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道德冷漠的成因与矫治进行研究论文
近年来道德冷漠事件频频发生,例如: 南京“彭宇案”的后续事件、佛山“小悦悦事件”、上海田林街事件、苏州人跪狗事件。这些事件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道德冷漠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惨痛的现实必须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亟须对道德冷漠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寻求矫治和弱化道德冷漠的对策。
一、道德冷漠的概念和类型
道德冷漠指的是个体在具有一定道德认知的基础上,表现出道德情感方面的缺乏,并由此而引发的道德判断上的迷惘,最后出现道德行为上的麻木或者不作为的一种状态。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冷漠往往表现为人们对道德行为的怀疑和漠视以及对道德义务的推卸和拒斥。道德冷漠具有情感传递的特点,个体的冷漠行为会对其他社会成员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道德冷漠现象一旦出现,其社会危害就比较大。从类型上看,我们可以把道德冷漠大体上分为旁观者的冷漠和受助者的冷漠两种类型。在现实生活中,虽然见义勇为的行为不断涌现,但见义不为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旁观者成为一个越来越多的现实群体,旁观者冷漠也成为并不少见的现象。2011 年“小悦悦事件”令人心痛,但同样的悲剧却再次发生。2012 年 12 月 10 日,浙江桐乡五岁小男孩闫哲被一辆货车碾压,其母亲在人群中悲烈呼喊,肇事司机却视若无睹、一走了之,围观群众却大多袖手旁观,直至十分钟后才有好心人帮忙,将其送往医院,但因小闫哲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尽管旁观者与当时发生的事件本身并无联系,对事件后果也无须承担直接的法律责任,但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讲,旁观者却要承担不可推却的道德责任。虽然他们没有主动行恶或实施危害他人的不义之举,但因其冷漠围观而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对受害人心理的伤害,与不道德行为并无二致,理应受到道德谴责。道德冷漠的另一种类型是受助者的冷漠,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接受他人的帮助却不知感恩,觉得理所应当,甚至对施助者的施助动机表示怀疑。长沙小伙邓锦杰,在河边遛狗时发现有一家三口游泳溺水,邓锦杰立刻下水救人。一家三口成功获救,邓锦杰却不幸身亡。这一家三口被救上岸后马上离开,被群众阻拦时竟然出言不逊,称“关我屁事”。施救者因为救人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却得不到被救者一点点感激和最起码的尊重。受助者的这种冷漠不仅伤害了施助者,更让其他人对帮助他人持怀疑态度,严重挫伤了人们践行道德行为的积极性。冷漠导致的“道德荒漠”已经掩埋了许多人的良心。
二、道德冷漠的成因
导致道德冷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变革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盲目崇拜西方、学习西方,大量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涌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全社会弥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个人的经济利益作为其行为选择的重要标准,道德的影响力、约束力逐渐下降,社会上出现一切向钱看的倾向: 归还失物要钱,帮助别人要钱,甚至救人性命也要钱。当个人利益意识被极端强化时,传统道德规范的协调和调节作用越来越显得无能为力,传统道德信念遭到了严重的冲击,社会上出现“良心值多少钱”、“老实人吃亏”等说法,这些思想表现在行为上就会造成旁观者的冷漠现象。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激烈,社会矛盾加剧,人与人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提防、人情淡薄,很多人道德观念迷失,道德判断模糊,道德准则失衡,这一切都加剧了道德冷漠的形成。
(二)社会道德保障制度的缺失道德冷漠现象的产生和社会道德保障制度的缺失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力的道德支持是个体做出道德选择的坚强后盾,而疲软的道德保障只会让个体在道德选择面前退避三舍、望而却步。
1.社会道德赏罚机制不明晰善而不赏、恶而不罚,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道德冷漠的产生。赏善其实是对某一道德行为的肯定,激励此类道德行为的再现;罚恶其实是对某一不道德行为的鞭笞,杜绝此类不道德行为的再现。这种赏罚分明的道德机制能够为营造扬善抑恶的道德环境提供有力保障,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道德感召力。然而,当前的社会制度不能有效维护人们的道德良知。我国存在着很多善举低回报甚至无回报,而恶行低惩罚甚至无惩罚的赏罚不明的现象,使很多人不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观念。比如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彭宇案”,就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这让当事人做了好事却很心寒,也使更多人对老人倒地想扶而不敢扶,人们担心在扶了老人以后,反被讹诈,真是扶不起。当前的社会制度安排不利于扬善抑恶,如果一个社会总是让救助者、奉献者吃亏,而缺德者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们形成道德冷漠。
2.社会道德救助制度不完善见义勇为是需要承担风险的,当见义勇为者为正义挺身而出时,往往伴随着个人利益的牺牲,甚至可能会牺牲生命,一旦这种可能变成现实,也就意味着见义勇为者自己及其家庭将遭遇重大变故。而健全的道德救助制度可以为人们实施道德行为免除后顾之忧。目前国家对见义勇为者的奖励、损失的补偿、医疗以及抚恤等问题,尚无统一的规定。有的单位对见义勇为者的表彰、奖励、宣传的力度都远远不够,很多人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和相应的荣誉。有的人甚至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支持,在受伤或致残后生活没有保障。这种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的情况,不仅让英雄心寒,更让后继者引以为鉴、望而却步。有时一些社会成员也并非不愿见义勇为,只是心存“流血流汗又流泪”的后顾之忧,想为而不敢为,便表现出道德冷漠。
(三)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1.传统文化中血亲伦理的消极影响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植根于血亲伦理,即人情化的道德情感,“人情”关系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亲疏有别,扰乱社会公平正义。人们只在亲朋好友间讲道德,遵守道德原则,而一旦到了公共环境,往往无视陌生人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说个体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情感代替理性,将人际间的信任、关爱与同情限定在狭小的亲友范围内,这些帮助、关心、信任因“人情”而变得狭隘化、私人化,缺乏对陌生人的关爱。
2.传统文化中消极的处世哲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部分消极的处世哲学,比如“明哲保身”、“难得糊涂”、“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体现的就是一种明哲保身、自保求存、守成求安的处世心态和自我保护倾向。在这种处世哲学的影响下,一些人不关心他人疾苦,唯唯诺诺,只求自保,怯懦避祸、麻木不仁,形成一种怯懦软弱的消极人格。不管是正常情况下的施救,还是要冒险做出一定牺牲的时候,很多人都只是消极地等待、观望甚至逃避,难以挺身而出,甘愿沦为麻木不仁的冷漠看客。
第二篇: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社会道德问题却日益凸显,道德滑坡和道德缺失极大程度地损害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和民族品质,从南京彭宇案老人“碰瓷”讹诈施救者,到小悦悦事件众人围观冷漠等等这一系列事件不但引起了公众的关注与讨论,更拷问着人性善恶应该何去何从。笔者将从道德冷漠现象的成因入手,结合传统哲学、伦理学思想探讨解决道德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道德;道德冷漠;成因;解决途径
一、道德冷漠的内涵
道德,辞海中释义为:“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冷漠,辞海释义为:“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的态度。”
因此,道德冷漠从词义上可以认为是道德主体在社会行为中忽视基本“善”的概念的心理现象。万俊人先生在《再说道德冷漠》一书中解释为“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道德主体善恶观念的漠视,原有道德体系受到的挑战和曲解,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时期,交通和城市急剧发展、扩张,导致原本由农村家家户户相联系为主体的熟人社会土崩瓦解,转而进入到人际关系紧张、生活意识麻木的陌生人社会,因此道德冷漠现象的频频出现,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二、道德冷漠的案例分析
案例
一天,某市市民小张在公园散步,据其称被正在骑行的市民小杨撞倒,而小杨则称骑行经过的时候见老人摔倒,所以扶至旁边,并且在其亲属到来以后一起送该老人到医院,其中还垫付了医药费。当好心的小杨离开以后,却被告知要赔偿医药费用。后来,小张将小杨告上了法庭,判决的结果是小杨应该赔偿40%的损失费。
从这件事所引发和揭露的社会道德现象无论从中国法律维护者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接受过基本道德教育的社会成员来看,都不应该出现这种否认道德良知存在意义的言论。荒谬的诉讼和荒谬的判罚可以暴露,我们在道德回馈机制上的不健全会引起奖罚混淆不清、荣辱观颠倒,最后人人畏于行善,社会正气荡然无存的严重后果。道德范畴很宽泛,每个人所说的一句话所做的一件事,都可以折射出道德的影子;不同的岗位和职业也都肩负着不同的社会责任。高尚的道德并不非得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道德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正义感的社会人,都要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认真践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使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等中华传统美德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大家都这样做了,个人素质就高了,文明城市就有了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整个中华民族也就有了希望。
三、道德冷漠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道德力量在陌生人社会中的作用被削弱
在传统的宗族社会中,道德的力量往往是大于法律的力量的维持社会秩序的第一选择,老人讲“人活一张脸,树活一身皮”,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选择往往是由道德内在作用所左右的,传统儒家的道德文化已经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行善积德,福有攸归”的说法是普遍受到认同的,同时社会舆论的监督使得人们面对道德困境时,更是坚定守护自身的道德正义,往往会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而在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差距被人情所维系,不至于太过冷淡,减少了道德冷漠现象的发生。
“陌生人社会”这一概念由美国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在《美国法简史》中首次提出,当今社会正经历一场“陌生化”的蜕变,而且这场蜕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子女越来越少,家庭和家族结构大大简化,家庭约束力越来越弱,离婚率不断攀升;人口大规模流动,年轻人纷纷离家,外出求学、工作,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独守空巢。由于人口流动频繁,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人们在生活遇到的常常不仅是陌生人,而且是匿名者,人际交往范围广、程度浅、联系弱,接触的人越多,陌生人就越多,建立熟人关系的可能也越小。人与人之间联系松散,社会约束力也就随之减弱。社会的陌生化实质上就是 “失根”的过程,“失根”过程的加剧必然会导致传统道德的逐渐衰弱,道德力量的传承衰弱了,道德力量的适用环境缩小了,道德力量的约束作用衰减了,可以说,在陌生人社会中,甚至出现了彻底拒绝一切道德信仰,否定道德力量的社会调节作用的漠视道德、道德无用的观点和思潮。
(二)传统道德信仰的颠覆
在当前社会中,信仰仿佛变成了一种可笑的谈资,原有的道德模范如雷锋、张思德都不断受到质疑和攻讦,有人质疑雷锋的事迹是否真实存在,有人质疑张思德的死亡原因等等,但无论怎样的判断,都是基于当下社会道德水平不断滑坡的实际情况,做出的一些不切实际的臆想。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对于道德是极为推崇的:“世上最使我们震撼的是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他甚至把这句话作为他的墓志铭。这就是典型的道德信仰。一旦有了这种道德信仰,就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按照道德信念坚定地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和是非善恶的判断。经历过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人,往往是具备道德信仰支撑的,他们奉行着“舍己为人”、“先公后私”的原则,做出了具备崇高道德水准的事业,这样的信仰凝聚了坚定的信念和力量,成为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生产进步的源源动力。而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思潮冲击动荡,旧有的道德信仰体系分崩离析,道德信仰没有了追随者,追逐利益最大化成为了道德体系青黄不接时代的主旋律,这成为了道德滑坡、冷漠现象的诱因之一。
(三)道德回馈机制的缺失
道德回馈机制的作用就是让“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成为现实,从而建设一个赏罚分明、惩恶扬善的良效型社会,而当前的情况恰恰是这一制度的缺失,导致社会环境日益恶劣,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现象屡见不鲜,行善之人没有回报,反而受到惩罚,作伪作诈的人没有收到惩处,反而缄口放行,这就导致了老人倒地讹诈行人的事件越来越多,而愿意弯身救人的人越来越少,这是道德冷漠现象在制度上的诱因。
四、道德冷漠现象的解决途径
(一)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中,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直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有力保障,但是这种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又是一种糟粕、精华并存的糅合体,我们处在当下道德信仰缺失、道德体系新老继替的阶段,不应该忽视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而应该积极弘扬,将其纳入到适用于社会主义阶段的价值体系中来。
儒家文化是将亲人、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推及到周边所有的人,这就是仁者。以此来自省自身,达到自身品德的修养,孟子则有“存心”“养气”“求放心”一系列的修养工夫论,主张刚毅宏大、仁义坚忍的气节节操,再到朱熹的“局敬穷理”,王阳明的“致良知”等等,这一切都是对人的自身德性修养上的反复锤炼,这才铸就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的脊梁,这种由个人道德行为推及到社会公共道德行为的体系,有利于从基础上培养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这两方面看,我们应当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弘扬美德精神,重新建立一个“公”“私”分明、以和谐为主导的群体关系的社会秩序。
(二)建立长期有效的道德回馈机制
道德回馈机制的构建应当是当前最富有成效的解决途径,我们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手来加强道德回报机制的建设。
一要建立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相结合的道德回报机制。改变过去单纯依靠精神鼓励的道德回报方式,丰富道德回报手段,使道德回报机制成 为社会道德教育的助推器。
二要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的制度和法律,为善行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要实现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必须建立善恶有报的社会良性运行机制。道德作为一种软性的社会控制手段,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加强道德立法,将道德义务纳入法律义务的范畴,保证道德规范的实施,为社会上的见义勇为行为建立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机制,同时对违背道德义务的行为进行惩治,对道德素质较低的人产生威慑和教育作用。
三要完善道德舆论监督机制,发挥社会舆论对道德冷漠行为的监督作用,形成对不道德行为的社会评价机制,把社会上的道德冷漠行为和不道德行为送上道德法庭,更好地发挥道德舆论对人们行为的监督作用和导向作用,为全体社会成员践行道德规范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大力加强公众道德伦理教育
传统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的失败是导致一系列的道德问题的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改变当前社会的道德困境,必须要依靠公众道德伦理教育的改善和加强。
首先,需要改变单
一、说教的教育模式,建立开放的受教制度,从点滴做起,从实践入手,针对不同阶层、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有针对性地灌输到心灵中去,达到实实在在自我认同的目的。
其次,树立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将优秀的社会公德风气广泛传播,这就要大力发挥道德模范的带头作用,对具有崇高道德水准的对象要表示尊重和关怀,对优秀事迹要大力弘扬,杜绝以私损公、冷漠围观的违反社会公德秩序的风气沉渣泛起。
最后,积极开展社会公共活动,从实践出发,通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参与让人们真切感受到道德力量的存在,重新唤醒人们的良心、同情心,将公德意识重新归位,从而为消除道德冷漠提供保障。
五、总结
在当下社会的道德冷漠现象中,我们不光要看到现象的表面,更要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种种道德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简单的一句“没素质”、“没同情心”等等就可以概括的,这背后有着深层次、多方面的原因,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对道德问题的应对之策,解决道德冷漠、道德缺失的途径也需要多管齐下,对症下药。
第三篇:大学生道德冷漠成因及对策研究(模版)
大学生道德冷漠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道德冷漠成因主要有社会转型期的负面影响、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当、大学生自身及网络媒体技术作用四方面,透过原因分析出要从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创造良好的学校家庭小环境、塑造积极向善的个人道德形象、建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出发,有利于消除道德冷漠,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冷漠;成因;对策
最近,校园暴力、校园犯罪事件频频出现在新闻头条,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马加爵、丽江女大学生、药家鑫、复旦投毒等事件,手段残忍让人发指,心理扭曲令人恐惧。因此,在这种特殊形势之下,对大学生道德冷漠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探寻解决途径,以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道德冷漠概述
要想知道何为大学生道德冷漠?通常人们所理解的道德冷漠指的是具备基本道德认知的主体,面对他人的痛苦,表现出善的道德意识、情感的欠缺,并由之引起道德价值判断与选择上的迷惘,进而出现冷漠的道德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
那么何为大学生道德冷漠?首先,限定了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当代大学生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认识问题趋于客观。其次,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具有一定的道德原则与规范的认知,最后,大学生道德冷漠是指行为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自身之中知与行的冲突和欠缺,以及行为个体忽视在行为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主体间性的人际关系,因而,造成的人际交往中的冷淡、孤僻、冲突、排斥等行为。大学生道德冷漠现象如果任由其迅速蔓延而不被重视,那么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将会对社会带来严重后果,不但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道德冷漠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负面影响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地不断深入推进,给大学生自身道德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吉登斯认为“现代组织能够以传统社会中人们无法想象的方式把地方性和全球性的因素连接起来,而且通过两者的经常性连接,直接影响着千百万人的生活”。全球化使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信息交流频繁,面对不良文化的诱惑缺乏自制力,易冲动。市场经济法则的冷酷无情,使大学生被卷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物质利益衡量一切,当习惯用这种以金钱为价值取向的思维时,对待一切就会呈现出冷漠的状态。“我们的行动(或不行动)带来的后果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道德想象的范围,我们不愿意为他人的幸福与不幸承担责任”。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消极、腐败的现象使大学生道德认知出现困境,从而形成道德冷漠。
(二)学校与家庭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忽视
就目前部分学校及家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看,明显地存在着冷漠现象。从教育思想看,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装载知识的容器,希望这个容器越大越好,并让学生自己也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容器,他们只需要装的越多越好。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总是把高学历看成是成功的标尺,当老师与家长们只看重越大越好的数字时,抑制了本性中所具有的善的发挥,学生还怎么能够生长出情感丰富的血肉来?
针对教育方法层面来讲,老师和家长的焦点都聚焦在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成绩上,对于学生的教育通常是一味地说教,灌输书本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接收与反馈,没有形成双向的对话,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与家长同样都缺乏用爱教育、用爱沟通的方式,没有从他们的内心出发,只是冷漠地把老师或家长的意志强加于他们身上。在这种模式的教育下培养的不是真正的人才,而是冷漠的高速运转的机器。
(三)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与缺陷
当前大学生所处的环境相对开放,使大学生必然会接触到一些低俗、不良的文化,从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几乎没有经历过吃苦受累的生活,缺乏坚忍不拔、顽强奋斗的精神品质,再加上大学生这个时期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认为不对的观点是很难接受的,因此,一旦遇到挫折好走极端,这种不成熟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总的来说,大学整体的道德水平呈现良好的趋势,大学生具备了一定辨别是非等基本的道德认知基础,但是在道德实践上出现与道德认知不一致的情况,即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偏偏去做,对社会上不道德的行为缺乏道德勇气,致使发生道德冷漠行为。
(四)网络和媒体技术的负面影响
网络和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图像化”走入大学生的生活,也是大学生道德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电视新闻青睐灾难和人类悲剧,它唤起的不是净化或理解,而是很快会消失殆尽的滥情与怜悯情绪,以及对这些事件的伪仪式感和伪参与感。”网络和媒体报道世界各地的灾难和不幸,本应该使大学生对其产生同情、怜悯之情,但是,日积月累,经过视觉与心灵不断受到电视画面的冲击、刺激,促使大学生对于灾难的感受能力逐渐降低,产生同情疲劳,最终导致大学生对电视媒体中报道的灾难和不幸变得越来越麻木、无动于衷,甚至把他人的灾难当做娱乐消遣,成为茶余饭后谈论的笑话。
三、大学生道德冷漠的措施
大学生道德冷漠现象是问题的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治理整顿必非朝夕之功。应采取何种措施化解这一困境是当务之急?2016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本人认为尤其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他所?v的“环境”,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社会中公民的德育环境。要想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要发挥好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积极促进作用。
一方面建立健全道德机制,严厉打击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加强“硬约束”,适当提前刑责年龄,为受害者撑起法律保护伞。另一方面惩戒的同时还要树立榜样的引导示范作用,对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大学生给予赞扬与奖励,正义的道德行为要弘扬、认可,这样强化大学生辨别道德是非观念,促进其道德实践向善发展,同时,有利于他们加入到帮助他人的行列中,在这样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易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有利于构建和谐友善的社会。
(二)创造良好的学校、家庭小环境
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冷漠无情对待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密不可分。要创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环境,消除大学生冷漠心理、行为。
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知识教育,改善培育的方式方法。在教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通过教育方法促使学生的内心信念得到更加深刻地巩固。教育方法要引导大学生掌握道德选择与道德判断能力,学会创新,将正确的道德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力建设高尚的校园文化,寓德育于高雅的校园文化之中,陶冶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德智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家长的行为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子女,对转变大学生冷漠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引导要到位,多关注孩子的内心,用爱来矫正孩子走偏的价值观,并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
(三)塑造积极向善的个人道德形象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反映了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大学生的道德形象反映了国家和社会的道德形象。
其一,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是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学习优秀的文化知识、伦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向善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向社会生活中优秀的道德模范学习、看齐,活生生的人物、感人的事迹摆在学生面前,自身感受更强烈、真实。其二,大学生还要敢于、乐于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养成积极帮助他人的习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如加入志愿者组织、支教、义工等有意义的活动,大学生主体与社会客体在实践过程中相互作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锻炼坚忍不拔的意识品质,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的行为方式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有利于发现自身的存在价值,激发服务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建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表现出人言可畏,舆论的影响力之强之大。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极易受各?N言论所影响。因此,要传播积极的新闻信息,发挥舆论的积极作用,对社会中的真善美要褒扬,对假恶丑要贬抑;对积极的舆论要支持,对消极的舆论要谴责,使大学生认识到孰对孰错,有了正确的道德标准,进而自觉规范道德行为实践。在价值多样化时代,要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社会正义。有效发挥网络舆论监督功能离不开大学生自身道德信念的支持,消除道德冷漠,促进社会和谐。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道德冷漠的关注,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忧虑:我们民族的真正强盛需要大学生,他们是我们民族发展的基础和希望,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出现了冷漠的现象,那么我们的民族将来会怎么样?有这样忧虑之心的人是友善之人,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摆脱大学生道德冷漠之困境,其最终效果不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会明显提高,而且我们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也会大大地提高。解决大学生道德冷漠,各方都应当齐心协力、主动伸手,我们再也不能冷漠旁观了。
第四篇: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
当前社会道德出现的冷漠现象,与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某些特殊性有关,也与一些公众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关。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娇正道德冷漠现象,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
对社会而言,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的社会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公德不和谐的东西。关键词:社会道德冷漠的现状 道德冷漠原因 理性分析 对策 一.社会道德冷漠的现状
1.感恩缺失。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越来越不懂感恩。例如现在较为常见的,许多受到资助的学生,对于那些社会各界资助过他们的人,感到十分的理所当然,并没有一种知恩图报的心理;大学生对于父母也没有一种感恩和孝顺的意识。
2.助人为乐意识的淡漠。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变得越来越冷漠,不再以帮助别人作为一种乐趣或义务。我们不难看到一下几种状况:公交车上不让座,看到老年人过马路不太会上前帮助,捡到别人遗失的财物不主动归还等。3.英雄缺失。现今的社会里人性冷漠,曾经被我们所称颂的英雄人物也越来越少。现在见义勇为者甚至抓到嫌疑人交给警察,因为怕被犯罪嫌疑人受伤赖上自己,而不愿作证,更不愿做什么见义勇为者;老人摔倒在地,路人怕被冤枉上是自己撞到的,而不敢上去掺扶,即使好心人做好事,也要报警备案或是让多人作证后才敢去帮助老人。社会“净化”到这种地步,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4.灾难性捐款冷淡。在这几年中,中国灾难不断,面对灾难,我们看到了同胞们团结起来度过难关的信心以及行动。但是,我们也很痛心的看到,面对名人的捐款,许多人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而是怀疑着是否假捐或是抱怨捐款的金额和其身份地位的不协调。虽然确实有一些假捐事件的发生,但我们不能否定了所有人的爱心。而更多的人则是面对捐款,抱有事不关己的心态,认为自己没有捐款的责任与义务,而把全部的责任推向政府。以怀疑政府私吞捐款公共款,而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5.邻里冷漠。以前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千金买宅,万金买邻”,可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随着那一道道冰冷的铁门,锁住了都市人的心灵,更隔断了毗邻而居的欢乐,邻居之间变成了看似近在咫尺却又相隔天涯的陌生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同学们曾经做过一次随机调查,结果发现:许多市民手机里存了一百多个号码,却没有一个是邻居的。
也有很多社会新闻中,报道许多人几乎不串门,更有甚者,住了几年都不知道邻居是谁。
而也正由于邻里之间的不了解和不理解,生活中常常会引发诸多的矛盾。6.职场冷漠。许多职场新人都在抱怨职场的冷漠,每个人都那么的无情,你有难,不帮忙就算了,更有甚者,还会对你落井下石一番,除此之外,职场新人们还会吃闭门羹,一股热情的工作劲即刻被泼冷水。而对于职场老手来说,则有另一番见解。他们认为,首先,人在职场身不由己,利益之下,凭什么要求人人都与你方便,携手并进?再者,冰冷无情有时并非不好,在某种状态下,它也是专业敬业的代名词。职场如战场,冷漠似乎也成了自我保护的盾牌。二.社会道德冷漠的原因 1.对道德本质的误解。“道德冷漠”源于对“道德功利性”这一本质属性的误解。从古至今,我们的教育一直故意夸大道德的超功利性,以至于道德的功利性被隐而不谈。事实上,从古至今,都没有完全否认利的存在和价值,只是更多时候,我们断章取义,片面夸大了道德的超功利性,让人误以为要道德就不能谈利益。也正因为此,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尽管说道德有超功利性的一面,但归根到底,道德本质上还是功利的。完全超出功利性的道德是不存在的。2.对道德原则的冲击。所谓正义,最一般地说就是对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分配或者安排,以及与此种分配或安排秩序相适宜的道德品质。随着通讯技术的发达,这些负面影响扩散开来,从而根本上动摇和威胁到整个社会的正义秩序。同时,社会正义要求善恶与奖惩相对应,但现实生活中,在一些范围内对那些不正义行为实行特殊保护,反而对抵制者进行打击报复,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这就造成很多人明哲保身,不敢出头。
3.心理机制影响。首先,消极的情绪体验导致道德冷漠。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交往活动是人的基本活动,在交往中产生移情效应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体验。其次,从众心理导致“看客”行为。再次,人格缺陷导致道德冷漠。四.理性分析
1.公家缺乏公德意识,导致社会公德冷峭。当前,社会道德呈现必然的冷峭现象,也与公家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有关。当前,在社会公共糊口中,一个凸起问题就是部门社会成员对社会公德规范在思惟熟悉上不正视,在步履遵守上不自觉。有人认为,社会公共轨则给自己的行为带来必然的未便,可以把它视为对自己的不需要约束,从而不愿意自觉遵守。这样一来,原本是约束所有人的轨则最后却可能成为只约束自觉遵守公德的人的轨则。有人认为,社会公德既然是社会公共糊口中人们选择行为时具有的普遍性和配合性的规范,那么,当道德冷峭成为某个事务当事人及其目击者普遍心态的时辰,我们小我即使不情愿看到这样的现象发生,也会力有未逮或趁波逐浪。否则,主持正义者就可能要承担全数的风险和道德成本。从人的成长的角度看,缺乏道德良知的人,虽然逃避了在某种奸细作形面前自己应尽的道义与责任,避免了个体可能承担的风险与道德成本,可是,从久远来看,必然会使白己酿成具有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缺乏热情、爱心、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冷峭心态的人。
2.社会正义力量是主流。可以必定地说,非论什么国家、什么处所,城市有见死不救的人,也城市有临危不惧者。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因为思惟境界分歧,价值判定尺度分歧,道德涵养的水准分歧,他们在措臵碰着的问题时的立场和步履也分歧。所以,社会上呈现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并不奇异。我们没有需要因为社会上存在一些负面的或消极的工具,就对社会失踪去抉择信念,对社会公德的培植失踪去抉择信念。3.社会道德冷漠是支流。无须讳言,在我们的社会还有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处所,在践行根基社会公德方面也经常呈现令人失踪望的现象。面临现实,正确的立场理当是不掩饰问题、不回避矛盾、不用极悲不美观,积极介入社会公德培植,鼎力弘扬社会正气,正确把握主流与支流的关系。五.对策
1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良好的道德氛围。有些时候,人们的本性还是那么的淳朴,但是,社会上发生的很多的有关违背道德良心的事情,在给人们敲响警钟的同时,将人们乐于助人的热情同样浇灭了,由此导致了人们的冷漠性,不敢再去助人为乐,于是,社会上的人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对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关于乞讨内幕的揭露,是的人们对于弱小者不再抱有同情心。所有的事情都被人们蒙上了怀疑的面纱。我们已经“被冷漠”。每一年,央视的《感动中国》不错,但是,媒体在做公益广告和宣传时应该更加注重平民化,亦需要注重宣传的多样化,在社会上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人们在耳濡目染之下,自觉净化心灵,不做一个道德沦丧者。
2.国家必须加强对于法律的完善。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去看待社会的问题,更加不能再做“马后炮”必须在事情未发生使进行约束和管制,使其防患于未然。并且必须加强严惩,始终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建造完善的行政监督体系。同时,要加强防腐工作的整治,使政府官员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有道理和依据的。所以,党员、国家官员必须首先加强自己的个人品德的修养,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就要要求国家在选拨人才的时候做到真正的任用有才有德之人。要求国家在政治管理上加大力度,加强管理。
3.要提高公民的辨别能力和认识水平。孟子曾说,性本善。中国多年沿袭下来的文化传统,在尊老爱幼、爱国主义等方面的还是可以的,但是,在社会大浪潮的冲击下,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引诱下,不少人已经开始动摇曾经的价值体系,开始出现动摇。所以,国家有必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公民的认识水平,增强公民辨别是非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这个社会缺少特立独行,不同流合污,不愿被世俗同化的人。所以,从根本上,必须提高公民的意识水平,提高他们看待问题的能力和鉴别能力。
4.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之前闹出的端午节之争,让我们看到,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中积淀着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一个传统文化代表着一种民族精神,是我们丢弃不得的。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为我所用。用传统的力量从源泉上净化社会不良的风气。教育的功能在不断地强化,国家在教育方面必须统筹考虑。学会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来教育我们祖国的下一代。前段时间,就鲁迅的文章要不要加入教科书闹得纷纷扬扬,于我看来,鲁迅的批判精神同样适用于这个社会。鲁迅对冷漠、自私,麻木的看客的痛恨照样警惕着我们不能做新一代的看客。鲁迅关于国民革命的批判和经验总结,同样告诉我们要懂得群众的重要性。鲁迅是在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教学方面引领好祖国的下一代,至此,我们的民族才会强大,才会具有凝聚力,才会不断进步。只有少年强了,我国才会强
六.总结
综上所述,“道德冷漠”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对“道德冷漠”现象的矫治,必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弃绝冷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营造互相帮助、互相关怀的温暖氛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五篇:对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论文
近年来,关于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广为关注与探究的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和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发表真知灼见,但大部分研究都把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很多研究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笔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很多案例,如有的学生被认为品行良好,但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有的学生虽然心理素质好,但在日常生活中却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就像左膀右臂,少了一条,人就会失去平衡。鉴于此,本论文在实践中探讨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途径,为高中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思路,提高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整合的理论
源泉中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尽管它们同属于大德育(广义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自有着自己的独立性,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们在内容、方式方法、出发点、直接目标、角色要求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但二者都属于育人的工作,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塑造一个完整的人。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简而言之,即在“以德育德”“以心育心”的同时,注意“以心育德”和“以德养心”,为新时期我国的道德教育注入新的“源头活水”。
二、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整合的实践探索
1.聚焦内容创新的切入点:主题呈现。要使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教育实践中有机结合,各学校必须根据本校实际,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在最佳结合点上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如责任教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任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正是从这个意义讲,责任教育是实现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促进的结合点。可以提出分阶段的研究主题,建立并落实研究制度。
2.回应活动创新的融合点:载体搭建。学校的各项活动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实践过程中,具体的活动有 5 种。
①军训。通过队列训练既练“形”,更练“神”。体魄更强健,意志更顽强。军训虽然是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却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活动。军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②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③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却在无形中贯穿了心理健康教育,使同学们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心灵的放松和分享。
④社团建设。社团活动对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展示学生风采,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团活动中逐步锻炼出来的自主管理也为学生的阳光人格奠定了有益的基础。自主管理、自觉参与又反过来推动着社团发展,滋润着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⑤走进社区。如走进敬老院,学生每次从敬老院回来,感触都很深刻,他们明白该如何与老人相处,也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和家人之间的这份亲情,这是很好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3.凸显课程创新的活化点:学科渗透。学科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主要是积极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将知识的传授融进人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例如,在高中音乐鉴赏中,更多的是要在欣赏课中去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注重情感熏陶,让欣赏课贴近生活,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突出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在美术中,抽象的审美对象形与色的真、善、美与情感、道德品质的真善美相一致。
4.强化方法创新的突破点:多样互补。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主要有:倾听、自由讨论、鼓励、会谈、心理测量、角色扮演法、行为矫正法和沟通分析,等等。这些方法注重宣泄和暗示,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等特点。道德教育可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使道德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道德教育的实践锻炼也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实现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互通,取长补短,相互结合,可以达到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作用,提高教育效果。
三、展望心理健康理念的倡导在现实、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是必须和可行的。
针对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笔者认为是两者交集中的融合,而非两者是完全的合一。他们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是无法替代任何一方的,所以我们在实践中必须避免道德教育问题心育化、心育问题道德教育化,否则会得不偿失。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教育阶段的永恒课题,我们将沿着德心结合的方向继续探索,紧跟时代脉搏,将此精神传承与发扬。