同标准和方法对服务进行了分类。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Nelson(1974)分类方法,将服务分为三类:搜寻性服务、经验性服务和信任性服务。

搜寻性服务是指人们运用知识、检查、理性努力和正常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后,能准确有效地评估服务质量水平的服务。例如,快餐店、零售商店等都是具有搜寻性的服务。

经验性服务是指人们只有在购买和消费服务之后才能够准确有效地识别服务质量水平的服务。例如,客运、理发等都属于这一类服务。

信任性服务是指人们在购买和享用之后也很难评价的服务,因为消费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或获取足够信息成本较高。例如,律师事务所、高难度手术等都属于这类服务。

(二)服务质量及其要素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属性满足规定或要求的程度。北欧服务营销专家格罗鲁斯(Gronroos)将服务质量定义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5],即认为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范畴,它取决于顾客对服务质量的预期(即预期质量)同其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即体验质量)之间的对比。美国服务营销专家PZB(Parasuraman、Zeithaml and Berry)也认为:服务质量是对服务的一种主观评估,是由消费者主观的预期与实际的感知相比较而来的结果。[6]

关于服务质量要素,代表性观点有三种:

1.两要素论。代表人物是北欧学派格罗鲁斯。格罗鲁斯认为[5],服务质量分为结果质量和过程质量。前者是指服务结果或产出的质量,或者说在服务交易结束后顾客的“所得”(即得到的实质内容)。例如,旅店客人得到了安静的休息、饭店客人得到了一顿美餐、航班乘客从起飞地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后者是指顾客是如何接受或得到服务的,包括服务人员态度和行为、顾客等待时间长短等。

2.五要素论。代表人物是北美学派PZB。PZB通过对5个服务行业(产品维修、小额银行存款、长途电话、信用卡和证券交易)实证研究,将服务质量要素归纳为5个,即可靠性——准确可靠地执行所承诺服务的能力,响应性——帮助顾客及提供便捷服务的自发性,安全性——雇员的知识,谦恭态度及能使顾客信任的能力,移情性——给予顾客的关心和个性化服务,有形性——有形的工具、设备、人员和书面材料外表等。[7]

3.三要素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Rust and Oliver、Brady and Cronin。1994年美国服务营销专家Rust and Oliver认为,服务质量除了“接受什么服务”(what)——结果质量、“怎样接受服务”(how)——过程质量外,还应该增加“在何处接受服务”(where)这样一个要素,即应当将服务接触所在的有形环境纳入服务质量要素之中。2001年Brady and Cronin利用来自银行业和医疗服务业的数据对Rust and Oliver的服务质量三要素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构建了一个基于三要素模型的服务质量阶层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8],并将三要素分别重新命名为“结果质量”(即服务传递过程结束后作为结果留给顾客的服务产品,通过与服务传递后的相关的等待时间、有形结果和好感性来测定)、“互动质量”(即服务传递过程中从业人员与顾客之间的待人关系质量,通过从业人员态度、行动和专业性来测定)和“物理环境质量”(即作为服务传递背景的服务环境,通过服务提供内的物理设施如场所氛围、空间配置、社会要素来测定)。

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Brady and Cronin对这三个要素的重要程度没有进行实际测量;第二,Brady and Cronin也没有对不同类别服务之三要素重要程度分别进行研究。

(三)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关系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先有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产生顾客满意心理;还是先有顾客满意心理,然后才有感知服务质量?学者们对此问题的争论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

Parasuraman和Cronin等学者认为,高的服务质量导致了顾客满意的增加[6];Bitner[9]和Bolton[10]等学者则认为,顾客满意是影响服务质量的变量。格罗鲁斯认为:“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讨论的必要……与有形产品相似,顾客首先了解了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综合考虑价格及其他‘成本’,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心理。服务也是如此,顾客先感知服务质量,然后考虑其他‘付出’,最后才会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心理……即顾客首先对服务质量进行感知,然后是对这种服务质量满意或不满意的感知,而不是相反。”Brady和Brand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也证明了服务质量是影响顾客满意的变量。[1]

三、实证研究

如上所述,西方服务营销专家对服务

含义及其分类、服务质量及其要素、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观点,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服务营销理论的发展。但毋庸讳言的是,服务质量“二要素论”没有对服务质量要素重要程度进行实证研究,“三要素论”没有对服务质量要素重要程度进行研究,“五要素论”没有对不同类别服务中的服务质量要素重要程度进行研究,从而在指导服务企业开展营销工作上仍存在局限性。基于此,我们拟按照“服务属性分类法”和“服务质量三要素论”,对不同类别服务中的服务质量要素相对重要性进行实证研究。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依据Nelson产品属性分类法,将服务分为三类——搜寻性服务、经验性服务和信任性服务,其中搜寻性服务以快餐店为代表,经验性服务以理发店为代表,信任性服务以银行为代表,每一类别服务选择两家企业作为测评对象。

结果质量分别从企业所提供服务的“等待时间”、“有形结果”和“好感性”三个方面进行衡量;互动质量分别从企业员工“态度”、“行动”和“专业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衡量;物理环境质量分别从“场所氛围”、“空间配置”和“社会要素”三个方面进行衡量。问卷采用Likert七分量表记录调查对象对问卷中各问题的态度,从1代表“完全不同意”到7代表“完全同意”。

本次调查是在安徽省合肥市进行的(每一类别服务选取两家销量和影响力较大的企业),调查方式是现场发放问卷,调查时间为2007年1月份,实际获取有效问卷648份(快餐店、理发店和银行分别为215份、223份和210份)。调查对象信息如下表┧示。

(二)统计与分析

1.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衡量信度最佳的Cronbach’s α系数法。根据Nannally建议,Cronbach α系数只要大于0.7,问卷就具有很高的信度。[12]本次测评信度结果(见表2)表明本研究概念的测定尺度全部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贯性评价。

本研究对各变量的衡量都是借鉴国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因而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其次,本研究使用了AMOS4对构成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确认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表2)来实现效度检验。根据Hair et al.和Joreskog and Sorbom的研究,确认性因子分析采用GFI(goodness-of-fit Index,期望值 ≥0.90),AGFI(adjusted goodness-of-fit Index,期望值≥0.90),RMR(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期望值≤0.05),CFI(comparative fit index,期望值≥0.90),NFI(normed fit index,期望值≥0.90),2(尽量小),2的p值(期望值≥0.05)等变量结构分析指标来评价各因子概念构成的适合度。

测量模型拟合优度指标

搜寻性服务样本:2=102.9049(df=77,p=0.026),GFI=0.93,AGFI=0.87,RMR=0.05,CFI= 0.96

经验性服务样本:2=101.7541(df=77,p=0.031),GFI=0.94,AGFI=0.93,RMR=0.03,CFI= 0.96

信任性服务样本:2=99.86889(df=77,p=0.041),GFI=0.91,AGFI=0.88,RMR= 0.04,CFI=0.98

从表3可知,所有衡量语句在其所衡量的变量上的标准化载荷系数均大于0.72,并在统计上高度显着(t>6.63),表明各衡量语句在其所衡量的变量上具有较高的会聚有效性。衡量模型同三类服务的样本数据的拟合度指标均达到了较满意水平,显示衡量模型同来自三种不同类别服务的数据都有较好的拟合度。确认性因子分析结果(表3)表明本研究中测量模型的效度较好。

2.结构模型检验。

我们分别使用“搜寻”、“经验”和“信任”特性服务样本数据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计算,具体如下:

模型与“搜寻”性服务样本数据拟合度指标为:2=107.1714(df=80,p=0.023),GFI=0.950,AGFI=0.911,RMR=0.032,CFI=0.959,NFI=0.966;

模型与“经验”性服务样本数据拟合度指标为:2=105.8819(df=80,p=0.028),GFI=0.945,AGFI=0.913,RMR=0.041,CFI=0.974,NFI=0.961;

模型与“信任”性服务样本数据的拟合度指标为:2=104.3796(df=80,p=0.035),GFI=0.941,AGFI=0.909,RMR=0.042,CFI=0.968,NFI=0.957。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本研究所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

3.服务质量要素与顾客满意相关性分析。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结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系数估计值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信任性服务样本数据中的“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影响系数估计值的t值为1.53(小于1.96的标准),说明该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不显着。除此之外,三类服务样本数据中其他8项系数估计值的t值均大于1.96,在统计上高度显着。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搜寻”和“经验”性服务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均有正相关影响;而在“信任”性服务中,“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影响闲

在“搜寻”性服务中,互动质量、物理环境质量和结果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821、0.21、0.51,具有较大差异。为进一步分析这三个系数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是否显着,我们把模型中任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系数固定为相同值的模型作为限定模型,把模型中所有变量之间的关系设定为自由估定值的原始模型作为非限定模型,比较了限定模型和非限定模型的差,结果发现:将结果质量和互动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系数估计值固定为相同值时与设定为自由估定值时的2差为13.29,df=1,p<0.01,说明两个系数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显着。依照同样方法,发现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效应在统计上也存在显着差异2差=11.32,df=1, p<0.01。由此可以判断:在搜寻性服务行业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影响程度为:结果质量>互动质量>物理环境质量。

同理,利用“经验”性服务样本,将结果质量和互动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系数估计值固定为相同值时与设定为自由估定值时的2差为12.96,df=1,p<0.01,说明两个系数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显着。依照同样方法,发现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效应在统计上也存在显着差异2差=9.01,df=1,p<0.01。由此可以判断:在经验性服务行业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影响程度为:结果质量>互动质量>物理环境┲柿俊

利用“信任”性服务样本,将互动质量和结果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系数估计值固定为相同值时与设定为自由估定值时的2差为13.76,df=1,p<0.01,说明两个系数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显着。依照同样方法,发现结果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效应在统计上也存在显着差异2差=9.28,df=1,p<0.01。由此可以判断:在信任性服务行业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影响程度为:互动质量>结果质量>物理环境质量。

四、结论与启示

(一)基本结论

1.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搜寻性和经验性服务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均有正相关影响;在信任性服务中,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影响较小,互动质量和结果质量对顾客满意均有正相关影响。

2.在三类服务中,虽然结果质量、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均有正相关影响(信任性服务中物理环境质量除外),但在不同类别服务中,三要素重要性却存在差别。在搜寻性服务和经验性服务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影响程度为:结果质量>互动质量>物理环境质量;在信任性服务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影响程度为:互动质量>结果质量>物理环境质量。

(二)启示

1.服务企业要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建立顾客忠诚,必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三要素水平;

2.不同类别服务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应分别采取不同对策。对于“搜寻”和“经验”性服务,企业必须确保服务结果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对于“信任”性服务,企业应努力抓好互动质量,同时确保结果质量。

参考文献:

[1]瓦拉瑞尔?A?泽丝曼尔、玛丽?乔?比特纳着.张金成,服务营销[M].第2版(中文版).白长虹,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 麦可姆?麦克唐纳,爱德兰?佩着.服务营销规划[M].张平淡,赵巍,译.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3] 菲利普?科特勒,托马斯?海斯、保罗?N?布卢姆着.专业服务营销[M].俞利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4] 克里斯托弗?H?洛夫洛克.服务营销[M].第3版.雄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 克里斯廷?格罗鲁斯.着.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策略[M].第2版.韩经纶,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8.[6] PARASURAMAN A,ZEITHAML V A,BERRY L L.Servqual:a ultiply-Item cale for Measuring 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Journal of Retailing,1988,64.[7] LLOSA SYLVIE, JEAN LOUIS CHON, CHIARA ORSINGHER.An empirical study of SERVQUAL’s dimensionality[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1998, 18(2):16-44.[8] BRADY, MICHAEL K.,CRONIN JR.,J.JOSEPH.Customer orientation: effects on customer service perceptions and outcome behaviors[J].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001, 3(3):241

[9] BITNER M J, BERNARD H B, STANFIELD M T.The service encounter:diagnosing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incidents[J].Journal of Marketing, 1990,54:71-84.[10] BOLTON R N, DREW J H.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ervice changes on customer attitudes[J].Journal of Marketing, 1991,55:1-9.[11] BRADY MICHAEL K, J.Joseph Cronin, Richard R.Brand.Performance-only measurement of service ruality: replication extens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2,55(1):17-31.[12] NANNALLY J.Psychometric theory[M].2nd.New York:McGraw-Hill,1978.

下载互联网电视界面视觉要素设计研究论文(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互联网电视界面视觉要素设计研究论文(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期末论文)

    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摘要:互联网银行作为21世纪一种新兴的金融业,其低廉的成本和广阔的前景,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伴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浪潮,互......

    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建设与实践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建设与实践发展研究 作者:周航宇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针对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建设,管理存在一定得问题,在分析大......

    企业标志设计视觉要素同其他要素组合方式及规范介绍

    企业标志设计同其他要素组合方式,即企业视觉识别基本要素的组合方式,在设计中我们需要遵循组合的原则,禁忌注意事项,以免贻笑大方。根据具体媒体的规格与排列方向,而设计的横排、......

    研究课——电视散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

    马熙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联想力创造力。 2、培养学生多角度构思的能力。 3、与读写想像相结合。 4、培养学生自己制作电视散文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智能化办公家具设计论文

    摘要:通过互联网发展的影响对办公家具的影响,指出了智能化家具出现的必然性。根据互联网时代下智能办公家具的构成以及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实例,提出了智能化办公家具的设计理念,总......

    中学生视觉素养论文:关于中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设计

    中学生视觉素养论文:关于中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图像和文字一样,都是“抽象”的,只有学会理解它的“语言”,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图像传达的意义。因此,要提高中学生......

    视觉设计的伦理问题分析论文[5篇材料]

    视觉设计是什么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文关于视觉设计的伦理问题分析论文 ,欢迎借鉴!一、视觉设计伦理问题的主要成因如果说伦理表现为维护人类生存与健康发展的基本准则,那么,视......

    办公家具设计研究论文

    中国办公家具市场正在以每年10%的速率增长,根据中国家具协会发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家具业的生产总值达到7300亿人民币,民用家具占其中的70%,办公家具占30%,办公家具行业处在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